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江市历史文化资源

2024-06-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潜江市历史文化资源(推荐7篇)

潜江市历史文化资源 篇1

潜江北枕汉江,南接长江,东邻仙桃通武汉,西接荆州达宜昌。境内有318国道和汉宜高速公路横穿东西,潜监和荆潜两条省道纵贯南北。是江汉平原唯一的路网建设试点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密度和通达度居全省前列。内河航运四季畅通,流经北面的汉江,建有2个港口,年吞吐量达300万吨以上。潜江地上盛产粮棉油,地下富藏油气盐。全市地下蕴藏石油2亿吨、天然气9700多亿立方米,岩盐近8000亿吨(为我国“盐都”自贡市的30倍),另有卤水136亿立方米,富含锂、铯、铷、溴、钾、碘、硼、硅、锶、镍、锰等18种稀有微量元素,可广泛用于电子冶金、航天等高科技领域,其矿化均超过了国家开采标准,有着广阔的开发前景。在2011年“中国排行榜·2011中国十大最具幸福感城市”排行榜中位居全国第五位。

二、潜江的历史文化资源

潜江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被文化部授予全国文化先进市和“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名人文化、地域文化、产业文化都独具特色。

一是遗址旧址文化资源独步荆楚。境内分布的古遗址、古墓群94处,革命旧址纪念地169处,共计263处文物旧(遗)址。其中,春秋战国时期的龙湾遗址,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龙湾遗址包括放鹰台遗址和黄罗岗遗址两块,以章华台为主的放鹰台遗址群是战国时期一处非常重要的楚国宫殿建筑基址群。据史料记载,章华台高三十仞,以精美绝伦、富丽堂皇而闻名天下,被誉为“天下第一台”。

二是名人文化资源光辉璀璨。在这块土地上,孕育和诞生了辛亥革命元老、新中国第一任农业部长李书城,中共一大代表李汉俊等一大批杰出人物。曹禺先生是闻名遐迩的戏剧大师,杰出的戏剧教育家,被誉为东方的“莎士比亚”。

三是民间文化资源别具特色。潜江地处江汉平原荆楚文化腹地,民风、民俗遗产极为丰富。经初步调查表明,有花鼓戏、蚌壳精、采莲船、皮影戏等共计10大类1633个项目。其中,“两戏一歌”(潜江花鼓戏、潜江皮影戏、潜江民歌)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草把龙灯、潜江木雕已被列入首批省

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四是生态文化资源引人入胜。境内湖泊星罗棋布,河网纵横交织,林木葱郁茂盛,享有“水乡园林”、“鱼米之乡”的美誉,是有着“活化石”之称的水杉的第二故乡。“潜江油焖大虾”美食全国闻名,被授予“中国小龙虾之乡”、“中国小龙虾加工出口第一市”。

潜江花鼓戏,从清朝道光年间开始,在江汉平原民间歌舞说唱的基础上,不断吸收其他剧作的剧目、声腔和表演而逐渐发展成为独具特色的地方艺术瑰宝——花鼓戏,迄今已有150馀年的历史。其唱腔曲牌约有八十多种,是湖北省三大地方剧种之一。它源於江汉平原一带的高跷、渔鼓、三棒鼓及薅草歌等民间歌舞说唱。1995年,经湖北省委省政府批准,潜江市荆州花鼓剧团被升格更名为湖北省实验花鼓剧院。潜江的花鼓剧团成为湖北省近10个专业花鼓剧团中唯一的省级剧团,潜江的花鼓戏被公认为湖北省花鼓戏的“领头雁”,多次晋京调演且被灌制成唱片或磁带在海内外广为发行。潜江市花鼓剧团根据戏剧大师曹禺的名著《原野》改编的荆州花鼓戏《原野情仇》於1996年赴京演出,1998年获全国戏剧最高奖“文华新剧目奖”。

由潜江花鼓剧团将任长霞的先进事迹改编成的大型现代新编花鼓戏《任长霞》,充分发挥潜江花鼓戏唱腔的优势和帮腔的特点,生动地再现了任长霞作为一个女公安局长短暂而辉煌的人生,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肯定和赞扬。

鄂州特产

潜半夏:半夏是我国中药宝库中的一种重要药材,产地只有亚洲的中国和日本。它的功能是燥湿化痰,和胃止呕,主治痰湿水饮,呕吐,咳喘等症。半夏有水生和陆生两种,即所谓的水半夏和旱半夏。旱半夏的药用价值强似水半夏。潜江正是我国旱半夏的主要产区。《辞海》在“潜江”这一词条内有“盛产半夏等中药材”语。所以潜江产半夏有“潜半夏”之誉。老一代的中医在处方上写“潜半夏”,犹之乎“贝露”冠之以“川”字而成“川贝”,“潜半夏”也是名闻遐迩,行销海内外的名贵中草药。

锅奎:锅奎是面食,以白面在鏊锅中烤成。潜江锅奎品种很多,葱锅奎,砍锅奎,鸭子锅奎,冲担锅奎,油炸锅奎,猪油锅奎等等。最有名气的是猪油锅奎。其次是冲担锅奎,主产在竹根滩。因其形状与当地农民挑柴草用的两头带铁扦的冲担一样,故名。与其他锅奎要在鏊锅中烤制不同,它是一种特制的烤炉中烤成的。出炉后,又香又脆,能保持旬日,因此还可充当干粮。砍锅奎是潜江最早的锅奎,最正宗的锅奎,其他锅奎皆由它派生而出。它的本名就是锅奎,前面未有任何限制词,加“砍”(还有人加“白”〕是人们为了以此区别于其他锅奎。它不要任何佐料,面粉本色,好的砍锅奎(或白锅奎〕是“肉”少且泡,“皮”厚且焦。潜江人常爱把砍锅奎的两皮掰开,夹入一根油条混吃,并视此为最好的早点。

螺蛳:“三月螺蛳四月蚌”,这是潜江的民谚,意为三四月正是潜江盛产螺蛳蚌的好时节。江汉平原人吃螺蛳不像外地人那样将其囫囵地炒个半熟不熟,滋滋地吮吸入口,而是先把螺蛳用开清水“濯”过,再用断了半截的纺花锭子或者是一根竹签剔出螺蛳肉,按天(门〕潜(江〕沔(阳〕“三蒸”之一的方法食用。新近又有一种食用方法,即有蚌、腊肉、豆渣粑的所谓“三味火锅”,出人意外地在全市各餐馆遍地开花。

