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间性下大学生教育管理论文

2022-05-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大学生党员是高校学生群体中的骨干与精英。加强大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关系到高校党建工作的质量、更关系到党和国家未来的前途、命运。本文简述了当前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依据人力资本理论,对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体系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主体间性下大学生教育管理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主体间性下大学生教育管理论文 篇1:

主体间性理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主体间性理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嬗进中,发挥了必不可少的作用,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并使其摆脱了传统的单一理论灌输,主体间性理论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造了一个新的育人环境和教育方式。现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间性转向将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

关键词:主体间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主体间性理论”是现代哲学的一个核心内容,现代哲学在一定程度上被称为主体间性哲学,“从笛卡尔以来,哲学家一直在绞尽脑汁解释:主体是怎样认识客体的。但直到20世纪,哲学家才开始提出这个更难以理解的问题:一个主体是怎样与作为另一个主体相接触的。”[1]这一过程中,主体间性理论逐渐形成。简言之,主体间性就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体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之间的内在的规定性,同时离不开个人主体性。主体性强调的是 “我”与“他”间的主客体关系,带有明显的功利色彩,而主体间性所注重的是“我”与“你”之间的平等、共生、理解、对话、交流的共在关系。自2002来以来,教育界把主体间性逐渐作为前沿问题,广泛运用在高校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的同时,也实现了由单子式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向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向。已取得了相应的研究成果,在促进大学生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构建和实践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一、主体间性理论综述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哲学领域的研究转向主体间性。最早提出这个全新概念的是海德格尔、胡塞尔和哈贝马斯等西方的哲学家,他们从传统认识论、存在主义、解释学以及交往行为等理论中提出了“主体间性”,传统的“主体—客体”模式的地位开始动摇,甚至被打破,主体间性的优势日益显现出来。主体性哲学遭到扬弃,而主体间性哲学开始辉煌。在这中逐渐转向的历史过程中,尤其是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突出强调了主体间性。他认为,人们在相互交往的过程中,主客体或者互为客体的关系已不复存在,而是一种互为主体的关系。因此,人们的交往是通过两个以上的主体通过互动达成共识。“主体性——主体间性”的过渡不仅限于哲学领域,同时也逐渐地渗入到其他各个学科的领域,也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在内,所以说,“主体间性”为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改革和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创新战略性的指引和新的视角。

二、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

(一)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指思想理论方面的教育,是社会和社会团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念、道德规范,对成员所施加的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的社会所拥有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作为一种范式,强调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实践活动,是实际工作,以人为作用对象,通过主体间的互动,进而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帮助人们形成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品德,提升个体道德修养,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二)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两种关系的统一:一种关系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都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二者构成了主体—主体的关系;另一种关系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二者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复数的主体,他们把教育资料作为共同客体,与教育资料构成主体—客体的关系,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2]这个概念可以有以下两种理解:第一,双主体论,即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主体;第二,把教育的实践看成是联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桥梁,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通过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来分析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有以下两种:首先,是一种“我—你”双主体的交往关系。教师和学生都是教育活动主体,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关系,在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两者的关系可以表示成“我—你”的关系。教师与学生再也不是“我—他”的物化关系甚至是受动的关系,即不是一方主动,一方被支配的关系,恰恰是“我—你”的平等交往和对话关系,因而突显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特性。其次,它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以人为本的要求。坚持“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而不应把人作为目的和手段,注重个体主体性与社会性,个人与集体的统一,充分尊重个人的需要。

(三)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

1.重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各自的主体性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同,强调的核心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之间的主体意识,两者是平等交往的主体,而不是主动与受动,“你听”与“我讲”的单一灌输教育,彼此对教育活动自主选择,主动参与,极大地发挥自身的能动性和创造力,为思想政治教育增添活力,使教育一方不受另一方的限制,两者之间是一种共在的主体间的存在方式。

2.实现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平等地位

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人,不论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他们之间都是一种平等的、民主的交往主体。“话语霸权”的形式已不复存在,双方形成一种自由的、开放的双向互动,使主体双方各自不同的世界观、价值立场、思想观念、知识体系共同参与讨论,相互借鉴,扬长避短,在交流与学习中达到完善自己,优化自身的效果。

