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的中国古代文化论文

2022-05-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中国武术长兵实战是源于古战场的传统武术文化。采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对长兵实战历史发展及其对高校学生体质、思政教育的影响研究,发现长兵实战对增强高校学生引体向上(男)、俯卧撑(男)、仰卧起坐(女)、立定跳远和1000米跑(男)/800米跑(女)等体质都有显著性效果。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抗战时期的中国古代文化论文 (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抗战时期的中国古代文化论文 篇1:

新时代发挥陕甘宁根据地民歌对红色文化传播的现实路径

【摘要】陕甘宁根据地民歌是以延安为中心,主要由陕北、陇东、宁夏东部山区的各类民歌文化组合而成。其主要的内容形式较为丰富,在进行艺术传播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题材多样丰富的特征。陕甘宁根据地民歌具有浓郁的地方特征,也具有一定的文化特征,主要是通过较为通俗的歌曲形式来进行传播。本文基于陕甘宁根据地红色民歌的内涵与特征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围绕以上研究内容,对新时期如何发挥陕甘宁根据地民歌对红色文化传播的现实路径进行了相应的对策思考。

【关键词】陕甘宁;民歌;红色文化传播

基金项目:2021年度省社科联与甘肃社会科学学术活动基金会联合项目《陕甘宁根据地民歌与红色文化传播研究》(项目编号:21ZZ42)。

陕甘宁根据地民歌是以延安为中心,主要由陜北、陇东、宁夏东部山区的各类民歌文化组合而成,具有浓郁的地方特征,也具有一定的文化特征,主要是通过较为通俗的歌曲形式来进行传播。其不仅充分的体现了陕甘宁根据地红色文化的发展途径和传播效果,也反映出了一定历史时期中革命文化的传播特点。在新时期,随着红色文化建设的全面发展,对陕甘宁根据地民歌对红色文化传播的内容进行研究,并围绕这些研究内容,不断地拓展其发展的现实路径,不仅有利于充分地发扬红歌文化,还可以根据红歌文化的时代特征和要求,不断地对陕甘宁根据地民歌文化进行发掘,提高其传播效果。

一、陕甘宁根据地红色民歌的内涵与特征

(一)陕甘宁根据地红色民歌的内涵

革命历史时期的延安,是一个充满了传奇色彩的革命圣地,并且在历史舞台上具有一定的革命性的作用,在延安的这片沃土之上,不仅仅具有革命先烈所留下的革命往事,对延安时期民歌的继承与传颂,更是不断推动了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在特殊历史时期,延安的红色民歌文化成为陕甘宁根据地革命民歌艺术发展的重要标准内容,有力的推动了革命事业的发展,成为革命事业发展过程中重要的精神力量。

红色文化是革命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中国革命时期,通过红色文化的特殊作用,可以充分的体现出我国革命者的精神文化内容。比如,在陕甘宁根据地时期,诞生了延安精神,并通过延安精神的革命性以及红色文化的广泛传播,推动了陕甘宁根据地中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在红色民歌文化的全面发展过程中,需要围绕中国革命斗争这一基本的核心内容,进行全面发展,并能够达到推动革命实践的具体作用,重点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理解。从宏观方面的角度进行分析,红色文化传播的过程是革命事业发展的精神印记,并成为充分体现艺术发展特征的重要内容。从微观层面来分析,陕甘宁根据地民歌的发展过程是对红色文化的一种助推发展,具有一定的艺术性特征,并成为推动革命事业发展价值观的重要体现,充分的反映出一定历史时期中国革命事业发展的基本格调,并能够形成相应的红色文化,成为推动红色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基础性条件。

(二)延安时期红色民歌的基本特征

延安时期的红色民歌是这个时期红色文化艺术的一种重要体现形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色革命艺术的重要载体。从延安时期红色民歌发展的历史经验可以看出,在一定的历史时期,通过艺术作品的综合反映,可以深刻的反映出一定的历史特点,因此,可以说延安时期红色民歌在意识形态上具有较为丰富的社会表现。

1.思想内容上的革命性与时代性

从思想内容进行分析时可以看出,延安时期红色民歌本身是具有一定的时间性和一定的空间性特征,在这个过程中,其艺术作品和延安时期红色文化之间具有非常密切的联系,是一定时间和空间环境下的产物,也是一定历史时代的艺术形式的综合反映。

首先,延安时期红色民歌具有一定的革命性的特征。延安作为革命圣地,是具有一定文化性特征的,都是在红色文化基调下进行发展的红色民歌。在其创造和发展的过程中,都印记了一定的红色根基,可以说,其从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都是具有革命性的特征。正因为其具有革命性的特征,故延安时期红色民歌在具体的表现形式上和表现内容上,都和一定时代的特征具有相互的关联性,并且具有一定的客观性的特征。在具体的表现内容上,其可以和一定时代的现实性特征具有相互的联系,主要是反映出延安时期的革命特点和内容。