黄湾藕:王场镇黄湾村出产的一种藕,这种藕与一般的藕不同,它的孔是单数的,有7、9、11孔不等。也不像其他藕节短多枝,一般都是一枝三节,每节一尺来长,既白又嫩。这种藕多粉易烂,汤酽味美。在一本20世纪80年代出版的《荆州菜谱》中它名排榜首。

相传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吃了黄湾藕后,信口吟出诗两句:“一弯西子臂,七窍比干心。”用美女的手臂比喻藕的外形,用比干的“忠心不二”比喻单数孔。使黄湾藕具有了人的灵气。

园林青酒:潜江古属“江陵府”,即古城荆州,东汉建安年间已有用泉水酿酒的记载,唐、宋历代又有不断发展,新中国成立后的1951年集中当地大小旧酒坊建立潜江县地方国营酒厂,1983年更名为园林青酒厂。它的特点是:酒液清黄透明,酒香芬芳,药香舒愉,醇和绵柔,香味谐调。园林青酒在中国第四届评酒会上被评为国家名酒。

潜江市历史文化资源 篇2

1 生物资源衰退的原因

1.1 水体污染

据《中国环境统计年报 (2006年) 》统计, 长江全流域废水年排放量为158.60亿t。过量的排放, 在长江中形成了长达650 km的岸边污染带, 大部分水域均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部分江段及支流富营养化现象严重, 渔业水域污染事故频繁发生, 导致水生生物生存环境被破坏, 生物总量减少。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和中国发展研究院共同组织的“保护长江万里行”考察表明, 重庆长江段是小型炼焦、炼矿企业的集中地带;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沿江密布众多大型钢铁、造船、拆船、化工等重污染企业。据披露, 这些企业的污水处理装置几乎都是“聋子的耳朵”, 相当部分污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入长江。1999年春, 原设立的长江镇江段刀鱼监测点, 由于受附近一家大型企业排污影响, 刀鱼踪影全无, 而此时附近南京、江阴刀鲚产量却一直稳定。

1.2 过度捕捞

据农业部渔业局统计, 长江流域分布着各类渔船2万多艘, 专业捕捞渔民5万多人, 另有兼职捕捞渔民20多万人。近3年来, 长江沿岸10省市仅查获违规捕捞船就达7 560艘次。捕捞强度大大超过了长江水生生物资源再生能力, 直接造成水生生物资源日益衰退, 而用电、药、炸鱼等非法捕鱼对长江渔业资源而言更是一种灭顶之灾。近年来, 长江捕捞年产量降到10万t左右, 不足最高年份的1/4。镇江江段从事长江渔业捕捞作业的有合法手续的渔船500多艘, 跨界作业和无证渔船约200多艘。根据2000-2002年镇江长江渔业资源监测情况, 长江刀鱼单船日产量从1999年的6.07 kg降到2002年的1.23 kg, 下降约80%;长江河蟹商品蟹单船日产量从1999年的1.39 kg降到2001年的0.53 kg, 下降62%。

1.3 长江水域生态环境发生变化

水电工程建设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但大坝阻断了刀鱼进入产卵场进行繁殖的通道;上游建坝蓄水以后, 洪水的消除或洪泛次数减少削弱了河流与湿地之间的联系, 造成了湿地逐渐萎缩, 甚至大面积丧失, 导致了生物食物链中断, 生物多样性和生产力下降。三峡工程使洪峰削减、水温滞后, 长江中下游的产卵场遭到严重破坏, 鱼苗生产大受影响;水流变缓, 下游水量不足, 海水上溯致使长江口鱼类繁殖环境受到影响。围滩养殖、采砂作业、疏浚航道等破坏了鱼类的繁殖场所, 鱼类的自然增殖能力明显下降。沿江大开发的迅猛推进, 造船、化工、电厂、码头等企业大量占用长江岸线, 使原有鱼类赖以产卵、摄食、育肥的水生植物、芦滩等湿地大面积消失。

2 长江生物资源养护面临的困难

2.1 专业技术人员缺乏

目前开展长江生物资源养护工作的机构是各级渔政管理部门, 由于历史原因, 长江生物资源养护专业人员约占30%左右。同时因渔政管理部门的职能不断增多, 而人员不增, 生物养护工作难以保障。

2.2 经费短缺

由于种种原因, 市及辖市区渔政管理部门均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 正常工作经费无保障, 生物养护经费更无着落。

2.3 污染防治困难

根据《政协镇江市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我市城区水资源污染综合防治的建议案》 (镇江政协[2001]18号) 所提供的数据, 镇江江段污染比较严重的有镇江内江和谏壁闸邻近水域, 部分断面水质综合评价均劣于V类水标准, 从内江捕捞的鱼残留毒物量高, 有的已有明显的酸臭味, 失去食用价值。数百户渔民面临失业、转产的问题。由于大多数企业对于渔业生态环境的保护观念比较淡薄, 普遍认为只要达到环保部门的排放标准就可以了。某些大型化工企业虽建有污染物处理设施, 由于考虑运行成本, 往往设备不能正常运转, 偷排、漏排现象时有发生。

2.4 经济建设与生物资源养护相悖

在沿江开发过程中, 政府部门与企业往往更多地注重长江岸线的开发利用, 而忽视长江滩地与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注重经济效益的实现, 忽视生态效益的维持。

2.5 渔民的转产安置难度大

众多渔船从事捕捞作业加剧了长江生物资源的衰竭, 因此对渔民实行转产安置显得既重要又迫切。渔民长期以渔为生, 文化程度普遍较低, 缺乏其他生产技能, 而渔民的转产安置牵涉到再就业和安置费用等方方面面, 且主要体现在社会效益上, 因此加大了渔民转产安置难度。

2.6 执法管理手段落后

由于经费不足, 渔政执法现代装备明显落后, 而一些非法捕捞船、非法采沙船则具有相对先进的航行和通讯设备, 给执法增加了难度。

3 加强长江生物资源养护的主要对策

3.1 加大渔业和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法规和知识的宣传力度, 努力提高全社会对水生生物的保护意识

以江苏镇江长江豚类省级自然保护区为载体, 以长江珍稀水生野生动物标本陈列室为窗口, 广泛开展环境保护和水生生物保护知识和法律法规的宣传, 在全社会特别是沿江渔民、农民中形成一个人人关注环境, 自觉保护渔业资源和保护水生野生动物的良好氛围。