3.利于主体间的多向性互动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突破了传统的单一灌输和填鸭式的教育,侧重的是多主体主动参与和多向互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双向互动交往,思想政治教育其他主体的参与交往互动,这些主体共同参与,交流,最终形成多向的思想政治教育合力,从而这些交往主体的多向互动进一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的实现。

4.彰显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实践性活动,主体间性也是在多向的互动实践中实现的。高校主体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主体共同参与,主体间通过多向的互动交往达成自我构建的目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偏废其一,而应该是两者共同积极参与的认识活动、交往活动和各种实践活动等,并在活动中获得体验、得出结论。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上述特点,决定了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交往实践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三、高校应借鉴“主体间性”,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养,应借鉴主体间性理论,体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符合当前日渐变化的育人环境和教育方式,要遵循和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的多向互动规律,因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要实现教育主体之间真正的平等

“主体间性”介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促使必须高校作出相应改革,突显人文关怀,以学生为本,做到以心爱人,以心服务人,以心打动人,将平等互动的教育模式引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中,实现多主体之间现实意义上的平等。发展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民主平等的互动。一方面,师生之间应当建立一种情感交流的机制,平等互动,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和日常的各项工作中。教师不应以单一灌输为教学的主要方式,树立服务意识,设身处地感受学生之所想,察觉学生之所为。学生也要改变传统的思维模式,墨守成规,摒弃“老师就是真理”的思维定式,要勤于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勇于解决问题,不断强化自身的主体意识,以民主平等的身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所以,师生应当在双向互动中共同提高,敏捷地将民主平等的理念应用到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最终达成“我—你”的平等交互,彻底改变“我—他”的被动物化关系。另一方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应该有一批理论深厚、政治性强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注重培养学生的理想与信念,改变强制灌输甚至说服教育,要采民主的方法,因势利导,以理服人,循循善诱。学生也要理解老师,善于学习,带着问题思考,多向老师询问,相互间建立一种和谐交流,经常对话的机制,这种“对话中任何一方都不拥有话语‘霸权’,但都有自己的话语权力,都不能够保证对话会指向何处,但都是以自己的经验去解读对方。”[3]

(二)要注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

由于思想政治教育育人环境和教育方式的变化,我们应建立一个新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这也符合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性的需要。同时,思想政治教育不是一项简单的理论说教活动,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离不开实践活动,只有善于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取得预期的效果,也使学生深有感触,心悦诚服,由于主体间性注重的是双向互动活动,所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体现实践育人的优势。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可以是书本的,是与生活隔绝的,其力量极小。拿全部生活去作教育的对象,然后教育的力量才能伟大,方不至于褊狭。”[4]总之,思想政治教育要实现以实践为契机的育人方式。

(三)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校园文化是隐性的教育,它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大学生要树立主体意识,通过与教师的互动,构建一种和谐,民主的校园文化氛围。高校应当注重主体间性,全面加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交往互动,鉴于空间与时间的问题,高校要健全网络机制,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搭建良好的平台,由于网络的虚实二重性,在网络世界中,学生更容易流露自己真实的情感,也更有利于学生以主体平等的地位参与到讨论活动中。在信息时代,网络已广泛存在于社会的各个角落,思想政治教育难免会与网络产生千丝万缕的联系,要善于利用网络,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的宣传工作。不论是教育者与受教者,还是教育主体之间,通过多种互动,宣传正面信息,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总之,无论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还是大学生,必须提高自身的理论文化素养,充分利用主体间性理论,践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理论和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发挥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从而使大学生的思想水平和道德修养得到进一步的完善,也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一步取得硕果。

参考文献:

[1]何中华.回到自身:世纪之交的哲学重建[J].学术月刊,1995,(10).

[2]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59.

[3]杜志强.论主体间性课程的建构[J].教育探索,2004,(1).

[4]金林祥,胡国枢,等.当代中国陶行知教育思想实验研究[M].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08:56.

