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病虫害治理论文

2022-04-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园林植物病虫害的综合治理就是从农业生产的全局和农业生态系的总体观点出发,协调应用各项措施预防和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发展,是病虫害造成的经济损失低于经济允许水平,并力求防治成本低,经济效益大,作物生产符合高质、品优、安全的要求。“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是我国植保工作的总方针,也是植物病虫害综合治理的基本原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园林植物病虫害治理论文 (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园林植物病虫害治理论文 篇1:

园林植物病虫害治理探讨

园林树木病虫害的防治是保护园林绿地的重要措施。多年来,在园林绿化中,只重数量,忽视质量,植树后缺乏正确的抚育管理,加之初期发生的林木病虫害未能进行必要的监测和防治,因而病虫害发生的种类增多,危害加重。因此我们应该从园林绿地后期养护各个环节进行园林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园林植物病虫害的综合治理就是通过协调而有计划地运用各种策略,将有害生物的种群控制在允许的范围之内,这些措施应该是经济有效的、生态环境和社会可以接受的。要达到上述要求,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一是通过行政手段对苗木实行统一管理。加强园林植物的检疫工作,以防止本地病虫害对外地扩散和新的病虫害侵入本地。

二是强化组织管理。建立组织领导机构和防治监测队伍,完善药械的配备工作。储备不同种类的高效低毒的农药,以便在发生突发性病虫害时能统一行动,及时有效地控制病虫害。在防治病虫害过程中,不同种类的农药交替使用可以避免病虫对农药产生抗性。

三是加强园林植物的管理。改粗放型经营为集约型经营,增强生长势,提高园林植物的自身抗性。

四是结合整体规划进行防治。一般一种病虫害的发生都有较固定的侵染对象,即寄主谱。寄主谱之间的受害程度存在差异,如果栽植树木时根据寄主谱规划栽植不同的树种,可以避免病虫害的大面积发生。此外,针对本地区多发的病虫害种类,绿化时选用抗性强的树种。

五是随着科学的发展。无毒无污染的生物性农药的不斷出现与更新,为园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武器。

此外,随着城市绿化覆盖率的提高与环境的不断改善,以鸟治虫、以虫治虫等一些生物防治方法在园林病虫害综合防治中也将起到重要作用。生物防治是利用生物或生物的代谢产物,来防治害虫的方法。包括益兽、益鸟、益虫、益螨、有益的细菌、真菌、病毒、激素等来消灭害虫。生物防治有许多优点,保护环境,不易造成环境污染,害虫不易发生抗性,不会引起害虫再猖獗,对人、畜、植物安全。使用得当,可以做到经济有效,技术好,还可以节省劳力。“以虫治虫”就是其中的一种,它是以捕食性或寄生性天敌防治园林植物害虫。它不仅可以改变生物群落组成,直接消灭大量害虫,而且对人畜安全、不杀伤天敌、不污染环境、不受地形限制,长期受益,不会引起害虫再猖撅而形成抗性,是综合防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杨梅

园林植物病虫害治理论文 篇2:

园林植物病虫害综合治理策略

摘要:园林植物病虫害的综合治理就是从农业生产的全局和农业生态系的总体观点出发,协调应用各项措施预防和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发展,是病虫害造成的经济损失低于经济允许水平,并力求防治成本低,经济效益大,作物生产符合高质、品优、安全的要求。“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是我国植保工作的总方针,也是植物病虫害综合治理的基本原则。

关键词:园林植物;可持续;病虫害治理

园林植物规模发展,使得病虫害的发生更加复杂,更加难以防治和治理。且由于植被大规模种植,一旦发生病虫害也将会是毁灭性的。以往的防治总是用传统的农药治理,物理防治,不仅成本高还会对环境造成很大的伤害,因此必须采用可持续方针综合治理才是良策。

1 园林植物常见病虫害及发生特点

同人类一样,绿色植物的生长发育也会遇到各种病虫害。这些病害不仅会影响园艺作物的产量,更重要的是降低园艺植物的质量,有时还会影响国际贸易和出口换汇。病虫害防治方法不当还会引起作物药害、人畜中毒和生态环境污染。由于园林植物品种繁多,生物学特性差异大、耕作栽培措施要求高,生态环境复杂等特点,病虫害的发生规律难以把握,更难以治理。

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发生特点是1、精耕细作,精品园艺增大了人传病的可能性。2、保护地位病原物和虫卵越冬提供了良好的寄主和场所。3、高毒农药禁止使用,相应的也消减了对虫害的威胁。

2 园林植物病虫害的治理策略

2.1 植物检疫

植物检疫是一项法规治理措施,它是指国家颁布条例和法令,对植物及其产品特别是苗木、接穗、种子等繁殖材料进行管理和控制,防治危险性病、虫、草害传播蔓延。植物检疫的任务是禁止危险性病、虫、草害在国际间传播交流;将在国内局部地区已发生的危险性病虫害封锁在一定范围内,严格禁止其向未感染地区传播;当有危险性性虫害传入新区时应趁早采取措施将其彻底消灭。植物检疫的主要措施有①研究调查,掌握国内外疫情。②划分“疫区”和“保护区”。③产地检疫和现场检验,要严格实施,杜绝后患。④对感染有害生物的种子、苗木及其繁殖材料在发送地点和到达地点进行消毒处理。⑤在抽样检查时如发现可疑的、当时无法确定的检疫材料,一定要在隔离的温室或苗圃种植,或在室内进行分离培养,得出肯定的结论后才能决定处理方法。