其次,延安时期红色民歌具有一定的时代性的特征,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以及一定的时代背景条件下,红色民歌文化都具有一定的阶级性。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文艺工作者应站在历史的高度,对先进的红色文化歌曲进行总结,并实现对红色文化传播的全面推动,实现红色文化发展的延伸。延安时期红色民歌具有一定的历史性和革命性特征,是陕甘宁根据地时期红色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和实现途径,可以说这是经受住了时代的考验,是一个时代的典型符号。

2.艺术形式上的地域性和民间性

从艺术形式上的地域性和民间性的分析中可以看出,陕甘宁根据地具有一定的区域文艺特点。在陕北地区其高原自然环境的特征使得其具有一定地域性的影响,同时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也造就了其本地人的豪放和直爽的性格,在进行民歌表演的过程中,也更具有陕北的民族文化的气息,和其他区域相比具有其自身的特征和相应的艺术表现形式。陕北地方人稀,由于区域的地理性隔断,造成其相应的交通不通畅,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之间相互交流和沟通的形式主要是通过隔空喊话的方式来进行相应的交流。长此以往,使得陕北人具有豪迈的性格特征。在抗日战争以前,陕北民歌的艺术创作形式主要是基于人们的劳动活动所形成的特征加以表现,更多的是对一种生活劳动场景的还原,和人民的日常生活之间具有高度紧密的联系性。在抗日战争以后,随着陕甘宁根据地抗日热情的日渐高涨,使得其民歌风格逐步的兴起,并且呈现出一定的时代特征,突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时代特征和艺术表现,更多的是反映出了抗日的革命热情以及人民的革命奉献和牺牲精神。

其次,其具有一定的民间性的特征。在陕甘宁根据地时期,延安的革命热情非常高,在进行艺术创造的过程中,更多的是一种红色民歌艺术的综合反映,并且能够具有一定的民族特点和艺术形式的表现。在特定的环境中,陕甘宁边区的自然环境非常恶劣,其主要是处于黄土高原的地理环境之中。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之上,人民长期和自然环境进行抗争,因此人民的文化生活较为匮乏,具有欠丰富性。但随著红色文化的全面兴起,在其文化的表现形式上更加突出了红色性和民间艺术的感染性,形成了红色革命根据地和黄土高原相互结合的地域文化特征,具有相应的文化风格。可以说,这主要是基于一定的区域民族特征的表现形式,并且能够充分的反映出红色民歌文化的综合内容。

3.创作动机上的群众性和服务性

从创作动机上的群众性和服务性的具体内容角度来分析,民歌文化的艺术特点需要根据具体的群众性特点的要求,来进行相应的表演功能的体现。陕甘宁根据地民歌的创作过程中,结合了延安地区的革命文化的特点以及民歌文化的具体发展形式和内容来进行艺术的拓展,但在这个过程中,不是独立的进行拓展和变化,而是需要与人民群众的需求进行相互的结合,充分的反映出人民群众对红色文化艺术的需求,并与陕甘宁根据地高涨的抗日热情进行相互的联系,通过红色文化的传播带动效应,来激发人民群众的革命热情,充分发挥出人民群众的力量,提高人民群众的创造性。

其次,在进行红色民歌艺术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提高其服务性的特征以及服务性的内在要求,红色民歌文化的发展和创作的过程,正是革命激情高涨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全国各地的抗日爱国青年来到延安,创作出了大量的革命歌曲,在创作的过程中,充分的吸收了延安地区民歌文化的特征,更具有民间性的文本内容以及民间性的表现形式,能够为广大群众所接受,并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正是由于这些文艺工作者深入扎根、依托现实、展望未来的观念,才使得延安地区的民歌艺术以强劲的势头在抗日民众高涨的激情中向外传播着。

二、陕甘宁根据地民歌的传承和创新

(一)整理和传唱

陕甘宁根据地民歌大部分形成于旧社会,在其历史形成的过程中,主要是劳动人民根据生活和生产特点所形成以及流行的小曲小调,在这种背景下,陕甘宁根据地民歌更多的是表现为一种民俗性的特征。但由于民歌的发展和区域的历史发展具有一定的联系性,受到了封建思想的影响,以往的陕甘宁民歌在具体内容上可能存在着一些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内容。这些内容可能反映出一定历史时期人民的生产生活的主观感受,但历史的发展具有不断的前进性,特别是在红色文化的影响下,其不能按照原来的民歌艺术表现形式来进行原版的对应,而要不断进行加强和修正。在这种情况下,陕甘宁根据地民歌需要根据红色文化的发展来进行相应的改善,保留其地域音乐风格和积极健康的内容,以及反映陕甘宁根据地民俗文化特点的感情内容,重点是宣传陕甘宁根据地的红色性和革命性的内容,而摈弃一些不健康的和带有浓郁封建特征的内容。

(二)保留风格重新填词

在我国音乐史上,经常会有一些利用古曲、旧曲填新词来创作歌曲的方法。古代的汉乐府音乐机构,除了研习音乐外,还有收集地方民歌小调的工作,据《中国古代音乐史稿》记载“汉乐府为了适应宫廷的需要,大量收集民间音乐;进行创作和填写歌词;改编和创作曲调;编配乐器;进行演唱演奏等”。

