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巨灾保险市场论文

2022-04-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文章通过对日本、西班牙等发达国家巨灾保险制度的分析,指出了我国巨灾风险保险体系建设的不足与差距。对我国巨灾保险市场现状的分析显示,我国巨灾保险市场存在着巨大的保险需求和有限的制度供给之间的矛盾,解决巨灾保险市场供求失衡的矛盾需要在政府的主导下、在法律体系完善的前提下、构建政府与商业性保险公司共同运作的巨灾保险体系,从而实现制度供给的增加。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国际巨灾保险市场论文 (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国际巨灾保险市场论文 篇1:

国际巨灾风险分散机制对我国的借鉴与启示

摘要:巨灾的频繁发生,不仅给人民群众造成巨大损失,也给国家财政带来沉重负担。对我国而言,借鉴国际成功经验,尽快建立和完善巨灾风险分散机制,已成为一个十分迫切问题。本文在系统总结国际巨灾分散机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巨灾风险管理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应从积极开展巨灾保险试点、加强巨灾再保险能力、尽快成立“巨灾基金”、积极探索巨灾风险证券化、建立健全巨灾保险相关制度等方面建立完善我国巨灾风险分散机制。

关键词:巨灾风险 分散机制 借鉴与启示

巨灾的频繁发生,不仅给人民群众造成巨大损失,也给国家财政带来沉重负担。对我国而言,借鉴国际成功经验,尽快建立和完善巨灾风险分散机制,已成为一个十分迫切问题。在系统研究国际巨灾分散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我国巨灾风险分散机制的相关建议。

一、巨灾风险概述

巨灾风险是指可能造成巨大财产损失和重大人员伤亡的风险。目前国际上还没有统一的巨灾标准,而且巨灾本身就是一个发展的概念。例如,美国保险服务局下设的机构财产理赔部(Property Claims Service,PCS)在不同时期对巨灾就有不同的定义,1983年前巨灾为超过100万美元的被保险损失,1983年后增加为500万美元,1997年后巨灾事件定义为引起至少2500万美元被保险财产损失并影响许多财产和意外险保户和保险公司的事件。

巨灾对人类社会的危害包括直接危害和间接危害,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讲,间接危害更甚于直接危害。

从直接危害看,根据瑞士再保险公司编发的全球性权威保险杂志Sigma的统计资料,1970-2010年的41年间,造成超过10万人以上死亡的巨灾事件发生了6次,平均每次死亡人数超过21万人;造成超过1万人以上死亡的巨灾事件发生了25次,平均不到两年发生一次。其所列的造成保险损失最多的40次巨灾事件的保险损失都超过了24亿美元,其中有8次事件超过l00亿美元。

从间接危害看,一方面是巨灾对人们心理的影响。巨灾的存在使人们在心理上产生忧虑感和恐惧感,影响人们的生活品质和工作效率,严重时还可能导致重大经济损失甚至社会动乱,历史上由于灾害造成的社会动乱、政权更迭屡见不鲜。另一方面是巨灾风险对资源配置的影响。巨灾使国家需要将原本用于其他领域生产建设的资金和人力资源改为紧急救助和灾后重建,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

二、国外巨灾风险的分散机制

目前,各国应对巨灾风险的方式有很多,除了建立巨灾保险以外,还通过再保险市场、资本市场和巨灾基金转移巨灾风险。

(一)建立巨灾保险转移巨灾风险

巨灾保险是国际上最常用的转移巨灾风险的工具。在灾害发生后,保险人通过给予被保险人一定的经济补偿,减轻被保险人因损失发生带来的经济负担。目前,美国、日本、法国、新西兰等国家都建立了巨灾保险。由于巨灾是小概率、大损失的保险事件,引起的个体保险损失与理赔之间不是相互独立的,与保险分散风险的基础理论“大数法则”相矛盾。同时,巨灾风险可以在短时间内猛烈冲击保险公司和保险市场,引发连锁理赔反应,与保险业务普遍具有的长期性特点相矛盾。因此,与一般性保险业务相比,保险公司承保巨灾风险的成本非常高,巨灾的发生可以轻易打破保险公司常规经营,甚至加速保险公司破产。近年来,巨灾的频繁发生使保险业遭受的承保损失增加,偿付能力比率下降,影响了保险公司提供巨灾保险的积极性。根据Sigma统计,2010年的2180亿美元的巨灾经济损失中,巨灾保险仅提供了约20%(430亿美元)的保障。

(二)通过再保险转移超额风险

再保险是传统的转移超额风险的最常用方法,可以克服单一保险人资本额低、实力有限的局限性。但近年来,再保险的不足也渐渐显示出来:一方面是再保险业的资金规模有限,承保能力受到制约;另一方面是再保险价格过高和保障范围不够。一般情况是,一次巨灾事件发生后,再保险价格将迅速上升,这种上升的价格可能高达期望损失的数十倍,同时再保险的保障范围也将大幅度减少,这种价格的上升和保障范围的减少,极大地抑制了保险公司对巨灾再保险的需求。根据Sigma的资料,在美国巨灾多发地区的巨灾保险暴露,只有小部分得到了巨灾再保险保障,其原因主要是价格过高和保障程度不够。

