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孤儿心理健康论文

2022-04-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关键词】青少年学生异常心理和行为心理健康教育特别规范教育青少年异常心理和行为,指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由于受生理、心理、家庭、社会、教育等多方面不良因素影响而出现的某些超出常规,偏离或违背社会道德、纪律规范和法律规范的心理和行为。青少年异常心理和行为从程度上来分,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青少年孤儿心理健康论文 (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青少年孤儿心理健康论文 篇1:

吉首市孤儿院青少年儿童心理健康现状调查與分析

摘要:为了初步了解吉首市孤儿院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孤儿院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为孤儿院儿童地管理和发展提供一些参考,文章采用《儿少心理健康测量表(MHS-CA)》对吉首市孤儿院青少年儿童进行测试,从认知维度、思维维度、情绪维度、个性维度、意志行为五个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大部分孤儿院青少年儿童的得分明显异于常模。孤儿院儿童因其特殊的身体条件與所处环境更需要社会各界的长期关注,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和爱心去培养他们。

关键词:吉首市 孤儿院 青少年儿童 心理健康

文献标识码:A

孤儿院青少年儿童在社会中属于弱势群体,因为身体、心理、社会适应能力和家庭关系等原因,在先天不足的情况下被遗弃,因而错失良好的成长环境,没有在完善的教育和完整的家庭条件下成长,成为弱智或者智力障碍的儿童,最终被送到孤儿院寄养看护。因各种条件的限制,孤儿院青少年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对自己认识不够和社会适应不足,将来无法进行独立生活。本研究旨在针对吉首市孤儿院青少年儿童现状调查,对处于亚健康水平以下的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找出使这类青少年儿童内心无法克服的心理问题并逐步解决,为其身心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培养积极的心态,克服先天的不足,让他们勇敢地面对未来,同时也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给予他们关怀。

1 吉首市孤儿院的基本情况

吉首市孤儿院于2000年经州委、州政府批准成立。隶属州民政局,位于吉首市乾州溶江小区,占地面积16亩,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是以收养全州境内社会弃婴、孤残儿童的社会福利性事业机构。到目前为止已累计收养弃婴、孤残儿童135名,现今在院青少年儿童13名,女8名,男5名。在孤儿院全体工作人员多年共同努力下,孤儿院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及国际爱心人士的关爱和支持,生活在孤儿院的孤残儿童,许多被遗弃的孤儿通过孤儿院被国内、国外的爱心人士和家庭领养,使他们重新感受到有家庭的幸福生活。

2 研究对象與方法

2.1研究对象

以吉首市孤儿院13名青少年儿童为调查对象,其中男生5名,女生8名。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通过使用中国期刊数据库等工具进行文献检索,并查阅了相关的文献资料。

2.2.2心理测量法

采用《儿少心理健康量表[MHS-CA]》对孤儿院的青少年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测试(以代填写为主,观察讨论),该量表包括认知、思维與语言、情绪、意志行为、个性特征五个分量表,24个条目,分量表的a系数为0.847,分半信度为0.800,该量表具有很好的信效度。共发放问卷19份,实际收回有效问卷13份,约占发放问卷的68.4%,筛选出实验对象共9名,约占发放问卷的47.37%。

2.2.3逻辑分析法

对收集到的调查材料运用归纳、判断、综合、分类、比较、推理等逻辑分析方法,对取得的各种信息进行较深入的研究,通过论证得出相关结论和建议。

2.2.4数据统计法

对全部调查数据运用WPS Office Personal对所收回的问卷进行统计处理,并对所调查的有关数据进行一些常规的统计处理。

2.2.5数据对比分析法

对调查回收的有效数据與《儿少心理健康量表[MHS-CA]》常模对比分析记录。

3 吉首市孤儿院儿童心理健康现状调查结果與分析

3.1调查结果

吉首市孤儿院以收养全州境内社会弃婴、孤残儿童、公众福利事业为主。经过从认知维度、思维维度、情绪维度、个性维度、意志行为五个维度的结果显示,共有9名青少年儿童在五个维度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有5人在认识维度,7人在思维维度,3名在情绪维度,7人在意志行为,2人在个性维度上的得分低于常模一般正常水平出现不同程度的病理状态。