值得一提的是在近代填词的一些作品,如全国流传的《东方红》《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八月桂花遍地开》《绣金匾》《刘志丹》等都属于填词之作。陕甘宁根据地民歌中的《延安山小调》就根据抗战时期的歌曲《打黄沙会》基于原有曲调稍加整理填词而来。歌曲的创作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依歌词谱曲,一种是依曲调填词。依歌词谱曲在现今是一种主要的创作歌曲的方式。但也有很多的填词佳作,比如传唱广泛的著名歌曲《长江之歌》就是一首依曲填词的声乐作品。民间歌曲,曲调优美,但是歌词的内容与现代人的生活相去甚远,重新填词的好处是可以抢救一批优秀的民歌;原来的民间歌曲曲调让当地的群众感到非常熟悉又亲切,在外地的人听起来则感到新鲜,要简单而易学唱;要尽可能的保留原有的民族民间音调,这样有利于中国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发展。

(三)创新改编,老曲新唱

民歌的改编,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任务。改编就是在歌曲进行创作时,明显的套用某个民歌的部分素材,通过改编歌曲可以充分的利用前人的创作智慧。比如《我的家乡飞出一支歌》就是在《延安山小调》的基础上进行改编的。其次还有《又唱浏阳河》是在湖南民歌《浏阳河》的基础上进行编曲创作的。2014年中央电视台元宵晚会雷佳演唱的《好儿好女好江山》的编曲中就有《我的祖国》的曲调成分在里边。改编歌曲充分的利用了原有的音乐材料,进行提炼整理,更顺畅,更凝练,能够使观众倍感熟悉与亲切。

三、陕甘宁根据地民歌发展的现实路径

民间歌曲是一定时期和一定区域劳动人民长期智慧的结晶,也是一个历史时期文化发展的沉淀。民歌是艺术的一个重要分支,充分的反映出民族精神特质,是民间艺术的瑰宝。因此,在推动陕甘宁根据地民歌发展现实路径的实现过程中,需要充分挖掘其内在的民歌文化特征,并以其为深度的发展起点,继承和发扬其优良传统,充分的体现出一定历史时期红色文化所反映出的深刻内涵,这个不仅仅是民间艺术发展的重要体现,更能够通过这种发展形式来为推动民族精神的全面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陕甘宁根据地民歌,从具体的承载形式来看,其主要是基于我国北方文化特征的具体表现形式,具有高原文化的民歌特征的具体内容;在风格表现上,具有较强的地域性特征,其形成和发展并不是独立存在和发展的过程,而是和全国其他地区的文化之间进行相互交融所形成具体表现内容和形式的过程。因此,对陕甘宁根据地民歌的研究,需要根据其文化特征,以及对红色文化传播所能起到的推动作用来进行全面的阐释,使其文化特点能够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并且能够通过红色文化传播的实现路径所表现出来的时代特点和历史文化气息,来为新时期我国民歌文化和红色文化之间的相互交融提供一定的研究依据,进而能够分析出我国红歌文化的地缘性特征和表现形式,提高民歌文化的时代特点和艺术的感染性,从而提高艺术产品的价值特征。同时,在进行具体的研究过程中,还需要多角度和多层次地进行民歌的红色文化传播的研究,通过立体化的研究形式,来提高研究的综合性和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并且在进行相应的研究中,需要对其相关问题进行深度挖掘和整理分析,体现出红色文化传播的特征,并且能够对其表现形式进行综合和动态的反映,提取其研究的具体价值特征,并对其进行综合的反映,进而推动陕甘宁根据地民歌的传承与发扬。

参考文献:

[1]陈鸿林.晒晒淳朴多彩的陕甘宁根据地民歌[J]广播歌选,2018(8).

[2]高月霞.民族歌唱中语言与风格的关系——以《槐花几时开》为例[J].歌海,2009(4):26-27.

[3]刘芳.论延安民歌延安山小调的创作特征[M].山西:黄河之声,2013.

[4]桑潇.浅析陕甘宁根据地民歌演唱风格的传承与创新[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8(4).

[5]赵静.我国民族音乐的独创性探究[J].音乐时空,2015(7).

[6]李萍.“老调”“新曲”——谈延安小调的艺术性[J].改革与开放,2019(8).

