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开发论文

2022-04-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历史中蕴含着智慧、历史中承载着人类未来发现的希望和方向。因此,如何有效地将地方历史文化融入到幼儿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就成为每一位幼儿教师都需要思考和践行的重要教育问题——教师需要借助高平地区特有的地方历史文化素材对幼儿实施教育培养和引导,并引领幼儿在历史的参与、感受、体验中成为认知能力健全、实践能力完善、个人品质高尚与综合素养健全的优秀儿童。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开发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开发论文 篇1:

对农村学校开发和实施地方历史文化校本课程的探究

摘 要:农村学校要参与校本课程开发,拥有丰富的地方历史文化资源,这是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的强大后盾和不竭源泉。要从地方历史文化校本课程的意义和价值、主要内容、教师的校本培训、思路方法以及设课和评价等方面去开发和实施。

关键词:地方历史文化;校本课程;开发;实施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13.055

开发和实施地方历史文化校本课程是有效途径。那么,如何开发和实施地方历史文化校本课程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要明确农村学校开发和实施地方历史文化校本课程的意义和价值

我们开发地方历史文化的校本课程,要以当地的历史文化为依据,从沧桑岁月、地理人文、民俗文化、文学艺术、历史名人等方面来开发和实施,挖掘当地的历史文化,以作为校本教材。

一是为了满足农村学生的学习需求,解决农村学生课程结构中存在的问题,树立新的课程资源意识和开发意识。地方历史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助于开发与利用地方历史文化课程资源,使教师提高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能力。

二是为了针对学校实际,充分发展兴趣和特长,让个性化教育目标得以实现。在课程开发中,既要突出新课程改革理念,又要体现浓厚的“家园味”“家乡气”“家园情”,使教师树立起家园文化和生活中处处有课程资源的观念,以便创造性地应用地方历史文化课程资源进行教学的新课程观,从而不断使课堂教学充满新意,让课堂教学生机盎然。

三是促进学校办学理念深化、扩展。实施地方历史文化校本课程开发,实质上就是对学校办学理念的一次提升,一次纵向深入和横向扩展,可以明确学校独特的办学方向,形成全校师生共同开发校本课程的新课程观。从开发到利用,让师生参与进去,扩大视野、增强能力、激发兴趣、减负增效。

四是为小学生的阅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有助于小学生知悉家乡的过去,了解家乡的现在,展望家乡的美好未来;有助于小学生缅怀生于斯长于斯的先民,感慨继承家乡的今人,为他们在这片热土上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灿烂的历史文化与繁荣的经济而自豪,从而激发起小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报效祖国的豪情壮志。

二、要明确农村开发和实施地方历史文化校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就是指我们出生、成长地方的地域特色、自然景观、文物古迹、地名沿革、历史变迁、社会发展以及民间艺术、民俗风情、名人轶事、语言文化等,应从以下几方面来开发。(1)沧桑岁月,介绍本地的发展及名称的来历,人口、古迹、古道、战事等内容。(2)地理人文,介绍当地自然环境和人文胜景。(3)民俗文化,以地方传统节目,社会礼仪、饮食、民俗为主要内容。(4)文学艺术,介绍地方戏剧、木雕、剪纸、荷包、刺绣、歌谣、谚语。(5)历史名人,介绍当地有史以来,在军事、政治、文学、学术方面有贡献的仁人志士。

三、要明确开发和实施地方历史文化校本课程必须以加强教师校本培训和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为基础

校本培训是在校本课程小组的总体规划和指导下,开发人员确定后,以学校为主要阵地,分工负责采集编撰。在开发地方历史文化校本课程是提高办学水平和本校所有教师综合素质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形式。它以教师的自主学习、自主研究、自主发展为主要特征,以培养和提高本校教师完成校本课程的编撰、不断完善校本课程内容和形式的能力为目的。

