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性教学下高中数学论文

2022-04-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一、选题的意义、价值和理论支持1.选题的意义、价值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开展教学反思的思想在教师队伍中已有所渗透和体现,但是情况并不尽如人意。主要表现在:①反思意识淡薄的教师占多数。老教师靠经验不反思,新教师只教学没有反思意识。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反思性教学下高中数学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反思性教学下高中数学论文 篇1: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反思性教学的理解

当前以新课程改革为动力的教育教学改革正在全国上下全面铺开,作为改革主体的教师,其素质的提高就显得至关重要,反思性教学日益受到重视,并被认为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最有效途径。新课程非常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正如美国学者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因此,每一个教师都应该积极开展反思性教学,进行有效的教学探究,加强教学反思,使教学实践日趋合理,以符合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开辟提高教学质量的新途径,拓展教师专业化知识的新领域。

所为反思性数学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批判地考察自我的主体行为表现及其行为依据,通过观察、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或给予肯定、支持与强化,或给予否定、思索与修正,将“教学”与“学习”结合起来,从而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提高教学效能的过程。作为高中数学教师必须对反思性数学教学有深刻的理解,其教学行为才会与新课程标准一致,笔者通过学习反思性教学理论,认为只有深刻理解反思性教学的特征才有正确的反思教学的行为。以下是笔者对反思性数学教学的特征的理解:

一、立足教学实际,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反思性数学教学以解决教学实际问题为基本点,具有较强的创造性。这主要表现在两个维度,一是作为数学实践活动,反思性数学教学的反思不是经验性教师教学后的简单回想一下自己的教学情况的反思,而是一种可重复实验的研究意义上的反思;二是它用科学和人文统一的方式解决处于数学教学的决策、技术以及伦理等层面的教学主体和教学目的等方面不足问题,尽最大努力追求“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这也让参与反思性教学的教师获得了创造性思考直至创造性解决数学问题的机会。教师可通过反思数学教学现状,发现教学问题,反思数学教学现状通常有以下几种:一是叙事法,参与数学教师向别人讲述自己教学的案例与经历、体验与感受,在叙述过程中发现教师自己的教学问题或请别人发现和指出自己的问题;二是微格教学,观看自己的教学录像带,在专家或他人的帮助下发现自己的不足和教学缺陷;三是课堂操作,发现数学教学中需要改进之处;四是讨论,对数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经过讨论达成共识;五是文献检索,从学生作业、教学计划、教学研究文献中发现问题。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参与学习过程的学生进行恰当引导,同时要对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反复论证,以便准确把握,从而提高发现和挖掘问题本质的能力。

二、“两个学会”加速师生共同发展

反思性数学教学强调的两个“学会”,是全面发展教师能力与素质的过程。数学教育追求的目标之一是“学会学习”,其含义也随着人们的理解日趋丰富,不仅有技术的意义,而且有人格意义等。数学教育追求的目标之二是“学会教学”,其要求教师把数学教学过程作为“学会教学”的过程,不仅学习教学的技术,还要学习教学伦理与道德知识,善于把自己的主体性与主体间相互性融合起来。反思性数学教学既要求教师教学生“学会学习”,全面发展学生,又要求教师“学会教学”,自身的能力与素质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直至成为学者型数学教师。因此,反思型教师与操作型教师有较大不同,操作型教师往往只了解自己教学的结果,喜欢问“怎么样”。反思型教师不仅想知道自己教学的结果,而且要对结果及原因等进行深刻反思,总是问“为什么”。这种追问“为什么”的教学习惯,往往促进反思型数学教师增强问题意识和提高“解题”能力。所以,只有教师的“学会教学”,才有学生的“学会学习”。数学教学反思性表现在思维活动中善于提出独立见解,精练地检查思维过程,不盲从,不轻信。在解决问题时能不断地验证所拟订的假设,获得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下面是笔者训练实例:反思思路是否正确,发现其中的错误。

