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建设

2022-03-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法治建设

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十八届四中全会闭幕,专家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十八届四中全会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全会明确指出“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因此“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是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

本刊为您梳理四中全会公报中出现的新鲜提法。

关键词:依宪治国

【公报摘要】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

【解读】法学博士、西北政法大学副教授褚宸舸:如能够激活宪法监督,某部法律法规违反宪法,可以通过宪法监督或宪法解释,宣布其全部或部分无效,宪法对立法监督乃至对政治的规范性就可以加强,宪法的生命力就焕发出来了。

关键词:法治政府

【公报摘要】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完善党内法规制定体制机制,形成配套完备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运用党内法规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落到实处。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

【解读】北京大学法学教授姜明安:公报首次提出了将党内法规体系纳入法治体系建设,这是党践行法治理念、坚持依法执政、实现党的执政方式领导方式法治化现代化的重大抉择,也是党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实践。进一步推进依法行政,还需要完善行政组织法、行政程序法、行政责任法。

关键词:重大改革于法有据

【公报摘要】实现立法和改革决策相衔接,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立法主动适应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解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陈卫东: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充分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体制机制的改革,本质上是法律的改革,只有改革与法律同步才能避免冲突。

关键词:扩大地方立法权

【公报摘要】完善立法体制,加强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完善党对立法工作中重大问题决策的程序,健全有立法权的人大主导立法工作的体制机制,依法赋予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

【解读】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所长李林:设区的市全部赋予地方立法的权力,更有利于公民直接参与立法,赋予地方立法权更有利于其行使权利,对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积极的意义。立法权往地方扩大,可以大大加大立法速度和数量。

关键词:重大决策终身追责

【公报摘要】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确定为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建立行政机关内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

【解读】中央党校政法部教授林喆:这项制度对反腐败也能发挥作用,比如问题官员落马后,可以进行倒查,这让官员不会再有“背靠大树好乘凉”的侥幸心态,选人用人也会更加谨慎。

关键词:独立公正司法

【公报摘要】完善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的制度,建立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健全司法人员履行法定职责保护机制。

【解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诉讼制度及司法改革研究中心主任陈卫东:建立通报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这使得任何一个领导干预司法的时候都心有余悸,不能、不敢。

关键词:法治思维

【公报摘要】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把法治建设成效作为衡量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重要内容、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把能不能遵守法律、依法办事作为考察干部重要内容。

【解读】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行政法教授马怀德:这是保证法律有效实施的最重要的一项制度。领导干部是否合格、称职,能否晋升,关键是看他有没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

关键词:跨区划法院检察院

【公报摘要】优化司法职权配置,推动实行审判权和执行权相分离的体制改革试点,最高人民法院设立巡回法庭,探索设立跨行政区划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解读】国家法官学院教授张泗汉:探索设立跨行政区划的法院和检察院是触及司法体制的一个核心内容,也是解决司法地方化的治本做法。按照司法规律进行重组,各类案件的审判将变得更为独立,极大地促进法院的公正审判。

关键词:法律职业准入制度

【公报摘要】推进法治专门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完善法律职业准入制度,建立从符合条件的律师、法学专家中招录立法工作者、法官、检察官制度,健全从政法专业毕业生中招录人才的规范便捷机制,完善职业保障体系。

【解读】中国政法大学教授阮齐林:立法工作者需要扎实的法学理论功底,并且要有一定程度的司法实践经验,优秀的律师和法学专家符合这两项条件,还会丰富立法工作者的知识结构,促进我国立法更加成熟完善、具有前瞻性。

关键词:深化基层治理

【公报摘要】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深化基层组织和部门、行业依法治理,支持各类社会主体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发挥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行业规章、团体章程等社会规范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解读】北京社科院首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研究所副所长袁振龙:公报强调了市民公约、乡规民约或组织章程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很多社会问题的治理,靠党委政府来包揽一切是难以实现的。让出一部分空间,让基层组织发挥自我管理和约束的功能,这是我国在未来需要大发展的领域。

(综合自新华社、人民日报等)

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重大任务

●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加强宪法实施;

●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

●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

●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

第2篇: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宏阔视野,从关系党的前途命运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全局高度认识法治、定位法治、布局法治、推进法治、厉行法治,创造性地提出了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工作布局,明确要求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党的十九大把“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确立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开启了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新征程。

坚持“三个一体建设”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在要求

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确立的治国理政重大方略,全面依法治国既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也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保障。

坚持“三个一体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难点在“全面”,重点在“小康”。就“全面”而言,我们不仅要实现物质文明的小康,而且要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小康;就“小康”而言,不仅要实现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更加殷实,而且要实现“五位一体”全面进步,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日益增长的要求。只有坚持“三个一体建设”,才能使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持“三个一体建设”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场全面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改革与法治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要坚持在法治下推进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在整个改革过程中,只有坚持“三个一体建设”,坚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改革,才能更好发挥法治对改革的引领、规范和保障作用,及时确认和巩固改革成果,确保各领域各方面改革始终在法治轨道上全面推进。

坚持“三个一体建设”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统筹兼顾、把握重点、整体谋划,在共同推进上着力,在一体建设上用劲。这项工程极为宏大,零敲碎打调整不行,碎片化修补也不行,一定要全面系统谋划、统筹协调推进。只有坚持“三个一体建设”,实现联动和集成,才能凝聚起14亿中国人民对法治的坚定信仰,汇聚成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的磅礴伟力,有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谱写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壮丽诗篇。

坚持“三个一体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全面从严治党必须用铁的纪律和制度管党治党,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制度事关根本,关乎长远。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必须建好笼子,全方位扎紧笼子。只有坚持“三个一体建设”,实现国家、政府、社会各层面制度体系全面覆盖、系统完备、衔接协调、运行有效,才能保证权力始终在法治轨道上运行,确保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

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坚持“三个一体建设”的辩证统一关系

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相辅相成,是法治中国建设的三根支柱。法治国家是目标,法治政府是主体,法治社会是基础,三者本质一致、目标一体、成效相关,缺少任何一个方面,法治中国建设都难以有效推进。

法治国家是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的目标,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必须服从、服务于法治国家建设。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确立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个总目标反映了我们党治国理政思想的重大创新,指明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正确方向,规划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总体布局,是贯穿全面依法治国工作的主线。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要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进行顶层设计、完善体制机制、明确工作重点、作出部署安排,坚决贯彻落实实现这一目标所必须坚持的原则,即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法治政府是法治国家建设的主体和重点,是法治社会建设的先导和示范。在我国,各级政府承担着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保护等重要职责,是制定实施法律法规规章的重要主体,是人民群众打交道最多、感受公平正义最直接的国家机关。人民群众对法治国家的认识和评价,很多来自对各级政府部门的认识和評价。因此,建设法治国家需要把建设法治政府作为主体工程和重点任务,法治政府基本建成是法治国家基本建成的主要标志。建设法治政府对建设法治社会具有重要引领和带动作用。各级政府是否依宪施政、依法行政,各级领导干部和政府工作人员能不能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的法治信仰和行为选择,直接决定法治社会建设的速度和成效。

法治社会是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建设的基础和依托,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建设必须筑牢法治社会根基。依法治国的基础在基层,根基在民众。全民守法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长期性、基础性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法律要发挥作用,需要全社会信仰法律。只有全面增强全民法治观念,让法治成为全民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加快建设法治社会,才能夯实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建设的社会基础。要适应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采取更多更有效的举措,推进全民普法,促进全民守法,发挥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行业规章、团体章程等社会规范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推动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充分调动全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努力为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建设奠定更加坚实的社会基础。