校本培训是教师继续教育的具体体现,是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最便捷的方法。周密的安排,严格的规划可保持校本培训工作有效延续,并结出丰硕成果。扎实的基本功,丰厚的自身底气,是教师开发校本课程的重要前提;不断吸收营养,催生自己,是教师开展校本课程必备因素;搜集整理,实践检验,完善修定是校本课程的必然过程。只有具备这些要素,才能实现校本课程、地方课程与国家课程比翼齐飞的格局。

四、要明确农村开发和实施地方历史文化校本课程的思路方法

1.文献法。利用多种媒体检索、查阅大量资料文献,摘编“地方历史文化校本课程”理论和现代教学理论并组织教师学习研讨,形成对“地方历史文化校本课程”的本质、特点、内容、形式以及现代教学理论中一些重要观点的正确认识,让开发和实施的过程成为全校教师理论学习和理论提高的过程。

2.调查法。通过走村串户,探源头访名山,寻老人问事迹,进镇府查资料,梳理出相关资料,为制定各自的目标奠定基础。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征求学生、家长、教师以及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修正开发方案,力求形成简捷、有效的课程结构体系。

3.经验总结法。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和提炼出目前农村学校课程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学生的需求,深入挖掘其内涵,明确校本课程开发的方向和重点。对在实践中搜集的材料进行全面完整地归纳、提炼,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得出能揭示教育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确定具有普遍意义和推广价值的方法。

4.行动研究法。主要用于地方历史文化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典型经验的总结提炼和验证推广方面,研究与开发校本课程活动紧密结合,在总结的基础上进行验证,在验证的同时予以推广,在推广的过程中进一步完善,使“地方历史文化校本课程”得到科学总结和初步展示。

5.个案叙事研究法。试图透过多元化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个案分析,反思得失,总结成功的经验与理性认识,为开发和实施研究提供有效的帮助,以推动校本课程深入研究,取得实质性成果。

五、要明确农村开发和实施地方历史文化校本课程的设课和评价

校本课程的开设和实施要根据校本课程的性质。校本课程可以采取分散设课的方式,也可以采取集中设课的方式。分散设课,可以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交叉排课;集中设课,可以集中在某一天的某一节所有班级全部开设校本课程。相比较而言,集中设课比较方便校本课程的管理与评估。

关于校本课程的评价。第一,对校本课程的开发要不断进行调度和交流,使开发的校本课程尽可能规范和完善,对开发的校本课程要进行评价,对开发的精品课程要进行奖励,同时要建立长远的校本课程开发补充和完善机制。第二,对校本课程的开设和实施要进行评价,过程性评价和成果性评价可以分别进行,同时对典型经验做法要及时推广,好的作品成果可以进行展览。第三,对学生的评价,既要对校本课程学习情况及时进行评价,又要将校本课程的评价作为学生学业评定的一部分,纳入对学生的综合评价。

六、结语

由于所处地理位置不同,校本课程内容也有所差异,正是这差异给了学校自由创造的空间。农村学校要不拘一格,以新颖别致、千姿百态的形式出现。

作者:裴帅锋

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开发论文 篇2:

地方历史文化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摘要:历史中蕴含着智慧、历史中承载着人类未来发现的希望和方向。因此,如何有效地将地方历史文化融入到幼儿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就成为每一位幼儿教师都需要思考和践行的重要教育问题——教师需要借助高平地区特有的地方历史文化素材对幼儿实施教育培养和引导,并引领幼儿在历史的参与、感受、体验中成为认知能力健全、实践能力完善、个人品质高尚与综合素养健全的优秀儿童。

