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行业人才结构管理论文

2022-04-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随着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该行业人才的需求量急剧上升。文章在简要介绍了4G的概念及4G背景下通信行业的人才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对我国通信行业人才需要现状的分析,指出人才结构、培养模式、发展前景和管理策略等环节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具体的对策建议。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软件行业人才结构管理论文 (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软件行业人才结构管理论文 篇1:

行业应用软件企业上市潮

从2009年开板以来,软件行业一直是A股创业板的大赢家。从软件外包,到行业应用软件,在细分领域的专注耕耘无疑是软件行业成功的关键。与此同时,凭借创业板带来的资本支持、资源优势、品牌效应,中国软件开发及应用行业也取得了迅速的发展。

根据IPO咨询机构深圳市前瞻投资顾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前瞻投顾)的不完全统计,目前在A股挂牌的软件概念股至少有50个,包括中国软件、用友软件等软件外包公司,久其软件、三五互联等企业管理软件供应商,同花顺、浪潮软件、远望谷、紫光股份、卫士通等行业应用软件提供商。

其中,行业应用软件及系统开发企业,作为软件概念股的主力军,已经涵盖了电力、金融、医疗、电信、物联网、智能交通、网络安全、汽车、酒店、电子政务、建筑、钢铁等领域,为行业的信息化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然而,软件技术的领先性、营销服务网络的覆盖率、人才储备的充足率,往往都是软件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要素。前瞻投顾认为,其中每一个要素的成功获得,都倚赖于企业自身资源和资本的全面支持。而上市是解决企业资源和资本两大关键问题最为有效、最为便捷的渠道,创业板的开启和政策支持,无疑也为软件企业对接资本市场带来了更多想象。

勇担IPO主力军

根据前瞻投顾的统计,截止6月7日,A股IPO候审企业中,“软件及应用系统”企业有43家,且全部集中在创业板,占全部创业板候审企业总数的12%。其中包括今年3月31日以后新申报的博思软件、众鸿科技2家初审中企业、17家正处于落实反馈意见的企业,9家已通过发审会的企业,15家终止审查的企业。

从如今的审核进度来看,虽然软件及应用系统企业在创业板候审企业总数中的占比较大,但迫于财务核查的巨大压力下,15家的企业已经选择撤回,占创业板撤回企业总数的11%,占43家同行业候审企业总数的35%。这说明,超过3成以上的软件及应用系统企业,存在较大的业绩波动风险,导致企业无法满足创业板的业绩增长要求而不得不撤单。

另一方面,随着IPO重启呼声的日益高涨,财务核查行动彻底结束后,82家已过会企业有望率先批量发行。那么,其中的9家已过会软件及应用系统企业,也将在IPO重启后迎来深交所敲钟的神圣时刻。要知道,目前创业板过会待发企业总计才43家,软件及应用系统就占比21%。这意味着,继创业板开板之初的首轮上市大潮之后,软件行业也有望涌动新一轮融资潮,为创业板的软件板块再次注入9支新鲜血液。

从地区分布来看,这43家软件企业主要集中在北京和广东,其中,北京有13家,含3家已过会、3家终止审查的企业,撤回率约23%;广东有12家(含深圳7家),含6家终止审查、2家已过会企业,撤回率约50%。

信息化催热行业应用软件市场

企业信息化建设是通过IT技术的部署来提高企业的生产运维效率,从而降低经营成本。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系统中,信息化建设成为企业进行内部治理、参与外部竞争的重要因素,这种信息化的普遍诉求,为行业应用软件开发商和服务商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前瞻投顾对软件行业的持续研究发现,目前在中小企业中应用最为普遍的信息化产品依次为财务管理、办公自动化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业务流程管理和企业资源规划系统。较早上市的一批软件个股,也多是集中在这些细分领域,随后,软件企业开始了在行业应用领域的探索,这才出现了诸多行业应用软件及解决方案提供商的身影。

