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家庭农业

2023-01-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都市家庭农业

都市家庭体育发展现状与研究

一、前言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特别是随着国务院1995年颁布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逐步贯彻实施,我国的群众体育运动蓬勃兴起,体育正深入到千家万户中来,成为强身健体,提高国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在我国,受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家庭的概念一直在广大居民生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拥有一个健康幸福的家庭,更是现代人孜孜不倦的追求。家庭的健康幸福,不仅关系到每个家庭,而且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以民为本”,民之本在于生命。近年来我国出现一些歪理邪说,不仅使许多练习者的病情加重,而且还导致众多家庭家破人亡,再联想到SARS、禽流感等疾病对人类的袭击,使人们清醒地认识到生命的重要。而在这大灾大难的关键时刻,总能看到我国政府的身影,充分体现出新一届政府“生命至上”的根本理念。在人的现实生活中,什么东西最重要?金钱、财富、名誉、地位、权势,这一切其实并不为重要,最重要的是人的生命,只有生命才是个人生活之本体,社会发展之本体。但个体生命是脆弱的,特别是在疾病、衰老面前。因此对现实生命时时刻刻的重视和保护就成为“生命至上”的真正涵义。那么如何落实党和政府“群众生命至上”的理念,如何达到“生命至上”的最佳境界呢?生命在于运动,运动贵在坚持,全面、科学的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积极、认真的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便是理想的办法。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建设的发展,综合国力的逐步提高,体育进入家庭已成为必然趋势。我国由体育弱国逐步迈向体育强国已成为现实,这种形势必将带动我国体育事业的迅速发展。新经济社会的到来,迫使人们普遍面临激烈竞争、频繁应激、快速节奏的心理压力,以及面临社会对高素质人材的需求而带来的工作学习压力和生存、竞争、发展的挑战。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以应对上述的形势和挑战,是目前多数人的共识。家庭体育活动是体育锻炼的前提,是达到健身强体的基础,是促进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的关键因素。目前,上述的形势和挑战,必然会带动家庭体育活动朝着一个全面健康的方向发展。

实现小康社会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相互作用、互为前提和基础的。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是相互决定的,任何一方的发展都离不开对方的发展,都必须把对方的发展作为目的,自己的发展作为手段,这样才能促进双方的同步发展。同时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核心,偏离了以人为中心的任何发展都不能成为真正的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心任务是促进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社会发展又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的保证。所以,小康社会是全面发展和进步的社会。人的发展也是指人与社会的统一和全面发展,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和最高理想不是经济的增长和物质的繁荣,而是在此基础上人的全面发展。即人越全面发展,社会主义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全面小康才能实现。进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实现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教育在担负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使命过程中,将更好地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教育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三者相互关联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对青少年儿童的培育,有赖于家庭、学校、社会,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而其中家庭的培育和塑造,又是这一系统工程的基础工程。家庭体育在培养青少年儿童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与习惯这个过程中起着特殊的极为重要的作用,具有很大的优势。

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全面发展和我国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家庭体育活动已成为人们从事体育锻炼的主要体育方式。作为体育锻炼的基础,对家庭体育现状及趋势的发展研究刻不容缓,在全面促进我国体育事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将积极指导家庭体育活动,为家庭体育的蓬勃发展提供实践基础和理论依据。

家庭体育作为一种新的锻炼形式和体育行为方式提出来了,但是要使它真正成为体育发展的基础,去服务于日渐发展的体育事业,还需要对它进行深刻的研究。

从对家庭体育的研究能够拓宽了体育研究的范围以及研究的廣度和深度,使其内容的规范化、具体化、广泛化能科学地引导和指导人们合理地从事体育锻炼,将更有益于体育事业的发展。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在对河南省随机抽查郑州市辖区内不同地域、不同收入、不同文化层次、不同职业的645个都市家庭居民体育现状调查基础上,提出相关对策及展望家庭体育的未来发展趋势,使家庭体育研究趋于规范化、具体化、广泛化,为全面推进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及社区体育的蓬勃发展提供坚实的实践基础。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分析法

针对本研究的方向的内容和目的,在北京体育大学图书馆、河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资料室,通过互联网详细查阅了近20年来国内外有关大众体育和家庭体育的大量文献资料及有关社会体育学、群众体育学、家庭体育等方面的书籍、杂志。

2.专家咨询法

概念的界定将广泛咨询资深体育专家、教授,以了解国内外进展情况,使新的概念在研究的过程中更全面、完整、客观,更具权威性。

3.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的目的和任务,设计出郑州市家庭体育情况调查问卷。调查问卷分两种:一种是对郑州市居民家庭进行调查,第二种是对郑州市群众体育工作者进行的有关家庭体育问题的调查。通过走访调查,根据研究内容设计出不同的调查问卷,然后送有关专家进行分析评价。正式发放调查问卷前对问卷的信度和效度进行检验。

调查时以两种方式发放问卷,一是利用市体育局召开年会的机会,以行政的方式由体育局负责人向本区居民发放问卷225份,回收215份,其中无效问卷6份,有效回收率92.88%。二是在市属20所中小学,在体育老师的配合下向中小学生发放问卷420份,由学生带回家请家长如实填写,共回收问卷405份,其中无效问卷14份,有效率93.09%。

4.数理统计法

运用计算机对回收问卷中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整理。

对郑州市家庭居民的调查对象共600人,其中男359人,女241人。职业情况如表1:

三、结果与分析

(一)对家庭及家庭体育的认识

1.家庭的概念及功能

我国最早的甲骨文中就有“家”字,《易经》和《说文解字》都把家解释为“居住之所”,可算是最早的家庭定义。《周礼 ?注》中说“有夫有妇,然后有家”,《韩非子?备用》中说“夫以妻之近与子之亲”,说明家庭的组成和关系。费孝通主持编写的《社会学》中认为:“家庭是建立在婚姻和血缘关系的亲密合作共同生活的小型群体,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是社会的细胞”。孙本文认为:“所谓家庭是指夫妇子女等亲属相结合的团体而言”。国外的社会学对家庭的定义各不相同,但离不开两点,一是它的生物特性,二是它的文化特性。偏重前者的认为家庭是生儿育女的社会单位,偏重后者的认为家庭是婚姻这一文化制度的产物,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每天都在生产自己生命的人们开始生产另外一些人,既增殖,这就是夫妻间的关系,父母和子女的关系,也就是家庭”。潘允康认为:家庭是以婚姻和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社会生活组织形式。宋林飞认为家庭有三个要素:第一,最少有两个人,而且相互帮助和保护,第二,具有婚姻、血缘或收养关系,第三,长期共同生活。

关于家庭的功能,各个社会学家对家庭功能的看法大同小异,主要有:生产功能、抚育赡养的功能、生理功能、教育功能、消费功能、休息与娱乐功能。

家庭属于初级群体,初级群体是指成员间相互了解、熟悉,因而以感情为基础结成密切关系的群体,它本身发挥着维护社会次序的重要功能。初级群体通过其规范和内聚力的作用,有效地控制着群体成员的行为。从历史上看,初级群体的大规模破坏,必然引起整个社会的动乱。如农民家庭破产,被逼得卖儿卖女,子离妻散,这些往往导致农民起义,因此,初级群体的稳定是社会的基础,尽管现在社会控制已逐步通过法律等形式来完成,但是重视初级群体的建设和引导,保证其稳定健康的发展,对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精神文明仍有重要意义。

由于社会分化加剧,我国转型期的初级群体,功能不断发生转移(如家庭的教育功能),初级关系日趋松懈,还有一些群体名存实亡。这种趋势积极的一面是有可能提供更多的个人自由,促进更大范围的社会整合,但是它削弱了非正式控制手段的影响力,增加了社会控制的难度,并带来人际关系的疏远,冲淡、妨碍了人们的感情生活,导致一些不利于人的发展的社会问题。

约翰?奈斯比特在其《大趋势》一书中指出:在未来的以高技术为支柱的现代社会中,人们会产生高情感的需求,人们将更加渴望与人相聚,生活于人群中。因此重视家庭等初级群体的建设更加重要。各民族农业社会都有先成家后立业的说法,都把“成家”作为一个人整体成熟的必经阶段和主要标志。直到今日,中国人仍然十分关心如何处理好事业和家庭的关系,这都表明,家庭生活对现代人来讲,是其它社会生活无法取代的。

2.家庭体育的概念

家庭体育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随着社会生活的现代化和人本化而逐渐发展起来的,是现代家庭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体育社会化的必然结果和显著标志。

关于家庭体育的概念,许多学者在研究中认为,家庭体育是指以家庭成员为活动对象,家庭居室及周围环境为主要活动场所,根据居室条件与成员的爱好和兴趣,利用属于自己的时间选择健身内容与方法,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以促进家庭和社会稳定发展。我国长期研究终身体育的王则珊教授认为:家庭体育是家庭生活中的体育活动。它包括以下三方面:第一,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在家庭里对儿童和青少年进行的体育教育,第二,家庭成员在家庭生活环境中的体育活动,第三,家庭体育同家庭成员在各自工作、劳动、学习中的体育活动。

目前,国内外专门研究“家庭体育”的著述不多。通过文献得出的结论认为:“家庭体育,是指以家庭成员为活动的主体,为满足家庭成员自身的体育需求,以2人或2人以上的家庭成员为单位而进行的体育活动。

3.家庭体育的特点

第一:家庭体育基本是以婚姻和血缘关系为纽带,家庭成员共同参与或在相互支持下进行的体育活动。

第二:家庭成员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生活观念大体相似或相容,但在年龄、性别和辈分上相异,在体育活动中相互帮扶、相互沟通、取长补短,参与重于竞争,有着较浓厚的现代体育文化特性。

第三:家庭体育往往以家庭居室和周边环境为重要活动场所。人们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外出进行体育旅游的也逐步增多。

第四:家庭体育带有基础性和非功利的性质,它对于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和兴趣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家庭体育活动的开展体现了我国人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对于社会来说是十分有益的。同时,由于家庭成员从事体育活动的内容丰富多彩,身心也都得到健康发展,这对于造就一代新人是不可缺少的。家庭体育的锻炼习惯,会对家庭世代成员产生广泛的影响。

4.家庭体育的作用

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它在满足社会各种需求的同时,又要满足家庭这个群体本身及其每个成员的需求。家庭的职能可能是无限的,它有着令人吃惊的独特的能力。一旦需要,家庭成员中任何人都能变换其承担的角色。家庭的最大职能是让家庭成员能够沐浴在爱的阳光下。而体育以它其獨特的功能不但满足了社会的需求,同时还满足了家庭中每个成员的需求。随着现代生活的发展,体育成为家庭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执行家庭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1)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提高家庭内部的粘结力

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与家庭成员所追求的目标是否一致有关,当家庭成员之间有着一致的精神情趣与期望时,维系家庭稳定性的内部粘结力得以提高,给家庭带来了幸福与温馨。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从人的社会化过程来说,人首先是通过家庭成员之间来学习社会习性、生活习性、宗教传统等。在家庭成员之间,通过传授体育科学知识、灌输体育意识、广泛接受文化传播的影响及模仿体育动作、技能、养成和强化体育锻炼习惯等过程,家庭成员的社会化进程得到了加强。

(2)教导基本生活技能

人首先在家庭中学会坐、立、行、走、跑、跳、攀登、爬越等这些基本的生活技能。掌握这些技能、提高身体的活动能力,即可促进少年儿童的生长发育,发展身体素质,又可增强家庭成员的体质,减少疾病,满足家庭成员对身心健康,延年益寿的渴望。

(3)丰富业余生活,提高生活质量

随着人们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余暇时间增多,人们的生活需要也从对物质的需求逐渐转向对更高一层的需求。体育运动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人们,成为现代家庭余暇生活的重要部分。家庭成员在参加家庭共同喜爱和擅长的体育项目时,在相互帮助下默契配合,征服对手、克服困难的过程中,使心理上得到满足。家庭体育以其最积极最健康的娱乐方式,丰富了家庭成员的余暇生活,满足了家庭成员的精神需要和社会需要。

(4)家庭和谐及社会发展的需求

家庭体育是实现人的社会化的一种基本方式。家庭体育的开展,有利于家庭建立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首先,体育是人们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运动的基本手段是身体练习,各种身体练习都是人类生活技术、劳动技术、军事抚摩的提炼与综合。人们通过自身有效的身体练习,不断增长体育运动的知识,提高体育锻炼的本领和技能,以适应社会的需要。人作为社会中个体和群体相联结的社会活动的主体,在社会生活中共同去认识和改造自然,认识和改造社会,需要良好的身体素质条件,以适应自然界不断变化的生存环境和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生活环境。这就是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对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要求。因而,从这个意义上说,体育是人们社会生活中的一种基本方式,加强体育锻炼是十分必要的。其次,体育在实现人的生活目标,实现人的存在价值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除了可以使人通过有效的体育活动,提高体质及锻炼的技能水平外,还可以使体育价值、功能体现于社会价值之中,成为社会功能的有机整体的组成部分。体育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在自然条件和社会不断变化的情况下,人能与之相适应的基本保证和重要手段。体育深层次的社会功能,能够保证人的社会化过程的正常运行,保证人们去实现特定的生活目标。深层次社会功能体现在民族自强精神、人文素质、社会公德意识、环保意识等诸多领域。

都市家庭体育的开展,有利于家庭建立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社会主义文明建设,还可在与他人的共同练习和健身活动中扩大交往,愉悦身心、调节情绪、调节精神、广交朋友、调节邻里关系。

从教育的角度来看,家庭体育健身活动具有育人作用。一方面,家庭成员在共同的体育健身活动过程中,养成了坚忍不拔、吃苦耐劳、勤奋务实的精神。另一方面,家庭体育作为家庭教育的重要的形式与内容,还对子女创新能力培养有着重要作用。其作用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可以促进儿童的身体健康,提高智力发展水平;可以创造轻松的环境,利于创造思维的发展;有利于子女的心理健康;促进子女的个性发展。

(二)郑州市家庭体育的现状分析

对郑州市家庭体育的考察,是从社会调查入手。整个社会调查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即郑州市居民家庭的体育观念、体育行为方式,体育消费。

1.郑州市家庭体育的现实观念

(1)体育在家庭中的地位

为了解郑州市居民家庭对体育的认识和体育在家庭中的地位,首先调查了居民“对家庭幸福的认识”,目的是考察居民家庭的健康观念。调查设计了理想家庭的五个目标,由被调查者根据个人意愿填写。结果如表2所示。统计认为,有“丰厚的收入”就是家庭幸福的家庭占调查总数的41.03%,而把“健康的身体”作为家庭幸福的比例为28.04%,对身体健康的关注程度不如对收入的关注。但从选项重要度排名前三位的统计结果看,“健康的身体”的选中率為29.90%,高于“丰厚的收入”(28.04%)和“舒适的住房条件”(18.69%)。

调查表明:闲暇时间参加知识学习的家庭占调查对象的大部分(52.78%),闲暇时间从事的活动依次为文化娱乐(24.95%)、体育活动(10.10%)、公益活动(9.07%)和其它活动(3.1%)。各选项比例差别较大,但在前三项选中率上,各选项的差别缩小。

以上情况说明,被调查的郑州市居民家庭,已经具有一定的身体健康和体育活动观念,体育在家庭生活中正在占据一定的位置,在有的家庭中,体育已成为家庭生活的重要内容。但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导入,社会竞争加剧,居民正面临巨大的生活压力(由于调查的对象为中青年家庭,这种压力更明显),对经济利益的追求逐渐占据主导地位。虽然人们比较关心健康状况,但为了经济利益,不得不暂放弃身体的健康。由此带来的另一个结果是从事体育活动的时间有限。另外,也说明在现阶段,郑州市居民家庭对体育的功能的认识上还局限于它的健身的功能,对体育的心理调节作用和提高工作效率的作用尚缺乏充分的认识。

