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专声乐教学论文

2022-04-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在中专学校开展声乐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如何提高声乐集体课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已经成为中专学校正在研究问题。为了培养学生的声乐素养,促进声乐集体课教学效率,结合目前中专学校声乐集体课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找出有效的解决对策,促进声乐集体课教学效果的提高。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艺术中专声乐教学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艺术中专声乐教学论文 篇1:

艺术中专声乐基础教学的思考

摘要:声乐艺术将音乐语言与民族语言有机结合,具有极高的艺术性与欣赏性。在声乐艺术学习中,声乐基础教学是重要内容,教师需结合学生的嗓音条件、学习积极性等科学制定教学策略,做好声乐基础教学。下面结合实际情况,谈谈艺术中专声乐基础教学该如何开展。

关键词:艺术中专;声乐基础教学;教学策略

声乐是一门较高难度的艺术,在音乐艺术门类的教学中,声乐教学可能是最困难的艺术过程。声乐基础教学不仅要讲究教学技巧,还需引起学生情感、精神等方面的共鸣,要培养学生的乐感,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感悟能力,让学生自己去感悟、体会与把无形的东西【1】。同时,声乐艺术既是一种知识的传授也是一项技能的培养,是艺术性与时间性很强的学科,在进行声乐基础教学时,要坚持原则,也要讲究策略。具体分析如下。

1艺术中专声乐基础教学原则分析

与其他学科相比,声乐教学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如在授课形式上,声乐教学采取的是一师一生制,同时,在专业技能、表现形式等方面,声乐也有一定的专业性,如声乐教学的“乐器”是声带与其他发声器官,这些“乐器”就潜藏在教学者与学习者的身体内;同时,歌唱者的自我听觉与客观听觉的途径不同,有时听觉效果甚至是截然相反的,且声乐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受上述特点的制约与影响【2】。艺术中专的学生年龄大致在15~18岁之间,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近具备最基本的嗓音条件,但是对于一些专业的知识、技能,如声乐中呼吸、腔体等知之甚少,在此背景下,教师在进行声乐基础教学时,必须把握以下原则:

1.1启发性原则

声乐基础教学要利用生活中的、具有启发效果的事物、体验等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学习,帮助学生获得灵感。如在向学生讲解演唱中的气息方面的问题时,可利用生活中常见的“打哈欠”这一动作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3】。打哈欠是每个人每天都会有的动作,但却很少有人注意到这一动作在声乐学习中的作用。如人们在进行“打哈欠”这一动作时,往往是先吸气,而吸气时的这种感觉往往有利于唱歌。因此教师可以用“打哈欠”这一动作启发学生学习,让学生通过这一日常性动作领会吸气的要领,获得具体感受,从而有效掌握歌唱要领,领会技巧。

1.2直观性原则

在进行声乐教学与学习时,示范与模仿是最主要、最基本的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按照直观性教学原则,适当应用示范、模仿等基础性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高效学習。与其他学科相比,声乐教学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在进行声乐教学时也不能按部就班,要想让学生掌握歌唱技巧、技能,就需要让学生对声乐产生一些感性的认识,并通过不断的接触、学习,让这些感性认识得以深化、强化,从而获得对声乐的独特看法与见解。如,在进行声乐教学时,教师可以先做示范,之后带领学生模仿老师,在进行一轮的示范后,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生情况做简单分析,同时通过模仿的方法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让学生直观体会到自己的不够理想的发生方法与声音效果,在此基础上,教师带领学生反复模仿、辨别、训练,加深学生大脑皮层的反应,促使学生的歌唱机能逐步协调一致,逐渐掌握声乐的发声方法与技巧,不断提升歌唱能力【4】。

1.3因材施教原则

每位学生的嗓音条件不同,学习能力、理解能力不同,因此学习效果也有所不同。在进行声乐基础教学时,教师不能追求教学的统一性与同步性,而是要坚持因材施教原则,根据学生的具体条件制定教学规划,选择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有效学习【5】。这就要求声乐教师不仅自己要对学生的声音条件、学习能力做到心中有数,更要让学生清楚了解自己的个性、特色,正确认识到自己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有效学习。