在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新征程中深入推进“三个一体建设”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更加凸显,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需要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深入推进“三个一体建设”。

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全面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之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集中统一领导,保证党中央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决策部署得到全面贯彻落实,确保全面依法治国始终沿着正确方向阔步前进。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统筹各领域资源、汇聚各方面力量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坚持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不断提高党领导依法治国的能力和水平。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贯穿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各个领域,涵盖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个环节,涉及法律规范、法治实施、法治监督、法治保障、党内法规各个方面,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总抓手,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紧紧围绕“加快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加快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的目标要求,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不断将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向纵深推进。

统筹做好推进“三个一体建设”顶层设计。坚持目标导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统筹做好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顶层设计,切实抓好贯彻实施。坚持发展导向,坚决破除妨碍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的顽瘴痼疾,做到稳中求进、守正创新、试点探索、防范风险。坚持问题导向,针对人民群众意见比较集中的执法乱作为、不作为和司法不公等现象,积极作为,将其作为建章立制、厉行法治的聚焦点和发力点。

坚持法治建设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三个一体建设”既要坚持系统论,做到整体设计和推进;又要坚持重点论,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尽快取得实效。法治政府建设在“三个一体建设”中居于贯通上下、带动整体的枢纽位置,要在坚持法治国家、法治社会建设力度不减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大法治政府建设力度。全力抓好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等重点工作,大力推动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切实加强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清理和备案审查,着力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复议权的行政复议体制改革,扎实开展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和责任落实督察,确保党中央确定的到2020年法治政府基本建成的目标如期实现。

坚持在处置重大突发事件中推进“三个一体建设”。越是事态紧急、情况复杂,各级党委和政府越要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越要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明确任务责任分工,全面依法履行職责。坚持始终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发力,在法治轨道上统筹推进处置重大突发事件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推进“三个一体建设”,提高依法执政、依法行政水平,提高依法治理、依法办事能力。

压紧压实党政主要负责人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责任。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党政主要负责人具体行使党的执政权和国家立法权、行政权、监察权、司法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的方向、进度和成效,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关键少数”。要严格执行《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强化考核评价和督促检查,逐级传导压力、层层落实责任。把能不能遵守法律、依法办事作为考察干部的重要内容,在相同条件下,优先提拔使用法治素养好、依法办事能力强的干部。对不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的党政主要负责人,及时进行约谈诫勉,严肃批评、严肃问责。

(摘自4月21日《人民日报》。作者为司法部党组书记、副部长)

作者:袁曙宏

第3篇: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全面推进法治松江建设

[摘要]文章在阐述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的科学内涵、分析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全面推进法治松江建设重要意义的基础上,提出新形势下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全面推进法治松江建设的对策思考,为组织部门提供决策参考和政策依据。

[关键词]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法治松江

加快现代化新松江建设,法治是根本保障。深化依法治区、全面推进法治松江建设,是提高松江区各项工作法治化水平的重要载体和有效抓手。

一、理论概述: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的科学内涵

党员干部作为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进行依法执政、依法治区的主体,需要具有高标准、严要求的法治思维水平和能力。所谓法治思维,就是按照法治的理念、原则、精神对问题进行分析的思想认识活动,强调理念层面。它是一种规则思维、程序思维,以严守规则为基本要求,法律的底线不能逾越,任何事必须在既定的程序及法定权限内运行。所谓法治方式,就是在法治思维的基础上,按照法律规定和法律程序处理和解决问题的工作方式方法,强调实践层面。

建设法治城市,是在法治理念的基础上治理城市,保障整个社会高水平、全方位、立体式和谐发展,促进城市建设与治理社会实现新的跨越,是城市发展总体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建设法治城市,就是要实现城市治理行为合法化、治理过程规范化、治理形式正当化、治理理念多元化。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治理城市,是新形势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推进法治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

二、重要意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全面推进法治松江建设的必要性

松江是上海连接江浙地区和南方城市的重要门户,是上海改革开放对外辐射的重要窗口和南方各大城市进沪的桥头堡。加快推进松江“十三五”质量强区战略,建设宜居乐业的现代化新松江,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法治环境。

(一)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全面推进法治松江建设,是完成松江新时期重大使命的现实需要

松江区“十三五”规划将推进质量强区战略作为基本思路。提升传统产业能级,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试点,成为全市首批实践区,完善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经营模式,探索建立“机农结合”的互助模式,农业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小昆山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获批,试点建设实质性启动,成为沪郊小城镇试点建设的先行者。当前,松江既处于深入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全面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期,又处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期,不仅面临新一轮的发展机遇,还面临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日益严峻的新挑战。如何根据新任务新要求把握新机遇,加快现代化新松江建设步伐,进一步以法治精神推动松江区综合竞争力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引领下取得新发展,成为法治松江建设必须应对的战略性、全局性的重大课题。

(二)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全面推进法治松江建设,是衡量党员干部执政能力的新标准

党员干部是依法治区的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把能不能遵守法律、依法办事作为考察干部重要内容,在相同条件下,优先提拔使用法治素养好、依法办事能力强的干部。对特权思想严重、法治观念淡薄的干部要批评教育,不改正的要调离领导岗位”,强化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各项重点工作,正是规范党员干部依法依规、提升执政能力的基本要求。松江正处在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一方面,面临着继续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科学发展的迫切要求;另一方面,又面临着社会矛盾凸显、贫富差距扩大、利益结构失衡等客观现实。“十三五”时期,松江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不仅需要持续稳定的改革动力和坚强有力的发展动力,更迫切需要和谐稳定民主的社会环境。

(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全面推进法治松江建设,是加强松江社会管理创新的法治保障

加快现代化新松江建设,法治松江建设是其有力抓手和有效突破口,法治可以提供一整套法律制度规则,并将社会管理中的一系列执法行为纳入法治化轨道运行。“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坚持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深化基层组织和部门、行业依法治理”,党员干部要秉承法治理念,用法治眼光审视问题,积极创新社会治理,打造社区管理共同体,依托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区治理机制,组织发动社区居民、驻区单位和政府职能部门等共同使力,使出合力,努力构建居民自治、社区共治、联合整治的社区管理新格局。社会管理创新中面临的大量社会问题需要在公平公正、规范有序、健康发展的法治环境中逐渐化解,构建法治松江,就是要通过法治思维、法治方式解决突出社会问题,提高政府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的能力,有效发挥司法机关惩治犯罪、化解矛盾和维护稳定的职能作用。

三、路径探析: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全面推进法治松江建设的对策思考

(一)培育法治思维,在干部教育培训中强化法治教育

干部队伍中党员人数多,组织相对健全,处在服务群众、服务基层、服务发展的前沿,也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作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具体制定者、组织者和执行者,其能力素质高低直接关平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落实情况,其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直接关系到贯彻落实全面依法治国的质量和效率。

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主阵地、主渠道,松江区委党校出台了《关于加强法治教育的实施方案》,提出法治教育进计划、进课程、进课堂、进考核,根据干部教育培训规律和干部成长规律,在主体班次课程设置中加入法治教育专题单元,促使干部系统学习法治思维、宪法精神、依法执政、构建法治政府等内容。法治教育不仅是外在教育,还应在教育培训的各个层次中予以落实,有针对性、接地气地设置松江党员干部法治教育的实践内容和实践形式,如开展法治教育现场教学,组织参与行政复议案件审理等实践教学,提高参与度、互动性和思辨性,强化法治意识,提高法律素养,建立起依靠法治解决社会问题的思维定式。外在教育与内在教育相结合,易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改善单纯外在教化的培训效果。

