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市场必要性管理论文

2022-04-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在美元贬值的大背景下,黄金作为硬通货的特性,再度受到各国追捧,黄金再货币化的潮流也随之复兴浙江大学中国黄金研究所成立不到两个月后,所长景乃权兴奋地发现,期盼已久的黄金市场改革,又大大地向前迈出了一步。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黄金市场必要性管理论文 (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黄金市场必要性管理论文 篇1:

关于国有商业银行拓展黄金业务的思考

摘要:随着我国金融市场不断的发展,黄金市场不断的有垄断体制转向了自由交易体制,黄金由封闭走向开放已经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面对黄金市场的开放,商业银行凭借其绝对的优势,无疑将成为黄金自由交易的中间商,给商业银行带来了新的商机。

关键词:黄金市场现在;必要性;注意事项

一、国内黄金市场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黄金市场是金融市场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黄金具有货币和商品的双重职能,黄金市场包括黄金商品市场和黄金信贷。黄金商品市场又包括黄金租赁市场、贵金属交易市场和金饰品交易市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黄金实行严格的控制,禁止进行黄金的买卖。虽然在经济的不断发展中,我国对黄金管制有所放松,但是,我国依然实行的是黄金市场计划管理体制。2002年10月30日上海黄金交易所的正式挂牌运营意味着我国黄金市场走向了以市场经济进行调整的管理体制,充分发挥了市场对黄金资源配置和调节的基础作用。目前我国着手开放的主要是指贵金属交易市场,上海黄金交易所是我国第一家黄金指定交易机构,交易所对标准黄金主要采取集中竞价方式,按价格优先、时间优先的原则采取自主报价、撮合清算的方式进行交易。当前我国经济快速健康发展,金融平稳运行,外汇储备充足,人民币币值稳定,这为深化黄金管理体制改革、促进黄金市场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

二、商业银行开展黄金业务的必要性

(一)商业银行开展黄金业务是完善黄金市场体系,提高黄金市场流动性的需要

黄金作为贵金属有着其自身的提点,黄金交易由封闭转向自由交易以后,其供需情况由市场决定,由于黄金的价格较高,生产厂商在进行生产时更多的是担心黄金的销售,大量黄金的挤压会使得厂商在资金上流通不利,黄金销售资金的回收也是厂商关心的问题,能否顺利、及时的收回资金直接影响着厂商再生产的能力。而这时,商业银行凭借其绝对的优势,提供黄金交易中间商只能,不仅可以保证黄金的销售和销售资金的回收,而且可以稳定黄金市场的供需平衡,稳定黄金的价格,保证经济的稳定。

(二)商业银行开展黄金业务是建立黄金市场价格发现和价格风险转移机制的需要

虽然现在流通的是纸币,黄金的职能弱化了,但是,纸币始终是以黄金为参照物的,是和黄金挂钩的。在金融危机下,黄金是唯一的稳定的交易货币。稳定黄金市场的价格是稳定经济的必要条件。黄金市场价格风险主要来源于国际黄金市场价格的波动,影响国际黄金价格波动的因素很多,宏观经济因素、自然灾害、经济危机等等。这些因素对于黄金市场的影响极为严重,要避免这些风险就必须借助于一些黄金衍生交易工具,如:黄金套期保值、黄金期权等等,然而这些衍生工具的使用要有较高的专业性和丰富的经验,这并非一般的企业可以做到的,但是,商业银行作为国有大企业有着丰富的人力资源,有较高的金融市场规避风险的经验和操作能力,所以,商业银行凭借自己在这一方面的优势,顺其自然成为了开展黄金中间商业务的首选对象。这不仅解决了黄金企业的难题,而且给商业银行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还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稳定。

(三)商业银行开展黄金业务可以减少黄金流通成本,降低交易费用

对于黄金交易而言,黄金作为贵金属,在交易时不仅要进行资金清算,还要进行实物的交割。资金的结算较简单、方便,而且可以进行转账等等,但是,黄金的在实物交割时,必须将黄金运输到全国的每个交易所,工作量大、运输成本高,间接的提高了黄金的价格,不利于黄金市场的发展。而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商业银行分支机构众多,有着遍布全国的经营网络,这是商业银行进入黄金市场的优势之一。商业银行可以利用自己丰富的经营网络促进黄金市场的发展,商业银行作为其中间商,可以起到黄金储藏室的作用,在黄金交割时,可以到商业银行进行实物交割,即降低了成本,达到共赢的效果,而且可以稳定经济。