三、在探索中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

反思性数学教学以追求教学实践合理性为动力。数学教学中教师之所以要反思,主要是为了改进教学,其实质是向更合理的教学实践努力。作为教师,只有真正意识到教学是无止境的,才会自觉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不至于满足现状,不思进取。首先要认识反思的价值,充分认识到反思性数学教学对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性,明确反思能帮助教师在教学中识错纠偏,同时优化已有认识,提高自身水平。其次,要增强教学的责任感。反思是一种“积极的、坚持不懈和仔细的考虑”,通常是自己与自己过不去,是诱发痛苦的行为,缺乏较强的责任感和较好的意志品质的人往往望而却步。我们要经常思考自身的教学行为是否有利于教学对象,是否符合学生的要求,是否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第三,要形成习惯化的反思行为,要对教学内容、教学态度、教学全过程和教学情境进行反思,教师只有有了反思的习惯,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做到一有疑点就进入反思状态。许多反思性教学研究表明:“人们通常假定,反思在本质上是教学与教育合理方面的结合,而且教师越能反思,在某种意义上越是好教师”;“当人们努力追求教学合理性,并确证教育观念与教学行为,以形成对现象的新的理解和欣赏时,就要激励教师进行反思性教学”。

除以上三个特征外反思性数学教学也以增强教师的“道德感”为突破口。一般而言,缺乏道德感的教师,除非教学上的失误或迫于外界压力,否则是不会自觉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的。从反思性数学教学的实践层面来看,要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增强数学教师的道德感似乎比进一步提高数学教师的教学技能与能力更为重要。而倡导反思,是增强数学教师责任感的有效途径之一。

总之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活动。一个优秀数学教师的成长过程中离不开不断的教学反思这一重要环节。教学反思可以进一步地激发教师终身学习的自觉冲动,不断的反思会不断地发现困惑,“教然后而知困”,不断发现一个个陌生的我,从而促使自己拜师求教,书海寻宝。学习反思的过程也是教师人生不断辉煌的过程。教学反思可以激活教师的教学智慧,探索教材内容的崭新表达方式,构建师生互动机制及学生学习新方式。

(作者单位:江苏省溧阳市第三中学)

作者:鲁绮云

反思性教学下高中数学论文 篇2:

《新课程下高中数学反思性教学研究》课题设计论证

一、选题的意义、价值和理论支持

1.选题的意义、价值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开展教学反思的思想在教师队伍中已有所渗透和体现,但是情况并不尽如人意。主要表现在:①反思意识淡薄的教师占多数。老教师靠经验不反思,新教师只教学没有反思意识。②只反思解题经验和方法,发表的多为解题经验反思方面的论文,缺少教学理念、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组织方面的反思。③只注意教后反思,不注意教前和教中反思,不注意教学的动态生成性反思研究。这种研究大都处于自发状态,缺乏系统性,星星之火,未成燎原之势。

新课程的实施要在学校进行,教师是变化的核心因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其作用和身份的转变是变化的重心,也即教师由知识传授的角色向学生的促进者和研究者的角色转变。这一变化是通过促进教师对自身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对其原有经验进行升华,改变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从而对自己新教学身份进行确认。更为重要的是教师还要对隐藏在教学行为背后的教学理念背景和意义的社会的道德方面的内容进行反思。在新课程实施背景上,教师需要对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困惑和疑问进行反思,这一过程表现为探索性地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的“思”不仅要“思”,如何教学生掌握知识,更要去“思”如何创造一个富有意义和价值的教育生活,这是思之“本”。

作为课程改革主体的教师,其素质状况至关重要。开展反思性教学,进行积极有效的教学探究,纠正自己的教学行为,使教学实践日趋合理,符合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和提升一线教师自我持续不断的发展,也有助于改变过去的“苦教”、“苦学”、“向时间要质量”的教育现状,不断修正、完善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教学实践,逐步走上“向教育科研要质量”的科学化的教改道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开展数学学教学的反思性研究应当而且也能够成为激发课堂教学蓬勃生机的动力源泉,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提升教学效果,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所在。因此,开展数学学教学的反思性研究无论从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来看都有着深刻而长远的意义。

