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科技创新论文

2022-04-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习近平关于依宪治国的一系列讲话,强调了宪法的重要性和权威性,这一理念对于我国建设法治社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从背景、内容、特征、意义等角度,对习近平依宪治国理念进行研究。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宪法科技创新论文 (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宪法科技创新论文 篇1:

宪法修正案通过有感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高票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全体代表以长时间的热烈掌声,表达了内心的无比欣喜。

审议宪法修正案,是本次人代会的重要议程。这几天,通过听取大会关于宪法修正案的说明和代表团的审议发言,我对修改宪法的重要意义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表现。1982年宪法颁布之后,先后进行四次修改,每一次修改都是顺应国内外形势的发展,而此次宪法修改也同样如此,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的发展成果。

今年的宪法修正案将“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質的特征”写入宪法第一章《总纲》第一条第二款。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各方面均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中国目前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超过30%。特别是中国调整了经济结构、加强科技创新后,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轨道。同时,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顽强奋斗,与贫困作斗争。近年来,贫困人口减少6800多万。这样的成就在目前全球经济下行背景下是极其不寻常的,其原因就是中国共产党强有力的领导和其具有的前瞻性。因此,将党的领导写入宪法有重要意义。

同时,宪法修正案赋予监察委员会宪法地位,为建立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国家监察体系奠定坚实基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为深化国家体制改革提供法治保障。

宪法科技创新论文 篇2:

习近平依宪治国理念研究

摘 要:习近平关于依宪治国的一系列讲话,强调了宪法的重要性和权威性,这一理念对于我国建设法治社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从背景、内容、特征、意义等角度,对习近平依宪治国理念进行研究。

关键词:习近平;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宪法

一、习近平依宪治国的理念背景

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于依宪治国有着许多重要的论述。习近平依宪治国理念既丰富、充实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又指导宪法实施取得了一系列实践成果,对于我国社会全面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与价值。

(一)推行依宪治国理念的时代背景

当今社会,在政治领域中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一直对我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虎视眈眈,从今年愈演愈烈的香港事件则可见一斑。我国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路是最适合我国国情的道路,但企图颠覆我国政权、破坏我国和谐稳定的声音不绝于耳。针对这一情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

我国的国情决定了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对于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就是要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坚持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的政体。”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国家之间经济贸易往来愈加紧密,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命运共同体。我国在进入21世纪之后,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加强科技创新,大力扶持人才,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现在的国际形势下,多种势力妄图阻碍我国经济发展。

(二)推行依宪治国理念的党内背景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在建国七十年的时间里赢得世界瞩目,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我们党从建立之初就将党的建设放在至关重要的地位,使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得到不断提升,为我们党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与生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步提供坚实的政治保证。从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既担负着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领导重任,又面对着国际社会上政治经济新形势不断变化的挑战,我们党的责任重大且艰巨。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党在作风建设、执政方式等方面尚存在着有待加强的地方,因而,管党治党是势必要加强重视的。国家法律与党内法规是不同的,一些黨员、干部的违法违纪行为不仅要受到党内处分,而且也应该接受国家法律的制裁。

宪法作为国家法律的“母法”,党内法规属于法规的范畴,也就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规范下制定,不得超越宪法和法律。宪法具有最高的权威,所以必须要依宪治国,树立宪法权威,严格依照宪法的规定从严治党。

二、习近平依宪治国理念的内容

(一)依宪治国是依法治国的核心

在2012年12月4日举办的在纪念现行宪法实施三十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依法治国要首先坚持依宪治国;依法执政的关键是要坚持依宪执政。”并且在十八届四中全会等重要会议中,都阐述了依宪治国在依法治国中的关键地位与核心价值。

首先,依宪治国的核心价值体现在我国宪法的性质上。我国宪法是根本大法,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起到统领全局的作用,如果没有宪法的指向作用,其他法律法规就失去了依据,就极有可能出现制定主体不明确、法律法规之间效力、等级方面的冲突等问题。因而,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四中全会中明确指出首要的是维护宪法的最高权威。

其次,依宪治国的核心价值还展现在我国宪法的规定里。宪法主要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国家的基本制度及义务以及国家机构的职权设置。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义务的规定体现了宪法以人为本的理念和尊重、保障人权的思想;对国家基本制度的规定体现了宪法为我国社会的方方面面指明了发展方向;对国家机构职权设置的规定规范着国家公权力的运行。

