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犯罪的动机及对策(精选8篇)
青少年犯罪的动机及对策
陈光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颁布实施以来,对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培养未成年人良好品行,有效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发挥了极其重要作用。然而,据有关职能部门统计,青少年犯罪案件近年来却不断上升。某高校在校大学生犯罪率2001年比上年上升300%,2002年同比上升120%;某县法院,2001年判处未成年人犯罪同比上升4.15倍,2002年同比上升1.89倍。因此,本文试就青少年犯罪的动机以及如何加强青少年教育,特别是法制教育等方面作点探讨。
一、当前青少年犯罪的动机及状况
犯罪的动机即犯罪的主观方面,是指犯罪主体对自己所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及其危害结果所抱的心理态度,亦或是指刺激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达到犯罪目的的内心冲动或者内心起因。行为人某种犯罪目的的确定,并不是无缘无故的,而是始终以一定的犯罪动机作指导的,促使行为人这种犯罪目的的内心起因就是犯罪动机。成年人犯罪的动机有贪财、好色、仇恨、报复或者极端的嫉妒等心理。而青少年除了具有上述犯罪动机外,还与其自身的特点有关。青少年的特点是敏感、好奇、喜欢模仿、爱冒险,思想十分敏锐,吸收新事物快。如果缺乏指导或者引导不当,这些特点就会成为缺点或者成为犯罪的动机。还具有好奇、取乐、讲义气等心理特征。某地乡场附近年近15岁的魏某,因到乡场上看了几次黄色录像,很想尝试一下与异性“亲热”的感觉,于一日下午等候在一个11岁的小女孩放学回家的竹林处,并蒙面操刀,强奸了小女孩。某市内一个无人管教的16岁少年,整天东游西荡,无所事事,便蒙生偷车取乐邪念,半年内竟盗窃22辆机动车。某高校一男生,因多次接受同学吃请,也欲请同学吃请却囊中羞涩,遂杀人抢劫。某技校一学员与同学因争坐一条凳子而大动干戈,10余人参与斗殴,酿成一死三重伤血案。北京市某网吧的老板与几个学生因收费问题发生纠纷,学生为了报复老板,于深夜纵火烧毁房屋1000余平方米,烧死15人,烧伤7人。他们中,年龄最小的13岁,最大的16岁。真是一桩桩触目惊心,一件件血泪斑斑!
青少年违法犯罪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形:从不良行为、恶作剧发展到违法犯罪;由单差生发展到思想品德和功课都差的双差生,进而结帮逃学,发展成违法犯罪行为;从冒险、游乐到离家出走、侵犯他人权益到违法犯罪;从骄生惯养到称王称霸乃至行凶打人;从被歧视、虐待到行凶报复,或被遗弃而流落街头,被坏人教唆而犯罪;从小偷小摸发展到盗窃抢劫;模仿影视里的暴力和色情镜头,从好奇到偷尝禁果而违法犯罪,等等。据统计,在我国,25周岁以下的人犯罪占犯罪总数的80%以上。青少年犯罪日渐攀升,每年新产生的少年犯人数竟高达15万!面对这一严峻问题,“救救孩子”,已再次成为全社会的共同呼声。人们不能不为社会稳定担忧,为未来的发展担忧,为青少年的命运担忧。对此,全社会都必须把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课题列入最重要的议事日程,下大力气采取措施,加强防范和治理。
二、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对策
(一)振兴中华民族的根本在人才
人们常把青少年比喻成幼芽、花朵,这是因为青少年纯真美丽,充满活力和希望,但同时也是娇嫩的,她们经不起风吹雨打烈日晒。因此,就必须要有人呵护、管理、培养,才能长成参天大树,才能结出丰硕果实。今天的青少年,明天就是党和国家的保卫者、建设者,是振
兴中华民族、使祖国繁荣昌盛的希望所在,是各条战线的生力军和后备力量。因此,关心青少年的成长,尤其是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是我们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邓小平同志对青少年的成长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再三号召全社会都要关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在法制教育问题上,他提出了“法制教育要从娃娃开始”。为什么呢?这是因为青少年时期正处在长身体、学知识时期,这一时期,可塑性很强,正是确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是非观、法制观的重要时期。要使他们接受正确的东西,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以保证他们沿着祖国未来需要的道路健康成长,就必须在对他们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加强法制教育。只有使他们从小学法懂法,才能知道什么行为是合法,什么行为是违法或犯法,从而自觉遵纪守法。长大成人后,才会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学会用法律行使监督、管理权,当好国家主人。
(二)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青少年是否能健康成长,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是否后继有人,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百年大计。青少年是否能健康成长,关键在教育。教育是崇高的社会公益事业,也是一个系统工程。有的青少年之所以犯罪,是多方面的原因和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解决的办法也只有采取综合治理。全党全社会要形成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都来关心和支持教育工作,都来做青少年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法制教育工作。真正形成全党抓教育,全民齐参与的局面,这项工作是能够做好的。有关专家指出,青少年的人生起点在家庭,知识基础在学校,健康成长在社会。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就是要从这“三点一线”入手。
1、父母应履行好首任教师的职责
每一个新的生命的诞生,都纯洁得像一张白纸,畸形成长的每一个孩子,都是父母惹的祸。青少年犯罪行为的产生只是结果,犯罪心理的形成,往往是大人们肆无忌惮的行为活动,有意无意间扮演了“教唆犯”、“包庇犯”的角色,潜移默化影响的结果。人们常说,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父母是子女的首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子女。从法律的角度上讲,家长是孩子的监护人和教育责任人,要对孩子进行教育,父母首先要教育自己,从自身做起,学好人,做好人,做好事,因为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家庭结构失调、家长不良言行的熏染以及教育方法不当,都极可能导致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所以说,家庭安定则社会安定,家庭和睦则社会和睦。如果父母与孩子常交流,有感情,孩子就会有爱心,有同情心,有责任感„„这些都需要靠父母的正确引导。家是孩子每天停靠的港湾,是情绪的出口,是在外受伤跌倒时可以疗伤止痛、补充能量的地方。其实孩子都很宽容,对父母的要求并不高,给孩子一个亲密的拥抱、一个幸福的微笑、一个关注的眼神、一次倾心的交谈,甚至是一次适时的批评,都会让孩子感觉到父母在关注他、爱他。父母的那份爱意将会给孩子送去一片蓝天,为家庭生活带去一缕清香。孩子最怕的是对他不理睬。无论是从我们自己的成长经历,还是在我们对家庭教育中父母扮演的不同角色的研究中,我们都深切地感受到,孩子健全人格的确立须臾离不开父母的呵护和关爱。合格的父母应当是既有事业心,同时也有责任感的人。父母为创业所付出的努力,对社会、对家庭的责任感上的表率与楷模作用,以及对待问题的理性思考、准确判断和应对各种局面的能力,都会在孩子的心目中形成一种无形的力量。如果在一个家庭里,婚姻失败,家庭失和,对孩子的成长就会造成伤害。尤其是单亲家庭的子女因为缺少健全家庭的呵护,以致放弃对子女的抚养义务,就会培养出性格变异、心理畸形的孩子。如果在一个家庭里,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亲人不爱何以爱祖国、爱人民?
2、学校应传道授业解惑
学校教育是未成年人获取知识的基本途径,全面教育是学校的基本责任。但是,一些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道德、法制教育明显薄弱。青少年对有关刑法知识知之甚少,法制教育盲区相当严重。人类社会只能在秩序中存在,破坏秩序就必须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这是学校
教育应当给予孩子的知识,也是为人师者启蒙育人的起码责任。而不少学校办学宗旨有失偏颇,重智育,轻德育,埋下了导致青少年违法犯罪严重的危机。据了解,近年来少管所14到16岁的孩子逐年增多。他们中有80%是在犯案前就已经辍学,是学校的“双差生”(成绩差、品德差)。有的学校为了升学率、好名声、好荣誉,将他们赶出学校,使他们升学无望,今后工作无望,心绪茫然而游手好闲,丧失人生目标追求,再加上没有学校和家庭的管束,因此很容易被社会上的犯罪团伙拉下水,滑进犯罪的泥潭。所以,笔者认为: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高度重视预防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工作:一要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首先是传道,教学生做人的道理以及如何做人;其次才是传授文化知识;二要对学生进行生动活泼的法制教育,在学校开设法制课,设置专业法制教员,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司法机关提供的案例,按学生不同的年龄段和知识层面,编写出由最常用到常用和不同难易程度的教材。三要加大法制教育工作力度,让学生每周至少有一节法制课。同时要建立教师教法、学生学法的考核制度,使教师认真教,学生认真学,把学生学法、懂法、守法落到实处。目前,不少学校虽然也聘请了法制副校长或法制辅导员,但为什么效果不佳呢?究其原因,是因为兼职,造成时间紧迫、准备不充分,授课方法不当、法制课太少、责任心不强等而流于形式者居多。四要全面落实教育法律法规,学校、教师要认真履行好应尽的各项职责。
3、社会应还孩子一片蓝天,还校园一片净土
现实的中国社会多姿多彩,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社会财富积累可观,大多数人富裕程度明显提高,综合国力明显增强,电视、VCD已进入寻常百姓家,一网(因特网)“网尽天下”的家庭也很不少。这些给我们带来丰富的精神文化享受的同时,一些不健康的东西也涌了进来。即使是收视率很高的频道,也免不了武打凶杀、异性亲热等情节。看电视不需要有多高的文化,就是文盲和不识字的人,都能基本接受电视形象演示传递的信息。所以有的儿童边看边摸仿,甚至对身边的父母动手动脚。“泡网吧”更是成了青少年们的乐园,在那里,他们可以整天整夜地玩游戏、上网聊天或看形形色色的影视、图片,不管网上好的坏的,高尚的腐朽的,科学的迷信的,他们照单全收,并不必担心有老师或家长去找他们,因为门口有老板在放哨。为此,不少专家学者呼吁,应开设青少年电视频道和网站,给孩子一版明净的蓝天。无论是在城镇还是农村,校园周边环境都足以令人担忧。“美容院”、“休闲中心”、“农家乐”等娱乐场所比比皆是,一些“小姐”还常常到街头巷尾招徕客人,不谙世事的学生们在“小姐”的劝撺、引诱下,也就进去“潇洒走一回”。渐渐地由逃学到辍学,因享乐到手头拮据而诱发盗窃、抢劫、强奸、杀人等等犯罪累见不鲜。
在市场经济社会里,在“全民经商”的潮流中,恭喜发财、赚钱光荣不再被中国人羞涩避讳,不读书照样可以挣大钱已成为部分家长和学生的共识。这导致青少年价值观念的迷惘,物质享受的强烈诱惑,物质生活的无度追求,使意志薄弱者跌入迷途、走向犯罪。
鉴于上述诱发青少年犯罪的社会原因,我们应当按照 中央综治委的要求,实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一是净化社会环境,整治搞好校园和周边环境,扫除黄、赌、毒。各级党委、政府要领导和组织好同级教育行政部门,在宣传、新闻出版、公安政法等部门和共青团、妇联等群众、社会团体的大力支持下,下定决心治理好学校内部和周围社会治安,坚决打击危害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不法行为,切实保证学生有一个安静、和谐、健康的学习环境。二是加强法制教育,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制教育,要积极争取有关单位的支持,建立一支优秀的校外辅导员队伍,有条件的地方,可积极推进中小学校聘请兼职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或者配备专职法制教员,进一步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纪律法制教育;要结合当前青少年犯罪典型案例,组织青少年学生认真学习《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三是加大打击引诱青少年违法犯罪活动的力度;四是充分了挥农村中青年团组织的作用,把校外的青年人组织起来,多开展一些积极向上、文明健康活动,开展学法活动等等,值得注意的是,现在有的地方的青年团组织,一年到头基本上不开会,不学习,处于一种半瘫痪姿态。五是司法机关在处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时,要认真落实司法保护原则,对
