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文化标志设计论文

2022-04-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THECHINESECHARACTERSMODELLINGAPPLICATIONRESEARCHINLOGODESIGNING摘要:在标志设计中利用汉字的造型性,传递更多的文化内涵。从汉字单体造型性,多体造型性,复合造型性,汉字结合形式美法则,汉字结合视错觉原理五个方面进行论述,运用头脑风暴法对汉字进行标志设计。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汉字文化标志设计论文 (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汉字文化标志设计论文 篇1:

标志设计中的书法应用研究

关键词:标志设计 书法艺术 品牌 创新 传统文化

引言

标志设计是视觉传达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设计类别,在企业形象设计中起着统领全局的关键作用,一个企业的文化内涵可以通过标志形象体现出来,现代优秀的标志设计越来越注重借鉴传统的图案纹饰,以及从民族民间艺术中提炼设计元素,书法在传达汉字语义的基础上具有特定的图形线条多种视觉艺术形态,也受到众多设计师的青睐,应用在现代标志设计中。

一、标志设计与书法艺术的渊源

(一)標志设计的起源与发展

远古时期的人在岩石上刻划图形符号表达思想,用图形沟通交流,成为最早的视觉语言,在中国,标志的产生可以追溯到古老的图腾,比如女娲氏族的蛇图腾,草原部落的狼图腾。由于交通的闭塞,信息的落后,语言的障碍,各个民族部落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独自发展出自己独特的图形纹样,后来随着手工业的发展,出现了商品交换时期的印章标记,包括不同行业店铺用的幌子标牌,都是现代标志设计的萌芽[1] 。

各个民族拥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只有通过学习才能彼此沟通交流,而标志符号等视觉图形,可以打破语言文字障碍,成为国际化的符号语言,比如奥运会中应用的标志性图形就可以被各国的运动员识别,充分体现了图形符号的指称作用[2] 。随着电子信息科技的迅猛发展,互联网让很多人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很多国际知名企业的标志形象通过日新月异的信息传达,能够快速与世界各地的消费者建立有效的连接与沟通,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让世界变得更加亲切和熟悉,标志设计也在图形文字符号基础上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变化发展。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工商业的兴起与发展使国际商业往来越来越频繁,商业品牌的竞争日益加剧,一个成功的标志可以给企业品牌带来巨大的商业利益,标志越来越显示出其独特作用和实用价值,有民族特色、有品位、有文化内涵的标志设计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二)书法艺术源起发展概述

象形文字在几千年前就已经产生了,都是独立地从原始社会最简单的图画和花纹产生出来的,古埃及、古巴比伦以及古印度的象形文字都相继消失,唯有中国的象形文字甲骨文一直延续发展至今,汉字最大的特点就是其有“形象性”,象形的造字法是以自然界的客观事物为参照,从其外在形体中提炼出最本质的特征进行图形化线条化的表现。书法正是以汉字为载体,通过形象思维,将原本只有符号意义的汉字变成具有生命意味的形象,运用中国特有的毛笔,通过形式与结构的处理以及章法的运用,在平面的纸上表现出三维乃至多维的空间艺术效果。

书法艺术从甲骨文开始经历篆书(大篆与小篆)、隶书、草书、楷书和行书五大书体,以汉字的象形特质为艺术根基,这一点在篆书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书法中不同的书体有不同的字法、笔法和章法,字法就是字的间架结构方法,笔法就是写出各种书体的用笔方法,章法就是一幅字中上下字之间以及行与行之间的整体布局关系,这其中蕴含着独特的书法美学。

书法的艺术性很大程度体现在用笔上,笔法来源于生活,王羲之说:“夫著点皆磊磊似大石之当衢,或如蹲鸱,或如蝌蚪。或如瓜瓣,或如栗子……”,古人常用生活中的“屋漏痕”“锥划沙”来形容书法线条的立体感,这是利用毛笔的锥形特点,运用中锋行笔的效果,中间实两边虚,中间润两边糙,线条呈现出厚重的立体美感[3] 。如果没有墨色浓淡虚实的变化,单纯线条的粗细宽窄不同也能够表现出从平面到立体的变化,这就是很多平面单色标志图形具有立体感的原因,书法线条丰富的表现力非常适合应用到标志设计中。

(三)标志设计与书法的共通性

书法是以汉字为依托的“具象”艺术,也是以线条为核心的“抽象”艺术,书法的线条可塑性非常强,从甲骨文到金文,从篆书到隶书,从隶书到草书、行书以至楷书,书法都在具象与抽象之间行走。对于中国人来说,书法的具象性比较容易理解,而对于不认识汉字的外国人来说,我们的书法就像抽象画,尤其是草书,他们更能欣赏其抽象性,西方一些抽象画家的作品就是从中国书法中受到启发创作出来的,书法正因为有汉字作基础,才能够创造出生动的有生命意味的形象,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艺术[4] 。

标志设计需要借助人们的联想与想象能力,以设计对象的特性作为设计的依据,把点、线、面作为最基础的设计元素,在对象复杂繁琐的信息中提取出最有价值的信息进行高度概括,将其转化为具象或抽象图形,形成独具魅力的图形语言,释放传达出一种新的信息,引起受众丰富的联想,设计形式游离于具象与抽象之间,抽象图形具有深刻的内涵,比具象图形有着更强的传播力和审美价值[5] 。由此可以看出,书法和标志设计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书法的丰富内涵和表现力使其应用于标志设计成为必然。

二、标志设计中的书法应用形式分析

书法是以汉字为基础用毛笔在纸上书写的艺术,富有弹性的毛笔通过八面出锋可以写出方圆粗细干湿浓淡不同的笔画,产生刚柔相济虚实相生的视觉美感,王羲之《兰亭序》中的每一个字都像是精心设计出来的,这是王羲之对美彻底领悟后的自然流露。

(一)书法直接应用于标志设计

书法从商代的甲骨文开始到现在经历了三千多年的发展演变,先后出现了篆书、隶书、草书、行书以及楷书五种书体,在造型结体上各有特点,篆书是我国最早的一种书体,保留着象形文字中最多的象形特征,它将每个字形原本所包含的底蕴和意趣用一种类似抽象图画的手法表现出来,体现和寄托了先民们对自然、生命的美好情感和审美意味,以既简单却又极丰富的线条变化,将自然万物凝缩在无穷变化的笔画里,将具象与抽象奇妙结合,独具特色、高古典雅,具有强大、旺盛的生命力。