三、商业银行开展黄金业务应注意的事项

我国黄金市場刚刚进入由市场进行调节、自由交易的阶段,很多制度还不完善,商业银行进入黄金市场,参与黄金市场经营,不仅依赖于黄金市场外部环境的改善,还需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实力。

(一)外部环境对商业银行开展黄金业务的影响

对于外部环境而言,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是黄金市场稳健发展的保障。我国计划管理体系下的黄金市场法律法规已经适应社会的发展,必须建立健全市场经济下的黄金市场的法律法规。首先,根据黄金的买卖,要不断的完善黄金市场黄金进出口权、进口购汇、出口结汇等政策的落实。随着我国黄金市场的不断开放,黄金自由买卖量不断的增加,对黄金的需求不断地增加,带动了黄金的进口量,所以,完善的进口权、进口购汇等政策的完善才能保障经济的稳定发展。其次,要给予商业银行更多的黄金买卖的权利。商业银行在开展黄金套期保值等业务时,需要企业提供保证金,而现在的黄金企业只能提供人民币保证金,这就需要国家给予商业银行更多的政策支持,给予商业银行更加宽裕的、相应的能够保证外汇平衡的购汇政策,促进商业银行在黄金市场中稳定的发展。所以,必须按市场经济规律制定黄金流通的原则性法律和秩序性法规,以规范黄金流通秩序,为黄金市场提供一个规范有序、公平交易的环境,使黄金市场充分发挥其功能。

(二)提高自身实力是商业银行开展黄金业务顺利进行的必要措施

对于自身实力的提升而言,商业银行作为金融市场的一部分,有着自身的优势,但是,商业银行刚刚进入黄金市场,对商业银行来说黄金市场是一个新兴的市场,对黄金市场还不熟悉,所以,商业银行要首先要熟悉黄金市场、了解黄金市场的发展现状、市场运行机制、国际行情等等,从而更加自身的情况,不断的完善自己,更好的加入到黄金市场中。其次,商业银行要充分利用自身具有的丰富的客户资源,不断的培养、挖掘客户。商业银行要不断提高团队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培养客户资源的意识,从而不断的培养商业银行黄金业务的客户,增加商业银行的经营规模。再次,商业银行要加强系统的建设。随着信息科学的发展,信息技术普遍的得到应用,黄金市场也不例外。黄金的交易系统包括信息系统和组织系统,黄金的交易需要安全、稳定的信息平台做保障。商业银行必须加强商业银行信息系统的建设。此外,商业银行应该建立单独的黄金市场管理体系,加强黄金市场组织领导的建设,统一管理黄金市场的具体发展、规划,制定相关的措施,规则等等,从而保证黄金市场的稳健发展。

四、总结

总之,我国黄金市场已经走向了市场调节、自由交易的新阶段。商业银行作为中间商进入黄金市场是我国发展的必须,也是经济发展的趋势。商业银行开展黄金业务,不仅可以完善黄金市场体系,提高黄金市场流动性的需要、减少黄金流通成本,降低交易费用,而且可以建立黄金市场价格发现和价格风险转移机制。商业银行在开展黄金业务的同时要不断的加强自身业务能力的提高,提高服务质量,稳定黄金市场的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想枝.商业银行对公存款业务发展策略与思考[J].武汉金融,2005,(07).

[2]商业银行与黄金市场.[N].中国黄金报,2003.

[3]苗绘.我国电子银行发展策略探析[J].商场现代化,2007,(20).

[4]姜浩.商业银行黄金业务发展策略初探[J].中国货币市场,2002,(04).

[5]商业银行参与黄金业务的优势[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3.

[6]李一智等.期货与期权教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7]江俊瑞.商业银行进入期金市场开闸[N].中国黄金报,2008.

[8]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宗良.商业银行在未来我国黄金市场中的作用[N].中国黄金报,2000.

作者:许云超

黄金市场必要性管理论文 篇2:

硬黄金归来

在美元贬值的大背景下,黄金作为硬通货的特性,再度受到各国追捧,黄金再货币化的潮流也随之复兴

浙江大学中国黄金研究所成立不到两个月后,所长景乃权兴奋地发现,期盼已久的黄金市场改革,又大大地向前迈出了一步。

8月初的一个炎热午后,景乃权在网上看到了这样一则消息:中国人民银行等六部委下发《关于促进黄金市场发展的若干意见》,文件一开头就提到:“黄金市场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黄金市场,有利于扩大金融市场的深度和广度,维护金融稳定和安全。”

官方对于黄金市场的重新定位,令黄金的地位被提升至1949年以来前所未有的高度。这种黄澄澄、金灿灿的稀有金属,长期以来被压制的金融属性、被忽视的投融资功能,将逐渐得以释放。

重构国家金融安全?