作者简介:赵炜民,西北民族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音乐表演(演唱)方向。

作者:赵炜民

抗战时期的中国古代文化论文 篇2:

武术长兵实战项目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研究

摘 要:中国武术长兵实战是源于古战场的传统武术文化。采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对长兵实战历史发展及其对高校学生体质、思政教育的影响研究,发现长兵实战对增强高校学生引体向上(男)、俯卧撑(男)、仰卧起坐(女)、立定跳远和1000米跑(男)/800米跑(女)等体质都有显著性效果。同时,研究表明,在国务院“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政策要求下,长兵实战运动是培养学生民族思政教育的好题材。提出高校发展长兵项目应从理论课中增加长兵运动在历史战争中作用的题材;把习武精神和礼仪行为融入课程,在训练、竞赛形式上加强文化元素,提高民族思想政治成分融入。

关键词:武术;长兵实战;发展;思政教育

文献标识码:A

DOI:

10.3969/j.issn.1006-1487.2021.03.021

2021年5月17日,教育部发布《关于成立教育部中国书法教育指导委员会等三个教育指导委员会的通知》,决定成立教育部中国书法教育指导委员会、教育部中国武术教育指导委员会、教育部中国戏曲教育指导委员会[1]。武术与中国传统文化同根同源,具有最持久、最深厚的群众基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当前武术套路的奥运之路遥遥无期,散打与国际跆拳道、空手道、泰拳、MMA等同项群项目激烈竞争,短兵也有奥运项目击剑以及文化特显的日本剑道等短兵项目冲击。只有中国传统“武术长兵实战运动”(下称“长兵”)是当前国际上尚属同项群空白,最具挖掘发展价值的项目。历史上长兵器一直是战场的主战武器,长兵运动宋代就开始,民国時期发展到高潮,新中国初期也曾开展全国性长兵竞赛,该项运动一直在民间保持着。高校是优秀传统武术文化挖掘与继承的园地,长兵运动具有独特的教育功能,也是优秀的爱国思政教育重要载体之一,本文通过对长兵高校发展及其思政教育意义的研究,试图找出新时期国家课程思政教育的政策下,高校长兵发展及思政教育新路径。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本研究以武术长兵实战运动历史发展及其对高校学生体质、思政教育作用为研究对象,主要涉及高校长兵实战运动发展现况,长兵运动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人员对象选取华南理工大学2016级公共体育课长兵选项班学生,内容以学生的体质测试水平为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通过华南理工大学图书馆、中国知网等平台,以及较有影响力的新闻媒体搜集和阅读有关的“长兵实战”“长兵”“棍实战”“枪实战”等词搜索,涉及相关课题成果、博硕士论文、书籍及专著、期刊论文等资料。对中国武术长兵实战项目高校创新发展研究现状进行全面的把握,以及长兵实战运动对学生民族思政价值影响等问题作为本研究的前期理论依据。

1.2.2 案例分析法通过以华南理工大学2016级公共体育课选项“长兵实战运动”课程的学生(专业为工商管理、建筑学、自动化)男生90人、女生60人作为教学实践典型案例,对教学实践中学生体质和长兵运动对学生思想政治的影响认识的课前、课后变化进行调查,分析中国武术长兵实战运动进校园实践的价值。

1.2.4 问卷调查法 根据本研究对象与研究目的,设计好“长兵实战项目学习对学生思想影响调查问卷”,为提高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广泛听取了部分长兵项目专家、教练意见,并进行修改和补充,经过多次探讨与修改,最终形成调查问卷。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武术长兵项目的内涵、特点及作用

2.1.1 武术长兵实战的内涵及发展历程武术兵器按形状分为长兵器(下称“长兵”)、短兵器、双器械、软兵器和抛射兵器五类。明代诗人谢肇淛《五杂俎》中描述的“十八般武艺”中就有9种是长兵器。中国武术存在由军事的器械训练到身体材料的“由械而拳”的发展过程[2]。武术最早起源于战场的需要,战场的格斗主要是器械格斗为主,并存在着军事以“长兵为主”,再到短兵的发展过程,长兵是武术的始祖。冷兵器时代,中国的军事除了少数人使用双器械以外,大多数战争中以“长兵为主”。宋、元时代起,民间就出现表演性质的“使棒” 和具有格斗性质的“打棒”(格斗比赛)两种运动形式。

中国长兵实战最早在民国时期的两届“国术国考”和第三届全国运动会中出现。2014年华南理工大学开设长兵课程后,先后推出两届广东省“中国南棍实战邀请赛”的实践。2019年5月,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民传分会在武汉体院举办了“中国高校长短兵教练员、裁判员培训班”,并于8月13至18日在遵义师范学院举办了首届“中国大学生太极推手、长短兵锦标赛”,全国45所高校400多名运动参加了比赛。2019年4月1日,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民族传统体育分会专家组对项目的评估后指出:“长兵实战项目可能是现阶段代表中国武术走向奥运会的最佳备选,要抓紧推广”。2020年10月10日至11日,由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主办、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民族传统体育分会承办的2020年全国高校长兵(短兵)对抗项目教练员、裁判员网络培训班举行线上培训,来自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的近千名学员参与培训。目前,全国有60多所高校开设了长兵实战项目。

2.1.2 长兵实战项目的特点长兵实战项目特点。第一,民族性。长兵实战项目是传统武术现代化创新,是极具民族性、教育性、文化性的对抗性运动。第二,观赏性和趣味性。长兵实战是一项充满血性的运动,还原了古代战场的激烈对抗性,在比赛过程中,以激烈惊险的实战对打性场面为主,表现出血性惊险、战况激烈、气势磅礴的场景引人驻足,具有较高的观赏性和趣味性、历史复古性。第三,教育性。对青少年对民族历史的了解,培养民族情怀,增强爱国思想具有重要教育意义,是一门极具思政教育意义的运动。第四,国际性。长兵运动曾在日本、欧洲和非洲等地存在,并一直在民间发展;第五,奥运同项群项目空白性。长兵运动是中国武术国际化发展中最具推广发展潜力的项目。