关键词:地方历史文化;幼儿教育;高平市

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教育需要从娃娃抓起,因而幼儿教师应该将地方历史文化融入到幼儿教育的组织和执行过程中,并引领幼儿在丰富、多元的地方历史文化认知和体验中感受到本地文化的多样性和趣味性,进而帮助幼儿在认知历史文化的基础上建立地方认同和民族认同感。同时,为了更好地实施地方历史文化教授,教师需要结合趣味游戏的组织和实施、区域活动的开展和构建、体育运动的筹划和安排引领幼儿参与到多种多样的历史文化活动参与过程中,进而有效促使幼儿在文化认知过程中建立文化探究兴趣、文化体验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趣味游戏中融入历史文化

在幼儿教育的组织和实施过程中,教师既需要结合高平市特有的地區历史文化对幼儿实施引导,还需要借助趣味游戏的组织形式激发幼儿的活动参与兴趣、提升幼儿的历史文化认知积极性。因此,教师可以结合山西省高平市特有的丰富矿产资源组织趣味游戏邀请幼儿参与,并帮助幼儿在游戏体验中感受矿产开采的流程、认知高平丰富的矿产资源,进而帮助幼儿在趣味游戏的体验和参与中实现历史认知和历史认同感的建立。

例如,作者在趣味游戏“我是采矿小能手”的实施过程中邀请幼儿头戴矿工帽,身穿工作服,在预先认知了煤炭、铁矿等高平特有的矿产资源之后,请幼儿在教室中经历种种跨越障碍的“工作”流程从沙土中找到需要的矿产资源。同时,作者在教育观察中发现,幼儿对于这种游戏的实施形式充满了参与兴趣和积极性,并能够在游戏参与中主动观察高平市蕴含的煤、硫铁矿、铁矿、铝土矿、石灰岩等多样的矿产资源,并在趣味游戏参与中积极跨越障碍、凭借自己对于矿场资源的认知找到自己需要取得的矿产资源、完成游戏任务。更为重要的是,幼儿在趣味游戏的参与和体验中有效实现了地区历史文化的认知和理解、掌握了山西省高平市富含矿产资源的文化特征,并在游戏实践中实现了矿产资源的充分认知和理解。最终,幼儿在趣味游戏的体验和参与实现了地区历史文化的参与,并在体验和感受中认识到高平地区丰富的矿产资源、建立了浓厚的地区认同感和归属感。

二、区域活动中融入历史文化

当教师带领幼儿进行区域活动的实践时,可以将地区历史文化融入其中,并带领幼儿在历史文化相关的区域活动实践中感受到区域活动的趣味性、实现历史文化的认知和理解。基于此,教师可以结合上党梆子这种高平市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到幼儿的区域活动体验和操作过程中,进而借助上党梆子这种极具艺术特色的历史文化带领幼儿更深入地理解高平市特有的历史文化、理解高平市形式多样的艺术形式。

例如,作者在带领幼儿参与区域美术绘制活动时,就以上党梆子中不同时期的《雁门关》《骏马岭》《借粮》等艺术作品的视频片段请幼儿加以欣赏,并借助其中经典场面的图片请幼儿进行观察和仿照绘制,进而借此帮助幼儿在进行美术艺术能力训练的实施过程中实现对于高平市上党梆子艺术形式产生有效认知和感受。同时,为了帮助幼儿抓住上党梆子艺术形式的精髓,作者在教育观察中详细结合图片中人物的穿着、打扮与正在进行的艺术图片展示中有效帮助幼儿了解高平市历史文化中上党梆子的人物形象。接着,作者引领幼儿投入到区域美术活动的绘制过程中,并着重借助上党梆子人物形象的特点引领幼儿认知、理解、创造历史文化的相关绘画作品。最终,幼儿在作者的引领和帮助下高效完成了美术绘画作品的完成,并在区域美术互动的参与和体验中感受到了上党梆子中人物服饰的华丽、上党梆子艺术形式中特有的文化表现形式,进而在美术区域活动参与中有效实现了地区历史文化的认知、了解和感受。可见,作者为了促使幼儿更深刻地感受、体验地区历史文化,就需要借助区域活动的组织和开展引领幼儿在地区历史文化的体验和参与中加以感受和实践,并引领幼儿在地区历史文化精彩的内容体会过程中认识到上党梆子艺术形式的魅力、建立高平地区文化理解与文化认同感。