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公安机关和法院、检察院在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中要相互配合,在侦查、起诉、审判各诉讼阶段依法给予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特殊的、有别于成年人的待遇。对未成年人罪犯执行刑罚时,要与成年人罪犯分别关押、管理和教育。对检察院不起诉、法院免于刑事处罚或者宣告缓刑,以及被解除收容教养或者服刑期满释放的未成年人复学、升学、就业不得歧视。要通过多种形式,向广大学生家长宣传党的教育方针、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交流推广科学教育子女的经验,指导学生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使家长能科学地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
(一) 青少年犯罪呈现低龄化趋势
一是未满十四周岁的小年龄未成年人作案增加, 甚至10周岁左右的未成年人实施杀人、放火等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重大案件时有所闻;二是14~16周岁低龄青少年犯罪人数增加, 2007年经从化市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14周岁以上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65人, 同比2006年增加91%, 占未成年犯罪总数的32%。随着低龄化犯罪的增加, 在校学生犯罪也呈上升趋势, 2007年从化市人民检察院起诉的青少年犯罪中, 在校学生就有10名。
(二) 青少年犯罪总数逐年上升
据统计资料, 2005年至2007由从化市人民检察院依法批准逮捕的青少年犯罪嫌疑人人数逐年上升:其中2005年为153人, 占同期批捕总人数的20%, 2006年为175人, 占同期批捕总人数的19.6%, 2007年为214人, 占同期批捕总人数的22.4%, 其中2006年比2005年增加14.3%, 2007年比2006年又增加22.2%, 增加速度之快让人震惊。
(三) 暴力化倾向和组织化程度明显
过去, 青少年犯罪的类型主要集中在盗窃、伤害等轻微犯罪, 近年来, 青少年犯罪几乎涉及到全部严重刑事犯罪, 青少年杀人、抢劫、贩毒、绑架等新型犯罪类型不断出现, 而且由过去的单人作案转化为团伙作案, 组织化程度明显。
(四) 青少年涉足高科技犯罪也呈增长之势
随着信息网络电子技术等高科技的运用, 高科技为青少年带来了丰富的知识和多元化的文化教养环境, 促进了青少年个性与创造性思维方式的发展乃至现代观念的形成, 但同时也导致青少年心理负担加重、网络依恋加深、背离社会愈远, 乃至高科技犯罪剧增等不良影响, 近年来, 不少青少年因为沉溺于网络游戏, 交往不慎, 最终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青少年高科技犯罪剧增日益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
二、检察机关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一) 思想不重视, 认识不到位
部分检察干警甚至部分领导干部认为检察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办案, 预防青少年犯罪不是检察机关一个部门的责任, 检察机关只要适当参与就行了, 没有把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纳入到检察工作总体中来部署和落实, 没有与岗位量化考核、评优评先等直接挂钩, 对青少年犯罪预防工作缺乏足够的重视, 对推动该项工作缺乏有力的组织和领导保证。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青少年犯罪预防工作缺乏新亮点, 只是沿袭过去的旧模式或者按照上级的要求应付了事, 工作瓶颈难以突破。
(二) 法制教育流于形式, 有走过场之嫌
过去, 一些检察机关一提到预防青少年犯罪, 首先想到的就是上法制课, 每年派一两名干警到有关学校上几堂法制教育课, 由于检察机关平时工作繁忙, 难以抽出时间来精心准备讲稿, 讲课的内容和形式往往千篇一律, 一般套路是先讲讲青少年犯罪的特点, 再谈谈原因, 最后举几个例子就完事。有些甚至一套讲义连续讲几年, 懒得去更新。有些干警在上法制课之前不做调查研究, 对青少年犯罪的原因、特点、动机知之甚少, 讲课的时候漫天撒网, 无的放矢, 由于青少年学生并非法律专业人员、理解接受能力有限, 往往讲课人的滔滔不绝、眉飞色舞, 听课人的一脸茫然, 不知所云, 结果收效甚微。
(三) 方法落后, 手段单一
长期以来我们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中, 做了很多“战术性”的防范, 但缺少“战略性”防范措施, 针对边缘化的青少年, 从源头上做好预防工作的较少。
三、预防青少年犯罪对策
(一) 提高认识, 更新观念, 建立预防青少年犯罪长效机制
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 承担着维护法律统一实施, 捍卫国家法律尊严的神圣职责。青少年违法犯罪, 作为犯罪领域的一种特殊情形, 已经成为人们高度关注的社会问题。而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 民族的希望, 因此, 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 势必成为政法部门, 尤其是检察机关的一项义不容辞的职责。所以说, 检察机关首先应该统一思想认识, 应当认真对待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 要从维护社会政治稳定、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让人民满意的高度, 充分认识维护青少年权益, 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的重要意义, 不断增强检察干警在履行职能中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把预防青少年犯罪作为检察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其次, 要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 要使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工作成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 要把依法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贯穿于各个检察环节之中。一是专门成立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领导小组, 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组织领导, 制订相应的工作计划、措施, 完善工作制度、出台实施细则, 等等, 并把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纳入目标管理考核, 与检察中心工作一起研究、一起考核。二是在刑检部门设立未成年人犯罪检控组, 实行专人审查, 专人办理, 针对青少年的特点, 始终贯彻"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 比如:可采取便装提审、"零距离"谈话等方式, 努力营造一个宽松环境, 消除少年被告人的紧张情绪, 强化对青少年犯的教育、感化力度, 以利于青少年犯判决后的教育改造。对于不捕、不诉的青少年犯罪嫌疑人, 不能一放了之, 而是要当即进行诫勉谈话, 指出其行为的社会危害性, 讲明不捕不诉的原因, 晓之以法, 动之以情, 促使他们弃恶从善, 悔过自新。
(二) 加强联动配合, 构建立体预防体系
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得到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不懈努力。任何形式的“单打一”是无法达到理想效果的。因此, 加强与各有关方面的横向联合, 积极参与社会各部门的综合治理活动, 打造全方位的立体预防和保护体系, 也已成为检察机关组织和参与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工作的第一要义。
1. 加强横向联合
无论是特殊预防还是一般预防, 检察机关仅仅处于一个承上启下的工作方位, 因此, 检察机关要主动加强与综治办、公安、法院、司法、教育及共青团、妇联、关工委等相关部门的横向联系, 着力抓好对青少年的基础法制教育, 从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上防范青少年犯罪。作为上述预防体系中的一个中间环节, 检察机关还应更清醒地看到, 无论是向前延伸还是向后拓展, 都离不开上述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 如果孤军奋战, 毫无疑问, 其整体效果便不能充分显现出来。因此, 检察机关只有密切与上述各部门的联系与合作, 积极探索防范途径, 不断提高防范水平, 才能取得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2. 加强检校合作, 积极开展检校共建活动
随着在校生犯罪现象日趋严重, 检察机关一定要跟随形势的变化而把预防工作的触角伸向学校, 与学校共同开展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活泼的法制教育活动。一是继续推广法制副校长的做法, 选派资深检察官到中小学校担任法制副校长或者校外法制辅导员, 结合办案实际, 精心编写青少年犯罪预防讲课材料, 选择典型案例, 定期到相关中小学上法制教育课;并根据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在开展法制教育的同时融入心理教育的内容, 及时对青少年进行心理疏导。二是配合法院开好公开庭, 并组织中小学生旁听, 使学生在旁听法庭审理过程及进行法庭教育中受到深刻的法制教育。三是精心选择在校生犯罪典型案件, 邀请相关学校和社会代表召开个案犯罪预防座谈会, 进行针对性预防。四是培养少年犯典型代表, 开展现身说法活动, 真情感召同龄人学法、守法。五是针对部分学校在法制教育、校园管理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 提出检察建议, 帮助研究落实整改措施, 努力创造一个有利于学习的校园环境。
(三) 立足检察职能, 开展青少年犯罪综合治理
一是认真贯彻执行《未成年人保护法》,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依法快速办理轻微刑事案件的意见》、《人民检察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规定》, 落实好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探索建立适合青少年特点的办案工作机制, 注意分析青少年犯罪的原因、特点、动机及认罪表现, 据此开展审查起诉和法庭教育, 促其自觉认罪悔过。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依法从宽处理, 根据案件具体情况, 可捕可不捕的不捕, 可诉可不诉的不诉。对确需提起公诉的未成年被告人, 应当根据情况依法向人民法院提出从宽处理、适用缓刑等量刑方面的意见。
二是积极参与学校周边环境整治。以学校为重点, 深入对学校周边的生活环境、治安状况、侵害学生权益的行为, 以及在校生违法犯罪行为等状况进行调查分析, 结合工作实际, 对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开展专题研究, 收集数据和资料, 分析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现状及成因, 积极探索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对策, 适时改进、调整工作方法和思路。针对当前部分青少年由于受“黑网吧”的不良影响而走上犯罪道路的情况, 要积极参与对校园周边“三厅一室”的整治, 为青少年的健康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是开展跟踪回访, 落实社区帮扶, 整合社会预防力量。首先, 建立切实可行的跟踪帮助制度, 将矫正工作落到实处。即对涉及青少年犯罪, 但系偶犯、从犯、犯罪情节较轻、在校学生轻刑犯罪等, 在学校、家庭落实帮教措施后, 依法不批准逮捕或不起诉的, 进行登记, 指派专人定期到学校、社区、家庭了解其表现, 并和本人进行谈心, 帮助转化;其次, 建立了社区联系制度, 深化预防工作。开展包括法制宣传、心理咨询、法律援助、自护教育、预防犯罪、扫黄打非等活动, 并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他们的意见和要求, 实现部门与社区协调联动, 推动了社会预防力量的有效整合。
参考文献
[1]刘桃荣.英国青少犯罪预防的经验.青少年犯罪问题, 2006, (5) .