中国的民间投资者正在管制的楼市和动荡的股市唏嘘徘徊之际,黄金市场也许会重新成为一个金灿灿的蓄金池。种种迹象表明,藏金于民,构筑国家金融安全,将成为新一轮黄金市场改革的主导思路。

政府正在有意识地引导居民投资黄金。前述《关于促进黄金市场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品种丰富的黄金市场,有利于拓宽投资渠道,满足投资者多样化的投资需求,帮助投资者合理配置资产,提高投资收益,保障资产安全。”

多位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的学者和市场机构人士均表示,尽管目前黄金价格已经到1200美元/盎司的高位运行,但未来两三年内,由于黄金具有与其他纸币相对的稳定性,也许会仍然看涨。

黄金比纸币更容易保存,黄金也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藏品。在中国人眼中,黄金还是富贵的象征。这些因素也均会使人们对于未来的黄金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充满了想象。但是,资本市场蓄水池的功能,可能并不是出台这一重要政策转折的唯一原因。

重构国家金融安全,成为另一个重要的考量。

一位接近中国人民银行高层的学者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中国人民银行高层或已扭转——美国国债、股票等权益性资产收益高于黄金——这一传统思路,扩大黄金储备势在必行。

《关于促进黄金市场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大力发展黄金市场,有利于提高金融市场的竞争力和应对危机的能力,维护金融稳定和安全。”

在美元贬值的大背景下,黄金作为硬通货的特性,再度受到各国追捧,黄金再货币化的潮流也随之复兴。

去年11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9年来第一次抛出200吨黄金储备,多国争抢,最后都被有意扩大黄金储备的印度悉数收入囊中。

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谭雅玲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在过去两年,国际黄金一路飙涨,很大部分是源于美国的资产储备结构的调整,进一步提升了黄金的战略地位。

在各国争相藏金的背景下,中国事实上也在扩大黄金储备规模。

前述文件提到,中国人民银行将扩大有进出口黄金资格的商业银行数量。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此举意在增加黄金的进口量。中国黄金协会的统计表明,2009年中国黄金净进口量不到3吨。

据测算,如果中国的黄金储备规模要从目前的世界第六位,提升至与经济规模相适应的第二位,那么中国需要把黄金储备增加至4000吨左右(略高于目前黄金储备世界排名第二的德国的水平)。按照目前的市价,差不多需要花上1150亿美元,小于一个中投公司的注资额。

“如果政府大张旗鼓宣布增加黄金储备,势必会导致国际金价猛涨,加大储备成本。”谭雅玲表示,最好的办法是只做不说。

漫长的放权

而在浙江大学中国黄金研究所所长景乃权看来,黄金市场则是中国资本市场开放的又一块遍布荆棘的试验田。

如同成品油、煤炭等资源产品价格一样,二十多年断断续续的改革,黄金市场形成了 “进出口两头管制,零售加工中间环节放开”的畸形格局,“统购统销”的计划管制模式尚未完全瓦解。

但要想更好地理解当前中国黄金市场改革的基础,还得回到1949年。当时的国民政府败退台湾之后,带走了大量作为“硬通货”的黄金储备,大陆新生政权则饱受黄金短缺之苦。

次年,中央政府通令全国,冻结一切民间金银买卖,产金企业所产黄金须全部出售给中国人民银行,而企业所需用金须向央行进行申请,由央行按照计划统一分配。中国延绵数千年的藏金于民的历史戛然而止。

那是一个几乎一切商品都被“统购统销”的年代。黄金,因兼具商品金融双重属性,更被列为“统购统销”的重点对象。

管制一直持续到上个世纪90年代之前。在开放了包括消费品在内的大多数领域的商品价格管制和行业垄断之后,黄金、煤炭、石油等在内的大部分资源产品,因被政府视为“关系到国计民生”,其生产销售仍由中央计划控制,其价格形成机制至今仍未理顺。

1983年6月,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金银管理条例》仍然这样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一切单位和个人不得计价使用金银,禁止私自买卖和借贷抵押金银。” 1988年,央行和海关总署联合发布通知重申:“金银的进口必须经过央行的统一批准。”

上世纪90年初,黄金的生产和销售仍然处于“统购统销”,甚至连最基本的“借贷抵押”的金融功能也被列为非法。

但黄金市场的高度管制的铁幕,也因“消费和生产的巨大矛盾”,而慢慢地在90年代中后期被撕开了一道道的小口子。

最先放开的是黄金饰品的销售。接着,央行小范围地下放黄金进出口权。1998年,因黄金短缺,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分行获准与瑞士银行合作开展黄金寄售业务,变相进口黄金。五年之后,这种“寄售业务”进一步扩展至工农中建等四大国有银行。