(2)参加体育活动的动因

人们参加体育活动要受到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其中,内部因素是促进人们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当然,一定的外部因素也是不可忽视的。调查中在专家咨询基础上,选取了若干内外因素,请郑州市居民根据个人体会加以选择。结果表明,影响人们参加体育活动的内因主要表现为“锻炼身体”(48%)、“交流感情”(21%)、“调节心理”(19%)。表明多数郑州市民注重的只是体育的健身功能,也有一部分人开始注重体育的感情功能和心理调节功能。从郑州市民对家庭体育效果的评价来看,有27%的家庭认为体育“使家庭关系融洽”,51%的认为使“家人身体健康”,48%的认为使家人“精神愉快”,23%的认为“家人有了健康的生活方式”。也说明家庭体育活动能对整个家庭产生全面的综合的影响。

从外部动因来看,郑州市家庭体育受社区、单位体育活动的影响较大(31%),其次是“家人相互影响”(24%),“周围熟人影响”(18%),“媒体有关体育节目的影响”(17%),受体育名我影响较小(1%)。这一方面是中国传统家族文化对家庭成员行为的作用较大(文义的家族不仅是一家一族,它有时还涵盖周围熟人朋友,甚至一个地域范围)。另一方面,在现代社会,人们更愿在亲人和家庭中获得感情的慰藉。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我国医疗保险体制的改革,相当部分的郑州市人已感觉到生不起病而自觉加入体育锻炼者的行列,以下岗职工和退休人员最为典型。

2.家庭体育的行为方式

(1)家庭体育项目

体育项目的选择可以反映对体育功能的认识和体育消费情况。郑州市从事最多的体育项目依次为散步跑步(70%)、羽毛球(37%)、乒乓球(29%)、交际舞、体育舞蹈(25%)、体操(24%)(见表4)。这和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组的体育项目和比例的调查结果大致相同。这些体育项目多数是无资金投入或少投入的项目,表明郑州市体育消费水平整体不高。目前郑州市居民的家庭体育仍以消除疲劳和增强体质为主。同时消费类体育活动也占一定比例,如棋牌类活动(24%)。但值得注意的是体育消费较高的台球、保龄球(15%)和网球(6%)等对体育消费要求较高的项目也开始步入寻常百姓家。由于郑州市的特殊地理条件,游泳划船(23%)和登山(17%)占一定比例。

(2)家庭体育活动时间

调查表明,郑州市核心家庭居民参加家庭体育活动每周固定几天的只占7%,20%的家庭利用周末节假日进行锻炼,而参加体育锻炼“与季节时间心情有关”的家庭占32%,而认为家庭体育活动“没有规律”的占41%。这说明大部分郑州市居民的家庭体育活动存在很大的随意性,还没有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

(3)家庭体育活动方式

在问及家庭如何参与体育活动时,占73%的家庭表示采取与朋友同事邻居一块锻炼的形式,采取与家人一起锻炼的家庭占调查总数的24%,而参加有组织的活动的家庭为17%,家庭体育采取家庭成员个人分散练习的家庭占31%,平时分散练习,假日全家集中锻炼的占15%。说明人们愿意与亲近的人一起锻炼,在融洽的环境中进行体育活动,这也反映了人们对群体的归属感。但与国外相比,郑州市家庭体育的开展程度还不高。如日本人在问起喜欢和谁一起进行户外活动时,44%的人表示愿与家人一块,愿与朋友一起活动的占42%,与配偶一起的23%,而一个人锻炼的只有15%,郑州市居民更愿与朋友一起锻炼,这也许是由于在朋友面前他们会感觉更无拘无束。郑州市居民采取个人分散练习的家庭比重偏大,说明有共同兴趣的项目少或不愿与家人一起从事体育活动。这要求建立新型的朋友式的家庭关系,努力寻找和培养家庭成员间的共同的体育兴趣和爱好。

(4)体育活动场所

郑州市多数居民家庭在自家庭院(四合院)(43%)和公共场所(42%)进行锻炼,27%的居民家庭利用单位体育设施,而到收费性体育场馆的只有12%,其他地方占2%。这主要是由于郑州市公共体育场馆不足,不能满足多数都市居民的锻炼要求,而到收费性的场馆家庭较少,除了经济因素以外,也从一个侧面说明郑州市居民体育消费观念还需要提高。

(5)全家一起锻炼次数

全家一起锻炼次数可反映家庭体育开展程度的高低。调查表明,郑州市居民家庭每月全家一次锻炼8次以上的家庭仅占调查对象的2%,每月全家一起锻炼4—8次的家庭占28%,每月全家进行1—3次集体锻炼的家庭占43%,而不在一起锻炼的37%。说明郑州市多数家庭更多关注的是家庭成员的学习(36%)和生活水平的提高(57%),对身体健康的关注较少(40%),还没有形成体育锻炼的“家风”。在这种情况下,除了要求建立朋友式的新型家庭关系,培养共同的兴趣和爱好外,还要求家长树立“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思想,更多关注家人的健康。

3.家庭体育消费情况

体育消费就是指人们在体育活动,体育运动,体育锻炼等方面的个人消费支出,体育消费一般可分为观赏型体育消费,参与型体育消费,实物型体育消费等类型。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闲暇时间的增长。体育意识的增强以及全民健身活动的推广,体育消费已成为现代都市人的生活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已有调查认为体育消费与居民收入特别是可支配收入的高低呈正相关,家庭体育消费随家庭收入的增加而增大。对郑州市居民家庭体育消费的调查发现:月收入在1501—3000的家庭的体育消费,与其它收入水平段的家庭相对体育消费水平偏低。其原因可能是由于这部分家庭时间紧,工作繁忙,无暇体育锻炼。这部分人多数为知识分子,所以应特别重视。月收入低于500元的家庭,认识到生不起病,反而有较强的体育锻炼积极性,但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多从事无消费或低消费的体育活动。收入在501—1500元的家庭衣食无忧,体育消费意识较强。收入在3000元以上的家庭由于有较好的经济条件,所以消费水平最高。由于经济条件和体育意识的不同,体育消费的内容也不一樣(见表5)。

注:月收入在500元以下的家庭和3000元以上的家庭的户月均体育消费额是根据其家庭体育消费内容估算。

从表5中可以发现:月收入在500元以下的家庭体育消费集中在体育服装和观看比赛,各类体育消费内容比例间差别较大,购买保健品和参加旅游的家庭不多,这与他们的生活方式和经济条件有关。月收入在501—1500元的家庭和月收入在1501—3000元的家庭体育消费在个选项间分布都比较均衡,不同之处在于后一类家庭在体育器材和旅游方面的比重要高一些,而参加体育培训和观看体育比赛的比例较小。月收入在3000元以上的家庭体育消费对象主要是旅游和购买体育器材,主要原因在于这类家庭经济生活状况较好。

如果把河南省居民的体育消费水平与其它都市家庭体育消费情况横向比较,则可以发现郑州市家庭体育消费水平不高。如上海市民家庭1998年体育消费情况为:68.90%的家庭在这一年参加了体育消费,户均年体育消费566.18元。其中观赏型体育消费户均支出62.14元;参与型体育消费年支出户均100.82元;实物型体育消费户均年支出403.22元。郑州市1999年体育消费水平于此大致相当,年平均每户消费(565.68元)高于全国1998年体育消费总额(199.91元),略高于1999年全国体育消费水平(559.73元)。

四、家庭体育的影响因素

(一)社会转型期引发的一些社会问题对家庭体育的影响

目前我国正经历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市场经济为特性的现代社会转型,这在转型期间引发的一系列的社会现象有以下几方面:

在现代化的时代里,劳动方式,人口职业构成和生活方式的变化,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人将大幅度地减少他们非进行不可的体力活动,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在减少人类劳动强度,提高人类生活水平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其中有两方面对人类的身体和健康危害极大。一方面是由于大肌肉运动大幅度减少导致人类的生物结构和机能可能退化,另一方面是由于人们的身心不能正确适应现代生活方式变化而造成的各种疾病,即所谓现代都市病或文明病

1.“文明病”的蔓延

“现代都市病”也可称之为“文明病”,甚至“富贵病”。“现代都市病”区别于“乡村病”,“落后病”,是有医学根据的。我国第一次医学革命,针对的就是代表落后的传染疾病,而现在正在实施中的第二次医疗革命,对付的则是心脑血管疾病。“都市病”是由于疏离自然状态而造成的。在自然之中,人们能跑能跳,身体技能相对完善(排除营养,卫生带来的限制),而在都市里,人们行路有车,交流沟通有电话,身体技能相对退化了。再由于现代社会的电气化、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的增加,人们付出的体力劳动越来越少。现代生活中脑力劳动的人口占劳动者的半数以上,现代交通工具的使用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家用电器的普及使人们用于家务劳动的时间大大减少。另外,人们饮食结构的变化也使得营养物质不断在体内积累,从而导致心脏病、高血压、冠心病等许多疾病接踵而来。自然状态里,人们能吃能睡,生冷不忌。可在都市里,人们的肠胃日益衰落,只能按医生开出的“每日食谱”进食。不仅如此,据了解有30%的都市人经常失眠,在乡村,尽管生活条件简陋,但空气新鲜,天地舒畅,鸡犬相闻,心理相对淡,而在都市里,人们的生活工作节奏紧张,空间狭小,活动局促,易于诱发综合病症。

2.心理疾病的增多

在现代社会里,各种心理疾病患者增多,是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其中特别严重的,是青少年的精神健康问题突出。据专家预测,在今后10年的疾病总负担中精神问题仍将占据第一。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的专家们分析了目前年轻人的心理障碍症高发的原因,比如社会经济和生活的剧极变化,升学及就业的激烈竞争,劳动的重新组合,上岗下岗改革,经济观念的变化,环境的污染,人口的流动等等,他们认为,处在社会转型期的年轻人,易发精神病是正常的事情。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导致心理高度紧张和“高情感”的需求,而在家庭体育中紧张的心情被释放,情感的需求得到充分满足,观察表明,这也是导致河南省部分家庭重视体育锻炼的重要原因。

3.闲暇时间的增加

由于五天工作制的实行,国家节假日的增多,使人们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间,在闲暇的时间里,参加体育活动已成为时尚,在参与过程中不断交流感情,在轻松愉快的环境锻炼身体。

4.家庭结构

家庭结构是家庭成员的组合状况,既家庭中的代际结构和人口结构的统一组合形式。家庭结构不同,家庭功能、家庭关系、家庭的生活管理也不相同。据调查;郑州市家庭的代际结构越复杂,家庭人口越多,家庭体育的拥有率就越高。其主要原因有;一、家庭中老年人人数的增多,使子女得到更多的关爱,他们重视家庭体育对子女健康的好处,而且也有精力和时间与家人一起进行家庭体育活动,二、子女父母由于担负经济、工作、学业等负担,其主要精力并不在子女的体育教育上。在单亲家庭里,父亲或母亲所承担的责任会更多,这些都造成家庭类型对家庭体育拥有率的制约。家庭结构与家庭生活是处于动态变化之中的,从家庭的建立到中止,其发展历程带有周期性。只有把家庭结构中成员间的关系看作互动系统,从发展变化中有的放矢地进行家庭体育活动才会有效。

5.亲子关系

亲子关系是以血缘关系及共同生活为基础,以抚育、教育、赡养为基本内容的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的结合。据调查;郑州市家庭的平均幸福满意度还是较高的,家庭的幸福满意度越高,其家庭体育的拥有率也越高。探究其原因;家庭亲子关系较好,家庭成员间民主平等,相互尊重,易于沟通,现代化媒体传播,使不少家庭成员产生对体育的爱好,这类家庭更容易促进家庭体育的开展,而相反的,家长决定一切,甚至使用家庭暴力的家庭关系里,哪里还有家庭体育的空间。

6.家长素质

家长对体育的喜爱程度、体育态度、体育锻炼状况以及对子女的体育教育关注程度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家庭体育的开展。据了解,家长对体育的喜爱程度越高,家庭体育拥有率也就越高。家长中的一员喜爱体育运动,也会带动家庭中的其他成员慢慢地参加体育运动,这种影响在每个家庭体育开展好的家庭中都有體现。

7.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

1998年底在我国进行的医疗保险体制改革,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根据财政、企业和个人的承受能力,保障职工基本医疗需求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医疗改革的基本内容是,改变了过去那种医疗费由国家全部包下来的局面,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用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负担,治病花钱,已顺理成章。河南省是最早进入医疗制度改革的都市之一,居民从切身利益出发,不得不关心自己的健康,从而投身于体育活动,并把自己的家人推向运动场。

以上列举的这些方面,是与社会共存的现实,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更加深刻,它对每个家庭都产生着深刻的影响,从而对郑州市家庭体育的开展构成强大的推动力。

(二)体育锻炼的社会外部环境对家庭体育的影响

通过调查分析,影响家庭体育的因素在宏观整体方面,主要有经济水平,生活方式,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的开展。只有在人们的生活方式中有一定的余暇时间,而且有经济的保证,人们才会进行较高层次的健身需求,此外,学校体育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学校体育效果的影响,以及社会体育的开展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家庭体育的开展。在中观方面,主要是指家庭生活环境,包括家庭的结构,家庭经济状况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不同的家庭结构,不同的家庭经济状况以及家庭成员的不同关系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家庭体育的开展。在微观具体方面,影响家庭体育的因素主要有体育文化的影响,家庭成员的体育意识和体育价值观。谈晓予认为,在影响家庭体育的诸因素中,家庭成员体育意识和体育价值观更为重要,能有效地调节,控制,支配其他因素的作用。

为了分析郑州市居民家庭体育的影响因素,调查中根据专家意见,列出若干影响家庭体育的因素,请河南省居民根据自身情况和感受加以选择。结果如下表6所示。就一般而言,影响因素可分成促进因素和制约因素两大类。从表中可见,场地、时间和经济条件,是导致家庭兴起和发展的前三位因素,其次是个人的兴趣和体育要求等。与此相适应,缺乏时间、场地器材不足和经济条件不好,又成为制约家庭体育的普及和深化的前三位原因。这与人们的习惯认识相符合,也为有关部门制定家庭体育政策提供了依据。这与国外一项研究类似:影响人们参加体育活动的因素按重要程度分别为时间,设施服务因素和方便性/经济制约因素。从表中情况看要发展郑州市家庭体育,要有一定的场地器材和时间保证,而家庭的经济条件如何,是否有体育锻炼的内在要求是发展家庭体育的决定性因素。

总的来说,郑州市居民已经具有一定的家庭体育观念,能积极从事体育锻炼,愿意进行体育投资。但体育意识仍优待进一步提高;家庭体育的目的大多仅仅是强身健体,还未充分认识其健身、教育功能;体育项目以传统为主,对年轻人吸引力不大;以家庭为主题的体育活动参与程度低,体育消费水平与我国发达地区还有一定差距。从调查的整体情况看,家庭成员的受教育程度和家庭体育的观念、开展情况成正相关。时间、场地器材和经济条件,是影响郑州市家庭体育兴起和发展的首要因素。实际上这些只是家庭体育发展的外因,居民的体育观念是影响家庭体育内因。外因只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内因才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这是只是郑州市家庭体育的一些表面的现象,要想深入了解家庭体育为什么能在我国,能在河南省发生发展,必须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用社会学的方法来对郑州市家庭体育兴起和发展的原因进行研究。

五、郑州市家庭体育发展的对策研究

今后五至二十年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十分重要的时期,到2010年按2000年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2.5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400元,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报告:“按汇率计算,2020年中国人均GDP将达到5000美元,相当于1997年世界人均GDP的平均水平,而GDP的总量则可超过日本,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在这种条件下,人们的消费能力和水平将有较高幅度的增长,与此相适应,人们的家庭观念和体育意识也会不断地加以强化。

第一,体育文化进一步被广大居民接受,越来越成为一种大众的文化。人們把体育锻炼作为自觉的习惯,成为家庭提成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第二,家庭体育的内容和形式更加多样,把体育与旅游、娱乐结合起来,重视体育的调节心理、联络感情的作用。

第三,家庭将对体育有较大的投资。购买体育器材,参加体育培训,进行体育旅游不再被认为是消费性的指出,人们有更高的体育消费热情。

根据郑州市家庭体育现状和专家调查结果(见表7),笔者认为发展郑州市家庭体育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提高家庭体育在家庭功能的成份