3.2 不断探索实施长江禁渔期管理的新举措, 有效控制捕捞强度

自2002年对长江实行春季禁渔活动以来, 各级渔政部门从构建和谐社会的全局出发, 坚持每年早宣传、早发动、早布置、早落实, 努力提高思想上的自觉性、措施上的协调性、动作上的同步性, 禁渔秩序和效果一年好于一年, 基本实现了“江中无渔船、岸边无插网、市场无江鱼、管理无盲区、渔民无集访”的目标, 为长江渔业资源营造休生养息的环境。今后要继续做好长江禁渔期管理工作, 在禁渔期间, 除了刀鱼特许捕捞许可作业外, 采取有力措施, 切实禁止其他一切捕捞行为, 使长江水生生物资源得到休养生息, 减缓资源的衰退趋势。

3.3 加快豚类自然保护区建设, 提升保护区功能, 为长江渔业资源和长江豚类提供一个良好的栖息环境, 促进长江生物资源的恢复

长江镇江段为长江豚类活动频繁的地区, 是白鳍豚保护的最后一道屏障, 加强自然状况下的长江豚类就地保护, 建设江苏镇江长江豚类自然保护区, 对保护和研究水生生物多样性意义深远。一要将江苏镇江长江豚类省级自然保护区尽快建成国家级豚类保护区, 为保护物种多样性作出应有的贡献。二要发挥保护区的宣传教育功能, 将保护区建成我市乃至长江下游地区的环境、生态、人文成果展示中心, 并带动周边地区的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三要尽快开展豚类考察, 邀请中科院水生所派专家现场指导, 科学估算豚类数量, 为下一步制定豚类保护规划提供科学依据。要积极开展豚类栖息地生态环境研究, 为寻找和加强全江段同类生态环境水域的豚类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3.4 继续开展人工增殖放流, 努力恢复生物资源

2002年6月, 由镇江市农林局倡议, 在东海区渔政渔港监督管理局和省海洋与渔业局的支持下, 于扬中江段组织了禁渔后长江流域首次人工放流活动, 从此启动了每年一度的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截止2008年, 长江镇江段先后共放流长吻鮠苗种20万尾、暗纹东方鲀苗种25万尾、江黄颡鱼苗种10万尾、中华绒螯蟹苗种30万只以及四大家鱼鱼种100多万尾, 对恢复渔业资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实践证明:增殖放流活动是一项能快速补充生物群体、稳定物种数量的有效措施, 对保护水生生物、保持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作用。今后要通过多渠道筹措资金, 创新放流方式, 努力把人工放流办成一项社会公益活动, 号召全社会有识之士踊跃参与, 不断加大增殖放流力度, 每年放流资金不少于10万元, 为恢复长江水生生物资源做出贡献。

3.5 加强渔政管理, 建立健全渔业资源和渔业环境监测网络, 切实加强长江生态环境保护

潜江市历史文化资源 篇3

7月17日,笔者与原丽江市民族歌舞团团长和占强进行了访谈交流。和占强围绕丽江市文化体制改革的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2004年4月份,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来到丽江进行了考察,并将丽江列为全国文化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随后,丽江市开展了一系列高效、有序的改革工作。和占强所在的丽江市民族歌舞团正好被丽江市政府列为了文化体制改革的7家试点单位之一,率先开展了改革工作。丽江市民族歌舞团在改革之前属于依靠政府财政供养的事业单位,产权比较模糊,多位公益性资产,员工的工资较低,工作积极性不高。丽江市政府采取的改革策略是建立起“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通过体制改革,丽江市民族歌舞团从事业单位变成了企业,自负盈亏,自由参与市场竞争,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独立法人实体。在改革之后,丽江市民族歌舞团的实力更加强大,产权得到明晰,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大大提高,其相应的收入也得到提高。可以说,这次改革使得丽江市民族歌舞团的发展更加充满了活力,这些年来推出了多部深受观众喜爱的演出作品,获得了极大的市场效益。和占强目前担任丽江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副队长,据他介绍,丽江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也是在2004年的文化体制改革浪潮中成立的,其作用是改变文化市场多头执法、管理越位或不到位、执法宽严失衡的状况,加大对文化市场的管理力度。

7月20日,笔者来到玉龙纳西族自治县民族歌舞团,对团长和漩进行了访谈。和漩团长介绍了玉龙纳西族自治县民族歌舞团在丽江市文化体制改革之后取得的喜人成果。玉龙纳西族自治县民族歌舞团成立于1965年2月20日,隶属于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文化体育广电新闻出版局下属部门,是全国唯一的纳西族自治县民族歌舞团,目前共有职工32人。在完成了文化体制改革之后,歌舞团焕发了新的光彩,在全体职工充满活力的共同努力之下,歌舞团多次取得骄人的成绩:“纳西姐妹花”组合在第十三届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中荣获原生态组银奖;歌舞团组建的“纳西田野之声”原生态组合,在2010年6月参加第十四届CCTV“天之蓝杯”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中荣获原生态组别的优秀奖,2011年歌舞团精心打造的大型家园音画歌舞《依古纳西》获得云南省第十一届新剧目展演歌舞类金奖。此外,近年来歌舞团多次应邀参加省内外及中央电视台的文艺节目录制,并先后获邀代表丽江出访新加坡、澳门、日本、美国、比利时、澳大利亚等国进行文化交流活动。在提到文化体制改革的红利时,和漩团长举了歌舞团下乡演出的例子进行说明。在改革之前,歌舞团如果要进行下乡演出,必须要先写申请,然后一层层经过上级的审批,才能拿到下乡演出的经费,非常麻烦。而在改革之后,情况大大好转,现在是政府每年拨给歌舞团适当的钱作为下乡演出的经费,这样大大促进了歌舞团的下乡演出工作。仅去年一年,歌舞团就完成了下乡巡演42场,走遍了玉龙县的16个乡镇,还到了丽江市其他地区。

此外,笔者还观看了丽江当地代表性的两台大型演出《印象·丽江》和《丽江千古情》。这两台演出都让笔者感受到心灵的震撼,尽管这两台演出都是每天上演两到三场,但几乎场场爆满。可以说,文化体制改革之后,丽江的演艺文化产业得到了飞速发展,取得了极大的成功。笔者在进行一番总结和调查之后,总结了丽江市演艺文化产业取得成功的几个要素:现代化的舞台效果、注重与观众的互动、多样的宣传渠道和可贵的品牌意识。《印象·丽江》《丽江千古情》代表了丽江演艺文化产业的成功,而丽江演艺文化产业又为全国其他地区的演艺文化产业的发展树立了榜样。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面临着“三加快”、“一加强”的重点任务:第一,加快构建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第二,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第三,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第四,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根据笔者在丽江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结果,自2004年以来丽江市很好地完成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所面临的 “三加快”、“一加强”的重点任务:第一,在文化体制改革中丽江的文化单位建立起了充满活力的文化体制,更有力于发挥其创造力,增强了文化单位的市场竞争力,而丽江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的建立更是促进了丽江健康、有序的文化市场秩序的形成。第二,在文化体制改革之后,丽江市对文艺演出下乡的扶持力度更大,为歌舞团等单位提供了资金保障,促进了文化演出下乡的发展,建立起了兼顾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第三,文化体制改革之后,丽江市精心打造了《印象·丽江》《丽江千古情》等大型演艺文化产业,这些大型文化产业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成为了丽江新的经济增长点。第四,文化体制改革以来,丽江市积极鼓励各文化单位进行创新,推出新颖优质的节目。现场观看三台大型演出的笔者也的确感受到了演出中随处可见的创新元素,这些创新既迎合了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同时又不失民族特色,因此获得了大量观众的喜爱。正是这些充满创意的优秀节目推动了丽江文化市场的繁荣发展。