三、体育运动中融入历史文化

在秋高气爽的时节,教师可以借助户外体育运动的组织和实施带领幼儿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并借助高平市大粮山文化旅游景区的前往有效训练幼儿的户外远足运动能力、强化幼儿吃苦耐劳的运动精神、促使幼儿在运动参与中有效认知、理解高平市大粮山历史古迹文化资源。基于此,教师在执行户外体育运动的实施过程中,需要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有效带领幼儿实现运动能力、人文素养和道德品质的有效建立,并借助大粮山文化景区中文化古迹的游览和参观帮助幼儿实现体能的提升与文化素养的完善。

例如,作者所在的幼儿园会在每年九月份组织幼儿参与远足活动,并借助大粮山历史文化景区的游览引领幼儿在实现体育锻炼的同时参与到地区历史文化的体验和感受过程中。同时,作者在教育观察中发现,幼儿从下了大巴车开始,就能够凭借自己的能力行走在大粮山景区当中,并逐步游览了风光秀美的自然生态景区、参观了姬氏民居与开化寺、游览了二郎庙等历史文化古迹,进而在户外体育运动的参与和体验中有效实现了运动能力的提升、运动精神的培养和地区历史文化的认知和理解。最终,幼儿在作者及其他教师的帮助和引领下感受到了大粮山中蕴含的丰富历史文化资源,并在远足运动的参与过程中实现了运动能力、运动品质的建立和健全。可见,将地区历史文化融入体育运动教育过程中不仅能强化幼儿的运动能力,还能促使幼儿在运动参与中实现文化素养与历史文化品质的健全。

综上所述,地方历史文化的发展不仅印证着一个地区的发展历程,也汇聚着一片土地上人民的精神和品质。因此,幼儿教师为了有效提升幼儿的能力和素养,需要将高平市本地区的历史文化融入到幼儿教育的组织和实施过程中,并借助多样化的教育组织形式引领幼儿感受地区特有的历史文化、参与地区独特历史文化活动,进而帮助幼儿逐步实现认知历史、体验历史、理解历史的能力和素养。相信在幼儿教师的教育引导和丰富地区历史文化活动的组织过程中,定可以使幼儿成为了解历史、参与历史、传承文化、发扬历史文化的优秀儿童。

参考文献

[1]赵静. 基于荆楚民间文化的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7.

[2]周智慧. 多元文化背景下幼儿园课程文化适宜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作者简介:李阳阳,1990年4月19日,女,山西省高平市,高平市丹河幼儿园,初级,学前教育。

作者:李阳阳

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开发论文 篇3:

“双减”背景下地方历史文化资源育人功能的新样态

摘 要:“双减”政策的出台,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的有效开发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从学生学习需求和核心素养发展出发,对地方历史文化资源进行重组,以博物馆、课程基地、综合实践课程、研学活动等为支架,重新对“资源—学习—素养”进行链接重构,进而呈现出文化资源育人实践新样态。

关键词:“双减” 历史文化资源 育人实践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33.048

“双减”政策的出台,意味着我国基础教育在国家战略层面进入到以“高质量”为旨向的内涵发展阶段。一方面,“学生作业负担、校外培训负担得到减轻”,另一方面“增加学生课堂之外的活动时间,增加学生们户外活动的时间,多参加体育,艺术和劳动的活动”。“双减双增”的背后,留下的是巨大的教育施展空间。如何让这项政策真正“利好”学生,是对教育者的智慧考量。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凭借其独特的审美价值,也在这种情境下再次进入教育视野,成为关注的热点。本文即以江苏省徐州市为例,阐述“双减”背景下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如何填补“时间真空”、呈现育人功能区域实践的新样态。