在家庭体育日趋重要的今天,以往的研究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应该加强对家庭的研究,用理论指导实践,以使家庭体育更快地普及和发展,促进全民健身。加大对家庭体育和投资健身的宣传力度。只有强化人们的体育锻炼意识,才能使其体育活动行为趋于主动和习惯化。要丛分利用各种媒体,如报刊、电视、电台等的宣传和影响,使每个家庭都能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并引导其进行合理的体育消费。制定出有益家庭体育开展的法律法规。在制定有关家庭文化政策时,要考虑到家庭体育的开展,使之与教育政策紧密联系,可以像国外一样制定出有如“家庭节”或者“家庭体育日”之类的纪念日,使家庭体育的开展有法律的保障。建立完善的家庭体育组织机构、培训及服务体系。家庭体育的开展需要社区的支持,需要社会的广泛关注,可以成立社区的家庭体育协会或委员会,组织家庭开展社区家庭体育运动会,成立家庭体育,学校体育,社会体育一体化的组织管理体系,建立家庭体育的培训组织,设立家庭体育的服务咨询处及咨询电话等,使家庭的体育活动开展组织化,科学化。

(二)加大对体育公共设施的投资建设力度

根据中国群众体育现状的调查结果,公共的体育设施资源很缺乏,不能满足广大群众的体育锻炼需要。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不平衡状况使得大部分家庭不能购置家庭健身器材,因此,要加大对社区公共体育设施的投资,并引导家庭利用家庭器具进行简单化的健身。鼓励社会及个人投资兴建体育设施。已建成的公共体育设施应加强管理,以全方位的向社会开放。在寒暑假期间利用中小学体育资源进行体育活动。家庭体育健身服务是随着社区体育服务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体育学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众多的社会服务职能已逐步转移到社区和家庭。构建多元化家庭体育服务体系,不仅可以促进家庭和个人健身锻炼的科学化程度。冲破旧的习俗和传统观念意识,促进文明、科学、健康生活方式的普及,同时还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人力资源,推动社会的全面发展。

(三)鼓励都市居民从事体育消费

体育消费者是体育市场的买方主体。对于一个具有实际意义的体育市场来说,体育人口、体育消费欲望及体育消费水平是决定体育市场大小的三个基本要素。一般来说,体育人口越多、体育消费欲望越强、体育消费水平越高,那么这个体育市场容量就越大。因此要努力培养体育市场的消费主体,积极提倡和鼓励居民从事体育消费,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家庭的体育消费水平。

(四)《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在家庭体育中的实施

继续坚持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速工业化和都市化的进程,促进我国人口素质的提高,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进而提高人们的家庭经济收入,父母要重视对子女的教育,经常带孩子参加体育活动,培养他们的体育兴趣。把发展家庭体育作为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社区体育规划中,有计划地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家庭体育竞赛活动和家庭体育娱乐活动,促进家庭体育的发展。

为家庭体育的发展提供厚的物质基础。国务院颁布并启动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要以增强全民体质、提高民族素质、造福人类为目的的系统工程,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目标相匹配的一项重要措施,是符合现代化发展的需要,运用电视、报纸、广播、网络等媒体,加大宣传力度,要让全民健身进入到每个家庭,深入每个人的心田,树立科学正确的体育观念,提高家庭成员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观意识。只有参与体育锻炼的自我意识得到强化和端正,价值取向和实践活动的价值目标明确,人们参与体育活动的行为才能趋于主动和积极。

(五)应多承办社会或家庭运动会的开展

随着体育社会化的不断发展,全民健身运动使家庭体育活动蒸蒸日上,举办社区家庭运动会成为社区活动的一项主要内容,积极参与家庭运动会是家庭与社会交流的重要手段,是家庭圆满与社会安定的共同体现。

发展家庭体育,政府必须:加强宣传导向,强化家庭体育观念;优化生活方式,消除现代文明病的负面影响;加大社会体育的投入,缓解家庭体育设施的不足;开放现有体育场地,为家庭体育提供必要条件;举办各种类型家庭体育运动会和家庭体育节,扩大家庭体育的组织形式;加强家庭体育指导,传授体育锻炼方法;建立有关促进家庭体育发展的政策和法规,为家庭体育良性发展保驾护航。

六、结论

(一)家庭体育是以家庭成员为活动对象,以家庭居室和周边环境为活动场所,根据家庭成员爱好和兴趣组织选择活动内容和方法,达到促进家人身心健康目的的体育活动。家庭体育是社会发展到一个阶段的产物,是随着社会生活的现代化和人本化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已经成为现代大众体育的重要内容。

(二)对郑州市家庭体育兴起和发展情况的问卷调查和实际观察,表明河南省居民已经具有一定的身体健康和体育活动观察,体育在家庭生活正在占有一定的位置,但在对体育功能的认识上还缺乏整体化观念,特别是对体育的心理调节和提高工作效率的认识还较为薄弱。

(三)对郑州市家庭體育的行为方式的调查,得出了与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大体相似的结果。说明河南省的家庭体育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还未形成较为固定和行之有效的模式。河南省居民家庭的体育消费水平,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与国内经济发达地区、沿海地区相比尚有差距。同时表明,影响家庭体育开展的最重要的因素,仍然是场地、时间和经济发展水平。

(四)研究表明,引起河南省居民家庭`体育兴起和发展的原因,首先是有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所引起社会生活发生重大的变化,引起人们的生活观念和体育观念的更新。在社会转型期所发的某些社会现象和问题,如文明病的蔓延、闲暇时间的增多、心理疾患的增多、家庭婚姻观念的转变等,均激发了家庭对体育活动的内部需求。此外,中国特殊的国情,对家庭体育的现代发展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郑州市家庭体育的发展也有其自身的地域特点、人文特征和社会氛围,可以说,有着发育家庭体育的肥沃土壤。

(五)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持续发展,为郑州市家庭体育的进一步提供了重要的支撑条件。在未来十年内,河南省的家庭体育可能会出现如下趋势,即体育越来越成为一种大众的文化,家庭体育的内容和形式更加多样,体育消费将有大幅度的增加。

七、建议

家庭体育的内容和形式更加多样,方法和手段更加科学,目的由防病健身向促进心理健康发展。未来独生子女时代和老龄化社会,需要家庭体育的开展由独立型向联合型发展。家庭将对体育有较大的投资,购买体育器材、参加体育培训、进行体育旅游等不在被认为是纯消费性的支出,体育旅游有望成为家庭体育消费的主体。家庭体育将逐步形成以政府参与、社会管理、多层次、多渠道并存的大众体育局面。家庭体育将和学校体育、社会体育相互渗透,形成“学校体育、家庭体育、社会体育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家庭体育更加普及,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和普及,体育文化进一步被广大居民接受,越来越成为一种大众的文化。人们把体育锻炼作为自觉的习惯,成为家庭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家庭体育的功能和目标更多元化,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进步,家庭体育更多地由健身功能转变为健心和提高家庭成员的社会适应性方面。人们从事家庭体育的目标相应地由增强体质向调适心理状态,进行意志品质教育和家庭成员的再社会化方面转移。

参考文献:

[1] 邓伟志.家庭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67-96.

[2] 顾渊彦,李明.21世纪中国社区体育[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3] 李海燕.略论现代小康生活中家庭体育的作用和形式[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0.3(1):34-36.

[4] 张燕中,王静.我国都市化进程与家庭体育发展的探讨[J].首都体院学报.2003.15(3):8-9.

[5] 袁铁民,刘勇,马景卫.我国现代家庭体育的发展趋势[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37(4):156.

[6] 任海.国外大众体育[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1.

[7] 闫丽慧.浅仪国内外家庭体育的兴起与新理念[J].山东体育科技.2003.25(3):80-81.

[8] 倪同云.国际大众体育发展趋势的研究[J].体育科学.1998.18(3):22-24.

[9] 范宏伟,刘晚玲.21世纪我国家庭体育发展思考[J].湖北体育科技.2003.22(1):28-30.

[10] 张新安.发挥家庭体育优势,奠定终身体育基础[J].肇庆学院学报.2003.24(5):60-61.

[11] 周挺.成都市都市居民家庭体育消费现状调查[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31(2):33-34.

[12] 宾洲,许方龙,黄祁平.论知识经济与家庭健身体育[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37(4):29-31.

[13] 陈海燕.安徽省家庭体育现状调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6(4):449-450.

[14] 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0:66-69.

[15] 王则珊.终身体育[M].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94:28-35.

[16]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214-223.

[17] 俞继英.家庭体育健身[M].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

[18] 张洪顺,赵博.佛山市家庭体育消费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1.25(4):18-19.

[19] 郭戈,刘静霞,王耀文.我国家庭体育及其研究进展[J].体育学刊.2005.12(15).

[20] 周传志.武汉市家庭体育现状与发展建议[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6(2):162-163.

[21] 周传志,翟爱民,杨冉.家庭体育与全民健身体系的构建[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39(5):76-78.

[22] 周传志.我国家庭体育发展探析[J].体育学刊.2002.9(4):40-41.

[23] 周传志.我国新时期家庭体育的作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2):158-160.

[24] 陈济川.家庭体育——实现全民健身运动可持续发展的落脚点[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31(2):51-53.

[25] 王世哲,何步文.家庭体育与人的社会化[J].卫生职业教育.2005.23(13):41-42.

[26] 李国华,邹瑜.中国都市家庭变化与家庭体育服务初探[J].体育与科学.2004.25(1):12-13.

[27] 张亚辉.新世纪立体形家庭体育教育模式可行性探讨[J].体育文化导刊.2002.4:72-73.

[28] 谈晓矛.开展家庭体育,推动全面健身[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1.17(2):70-71.

[29] 车建平.中国都市家庭网与家庭体育初探[J].中国体育科技.2000.36(10):19-21.

[30] 朱柏宁.上海市居民体育消费状况的调查及思考[J].体育学刊.1998.15(2):22-24 .

[31] 钟天郎.上海市民家庭体育消费的现状及对策[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1.25(2):11-12.

作者:张祝平

第2篇:成都市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要笔者以成都市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为主题,采取实地调研的方式,于2013年8月26~31日先后对成都市农业委员会,郫县、龙泉驿、崇州市农村发展局及郫县安德镇3位农场主、龙泉驿“溜鸡哥”家庭农场、崇州鸿宇家庭农场进行了为期1周的走访调查。从成都市政府和家庭农场主两个方向着手进行深入研究,分析了成都市家庭农场的发展现状及发展成果,并在这个过程中得出制约家庭农场发展的问题:认定标准不确定,政策支持不足,生产要素约束发展,社会服务不健全,经营者素质普遍不高等。最后,针对目前存在的这些问题,笔者从对家庭农场的认识、标准认定、制度建设及扶持政策、解决发展中生产要素约束等方面给出建议,以期为促进成都市家庭农场的健康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关键词家庭农场;规模经营;土地流转;政策支持

Key wordsFamily farm; Scale operation; Land circulation; Policy support

家庭农场这一新型农业经营模式来源于欧美,在我国成为种养大户的升级版及有益补充,表现为一种以适度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农产品销售品牌化为特征的,以家庭为经营单位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21世纪初以来,上海、湖北、吉林、浙江、安徽等地积极培养家庭农场,在发展模式和学术研究方面都有可喜的成果,而成都市作为副省级城市中唯一的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及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其家庭农场发展却还面临许多问题,并且关于成都市家庭农场的相关研究还很鲜见。因此,笔者以成都市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为主题,以农业产业化理论、土地产权理论和规模经营理论等学科理论为指导,采用文献研究方法、实地调研及焦点小组访谈法,从成都市政府和家庭农场主两个方向着手,在总结国内外成熟发展模式和优秀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成都市发展现状和本土特色,从家庭农场认定标准、扶持政策、社会化服务体系、生产要素约束等几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1成都市家庭农场发展背景及经营现状

1.1成都市关于发展家庭农场的相关政策

在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出台后,成都市农业委员会在同年2月下旬发出了《关于报送家庭农场等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情况的通知》,要求成都市各区(市)县要认真统计本地区现有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情况,推荐借鉴性、推广性强的典型案例,以梳理典型材料,制定推荐措施。2013年4月中旬发出《关于开展家庭农场调查工作的通知》,按照农业部和省农业厅的要求,对成都市家庭农场的发展状况进行深入调查,并以此次调查资料和结果为基础,分析研究四川省成都市现有家庭农场的基本情况。据成都市农业委员会同志介绍,2013年底将在成都市树立50家示范性家庭农场,并配以具体扶持政策。

目前,成都市工商系统已提出了初步扶持举措。第一是名称上的扶持,即允许申请人将“家庭农场”这特殊符号作为企业(个体工商户)从事农业种养职业的行业特色与组织形式。第二是对主体的支持,即经营者可以在主体类型上选择成为个体工商户或者个人独资企业。第三则表明了政府优先支持家庭农场发展的态度,待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后,再确立新的工作思路与总体原则。

成都市各区县也根据各地的情况探索出了适合本区域内家庭农场注册、发展的相关政策。温江区政府在2013年8月19日印发了《成都市温江区家庭农场注册登记暂行办法》,该暂行办法明确规定了家庭农场的具体含义、办理注册登记的必要条件以及政府各相关部门的职责等,成为成都市首个家庭农场认定标准。都江堰市委市政府也于2013年8月出台了《关于鼓励发展家庭农场的意见》,并印发了《都江堰市家庭农场(庄)管理暂行办法》,对家庭农场(庄)的认定条件、管理申报程序和示范家庭农场的退出机制等做出了明确规定,出台了对示范家庭农场的连续3年财政专项补贴、一次性奖励等财政扶持政策。

1.2成都市家庭农场发展经营现状

2013年3月8日,四川省首家家庭农场在龙泉驿区注册成立。截至2013年11月,按照农业部确定的相关统计口径(经营者具有农村户籍、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力、农业净收入占总收益的80%以上、经营规模粮食作物3.3 hm2以上、经济作物1.3 hm2以上,土地流转期限在5年以上),汇总各区(市)县农业部门统计数据。成都市有家庭农场833家,其中种植业597家(71.7%),养殖业172家(20.6%),种养结合53家(6.4%),其他11家(13%)。其中,龙泉驿已经工商注册的家庭农场有89家,在全省市州领先。

成都市家庭农场经营耕地总面积3 344 hm2,平均每个农场经营规模为4 hm2;经营总收入2.49亿元,平均每个家庭农场收入29.9万元;劳动力总数3 747人,其中家庭成员2 415人,平均每个家庭有劳动力2.9人。家庭农场中种植业占总数的71.7%,经营耕地面积3.3 hm2以下的占总数的50.1%,全年经营收入在50万元以下的占总数的63.9%。

家庭农场的经营者总体上是具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家庭,多数以未注册登记的种植养殖大户(自然人)形态存在,均以家庭适度规模经营模式开展农业生产经营。家庭农场的劳动者主要是农户家庭成员,多数也有短期或季节性雇工,其中郫县、龙泉驿区、崇州市、都江堰市、双流区等地具有代表性,发展模式相对比较成熟。

1.3成都市家庭农场发展经营模式

1.3.1

特色种植业。依托成都周边地理优势,开展优质粮油、生态蔬菜、花卉苗圃的规模化种植。譬如鸿宇家庭农场,该农场在崇州市的用地规模高达20 hm2,主要从事有机蔬菜和优质粮油的种植,坚持生态环保理念探索出稻田养鸭等循环经济,目前运用的反季节错位种植模式销路广、收益大,蔬菜远销南京、天津,年产值达到40多万元。又如郫县某有机蔬菜种植户承包土地约1.3 hm2,专营有机蔬菜,并且通过微博与顾客互动,订单式营销,实现品质高、市场广、收益好的良性循环。

1.3.2

养种结合模式。主营养殖业的同时发展种植业,二者相互支持,多渠道开拓市场,发展自主品牌。四川省首个注册家庭农场的龙泉驿区农场主朱福顺经营自主品牌“遛鸡哥”,通过养殖山鸡,与成都市各大超市合作将自主品牌的鸡蛋推上了市民餐桌,并且在养鸡的同时利用有机肥进行特色有机蔬菜种植。朱福顺还以其独特的营销方式爆红网络,自我营销并迅速打开成都市场,实现了年产值800万元。