篆书的特点是依类象形,博采众美,笔画圆润,含蓄婉通,粗细均匀,古拙典雅,既有书写性又有装饰性,给人纯净简约的美感,应用于标志设计显示出极强的历史感、厚重感和文化感,许多大学和科研文化机构的标志都直接使用篆书,比如图1是北京大学标志,鲁迅先生1917年设计的,标志采用了“北大”二字的篆书,将“北”字与“大”字的篆书结构进行变化,两字上下组合有如一人背负二人,构成了“三人成众”的意象,给人以“北大人肩负着开启民智的重任”的想象,“北大”二字构成的造型还有“脊梁”的象征意义,鲁迅借此希望北京大学学生成为国家民主与进步的脊梁。图2是中国人民大学的标志,以圆形图章的造型作外形,中间用三个并列的篆书“人”字组成一个完整图形,体现了“人民、人本、人文”的寓意,彰显出以人为本、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办学理念。

隶书上承篆书,下启楷书,是古文字与今文字的分水岭,字的笔画结构开始慢慢脱离象形,不再有古文字那种明显象形的意味,而基本符号化了。清华大学的标志,“清华大学”四个字以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八个字校训使用的都是隶书,整体显得厚重大气。楷书、草书、行书是在隶书基础上派生出来的书体,笔法更为丰富,方笔、圆笔、中锋、侧锋、藏锋、露锋错综使用,都能够应用到标志设计中,比如郎酒的标志用的就是行书“郎”字,还有许多老字号的品牌都是直接用当年店铺牌匾上的书法题字作为标志,比如全聚德、同仁堂、一得阁、六必居、稻香村等,既有文化品味,又有历史厚重感。

(二)书法与图形结合应用于标志设计

书法与图形结合运用于标志设计,在传统标志中比较多见,比如餐饮食品老字号东来顺、王致和等标志,银行企业如中国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中国民生银行、北京银行等标志,白酒品牌如贵州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剑南春、汾酒、西凤酒、金六福酒等标志,航空公司如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上海航空公司、河北航空公司、成都航空公司等标志,品牌名称都是书法字体,结合图形组合成完整标志。

书法与图形结合需要表现并挖掘书法和图形之间的关联意义,使书法和图形达到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的效果。图3是云南白药的标志,标志图形宝相花代表吉祥如意,象征着“白药”在云南的地位,宝相花中间的宝葫芦则拥有“悬壶济世”的内涵,图形色彩鲜艳,极具民族特色,与“云南白药”四个带有魏碑笔意的行书组合在一起,刚柔相济,视觉上非常有层次感,充分彰显出“云南白药”的经营理念及商品特性。

(三)书法与字体结合应用于标志设计

书法能超越普通的写字成为艺术,是因为书写者能写得有审美效果,单个字的组合以及字与字之间的呼应关系,书写时俯要下应,仰要上呼,映带顾盼,充分体现了书法用笔结体的阴阳变化,显得气贯意连,自然生动。王羲之的《兰亭序》在用笔上中锋与侧锋变化穿插,丰富自然,起笔与行笔丝牵映带,呼应生动,流露出清秀洒脱的自然美,进入疏朗空灵的意境。

书法分篆隶楷行草五种书体,而设计印刷使用的美术字体就非常多了,常用的有宋体、黑体,这是印刷术出现以后从书法中的楷书规范形成的字体,方正匀称,与书法的笔画结合形成强烈对比,产生出不一样的视觉美感。比如餐饮品牌“老家味道”“四娘水饺”“巴奴”等标志,酒企品牌“毛铺苦荞酒”“红星二锅头”等标志,都是书法与美术字结合的标志设计,图4是中国劲酒的标志,“中国酒”三个字用美术字体很规矩地排列在方形结构中,“劲”字用行书放大书写,左右结构左高右低,动感强烈,书法和美术字形成大小动静对比,视觉冲击力大,品牌效应强。

三、标志设计中的书法应用思路探索

标志是一种有代表价值的视觉符号,这种视觉符号通过外在的表现形式充分显示其内在含义,标志设计有多种思路,设计师针对设计主体进行全方位研判,探寻最适合的表现形式。

(一)提取书法之“形”

书法中线条与结构之美体现在不同的书体上,唐代书家孙过庭说过,“篆尚婉而通,隶欲精而密,草贵流而畅,章务简而便,然后凛之以风神,温之以妍润,鼓之以枯劲,和之以闲雅。故可达其情性,形其哀乐”。不同书体造型风格各异,表达出各自不同的艺术特性,将其运用在标志设计中,会为设计师提供多种美学范式,丰富设计语言[6] 。

汉字是由多种笔画组合而成的“形象”,笔画的连贯性是楷书与行草书的重要区分点,以汉字字形为主体的标志设计,可以拆分笔画,部分笔画使用书法笔画,图5是香港“派”时装公司的标志,此标志由香港著名设计师陈幼坚先生设计,标志以汉字“派”为设计主体,其中点画使用行书,捺画使用楷书,中间的笔画以小写的希腊字母π使用黑体表现,多种视觉元素组合在一起脱离了汉字本身而升华成一个有意味形式和独特形态的标志,个性鲜明,既有传统形式又极具现代感。

(二)表现书法之“意”

书法来源于自然生活,单是书法中一个点的写法就从自然界很多事物中受到启发,通过高度的概括、适度的夸张、大胆的取舍,准确意象地表现出自然界的万物形态,营造意境之美。标志设计就是一种意象性设计,设计师需要找到最佳切入点把抽象的概念通过具体的形象化展现出来,突出个性化和象征性,这种标志设计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书法之意境应用于标志设计,需要具备书法美学修養,调动所有设计元素,制造气氛,引起视觉连动,达到书法、图形、文字等元素之间的气贯意连,从多方面获得简洁完美的视觉美感。图6是荷花节的标志,“荷悦”主题语用行书上下排列,荷花的造型用写意手法完成,从下往上代替“荷悦”两个字里面竖的笔画贯穿其中,上下呼应,给人清新诗意的美感。图7是松鹤面馆的标志,“松鹤面馆”四个字用隶书之笔意手写拉长字形,与面条的意念想融合,配合写意的面条图形,营造出一种轻松祥和的意境。