同时也应看到,虽然丽江十余年来的文化体制改革硕果累累,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以文化产业的发展为例,虽然《印象·丽江》《丽江千古情》大获成功,但却大大冲击了成立于2002年的大型民族舞蹈歌舞诗画《丽水金沙》。《丽水金沙》曾是丽江最受欢迎的演出,但却被2006年成立的《印象·丽江》和2014年成立的《丽江千古情》凭借其巨大的财力抢占了很大的市场,业绩不断下滑。此外,代表丽江当地纳西族音乐的大研古乐会也受到了这些大型商业演出的冲击,逐渐受到冷落。丽江当地的文化产业市场虽然火热,却也残酷,如何引导不同文化单位之间良性竞争,是政府需要解决的问题。由此可见,我国文化建设同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完全适应,同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同我国的经济体制的要求不完全适应.同不断扩大时外开放的新形势还不完全适应。

潜江市历史文化资源 篇4

森林旅游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发展森林旅游业是一投资少、见效快、综合效益高的绿色产业,是资源配置理论在林业发展战略上的.成功尝试. 对开发森林旅游资源的认识.1872年,美国建立了黄石国家公园,它标志着世界自然保护与公众游乐事业的开始,即森林旅游业的开始.目前,世界上各种类型的森林公园已有三千多处,总面积达4亿公顷.

作 者:李淑玲 周彩云 张文平 作者单位:李淑玲(牡丹江林业科学研究所,牡丹江,157000)

周彩云(东京城林业局)

张文平(海林林业局)

刊 名: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英文刊名:LEARNED JOURNAL OF MUDANJING TEACHERS COLLEGE(NATURAL SCIENCES EDITION) 年,卷(期): “”(2) 分类号:F59 关键词: 

潜江市历史文化资源 篇5

策划方案

怀化学院艺术设计系

一、建立洪江市历史文化与旅游资源开发展览馆背景、目的与意义

1、项目背景

文化形成品牌,品牌形成价值,这是湖南省从文化大省迈进文化强省战略的核心观点。文化强省是知识经济时代奏出的最强音,与时俱进,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构建民族文化、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保护、大利用”的长效机制,是“十二五”规划的旋律之一。湖南省文化强省战略实施纲要(2010—2015年)》明确提出:湖南要从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的方向大步迈进。在优化文化产业布局上,以长株潭为核心文化增长极,以大湘西为新的文化增长极,带动全省文化产业全面、协调发展。到“十二五”期末,长株潭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省比重达50%以上,占长株潭GDP总量的10%以上。跨区域联合开发,打造大湘西文化旅游产业带,到2015年,大湘西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省比重提高到l0%以上。通过文化强省的战略实现:文化凝聚力——文化创新力——文化传播力——文化保障力——文化竞争力。2010年12月,湖南正式组成“文化旅游产业投资基金会”预投资30亿元人民币。怀化在打好文化牌,促进旅游开发的战略上,已经迈出了自己的坚实步伐:怀化市建立了袁隆平杂交水稻纪念馆、会同县建立了会同粟裕大将纪念馆、靖州建立了建县二十周年成就馆、辰溪有湘西剿匪纪念馆、芷江有飞虎队纪念馆、新晃投入巨资打

造夜郎古国。洪江市早在2010年即坚定不移地实施“文化强市”,强力推进“旅游兴市”战略,提出了切实把洪江市丰富的文化资源转变成经济社会发展和区域竞争软实力的方针,洪江市也将成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洪江市古城)!在这种背景下,洪江该如何抓住历史机遇,挖掘、整合、重塑自己的文化亮点。建立洪江市历史文化与旅游资源开发展览馆,形成自己的文化品牌,打造“洪江独有、湖湘特色、中国风格、国际气派”的外向文化产品,促进洪江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已成为当务之急。

2、项目的目的与意义

建立洪江市历史文化与旅游资源开发展览馆其目的:是为了响应湖南省人民政府“文化强省”的战略。同时,通过坚定不移地实施洪江市“文化强市” “旅游兴市”战略,挖掘、整合、重新塑造找出洪江自己的文化亮点,促进地方文化经济的又好又快可持续发展。建立洪江市历史文化与旅游资源开发展览馆重大意义有如下几个方面:

(1)、通过挖掘、整合、重塑,建立系统的、艺术的洪江印象。一方山水养一方人,也养成了一方的风俗文化。五溪流域文化历史悠久,2005年洪江市发掘的高庙文化遗址中遗存的7000多年前的大量文物,说明了这里曾孕育过的灿烂文化,有人将它比拟“东方的巴比伦”,黔城作为“历史悠久的政权中心”,作为“楚南上游的军事重镇”,虽然有王昌龄为文化大使,芙蓉楼为名片,有“一片冰心在玉壶”的精神信仰,给人的印象是散乱的,原因是缺乏详细的挖掘,系

统的艺术整理、精心的塑造。只有建立洪江市历史文化与旅游开发展览馆才能形成洪江的文化新亮点,让游客对洪江有整体的、艺术的印象。

(2)、对洪江历史文化进行实物和数字化保护,开发系列相关旅游产品,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不朽盛事

历经千年的传承和发展,洪江蕴涵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文化价值与其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当地的民俗风情及多元化的文化氛围紧密相连的,它充分展现了勤劳智慧、善良朴实的洪江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无穷的创造力。但是现代化的开发,使这些历史文化逐渐从我们的眼睛中失去,不及时建立实物或数字保护,洪江所蕴涵的历史文化价值将从此不在,洪江的发展将失去根基。如托口,只要一发电,7.2平方公里的地面,子孙后代将永远看不见。通过展览馆的建立,对洪江文化进行重塑,同时开发相应的“洪江独有、湖湘特色、中国风格、国际气派”的外向文化旅游产品,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不朽盛事。