(二)依宪执政是依法执政的关键

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将宪法提高到至关重要的地位,这体现了习近平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治国理政方针。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重大会议讲话时强调,“依法执政的关键是依宪执政。”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决定》中清晰地指出,依宪执政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首先,依宪执政是宪法的权威地位所决定的。《宪法》第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就说明了我们党作为执政党必须根据宪法的规定,在宪法法律约束下执政。我们党要带头守法,在宪法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执政活动。因此,依宪执政是我们党的执政关键。

其次,依宪执政也是我们党执政方式转变的要求。在我国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法治遭受了极大破坏,党的执政活动脱离了宪法法律约束,这导致我国政治、经济发展受到重创。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领导人吸取了这次教训,积极开展法制建设,加强宣传教育,才逐渐将法制重新建设起来,让法制重新焕发活力。

三、习近平依宪治国理念的特征

(一)坚持以人民为主体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指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变革的决定力量。因此,要求我们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这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我们党自成立以来,一直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坚持群众观点、群众路线,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恪守“以民为本、立法为民”的理念,不断完善以人民为主体的各项制度、政策等。

以人民为主,就是坚持以人为本,这是一个民主的国家、政党所必须做到的事情,以人为本就要时刻将人民放在第一位,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关心人民所关心的大事小情,努力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为人民更好地生活而进行创造、创新,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为生活困难的人民寻找改善的办法,让人民生活得安逸、满足。

(二)更加注重发挥宪法的重要作用

“宪法的生命和权威都在于实施。”宪法的实施意思是把宪法中所规定的法律原则具体落实到宪法的实践中,释放出宪法新的“生命力”。就是把宪法的要求规定在各具体部门法当中,让部门法做到保障人权、维护国家经济秩序、政治秩序,引导发展文化,着力发展旅游业,形成旅游产业链条,带动一、二、三产业共同稳健发展,使国家机关保持良好作风,坚决打击贪污、腐败行为,建设廉洁政府,大力打击以权谋私、滥用权力、无视人民群众需求的行为,保护生态环境,禁止重污染企业投产,从源头上进行治理,开展垃圾分类,将垃圾变废为宝,进行循环利用,降低对生态的破坏,积极植树,把荒漠重新变成绿洲,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加大使用清洁能源的力度,绿色出行,多使用公共交通工具,让我们的蓝天重新绽放深蓝色,让人类在地球上生活得更加长远一些。

從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对宪法予以高度重视,大力宣传宪法精神;2018年正式将宪法宣誓制度写入宪法,这既有利于体现宪法的至上权威,使国家工作人员忠于和维护宪法,热爱宪法,也有利于在全社会增强权利意识、树立宪法权威。

四、习近平依宪治国理念的理论价值

习近平依宪治国理念是建立在我国实际情况基础上的正确论断,是经过几代人不断改进、完善的最新成果,也是习近平依法治国思想的组成部分。宪法的本质也是法律,故而依法治国也包含着依宪治国。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这突出了宪法的重要性,依宪治国理念的重要性也随之上升。

习近平依宪治国的理念将人民主体地位作为理论特征,坚决维护人民在宪法中规定享有的权利,严格遵循群众观点、群众路线。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可以很清晰地看到,我们党对民生问题密切关注,真正将人民群众放在国家的首位。习近平依宪治国的理念,是顺应时代要求的体现,也同样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彰显。

习近平将依宪治国置于依法治国工作的核心地位,作为各项法治活动的依据和前提,提升了宪法的地位,体现了宪法在我国法律中的崇高地位。习近平依宪治国的理念构筑了制约公权力的框架,有利于我国宪法得以真正实施。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关于加强宪法实施的论述,我国的宪法实施得到了快速发展,我国的一些法律得到了修改。如,宪法宣誓成为一项宪法制度,这既有利于促使国家工作人员树立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也有助于彰显宪法权威、加强宪法实施。

纵观近一些年我国社会的发展变化,不难看出,习近平依宪治国理念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推动作用,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打下了坚实的法治根基,是我国、我党必将长期遵守的重要思想理念。学习宪法,懂得运用宪法维护权益也是值得我们加强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学习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3] 陈志刚.正确理解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依宪治国[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6,(6).

[4] 莫纪宏.“依宪治国”在依法治国中的核心作用[J].人大研究,2015,(1).