(三)利用资本市场分散巨灾风险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保险业的巨灾承保风险暴露呈现越来越大的趋势,依靠传统方法转移或管理这些风险暴露,将使保险业的保障能力与所承担的风险责任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针对这一问题,金融学家提出,通过巨灾保险衍生品将风险转移至资本市场,凭借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相结合的办法来解决保险市场承保能力不足。目前,通过资本市场转移巨灾风险的金融工具主要包括:巨灾债券、巨灾期货、巨灾期权、巨灾风险互换四个“传统”工具,以及应急盈余票据、巨灾权益卖权等“当代”工具。

(四)成立巨灾基金分担巨灾风险

为弥补再保险市场风险承担能力不足、并且鼓励保险公司承保巨灾保险,有些国家成立了巨灾基金来分担巨灾风险,如美国国家洪水保险基金、土耳其巨灾保险基金、新西兰巨灾风险基金和挪威巨灾风险基金。

三、我国巨灾风险管理现状及问题

我国是世界上巨灾频繁而又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其中以地震、洪水、台风危害最大。据民政部的统计资料显示,近十年来我国每年灾难所带来的经济损失基本维持在2000亿元左右,而包括生产中断、救灾救济在内的经济损失更为巨大。目前我国尚未建立完善的巨灾风险分散机制,巨灾损失补偿主要依靠政府财政补贴和社会捐助,商业补偿如保险补偿所占份额很少,赔付水平与国际平均水平相差甚远。如2008年雪灾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为1516.5亿元,而保险赔付不足50亿,仅占实际损失的3%;汶川地震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8451亿元,而保险赔付仅18.06亿元,仅占实际损失的0.2%。2010年洪灾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30亿元,而保险赔付仅约为7.61亿美元,仅占实际损失的1.44%,远低于全球平均30%和发达国家60%-70%的巨灾保险赔偿水平。

由于财政拨付的有限性、社会捐助的不稳定性和商业保险的稀缺性,现有保障体系已越来越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一是政府财政救灾资金的大量支出,给政府的财政预算、政府当期财政支出增加了压力,而且财政往往只能提供灾后的基本补偿,仅仅依靠财政补助难以全面迅速地开展灾后重建和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二是这种非市场化的救助方式使人们容易过分依赖政府、社会组织和他人的救济与援助,不愿意通过巨灾保险等市场化的方式分散巨灾风险。三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巨灾风险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和市场对这些巨灾风险的保障需求都在日益增加。随着我国经济国际化程度的深入,一些大型投资项目在投资商考察、评估时,缺乏巨灾保险会对投资商的信心产生严重负面影响。因此,建立完善的巨灾风险分散机制,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造成我国目前巨灾风险分散机制缺失的原因主要包括:

一是巨灾保险市场“失灵”。如前所述,巨灾风险不符合“大数法则”的基本假定,“厚尾分布”特征使得风险集合分散的可能性大大下降,极端情况下甚至可能会出现“分散陷阱”。这对资本实力不强的国内保险公司而言,所面临的偿付压力更高。同时,巨灾保险涉及地质、地理、气象、水文、土木工程等多学科专业技术知识,技术门槛和投入成本相对较高,加之巨灾发生概率小,缺乏大量历史数据支持,科学合理地厘定出恰当费率不易,使保险公司难以设计出种类丰富、兼顾保险人和被保险人利益的巨灾保险产品。目前,我国商业保险公司提供的各类险种中没有专门针对自然灾害损失设立的险种,只是在部分险种中对于由于部分自然灾害引致的保险标的损失进行赔付,其余险种则将自然灾害引起的损失作为免赔责任。地震则被所有险种都列为免赔范围,只在少量建工险中作为附加险。总之,巨灾风险难以分散的前提下,商业性保险公司不愿意承担巨灾保险潜在的致命风险。

二是再保险市场供给不足。我国再保险市场发展时间比较短,市场主体单一、市场规模小,且再保险市场还没有与国际再保险市场紧密联系,分保能力极其有限。截至2010年底,全国共有8家再保险公司,其中中国财产再保险公司、中国人寿再保险公司是唯一两家国内再保险公司(属于中国再保险集团公司)。2010年,两家公司的分保费收入约为243.12亿元,仅占全国原保险保费收入的6.04%,供给能力明显不足,且近几年国内每年400亿元左右的分出保费中,约60%由境外再保险人承接。

三是民众的风险防范和保险意识不强。保险产品所依赖的“大数定律”要求有“足够多”的投保人,巨灾保险的特点对这一要求提出了更高标准。巨灾一旦发生,同一地区的赔偿损失将迅速积累,必然要求在全国甚至更大的范围内对风险加以分散,否则将会对保险公司的稳定经营带来巨大冲击。但由于巨灾发生概率小,投保效益不明显,导致群众普遍缺乏投保意识或心存侥幸心理,参保率低;相对于居民收入而言,巨灾保险费率较高也导致参保率不足,而过低的参保率反过来刺激费率的走高,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四是国家未出台专门针对巨灾保险的政策法规。目前,政府和保险业在灾害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不甚明确,对巨灾保险的保费连同其他保费一起征收营业税与所得税,巨灾保险管理缺乏有效的政策保障。此外,我国巨灾保险无强制性的保险法律制度作保障,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巨灾保险的覆盖面。