前瞻投顾认为,全球信息化的兴起,带动了软件行业的快速发展。而在软件各大细分领域中,行业应用软件与服务领域的发展空间较为巨大。加之政策驱动、技术进步,以及国际市场的冲击,国内软件及应用系统行业还有较大的成长空间。

智能交通和移动互联网后劲足

就行业应用而言,智能交通建设、移动互联网等行业对软件需求较大,为国内行业应用软件公司提供了发展的契机。

目前,在IPO候审企业中,主营车载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的深圳众鸿科技、主营智能交通系统的北京万集科技、主营轨道交通机务运用安全系统的成都运达科技,都是主攻交通行业的。

前瞻投顾认为,尽管A股已有紫光股份、川大智胜、皖通科技、交技发展、塞维智能、银江股份、超图软件等多家智能交通软件上市公司,但随着未来城市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大力推进,智能交通强大的发展后劲,仍然可以成就一大批专注智能交通行业的软件公司。

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带动了信息通信、商务金融、文化娱乐等各方面的技术创新,同时也推动着软件行业的技术变革。前瞻投顾认为,以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环境正在成为软件企业寻找新盈利点的“蓝海”,在应用软件领域,移动互联网正使软件企业和互联网企业融为一体,如此,必将涌现更多的价值体,更多的商业模式,以及更多的利益相关方。

上市热潮带动产业整合

上市给软件企业带来的,是巨大的财富效应和优质资源的高度聚集。对于一个中小企业众多、竞争激烈、市场发展较为成熟的行业,拥有大量现金和提升业绩动力的已上市软件公司,通常是行业并购的主要发起者。

前瞻产业研究院调研数据显示,2010-2011年10月,重点并购领域是行业应用软件、软件服务、游戏软件及网络与信息服务,共有并购案例65例,约占全部境内并购案例数量的76.47%。

从国内软件行业投资兼并与重组的特征来看,政策普惠转向大企业的趋势较为凸显。其中,“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名单”等政策均透露出相关鼓励政策将向大型企业倾斜的趋势。

前瞻投顾认为,软件行业应该有效梳理重点细分行业,确定每个细分行业的龙头企业,以与世界级企业同台竞技为目标,准确定位,找出差距,制定有针对性的发展目标。同时,综合运用政策、规划、标准、资金、项目和行业管理等手段措施,全方位、多角度持续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

根据规划,“十二五”软件服务业确立的目标为:到2015年,软件服务业收入年均增长率超过20%;占电子信息行业收入比重超过20%;培养年收入超过100亿的企业逾10家。

从国外的大宗并购趋势来看,自2007年开始,短短几年时间,全球几大软件巨头大都进行了大宗并购。全球软件巨头们的收购活动遍及商业智能、数据库、SOA、虚拟化等软件领域,这些并购活动加强了软件行业“弱者愈弱,强者恒强”的格局。

可见,随着上市热潮而来的,必然是大范围的产业整合。上市公司凭借自身资金优势,加速产业优胜劣汰,进一步巩固和提升自己的竞争力,以实现强者更强的目标,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上市被否常见问题

软件行业是一个轻资产、行业集中度高、利润差异大、客户转换成本高、初始投入回报率低、技术更新快、生命周期短的行业,这样的行业特性,决定了软件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必然会面临到一些共性问题,这些问题通常也成为企业闯关IPO时的绊脚石。

严重依赖大客户,持续盈利能力不足:软件公司大多依附行业内巨头公司过活,一款产品的销售单价和后续维护费用,通常都是几百上千万。这样的客户,软件开发企业一年只要有几个就足以达到上市业绩要求。

所以,在很多软件企业招股说明书中,通常会看到前三大客户占企业营收总额的比例高过60%。如此一来,一旦大客户发生变动,必然会对公司业绩造成较大冲击。因此,发审委员通常会认为是,该企业严重依赖大客户,持续盈利能力不足。

