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类栏目历史文化论文

2022-04-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文化类电视栏目的现状并不乐观,目前虽是色彩纷呈,呈现多种样式,但处境还有些尴尬,但发展的潜力却不容忽视,其较强的拓展性,昭示着文化头电视栏目未来较好的发展前景。关键词:现状形式拓展前景1文化类电视栏目的现状 文化类电视栏目的现状并不乐观。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文化类栏目历史文化论文 (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文化类栏目历史文化论文 篇1:

浅谈文化类综艺节目现状

摘要:综艺节目的热度越来越高,其种类也越来越多,诸如:慢综艺、娱乐综艺、文化类综艺等,其中的文化类综艺拥有着浓厚的民族气息,肩负着传播文化的使命,国家媒体拥有巨大的影响力,中央电视台不断地创新和对文化的执着,也使得文化类综艺迎来了一个又一个的新浪潮。同时,在央视的引领之下,众多的电视综艺纷纷效仿,也逐渐具有了文化的基因和积极的主题。但与此同时,也面临着一些局限性。对此,文化类综艺应该从形式和内容上着手,兼顾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关键词:文化;社会效益;局限性

前言

文化类综艺节目从电视文化栏目演变而来,随着一系列“爆款”节目的出现,文化类综艺被众多的电视人、观众所青睐,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在综艺节目中通过不同的方式展现出来,彰显着文化特有的生命力。文化类综艺的本质仍然属于大众艺术,但它是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相融的产物,呈现出一种复合的艺术面貌。相较于传统娱乐类、谈话类、益智类综艺节目,文化类综艺节目展现出前所未有的生命力。

在2018年的《中国文化白皮书》中说到:文化类综艺节目进入“百花齐放”的时代,文化类综艺节目被越来越多的卫视注意到,也逐渐成为各大卫视的标配。文化类综艺在满足娱乐需求和精神需求的同时,开始肩负起更多的责任。文章将从文化类综艺的优势、弱点、制作、创新和运营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并结合实际例子进行论证,对“媒介融合”时代的文化类综艺进行深入探究。

一、文化类综艺节目现状概述

最早的文化类综艺被认为是2001年的《百家讲坛》,在此之前的《正大综艺》也有文化类综艺的雏形。2013年央视推出《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这是一档将娱乐和文化融合的节目,意外的爆红,其节目的宗旨在改变人们提笔忘字的习惯,节目内容简单,符合人们收看电视的习惯,同时参赛的有三十多支队伍,从中选出优胜者,该节目还通过独特创新提高参与性,使得观众可以一起与参赛者进行听写。《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成功,使得众多电视人看到了一种新的潮流,也掀起了文化类综艺的浪潮。文化类综艺节目在刚出现时,可能有人会觉得是“异类”,与市场上的大多数综艺显得格格不入,但人们逐渐发现了它的空间和巨大的价值。很多综艺节目同质化极其严重,例如像《爸爸去哪儿》已经演出五季,在春节期间上演了综艺版的大电影,更是消耗着观众的热情。严重的审美疲劳、观众审美的提高,需要有品质、有内涵的综艺节目。

二、文化综艺类节目的优势

(一)以内容为王提升竞争力

文化类综艺的选题十分多元,内容也贴合观众,切入点也比较独特,这些给人带来独特的享受,在《故事里的中国》里,通过“戏剧+影视+综艺”的模式,在形式上让人们眼前一亮;通过名人故事为内容,表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唤起了人们的民族情感;不矫揉造作的叙事,打动着每一位观众。《中国诗词大会》中,跳出了机械的死记硬背,通过“诗词接龙”、“飞花令”等环节,使得节目内容丰富多彩。节目的核心是内容,文化类综艺在娱乐的同时,传递着主流价值观,满足了观众的知识需求,观众在看完节目后,会产生思考和回味,满足了观众的文化需求,有利于正确价值观的建立。

文化类综艺往往不局限于故事形式和内容,通过思路的转变,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例如可以对主持词、串场词进行创新,以观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从传统文化中提炼具有传播潜力的亮点。《国家宝藏》节目中,张国立的开场第一句富有幽默感和新意:“我们是一个年轻的节目,我们有多年轻?也就是中华上下五千年”。