1.3.3

种养及餐饮旅游综合开发模式。集种植、养殖、观光、餐饮、农产品开发于一体的发展模式实行多样化发展、产业化经营。虽然在调查过程中尚没有成型的样板案例,但是结合众多农场主的农场规划和成都市场的特点,这种模式必将成为成都众多农场的发展方向。以龙泉驿区朱福顺为例,他投资近百万用于农庄的打造与扩展,使农场在原有养殖场的基础上扩张,形成了具有约2.7 hm2土地规模,囊括了餐厅区、种植区和养殖区3个功能区的农庄,同时将“遛鸡哥”家庭农场客户体验店开到市区,多样化经营模式已见雏形。

2成都市家庭农场发展的问题分析

2.1家庭农场认定标准的问题

虽然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了家庭农场的概念,但是家庭农场的真正内涵、认定标准、登记办法都没有一个可以适用于各个地区的统一规定。农民在积极发展家庭农场的同时也有所疑虑,比如,适度规模经营中的“适度”如何界定,什么样的家庭农场才可以或不能享受国家政策补贴,家庭农场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是否与企业、公司一样等。这些问题到目前为止都没有明确规定。现在的家庭农场多数是按专业合作社等注册登记的,在农业经管单位备案认可,大部分是自发、合伙经营,难以得到法律的保护。调研中,农民反映由于农作物种类繁多(粮食、蔬菜、水果、花圃、经济作物)、养殖业多样化(畜牧、渔业),各具特点,切忌对家庭农场的种植面积、养殖栏数划定统一门槛,即“一刀切”的方式并不合适[1]。

农场成立的标准尚未明确,农场主的身份要求同样引人关注。家庭农场主作为新型职业农民,应该对其实行登记注册、颁发证书。成都统筹城乡综合改革多年,户籍制度改革已淡化了农民与城市居民的城乡身份。如农场主的身份要求、户籍限制、学历限制,以及城市居民能否到农村经营家庭农场,都是急需解答的问题。对于家庭农场和农场主的身份认定是家庭农场成立发展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这将直接影响相关扶持政策的制定以及家庭农场未来的发展。

2.2家庭农场政策支持问题

当前,对于农村合作社、种粮大户、农村龙头企业等农村组织形式都有财政补贴、税收、运输等各方面的优惠政策,但对于家庭农场尚无针对性扶持政策和相关配套政策。调研中,农民反映成都市近年来的农业专项扶持资金实施中,在部分地区存在着农业经营者以套取政策资金为目的做表面文章,虚假宣传,在获得配套资金之后从事与农业生产不相关的投资活动的现象。这不仅浪费了政策资源,也严重打击了真正从事农业生产人员的积极性。

家庭农场政策支持应解决好以下问题:①家庭农场政策支持是普惠的还是要针对具体项目;②原有农业政策支持与专门针对家庭农场的政策支持是重叠互通的,还是要另外规定;③如何使农业政策支持真正落实到家庭农场的发展中。家庭农场政策支持不仅指政策的出台,更包括政策的执行和后期跟踪监督。

2.3家庭农场发展的生产要素约束问题

在经济学中,生产要素指的是在社会生产经营过程中需要的所有社会资源的集成,其中囊括了劳动力、资本、土地、信息、技术等多种要素。这里的生产要素约束问题是指土地问题、融资问题、劳动力问题等。

2.3.1土地问题。

2.3.1.1土地成本过高。在近期的媒体报道中,土地流转“瓶颈”是国内不少地方发展家庭农场的一大障碍,而先行先试的成都市在这方面却有先天优势。笔者在调研中了解到农民都十分愿意将土地流转出去,因为成都市周边县区的土地流传价格高,农民流转收益可观。土地租金价格的不断上涨却增加了成本,压缩了农场主的利润空间,使农场主经营成本变高。龙泉驿区是12 750元/hm2左右,郫县安德镇的土地租金从2011年的6 000 kg大米价/hm2逐渐上涨到2013年8 660 kg大米市价/hm2。就目前来看,上涨趋势并没有得到缓解,所以家庭农场扩大生产规模主要面临的压力是如何协调农场主与流转土地农民之间的利益纠纷,如何降低土地成本,这将直接影响农场主的正常生产和扩大生产规模的积极性。

2.3.1.2土地的使用权限有限。《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第26条规定,经批准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改须经原批准机关批准;未经批准,不得改变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土地用途。家庭农场是规模经营,需要放置农具的工具房和农作物的仓储房,若修建房屋,这就意味着农场内土地硬化改变了土地用途,这是农场主面临的一个难题[2]。

2.3.2

融资问题。调研中,每个农场主都谈到这个问题。由于从事农业经营效益低、收益慢、受自然因素影响大,投资收益风险大,并且农场不能像企业一样获得厂房、土地等的产权作为担保财产,所以银行基于自身考虑不愿贷款。个别能通过个人资源获得担保贷款的,同样会遇到贷款额度低、期限短、利息高等问题。调研中还了解到成都市周边家庭农场主获得贷款者很少,遇到集中需要资金时,绝大部分都是通过熟人借款。对于经营多年,财力人脉广的农场主来说,私人借款可行,但是对于新办农场主,阻碍其家庭农场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就是启动资金和贷款资金的缺乏。家庭农场在经营初始阶段需要集中投入大量资金,然而大多数新办农场由于拥有的固定资产较少,难以通过资产抵押等方式得到银行贷款,以至于影响了新办农场主扩大经营规模和引进新型生产设施,不利于其长效发展,因而有针对性的融资渠道的开拓已经迫在眉睫。

2.3.3

劳动力问题。劳动力成本高成为推高家庭农场成本的突出因素。调查发现,由于大多数青年入城务工和农村人口的老龄化,使得农场主雇工年龄结构偏大,劳动能力受到很大影响。成都周边各区县的基本工资都是70~80元/d。在郫县,有农场主反映在其农场上班的男性年龄全部在50岁以上,最大的70岁;在崇州,调查发现职工年龄也都在45岁以上,多为女性。对农场主而言,意味着投入产出失衡,用工成本高。

2.4社会服务不健全

2.4.1

风险问题。调研中,农场主纷纷反映抵御风险的能力有限,主要指自然灾害的风险和市场风险。农业生产对外部环境变化敏感,受气候等自然因素影响大,造成农产品生产经营风险大。龙泉驿区朱福顺经营的养鸡场在2013年遭受了“禽流感”的侵袭,2万多只鸡被全部宰杀,损失巨大。一些普通的家庭农场一旦遭灾,损失惨重,忙碌一年可能连土地租金都交不齐。再有就是市场风险,市场竞争日益加剧,若种植技术落后,经营理念不更新,决策不准,没有完备的销售渠道,市场判断失误都会带来较大的损失,一般的农场主难以承受。普通的保险公司也因为农业经营风险大、收益低而不愿意为农产品生产提供有效的保险。这就需要政府或社会组织给农业生产者提供有效的风险保障金,解决农场主的后顾之忧。

2.4.2

技术和市场平台问题。农民在农业经营中对技术、人才、信息、市场、服务等要素的需求较大,单靠农民或经营者去完全适应市场确实力不从心。农民对成都市在农村技术服务方面的工作比较满意,但农场主在市场经营中没有统一的市场平台,只能依托原有的菜市场、超市等主体参与市场,物流、摊位等中间环节多,种植户在经营流程中得不到实惠,也推高了市民生活成本。如郫县的蔬菜,从农田到市民手中,价格翻了一番[3]。

2.5经营者素质问题

成都市现有农业生产从业者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在调查组调查过程中发现大多数农场主都是初中文化水平,高中生、大学生较少。较低的文化程度和缺少专业培训使得农场主在种植技术、营销、市场信息把控和风险控制上处于劣势,尤其是市场营销和风险控制上,急需专业培训。只埋头种地,不抬头看市场,最终被市场淘汰者很多,在这些农场主中,虽然有微博卖菜哥,有街头“遛鸡哥”,但是多为个人行为,存在偶然性。

3成都市发展家庭农场的对策建议

3.1尽快制定家庭农场的认定标准

3.1.1

家庭农场应名副其实。从表面来看,家庭农场认定标准首先应关注两个关键词,即“家庭”和“农场”,事实上的家庭农场需要满足这两个条件,即是家庭所办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农场。因此,需要坚持少制约、少干涉、少附加相关要求的原则,在禁止提出不科学、不合理的要求和规范的基础上,通过畅通的审批渠道为家庭农场的有效发展营造一种合适的准入环境。家庭农场主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状况,在多种主体类型中进行选择登记。在成功申领“家庭农场”执照之后,农场主可以自由选择个体工商户或者企业,前者在进行种植、养殖等一系列生产经营活动时,一切税种都将免收;而后者则是免征其企业所得税。

3.1.2

在实地调研基础上,采用自下而上的方式制定认定标准。家庭农场以多层次、多样化和多形式为主要经营特点,其规模经营的根本目的就是获取综合效益。这种适度的规模经营既可以提高耕种地的产出率,也可以有效提高农场的生产效率并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适度的规模经营对于农场主自身经济状况和农场未来发展都至关重要。经营规模过大或者过小都会影响到农场生产效率的提高和经济效益的获得。

例如,从成都市郫县家庭农场的实际情况来看,当地家庭农场土地规模普遍不大,平均每户在2.3~2.7 hm2,大的有超过6.7 hm2的。所以在制定认定标准时,要做到因地制宜,以土地规模适中为参考标准。建议根据经营规模大小分为大型家庭农场、中型家庭农场和小型家庭农场,然后按照所在地区、类型、产业等制定不同的标准,严格规范家庭农场的认定程序,使标准的制定更加贴近真实情况,可行性更强。

3.2对农场主认定标准的建议

3.2.1

取消城乡居民之间身份差异的人为“标签”。中央对家庭农场给出的文件中明确要求农场主拥有当地户口,但成都市早已启动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2010年11月9日成都市颁布了《关于全域成都城乡统一户籍,实现居民自由迁徙的意见》,农民和市民的界线已经很模糊,现有的二元分割的户籍制度成为家庭农场发展的制度障碍。同时,在调研的过程中也发现不少异地承包土地的农场主。所以,基于成都市统筹城乡配套改革的背景,农场主的身份应采取更加灵活的户籍开放政策,这也有利于工商资本下乡进入家庭农场,可探索家庭农场的“合伙人”模式、“公司+家庭农场”模式等[4]。

3.2.2

实行经营者择优原则。家庭农场经营者应该要有一定的准入条件,在农场主文化水平和专业技术方面,建议设定一定的门槛,提出适当的要求。由于家庭农场在运营过程中完全参与市场竞争,必须做到专业化生产、社会化协作和规模化经营,这就要求农场主具备敬业精神、较高水平的农业技术和市场意识,要在农户自愿申请的基础上择优选用。实地调研的情况也证实,成功的家庭农场在专业和市场开拓方面都很出色。

3.3推进制度建设,优化家庭农场政策扶持

3.3.1科学制定项目指南,严格项目申报。

3.3.1.1科学制定项目指南。根据农业产业的特殊性,通过基层调查后,深入了解成都市各大种养户的实际情况,据此拟定将种粮大户转变为家庭农场的扶持方案,制定项目指南。

应当通过各种形式选出一批重点领域或者有示范作用的家庭农场,作为成都市的试点对象,给予专项资金支持和政策优惠。就目前而言,享受该扶持政策的对象主要分为四大类,即种植业家庭农场、种养综合性家庭农场、水产业家庭农场和循环农业型家庭农场。其中,接受政策优惠的家庭农场主必须符合以下几个主要规定:一是必须拥有成都市户籍并且以农业生产为主业;二是必须具有高中或相当于高中及以上的学历;三是应持有成都市农广校以上部门颁发的“绿色证书”且具有5年以上种养经验等。同时,在家庭农场建设的规模、所具备的技术、设施设备和经营管理方面都有明确的规定。

3.3.1.2

严格审查家庭农场项目的申报。在家庭农场项目申报时,申报人需要携带相关证明材料,譬如家庭农场建议书、家庭农场项目申请表、有关流转土地(承包地、养殖水面或非基本农田)合同和相关权证、“绿色证书”,及时向所在乡镇或街道经管站进行申报。在实地审查考核后,该经管站将签署意见并连同申报材料一起送达区农业、水产、农经主管部门进行审签。在审核过程中,各区农经部门需要和区财政局合作,在审核汇总后联合行文,分别报送成都市经管局和财政局。这种多层次、多方面的严格审核才能保障所申报的家庭农场项目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3.3.2

加强家庭农场政策支持力度,形成叠加效应。参考国内外农业补贴政策,国外和我国东部地区对农业补贴额度较大且补贴项目很多。根据对成都市家庭农场的实际调研,发现各农场主对政府加大补贴力度的政策期望很大。建议成都市政府扶持的家庭农场项目增大补贴范围,加大补贴力度。凡被认定的家庭农场,优先安排承担各类农业项目,优先安排国家各类支农补贴,市、县区级财政及各类资源予以倾斜扶持[5]。具体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在得到种粮直补、农药补贴、良种补贴等补贴的基础上,地方政府可以根据各个家庭农场的实际情况另外提供适度的土地流转补贴。②对于新建立的达到一定规模且符合相关标准的家庭农场及其他具有法人资格的农业市场经营主体进行专项补贴和奖励,同时应重点补贴和帮助那些正在建设和完善农场基础设施、引进和运用农业新技术的家庭农场。③应该坚持不同问题不同对待的工作原则,对不同的家庭农场给予不同的优惠政策,适度减免部分家庭农场在加工、流通等环节上产生的税费,对于农产品出口的这些家庭农场而言,实施出口退税政策更为合适。④通过实施各种优惠政策和资金补贴,构成较为完善的农场扶持体系,进而促进叠加效应的形成。对于家庭农场的发展,宏观的鼓励并没有身边工作模范、经营典型这些微观实例的带动作用大,因此可以通过开展优秀家庭农场评选,树立经营典范,提高农场经营者的积极性。

3.3.3

注重政策落实监督,做好跟踪服务。政府制定的扶持政策要落实到实体农场项目上。首先,要做到专款专用,政府应加强实地考察,杜绝做表面文章、虚假包装、以套用政府扶持款为目的的行为,使从事第一产业的家庭农场真正从农业补助中获益。其次,处理好其他农业扶持政策与家庭农场扶持政策的关系,严格审查扶持政策的申报者,禁止已享受过补贴的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通过不法行为进行重复申报,要做到把优惠政策给到真正需要的家庭农场经营者身上,保障成都市农场的健康发展。最后,在给予财政补贴后,应加强实地考察和监管。一方面要健全家庭农场的备案管理,并在项目库管理中对其加以帮助,指导部分家庭农场的发展与建设;另一方面是做好对家庭农场的监控工作,帮助农场经营者完成经营日志,从检测内容和经营日志中研究分析存在的发展问题并予以解决。

3.4着力解决家庭农场发展中的生产要素约束问题

3.4.1

探索土地流转配套机制,放宽家庭农场基建用地的限制。土地流转费事关流转双方的切身利益和家庭农场的稳定发展,必须兼顾公平与合理。而确定合理的土地流转费标准是保障公平的首要条件,这个标准的建立要以本镇、村的实际情况为基础,研究制定有关土地流转双方的协商与合作机制,比如两者之间的价格协调机制、利益联结机制以及纠纷调解机制,从而促使和保障土地流转关系的稳定与集中。在建设家庭农场的过程中,存在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如农药站、农资农具、农产品看管和储存场所等。针对需求,政府可以考虑适当放宽耕作土地使用限制,一方面放宽限制,在不破坏耕作层的前提下分配一定基建配额,以满足家庭农场发展过程中的建设需求;另一方面,政府做好规范管理,严格监管土地使用情况,一松一紧,既体现了政策的灵活性,又解决了家庭农场发展中的实际问题。