四、对建立我国巨灾风险分散机制的建议

一是积极开展巨灾保险试点。允许有实力、声誉好的保险公司以单个类型风险的巨灾保险保障机制为突破点,针对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威胁最大的地震、台风、洪水等自然灾害,分险种、分区域试点,逐步扩大巨灾保险保障范围。对不同的地区可采用不同的地区性动态费率政策,同时规定免赔率和免赔额,以提高人们防损减灾的意识。

二是加强巨灾再保险能力。可考虑成立中国巨灾再保险公司或由中国再保险集团公司行使国家巨灾再保险公司的职能。与此同时,应进一步开放我国保险市场,加强与资金实力雄厚、业务技术精湛、经营经验丰富的国际知名再保险公司和组织的合作,例如慕尼黑再保险公司、瑞士再保险公司、英国劳合社等。

三是尽快成立“巨灾基金”。巨灾风险具有危害性强、影响面广以及损失金额巨大的特点,商业保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无法独立承保巨灾风险。因此,有必要建立巨灾基金,对超过再保险公司赔偿限额以上部分给予赔偿。该基金应由政府和商业保险公司共同参与设立,基金的筹集渠道包括:中央和地方财政直接拨款、保险公司巨灾保费收入提成、社会捐助资金等。此外,可以考虑发行巨灾彩票,所得收入转入巨灾保险基金。

四是积极探索巨灾风险证券化。通过巨灾风险证券化,不仅能解决承保巨灾风险资金短缺的问题,增强保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的承保能力,而且能将传统意义上不可保的风险通过证券市场进行转移,扩大保险经营范围。这样既满足投保人风险转嫁需求,又满足资本市场投资人的投资需求,使得更多主体参与、关注和支持巨灾保险的发展。无论是巨灾债券还是巨灾期权、巨灾期货,它们的运作都需要借助资本市场,因此发展和完善资本市场同样是构建巨灾风险分散机制的关键。目前我国的资本市场已经有一定的规模和水平,但还很不成熟,所以可首先考虑引进巨灾债券这一工具作为巨灾风险证券化的尝试。

五是建立健全巨灾保险的相关制度。在巨灾保险的立法方面,制定专门的洪水保险法、地震保险法等,明确有关强制性巨灾保险制度。对巨灾保险提供一定的财税政策支持,对开展巨灾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给予适当税收减免;对巨灾保险的投保人给予适当的财政补贴,使投保人承担的巨灾保险保费相对低廉,同时又能带来很大的巨灾风险保障,从而有效提高巨灾保险的社会覆盖面。完善巨灾保险数据采集标准,尽快建立巨灾保险数据库和巨灾风险模型,以便于科学评估巨灾风险。

参考文献:

1、Bruggeman,Veronique,“Capital Market Instruments for Catastrophe Risk Financing”.American Risk and Insurance Association,2007。

2、Gurenko Eugene, Building effective catastrophe insurance programs at the country level:A risk management perspective[M].London:Risk Books,2004:4.

3、何树红,陈浩,杨世稳,《巨灾风险分散模式研究》,《经济问题探索》,2010年第1期。

4、李姗姗,李颖,《巨灾风险管理刍议》,《财会通讯》,2009年第8期。

5、Munich Re,“Risk Transfer to the Capital Markets”.Munich Re ART Solutions,2001。

6、Swiss Re.Signma.Switzerland:Swiss Reinsurance Company Economic Research&Consulting[J].2011,(1)。

7、王新新,《以保险为重要内容的我国巨灾风险管理体系探讨》,《灾害学》,2009年12月,第24卷,第4期。

8、谢世清,《论发展我国的巨灾保险连接证券》,《金融与经济》,2009年第10期。

9、张琴,陈柳钦,《我国巨灾风险管理模型的设计及其运作》,《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

10、朱慧琳,《论中国巨灾风险保障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中国经济评论》,2009年第6期。

作者:王蓉

国际巨灾保险市场论文 篇2:

巨灾风险保险的国际经验与借鉴

摘 要:文章通过对日本、西班牙等发达国家巨灾保险制度的分析,指出了我国巨灾风险保险体系建设的不足与差距。对我国巨灾保险市场现状的分析显示,我国巨灾保险市场存在着巨大的保险需求和有限的制度供给之间的矛盾,解决巨灾保险市场供求失衡的矛盾需要在政府的主导下、在法律体系完善的前提下、构建政府与商业性保险公司共同运作的巨灾保险体系,从而实现制度供给的增加。同时,完善金融制度改革,为巨灾保险基金、巨灾风险债券的设立和发行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关键词:巨灾保险 国际经验 巨灾保险基金 巨灾保险债券

我国是一个巨灾风险高发的国家,地震、洪水、冰雪等恶劣自然灾害往往会对国家经济和居民家庭造成较为严重的破坏。据联合国的有关统计显示,20世纪全世界54次严重的自然灾害中,有8次发生在我国,其中,地震、洪水和台风对我国经济造成的损失最为严重。仅以地震为例,上个世纪发生在我国的六级以上的破坏性较为严重的地震共650多次,造成59万人死亡、1000余万间房屋损毁,数亿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高达数千亿元。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和不久前的汶川大地震更是对我国经济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失。