[2]丁金澄.浅析检察机关如何组织、参与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http://review.jcrb.com.cn/tzjcy/qfwy/qfwy_042.htm.
[3]江宪法.上海社区青少年工作预防和减少犯罪工作体系建设.青少年犯罪问题, 2006, (1) .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原因;对策
青少年犯罪不仅是法律问题,更是社会问题,它应该受到更多的关注与反省,需要各方面共同长期的努力才能取得一定成效。青少年犯是犯罪行为的实施者同时也是社会不良风气的受害者,不应片面的仇视、失望,而应积极地反思、分析、教育和预防。
一、青少年犯罪的原因
1、青少年时期特殊的心理特征
青少年本身就是一个被“标签化”的人群。一方面,他们有着过于膨胀的自我意识,总觉得自己是世人瞩目的焦点,十分注重自己的外表以及他人对自己的看法。而这种假象会给青少年带来无形的压力,一旦他们觉得落在自己身上的眼神出现不良的变化,比如鄙视或轻蔑等消极信息,就会形成心里负担,使其焦虑、自卑,甚至会作出一些暴力报复行为。同时,这种强烈的自我中心意识使得他们开始怀疑和反抗身边的“权威”,也就是所谓逆反心理,青少年往往会过高的预估自己的能力,过分强调自我价值以及自我意识,认为糟糕的事情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或者就算发生自己也能轻松解决,因此,他们常常明知危险或后果严重也不管不顾。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尚不稳固,判断能力与自控能力不高的青少年时期,这些特点都会使得他们很容易越过安全防线,做出出格行为。
2、家庭教育的缺失
未成年人对于家庭的依赖高于其他任何时期的成人,而且未成年人缺乏足够的判断力与生活经验,他们的行为往往需要成年人的监督与指导,在他们做出出格行为时加以矫正,而大多数情况下负责完成矫正与教导这一环节的正是各自的父母与家庭。因此,家庭对于青少年来说就是一根牵引线,随时跟随着、监督着,支持其能够自由发展同时又可以在出现越轨行为时给予一个拉扯力以保证能够回归原有轨道,健康成长。
3、失当的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的失当主要表现在:首先,教学内容与形式过于单一,学生厌学。青少年在这一时期所必须的生理卫生课与心理辅导课在大多数中小学中都只是摆设,升学率成为考察学校、教师的优先衡量标准。虽然近年来我国开始大力推广素质教育,但整体来看收效甚微,多是流于形式,真正落到实处的只占少数。学校教学结构单一枯燥,学生课业繁重,升学压力大,长此以往学生对于学习的热情大大削减,加之大多数学校对学生法制、道德、品行、心理等方面教育的忽视,很容易引发学生的心理问题。有些学校在对一些所谓的“差生”、问题学生的教育上过于简单粗暴。一些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区别对待,对学习差的学生放弃教育甚至进行言语上的侮辱,这会使本就学习吃力的学生更加自卑;有些学习差的学生甚至被其他同学孤立、欺负,这种现象往往也有教师行为态度的一定影响。而对一些本就有不良习惯或行为的学生,少数教师更是完全放弃教育或一味惩罚,部分教师将教学“商品化”,明码标价向家长索要钱财,或是开办第二副业,强逼学生参加课外辅导;一些教师甚至对学生进行暴力和变相体罚,或是实施“冷暴力”,进行言语上的侮辱,指桑骂槐或故意孤立学生等,这些失当行为会对学生心理造成伤害,甚至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价值取向,进而诱发犯罪。
二、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对策
1、重视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青少年时期心理波动较大,容易走极端、钻牛角尖,所以他们需要相比其他年龄层人群更多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应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而不是敷衍了事,全面的、科学的心理知识能够让青少年学会正确的疏解自己的心理压力。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要家庭、社会与学校相结合,使青少年获得全面立体的健康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加强法制与道德教育
教育是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不能只注重基础学科的教学,学校应开展道德与法制教育,根据学生的兴趣与特点,创新教学形式与手段,而不是机械地向学生灌输道德与法律知识。比如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实地参观考察,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道德与法律知识。作为青少年接触最多的家长与教师具有一定的权威性,他们的道德和法律素质对青少年的影响尤甚。因此,家长与教师在生活、教学中应注意提升自己的道德和法律素养,为青少年树立榜样。
3、加强对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的建设与监管
青少年自制力较差,很容易被一些不良现象误导,出现“校内教育一整天毁于校外一小时”的现象。要加强对各种娱乐场所的监管力度,尤其是未成年人禁止入内的场所。针对不同年龄特点,建立各类规范的,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活动场所,满足青少年的兴趣需求,以增加正规场所的吸引力。加强社区文化建设,以优良的社区文化实现对青少年潜移默化的影响。加对网络媒体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网络犯罪,取缔黄色、暴力网页,推进网络实名制,加强对未成年人上网许可度的监管,为青少年创建一个干净的网络文化环境。
4、完善未成年人立法、司法体系,严格执法
打击与预防犯罪最有效最直接的手段就是依靠法律,青少年犯罪也不例外。预防与制止犯罪就需要有完善而科学的法律体系与司法制度,但我国现有的与青少年相关的法律法规的数量与质量都有较大的发展空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青少年的成长环境与行为模式也有了相应的变化,因此相关的法律制度不应因循守旧,而应与时俱进作出相应的调整,做到概念清晰、权责明确,以确保能够以最科学、精确的尺度裁量犯罪。法律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在完善立法的同时也要防止司法与执法的懈怠,要以严格的监督机制保证执法力度与效率,实现有法必依。
法学——白葱琳
学号:20130202072
一、摘 要
根据公安机关的初步统计,在近两年的被抓获的青少年罪犯当中,有近80%的人曾受到网络不良信息的诱惑,从而走上了犯罪道路,其中在网吧中发生的犯罪的犯罪高达10%,可见网吧已经成为了滋生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场所之一。本文通过对青少年网吧犯罪的成因进行了分析,针对影响青少年犯罪的自身因素和客观因素,提出了防范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对策。
二、关键词:青少年网吧犯罪、犯罪成因、对策
三、现状:近年来,少年犯罪已成为全球注目的社会问题,少年犯罪不仅人数增多,而且涉及面广,在全部犯罪人员中,青少年犯罪比例罪高。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和经济发展,我国青少年犯罪现象日益加重,且犯罪向低龄化,暴力型、团伙犯罪转变。其中,青少年网吧犯罪案件极其频繁且犯罪后果极其严重。青少年网吧犯罪的预防已经成为一个不容易忽视的社会问题,专家学者以及热心于预防青少年工作的人员提出了很多有见地的办法,但仍不能有效地控制青少年网吧犯罪率的上升。
四、青少年网吧犯罪的特点 :
(一)从组织上看,青少年犯罪案件多为团伙犯罪,主要是团伙盗窃,抢劫等案件,团伙犯罪成员分工明确,有的已经形成比较稳定的集团。
(二)从犯罪手段看,青少年犯罪向暴力型犯罪转化。主要表现在实施故意伤害、抢劫、强奸等案件,有的手段极其残忍,没有事前充分考虑和酝酿过程,一时冲动,就可能立即萌生犯恶,突发犯罪,而且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计后果,从而酿成恶性犯罪。
(三)从犯罪年龄看,逐渐趋向低龄化。他们中有的还未满18周岁,本应是上学的年龄,却坐在了被告席上。
五、诱发青少年犯罪的原因。
(一)家庭因素。
家庭是青少年的第一课堂,父母是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培养,深刻影响着子女的人生观,道德观的形成。家庭教育的缺陷是子女形成不良个性的基础,潜伏着青少年走上违法道路的危机。部分子女因为感觉不到父母的关心、理解、认可,就会受到网络的诱惑,去虚拟的网络寻找情感的慰籍,从而走上沉迷网吧到荒废学业再到违法犯罪的道路。
(二)社会环境因素影响。
尽管国家制定了较完善的网络监管方面的法律、法规,相
关主管部门也多次开展针对网吧营业活动的大检查,但从总体上说,社会并未为青少年创造一个绿色、文明、健康的上网环境。受某种不良风气的影响、一些青少年往受不住各种物质享乐的诱惑,在一定条件和某种因素的作用下,就有可能走上犯罪的道路。
(三)学校缺乏给学生一个全面发展的良好环境。
对学校而言,学校为了提高中考、高考成绩,往往把中考、高考必考课程列为学习的重点,而对学生健康成长同样重要的其他课程不予重视,为了排遣这种压力,他们就去上网,通过虚拟的网络来放松自己,从而引发网吧犯罪。
(四)青少年自身的生理、心理特点,较易走上人生歧途。青少年犯罪最根本的原因在于青少年本身的素质,青少年正处于心理、生理发育阶段、辨别是非,区分良莠和抵制外界影响的能力差自控力弱,行为不稳,模仿力强,如冲动,易被诱惑实施犯罪,有的家庭经济方面与高收入的盲目攀比,产生心理不平衡,甚至萌发不良企图。
六、预防青少年网吧犯罪的几点措施 :
(一)完善立法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根本途径。
国外有《少年法》《少年庭法》许多国家都是采取法律的手段规范未成年人的行为,以达到预防犯罪的目的。而且在这
方面都作了较为详细的规定。比如,有的国家禁止18周岁以下青少年在公共场所持有香烟,无论是否点燃,禁止18岁以下青少年买烟,哪怕是为别人买,违者将被处罚。还有的国家规定晚上10点以后,如果再向青少年销售白酒即视为违法。我国虽然在1992年就实施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又在1999年实施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填补了我国少年司法的空白,保护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二)加强文明社区、文明村镇建设,给青少年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人的发展,智慧的发展靠他自己与周边环境发生相互作用而慢慢建构起来的。可以说青少年的周围环境对他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以村镇,社区为依托,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营造一个清新、干净、文明活动的环境。
(三)家庭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基石。
青少年父母应当主动对各种知识的学习,不断的增强临护人应俱备的育人素质,青少年家长应加强对法律常识和德育知识、育孩常识的学习。家长们用律已正已的思想和行动影响孩子,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父母要有正确的成才观、人才观,要了解、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掌握正确的育孩常识和方法。
(四)社会是保障,政府应给人们创造一个更加宽松的就业机会,避免待业青少年无序流动。