(二)以文化认同感激发观影欲

文化类综艺之所以在众多娱乐类综艺中脱颖而出,是因为很好的与历史题材进行了结合。例如《了不起的长城》、《故事里的中国》、《一本好书》、《见字如面》等,他们的选题都是和名人轶事、历史文化等高度粘合的,通过这类具有一定知名度的题材,更容易吸引到观众,便于节目的传播。

《国家宝藏》通过宏伟的舞台效果和演员的精湛演技讓国宝“活起来”。在节目中,通过全息投影的方式,使文物更加完整的展现在观众面前,配合上演员对文物背景故事的表演,使人们能够更加全面的了解文物、了解中国文化。《在《见字如面》中,何冰朗读了周传基写给北京电影学院院长的一封信,该信指出了中国电影教育行业发展的问题,该节目中的问题引人深思,频频成为谈论话题,人们对社会热点的关注和对名人信件的窥探欲,为该综艺带来了“天然流量”。

三、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困境

(一)传播范围的局限

文化类综艺节目总体上来说属于精英文化,他的受众范围相对娱乐综艺来说较窄,观众的审美还并未统一高度,因此文化类综艺节目出现叫好不叫座的情况,《见字如面》第一季的豆瓣评分为8.9,但收视率与娱乐综艺仍有较大差距。与层出不穷的娱乐综艺相比,文化类综艺节目后劲不足。现在的社会生活节奏极快,文化的严谨性,思想的深刻性,与简单的快感相比,吸引力正在逐步降低。在消费、经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娱乐至上”是各类节目的法则。

人们快节奏、碎片化的收视习惯,对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创新要求也就越来越高。在2020年的卫视排行榜中,主打娱乐的湖南台收视率稳居第一,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综艺节目的现状—娱乐综艺更受市场欢迎。

(二)创作题材的局限

文化类综艺节目的题材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历史价值,但相应的也带来一些问题,更多的人希望通过看电视放松心情,因此更喜欢看“快餐式”的节目,而文化类综艺的题材也决定了它无法和纯粹的娱乐综艺一样,单纯的满足人们的娱乐愿望。文化类综艺的选材往往与历史文化、传统故事相关,青年群体与传统文化之间存在一定的时空距离,观感体验会偏枯燥与沉重。大部分的综艺节目仅仅将传统文化视为停留在历史层面的文化符号,并没有与时代相交融。创作者也缺乏将传统文化进行年轻化解构的意识,创新力不足。长此以往,反而降低了受众的观看热情,文化传播的效果也大打折扣。

目前我国文艺市场呈现出“有高原缺高峰”的特点,虽然电视节目的种类不断增多,但是总体上还是实验性质的创新和创意,并未出现如同韩国《runningman》类似的综艺。如何在发展艺术性的同时兼顾经济效益?如何发挥充分利用节目,衍生出更多的周边产品、出口外销?如何创造出全世界观众都喜欢的综艺节目?这都是我们需要思考的,总体来说我国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和创新尚需努力。

结论

政策支撑、受众需求、综艺市场的发展为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发展提供了外部保障。电视创作者对优质电视节目的追求,为文化类综艺节目提供内在动力。文化的综艺化传播符合现在快节奏的生活习惯。文化类综艺节目是在泛娱乐化社会中的一种智慧生成方式,寻找到一种受众可以接受的方式对文化进行传播。

当然,文化类综艺节目面临的挑战与困境我们也不能小视,把握好娱乐和文化融合的“度”,不能因过度娱乐,丧失了文化,也不可因过度追求艺术价值而忽视了娱乐性,电视艺术说到底是大众艺术,只有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才能良性发展、长久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玉璟.文化类网络综艺节目《圆桌派》节目特色分析[J].大众文艺,2021(04):143-145.

[2]李延乐.创新话语编码模式: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叙事策略[J].新闻传播,2021(03):33-34.

[3]赵国栋.从《上新了故宫》看文化综艺的创新之道[J].传媒论坛,2021,4(05):120-121.