2. 理论支持

(1)数学教学反思是指数学教师对数学教学活动的反思,是指教师借助数学课程念、教材内容、学生学习数学的规律、数学教学的目的、方法、策略来研究自己的教学,来对自己的教学活动和教学经验进行思考,从而改善教学活动、教会学生学习,发展完善自我、学会教学的活动过程。它立足于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的回顾、考察、诊断、反馈和调整,强调数学教师对自己教学实践中的不良行为或不合适宜行为的改善和优化,以提高其教学能力和水平,并不断加深对教学活动规律的认识,从而适应发展变化的数学教育要求。

(2)中、外数学教育的基本理论。自20世纪初国际数学教育委员会(ICMI)开展工作以来,不少数学家,心理学家,教育科学家和教育工作者在充分认识和理解教学理论和数学教学这两个领域的内涵实质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些有影响的数学教育理论:“数学现实”的原则;“数学化”的思想;“再创造”原理;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中国的“双基”教学理论。“双基”教学理论指出:“双基”是指“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双基教学”是指“在强调掌握双基的基础上进行发展与创新”。中国数学重视“双基”,但不是等于只抓“双基”,这也为我们进行本课题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二、课题研究的思路、目标和具体内容

1.课题研究的目标

(1)初步探索并形成一套对高中数学教师而言,具有实际意义的反思性教学模式。

(2)积累一定的反思性教学资源。

(3)积累一定的反思性教学实践经验,形成一定的反思能力。

2.主要研究内容

(1)高中数学的教学全程的实践反思。

(2)高中数学的反思性教学模型研究 。

(3)高中数学教师的反思性教学能力发展途径研究。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选择与研究的过程(步骤、时间安排、组织分工、活动安排等)安排

1.课题研究的方法

(1)观察法。在校内外注意教师和学生的工作和学习表现,从而获得第一手资料。

(2)调查研究法。调查研究教师和学生的反思习惯和态度,支持该项研究的理论基础。

(3)文献研究法。阅读和学习可以获得更为丰富的思想和视角,是该项研究的重要保证。

(4)个案研究法。对一个教学专题、现象进行跟踪研究,进行解剖分析,写出个案报告。

(5)行动研究法。积极进行自身实践,进行实验总结。

2.课题研究的过程安排

(1)准备学习阶段(2012年2月——2012年9月)。研读反思性教学方面的理论文献。在调查与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制订课题研究方案。

(2)实施阶段(2012年9月——2013年10月)。查找有关资料。调查研究教师和学生的反思习惯,得到本研究的第一手资料。组织参与教科研活动,积极进行自身实践,进行实验剖析和总结。撰写心得体会及经验论文,并做好每一阶段的小结工作。

(3)结题阶段(2013年10月——2014年3月)。做好资料分类归档,整理出完整、规范的实验资料。撰写相关的论文与结题报告。申请课题结题。

四、完成课题的条件和保证

1.人员条件

课题组负责人及研究成员都有较高的思想、 政治、业务素质和较高的职业道德修养,对学校教育科研的重要性、必要性有着较深刻的认识、理解和体会,并取得一定的科研成果,有严谨的治学态度,有团结协作的精神,对研究充满热情,满怀信心。

参加本课题研究的成员,每位教师针对研究课题均制定了完整、仔细的研究方案、计划,所以在时间上与学校的整体时间保持一致,有绝对的保障,学校会在不同的研究阶段对研究人员及过程进行督促、检查、研讨、交流、调整、完善,在这样的条件下,能够完全保证研究的顺利进行。

2.物质条件

根据具体的实验计划,每周组织理论学习,分组进行调查、统计数据、汇总分析,每月一次研讨活动。注重资料的搜集整理,学校提供各项实验设备的配置。学校为课题的各项研究、教学活动,提供必要硬件、软件的支持。

3.经费保障

学校通过多种渠道自筹资金,如:使用校长培训基金、专项科研经费,课题研究的硬件、 软件、培训、实验研究、资料等经费保证按时到位,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4.机制保证

成立课题研究小组。建立有关管理机制、激励机制、竞争机制,激发课题研究的积极性。

(教育部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研究成果)