作者:黄彦军 张萌

主体间性下大学生教育管理论文 篇2:

基于人力资本理论的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体系初探

摘要: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大学生党员是高校学生群体中的骨干与精英。加强大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关系到高校党建工作的质量、更关系到党和国家未来的前途、命运。本文简述了当前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依据人力资本理论,对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体系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关键词:人力资本;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

大学生党员是大学生群体中的精英,是党和国家未来的执政骨干和发展生力军。加强大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充分发挥他们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示范作用,有助于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科技文化素质。人力资本理论是当代从事人力资源研究的基础理论,人力资本投资是收益最佳的投资,教育是人力资本投资最重要的形式。在现阶段,加强大学生党员的人力资本投资,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实现国家跨越式发展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 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问题简述

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思想的片面性,存在着重“发展”轻“教育管理”的现象:部分基层党组织片面追求党员发展的速度与效率,发展前缺乏深入了解,发展时简化组织程序,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党员发展环节的教育功能;发展后忽视了继续教育管理,造成了一些学生入党后没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影响了党组织在大学生中的形象。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制度的滞后性,存在着重“制定”轻“执行”的现象:现在高校都普遍建立了大学生党员的教育培训制度,而对制度执行的有效性缺乏考核与评价。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主体的单一性,存在着重“辅导员”轻“专业教师”的现象:当前高校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主体是学院党委副书记以及相关的学生政工干部,尤其过分依赖学生辅导员,但却忽视了专业教师的作用。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形式与内容的单调性,存在着重“形式”轻“效果”的现象:许多基层党组织的教育计划脱离了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年龄特点,教育的方式方法囿于传统模式的影响, 没有能创造一些与社会连接、走向社会的教育平台,不适应当前大学生党员急于融入、走向社会的趋势。

二、 提升大学生党员人力资本,创新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体系

人力资本是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产生的,是对人才赋予的经济含义。“人才”是一个素质的概念,是指人的“才能”,即人的“才干”和“能力”,这些“才能”是存在于人的内在的东西,是一个质的概念。人力资本是一个价值概念,是人才的一种类型,是以经济价值对人的一种评价;发现精英人才,实际上是要发现关键的人力资本。大学生党员就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关键性人力资本。

我们认为,通过实施以下五个方面的投资,初步构建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科学体系:

1. 进行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思想的人力资本投资,提高认识,树立整体性科学管理理念

大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是一个整体性的系统工作,要从国家人力资本投资与人才战略的高度全面认识这项工作。要树立整体性与系统化的科学管理理念,应明确三点认识:(1)明确大学生党员人力资本的内涵。依据人力资本理论,我们认为大学生党员人力资本不仅包括其在校期间的学习成绩,还包括参加实践活动收获的经验、在实习单位拓展的眼界、通过培训掌握的技能等多方面内容,更包括大学生党员良好的党性修养、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2)要充分认识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的重要性。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与其载体具有天然的不可分割性,要形成一定的人力资本比较优势必须要有一定的人力资源储备基数。没有一定数量的人力资源基础,人力资本的积累与投资也就无从谈起。目前,我国人才储备的基数严重不足,大学生所占人口的比例仅有5%,大学生党员在人口总量的比例更少。大学生党员的人力资本投资同样要求必须储备一定量的入党积极分子。(3)要正确处理党员发展与教育管理的关系。人力资本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要实现由数量优势向质量优势的转变必须有一个投入与转化的过程。要实现大学生党员整体素质的提高,形成关键的人力资本,也需要一个系统性教育管理的过程。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投资的核心是教育,教育可以开发人力资源从而形成和积累人力资本。因而我们认为,做好大学生党员的发展工作是大学生党员人力资本形成的起点,而教育管理工作是人力资本形成的关键与核心。

2. 进行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制度的人力资本投资,重在执行,提高制度化管理的实效

从人力资本的形成来看,不仅对人才的数量及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而且也要求对人力资本的投资不断增加。大学生党员人力资本的形成必然要求相应的教育管理制度,形成有效人力资本必须强化制度的执行力。信息经济学认为,制度的制订是一个博弈过程。在教育制度制定的过程中,要分析与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实现制度的“学生认同、学生参与、学生成就、学生共享”,这是提高制度执行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3. 进行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主体的人力资本投资,扩大范围,增强教育管理工作的力度