3.2分析原因

(1)吉首市孤儿院在选址和财政上都过度依赖当地政府,自治性差,筹资渠道单一,缺少其他社会力量长期的支持,主要靠政府的拨款维持孤儿院运营,这也直接造成了孤儿院硬件设施落后。青少年儿童缺少必要的活动场地,由于吉首市孤儿院起步较晚,加上财政紧张,政府对孤儿院机构支持力度比较有限,启动社会资源也不够,孤儿院基础设施建设已明显滞后,医疗、康复、保健等辅助治疗设施严重缺乏,根本无法满足孤残儿童的抚养、教育、治疗、康复、娱乐等基本需求,更无法实现孤儿院进一步良性循环发展。孤儿院青少年儿童在缺少娱乐场所下无法体验游戏带来的益处,无法获得在娱乐中锻炼提升自己原本落后的各方面认识,更无法提高自己的个性和思维认识。

(2)护理专业人士配备较少,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较低,目前在岗的编外人员主要来自外地打工者和本地农村人员,存在年龄偏大、文化层次低、护理水平不专业等问题,只有少数员工接受过专业技能方面的培训,但不直接服务于孤儿院儿童。专业技能的缺少对孤儿院内的孤残儿童无法系统的进行科学的照料和教育。特别是教育问题,因院内多是弱智和聋哑儿童,他(她)们对语言的表述和运用能力差,大多只能从眼神和肢体语言中才能看的出来他(她)们想要做些什么,只能通过一些简单的手势和肢体语言进行交流,且孤儿院青少年儿童个体差异大,服务难度较大。正因为孤儿院基层员工工作内容的特殊性,干的都是苦活、累活、脏活,工资报酬低下、职业风险大、存在社会歧视等原因,无法招聘到高素质的人员,更无法留住优秀人才,导致基层护理高水平和全面性骨干人才极为缺乏,知识技术力量薄弱。无法满足院内青少年儿童内心的需要,不能促进青少年儿童心理问题向更好、更积极的方面发展。

(3)封闭式管理,與外界联系较少,孤儿院封闭式管理一方面是为了孩子们的人身安全问题着想,担心走丢出意外;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孤残儿童的社会化,不利于社会对于孤残儿童的了解、关注和支持。由于吉首地区经济的落后,贫富差距较大,富人少贫苦人民多。公众对社会福利事业的认识比较滞后,心有余而力不足。而且基层政府部门对福利事业的宣传和引导也不到位,容易把责任推给个别政府部门,导致大多数人都认为福利事业是政府应承担的责任,很少有企事业单位给予孤儿院捐赠或资助,更缺少专业的志愿者和社会工作者来孤儿院协助和指导工作。缺少资历深厚的心理学专业人士的帮助,这对了解青少年儿童的心理发展不利,不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心理健康问题是青少年儿童中出现的常见问题,在孤儿院的青少年儿童由于他们处在特殊的生长环境心理健康问题更应该多加关注,花费的精力也是正常家庭青少年儿童的几倍,只有认真负责才能更好的康复健康成长。

(4)孤儿院青少年自身的努力不够,没有形成向好的方面发展的自我规划,消极的对待人生。缺少积极向上的进取心态,对外界缺少信心,情感脆弱没有坚定的意志力去克服生理的缺陷,缺少团队合作的经历和意识,欠缺励志教育和名人的鼓舞,无法升华自己的情感,情绪不够稳定。

4 建议

(1)加强孤儿院的硬件基础建设充分利用本地特点和优势,改善服务水平,开拓资金的多元化来源。符合吉首市孤儿院发展的需要,改进孤儿院的服务内在环境,扩大孤儿院的托养能力與规模,服务更多的弱势孤儿。

(2)改革以“养”为主的传统模式,完善身体治疗、心理康复的理念,形成集收养、托养、医疗、保健、康复、娱乐、教育于一体的新模式。建立长期发展目标,实事求是从吉首市实际情况着手,形成长远发展总体规划,构建长效合理发展机制。借鉴发达地区成功经验,建设一所环境卫生标准化、护理服务质量优异、医疗康复及时、设备齐全、规模完整的居所。

(3)完善队伍建设,提升管理技术水平。特别是要合理配置心理咨询师,密切关注孤儿院青少年儿童内心世界的变化,优化医务人员、护理人员、专业技术社会工作人员的聘用,加强监护人员的社会责任心和高度福利意识的培养,切实改善孤儿院从业人员的工作条件和工资福利待遇。通过制度的创新、完善和落实,严格按照科学合理的工作流程,做到责任分明、分工明确,以自身高效管理和优质服务水平改变社会对孤儿院的整体评价。

