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文化教育论文

2022-04-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红色文化是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是动态发展的文化、与时俱进的文化,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微媒体时代要发挥红色文化教育对广大青少年的积极影响,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使红色文化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更加“微型化”,并以教师为主导打造红色教育主体的“微阵地”,以学校为主力搭建红色文化教育的“微平台”。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青少年文化教育论文 (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青少年文化教育论文 篇1:

青少年文化教育本末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家长对子女教育的投资不断增加,催生了学校教育之外的教育需求,社会辅导机构开始形成。辅导机构弥补了学校教育的不足,但也存在弊端。本文从社会学的角度对教育主体在青少年文化教育中承担的角色及作用做了分析。

关键词:青少年 文化教育 家庭 学校 辅导机构

一、学校教育与辅导机构教育概述

学校教育作为系统的正规教育,在青少年文化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教育具有系统性,除了系统性的教授知识内容,还进行德育等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教育,为青少年提供了与同龄群体进行接触、交流、培养友谊的场域,对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学校这样的特殊环境对青少年的成长有较大的影响。此外,学校教育的师资力量较强,而且担任讲课任务的教师均为具备教师资格证书的人员。国家对教育的支持及教育政策的实施也均通过正规的学校教育体系来实现。

社会辅导机构为私企式的教育单位,以教育知识为主要经营形式,以营利为主要目的,一般以“一对一”或是小班形式开展教学活动,应试性目的更为明显。辅导机构招生,主要由教育推销专员,以电话销售或发放传单等形式进行,由聘任的教师担任授课任务。

二、学校教育与辅导机构教育差异分析

在学校教育中,教育教学的内容是针对全体学生安排的集团授课方式,学生的选择性、自主性较弱,而在辅导机构中“一对一”或“小班授课”方式能够针对学生的情况安排课程内容和讲解方式,也正是因为能够起到“对症下药”的效果,经济条件允许的家庭,家长更倾向于选择在学校教育之外为子女增加辅导机构教育。但辅导机构小范围的教学形式,与学校教育的氛围不同,一方面打破了青少年学习的群体环境,班级教学虽然存在忽略学生个体的不足,但却使学生在学习中实现间接的沟通,普遍存在部分学生意识到了其他学生尚未意识到的问题,能够实现相互促进的效果。

同时,辅导机构教育盈利性的运营形式对学生的影响不容忽视。学生及其家长对辅导机构的责任期待及辅导机构销售的承诺,使得学生及其家长对辅导机构产生依赖,在辅导机构中也存在全托生,学生直接放弃了学校教育机会,只在辅导机构接受专项辅导。辅导机构为了留住和发展生源,增加收益,多采用“哄、捧”的形式教育,这与学校严格的教学形式形成鲜明对比,学生更倾向于选择辅导机构。在辅导机构学生甚至可以提出根据自己喜好调换教师的要求,也有部分学生侮辱教师、闹情绪。教师为了自身利益,一般选择容忍,纵容部分学生的不良言行。

三、各教育主体在青少年文化教育中的角色

青少年文化教育,绝非是由教育部门单方因素决定的,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青少年文化教育是家庭教育、学生自身和教育机构(包括正规的学校教育和辅导机构教育)三方共同承担的。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影响至关重要,良好的学习环境、习惯是青少年接受知识顺利完成社会化的关键因素,而习惯和心智是在家庭环境中形成的,所以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教育中的作用非常重要。中国有句侮辱人的俗话:“没家教”,其中家教指的就是传统的家庭教育。如果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基础,一味的期待社会教育、辅导机构承担起青少年文化教育的重任,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社会节奏的加快,家庭结构的简单化,导致家庭原有的功能逐步被社会公共领域中的机构分化、替代,部分家长将子女教育也通过购买教育产品的形式推责于学校及辅导机构,但教育机构的教育如果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配合很难达到预期目的。家庭是培育青少年情感和爱心的地方,有爱和情感的青少年才会体谅和宽容,才会客观评价和理性选择,才会更好的接受知识文化教育。

在《大学》中有如此论述: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最基础的是正心、修身、齐家,均需要家庭教育的配合才能完成。一个人的心性决定一个人看待世界的角度,也决定一个人的价值取向,影响他对文化教育内容的选择,此等发展环节间的关系,如同“路径依赖”和“蝴蝶效应”,家庭作为青少年教育的第一场所,对后续教育起着极大的作用。

四、总结

如果对青少年教育环节做一梳理,那么家庭教育为根本,而在家庭教育基础上的青少年文化教育应以正规的学校教育为本。辅导机构能够弥补学校教育缺乏针对性的缺陷,但小规模小班辅导机构教育无法取代学校教育。学校除了学生及家长关注的升学率、成绩等显功能,还有诸多符合科学但不为学生及家长理解的潜功能,辅导机构以提高成绩为目的的盈利性教育活动往往取代不了学校教育的潜在功能。

