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信息交流法律问题论文

2022-04-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关键词:大数据环境;数字资源;长期保存摘要:大数据环境下数字资源长期保存实施过程中面临很多问题,概括起来分为技术方面的问题和非技术方面的问题。文章介绍了大数据环境下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大数据环境下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法律问题、技术问题、网络安全问题及资金投入问题等,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数字信息交流法律问题论文 (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数字信息交流法律问题论文 篇1:

打造新知识服务能力的德国数字信息计划

收稿日期:2013.12.12 录用日期:2014.01.05 发表日期:2014.01.21

本文网址:http://www.kmf.ac.cn/tabid/583/InfoID/2724/frtid/911/Default.aspx

摘要:

德国科学组织联盟(Allianz der deutschen Wissenshaftsorganizationen)在2013年1月启动第二期数字信息计划(priority initiative-digital information),旨在促进数字科研信息的开放共享与利用。普鲁士文化遗产暨柏林州立图书馆、萨克森州暨哥廷根大学图书馆、法兰克福大学图书馆等加入了数字信息工作小组。该计划包括国家许可制度、国家典藏战略、科研数据、开放获取、法律框架、虚拟科研环境等6项执行方案。德国科学组织联盟及第二期数字信息计划将在2013-2017年间为德国科研人员提供更为强大的知识服务能力。

关键词:德国信息政策 科研数据政策 开放获取论文资助 机构知识库 知识产权 著作权

1 德国国家数字信息计划的概况

数字信息计划是德国国家级信息政策,是由德国10家有代表性的科研机构组成的科学组织联盟,根据科技发展所需要的信息基础设施(包括技术软硬件、法律法规政策、人力资源培养、财务与商务环境等一系列配套措施)所设计的5年计划。第一期着重于组织和整合各个单位成员的需求、意愿、资源和政策方案,第二期着重于具体政策实施。

德国科学组织联盟(Allianz der deutschen Wissenschaftsorganisationen)在2013年1月正式启动第二期数字信息计划(Priority initiative digital information) [1-2]:将在5年内结合专业和政策领域的合作伙伴,建立数字化科研基础设施以及共享资源,并且在国家和国际背景下继续从法律、财务、技术和组织等4个层面持续推进开放出版和开放获取在科学领域内的实践。

该联盟由10家德国科研教育单位所组成(见表1),旨在提升科研与教育中的数字信息支撑能力,以满足“科学需要快速、自由和不受限制地交流信息”的需求。

在2008年至2012年推行的第一期工作基础上,第二期计划于2012年1月26日制定[3],并且在2013年1月17日向外发布第一期工作总结以及第二期计划重点。称为“数字信息重点倡议”,主要内容包括[4]:①促使数字出版、科研数据和查询检索的全面开放,以确保日后在其他科研环境中的数字信息的可用性。②创造在国际上传播德国科研出版和科研数据的有利条件。③确保全球数字媒体与内容的长期获取以及融入德国数字科研环境。④持续创新支撑学术科研活动的信息技术和数字方法。

2 德国科研资助单位、科研单位、国家以及地方图书馆的参与

德国科学组织联盟自2008年成立以来,已经在第一期计划中完成基本原则、策略、国家许可的指导方针、科研数据共享协议、虚拟科研环境的建立、开放获取范式的国家存储等,并且为著作权法修正提出科学界的修法建议。第二期数字信息计划包括6个战略实施方案[5]:国家许可制度(Nationale Lizenzierung)、国家典藏战略(Nationale Hosting-Strategie)、科研数据(Forschungsdaten)、开放获取(Open Access)、法律框架(Rechtliche Rahmenbedingungen)、虚拟科研环境(Virtuelle Forschungsumgebungen)等推进计划。

德国主要的公共、教育、科研图书馆也参与了第二期计划的各个工作小组,如表2所示:

德国科学组织联盟的运行机制是[12]:各个成员单位派员成立共同监督小组,且各自指派两名人员负责协调沟通,工作小组定期向监督小组汇报各项工作进度,监督小组负责检查工作并且制定进一步发展的行动建议。