(4)合理的利用周边的环境,争取长期有效发展,适当的借助各种媒体宣传福利事业,激发市民共同来参與、从心理建立关注弱势群体,服务社会的意识。根据孤儿院机构的特殊性,争取政府及相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引导社会资源投向福利事业,鼓励个人、单位和团体组织支持孤儿院的发展。

作者:侯林彪 江治洲 陈辉 钱友良

青少年孤儿心理健康论文 篇2:

青少年学生异常心理和行为问题及对策研究

【关键词】青少年学生 异常心理和行为 心理健康教育 特别规范教育

青少年异常心理和行为,指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由于受生理、心理、家庭、社会、教育等多方面不良因素影响而出现的某些超出常规,偏离或违背社会道德、纪律规范和法律规范的心理和行为。

青少年异常心理和行为从程度上来分,大致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不良程度较弱且无恶劣影响的异常心理和行为。例如: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定、学习方法不当、学习习惯不良、文化成绩较差、缺乏自信、敏感多疑、人际交往障碍、考试焦虑、冲动易怒等。在中小学生中出现此类异常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学生通常占问题学生的大多数。第二类是不良程度严重且影响恶劣的异常心理和行为。例如:上网成瘾、叛逆对抗、逃学弃学、自卑抑郁、自闭恐惧、有自杀倾向、早恋或早期性行为、嗜烟酗酒、冷漠亲情、打架斗殴、欺凌弱小、懒惰散漫、撒谎耍赖、考试作弊、攀比炫耀、自控力差、结友不良、夜不归宿、偷窃、赌博、吸食毒品、身陷不良团伙不能自拔等。出现此类比较严重的异常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学生虽然所占比例不大,但对其本人、家庭以及社会的伤害和危害非常严重。

青少年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心理、智力和人格发育和发展的黄金时期,是人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渡期,同时,也是一个人的生理、心理、思维、智力、行为等出现较大变化,面临多种危机的时期。少量青少年因为年纪轻、经验少、分辨能力差等原因,对各种不良风气无法进行有效抵御,出现了一些异常的心理和行为,这使他们的成长和发展遇到了障碍和挫折。青少年学生异常心理和行为问题已成为教育工作者必须加紧研究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广西青少年学生异常心理和行为问题及原因

课题组根据课题研究计划,编制了《青少年异常行为与心理问题调查问卷》,开展了一次问卷调查,具体调查情况如下。

(一)青少年学生存在异常心理和行为问题的情况

调查结果表明,43.6%的学生认为身边的青少年存在异常心理或行为问题。

困扰青少年学生的首要问题是“学习问题”,40.2%的学生觉得“学习压力大”,13.2%的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53.6%的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或“感觉前途迷茫”。

在“自我适应”“人际关系”及“情感意志”方面也存在不少问题,42.8%的学生自我适应能力差,68.4%的学生不懂得或不善于正确处理人际关系,17.5%的学生情感意志较薄弱。

不良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22.5%的学生“情绪不稳定”,11.3%的学生“敏感多疑”,10.3%的学生存在“自卑心理”。

不良行为问题主要表现为:8.5%的学生“懒惰散漫”,6.4%的学生“粗口骂人”,5.5%的学生“撒谎耍赖”。

(二)青少年异常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原因

导致青少年异常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内因主要是青少年生理、心理发展的因素,重要外因包括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及社会因素等。

青少年生理、心理发展的因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青少年期是人的青春期,青春期青少年的身体虽已发育成熟,但在智慧、认识、情绪调控、社会经验等方面,仍延续儿童不成熟的水准,其在心理能力方面的发展(如记忆、判断、推理等),与身体的发展不相平衡。青春期也称为“心理上的‘断乳期’”,青少年心理上的“断乳”也是一种危机,会给他们带来心理上的不适和不安,使之经历情绪上的骚动与混乱。

在心理发展上,青少年情感丰富、强烈,但欠成熟和稳定,容易冲动失衡。他们思维活跃,精力充沛,兴趣广泛,爱玩好动,广交朋友,但容易受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其意志逐步发展确立,具有一定的自觉性、坚持性、果断性、自制性,但还不完善、不稳定,行动上具有盲目性和冲动性。其智力发展日趋成熟,但认识事物还缺乏全面性,不够稳定成熟。

在人格发展上,青少年的人格表现出“狂飙激进”“行为偏激”“变幻躁动”“爱走极端”“闭锁文饰”“神秘莫测”的特点。幼稚偏狭、行为过激、缺乏自制,成为青少年成长和发展中的常态现象。