[5] 高红敏.依宪治国是依法治国中的核心[J].知识经济,2015,(23).

作者:张媛媛

宪法科技创新论文 篇3:

宪法学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探索

[摘 要] 宪法学课程作为法学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知识大量涉及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各方面,将国家宪制顶层设计与法治理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宪法学课程,建立协同一致的课程思政体系,能将“过程育人”真正落到实处,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政治认同与文化认同感,更好地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关 键 词] 宪法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等教育工作者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专业课教师也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形成协同效应。[1]宪法学课程作为法学专业核心主干课程,知识大量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权利等方面,将国家宪制顶层设计与法治理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宪法学课程能有效提高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入认识,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政治认同与文化认同感。为了更好地落实课程思政建设,发挥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以宪法学课程为课程思政建设载体推进法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势在必行。

一、课程思政的内涵要求

分析课程思政的内涵要求的前提首先要界定课程思政。课程思政是通过运作整个课程,即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在全员参与下,对学生予以全方位、全过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与过程。[2]在这样的活动与过程中,学生在获得课程知识的同时还能获得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感,从而达到高等教育的立德树人目标。

目前,在我国高校的各类专业教育不同程度地存在教育与教学相互分离的现象,專业课程的育人功能未能有效地发挥出来。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人才培养方案为了追求立德树人的目标,片面加大思政课程投放力度,压缩了专业课程讲授时长;其二,在专业课程课时压缩的情况下,专业课任课教师仅能就专业核心知识展开讲授,很少有机会将课程育人体制贯穿其中。上述两个方面使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形成了对立的两部分课程,思政课程只立“德”,专业课程只育“才”,不仅不能形成有机统一、不能形成潜移默化中德才兼顾,还逐渐走向恶性循环。

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建立全方位育人机制,使各类课程均要发挥其应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最后建立起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为主导,其他课程共同参与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分析课程思政的内涵要求,可以帮助我们充分认识课程的优势以及在专业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的必要性。第一,课程思政具有隐性特征。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思政课程是“明线”,课程思政是“暗线”,从教育心理学角度分析大学生往往不喜欢单纯地说教,而出于就业的需要,往往比较重视专业技能的习得,在专业课程中不流于形式的、潜移默化的德育影响才能最终达到育人效果,因此,课程思政这条“暗线”就能更有效果。第二,课程思政具有系统化要求。目前,全国高校各类专业课程在课程思政上没有统一的、系统性规范要求,专业课教师既要讲好专业,又要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很多教师往往采用嵌入式的简单方式,将思政元素与某知识点联合,在课程讲授中往往存在“生搬硬套”现象,也不能将教书和育人功能有机结合。事实上,课程思政本身具有系统化要求,只有编织一张“课程思政的网”作为课程的灵魂和主线,贯穿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才能达到基本目标,这就需要教师对教学内容与思政元素进行精心设计和安排。第三,课程思政具有实效性。从育人效果方面来看,好的专业课课程思政育人功能可能要比专门的思政课程收效更直接、更快捷。

二、宪法学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融入路径

从近现代国家的发展轨迹来看,无论是哪一种社会制度,它在产生、发展和成熟的过程中都会塑造出一套价值体系,这套价值体系是国民在精神思想层面对国家制度的普遍认同,也得到国家制度运行体系的有力配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在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过程中国民达成普遍认同的价值内核,这一内核与宪法和法律的精神相互契合。所以,我们应当着力在宪法学课程教学中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行系统化融入,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起到一举两得的作用。[3]

(一)合理挖掘思政元素

在课程思政的理念下,宪法学课程的设置不仅要符合课程思政的核心观点,还要符合当今大学生发展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选择恰当的思政教学资源。除了必要的宪法知识的学习外,教师要选择一些同时涉及时事新闻、时政热点、中西方制度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律职业道德等方面的资源,在实证事件、案例的中西对比中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法治意识、道德修养、职业道德教育以及以国家法治发展服务为己任的担当精神。

(二)实践课堂配合开展思政教育

当今的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要求更注重职业化,实践性教学就成为重要的教学途径。在课上和课下配合的实践性教学中,不仅可以加强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理论知识应用在实践中会加深学生对理论的认识,还可以通过实践性教学来加强学生对课程思政知识内容的认识和共识。教师可以依托学生组织观看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有关的电影,如《建国大业》,让学生尝试讲解电影中出现的与宪法知识有关的片段,让学生在娱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感受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可以引导学生开展国家宪法日纪念活动;可以带领学生开展模拟人大代表选举、宪法知识竞赛。诸如此类的实践课堂在无形之中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且能在学习宪法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大国责任感。