(二)总结以往经验,普法重点首先放在党员干部层面

长期以来,重视对老百姓的普法教育,相对而言却忽视了对党员干部的普法工作。普法工作对全面推进法治松江建设意义重大,但大众化、平民化的普及模式却值得反思。大众化普法意味着党员干部已经具备法治理念,能够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解决问题,其实不然,大多数党员干部并没有很好地解决被普法的问题,就像位没有读过《论语》的老师在为学生讲孔子,讲授质量较低,学生接受较难。

以弘扬法治精神为主题,在党员干部中加强法治精神的学习贯彻,学习法的基本原则、基本原理、法的精神,明确法律授予了什么权力,这些权力的边界在哪里,权力行使的原则和程序是什么,不依法行使权力需要承担什么样的责任等。塑造党员干部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局面,摒弃特权思想,肃清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的人治理念,调动广大老百姓投身法治松江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老百姓做法治松江建设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还要创新普法工作的方式方法,使普法手段多样化,通过互联网、电视、广播、报纸报刊等公共新闻媒体资源,提高普法实效。注重形式灵活多样,内容丰富多彩,体现松江特色,党员干部和老百姓都自觉地敬法、向法、循法、守法,依法治区、法治松江建设才能进入全市前列。

(三)营造法治环境,建立依法办事能力强的干部成长机制

把法治建设的成效作为综合衡量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纳入到政绩考核的指标体系,这也是继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纠正单纯以经济增长速度评定政绩以后,对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又重要调整完善的新举措。深化依法治区、全面推进法治松江建设,首先要求党员干部表现出对宪法法律和党内法规的绝对忠诚,进而适应干部成长的体制机制必须与其相符合。

在公开选拔干部中,增加对法治知识的考核,重点是依法办事、解决问题时充分反映其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水平。通过制度约束,实现对党员干部存量的积极影响,区政府出台了《加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学法用法工作的实施意见》,作为提高党员干部和公务员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能力的依据。出台《任前廉政法规知识考试办法》和《任前法律知识考试办法》等,将法治宣传教育、反腐倡廉教育贯穿于干部培养、选拔、管理、使用等各个方面,督促党员干部自觉加强党性修养,提高遵纪守法观念和廉洁自律意识,进一步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不仅如此,还要把党员干部遵守党章和党规党纪的情况纳入考核评价的内容,促进其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按照党规党纪以更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将党员干部遵守法律,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办事的情况作为年度考核、任用考察的重要内容,使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成为一种硬标准。

作者:郭玮

第4篇:领导干部法治思维能力与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

作者简介:李国玺(1964-),男,汉族,甘肃庄浪人,平凉市委党校副校长、副教授,研究方向:法学教学与研究。

【摘要】十八大报告关于法治的论述非常丰富,有不少亮点和新意,特别是在法治建设路径方面提出了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的新思路和新要求。提高领导干部“法治思维”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今后不断发展的方向,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管理社会的能力和水平,对于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具有直接现实意义。

【关键词】法治建设;法治思维;一体建设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这是党的报告首次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深度,提出了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的新思路、新要求,真正抓住了依法治国的核心和实质,是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战略举措。一、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涵义

早在2010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就要求领导干部要切实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手段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突出矛盾和问题的能力。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提出“法治思维”,“法治方式”。但何为“法治思维”“法治方式”这些文件都没有明确的界定。目前学界对“法治思维”的认识也有差异。有的认为,“法治思维”是一种运用法治价值来认识世界的思维方法,是法治价值在人们头脑思维形态中形成思维定势,并由此产生指导人们行为的思想、观念和理论。[1]即法治思维是一种方法论和观念形态。有的认为法治思维是以合法性为起点,以公平正义为中心的一个逻辑推理过程。即人们在法治理念的基础上,运用法律规范、法律原则、法律精神和法律逻辑对所遇到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推理判断和形成决定的思想活动的过程。[2]即法治思维是一种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思维过程。有的认为法治思维是指各级领导干部在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时,必须时刻牢记人民授权和职权法定原则,必须严格遵循法律规则和法定程序,必须切实保护人民权利和尊重保障人权,必须始终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必须自觉接受监督和承担法律责任。[3]即法治思维是价值观。笔者认为法治思维是领导干部在行使公权力时,即进行决策、执行和解决社会矛盾时,不断审视其行为目的的合法性、权限合法性、内容合法性、手段合法性、以及程序合法性的思维判断过程。而法治方式是依据法治思维,对所遇到或所要处理的各种经济社会问题进行分析、判断,从而作出解决各种社会矛盾和争议,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措施、方式、方法。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是辩证统一体,法律执行者要有法治思维,才会主动、自觉运用法治方式处理问题;法治方式是法律思维的具体应用形式,法治思维需要外化为法治方式,才能对治国理政发挥作用。

二、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需要不断提高领导干部法治思维

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能力直接影响法治国家建设的进程。1954年毛泽东主席亲自主持制定了五四宪法,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进入健康发展轨道。但从1958年后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进入徘徊和破坏时期。1975年宪法仅有30个条文,而规定公民权利的条文只有2条,并且是先规定公民的义务后规定公民的权利。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小平反复强调,“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4]从此开创了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新局面,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不断向前发展。党的十五大首次确立了“依法治国”基本方略;1999年3月《宪法修正案》又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确立为国家意志;党的十六大首次将“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党的十七大强调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党的十八大报告在“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立法、严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法治建设新十六字方针,明确将“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并基于对历史的总结反思;对现实的认真分析思考;对未来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伟大中国梦的实践提出了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要求。对领导干部提出法治思维能力的要求是我们党在不断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执政规律的深刻把握,对执政使命的勇于担当,对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自觉;是我国依法治国方略理念的具体体现。由于我国法治建设具有自上而下不断推动的显著特征,只有不断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坚决反人治、反特权,才能使依法治小康和法治国家的目标如期实现。

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能力直接影响法治政府建设的进程。依法治国方略提出后,在建设法治国家的进程中,我们认识到依法治国的关键是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1999年11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决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总的指导思想、要求和加强政府立法工作、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强化行政执法监督等方面的具体措施,吹响了法治政府建设的号角;2004年3月,国务院发布《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明确提出用十年时间建成法治政府的奋斗目标,使法治政府建设进入了全面推进阶段;2008年5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从八个方面对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作出了明确、具体、全面的规定,标志着法治政府建设进入攻坚阶段;2010年10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从九个方面对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提出了具体意见,并首次提出了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切实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手段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突出矛盾和问题的能力”的要求,从而使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能力与法治政府建设有机联系起来。当前深化改革成为中国加快发展的最大红利和迫切要求,但是面对如何改革,需要全社会凝聚共识、形成合力,而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是凝聚法治共识的根本。改革的成效将更加体现在如何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的能力上,以切实保障改革沿着法治化的道路加快前进。负责实施法律法规的行政机关能否依法行政,对于社会的有序运行和法律的有效实施起着关键作用。由于我国实行的是地方和部门首长负责制,各级领导干部法治水平将直接决定一个地方或一个部门法治水平的高低。[5]因此,运用法治思维,学习法治方式应成为各级领导干部加强自身能力建设的自觉需求。