德国图书馆参与数字信息计划的方式,一是由主要具有相关经验的图书馆承接研究项目,成为工作小组的成员;二是在能力所及的范围内,根据监督小组制定的最终行动纲要,实施有关的政策推进工作。

3 数字信息计划中的政策实施重点

根据德国数字信息的6项计划,在提升该国的知识服务能力方面,主要是为满足在数字化科研时代中的学术交流需求以及解决如何破除信息交流障碍的各种困难。

国家许可制度[13]:在国家范围内以及其他开放获取领域中,实现数字出版物在最广泛意义下的可用性。第二期计划主要是促使联盟成员在联盟倡议的原则下,联合收购许可证。其目的是为了实现科研信息市场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将数字信息资源供应从供应驱动(商业模式)扭转为需求驱动(科研友好模式)。

国家典藏战略[14]:实行德国科研基金的国家战略以及科研机构长期保存的“双层(doppelten Bodens)”做法,以实现数字出版物的永久保存。第二期计划要求实施对电子信息资源长期保存的各项协议和项目。

科研数据管理[15]:旨在以专业的信息科学与信息技术方法,实现科研数据的收集、存储、开放共享。第二期计划包括:改进数据互操作性和元数据交换方式,以成功案例促进科研数据的使用与开放,分析科研数据中心的营运成本,确保用于科研目的的科研数据不受访问限制等。

开放获取运动[16]:主要为数字科研环境去除财务、技术或者其他法律方面的障碍。第二期计划旨在促进科研数字信息的全面开放获取,通过政策以及实践指南,引导科研教育机构有系统地在不同学术领域内实践开放获取。协同科学欧洲(Science Europe)和全球研究理事会(Global Research Council)共同促进开放出版和开放获取。

法律法规政策[17]:著作权法以及邻接权的法律框架对发展数字科研环境至关重要。第二期计划着重对著作权法法条进行修订,提高联盟在著作权权利事务中的会议协商地位以及解决联盟协议中的若干交叉议题,例如开放出版、出版物与科研数据的使用权利,开放获取服务的长期资助以及确保开放获取的合法权益等。此外,联盟伙伴努力争取减低对数字出版的税收,使之达到与纸本出版相似的水平。

虚拟科研环境[18]:构建可让科学家们在不同地方,以不受限制的方式进行科研合作的工作平台,包括从处理科研数据到发表成果的整个过程的软件和网络通讯基础设施。第二期计划将着重提升现有工具在映射和分析方面的能力,从临时搭建平台过渡到永久性操作(明文表示不会考虑许可证和收费制度),探讨新的组织形式可能产生的各种法律问题(如土地资金资源等)以及评价与交流成功案例的经验等。

4 德国数字信息计划将对全球科技界产生广泛影响

德国科学组织联盟在《数字科研数据》的文件中强调[19]:数字信息计划旨在实现该国提升科学质量、生产力和世界竞争力等目标,是科学、政治和其他社会部门必须共同投入的一项战略任务。

第一期计划着重规划和设计,第二期计划注重实践和推广,每期计划历时5年。这些内容不仅与德国图书馆及信息中心的知识服务相关,也与世界各国的图书情报事业有关。该计划参考了全球相关政策报告与本地实务经验,并且结合国家科技发展战略与图书馆事业,形成一系列协议、规范、实践指南和行动计划(请参考http://www.allianzinitiative.de网站中的文件),其具体实践过程与结果,值得我国图书馆界观察借鉴。抛砖引玉,是以为文。

参考文献:

1. Allianz der Wissenschaftsorganisationen. Priority Initiative “Digital Information”[EB/OL].[2012-08-16]. http://www.allianzinitiative.de/en/start/.

2. Die Allianz der deutschen Wissenschaftsorganisationen. Schwerpunktinitiative “Digitale Information”der Allianz-Partnerorganisationen[EB/OL].(2008-01-11).[2013-03-08].http://www.allianzinitiative.de/fileadmin/user_upload/keyvisuals/atmos/pm_allianz_digitale_information_details_080612.pdf.