作者:李京轩

文化类栏目历史文化论文 篇2:

文化类电视栏目的再拓展

摘要;文化类电视栏目的现状并不乐观,目前虽是色彩纷呈,呈现多种样式,但处境还有些尴尬,但发展的潜力却不容忽视,其较强的拓展性,昭示着文化头电视栏目未来较好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现状形式拓展前景

1文化类电视栏目的现状

文化类电视栏目的现状并不乐观。目前,我国文化类电视栏目在中央级媒体比较强势,一些直辖市和省卫视也发展较快。可在一些较为偏远和落后的地区,这类节目仍有待发展,有的甚至还是一片空白。由于电视处于大众艺术的疆界内,是通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类电视栏目弱势于新闻、娱乐栏目是个必然。

2003年6月初,杨澜的阳光卫视由历史文化频道转变为娱乐综合频道,这是以娱乐大众为主要目的电视文化的胜利。实践证明,在收视率这根指挥棒的指导下,当时的文化类电视节目实在无法与新闻和娱乐三分天下。在现实面前,人们不得不承认,单靠文化这一卖点,文化类电视栏目将无以为继。

经过近十年的发展,文化类电视栏目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中央十套的一些电视栏目早已是深入人心,一些“具有探索精神和思想品质”的文化类栏目在收视上也呈现出增长的趋势。可在一些地方媒体,文化类栏目不但没有增长,反而呈现出退步趋势,有的甚至已经绝迹,这是如今“唯收视率论”引导下的必然结果。

2现有文化类电视栏目的形式

目前,我国文化类电视栏目大致分为以下几种形式。

1)经济类文化栏目:这类栏目以中央台的《寻宝》和《天下收藏》等栏目为代表。这类节目是近几年涌现出来的一种栏目方式,与传统文化类栏目相比,制作手法更加新颖,与观众更加贴近,文化的内涵更深,具有信息传播和文化欣赏的双重功能。

2)讲述类文化栏目:《百家讲坛》是讲述类文化栏目的代表,不但取得了不小的影响力,还培养了一批忠实的受众,成为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力军,这也是历史类文化栏目娱乐化的成功范例。这类栏目往往以历史为生发点,通过明星似的学者,以近似娱乐化的方式讲述或探讨,成功的吸引了受众的目光。

3)纪录片类文化栏目:这类栏目是以纪录片或是系列专题片的形式探寻文化痕迹,多讲述历史维度的文化与文明,但内容可涉及文学、美育、历史、地理、自然、科技等各方面。比如中央10套的《探索发现》等。

4)组合类文化栏目:这也是地方台普遍采用的一种方式。是以新闻、娱乐、电视艺术片等方式,对文化类栏目的一种改造。如一些地方台为一些明星做的文化类专题等。

3文化类电视栏目的拓展性

目前,虽然文化类电视栏目的处境有些尴尬,可其发展的潜力却不容忽视,其宣传教化和深层次的娱乐功能更不可低估。办好文化类栏目,是电视台(尤其是地方台)赢得较高层次受众,树立自身形象,提升自身品味的重要手段。

由于一些地方台在文化类栏目方面的缺失,其可拓展性就突显出来,总结起来如下:

1)地域文化的拓展性。如何深度发掘区域文化资源,如何善用“文化”而不为其所累,是许多地方台面临的重要课题。其实地域文化就是一个最好的标签。许多地方台已了解了区域文化的独特魅力及这类栏目的影响力,认识到只有在“本土文化”上做足文章,才能使本台的个性呼之欲出,使之有别于其它地方台。如云南卫视提出的人文地理,河北卫视立足的燕赵文化,陕西卫视提出的人文天下,北京卫视立足的京味文化等等。这既易于观众的识别和记忆,又塑造了栏目的品牌化。如旅游卫视的《行者》,就是在旅行中让观众熟悉当地的风土人情和人文地理。

2)收视和受众的拓展性。收视低和受众面窄本是文化类电视栏目的两大杀手,正因为其制约了文化类栏目的发展,也就具有了无限的拓展性。

以目前影响较大的文化专题栏目——中央十套的《大家》和《人物》为例,这两个栏目在哈尔滨的收视一直比较稳定,收视群体分布在各个年龄段,受众主要集中在受教育程度较低和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两个层面,受中等教育的起伏不大。从职业上来看,政府公务人员和无业人员是最多的受众。之所以形成这种情况,大概是爱众的关注和关心两种原因(一些高学历者和政府工作人员,他们普遍对这类节目较为关注,因为这与其的生活息息相关;一些低学历者和无固定职业人员,他们对这类节目较为关心,那是出于对文化的向往)。