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能力直接影响法治社会建设的成效。在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社会转型时期,利益调整引发的社会矛盾大量凸显,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更加艰巨。少数领导干部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的现象时有发生,损害了群众的合法权益,成为引发群体性事件、影响社会稳定的部分诱因。如,江苏省赣榆县某镇政府擅自截留农民3000多亩征地补偿款和安置费。镇长顾某面对记者采访时,却理直气壮地说,“为防止村民坐吃山空”,“为群众利益,有时需要勇气违反规定”。[6]实现公平正义是社会稳定的根本,要真正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将利益诉求、纠纷解决纳入法治轨道,为改革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法治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所以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提出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法治既是社会管理创新的保障也是社会管理创新的内容。美国不到3亿人口有200多万家社会组织,目前我国仅有45万多家社会组织,并且行政化色彩较浓。村委会、居委会都行政化了,在基层社会管理方面职能弱化。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得不到有效执行,村民、居民对村委会、居委会难以监督,与县乡、民政、农牧等部门领导的法治思维能力不强有密切关系。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法律至上,善于运用法治方式调节各种社会关系、管理各行各业、化解各种社会矛盾、预防和惩治各种犯罪,人民才能幸福,社会才能和谐。[7]才能增强公众的法律意识和权利意识,才能培育和壮大社会组织,发挥社会组织自我管理的作用。

从公众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追求看,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更能有效保障人民权利、回应人民诉求、满足人民期待。领导干部提高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过程,就是法治精神不断養成的过程。而法治精神是以坚持宪法法律至上为基础,以保障权利为核心,以追求公平正义为目标的价值体系。三、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运用能力的培养

法治能力是领导干部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重要内容和基本要求,但“法治思维”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后天经过勤奋学习实践获得的。因此,形成“法治思维”的过程就是不断进行法律知识学习和法律实践的过程。

(一)加强法治教育、培训,强化领导干部和公务人员依法治国、公平正义、执政为民、权力制约等法治思维理念

法治理念是法治思维的基础,而法治思维又是自觉、主动和善于运用法律手段的前提。“法治思维”要求人们在思维习惯中养成运用法治价值来进行思考的习惯,“法治方式”则注重法治价值对人们行为的直接指引和规范作用。如果不能养成“法治思维”,就不可能在实践中准确有效地运用“法治方式”来解决问题。[8]要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治国理政的能力,首先就要加强法律知识的培训来让领导干部了解法律、理解法律,不断增强他们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这就需要建立一个长期的、常态化的包括新入职的、调任的公务人员在内的具有整体性的法治培训。特别是在领导干部的任职期间,每年都应该有相应的法治培训课程,培养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理念,使其重点学习、掌握与自身工作有关的法律法规。使领导干部养成依法履职、依规办事的习惯。在行使权力时考虑职权的运用是否合法,是否真正做到了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在行政裁量的时候是否体现了法律平等的精神;在行政决策时考虑是否体现了民主参与、是否进行了必要的合法性审查。其次,要引导领导干部重视法治思维的实践运用。在遇到权力与权利冲突时,要主动运用权利本位、正当程序等法治理念坚持依法办事,防止以言代法,以权压法,树立领导干部在群众中的良好形象。再次,在运用多种思维方式时,坚持以法治思维方式为基本方式。正确处理好政治思维、经济思维、行政思维、道德思维与法治思维的相互关系,使决策实现政治效果经济效果法律效果的统一。

(二)要建立以法治为重要指标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用法治的标准来规范官员的执政行为

针对领导干部法律意识淡薄的现状,要把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纳入对领导干部的考核内容,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要重视提拔使用法治观念强、法律素养好的优秀干部。通过晋职、晋级等激励机制,引导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去思考和解决问题,“努力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在法治轨道上推动各项工作。”[9](三)通过外部制度环境影响和促进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

仅仅依靠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带头运用法治思维是难以持久的,必须营造一个有利于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带头运用法治思维的良好外部环境。一是要不断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不受制约和限制的权力必然产生腐败。加强问责制度的完善,不断健全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罢免等制度。对不依法办事的领导干部要严肃进行批评教育;对给国家、社会公共利益和公民权益带来重大损失,或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领导干部,要严格追究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要坚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只有这样,才能促使领导干部不断自觉培养和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治国理政的能力。二是深化改革,限制权力。法治的基本目标就是控制权力,保障权利,防止权力滥用。认真落实和执行《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权为民所赋意味着法律每明确一项公民权利,就等于同时宣告了国家权力的禁区。

法律不以民主为实质和灵魂,不对人民的全部社会权利予以落实和保障,就会成为少数人政治游戏的特权和人治的强力工具;而民主,不以法治为其根本形式,通过系统的程序和规则落实为法制,民主就徒具形式。只有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和运用法治方式的能力,通过法治来体现和保障民主,才能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中国百年追求的法治梦才会实现。

参考文献:

[1]莫纪宏.识读“法治思维”[N].辽宁日报,2013-01-22.

[2]姜明安.再论法治、法治思维与法律手段[J].湖南社会科学,2012(4).

[3]胡远宏.践行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N].法制日报,2013-04-03.

[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M].(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64.

[5]艾强.从法治理念到法治能力[N].人民法院报,2013-4-28.

[6]刘巍巍.官员雷人言语跌出背后是权利傲慢[EB/OL].新华网,2013-04-09.

[7]徐立.法治的春天[N].光明日报,2013-03-30.

[8]莫纪宏.识读“法治思维”[N].辽宁日报,2013-01-22.

[9]习近平.在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2-12-05.

作者:李国玺

第5篇:2035年远景目标与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

【摘要】2035年我国将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这一远景目标给我国法治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必须从法治国家着眼,坚持法律至上;從法治政府着眼,坚持依法行政;从法治社会着眼,坚持全民守法。我们必须将法律至上、依法行政、全民守法这三大诉求(也是三大原则、三大目标)作为重要指南,进而使之彼此协调、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以推动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化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法治中国建设。

【关键词】法治国家 法治政府 法治社会 依法执政 依法行政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21.03.001

当前,正值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现代化强国建设新征程的历史时刻。“十四五”规划和2035,也成为新的期待。按照中共中央对这一规划和远景目标的总体设计及其建议稿,我们将在2035年基本建成现代化国家的同时,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都属于法治的构成部分。这三者有怎样的基本诉求,不同学者从不同视角,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在笔者看来,基本建成乃至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其基本诉求是三大法律原则:法律至上、依法行政、全民守法。本文拟对此作一初步探讨。

法治国家建设必须坚持法律至上

法治国家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法治国家仅指所有国家公权力的法治化状态,并不包含法治社会。广义上的法治国家包含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我们这里说的法治国家是广义上的。法治国家建设所要求的是体现和实现法律至上。法律至上是法治中最为重要的基本原则。法律至上在中国也被理解为宪法法律至上。

法律至上乃法律至高无上。法律至上是最为重要的法治原则,是判别法治与非法治、真法治与假法治的根本标准。它意味着一切社会主体、社会规范都必须尊重法律的既有规定,至少不得违反其规定。法律至上的本意是指法律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具体体现在社会主体和社会规则的两个方面。