此间,黄金制品的进出口权,也被央行下放到给中国珠宝首饰进出口公司等六家公司。但权力的下放也到此为止,国内其他企业如果进出口黄金制品,只能委托这六家企业来进行。

2000年,金融主管机构系统地意识到了黄金市场开放的必要性。

这年初,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专门成立了“黄金市场开放课题组”,并发表了题为《建立和培育新型黄金流通体系》的研究报告。题组负责人刘世锦博士日后回忆这一经历时说,当时的体制已经很难维系下去,不改革,没有出路,而改革最终能给有关各方带来好处。

最终国务院形成了对黄金市场改革的共识:中国人民银行对黄金生产不再实行计划管理、统购统配,黄金生产、消费企业有充分的自主权决定生产、销售和消费;黄金价格由市场供求决定。

未尽之事

但黄金统购统销的名义上的终结,要等到2001年才有据可循。

这也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第一年。这年春天,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宣布,取消黄金“统购统配”的计划管理体制,在上海组建黄金交易所。上海金交所正式运行后,中国人民银行停止黄金配售业务,并将在较短时期内停止黄金收购。

此后中国的黄金价格机制形成逐渐转向由市场主导。2001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启动黄金价格周报价制度,并且根据国际黄金市场价格变动对国内金价进行了调整,破除了内地黄金不定期、无规律调价的惯例。

此时,中国黄金市场的改革,经历了从权力高度集中于中国人民银行,到逐步下放上海黄金交易所、天津贵金属交易所、四大国有银行和部分黄金企业的过程。黄金的金融功能也得到了部分开发,2007年9月,中国证监会批准上海期货交易所上市黄金期货。

随着黄金市场的拓展,监管方也从一头变成多头。目前,中国人民银行主要负责现货黄金的监管,而证监会则主要负责期货黄金的监管。此外黄金在生产和销售过程中还要涉及发改委、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工信部等多部委的管理。

此时,在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谭雅玲看来,相对于其他市场而言,黄金市场的发展相对完善,既有基于上海黄金交易所的现货交易,也有期货产品在上海期货交易所挂牌交易。

但此后,黄金市场开放的脚步就慢了下来。

及至2005年,中国人民银行打算放宽黄金制品进出口企业资格的限制,向社会发布《黄金制品进出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但五年过去之后,并无下文。

今年8月,时隔七年,仅新增上海银行一家开办黄金进出口业务资格,黄金进出口的资格仍然局限少数国有银行手中。

早在2004年的世界贵金属年会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就曾表示中国黄金市场应当逐步实现三个转变:一是从商品交易为主向金融交易为主的转变;二是由现货交易为主向衍生品交易为主的转变;三是由国内市场向国际市场的转变。

但转变谈何容易。黄金市场漫长的放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市场化进程的非对称性:尽管产品市场已经基本完全放开,但要素市场的扭曲依然十分严重与普遍。

“统购统销的基础,决定了中国黄金市场的改革必然是逐步开放的。”浙江大学中国黄金研究所所长景乃权对《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表示,封闭的金融体制阻碍了黄金市场深层次开放。

成立近十年的上海黄金交易所,在《关于促进黄金市场发展的若干意见》中,仍被中国人民银行要求“尽快明确未来发展方向和市场定位,丰富交易品种”。上海期货交易所上市的黄金期货也是品种寥寥,屈指可数。

四家经营黄金进出口业务的国有商业银行,直到最近才被鼓励“加大产品创新力度,开展实物金销售、黄金租赁、黄金远期和黄金期权”。当投资者决定投资黄金时,商业银行除了提供实物黄金和纸黄金两种产品外,少有其他选择。

更多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则谋求黄金进出口准入而不得,不可自由兑换的外汇制度,稳定金融秩序的考虑,把他们的要求挡在了门外。

黄金怪象

现行的金融体制,注定了中国只能成为黄金大国,而非黄金强国,这也是当下黄金市场的困境。

最为突出的表现,是黄金定价权的旁落。

2008年,中国黄金产量首次超越南非,成为世界第一产金大国,这一纪录一直保持至今。但是,黄金的价格并不是由中国说了算。这与澳大利亚垄断国际铁矿石价格,欧佩克组织决定全球石油价格形成鲜明对比。

景乃权今年6月参加一次黄金论坛时,曾向出席会议的世界黄金协会的一名官员发问:“中国黄金产量这么大,为什么还没有定价权?”对方带着嘲讽的语气回答说,“你这个问题根本就不是问题,中国只能影响黄金价格。”

