比较法应用于高等教育论文

2022-04-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针对现代动物学的飞速发展和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要求,本文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核方式及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进行动物学课程教学改革,激发学生学习动物学知识的动机和兴趣,提高动物学课程教学质量。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比较法应用于高等教育论文 (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比较法应用于高等教育论文 篇1:

探究比较法在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摘 要】在我国素质教育政策实施背景下,教师为了能够有效培养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以及综合素质能力,积极的通过各种途径来提升自身的专业教学能力,并且探讨多种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模式来开展教学活动,以期实现素质教育政策的实施初衷,现本文主要结合初中物理教学活动来探讨比较法的教学策略在该课堂中的实施效果以及作用,从而为相关研究学者以及教育同胞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意义。

【关键词】比较法;物理教学;运用途径;作用

本文主要对比较法应用于物理教学活动中的作用以及意义进行简单的介绍,并且将常见的比较方法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与此同时,将每种比较方法的运行途径进行了综合阐述,从而使得比较法在物理教学活动中更好的实施与贯彻,进而有效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以及其综合能力水平。

一、简述比较法应用于物理教学活动中的作用以及意义

(一)有利于学生们更好的理解物理教学中的概念知识

在物理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们将新的概念知识与已学过的概念知识进行比较,使得学生们能够在比较的过程当中,抓住这些内容的内在相关性进行分析、对比,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们更好的理解物理教学内容中的新概念知识,而且还巩固学生们已学的概念知识,例如:在学习电场的时候,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们将电场与磁场进行比较,以找出两者之间的相关性以及区别,从而消除学生们对电场、磁场的模糊认识,清晰有条理的掌握物理概念。

(二)有利于学生们更好的记忆新概念知识

当学生们理解新概念知识内容的时候,教师还需要指导学生们将相近或相似的概念进行比较分析,以发现它们之间的相关性以及差异,从而使得学生们更加深刻的理解概念内容而帮助他们记忆。

(三)有助于物理知识系统化

根据物理教学教材来看,其知识内容存在着系统性特点,但是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不能够在一节课时中将所有知识传授于学生们,因此,教师进行一个阶段的教学活动后,需要指导学生们回顾已学习的物理内容,包括概念、规律等,通过比较、分析已学习的物理概念、规律来发现其中所存在的关联以及区别,以期肚脐进行归类、整理,从而使得所学习的物理知识系统化。

二、探讨常见的几种比较方法以及其在物理教学活动中的应用

(一)关于异同比较法以及其在物理教学活动中的应用分析

异同比较法是指对物理教学内容中的相近、相似概念或者现象进行比较与分析,以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以及区别,从而以全面的认识该阶段的物理知识,并且更好的理解、掌握物理知识,例如:在学完“电场”后而学习“静电场”,通过比较发现得知,静电场是静止电荷产生的常表现且不随时间的变化;当学习完“电场”后而学习“磁场”的社时候,通过比较这两章节内容得知,电场是静止电荷产生的,而磁场是运动电荷或者电流产生的,并且不随时间变化的磁场被称为“恒定磁场”,由此可以看出,通过异同比较法对比能够有效帮助学生们更好的理解这两章节的物理知识内容。

(二)关于正误比较法以及其在物理教学活动中的应用分析

正误比较法可以使得学生们更加深刻的理解与掌握物理知识以及概念,这种比较方法是指学生们通过将自身易出现的错误以及易忽略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比较,不仅使得学生们能够加深自身存在错误以及忽略问题进行鉴别改正,而且有助于学生们有效避免再次出现上述问题,从而提高学生们的整体学习成绩。

(三)关于列表比较法以及其在物理教学活动中的应用分析

列表比较法是所有教学活动中常见的一种比较方法,其具有着以下优点,即易归纳、对比鲜明、条理清晰、易记忆等,因此,在物理教学活动中,这种比较方法也可以应用于其中,物理教师可以将物理教学中的内容系统性的放置于列表中,再指导学生们对其进行对比、理解,以有效地掌握各知识点的特点,从而有助于其更好的记忆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三、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以上将比较法应用于物理教学活动中的作用以及意义进行了简单的概述,并且将常见的几种比较方法以及其在物理教学活动中的应用进行了综合阐述,从而有效的帮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物理教材知识内容,进而提高本校的物理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水平。另外,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的叙述能够为相关研究学者以及教育同胞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意义,以有效地帮助学生们提高自身专业技能以及综合素质水平,从而促进其全面发展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以做出卓越贡献而体现自身价值。

参考文献:

[1]盛建国.用玩具引领学生步入奇妙的物理世界——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建立“玩具探究活动室”的构想[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

[2]张奕林,邢铁麟.在数学、物理基础课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的研究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09(03).