青少年文化教育效果如何,取决于家庭教育为青少年培养了怎样的学习习惯和价值取向,而在后续的机构知识系统教育中学校为青少年群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更好的环境。笔者并非想完全否定社会辅导机构在青少年文化教育中的作用,而是通过分析辅导机构的优势和弊端,为学生和家长在选择教育时提供参考。

作者:曾凡超

青少年文化教育论文 篇2:

青少年红色文化教育的“微”路径

【摘要】红色文化是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是动态发展的文化、与时俱进的文化,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微媒体时代要发挥红色文化教育对广大青少年的积极影响,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使红色文化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更加“微型化”,并以教师为主导打造红色教育主体的“微阵地”,以学校为主力搭建红色文化教育的“微平台”。

【关键词】微媒体时代 红色文化教育 青少年群体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文化内涵丰富,不仅包含民族意志和革命精神,还包含深厚的民族文化和革命情怀。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微媒体时代正式到来,各种自媒体平台不断涌现,由于其低门槛性、互动性和碎片化特点,成为大众进行信息传播的重要平台和载体。因此,如何利用微媒体进行红色文化教育、开展红色文化传播成为新时代一项重要课题。

以“微传播”方式弘扬红色文化的精神和价值,提升红色文化教育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微媒体时代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人们的沟通交流创造了有利条件,不仅改变了人们的交流方式,同时也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当前,随着社会矛盾的深刻变化,红色文化在传播过程中也应该与时俱进,特别是要借助媒体平台优势,以“互联网 +红色文化”的“微传播”方式弘扬红色文化的精神和价值。在传播过程中要重视红色文化传播的重要意义,对红色文化传播内容加以筛选和甄别,警惕和防范历史虚无主义在红色文化传播过程中带来的负面影响,正确看待红色文化传播对于主流意识形态构建的重要作用。因此,有必要在微媒体时代,创新红色文化传播路径,扩大红色文化传播范围,让红色文化积极占领“微传播”这一阵地,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当前,部分群众对于红色文化认知还存在偏差,特别是在多元化社会思潮的影响下,青少年群体容易受到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认为红色文化对当前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没有作用,部分青少年认为红色文化已经过时。在微媒体时代背景下,很多青少年对于红色文化认同感不强,在多元社会价值观的冲突下,青少年更愿意吸收西方文化和灰色文化,这对青少年信仰意识产生严重冲击,甚至会造成青少年文化认知错误,导致红色信仰危机,同时也对青少年健康成长产生影响。

微媒体与青少年学习生活紧密融合在一起,当前微信、QQ已经成为青少年群体进行信息传递和知识交流的重要平台和工具。对于青少年而言,红色文化教育主要通过学校来完成,学校主要采取课堂教学、理论宣讲、革命基地遗址走访等教育活动,这些教育活动很难吸引学生注意力,同时也没有从学生身心特点出发,很难真正参与到红色文化学习之中,这些红色教育只能入耳、入眼,很难让学生入脑、入心。特别是当前红色教育与微媒体结合不够紧密,在教育过程中缺乏感染力和吸引力,原有的传播方式和传播内容很难获得青少年认同。因此,有必要在微媒体时代,进一步提升红色文化教育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创新教育手段和方式,提升红色文化教育效果。

微媒体时代,要以教师为主导打造红色教育主体的“微阵地”

红色文化内容要“微”化。红色文化内涵丰富,传统的红色文化教學内容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很难在碎片化的时间加以吸收和学习。因此,有必要结合微媒体时代特征,对红色文化进行“微化”。具体而言,一方面,从红色文化内容中选取典型内容进行系统加工,用典型内容来体现红色文化的独特性;另一方面,将典型红色文化加以升华和提炼,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制成短小精悍的红色文化作品,方便人们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

红色文化教育形式要“微”化。红色文化教育作为与时俱进的教育方式,应与微媒体紧密融合。特别是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势对红色文化教育内容和形式进行加工和创新。对于广大青少年群体而言,移动学习已经成为他们重要的学习方式,红色文化教育形式应该紧跟学生学习行为习惯变化,在对红色文化内容加工提炼的基础上,利用微博、微信、微视频、微动漫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营造网络空间的红色文化精神气息,青少年可以随时随地接触红色文化学习内容。