专利支撑薄弱,成长性不足:创业板强调的是自主创新性,而自主创新最为直接和重要的表征之一就是专利和知识产权。因此,雄厚的研发实力是软件企业赖以生存的根本。

但目前软件行业也存在一个问题,相同功能的应用软件产品或服务太多,同质化竞争过于严重,企业想要脱颖而出,必须在技术方面有所突破,这也是拟上市企业赶超同领域已上市公司最为迅捷的方式。如果研发实力不足,或在技术方面不足以与已上市公司抗衡,那么,企业闯关IPO的几率十分渺茫。

下游行业不景气,经营风险太大:一家企业能否取得长足发展,与其下游应用市场发展前景是密切相关的,尤其对于严重依赖下游客户的行业应用软件企业,软件产品做得再好,如果下游客户业绩不好,发展后劲不足,对软件购买的需求也会萎靡不振。

同时,软件开发企业的前期开发投入是巨大的,加之技术更新快,生命周期短,一旦下游客户步入行业弱周期,企业就会陷入万劫不复的惨烈境地。因此,选择一个前景广阔、潜力巨大的行业进行开发研究,是软件企业在投资之前的必做功课。同时,敏锐洞悉下游行业的发展趋势,适时调整企业的研发和经营战略,也是软件企业保持持续成长的前提。

以深圳明源软件为例,该公司主要为房地产开发企业提供核心业务管理软件及整体解决方案。去年申报IPO的时候,恰逢房地产调控的趋紧阶段,房地产行业开始步入下行通道,大批房地产企业陷入融资困难、资金链紧张的窘境。显然,明源软件的前景是不明朗的,未来成长存在风险,因此,监管层驳回了该公司的IPO申请。

纵观上述几个常见问题,前瞻投顾建议拟上市软件企业,除了要对自身的组织结构进行相应的规范化调整,对财务数据进行相关梳理之外,上市可行性研究和招股说明书的质量,也是决定企业能否成功过会的关键因素之一。一份系统而全面的上市可行性研究报告,有助于企业加强自我认知,并在上市准备阶段做到有的放矢;一份清晰而优质的招股说明书,能更好地诠释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极大提高企业IPO的过会率。

作者:肖青

软件行业人才结构管理论文 篇2:

4G背景下通信行业人才需要问题研究

摘 要: 随着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该行业人才的需求量急剧上升。文章在简要介绍了4G的概念及4G背景下通信行业的人才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对我国通信行业人才需要现状的分析,指出人才结构、培养模式、发展前景和管理策略等环节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具体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4G通信 人才需求 对策建议

信息技术,特别是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彻底改变了人类社会,起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移动通信技术,经过了第一代以语音为主的模拟通信系统、第二代整合了少量数据业务的数字通信系统到第三代可指支持支持语音、数据和视频三种格式的移动通信系统发展,已开始过渡到集成宽带无线固定接入、宽带无线局域网、移动宽带系统、互操作的广播网络和卫星系统等,具有更高的数据率、频谱利用率,更高的安全性、智能性和灵活性的第四代移动通信。

通信行业的变化是日新月异的,每一年都有大量的新技术出现,对人才素质也有新的要求。未来几年内,我国信息产业将迎来新一轮的高速增长,移动通信人才的需求将迅速放量。一方面4G人才需求看涨,另一方面专业人才严重匮乏。

根据国际电信调查机构4GAmericas的最新统计,全球已有49个国家和地区的230家电信运营商部署了4G商用网络,另有212家电信运营商计划即将部署4G商用网络。

美国、日本和韩国等发达国家,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相对成熟并已经应用将近五年,储备了一定的技术基础和人才储备,但我国在2013年底才开始应用,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综合人才都还有一定缺口,人才配备不足、结构不合理、管理策略有待改进等原因,都影响我国4G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的全面普及。

笔者通过对4G背景下我国通信行业人才现状的分析,指出行业人才结构、供求关系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存在的问题给出一些对策建议。