在经济学上有一种“哑铃式”投资,就是在进行投资布局的搭配时,强调通过两端投资来实现稳健盈利。其主要思想是选取风格差异较大的两类投资产品进行组合,使该投资组合既兼有两类投资产品的某些优点,同时又能够回避某些市场波动带来的损失。目前文化类专题栏目的收视和受众就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就是“哑铃式”的,其收视和受众群体不仅吸引高层次的人群(较高学历、较高收入、较高社会地位),同时也吸引了较低层次的人群(较低学历、较低收入、较低社会地位)的注意力,这是一个好现象。如果说文化类电视栏目也算是一种投资的话,那就是一种“哑铃式的投资”,其收视和受众的的拓展性不可低估。

3)栏目推广的拓展性。随着三网合一以及电视的资源的不断整合,栏目推广与合作成为很多电视台的当务之急。可倍受各地方台重视且一直是收视保证的新闻栏目,其主打的时效性反倒成为掣肘的关键。对于大多数地方台来说,很多本地的新闻拿到别的地方台播出是不可想象的;对于老百姓来说,别的城市发生的一般新闻,和我也没有什么关系。所以时效性和区域性反倒成为新闻栏目合作推广的杀手。同样,经济和娱乐栏目也因为内容的同一性,也很难走出合作推广的脚步。这时,唯有文化类栏目才显出特有的优势来。

首先,文化类电视栏目没有时效性,栏目质量才是根本,这有助于做精品节目。其次,文化类栏目不具有趋同性,各城市的文化千差万别,百姓并不会因为熟悉了本地文化,就排斥而不去看其它城市的文化节目。再有,城市的不断发展,文化本身所具有的趣味性,也要求各个城市间文化类电视栏目进行交流。

4文化类电视栏目的前景

面对严酷的竞争局面,各电视台在新闻、娱乐、经济类栏目上的打拼已进入到白热化阶段。由于主打的牌几乎是一样的,一些地方台地方特色不明显,没有文化品味,其主流媒体的影响力几乎被淹没。如今,“电视是文化快餐”、“电视不需要深度”、“电视无需文化品味”等观念已过时。随着网络的整合和频道的增多,没有文化的电视台将越来越没有希望。应该说,各地方台掌握着地域文化的最全面、最真实的资料,凭着长期的积累和研究,有取之不尽的创作素材和想法,其发展前景十分乐观。这对于文化类栏目来说,正是一个不错的发展机遇,其拓展的空间也在不断加大。

作者:王庆 于悦

文化类栏目历史文化论文 篇3:

新媒体语境下纸媒文化类报道的困境与谋变

[摘要]互联网快速而海量的资讯具有显而易见的强势效应,这对以本地时政和社会新闻为特色的都市报形成了冲击和影响。本文以《北京晚报》今年3月的改版为例,探讨了新媒体语境下纸媒文化类报道的困境与破解之道。

[关键词]新媒体 纸媒 文化报道

在以移动、视频、社群、开放等元素为代表的新媒体语境下,大众获取新闻资讯的渠道更为多样、内容更为多元、反馈与参与度逐渐提高,对曾经占据优势传播地位的纸媒构成了极大的挑战。互联网快速而海量的资讯具有显而易见的强势效应,这对以本地时政和社会新闻为特色的都市报形成了冲击和影响。

在全国都市报缩减文娱报道版面时,《北京晚报》在今年3月的改版中强化了文化、副刊类新闻和阅读的分量,以此为突破口,为纸媒在新媒体语境下重塑了自己的风格和品牌。

一、新媒体语境下文化类报道的多样性

1、纸媒文娱类新闻的时代变迁

长期以来,文化娱乐类新闻是都市报的重要内容。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迎来都市报市场的蓬勃发展时期,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使得都市消费人群体量庞大,他们对资讯的获取变得十分迫切,都市报的出现及时填补了这一空缺,与严肃端庄的党报不同,都市报更多关注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就业、医疗、教育、交通、购物、公共安全等领域的新闻资讯。其中,在市民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文化与娱乐也成为各大都市报竞相推出的主打内容。