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的形成需要投入,这种投入是多样的。因而人力资本的投资主体也不是单一的,一般而言主要包括国家、企业与个人。因此,我们认为大学生党员人力资本投资应构建高校投资为主、国家与学生党员个人投资为辅的投资主体模式。学校要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与机制,要从学生党员思想发展的实际出发,积极引导他们自我教育、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引导他们增加个人人力资本的存量,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同时,人力资本理论认为,如果某个成员的人力资本的存量或潜量较大,就会成为其他成员的榜样,从而提高其他成员的人力资本,缩小成员之间的人力资源差异。当然如果在非正式组织内,不良风气占了上风,反而会导致其他成员的人力资本下降,向人力资本存量或潜量低的成员看齐,这样也会缩小成员间的人力资本差异。因此,学校要重视和加强基层党支部的建设,重视发挥优秀学生党员群体示范作用,使支部真正成为大学生党员人力资本积累与发展的战斗堡垒。

4. 进行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形式的人力资本投资,积极创新,在实践中提升人力资本存量

以美国经济学家阿罗为代表提出一个“干中学”的理论,认为除学校正规教育外,知识也会在实际生活与实践中逐步积累,通过职业训练等方式积累知识与经验而形成人力资本;强调的是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毫无疑问,干中学是最经济的人力资本投资方式,而且从与工作的关联性上看,它是最直接、最见成效的方法。依此,党员教育要依托一定的载体与形式进行,教育载体与形式的优劣决定了教育效果的好坏。社会实践活动是进行党员教育的大课堂,是学生党员理论联系实际、坚定理想信念的必由之路。大学生党员教育要改变传统集中学习、统一教育的单向说教方式,要引导他们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要引导他们积极投入到学校管理的各项工作中去, 增强他们在学生中的影响力, 从而吸引更多的学生加入党组织,形成大学生党员的人力资本存量优势;要注重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实现有关大学生党员教育的主题和项目都从大学生党员的需求中来,制定切合实际的教育活动,通过在实践中的学习与积累实现大学生人力资本投资效益的最大化。

综述,国家人才发展战略和人力资本理论为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体系探索提供了理论支持与科学依据;当前高校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体系的现状要求对大学生党员以及其教育管理工作进行一定的人力资本的分析与投资。相信,在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人力资本投资的过程中,只要坚持以大学生党员的成长为出发点和归宿,真正做到以人为中心,大学生党员的人力资本投资一定能够取得最大收益。从而充分挖掘大学生党员的潜能,提升大学生党员的内在的人力资本存量,建立大学生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工作机制,进一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凝聚更多更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陈文钢.关于人力资本投资的几个问题[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6(6).

[2]马光菊.人力资本投资理论与我国人力资本现状分析[J].经济研究,2005(11).

[3]黄东梅.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学分析[J].思想理论教育,2006(7-8).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作者:刘红旗

主体间性下大学生教育管理论文 篇3:

高校辅导员加强大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研究

摘 要:当前,高校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普遍把培养积极分子和发展党员作为工作重点,对入党后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相对薄弱。高校辅导员是工作在学生一线的基层党务工作者,是高校党建工作的核心力量,因此,对创新社会管理视野下高校辅导员如何加强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提出几点建议如下:树立以人为本的社会管理思想;扩大服务领域;注重实践教育;创新管理模式。

关键词:社会管理;辅导员;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

学生党员是整个党员队伍的新生力量,是大学生队伍中的先进分子,是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当代大学生党员的思想状况与行为特点与以往大学生党员相比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加强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是提高大学生党员素质、纯洁党组织、保持党组织先进性的重要举措,是保证大学生党员质量、提高大学生党员素质的重要一环,也是搞好高校党建工作的中心环节。