一、4G的概念

4G是第四代移动通信及其技术的简称,是集3G与WLAN于一体并能够传输高质量视频图像及图像传输质量与高清晰度电视不相上下的技术产品。4G系统能够以100Mbps的速度下载,比拨号上网快2000倍,上传的速度也能达到20Mbps,并满足几乎所有用户对于无线服务的要求。而在用户最为关注的价格方面,4G与固定宽带网络在价格方面不相上下,而且计费方式更灵活机动,用户完全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确定所需的服务。此外,4G可以在DSL和有线电视调制解调器没有覆盖的地方部署,然后再扩展到整个地区。很明显,4G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二、4G人才概况

4G人才是指从事有关4G技术或业务的人,是通信行业人才的一部分,也是信息产业人才的一部分。具体来说,包括但不仅限于通信设备研发人才、终端研发设计人才、设备生产人才、芯片研发设计人才、网络规划设计人才、网络运行管理人才、网络内容服务提供人才、销售人才等。

尽管我国在4G技术方面处于世界第一梯队,提交了TD-LTE标准并获得批准,可全球推广,但由于起步晚,应用经验不足等原因,4G技术人才仍处于严重不足状态,同时管理人才、运行维护人才等都存在众多缺口和劣势。

因为网络运营商和核心技术研发商主要属于国企,具有较强的人才储备和培养能力,所以运营商层面的核心技术人才缺口较少,但在手持终端研发、软件开发、解决方案提供商和增值业务提供商等领域,人才缺口非常大。这些岗位一般要求应征者具有通信或电子类专业木科及以上学历,熟悉移动通信原理、通信技术,或掌握C++,Java等开发语言,或具有丰富的电子设计和硬件开发经验,或具备相关手机软硬件研发能力,所以培养周期较长,水平参差不齐。

当然,人才的稀缺保证了具备相关技术或经验的人拥有足够的市场竞争力,并获得了比其他行业更优越的薪酬和发展空间,所以近年人才供给成爆发式增长的势头,又给人才质量保证提出严峻考验。

三、通信行业人才存在的问题

4G人才中最为重要的是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属于通信人才的一部分,也属于信息技术人才中最为尖端的部分。在整个信息产业和通信行业,我国的人才培养模式、储备机制和成长环境落后于美国和欧洲等发达国家,4G人才也存在类似的问题。与之相关的销售人才、生产工人等,与其他行业较为相通,所以情况较为乐观。

1.人才缺口大。

4G人才的高要求,造成供给的严重不足,在通信领域,拥有海外留学背景或工作经验的工程师、具备较高综合素质的人才最受欢迎。而具备这两个条件的人才培养周期更长,培养费用更高,而且对教育机构的挑战更大,我国教育特别是高新技术教育的落后,面对4G的巨大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存在4G人才的缺口较大。

2.高端人才少。

通信行业是目前最为尖端的科技行业之一,4G技术又是其中的领跑者,4G研发工程师、解决方案设计师和高级产品经理等都需要具有相当技术背景、丰富研发经验的高端人才,是各大企业竞争的主要力景。但是我国现有这类高端人才仅数万人,且被主要运营商和设备商掌控,这类人才的成长也需要优秀的企业环境和畅通的交流合作。极少的人数和调度集中的分布对4G的整体发展不利。

同时,由于外企或国外往往具有更优越的研发环境和工作回报,这些高端人才又特别容易被国外“挖走”,甚至利用行业垄断优势对我国高端人才进行排挤和打压,进一步造成我国4G行业高端人才的匮乏。

3.综合素质低。

4G通信的复杂性和应用的多样性,要求4G人才具有更高的综合素质,通信设备研发人员不但需要丰富的传统电信设备研发经验,还需要掌握最新的扩频通信原理,并结合应用和市场需求才能设计出优秀的产品;前端的应用开发工程师不但要掌握无线通信的基础理论,而且要精通多种开发平台和应用系统,更要具备良好的用户体验设计能力和足够的审美素养;核心的产品经理不仅要对相关技术了若指掌,而且要有极强的团队协作和管理能力,更要有优秀的市场经营素养。