3.4.2

强化信贷支持,保障家庭农场的资金需求。在调研过程中,众多农场主一致反映融资难、贷款难的问题,对政府出台相关政策的期望很高。政府应加强对家庭农场的信贷支持,建立起配套的担保和保险制度。①针对目前家庭农场产权不明确,抵押困难情况,政府一方面应加快家庭农场的产权确认制度建设,尽早解决耕地的抵押权问题,赋予承包土地抵押的权利。这方面可借鉴宁波市江北区的经验,宁波市已出台了《关于江北区农村“两权一房”抵押贷款工作的试行意见》,提出了“土地承包经营权质押贷款”、“股份经营合作社股权质押贷款”、“农村住房抵押贷款”3个支农惠民贷款产品。②建立健全农村金融体系,改革现有的农村金融建构,形成以农村信用合作社为中心,商业金融、政策性金融、合作金融与小额贷款组织为辅助的现代化农村金融体系,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三农”的信贷投放。③由实地调研情况来看,银行贷款利息很高,甚至达到家庭农场的利润水平,针对这种情况,政府应当给予适当的贴息政策。④对达到一定标准的农场,在政策上给予倾斜,比如开通绿色通道,简化贷款程序,使资金及时有效地用到农场发展上去。

3.4.3

加大农业宣传,培育年轻人对从事农业生产的兴趣。在农村地区,加大对农业生产的宣传,通过建立家庭农场见习制度,鼓励农村青年学习有关农业生产、农场经营和管理的知识和技能,助其“子(女)承父业”,引导和鼓励“返乡农民工”“创业大学生”等群体成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尤其要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创业,争做新型农业经营者,从而形成一批有文化、高素质、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业经营队伍,使家庭农场这种农业模式得以继承和发扬光大。

3.5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

从国外经验看,包括美国在内的发达国家的家庭农场,无不需要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帮助与扶持。如拥有农协的日本,拥有农业推广局、农场主家计管理局和其他社会服务组织的美国。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主要涉及产前、产中、产后3个层次。

3.5.1

加强技术支持,向现代化农业发展。①对家庭农场经营者进行农业专业技术培训,在优质种子的挑选和播种、机械化生产、标准化生产、农作物害虫防治和农业生产的安全性上加大培训力度。②联合高校和科研机构,帮助双方建立联系,组织科技工作者深入农业生产经营第一线,及时解决家庭农场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难题。③加快农业基础建设,在设施设备上达到现代农业的要求,积极帮助家庭农场引进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并鼓励农场自身开创新技术并保护其知识产权;提高农业终端产品的多样性,发展多功能农业,从而发展和完善现代农业的产业结构。

3.5.2

构建信息网络,把握市场行情趋势。对于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下生存与发展的家庭农场而言,有关农产品市场的信息对家庭农场的发展至关重要。农场主不掌握真实有效的产品信息,就无法在市场经济中立足。农产品产销环节都对市场供需信息有很大的需求,政府应承担起信息服务的责任,通过充分发挥宏观调控职能,建立健全的、多渠道的、多元化的、多层次的社会大市场信息网络,从而利用该信息网络及时、全面、准确地收集和完善市场信息,为家庭农场的生产和发展提供一系列的相关信息,帮助其准确判断农产品市场的发展变化,有目的地调整种植种类和种养量,减少市场风险。

3.5.3

健全交易平台,减少中间流通环节。对于健全农产品交易平台,首先要加大对现存农产品流通体制的改革力度,通过完善市场中介组织,将家庭农场和社会大市场相联系,最终形成农产品从收购到最终销售的一条龙服务。同时,建议政府建立配套的农产品流通中心,设定准入门槛(包括安全、质量、供应等方面),采取不收费或者减少收费的模式,减少中间环节和中间收费,让农户和消费者都从中受益,在开拓市场、建设品牌过程中给予政策扶持和具体帮助。

3.5.4

建立农业风险防范机制。对于农业风险的防范,政府理应承担其关键性的职责,通过各种有力有效途径对农业风险源进行防控,从而降低其相关损失。首先,应当建立健全监测预警体系,尤其对突发性自然灾害及重大动植物病虫害加以追踪监测,并及时进行控制。其次,将政府与市场相结合,各司其能,尊重农民意愿,不断加大农业保险体系的建设力度。积极引导保险公司进入农业保险领域,由政府承担全额或者一定额度的保险费用。最后,推动农业信息平台建设。农业市场风险也往往是由于信息匮乏所致,因此,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必须跟上家庭农场发展的节奏,从而使得农民能够获取及时有效的市场信息,将信息运用到生产中,致力于农产品经营。

3.5.5

落实已有的农村人才培养计划。2012年成都市出台《成都市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2—2020年)》和四川省首个《关于加强农业职业经理人队伍建设试行意见》。这些规划和措施内容详细,目标明确。基于已出台的农村人才培养计划,建议一是扩大培养对象,只要是家庭农场的农场主都应该是这些培训计划的对象;二是将规划和措施落到实处,培训内容要更具有实用性,采用“菜单式”服务。在调研中了解到基层政府在技术培训方面出台了很多具体措施,包括建立农业指导站,聘请专家指导,定期培训。如郫县安德镇举办的“百名精英农民培训”活动,在技术方面已经做了很多工作,得到了普遍认可。农场主特别需要具备市场意识和驾驭市场能力,以及企业经营管理能力,建议重视相关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4结语

笔者以成都市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为主题,从成都市政府和家庭农场主两个方向着手,对成都市农业委员会以及郫县、龙泉驿区、崇州市的农村发展局和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家庭农场进行了实地调研,对成都市家庭农场的情况有了全面的了解,并就成都市发展现状、有利条件、发展成效、存在问题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成都市家庭农场主要从种养大户发展转变而来,这得益于成都市的城乡一体化政策的实施。在这个过程中,鼓励和推进土地流转,为家庭农场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调研的情况来看,成都市已经出台了家庭农场认定的试行条例,并发展起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示范家庭农场,虽然目前的财政补贴力度还比较小,但是相关政策已经开始推进,比如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训、示范家庭农场的认定和奖励、成都市蔬菜产销平台“菜易通”的建立等。可以看出,成都市家庭农场发展迅速,培育了一大批新型职业化农民,解决了很多农民的就业问题并增加了农民的家庭收入,加快了成都市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当然,成都市家庭农场也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家庭农场认定标准问题、家庭农场政策支持问题、生产要素约束问题、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的问题、农场经营者综合素质普遍偏低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笔者提出如下对策建议:一是深刻认识发展家庭农场的重要意义;二是尽快制定家庭农场的认定标准;三是推进制度建设,优化家庭农场扶持政策;四是着力解决家庭农场发展中的生产要素约束问题;五是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

我国已经加快了进入全球市场的步伐,农业面临着和世界市场的竞争,农业的现代化迫切需要家庭农场这种适度规模经营等方式解决传统小农经济分散经营与世界大市场的矛盾。但是,规模经营不是简单的土地集中生产,更不是重拾集体化之路,只有在稳固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基础上,通过深化农村市场化改革,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及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等方式来解决。同时,笔者认为推进家庭农场发展是我国农业发展的趋势,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与我国目前社会及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参考文献

[1] 李俏.家庭农场发育的内在机理、政策演化与推进策略[J].广东农业科学,2014(22):196-199.

[2] 李京颖.限购令法律问题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2.

[3] 李买生.家庭农场理论研究综述[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3):43-45.

[4] 周锋.户籍制度改革背景下的城市新兴人口犯罪侦防对策研究[D].重庆:西南政法大学,2013.

[5] 柳建国,徐志连,王崇志,等.宿州市家庭农场发展的探讨[J].浙江农业科学,2014(4):604-606.

作者:何劲 黄瑾

第3篇:对都市型农业的认识及其对建设都市型农业高校的思考

【摘要】建设现代都市型农业高校要符合都市型农业发展的要求,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高等农业教育体系,引领和服务都市型农业的发展。本文通过分析都市型农业的特征及其对都市型农业的认识,提出建设现代都市型农业高校应努力的方向和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都市型 农业 农业高校 办学 思考

1 都市型农业的由来

日本是世界上出现都市农业较早的国家。“都市农业”词语最早出现是在1930年出版的大阪府农会报杂志上,把以易腐败而又不耐储存的蔬菜生产为主的,同时又有鲜奶、花卉等多样化的农业生产经营称之为都市农业。上世纪60年代初,随着日本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城市近郊城市速度现象明显加快,大城市近郊农业用地和农业劳动力锐减,农业以经济为主的功能渐渐发生了变化,都市农业在生态平衡等其它方面的功能越来越受到重视。我国在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以北京、上海、深圳、天津、厦门等城市为代表的经济发达的大城市陆续提出并实施了都市农业发展计划。

到目前为止,都市农业仍是一个新的概念,对于它的定义国内外学者持有不同观点。据代表性学说有:日本青鹿四郎学说:都市农业是分布在都市内或周边的特殊形态的农业,农业组织依附于都市经济,主要从事奶、鸡、鱼、鲜菜、果树的集约化、专业化生产和经营。日本桥本卓尔学说:都市农业是在都市内部及其周边地区的农村受城市膨胀的影响,或是在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受席卷而形成的一种农业形态。美国EF休马哈学说:农业可以将城市中的人与自然界连接起来,以改善和提高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生产食物,满足人类生活的需要。我国农业经济学者认为:都市农业是一个广义的、地域经济的概念。包括都市内镶嵌插花状的小块农田、庭院和阳台绿化、城乡结合部的近郊农业、远郊甚至环大都市经济圈在内的适宜大都市市场需求的农业。诸如生态农业、休闲农业、观光农业、旅游农业、创汇农业、宾馆农业等都是都市农业的象征。

2 都市型农业的内涵和特征

都市型现代农业实质上是郊区农业上升到更高层次的产物。其实质是指建立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基础上,融城市与郊区农业为一体;运用现代化生产手段,实行集约经营或工厂化的优化和美化的现代大农业生产和供销。

一是城市一体化,由于城市和农村的互相渗透,很难分清楚城市与农村,产生了城市里的“村庄”,并且演变为满足居民体验农业文化、休闲度假、美化环境的“观光农园”,它们已成为城市建设和规划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同时对城市的发展也起着积极的作用。

二是功能多元化,其功能包括:经济功能,主要是指为中心城市提供安全、生态的农产品和水产品,解决劳动力就业,提供城市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社会功能,主要是为城市居民提供接触的体验农业文明以及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的场所和空间。在现代农业中更多接触文化内涵与教育功能;生态功能,主要是提高生活质量,优化美化净化环境;示范辐射和带动功能,更通过“三高一新”即高投入、高技术、高产出、机制创新农业,展示应用农业高新技术成果给农业生产带来的效益,从而辐射周边,推动整体农业发展。

三是经营集约化,主要是将分散、粗放的农业改造提升为资本、科技和设施高度密集的现代农业。

四是科技现代化,它将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运用到农业中,并将农业科学研究的最新领域成果运用到农业生产中,实现了农业生产操作自动化、条件控制化,经营方式实现了高度企业化、规模化和市场化。

五是农民知识化,建设都市型农业把农民培养成懂技术、善管理、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3建设都市型农业高校应把握的方向

建设都市型农业高校必须紧绕都市型农业的发展动力,把握其中特征,因为都市型农业发展的动力是创新,“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和安全”是现代都市型农业基本要求,这些要求的实现,必须依赖于农业科技的不断创新和支持,这就要求都市型农业高校在学科建设上有所突破。

首先,要转变办学的思路。为适应都市型农业发展的要求,打破传统大农业的办学思想,突出研究都市型农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教师科学研究的方向要围绕都市型农业的方向,注重基础研究,产生原创知识,为不断满足其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其次,構筑体系,由于都市型农业具有集约化、资本、科技、设施高度集中的特点,要求学科交叉融合,构建学科群,整合资源优势,提升高校的科研实力与整体的攻关能力。

再次,搭建平台,运用政策手段搭建促进都市型农业的攻关的平台,使人才聚集,学科汇聚,攻关得力。

加强精品农业和休闲农业、特色农业和生态农业等方面的研究。首先,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在经过高度分化之后又呈现出高度综合态势,各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趋势明显,高等农业院校具有多学科的环境,有利于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的产生,形成新知识的增长点;其二,都市型高等农业院校利用良好的科学研究的基础,先进的科学研究设施,高水平的创新队伍,借助现代化的试验手段和比较充足的科研经费、图书信息资源,通过研究和创造劳动,产生许多新思想、新工艺、新方法等无形的新科学知识以及研究报告、研究论文和专利产品等有形的科学知识产品。据统计,每年有近80%的农业科研成果出自各高等农业院校。其三,都市型高等农业院校充分利用人才、知识密集的优势,通过各级农业科技推广部门,推广大量的科研成果、新品种、新技术,把这些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农民的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保障。既为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生产力,也为创新提供了不竭的动力。其四,都市型农业高校积极创办高新技术产业,营造一批集知识、生产、传播为一体的创新型高科技企业,促进农业科技产业化,联接和辐射区域经济

同时优化与农业发展趋势相适应的人才素质结构。都市农业的发展趋势,要求都市型农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必须注重人才素质结构的重新构建,与农业市场化和农业产业化的趋势相适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经营素质;与农业国际化相适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外语交际能力;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相适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合理规划与都市农业发展趋势相适应的人才层次结构。我国农业的发展趋势,要求都市型农业教育应大力培养三类人才:一类是在应用科技以提高生产力这个层面上,二类是能够将技术推广给农民的专业技术人才和能够应用科学技术的创业型人才;三类是面向高新技术,二、注意与其它农业高校的区别方向发展,需要一批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农业高科技型人才。因此,都市型农业教育应多规格、多层次地培养各类人才,形成多层次、多规格的办学格局。调整与农业发展趋势相适应的专业结构。

4 都市型农业高校应适应都市型农业人才需求,建设一批新的学科和专业

首先,集中优势资源,重点支持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对都市型农业发展战略需求具有重要影响的重点学科。进一步调整农科类专业结构,改造传统农科专业,拓宽专业口径,更新教学内容,增强学科专业的社会适应性。其次,建立符合都市现代农业生产发展方向的新兴学科,如生命科学、信息科学、生物工程、生态农业、环境科学、能源科学、自动化、管理科学、先进技术制造等,使其对都市农业产业结构和未来都市农业产业发展起到带动效应。同时,积极创建国家级重点学科和省部级重点学科,扩大培养农业高层次人才、发展农业基础科学研究,使其成为解决农业发展重大问题进行攻关的重要基地。

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增强服务都市型农业建设的能力,以现代大农业教育的观念,根据“厚基础、多方向、宽口径”的原则设置专业,有计划地建设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改造传统专业,并增设适应都市型农业发展的新专业。首先,都市型农业院校应从经济结构调整与就业结构变化的宏观视野,按照培养“种、养、加相结合,农、工、商、管一体化”的复合型、实用型、技术型大农业“通才”的要求,积极发展农理、农工、农经、农管、农文交叉的专业和与农业科技相关的新兴、边缘和高新技术学科专业,积极推动农科与非农学科的交叉与渗透。其二,拓宽学科领域,将传统农业类学科置于食品生产、食物安全、人类健康、生态环境和国土安全的大背景下加以研究。整合与创建代表发展都市型农业方向的主要新兴学科。在实验室建设方面,组建综合性专业基础课实验室和专业课实验室,打破学科、课程界限,破除“小而全”的传统观,充分利用技术力量雄厚、实验条件完善、多学科协作等优势,积极推进实验教学、科学研究、科技兴农“三结合”,研究并优化专业课程结构体系,增强课程之间在逻辑和结构上的联系,将当代学科发展的最新成果及多学科间的知识交叉、渗透反映到教学内容中来,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5 强化大学文化功能,提升都市型农业的品位

大学作为科研、教育和培训的基地,是城市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支撑者,大学文化可以提升一个城市的品位和文化内涵。首先,都市农业高校作为人才的集聚地,将积极为城市吸纳人才、知识、信息,协助城市做到吐故纳新。学校所展现的大学文化充分体现了人类文化成果的进步状态和意向,将为城市文化层次的提升提供源泉。其次,都市农业高校将积极向城市输出文化和人才,为城市培养造就优秀的公民,同时也承担着市民的终身教育。如天津农学院许多毕业生已进入了天津市各个企事业单位,他们在带动企事业的发展、支撑企事业文化的创造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再次,都市农业高校将为建设学习型城市贡献力量。如天津农学院与天津市多数区县及企事业单位已建立的产、学、研联合开发基地,已成为建设学习型高校和学习型企事业的重要方式。同时,学校以其高新技术科学研究成为城市创新体系的基础力量,为城市创新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科技成果,形成资源储备,推进城市建设的进程。

参考文献

[1] 何忠伟.适应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的高等农业教育改革[J]高等农业教育,2007,(4):13-15.