一、正确认识新形势下的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人们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深度、广度和效率超过了以往任何时代,大学生的接触领域也明显拓宽。当前,高校大学生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总体上是好的,都具有较高的道德理想和道德追求,但他们普遍阅历简单,缺少严格的党内生活和社会实践的锻炼,思想和心理容易受到冲击,存在复杂、多元的特点和积极面与消极面共生的现象。我们在上海6所高校250位学生党员中进行了问卷调查,在“出于何种原因促使您递交入党申请书”的多项选择题中,14.74%的学生选择“政治资本”,16.73%的学生选择“增加就业筹码”,41.43%的学生选择“受家长和身边同学影响”。数据反映出当下确实有一部分大学生党员入党动机不纯,带有明显的功利主义,把入党视为一种实现个人利益的途径。国家的未来要靠年轻人努力开创,大学生党员信念是否坚定,入党动机是否端正将影响其后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将影响到今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因此,加强大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显得尤为必要。

当前,我国的社会管理由过去的单一化逐步走向多元参与的模式,社会管理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都要创新和改进。辅导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工作在学生一线的基层党务工作者,要积极运用社会管理创新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新平台,努力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在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中,通过不断创新,逐渐探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途径,增强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时代感和有效性。

二、高校辅导员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现状

1.高校辅导员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中的突出问题

我们在上海30所高校参加2013年学生党支部书记培训班的学员中下发了调查问卷,收回有效问卷72份,其中90.28%的学生党支部书记担任辅导员工作。在“您认为自己所在的党支部对学生党员进行日常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情况如何”?“您所在支部开展组织生活形式主要有哪些”?“您认为身边的学生党支部书记哪些方面有待加强?”在问题汇总中,我们发现辅导员在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中存在下面几个问题:一是抓教育、管理多,抓监督、服务少,教育内容单一;二是重入党前教育、轻入党后培养,教育过程失衡;三是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多说教形式,少服务实践;四是辅导员队伍呈年轻趋势,知识结构、党务知识、工作能力有待加强。

2.高校辅导员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模式

大学生教育管理是一项重要的系统工程,目前在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 常见的管理模式有三种:传统管理模式、控制管理模式、以人为本管理模式。传统管理模式主要采取命令式、规定式等方式对高校学生进行管理;控制管理模式则强调管理过程的规范化、程序化;以人为本管理模式则把管理提升到服务层面, 即把学生管理视为完全服务于学生, 以服务为宗旨[1]。 我们回收的问卷统计显示,目前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中大部分还停留在组织发展、理论学习、传达上级精神等事情上,缺乏对学生党员深层次的教育管理及个人发展意见交流,管理模式还是以传统管理模式和控制管理模式为主,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有待深入运用。

三、高校辅导员加强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建议与对策

随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发展与社会管理科学的不断深化,二者间相互渗透、互为融合的趋势已日益明显。大学生党员是党员队伍中一支强大的生力军,作为工作在第一线的党建工作者,高校辅导员如何在创新社会管理背景下发挥好育人工作,引导与服务好这个群体,使其政治觉悟得到提高、能力得到历练、坚定理想信念,是新形势下有待我们思考的问题。

1.转变工作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的社会管理思想

以当代大学生的切身利益、发展需要作为社会管理的出发点和目标,是深入贯彻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和落脚点。社会管理对大学生发展的全面加强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本体价值趋向,思想政治教育在对人尤其是大学生的价值功能上的多元化表现也为社会管理的全面开展提供了指导原则与方法论,二者之间的关系是社会管理人性化、系统化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实践化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需要[2]。遗憾的是,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社会管理创新”的概念在学生工作中的认识度还不高,只有47.22%的学生党支部书记听说过,在学习和应用的仅有11%。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管理中以命令式、规定式、规范化、程序化的传统管理模式已适应不了当下学生管理工作,辅导员要及时把握新时代大学生党员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围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树立引导与服务相结合的管理理念,在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的主体地位,增强服务意识,深入基层、走近学生,主动帮助学生党员解决学习、生活中碰到的困惑与问题,以实际行动在学生中树共产党员形象,并让学生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