这些需求,往往不能靠学历教育中的一个专业学习实现,涉及更多的交叉学科,还需要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学习、勤于摸索和总结,不断提升自己。由于我国4G人才从业年限短,很多人甚至是从传统通信专业毕业,新毕业的员工经验积累不足,职业院校、专科院校等毕业生起点低等原因,导致我国现有4G人才综合素质普遍较低。

总之,人才缺口大,高端人才不足,综合素质尚待提高是我国加快4G发展的通信行业急需解决的人才问题,只有又快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才能进一步推动产业发展,保持技术的领先优越性,并在下一代通信技术大潮中处于不败之地。

四、对策建议

1.组建研究联盟,实施联合培养计划。

积极鼓励各大高校在计算机、通信、自动控制、软件与电子信息等学科领域的合作,建立通信类高校联盟。在此基础上,支持高校聘请覆盖核心技术、经济、公共管理等领域的国内通信专家担任该专业教育的领头人,推动人才的理论培养;加大高校间的合作办学力度,推动通信类高校联盟与相关通信类企业、研究机构之间的产学研合作,将高校的理论优势跟企业与研究机构的应用实践优势结合起来,构建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加强国内高校与国外知名高校、研究机构间的人才交流与学术交流,提高通信类高校联盟的国际化水平和层次。

2.加强人才培养,不断完善人才激励机制。

通过多种途径拓宽政策扶持范围,鼓励各高校、研究机构与通信类企业培养优秀的网络通信人才、中高级管理人才、研发人才;鼓励高级人才创业,激发人才的创造性,通过技术入股、企业期权等多种形式的激励机制激发研发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积极性;落实对高级人才的优惠政策,在项目、启动资金等方面提供富有竞争力的条件,切实为高级人才解决医疗、住房、养老、子女入学等实际问题,为高级人才营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

3.加大通信产业人才的引进力度,积极引进国内外优秀人才。

中国要率先发展好通信产业,必须加快推进相关人才的国际化。应积极创造条件,通过搭建产业发展国际交流平台、面向国内外公开招聘等方式多方位引进国内外的优秀人才;对国内外通信知名专家等顶端人才,可通过邀请他们做短期讲学、科研项目合作等方式加以引进。可以通过建立国际人才市场、海外人才引进绿色通道等方式加快引进海外人才。

参考文献:

[1]潘晨光,何德旭.中国信息化人才战略研究报告[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2]宋燕辉,蒋青泉.新通信技术的应用人才需求探析[J].现代电子技术,2010,33(9):194-196.

[3]王通信.要重视高端人才的引领作用[J].中国人才,2011(4):14-14.

[4]罗志年.通信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学报,2010(12):22-25.

[5]周俊霞.论4G通信技术的应用及发展前景[J].中国科技博览,2011(25):277.

课题项目:本文系南京邮电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校级规划项目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xc211025)

作者:范结兵

软件行业人才结构管理论文 篇3:

高职院校软件实用人才的职业素养的培养

摘要:软件行业的飞速发展对于软件实用人才的职业素养要求越来越高,这使得软件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的培养日趋重要。本文分析了职业素养的含义,指出了职业素养的重要作用,继而对软件实用人才所需的职业素养进行了分析,总结出软件实用人才职业素养的五个组成部分,提出高职院校在培养软件实用人才上应审时度势,从行业和人才的长远发展考虑,重视软件实用人才的职业素养的培养,并给出了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职业素养高职院校软件

21世纪是IT产业的繁荣时代。随着IT产业的飞速发展,软件行业的成熟度日益加深,软件岗位的分工越来越专业化、细致化。市场经济促使市场竞争机制逐渐趋于完善,软件行业的竞争程度越来越激烈。以上种种因素使得软件实用人才的职业素养要求也越来越高。高职院校面临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只有采取全面而严格的举措,培养和提高广大软件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使其顺利踏上工作岗位,在职场竞争中确立优势地位,为软件行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有用人才。