从主体意义上看,任何人包括任何权力拥有者都必须遵守法律。社会主体是极其多元而广泛的。这里的主体是指全体社会成员、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它们都必须尊崇和遵守法律。这里的社会成员包括所有本国公民,以及其他应当遵守相应法律的自然人。也就是说,除了本国公民之外,还包括一定范围的外国人和无国籍人。这里的一切国家机关,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国家监察机关。至于各政党,显然包括执政党在内,都必须在宪法法律的范围内活动,不得享有违反法律的特权。

从规则上看,任何规则都不能与法律相冲突。一个社会的规则很多,除了法律之外,还有习惯、纪律、政策、宗教教规、乡规民约、市民公约乃至合同等。所有的规则,不论其覆盖面多大,参与主体多少,都不得违反法律的禁止性规定,都必须将法律置于更为重要的位置,服从法律、遵守法律。凡是与法律相冲突的规则,不管是谁制定的,都因违反法律规定而无效,都应根据法律作出相应的调整。

当然,我们也应注意到,法律至上只是对法治国家的形式要求。对于法治国家除了形式要求之外,还有高于这一法律要求的政治要求,那就是必须以民主政治或政治民主为基础和前提。没有对于民主意义的深刻认识,便无法深切理解法治精髓。但是在法律自身范围内来看,法律至上是法治与法治国家最基本的、最不可缺少的原则。

执政党必须依法执政。在国家权力体系中,执政权是一项特殊权力。在政党政治未出现之前,是没有执政权的。封建时代君主所拥有的权力不能用执政权来描述。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政党政治尚未建立和普及,因此当时的理论家对于执政权也是忽略或者漠视的。自政党政治问世以来,执政党如何执政,就成为重要的政治与法治问题。执政党是否坚持法律至上的原则、是否依法行使执政权就成为一个国家能否法治化的门槛,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是否为法治国家的重要标准。

中国共产党在执政实践中逐步认识到法治对于国家的意义。1997年,中国共产党在十五大上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基本方略。2002年,党的十六大设定了依法执政的执政基本方式,明确指出:“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通过制定大政方针,提出立法建议,推荐重要干部,进行思想宣传,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坚持依法执政,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将依法执政作为执政方式加以确认,并将其付诸新的实践。

依法执政就是指执政党依照法律规定执掌国家权力。在中国就是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依法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善于集中人民的意志,将党的主张通过立法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使之成为法律;善于通过法定程序,让党组织确定的人选成为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人;善于支持国家政权机关依法行使职权,通过国家政权机关实现自己的领导和执政。这就要求我们党很好地规范党委与人大、政府、政协以及人民团体之间的关系,依法执掌国家政权,依法行使执政权力。同时,支持人大依法履行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能,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支持政府履行法定职能,依法行政;支持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职能;加强对工会、共青团和妇联等人民团体的领导,支持他们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开展工作,成为党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等等。中国共产党的依法执政理论历经党的十七大、十八大、十九大的发展,日渐成熟,在实践上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科学严密的法治化的执政方式。

国家权力必须依法行使。法律至上原则,在理论上是没有疑问的,但是在法治实践中却常常会遭遇各种挑战。最严峻的挑战往往来自国家权力。国家权力是多元的,有执政权、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监察权等。这些权力的每一个部分、环节、方面都必须在法律的范围内行使。首先,所有的国家权力都必须依法行使。法律是权力的根据。法无授权不可为,法无授权即非法,这是重要的法治原则。在民主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尤其是在社会主义国家,更以人民作为所有权力的最终所有者。任何机构或者人员所拥有或者行使的国家权力都是由法律授予的,究其根源都是由人民授予的。国家权力的具体内容与实现程序都必须由人民通过法律在事前设定。法律为各种权力的行使设定了实体和程序规则。没有根据的行权行为就是权力的滥用,就是违法。同时,对于国家权力的行使者来说,既要有实体的权力,又要遵守行权的程序。没有实体法作为根据的权力是“无权之权”,就不是正当的权力;不依照程序法行使的权力也是“滥用的权力”,同样也不具有合法性与正当性。

其次,所有的国家权力都不得违反法律。所有人都不能违反法律,国家权力更不能违反法律。对不同主体的违法行为进行比较就会发现,国家权力的违法比一般主体的违法具有更大的危害性,具有其他違法所没有的特殊示范性和破坏力,必须严格禁止。在社会公众的心目中,国家权力是人民通过法律赋予的,人民的神圣延伸为法律的神圣。神圣、庄严、严肃的法律是不容亵渎的。如果公权力违反法律,就必然毁坏法律的神圣性和严肃性,在全社会产生不良的示范效应,法律的权威就会受到挑衅。

最后,所有的国家权力都不得享有违法而不受追究的特权,实施违法行为必须承担应有的法律责任。一般公民或者法人有违法行为,必须被追责。国家权力被滥用,其实施主体也必须承担法律责任,受到法律制裁。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有权必有责、用权必担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失职渎职、贪污受贿等行为都必须受严肃追责,理当承担行政责任、民事责任乃至刑事责任。这既是维护法律权威、社会公正的需要,也是保证权力合法性、正当性的要求。

法治政府建设必须坚持依法行政

基本建成法治政府是我们的近期目标,最终建成法治政府并维系法治政府是我们长期的任务。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直接动力和实现路径就是依法行政。依法行政是对政府运行的法治要求,也是其基本原则。只有坚持依法行政,法治政府才能如期建成并得以长期维系。

依法行政是建成和维系法治政府的动力。在政府、法治政府与依法行政之间,政府是主体,法治政府是目标,依法行政是动力。法治政府不是空洞口号,也不是某一个时间到来就自然降临的机遇,而是我们努力的成果。只有在依法行政的不断推动下,政府才能法治化,法治政府才能基本建成、全面建成。当然,法治政府绝对不是一个标签,也不是政府发展的终点站。即使是建成了法治政府,也还要持续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维系法治政府的状态。建成法治政府不易,维系法治政府状态更不易。只要有政府在,法治政府建设或维系的任务就一直在。建成与维系法治政府的所有动力中,一个直接动力就是依法行政。没有依法行政,既没有办法建成法治政府,也没有可能维系法治政府。

依法行政是建成法治政府的路径。如果说法治政府是目标,依法行政就是路径。只有行进在依法行政的道路上,才能不断靠近法治政府这一目标,直至建成法治政府。建设法治政府,需要依赖国家的政治民主、管理体制,政府的运行机制、制衡方式,以及政府公务人员的政治觉悟、道德意识、为民情怀、奉献精神等。法治政府建设需要多方面的条件和多种多样的措施,它们都必不可少,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其唯一路径只能是依法行政。从终极意义上讲,法治政府依赖的是民主政治和政治民主。民主同样需要透过依法行政才能作用于法治政府。从这个意义上说,依法行政与法治政府之间是直接关联而无需介质的,依法行政就是政府与法治政府之间的介质。人民当家作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都需要通过依法行政才能达成促进法治政府建设的目的。

依法行政是建成法治政府的保障。行政是政府存在的方式,也是政府发挥作用的表现;依法行政则是政府作用得到良好发挥的外在要求和客观表现。人类治国理政的历史表明,只有法治才是人间正道,才是政府行政的正确轨道,才是政府及其行政行为正当性的保障。依法行政是历史证明的、政府良性运行的最佳方式与最好表现。政府对人民有着种种承诺,对内对外有着种种宣示,但是政府的依法行政才是最重要的行动。只有通过依法行政才能达成施政目标和实现施政宗旨,依法行政就是法治政府的保障。政府最终必须归属于人民,法律是人民要求政府、评价政府的标准,法治也是人民主导政府的保障。唯有法治及其所依赖的民主,才能确保政府对人民的忠诚,并始终服务于人民。