二、洪江市历史文化与旅游资源开发展览馆主要内容及构成:

1、凤舞龙标

A、神鸟之歌:凤之源——安江高庙文化介绍7400多年前人类第一次将自己内心的精神世界绘制于器物之上。

B、大隐之都:龙标古城-黔城介绍古建筑文化 主要指至今保存下来的明清建筑群,包括“楚南上游第一胜迹”--芙蓉楼;明清古街--南正街;古龙标山钟楼--钟鼓楼;城西红砂石拱门--中正

门;高桥古塔--赤宝塔等

B、水恋洪江:托口古商城 介绍商道文化,建筑风格、人文、民俗等。

C、绿色氧吧:介绍洪江市的户外基地雪峰山、生态旅游和水上旅游。

2、古韵黔城

A、古代碑刻文化:

介绍黔城古碑刻。今芙蓉楼内建有碑廊厅,刊有颜真卿、黄庭坚、米芾、岳飞、赵孟北页、陈梅仙等历代碑刻一百多块,具有较深厚的文化底蕴,完全可以开发成旅游纪念品。

B、古庙宇文化:

介绍黔阳古城古庙宇,包括曾明寺、先龙坛、玉皇阁、城隍庙、东岳庙、将军庙、马王庙、龙王庙、文庙、山川坛等数十座,今尚存的有万寿宫、先龙坛、文庙等。

C、古墓葬文化 介绍春秋战国古墓群、西汉古墓群。

D、古书院文化介绍宝山书院和龙标书院。

3、口碑洪江:

收集介绍王昌龄、高力士、易图镜等文化名人、名诗及传说;收集洪江的民歌、民戏、民俗并编成书、光盘等旅游品。

4、数字洪江:

通过图片、视频展示洪江的过去、现在、及未来,详细介绍洪江的政治、经济、文化及旅游。前期可重点打造即将消失的托口,暂且

命名为:数字托口。

5、龙凤呈祥

介绍洪江“十二五“规划蓝图和即将被批准成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洪江市古城)!

三、建立洪江市历史文化与旅游资源开发展览馆效益分析

1、巨大的经济效益:文化产业是自主创造以及技术含量很高的产业,资本盈利率较高,外加政策的大力扶持,发展空间很大。该项目完成后,将大大改善景区环境,扩大游览空间,延长停留时间,增加消费支出。该项目完成后年收入在300万元人民币以上。项目市场前景广阔。项目建设周期为6个月,预计投资回收期为1年。

2、长久的社会效益:文化是软实力,是一个地区发展的灵魂,是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文明的程度和发展高度。洪江市历史文化与旅游资源开发展览馆的建立必将成为洪江市古城文化惠民的新工程,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不朽盛事。

四、策划团队及背景简介:

王又凡:怀化艺术设计系主任,教授;湖南省设计家协会理事;五溪流域文化专家、学者。成功案例有:辰溪湘西剿匪纪念馆、怀化市袁隆平杂交水稻纪念馆、会同粟裕大将纪念馆、靖州建县二十周年成就馆、怀化市物价局文化墙设计

文红:怀化学院科技处处长,旅游学博士。

李沅和:著名书法家及策划师,怀化学院宣传部部长、市书法协会主

席。

梁云山:本土资深散文作家、艺术家。代表作《千年古镇托口散记》。邱大平:湖南省设计家协会会员,怀化艺术设计系副教授、副主任。成功案例有:通道民族团结广场设计、易图境美术馆设计、亿源大酒店设计。

李柏山:湖南省设计家协会会员,吉林大学工程硕士,怀化学院艺术设计民族民间实践中心副主任、怀化市装饰协会副会长;成功案例:怀化商业学校文化墙设计、怀化市物价局文化墙设计、怀化医专校史陈列馆设计、怀化金盾锁城展厅设计。

2011年7月14日

联系电话:

潜江市历史文化资源 篇6

共青团潜江市委

备受瞩目的中国(潜江)曹禺文化周已经圆满落下帷幕。按照市委市政府和文化周筹委会的要求,团市委组织了120名青年志愿者为文化周提供服务。全体青年志愿者发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以饱满的热情和良好的精神风貌,积极工作,热情服务,出色的完成了对来宾的接站服务、跟车讲解、礼仪服务、纪念馆和博物馆解说、演出服务等多项工作,为曹禺文化周的成功举办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充分展示了潜江青年和潜江发展的良好形象。志愿者的优异表现也受到了来宾的高度赞扬和一致好评。现将此次活动的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周密部署,为曹禺文化周青年志愿者行动的成功开展打牢坚实的组织基础

今年初全市召开曹禺文化周筹备工作动员会以来,团市委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和文化周筹委会的支持,将青年志愿者行动纳入整个文化周的后勤保障服务工作之中,并将这项工作作为团市委下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切实加以安排落实。

一是成立专班。我们按照市委市政府和筹委会的要求,联合文化周筹委会办公室成立了首届中国(潜江)曹禺文化周青年志愿者招募办公室,由团市委具体负责全市青年志愿者行动的宣传、发动、招募、培训、服务、鉴定等各项具体的组织管理工作。志愿者招募办公室由李丽同志任主任,侯艳丽、陈运长同志任副主任,杜顺武、赵峰、朱旭鹏同志为成员,确保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同时互相配合,切实加强了对文化周青年志愿者行动的组织领导。此后的筹备工作会议上,市委市政府和文化周筹委会领导多次对志愿服务工作进行指导,提出意见。在团市委随后组织的一系列活动中,各级领导亲临活动现场,为全体青年志愿者加油鼓劲,提出宝贵的意见和要求,为此次文化周青年志愿者行动提供了坚强的领导保证。

二是精心制定方案,周密安排部署。我们紧紧围绕文化周期间的各项活动安排,一方面借鉴其他地方开展同类活动的经验,另一方面切合本地工作实际,认真制定了曹禺文化周青年志愿者行动活动方案。方案对曹禺文化周志愿者行动的指导思想、活动目的、服务类别、形象设计、组织招募、培训管理等都作出了详细的安排,同时将活动分三个阶段。即:招募阶段、培训阶段、服务阶段进行。并根据整个文化周筹备工作的进程,对每一个阶段的活动时间做出明确的安排。青年志愿者招募到位之后,我们又制定了具体的服务文化周活动方案,根据服务类别和文化周活动安排,将志愿服务项目分为六类,包括礼仪服务、场馆服务、接待服务、讲解服务、导游服务、演出服务等,明确每一名青年志愿者的服务时间、服务岗位和工作职责,做到定时、定岗、定人,确保了文化周青年志愿者行动有条不紊地进行。