遗憾的是,事实确实如此。目前,国际现货黄金的定价源于英国伦敦,而期货黄金的价格,又被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大厅显示屏里不断跳动的数字所主导。

中国黄金市场的另一悖论是,虽然身为黄金第一产金大国,但中国2009年持有的黄金总量约为1054吨,还不到美国的八分之一,排名世界仅列第六。折合市价,尚不足外汇储备总额的2%。

改革开放之前,政府对黄金金融属性的忽视,奉行黄金去货币化的政策,直接限制了中国黄金储备的规模。

上世纪70年代,美元宣布与黄金脱钩后,黄金去货币化,各国大幅削减黄金储备。上世纪80年代,中国经济学界也曾掀起一场黄金是否去货币化的争论,最终主张去货币化一方获胜,其建议为政府所采纳。

改革开放之后,限制进口、鼓励出口的政策,又进一步加剧了黄金流失。

1988年,中国人民银行、海关总署还发布了《关于对进口黄金及其制品加强管理的通知》,要求“旅客带进黄金及其制品应以自用、合理数量为限。”目前,中国的黄金生产商仍然被免征增值税,黄金产品出口商享受13%的增值税退税政策。

黄金在储备资产中占比过低,所导致的风险已经显现。公开的统计资料显示,各国央行的平均黄金储备量约为储备资产的9%,欧盟是25%多,美国约为60%,而中国这一比例不到5%。

目前中国外汇储备构成中,美元占有重要地位。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至今,每盎司黄金的价格从35美元涨至目前的1200多美元,用黄金计算币值(不考虑黄金增值因素)的话,今天的1美元相当于30多年前的4美分,美元贬值了25倍之多。

近年来美元的贬值已经使我国外汇储备蒙受了巨大损失。从2005年汇改以来到现在,在短短4年时间里,人民币兑美元从8.3升至6.83,升值了21.5%,这使得中国近2800亿美元的财富消失于无形。

“黄金是一个国家金融安全的最后守门员。”浙江大学中国黄金研究所所长景乃权说,任何一种信用货币都逃不过贬值的命运,最为安全和保值的资产仍然是黄金。★

作者:周政华

黄金市场必要性管理论文 篇3:

我国黄金市场文献综述市场结构及发展前景

[摘要]黄金市场是集中进行黄金买卖的交易场所,是国际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首先对国内黄金市场研究现状进行文献综述,接着介绍了我国黄金市场结构及产品,最后分析了我国黄金市场发展前景,以期促进我国黄金市场的整体发展。

[关键词]黄金市场;文献综述;发展前景

The Literature Review of Gold Market and Its Structure and Prospects in China

Zheng Xiujun 1,Liu Jianqiang 2

(1. Shanghai Second Polytechnic University, Shanghai 201209; 2. China Foreign Exchange Center, Shanghai 201203)

Key words: the market of gold; literature review; prospects

引言

黄金作为世界领域中的特殊商品,兼具商品属性和货币属性。作为一般商品,它可以满足工业、商业等方面的需要;作为稳定的货币金属,它是最佳的储藏手段和保值对象;作为世界货币,它是各国政府及央行公认的最有效的国际储备;作为支付工具,它既可作为国际购买手段,也可作为国际支付手段以及财富转移的手段。在当今复杂的世界经济环境下,黄金不仅可以作为国家的避险工具和中央银行执行货币政策的工具,还可作为投融资的工具。以上种种因素,大大丰富了黄金市场的内容,也奠定了黄金市场在金融市场中重要的地位。我国黄金市场的开放选择了比较好的时机,目前世界经济陷入低潮,人们投资趋于谨慎,加之黄金管理体制的变革,将使我国在多个领域的黄金需求释放出来,中国黄金市场前景广阔。

一、文献综述

国际上黄金交易以期货交易为主,目前国外学者对黄金市场所做的研究大都是针对黄金期货合约进行的。相对于国外学者的研究,我国的黄金市场研究一直是整个金融市场研究中比较冷门的环节。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没有市场经济概念,更没有黄金市场,自然也就没有相关研究。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和90年代前期,随着改革开放观念的转变和世界黄金市场的快速发展,在我国出现了一个研究黄金市场的小高潮,当时的论文一般集中于讨论我国黄金流通体制由计划向市场转轨的具体政策措施,其中刘世锦(2001)的《中国黄金市场开放中的若干理论和政策问题》比较有代表性。另外,上海黄金交易所成立之初,华东师范大学的周洁卿出版了专著《中国黄金市场研究》,对将要成立的我国黄金市场的框架、发展战略、法规政策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2002年上海黄金交易所成立之后,陆续有人对黄金市场的某些单方面问题进行了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1.中国黄金期货的推出和设计。这类论文一般以周小川在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建立安全高效的黄金交易系统,开发具有投资避险功能的黄金市场新品种,逐步实现黄金市场由现货市场向期货市场的过渡”为契机,论述了我国推出黄金期货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介绍了世界主要黄金期货品种并探讨了我国黄金期货和合约的设计。如黄益龙、汪杨岚(2005),陈云帆、胡昌生(2007),田传战、姚徳良(2008)等。

