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图书馆信息服务交流互动模式浅析

2022-12-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信息时代的到来使人们对信息的需求量变得更加庞大, 图书馆作为向公众提供信息的一个服务机构, 实现区域资源共享、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成为了图书馆发展的重要目标。目前, 大部分图书馆都在进行数字化升级, 从而满足用户更高级的信息服务需求, 随着用户需求的不断变化与提高, 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探求、升级的过程。实现图书馆的数字化信息服务, 不但可以提高服务能力, 更重要的是可以将馆藏资源的利用率达到最大化, 使所有的信息能够在一个开放性的平台上实现交互共享。

1 数字化图书馆信息互动交流的特点

1.1 信息多样化、流量大

图书馆信息资源实现数字化转换后, 可以呈现出多种信息方式, 并以各种载体的形式存在, 多媒体信息资源是数字时代最具代表性的信息形式。结合先进的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为一体, 依靠网络平台, 将多元化的载体信息呈现在信息平台上, 为用户开辟一条高速的信息通道供用户查询和使用, 是数字化图书馆信息互动交流的基础。受图书馆外部用户环境复杂多变的影响, 其信息流量相当巨大, 从而满足各种用户的使用需求, 用户作为图书馆服务的直接受益者, 不仅是接受服务更要积极参与服务的改进, 不断完善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开辟专门的用户通道, 供用户下载各类信息, 并可以对无法查询到的信息进行留言, 进一步丰富图书馆信息库存。

1.2 信息互动交流的双向性

数字化的图书馆所提供的信息互动交流具有双向性, 不但能够实现网络中信源和信宿之间的实时交换, 也能够实现信源与信宿之间的角色转换, 从而使用户在使用图书馆服务时的信息反馈得到最直接、最及时的响应, 信道建立变得轻而易举。信息交流互动方式由传统的点对点, 逐步转化为点对面的交流, 形成网状的共存方式, 将用户获得信息资源的方式变得更为主动、信息源更广。从信息载体上看, 信息互动交流成为一种虚拟化的交流方式, 摆脱了收纸质载体与使用空间的束缚, 实现了数字化的网络传递, 使信息发布、信息组织与检索、信信息传递与信息利用这几个环节连接得更为紧密。

2 目前图书馆信息互动交流存在的问题

网络信息资源存在不足时制约图书馆信息互动交流的最主要因素。数字化图书馆是建立在网络平台基础上的, 因此, 网络环境是提供服务的基础, 首先要拥有充足的、可用的网络信息资源作为开展服务的根本。如果信息资源建设不足, 就会导致信息交流的阻滞。网络上的信息内容千差万别, 垃圾信息到处充斥, 尽管人们已经将网络信息搜索作为了获取信息的主要手段, 但来源于网络的信息可信度仍然值得商榷。这就是网络信息与传统信息交流模式的最主要差别, 也是人们为什么长期以来信赖纸质载体信息的主要原因。在传统信息资源转换的过程中, 图书馆会将一些印刷性的学术文献、期刊进行扫描, 然后上传到网络上或者经由网络传递给用户, 但这类电子版信息资源的传递通常是单向信息传输, 忽视了用户的主动性。此外, 在网络环境下获取的信息资源, 大部分需要特定的阅读工具, 给一些不善于使用这类工具的用户增加了信息使用不便, 有可能会导致信息鸿沟的出现, 从而使信息资源获取变得不平等。

3 改善数字图书馆信息互动交流的途径

3.1 强化网络信息资源基础建设, 掌握用户需求

馆藏资源是图书馆的根基, 也是实现数字化互动交流的基础, 信息互动交流是建立在庞大的信息资源基础上而开展起来的。网络服务拓展了图书馆的服务空间, 使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得以延伸, 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 数字化服务已经成为大势所趋, 人们对图书馆互动交流的需求也将变得更高, 对不同形式的载体信息需求量也将进一步扩大, 图书馆通过网络向用户提供的将是更加全面的信息情报服务。针对不断变化的信息需求, 图书馆的服务对象、服务范围与服务方式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从而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信息资源的强大生命力。

3.2 构建多元化的信息服务方式

由于信息资源的多样化而直接导致的对图书馆信息服务需求的多元化将会对图书馆未来的发展提出一定的挑战。因此, 图书馆需要面对社会上诸多类型的信息用户及其复杂多样的信息需求展开服务。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 一方面依托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与信息处理技术来进行文献开发, 丰富现有的信息资源;另一方面直接借助网络中的信息共享资源, 为用户提供一个开放性的、更加广阔的信息互动平台。特别对于多媒体信息的处理方式, 是丰富信息种类, 提供多元化服务的重点。例如:对现有书籍、期刊、资料、音像资源的数字化整理, 对电子书籍、网络咨询资源、数据库资源、电子期刊、索引等的链接, 都是丰富馆内外馆藏资源的有效方式, 也是构建多元化信息服务的重要基础。

3.3 提高对用户管理的重视程度

图书馆与用户之间的互动是信息服务过程中的一个断层, 直接造成了图书馆服务设置于用户需求之间的脱节, 使简单的服务供需关系变得不对等。应当提高对图书馆用户的重视程度, 关注用户的反馈, 从比较全面的读者视角来看待图书馆所提供的服务是否科学、合理、实用、高效。收集用户意见, 不但做到信息互动, 也与用户实现互动交流, 才能够提高服务质量, 使信息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 服务于广大的用户群体。

4 结语

信息时代的到来, 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人们对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 快捷、高效成为信息时代最据代表的代名词。图书馆在数字化服务方式的带动下, 也由传统的服务方式开始向新的信息服务方式转变。目前的图书馆馆藏资源已经不是衡量图书馆服务能力的唯一标识, 网络信息服务能力的高低, 信息服务互动交流能力的高低更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图书馆的服务能力, 而馆藏资源则仅仅作为提供服务能力的必备基础。互动交流不但体现在用户在对馆藏资源和其他各类信息资源的使用上, 同时也代表了图书馆与用户之间的沟通。未来的图书馆发展, 是信息供需环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信息的提供方, 要针对整个用户群体的信息需求来开展信息服务, 才能够发挥信息时代数字图书馆的重要作用。

摘要:图书馆的服务宗旨是为读者提供便捷的信息查询和使用服务。优质的服务只有站在读者的角度, 充分了解读者需求, 提供有针对性的特色服务, 才能提高馆藏资源的利用率, 提高服务能力与质量。数字时代的图书馆服务, 不但要具备庞大的信息储备功能, 同时也需要面对更广大的用户群体, 信息服务交流互动模式更像一个信息平台, 使图书馆与用户结合的更加紧密。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互动

参考文献

[1] 刘娟.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交流模式研究[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09 (5) :101~103.

[2] 罗红汉.数字图书馆的信息组织与信息服务技术[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09, 21 (3) :45~46.

[3] 张美莉.数字图书馆多元化信息服务综述[J].兰台世界.2010 (12) :78~79.

上一篇:一种木荷高效育苗方法试验探究下一篇:互联网+时代高校篮球教学改革的创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