1.4循序渐进原则

在声乐基础教学中,循序渐进原则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进行声音训练时,不能急于求成,要按照声音训练的基本步骤进行。二是在选择训练曲目时,需从易到难,刚开始训练时以易为主,在具备了一定基础,掌握了相关技能技巧后再选择难度较大的曲目【6】。三是发声方法与歌曲表达应在循序渐进的规律下有机结合起来;另外,在培养学生声乐学习习惯,纠正学生在演唱、发音等缺点时都必须循序渐进,按照一定的步骤、规划慢慢进行,通过一个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过程提升学生的乐感,提升学生声乐演唱能力。

2艺术中专声乐基础教学策略分析

2.1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某件事物感兴趣,学生才会生出无限的激情与无穷的动力深入探究事物的本质,不至于半途而废。就声乐基础的学习而言,既是有趣的,也是枯燥的,有趣的是其与艺术、灵感、情感、美沾边,总会带给学生一些感性的认识,让学生感受到激情与活力;枯燥的是,声乐学习不仅需学习基础理论知识,还需进行大量、长期且系统的发声训练,只有具备长久的毅力才能坚持下去。大部分学生在刚开始接触声乐时都满怀期待,充满激情,但在学习一段时间后就会感到声乐并没有想象中的美好,因此渐渐失去学习的动力,影响了最终学习效果。针对这些问题,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培养学生对声乐的兴趣,让兴趣做老师、做向导,带领学生在声乐的海洋中扬帆远航。首先,教师具有丰富的学习与教学经验,因此当学生刚开始接触声乐时,教师就要给学生做好思想工作,让学生明白,任何门类的学习,都是乐趣与枯燥并存的,教师要让学生了解,在学习声乐基础时,必须要做好长期战斗的准备,即使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遭遇低谷,也不能放弃对声乐这门艺术的热爱,要想尽方法克服困难,取得成功。除了为学生做好思想工作外,教师也许进行一些教学策略方面的调整,进一步培养学生对声乐艺术的热爱。如在教学时适当调整曲目,挑选一些符合他们这个年龄段学习的,贴合学生欣赏趣味且旋律优美流畅、朗朗上口的民歌或是国外一些短小动听的艺术歌曲进行教学。或者,教师选择一些中外名曲,为学生播放一些音带、录像带等,通过视觉与听觉的双重冲击让学生更为直接、深入的感受到声乐艺术的魅力,从而培养起学习声乐的兴趣。

2.2加强基本功训练

15、16岁的青少年有一颗躁动不安的心,他们思想单纯、富于幻想但却缺乏毅力与脚踏实地的干劲,许多学生在初步掌握了学习技巧,尝到了科学发声的甜头后就将教师的谆谆教诲抛之脑后,不再按照教师的要求做好基础训练,而是一些高难度的曲目,企业在短时间内获得成功,但结果往往令人黯然。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必须要让学生树立起端正的学习态度,让学生明白基本功训练在声乐学习中的重要性,从而督促、指导学生做好基本功训练,为以后的艺术道路打下坚实基础。而且,实践表明,只有学生做好基本功训练,始终处于一个较为稳定的状态,演唱能力才会获得一个实质性的转变,在以后学习《江河水》、《孟姜女》等难度较大的曲目时,也能更好的掌握,无论是发生技巧的运用、情感的表达以及语言的运用等方面都能达到一个相对令人满意的状态。有人曾说过“一个新学生来到我班上,我总要对他进行一些调整,就好像把一辆车子推上铁轨,以后顺着轨道推就很省力了”【7】。声乐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也必须坚持并落实这一教学方针,从基础知识教起,抓好学生基本训练,将学生演唱状态调整到一个好的状态,使学生的各项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2.3锻造学生良好心态

在进行声乐学习时,一个好的心态是学生必须要具备的。这是因为,学习唱歌就必然要上台,对于上台这件大事,一些心态不好的学生往往会产生紧张、恐惧等消极心理,从而影响了正常发挥。为此,教师需在日常的基础训练中将心态训练也作为声乐基础训练的一部分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采取相应教学训练学生心理素质,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状态与正确的思想认识,从而稳定发挥、逐层提高。而对于学生良好心态的培养,需要教师做到以下几点:一是端正学生的思想认知,让学生具备正确的思想观念。作为一名声乐艺术学习者,学生应当明白,声乐艺术是广大群众的艺术,声乐艺术的表演也是服务人民群众,为群众带去美的享受,因此学生需树立服务群众,发展声乐艺术的思想,以谦虚的心态认真的听取宝贵意见,认识到自身不足,虚心接受群众与教师的批评,在批评中成长,在批评中进步。二是要指导学生做好登台演唱前的准备工作,教给学生使心情保持轻松愉悦的技巧,如指导学生在后台候场时,摒除一切杂念,认真将演唱曲目多练习几遍,做到有备无患。