这些巨大的自然灾害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的平稳运行具有十分强烈的冲击作用,在不可避免的自然灾害发生之后,对受灾地区的重建和恢复无疑需要政府各部门的大力支持,特别是巨灾发生之后金融部门的救济参与机制将有力地促进受灾地区的恢复和生产。但从我国最近一段时期自然灾害发生之后金融部门的表现来看,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似乎缺乏一个有效的金融救济保障制度体系。

一、发达国家对巨灾救济的金融支持

从世界范围内来看,发达国家由于其完善的法律体系和发达的金融制度,他们对重大的自然灾害多已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金融保障体系。现分别以日本和西班牙为例来分析这些国家关于巨灾风险的处理。

由于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四大板块的接触带,日本是一个地震、飓风等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经过长时间的探索,日本政府通过立法及相关政策建立了一整套较为完善的灾后重建体系。日本的巨灾救助体系可以大致分为自救、政府救助和社会救助三大部分,其中以自救和政府救助为主,社会救助为辅。巨灾损失的防范主要通过保险和再保险来实现。日本农业保险由区域性农业共济组合经营,采取强制性保险和自愿保险相结合的方式,政府通过提供部分经费和再保险,构筑全国农业保险体系。一般情况下,首先由民间的保险相互会社即市、镇、村农业共济组合和都、道、府、县农业供给组合联合会经营农业保险业务,然后再由中央政府通过农业再保险特别会计账户和国家保险协会等渠道为其提供再保险。国家通过立法对主要的关系国计民生和对农民收入影响较大的农作物和饲养动物实行法定保险,农户参加保险仅承担很少一部分保费,大部分保费由政府承担。

同时,日本政府针对严重的自然灾害,在其重建过程中建立了一个专门的重建基金,重建基金分为两类:一是基本基金,主要由政府投入,主要是建设基础设施和基本的公共设施项目;二是投资基金,其主要是商业性项目。

与日本浓重的政府主导型的巨灾救助模式不同,成立于1940年的西班牙巨灾保障体系在1990年之后其巨灾保障就开始以法律为基础、以保险的方式由西班牙保险赔偿联合会来运作。该联合会是一个向财政部负责的独立法人,其有自己的资产,经营受私法管辖。巨灾保险费率由协会确定(一般为0.9%-19.5%),并实行10%的免赔(对特大灾害免赔率可提高到15%)。巨灾保险的保费由保险公司在销售普通保单(包括财产保险、营业中断险、机动车辆损失险和人身意外保险)时收取,然后转交联合会,保险公司收取5%的手续费。而联合会的赔付能力由国家担保。

比较日本、西班牙关于巨灾保险的有关规定不难看出,它们关于巨灾保险的设计具有明显的强制性,国家以法律的形式明确规定了巨灾保险的性质,同时,国家建立巨灾保险基金,通过扩展基本保险责任的方式销售巨灾保险,利用多种渠道分散巨灾风险。

二、中国巨灾保险的发展与现状

我国的保险业务自新中国成立起就一直受到政府的高度关注,巨灾金融保险的发展也是随着我国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发展而演变,我国巨灾保险制度的建设与发展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从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做出《关于实行国家机关、国营企业、合作社财产强制保险及旅客强制保险的决定》到1959年我国全面停办国内保险业务,这一简短的时期可以认为是我国巨灾金融保险的尝试期。1951年,在政务院做出《关于实行国家机关、国营企业、合作社财产强制保险及旅客强制保险的决定》之后,在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的具体推动下,1952年底,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大多数都办理了保险,其中,一些业务中已经包含着地震、洪水、暴雨等形式的巨灾农业保险;除此之外,一些地区还开展了以农作物和牲畜为对象的农业保险,为农业生产提供价值风险保障。

1980-1995是我国巨灾保险业务的恢复时期,国家从金融制度上保证了对巨灾保险的制度供给。这个时期,我国保险公司开展的财产保险、机动车辆保险、船舶保险、货物运输保险的责任范围均包含了洪水、地震等巨灾风险,同时,居民家庭财产保险、农业生产安全的保障范围中也包括了各类巨灾风险。但1995年之后,我国保险业监督管理机构从控制和防范保险公司经营风险的角度出发,停办了地震等一些巨灾保险业务,我国保险企业提供的各类企业和家庭财产保险中均将地震风险列为除外责任。至此,我国改革以来对巨灾保险的试点流产。

与日本、西班牙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成熟的巨灾风险保险体系相比,我国目前关于巨灾风险的保险建设可谓一片空白,一系列巨大自然灾害发生后的金融支持几乎不见巨灾保险的踪影。2008年我国南方雨雪冰冻自然灾害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500亿元,但雪灾保险赔偿的比率尚不足直接经济损失的1.1%,这与发达国家60%-70%的保险赔偿比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巨灾保险的制度供给严重不足。各财产保险公司所提供的各类险种中只是在部分险种——如企业财产综合险、家庭财产综合险、机动车辆险等——对雷击、暴风、暴雨、洪水、海啸、地陷、泥石流等巨大自然灾害所引起的保险标的损失进行赔偿,巨灾之后保险赔付的损失微乎其微。巨灾之后损失的恢复几乎完全依赖于国家财政和民间捐助,政府成为隐性的巨灾“最终保险人”。那么,什么原因导致了我国巨灾保险制度供给的严重不足?