[3]陈晓白,李宝河,胡耀民.关于物理教学改革方向的杂想[A].2005年全国高校非物理类专业物理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

作者:罗元庆

比较法应用于高等教育论文 篇2:

动植物检疫专业动物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摘 要:针对现代动物学的飞速发展和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要求,本文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核方式及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进行动物学课程教学改革,激发学生学习动物学知识的动机和兴趣,提高动物学课程教学质量。

关键词:动物学 课程教学 改革;

动物学是研究动物的形态结构及其功能分类、进化及其基本的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是动植物检疫和动物生物技术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既有理论教学、又有实验教学、野外实习等理论联系实际的活动。该课程内容繁多,知识面广,涉及动物解剖及组织胚胎学、动物地理学、分子生态学和分子进化生物学、发育生物学等多种学科的综合;其内容以动物的演化系统为主线,较系统地介绍动物界各主要类群的特征;重要代表动物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个体发育的特点;动物各门、纲、目的分类、生态及经济意义;动物界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及各门、纲的演化关系以及动物地理分布知识等。知识点分散而凌杂,需要记忆的东西较多,因而学生感到难学,老师也感到难教。为适应21世纪高等教育发展需要,“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广、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进一步提高动植物检疫和动物生物技术相关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科研能力,改革传统的动物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全面优化教学内容,合理设计教学方案,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使动物学的教学内容符合学科发展趋势和社会对人才培养需求。

1 优化动物学教学内容,突出授课重点

传统的动物学教学存在教学内容多,知识面广而学时数少的矛盾,教学内容较抽象,学生被动的接受现成的结论,主动参与教学的机会很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很难激发,知识的牢固性较差,极易忘记。教学方法以板书、挂图为主,这些媒体所承载的信息种类和信息量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学生的知识面比较狭窄。传统动物学教学侧重于动物形态结构、分类和分布的描述,知识内容详尽,但缺乏与生物学原理的有机联系,也缺乏对动物生命活动及其基本规律的讨论,而现代动物学则更多地注重功能生物学[1]。动物学的教学应与现代动物学紧密结合,动物学的教学内容应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与时俱进,确定动物学的教学内容。在教学实践中,结合学科发展趋势和社会对人才培养需求的改变,修改动物学教学大纲,以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普通动物学》(第二版)为本课程的教材,利用网络资源和图书资源等手段及时增加动物学前沿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拓宽学生视野。根据新的动物学教学大纲的要求,针对动植物检疫和动物生物技术相关专业的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对《动物学》课程的课堂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与补充,积极开展实践教学研究,加强实践教学建设,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1.1 精简和整合教学内容

动物学教学内容由传统向现代化方向较变。课程内容包括绪论、原生动物门、多细胞动物的起源、多孔动物门、腔肠动物门、扁形动物门、原腔动物门、环节动物门、软体动物门、节肢动物门、棘皮动物门、半索动物门、脊索动物门、鱼纲、两栖纲、爬行纲、鸟纲、哺乳纲、动物进化等19个部分,共计26学时。本课程的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如表1。

动物学作为动植物检疫和动物生物技术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必须与我国的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相一致,在保证动物学课程有较系统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的前提下,适当的压缩一些动物形态结构、分类方面过细、过繁内容,将特种经济动物、动物地理学、动物生态学、动物进化等相关的动物学知识引入课程教学中来,特别介绍在细胞、分子水平渗入动物进化的研究而取得的成果,使学生接触现代动物学理论的研究热点和方法;讲述动物繁殖和发育时,联系试管婴儿、克隆动物、转基因动物、动物反应器等动物生物工程新成果。在有关章节加强保护生物学知识。这样不仅不会影响学生对动物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学习,而且还能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素质。