一、职业素养

职业素养是指人员自身的素质及其在个人职业中的表现。个体行为的总和构成了自身的职业素养,职业素养是内在因素,个体行为是外在表象。因此,职业素养是个人职业生涯发展水平的关键因素。良好的职业素养直接决定了企业和员工自身发展的潜力和成功的可能,因此个人的职业素养对企业员工的自身发展和企业的未来发展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1]。

职业素养概括地说包含以下四个方面:

(1)职业道德

道德是调节个人与自我、他人、社会和自然界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是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教育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职业道德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其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具有本职业特征的道德准则和规范的总和,是一般社会道德和阶级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对人的道德素质形成有决定性作用。对个人而言,只有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才能获得事业成功,与此同时获得相应的经济效益,保证自身的合法利益。对社会而言,各行业只有发扬良好的职业道德,社会才能安定团结,经济才能顺利发展,才能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常发展。

(2)职业意识

职业意识是人们对与职业相关的活动、行为的认识和态度的总和。职业意识是人们对职业活动和行为的认识。职业意识表现为职业敏感、职业直觉,甚至是职业本能的思维过程。人们在职业活动中,以职业意识为行为指导,对职业活动进行分析和思考,制定职业目标,做出职业计划,指引自己的职业行为活动。

(3)职业行为

职业行为是人们在职业环境中的行为表现,既有主动行为,也有被动行为。职业行为的广义内涵是指职业人在职业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职业行为的涉及对象包含工作、企业、上级、同事、下级、客户以及自身。

(4)职业技能

职业技能是职业人在从事职业时所需具备的知识与技能,是对个人胜任工作岗位的专业水准的衡量。

从职业素养的组成中可以看出,职业技能是整个职业素养的外在表象,而职业道德、职业意识和职业行为这三项才是职业素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可以用一棵大樹来描述一个人的职业素养。地面上看见的只是树干、树枝、树叶,但是大树的支撑力来自深深埋藏于大地的树根。从出生开始,随着人生经验的积累,职业道德、职业意识和职业行为这三项逐步形成和完善,这需要相当的时间和磨练。职业技能属于显性因素,一般比较受到重视,通过学习和培训能较为容易地提高。愈来愈多的企业意识到,不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意识和职业行为的员工对企业来说弊大于利,这三个因素在选择和衡量一个员工的时候应占更大比例。要提高职业素养,更要关注职业道德、职业意识和职业行为的培养。它们在职业素养中占有更主要的地位,对于个人和企业的整体水平的提高具有根本上的决定意义[2]。

二、软件实用人才的职业素养

广阔的软件行业中,活跃着大量软件实用人才。他们处于软件行业的基础工作岗位,工作领域是通过软件研发、测试、服务等手段,来帮助企业或个人用户应用计算机实现特定功能,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

作为软件实用人才,应该具备的职业素养如下:

1、专业知识

1)具有软件专业基础知识。软件专业基础知识包括操作系统、数据结构、离散数学、网络、安全等等方面的基本知识,这些知识是深入软件行业领域的基础和前提。

2)具有良好的编程能力。至少掌握一门广泛应用的编程语言,了解技术特点,熟悉基本语法,熟练使用一种相关的开发工具,不仅能够使用该编程语言完成符合设计要求的编码工作,在编码过程中对程序的安全性、稳定性、可维护性等运行特性具有周密的考虑和正确的处理。

3)掌握数据库知识。至少掌握一种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使用方法,能进行数据库的设计和实施,完成数据在数据库中的存储和使用,根据需要对数据库进行维护和优化。同时,还要掌握使用其他编程语言进行数据库应用开发的方法。

4)具有软件工程的概念。软件工程侧重对软件开发的管理,保证了软件的质量,提高了软件的可维护性,大大提高软件开发的效率。为了顺应软件产业化发展的趋势,不仅必须贯彻软件工程的管理思想,还必须严格采用科学的管理技术和良好的技术方法来进行软件开发。