(三)传达书法之“神”

神韵是书法艺术之精髓,通过书法的用笔结构章法意境表现出来,是书法家生活和情感的最高寄托,神韵也是标志设计追求的理想境界。所谓传神,就意味着意境与形象的完美结合,在标志设计中要求设计师重视抽象的形象美,在设计的时候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然后生动形象地传达出它的精神气质。

草书笔势多变,得心应手之间写出精神和气质,应用在标志设计中最能传达书法的神韵,图8是天腾物流公司标志,以“天”字作为标志设计的主体,使用草书在红色圆形中反白,笔画保留草书的飞白,其神采特别契合快递物流行业的特点,纵任奔逸,赴速急就,与规整的“天腾物流”四个字组合在一起,既奔放又稳重,又不失现代感。

四、标志设计中的书法应用创新思考

伴随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文化艺术也呈多元化发展,在全球化的今天,设计更需要大力吸收本民族的艺术,标志设计在学习西方图形构成方面的设计理念的同时,需要不断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优势,结合中国的文化特点创新思维,书法艺术的美学形式以及独特的表现方式可以给标志设计提供更多更新的设计思路与方向[6] 。

(一)传统设计元素的创新

在现代标志设计中,许多经典的作品都融入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元素,如传统剪纸、中国书法、京戏脸谱、祥云图案、中国结等,但是传统设计元素并不是万能的钥匙,可以应用于所有设计,传统设计元素如果不经过创新改造就难以符合现代设计的规则,难以适应时代的要求,设计师最难做到的就是既保证传统元素的某些特征能够被识别,又可以与现代设计的规则相匹配。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在全面学习西方设计理念,追随西方设计风格的大背景下,香港的平面设计界以陈幼坚、靳埭强为代表的设计师,清醒地认识到不能一味迎合西方人的审美取向,必须从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汉字文化中去摸索提炼自己的设计语言,他们设计出一大批具有鲜明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又有现代意识的设计作品,获得众多的国际设计大奖,引领香港的设计风向,为中国年轻的设计师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是现代设计的源泉,设计师应该将审美情感植根于传统文化土壤,善于从传统文化中提取所需的设计元素进行创新应用,以适应时代发展的审美形式,重新焕发新的生命力[7] 。2008年申办奥运会的标志以及举办奥运会的标志都是传统设计元素创新运用的成功典范,图9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标志,设计灵感来源于中国传统书法艺术,将书法与剪纸的特点结合,创新出“冬”字意象主体标志造型,融合了魏碑与行书的字形与笔画结构特点,增强了字体的文化内涵和表现力,传统设计元素与设计表现形式内外融合,将厚重的东方文化底蕴与国际化的现代风格融为一体,既体现了中国文化特质,又展现了现代审美、运动、科技等内涵。

書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精神风貌,先秦文字拙朴意趣、汉代隶书浑厚宽博、魏晋行草潇洒自然、唐代楷书严谨正派,从不同书体不同风格的书法中都能提炼出设计语言,应用到标志设计中,拓展了我们的设计思维,广采博取融会贯通,标志设计给了书法创新发展的动力,提供了更广阔的应用空间。

(二)设计思维的创新

思维模式是决定标志设计能否取得创新成果的关键,创造性思维可以突破惯性思维模式的束缚,通过设计理念,将设计师灵感和事物表象之间进行紧密结合以及高度整合,结合设计思维对创新成果进行反复推敲,使标志富有创意和全新的形式美感,充分体现出标志设计的视觉意象。

标志设计需要先对设计对象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认识,然后确定使用何种设计形式,中文字体偏向书法风格的显得比较传统,如果品牌传达的信息有现代感,那么单纯的中文字体或书法设计则会显得单调,不能突出标志的现代感,在中文的标志设计里加入英文,现代感或者说格调就出来了,这方面的创新在陈幼坚的设计作品中有许多非常成功的案例,比如“大千茶楼”的品牌标志设计,大千茶楼四个字用的是楷书,按传统书法形式竖排,在每个黑色书法字的下面排列一个红色英文单词,笔画的粗细以及色彩都形成强烈对比,左边再配上灰色线描的举着鸟笼穿着长衫的人物形象,主次分明,传统与现代结合,东方与西方交融,内蕴深厚。图10《单农》是一个具有设计质感的服饰品牌,品牌定位相对高于大众品牌,标志中“单农”两字是单独设计的衬线字体,把宋体的横细竖粗特征进一步夸张,在竖画和捺画上使用书法飞白的意象性笔法,传统味道很浓,配上下面的SIMPLE LIVING英文字体凸显出现代简洁的理念,传统与现代的碰撞,看起来很熟悉却很有新意,视觉冲击力强。

标志设计离不开创新,而创新的核心在思维的创新,它是标志设计的基本策略,也是设计者心智历程的体现,纵观标志设计的发展历程,其在传承基础上不断创新,创新已经成为标志设计的灵魂。中国有着无穷无尽的艺术和历史泉源以资借鉴,设计师要善于把事物精简到其本质,以史为鉴化繁为简,标志设计才能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

结语

在文化艺术多元化发展的当今世界,设计同其他艺术一样要走民族化的道路,“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国的标志设计需要立足本土,全面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将传统文化元素创新性运用于现代设计中,特别是对书法美学的研究应用,极大地推动着标志设计与书法艺术的融合与发展,两者同属平面视觉艺术,从形式设计到情感表达意境渲染有着诸多的共通性,标志设计可以发掘出书法艺术中更多的审美特质,进一步提升书法的影响力,推动书法艺术的创新发展。纯艺术的书法可以为实用性的标志设计提供更多、更好的美学营养,提升标志设计的审美趣味,让走向国际的中国设计具有独特的“中国味道”[8] 。

作者:卢位安

汉字文化标志设计论文 篇2:

汉字的造型性在标志设计中的运用研究

THE CHINESE CHARACTERS MODELLING APPLICATION RESEARCH IN LOGO DESIGNING

摘要:在标志设计中利用汉字的造型性,传递更多的文化内涵。从汉字单体造型性,多体造型性,复合造型性,汉字结合形式美法则,汉字结合视错觉原理五个方面进行论述,运用头脑风暴法对汉字进行标志设计。以汉字的造型为基础,运用头脑风暴法进行创意设计得出四个标志。把汉字造型运用在标志设计中,是一种美妙的设计方法,可以在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使人们获取信息的同时,提升人们的文化与审美水平。