一、梳理区域资源,完成对区域文化资源的模块化建构

徐州是华夏古九州之一,有着2600年的建城史,彭祖故国,西楚故都,汉文化发祥地……是一座看得见历史、读得出文化、记得住乡愁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徐州还是一座“红色”的城市。江苏省境内第一个中国共产党支部(陇海铁路铜山站支部)在这里诞生,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直接领导的第一次大规模工人运动——陇海铁路工人大罢工在这里组织。徐州不仅是“人民的胜利”——淮海战役的主战场,共和国年龄最小的烈士“小萝卜头”的家乡,还孕育产生了被毛主席高度赞扬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王杰精神”。徐州文化资源丰富、厚重、典型,基础教育体量占江苏全省的近1/6,文化育人实践意义重大。

“双减”政策出台以后,在区域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框架内,市教育管理部门首先秉持这样一个理念:让学生始终站在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的中间,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温度。同时,基于徐州教育体量庞大、城乡二元结构明显、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的现实,积极探索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施的区域统筹协调机制。按照“需求导向、多方参与、资源统筹、均衡发展”的原则,加强统筹协调,优化管理体制,大市教育管理部门、基层学校和地方公共文化机构积极配合,放大之前持续的合作成功经验,变“单兵为共同体”,借外力长内力,对区域文化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探索基于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实施的独特样态。

以“充满历史感,对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和文明传播有重要意义”的筛选原则,在全市选出以“两山两河”(两山指九里山、云龙山;两河指故黄河、大运河)、“一馆”(徐州博物馆)、“一塔”(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等为代表的物质文化遗存230处,非遗代表项目494个,市级非遗传承基地42家,建成两汉文化、传统体育(以武术、跳绳为代表)、红色文化(以淮海战役、王杰精神为代表)、艺术非遗四类品牌课程资源库,164个文化类省、市级课程基地。

二、创新学习方式,关注真实情境下的学习体验

2018年的全国教育大会强调:要在增强青少年综合素质上下功夫,教育要引导学生培养综合能力,培养创新思维。但学生的综合能力体现不是“语文地表达,物理地行走”,而需要在更多元、更开放的空间下实现。这也自然要求教育者对教育样态进行升级、创新。

(一)利用博物馆资源

博物馆自近代以来一直承担着民族记忆、开启民智的教育功能。随着社会和教育需求的发展,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也经历着从“满足好奇兴趣”到“学科体验性学习”的升级。徐州教育一直与区域公共文化机构有着良好的合作基础。“双减”政策出台后,博物馆更自然地进入学校视野之中。徐州市教育管理部门引导部分学校利用与博物馆、民俗馆相邻的地利之便,把“延时课”开设在博物馆里。如解放路小學在徐州博物馆开展了“汉代铜镜艺术”系列课,徐州师范第一附属小学与民俗博物馆合作进行了“徐州明清古民居研学”等活动。与此同时,博物馆社教部也组织团队主动走进学校,带领学生进行体验式学习。利用“延时”,借力博物馆独特的场馆空间和丰富的文物资源,加强馆校合作,拓展学习空间,有设计、有课时,创设学习情境,让学习更沉浸、更聚焦。

除此以外,市教育局重在加强馆校合作机制的建设。这种合作机制,以“问题”为引领,以行动为主线,“博物馆—学校”之间互补互动:

1.“走进博物馆”:学校与博物馆、江苏师范大学联合开发场馆空间下主题学习课例,通过“研学单”“研学伙伴制”等学习支架的使用,致力于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避免蜻蜓点水式的参观。

2.“博物馆进校园”:学校主动与博物馆社教部教师对接,请博物馆教师进学校,进行“前置性学习”。未来,博物馆学习将成为区域历史文化资源育人功能发挥的重要平台,嵌入师生生活。