2.2 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是一种最经济、最基本的防治方法。根据栽培方法和栽培制度的改变,通过一系列栽培技术措施的合理应用,创造出有利于作物生长而不利于病虫害发生的环境条件。具体措施如下——①建立无病留种田,培育无病种苗。②搞好田园卫生,搞好田园卫生可以减少多种病害的初侵染和再侵染的病害来源,还可以消除虫害生存环境,降低虫害发生。③改善栽培措施。改变种植方式,加强土水肥管理,采取乔木灌木,向阳喜阴搭配种植,增强环境自我调节能力。④以虫治虫,以害治害。采用生物防治措施,引入天敌益虫菌类,有效防止高危病虫害的发生。

2.3 高抗品种的选育和应用

利用抗病品种防治植物病害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措施。不同的品种对病害的抗病性有明显的差异,培育和利用抗病品种在很多病害的综合防治中处于重要地位。抗病品种的选育就是在广泛搜集抗病种质资源的基础上再根据需要对其加以利用。当然也要对抗病品种有科学的认识,所谓抗病品种也只是对目标病害是抵抗的,对其他病害虫害则不具抗性,而且利用不当很可能将陈旧的抗病品种变成感病品种,给农业生产带来很大损失。因此在利用抗病品种是,一定要认真分析病原物的动态。合理正确使用优良品种。

2.4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就是利用有利生物及其产物来控制病原物、害虫的生存和活动,从而减轻病害的发生。主要原理是拮抗作用、竞争作用、重寄生作用、捕食作用、交互保护作用以及诱导植物抗病性等。比如引进害虫天敌;引入重寄生病原物寄生致病病原;引入生存竞争能力强的微生物杀死病原物等等。生物防治最大的特点就是环保、有效、成本低。因此植物病虫害的生物防治也日益受到重视,在植物病害的科研和生产实践方面都取得了重大进展。

2.5 理化防治

利用热力处理,射线辐射;杀菌剂,杀虫剂等方法处理即理化防治,理化治理具有见效快,效果显著等特点,但是不利于环境保护,可以在突发式暴发病虫害时适当使用。

我国国家植保工作的总方针是“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所谓“预防”,一是阻止传播:通过检疫措施预防危险性病虫害的入侵与传播,只有严格预防病虫害区域间的侵入和传播,才能控制其蔓延和危害;二是做好预防:在病害发生之前采取积极措施,把病虫害消灭在未发生前和初发阶段;“综合防治”作为防治工作的科学管理系统也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防治对象的综合:根据植物生产的需要 ,对于多种病害虫害进行综合治理;而是防治措施的综合:充分利用各种防治措施,取长补短,创造不利于病害发生及危害而利于作物生长的环境条件,将病虫害控制在经济危害水平以下,达到高产、稳产、优质、安全的目的。

作者:苗苗

园林植物病虫害治理论文 篇3:

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综合治理

[摘 要] 从城市环境的整体观念出发,树立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指导思想,充分发挥园林绿化独特的作用,采用适合城市特点的有效方法,相互协调,合理使用和逐步减少化学药剂;对有害生物不应只注重于杀死,更要注重于调节。同时在设计、苗圃地、植物检验、绿地施工、后期养护等方面做好增强防治措施,使病虫害防治进一步科学化、系统化。

[关键词] 园林植物;病虫害;综合治理

过去认为,防治病虫害就是将害虫和病原微生物赶尽杀绝,这个观点在大多数人的思想中根深蒂固,而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就必须更新这一旧有的观念,要容忍有害生物的存在。对有害生物不应只注重杀死,更要注重调节,把危害控制在不影响植物观赏效果就可以了。

在人类管理的城市园林生态里,由于人类、植物、有害生物、环境条件和天敌等各组分之间存在着相当复杂的关系,所以其中任何一因子的变动,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整个园林植物的生态系统。在防治上要从生态学观点出发,在管理上要创造不利于病虫害发生的条件,减少或不用化学农药,保护天敌,提高自然的控制能力,保持园林生态的稳定。

因此,在现阶段制定园林植物病虫害治理对策时,应全面考虑生态平衡、社会安全、防治效果和经济效益,放宽防治指标,将有害生物控制在可允许为害范围之内。基于此,我们的植保工作必须以搞好植物检疫为前提,养护管理为基础,积极开展生物、物理防治,合理使用化学农药,协调各种防治方法。