据调查,很多走上犯罪道路的都是待业的,整日无所事事,生活无来源,势必去偷,抢等。因而在扩大就业机会的同时,地区间应加强对就业信息的沟通,协调,政府有关部门应对务工人员的流动进行调配、管理、增加工作岗位。
(五)充分发挥学校育人的作用,让青少年在学校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在教育中:
一、针对青少年的思想情况和表现实际,安排专门时间,加强对理想、道德、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
二、在各门类学科环节中,加强德育渗透;
三、教育青少年遵守国家法纪和社会公德、规范、树立自尊、自律、自强意识、进一步增强辨别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
四、注意遵循青少年的心理特点,道德认识发展水平和思想品德形成规律,循序渐进;
五、对已有不良行为的青少年,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矫正,而且教师要善待学生的错误。
(六)政法部门应严厉打击危害青少年成长的各种犯罪,同时做好已犯罪青少年的改造工作。
政法部门应严厉打击各种社会丑恶现象,维护社会稳定,加强社会综合治理工作,保障青少年有一个和谐、健康的生存与成长空间,营造一个青少年舒心的学习,生活环境。
(七)团组织充分发挥青少年阵地先进性作用,不断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
各级团组织应以社会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青少年问题,要不断的开展各种健康,向上,活力的活动,加强与社区联系。总之,预防青少年犯罪是一项紧迫而艰巨的工作,只有在党政组织领导下,实行对青少年犯罪预防的综合治理,充分利用政治,经济、法律、行政、教育、文化等手段,不断改善社会风气,消除各种消极影响,以而达到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杨春平:《浅谈青少年犯罪与家庭影响》 互联网
[2] 袁敏殊:《市场经济条件下预防和惩治青少年犯罪的思考》 互联网
[3]《中国法制报》2003年7月23日
[4]《青少年保护法》
一、青少年违法犯罪产生的原因
(一)主观因素。
包括:心理状态、认知能力、社会阅历等。主观上讲,青少年生理发展迅速,个人意识增强,自我约束力较弱,心理构成易变,情绪极为不稳定,易冲动,往往只重表面,片面看待事物,易受暗示,多盲从,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喜欢模仿。加之,大多数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又极为淡漠和贫乏。这正是犯罪心理学家称之为“危险年龄”的阶段。
1、心理状态不稳定。
青少年突出的心理状态主要是:好奇、盲从、攀比虚荣、好逸恶劳、逆反、报复、寻求刺激、哥们义气等。往往表现出极强的个性,他们考虑问题往往带着片面性和偏执性,处理问题时也易盲目、冲动、不计后果,缺乏社会责任感。青少年这些心理特点的存在会导致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当遇到别人的挑衅时,往往表现得格外烦躁,缺乏理性思考。如18岁的刘某,因为谁先上楼的问题和邻居发生口角,竟然丧失理性举刀将邻居砍成重伤。从生理角度讲,青少年正当逆反心理强烈的时期,对一些家长的“棍棒教育”和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歧视差生的做法,一些青少年“不堪忍受”,产生了强烈的对立情绪,严重时他们甚至会采取暴力手段进行反抗。如16岁的少年刘某,因偷家里的钱玩电子游戏,受到母亲的打骂批评,心生不满,竟然活活勒死了亲娘;一个12岁的初中生,因违反学校纪律,被老师罚站,竟将老师打成重伤。
由于心理状态不稳定,造成分析问题过于片面,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如:
(1)物质欲望不断增长与满足相对减少的矛盾。父母对于幼小儿童的物质满足总是给予优待的,但当他们进入青少年后,需要追求的东西大大超过了幼儿时期。一般家庭来说,是不可能再满足的,甚至还会降低标准。这样就产生了不断增长的物质欲望与满足可能性相对减少的尖锐矛盾。当这种矛盾达到一定的程度,则会可能采取偷、抢等犯罪手段取得财物,以满足自己的欲望。
(2)依附关系与要求自立的矛盾。幼小时期,基本上是依附于家庭,当他们进入青少年之后,与人交往更频繁,有了自己对人、对已、对事进行评论的标准,把自己看成是评论事物的尺度,他们渴望独立,但他们的经济仍然受到家庭经济的制约,而且无法摆脱这种状态,从而形成了尖锐的矛盾。在这一阶段如果父母不是耐心引导,而是予以严厉斥责,则会促使他们反感、厌恶、反抗,容易造成与家长、老师关系僵化、破裂,严重时出现逃学、夜不归宿。如果与不良品行的社会青年搭成一片,极易受引诱而滑入违法犯罪的深渊。
(3)性理念要求与道德、法律的矛盾。青少年正处在青春期性萌发到成熟的过程中,机体内部出现性激素的刺激所引起的生理感受很强烈;另一方面,他们对于道德、法律观念理解肤浅,当受到外界刺激,往往置道德、法律而不顾。
2、认知能力差。
认知能力是指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记忆、观察、想象、思考、判断等。青少年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一般是行动超出认识的水平,往往没有怎么想,就行动起来了,总是在易激动的感情驱使下,不顾一切的去行为,或者固执偏见地蛮干。据有关部门调查,因为一时冲动不顾后果而犯罪的占青少年犯罪的50%以上。北京市丰台区发生一起少女投毒杀母案,警察问她:“你想过这样做的后果吗?”投毒少女说:“我没多想,当时头脑一热,就干了。”少数青少年不学法、不知法,不懂法,不畏法;没有建立健全的守法心理结构,人们厌恶的事,他们却赞美;人们赞美的事,他们却反对。如有的人在失恋后,竟向女友脸上泼硫酸,认为是开玩笑;有的人认为持刀劫钱是小事一桩。这种心理道德水准的失调,导致了行为上的犯罪。在一些共同犯罪中,相当一部分青少年并没有完全认识自己的所作所为,只是随其他成员盲目干事,人云亦云,没有明确的犯罪动机。如一个少年抢劫、盗窃团伙,6人中有3人不满12周岁,这3人跟随一个16岁的“头目”在两年内作案数十起。当问到他们为什么犯罪时,他们都说:“头头让我们干的,我们也感觉到刺激、好玩”。
3、社会阅历浅。
青少年接触社会时间不长,人际交往能力差,缺乏社会性、独立性。多数青少年罪犯自我意识较强,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自私、任性、嫉妒、自卑、感情易冲动等不良特征,一旦交往受挫,容易产生孤独、报复心理。这也是造成一部分未成年人激情报复、伤害、故意杀人犯罪的一个重要原因。如徐某,15岁,捕前正读初中三年级。徐某与同学沈某关系一向较好,只因徐某考试成绩不佳,老师便让沈某替代徐某担任了班中学习委员,徐某便产生了报复心理。2003年3月24日上午课间在厕所解手时,沈某与徐某开了一个下流玩笑,徐某便恼羞成怒,对沈进行殴打,被在场的同学拉开。到教室后,徐某自感仍没解恨,便抄起方砖向沈某砸去,致沈肩肿骨严重骨折,后徐某被人民法院以故意伤害罪判刑4年。
(二)客观因素。
客观上,可以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来分析外界环境对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影响。
1、家庭因素。
有调查表明,由于家庭引导不当、不良教育而走向违法犯罪的青少年占青少年犯罪的50-60%。可见,研究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家庭的不良影响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之一。
(1)家庭引导不适应青少年的心理、生理的发展。一是过分放任或压抑。青少年到青春后期产生自我实现的意向,这时的青少年已把自己视作成年人,并要求取得与成年人同样的地位,但其又不能脱离家庭的照顾,家庭则成了他们能否实现这种意向最直接的客观条件。有的家庭不注意到这时青少年的心理变化,过分放任或压抑青少年自我实现的意向发展,使青少年以自我中心,个人主义、利已主义的思想恶性不断膨胀。还会让青少年产生逆反心理,认为父母对自己缺乏爱,在家庭中没有自己的位置。这两种极端的引导方式会使青少年把眼光投向社会,寻找能够相互交往的伙伴,自我实现的意向驱使他们在一起胡作非为。二是偏重物质倾向。不少家庭受当前社会影响,在物质生活上比阔气、比摆设、比享受。特别有些家庭非但不对青少年进行必要的引导,还纵容青少年互相攀比,通过装饰自己的子女为自己的面子争光。这样环境下的青少年为达到自己的目的,往往不顾家庭和本人的经济条件,东借西扯,不择手段。三是不能正确处理青少年生理、心理特点与知识、能力等方面的矛盾。青少年时期身体迅速增长,精力充沛,但社会不能充分提供新的活动场所及劳动就业条件。许多父母亦认为自己的子女还不懂事而不安排工作。这样使青少年产生精力过剩与无处发挥的矛盾。整天无可事事,久而久之养成好吃懒做、游手好闲的恶习。青少年时期内分泌旺盛,神经系统容易兴奋,情感活泼,喜欢结交朋友。但他们又缺乏分辩是非、善恶的能力,从而产生社会能力超出认识能力的矛盾。父母不加指导,青少年容易被坏人拉拢和利用,走向歪门邪道。
(2)家长行为不规范。青少年好奇心强、可塑性大,易受暗示,善于模仿,但识别是非控制能力较弱。长辈的各种恶习和不健康言行有形无形影响着青少年的成长。一是虐待和遗弃使青少年的心灵受到伤害。被遗弃的子女往往离家出走,流落街头,生活无着落,在动机不良行为人诱惑下开始违法犯罪的活动。二是违法犯罪家庭的负面影响。有违法犯罪史的家庭对青少年沾上恶习或导致违法犯罪所起的负面影响是不小的。例如,对某工读学校50多名女生调查,其庭成员中已被判刑的占30%。三是家长不道德的负面影响。家庭成员作风不好,爱占便宜,损人利己,损公肥私。青少年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负面影响不可估量。
(3)家庭关系紧张和家庭结构不完整。一是家庭成员的关系紧张,引起生活上,工作上相互计较、勾心斗角,特别是父母之间的尔虞我诈、互相猜疑、互不忠实。二是单亲或父母双亡家庭,还有一些父母对非亲生子女另眼相待。由于缺少爱抚和管教,使孩子产生自卑和怨恨心,或自暴自弃。致使一些孩子离家出走,夜不归宿,一旦交上不良朋友或者受到外界的不良引诱,很容易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如:2003年8月6日,韩×、王×、李×等13人盗窃作案16起,价值20000余元。13名犯罪嫌疑人均是12-16岁。其中5名在校学生均属单亲家庭,父母互相推诿没人管,经常不上学,在社会上受到不良恶习影响,逐渐走上犯罪道路。
(4)不良家庭教育和影响。一是溺爱。对子女有求必应,百依百顺,让青少年从小就有高人一等的优越感。这种放纵态度以类似的方式反复出现,逐渐系统化、稳固化、习惯化,到一定的阶段就会形成任性的固定性格。表现为胸怀狭窄、顽固执拗、遇事斤斤计较、为所欲为、无所顾及,往往为区区小事而吵闹不休,动辄怨天尤人,开口恶语辱骂,严重的触犯刑律。二是体罚。专制家庭教育通常表现为过于干涉和粗暴体罚青少年。如有些父母不顾子女的兴趣和能力,把自己单方面的欲望强加给子女,忽视了青少年独立意向和自尊心。父母这种冷淡的、压制式的态度会使青少年产生自卑感和敌对的情绪,情绪激发后会实施不良行为。正如一犯罪的少年说:“父亲对我的态度与其说是教育,倒不如说他对我有仇,我受够了他的粗暴,我也以同样的方式对别人,这样我才解恨。”三是养而不教。据调查,在农村有20%的家长对子女的学业不闻不问,在城市,有15%的家长没有时间过问子女的事情。据统计,有70%的青少年违法犯罪是父母对子女不闻不问,不加引导和教育,直至自己的孩子受到处罚才后悔莫及。
2、学校因素。
(1)教师的素质有待提高。表现在教师对学生不尊重、布置惩罚性作业、变相体罚等。
(2)片面强调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导致了学生在情感和认知发展上的严重失调,进而也使学生在思维方式、个性和人格发展上愈加片面和扭曲。一旦走上社会,他们往往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在其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极易出现行为异常。
(3)法制教育跟不上。法制教育流于形式,学生缺乏法律意识,辨别能力差,很容易误入歧途。
(4)德育和素质教育被冷落。导致高分低能、适应能力、生存能力差的学生出现,很难适应社会需求,又因找不到工作铤而走险。
(5)学校的门槛太高。义务教育的免费性名存实亡。学费免了,杂费却是原来的许多倍,很多学员被高高的门槛挡在学校的大门外。