(二)技术支持的协作学习

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进一步改变了学习空间的设计。尤其是疫情的存在,更加剧了多元学习方式的形成。新技术所具有的互动性、可视化、便捷化、信息承载量大等优势,不仅加强了学习主体彼此的连接,更促成一种积极参与的学习形态的发生。11月初,借力云技术,徐州市中山外国语学校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另外5所学校在线上进行了“重回汉朝·徐州博物馆穿越之旅”大型网络互动课堂直播活动,参与的学生反响十分强烈。其中的奥秘,就是互联网的联通性,营造了更具激励性、互动性、现场感的学习情境,大大激发了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同时,“云端博物馆”也为疫情之下的学习赋能。比较典型的是“故宫博物院”的数字平台在学科教学中的运用。

(三)课程基地对学习方式的变革

课程基地是江苏省的原创,是以变革环境来改变学习方式的集互动性、探究性、情境性等特征为一体的综合育人平台。基地建设的初衷与“双减提质”不谋而合,“双减”政策的出台进一步推进学校在资源统筹、学习空间优化、破解教与学的难点瓶颈上下功夫。截至2021年,徐州市共有141个课程基地,他们是学校办学优势和区域文化资源的聚合呈现,其使用具有典型性、示范性特征。

如泉山区少华街小学,把百年校史叙述、爱国主义教育与儿童戏剧整合在一起,开发出《百年少华》的系列儿童剧,把文化元素与学校特色巧妙融合,成为鲜明的学校文化创作标识。徐州市求是小学结合徐州由煤矿塌陷区改建升级为湿地景观带的现状,设置了《煤言草语》特色综合课程基地,通过开设《本草汇》《黑金说》等校本综合实践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逆向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等思维品质。此外,泉山区教育局以2021年省级课程基地建设项目“指向素养提升的区域教学变革”为抓手,统筹区域内比较完善、强调学生动手的课程资源,通过区级优质课程资源平台共享,探索出了更多创新教育样态。

(四)综合实践活动深入开展

综合实践活动虽然是国家课程,但长期以来存在“说起来重视,做起来忽视”的现实窘境。在“双减”政策的推动下,学校周边独有的文化资源得到重视,成为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重要平台。新沂市窑湾初级中学近运河、居古镇之中,设计了“窑湾古镇研学”“运河文化研究”等活动;马陵山中学因山之便,开发了“马陵山自然资源调查”系列课程,聚焦核心素养,根据课程标准整合学科课程,形成地方文化主题活动设计,通过“触摸感受—体验探究—理解体悟”三个层次,引领学生真正体验到地方文化的深层内核,形成了基于地域文化资源开发课程的校本策略。

(五)研学活动的开展

世界,是儿童的生命场;儿童,要站在教育的中央。研学活动是连接儿童与世界的天然优质载体,也是优化学习空间的重要推手。正如美国教育学院雪莉·弗恩斯坦在其著作《从大脑到教室》一书中就强调:“一个灵活、有变化的学习环境,相比一个平淡、一成不变的教室,更不容易让人走神。”“双减”,恰恰就是要减去无意义、重复低效的学习,增加学生体验探究世界的经历。

徐州市大马路小学的江苏省前瞻性教学改革项目“培养龙的传人——徐州十所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校本行动”,从课程设计、实施主体、学习组织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创新。在课程设计上,注重依据新《课标》进行学科整合,注重体验性探究性学习开展;在实施主体上,充分发挥大马路小学作为区域优质学校的作用,以“十校联动”的方式推进;在学习组织上,既有在博物馆进行的综合性学习,也有系列主题研学。徐州市九龙湖小学与铜山区何桥小学通过结对,联合开发了“故黄河畔的中国”系列研学课程,通过前置学习(资料搜集)—实地探究(两校小朋友“手拉手”讲解、实地考察)—夜晚篝火晚会分享体会等环节设计,带给儿童深刻的“时空”体验,于潜移默化中在儿童心中播下家国之爱的种子。徐州市第五中学“高中地理研学”、睢宁中学美术教研组与睢博物馆联合开发的“美术研学”等也深受学生喜爱。总体来看,无论是基于博物馆的场馆学习,还是研学活动的开展,小学、高中学段开展情况要优于初中学段。