法治社会建设必须坚持全民守法

法治社会建设有着诸多诉求,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全民守法。法治必须借助于全民守法。没有全民守法作为基础和铺垫,就不可能有法治社会的建立、存在和发展。在现代政治背景下,在全民守法的视角下,执政党带头守法是首要要求,领导干部模范守法是重要保证,人民群众普遍守法是决定力量。

执政党的带头守法。中国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序言与总纲的要求。1982年《宪法》序言确认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2018年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又在第1条中增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的规定。从现实来看,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客观实际。中国共产党在法治国家建设中的领导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它必须带头守法不仅与之并不矛盾,更是其必然要求。早在1982年,中国共产党在党的十二大政治报告中就明确宣布,中国共产党及其每个党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并将其写进了十二大党章,一直保留到现在的十九大党章之中。也是在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即现行宪法诞生,其序言明确宣布:“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其第5条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不是简单的是否应该守法的问题,它当以自觉守法带动全社会普遍守法为目标,成为全民守法的领导者、示范者,为全体社会成员的守法作出表率。

领导干部的模范守法。领导干部的含义十分复杂。狭义上仅指担负一定领导责任、处于特定领导岗位的人。广义上包括在执政党机构、国家机关乃至事业单位工作的一切人员。国家机关包括立法机关、执法机关、司法机关、监察机关,其中司法机关包括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这些机构的领导干部能否模范守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一个时期以来,我们把领导干部称为“关键少数”。这是因为,他们的人数不多,但作用和影响巨大,乃至具有关键作用。领导干部作为一般公民,理当如同其他社会成员一样自觉守法。由于其身份与其他社会成员不同,因此又会有更多、更高的要求。领导干部模范守法,首先是由其职务身份决定的。领导干部若不能用好手中的权力,就容易构成渎职、失职、滥用职权、贪污、受贿等违法犯罪。其次,领导干部要模范守法也与其政治身份相关。这也是对领导干部的政治要求。领导干部区别于一般社会成员的既有职务身份,也有政治身份。从政治上讲,领导干部更应该成为全体社会成员的榜样,自觉模范守法。再次,模范守法也是对领导干部的道德要求。领导干部应当成为社会的道德楷模,高的要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舍己为人、公而忘私、大公无私等,最低的道德要求就是不违法、不犯罪。一个正当的道德要求就包括自觉守法,成为社会的守法模范。最后,领导干部模范守法也是为防止领导干部违法犯罪造成严重后果。领导干部的违法犯罪一般会比其他社会成员的违法犯罪具有更大的危害性和破坏力。因此,从危害性角度来看,同样应该要求领导干部在法律上严格自律,成为守法的模范,最大限度地减少给社会带来的损失与危害。

社会成员的自觉守法。全体社会成员是社会、国家最深刻、最广泛的基础,也是法治最深刻、最广泛的基础,他们的自觉守法才是法治最大、最终的决定力量。首先,全体社会成员是守法主体。尽管从学理上讲,法也责众。但如果众多社会成员都违法犯罪,法律的废弛只是早晚的事情。任何国家或者社会都不可能同时追究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法律责任,否则就是法律的闹剧。其次,全体社会成员是最大的法治力量。广大人民群众自觉守法就会成为法治进步的巨大推动力量,如果他们违反法律,就会成为法治的破坏力量。无论法律多么严格,只要广大人民群众不喜欢、不赞成、不拥护,都会成为一张废纸。轻则使法治不彰、法律失效;重则使社会震荡、政权更迭。最后,全体社会成员在本质上是法治社会最终的决定因素。法治最终是人民的法治,法治必须忠于人民,没有人民便无法治。若有多数社会成员不自觉守法的现象,我们所要思考的,恐怕更应当是法律本身的是与非、存与废的问题。我们必须把人民的拥护、支持、赞成作为法治社会发展的风向标,作为判别法治好坏、得失、成败的标准。

在走向“十四五”进而走向2035年的历程中,我们必须坚持法律至上、依法行政、全民守法三大原则,并将其有机结合起来。这既是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的基本诉求,也是将三者基本建成乃至建成所必须坚持的三大原则与三大目标。

责 编/李少婷(见习)

作者:卓泽渊

第6篇: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建设法治湖北物价机关探析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决定,而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之一,就是要通过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法治政府建设。湖北省物价局作为省政府直属机构,既是宏观调控的职能部门,也是行政执法的窗口部门,积极推进依法行政,加快法治机关建设,努力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进行价格调控监管,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一、适应新常态,充分认识法治机关建设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均明确提出,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健全社会普法教育机制,增强全民法治观念。习近平总书记对依法治国、建设法治政府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强调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要增强按制度办事、依法办事意识,善于运用制度和法律治理国家。省委十届四次全会要求提高依法治省水平,建设法治湖北。全省各级物价部门要充分认识当前法治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增强责任感,加强领导,务实创新,以法治机关建设作为落实党的十八大基本建成法治政府目标的具体举措,作为全系统推进“法律进机关”的载体和抓手,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广大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改革发展的能力,更好地服务于全面深化价格改革和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二、上下联动,加强法治机关建设的统筹规划

国家发展改革委已编制印发了《国家发展改革委法治机关建设规划(2013—2018年)》,明确用5年左右时间建设职权法定、运行规范、公开透明、权责统一、廉洁高效的法治机关目标,部署了8个方面的建设任务。今年是规划实施的关键之年,全省各级物价部门要加强领导,不断强化法治工作力量,结合当地实际,统筹规划各项法治机关建设工作。要根据全面深化价格改革的新形势、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的新要求和行政审批事项取消下放后的新情况,针对机关制度建设、决策机制、行政审批和监管、公开透明等方面的新要求,提出法治机关建设的具体任务措施,并做好落实工作。尤其要选择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热点难点问题,依法开展专项治理,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法治建设的实效。省局要不定期在全省物价系统组织开展行政决策及行政执法行为督查,并通过多种方式组织各地开展交流,树立先进典型,推广好的经验做法,形成全系统协同推进法治机关建设的良好局面。

三、扎实工作,深入推进法治机关建设任务的落实

全省各级物价部门要按照省委关于“法治湖北”建设的总体部署,稳步推进各项法治机关建设工作。在职权法定方面,要根据全面深化价格改革和职能转变的要求,对现行有效规章规范性文件进行梳理,完成规范性文件的“立改废”任务,认真做好规范性文件备案工作。在运行规范方面,认真贯彻落实《湖北省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若干规定》,建立或完善科学民主决策程序、以规范定价批费行为为重点,完善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部门会商和监测评估机制,建立健全合法性审查机制,强化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和责任追究,通过制度机制创新全面提升行政行为规范化水平。在公开透明方面,编制行政权力清单和权力运行流程,并以适当形式向社会公开,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拓宽公开范围和渠道,加大政策信息公开力度,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健全机关内部事务公开制度。在权责统一方面,落实“权力和责任同步下放,调控和监管同步强化”的要求,规范行政裁量权,加强权力监督,深入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健全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完善接受各方面监督的制度,拓展群众利益诉求和协商渠道,进一步提高行政复议、信访工作质量,贯彻落实行政首长出庭应诉规定,妥善化解行政争议。在廉洁高效方面,按照手续简化、程序优化、在线运行、限时办结的要求,优化行政审批程序,推行网上审批,完善网上执法平台建设和网上办公制度,提高行政管理效率和水平。通过推进法治机关建设,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用制度规范和约束行政行为,用制度促进和提升行政效率,全面提高价格管理工作法治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