1.2 教材和参考书的选择

动物学课程在教材上一直借用综合性大学课本,因其篇幅大,内容太多,难与动植物检疫和动物生物技术相关专业的要求和学时数相适应。因此,在动物学系列课程的教学中,以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普通动物学》(第二版)为蓝本,围绕教学大纲,利用网络资源和图书资源等手段及时增加既能反映动物学前沿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又能适应学科交叉、拓宽学生视野的内容。该教材保留了传统的动物学系统特色,同时注入了国内外动物学研究现状、进展、发展趋势等,突出代表动物的科研价值,经济动物的综合利用途径等、内容深入浅出,图文并茂,极易与专业接轨,符合动植物检疫和动物生物技术专业培养计划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使学生系统掌握各门及主要纲的特征和重要代表动物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个体发育的特点,基本掌握门、纲、目的分类、生态及经济意义,了解动物界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及各门、纲的演化关系等,为动物资源的保护,开发和持续利用,为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为医药卫生准备必需的理论基础。另外,经筛选向学生推荐中文和英文参考书10部,供不同层次的学生参考。

2 改进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教学方法是在教学活动中形成的并由人们自觉提炼的为实现一定教学目的而采用的调整和建构师生关系和活动的范式[2]。动物学涉课程及动物解剖及组织胚胎学、动物地理学、分子生态学和分子进化生物学、发育生物学等多门课程,教学内容繁多,知识点零散,课时少,学生难掌握。传统的教学方法必须改革,探索创新型教学方法。在动物学课程的教学中,改变了传统的教學模式:黑板+粉笔+挂图、标本、模型,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把教学时间主要集中于对重点问题的分析,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积极性。根据动物学课程自身的特点结合安徽省野生动物资源特点,课题组对教学内容进行模块划分,采用讨论教学法、比较法、因材施教法和启发式教学方法,介绍课程的框架,进行重点式讲解,就经典案例进行讨论,使学生学习由被动转变为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实现学习的内在动力与学习的责任感相结合,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2.1 讨论教学法

在动物学教学过程中,改变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 形成“以学生为中心,教学为主导”的教学新模式,让学生从被动地接受式学习转变为主动地获取知识。鼓励学生创新思维,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去钻研,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针对门课程的特点与学生的兴趣,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试着自己去解决,在自身实践中体会和提高,有利于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促进教学内容的改革[3]。

2.2 比较法

比较法是根据一定的标准,找出事物的异中之同或同中之异的认识方法,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4]。在动物学教学中,有很多内容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点,所以运用比较法是一种有效的、重要的教学方法[5]。运用比较法有利于知识进一步系统化,帮助学生识记、理解,综合运用动物学知识,突破难点,抓住重点,化难为易,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脊椎动物学的教学中,鱼纲、两栖纲、爬行纲、鸟纲和哺乳纲的心脏结构是一个重点,但学生往往难于掌握,容易把它们搞混淆。如果在教学中列出如下比较表,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比较,将会有助于学生理解,提高识记速度(见表2)。

2.3 因材施教法

因材施教是教学中一项重要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教师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来有针对性的教学,发挥学生的长处,弥补学生的不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6]。在动物学课程教学实践中认真分析学生的基础和需要,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对反应迟钝的学生,要激励他们积极进行思考,勇于回答问题和进行争辩;对能力较强而态度马虎的学生,要给他们一点难度较大的作业,并严格要求他们注意精益求精;对语言表述缺乏条理的学生,要多让他们在课堂上作复述和发言,以克服其不足;对注意力不集中、学习不专心的学生,要多暗示、提醒、提问,培养他们的自控能力;对视、听觉不好的学生,要照顾他们坐在比较适合的地方;对学习感到很轻松或很困难的学生,要加强个别辅导,给能力强者开点“小灶”,增加课业,对困难者给予特殊帮助或补课。在教学中以敬业的精神,爱生的热情,良好的情绪感染学生,使学生以良好的心境投入学习。引导学生有效利用图书馆和网络资源,了解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献身科学事业的热情。不断改革考试方法,推行多元性的考试评估体系。例如:增加了综合分析试题,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还对学生的作业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在常规作业的基础上增加一些撰写小论文的内容等。通过论文、综合测评以及考试内容的改革,实现对学生能力的考核,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4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通过《动物学实验》、《动物学野外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等三个实践教学环节,将理论教学内容具体化、可视化,做到理论联系实践、实践验证理论;还通过《动物学实验》教学案例实施,补充现行《动物学实验》有关教学的不足,引入新的研究成果和具有地方特色的内容。通过《动物学实验》综合性和创新性实验项目的实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及指导教师主导地位,以提高学生实践创新的能力。