关键词:汉字造型 标志设计 图形识别 信息凝练 视觉形象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首先,中国的原始汉字的产生较为可信的说法为“仓颉造字”说,《说文解字·序》所言“及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庶业其繁,饰伪萌生。[1]皇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远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作书契。”[1]“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1]在仓颉所处的时空也不排除有一个“人人造字”的时期,但其中可能以仓颉的作用最为突出。[2]汉字发展为成熟的、系统的文字是在公元前14世纪的殷商后期甲骨文的形成阶段。[3]其代表为河南安阳发现的甲骨文,学界认为世界文字的起源多数与绘画相关,一般认为,刻画符号和原始图画用作原始汉字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刻画是结绳、契刻的演进;图画是原始汉字向语言符号方面的发展。[3]中国汉字从被创造出来的那一刻起,就是以“观物取象”的方法观察并模仿事物的外形,讲述事物的本质。[3]汉字通过模仿事物的造型,告诉人们文字所蕴含的事物的信息,因而具有造型的特征。

其次,随着汉字体系的不断完善,形成了汉字独特的“六书”,即“象形”、“形声”“会意”“指事”、“转注”、“假借”;汉字的“象形”、“形声”“会意”用于汉字的创造,“指事”、“转注”、“假借”是汉字的用法。[4]汉字的这种模仿事物外观造型的巨大优势,使古时期的人们不再使用结绳记事的记录习惯,记录的事情与信息与“结绳记事”相比更加清晰、准确、形象;“六书”方法的综合使用改变了汉字“象形”表达内容的不足,所表述的内容信息不但有事物的基本外形,更有声音去表达,用于群体间的交流,重要事情的流传,甚至可以对于更加复杂的事物进行精确、抽象的“会意”表达。[3]人们也得以运用汉字与其具有的造型特征记录古代部落发生的重要事情,例如迁徙、战争、丧葬、祭祀、征伐等重要事情。[1]

最终,汉字发展成为形音义三位一体的结构体,在形音义当中表义是汉字的主体功能。[5]三者对于文明发展的促进作用使远古人们逐渐走向文明,脱离了野蛮,也在历史的时空中为我们留下了最遥远的灿烂记忆与文化。由刻画符号和原始图画并用的具象性,到完善时期汉字的抽象性,以及汉字最终发展到成熟体系的符号性。汉字的造型语言决定了汉字是一种有巨大生命力和感染力的文化要素,作为高度符号化的视觉形态,它的演进史为当今的平面设计提供了丰富的养料和灵感,并能增强设计的文化底蕴。[3-4]

在当今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以互联网技术催生的新媒体使传统的平面设计的功能性、信息传达的广泛性、信息的及时性被逐渐放大。[6-7]传统的平面设计和新媒体艺术设计使得汉字的使用更加具有多样性与多元性,尤其是在视觉传达设计领域(包括传统的平面设计和新媒体艺术设计)的海报设计、包装设计、书籍设计、品牌形象设计,视频制作,APP交互界面等领域更加注重汉字造型的运用以及在画面上呈现的审美形态,满足人们对于汉字审美的新需求。其中又以标志设计对于汉字造型的使用最为频繁,标志是一种高度符号化的视觉语言形态,同时标志也是一种信息浓缩的视觉载体。[8]或者也可以说标志更是一种文化的视觉载体。《陈汉民标志艺术》书中的序言写道:“标志是一种文化现象,要有较强的文化底蕴,把传统文化、中国人的情感和时代理念、审美观点结合起来;标志设计努力去做到既是本土的文化,又和时代审美相结合,是国际的共识。”[9]如果说汉字本身的造型性优势可以很容易地由“读的语言”转化为“看的语言”,那么汉字转化为“看的语言”符号化、图像化就成为了其主要功能。[10]汉字这些特征与标志对于信息的传递具有异曲同工之妙,从一定程度上讲符号化、图形化的汉字也是一种标志,因此汉字的造型可以完美地运用在标志设计中。

汉字的造型用在标志设计中是以汉字本身的造型为基础进行设计,创造出具有独特含义与审美的标志。为了更好地在标志设计中运用汉字造型,在传递出清晰的信息的同时,可以满足字体和标志的识别性与文化内涵,文章作者运用头脑风暴法以汉字为基础设计出4个标志;另外,文章作者從五个方面对于汉字的造型在标志设计中运用进行论述,并对运用头脑风暴法得出的4个标志进行讲解。

一、汉子的单体造型在标志设计中的运用

(一)汉字单体造型的含义:汉字的“单体造型性”是指单个汉字在标志设计中,设计者以单个汉字的造型提炼出最主要的造型构造与自己的设计概念、设计元素相结合,表现出视觉完整的标志。设计者对于单个汉字的部首、一部分或者整个汉字进行图形构造、设计理念、设计元素的提炼,此时呈现出的标志在视觉上应简洁、识别性高、寓意联想清晰,整个标志易于被人群理解和记忆。

(二)单体汉字“花”的头脑风暴:头脑风暴方法是由美国学者A.F.奥斯本提出来的一种激发性思维方法,在实践中是指一种情景,一般指一群人围绕一个特定的兴趣领域产生新观点的情形。[11]头脑风暴的讨论是没有限定规则的,所有人在头脑风暴过程中提出的观点只被记录下来,成员可以在其他人提出的观点上继续产生新的想法,链条式无限延伸,结束之后再对观点和想法进行评议。[11]此文章中的头脑风暴方法的运用是基于作者完成的。平面设计的一般过程为:确定主题一提取视觉元素一视觉元素的形象化,其中的每一个步骤都可以通过头脑风暴法筛选与设计主题最确切的内容。[11]

本章作者在为贵阳市花溪公园设计标志过程中,首先在确定花溪公园为“人们休闲放松的活动场所”的设计主题后;然后进行头脑风暴,联想与花溪公园有关的视觉元素,有汉字“花溪”、景象“青山绿水”、休息与开心的人群、五彩缤纷的花朵等视觉元素;最后在对视觉元素形象化的阶段,文章作者发现最能体现设计主题的视觉形象是“花溪公园”四个字中单独的汉字“花”的“艹”、“亻”与人物形象的融合,因此文章作者以此三个视觉元素进行了最后元素形象化的提炼与升华。