3. Die Allianz der deutschen Wissenschaftsorganisationen. Schwerpunktinitiative “Digitale Information” der Allianz der deutschen Wissenschaftsorganisationen- Fortsetzung der Zusammenarbeit in den Jahren 2013 bis 2017[EB/OL].[2013-03-08].http://www.allianzinitiative.de/fileadmin/user_upload/Schwerpunktinitiative_2013-2017.pdf.

4. Allianz der Wissenschaftsorganisationen. Allianz der Wissenschaftsorganisationen setzt die Schwerpunktinitiative ?Digitale Information" fort[EB/OL].[2013-03-08].http://www.allianzinitiative.de/de/steuerungsgremium/allianz_der_wissenschaftsorganisationen_setzt_die_schwerpunktinitiative_digitale_information_fort/.

5. Allianz der Wissenschaftsorganisationen. Start[EB/OL].[2012-08-16].http://www.allianzinitiative.de/de/start/.

6. Allianzinitiative. Vorsitzende der Arbeitsgruppe Nationale Lizenzierung[EB/OL].[2013-04-07].http://www.allianzinitiative.de/de/handlungsfelder/nationale_lizenzierung/arbeitsgruppe_materialien/.

7. Allianzinitiative. Vorsitzende der Arbeitsgruppe Nationale Hosting-Strategie[EB/OL].[2013-04-07].http://www.allianzinitiative.de/de/handlungsfelder/nationale_hosting_strategie/arbeitsgruppe_materialien/.

8. Allianzinitiative. Vorsitzende der Arbeitsgruppe Forschungsdaten[EB/OL].[2013-04-07].http://www.allianzinitiative.de/de/handlungsfelder/forschungsdaten/arbeitsgruppe_materialien/.

9. Allianzinitiative. Vorsitzende der Arbeitsgruppe Open Access[EB/OL].[2013-04-07].

http://www.allianzinitiative.de/de/handlungsfelder/open_access/arbeitsgruppe_materialien/.

10.Die Allianz der deutschen Wissenschaftsorganisationen. Vorsitzende der ArbeitsgruppeRechtliche Rahmenbedingungen[EB/OL].[2013-04-07].http://www.allianzinitiative.de/de/handlungsfelder/rechtliche_rahmenbedingungen/arbeitsgruppe_materialien/.

11.Die Allianz der deutschen Wissenschaftsorganisationen.Vorsitzende der Arbeitsgruppe Virtuelle Forschungsumgebungen[EB/OL].[2013-04-07].http://www.allianzinitiative.de/de/handlungsfelder/virtuelle_forschungsumgebungen/.

12.Die Allianz der deutschen Wissenschaftsorganisationen. Steuerungsgremium[EB/OL].[2013-03-08].http://www.allianzinitiative.de/de/steuerungsgremium/.

13.Allianzinitiative. Nationale Lizenzierung[EB/OL].[2013-04-07].http://www.allianzinitiative.de/de/handlungsfelder/nationale_lizenzierung/.

14.Allianzinitiative. Nationale Hosting-Strategie[EB/OL].[2013-04-07].http://www.allianzinitiative.de/de/handlungsfelder/nationale_hosting_strategie/.

15.Allianzinitiative. Forschungsdaten[EB/OL].[2013-04-07].http://www.allianzinitiative.de/de/handlungsfelde /forschungsdaten/.

16.Allianzinitiative. Open Access[EB/OL].[2013-04-07].http://www.allianzinitiative.de/de/handlungsfelder/open_access/.

17.Die Allianz der deutschen Wissenschaftsorganisationen.Rechtliche Rahmenbedingungen[EB/OL].[2013-04-07]. http://www.allianzinitiative.de/de/handlungsfelder/rechtliche_rahmenbedingungen/.

18.Die Allianz der deutschen Wissenschaftsorganisationen.Einsatz einer virtuellen Forschungsumgebung[EB/OL]. [2013-04-07].http://www.allianzinitiative.de/fileadmin/user_upload/VRE-Fragenkatalog-II.pdf.

19.Die Allianz der deutschen Wissenschaftsorganisationen..Grunds?tze zum Umgang mit Forschungsdaten[EB/OL].[2011-11-04].http://www.allianzinitiative.de/de/handlungsfelder/forschungsdaten/grundsaetze/.