(6)受教育机会不均等。一是存在重点和非重点学校、重点与非重点班的差异。为了孩子能接受好的教育,家长拼权、拼钱,让孩子进重点学校、重点班读书。而那些普通学校、普通班在师资、管理等方面的投入与重点学校、重点班有很大差别。二是把成绩定为优劣的标准。致使学生的脸上始终贴着“好”与“坏”、“优”与“劣”的标签,进而对学生的情感产生不不平等的思想。
3、社会因素。
(1)无业人员不断增多。一是下岗、失学这些无业人员不断增多,还有一部分刑满释放和解除劳教人员的安置落实不到位。二是很多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无所事事;三是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缺泛有效的管理。这些无业人员,有的为了活计或追求物质享受铤而走险,这些人的行为使青少年产生了信仰危机与价值失衡。
(2)社会丑恶现象横行。一是假冒伪劣、无证经营、贫富不均等现象在不同程度存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滋长;二是腐败、黄赌毒、离婚率高以及违法犯罪案件等社会现象,容易造成导致青少年思想上的混乱;三是图书报刊、音像制品、文化娱乐、网络等中充斥着大量的封建迷信、凶杀暴力、淫秽色情以及其它有损健康的内容,这对涉世不深的青少年产生极大的消极影响,甚至使一些青少年效仿而犯罪。如涉嫌绑架的犯罪嫌疑人林某、蒋某就是模仿某电影的手法,勒索60万巨款;四是录相厅、舞厅、卡拉ok厅、台球室、游戏室、网吧等不按规定营业。尤其是网吧和游戏室,进行通霄营业,吸引青少年整天沉溺其中。近几年来,因网吧和游戏室引发的案件不断增加。有这样一个案子,三名经常玩暴力游戏的中学生同一个三轮车夫发生口角,结果毒打车夫,导致其死亡,讯问他们时,他们却说:“我们在游戏里就是这样打的”。
二、预防、治理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对策
青少年违法犯罪,不但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发展,还破坏了家庭的幸福,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如何防治青少年违法犯罪己成为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笔者认为,防治青少年违法犯罪不是靠开开会,成立工作组就能解决的问题;要用实事求是的观点分析,必须在各级政府设立专门的组织机构,各部门齐心协力,从各方面消除产生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条件,寻求防治对策。
(一)加强、完善立法工作。
1、制定《防治青少年违法犯罪法》。
我国虽然在1992年就颁布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又在1999年颁布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这些法律由于规定过于笼统,有些方面缺乏操作性,对现阶段出现的一些新问题甚至是无法可依。如:上述法律规定是对家长不送子女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子女可以到法院起诉。但家长对子女不予管教的、不服从管教的学生整天不上课、未成年人晚上不回家住宿等情况,没有规定很好的约束措施。是不是可以打电话报警?或要求派出所采取强制措施?没有明确法律规定。另外,我国法律对青少年违法犯罪,有从宽处理的规定,但对从严管教的规定不够全面,仅在《中华人民共和刑法》中规定因不满16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人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所谓必要的时候,有关解释为家中无人管教,或者虽有人管教但确实管教不了,或者群众反映强烈,坚决要求政府收容教养。这种规定显然不利于实际操作。在国外,有的国家禁止18周岁以下青少年在公共场所持有香烟,无论是否点燃;禁止18岁以下青少年买烟,哪怕是为别人买,违者将被处罚。还有的国家规定晚上10点以后,如果再向青少年销售白酒即视为违法。我国虽然在渲染暴力、色情、恐怖活动影视文化等方面有很多的规定,但存在一个共同点就是操作性不强,实际作用、效果不大。综上所述,笔者呼吁制定切合实际的、有针对性的、操作性强的《防治青少年违法犯罪法》,使防治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真正做到有法可依,从而达到防治的目的。
2、对《未成年人保护法》提出修改建议。
有的未成年人父母或其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侵害被监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经教育不改的,可依《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二条规定撤销其监护人的资格,这条还规定可依《民法通则》第十六条规定确定监护人。但《民法通则》第十六条规定,确定监护人的前提条件是: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没有监护能力的情况下才能重新确定监护人,而不是“未成年人父母或其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侵害被监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很明显,两条法则对重新确定监护人的前提条件不同,两条法则无法连贯起来。这样就会出现一个法律上的缺陷;即是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它监护人有监护能力却不履行监护义务或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情况下具体如何确定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笔者认为,在《未成年人保护法》中进一步确立临时或长期的监护权,不但有利于防止有的家庭不履行监护职责的情况,还有利于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二)成立“防治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组织机构。
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与否,直接关系到社会发展的进程。就目前青少年违法犯罪不断上升的趋势看,仅靠口号解决不了问题,不拿实际的行动解决实际的问题,就会耽误一代代人的发展,从而影响整个社会的发展。尽管各地成立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但其工作范围有限。笔者认为,在全国范围内,从中央政府到地方各级政府应成立专职的防治青少年违法犯罪机构,专门从事防治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工作。这些机构的经费列入中央和地方财政预算,人员由政府各部门抽调或从社会公开招录。最基层的机构名称为xx社区防治青少年违法犯罪中心。社区将立足基层,建档立卡,把有劣迹和心理障碍、辍学、闲散青少年、残缺家庭子女等纳入教育、管理和服务范围。对他们在生活上解困、思想上解惑、学习上帮助、行为上纠正,把违法犯罪的倾向和行为消除在萌芽状态,对违法犯罪的青少年进行矫正。社区的职责是:保护和巩固家庭;为不良家庭提供咨询和服务;矫正失足的青少年;设立青少年零违法犯罪区。
1、为不能顾及子女的家庭提供实质上的照顾。
这主要针对上学回家但父母不在家而无人看管的孩子或受到挫折的父母或监护人已不能够亲自照料自己的家庭时,社区对他们的家庭提供适当的服务、对孩子给予实质的照顾。
2、为结构不完整和不良家庭提供咨询和服务。
一是社区成为单亲家庭合资经营家务方面的基地,并分担管理家务和照顾子女的义务。二是社区接受虐待避难,使遭受暴力的青少年能够躲开暴力。三是社区履行监察的职能。主要是指监督、调解和起诉。监督是对青少年享有法律赋予权利的监督,包括监督父母、社会及有关单位对青少年不良影响;调解主要是针对不良家庭,如:家庭父母关系紧张、父母与子女有隔膜、家庭行为不规范等,通过社区的调解缓和青少年与家庭、父母关系,疏通父母与孩子隔膜,促使家庭行为规范。起诉是指对父母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拒绝抚养,甚至虐待,随便遗弃,岐视女孩等这些现象,社区有权直接向法院起诉(必须得到法院的认可)
3、矫正失足的青少年。
就是将那些社会危险性和危害性不大的青少年罪犯置于社区内,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期限内,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并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主要工作是帮助矫正对象解决相关方面的困难;依法进行教育矫正、帮助改正恶习;矫正被扭曲的心理;还要进行行为规范,组织参加有关公益活动;制定迁居制度等。这样可以让失足的青少年罪犯继续在社会上,边改造边学习、工作,不脱离社会,继续接受正面教育,避免了失足的青少年在监狱中的交叉感染。据司法部门预防犯罪研究所资料显示,在社区中矫正的罪犯人数,就缓刑和假释两项,2000年,加拿大适用的比例最高,达到79.76%,法国为72.63%,这些数据说明,世界主要国家处于社区矫正中的罪犯人数已经超过了监禁人数。我国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已在北京、上海、江苏等六个试点区展开,管理社区服刑人员6062人,尽管占全国服刑人员的比例非常低,但效果是明显的。把青少年罪犯放在社区矫正的作用有:一方面可以减少监狱人口管理和国家对监狱运行的投入,使监狱能集中财力、人力、物力矫正那些危害社会更大的罪犯;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地利用社会力量与社会资源,提高对青少年罪犯的教育改造质量,增强刑罚效能,让罪犯在与社会的密切交往中,不再排斥社会,有效地防止其重新犯罪;最重要就是减少狱内交叉感染。笔者认为,很有必要在全国范围推广社区矫正失足的青少年这项工作,并在试点和立法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与社区矫正有关的规定,让社区矫正有据可依。
4、创建青少年零违法犯罪社区。
“青少年零违法犯罪社区”包括加强社区教育、完善社区服务内容、净化社区青少年成长环境和加强社区青少年事务管理四大内容。社区将设立心理辅导室,为有心理障碍的青少年“解困”;建立社区青少年跟踪帮教机制,那些生活上处于弱势、思想上有错误倾向的青少年,将会得到社区的帮助。随着青少年零违法犯罪社区不断增多,由点到面,范围不断扩大,最终达到控制社会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目的。具体做法:一是在加强社区教育方面,依托社区的青少年服务中心作为青少年活动阵地,针对家庭、社会教育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并结合青少年不同年龄段的心理特点,在社区中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纪律教育和自我保护教育。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防范意识,远离违法犯罪。二是在完善社区服务内容方面,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针对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点,定期聘请专家进入社区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加强青春期心理教育,促进青少年健全人格的形成。社区还设立心理辅导室和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对存在心理障碍的青少年提供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和心理矫治服务。三是在净化社区青少年成长环境方面,建立快速处理机制,设立举报热线和监督员,及时发现容易诱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场所,抓住苗头,适时预警和控制。四是在加强社区未成年人事务管理方面,将建立社区闲散未成年人信息管理系统,加强社区闲散未成年人的管理,特别是对履行教育义务或监护职责有问题的家庭和有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入要登记造册,建立档案卡。此外,将建立社区未成年入的跟踪帮教机制,动员社会力量来关心生活上处于弱势、思想上有错误倾向和出现了不良行为与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帮助他们在生活上和思想上解除困惑。据了解,广西南宁市在各个社区开展创建“青少年零违法犯罪社区”工作,围绕中小学生、闲散未成年人、流浪儿童、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以及罪错未成年人等重点群体,综合运用教育、服务、管理、帮教和优化环境等多种手段,实现社区青少年违法犯罪逐年减少,在防治青少年违法犯罪方面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