一、树立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指导思想

在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防治中,应从城市环境的整体观念出发,树立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指导思想。充分发挥园林绿化独特的作用,采用适合城市特点的有效方法,相互协调,合理使用和逐步减少化学药剂;同时在设计、苗圃地、植物检验、绿地施工、后期养护等方面做好增强防治措施,使病虫害防治进一步科学化、系统化。

二、把好植物检疫关

在调入苗木和花卉时,实行严格的植物检疫,发现有害生物则要进行除害处理,严重者予以销毁,防止新的病虫害传入,以免给园林绿化带来更大的损失。

三、搞好城市园林植物的种植规划

园林植物的种植首先应注意种植的密度和搭配,树木种植的密度是否合适直接影响绿化功能的发挥,从长远考虑,应根据成年树木树冠大小来决定种植距离,考虑园林艺术的需要,总体艺术布局上要协调;其次应选择适合的植物种类,满足植物生态要求,因地制宜,使种植植物的生态习性和栽植地点的生态条件基本统一,为植物正常生长创造适合的生态条件。针对本地区发生严重的害虫种类,减少其喜食植物的种植,多规划和栽植抗病虫的或耐性强的植物,减少有害生物的适生寄主。

四、加强养护管理,提高植物的抗逆能力

病虫的发生和危害在相当程度上与植物的生长势相关。对生长势差的应及时施肥、浇水、松土锄草,提高植物自身的抗病虫能力,并结合秋冬季修剪,除去染病虫枝条。这样不但可以调节植物养分,还可以减少病虫来源,通风透光增强树势,营造不利于病虫害越冬、繁衍、为害的环境条件。

五、推广应用无公害防治技术

1.保护利用天敌,开展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对病虫害的控制作用是持久的,效果是显著的。一旦天敌在田间建立了自己的种群,它就可以长期持续地对害虫发挥控制作用,这是化学农药所无法达到的。城市具备开展生物防治的条件,一是城市园林植物种类丰富,适合天敌的生存和繁衍,我们应该加强对天敌的利用和保护,尽量减少使用化学农药,创造利于天敌群落发展的条件。二是城市建筑对园林植被的分割形成的“海岛生态”有利于释放天敌。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加强了对植保工作的立法和管理,建立了植物保护工作新的管理标准,特别是作为可持续植物保护中重要措施的生物防治技术,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得到应用和推广,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有很多生产和销售害虫天敌产品的公司,生物防治正逐步朝着产业化的方向发展。

2.选择使用生物农药

生物农药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能有效地保护天敌,消灭害虫,对人畜危害小,对环境污染小,相对于化学农药来讲对病虫害的控制作用具有持久性。如:利用Bt乳剂防治国槐尺蠖,每年喷两遍药即可控制其危害,而用化学农药每代害虫都必须防治两遍以上。1987年郑州市园林植物大袋蛾大发生,危害成灾,施用生物农药灭幼脲进行超低容量飞喷防治,防治效果达到98%以上,完全控制了该虫再度大发生,分析原因主要是既消灭了害虫又保护了天敌。生物农药除了Bt 乳剂、灭幼脲外,最近几年生产的花保、烟渗碱等,这些都是防治园林病虫害的首选农药。

六、合理使用化学农药

化学防治只在必需应急时进行,实施靶标防治,尽可能地选用具有选择性、低毒、对环境污染小的药剂,少用或不用广谱性的化学农药,经常变化用药品种和混用配方,以免害虫产生抗药性。施药方式也应采取涂茎、根施和注射等方法,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七、改进农药施用技术

目前,城市病虫害防治中大多使用常规喷雾方法。据测算,常规喷雾从施药器械喷洒出去的农药只有25%至50%能沉积在植物叶片上,不足1%的农药能沉积在靶标害虫上,而仅有0.03%的药剂能起到杀虫作用。这种施药方法不仅效率低,造成农药浪费,还使大量农药流失到非靶标环境中,造成人畜中毒,污染环境。因此必须改进化学农药的施用(特别是喷雾)技术,提高农药的利用率,降低农药在非靶标环境中的投放量,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园林植物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园林绿化具有调节小气候,吸收二氧化碳和有毒有害气体,释放氧气维持碳氧平衡,吸附粉尘,杀菌,减少噪声污染等功能,因此,园林绿化是生态平衡和美化环境的基础。在制定园林植物病虫害治理对策时,应全面考虑生态平衡、社会安全、防治效果和经济效益,放宽防治指标,将有害生物控制在可允许的为害范围之内。因此,园林植物病虫害治理必须以搞好植物检疫为前提,养护管理为基础,积极开展生物、物理防治,合理使用化学农药,协调各种防治方法,并从城市环境的整体观念出发,树立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指导思想,充分发挥园林绿化独特的作用,采用适合城市特点的有效方法,相互协调,合理使用和逐步减少化学药剂;同时在设计、苗圃地、植物检验、绿地施工、后期养护等方面做好增强防治措施,使病虫害防治进一步科学化、系统化。

参考文献

[1] 宋建英.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

[2] 费显伟.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作者:梁正华 张艳

上一篇:公务员转正工作总结集合3篇下一篇:公司经理工作总结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