四、突出主题,大力宣传法治机关建设成果

要紧紧围绕法治机关建设这个主题,结合今年价格工作要点和价格宣传工作的要求,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活动,推动法治机关文化建设,使职权法定、运行规范、公开透明、权责统一、廉洁高效的法治机关建设目标在全系统深入人心,树立物价部门转变职能、转变作风、依法行政的良好形象,并不断提升法治宣传教育服务大局效应。全省各级物价部门要充分利用报刊杂志、门户网站、专题展板、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大力宣传法治机关建设的典型做法。要创新工作理念和方式方法,探索采用政务微信、微博、手机短信等新媒体,增强法治宣传的生动性、实效性。要加强地区内、单位间的工作交流与互动,及时主动上报法治机关建设情况信息。要利用纪念《价格法》颁布实施纪念日、“12.4”全国法制宣传日、价格举报宣传日等时机,组织开展各具特色的主题宣传活动。

五、注重实效,切实做好以法治机关建设为主题的学习培训工作

全省各级物价部门要把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法治政府的决策部署,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依法治国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党组中心组学习、工作研讨、干部培训的重要内容。针对当前法治机关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组织重要价格法律法规学习,通过“以案说法”、专题讲座、座谈讨论等多种形式,强化法治理念,提高广大干部法治思维和法治意识。领导干部要带头学法,对履行行政许可、定价批费、价格监管等职能的重点行政执法人员进行轮训,切实提高依法治价能力。对干部的年度考核和任职考察要评价其掌握相关法律知识和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的情况。

(作者单位:湖北省物价局,挂职任荆门市物价局副局长)

作者:叶艳东

第7篇: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建设法治工会

冯继波 蒋 平

甘肃省总工会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立足服务职工、服务基层,注重强化法制宣传、培育法治维权理念、丰富法治维权手段、提高法治维权实效,把握建设法治工会的着力点,切实做好年初确定的“五项活动”、“六件实事”,有力推动工会各项工作健康发展。

一、开展法治宣传和法治教育是基础

法治宣传和法治教育是传播法律知识,培育法治信仰的重要途径,是法治社会建设的基本前提。全省各级工会通过向职工群众广泛宣传宪法,普及法律知识,深入宣传劳动法律法规,增强其法治意识,引导其积极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一是把法治宣传和法治教育贯穿干部队伍建设始终。实施工会干部最新理论武装活动,制定了《甘肃省总工会法律人才队伍建设三年规划(2014—2016年)》,用3年左右时间对全省12.5万名专兼职工会干部进行系统的法律知识武

1 装。省总工会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完善工作制度,落实经费保障。2014年举办了6期特色培训班和16期主体培训班,培训工会干部1578名,把 “培训千名工会干部”实事落实。在培训中外聘专家学者深入学习与工会工作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着眼于维护和保障职工合法权益,系统学习《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女职工劳动保护条例》等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法律法规,为依法维权奠定坚实的法律基础。通过广大工会干部带头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护法,自觉做到研究问题先学法、制定决策遵循法、解决问题依照法。

二是把法治宣传和法治教育贯穿主题实践活动始终。积极开展法律“六进”活动,结合“双联行动”、深化“进企业、访职工、办实事、促发展”活动,将法律知识送进机关、乡村、学校、社区、企业、单位。叫响“有困难找工会”活动,在抓好困难职工和农民工技能培训的同时,加大普法宣传,先后培训困难职工和农民工1.2万人次。开展 “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活动,联合省电视台制作了普法宣传节目。在人群聚集的厂矿、社区、广场,举办法律咨询、法律服务,免费发放《甘肃省职工权益保障地方法规汇编》3万册,让职工群众知法、懂法、守法。各级工会依托各项主题实践活动,为法治宣传和法治教育搭建了很好的平台,营造了良好的学法守法用法

2 氛围,增强了活动的吸引力和法治宣传教育的实效性,切实提高了职工法律知识水平。

三是把法治宣传和法治教育贯穿职工法治文化建设始终。全面落实《甘肃省总工会关于在工会干部和职工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六个五年规划(2011—2015年)》,结合《劳动法》颁布20周年,广泛深入地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组织全省各级工会开展工会劳动法律知识竞赛,涉及企业1000多家,覆盖职工100多万人。积极发挥企业文化、职工文化的教育宣传功能,开展“中国梦·劳动美·工会情”送文化下基层慰问演出活动,以小品、相声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寓教于乐,不仅丰富了基层群众业余文化生活,更把依法办事、依法解决矛盾纠纷的理念传递给大家。探索法治宣传教育新途径,在“建成职工书屋300个”实事中,及时跟进法治宣传和法治教育,为各书屋配置了大量的法律书籍、法规画册,受到基层欢迎。切实发挥《甘肃工人报》、《五月花》等工会刊物在职工法律文化建设中的优势,构筑起多元化、广覆盖的法制宣传体系,形成了特色鲜明、效果突出的职工法律文化。

二、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是关键

法治思维是基于法治的固有特性和对法治的坚定信念来认识事物、判断是非、作出决策的一种思维方式。法治方

3 式是以法治思维为前提,注重依照法律化解矛盾、开展工作、解决问题的一种行为方式。法治思维决定、支配法治方式,法治方式是法治思维的具体体现,二者既相互作用,又相互促进。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是全面落实“以职工为本,主动依法科学维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维权观,更好地代表和维护职工群众合法权益的关键。

一是主动督促劳动法律法规的制定落实。组织力量就《甘肃省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管理办法》等地方性法规政策认真研究并征求意见,及时向省政府相关部门进行了反馈。由省总领导班子成员带队,分赴9个市州、8个产业(系统)、4个大企业工会开展《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等法规条例贯彻落实情况的专项调研,形成报告,为我省出台实施办法奠定基础。与人大内司委沟通联系,开展《甘肃省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条例》的立法调研工作,做好立法前期准备。目前我省已基本形成,以《甘肃省实施<工会法>办法》为骨干,《甘肃省厂务公开条例》、《甘肃省集体合同条例》、《甘肃省职工代表大会条例》等地方性法律法规组成的劳动法律框架,为工会开展工作、切实维护职工权益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二是多方联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劳动关系。完善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修订《省协调劳动关系三方联席会议制

4 度》,制定《甘肃省劳务派遣行政许可管理办法》,着力解决了劳动关系领域的一些突出问题。深化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工作,开展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调研检查,牵头组织了第八次全国互检,深化示范单位创建活动,选树全省厂务公开示范单位20个。强化集体合同和工资集体协商工作,下发了加强职工代表培训的实施意见、集体协商工作发展规划(2014—2018年)、2014—2016年全省劳动安全卫生专项集体合同工作计划等文件,召开全省推进实施集体合同攻坚行动视频会议、保障工作经验交流会议,加强集体协商指导员队伍建设,聘用专职指导员48名,指导各级工会签订集体合同2.18万份,工资集体协议1.99万份。完善职工群体性事件及各种突发事件应对措施和防范预案,协助党政妥善处置了一些群体性事件,有效维护了职工队伍的总体稳定。