在家庭因素方面,有的家长没有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与子女沟通不良;有的家庭存在家庭暴力,体罚、责骂现象屡见不鲜;有的家长亲情淡漠,对子女漠不关心。

在学校因素方面,有的教师的教学方法陈旧低效,师生关系僵化,致使学生学习压力大,无心向学,甚至厌学、逃学。

在社会因素方面,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包括黄、赌、毒、暴力等)是导致青少年出现异常心理和行为问题的重要原因。

三、在基础教育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策略

(一)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领导和管理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培训,将其列入当地和学校的师资培训计划以及在职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计划,为教师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提供必要的条件。要根据本地和学校的教育教学实际,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时间。应统筹安排中小学专职心理辅导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对学校的督导评估之中,加强对心理辅导教师和心理咨询人员的管理,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

(二)学校要全面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建立相关工作体制和机制

1.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应逐步建立在校长领导下,以班主任和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制。专职心理辅导教师的编制可从学校总编制中统筹解决。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可聘请一定数量的兼职心理辅导教师或心理咨询人员。

学校应根据本校实际,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时间,课时可在地方课程或学校课程时间中安排。

学校在校本教研制度建设中,要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教研活动和课题研究,强调集体备课,统一做好安排。要以学生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需要为主线,通过教研和科研活动,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难点,使教师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科研先行,通过带课题培训与合作研究等方式,推广优秀科研成果。要建设一支自身心理健康、懂得心理学专业知识、掌握心理辅导技能和心理训练方法的教师队伍。

2.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之中

学校要创设符合心理健康教育要求的物质环境、人际环境、心理环境。教师要寻找心理健康教育的契机,在教育教学中注重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和为人师表的作用,建立起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班级活动、团队活动和班主任工作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教师要具备优良的教学素养,在教育教学中,要善于调整自己的心态,使自己始终处于积极乐观、平和稳定、身心健康的状态,以旺盛的精力、丰富的情感、积极的态度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每一位教师(特别是班主任)都要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对学生进行正确指导,塑造学生健康的心灵。教师要改革和优化教育教学方法,融洽师生关系,对学生(尤其是出现异常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学生)要多一点呵护、多一点宽容、多一份热情,在一视同仁的基础上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3.采用多种途径和方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1)不同的阶段可用不同的途径和方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小学阶段以游戏和活动为主,注重营造乐学、合群的良好氛围;初中阶段以活动和体验为主,在做好心理素质教育的同时,要突出品格修养教育;高中阶段以体验和调适为主,提倡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服务的紧密配合。

(2)开设心理健康选修课、活动课或专题讲座。包括心理训练、问题辨析、情境设计、角色扮演、游戏辅导、心理知识讲座等,旨在普及心理健康科学常识,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要注意防止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化的倾向。

(3)进行个别咨询与辅导。开设心理咨询室(或心理辅导室)、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和心理信箱,还有网上咨询等,建立心理辅导系统。教师和学生通过一对一的沟通方式进行个别辅导,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给予直接的指导,为其排解心理困扰,并对学生的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进行诊断、矫治。建立健全学生心理档案,促进学生管理的科学化。对于极个别有严重心理疾病的学生,能够及时识别并转介到医学心理诊治部门。

(三)开通学校与家庭同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改善和优化家庭教育环境

学校可通过家长会、家长座谈会、家长学校、家庭教育讲座等方式,指导家长转变教子观念,使家长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注重自身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营造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以自己的理想、追求、品格和行为影响孩子。

社会、学校和教师对“留守儿童”“离异家庭”“隔代教育”“孤儿、弃儿”等来自“问题家庭”的学生要予以特别关注,采取有效举措,帮助他们克服和矫正因家庭的不良影响而产生的心理和行为问题。

(四)实行传媒过滤,推进社会环境综合治理

大众传媒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特别是青少年喜爱的电影、电视和网络游戏。有关部门有责任对大众传媒进行必要的过滤,选择一些适合青少年的影视作品,依法取缔非法网吧,严厉打击暴力、色情、毒品和赌博等,加大社会环境综合治理力度。

通过以上各个层面的工作,学校、家庭和全社会通力合作,不懈努力,可以促使广大青少年学生全面提高心理素质,达到智力正常、情绪健康、意志健全、行为协调、人际关系适应的心理健康标准,预防和矫正青少年学生的异常心理和行为问题。