2.1.3 长兵实战项目对学生体质的作用人的身体素质包括力量、速度、耐力、柔韧性、灵敏性、平衡耐力等方面。武术注重“内练精气神、外练筋骨皮”内外兼修的宗旨,相比其它运动来说,是最全面的锻炼。研究表明,运动生理学表明武术训练能促进人体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运动系统等机能水平的提高[3]。长兵项目是武术“延长了的手臂”的运动,对练习者要求更高,更能锻炼学生的各种素质。通过对华南理工大学2016级工商管理、建筑学、自动化三个专业体育课选课学生参加长兵教学的体测变化调查(表2),结果显示:学生经过半年的长兵学习,引体向上(男)、俯卧撑、仰卧起坐、立定跳远、1000米 (男)/800米(女) 跑五个体质项目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引体向上提高83.3%,俯卧撑提高60.8%,耐力跑平均提高33秒。长兵运动对学生的反应速度、力量和耐力要求更高,双方在对战紧迫下,不得不招架和反击,对抗激烈,这样使学生的体质得到较好的训练。

2.1.4长兵实战运动对学生思想教育的作用中国长兵实战源自古战场优秀文化,民国时期政府把武术从文化、教育层面提升为“国术”,武术与爱国教育相结合,成为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孙中山提出“全民健身”和“尚武精神”理念, 以及“强国必先强种,强种必先强身”的口号[4]。民国时期的1928和1933两届“国术国考”和1933年的第五届全运会中都开设长兵项目,枪、棍合二为一称“长兵”(以棍代替)。在国家危难,民族危机时期,中国武术社会化进程加快,极大地提高民族士气,大大地引发了国民的爱国情怀,为后来抗日战争提供了非常多的优秀救国救民之士。可见,长兵实战运动通过让双方手持冰冷冷的长兵器,还原古战场出手必杀的血性本质,除能培养青少年勇敢的胆识、顽强意志、刚强血性的民族情怀外,也是培养青少年武德习惯、爱国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在培养民族爱国思政教育方面有重要作用。

2.2 长兵对融入学生思政教育的意义

2.2.1 高校课程思政融入是国家对教育的要求2020年5月28日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立德树人成效是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更是必备内容。这一战略举措,影响甚至决定着接班人问题,影响甚至决定着国家长治久安,影响甚至决定着民族复兴和国家崛起”[5]。说明课程思政建设是国家作为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也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的具体要求,要求我们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6]。这是国家层面对高校课程思政融入的重视。

2.2.2 长兵对融入学生思政教育的意义中华民族文化是经长期历史发展而形成的稳定优秀文化,它有其独特性,并经过长期积累和教育承传的优秀文化。民族的成功就是教育的成功,教育的失败就会走入歧途,思政教育对文化的延续和推广十分重要。长兵实战是从古战场走来的传统文化积淀,是冷兵器时期战场上的重要制胜法宝。长兵运动的理论教学上有很多历史故事和传说,从思想上给予学生教化,比如明代少林棍抗倭战争,抗战时期武汉“石碑保卫战”的中日最大规模的刺刀战等,都是长兵运动爱国教育好题材和例子;仪式教学上,长兵运动的行为礼仪教育又能给学生儒家文化规范;竞技实战让学生穿着护具手持长棍进行搏杀,能很好地培养和磨炼学生勇敢顽强的意志和不畏险阻的精神,从而能很好地提高斗志和勇气。对培养学生爱国热情、提高民族凝聚力、培养民族自豪感,以及培养年轻一代的武德修养,磨炼以礼待人、以德处事的人格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2.3 高校长兵项目融入思政教育的效果和方法

2.3.1 华南理工大学长兵课程融入思政教育的效果分析通过对华南理工大学公共体育课中参与“长兵实战”选课的150名学生的问卷调查, 主要内容包括 :自信心、胆识(果敢性)、民族文化认同、爱国思想教育认同、中华武德行为培养认同等5个思想政治问题,设置“非常不明显、比较不明显、一般、比较明显、非常明显”5个程度回答。问卷共回收150份,通过重测信度检查共有149份有效问卷数据,调查具体统计情况如下表3所示:

上述结果表明,在“自信心”方面,认为长兵运动对提高“自信心”中,表示“非常明显”和“比较明显”的学生分别为40.3%和36.9%;长兵运动对提高学生“胆识”選项中,表示“非常明显”和“比较明显”的学生分别为36.9%和46.3%;对“爱国思想教育认同”选项中,表示“非常明显”和“比较明显”的学生分别为20.1%和24.1%;对“中华武德行为培养”选项中,表示“非常明显”和“比较明显”的学生分别为39.5%和22.1%;对“民族文化认同”选项中,“非常明显”和“比较明显”的学生分别为20.9%和28.1%,两项合计为49%,选“一般”选项占45%,但选项“非常不明显”和“比较不明显”两选项合计仅为6%,总体认可度还是高的。可见,长兵实战课程对学生心理、民族文化认同、爱国思想教育认同和学生武德行为培养认同都有较显著的效果。