作者:罗文辉等

反思性教学下高中数学论文 篇3:

关于新课程下高中数学反思性教学的探析

摘 要:教学反思是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专业技能、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教学行为优化与改进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同时又是一个容易被教师所遗漏的重要环节。实践证明,反思性教学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作为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不断检验自己,更新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不断总结、反思自身的教学方法,创造出更多具有实效性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反思;探析

新课标已经为高中数学教师如何进行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新课标强调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教师应该贯彻新课改理念,深刻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倡导探究性自主学习。不断学习,总结高效、科学的教学措施,进一步对自己的整个教学过程进行思考和完善,从而达到“教”与“学”的统一。面对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作为教师的我们也应该与时俱进,突破传统教学观念的禁锢,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创新教学方法。

一、高中数学反思性教学的内涵

面对快速发展的社会,学生所接触知识的内容和方式不只局限于课堂,我们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用。教学模式不应该一成不变,我们应该根据教学任务以及教学目标因地制宜地制订不同的模式。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一直充当着“传道、授业、解惑”者的角色,而学生则一直充当着知识的接收者。学生一直是知识的被动接收者,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体现。然而真正的学习是应该让学生学会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是学习的主体。这一点在新课程教学模式中就得到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是我们应该遵循的课堂教学模式。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构建和谐、平等、民主、合作的课堂,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学生由被控制者转变为主动者,反思性教学要求不单单是教师自身的反思,也包括学生自身学习的反思,让学生参与到我们的反思性教学中来。

二、反思性教学的要求

1.教师必须具有探究的能力

传统的思维观念只会是反思性教学开展的绊脚石,只有具有

创新精神、探究能力、敢于否定自己的教师才能真正开展好反思性教学。教师应该具备组织教学内容以及课堂教学活动的能力,将抽象的概念以及定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相结合,以更加形象的方式、方法展现在学生面前。多媒体成了许多学校教学的基本设施之一,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有接触,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将那些抽象的概念、理论进行概括,更加生动具体,设计出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案。

2.充分关注学生的认知过程

学习过程是学生从教师那里接受知识的同时自己进行构建知识的一个过程。数学这门课程与语文等文科课程不同,它具有联系性,如果对前面的知识没有掌握牢固,那么对新知识点的认识也不会特别深刻。这时就需要教师对他们进行旧知识回顾,以旧带新,以点带面,让他们形成整个知识体系的逻辑性。鼓励学生发现和提出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与学生一起解决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发现对所学数学知识的意义。

三、高中数学常见的反思方式

1.做好全程教学反思

备课前,要明确自己的教学目的,根据教学经验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写教案并进行反思,做好课前的反思不仅能够使教师的思路

更加清晰明朗,而且还是体现教师对学生的重视。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及不同学生的数学基础进行教学,对学

生始终抱有疑问的公式、性质、定理,我们要进行反思,发现我们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再适当地调整教学方式,以学生最易接受的方式来授课。

2.学生的课堂反思及其表现

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他们在课堂上的表现可以直接反映出

思维的活跃程度和学习的参与度。当学生在思考同一问题的时候,他们思维上的差异性都会显露出来,教师要善于观察,做出科学的评价,从学生的参与程度、理解程度、学习效果着手进行评价。对学生在思维方式上暴露出的缺点或解题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可以先做稍微的指点和演示,如果完全由教师计算得出,那样学生就缺乏思考空间,即便以后再碰到类似的试题时还会再次短路。因此,我们应要求学生自己进行反思,找出自己的问题所在,并在下次加以避免。

3.加强与同事的经验交流,倾听学生的意见

一个人的力量往往是有限的,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当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遇到难题时一个人苦思冥想时,我们不妨与

同事进行沟通交流,特别是那些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一起探讨,一起进步。

参考文献:

[1]钱立凯.中学数学教师教学反思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2006.

[2]刘为民.高中数学反思性教学方法浅析[J].学周刊,2011.

(作者单位 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于都中学)

作者:于音绕

上一篇:一年级班主任工作总结汇总下一篇:卫生院工会工作总结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