四、针对青少年异常心理和行为问题开展特别规范教育

特别规范教育,指在基础教育学校常规教育的基础上开展的,结合对青少年的一般教育方法而又与之有所区别,对症施教,因势利导,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特别规范性质的,针对青少年不同的异常心理和行为问题所实施的教育方法和教育行为。

当前,各地建立了一批专门以有异常心理和行为问题的青少年为教育对象的教育机构。如:北京东方励志教育中心(广西玉林市南方文武学校)、广东省肇庆市正德青少年教育基地、湖南省长沙市塑才青少年心理辅导学校 、纽特思特(中国)家庭教育支持机构等。这些学校实施具有一定强制性的全封闭的特别规范教育,结合实际,对症施教,因势利导,创建出各具特色的比较适宜且有效的教学方法或教育模式。

例如,北京东方励志教育中心(广西玉林市南方文武学校)创立了“GXL”(即“感化、行知、乐学”)教育模式。该校采用此法矫治“网瘾”,具体做法如下:(1)感化——心理教师进行心理疏导,与学员一起探讨互联网知识、网络应用方法,通过心理剖析、人生观讨论、行为教育、教官与学员共同生活等方式感化学员。(2)行知——进行严格的军事化训练,促使学员磨练意志,增强自信心,提高自律性,树立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团队意识,提高责任感。组织野外拉练,使学员认识大自然,认识自我,提高野外生存能力。组织各种活动,使学员学会互助互爱,学会感恩,学会做人,学会生活自理,提高分辨能力和自控能力。(3)乐学——让学员在快乐中学习,从学习中找到快乐。实施亲情教育、开放式教育,教师有目的地和学生一起玩乐,在玩乐中引导学员,循循善诱,使学生达到到好学、乐学的境界。

此外,广东肇庆正德青少年教育基地实行“六位一体”教育模式,湖南长沙塑才青少年心理辅导学校采用“七位一体”教学模式,纽特思特(中国)家庭教育支持机构创立体验式家庭教育课程等,都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和教育效益,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以上所述的先进教学方法或教育模式通常具有以下共同特点:(1)采用全封闭、准军事化教育形式,隔断不良因素干扰,进行诱导,促使学员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2)强化心理辅导,从感化入手,开展意志训练、体能训练和素质拓展训练,促使学员经历艰苦磨练,坚强心智毅力,健全人格发展。(3)优化教学方法,进行小班化、“家庭化”或“一对一”精心辅导,促使学生快乐学习,提高综合素质,体验成功,立志成才。(4)综合开展亲情感化教育、感恩励志教育、法纪道德教育、文娱劳动教育、家庭教育和家长培训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促使学生在活动和实践中感受美好,远大志向,增长才智,健全道德法纪观念。

这些先进教育方法具有可贵的学习和应用价值。

注:本文系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委托重点课题《在基础教育中针对青少年异常行为开展特别规范教育的实验与研究》(编号:2011AA024)的阶段性成果。

(责编 雷 靖)

作者:蔡梓权 林国健

青少年孤儿心理健康论文 篇3:

基于网络背景下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摘 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网络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既有积极影响,又有不利影响,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加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促使其健康发展。本文简要分析了网络背景下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希望可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网络背景 心理健康 教育

1 网络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网络的非常大一個特点就是实时性,这样可以很快的传播信息,教育的空间可以得到有效扩展。主要有这些方面的积极影响。

(1)青少年的知识视野可以得到扩展,青少年可以利用网络来获得想要的知识和信息,可以有效的更新知识结构。(2)对于青少年正确的价值观的培养有着很大的帮助,通过互联网技术,青少年可以对那些不同特征的文化进行了解,也可以对其他的生活态度进行了解,这些不同的价值观会产生碰撞作用,促使青少年了解到世界的多元化,选择正确的价值观。(3)青少年可以有效的宣泄不良情绪,青少年可以将那些不良情绪宣泄到虚拟的网络之中,这样可以舒缓他们在学习以及生活当中所面临的压力。(4)有助于将青少年学习的积极性给激发出来,因为网络中很多事物都是新鲜和刺激的,青少年因为有着较强的好奇心,面对这些新鲜事物,就会充分发挥想象力,有助于培养他们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