(本文责任编辑:杜杏叶)

作者:顾立平

数字信息交流法律问题论文 篇2:

大数据环境下数字资源长期保存问题的研究

关键词:大数据环境;数字资源;长期保存

摘 要:大数据环境下数字资源长期保存实施过程中面临很多问题,概括起来分为技术方面的问题和非技术方面的问题。文章介绍了大数据环境下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大数据环境下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法律问题、技术问题、网络安全问题及资金投入问题等,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近年来,大数据一词越来越多地被提及,人们用它描述和定义信息爆炸时代产生的海量数据,并命名与之相关的技术发展与创新。哈佛大学社会学教授加里·金认为:这是一场革命,庞大的数据资源使各个领域开始了量化进程,无论学术界、商界还是政府,所有领域都将开始这种进程[1]。2015年12月1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时指出,“十三五”期间我国将大力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国家大数据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2]。目前,大数据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行政管理、科技创新、日常生产等领域。在大数据环境下,如何对数字资源进行长期保存,已成为图书馆界及信息研究所亟须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1 大数据环境下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研究现状

1991年,瑞士、挪威、丹麦、芬兰、冰岛5个北欧国家的档案馆出版了《电子文件的存取与保护》。1994年,欧洲保存与获取委员会ECPA(The European Commission on Preservation and Access)成立,它是研究数字资源长期保存与获取的最大的跨国协会,旨在共同研究各种类型文献的检索能力及数字资源保护问题[3]。1994年12月,美国研究图书馆组织RLG(Research Library Government)与美国保护与存取委员会CPA(Commission on Preservation & Access)共同组建了数字归档特别工作组,主要对数字信息的长期存取问题进行调研,并提出保护措施和建议。

对于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研究和探讨,我国起步较晚。笔者以“数字资源长期保存”为主题检索词,在中国知网的学术期刊库进行了检索。检索结果显示,我国学者对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研究从2002年开始,随后逐年增加,2007年至今基本维持在同一水平。

自2004年以来,我国持续开展数字科技文献资源长期保存的研究和实践。2009年,我国成立了数字科技文献资源长期保存中心,保存了包括Springer、Willy、IOP、Nature等十多家国外重要出版商的数字资源。该中心主动参与国家平台建设,在NSTL支持下联合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北京大学图书馆等机构,建设了以重要的国外数字科技文献为主要保存资源的国家数字科技文献资源长期保存体系。此外,我国还与其他国家合作,在数字资源长期保存领域进行了战略布局、重点研究和大规模建设,自2004年在北京召开首届数字资源长期保存国际会议以来,iPres系列会议已成为国际上对数字资源长期保存进行专门研究、交流和推进的主要学术会议,全面反映了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前沿问题、最新进展、发展趋势、新技术新方法和重大实践进展,也成为国际同行交流、共享、合作的主要平台[4]。

2 大数据环境下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法律问题

在大數据环境下,法律是数字资源长期保存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和依据。由于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法律和法规,因此不同的保存机构会面临不同的法律问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数字遗产保存指南》指出,要对有长期保存能力的机构进行身份确认,确保数字资源长期保存项目的顺利进行。目前,我国也开始加强数字资源长期保存方面的法律法规建设,出台了一系列与数字资源保存有关的法律条款。数字资源长期保存涉及保存方、资源方、用户方等主体对数字资源的影响等问题,这三个主体在法律层面主要涉及合理保存、合理利用和合理权利的平衡等问题[5]。因此,数字资源长期保存主要涉及知识产权法、合同法、国家保密法、隐私权保护等相关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在诸多方面影响着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良性发展。例如,数字资源在存储过程中可能会涉及出版商的技术保密问题,在传播过程中可能会涉及数据信息的保密问题和用户信息保密问题。我国只有不断健全法律法规,才能确保数字资源长期保存工作的持续开展。

在大数据环境下,数字资源长期保存涉及的法律问题较多,包括制定和实施两个方面。因此,国家应该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平衡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促进数字资源长期保存工作的健康有序开展。为了解决我国数字资源长期保存法律方面的问题,我国不仅应加强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法律体系建设,对数字资源长期保存进行直接立法,加大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还应建立数字资源长期保存机构与出版机构及用户之间的互信协议。