2.4重视教学评价

客观、科学的教学评价在声乐基础教学中必不可少,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自己、帮助学生找准自己在声乐学习中的优点与缺点,同时也能激励学生更加认真的学习声乐。因此教师要结合学生的日常表现,有目标、有针对性的对学生的声乐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并努力使评价科学化、客观化、多元化以及情感化。首先,教师要落实日常评价,如抽时间让学生进行演唱练习,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为学生指出不足,让学生在每一个学习阶段都有一个清晰的练习目标;其次,教师要注重系统性评价,利用期中、期末等时段对学生的总体学习情况进行分析,帮助学生树立一个长远的学习发展目标。

结语

总而言之,声乐基础教学具有一定难度,在进行声乐基础教学时,教师需结合学生的嗓音条件、学习积极性等科学制定教学规划,坚持各项教学原则,选择正确的教学策略,实现高效教学。

参考文献

[1]吴威.探析高校声乐教学的现状和发展途徑[J].艺术评鉴,2019(03):85-86.

[2]王阿瑶.声乐教学中歌唱心理的调控与培养探析[J].北方音乐,2019,39(01):145-146.

[3]李雯靓.理论与实践结合是民族声乐艺术发展的重要途径——评《民族声乐艺术基础理论与教学实践》[J].中国教育学刊,2019(01):112.

[4]程乐.浅谈声乐基础教学[J].北方音乐,2018,38(23):176-177.

[5]任艳梅.声乐教学理念与声乐艺术发展探究[J].教育评论,2018(08):167.

[6]高方东.中学音乐教学中声乐教学的实践思考[J].黄河之声,2017(22):50.

[7]戈曼丽.声乐基础教学中的呼吸训练[J].艺海,2017(05):106-107.

(濮阳杂技艺术学校 河南 濮阳 457000)

作者:鲍军华

艺术中专声乐教学论文 篇2:

艺术中专校声乐集体课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在中专学校开展声乐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如何提高声乐集体课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已经成为中专学校正在研究问题。为了培养学生的声乐素养,促进声乐集体课教学效率,结合目前中专学校声乐集体课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找出有效的解决对策,促进声乐集体课教学效果的提高。

【关键词】艺术中专;声乐集体课教学;问题;对策

声乐艺术是比较传统的音乐形式,可以有效引发表演者和作者的情感,呈现美妙的声乐盛宴。同时在中专当中声乐集体课已经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当中,其对解决中专学生过多,教师数量不足的现状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校内实施声乐集体课仍然存在许多的问题。因此需要通过教学改革,使声乐集体课教学受到学生的欢迎,从而促进声乐集体课教学效率的提升。

一、中专声乐集体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声乐集体课教学是通过集体化的形式教授声乐知识,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提高学生应用音乐资源的能力。但是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会受到教学环境、师资力量、资金支持、教学理论等方面的影响,使得声乐集体课的教学目标无法实现。主要表现为,在课堂当中,无法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并且过度强调声音的训练,认为学生学会唱歌即可达成教学目标,并且将声音的呈现情况当做学生学习成绩的唯一评价指标,而没有重视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另外在许多中专的声乐集体课当中,使用“小课”扩充班式的教学方法,并且使独唱取代合唱、轮唱等学习方式,使得学生无法获得更加丰富的歌唱体验,影响了教学的质量。

二、中专声乐集体课教学的改进对策

(一)设立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声乐集体课教学当中含有许多的乐趣,需要教师和学生一起去挖掘,所以教师可以通过设立不同的情境,使学生置身其中,了解声乐集体课教学的内容[1]。首先需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联系声乐集体课教学的内容,设置对应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学会使用不同的感情进行歌唱。其次需要尽量引导学生走入所设置的教学氛围当中,使学生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将生活体验融入到声乐学习当中,从而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需要制定针对性的学习任务,不能漫无边际地设置与教学内容无关的情境。同时也要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互相分享学习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以学生为本,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声乐集体课教学的质量,需要以学生的音乐素养的提升情况作为评价标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做到以学生为本,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首先需要根据学生对音乐的感知程度,设置不同的声乐学习目标,使可以有计划地提升自己,使学生的声乐知识更加扎实[2]。其次需要将学生的学习情况,设置不同阶段的学习任务,使学生逐渐提高自身的声乐应用能力。最后由于中专生还处于比较活泼的青少年时期,好奇心强,因此在完成声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增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的小活动,使学生感觉到声乐集体课的趣味性,从而以更加饱满的状态投入到声乐学习当中。