2.3.2 长兵实战教学融入思政教育的方法当前高校思政教育的方法很多,对于长兵实战课程思政,可从如下几方面实施。第一,长兵理论课课程设置的思政融入。长兵是中国武术战场走来的传统文化,现代长兵实战通过竞技形式来重现中国传统战场搏杀历史,实现爱国、爱民族文化的教育目的。因此,在长兵实战理论课设置方面,除了技术发展方面元素外,更多的要从思政教育的角度多设置有关长兵在某些特定历史时间爱国运动的章节。比如明代抗倭战争中,少林棍在战场上发挥的作用;民国时期为振兴民族精神,武术被称为“国术”和“强国强种”的手段的历程;抗日战争时期《宜昌保卫战》刺刀战的故事、八路军刺刀队与日本兵拼刺杀的故事;这些历史史实故事既有思政教育意义,又合乎长兵文化历史发展题材。第二,长兵教学过程的思政融入。在教学实践环节,教师可通过教学规范来实施长兵思政教学。比如礼仪行为规范上,规定学生进入体育馆先向国旗敬礼、向馆长敬礼、向教练或教师敬礼、再向同学(同伴)敬礼等礼仪程序规范;要求学生进入长兵教学指定位置活动,讲课时要求学生站有站姿,坐有坐姿,教师在讲课时学生统一姿势。下课时也要按相关规范行事,做到“以礼始,以礼终”,实行全课程行为习惯规范化。第三,长兵实战竞赛规范。在比赛规则上,设计各种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的规范,比如依次“向观众行礼-向裁判行礼-向对方行礼-向对方教练行礼”等礼仪行为修养,比赛过程中的一些判罚礼仪规范要求,比赛服装要以中国传统服装规范等,将中国文化贯穿项目始终。第四,从教学竞赛场地器材规范。将长兵比赛场地的图案设计融入中国武术兵道文化元素;场地设计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图案,护具设计为中国古代战场风格标尺,在广告标尺规范上也要有一定的文化元素设计要求,以展示中国传统武术文化氛围。第五,课堂讨论法进行教育。教师可让学生通过网络或媒体资源了解长兵在保卫国家安全和社会治安中的作用的案例,在课堂上讨论,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帮助他们实现自我价值。

3 结语当前是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的最深时期,中国文化也因此而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同。长兵是从中国几千年冷兵器时期战场上演变而来的优秀传统文化。长兵项目的民族性突出,对培养青少年的民族精神、民族情感、勇敢顽强的意志,爱国思想教育以及武德修养,磨炼以礼待人、以德处事的人格有显著的效果。把长兵运动作为新时期高校学生体质教育和培养学生中华民族认同感、自豪感新人相结合,融入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中。使这些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转化为青少年的信念和操守,内化为青少年的道德文化素养,外化为青少年的具体行为,对培养具行动力有民族文化特质的爱国新人极具意义。长兵运动的培育绝非一日之功,教育部门要主导和重视长兵实战运动的推广与发展,高校要积极普及推广长兵运动文化教育,学生积极参与到长兵运动教学活动中,把长兵作为新时期学生体质教育和思政教育的主要载体之一。更好地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培养爱国青年。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教育部关于成立教育部中国书法教育指导委员会等三个教育指导委员会的通知[EB/OL].(2021-4-30).http://www.moe.gov.cn/srcsite/A17/s7059/

202105/t20210514_531576.html.

[2]戴國斌.中国武术教育“格拳致知”的文化遗产[J].体育学刊,2017,24(3):16-23.

[3]关辉.体育运动处方及应用[M].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0.

[4]尹红芳.“强国必先强种,强种必先强身”——张伯苓体育强国思想及实践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校长教育研究),2007(10):114-117.

[5]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 [EB/OL].(2020-5-28).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6/06/content_5517606.htm.

[6]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EB/OL].(2019-8-14).http://www.gov.cn/zhengce/2019-08/14/content_5421252.htm.

作者:黄帝全 蒋训雅 陈理标

抗战时期的中国古代文化论文 篇3:

重庆南滨路公共设施设计的文化性探索

摘 要:重庆的文化在重庆历史的浪潮中沉淀形成并不断提升为新的意识形态,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重庆独特的大禹文化、陪都文化、西南风情使得重庆在西南片区形成自己独树一帜的文化风格,在公共设施的设计中,我们能够将这些文化情怀与现代科技材料相结合,并从文化底蕴中抽取出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符号与传统图纹,进行现代化的公共设施设计,这样在具有现代工艺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公共设施的设计上体现出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与传统文化的融合。这是新旧时期的碰撞,使现代设计绽放文化底蕴的火花。