二、严格招募,强化培训,确保服务曹禺文化周的青年志愿者的先进性

服务曹禺文化周的青年志愿者一方面要为曹禺文化周提供全方位服务,另一方面要能展示潜江青年蓬勃向上的青春风貌,甚至要能折射整个潜江的城市品位。选择、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青年志愿者队伍就尤为重要。

一是严把入口关。从9月初开始,采取社会公开招募和各级团组织、各单位集体发动组织两条腿走路的方式,扎实做好文化周青年志愿者的招募工作。一方面向社会公开招募。我们在团市委办公室设立招募热线,并在《潜江日报》、潜江电视台、潜江人民广播电台刊登、播放招募启事,号召社会有志青年积极投身文化周青年志愿者服务队伍的行列。另一方面通过团组织集体招募,通过学校、企业、机关等单位的团组织做好有组织的发动和登记工作,然后各单位团组织到青年志愿者招募办公室进行集体报名。在招募的同时,我们对曹禺文化周青年志愿者也提出了基本要求,即要有奉献精神、具备与曹禺文化周志愿服务项目及活动相应的基本素质、能够保证一定时间来从事志愿服务工作。根据这一要求,再将所有报名表进行汇总、归类、筛选,初步确定了参与曹禺文化周青年志愿者行动人员名单。之后,又建立竞争淘汰竞争机制,根据培训情况、参加活动情况、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淘汰了一批不合格的人员,确保最终参加文化周服务的志愿者的先进性和代表性。

二是切实加强培训,夯实服务曹禺文化周的知识基矗从10月23日起,我们根据全面服务曹禺文化周活动的`要求,采取点面结合的方式,对所有青年志愿者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培训。一方面进行集中培训。10月23―24日,我们在水利局会议室对所有志愿者进行了曹禺文化、潜江历史沿革与现状、礼仪素质等方面的培训,培训邀请到国内研究曹禺文化的专家曹树钧教授为青年志愿者授课。通过集中培训,全体志愿者的综合素质有了极大的提高。另一方面,进行分类培训。集中培训之后,我们根据青年志愿者的自身优势和特点,将志愿者进行了服务项目的分类。如普通话好的青年志愿者在纪念馆、博物馆进行讲解,形象好、综合素质全面、口齿伶俐的进行跟车讲解服务,身材好的进行礼仪服务等等。然后,根据分类情况,开展了有针对性地培训,帮助志愿者掌握服务技能和服务知识,了解志愿服务的要求和有关注意事项,使志愿者既有为来宾服务的意向,也有为来宾服务的本领。

三、广泛宣传,全员发动,营造热情服务文化周的浓厚氛围

自8月份以来,我们就切实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多种形式号召、动员全市青年积极参与到曹禺文化周的筹备工作中来,为曹禺文化周青年志愿者行动的开展营造了浓厚氛围。

一是切实加强与各宣传媒体的合作,通过团内外宣传渠道多方位、多角度宣传曹禺文化周青年志愿者行动。一方面在《潜江日报》、潜江电视台、潜江广播电台刊登、播放青年志愿者招募启事,并对青年志愿者行动每一阶段的进展情况进行跟踪报道。另一方面,在潜江共青网、《潜江团讯》上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通报,并交流各地迎接曹禺文化周的工作情况,在全市青年中掀起了喜迎曹禺文化周、服务曹禺文化周的高潮。

二是以丰富的活动为载体,组织青年积极投身迎接曹禺文化周的行列,从而扩大文化周青年志愿者行动的影响。8月下旬,我们与曹禺文化周组委会办公室联合开展了“我是潜江人”知识竞赛,将竞赛试题和答题方式、评奖方法在《潜江日报》上以专版形式刊登出来,组织全市人民积极参与。全市共有7563人参加了竞赛。在市公证处的公证下,以抽奖的形式抽出了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二名、三等奖三名及优秀奖若干名。9月下旬,我们又开展了“一迎五创”活动,组织全市青年文化号集体及广大青年广泛开展迎接曹禺文化周,创文明城市、文明窗口、文明行业、文明市民的活动。9月25日,在南门河游园广场举行了迎接曹禺文化周青年文明号十周年巡礼图片展。这些活动的开展,为青年志愿者以及全市青年迎接曹禺文化周、服务曹禺文化周烘托了热烈的气氛。

三是举行曹禺文化周青年志愿者誓师大会,进一步增强青年志愿者的信心和决心。10月20日,文化周全体青年志愿者聚集在南门河游园广场,举行曹禺文化周青年志愿者誓师大会。誓师大会上,市委常委、市武装部政委杨一为曹禺文化周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授旗,全体志愿者在火红的旗帜下,面向群众、面向社会,庄严宣誓:“尽己所能,不计报酬,热情服务盛会,展示潜江风采,为中国(潜江)曹禺文化周的成功举办贡献自己的力量”。誓师大会的举行,使全体青年志愿者进一步明确了自己所肩负的历史责任,明确了工作的目标与要求,为更好地服务曹禺文化周做好了全面的思想准备。

四、辛勤工作,无私奉献,为曹禺文化周的成功举办立下了汗马功劳

10月28日―12月2日,曹禺文化周隆重举行,全体青年志愿者以饱满的工作热情、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投入到了全方位服务曹禺文化周的工作之中,在文化周的每一个活动场所都活跃着我们青年志愿者辛勤工作的身影。他们不怕苦、不叫累,积极主动,扎实工作,构筑了曹禺文化周一道亮丽的青春风景线,同时,也谱写了我市青年志愿者服务工作的崭新 篇章。

一是服从安排、严守纪律。文化周的活动安排紧凑而有序,而每一个活动项目中都有青年志愿者服务。对此,我们要求每个志愿者要按照活动方案的安排,牢记自己的服务项目,提前半小时到达活动场所,听从各项活动联系人的安排。同时,所有志愿者的手机都要24小时开机,保证随叫随到,以便承担随时出现的服务要求。全体志愿者严格按照团市委的要求,将文化周的志愿服务放在第一位,为每一个活动项目、活动场所提供了最优质的服务。如青年志愿者李凡,负责在武汉的接站工作,正要出发前往武汉时,患上了重感,尽管发着高烧,却只是吃了一点药,仍然坚持在武汉等了三天,以最甜美的笑容,迎接所有宾客的到来;青年志愿者朱明言负责武汉的接站工作,同时又肩负着乡音乡情大型演出及闭幕式的主持,同时还要表演一个重要的节目,尽管他任务繁多,却没有叫苦叫累,而是利用别人休息的时间,记台词,排节目,没有因此而影响接站工作;青年志愿者谢卫华负责为住在广华水杉宾馆的客商进行跟车服务。虽然家中的孩子没人照料,但她却将孩子一个人放在家中,说是锻炼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仍然坚持早出晚归,严格按照宾馆用车调度负责人的安排,准时赶到宾馆,为客人提供热情服务。