5)具备良好的测试习惯。编制的程序出现问题的概率是很高的,这可能是设计存在缺陷,也可能是编码输入错误等等。重要的是养成测试习惯,对编制的所有程序都要进行全面的测试。测试活动覆盖程序的所有代码和所有功能,由常见到特例,由正常到异常,由局部到整体,反复测试,反复完善,尽早地发现和解决程序中潜在的问题,节省研发时间,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6)具备良好的专业文档处理能力。软件的组成包括程序、数据和文档。在软件编码过程中,必须与编码同步编制相关的技术文档,它使得软件开发的目标、措施、步骤等相关的内容以文字的形式得到记录,从根本上保证了系统各个人员之间的顺利沟通。

2、团队合作能力

随着软件项目规模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工作以团队的形式来完成,因此团队精神是现代软件企业发展所必备的重要条件。团队合作要求个人自觉遵守整体的行为规范,与团队中的个人协同工作,并努力发挥个人的创造性。因此,团队合作要求个人必须具备团队精神,以团队的目标为己任,对人谦虚而尊重,互相取长补短,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奉献精神。

3、沟通能力

软件专业的工作目标是解决实际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问题,只有真正了解实际的需求才能解决问题。准确获得客户需求是软件实用人才的基本职业素养之一。客户往往不能清楚表达需求,或无法全面反映需求,这就要求软件实用人才深入实际,与用户打成一片,加强与用户的沟通,让用户全程参与工作,时时刻刻、事事处处主动挖掘用户的需求,才能让自己的工作尽可能地符合用户要求,真正解决用户的问题。沟通过程中,软件实用人才必须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即表达能力和倾听能力,才能使双方获得满意的沟通效果。

4、过硬的心理素质

软件开发是一项艰苦的劳动,从需求分析到设计、编码、测试、实施和维护,每一步都要付出大量的脑力和体力。这其中,随时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如需求的变化、技术难题、时间的限制等等。这些都要求软件实用人才在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要有过硬的心理素质,能坦然面对各种变化,尽快调整自身心态和工作方式,抓住问题的要害,适时地与相关人员沟通,快速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工作节奏快而不乱,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

5、上进心和好奇心

软件行业日新月异,新思想、新技术层出不穷,这就要求软件实用人才跟上时代的步伐,关注行业发展,努力学习行业新知识,提升自身专业价值。在日常工作中,软件实用人才还应根据工作任务需要,多学习与任务相关的其它行业的知识,熟悉其工作流程和特点,这样才能从软件行业和软件任务涉及的行业两方面综合理解任务需求,方便与客户的沟通。

三、高职院校如何加强软件实用人才的职业素养

近年来,我国软件产业保持稳定增长态势,产业规模持续扩大,产业结构与布局不断调整,企业实力显著增强,软件产业已经成为拉动电子信息产业增长的重要力量,并在推动信息化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发展中,软件产业规模继续扩大,增长速度保持平稳,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软件产品层次不断提高,软件出口继续快速增长,规模进一步扩大,企业管理和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实力显著增强。但是,软件产业的发展依然存在许多问题,企业规模偏小,企业研发实力薄弱,难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产业支撑体系仍不够完善等等。这其中主要原因之一是软件实用人才缺乏,尤其是熟悉软件专业及其他行业应用的复合型人才,影响了软件产业对其他行业渗透作用的发挥,制约了产业规模和层次的提升。因此相关部门均采取各种措施,加快软件实用人才培养,以缓解软件人才紧缺状况。

高职院校培养的软件专业毕业生在软件行业中处于基层,从事编码、测试、维护、服务等岗位工作,在软件企业架构中处于基础岗位,属于软件实用人才。在岗位日益细分的软件行业中,这样能够独当一面的基层从业人员需求量越来越大,他们的职业素养高低决定了企业的生命力。因此,为了培养大量的软件实用人才,适应于软件行业的飞速发展,提升软件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高职院校应在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的职业素养的培养,在教会学生做“事”的同时,更教会学生做“人”。

1、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高职院校要从学生思想教育入手,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事业,加强社会责任感,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学习和工作,严以律己。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同时,对学生进行爱岗敬业教育,帮助学生建立职业责任和树立职业荣誉感,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