首先,从日本、西班牙等发达国家关于巨灾保险的制度设计来看,巨灾风险的保险需要较为严谨的法律体系的支持,而我国恰恰缺少这些强制性的保险法律制度。以美国的洪水保险制度为例,和我国巨灾金融救助的发展相似,早些时期,美国洪水灾后的恢复手段也是主要以联邦政府的救济为主,因为巨灾保险存在的可供性和成本负担往往使巨灾保险的供给产生冲突,直到美国政府介入,以立法的形式,依靠私营保险公司,通过商业手段才逐步建立起巨灾保险制度。巨灾保险制度的建立改变了美国政府在以往巨灾风险救济中的角色,政府明确地展示其风险最终承担者的位置,而有条件的社会个体成为风险的第一承担者,使巨灾保险成为帮助社会个体转移或分散风险的平台。但目前,我国巨灾风险的救助仍然停留在政府救济的层面,国家财政成为风险的直接承担者。

其次,巨灾保险产品的开发、设计和评估发展滞后。一般地,传统的保险产品的开发和设计依赖于大数定理,但巨灾风险的发生则属于小概率事件,面临的不确定性极大,这与传统保险产品的设计相悖。同时,开发巨灾保险产品,需要建立在对自然灾害风险进行科学评估的基础上,但我国到目前为止关于自然灾害损失的数据库和风险分析模型尚不具备;对地质、地理、气象、土木工程等多学科专业技术知识素养高的技术人才的缺乏也制约了巨灾保险产品的开发。

最后,国家相关配套政策措施缺失。从发达国家巨灾保险的经验来看,单纯的依靠商业保险似乎不足以支持巨灾保险的开发与拓展。政府应在巨灾保险的制度供给中提供充足的扶持政策与措施,目前我国在巨灾风险基金、再保险、巨灾风险证券化等方面还没有任何制度安排,一旦巨灾风险发生,保险公司将不得不独自承担风险和损失,缺少有效转移和分散风险的渠道。

三、建立我国巨灾保险制度的建议

在2006年6月出台的《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我国政府明确表示要构建国家财政支持的巨灾风险保险体系。由此,建国以来几度停废的国家巨灾风险保险制度开始重新建立。但国家巨灾风险保险制度的建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而不仅仅是一个巨灾保险产品的开发和设计,需要政府、法律、保险等各行业部门的协调与合作。

第一,尽快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为巨灾保险制度的建立提供法律基础。目前,美国、日本以及欧盟等发达国家均在政府的主导下通过巨灾保险立法的形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巨灾风险保险制度,将巨灾保险规定为强制性险种。如美国国会早在1938年就通过了《农作物保险法》,并依法组建了美国联邦农作物保险公司。1973年,美国国会通过《国家洪水保险法》,1980年美国联邦政府决定将农作物保险项目作为主要的灾害救援形式,扩大保险覆盖的作物种类和地区,通过私营公司销售保险单,并提高了保费率的补贴水平,补贴达到保费的30-96%。1994年美国联邦政府又颁布了《农作物保险改革法》,建立了新的巨灾风险保障机制(Catastrophic Risk Protection)。与美国相似,日本政府在1966年颁布了《地震保险法》,强制性地要求住宅必须对地震、火山爆发、海啸等自然风险投保。法国国会于1982年通过了《自然灾害保险补偿制度》。与发达国家这些完善的立法相比,我国巨灾保险的立法方面尚是一片空白。政府应首先通过国家立法,确立巨灾保险的政策性金融地位,在法律上明确巨灾保险的强制性质。

第二,加强政府在巨灾保险制度建立中的作用。从世界范围来看,无论巨灾保险采取什么样的模式,但都离不开政府的支持。目前,在巨灾保险市场中各国政府主要有三种参与模式:放任模式、主导模式和协作模式,政府分别在其中充当局外人、主导者和协作者的角色。在放任模式中,政府充当着局外人的角色,由商业保险公司提供巨灾保险,如挪威和英国;在主导模式中,政府扮演着主导者的角色,巨灾保险由政府直接提供,如日本和法国;而在协作模式中,政府充当着协作者,政府、商业保险公司共同组成一个巨灾保险管理机构,保险公司负责巨灾保险的商业化运作,政府负责提供政策支持、建立国家巨灾准备金等,如土耳其。从当前巨灾救济的实际来看,我国巨灾风险的救助和恢复实际上是政府在发挥着主导性的作用,而商业性保险公司似乎并没有在灾后重建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因此,综合各方面的因素考虑,以市场增进为目的的政府协作模式可能更有利于我国巨灾保险制度作用的发挥。