3 大数据环境下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技术问题

3.1 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主要技术

数字资源是一种数字化信息,与传统文献资源有着根本的不同。传统文献的信息都依附在载体上,而数字化信息在存储和利用过程中都会受到软硬件和支撑系统的制约。常用的技术方案主要有以下几种。

3.1.1 数据迁移技术。数据迁移是指将很少使用的数字信息从一种存储介质上转移到另一种存储介质上。数据迁移是数字资源保存中比较成熟的技术,优点是数字资源的格式容易被人们接受,现行的硬件与软件能够兼容,数字资源可被复制转化;缺点是迁移过程中一些数字资源的样式甚至一些数据会丢失[6]。

3.1.2 数据仿真技术。数据仿真技术是在新环境下建立一个兼容的运行环境,使原始数据和系统能在新的软硬件平台上运行。该技术被认为是理想的保存技术,优点是具有兼容性及可靠性等特点,能对数字信息的内容和外观进行保护,适用于所有的数据对象;缺点是技术成本较高。

3.1.3 数据标准化技术。数据标准化技术是指将数字信息转化成一种固有的格式,如HTML或其他格式。标准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因素,是保障数字资源长期保存各个环节的基础,始终贯穿于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整个过程[7]。在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过程中,保存机构应尽可能地选择简单、有效、便于解析、具有长久可读性的技术标准。

3.1.4 数据封装技术。数据封装技术是指将协议数据单元封装在一组协议头和尾中的过程,也就是说将数字资源长期保存所必需的软硬件一起打包,以便其能在新的环境下运行。

3.1.5 数据转换技术。数据转换是指将数据从一种表现形式变为另一种表现形式的过程,包括格式的转换、程序的转换、字符编码的转换、媒体的转换、操作系统的转换及硬件系统的转换等[8]。

3.1.6 数据更新技术。数据更新是指将数据信息从旧的存储环境转移到新的存储环境中,数据本身不受存储环境变化的影响。

3.2 数字资源长期保存技术应用中的几个问题

目前,在数字资源长期保存实践过程中有些技术方案比较实用,而有些技术方案还停留在理论研究层面,保存机构在挑选方案时要充分考虑技术方案的可行性、持续性、实用性和合理性。此外,任何数字资源长期保存方案的执行都受到技术标准、数字资源评价和应用效果的约束。以下是数字资源长期保存技术在应用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3.2.1 技术标准问题。标准化是指在工业生产和社会管理等生产实践中,对重复性的事物和概念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实现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数字资源的标准化是以某种广泛认可的标准进行数字资源的信息描述。目前,在数字资源长期保存领域影响较广泛的国际标准包括《ISO14721-2003航空航天数据和信息传输系统.开放式档案信息系统.参考模型》《ISO19005-1文件管理—电子文件长期保存格式第一部分PDF的使用(PDF/A-1)》《ISO/TR18492-2005电子文件信息的长期保存》[9]。

3.2.2 数字资源评价。由于制订的技术方案应与资源内容相匹配,因此资源评价很重要。目前,数字资源评价指标体系仅关注数字资源的价值评价问题,而在实际的保存过程中涉及的问题很多,包括数字资源的来源、使用率、存在的价值、格式及访问方式、系统相关性等。

3.2.3 技术效果反馈。在利用仿真、迁移等技术对数字资源进行长期保存的过程中,任何一种技术方案都不能适用于所有的情况,因此选择合适的技术方案成了首要任务。国内外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实践结果显示,如果内容是最主要的,标准化工作就是关键;如果数字对象的关联是最重要的,封装就是最佳选择;如果信息资源的结构比较复杂,仿真技术就是首选。

4 大数据环境下数字资源长期保存中的网络安全问题

随着全球网络化的不断发展,大数据环境下数字资源长期保存也面临网络安全的考验。Internet的信息安全问题近年来也较突出,病毒感染事件逐年增加,网络攻击事件大幅上升,超过70%的用户受到各种形式的网络入侵,垃圾信息、垃圾邮件等电子垃圾泛滥,网络犯罪日益猖獗,这些情况表明全球网络信息安全形势不容乐观。我国网民已近十亿人,网络安全事件的数量不断增加,包括经济犯罪、信息泄漏、黑客入侵等。