[2] 王有年.新时期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与创新[J]高等农业教育,2007,(9):3-7.

[3] 王文杰.我国大城市周边地区养殖业未来发展趋势分析[J]猪业科学,2007,(增刊):1-3.

[4] 李国杰.高等农业教育适应我国农业发展趋势的策略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07,(2):12-15.

[5] 李国杰.发挥农业高校优势推动沈阳创新型城市建设[J]教育发展研究,2006,(8):37-39.

[6] 刘小勇.高等农业教育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战略作用论略[J]高等农业教育,2006,(7B):11-14.

[7] 周清明.湖南農业生物技术产业跨越式发展战略研究[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1-5.

作者:郭 宏 马文芝 边立云

第4篇:都市农业

农业现代化是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都市农业是我国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基本实现现代化必须大力发展都市农业。实现传统农业向都市农业发展是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大城市郊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共同趋势。都市农业的现代化,是农业在布局、形态、功能以及生产等多方面出现新的特征,加速了我国大城市郊区农村内部产业结构和经营方向的转变。从整体上看,我国都市农业的现代化发展还处在较低水平。基于这样的背景,本文对都市农业的现代化水平进行评价。选取西安都市圈为研究区域,在回顾已有研究基础上,结合西安都市圈的实际情况,确立都市农业现代化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和地理信息技术对都市农业现代化水平发展现状及时空演变进行评价,最后提出西安都市圈都市农业的发展模式。本研究对统筹城乡经济社会、解决“三农”问题具有指导意义,是统

通过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

(1)2011年西安都市圈都市农业现代化水平分布现状:2011年,西安都市圈都市农业现代化处于初步实现阶段;都市农业现代化水平在空间分布上有很大差异,中南部五区县农业现代化水平高,中部区县次之,北部区县最低;农业生态环境安全子系统发展水平最高,北部区域生态环境安全现代化水平发展非常低,南部区域发展水平高;农业综合生产水平实现了现代化的60%左右,总体来说是北部发展水平高,南部低;农业社会发展水平整体都非常低;农业保障水平也很低,不足以保障西安都市圈都市农业快速实现现代化。

(2)西安都市圈都市农业现代化水平时空演变规律:1997-2011年西安都市圈的都市农业现代化水平一直在提高,呈现出先缓慢发展,后快速提高的趋势;都市农业的空间格局变化具有差异,1997-2004年都市农业现代化水平空间分布规律几乎没有变化,2004-2011年现代化水平中等区域和低水平区域范围扩大,高水平区域缩小;1997-2004年间东部区县现代化水平提升最慢,中部区县最快,其它区县次之,2004-2011年间越靠近中心区现代化水平提升越快,边缘区县提升速度缓慢;从1997年到2011年间,西安都市圈内四个子系统中,农业综合生产水平、农业社会发展水平、农业保障水平一直在提高,总体来说是越靠近主城区提升越快,边缘地区提升慢;农业生态环境安全水平空间变化不大。

(3)西安都市圈都市农业发展模式选择:西安都市圈内的都市农业划分为三个圈层,为近郊区、中郊区和远郊区三个圈层。近郊区以城乡互动发展模式为主,其他模式为辅,重点发展服务型农业,提高农业的社会化水平;中郊区以发展特色农业,建设多功能的农业园为主,辅助发展其他类型的服务型农业;远效区的南部重点发展山地都市农业类型,以生态保护为导向,重点发展唯一特色农产品培育;远效区北部,应重点发展生产农业,以企业带动农业生产的方式来促进本区农业的发展;杨凌区以高科技农业和农业展览会为主要发展方向。

关键字:西安都市圈,都市农业,现代化水平,时空演变特征

第5篇:都市农业发展探讨

远景设计研究院

都市农业发展探讨

都市农业是地处都市及其延伸地带与间隙地带区域范围内,随着都市经济生产力发展到较高水平,农村和城市、农业与非农产业等进一步融合,为适应都市城乡一体化建设需要,形成的具有紧密依托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并服务于都市居民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是经营形态高级化、多样化的农业,具有多功能性、系统性和动态性的特点。发展都市农业,对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全面提升农业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不断夯实城乡一体化经济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1、都市农业定义

都市农业是指地处都市及其延伸地带,紧密依托并服务于都市的农业。它是大都市中、都市郊区和大都市经济圈以内,以适应现代化都市生存与发展需要而形成的现代农业。远景设计研究院多年都市农业规划经验,对都市农业定义如下:都市农业是以生态绿色农业、观光休闲农业、市场创汇农业、高科技现代农业为标志,以农业高科技武装的园艺化、设施化、工厂化生产为主要手段,以大都市市场需求为导向,融生产性、生活性和生态性于一体,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现代农业。

2、都市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土地资源日益紧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市政建设、工业建设用地剧增,耕地日益减少,基本农田保护压力骤增,制约了农业规模化、专业化发展。由于投入不足,农田排灌、路渠等基础设施老化、地力退化,综合生产能力下降,抵抗自然灾

本文由:远景设计研究院整理提供(专注古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农业规划、旅游规划)

害能力差。同时,由于土地资源的紧缺、农业用地的困难,畜牧养殖业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受到较大限制。

农业投入机制和扶农政策亟待完善

在农业信贷上,除农村合作银行外,其他金融机构对农业的融资环境较差,政策性金融支农力度不够,相应的担保体系也不健全,农业风险保险保障机制并不健全,妨碍了农业产业发展。并且在市、区财政体制改革后,扶农政策尤其是财政支农资金没有得到相应的增长,难以满足新形势下农业产业发展的需要,吸引社会资金、工商企业投资农业政策优惠度不高,吸引力不强。

农业安全隐患依然存在

动植物疫病仍呈多样化、常年化态势,疫情日趋复杂,防控难度大;工业“三废”污染、农业面源污染仍然严重,农业投入品监管、科学使用仍有差距,管理、生产、消费环节的质量安全意识还需进一步引导强化,尤其是生产的标准化程度低等,对于发展生态农业,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也是巨大挑战。

3、都市农业发展的对策

培育各类经营主体,推进农业产业化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建设都市农业的关键环节和重要标志,要大力培育各类经营主体,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在开拓市场、科技进步、培育品牌、发展深加工等方面的主力军作用。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加快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健全企业与基地、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指导和监督,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快速发展。培育一批生产标准化、经营品牌化、管理规范化、产品安全化、社员技能化的规范化专业合作社,增加农民收入,带动农民致富。完善农民专

业合作社数据库建设。

突出产业功能拓展,发展休闲观光农业

创新农业经营理念,利用区位和交通优势,把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和观光旅游相结合,实现农业产业功能拓展,培育农业经济新的增长点。以市场为导向,以农业产业功能区块的特色为基础,精心包装组合休闲观光农业产品。开展生态景观、果园风光观光为主要内容的生态休闲度假游。培育一批农业休闲观光示范区。

加强农业生态保护,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加强农业生态环境维护,是提高农业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的迫切需要,也是营造良好人居生态环境的迫切需要。大力保护土地资源。通过实施农房改造集聚建设、地改、土地增减挂钩等,集约、节约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提高土地使用效率。

4、都市农业发展措施保障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引导工作新发展

加快建设都市农业,首要的是加强领导,更新观念。树立统筹城乡发展观念,克服传统农业观念束缚,将“三农”工作纳入现代城市建设和管理范畴,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与城市生态建设、市场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协调发展,实现农业农村工作新发展。科学制定全区都市农业近期和中长期发展规划,作好规划目标的细化分解,建立目标责任制。大力推进“三分三改”工作,促进资源要素流动。

建立完善多渠道多元化

都市农业是技术、资金密集的现代农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多渠道增

加投入十分关键。由于农业的弱质性,难以在短期内形成“聚积效应”。因此,必须建立和完善以增加国家投入为引导,企业和农户投入为主体,广泛吸引外资和社会资金为补充,金融信贷投入为驱动,形成多渠道、多元化的投融资体制。

健全农业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农业公共服务能力

农技推广是农业科研成果和实用技术应用于生产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手段。突出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完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逐步形成“专家团队+农技人员+科技示范户”的科技成果示范推广和转化机制。突出主导品种、主推技术的示范推广,培育一批农业科技示范户。

提高农业应急能力,保护农业生产安全

加强农业“三防两安全”建设,有效应对农业突发事件,保证农业安全生产和可持续发展。针对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的自然灾害,组织专家进行灾害防御研究,建立农业应急技术标准和应用规程,制定完善抗台防洪、森林火灾、重大动物疫病、植物有害生物入侵、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农业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建立健全预警预报机制和应急反应机制,强化体系预防能力和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最大限度减少损失。

第6篇:长春:现代都市农业情况

长春是吉林省省会,东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幅员面积2万平方公里,辖6城区、4(县)市和3个国家级开发区,总人口753万,其中农业人口423万。长春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地处东北平原腹地,农业在全市经济中举足轻重。从2008年开始,市委、市政府把发展现代都市农业作为建设现代农业,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重点,明确了“以服务城市、改善生态、增加农民收入为宗旨,围绕农业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拓展农业发展空间,调整优化城区农业产业布局,推进产业结构升级,依托城市的资金、科技、人才、信息和市场优势,通过城乡互动、优势互补、产业互融,构建功能多样、业态丰富的现代都市农业综合体系,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和综合生产能力”的发展思路,不断加大举措,有力地推进现代都市农业快速发展。

一、主要做法

1、科学制定规划,合理确定区域布局。抓住“长吉一体化”发展机遇,从全局统筹城乡发展,研究制定了全市现代都市农业发展规划,并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之中,致力于打造具有东北特色的现代都市农业体系。各城区、开发区都结合各自

1区位、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地编制了现代都市农业发展计划,建设各具特色的都市农业优势产业带。近年来,重点建设了长吉南线生态休闲旅游产业带、长吉中线生态旅游和现代农业产业带、长吉北线农产品加工及现代物流产业带;围绕主要交通干线,打造了长白西线绿色有机蔬菜产业带、302线设施农业产业带、长营高速生态农业产业带等各具特色的现代都市农业产业带,促进了都市农业项目集中摆放、产业集群发展,初步实现现代都市农业在优势区域内率先突破,进而带动全市整体提升。

2、培育优势产业,优化农业内部结构。城市近郊实施了退出普通粮食生产和传统畜牧业的“双退出”战略,适应当前市场消费需求的变化,重点培育四大新兴主导产业,加快形成精品、特色、集约、高效的种植业新格局。一是做大蔬菜产业。启动实施了“万顷蔬菜基地建设”工程,建有规模以上蔬菜标准园区(50亩以上)511个,500亩以上大型蔬菜标准园区20个,全市蔬菜面积发展到150万亩,总产量96亿斤,市场供应能力稳步提升,蔬菜生产设施化水平不断提高,初步实现蔬菜生产产量、生产季节、生产品种、生产质量的多重突破。二是发展君子兰产业。把以市花君子兰为代表的新兴花卉产业作为城区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之一。重点建设了城区五个“百公顷君子兰种植园区”,目前,我市君子兰生产基地发展到20个,养兰1.5亿株,建设有3个大中型交易市场,创建了花卉高科技科研区,同时也带动了

2花卉苗木产业发展。三是壮大经济作物产业。围绕特色优势产业,我市重点扶持和打造了20个特色经济作物种植区,优先发展专用玉米、瓜果、烟叶、杂粮、药材等高效经济作物,形成了一批具有北方特色的优势产业。四是开发食用菌产业。发挥粮食生产和农产品加工的优势,利用玉米秸标等副产物进行培养基生产加工,实现食用菌规模化、工厂化、专业化生产,打造具有国际标准的食用菌生产基地,实行产业化经营,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3、改善基础设施,提升综合生产能力。一是强化科技支撑。依托长春的科研优势,鼓励在长高校和科研机构参与都市农业建设,围绕重点产业、重大项目和关键领域进行科技攻关,实行农科教、产学研相结合,在设施农业、生态农业、农产品精深加工等关键适用技术上寻求突破。二是积极发展设施农业。在城区大力发展日光温室、大棚、规模化养殖场等设施农业,加大各级财政投入力度,在土地使用、金融服务、科技培训、投入补贴等方面给予一定优惠政策,推进农业工厂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水平。三是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重点发展“智能”化大棚设施,研制和引进了多功能园田、棚室管理机械,推广大棚喷、淋、滴、渗灌与温控技术的覆盖范围,提高了设施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和应用能力。

4、抓好示范工程,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从长春实际出发,提出了打造“生态旅游城”的发展目标,依托长春“森林城”、

3“汽车城”、“电影城”、“雕塑城”等国内外知名度较高的优势,大力开发农业生态旅游资源,建设了一批休闲观光基地;扶持发展特色乡村旅游点,打造完善一批生态餐饮服务点;开发了森林生态旅游、水上旅游、莲花山滑雪旅游景区、吊水壶风景区、龙湾山庄、世界风情园、民俗大观园等生态旅游项目。到去年底,全市有一定规模的休闲旅游观光农业企业已发展到95户(其中国家级示范企业2户),资产总额22亿元,年营业收人7亿元,上缴税金2500万元,从业人员7200人,年接待能力32万人。同时,会展农业也发展较快,多次成功举办了农博会、君子兰节等一些具有国际影响的展会。

5、强化政策支持,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现代都市农业发展,将其摆上突出位置,强化组织领导,加大工作举措,实施重点推进。从2010年开始,相继出台了《加快君子兰产业发展的意见》、《扶持特色经济作物种植区发展的若干政策》、《实施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的意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意见》、《加快发展现代都市农业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措施,强有力地推动了现代都市农业的发展。去年,我市又下发了《长春市城乡双向一体化试点工作方案》,进一步深入实施“三动战略”,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市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要素向都市农业合理流动。

二、存在问题

我市现代都市起步较晚,尚处于处级阶段,水平不高,发展不快。一是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存在经验不足的问题,没有形成成型的发展模式,旅游农业、观光农业、生态农业的规划和开发比较滞后,层次较低,现代都市农业的生态、社会功能发挥得有限。二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田水利设施等生产条件亟待改善,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水平不高,农业信息化程度较低,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够健全,市场组织化程度有待加强。三是在体制机制方面还有一定的制约。土地仍然是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的一个瓶颈问题,土地流转制度不够完善,一些都市农业项目建设中存在用地紧张。我市农产品加工业已经成为第二大支柱产业,龙头企业较多,但是企业和农户的利益连结不够紧密,带动作用发挥不明显。四是城乡二元格局没有打破,城乡融合度不高,要素没有得到合理流动配置。城市的资金、技术、信息、人才等优势没有对周边农村发挥出应有的辐射带动作用。近郊农村仍然没有完全从传统农业中摆脱出来,干部群众的市场意识、全局意识、进取意识、创新意识还不强,思想观念需要进一步解放。

三、今后打算

按照市政府“十二五”规划的总体设想,今后我市现代都市农业的发展将围绕建设生态、和谐、绿色、宜居城市,打造绿色食品名城。依托中心城市的资金、科技、信息和市场优势,积极探索以城市生态保护、市民观光休闲为特色,以农业高科技武装

5的园艺化、设施化、标准化、工厂化生产为主要手段,集生产、服务、观赏、消费为一体的经济和生态等多功能并存,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现代农业模式。坚持规划引领,做好现代都市农业发展与城市规划的衔接,与城市建设和发展相匹配;坚持质量效益并重,注重发挥都市农业在改善生态环境、增添城市景观、促进劳动就业、传承农业文化等方面的作用;坚持政策引导,运用更加灵活的支持政策,增强社会投资的吸引力和现代都市农业的发展活力;坚持创新发展,根据地域特点,规划发展具有北方特色的特别是适合我市现代都市农业的发展模式;坚持市场运作,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育发展新型农业市场主体,吸引资金、人才、技术等各种要素向现代都市农业聚集。

到2015年,城区全部退出粮食种植和传统畜牧生产,特色、精品、高效农业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迈出实质性步伐。城区农业实现由单一的生产功能向生产、生活和生态多维功能转变,初步形成以特色农业、设施农业、休闲农业、会展农业为主体,集安全优质农产品生产、科技示范、休闲观光、生态保育等功能于一体,具有北方特色的现代都市农业体系。城区农业增加值大幅增长,力争达到25亿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4万元以上。