第三,加快金融体制改革,为巨灾保险制度的建立创造外部环境。从目前的现实来看,我国巨灾保险市场的一个突出的问题在于巨大的保险需求与有限供给之间的矛盾,对此,国外同行通过巨灾风险的证券化有效地缓解了这一矛盾。具体地,我国可以通过设立巨灾保险基金,以政府的保险基金为载体,发行巨灾风险债券,将巨灾风险转移至资本市场,在更大范围内分散风险。

参考文献:

1.民政部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2001-2005)

2.朱方兴.加快构建我国巨灾风险保险体系.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08(4)。

2.王祺.欧盟巨灾保险体系建设及对我们的启示.上海保险,2005(2)。

3.张拓.尽快建立健全我国巨灾保险体系.银行家,2008(04)。

4.刘传铭.巨灾风险证券化之巨灾期权定价方法的分析与研究.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5.杨宝华.政府在巨灾保险体系中的角色定位与作用机制,2008(2)。

(作者单位:山西省财税专科学校 山西太原 030006)

(责编:郑钊)

作者:崔泽园

国际巨灾保险市场论文 篇3:

巨灾债券的运作原理及在我国的应用

摘要:随着保险公司承担越来越多的风险,巨灾债券逐渐发展成为其分散风险的又一种工具。本文将巨灾债券的运作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对其运作原理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巨灾债券的定价模型,为巨灾债券的定价提供一种方案:一种金融产品能否顺利发行取决于其发展的前景。本文最后分析了我国发行巨灾债券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构建我国巨灾债券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巨灾债券;SPV;运作原理;定价模型

一、引言

巨灾风险通常是指突发的、无法预料的、无法避免的、比较严重的灾害事故。我国幅员辽阔,地理气候条件复杂,自然灾害种类多且发生频繁,除现代火山活动导致的灾害外,几乎所有的自然灾害,如水灾、旱灾、地震、台风、风雹、雪灾、山体滑坡、泥石流、病虫害、森林火灾等,每年都有发生。一般年份,全国受灾害影响的人口约2亿人,其中因灾死亡数千人,需转移安置300多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4000多万公顷,成灾2000多万公顷,倒塌房屋300万间左右。随着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生产规模扩大和社会财富的积累,灾害损失有日益加重的趋势,灾害已成为制约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从灾害区划看,全国有74%的省会城市以及62%的地级以上城市位于地震烈度VII度以上危险地区,70%以上的大城市、半数以上的人口、75%以上的工农业产值,分布在气象、海洋、洪水、地震等灾害严重的地区。

面对如此多的巨灾风险,传统的风险转移方式巨灾保险面临着困境。一方面,由于巨灾的发生频率增加,程度加深,其造成的巨大损失和恐惧刺激了消费者对巨灾保险的需求;另一方面,由于巨灾风险不具备风险大量和风险同质等可保条件,使巨灾保险的经营缺乏大数法则的基础,不能预测发生概率,加上巨灾保险赔付金额高,风险大等原因,造成保险业对巨灾保险的供给不足。

因此当前需要寻求新的风险分散方法来规避风险,而资本市场正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通过资本市场,保险公司或再保险公司可以获得资本,也可以分散风险,而连接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工具之一就是巨灾债券。巨灾债券指投资者将资金贷放给债券发行人(通常是一家保险公司或再保险公司),从而取得息票形式的利息和最终返还本金的请求权。[1]通过巨灾债券这一运作方式,保险人的巨灾损失能够得到完全或足够的保险,投保人也因此得到完全或足够的保障,而投资人承担了巨灾风险,但也可以得到较高的风险报酬,并进一步分散了投资组合的总体风险。

巨灾债券如何运作和定价,是巨灾债券发展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将先介绍巨灾债券的运作原理以及定价模型,然后分析我国发行巨灾债券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最后提出构建巨灾债券的相关建议。

二、巨灾债券的运作原理

巨灾债券的全部运作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巨灾债券发行,触发事件发生,巨灾债券到期。其中,巨灾债券的运作过程中涉及四个参与者:投保人、发起人、特殊目的机构和投资人。[2]投保人是指从原保险人处购买保单的客户。发起人是指债券对象的原始权益人,一般为保险公司或再保险公司。发起人拥有大量的巨灾保险风险,并根据一定的标准选择适于证券化的巨灾风险组成风险池,然后以真实销售的方式转移给特殊目的机构。特殊目的机构(Special Pupose Vehicle,简称SPV)是从事再保险业务并对外发行巨灾债券的再保险人,是巨灾债券运作的中介和枢纽,运行成功与否直接决定债券能否顺利发行。投资人指购买巨灾债券者。

(一)巨灾债券发行

巨灾债券发行过程中重要的一步是组建SPV。SPV为分出保险的保险公司或再保险公司提供保险,而保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向SPV支付保费。同时,SPV通过将保费和本金投资于信托资产盈利,再为投资者支付利息。SPV具有两个重要特点:“破产独立性”和“债券评级独立性”。“破产独立性”是指当保险公司因故破产时,SPV的资产不属于保险公司的破产清算资产之列,从而保障了巨灾债券投资者的权益;“债券评级独立性”是指SPV与保险公司的信用评级是分离的,SPV可以通过一系列操作使自己发行的巨灾债券获得较高的评级,从而顺利发行(见图1)。[3]