2.中国黄金市场的商业银行做市商制度。这方面的文章不是很多,但因为做市商制度已成为国际成熟市场中较为流行的一种交易制度,而黄金市场体系构建的重点和核心是确保市场的流动性以及为市场主体提供价格发现和风险转移机制,这些要求又正好与做市商制度特有的诸多功能相吻合。因此,有必要提及这方面的研究。在上海黄金交易所成立之前已有学者如诸鑫强、雷银(2000)就提出了“商业银行参与黄金市场流通”的观点;俞鹰(2004)论述了商业银行担当黄金市场做市商的可行性、功能发挥以及必要的政策支持等;金今、安然分别在他们的硕士论文(2007)里论述了商业银行做市商制度的引入。

3.我国黄金市场开放过程中的相关问题以及法律法规的建设。这类论文一般介绍了国外黄金市场,指出我国黄金市场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政策建议等。如张捷(2007)、姚成杰(2006)、梁冬梅(2006)等。其中,和期刊文献相比,学位论文比较有代表性,如安然(2007)的《完善中国黄金市场体系研究》,将中国的黄金市场体系与成熟市场体系进行对比研究,进而提出完善中国黄金市场体的建议;又如宋柳(2007)的《国际黄金市场分析及我国黄金市场研究》,将国内外黄金市场市场相结合,强调国内外市场的关联性,同时对黄金投资提出了要注重分析国际黄金市场的形势的建议。此外,还有金今(2007)的《完善中国金融性黄金市场》和徐祥彬(2004)的《中国黄金市场开放政策初探》等。

目前而言,上文提及的学位论文尤其是安然(2007)和宋柳(2007)可看作是系统地总结上海黄金交易所成立6年多以来的不足之处,从整体的角度对我国黄金市场进行研究。

二、我国黄金市场结构及产品分析

(一)黄金投资优势及我国黄金市场供求

投资黄金具有“金价波动大、交易服务时间长、资金结算时间短”等特点。表-1是黄金投资和其他投资方式的对比情况,从中可以很清晰地看出黄金投资的优势。

资料来源:宋柳《国际黄金市场分析及我国黄金市场发展研究》,四川大学经济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第31页。

目前,我国对黄金的需求主要由央行储备、工业用金、饰品消费和投资需求四部分组成。中国的黄金需求市场是个前景广阔的市场,虽然国内的黄金产量逐年增加,但面对日益旺盛的黄金需求,国内的黄金产量难以满足,黄金的缺口需要通过进口来满足。黄金的主要用途是首饰业,其次是电子仪器、镶牙医科、化学工业、装饰、金质奖章和金币制造等。此外,金条储备和投资也是黄金的主要消费形式和货币职能的特殊体现。

(二)我国黄金市场结构

目前,我国黄金市场已形成由上海黄金交易所、区域黄金交易市场以及银行柜台与首饰金店组成的三级体系,下面对此进行简要介绍。

1.上海黄金交易所。上海黄金交易所实行会员制组织形式,会员由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登记,并经中国人民银行核准从事黄金业务的金融机构,从事黄金、白银、铂等金属及其制品的生产、冶炼、加工、批发、进出口贸易的企业法人和具有良好资信的单位组成。2007年6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正式批复《关于上海黄金交易所引入外资银行在华经营性机构的申请》,原则上同意上海黄金交易所引进外资银行在华经营性机构成为会员。现有会员162家,包括商业银行、产金单位、用金单位、冶炼单位、造币单位。交易所会员依其业务范围分为金融类会员29家(包括4家外资金融会员)、综合类会员127家和自营会员6家。金融类会员可进行自营和代理业务及批准的其它业务,综合类会员可进行自营和代理业务,自营会员可进行自营业务。

2.黄金市场二级交易中心。二级交易中心的建立与发展,使参与交易的主体由少数会员单位逐步向企业法人机构投资者以及普通投资者扩展。二级交易中心己成为中国黄金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将会对促进市场发展,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起到积极的促进用。我国目前已初步建立了下列二级黄金交易中心:深圳翠绿、成都天鑫洋、山东招金、中金黄金、灵宝黄金。