二是敢于吃苦,敢打硬仗。在所有的活动场所,我们的青年志愿者都是不怕苦、不怕累,扎实工作,不计报酬,确保了每一项活动的顺利开展。负责博物馆、纪念馆讲解的志愿者们,每天任劳任怨,不断重复那一段一段枯燥的解说词,她们大方自信,语音洪亮,一遍一遍的向来宾介绍潜江的风土人情、历史沿革、社会发展以及大量有关曹禺的戏剧文化。渴了也来不及喝一口水,有时一天下来,声音都嘶哑了,第二天,仍然坚持投入到工作中;负责主会场布置工作的青年志愿者,白天顶着烈日,晚上披着露水,不辞辛苦的将7千多个座位搬到主会场,并为近2万座位贴上座次、发放矿泉水和荧光棒等物品,中午没有休息,饭菜也很简单,但是他们并没有因为条件艰苦而埋怨,也没有因为工作任务紧张而牢骚,终于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了近乎不可能完成的工作任务,让内场工作人员无不感到吃惊和佩服;负责跟车讲解的志愿者在开幕式前两天才确定贵宾行车线路的情况下,连夜根据行车线路确定讲解稿,然后一遍遍地在车上进行试讲,以便为来宾提供最优质的服务,让来宾能更多地了解潜江。刘霞、华红霞等青年志愿者尽管晕车,但仍然坚持了下来;负责机场接送来宾的志愿者,早出晚归,一等就是一整天,深夜甚至凌晨回到住地还要准备接受次日的工作任务;负责宾馆接待的志愿者,在来宾到达的前两天,每天都工作到次日凌晨,如潜江宾馆的朱柳妮、郭婷、李玲、董春桃、鲁军利,由于潜江宾馆入住量大,食宿安排工作任务重,在客人报到的高峰期,他们从11月28日工作到29日凌晨两点,腿站肿了,声音嘶了,没有埋怨一声,休息四、五个小时后,又精神百倍地投入到工作之中,华康酒店的廖娅莎等志愿者负责为北京人艺的演员、专家、学者提供服务,他们每天坚持等到演员们演出结束后,为他们安排好宵夜,获得了客人们的一致好评。

三是热情服务,展示形象。在文化周举办期间,全体青年志愿者发扬“奉献、友爱、团结、互助”的志愿服务精神,充分展示了当代潜江青年的风采,体现出了良好的道德品质优秀的精神风貌。负责跟车的青年志愿者,热情大方,提醒和引导来宾参加各种会议和活动,同时来宾们通过她们优美的语言和热情的服务,更多的了解了潜江、喜欢上了潜江,特别是在29日开幕式的晚上,两名住在华康酒店的来宾错上了志愿者严晶负责的4号车,严晶了解情况后,立即和司机商量,将4号车客人送到潜江宾馆之后,马上又将那两位客人送回华康大酒店,一路上,还为客人介绍潜江的风土人情、发展现状,客人高兴地说:“青年志愿者的服务真是热情周到”;负责宾馆前台接待、登记的青年志愿者热情解说,不厌其烦的帮助来宾解决了报到登记、资料领取等大量的具体问题,使客人一到就能马上入住休息;在南门河游园广场的地方文艺展播现场,青年志愿者积极主动,维持现场及后台秩序,同时为观众提供服务,保证了演出的顺利进行。此外,在曹禺纪念公园,在花灯展出现场,在曹禺电影展播的西堤等地方,到处都活跃着我们青年志愿者的身影。在这个阳光明媚的文化周,青春的笑脸和红色的马甲成了最受青睐的名片。

中国(潜江)曹禺文化周青年志愿者服务工作已经圆满结束,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对青年志愿者给予了高度评价和广泛赞誉。回顾总结此次志愿服务活动,我们深深体会到:市委、市政府和文化周筹委会的正确领导以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是确保活动成功的前提;根据文化周的活动安排,周密部署,因岗定人,做到定时、定人、定岗是确保活动成功的关键;实行优胜劣汰,因岗培训,素有专攻,针对每一个服务项目进行培训和提高,使每一个志愿者具备专业的服务素质和服务技能,是确保活动成功的基础;全体青年志愿者的辛勤工作、无私奉献更是确保活动成功的重要保证。我们将以此次活动为新的起点,认真总结经验,进一步加强全市青年志愿者服务事业的组织、队伍、项目和机制建设,在全社会更好的弘扬志愿服务精神,推进潜江青年志愿者事业更快更好的发展,动员组织更多的青年参与志愿服务,在奉献社会的实践中锻炼成长,为推动潜江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再立新功!

潜江市历史文化资源 篇7

内江市市中区、东兴区位于沿沱江的平坝上, 沱江从北向南, 穿过城市。2013年, 内江市全市年末户籍总人口426.84万人, 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GDP) 1069.34亿元。2013年市中区、东兴区城市现状建设用地50.7km2, 户籍人口142.8万人, 内江市市中区是内江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分析范围地处四川省地表径流低值区, 位于红层丘陵地区地下水亦贫乏。资源性、水质性、季节性缺水现象十分突出。按国际上一般公认的标准, 人均水资源少于1000m3, 属于重度缺水区, 人均水资源少于500m3, 属于极度缺水区。分析范围内多年平均人均水资源量仅284m3/人·a, 属于极度缺水地区。根据分析范围内多年平均水资源量、过境水资源量及现状年2013年开发利用状况, 分析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节水潜力及如何进行水资源优化配置, 为分析范围取水许可提供设计依据。经计算分析范围内当地水资源短缺, 现状当地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已达到32%, 远高于全省9%的开发利用程度, 因此当地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不大, 过境水资源有一定的开发利用潜力。但是目前内江城区给水系统规模偏小, 当地水源较为紧张, 供水日渐不足, 因此未来城市的发展建设必然要求开发建设新的水源地。应以当地水、过境水、跨流域向家坝水电站金沙江水源引水, 形成3水源供水体系, 以彻底解决分析范围内供水安全问题。