图1巨灾债券发行时的运行原理

(二)巨灾触发事件发生

触发事件是指保险公司约定的巨灾事故。如果保险期间触发事件没有发生,SPV将本金偿还给投资者并支付较高的利息。一旦发生触发事件,SPV就会迟延支付或不支付本金和利息,而是根据再保险合同向保险公司赔偿损失,保险公司再根据保险合同对投保人进行赔偿,所以巨灾事故可能导致投资者丧失部分或全部的本金和利息(见图2)。

图2 巨灾触发事件发生时的运作原理

(三)巨灾债券到期

在合同到期后,如果有剩余本金,SPV则将剩余本金返还投资者,并与保险公司解除合约,同时保险公司与投保人解除合约(见图3)。

图3 巨灾债券到期时的运作原理

通过上面三个阶段的运作过程,我们可以发现,保险人通过组建SPV并发行巨灾债券,将其拥有的大量巨灾风险转移到了投资者,投保人也因此得到了相应的保障,巨灾债券实现了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的连接。这一过程中投资者虽然承担了巨灾风险,但也可能获得较高的收益。

三、巨灾债券的定价模型

(一)巨灾债券的定价模型

巨灾债券的定价与普通债券定价具有相同之处,即它与面值、息票率、距到期日年数以及当前市场利率有关,不同之处在于它的预期收益率不仅受市场利率的影响,而且受巨灾风险的影响。

巨灾债券的定价模型类似于一般的固定收益债券的定价模型,其原理是巨灾债券的价格等于未来现金流的现值和,即:

其中P为债券价格,F为债券面值,n为债券期限,rm为第m期的息票率的期望值,im为第m期的即期收益率,C为到期时债券的偿还值,它依赖于巨灾事故发生与否,所以在价格公式中使用偿还值的期望值。

由式(1)可以看出,确定巨灾债券的价格,首先要确定预期的收益率im,各期的期望息票率rm和期望偿还值E(C),这里假定rm取市场息票率的历史平均值,E(C)可根据巨灾事故发生与否来确定,所以im是决定债券价格的关键变量。将投资者未来的现金流以预期的收益率贴现到现在,就得到巨灾债券的价格。[4]

(二)根据APT定价模型推导预期收益率

考虑到预期收益率是一个市场变量,从市场的角度来决定预期收益率应该更为合理。从市场的角度决定预期收益率常用的两个模型是CAPM(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和APT(套利定价理论)。在CAPM模型中,一项风险资产的预期收益率等于无风险利率rf加上该资产的风险溢价,风险溢价由资产的系统风险βi和占优市场风险溢价(rm-rf)决定,这是一个单因素收益率模型。显然巨灾债券的收益率不仅与市场风险相关,还与巨灾事故发生与否有关,这里采用单因素模型不太合适,因此我们采用APT定价模型。[5]

APT定价模型假设市场是完全竞争的,且无套利机会,投资者的预期是一致的。则APT模型中资产收益率的随机过程是与L个因素线性相关的,即:

(2)

其中Ri是资产i的收益率,ai和ci是影响资产收益率的常数项和随机项,I1…IL是影响资产收益率的L个因素,bi,k是资产收益率对第k个因素的敏感系数。

套利定价理论假设在均衡状态下个别影响被分散掉,则有下式成立:

(3)

其中λ0为无系统风险资产的收益率,λk为与第k个因素有关的风险溢价,bi,k为资产收益率对第k个因素的敏感系数。

APT定价模型本身并没有给出这L个因素具体是哪些因素,风险溢价的大小各是多少。在确定因素时要遵循两个原则:一是用系统风险来解释债券的收益;二是找到重要的风险因素。巨灾债券是一种债券,其收益率与市场风险有关,还与具体的巨灾指数相关。因此可以将APT定价公式简化为包括两个因素的定价公式:

(4)

其中下标1、2分别代表影响债券期望收益率的市场风险和巨灾风险,E(Ri)为债券i的期望收益率,rf为无风险利率(可以用同期国库券的收益率表示),β1、β2分别为债券i的期望收益率对因素1、2的敏感系数,λ1、λ2分别为因素1、2的单位风险溢价。将式(4)代入式(1)即得到完整的巨灾债券定价公式。

四、我国发行巨灾债券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作为保险市场和资本市场融合的产物,巨灾债券为我国开展巨灾保险风险的转移提供了一条有效的新途径,同时也是我国保险业在新形势下迎接国际挑战的需要。[6]

(一)我国巨灾保险供需失衡

首先,我国巨灾频率和损失幅度不断上升,分散巨灾风险的需求不断增加。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从1990年的616亿元上升到2007年的2363亿元,增加了2.8倍。特别是在1998年,由于我国长江、松花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就达2551亿元,全年共计损失3007.4亿元(见图4)。作为保险需求高的个人和非保险机构逐渐认识到巨灾的严重后果,更希望将这类风险转移到保险人,对巨灾保险的需求日益增加。[7]

图4 1990-2007年我国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

资料来源:笔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民政事业统计报告(1990-2007年)整理得出。