关键词:南滨路;公共设施设计;文化

一、重庆南滨路公共设施人文价值分析

文化是人类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摆脱了自然的束缚所形成的一套认识事物思考事物的行为方式,即文化呈现为一种由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组合而成的综合体,是人类创造的所有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作为人类文化中一个必然部分的公共艺术也属于这种概说的文化范畴里,并由它自身的城市文化属性和公共性决定了它必须被特定的思维习惯模式及社会习性影响。

二、人文价值对重庆南滨路公共设施设计的影响

(一)中国传统文化

《现代汉语词典》关于文化的释义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由此可见,文化是一种抽象的精神创造活动,不可见而是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形成的。人类在早期对自然有着盲目的崇拜,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渐摆脱了自然带来的神秘性,在自身的理解上建立了自我的认知体系,同时在于自然环境的生活中积累了各种经验,这些经验就形成信息并传播从而逐渐形成人类早期文化。然后群聚生活的出现,形成部落的格局,这些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又进行信息传播,逐渐形成固定的文化特征,即社会性文化。而中国传统文化正是中国上下五千年的过程中逐步积累的文化特征与文化底蕴。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各个民族之间思想碰撞,继而发展壮大的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中国传统文化体现中国独有的风土人情,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中国传统文化中受儒家文化影响最深,除此以外还有道家文化及诸子百家文化,是一个融合的大文化,是中国人民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是一种发展起来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

这个思想体系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凝聚之学,“天人合一”的文化关系,将个人与他人,群体与群体,人与环境联系起来,进行一种凝聚力的和谐文化;二是兼容之学,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尽管在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受到限制的条件下,还是以开放的姿态实现了对外来佛学的兼容;三是经世致用之学,中国传统文化突出儒家经世致用的学风,力求在现实社会中实现其促进自然、社会的人文之化价值,经世致用是文化科学的基本精神。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特有的,与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中国是一个正在发展的国家,中国传统文化的三个方面对于我国的发展起到了很深远的影响,正是在这样的影响之下,才更加蓬勃发展起来。

(二)重庆本土地域文化

文化就是一个地方的名片。重庆带有自身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重庆作为山城,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它独特的建筑形态,例如重庆的吊脚楼。重庆独特的天气也造就了重庆人的饮食习惯,喜欢吃辣椒,还形成了重庆独特的雾蒙蒙的自然景象,这些一切一切都形成了重庆自身独特的风土人情。而这些风土人情所带来的文化内涵影响着现代社会,在现代社会中起到传承的作用,如能很好地提取文化元素与符号,在公共设施的设计上就能体现出重庆本土的地域文化特色。重庆的地域文化对于城市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和价值。

文化是川流不息的,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也带动了文化的发展,重庆的文化由巴渝文化开始,抗战时期经历了陪都文化,现代经历了多元文化,社会文化在不断发展与提升,变得饱满与充满内涵。随着时代发展科学进步,社会出现愈多新形式的内容,例如,重庆的建筑形态由传统变向现代,环境也变得现代化,出现现代的景观,现代的街道等。在同一化的现代社会中怎么让自己的城市变得独具特色则需要对当地文化进行深入的挖掘与探索,从现代文明中去寻找传统元素与符号。时代发展,科学进步,文化也在发生着变化,涌现出许多的新形式。由于文化形式发生变化,导致生活在文化范围影响下的人们对事物的看法也发生着改变。重庆城市信息越来越发达,相应的文化转型也在进行翻天覆地的改变,重庆文化的发展中也面临着众多的机遇与挑战。重庆的城市发展受到文化的影响,每个区域由于自身需求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事物,不同的文化差异使得事物也产生不同的视觉展现效果,从而在人们面前呈现出不同的地域特色。现当代重庆生活中产生的多元文化对城市的发展与建设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这些积极的影响因素不仅满足大众的审美需求同时也产生较高的文化社会价值。

(三)现代都市文化

现代都市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是城市规劃、景观设计、公共设施设计需要去思考的方向,如何符合都市快节奏的生活,如何获得更便捷的使用体验是要认真考虑的问题。城市环境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而形成的,同时还在动态地变化着。城市为人们提供一种生存环境,并在精神上长久地影响着生活在其中的每一个人。城市公共设施是构成城市环境的主要内容,只有整体去考虑,考虑整个环境系统,充分意识到它们的物质使用功能和精神功能的作用,提高其整体的艺术性,才能体现出城市特有的人文精神与艺术内涵。

(四)重庆自然文化

重庆是一座被水包围的城市,长江、嘉陵江两条大河围绕着重庆,四周环绕着大山,这样独特的地理环境赋予了重庆山城之称。群山造就重庆层次感,河水给重庆带来柔和流动感。重庆这座城市在山与水的共同作用下变得生动活泼,富有魅力。由于重庆靠近河岸口,使得重庆发展成为一个滨海口岸,并且成为长江上的水路交通枢纽站,这里商业发达,人口密集,成为西南地区的重要地区,整个西南文化都在此有所体现。再加上重庆独有的市井文化和西南文化进行交融,形成了码头文化。重庆还有山城、雾都之称,主城区坐落在长江与嘉陵江交汇处,四面环山,江水回绕,城市傍水依山,层叠而上,别有一番风味。由于地形地貌的原因,重庆早晚迷雾缠绕让重庆的主色调变成灰色,这灰色的一笔就像是沉淀了太多太重的文化一样。