1 气象

内江市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受盆地和本地自然环境的影响, 具有气候温和、降雨量丰富、光热充足、无霜期长的特点。冬暖夏热, 雨量适中。平均气温15°C~28°C, 一月均温6°C~8°C, 七月均温26°C~28°C, 最高气温可达41°C, 最低气温-5.4°C, 活动积温5598°C左右。热量资源比较丰富, 常年平均太阳总辐射为89.6 kcal/cm2, 年总日照时数1100h~1300h, 无霜期达330d, 多年平均年水面蒸发量569.1mm。

2 水文

市中区、东兴区境内主要河流有沱江及其一级支流清流河、小青龙河。

沱江干流于内江市西北方向入境, 蜿蜒穿越市中区、东兴区境至东南方向东兴区椑南乡出境。内江市径流主要来源于降水, 该流域地处红层地区地下水补给较少, 径流的年内分配及年际变化与降水基本一致。据内江市境内沱江干流登瀛岩水文站1954年~2012年, 实测流量资料分析, 多年平均流量295m3/s, 径流的年际变化不大, 年径流Cv值0.23, 实测最大年平均流量 (453m3/s) 是最小年平均流量 (163m3/s) 的2.78倍。

清流河是沱江左岸一级支流, 全长122km (境内94km) , 流域面积1554 km2 (境内523km2) , 平均比降1.04, 多年平均流量15.8m3/s, 多年平均年径流量49827×104m3。

小青龙河系沱江左岸一级支流, 流域面积405 km2, 河长40.3km。多年平均流量3.44m3/s, 多年平均年径流量10848×104m3。

3 水资源状况

3.1 降水量及其分布特征

分析范围内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 多集中在6月~9月, 占全年降水量的63.5%~74.3%, 12月~翌年3月占5%~9%。

内江市中区、东兴区、多年平均年降水量分别为945.5mm、980.9mm。

3.2 地表水资源量

经计算分析范围内1954~2012年, 多年平均年地表水资源量为42885×104m3, 其中内江市中区、东兴区分别为11645×104m3、31240×104m3, 见表2。

3.3 地下水资源量

地下水资源量指地下水中参与水循环且可以更新的动态水量 (不含井灌回归补给量) 。内江市市中区、东兴区位于红层丘陵地区, 以河川基流量来表征山丘区地下水天然资源量, 经计算分析范围内1954~2012年, 多年平均年地下水资源量为3692×104m3, 其中内江市中区、东兴区分别为943×104m3、2749×104m3, 见表2。

3.4 水资源总量

水资源总量是指当地降水形成的地表水和地下产水量, 即地表产流量与降水入渗补给地下水量之和。水资源总量用下式计算:

W=RS+Pr=R+Pr-Rg

式中:W为水资源总量;RS为地表水资源量 (即河川径流量与河川基流量之差值) ;Pr为降水入渗补给量 (山丘区用地下水总排泄量替代) ;R为河川径流量 (即地表水资源量) ;Rg为河川基流量。

经计算分析范围内多年平均年水资源总量42885×104m3, 其中内江市中区、东兴区分别为11645×104m3、31240×104m3, 见表2。

4 水质状况

2013年对分析范围内涉及的5个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进行了水质监测, 使用高锰酸盐指数、氨氮进行双指标评价, 全年期、汛期、非汛期全部达Ⅲ类水质标准。用全指标评价有2个水功能区为Ⅲ类水;有3个水功能区为Ⅳ类水, 主要超标项目为总磷。

5 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分析

5.1 当地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

5.1.1 当地水资源可利用量

水资源可利用量是指在可预见的时期内, 在统筹考虑生活、生产和生态环境用水的基础上, 通过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措施, 在区域水资源总量中可一次性利用的最大水量。采用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与多年平均浅层地下水资源可开采量相加, 再扣除两者之间重复计算量的方法估算当地多年平均水资源可利用量。经计算分析范围内, 多年平均当地水资源可利用量为18798×104m3/a, 占当地水资源量的44%。

5.1.2 当地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及潜力

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主要指标为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指供水量占水资源量的百分比。2009年~2013年分析范围内当地水资源供水量, 除2012年外, 其余年份呈缓慢下降趋势, 2013年当地水资源供水量为13914×104m3, 占当地水资源可利用量的74%, 开发利用率为32%。

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 是流域或区域水资源国民经济可利用量与现状供水量之差部分。经计算分析范围内, 当地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为4884×104m3, 占当地水资源可利用量的26%, 当地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不大。计算成果见表3。

5.2 过境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

5.2.1 过境水资源可利用量

从分析范围内过境水量来看总量较丰富, 为829000×104m3, 但现状水质一般为Ⅲ、Ⅳ类, 加之水面高程低、丰枯变化大, 大规模利用难度大。过境水资源可利用量为86200×104m3/a。

5.2.2 过境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及潜力

过境水主要仅为沿江工业、生活分散取水, 取水规模均不大, 现状年2013年, 分析范围内过境水资源利用量为14646×104m3, 仅占过境水量的1.8%、占过境水可利用量的17%。过境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为71554×104m3/a, 占当地水资源可利用量的83%, 过境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较大。详见表3。

单位:万立方米

5.3 跨流域调水开发利用潜力

2020年以后, 分析范围主水源来自向家坝水电站金沙江引水, 根据引水工程总体方案, 每年设计引水流量3.2m3/s, 年供水量1.01×108m3。

5.4 节水潜力

5.4.1 城镇用水节水潜力

分析范围城镇部分管网铺设年代久远, 管材较差, 爆管和漏水现象时有发生, 2013年城区管网总体漏失率为17.0%。供水区的管网损失率应该控制到10%以内, 同时应加强节水意识宣传, 促进高效用水。

5.4.2 工业节水潜力

根据内江市水资源管理用水效率控制指标红线, 2015年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2010年下降23%。因此, 工业节水有一定的潜力。

5.4.3 农业节水潜力

现状年分析范围内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44, 根据内江市水资源管理用水效率控制指标红线, 2015年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47。因此, 农业节水有一定的潜力。

5.5 用水总量控制指标红线

2014年7月, 内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下达了分析范围内各计算分区“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指标, 2015年、2020年、2030年分析范围内, 用水总量控制指标红线分别为30700×104m3、38200×104m3、41800×104m3。2013年分析范围内总用水量28560×104m3, 低于用水总量控制指标红线。因此, 分析范围内新增取水有一定的潜力。

6 结语

分析范围内属于极度缺水地区。为此, 必须坚持开源节流并举, 把节流放在首位的方针, 实现以提高供用水效率为核心的水资源优化配置, 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来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上一篇:理科组教研总结下一篇:如何有效开展数学教研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