在多元化社会思潮背景下,应该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特别是在具体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应该明确微媒体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并将网络化教学理念融入到教书育人过程之中。一线思想政治教师应该主动融入到微媒体时代之中,借助微媒体时代的诸多优势创新自身教育教学活动。教师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等方式在课堂之外开展相应的红色文化教育,通过身边典型事例和网络热点文章对其进行评论,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将学生注意力吸引到红色文化教育之中。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应该以“微课堂”教学手段进一步创新教学方式,以更形象具体的教学内容来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感染力和震撼力,从而帮助青少年群体树立更加坚定的红色文化精神。

传统文化教育更加依赖于政府部门、学校和红色教育基地,这些机构宣传教育效果相对单一。为进一步提升红色文化教育效果,应该丰富红色文化教育宣传主体,创新红色文化宣传教育模式,充分利用微媒体技术优势,制定红色文化微视频,通过朋友圈、微信群将这些正能量广泛传播出去,让更多人了解红色文化,让人民群众成为红色文化传播的核心力量。要进一步发挥微媒体红色文化传播优势,通过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不断提升红色文化传播效果,让广大人民群众对红色文化教育产生好感,从内心深处认同红色文化。

以学校为主力搭建红色文化教育的“微平台”

微媒体平台具有互动性、及时性、便捷性等特点,多数青少年对微媒体平台运用得非常熟练。学校在开展红色文化教育过程中,为进一步提升红色文化教育效果,应该主动搭建属于学校自身的红色文化教育平台,在平台上对红色文化教育内容进行创新,结合当前广大青年群体的需要,将红色文化以更贴近学生实际需求的形式传递出去,更好地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理念。

一方面,学校应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从高校宣传教育阵地的角度出发,构建多层次的红色文化教育“平台”,将学校党委、团组织和学生社团纳入进来,不同层次的组织都应该设立相应的微信平台,作为红色文化宣传的主阵地。同时,还应该结合学校自身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将红色文化与校园文化进行紧密结合,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教育特色活动,让青少年群体在红色文化教育活动过程中感受到校园文化的特殊魅力。另一方面,各个平台都应该选拔优秀人才充实进管理队伍之中,及时掌握学校热门话题和学校动态,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内容进行讨论和分析。从学生感兴趣的角度出发,组织诸如微文化沙龙、微诗歌朗诵、微演讲、微歌唱比赛、微戏剧演出、微电影照片拍摄、微系列讲座等精彩纷呈的活动,为学生学习红色文化创造有利条件。

总之,随着网络信息技术不断完善和发展,微媒体时代的到来,为红色文化教育既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也带来了很多问题和挑战。因此,为进一步提升红色文化教育效果,应将红色文化教育与媒体紧密融合,进一步拓展红色文化宣传教育渠道,推进红色文化教育内容变革创新,以青少年群体喜爱的方式宣传红色文化,让青少年群体了解和热爱红色文化。

(作者分别为呼伦贝尔学院组织部讲师;呼伦贝尔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

【参考文献】

①田轶、陈婕:《新媒体时代红色文化的传播策略》,《人民论坛》,2018年第11期。

②孟燕、张健:《微媒体传播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理论导刊》,2018年第8期。

作者:吴静怡 刘启云

青少年文化教育论文 篇3:

赣州市青少年红色文化教育的意义与对策

摘 要 赣南是一块红色热土,革命先烈在赣南的苏维埃革命运动实践中,书写了一篇壮烈的红色革命史诗,并一举奠定了赣南在中国红色文化中独特和重要的历史地位。赣州拥有的优质红色文化资源,对于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重要的教育意义。深入挖掘赣州的红色文化资源,继承苏区精神,打造红色文化精品,注重对青少年进行红色文化教育的方式方法, 才可使红色文化的精神“星火”相传。

【关键词】赣州;红色文化;青少年;思想道德

江西赣州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积淀,革命先辈在赣州留下了众多的革命事迹。赣州现有红色资源数量多,分布广,加上这几年新建成的革命博物馆、纪念馆,赣州对红色文化的学习、教育、宣传,已有燎原之势!这为赣州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提供良好的文化氛围。当下一些不良社会风气正不可避免地侵入校园,导致一些青少年的信仰、理想、信念出现扭曲。而红色文化正是一剂精神良药,其蕴含的健康、积极向上的精神品质,正是可供利用与开发的宝贵资源,这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和意义。

1 赣州红色资源对促进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意义

我国目前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状况整体情况良好,但也存在道德滑坡、个人本位、政治冷漠等诸多不良问题。其原因多种多样,显示出我们在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中,还存在的很多不足。这迫切需要我们给青少年注入一些正能量,而赣州的红色文化资源就是这能量之源。其重要意义概括有以下两个方面:

1.1 利于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

习近平书记曾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苏区精神的内容和价值,强调这种精神的核心就是“坚定的信念”,它是产生巨大精神力量的源泉和内动力。革命先辈为了胜利,即使在革命征途中产生巨大的牺牲也前仆后继,义无反顾,正是依靠这种必胜的坚定信念。赣州的 “红色资源 ”内容丰富, 每一处革命遗迹,每一件珍贵文物都折射出革命先辈的崇高理想、坚定信念,都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以及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一段段真实感人的事迹,闪烁着人格的光辉。以此声情并茂地教育赣州青少年认清历史, 继承先辈的光荣传统,进而树立起正确的理想信念。每个青少年对未来人生路都充满了憧憬 、向往和追求 ,而人生离不开理想信念的支撑 ,没有信念就失去奋斗的精神动力!也将失去一切。红色文化中闪耀的思想理念、精神品质可以作为青少年的精神支柱,有利于推动青少年树立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而这些宝贵的财富将会伴随青少年度过灿烂的一生。

1.2 爱国主义价值

对赣州红色文化的学习和熏陶,可让广大青少年认识到幸福的生活来之不易 ,理解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是我党取得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老一辈无私奉献、不怕牺牲、一往无前、勇于捐躯的革命精神,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他们视死如归的精神和事迹,总让人情不自禁地为他们所感动,为他们的大无畏英雄气概所折服。吃水不忘挖井人,红色文化是纪录老一辈革命斗争的一段艰辛历程,他们内心深处是对家、国深厚情谊 。所以“红色文化”在本质上也是一种爱国主义文化 ,是鼓舞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也是对广大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旋律 。没有红色文化就没有现代的美好生活,当今社会需要这么一缕红色!

2 赣州市青少年红色教育对策

红色文化蕴涵着深刻的思想道德教育意义,深入挖掘赣州红色文化资源的丰富内涵,研究赣州市青少年红色的教育对策,必须贯徹以下几个方面:

2.1 加大对红色文化资源的有效整合

深度挖掘赣州红色文化资源是开展红色文化教育的基础性工作。要立足于全国、全省进行规划和统筹,加强对资源的有效整合。大力利用现代科技文化手段,借助现代影视文化等有效形式,着力红色文化精品的打造。如“红歌会”、“革命文化艺术节”等节庆文化,这既能丰富群众文艺活动的内涵,又能对红色文化进行很好的宣传推介,发挥了文化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当前应重点抓好 “赣州红色文化精品数字工程”、“中央苏区研究资料库 ”等项目的建设工作,建设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平台 ,努力推进文化创新,实现对红色文化的现代转换 ,精心打造 “红色文化 ”精品以适应新时代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需要。

2.2 要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性

我们在对青少年展开红色文化教育时,必须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性,这是做好青少年红色文化教育工作的前提。从关注青少年的个体发展着手,创造符合青少年要求的文化精品,才能使得红色文化的精神为青少年所吸收, 进而升华为做人的行为 。任何一种外部强加的思想道德教育方式,都注定难以取得理想的教育成效。我们可以借助现代科技的力量 ,利用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如动漫、话剧等,增强 “红色文化 ”的吸引力和感召力。赣州有红色文化的地域优势,广大青少年可以到红色革命遗址,实地考察,耳闻目睹,近距离感受红色文化的震撼教育,能达到较深刻的教育意义。

2.3 要积极开展校园红色文化建设

青少年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里度过 ,校园文化润物细无声,作用不可低估。对校园文化的建设必须细水长流,紧抓不放。学校借助办墙报、纪念节日举办系列“红色 ”图片展,举行“红色歌曲大赛”、红色资源征文大赛、红色艺术绘画作品展等等活动,从校园的“校园物质文化 ”、“课堂文化”、“课外文化 ”、“制度文化 ”以及 “校园舆论 ”等方面,利用多种表现方式 ,多角度展示 “红色文化”的魅力, 让青少年参与到红色文化的体验和互动中来,在潜移默化中让青少年的思想品质得到提升。

3 结束语

赣州红色文化内容丰富,是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革命理想、革命信念、艰苦奋斗的优良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资源。努力开发赣州红色文化教育资源,让青少年在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信服的事实面前,亲身去感知和体验“红色”精神,这对培养青少年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造就一代有为青年,意义深远!

参考文献

[1]曾绯龙.江西永新兴起红色文化热[N].光明日报,2004-07-12(04).

[2]戴佳臻.江西旅游资源特色与赣文化研究[A]/赣文化——从大京九走向二十一世纪[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7.

作者单位

赣南师范大学 江西省赣州市 341000

作者:陈晓亮

上一篇:校园艺术节活动总结(精选2篇)下一篇:管理制度总结(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