6

第7篇:银川: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情况

银川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首府,辖三区两县一市,有乡镇27个,村272个,农业总人口约60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30%左右,耕地约190万亩。近年来,银川市全面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大力实施:‚做强设施园艺产业和奶产业,做大露地瓜菜产业、清真牛羊肉产业、适水产业、长红枣产业,培育有机大米产业、玉米及瓜菜制种产业、酿酒葡萄产业、花卉产业‛的‚两强四优四新‛发展战略,加快发展以绿色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市场创汇农业、高科技现代农业,都市现代农业发展取得了明显进步。

一、银川市都市现代发展的现状

1、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构建都市农业产业体系

经过多年发展,我市‚两强四优四新‛优势特色产业不断壮大,设施园艺总面积达到31万亩;蔬菜种植总面积达到61.5万亩,总产量超过70万吨,人均蔬菜占有量为350公斤,奶牛存栏14万头,总产超过40万吨,人均鲜奶占有量为200公斤,人均牛奶占有量位居全国之首。牛羊养殖规模继续扩大,肉牛和肉羊的饲养量分别达到25万头和300万只,水产养殖面积达到20.6万亩,水产品产量6万吨。长枣种植总面积达13万亩,年产量达500万公斤,产业效益逐步提升。全市优势特色产业产值经占到了农业总产值的89%。

2、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构筑产加销一体化发展格局

坚持用现代工业理念谋划农业,深入实施龙头企业带动战略,对农业企业技改、扩建、品牌注册和技术引进进行政策扶持,着力提高农产品加工水平,引进国内农业企业在银川建基地、带农户、拓市场、扩流通,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和实力明显增强。目前,全市乡镇企业3587个,从业人员8.3万人,涵盖了粮油加工、瓜果蔬菜销售、畜禽渔业养殖加工、种子苗木繁育销售、乳品加工、冷冻储运等各个方面,有力地拉动了优势特色农产品的规模扩张,推进了农业产业化的快速发展。全市初步形成了以金河、北方、明旺等乳品加工,伊品、泰瑞等玉米加工利用,正大、大北农等饲料加工,塞北雪、兴唐、昊王等粮食加工,西夏王、广夏、贺玉等葡萄加工等为代表的一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带动下,涉农企业规模提升、品牌培育、质量体系认证等有效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进一步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达到405个,由合作社销售的农产品总量达21.1万吨,销售产值7.8亿元以上。农业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逐步发展形成,进一步带动了农业农村经济整体效益提升。

3、鼓励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拓展都市农业多元化功能

为了拓宽农业增收渠道,我依托丰富的现代农业资源和独有的黄河文化、西夏文化、回乡文化、田园风光、塞上民俗、西北风情资源,着力开发建设休闲观光农业,初步构建起沿山生态林、葡萄庄园、农家乐;中部农业观光园、休闲垂钓中心;沿河休闲风情园、大漠植物园的休闲观光农业框架。发展建设了一批集生产性、生活性、生态性于一体的观光休闲农业示范点,全市已开发建设各类休闲观光‚农家乐‛场点180多家,‚农家乐‛年经营总收入在5000万元。贺兰县被农业部、国家旅游局授予‚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同时,银川市还成功举办了多届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全国钓鱼大赛,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4、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都市农业装备条件

以实现现代农业水利化、机械化、信息化为目标,全面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加强中低产田改造和农村沟、渠、路配套建设,近年巩固建设高标准农田100多万亩,改造中低产田80多万亩;大力推广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实用技术,建设了20多个节水农业示范园区;全面实施‚沃土工程‛,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加强适用农机具的示范推广,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了177万千瓦,我市大力培育扶持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加快发展从整地、播种、管理到收获、收购的全程机械化服务组织,机械化平均作业率达到了70%以上。大力开展农村信息化建设,全面推进信息进村入园,已建成和在建的农村信息点300多个,基本建成了覆盖全市农村的农业信息网络。

5、科技创新推广转化能力不断提高,农业科技支撑作用日益增强

从2006年起,我市以强化公益性职能、激活经营性服务为目标,全面开展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改革,加强公益性机构建设,优化资源配置,实行全员竞聘上岗,充分调动了农业科技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现有300多名农业科技人员直接到生产基地开展科技承包和科技服务,带动农民科技兴农。100余名农技人员通过直接投资、技术入股、承包经营等形式引领创办项目,带领农民发展农业优势特色产业生产。按照‚一个产业一个技术团队‛的要求,组建了‚两强四优四新‛10个产业11个专家技术服务团队,每个团队重点对2-3个农业示范基地、园区进行科技试验示范、技术咨询和服务指导,推广应用了一批优势特色产业核心技术,示范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过不断探索努力,我市都市型现代农业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总体上看还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还没有形成完备的体系。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产业特色还不够鲜明。我市优势特色产业布局还不够鲜明,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够,区域产品得不到深度开发,市场竞争相对优势不强,不能适应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内在需求。

二是多种功能开发利用水平较低。都市农业的最大特点就是功能多样性,目前我市农业总体还是以生产功能和就业增收功能为主,对农业的生态功能、生活功能、示范功能、文化功能、观赏功能等开发利用还远远不够,开发的自觉性、目的性不够,配套机制尚未建立。

三是都市农业发展层次比较低。都市现代农业是农业发展的一个较高层次,在对农业功能开发的过程中必须要与城市的长远发展协调一致。而我市对都市农业科学的统一规划还不够,休闲观光农业普遍发展层次较低,布局不合理、特色不明显。

三、进一步促进我市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思路

按照‚两强四优四新‛产业发展方向,我市将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现代化,打造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突出抓好奶产业提质增效工程,建成全国优质奶源核心区;提升设施园艺发展规模和档次,大幅提高经济效益。优化农业区域布局,构建有机水稻、葡萄酒庄等特色产业带,大力发展水产、制种、花卉、长红枣等特色产业,建成全国重要的绿色蔬菜瓜果生产基地、清真牛羊肉生产加工基地和西部适水产业基地,建立‘全国农产品安全区’。深化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改革,推进土地经营权流转。大规模开展高标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提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带动能力和经营水平,引进和培育产业化龙头企业,推动农业向二三产业拓展延伸、融合发展。

1、加快制定完善支持都市农业发展的配套政策体系

都市现代农业涉及经济社会诸多领域,为提高都市农业发展水平水平政策,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今年我们将研究制定都市现代农业产业组织体系建设政策,提高农民组织化水平,制定具有银川特色的都市现代农业唯一性产品和品牌发展政策,扩大银川农业影响。

2、突出产业布局优化,着力加快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

在贺兰、永宁成功迈进现代农业示范区行列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力度,进一步提高发展水平,努力建设优势突出的现代农业发展先行区,发挥好典型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今年我市将按照区域布局重点培育新建7个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同时在全市原有农业园区的基础上,改造提升14个现代农业园区,实施我市现代农业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工程,力争建成一批布局区域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销售品牌化、运作市场化现代农业样板,打造一批具有全市标杆和引领作用的综合性特色现代农业园区。

3、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为都市农业发展创造有利平台

都市农业是高度外向型农业和城乡融合发展的产物。下一步我们将全面加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科学规划布局,制定有力措施,加强部门协调配合,形成合力,使农业资源得到综合开发利用,全面可持续推进都市农业纵深发展。

4、加强农业多种功能公开,发挥农业最大效益

充分利用银川农业优势资源,进一步增强农业开发主动性、科学性、系统性。着力开发农业生产功能,积极发展高效农业;着力开发农业生态功能,积极发展循环农业;着力开发生活功能,积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着力开发示范功能,积极发展科技农业;着力开发文化功能,积极发展创意农业;着力开发观赏功能,积极发展景观农业;着力开发地域特征,积极发展特色农业。

第8篇:汕头: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情况

广东省汕头市位于东南沿海地区,是全国著名侨乡和经济特区。全市土地总面积2064平方公里,总人口539万人,农业人口376万人,占69.8%,常用耕地面积57.02万亩,山地100万亩,海岸线长289.1公里。北回归线横贯市区,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年平均日照2000-2500小时,平均气温21-22度,常年雨量1300-1800毫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物产丰富。

一、汕头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情况

汕头的耕地资源不多,但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农民聪明勤劳,传统农业十分发达,有“种田如绣花”的美称,“潮汕老农”闻名海内外,粮食至2000年在全国率先实现“吨谷市”十连冠。进入新时期,汕头市委、市政府从特区发展、人多地少的实际出发,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战略,作出建设现代农业、效益农业和都市农业的决策部署,全市大力推进粮菜轮作农业区、“菜篮子”农业区、果林生态农业区、立体养殖农业区和南澳生态旅游农业渔业区等五大农业优势区域的规划建设,传统农业加速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2011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34.5亿元;农村经济总收入32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893元。主要体现在:

(一)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框架基本形成。汕头农业坚持在特色中寻找优势,我市的反季节设施蔬菜,三棱橄榄、玻璃油甘、胪岗蕉柑、乌酥杨梅、林檎、台湾水果、南澳桔红、宋茶等特色水果,狮头鹅、台湾白鸭等特色水禽,牛田洋青蟹、海门鲍鱼、莱芜紫菜、南澳的太平洋牡蛎、龙须菜等水产养殖,以及澄海远东国兰、市农科所蝴蝶兰等一大批名优特农产品生产基地已经初具规模,成为现代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增长点。蔬菜年播种面积67万亩、复种指数高,总产量150.33万吨,并进一步向设施化、无公害、反季节生产方向发展,经济效益凸显,部分设施蔬菜示范基地年亩产值超过3万元、纯收入约2万元。水果种植面积19.4万亩,其中台湾优良水果种植面积4.6万亩、年产值超3亿元。禽畜规模化、生态健康养殖发展迅速,全市生猪、家禽规模化场分别达到199家和437家,年生猪出栏142.8万头、家禽出栏2928万只。热带兰、名贵国兰为主的园艺花卉产业初现规模,年销售额1.3亿元。濠江、南澳、澄海莲华休闲观光农业方兴未艾,成为现代效益农业新的增长点。耕地产出水平日益提高,每亩耕地年种植业产值达到5800元。

(二)科技支撑能力不断增强。以农科所的蝴蝶兰、水稻、花生,白沙蔬菜研究所的蔬菜和白沙禽畜研究所的狮头鹅为龙头的新品种选育、研发取得新进展,市农科所新育成9个蝴蝶兰优稀品种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成为我国大陆地区首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蝴蝶兰品种,有11个品种获得英国皇家园艺学会国际兰花新品种登录;“汕恢316”和“博优691”杂交稻获国家植物新品种权,“天丰优316”杂交稻和“汕油851”花生获国家新品种鉴定。白沙蔬菜和狮头鹅加快科技创新和开发,其种业在国内外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以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为目标的农业生产新品种、新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5%,生猪良种率95%,鸡良种率90%,农业生产基本实现良种化。农业标准化和品牌建设一直走在全省前列,累计制(修)订地方农业标准218项,建设标准化示范区58个,面积8.25万亩,新增社会经济效益近6亿元。获省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证38个、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34个,种植面积5.5万亩,年饲养生猪4.7万头、肉鸡40万只,农产品产量8.6万吨;“粮丰”牌大米等21个农产品获“绿色食品”(有效期内)认证,南澳“宋茶”、“佳盛”紫菜获“有机食品”认证,“蓬盛”等6个农产品(不含渔业)被评为省名牌产品。

(三)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推进。以“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为主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不断发展壮大,农业龙头企业联结基地和农户,发展特色农产品的种养、加工和销售,有效地带动了传统特色农业形成产业并走向市场。全市现有农业产业化组织251个,联结带动农户28.26万户,农户每年从中增加收入4亿元。农业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累计有县级以上龙头企业76家(包含市级43家、省级13家、国家级4家),年产值37亿元、市场交易额48.18亿元,联结农户24.6万户,带动户均增收1986元。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196个,包括18家省级和40家市级示范社,成员1万多人,带动3万多户农户,户均增收1200元。

(四)现代农业园区经济蓬勃发展。全市已规划建设现代农业园区44个、面积8万多亩,其中建成省级以上现代农业(示范)园区16个,面积近6万亩,辐射带动20万户农民发展高效、高值种养业,园区内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3万元。汕头农业科学园集科技研发、科普教育、园区观光于一体,成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潮南台湾农民创业园(我省第二个)获农业部、国台办批准并启动建设。牛田洋现代农业生态示范区被农业部认定为“全国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

二、下一步发展都市农业的思路和措施

近年来,汕头市农业农村经济在一些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受耕地资源、市场空间等因素的制约,现代农业发展步伐还不大,农业素质效益有待提高。下来,我们将抓住汕头经济特区扩大范围的重大历史机遇,以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为特征,以促进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为重点,强化现代农业物质技术支撑,突破资源环境制约,加快建设具有特区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动汕头农业跨越式发展。主要是:

加快发展都市农业,培育现代农业亮点。

一是加紧实施新一轮“菜篮子”工程。

扶持澄海莲上、莲下、溪南、上华,龙湖外砂、新溪,潮南井都、陇田,潮阳海门、金浦、棉北等蔬菜基地的防灾和反季节生产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快深汕高速公路两侧濠江、潮阳、潮南1.5万亩节水设施蔬菜基地的开发和建设,挖掘耕地潜力大力发展冬季农业,引导支持禽畜养殖场扩大生猪、家禽规模生产和生态健康养殖,努力提高重要农产品自给能力。

二是加快特色产业转型升级。

在保护粮食生产能力的前提下,突出高效、高值、安全的目标,改造提升传统特色产业,进一步扩大设施蔬菜、台湾水果生产,引导发展生态健康生猪产业,稳定和巩固肉鸡、肉鸭生产,发展壮大狮头鹅等特色产业,适当引导扩大蛋禽生产,鼓励扶持潮南枫桦、永吉肉牛产业加快发展。

三是加快培育特区精品农业。

加快推进莲华国兰、农科所蝴蝶兰研发生产为主体的花卉园艺产业成规模出效益,培育发展南澳海岛“农家乐”、濠江“丹樱园”、澄海莲华自然观光等为主体的观光农业产业,鼓励引进生物肥料、农业种业、航天科技育种、农产品加工物流、饲料加工、生态健康养殖等新品种、新技术,引导推动资金、技术、人才、市场等优质资源在新兴精品农业产业上集聚,逐步培育成为特区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

建设“三个工程”,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一是建设“标准农田”工程。

实施《汕头市现代标准农田建设“十二五”规划》,全面开展对围内农田基础设施的整治,逐步把全市的基本农田建成“路相通、渠相连、林成网、田成方、涝能排、旱能灌、地力高”的现代标准农田,力争至2015年整治农田受益面积达到30万亩,建成现代标准农田16万亩。

二是建设“园区示范”工程。

加快16个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和国家、省、市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基础设施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创新经营机制,积极引导农业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联结农户投资经营,提高农业集群化经营水平。

三是建设“科技兴农”工程。

继续深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加强农业优良品种、先进技术的研发、引进、示范和推广,打造白沙蔬菜、水禽和远东国兰、农科所花卉品牌,加快成果转化应用,提高农业科技支撑能力。

第9篇:讲稿。都市现代农业发展趋向

关于促进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思考

一、 农业发展历史

1、原始农业

原始农业是在原始的自然条件下,采用简陋的石器、棍棒等生产工具,从事简单农事活动的农业。使用石器工具从事简单活动的农业。大体上始于新石器时代,系由采集、狩猎逐步过渡而来的一种近似自然状态的农业,属世界农业发展的最初阶段。其基本特征是使用简陋的石制工具,采用粗放的刀耕火种的耕作方法,实行以简单协作为主的集体劳动。原始农业之前,采集和狩猎是人类获得生活资料的主要方式。随着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生产经验的积累,人类逐渐了解一些动植物的生活习性,并采取措施栽培植物和驯养动物,开始了靠人类的劳动来增加天然生产物的时期,从而产生了原始农业。这是人类经济史上第一次重大革命。