2 网络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消极影响

在虚拟的网络中,青少年可以做多种多样的事情,虽然很多东西是有益的,但是因为青少年没有较高的控制能力和辨别能力,那么就会受到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这些方面:(1)青少年的认知能力会因此而降低:网络可以快捷的传递信息,青少年需要的信息几乎都可以从网络中获取到,只需要下载即可,这样他们面对问题的时候,就不需要进行动脑,不能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2)容易出现人际障碍:在网络世界中,很多事情都是虚拟的,在进行信息传递时,采用的是程式化方式,这样相较于真实的人际交流,就没有感情色彩存在,青少年在接受这些信息的同时,很容易导致情感冲突以及情绪焦虑的出现,还会从负面影响到他们正常的人际交往。(3)会影响到青少年的人格发展:青少年因为没有较高的控制能力,无法抵御网络世界的诱惑,很多青少年会沉醉于网络游戏中,这样就会与真实的世界慢慢疏远,并且也会对自己的认知和感受能力产生影响,从而无法健康的发展。

3 网络背景下如何更好的进行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构建青少年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机制,需要家庭、学校以及社会来共同努力。

(1)从家长方面来讲,要注意大力监督青少年的上网内容,对其做正确的引导,促使青少年获取到健康的信息,养成健康的上网习惯。同时,自己也需要努力,更好的使用互联网,这样才可以更好的监督和引导孩子。对于家长来讲,还需要营造一种良好的成长环境,要与孩子积极的沟通和交流,对那些网络带来的不良因素及时消除。

(2)从学校方面来讲,要大力培养青少年的综合素养,让学生积极的辨别,对网络信息进行筛选和利用。同时,要鼓励学生积极的加入到真实社会中,不要总想着逃避,要学会去适应,减少那些现实世界因素的影响。

(3)从社会角度上来讲,相关部门需要对法律法规进行完善和健全,对网络进行整顿,监管那些经营性网吧,构建一些安全网吧,避免非法网吧的出现。从技术角度来讲,需要充分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构建信息安全防范机制,过滤掉网络信息中的垃圾,对网络空间进行有效的净化。同时,要大力建设青少年专用网站,促使青少年能够健康成长。

将网络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将网络心理教育积极开展下去: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中如果可以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就可以更为快捷的传递和交流信息,并且可以有效的进行互动。具体来讲,网络心理教育指的是在培养青少年心理素质时,利用的是网络技术,对青少年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那些问题及时解决,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手段来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具体来讲,可以从这些方面来进行,首先,要构建专门的数据档案,来储存那些有网络心理问题的少年轻狂,这样就实现了信息共享,可以更加针对的进行治疗。同时,利用网络来构建沟通渠道,促使那些有着相同问题的青少年可以互相交流自己的心理感受,共同发展。通过多种方式将充足的资料提供给有心理问题的青少年,利用网络技术来跟踪和反馈那些有心理问题青少年的治疗效果,将那些被治疗青少年的心理问题进行克服,这样就可以节约出大量的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

要大力开展法制教育、德育教育以及心理教育:在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同时,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要有机的结合法制教育、德育教育以及心理教育,构建一个完整的平台。首先,青少年要将网络的法制教育积极利用起来,让其意识到网络世界虽然是虚拟的,但是也需要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对那些不法行为进行惩罚,以此来提高青少年的法律意识,自动过滤掉网络信息中的不良信息。其次,要对青少年进行德育教育,对他们的思想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行培养,自觉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屏蔽掉那些不良信息。还需要重视青少年的心理教育,对他们的人格和个性进行培养,鼓励青少年正确的面对真实世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鼓励他们与家长以及老师积极的沟通,尽量不要将不良情绪发泄到网络世界中。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这三个方面是互相协调和配合的,缺一不可,只有将三个方面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才可以促使青少年真情孤儿的使用和利用网络,获得健康发展。

4 结语

通过上文的叙述分析我们可以得知,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普遍应用,给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带来了积极影响和负面影响,青少年可以从网络中获取到自己想要的信息,拓展知识视野;但是那些不良的信息也会对心智很不成熟的青少年带来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家长、教师以及社会共同参与进来,强化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应用网络技术,屏蔽那些不良信息,促使青少年能够健康发展。本文简要分析了网络背景下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希望可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参考文献

[1] 郑永安,张英群,高广元.网络环境下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09,2(4):123-125.

[2] 张润姝,李保卫.网络背景下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J].读写算,2012,2(4):98-99.

[3] 刘新庚,刘建业.青少年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讨[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3,2(2):54-57.

作者:付密轩

上一篇:教师工作个人总结优选3篇下一篇:新闻工作思路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