三、重庆南滨路公共设施视觉设计研究

视觉图案元素是在视线内构成画面的基本组成单位,这些视觉图案能直观快速地吸引公众的视线。视觉图案的获取可以从文化的方向入手,将地域特色文化文脉纳入设计探讨中,让本土民族特征、生活方式、文化传统、人文风情等因素在设计中得到重视,增强区域环境设施的生命力。

中国传统纹样无论是在平面设计还是环境艺术设计中都被广泛应用, 因为传统纹样总是被认为最能体现民族特征而成为最常见的装饰手法,起着潜移默化的艺术效果。图案本身带来的形式美感以及其背后所传达的意境也应该是人们迷恋其造型的关键。人总是对美的事物有强烈的向往,因而传统纹样蕴含的吉祥意味同样适用于城市公共设施设计,适用于传达现代人的设计意念。造型是人们对公共设施的第一眼认知,即视觉效果,同时公共设施的造型还是功能的载体,通过巧妙的造型设计完成实用功能体验。现代人生活在杂乱无章的环境与紧张节奏的都市中,对于自然,传统富有人性的设计是非常迫切需要的。自然中美好的形态,传统文化中的美好寄托,充满生命力的造型为人们带来美的享受。将自然元素、传统元素作为公共设施的造型表达,是现代公共设施造型设计的方向。造型设计应基于朴素简练的风格,使其易于辨识又避免具象化,我们在设计中应创造一种可以将这些充满生命力的美好形态引导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作品。例如,美国旧金山街道的鱼形排水格栅设计,形状像条角,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同时,为街道又增添了景色,行人经过时又易于辨识,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南滨路上的公共设施为了体现休闲娱乐的发展定位,在公共设施的造型上就更应该加大对自然元素与传统元素的研究,例如路灯的设计。现在的路灯设计还处在工业流水线上的产品,路灯花朵的造型,从20世纪80年代流传至今,缺乏现代气息,不符合现代审美趋向。南滨路上的垃圾桶分两种形式,一种是用动物造型装饰点缀,这种垃圾桶很容易被损坏,另一种则是非常常规的垃圾桶,两种造型都过于陈旧,并且不方便使用。

不同波长色彩的光信息作用于人的视觉器官,通过视觉神经传入大脑后,经过思维,与以往的记忆及经验产生联系,从而形成一系列的色彩心理反应。

如何将色彩所引起的心理反应作为公共设施设计的易辨性应用于公共设施设计,从公共设施本身来看是无法展开的,必须考虑到环境因素,突出其直观性,并与环境色彩相适应。公共设施身为景观的一部分,可利用色彩传达其存在的意义,起到点缀、跳跃的作用,并且还需要兼顾其周围的大环境,达到和谐中具有亮点的效果。例如,色彩理论中,对比色和邻近色的巧妙运用,如在大面积绿化的古朴、典雅的环境中,出现黄色的电话亭,由于对比而成为视觉焦点,提升了色彩的强度和识别性。再如,在美国加州海洋公园里将座椅漆成蓝色,让人感受到海洋气息,设施与环境协调统一。

色彩方面作為重庆的城市地域色彩应该对中国传统色彩的搭配形式加以研究,挖掘属于重庆特色的地域色彩,一方面可以从历史文化中提取色彩元素,例如,朱红色、土黄色、瓦青色、绛紫等,都属于中国文化色彩的代表。另外一方面色彩的使用考虑到重庆气候特征和城市性格,重庆气候湿润,多灰尘,在色彩搭配上适当的多灰色系列。重庆表现出古老、沧桑、厚重的城市特色,这也是我们城市色彩搭配的出发点。

优秀的城市公共设施景观设计可以在注重城市的文化性的同时巧妙地将功能和趣味融为一体,在公共设施的设计过程中,将具有地方特色的风情、风俗表现在公共设施设计中,重视当地居民的文化归属感,体现景观的地方文化特征。总之,对于城市公共设施的完善在注重“量”的同时,更应注重“质”的提高,让设施的功用和趣味能够更好融合。

参考文献:

[1]张琦.试论城市公共环境设施设计中的文化关联[J].金田(励志),2012,(04).

[2]冯志.设计文化和文化设计——试论公共设施设计的文化关联[J].时代教育,2008,(06).

[3]张海林,钟蕾.城市街头公共设施形象设计[J].装饰,2003,(12).

[4]周锦琳.人·环境·空间——都市中的公共艺术设计[J].湖北工学院学报,2001,(03).

[5]吕正华,马青.街道环境景观设计[M].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6]束晨阳.城市景观元素[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作者单位:

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

作者:宋珊

上一篇:石油公司主任竞聘演讲下一篇:竞聘副主任科员演讲稿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