3.商业银行与首饰金店。商业银行参与市场交易、提供黄金抵押、租赁、代理和个人黄金买卖业务等金融服务,从而进一步活跃交易、促进流通。首饰金店里的黄金饰品属于奢侈品零售市场,难于用来投资炒作,但它依然属于整个黄金流通体系中的一块,但其缺乏高效的回购机制,降低了整个市场的流通效率。

(三)我国黄金市场产品简介

随着黄金市场的发展,以黄金为标的物的金融产品层出不穷。目前我国的黄金产品主要有以下七种。(1)上海黄金交易所有Au99.95、Au99.99、Au100g、Au50g等多种实物黄金投资品种,其中Au99.99、Au100g已向个人开放。此外,上海黄金所2004年8月推出了黄金(T+D)延期交割产品,该产品是以保证金方式进行买卖,既有杠杆效应,又不会风险积累和产生逼仓现象,而且在每天释放风险的同时价格比起远期要低得多。2007年11月,上海黄金交易所推出黄金(T+D)的改良产品——黄金(T+N)。(2)部分商业银行的“纸黄金”产品。交易所实物黄金与商业银行“纸黄金”业务相比,具有“纸黄金”的所有功能,且具有提取实物黄金便利这一优势。中国银行于2006年11月推出个人黄金期权产品。(3)黄金的信托产品。2007年10月,国投信托推出了国内首个投资于黄金的信托产品“金满堂”,该信托募集的资产80%投资于上海黄金交易所的黄金期货,20%则投资于黄金T+D业务。(4)独立金商的投资性金条。以高塞尔金银有限公司的“高塞尔金”,中国黄金的“中国黄金投资金条”为代表。(5)黄金抵押贷款。黄金是国际公认的优良信贷抵押品种。(6)黄金租赁。除中国银行外,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上海浦发银行等都在开办这一业务。(7)黄金期货。2008年1月9日,上海期货交易所推出黄金期货产品。

三、我国黄金市场发展前景展望

目前,我国已形成由上海黄金交易所、区域黄金交易市场以及银行柜台与首饰金店组成的三级交易体系。总的来说,国内黄金市场体系框架己基本搭建成功,各个层级的基本功能也已开始发挥。现在中国黄金市场几乎集中了国际黄金市场发展初期的一切原始特征,主要表现为:国内黄金市场更多地属于现货主导型市场;整个黄金市场的管理体制及法律法规仍显欠缺;国内黄金企业缺乏黄金风险管理机制,国内金商大多满足于追求超额利润;国内国际金价严重脱节,价格机制不健全,但在诸多问题的背后是一个蕴含着巨大潜力的市场。

1.成熟的世界黄金市场。黄金投资在当今欧美发达国家已超过100多年的历史,其交易体系完善、运作机制健全,黄金市场的投资环境较为成熟。伦敦的现货黄金市场、美国的黄金期货市场,以及苏黎世、迪拜、东京、香港等地的黄金市场组成了全球24小时不间断的黄金投资市场。黄金与证券、外汇、石油等市场是国际金融投资的热点。

2.潜力巨大的中国黄金投资市场。中国自1982年重新恢复黄金饰品市场,至2002年10月上海黄金交易所成立,会员制的黄金交易在中国正式开始。迄今为止的20年间,中国已跃升为世界第四大黄金生产国和第三大黄金消费国。统计数字表明:2002年,国内黄金饰品市场的人均消费量仅为0.16克,但世界人均消费量则为0.7克,其中,印度为1.48克/人,美国为1.42克/人。可见,中国的黄金市场起步较晚,同时也说明了中国的黄金投资市场潜力巨大。事实证明:中国已成为目前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依据最新央行统计数字,目前国内居民储蓄总额已达人民币12万亿元,在12万亿“储蓄笼中虎”的压力之下,分流储蓄、投资多样化将是一种必然的趋势。此外,随着中国金融行业的对外开放,国外成熟的黄金投资品种已在国内落地,黄金投资已经成为国内继证券、期货、外汇之后的第四大金融投资市场;随着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逐步接轨,中国黄金市场必将与世界黄金市场同步;随着中国黄金市场的开放,黄金的投资价值逐渐显现。

3.黄金期货市场发展前景。黄金期货的推出,标志着黄金行业在市场化进程中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意味着我国黄金市场化推进到黄金投资领域,开始了一个新的阶段。我国已经成为世界重要的黄金生产和消费大国,并且普通百姓长期以来具有浓厚的“黄金情结”,我国黄金期货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这不仅将促进未来国内投资市场格局的改变,而且将对世界黄金市场产生深远影响。