(三)发挥家庭第一课堂的作用。
1、提高家长教育水平。
培养青少年遵纪守法的意识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与家长的素质有重要关系。提高家长素质和家长教育水平,应该学习和掌握一些基础的普通的心理学知识,对孩子的不良心理迹象及时发现,及时矫治。对待孩子真正做到爱的理智,教的及时,严之有度,导之得法。家长的身教重于言教,要以身作则。为子女树立一个楷模,给孩子创造一个温暖的家庭环境,让孩子能够健康成长。
2、构筑家庭防线。
家庭对青少年采取良好的家庭教育,是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基础。因为人的思想和行为并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头脑固有的,而是后天的环境影响和教育的结果。青少年从幼年、少年到青年都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在一种宽松和谐的环境中成长,形成一种良好的固有的思维和行事习惯,从内因上消除违法犯罪的动机。从青少年成长的规律来看,要抓好两个年龄段的家庭教育。第一段是3-6岁的学龄前教育。这是开始认识世界、感知外界的思维活跃时期,也是习惯、性格逐渐成形时期。父母的语言和行为及对人、物的原始态度都应起到表率的作用,在兴趣上也可以引导。第二段是13-16岁的少年时期。这是青少年成长的最佳年龄,也是国际公认的堕落犯罪危险年龄。此时,正处在半懂事、半不懂事状态,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家庭教育在此时期尤其重要。如:青少年如何对待生活的态度、作风的问题;和人的交往中如何把握尺度,以及如何应付生理上的问题等,这些作为家庭教育不可缺少的部分。还要经常与子女谈心,开展品德教育、理想教育、文化知识教育和性知识教育,从家庭中开始强化青少年犯罪的社会预防。但绝不能盲目溺爱、纵容、包庇过错,也不能岐视、打击和粗暴体罚。更不能养而不教、放任自流。父母更应注意现代家庭独生子女的任性、自私、骄傲自大、不合群等这些通病,采取有效的途径加以矫治,不能依顺、任其发展。
3、消除青少年不正当欲求,改变和调节不良的需要结构。
青少年中,有不良的需要会产生满足这种欲望的冲动,当这种冲动不能遏制而采取非法或不正当的手段时,就有可能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1)要遏制青少年无止境的个人需要。对于幼小儿童的物质满足,一般家庭总是给予优待的;有的不引导子女要这个要那个,千方百计满足孩子的要求,使孩子在脑中形成了要与给的必然联系。随着年龄的增长,需要的东西会更多。如玩的、穿的、饮食的等等。父母要加以制止,必须依自己子女的性格用适当的言语把道理讲明白。
(2)不要让青少年生理性需要占主导地位,特别是少年后期和青春初期的青少年。这时的青少年逐渐出现第二性特征,产生性神秘感或对自己身体的变化有恐惧感。青少年的主观心理状态和客观现实之间进行强烈的思维斗争。父母此时的家庭教育主要把适当的生理卫生知识讲清楚,消除青少年对性的神秘感和好奇心。
(四)发挥学校基础教育的职能作用。
1、加强师德建设,大力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教师应具备优秀的品德和较高的素质。要做到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传道授业,言传身教。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给青少年以潜移默化的影响,成为学生学习的表率。
2、坚持把德育教育放在首位,要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教师是道德的传教士,要循循善诱,耐心细致让学生系统地接受思想道德教育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及人生观教育,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全过程。切实改变“重智轻德”、“重智轻能”的育人思想。做到既抓德育又抓智育,既抓智育又抓能力培养,使其思想品德、心理素质向着健康方向发展。
3、抓好在校生的法制教育。建议将法制课从政治课中分离出来,让法制教育走入主课堂。学校法制教育队伍向法律专业化转换,可将高校法律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充实到学校,担任法制教师。对原来从事法律常识教学的一部分政治课教师进行专业培训。通过组织法律法规学习、知识竞赛、演讲、展览、少年模拟法庭、法治讲座、以案说法、典型案例旁听等法制教育活动,增强青少年的法制观念,掌握法律知识,自觉学法、懂法、守法及用法。
4、做好“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针对无心学习,上进心不强,得过且过的学生,学校应与家长携手做好教育转化工作。帮助他们克服学习生活中的困难,指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感受到学校的温暖,避免发生逃学、辍学现象。
5、抓好心理卫生教育。现在的青少年身体发育较快,但在心理和社会经验的成熟过程相对而言比较缓慢,使学生产生心理失衡现象。云南大学“马加爵案”引发了许多争议,其中热点之一就是学生心理教育问题。笔者认为,学校应增设心理教育。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普及心理卫生知识,开展心理咨询,进行个别指导,以增强他们自我认识、自我解困、自我调节的能力。帮助其克服和纠正心理缺陷和心理障碍,防止负面行为的发生。
(1)设普通心理学课程,通过心理学的学习可以使青少年明白各种心理活动产生的机制和一些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克制一些不良习惯,建立良好的心态。如激情犯罪,纯属青少年心情过分紧张、情绪过分激动所致。
(2)开展情感教育。对青少年遭受的挫折表示同情和关心,起到慰抚青少年受伤心灵的作用,拉近双方的心灵距离;向青少年输入积极进取的价值观念,增强青少年的斗志和克服困难的信心,使之从悲观的情绪中走出来。
(3)开展“三观”教育。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有利于青少年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崇高的信念,有了远大的理想青少年就不会斤斤计较眼前的困苦和得失,从而有足够的动力克服悲观主义情绪,大是大非面前能坚定立场。
(4)多开展积极的集体活动。开展一些锻炼青少年意志的活动,培养青少年积极向上和乐观的学习、生活态度。如组织夏令营活动、各种有益的比赛、长跑和登山运动等。
(五)调动社会积极因素。
1、创造良好的治安环境。一是加大打击流动人口犯罪的力度;对引诱、教唆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案件,要从重处理; 二是严厉查处侵害青少年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案;三是坚持不懈的开展查禁传播淫秽物品、卖淫嫖猖、赌博、吸贩毒品等社会丑恶现象的专项行动,严厉打击社会黑恶势力。四是对校园及周边环境恃强凌弱、以大欺小、强讨强要、现象要彻底根治。
2、创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一是加强对公共娱乐场所的整治,开展经常性的督促检查,严禁违法违章经营,无证无照经营,加强对业主的教育管理;二是加强青少年公益性文化设施的建设管理,影视、广播、报刊、出版部门要多出健康的为青少年喜闻乐见的精神产品。
3、调动社会积极力量。社会积极力量,如:“希望工程”、“青少年维权中心”、“真情暧万家”、“帮教志愿者协会”、“职业介绍所”等,社会有关部门给予这些自主成立的社会积极力量组织大力的支持。对因经济困难造成辍学的学生通过送温暖、“希望工程”、“春蕾计划”等活动,帮助辍学学生和失学儿童重返校园,接受义务教育。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使用童工,不允许家长强迫未成年子女辍学、务农或经商。对流浪、乞讨青少年,要做好遣送以及救助工作,防止他们流落街头,走上歧途。对社会失业青年要建立青年就业培训基地,完善职业介绍网络,拓宽就业渠道。
4、充分发挥司法机关的职能作用。
(1)完善公安机关的职能。“打防结合,预防为主”是公安工作多年来的工作方针,但长期以来,我们在预防工作上一直都是停留在表面上,在老的作法上转圈子。笔者认为应在公安机关内设立专职犯罪预防部门,建立专门队伍,创新和完善一套工作模式,做好预防青少违法犯罪工作。
□傅孙满
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一直是犯罪学领域的一个重点,如何有效治理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对社会稳定至关重要。本文是探寻对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进行治理的一次尝试。
一、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动向变迁
据有关资料统计,在20世纪50—60年代,青少年违法犯罪率约占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20—30%。到80年代已突增到70%以上,至今仍居高不下。近年来,随着社会的急剧发展变化,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表明我国青少年违法犯罪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一)青少年违法犯罪呈一般化趋向。一般化是指青少年违法犯罪者的家庭经济状况为小康及中产以上者有增加的趋势。作为计划生育条件下的独生子女犯罪,实际上是一种“一般化”现象。有些青少年的家庭经济条件非常优越,却由于思想认识上的偏向参与到违法犯罪活动中。山东省少管所王延海的调查显示,2000年,在该所关押的少年犯中,有249名未成年独生子女,占总数的24.61%。
(二)女性青少年涉案原因和领域增多。传统上,女性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主要原因是两种:财产问题和感情问题。但现在多了一个新的问题:性乱问题以及暴力倾向和团伙犯罪增多。
(三)滥用毒品现象严重。一些青少年为了解脱身心压力或寻求精神刺激,吸食毒品,沉溺于感官刺激,并因吸毒引发贩毒、卖淫等其他违法犯罪活动。2000年的《中国禁毒》白皮书记载:“中国公安部门登记在册的吸毒人数,1991年为14.8万,1995年约52万,1999年为68.1万。吸毒人数中,吸食海洛因的占71.5%,年龄在35岁以下的占79.2%。”
(四)电脑犯罪迅速兴起。随着计算机机信息系统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和社会经济信息化进程的加快,针对和利用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逐渐兴起,成为新的犯罪形式。基于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专业技术要求,当前计算机领域违法犯罪的主体以受过现代教育的青少年占绝大多数。