网络安全問题伴随着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建设和发展的始终,并有加重之势,因此,保证网络安全是数字资源长期保存得以顺利实施的关键。大数据环境下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网络安全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是需要技术部门与管理部门通力合作完成的工作。

5 大数据环境下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资金投入问题

数字资源长期保存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如果没有稳定、持续的资金支持体系,数字资源长期保存将很难得到有效实施。与技术问题相比,大数据环境下数字资源长期保存实施过程中的资金投入问题更难解决。

5.1 资金投入问题

5.1.1 长期投入资金与短期利益回收不平衡。一方面,数字资源长期保存属于公益事业,但受某些因素的影响,有些数字资源的长期保存虽然投入了较多资金,但读者却不能免费获取这些资源,这就使资金投入与利益回收失衡;另一方面,数字资源的长期保存机构需要政府持续投入大量资金,才能保障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正常实施,但是保存数字资源的机构仅以提供服务为主,这就使资金投入与经济效益产出失衡。

5.1.2 潜在利益产生的问题。图书馆或其他信息服务单位购买的数字资源只有使用权,如果采购合同终止,图书馆或其他信息服务单位就不能再使用已经购买的数字资源。例如,河南科技大学图书馆购买了爱思唯尔2002—2016年的SD数据库使用权,2017年由于经费问题停止了采购,目前该馆已无法再使用2002—2016年的SD数据库的资源。数字资源出版商为了使经济利益最大化,通常会掌握信息资源的所有权,如果数字资源出版商出现财务危机或服务器受到自然灾害、灾难性系统故障等威胁,数字资源就会有消失的危险。

5.1.3 策略选择的复杂性。由于软件开发商在自主开发软件系统时很少融入用户的特定需求,对业务流程管理关注的较多,对记录管理关注得较少,很少考虑业务流程的再造和整合,致使数字记录在生命周期管理中出现断层及系统维修成本增加等情况[10]。

5.2 我国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资金投入策略

持续而稳定的资金投入是数字资源长期保存有序实施的根基,具体的策略有以下四条:一是建立国家级别的数字资源长期保存合作体。国家级别的数字资源长期保存合作体可通过多种渠道筹集资金,对资金进行统一调度,并监督资金的流向。二是选择性保存。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数字资源保存机构没有必要对所有的数字资源进行长期保存,可选择一些易消失且价值高的数字资源进行长期保存。三是选择适合的技术手段。数字资源保存机构选择适合的技术手段对数字资源进行长期保存,可有效降低投入成本。四是参与国际项目合作。我国应鼓励国家图书馆、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等单位开展数字资源长期保存工作,并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国际项目合作。

6 结语

在大数据环境下,相关机构在实施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过程中面临很多问题,这些问题概括起来分为技术问题和非技术问题。技术问题和网络安全问题不是影响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关键问题,而非技术方面的政策、法律、经济因素等则制约着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有效实施。因此,我国应该出台相关政策以保障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有效实施。

参考文献:

[1]大数据时代[EB/OL].[2019-06-10].https://baike.so.com/doc/5340323-5575766.html.

[2]新华网.习近平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EB/OL].[2019-06-10].http://news.xinhuanet.com/video/2015-12/16/c_1117481089.htm.

[3]贺姝祎.国外数字资源长期保存发展历程[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0(6):72-76.

[4]中国成功申办iPRES 2020数字资源长期保存国际会议[EB/OL].[2019-06-10].http://www.las.cas.cn/xwzx/zhxw/201806/t20180608_5024149.html.

[5]郎玉林.数字信息长期保存影响因素分析[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09.

[6]臧国全.数字迁移风险管理[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6(3):54-56.

[7]丁丽鸽.非技术因素对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山西档案,2010(2):28-30.

[8]林丽群.数字档案信息长期保存的策略研究[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78-82.

[9]殷立欣,旻苏,李景,等.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技术保障机制[J].标准科学,2010(6):42-46.