(三)加强课堂指导,提高教学的效率

声乐集体课的开展过程中最好的状态就是使学生可以饱含激情加入到音乐学习当中,所以声乐集体课需要以此为鉴,加强对声乐教学过程的管理[3]。第一需要让学生在所设定的学科情境当中养成良好的声乐学习习惯,使学生可以更加轻松地掌握声乐学习的规律,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第二需要科学设计声乐教学的内容。比如可以以学生需要掌握的声乐技能和音乐素质为教学目标,按照教学内容的推进节奏,帮助学生学习更多的声乐知识。第三需要围绕声乐集体课的特色,开发新的声乐知识,将声乐集体课的趣味性充分发挥出来。

(四)使用信息技術,丰富教学的内容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应用于声乐教育的新型教学软件和硬件越来越多,在这种形势下,需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的效率。首先需要根据教学的内容,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将两者进行整合,丰富课程内容表现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次需要改变以往过度依赖教材的教学模式,通过信息技术引入最新的信息,使学生学会更多新的声乐知识。最后引导学生充分应用信息技术,自行下载声乐曲目,按照自己的兴趣开展个性化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五)加强课后反思,提高教学的效果

在完成课堂教学之后,老师需要进行自我总结和评价学生的表现,才能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其做法为:首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设立针对性的总体评价标准,然后进行综合性评价。对于表现好的学生可以进行鼓励,对于表现过差的学生需要及时进行指正,使其可以改正不正确的学习行为。其次声乐集体课教师不仅需要进行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也需要对自己的表现进行评价。比如鼓励学生指出教师的教学失误或者用词不准确之处,在教师自行斟酌之后,及时进行改正,提高教学的质量。最后需要从学生的声乐素养出发,进行总结课堂教学的亮点,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声乐知识,提高学生的自我总结的能力。

三、总结

随着中专声乐集体课的不断开展,显现许多的问题,比如老师过于注重唱歌技巧的教学,忽略了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较多关注学生的独唱能力,也忽略了合唱、轮唱等能力的培养;等等。这些问题的出现,严重影响了声乐集体课的教学质量。因此需要通过设立教学情境、教学以学生为本、加强课堂指导、使用信息技术、加强课后反思等方法,提高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兴趣,促进教学效率的大幅度提升。

参考文献

[1]和艳红.浅议当前中专院校声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14(01):152-153.

[3]音璠,段永慧,柴广育.对高师声乐集体课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思考[J].长治学院学报,2015(03):88-89.

[4]音璠.新教学理念下的声乐教学语言[J].艺术教育,2016(05):635-636.

作者简介:管恒川,无锡文化艺术学校,研究方向:声乐教育。

作者:管恒川

艺术中专声乐教学论文 篇3:

科学整合普高语文教材 优化艺术中专语文教学

摘要: 本文主要以广州市艺术学校语文教学为切入点,讨论了艺术中专语文教学整合普通高中语文教材的可能性、必要性及整合普高语文教材的方式等。艺术中专语文教学可以结合专业及学制特点,采取单元或分或合的单元重组,与专题结亲,实现学教共振。鼓励学生自建知识体系,迎难而上,体验成功,激发学习热情。

关键词:中专语文;整合教材

目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包含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以及成人中专等多种形式。其中,中专、技校和职业中学是中职教育的三大主力军,其教学质量对于提高中职教学质量、培养高质量中职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我校创建于1973年,是国家重点职业中专,作为广州市唯一一所综合性艺术中专,多年来积极改革教材模式,促使教材更好地满足教学需要。特别是语文教学,冲破普通中学与中专的界限,整合中学语文教材,优化教学模式,在新课改中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尝试。

一、艺术中专语文教学选择普高语文教材的可能性

(一)中专语文与普高语文存在共性

中专语文教材版本复杂,编写起点大都略低于普高,或相当于普高。中专语文与普高语文都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无论在普高还是中专,语文都是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在语文教学中都要提高学生理解语言、表达语言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陶冶情操,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

(二)中专语文教材与现行普高语文教材相比,内容相对陈旧

中专语文教材变革少,时代性不强,现代化程度低,不符合当今学生发展的需要。而中学基础教育语文教材经改革后,思想性、科学性、启发性、艺术性、趣味性较强,内容与社会的大环境联系紧密,更有利于实现培养有个性的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语文教育的目标。