(三)标志的呈现:标志的整体形象在形态上是以“花”子的“艹”字头与花字的“亻”人旁为主要的提炼内容,同时把人的轮廓形象经过高度的概括,三者的结合作为其最终标志。在色彩的运用上以中黄色体现出入们的热情、运动与创造力,体现出花溪公园给人们快乐的视觉形象。标志寓意花溪公园是人们的活力、青春、快乐,呼吸新鲜空氣的放松之地。整个标志简洁、识别性高,寓意清晰,联想丰富,像是一个飘飘的舞者,又像是一个奔跑的人。如图1所示。

二、汉字的多体造型性在标志设计中的运用

(一)汉字多体造型的含义:汉字的“多体造型性”是从两个及两个以上的汉字中提炼出主要的造型构造与主要的设计概念、设计意象、设计元素结合,构成完整的标志。汉字的多体造型运用需要处理好多个汉字在标志最终呈现的视觉形态的整体性,要删繁就简,适当保持字体和标志的识别性,标志的最终呈现要以形态与寓意的清晰表达为标准,不过多局限于汉字的造型。

(二)多体汉字的头脑风暴:文章作者以“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古诗设计的一款标志,运用了汉字的多体造型。首先,确定设计的主题为“思念”;其次,围绕主题进行了头脑风暴,进行跳跃思维的联想,得到文字“明月”与“思念”、太阳月亮与银河的形象、亲人形象、抬头望月的情景、家里面的八仙桌、窗户上的格栅、在外的游子、美味的饭菜、家里的父母亲形象等视觉元素;最后,在对于这些视觉元素进行视觉形象化阶段,发现最能体现设计主题的是文字“明月”、银河、月亮与太阳的形象。于是以文字“明月”银河、月亮与太阳为主要的视觉形象进行最后的视觉提炼升华。

(三)标志的呈现:以“思念”为设计主题的标志整体形态上是以“日”、“月”两个字组合成了“明”字,以残月的形状构成汉字“月”的外部构成总体的视觉造型。‘月”字中间的笔画两横,分别用以角度渐强的曲线表现;汉字“日”的外部“口”用以适度调整的曲线呈现,并与月亮的弧线形成了呼应,“日”字的中间一横用以圆润、稍微弯曲的横线表现,汉字“日”整体上像是睡在月亮怀里的孩子;月亮左半部分的留白、月亮下面以一条圆润纤细的弧线表现的银河,汉字“日”、“月”月牙状的月亮构成了汉字“明月”提炼后总体的视觉形象,所有的这些元素融合成了一个在银河中遨游,怀里熟睡着太阳,眉开眼笑的月亮。在色彩的运用上,汉字“日”的“口”采用太阳固有色的中度橘黄色,中间的一横用黑色,用以识别汉字“日”;月亮的颜色运用清淡高明度的蓝紫色,表现月亮的寒冷;月亮外面的银河由于太阳和月亮的光色影响,使用中高明度,纯度较低,略带紫色的淡橙色;月亮左半部分的留白运用白色,是月亮“阴晴圆缺”变化与太阳升起变化的想象空间,整个标志色都以黑色、黄色、蓝紫色的对比与和谐,体现出我们在“举头望明月”的思乡感情。在标志的寓意上,太阳落山与月上柳梢的昼夜的更替,人们无论身在何处,在夜晚每当我们举头凝视明月的时候,思绪总会飞回故乡,萦绕着家人;又或许在夜空下熟睡后,梦中我们在月亮陪伴下,飞跃万里天河的阻隔回到我们父母亲的身边,在睡梦中开心地微笑。整个标志形态简洁饱满,寓意深刻,富有诗意与意境,体现着文化传统。图2为“思念”标志设计。

三、汉字复合造型性在标志设计中的运用

(一)汉字复合造型的含义:汉字的复合造型性是指在两个以上或者更多的汉字中提炼出主要的造型构造,并与两个以上的设计意象相结合,进行多次的造型融合从而产生超出汉字造型性与现实事物意象造型性限制的全新造型形态。文字的复合造型用于标志设计,由于多个汉字的造型,选择其中最主要的、有特性的、能表达标志含义与视觉形态的汉字的造型部分;另外,还需要对现实事物的形态进行提炼,选择最能与汉字造型部分融合的形态;汉字的造型、现实事物的提炼、寓意表达、三者的充分融合,把握标志的整体造型,把三者完美地交融在一起。文章作者为“艺海素墨”美术培训机构设计的标志使用的是汉字复合造型。

(二)复合汉字的头脑风暴:在按照甲方提出的要求以“艺”、“海”、“素”、“墨”四个文字为基础,设计出一个能体现出美术培训机构的标志。文章作者应甲方的要求首先确定了“美术”的设计主题;其次,以“艺”、“海”、“素”、“墨”四个文字进行了头脑风暴,联想与设计主题相关的视觉元素,得到海水、墨汁、墨盒、毛笔、帆船、篆书、隶书、草书、行书、楷书这些视觉元素,在对视觉元素进行选择后发现“艺”、“海”、“素”、“墨”四个文字与大海、墨汁、墨盒、帆船、蓝色能确切地表达设计主题;最后,以“艺”、“海”、“素”、“墨”四个文字与大海、墨汁、帆船、墨盒进行视觉元素的形象化的提炼。

(三)标志的呈现:标志的最后呈现形态以“艺”、“海”、“素”、“墨”为基本的标志造型,并对这四个字的笔画运用线的圆润造型,给人以篆书的视觉效果同时结合船、砚台、海水翻涌的造型,犹如是一艘在大海航行的龙船,龙船破浪前行,无畏大海险阻。在色彩的运用上,“艺”字是用比印泥的赤红色稳重一些的暗红色,表示中国画的训练是书画一体的造型练习;“海”字则是用字体和下面的波浪表示,颜色用海蓝色表示大海的浩瀚;“素墨”两字用流动的中灰色墨汁和墨盒两者的交融,表示素雅的笔墨丹青的艺术追求。标志的整体视觉形态犹如一只龙船在大海中航行,在艺术前行的道路上没有一帆风顺的道路,只有砥砺前行,才能到达艺术彼岸。标志寓意取“艺海行舟,不进则退”鼓励书法学习者,整个标志充满动感,富有意境,色彩对比鲜明又不失和谐,识别性好,充满文化内涵。图3为美术培训机构的标志。