[10]刘家真,许杰.影响我国数字信息长期保存的问题与解决方案[J].档案学研究,2008(4):50-55.

作者:王晓玲

数字信息交流法律问题论文 篇3:

信息化建设对婚姻档案利用影响

婚姻档案的信息化,除了将纸质的档案资料以数字信息的方式录入计算机系统软件外,还需要建设信息系统基础平台。在信息化的过程中,地方民政部门与档案馆应通力合作进行婚姻登记档案的数字化工作。在不久的将来,建立以档案馆为主、民政局为辅的婚姻档案信息系统,实现全国档案系统的联网和资源共享,网内实现业务交流和信息查询。

伴随着婚姻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进行,将逐步突破档案具体实物的严格界限。如建立电子目录,实现计’算机全文检索,提高了档案安全保管和查询利用。婚姻档案集中存放的档案馆变成电子计算机和通讯网络的一个节点,单位和个人都可以查找利用网络系统内信息资源,其利用对象已突破本地限制而遍布全球各地。档案利用服务对象的延伸,反映出了档案从自我封闭、有限开放到全面开放的社会化发展趋势,也说明了较之于传统档案利用,信息化的档案将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发挥更大的社会服务功能。

随着城乡人口的大量流动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婚姻档案提供利用从主要是办结婚、离婚手续服务,到为农村年满60周岁老人(符合政策规定的)领取生活补贴、经济索赔、异地迁移落户、房产买卖、计划生育等提供婚姻登记的有关信息,服务的范围不断拓展。在婚姻档案信息化的环境下,当婚姻档案信息的利用者要求档案工作人员为其提供利用服务时,利用者面对的是整个档案网络系统信息咨询服务,提供利用的范围将进一步扩大。传统婚姻档案提供的主体是纸质载体档案,利用服务活动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对婚姻档案的借阅、复印等形式,向利用者揭示和提供静态的档案信息。随着电子信息资源最终成为未来婚姻档案存放地——档案馆信息资源主体,提供利用服务的内容,也将从以传统馆藏纸质载体档案为主,向电子信息资源存取的方向拓展。

通过网上电子信息资源的存取和本馆电子文本、数字化馆藏的利用,可以方便快捷地为利用者提供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的服务。如,利用局域网和公众信息网,允许不同利用者在同一时间的不同地点.利用一个或多个光盘数据库;通过计算机终端或工作站方便利用者足不出户访问档案馆,并打印和使用有关信息等。也可根据利用者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对电子信息资源进行选择存取,并对读者给予实时指导和帮助。在档案馆信息化最终实现的环境下,档案馆为经过信息咨询的利用者提供信息服务的内容和形式极为丰富。如,文字、声音、图像、图形以及数字视频信号等各种承载媒体的档案信息。

在传统的档案利用工作中,档案工作人员只是和利用者进行语言的交流和沟通,简单地解答利用者提出的利用问题,然后,再进行查档调卷工作,其速度和查全、查准程度有限。而在档案信息化建设最终实现的环境下,利用者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借助网络对档案信息进行智能检索,汁算机网络可以迅速、准确、快捷地将与检索要求(语言)有关的档案信息逐一检索出来。无论当事人身在何处,只要通过相关司法程序,把当事人的姓名输进电脑,就可得到其婚姻信息,为解决许多法律问题提供证据。大大地提高了档案信息的查全率和查准率,且覆盖率更高,使利用者获取的信息更加准确、全面和系统。

随着档案提供利用内容、方式的转变,档案部门工作人员必须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信息化建设的意义和重要性。学习计算机知识和档案知识,熟悉新的数字化利用服务手段和程序,熟悉日渐庞杂的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适应与利用者交流的新模式,主动及时地为利用者提供实际有效的帮助信息。

安全建设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采取相当严格的措施来保障数字化档案的安全。一方面,档案工作人员必须加强安全意识,认真学习安全知识,提高安全防范业务素质;另一方面,建立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要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加强对网络中心机房、数据库的安全管理。加强数据备份、登录人员的身份识别、及时更新防病毒软件等安全保护措施,确保数字信息在存储、使用和传输中的安伞。

作者:李红霞

上一篇:银行女工工作计划下一篇:电教半年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