3 利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改进教学手段

随着计算机的应用和发展,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简称CAI)成为当今教育科学和技术手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极大地改变了传统教学过程中被动教与学的呆板关系,优化了课堂教学,提高了教学的效果[7]。通过现代教育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结合发展而来的多媒体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共享的优势,并结合计算机和投影等设备,通过图片、表格、文字和动画等形式将教学内容丰富多彩的展示在学生面前,并给学生带来视觉和听觉上新的感受。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同时由于多媒体信息量大,也能够优化教学过程[8-10]。动物学作为动植物检疫和动物生物技术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之一,属于一门形态学学科,它以动物进化为主线,通过对代表动物的讲授,较系统地介绍各类群动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分类、生态及经济意义等。在教学过程中涉及大量名词、图片、标本和模式图,内容繁多,用传统的教学手段不能很好地展示,影响了学生对动物学知识的掌握和学习的兴趣。为了使教学内容形象化、具体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课程组制作了《动物学》多媒体课件应用于动物学课程的教学中。例如鸟的双重呼吸这部分内容,学生比较难理解,适时地播放一个双重呼吸FLASH动画,学生会觉得比较形象,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同时利用网络资源,将《动物学》的电子教案、大纲、课件、习题等挂在网上,使学生不仅在课堂上增加感性认识,在课下也便于復习。另外,通过Email、QQ对学生的提问进行答疑、讨论,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提高学生的记忆力、改变了学生传统的“二维”课堂学习模式:即边听边记,从而加强学生对知识内容的接纳和理解、提高他们课堂学习的效率。

参考文献

[1] 张晓红,张虎芳.普通动物学课程教学设计探讨[J].晋中学院学报,2006,23(3): 44-45.

[2] 阎金铎、潘仲茗.现代教学方法百科全书[M].河北教育出版社,1992:3.

[3] 肖明松,金光明,鲍方印,等.“淡水养殖学”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2,26(4):80-83.

[4] 唐自杰.自学心理学[M].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1987:158-163.

[5] 韩宗先.比较法在动物学教学中的作用及具体运用[J].涪陵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13(3):122-126.

[6] 涂岚,廖先锋.论因材施教艺术在学生工作中的运用[J].德州学院学报,2012(12):19.

[7] 金显文,邓道贵,耿雪侠.CAI在动物学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J].宿州学院学院,2008,23(3):129-130.

[8] 陈东.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改革的一些尝试[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版),2004, 20(3):98-100.

[9] 吴东醒,陈文冠.农林院校开展多媒体组合教学的探索[J].高等农业教育,1999 (9):60-62.

[10] 王资生,赵卫红,吕林兰,等.《水产经济动物学》课程教学方法与考核方法的改革[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 22145-22146.

作者:肖明松 金光明 鲍方印 崔峰

比较法应用于高等教育论文 篇3:

比较法在世界中古史课程思政教学中的应用实例

[摘 要] 世界中古史课程教学中,可以采用比较法开展课程思政,基本思路是:选取适合的内容和题材、细化比较点、将比较结论由历史向现实延伸。以秦王朝与加洛林王朝政治制度比较为例,简明展示这种方法的可行性。

[关 键 词] 比较法;世界中古史;课程思政;应用实例

现行的高等教育本科阶段教科书,尤其是马工程版世界史教科書,一般以地域为模块进行教学内容划分,这使中西方历史形成较为明显的比较态势。理论上,比较法是20世纪以来兴起的一种历史学学术研究方法,是通过比较验证已有的历史结论,或通过比较得出新的历史认识。当然,比较思维同样可以应用于历史教学,对世界中古史课程而言,采用比较法能够更为清晰地彰显中国历史传统的独特性和优越性,从而激发学生的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进而强化爱国主义情怀。