2扩大服务领域,提升党建管理服务的能力与水平

辅导员要扩大服务领域,为学生办实事,解决大学生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作为年轻的党务工作者,许多辅导员对党建理论不够熟悉,党务专业知识有限。理论学习是开展工作的基础,辅导员首先要加强党建理论和党务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和党务工作能力,只有自己坚定信念、理论功底扎实,在工作、学习、生活中发挥表率作用,才能正确引导学生党员如何做人做事。其次,90后大学生具有新时代特征与成长共性,辅导员要充实学生管理的相关知识,不断总结管理经验,提升个人管理与沟通能力,工作中经常深入基层,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沟通,通过观察,准确把握当代大学生党员的思想状况和行为特点,以正确的教育内容与有效的教育方法在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中把尊重个体主体性和增强组织教育主导性紧密结合,引导学生党员成长成才。再次,辅导员要重视网络媒体的用途,熟悉新媒体应用,充分利用信息平台加强与学生党员的联系。针对毕业生党员很难集中过民主生活会、联合党支部党员共性不明显等特殊情况,可以开辟网上交流平台,及时传递信息、收集反馈,还可以通过飞信、QQ、微信等方式与学生党员进行线上交流与谈心,利用个人人格魅力和情感力量,影响学生党员树立正确的三观。

3.注重实践教育,提高大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

大学生党员的年龄和经验尚处于年轻阶段,个人修养、性格形成有很强的可塑性,容易被西方的政治观念、价值观念和社会上的腐朽落后思想所影响。因此,辅导员在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过程中要重视如何提高大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

加强党性修养是一个自觉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加强理论学习、参加社会实践、自觉接受党组织的培养指导、加强党内生活锻炼,这些都是有机统一的过程。首先,辅导员要加强大学生党员的理论学习,特别是加强对党章的学习。认真学习党章,能让大学生党员深入学习党的历史,了解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发展,明确党的性质和宗旨、党员的权利和义务,只有了解和掌握党章的基本内容,才能时刻牢记党员职责、提高思想觉悟,切实提高自身的党性修养,提高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其次,辅导员要为学生党员搭建实践平台。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但大学生服务社会、服务他人的机会有时并不多,他们期望有服务他人的机会,问卷结果显示,如果有社会实践或服务社会的岗位,72.91%的学生党员会积极响应并参加。因此,辅导员要从社会需要出发、从学生个人需要出发开展管理,多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服务社会、服务他人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加强党性修养,提高服务意识。

4.创新管理模式,激发学生自主自治的意识与能力

当今的大学生,既对自身利益问题高度关注,也对参与社会公共事务抱有热情,他们接受新事物、新观念意识普遍较强。因此,在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中,辅导员要启发、鼓励学生参与管理的意识,大胆地让他们进行多形式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在党内充分公正、民主的基础下,以发挥个人专长和提高工作实践能力为原则,让优秀的学生党员担任一定职务,在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服务监督工作中发挥自主性。我们在开展调查时发现,不仅学生党员觉得现在的组织教育形式比较单调、缺乏新意,辅导员也觉得对新时期大学生党员的特点认识不足,管理方式和方法有些单一。在组织生活、政治学习、党性教育活动中,辅导员要多听取学生党员意见,并让部分学生参与到组织者队伍中,集思广益、创新活动载体,使党员教育途径做到多元化、党员教育管理尽显时代特征,既落实了党内各项规章制度和先进性教育活动,又符合当代大学生切实需求,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积极性,增强党组织在学生中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感召力。

辅导员对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要经常性,通过交流、谈心,启发觉悟,调动内在积极性,通过实行党员标榜身份、建立党员述责制度等办法,使学生党员具备较强的自我约束能力,立足自己、管好自己。另一方面,在抓好各项组织生活落实基础上,要确保党内监督经常化,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和一般学生的监督作用,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力量搞好党员监督。健全各种监督制度,是实现党管党员经常化、制度化,使党员处于组织和群众管理监督之中的可靠保证。

大学生党员的教育和管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面对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辅导员作为学生党建工作的骨干、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责任人,必须高度重视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勇于创新,与时俱进,深入扎实地做好大学生党员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施式亮,念其锋,张琳.大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研究及其信息系统开发[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10).

[2]熊珂.创新社会管理视野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D].武汉:湖北工业大学,2012.

作者:杨美华 胡蕾 李红梅

上一篇:创卫推进会市长发言稿下一篇:三八发言稿范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