(六)教育教学成果在地方公共文化空间的集中展示

教师是一地的文化精英。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的育人功能实现,往往离不开当地文化精英群体对本土文化资源的自觉关注。

自2015年開始,徐州市教育局率先从美术学科开始,与市文联、美协等部门合力,每两年举办一次“中小学徐州市美术教师优秀绘画作品展”,以此延续自民国时期萌生的“徐州雅集文脉”。展览地点放在李可染艺术馆、徐州市艺术馆等彰显地方文化特质的公共空间,展示作品有反映本地景色的绘画、剪纸等。通过这样的活动,一方面引导美术教师群体关注地方文化资源素材,同时也向社会传达地方文化资源“以美育人”的教育图景。市教育行政部门认为,广大中小学美术教师是全市文艺领域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在承担繁重的日常教学任务之余,坚持用艺术的美表达对生活和家乡的热爱,是徐州基础教育价值追求的最深刻体现。

三、彰显育人成效,激发全体师生的文化自信

据徐州博物馆社会教育处提供的近四年观众量数据显示:徐州博物馆2017—2019年年均观众量为65.3万人,2019年在博物馆改陈闭馆,实际开放天数为216天的情况下,未成年观众达到21万人次,其中来自大市的约16.9万人,未成年观众占年观众量的33.6%。不仅人数有增长,65%的参观时长达3小时以上,70%的为两次以上参观。2020年,徐州博物馆为切实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于1月24日闭馆,3月25日开放,截止到4月22日,接待未成年观众量为130853人次。2021年4月,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任田慧生在徐州调研座谈时称赞:博物馆33%的参观者是中小学生,这就是徐州特色。

首先,地方优秀文化资源的育人功能开发,提升了教师的道德水平和思想境界,涌现了一批代表徐州城市品格的优秀教师。邳州的郁雪群教师,普通的乡村教师,她把一个个被命名为“向日葵阅读点”的流动流动图书馆办进了乡村,被江苏省委宣传部,共青团、江苏省委联合授予江苏“最美青年人物”称号,被中宣部授予“中国好人”称号,入选“徐州好人园”。睢宁县王集镇中心小学朱永教师,用40年的时间把乡土中国变成学生手中一幅幅生动的儿童画,在每个孩子心中播撒下爱家乡、爱祖国的种子。

其次,激发了学校艺术教育、德育和综合实践活动的发展动力,破解了制约发展的一些难题。为了更好地推进地方优秀文化育人功能开发,学校的育人环境、课程结构、评价方式、教师的教学理念与设计也相应发生了变化。8年来,184所学校统筹各类资金投入约1.5亿元,建成了“两个传统”推进的4类6个课例资源库,在《人民教育》《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江苏教育》《中国德育》等学术期刊发表有影响力的成果30余篇,以此立项的重大课题5项,内涵建设项目4个。在2019年中国教育博览会和教育部课改实验区的交流会上,以大马路小学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研究成果、王杰小学的“英模伴我行”的德育课程受到广泛关注。相关学校接待省级以上参观、培训14000余人次。

教育,是文化传承的主要途径,与文化有着天然的交互关系。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绵延不断,基础在教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基础在教育。地方优秀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源头根脉,中华文明的基本构成。作为看得见、摸得着,离学生最近的、最具亲近感、最具感召力、最具丰富性的教育资源,在呼唤高质量人才培养的当下,如何对这些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资源互通助力成长贯通,以文化融入生成学习体验,真正实现“培育文化自信,涵养民族精神”的教育价值,是时代给我们所有教育人出的一张考卷。

作者:韩秋红

上一篇:工程技术员工作总结下一篇:质检局上半年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