四、汉字造型与形式美法则的综合运用

(一)形式美法则的含义:形式美法则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与生产过程中对于美的形式及规律的经验总结与抽象概括,它既是人类所有关于“美”的艺术活动中共同遵守的基本原则,也是所有设计学科共通的必须研究的课题。[12]形式美法则主要包括:对称、均衡、对比、比例、节奏、韵律等。[12]视觉传达中的标志设计是形式美法则运用的自由国度。

(二)汉字“波”的头脑风暴:文章作者首先以“波”字确定设计主题为“水波”;其次,以“波”字进行头脑风暴,跳跃性的联想与“波”字有关的视觉元素,得到水纹、“波”字、水流、浪花、漩涡、蓝色这些视觉元素;最后发现“波”字的造型和以水滴顺时针旋转得到的漩涡相结合最能体现设计主题,于是对于“波”、水滴、漩涡进行视觉元素的视觉化提炼。

(三)形式美法则在汉字造型中的运用:鲁迅先生认为汉字有“三美”:“第一,意义美,用以感动人的心灵;第二,声音美,使人昕了悦耳;第三,形美,给人以视觉的美。”[3]鲁迅先生讲的“形美”包括汉字的造型美和形式美。从原始汉字的刻画,到殷商的成熟甲骨文,再到战国时期的大篆、秦朝的小篆、汉朝时期的隶书、唐宋时期的行书、楷书、草书有自身的特点与风格。

汉字的多样风格和特点可以与形式美法法则如发散、重复、渐变、平衡、节奏、韵律、对比等进行创造性结合。文章作者设计“波”的标志是以楷书的造型特点为基础,运用重复形式美法则,通过把汉字的“波”造型与水滴顺时针重复旋转得到的漩涡图形的结合,得到了一个“波”字的“氵”与水滴顺时针重复旋转得到的漩涡纹相结合的标志。

(三)标志的呈现:标志“波”的最终呈现形态是把“氵”以水滴的造型与字体的“氵”相结合,以其中的一个水滴为单位,以整个标志的中心为轴心进行顺时针重复旋转,整体的水滴在与作为字体“氵”重合的基础上又形成了漩涡纹样;“皮”字位于所有水滴的旋转中心,在整体上不但能清晰地识别出字体“波”,同时整个字体由于和顺时针旋转的水滴形成的漩涡纹结合在一起,更加有运动感;中间的“皮”重心向下,以视觉“平衡”满足文字识别性的同时具有视觉上的动态美。颜色使用黑色与湖蓝色,标志寓意为流动的水,生生不息。整个标志形态独特,视觉上富有美感美,识别性高。图4为“波”的标志设计。

五、汉字造型和视错觉在标志设计中的运用

(一)视错觉原理的含义:视错觉是由于人或者是动物观察物体时,基于经验主义或不当的参考物造成的错误的判断和感知。[14]视错觉视觉传达领域运用得非常广泛,把视错觉原理运用在汉字造型为基础的标志设计中能够会得到令人惊喜的标志。文章此处把视错觉分为形态的视错觉与色彩的视错觉进行论述。

(二)视错觉原理在汉字“波”造型中的运用:把汉字的造型运用到标志设计中之后,需要对于字体与标志的整体形态进行视错觉的调整,使得标志的整体形态更加适应人的视觉“平衡”。标志在视觉上的是“平衡”既是一种视错觉,同时亦是“美”的体现。科学研究表明人们主要通过视觉感知到外部信息,有83%的信息人们可以通过视觉到达人们的心智的。[13]因此,在以汉字造型为基础的标志设计中正确地使用视错觉,传达精炼的信息,占领人们的心智,能够更好地进行商业竞争,同时也能更好地服务于人们的生活。

1.形态的视错觉:对于一件平衡的构图来说,其形状、方向、位置诸要素之间的关系都达到了如此确定的程度,以至于不允许这些要素有任何些微的改变,如果这种不平衡的构图为艺术品所有,这件艺术品所要传达的含义就变得十分不可理解了。[15]因此,汉字的造型与视错觉运用在标志设计中,能够得到精简、平衡、美的标志形态,传递更清晰、精炼的信息与汉字文化内涵。

文章作者在设计“波”的标志过程中,为了稳定中间“皮”的视觉中心,把“皮”放到了以“水滴”围绕中心进行顺时针旋转,形成的漩涡图形的中心的下方,上面的留白空间多下方;同时“皮”字的右半边的“捺”的笔画与左半边的造型相比略显纤细,在长度上更加延伸,左右两部分在形态上形成粗与细的对比达到视觉上的“平衡”,可以在整体的视觉上具有稳重与运动的视觉力。标志中间“皮”的视觉“平衡”如图5所示。

2.色彩的视错觉:除了形状、方向、位置产生的视错觉外,色彩也可以产生视错觉。色彩的膨胀与收缩与色调有关,在服装设计中,相同的款式和面料的服装,暖色调和冷色调会呈现出不同的效果,如黑色具有收缩性,白色具有扩张感。[14]色彩的膨胀与收缩原理可以用在标志设计中保持视觉的平衡。例如,黑色的颜色在汉字中的显示会收缩,同样的字体造型尺寸大小一样,分别用黑色显示、红色显示,红色显示比黑色显示要更大,红色的色彩更有膨胀性。汉字的造型在与标志设计交融过程中,在确定好标志的尺寸、大小、位置后,可以考虑不同的“膨胀”颜色与黑色灰色的搭配,也可以综合利用形状、位置、大小、色彩的视错觉保持造型的视觉上的“平衡”,满足人们的视觉审美心理。

例如,作者在设计“波”的标志过程中发现,标志整体使用蓝色虽然会使整个标志色彩统一,但是在视觉上有些飘忽不定,缺乏视觉中心,中间的“皮”和水滴也没有联系,“波”字不宜被识别出来。为了解决颜色不“平衡”的视觉效果,把整体上的“波”字的“氵”使用黑色,黑色具有收缩效应,颜色上有了黑色与蓝色的对比,整个标志在视觉上平衡了,“波”字原本的意思就与水有关,汉字的“氵”与水滴的形状相结合,不但传达了精准的意思,同时也在视觉上给人流水动态的韵律美,如图6、7所示。