(三)选用中学语文教材可以创设浓郁的文化氛围,并且兼顾部分学生的升学需要

当前,大部分艺术中专生存在这样一种现象:艺术实践积累了很多舞台经验,却无法用文字表达总结;阅读文艺评论、美学概论等理论如同隔靴搔痒,不能领悟文字的全部。鉴于这种情况,语文教材和语文教学应顺应时代的要求,着重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语文能力,强化学生的人文精神。与普高生相比,艺术中专生长期受艺术熏陶,有视野开阔、审美能力较强等优势,语文教学中应利用学生的这些优势,为培养心香德馨的艺术人才创设浓郁的文化氛围。

二、艺术中专语文教学整合中学语文教材的必要性

与中学语文的主科地位相比,中专语文是基础课,教学时间少,教学对象基础参差不齐。中专语文只有整合中学教材,对教学内容作适当必要的调整,才能有效利用教材资源,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保障中专生学习中学教材不流于形式,将提高艺术中专生语文能力落到实处。

此外,近年来,大中专院校不断扩招,招聘单位用人学历层次逐年提升,部分学生经过三年的中专学习之后会参加高考以期进入高等学府继续深造。因此,选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内容,有助于学生参加升学考试。

(一)顺应知识集约化趋势整合教材,有助于解决教材与课时之间的矛盾

艺术中专语文教学中整合中学语文教材,并非否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不是在中学教材基础上大量补充新信息,而是将复杂的知识集约化。艺术中专学生的兴奋点大都集中在专业课堂,语文的学习时间主要是课堂时间。知识集约化能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快地最有效地掌握最基本的具有迁移性的基础知识。

(二)整合教材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培养,有助于解决教材与学生薄弱的文化基础之间的矛盾

现行语文教材(如人教版)使用地域广, 不同地方使用同一套教材的情况普遍。虽然考虑到学生共性,但仍存在地域、个性的差异。学生层次不同,教材难以提供个性化培养方案。因此,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整合教材,遵循整体优化的原则,适当改变学习材料的呈现方式,教学效果会更好。

艺术中专生普遍文化底子薄,部分学生自卑心理严重,认为自己的文化课水平不能与普高生相提并论。整合教材,贴近艺术生艺术实践及行业特点,可以激发学生把已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迁移到新的学习中,在教师的诱导下,积极探索,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循序渐进地增加学生的语文积累,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三)整合教材协调中专语文与中学语文的差异,有助于保障教学质量

整合包括教材顺序的变化、地位的变更还有内容的增删。整合不是随心所欲的盲目和无原则,而是针对中专学生的特点作出的适当调整。例如,要求学生知道用“门庭若市”这个词来造句就行,不必一定强求学生知道该词最先见于《战国策·齐策》。同样,读某一作家的文章,能对一文章有所感悟,有所理解,能在自己的写作实际中加以借鉴就行,不要求学生一定要知道这一作家出生于何年何月,受过哪些教育,写过哪些文章,有过哪些奖励和处罚之类的情况。

三、艺术中专语文教学整合中学语文教材的具体做法

整合的总原则是:多种方式整合中学语文教材,使教材简约化,使学生在原有的语文基础上,提高学习热情,进一步巩固和扩展专业学习、适应现代社会就业、交往和终身发展所必备的语文基础知识、口语交际、阅读和写作的基本能力,发展个性特长。

(一)结合专业及学制特点,整合教学内容

初中毕业生起点的三年制专业,如影视表演、群众文化艺术(音乐舞蹈)、声乐、钢琴以及美术设计等,采用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课本(共五册)。

小学毕业生起点的六或七年制专业,如芭蕾舞、中国舞及歌舞专业等,采用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本(共五册)和粤教版高中必修课本(共五册)。

较为特殊的是小学毕业生起点的四年制专业——国标舞专业,采用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本(共五册)和粤教版高中必修课本(共五册)。四年时间完成普通学生六年课程,时间紧,任务重。国标专业赛事多,学生用于语文思考的时间就更少了。因此,教学中需要大跨度地重组语文内容,以精选内容营造语文氛围,保障教学质量。该专业学生主要参加成人高考,教学中要辅以适当考试指导。