4.黄金衍生品市场发展前景。随着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金融衍生化进程,黄金从传统意义上的商品交易模式走向金融衍生化模式。中国黄金衍生品市场的发展之路才刚刚开始,中国市场庞大的黄金投资内需,以及中国金融市场不断的完善开放,注定中国黄金衍生品市场将存在美好的远景。中国黄金衍生品某种意义上讲是中国人民币市场产品的代言,在人民币价格日常波动受限的情况下,国内黄金价格呈现影子特征,但一旦升值预期被打破,价格波动加剧,中国黄金衍生品的交易需求将急剧放量。

中国低水平的人均黄金持有量和消费量与浓厚的黄金情结的矛盾在每年两位数的经济发展速度面前显得更为突出。黄金巨大的消费量及消费潜力的背后是巨大的投资市场。预计未来10年左右,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二大黄金消费市场;再过15年到20年,中国黄金投资市场规模将增长至世界第二。更大胆的预测是中国将与英国、美国并称为世界黄金交易的三大市场。

[参考文献]

[1]陈宝山.黄金储备、黄金管理体制改革与黄金市场[J].中国金融,2004,(4):29-30.

[2]禇玦海.推出黄金期货进一步完善我国黄金市场体系[EB/OL].http://www.shfe.com.cn/jrysp/40/6.pdf,2009-03.

[3]陈云帆,胡昌生.中国黄金期货推出和设计研究[J].黄金,2007,(8):7-10.

[4]陈毓敏.中国黄金管理制度的变革与黄金市场发展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商学院,2003.

[5]何大庆,张春丽.试析黄金市场开放后的新问题[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4,(2):70-71.

[6]黄益龙,汪杨岚.世界主要黄金期货品种与我国黄金期货的发展[J].黄金,2005,(4):4-7.

[7]金今.完善中国金融性黄金市场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商学院,2007.

[8]梁冬梅.黄金市场开放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及其政策、法规的完善[J].黄金,2006,(9):3-5.

[9]刘世锦.中国黄金市场开放中的若干理论和政策问题[J].管理世界,2001,(4):88-98.

[10]刘颖琦,宋健坤,周学军.黄金市场动态走势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3):25-29.

[11]上海黄金交易所.中国黄金衍生品市场发展前景展望[EB/OL].http://www.shfe.com.cn/528/5/16.pdf,2009-03.

[12]上海黄金交易所网站.交易所介绍.http://www.sge.sh/web/show,2009-03.

[13]沈祥荣.中国黄金交易市场的思考建设和发展[J].中国金融,2003,(1):18-19.

[14]宋钰勤.黄金市场在当前金融市场中的作用[EB/OL].http://www.shfe.com.cn/jrysp/40/7.pdf,2009-03.

[15]田传站,姚德良.世界黄金期货市场、工具与法规政策环境的比较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08,(4):67-74.

[16]奚建华.中国黄金市场现状研究[EB/OL].http://bi.icxo.com/htmlnews/2005/11/17/720427_0.htm,2009-03.

[17]徐祥彬.中国黄金市场开放政策初探[D].吉林:吉林大学行政学院.2005.

[18]姚成杰,胡恩同.论我国黄金市场对外开放与发展[J].商业研究,2006,(7):39-42.

[19]姚茂斌.国内黄金市场现状及黄金投资模式分析[EB/OL].http://stockl.finance.qq.com,2009-03.

[20]俞莺.试论中国黄金市场的商业银行做市制度[J].中国金融,2003,(1):20-21.

[21]叶英男.我国黄金管理体制改革与黄金市场发展[J].中国金融,2003,(7):16-17.

[22]中国黄金市场开放课题组.中国黄金流通体制改革与市场开放[J].金融研究,2000,(3):39-47.

[23]张捷.英美黄金市场的发展及对我国黄金市场发展的建议[J].中国金融,2007,(7):61-62.

[24]周洁卿.中国黄金市场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12-18.

[25]张瑞夫,刘春玲.国际黄金市场相关问题浅析[J].对外经贸实务.2008,(5):52-54.

[26]诸鑫强,雷银.我国黄金市场开放与商业银行的作用[J].国际金融研究,2000,(11):53-57.

[27]bjlica.中国黄金市场前景广阔[EB/OL].http://alilicai.com/zhengquan/yanshen/200905/199.html,2009-05.

[责任编辑:王政武]

作者:郑秀君 刘建强

上一篇:交通局半年工作总结(3篇)下一篇:转正工作总结优选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