(三)丰富思政教学形式

法学课程教学通常以口头传授、书面传授等方式进行。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会让学生感到枯燥、疲倦,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较低。教师应尝试采用一些既能兼顾专业知识又具思政元素的创新方法。例如,分组讨论、线上互动、课堂反馈等方式融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宪法、法律概念等要素寓于课堂教学之中,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教育效果,实现教育目标。

三、宪法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思路

基于法学本科教育未能充分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现状,宪法学作为核心主干课程,作为与国家政治体制密切相关的课程,应着力加强宪法学课程思政建设,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将宪法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思路总结为以下五个步骤。

(一)“一个主题”

“一个主题”是给宪法学课程赋予一个时代主题,使这门课不再是一门十分枯燥的、单纯理论知识传授的课程,使这门课对大学生来说拥有时代需要的价值。在授课时教师可以把宪法学课程的名称换成一个充满感情色彩和大国情怀的响亮名称,比如“大国宪制”,整门课程的所有知识点讲授都围绕这个中心主题展开,希望学生在学习完这门课后能够以大国为己任,成为有担当的法律人。

(二)“两条主线”

“两条主线”是知识主线和思政主线,知识主线是“明线”,以理论知识讲授为线索进行安排,实现的是教书功能;思政主线是暗线,以知识背后体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线索进行安排,实现的是育人功能。

(三)“三个目标”

“三个目标”是知识技能学习目标、思维系统建立目标、文化自信引领目标。这三个目標是需要相互配合完成的,前两个目标的设定是因为宪法学课程是法学专业的第一门课,又是理论课,学生在这个阶段是一张“白纸”,必须在完成知识学习的同时建立一个法律思维的系统,这样才能指导后面其他部门法学科的学习。第三个目标文化自信引领目标,是在学习完课程后改变对宪法的一些错误认识,不再盲目媚外,对宪法的制度设计树立充分的制度自信。

(四)“四维基础”

“四维基础”是以“马工程”教材为教学基础、以“问题意识”为设计基础、以“混合式教学”为技术基础、以“四个自信”为价值基础。

(五)“五部篇章”

“五部篇章”是宪法学课程讲授的五个部分。宪法原理部分从理论阐述出发,让学生在比较中西宪法理论的基础上,真正认知中国宪法,而不是用西方话语体系评价宪法。其实很多言论的错误传播是因为话语语境的不同,人们在不同国家、不同意识形态中对宪法、民主、自由的认识观念也不同,青年学生必须从理论角度辨析这些认识的评价标准,这样才能有正确的价值判断;宪法发展部分,通过让学生了解党史、宪法发展史,甚至哈尔滨解放区时期法制实践对新中国宪法发展的重要作用,让青年学生了解初心,才能不忘初心,增强爱国主义教育;国家组织部分,让学生充分认识中国协商民主制度,了解国家制度的顶层设计,加深对法治政府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公民权利部分,让学生充分认识人权理论,对比中西方人权现状,认识中西方对人权话语语境的差别,认识西方对别国人权抨击的狭窄视角,这样才能让学生正确认识中国人权现状,树立公平、正义的价值观;宪法保障部分,组织学生充分研讨宪法实施过程中出现大的问题、科技创新对宪法的新挑战,树立大国青年的主人翁责任感。以上五个篇章,依次是递进关系,从认识理论、了解历史开始,引领学生深入探讨国家制度设计、公民权利保障,最后研讨宪法问题,解决宪法问题。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夯实“四个自信”的价值基础,达到“隐性”课程思政的育人目标。

总之,宪法学课程教学要通过合理引入课程思政元素,建立协同一致的“课程思政”体系,将“过程育人”真正落到实处,以提高“课程思政”实效,更好地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2]何玉海.关于“课程思政”的本质内涵与实现路径的探索[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10).

[3]张峥.思想政治教育渗透法学本科教学的路径研究[J].智库时代,2018(1).

◎编辑 马燕萍

作者:邓齐滨

上一篇:基层医学检验论文下一篇:大学生网购调查报告(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