无独有偶,都市报的蓬勃发展又与文化娱乐业的高歌猛进形成重叠效应,无论是本地的戏剧、演出、文化活动还是时兴的电影、电视剧、图书等文化消费产品,都成为颇受都市报受众欢迎的新闻内容。由于都市报采取了更轻松愉快的报道语态、更灵活多样的稿件风格与版式创意,适应了读者对文化娱乐新闻的阅读需求,在文化娱乐领域的独家新闻和采访常常成为同城媒体角逐的对象。

然而近年来,都市报受到新媒体的影响和冲击,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均有下降,为应对此局面,不少都市报采取了减版的策略以降低成本,在全国性的减版潮之中,文化娱乐版面成为优先被缩减的内容。据统计,目前京沪穗等一线城市的都市报尚保持着每日2-3个文娱版,而在二三线城市,由于本地文化活动的匮乏,文娱类版面大幅锐减,有的虽保留文娱版面,但记者自采内容大幅减少,更多依赖编辑对网络热点新闻的摘编,有的则将文娱与体育版合并,甚至撤销了文娱新闻部门。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都市报在文娱新闻报道上的独家资源越来越少,各报的文娱报道充斥着雷同、重复的内容;另一方面是电影、电视剧等文娱产品在报纸广告的投放大幅减少,而改之以软性新闻或事件营销的方式扩大影响力,而报社的广告收益又在逐年下跌,只好缩编不能带来广告利润的文娱新闻。

2、互联网催生文娱新闻变革

如果说在上个世纪90年代,都市报在与党报的对比中显示出了更为活泼、接地气的报道方式和语态,那么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与移动终端的迅猛发展,网络新闻完全取代了都市报的这些优势,这些尤其在文娱报道中表现得充分。

首先,互联网的开放性给予了新闻采编更为宽阔的空间,由于互联网不受版面制约,文化娱乐类新闻往往能够以专题页面的形式呈现,专题中既有实时滚动的新闻资讯,也有深度的解析和访谈类文章,同时拥有丰富的图片和视频资源。这是仅以纸质版面呈现的报纸无法具备的。

其次,互联网的社群化为文娱新闻及其特定受众进行了精准对接,使得新闻报道的垂直性更高。互联网充分使用博客、微博、论坛、贴吧等互联网社群,让那些对同一个话题感兴趣的人们聚集在一起展开交流沟通,文化娱乐领域内的当红明星、影视剧作品等成为聚拢社群的核心招牌,网友通过社群能够方便的在网络上获取自己所需的特定新闻资讯,与兴趣相同的网友进行互通,甚至参与话题讨论。而随着明星大量进驻博客与微博,互联网也成为文娱领域许多新闻的发起地。

此外,互联网中的文化娱乐类新闻往往与受众的文化娱乐消费相连接,这也使得相关新闻资源更多地向互联网倾斜。如受众在互联网上获取戏剧、演出、电影等资讯,可以方便地通过附带链接进入购票环节,而在报纸获取信息后还要寻求其他消费渠道。

伴随各大门户网站和专题性网站在文娱新闻报道上的优势,其为新闻采编所赋予的投入也较报纸大大增加。以奥斯卡、威尼斯、戛纳、柏林等世界著名电影节为例,腾讯、新浪、时光网等网络媒体均出动多达十余人的报道团队实地采访,包含文字、图片与视频报道,后方也有大量采编人员进行对接。而对纸媒而言,跨国采访成本巨大,且在内容与时效性上不占优势,几乎很少派出前线记者,仅根据网媒采集内容做汇编。

3、文化类自媒体蓬勃兴起

在互联网新闻抢占报纸市场与资源的同时,自媒体的兴起也成为一大媒介现象。如果说早期的博客还只是网友带有自发性和随意性的写作平台,那么随着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百度百家这样自媒体平台的兴起,大量职业化的媒体人及团队流入其中,使得这些平台既拥有传统媒体在技术上的专业和内容上的规范,同时摆脱了传统媒体的体制所带来的制约,更具开放性和品牌性。

在众多自媒体品牌中,如大象公会、逻辑思维、晓松奇谈这样的知识性品牌尤为受到拥有较高学历和社会地位的受众欢迎。他们均由职业媒体人搭建创作团队,通过文字、音频、视频等多种渠道,以定期的方式为受众推送历史、文化、社会等知识普及性质的内容。与传统媒体相比,这些自媒体的选题不囿于热点新闻,而是往往自选角度和题材,以答疑解惑的姿态,以通俗易懂并有趣味的语言,为受众解读一些偏门、冷门的历史文化知识。这些也让传统纸媒编辑和记者更为困惑:文化类报道该往何处去?