结语

汉字的造型性在标志设计中的使用,不单是局限于以上作者列举的五个方面,文章把作者运用汉字造型在标志设计中的设计实践案例进行了总结,以期促进汉字在当下信息时代能够有多元化的运用,同时提升标志的文化内涵。汉字造型与标志设计相结合的设计方法,既可以为企业传播良好的形象,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方便人们读图去获取信息进行沟通与交流;在服务于当下商业的发展的同时也可以提升我们的文化自信,毕竟在涓涓流淌地历史长河中,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文化没有间断过,当今世界上也只有中国人自己可以读懂本国5000年前的文明。[5]中国绵延积累的5000年的文明是中国最大的文化底蕴与文化自信,每一个汉字都包涵着厚重与精深的历史与文化,只有用中國的文化去做设计才能解决中国的问题,也只有是中国的才越是世界的。

在信息時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促使商业经济越发繁荣,经济的繁荣促使人们的交流与沟通更加频繁,人们需要在短时间内识别图形以获取信息,对于标志的设计要求更加简洁与平面化。汉字的造型性这种优势,可以完美地与标志设计相结合。把汉字的造型运用到标志设计当中,让中国汉字的造型之美、汉字造型的标志设计之美、汉字当中所蕴含的文化在我们的互联网、手机移动等终端的每一个字节中跳动,爆发出科技、文化与美的力量。新时代,随着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人们可以在享受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感受汉字文化的独特魅力,提升文化内涵与审美水平。

参考文献

[1]庄建东.汉字起源新说——“仓颉”:结绳记事向符号记事过渡时期的记事方法[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2(04):105-109

[2]胡志明.先秦汉字的历史发展[J].海峡教育研究,2015,03): 27-34

[3]张君,许丽.显性中的隐性从衩字造型语言的演进看造字的设计思维[J].设计艺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16、05):61-65

[4]王建斌,周晶.汉字图形化创意在LOGO设计中的应用[J].包装工程,2009,30(01):176-8

[5]李如龙.汉字的历史发展和现实观照[N].2014-12-08

[6]何璐君,王丹阳.“美好生话需要”视域下的食品包装设计[J].设计,2020,33(19):140-142

[7]姚凌骏.视觉传达设计在新媒体领域中的发展研究与探索[J].设计,2020,33(18):143-145

[8]黄晓菊.民族文化在标志图形设计中的体现[J].设计,2020,33(17): 48-50

[9]陈汉民.陈汉民标志艺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

[10]丁峰.汉字造型设计的审美价值及其发展趋势[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4):102-105

[11]田丽,张雅然.头脑风暴法与平面设计教学创新[J].美术教育研究,2017,22): 78-79

[12]卞小燕,郭熙.形式美法则在针织面料设计中的运用[J].毛纺科技,2020,48(01): 31-34

[13]余明阳,杨芳萍.品牌学教程[M]上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2017.2重印):157

[14]于洋,范作泽,初晓玲.基于视错觉原理的肥胖体男士T恤设计[J].服装学报,2020,5(04): 323-327

[15]鲁道夫.阿恩海姆(RudolfArnheim),滕守尧译.艺术与视知觉[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2019: 12-15

作者:赵彬彬

汉字文化标志设计论文 篇3:

浅谈古汉字与现代标志设计

【摘要】中国源远流长的文明发展史,孕育了灿烂的中国文化。汉字作为文化的载体,其形成与演变又无不呈现出人类文明的丰富内涵,从而使汉字成为世界上最伟大、最优美的语言文字之一。汉字是象形字形和丰富语义的完美结合体,其特殊的符号性质在现代标志设计中有着有利的竞争优势。在设计中,汉字的形态要与标志在形式、功能和审美上相辅相承,通过象征性意象表现来准确地解释设计观念,最终走向“文化图形”的形成。

【关键词】古汉字;标志设计;文化图形

我国的汉字文化源远流长,汉字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并发展起来的。文字是帮助记忆,传递信息的工具。

1汉字的发展

汉字的发展经历了多种形态,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行书—楷书。其中,甲骨文、金文、篆书与我们现在所用的汉字有着较大的区别,所以称为“古体字”。而隶书、草书、行书、楷书,被称为“今体字”。甲骨文为殷商时代的文字,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面,用于祭祀和占卜的,属于巫文化的载体。金文是指秦汉以前的青铜器铭文,青铜器的种类很多,以乐器和礼器最为常见,而在乐器中以“钟”居多,在礼器中以“鼎”居多,所以金文也叫“钟鼎文”。篆书分为大篆和小篆,篆书确立了一种规整匀称的模范,包含了简约的线条美和流畅的形式美。古体字与今体字之间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古体字依然保留着人类原始文化的雏形,其中浓缩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史。而今体字的出现就使这一内涵趋于淡化,而更多的是方便于人们的书写和识别。

近年来,基于古汉字的标志设计不断涌现,古汉字以其图形化的象形造型和深刻的语义内涵越来越广泛的在标志设计中被运用,成为设计师们热衷选用的设计切入点。但是,设计一个优秀的汉字标识作品,并不是仅仅停留在从汉字本身或是传统符号上借用外形,它在于设计师的设计观念及审美理想如何与这些客观物象进行完美融合。而设计意象作为“造物”与“审美”活动中产生的具体意识形式。在客观物象和主观情思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使之过渡到具体的设计形象,象征性意象表现形态正是设计意象最主要的表现形态之一,也是汉字标识设计里至关重要的一种方法。此外,作品所选择的题材同样也不是任意的和无足轻重的,它在作品中与形式式样相互依赖和相互配合,为抽象主体提供一个具体显现的机会。故在汉字标志中,汉字的形态必须与标志在整体的形式上、功能上、审美上相辅相承,通过象征性意象表现使之拉近与设计者渴望表达的某种抽象意念之间的距离。