2、强化专业学习

在专业学习中,首先应帮助学生打好专业基础。专业基础课是学生进行专业深造的前提,必须在专业入门伊始牢固掌握。例如: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介绍了基本的计算机操作知识,数据结构课程介绍了基本的算法,网络基础课程介绍网络理论及其应用。这些是进一步学习软件专业其它知识的前提,学生只有在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前提下,才能进一步学习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从而在毕业后走上相应的工作岗位。

对于专业课的学习,应把握理论学习的深度和时间安排,尽可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多思考,多读书,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学”和“练”的反复训练促使学生牢固掌握专业知识,强化专业技能。

培养高职院校的学生的动手能力尤为重要。在培养计划中,应通过实验、实训等多种形式锻炼学生,让学生在校尽可能多地积累实际经验。与此同时,高职院校应大力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加强对学生的“帮”和“带”,根据具体情况让学生参与到学校和教师的科研工作中,让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尽早进入专业实战阶段。

高职院校还应加强与行业、企业的交流,聘请行业企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让学生参与企业实际工作,获取行业前沿信息,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专业岗位,并根据个人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为未来就业提供准备。

在培养学生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应指导学生积极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让学生获取职业资质,提升个人就业能力。

3、培养团队精神和奉献精神

软件行业的发展离不开团队精神和奉献精神。团队精神要求有统一的奋斗目标或价值观,而且需要信赖,需要适度的引导和协调,需要正确而统一的企业文化理念的传递和灌输。团队精神强调的是组织内部成员间的合作态度,为了一个统一的目标,成员自觉地认同肩负的责任并愿意为此目标共同奉献。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一定不能忽视团队精神和奉献精神的培养,时刻教育学生以集体目标为重,个人价值与集体目标相辅相成。

4、全面提升个人素质

软件实用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这就要求在抓好学生专业学习的同时,更要提升学生的基本素质,如自信心、忍耐力、沟通能力、外交能力、怀疑精神、自我反省等等。这些基本素质对学生的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学校可通过选修课、讲座等形式让学生广泛涉猎,开阔眼界。此外,还应开展各项文体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健康的体魄和心灵的愉悦。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贴近社会,在与社会的接触中发现自身的不足,在活动中体会付出的快乐[4]。

5、培养持续发展能力

软件行业的技术更新速度远远超过其他行业,这就要求软件实用人才必须在完成日常工作的同时养成自我学习的良好习惯。高职院校在专业教育中,应注意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起初让学生自己运用所学理论解决问题,逐步培养其根据问题来学习新知识的能力,重点放在学习方法的培养上,采用启发式教学、项目式教学、任务导向教学等方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常规内容的教学中,多涉及新技术、新知识的介绍,让学生对专业发展方向有清楚的认识,确立自身职业发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来进一步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也探索自身相适应的学习方法,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四、结论

综上所述,软件实用人才的培养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任务,它关系到我国软件行业发展的前景和潜力,不容忽视。高职教育应发挥自身的作用,紧跟时代步伐,顺应软件行业的潮流,为我国软件行业培养出大量有用人才。为此,高职教育应在抓好专业知识技能教育同时,强化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让学生在校期间完成从心理到行为、从职业素养到专业知识的全面学习和锻炼,适应市场需求和行业需求,成为软件实用人才,顺利完成从软件专业到软件行业的过渡,找到自己的立足点,并能跟随行业发展而进步,开拓职业空间,成就自我。

参考文献:

[1]薛健:IT职业行为优化[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2月

[2]兰先芳:职业素养教育:实现高职教育理想的必然选择[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22卷第5期,19-22

[3]刘晓波,吴小平,张敏敏:高职人才核心职业素养教育的意义及内容浅析[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2004年9月第3期,10-14

[4]杨麗华:高雅·健康·文明行为之培养——关于高职生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的培养与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2年第3期,53-54

作者:高 云 聂 明

上一篇:采购助理年终工作总结下一篇:电力公司年度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