二、《北京晚报》的改版与评述

《北京晚报》是北京市最早主办的市级报纸之一,于1958年3月15日正式创刊,是目前北京市面上发行量最大、影响力最大、公信力最高的都市类报纸,深受北京市民喜爱。2015年3月30日,《北京晚报》执行了全新改版策略,在当天的头版“致读者”中,简述了这次改版的特征:

改版后的北京晚报,将分为三叠,分别为“要读”、“选读”、“品读”三个版组。

第一叠“要读”版组,以新闻价值为标准,一如既往满足读者对每天新闻信息的需求,从读者视角评说事件与问题,为读者把握政策与趋势。

第二叠“选读”版组,本着离北京城更近些,离北京人更近些的想法,紧扣生活主题,以深度分析和服务性报道为主,将人们对“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的向往,融进每天的报纸。

第三叠“品读”版组,在五色土品牌下,集合起具有人文高度、历史厚度、书卷气度的文字,唤起对北京文化、北京味道的营造和追求,传承北京文脉,弘扬中华文明。

通过此次改版,文化、阅读类版面得到了强化和有效整合。在全国都市报减版的趋势之下,《北京晚报》却由原来的两叠增为三叠,而第三叠定位为“品读”,正是凸显了文化阅读在以家庭读者为核心受众的都市报中的分量。

实际上,“品读”一叠正是《北京晚报》五色土副刊的延续。“五色土”是《北京晚报》延续数十年的品牌特刊,一直秉承雅俗共赏,平民化与高品位兼容的办刊理念,吸引了一大批忠实而热情的读者。“五色土”的特色便是具有趣味性和知识性,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1961年至1962年由邓拓提议在“五色土”开辟的知识性杂文专栏《燕山夜话》,在当时具有极大的社会影响。

在改版前,“五色土”是报社各采编部门深度稿件的汇聚,其中包括封面主打特稿,以及教育、军事、文娱、警法、纪录、科普、副刊连载等诸多版面内容,信息量庞杂,定位不清,而且版面由各采编部门分头承包,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关联性不强。

改版后的第三叠“五色土”专注于文化味与书卷气,前三版(含封面)为文化特稿,由脱胎于文化新闻部的一支专职编辑团队进行打造,调动了整个报社各部门的采访资源,涉及内容立足北京地域文化和人文厚度,深挖文化领域的奇闻逸事,如3月30日的《哲学寿星》为读者解密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们高寿的秘密;4月1日的《城改百年》聚焦民国时期北京城四次大改造的往事。随后的“艺评”版面恢复了《北京晚报》文艺评论的传统,对当下备受关注的文艺作品和文化现象以特别视角展开评论与解析。每周四出刊的“文史”“墨缘”等专刊更增添了历史、书画等兼具趣味性与阅读感的品读版面。而在每周五,“五色土”变身“书乡”特刊,以12个版面为读者推介好书、解读图书和作家背后的故事,评点热点图书带来的文化事件。在改版后的首个周五(4月3日)亮相的“书乡”特刊中,《“中纪委荐书”成畅销书风向标》主打呈现,文章通过对中纪委监察部网站读书栏目的观察,将“反腐”这一社会热点话题与阅读相连接,从《苦难辉煌》《历史的教训》等书目的梳理以新颖的视角观察了“反腐”现象,引发读者极大的阅读兴趣。

面对新媒体语境下传统纸媒多面临的严峻挑战,《北京晚报》在改版中紧抓纸媒优势资源,立足于家庭这一核心读者群,强化版面文章的文化味和阅读性,构建文化深度版面集群,将一份与读者有深厚情谊的老报纸打造成一个既承袭文明传统、又拓展人文新知的媒体平台。

(作者:《北京晚报》记者)

责编:周蕾

作者:成长

上一篇:社区实践活动总结(通用3篇)下一篇:妇联半年工作总结(3篇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