2汉字的艺术表现魅力

而汉字作为一种文化,历经几千年的演变,其形态不胜枚举,千姿百态,都呈现出不同的艺术表现魅力。

2.1本质美的象形宇以自然为本,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的表现美,是汉字始祖—— 象形字的形态魅力之源。早期的甲骨文、金文的象形形态用简练的笔墨高度概括事物的特征,具有简洁明快、准确生动的艺术特点;还能用抽象的线条符号表现出语言和事物的精神状态,追求“神似”与“意似”;其最具独特魅力的一个表现的特点便是——拥有装饰性的符号美,其造字不受时间、空间、明暗、比例的限制,以自我审美理想来立意表现,删繁就简,突出形象平面化的轮廓,使其形成了符号化造型特征。

2.2构成美的小篆品味小篆构形的形态,会发现尽管字体笔法不一,但通过量感上的协调来达到均衡的美感;还通过对笔画结构的重复扭动,产生流畅的线条,造成形态的节奏和律动,故其有对称、均衡、韵律的形式美的表现特色。正是小篆的字体造型强调的这种线条间完美的构合性,使之被视为一种凝练、舒展生动的造型语言。

2.3装饰美的民间字体民间字体是民俗文化、喜庆、礼仪习惯等对日常生活形态的反映,被民间艺术家们表现得千姿百态,是极富传统情趣美的特殊汉字表现群。寄寓美好情感的意趣性是造就其字体表现的一个永恒主题,故民间字体造型必定体现出一种吉祥。追求完美自然的艺术美表现,是民间汉字造型的基本法则。古代的瓦当、铜镜、印章上的文字的组合,在有限的圆、方的范围中,不论字体多少,均体现出布局饱满恢宏的图案美。民间字体的艺术表现力还体现在浓郁的图案美的装饰性方面,也就是亦画亦字的表现方式。它们将真挚美好的情感,通过寓意和吉祥的图形形象,融人汉字的形态中,形成独具装饰情趣的特征。

2.4追求神韵的汉字书法汉字书法是书写汉字的艺术,在书画家的笔墨表现下,讲究书体的形式美、意趣的创造美所表达出来的气韵。王羲之的极致中庸、风神自远;颜真卿的雄浑豪迈、盛唐气象;柳公权的骨峻气道、爽利深挺;徐渭的方圆兼济、轻重自如;朱耷的浑然干练、中气内敛,历代书法家为汉字书法打上深深的个性烙印,极大的丰富了汉字的艺术表现力。而现代书体在继承传统书法艺术的基础上又有了新发展,在追求书体韵味的同时,展现出各自的个性和时代特征。汉字书法是以非物象的书写形态,表达出书法艺术的“神、意、韵”,使中国的汉字文化通过形态、体势和书写上升到了一种境界,正如美学家宗白华所说:“具有了艺术的价值,而成为美学的对象。”

3汉字意蕴美在标志设计中的体现

在运用古汉字为设计元素的标志设计中,我们要善于从汉字中吸取精华,使之更具意蕴美。

3.1水源与酒研究会的标志水源与酒研究会的标志(图1),立意取材于酒助书力,书发酒气,书酒因缘难分。形式上酒瓮意酿造。与自然流畅水形映衬,构成一“酒”字。红色是传统酿酒土坛、红纸的包装形象;黄色是记忆、是五谷,是闪着釉光的酒坛。借书法笔意道劲连绵的造型特征,象征研究会探酒寻源、索源问酒的主旨,充分体现了水源与酿酒的交融关系,整个标志流淌出如同华夏灿烂的酒文化一般醇香浓厚的审美意趣。可见我们的设计师需要探索本土文化的内涵,找出传统文化与自己个性的碰撞点,才能在设计中逐步形成自己的设计观念,这才是汉字标识设计成功的关键所在。

3.2林风眠百年诞辰纪念标志在林风眠百年诞辰纪念标志(图2)中,林风眠先生手迹“一”与其印章组合成汉字“百”字,象征林先生为中国现代艺术的先驱和中国美术学院的首任院长,点明百岁诞辰的主题。这个“百”字糅合了印章与书法两种不同的艺术表现力,暗喻了林风眠先生深厚的艺术造诣和俊逸洒脱的人格魅力。

3.3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标志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标志(图3),是金文“艺”字的提炼与归整。“艺”的本意是种植,这是一个会意字,像一个人手持一棵树苗栽种到土里去。种植草木需要一定的经验和技艺,所以“艺”字的引申意又当技艺,本领讲。例如《周礼》中所说的“礼、乐、射、御、书、数”,是指周代教育贵族子弟的六艺。此标志运用“艺”字的深层含义,给予美术学院一个清楚的界定,和准确的诠释。

3.4“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图4)字体部分采用了汉代竹简文字的风格,将这一字体的笔划和韵味有机地融入到“Beijing2008”字体之中,自然、简洁、流畅,与会徽图形和奥运五环浑然一体。字体符合市场开发目的,与标志主体图案风格相协调,避免了未来在整体标志注册与标准字体注册中因使用现成字体而可能出现的仿冒侵权法律纠纷。

3.5中法江苏时装培训中心“衣”字是一个象形字,上部代表衣领,下部代表衣襟相叠,两侧开口代表袖子。古人把上衣称为衣,下裙称为裳。因此“衣”字也就是上衣的形式。中法江苏时装培训中心的标志(图5)正是抓住“时装”这一核心词汇,运用了古汉字中的“衣”字,形象突出,主题鲜明。

4结论

综上所述,汉字是形象化的形态和准确丰富的语义两者的完美结合体,其特殊的符号性质在现代标志设计中有着极其有利的竞争优势。针对汉字这一特殊的、没有“舶来品”借鉴的设计题材,其象征性意象的表现形态也有着自己的特质,成功的构思使得汉字标识设计在传达之中有着文化的传承,在文化特性的理解之中促成创造新视点的形成,在造型之中将生活具体化— — “传达、理解、造型,三者在相互关联中最终走向‘文化图形’的形成。”汉字标识设计本身便是这么一种文化图形。

5参考文献

1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第2卷)[M].商务印书馆,1979:135

2鲁道夫·阿恩海姆著,腾守尧、朱疆源译.艺术与视知觉[M].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625

3黄有柱.论设计艺术的意象特征与表现形态[J].装饰,2002,(11):19

作者:朱洁皓 张若晖

上一篇:税务局半年总结下一篇:教师的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