一、选取适合的内容和题材

历史比较的前提是需要共同的平台。这里的平台指的是比较双方某一方面的关联性,以此作为把握才能对双方进行有效比较。这种关联表现为同一性,可以是同一空间,也可以是同一时间,或者同一类型,在同一性的前提下,比较方显意义。否则,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种历史现象无法在学理上进行比较。按照同一性原则,笔者在马工程教材《世界古代史(下)》中,选取加洛林王朝与秦王朝作为比较题材,原因在于二者具有较多的同一性,可以搭建共同的比较平台。

一方面从制度史的角度来看,秦王朝与加洛林王朝均为中西方封建制度的奠定者和开启者。

中国封建社会的开端存在诸多观点,如西周封建说、春秋战国封建说、秦汉魏晋封建说、隋唐封建说等。但无论何种观点,学界普遍承认,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制度源于秦朝。其皇帝—官僚—编户齐民的三元体制,官僚行政组织和法律,作为基本或经常性的特征,联系发展至明清。从政治实质上讲,“两千年之政,秦政也”,秦制在“制度智慧”上确实达到了当时人们智力的极限,所谓“百代多行秦政法”,表述的就是秦制的连续性。

与之类似,西欧封建社会开始的时间问题也存在争议。多数学者认为,作为学界共同接受的封建主义概念,最初完善于法国,之后英格兰、日耳曼地区和意大利受其影响,先后完成了封建化。但同样,西方学者认同欧洲中世纪基本政治生活模式——法统大屋檐下的地区分治,孕育于法兰克王朝。从区域史的角度看,“被称为西欧的历史,始自查理曼和他的帝国”。从制度史的角度考察,“欧洲的制度史,甚至美国的制度史,都要追溯到查理曼时期。一个对加洛林王朝民众集会、参议会和王庭全无了解的人,是不能理解现代欧洲的议会、国会,内阁、部长,行政程序和政教关系的”。

另一方面秦人和法兰克人都以落后文明的身份征服了先进地区,并在这个过程中完成了制度和文化进步。

秦人最初居住于汧水和渭水之间的荒野地带,靠养马技能服务于周王室。到春秋战国时期,秦虽为一方诸侯,但国力弱小,文化落后,为东方诸国所轻视。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军事动员能力快速提升,从而开启了统一之路,但在经济和文化领域,秦仍落后于其他国家。意识到这一点的秦国统治阶层,在扩张中逐步调整,吸收东方六国的先进文化和技术,终于迎来了大秦帝国。

同秦人一样,加洛林人所属的法兰克人最初是以蛮族的身份进入高卢地区的。法兰克人原居住于莱茵河两岸,从事牧业和少量的种植业,无论在经济生产还是文化生活方面都未脱离原始状态。在与罗马人的接触中,因作战英勇被罗马人称之为勇猛的战士,即法兰克一词。法兰克人进入高卢地区之后,迅速被当地先进的文化所吸引,语言上拉丁化,经济上由农村公社开始走向奴隶制农庄,军事上模仿罗马人的重装步兵方阵,生活上开始定居于城镇。在此基础上,法兰克人与当地贵族结盟、联姻,从而凝聚力量,最终统一了西欧地区。

上述两点作为共同平台使两个王朝的比较成为可能,同时这种共同性可作为导言将学生引入课程,从而形成思考:处于共同的背景之下,两个王朝政治制度的发展是否表现出相似性?

二、比较点的细化

要回答上面的问题,需要将影响两个王朝发展的、共同的、重要的因素进行进一步比较,也就是比较点的细化。这种深入的对比分析是学生理解知识,同时掌握分析技能的重要过程。在实际教学中,笔者选取了以下几个比较点。

(一)继承制度与王国结构

秦王朝和加洛林王朝在王国继承问题上的最显著差异是,秦王朝为单一继承制,而加洛林王朝为诸子继承制。在论述这一观点中,主要采用史料实证,列举了两个王朝的王位继承表,从客观的角度使学生接受结论。当然,比较不能只表现结论,而是应寻找更深层次的原因,造成两种继承制度的原因主要在于传统和外部环境,这部分可交由学生自主思考分析。

比较法较之于对比形式的最大区别在于,其讲究同中求异、异中求同。虽然两个王朝的继承制度总体而言具有差异性,但并不能排除二者在趋势和细节上具有相似性。具体而言,两个王朝的王位继承中,长子尤其是嫡长子均有一定程度的优势,这部分内容涉及很多课本之外的知识,对学生而言难度较大,需教师详细分析讲授。