二、青少年违法犯罪原因探究
人的违法犯罪总是在他不断融入社会的过程中所滋长出来的,有什么样的社会环境和条件,就有什么样的违法犯罪形式。探究青少年违法犯罪,要从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中去寻找原因。
(一)社会原因。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社会结构正在不断变化,这种变化给社会成员尤其是青少年的社会化带来了许多不利的影响。一是人、财、物的大量流动造成大范围的社会供求失衡。随着改革开放层次和程度的深入,大量青少年劳动力盲目无序的流动,造成了大范围的失业和失范现象,一些人因此陷入生计困境,也就容易滋长各种违法犯罪。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发布的青少年犯罪调查报告认为,中国目前至少有约1000万闲散未成年人,在未成年犯中闲散未成年人比例高达61.2%。二是社会文化的污浊和媒介的误导造成青少年道德滑坡。青少年由于受不良影视和网络文化的影响,长期浸淫于这种不良文化氛围中,青少年就会过多摄入其中传递的错误信息,引起社会化的偏向,使他们的行为失去准则,从而导致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发生。三是社会控制体系的虚弱加重加快社会环境的恶化。社会控制体系的虚弱导致了社会自力约束和自发发展现象的蔓延,助长了青少年大胆涉足一些对他们不宜的领域,一些青少年因此迈向违法犯罪的深渊。
(二)学校原因。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学校在预防和控制青少年违法犯罪上负有最为重大的责任。而目前学校管理中存在着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教育导向错误。最近几年虽然提出了素质教育的口号,但这是一种断层的教育概念,它和后面更高阶段的教育目标是不衔接的。在应试教育的模式没有真正改变的情况下,从教师、家长到学生,没有一方会接受
所谓的素质教育。因此,在素质教育或整个教育理念中事实上存在着自我矛盾自我否定的东西,它必然异化了素质教育而使它形同虚设。二是教育方式不当。一些教师对学生缺乏爱心,不尊重学生的人格,甚至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降低了教育的效果;有的对学生出现的一些问题不善于教育引导,未能起到“传道授业解惑”的天职作用;更有一些教师师德不彰,不注重品行修养,陋习不避学生耳目,污染了学生的视听。在这种缺位教育的环境下,青少年未能得到良好的身心辅导,其生理、心理健康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一旦处于诱发环境中,极易酿成违法犯罪行为。三是学校管理乏力造成校园治安环境恶化。这在城市非重点学校和农村学校表现尤甚。目前许多城市和农村的情况是,重点学校和一些升学率较高的学校教学环境良好。而差的学校和农村学校则生源不足、资金缺乏,教师难以安心从教,整个学校管理松松垮垮、毫无生气。一些校外恶势力趁机渗入校园,发展、拉拢或胁迫敲诈学生,加剧校园的暴力活动和治安环境的复杂化,诱发青少年学生的偏差行为,把青少年学生进一步推向违法犯罪的泥坑。
(三)家庭原因。家庭是青少年初次社会化的重要场所,父母子女的天伦关系保证了父母通过教养子女来塑造其行为规范,引导其融入社会。而随着社会的日益工商化,传统的家庭结构、家庭观念和家教模式悄然发生了嬗变,产生了诸多的矛盾和冲突。一是家庭亲职教育弱化。一些家庭父母为了生计,双双奔波在外,无暇管教子女,难以发挥传统的居家照顾角色,父母作为负担青少年初次社会化的作用不断被削弱,出现家中子女自理生活、无人管教现象,学校(教师)——家庭(父母)——学生(子女)之间的交流减少,青少年陷入孤独的情形加剧,使得社会不良风气对青少年施加影响的机会和效果增强。二是父辈权威弱化。一些父母仍拘泥于传统管教方式,或者以过于溺爱或过于严厉的态度来管教子女,不仅不能发挥家庭亲职教育功能,而且使子女失去家庭归属感与温馨感,并间接增加其反社会行为。当今青少年的父辈权威认同感趋于淡薄,敢于反抗上级、师长及父母,他们增强了独立、自主意识,但也滋生了倔傲不羁、自我本位、自我放纵等不良品性,往往不自觉地走入歧途。三是家庭稳定性的弱化。今天的家庭不仅经历着结构性变迁,而且经受着西方文化、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冲击,家庭生活已不再象传统社会那样简单纯朴,各种婚外情、离异单亲家庭、破碎家庭、犯罪家庭相伴而生。“问题家庭”的增多,不仅破坏了家庭稳定,而且造成家庭成员特别是青少年产生恐惧、焦虑和缺乏归属感,给家庭成员的学习、工作、生活留下了许多后遗症。
三、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对策建议
解决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既要抓住重点,又要有发展眼光,才能建立适应青少年违法犯罪形势的、动态的控制体系。
(一)国家必须承担起责任主体的责任。作为公权力的代理人,国家是应对青少年违法犯罪负责的责任主体,因为它掌握了国家的所有资源,只有它有条件也应该为此负责。一要有明确可行的立法。首先要修改完善青少年立法,建立一个全面的青少年立法体系。其次要明确立法的主旨。从反对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角度出发,青少年立法的基本理念应是对青少年进行保护,保障他们健康成长。因而,相对应的,应对青少年违法犯罪受理机构的设置、处理原则的确立以及保护措施的制定等方面进行论证探讨,以期建立较为科学合理的青少年违法犯罪控制体系。最后要讲究青少年立法的可操作性,使之成为一部确实能保护、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法。二要有强大严明的执法力量。建立强大严明的执法力量,是确保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组织保障。目前很多的执法部门对青少年涉足游戏厅、迪吧、夜总会等不宜场所该管的事不管,甚至参与包庇违法犯罪活动,导致社会环境恶化,违法犯罪大量滋长。因此,抓好执法队伍,推进规范化建设,培养一支强大严明的执法队伍,切实做到严格依法行政,才能有效消除各种不利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不良事物。三要大力解决就业困难问题。就业的困难造成许多青少年处于无业游民的状态。因此,必须把我们的就业培训调整到与产业发展态
势相适应,促进劳动力供需的平衡。另外,政府应当通过教育培训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来实现对就业的指导,促进两方面之间的快速磨合,解决供需矛盾问题。同时,要引导青少年在选择专业时考虑与就业相挂钩。特别是对数量巨大的因各种原因而过早辍学的青少年,要加强对符合劳动法条件、有劳动能力青少年的就业援助,把他们纳入下岗失业人员等弱势群体救助体系,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
(二)社会要营造文明向上的环境。一个不良的社会环境将诱导人们特别是善于模仿学习的青少年走上歧途。因此,作为营造社会环境的成年群体,要负责任地营造一个文明向上的环境,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保障。一要建立完善的社会行为规范体系。一个规范有序的环境、有着完善的社会行为规范体系,对青少年的社会化至关重要。调查显示,一个突出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是青少年犯罪者大多存在着因缺乏行为规范的正确引导而导致社会化受阻、中断或偏向。因此,必须尽快确立一个顺应时代要求、可以为大多数社会成员所共同认可的行为规范体系,以消除社会行为导向的不确定性。二要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当前中国社会价值观念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价值观的庸俗化。社会和经济的转型使一部份人的价值观转为唯利是图、明哲保身,个人主义代替了集体主义。其结果是,社会出现一种尔虞我诈、你争我夺的窘境,公德成了一个遥远的名词。青少年正日益成为这种社会价值观的牺牲品,他制约了青少年的正常社会化。因此,社会要建立有效自我约束的公德机制,在保障包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社会成员免受不良社会环境侵害方面发挥良性自我纠正、自我监督、自我制约的体系。要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有效批判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消极的价值观,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重塑社会公德,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三要形成良好的教育体系。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切实加强和改进学校教育,使教育真正成为泽被后世的好事。针对当前学校教育存在的问题,以下几个方面是需要加以重视的:(1)要明确教育理念。尽快着手解决与“素质教育”这一理念不相配套的教学体系,以使这一理念切实落到实处。(2)要增加学生的法律教育。把法律教育纳入教育规划,培养一批法制教师,开展系统的法律教学,以期培养青少年具备法律素质。(3)要重视培养青少年良好的人格品德和思想品德。要改进教育方法,更加关心青少年的心理、思想发育状况,及时给他们提供咨询服务和帮助,合理引导,保护他们的个性发展,逐渐形成良好的人格品德和思想品德。
一、我国青少年犯罪的共性特征
(一) 犯罪主体构成方面的特征
1. 犯罪主体趋于低龄化
各种调查研究表明, 青少年犯罪的初始年龄呈越来越小的趋势。根据浙江省未成年违法犯罪管教所的专项调查, “不少未成年犯从11-12岁就开始有劣迹, 14岁便走上犯罪的道路, 导致未成年人犯罪始终在高位上升期。”[1]据《东方新报》报道, 80多岁曾发祥老人被毒死一案, 主犯竟是自己10岁的孙子, 而其他人员也是未满12岁的孩童。
2.“三失”青少年是犯罪的高发群体
不难发现, 犯罪青少年在犯罪前一般处于脱离学校、游离于社会、脱离家庭管教的“失学、失业、失去家庭温暖”状态, 在此期间没有正规的教育, 文化程度普遍偏低, 就业渠道受限继而无固定收入。处在社会边缘的青少年, 容易将自身的不如意转化为对社会的不满, 加上青少年的人生观、世界观还未定型, 容易被外界的诱惑所吸引。
(二) 犯罪行为手段方面的特征
1. 犯罪行为具有冲动性
由于青少年正处于青春发育期, 在外界的刺激下难以控制自身行为, 继而将不满情绪转化为犯罪行为。在现实中, 不少暴力冲突都是由同学琐事演变而来, 犯罪行为未经过策划, 而是在偶然诱因下为之。
2. 犯罪手段具有暴力性、残忍性
在青少年犯罪案件中, 故意伤害、故意杀人、寻衅滋事、聚众斗殴等暴力犯罪趋势的增强足以证明青少年犯罪的暴力。手段残忍也是当前青少年犯罪的显著特征, 在需求得不到满足时, 不仅任意实施暴力, 而且动辄杀人灭口。如2010年, 16岁的初一男生陈某在偷盗过程中, 被女主人发现后竟残忍将女主人及其幼儿杀害。
(三) 犯罪心理动机方面的特征
青少年犯罪的动机是多种多样的。根据王国新、戚立夫对某省少年犯管教所1050名犯罪青少年的调查, 归纳出八种比较显著的犯罪动机, 分别是:虚荣好奇、模仿效尤、争胜逞强、贪图享受、出气报复、江湖义气、性欲冲动和害怕困难。[2]但是为了满足经济需求的侵犯财产型犯罪和故意伤害型犯罪仍占青少年犯罪总量的多数。由此可见, 相对贫困造成的紧张感和日益膨胀的物质需求, 很容易产生犯罪动机。
二、青少年犯罪共性特征形成的原因分析
青少年犯罪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 之所以控而不止, 防而有漏是因为它是一个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 青少年自身身心失衡
在青少年阶段, 情绪具有波动性大和难以自控的特点, 容易把握不当。同时, 这一时期独立性和依赖性并存, 在其社会化的过程中会涌现出各种需求, 这些需求得不到适度平衡, 就容易使青少年身心处于长期的不稳定状态, 会难以自控而违法犯罪。对事物的认识不全面、不深刻, 容易以偏概全形成偏激的认识。而且在情绪遇到刺激时会有较大的波动, 自制力差, 在哥们义气、“复仇”等因素影响下极易导致犯罪。