其次,我国传统保险供给能力不足。从保险供给的角度看,一般来说,保险公司处理巨灾风险主要有三种手段:再保险、提高保险费率和减少保险供给,三种手段往往交叉使用。[8]由于自然灾害等巨灾风险不具有普遍性的特点,大数法则作为费率厘定的基础并不适用于巨灾保险价格的制定,原保险人和再保险人所使用的费率极大地依赖于往年的损失数据,确定的价格不具备完全的科学性,巨灾分析不能够获得更大程度的分散。当巨灾风险发生时,保险人的累积盈余经常不足以进行赔付,严重时可能会导致公司破产以及整个保险行业的偿付危机和信用危机。在这种情况下,保险人会通过提高保险费的方式希望抑制投标人对巨灾保险的需求,导致巨灾保险的成本不断上升。由于巨灾保险属于需求缺乏弹性,即使保险价格上升幅度较大,对巨灾保险的需求也不会有明显的下降。因此,为了限制自己的保险责任,许多保险人在对巨灾风险进行承保时,往往附加了一定的条件。另外,我国大陆的再保险市场发展明显滞后,直接保险风险自留比率高达90.4%。

(二)我国已具备推进巨灾债券的一定条件

首先,我国证券市场已初具规模,具备了为保险市场消化和分散风险的能力。截至2008年9月26日,我国上海证券市场的市价总值已达到121615.05亿元, 深圳证券市场的市价总值已达到26,548.93亿元, 合计148163.98亿元,证券市场的交易规模也逐年迅速地放大。随着我国经济的稳步增长和金融改革的发展,我国的证券市场也将越来越成熟,完全可以承担起消化和分散巨灾风险的重任。

其次,我国目前已经实现了对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证券化的尝试,资产证券化与保险公司风险证券化的操作应用是极为相似的,为进一步引入巨灾债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9]

五、构建我国巨灾债券的相关建议

(一)完善和发展我国的资本市场

巨灾债券是保险市场和资本市场的有效连接,发展巨灾债券需要一个完善和发达的市场。目前我国资本市场虽初具规模,但与发达国家水平仍有较大差距。这不但制约了本身资本市场上的金融工具,也制约了巨灾债券等保险衍生产品的发展。因此,应继续发展我国的资本市场,包括发展多样化的金融工具,规范市场交易规则,健全市场运行体制,加快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的转变。[10]

(二)建立巨灾数据库,完善定价系统

巨灾债券的发行涉及到保险、债券、法律、税务、评估等很多方面,其本身是金融工程理论在风险证券化方面的应用,而巨灾债券的定价更是一个难题。在巨灾债券定价时,需要考虑各地巨灾的损失频率和损失程度。如果缺少全面、准确的统计资料,巨灾债券定价就会产生偏差。因此必须组织有关部门收集整理巨灾的统计资料,通过有效的技术手段采集的信息,从而确定合理的巨灾债券价格。

(三)加强完善保险业与证券业的市场主体

目前我国保险业、证券业在市场透明度、信息披露制度、商业诚信方面仍存在较多问题。在发展巨灾债券过程中,首先需要完善市场主体,主要可从以下两点着手:一是建立资信评级机构。资信评级机构为投资者提供了客观,公正的风险信息,有助于投资者做出更好的选择。同时,资信评级机构定期的信息披露能够发挥强大的监督作用,可以规范发行人、经纪人的经营行为,保护投资者的利益。目前我国还没有被广大投资者认可的评级机构,因此必须加快发展我国的资信评级机构,这将对巨灾债券的发展起到有力的保证和促进作用。二是提高证券公司等资本市场主体的素质,使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投资银行。

(四)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优惠政策

在发展初期,可以对购买巨灾债券的投资者实行免税的优惠政策,以调动投资者的积极性。政府应出面或支持建立信用担保机构,为巨灾债券的发行提供担保,以提高其流动性、安全性、信用度等。

(五)结合国际先进经验,加快巨灾债券的研究步伐

我国应该尽快成立巨灾债券研究中心,深入学习巨灾债券在保险发达国家发展的过程,密切关注国际上巨灾债券最新发展动态,并结合我国具体国情进一步分析和研究,为我国将来发展巨灾债券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Darius Lakdawalla,GeorgeZanjani,(2006),“Catastrophe Bonds, Reinsurance, and the Optimal Collateralization of Risk-Transfer”,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rch.

[2]周伏平.巨灾风险证券化研究―金融,保险一体化的典范[J].财经研究,2002,(2).

[3]田玲,左斐.巨灾风险债券―SPV相关问题探讨[J].商业时代,2007,(30).

[4]周明芳.巨灾债券定价及其与再保险的比较分析[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07,(3).

[5]汪昌云.金融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6]史予.浅议巨灾债券在我国的应用[J].金融观察,2003,(4).

[7]沈蕾.巨灾债券运行效应问题研究[J].财经论坛,2006,(4).

[8]田玲,王萍.巨灾风险债券的经济学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11).

[9]郭玺,卫新江.我国发行巨灾债券的难点与对策[J].中国保险,2005,(6).

[10]李悦,张战勇.我国应发展巨灾债券以分担风险[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5,(5).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作者:肖福菊 许欣欣 郑长德

上一篇:个人工作汇报优选3篇下一篇:安全管理汇报材料(通用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