不同的继承制度之下,两个王朝形成了不同的王国结构。秦王朝形成了王国(帝国)——封君结构,而加洛林王朝形成了王国(帝国)——藩国结构。在秦王朝,封君在身份上是臣子,受封需要军功作为条件,封邑不能世袭,而且其在封邑内没有独立的政治、军事权力。因此,国王——封君结构是统属结构,国王与封君的关系是统属关系。在加洛林王朝,藩王与国王同样是王,藩王只需具有合法的血缘身份就可以获得藩国,并且能够将藩国传之于子孙。最重要的是,藩王在藩国内拥有独立的政治、军事权力。所以,王国——藩国结构是平行结构,尽管国王和藩王之间存在一定的家族共同体意识,但他们之间在实质上是并列关系。

(二)薪酬形式与官员任免

对于本科生而言,对中西政治史的认知大多停留在官僚制度层面,且由于缺乏欧洲中古史背景知识,学生很容易认为欧洲的官员与中国的官员性质一样,只不过由于王权软弱,才导致地方权力膨胀。换言之,他们心中的欧洲政治,类似于中国乱世时代的政治形态,这种错误恰恰是由于缺少实质比较造成的。

事实上,中西方的官制决然不同,不仅表现在表面的权力形式,更体现在深层的权力类型。简言之,中国的官是官僚,由皇权任免,权力的来源是皇权,服务于皇权。欧洲的官是贵族,世袭获得权力,为家族服务。

讲解至此,多数学生会感到迷茫,他们对世袭权力与任免权力的区别与原因无从把握,课堂教学在此深入。按照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社会制度一定与当时的经济生产密切相关,很大程度上,后者决定前者。有这一理论前提,原因的分析就转变为两个王朝的经济状况。通过史料对比不难发现,经过春秋时代的发展,秦的商业基础和货币经济基础良好,能够提供薪俸制的必要条件,皇权当然会选择以货币或者实物来换取官员的服务,实现任免制官僚制度。相反,西欧社会经过罗马帝国后期的动荡,尤其是7世纪阿拉伯人的扩张,导致地中海为平台的欧洲商业贸易断绝,商品经济消逝,整体回到了自然经济状态。因此,王权只能以土地作为薪俸,伴随的是土地上的行政、司法和税收权,逐渐演变成为世袭权力。

(三)中央对地方的管控形式

世袭制和任免制带来的信息冲击很容易使学生用绝对观念看待中西方的中古政治,而真实的历史不会如此界限分明。在此可以采用带入式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假如你是中古的国王,是否希望权力统一?会采用何种手段和方式管控地方?通过提问,总结几位学生的回答后,可展示课程内容。

秦王朝和加洛林王朝的国王都采取过巡游形式来管控地方,只不过秦的巡游注重形式,而加洛林的巡游却是实质性的管理。此外,两个王朝都有自己的监察制度。秦设立从中央到地方的监察官员,对行政、税收等各项内容进行定期监察;加洛林王朝有巡阅使制度,由皇帝派特使到地方巡视,了解民情,解决纠纷。但秦的监察建立在中央绝对权威之上,因此成为常态,加洛林王朝的巡阅使制度缺少权力根基,在地方不断碰壁,一段时间后趋于没落。

三、比较点的延伸

历史的比较可以进行纵向或横向的延伸,以制度史作为同一平台的话,可以比较秦王朝和加洛林王朝。如将着眼点放到整个中国古代史,可以发现中古早期的大迁徙同样可以作为比较平台。对此,国内、国际诸多学者进行了广泛研究,正可作为知识拓展,进行史学史讲授。

钱穆先生认为汉帝国比罗马帝国的政治理念更为开明,因而政权结构也更为合理,所以在“蛮族”入侵后,汉文明延续而罗马文明断绝。这是中国学界首次将中古早期的中国与欧洲置于同一历史平台,无疑具有开创意义。但钱穆以反驳梁启超中国古代君主政治论为出发点,强调中国政权的扁平化及其合理性,并以此解释此时期中西方政体走向的差异,显然不能令人信服。