(二)打破单元界限、课文界限,多种方式整合教学内容

1.单元重组,分合有度。

合并内容相近者,突出重点。布置学生预习各组内容,通过浏览对单元概貌有个清晰的了解,然后把性质相似的课文组合在一起教学。如《变形记》和《等待戈多(节选)》等课文的教学,可在学生预习浏览的基础上,简单介绍西方现代主义小说、戏剧的特点,选取课文片段精读,突出重点感受小说和戏剧中的人物性格和语言特色、戏剧冲突等。

分解教学内容,降低难度。教材中,有些课时内容分量较重或较难理解,可分解教学内容,放慢教学进度。如《阿Q正传》篇幅长,内涵丰富,较难全面理解。在学习前,先优化集中复习已学过的鲁迅作品,如《祝福》《药》等,联系这些已知人物的命运再学习《阿Q正传》,这样学生对阿Q的理解就会较为到位。

2.专题结亲,学教共振。

教师首先按知识点组织专题,以题“结亲”,系联知识,然后让学生亲自动手解决问题,加深印象。师生之间有了教学上的合力,才会有教学上的共振,才能提高教学效益。比如教师组织《现代诗歌》专题,将中国现代诗《再别康桥》和中国当代诗《致橡树》《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及其他诗歌读背篇章中的《雨巷》结合在一起学习,让学生集中体味文风,并与当今流行歌曲歌词对比,尝试作词。

3.自成体系,体验成功。

语文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教学,不搞一刀切,把学生之间的差异看成是教学的资源, 将人文与艺术、科学等主动整合到教学活动中去,让学生依据自己的经验建构知识体系, 让学生在建构中体验成功乐趣。例如,戏剧单元《雷雨》和《哈姆莱特》教学即可充分发掘学生的专业差异。学习《雷雨》,影视表演专业的学生可能会马上联想到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学习《哈姆莱特》,芭蕾舞专业学生会联系到芭蕾舞剧《哈姆莱特》《罗密欧与朱丽叶》,而美术设计班的学生会联想到已被改编为动漫的莎士比亚作品。教师则可以启发学生把语文和他们感兴趣的专业知识相链接,既节约了教学时间,也令学生的知识得到衍生。这样,能够使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基础上获得发展,而非使每个学生获得一样的发展。

4.逆流而上,激发热情。

按由易到难的常规顺序教学,难以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克服困难的精神。教师可在学生已有一定知识储备的基础上,设置一些困难,让学生迎难而上,更能激发他们的求知热情。

高中语文教材约百分之四十是古代文学作品,但艺术中专生的古汉语功底浅薄,讨厌学习文言文。因此,教师在讲授之前可以先给学生确定几个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理解课文。例如,《与妻书》《宝玉挨打》《失街亭》《段太尉逸事状》等课文,语言文字障碍少,人物故事情节鲜明。教师可以围绕情节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改编课文,发挥想象续写情节、表演情节等,从而完成对文章的解读。

5.循序渐进,渐入佳境。

任何一种能力的培养,都是从简单的基础开始,最后过渡到整体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口语和书面语的表达能力,教学时要注意循序渐进引导培养。艺术生疏于收集论据,教师首先要查漏补缺,平时有针对性地给学生补充论据素材,这样学生议论时才会有论据可言。艺术生专业不同,特点不同,口语表达基础能力也不同,训练口语表达时,要针对各自的特点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美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可从阅读有趣的绕口令开始,让他们动口说话,从而动脑思考,动心学习;影视表演、声乐专业的学生则可直接进入遣词造句训练,逐步使其表达由感性上升到理性。

四、结语

根据系统论的基本观点,要优化教学过程,必须优化整个教学系统。教学系统包括教师、学生、教材、教学目标、方法以及教具等多种因素,而教材内容是教学系统的主要因素之一。整合教材应该本着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以培养学生语文能力为目标,改变教材的逻辑知识体系和版面样式。只有从整体优化的目标出发,科学整合教材,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才能实现 “一切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这一最高宗旨。

(作者单位:广州市艺术学校)

参考文献:

[1]潘双林.重组整合扬长补短发挥板块最大效益[J].语文学刊,2009,(2).

[2]张信群.职高语文课堂教学人文性和工具性整合实践探究[J].中等职业教育,2008,(20).

[3]刘仁增.着眼于“语文”着力于“整合”[J].语文教学通讯,2008,(7).

[4]孙小建.谈职高语文课程的有效整合[J].吉林教育,2008,(32).

见习编辑朱守锂

作者:武丽梅

上一篇:大学生个人实习总结(精选2篇)下一篇:教育结构职业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