三是积极构建四位一体的服务职工工作体系。落实全总《关于建立健全职工法律援助等维权服务长效机制的意见》、《关于进一步推进工会帮扶工作常态化长效化的指导意见》,把建会、帮扶、服务、建家四位一体的工作部署,为职工提供解忧愁、利发展、有实效、高水平的服务。推进困难职工帮扶中心规范化建设,帮扶中心在全省市县两级实现全覆盖,县以上帮扶中心100%设立法律援助窗口,切实加强依法维权的职责,加大劳动争议的调处和职工法律援助服

5 务工作力度,劳动争议调解成功率明显提高。加强困难职工电子档案规范化、动态化管理,对全省纳入档案的22.6万户、60多万名困难职工实行经常性救助和跟踪服务。认真开展困难职工帮扶慰问,筹措“两节”慰问款物9061.6万元,慰问困难企业823户、困难职工和劳模家庭106309户。各级工会筹集助学金1812.6万元,资助各类困难职工子女入学10480人;实施女职工“关爱行动”,慰问困难女职工2.27万人。大力推动职工互助保障工作,累计参保职工446,392人次,比上年增加157,154人次,为20,056名患病或遭受意外伤害的职工支付互助保障金1,068.3万元。

三、实现法治维权和法治工会是目标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工会是党领导下的重要人民团体,是全面落实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力量。依法治国必然要求依法治会,要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会工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努力实现法治维权法治工会的目标。

一是坚持党的领导,改善工会工作的环境和条件。及时汇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的进展情况和总体思路,进一步争取党委、政府对工会工作的重视支持。省委、省政府领导专门就做好

6 新时期工会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提出明确要求。“五一”前夕,省委书记王三运来到省总工会机关,同劳模代表座谈并发表重要讲话,这让全省广大职工和工会干部倍受鼓舞、倍感振奋。省长刘伟平主持召开第十四次政工联席会议,出台了联席会议《规则》,帮助解决了省级劳模生活困难、基层工会力量薄弱、市州县区工会机关编制紧缺等突出困难和问题。省委副书记欧阳坚多次听取工作汇报,出席省总重要会议活动,为工会工作水平提升给予了悉心指导和帮助。各级工会自觉接受党的领导,加强经常性请示汇报,推动解决突出问题,工会工作环境和条件进一步改善。

二是依法建会,切实增强基层组织吸引力凝聚力。制定下发了《基层工会建设攻坚活动实施方案》,确定2014年为夯实基础年、2015年为创新发展年、2016年为巩固提高年。制定了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工会建设的实施意见、分工方案和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规划(2014—2018年),提请省委组织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党建带工建工作的意见》,把基层工会组织建设纳入党建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规范工会组织员管理,从改善待遇、激励引导入手,发挥他们在组织职工入会、企业建会和维护权益方面的积极作用。创新工会组织形式,加强区域性、行业性工会联合会、联合基层工会组建,以投产5年以上、职工50人以上未建会企

7 业为重点,开展集中建会行动,加强督查督办,使职工50人以上企业建会率达到了98.7%。以县为单位,对尚未建会企业摸清底数、列出清单、定出时间表、责任包干、挂牌销号。以乡镇、街道为重点,加强“小三级”工会和区域性、行业性工会建设。目前,全省基层工会数达到3.59万个,会员数达到357万人。

三是依法构建职工法律维权服务的长效机制。变“职工上访”为“送法上门”,就近就地为职工特别是困难职工、农民工提供及时的法律服务。加强与司法行政部门、律师事务所、高校的协调配合,37人次的法律专家、学者、律师以不同形式开展职工法律服务活动,进一步扩大了工会法律工作的影响。加大工会法律援助者和志愿者队伍建设,从政府人社部门、企业劳资部门和工会机关退休人员中聘用熟悉劳动法律和社会保障、集体协商、法律维权等方面工作,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协商谈判能力和研究解决问题能力的人员,指导基层企业事业单位依法开展法律维权。按照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三个条例”要求,进一步建立健全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体系,致力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群监网络。目前,全省基层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车委员会已经发展到1.24万个,车间(分会)工会劳动监督检查委员会发展到3.91万个,工会小组劳动保护检查员3.76万人,劳动保护

8 专兼职干部4893人。2014年全省各级地方、产业工会和各类企业工会参加安全生产检查7.89万次,共查找出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数2.19万个,整改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1.92万个。(作者系甘肃省总工会理论政策研究室干部

联系电话:0931—8825841 )

9

第8篇:传播法治文化,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质监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国学大师钱穆先生说:“一切问题,由文化问题产生。一切问题由文化问题解决”。十七届六中全会吹响了迈向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进军号角,先进的文化应当流淌着法治的血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不能离开法治文化的培育,“法治质检”也离不开法治文化的培育。法治文化的核心是依法而治,是国家依法治国、政府依法行政、司法机关依法施法,所有社会成员依法行为的社会方式。站在行政机关角度,法治文化的核心就是依法行政。

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精神的基本内容可概括为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其中,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这五个方面相辅相成,体现了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建设法治质监就是要提升依法行政水平,规范各业务工作,加强质检内部建设,很多人觉得我们的工作很平凡,很普通,没错,我们既没有横刀立马舍我其谁的豪迈,,没有高山流水谈笑鸿儒般清雅,也没有运筹帷幄决战千里的成就。但是我们平凡的工作却有着重大的意义

作为行政执法部门,,我们担负着推动产品质量提高,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保护公平竞争,维护公共安全的多项职责。我们要正确行使人民赋予我们的权利,做到依法行政。依法管理,把质监部门打造成政府信赖,社会认可,人民满意的法治质监。海港区质监分局始终坚持“四化”建设,即学习教育制度化,权力运行公开化,执法办案程序化,普法宣传经常化。我们会定期的制定法治学习计划,做出学习安排,组织开展相关质检法制业务培训工作,提高全局执法人员的法制观念和依法行政能力。权力运行公开市推进法治质监工作的关键环节,我局在办公楼里也设置了公开栏,行政执全目录和流程图,做到一切公开公平。在执法办案过程中我们严格落实执法案件办理程序,主动出示执法证,确保每起案件都经得起检验。在普法宣传方面,我们更是一起组织了很多的活动,如安全月质量月开展质量安全进校园进社区活动,为了更好地推进质监法制建设,我局号召大家一起观看315晚会,看了晚会以后,我的感触很深,不再只是以一个消费者的角度来看待,而是作为一个行政执法人员来看,我深深的意识到了自己的责任重大。当看到过期的食品,含有致癌物质的衣服,玩具,这些基本的我们生活必备的物品都存在着重大的质量问题,严重危害到人民的健康与安全我感触很深。次日我局立马围绕着“消费与安全”这一主题,就如何更好地保护消费者权益各抒己见,建言献策。同时指出一定要把质量监督和打假工作提升到新高度,要提升意识,转变观念,深入基层,就人民反应最为强烈的质量问题加大执法监督力度,真正做到“监管一方辖区,保护一方群众”。

虽然我们刚刚从学校毕业参加工作,没有什么经验,更没有什么可以值得炫耀的感人事迹,但是平凡的我们一定会立足于本职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业。作为一名新的质监工作者,我们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但是正如闫局长所说,我们给质监系统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为质检工作的推动带来了新的动力和方向。为此我们更加深刻感受质监文化法治建设的重大内涵。法治质监重在行动,重在全系统的干部职工广泛参与,让我们一同携起手来,按照总局“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监的要求,将法治质监建设在秦皇岛市质监系统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上一篇:公民道德建设下一篇:广场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