(二) 社会失范的负面影响
社会的转型, 网络的兴起再加上外来文化的入侵, 使文化日趋多元化, 而这其中不免会有糟粕。同时, 社会上一些娱乐场所以营利为目的, 未尽到其社会责任。另一方面, 正面积极的文化精华缺失。在腐朽文化泛滥之际, 正面宣传教育不能很好地引起青少年的注意。宽松张扬的时代风气冲击着传统的道德体系, 市场经济实用主义的价值观则被不断强化巩固。由于青少年辨别力不强,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青少年的犯罪行为。同时, 目前在青少年当中缺少可以亲近的榜样。
(三) 家庭、学校教育的缺失
1. 家庭教育的失误
“问题家庭”可以概括为放纵型家庭、不完整家庭和虐待型家庭。当然除此三种典型的“问题家庭”外, 家庭教育还存在着其他的问题, 比如重成绩轻教育;缺乏沟通交流;家风不正等。
2. 学校教育的不力
学校作为青少年接受正规教育的主要场所, 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 但改革开放几十年来的教育状况存在不足, 主要表现为教育内容失调和教育理念偏差。虽一直强调德智体全面发展, 但“德”上的失衡没有实质性的突破。在一些学校中, 缺乏对后进生的关怀, 人为将学生分为三六九等, 易导致差等生自暴自弃, 产生厌学、辍学的现象, 本该在学校接受教育的青少年过早流入社会。
三、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对策
预防青少年犯罪是统筹兼顾的过程, 只有集中社会各方面的力量, 形成合力, 才能真正取得实效。以下是笔者对预防与控制青少年犯罪的几点建议:
(一) 青少年应提高自身素质, 塑造健全人格
青少年处于发育阶段, 完全可以对其人格进行塑造。首先, 青少年应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在受教育水平偏低, 知识结构不合理的情况下, 遇到事情难以自我调节, 很容易作茧自缚而施暴于他人。其次, 应有意识地提高辨别能力。明确哪些可为哪些不可为, 遇到困惑时主动与老师家长沟通, 应自动屏蔽不良信息的入侵, 提高免疫能力。最后, 应对自身有清醒的认识, 提高心理成熟程度。无论是消费还是其他事情, 都应该量力而行, 不攀比虚荣, 不去追求不属于这个年龄段的奢侈品。
(二) 净化社会环境, 构建国民价值体系
总体而言, 我们应坚持整顿与建设并重, 为其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首先, 消除社会不良风气“污染源”。各级政府要落实监督管理机制, 加大监管和查处, 禁止“亚文化群”的传播, 特别是注意对学校周边文化环境的净化。其次, 树立可亲近的榜样。榜样的缺失, 使青少年在道德建设上没有了参照物, 造成青少年的精神缺失。最后, 构建国民价值体系。在大力禁止不良文化传播的同时, 也要注意丰富社会主义文化, 形成有实际意义的价值体系, 运用中华文化的精华, 加大对真善美的宣传, 抵制亚文化的影响, 防止“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在青少年中的蔓延。
(三) 抓好家庭学校教育, 发挥预防功能
1. 强化家庭教育的作用。
首先, 讲究科学的教育方法。好的教育方法可以让事情事半功倍, 孩子教育也是如此, 要根据孩子不同的年龄需求有效引导, 做到“爱而不溺、严而不苛”。其次, 树立良好的家庭榜样。父母应以身作则, 言传身教, 增强教育的可信性, 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同时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尊重孩子, 对孩子足够关爱。最后, 加强家庭的管理与约束。父母应多与孩子沟通, 注意其思想意识变化, 在发现思想症结, 行为偏差时, 应适当疏导管理, 争取子女自身消除犯罪倾向。
2. 完善改进学校教育内容与理念。
首先, 育德育才并重, 强化法制教育。学校不仅要让学生学到知识更要注意对学生品行的培养, 加大学校的法制教育。其次, 重点还需作好“双差生”的转化。应本着“不抛弃, 不放弃”的方针, 对其行为积极地矫正, 不能一遇到问题就把学生推向社会。最后, 在校严格管理和约束学生行为。校风校纪的执行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规范学生的行为, 所以学校要针对新情况, 完善内部管理机制, 各部门配合, 齐抓共管。值得注意的是学校管理需宽严并济, 不能以惩罚为目的, 关键在于教育和规范。
摘要:目前我国青少年违法犯罪呈上升趋势, 在众多的青少年犯罪案件中有着一些共性的特征。文章分析总结这些特征, 并探求对青少年犯罪的预防对策, 期望社会各界能够给予更多的关注。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共性特征,原因,预防对策
参考文献
[1]杨建华, 钟其.青少年违法犯罪及预防体系构建[J].法治研究, 2007, (3) :53.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 犯罪原因 预防措施 相关对策
未成年人犯罪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带有普遍性和严重性的社会问题,造成未成年人犯罪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是由家庭、学校、社会等多种因素造成的,其中,家庭的负面影响是最直接、最主要的原因。
一、问题家庭与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目前,未成年人犯罪日益突出和严重,据有关部门调查,犯罪的未成年人80%以上是没有就学的未成年人,这些人中有的属于父母离异或死亡的家庭,无人管教,有的虽有父母,但整天四处浪荡,与同龄人结伙,父母放任不管;据相关资料显示,未成年人犯罪总数已经占到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其中,十五六岁少年犯罪案件又占未成年人犯罪总数的70%以上,未成年人犯罪初始年龄与70年代相比提前了2至3岁。调查表明,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与家庭存在问题的关系相当紧密。有30.5%的家庭结构不全;19%的父母有违法犯罪行为和不良嗜好;近50%的外来家庭居住条件较差。这些家庭问题都会对未成年人的成长产生不利影响,是导致未成年人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重要因素。
1、残缺家庭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影响
家庭是基于婚姻关系和血缘关系而产生的社会组织,在家庭关系中,夫妻关系,父母与子女的关系,都是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夫妻关系是家庭存在的基础。一旦由于各种原因失去夫妻的一方或双方时,便意味着家庭结构的完整性遭到破坏,形成残缺破裂。残缺家庭表现形式有:(1)由离婚、配偶一方死亡而造成的单亲家庭。(2)由婚外情、分居、配偶一方出走等问题形成的“隐性”的残缺家庭。(3)由父母外出打工后,老人、孩子留在家中的“留守家庭”。
2、家庭教育失当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影响
家庭教育不当是未成年人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家庭教育不当有以下几种类型:
(1)自由放任型。即父母不履行教育子女的义务,对子女听之任之,不管不问,放任自流。这种类型主要发生在农村地区和城里部分经商或父母文化程度较低的家庭,主要是由于家长文化水平低,法制观念差,受“拜金主义”影响,只注意满足孩子的物质需要而忽视思想教育,或只注意孩子的学业成绩而对思想教育不管不问,或干脆让孩子弃学经商,这种家庭教育方式容易使家庭成员之间关系冷漠、疏远、互不关心,使孩子形成扭曲的心态,性格内向、怪癖、冷酷、自私,一旦受到外界刺激,易产生偏激行为而导致违法犯罪。
(2)娇纵溺爱型。这种家庭教育方式表现为,父母让子女在家庭中处于优越地位,视如掌上明珠,一味满足子女在物质、精神、生活上的任何需求,造成“亲情过剩”。久而久之,则养成子女的骄横、任性、贪图享乐、唯我至上等不良习性,这在独生子女的家庭中尤为突出。骄纵溺爱所形成的不良习性,一旦恶性膨胀,遇到外界不良的诱因,便会导致违法犯罪。
(3)粗暴生硬型。这种教育方式表现为家庭对子女的期望值过高,但又缺乏科学的、正确的教育方法。当子女达不到自己的期望时,往往“恨铁不成钢”采用粗暴方法对待子女,深信“不打不成才”。有些则表现为家长平时放任子女,一经发现子女有不良行为,便打骂、体罚,这些教育方法,使子女身心遭到创伤,从而产生恐惧心理,增大了与父母的隔阂,性格孤僻、冷漠、脾气暴躁、情绪自卑、行为自私,极易到社会上寻找同情和温暖。
二、对策与建议
1、开展来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1)开展形式多样宣传活动。制定详细的宣传计划,利用各类媒体开设专栏专题,学校、社区通过出黑板报、张贴标语图片等形式广泛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犯罪法》、《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若干实施意见》、《公民道德实施纲要》;组织未成人思想道德宣传小分队深入农村,发放各类宣传资料,在全社会形成“关爱未成年、为未成人服务”的良好氛围。
(2)净化环境疏堵结合。重点整治和规范网吧经营,给网吧授挂“网络文明公约”,实行入场登记,把执法窗口前移,打击农村黑网吧,组织开展对未成年人进行“阳光上网”宣传,开通未成年人社区网站,为未成年人营造一个安全的网络空间。
(3)畅通心理教育渠道。邀请专家对中小学教师进行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培训,加快形成未成年人心理咨询教育专职队伍;在各中小学开设“心理咨询室”、“心理咨询信箱”、“心理咨询热线”等,为未成年人提供咨询帮助。
2、强化家庭教育职能。
家庭教育是教育的一种基本形式,是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教育的早期开发作用、长期感染作用、环境熏陶作用都是学校和社会教育代替不了的。对于父母来说,培养、教育子女是父母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只养不教,是父母的失职,教子不善,是父母的过错。因此,家庭应担当和强化对未成年人的管教责任:(1)应制定颁布家庭教育大纲。教育大纲主要包括家庭的规范;家庭的教育义务,家庭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具体监督和落实大纲的部门以及对虐待、放纵孩子作恶、失职的家长予以处罚和约束等内容。如果每个家庭都按照教育大纲来搞好家庭教育,调节好家庭生活,家庭关系,特别是心理关系,形成良好的家庭氛围,那么未成年人的生理和心理将会均衡地得到发展,将会切实有效地预防犯罪心理的形成。(2)应重视加强对家庭教育学、家庭心理学理论的研究和应用,针对当前家庭教育的缺陷,提出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常用未成年人权利保护法律法规》最高人民法院出版社2009年2月版。
[2]《少年法庭—一莫愁姐访谈失足少年纪实》当代出版社2009年1月第1版。
[3]中国青年报2008年10月集。
[4]中国妇运2008年集。
作者简介:
【青少年犯罪的动机及对策】推荐阅读:
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对策与思考12-22
青少年犯罪研究和对策09-28
关于青少年犯罪现状及心理的调查报告06-25
青少年违反犯罪典型案例及分析07-14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及对策研究12-13
青少年挫折心理分析及教育对策11-09
青少年的犯罪心理特征11-10
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演讲稿01-01
青少年犯罪01-17
青少年网络犯罪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