大致同一时期,日本学者在研究魏晋南北朝历史中,也出现了比较式思维。内藤湖南及其后继者谷川道雄和川胜义雄,在论述中国中世贵族制观点中,都提及其与西欧贵族制具有可比性。日本学者注意到了中古早期中西方都出现了贵族政治的某些特征,加之受本国贵族政治历史的影响,因而提出这种观点。大部分中国学者对此表示质疑,但并不否认这是研究南北朝—隋唐时期中国政治史的新视角。

西方学者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鲁斯顿·库尔波恩认为,封建制度作为一种政治统治方式,在西欧和中国都曾存在;德克·布迪进一步明确,从帝国瓦解、“蛮族”入侵、政治统一超过经济统一等动力标准来看,中国的魏晋南北朝时期与西欧的封建社会最为相似。德克·布迪的研究表明,中国、西欧在中古早期经历了一个较为相似的政体演变过程,但他和多数西方学者一样,受自身文化环境的影响,先入为主地将西欧作为标准,以此对比分析中国,从而忽略了中国历史发展的独特性。

文斯库斯正式提出,“中古早期,在亚欧大陆的东西两端同时存在蛮族迁徙以及建国问题,但是,经过一段时间之后,中国的儒家文化十分强大,最终通过隋而建立了大一统的唐帝国,诸蛮族被融合进去。”他问道:“为什么西部不是这样的呢?诸多蛮族不将自己融入罗马国家和文化之中呢?”

斯塔夫里阿诺斯的观点得到了国内學者的普遍认可:柏杨认同文字是中国重新走向统一的重要原因。金观涛、刘青峰同样提出“士人”和“官僚系统”的存在与否,直接导致“蛮族”入侵后中西欧封建社会结构的差异性。梁作干同样认为民族大迁徙是中国、西欧3世纪起陷入衰落的原因,并将北朝—唐初与同时期的西欧置于同一历史阶段。吴于廑、齐世荣也提到,晋以来中国北方的民族迁徙和混乱状态与日耳曼民族在西罗马帝国境内的情形类似,但中国的儒家思想深刻影响了少数民族君主,中国、西欧之后的政治差异与此有着很大关系。

四、对比较点及延伸知识的评析

总的来说,这些研究的最大贡献在于,明确了中古早期中国、西欧政体演变问题在时间(4世纪—9世纪)和历史背景方面(民族大迁徙)大体一致,具有较强的可比性。这为本题的形成和后续论证提供了理论和逻辑依据。当然,这些研究也存在相对不足之处,对这些不足的评价即为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的切入点。

第一,学界普遍认为民族大迁徙之后的中国恢复了君主专制,而西欧则陷于封建割据,但从最新的研究成果来看,二者均非无可置疑。彭小瑜就曾对中国古代大一统观点提出了质疑;苏珊·雷诺兹在《封臣与封土》中批驳了冈绍夫的封建主义,强调中古早期的西欧并未丧失统一性。中古早期的中国、西欧政体究竟为何?二者在差异的前提下是否存在某种相似性,而这种相似之处是否为判断政体性质的决定性因素?授课中将这些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从而为批驳“东方专制主义”、研究“中国封建社会形成时间和性质”和“古代晚期的西欧是断裂还是延续”等问题提供借鉴和参考。

第二,上述研究中提出了若干影响中国、西欧政体演变的因素,这些因素多为研究者以本国历史为蓝本,比照其他地区历史而提出的,难免带有主观色彩。以统治者的专制意向为例,中国、西欧的国王都希望专制,这在本质上并无区别,只是限于时机和条件,王权在实现上才会出现差异。正如阎步克所说,政治史的比较需要政治学理论作为依托,才能确保比较双方处于同一平台。针对此问题,课堂中引入政治学中关于政体形成的理论学说,对上述因素进行归纳、分类和拓展,力求体现比较的全面性和客观性。

总之,世界古代史课程无论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都与当下中国距离较远,因此开展课程思政的便捷性较弱,但这并不意味着毫无办法。从笔者的教学经历来看,采用比较的方法,能够有效地将久远的历史引申到当下,实现课程思政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惠一鸣.论欧洲秩序体系及其轴心[D].南京:南京大学,2011.

[2]世界古代史编写组.世界古代史(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3]彭小瑜.中西历史比较研究是否可行:由刑罚的宽免说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可疑[J].史学月刊,2005(1).

◎编辑 马燕萍

作者:常志永

上一篇:驾校办公室工作总结范文范本下一篇:街道一事一议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