其基本特征是:①生产工具简单落后,以石刀、石铲、石锄和棍棒等为主;②耕作方法原始粗放,采用刀耕火种;③主要从事简单协作的集体劳动,获取有限的生活资料,维持低水平的共同生活需要。旧石器时代的采集、狩猎经济也可称为原始农业。现非洲的撒哈拉地区和中国西南地区的部分地方仍保留着原始农业的耕作方法,其生产发展均甚缓慢,生产力水平极低。

中国是世界农业的起源中心之一。中国农业在其发展过程中有一系列发明创造,形成独特的生产结构、地区分布和技术体系,在农艺水平和单位面积产量等方面居于古代世界的前列,它的技术成就对世界农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中国古代农业的特点用八个字来概括,这就是:多元交汇,精耕细作。它是中国古代农业强大生命力的来源,而中国古代农业的这种强大生命力,正是中华文化得以持续发展的最深厚的根基,也是中华文明火炬长明不灭的主要奥秘之一。

2、传统农业

传统农业是在自然经济条件下,采用人力、畜力、手工工具、铁器等为主的手工劳动方式,靠世代积累下来的传统经验发展,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居主导地位的农业。是采用历史上沿袭下来的耕作方法和农业技术的农业。传统农业具有低能耗、低污染等特征,在当今时代依然发挥重要作用。

基本特征是:金属农具和木制农具代替了原始的石器农具,铁犁、铁锄、铁耙、耧车、风车、水车、石磨等得到广泛使用;畜力成为生产的主要动力;一整套农业技术措施逐步形成,如选育良种、积肥施肥、兴修水利、防治病虫害、改良土壤、改革农具、利用能源、实行轮作制等。传统农业在欧洲是从古希腊、古罗马的奴隶制社会(约公元前5世纪-6世纪)开始,直至20世纪初叶逐步转变为现代农业为止。

传统农业是由粗放经营逐步转向精耕细作,由完全放牧转向舍饲或放牧与舍饲相结合,利用改造自然的能力和生产力水平等均较原始农业大有提高。传统农业的特点是精耕细作,农业部门结构较单一,生产规模较小,经营管理和生产技术仍较落后,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差,农业生态系统功效低,商品经济较薄弱,基本上没有形成生产地域分工。传统农业从奴隶社会起,经封建社会一直到资本主义社会初期,甚至现在仍广泛存在于世界上许多经济不发达国家。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古国,历来注重精耕细作,大量施用有机肥,兴修农田水利发展灌溉,实行轮作、复种,种植豆科作物和绿肥以及农牧结合等。在发展现代农业的同时,仍需保持和发扬中国传统农业特点,逐步走“生态农业”和“现代农业”道路,建设优质、高产、低耗的农业生态系统,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中国传统农业延续的时间十分长久,大约在战国、秦汉之际已逐渐形成一套以精耕细作为特点的传统农业技术。在其发展过程中,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尽管有很大的改进和提高,但就其主要特征而言,没有根本性质的变化。中国传统农业技术的精华,对世界农业的发展有过积极的影响。重视、继承和发扬传统农业技术,使之与现代农业技术合理地结合,对加速发展农业生产,建设农业现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现代农业

现代农业是指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的社会化农业。在按农业生产力的性质和状况划分的农业发展史上,是最新发展阶段的农业。主要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农业。

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就是改造传统农业、不断发展农村生产力的过程,就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必须把建设现代农业作为贯穿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化全过程的一项长期艰巨任务,切实抓紧抓好。

原始农业,即用火烧方法清理土地,然后种植作物的方式,也称刀耕火种农业。

传统农业也叫固定农业,其农民有固定的居住地和固定的农耕范围,以人力、畜力为主要动力;以有机肥为主要肥料;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进行农业生产,其核心是自给自足;以自然经济为主,以实现“丰衣足食”为目标,形成了相对稳定而又低效的农业生产体系,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为顺应自然。

农业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是指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过程和手段。在这个过程中,农业日益用现代工业、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经济管理方法武装起来,运用现代化发展理念,将农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结合起来,使农业的发展由落后的传统农业日益转化为具备当代世界先进生产力水平的生态农业。实现了这个转化过程的农业就叫做农业现代化的农业。

二、农业的特点

1、自然再生产(生态系统) 农业生产活动是指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以获得所需产品的过程。农业是利用动植物的生长繁殖来获得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农业的生产对象是动植物,农业生产必须依靠土地来进行。

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表现在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季节性与周期性。地域性是指农业生产地域空间上的差异,是自然因素与社会经济因素共同作用下的产物。具体来说,是由内外两方面因素造成的。内部因素主要指动植物本身有自己的生长发育规律;外部因素主要是指不同的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条件,为动植物的生长发育提供不同的外部环境;内外因素共同形成了世界各地农业生产所具有的明显的地域性。针对这个特点,在发展农业生产时,要因地制宜。世界上不同的农业地域类型就是地域性特征的具体体现。季节性和周期性是指农业生产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由于农作物生长发育受热量、水分、光照等自然因素影响,这些自然因素随季节而变化,并有一定的周期,所以农业生产的一切活动都与季节有关,从播种到收割需要按季节顺序安排。同样,捕鱼、造林、畜牧等也有季节性和周期性,农忙与农闲之分。针对这个特点,发展农业生产时应不违农时,合理安排生产,使农业生产活动有序而高效。

2、经济再生产和自然再生产

农业生产的最基本特点就是经济再生产和自然再生产相结合,农业的生产活动与自然息息相关,有一定的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农业的生产必须遵循客观规律,不能逆反,要提高农业经济的增长,只有通过农业再生产这唯一的过程实现农业经济的增长。要加强事业单位对实现农业再生产过程的创新管理,事业单位首先要搞清楚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之间的关系,尊重可贵规律,科学的进行农业生产的指导,因地制宜的发展农业经济,构建健全的农村和农业经济的发展,制定合理完善的经济政策和发展计划,发展可持续性的农业的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

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

3、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作用表现在它 A.为人们提供基本生活资料 B.为轻工业提供重要原料 C.为工业发展提供广阔市场 D.为经济建设提供资金积累

4、未来的农业

一是从“平面式”向“立体式”发展

即利用各种农作物在生育过程中的“时间差”和“空间差”进行合理组装,精细配套,组成各种类型的多功能、多层次、多途径的高优生产系统。

二是从“自然式”向“设施式”发展

一些农业专家精心设计,把农场式农业生产改造成农业公园,集农业种植、绿化环境、观光旅游等为一体,劳动也将成为一项愉快的工作。 三是从“机械化”向“电脑自控化”发展

农业机械给现代化农业带来了活力。电子计算机智能化管理模块系统在农业上的应用,将使农业现代化管理更上新台阶。

四是从“化学化”向“生物化”发展

现代农业已普遍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和植物激素,这虽然增加了农作物产量,但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等公害。未来农业将进入一个崭新的生物化的绿色、洁净的农业时代。

五是从“地面”向“太空”扩展

未来农业将向宇宙拓展,如利用太空培育新品种,发展太空农业等。

六是农业成为第六产业

三、都市农业的形成与特征

(一)、都市农业的产生

都市一般是指较大城市,都市农业与人类社会的城市化进程有关,城市化是推动都市农业发展的先决条件,当今世界人口已经有一半左右居住城市,这为都市农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从世界各国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分析,都市农业的发展状况无疑和整个国家的现代化进程有关,都市农业是城市化、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都市现代农业是发达国家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生态系统的要素构成。

根据有关资料,早在上世纪20年代,欧、美、日等经济发达的国家的大城市周围就相继形成了都市农业雏形。1919年德国开创了“市民农园”的休闲农业模式,并且还制定了相关的法律。20世纪30年代,日本学者已经提出了“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概念。1950年,美国农业经济与城市环境学者提出了“都市农业区域”的概念,主张在都市周边地区和都市嵌入农业区域,必须发展园林、绿地、果树业,并提出了“都市型现代农业区域”的概念。70年代以后,日本就以“都市农业”替代曾经长期使用的“城市近郊农业”的概念。80年代以来,随着大城市的进一步扩展,许多国家开始重视都市农业的发展研究,1992年联合国开发署成立了都市现代农业扶持小组,1996年又成立了全球都市型现代农业部,广泛开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研究与推广工作。

(二)、都市现代农业兴起的主要原因

都市现代农业在不同的国家,其形成的历史有差异。但是从其产生的背景分析,都是在工业化和城市化高度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都市现代农业的发展反映了人类社会进入工业化、城市化后,对于正在消失的农耕文化、自然生态的重新认识和天然的渴望,所以都市现代农业的发展是现代社会发展必然取向。

1、城市化进程是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原因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主要经济体进入了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城市区域不断扩大,同时,为适应城市产业的发展,许多规模大、原材料消耗多、对环境有污染的企业纷纷转移到城郊结合地区,由此出现城市与农村区域犬牙交错的形态,形成城市加速向郊区农村地区扩张与渗透的现象。 大城市的急剧膨胀,导致居住人口的大幅增加,从而引发生活污染,生态环境恶化,人的身心健康受到影响。于是20世纪70年度以后,西方国家出现了反城市潮流,城市居民纷纷迁移到靠近城区的农村居住。与此同时,由于农村经济空前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以及交通条件的极大改善,农村与城市在生态、经济、社区等方面产生融合现象,城市生活质量与农村生活质量产生同质化倾向。这种“郊区城市化”与“城市郊区化”双向驱动,导致都市的城乡界线逐渐消失。所以,都市现代农业的产生是现代化大都市形成与发展、农村与城市相互渗透的必然结果,也是前提条件。

2、大都市的地理优势为都市现代农业提供发展基础

大都市拥有资金、科技、人才优势,都市农业毗邻大都市,比较容易吸收城市的各类资源,开发都市现代农业的新领域,推动都市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都市人群具有较强的消费能力,具有多样性的消费需求,这为都市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再次,都市农业的生态效应,有利于美化城市的生活环境,降低由于城市建筑密度过高,交通拥挤所引发的城市生活的压抑。

3、都市现代农业是人类社会提升生活品质的自然追求 城乡一体化,农村城市化是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基本要求。都市农业是第一产业衔接二产、三产的所产生的特种农业,它的发展完全与大都市的形成有关,现代都市农业既是现代化农业一部分,又是大都市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都市农业的发展促进了城市与农村的有机融合,降低城乡之间的距离感,减少了城市发展与大自然的对立与冲突,在满足了城市居民提升生活品质的同时,也让农村的居民同样享受城市的文明生活。

总而言之,都市现代农业的兴起与大都市的形成有关,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是以大城市资源优势为基础,都市农业的发展推动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促进了城市与农村的结合。都市现代农业的发展现状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水平。

(三)、都市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

虽然都市农业与一般的农业在劳动的对象方面具有同质性,但是由于都市农业兴起的背景不一样、经营的方式不一样、盈利的模式不一样,所以都市现代农业在发展形态、功能定位、科技创新等方面具有明显的特征。

1、都市现代农业具有城乡结合、产业融合的特征

传统上,由于城市具有交通、信息、能源等方面的资源优势,所以工商企业一般都集聚在大中城市,而农业则分布在广袤的农村,城市与农村具有明显的分界。然而,随着城市区域的不断扩张,大都市的形成,这种传统的产业分布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一方面,城市在扩张的过程中,局部区域仍有部分农田得以保留,或者是城市与城市之间夹杂小块农村地带,由此形成城市与农村的相互渗透;另一方面,长期生活在大都市的人群,渴望回归自然,享受田园风光,于是都市现代农业,由原来单纯提供农产品的功能,逐步演化出生态保护、农耕体验、休闲观光等多种功能,并且朝着一产、二产、三产相互融合的方向发展。所以都市农业具有城乡结合、多种产业融合的特征。

2、都市型现代农业具有综合性贡献的特征

尽管现代科技高度发达,但是人类维持生命活动的食物,还是有赖于农业生产。都市现代农业作为现代农业的一部分,除了具有普通农产品生产功能外,对于现代大都市的健康发展具有综合性的贡献。一是对于优化城市环境的贡献,都市农业增加了城市的绿化面积,增强了城市空气的净化能力,绿化美化市容市貌;二是具有为城市居民就近提供新鲜名特优农产品的功能,丰富了市民的菜篮子;三是都市农业为人们提供了休闲娱乐观光的空间场所,丰富了市民的业余生活;四是可以为城市居民提供了农耕文化体验,为城乡之间的文化交流与沟通提供了平台。

3、都市农业的集约化特征

一方面,都市农业由于紧靠大城市,可以更好地利用大城市的科技优势、资本优势,发展高投入、高收益的集约化农业。另一方面,由于都市农业地处经济发达地区,享有物流、信息等方面的便捷,所以,一般而言,都市农业使用土地的经济地租远高于纯农业地区。由于这两个方面的因素的共同影响,都市现代农业的经营呈现出资本、科技集约化的特征。

4、都市现代农业具有准公共产品的特征

都市现代农业具有混合型的产业特点,其提供的产品可以是有形的物质商品,也可以是无形的非物质的精神文化财富,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生存的基本需要,更着眼于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要。都市现代农业不仅是一个特殊的产业,而且,还在生态环境保护、美化城市生活、陶冶精神情操、继承农耕文明等多方面发挥独特的功效。从某种程度上讲,都是现代农业为整个社会提供了其他部门无法替代的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都市现代农业的受益者首先是城市社会,其次才是农业的经营者。从这个角度分析,都是现代农业的发展不仅仅是一个农业的问题,而是一个关系到城市人群共同利益的社会问题。因此,都市现代农业的健康发展理应得到整个社会的共同关注与呵护。

(四)都市现代农业的类型

1、生态农业

都市现代农业首先必须符合绿色发展的要求,为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改善城市生活品质作出贡献。生态农业是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方向,符合现代城市人居环境发展的基本理念。生态农业简称ECO,有狭义的生态农业,也有广义的生态农业。

狭义的生态农业,是指利用植物、动物、微生物的物质、能量的自然转换功能,以食物链形式构建农业的生态循环系统,通过生态系统,提高作物的太阳能吸收率、固化率;提高动物对于生物能的转化率;微生物对于废弃物的再循环利用率等,促进物质在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的高效循环利用和或者实现重复利用,以达到取得比较高的经济效益同时,实现农业的低碳、高效、能源再利用、生态保护等综合性效果,使农业再生产保持良性循环。

广义的生态农业泛指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结合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能够获取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高效农业。

2、设施农业

设施农业是指通过人工建造的设施,控制光照、温度、湿度等影响植物、动物、微生物生长的环境因素,使农业生产能够减少或者摆脱自然条件的束缚,实现全天候生长的现代化“工厂化”科技农业。设施农业打破了气候地理条件的制约,改变传统农业的季节性,使得大部分农产品可以实现全年连续生产,实现农产品的反季节上市,进一步满足多元化、多层次消费需求的有效方法。

3、休闲农业

休闲农业是利用农业田园景观、自然生态资源,结合农业生产设施和经营活动,发展农村观光、休闲旅游、农耕文化体验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态。休闲农业是深度开发农村旅游资源,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的新途径。可以让城市居民享受回归自然、体验乡土情趣的乐趣,促进城乡交流,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休闲农业作为一种产业形态大约产生于19世纪30年代,当时欧洲一些国家城市化区域不断扩大,人口急剧增加,人们希望缓解都市生活的压力,渴望到农村享受暂时的悠闲与宁静,体验乡村生活,于是生态休闲农业逐渐在意大利、奥地利等地兴起,随后迅速在欧美国家发展起来

我国的体闲农业,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起步较晚,但是最近十几年发展迅速,产业规模逐年壮大。十二五期间全国农家乐已超过150多万家,规模休闲农业园区1.8万多家,年接待人数超过4亿多人次。各地根据自然特色、区位优势、文化底蕴、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先后发展形成了形式多样、功能多元、特色各异的模式和类型,休闲农业逐步从零星分布向规模集约,从单一功能向休闲教育体验多功能,从单一产业向多产业一体化经营,从农民自发发展向政府规划引导转变。许多地区围绕“高、新、特、优、雅、奇”努力打造特色休闲品牌,经济效益不断提高,成为带动农民致富的支柱产业和民生产业。

4、创意农业的概念

创意是创造意识或创新意识的简称。在经济活动方面,创意是指人们通过创新思维,突破原来的思维定势,对产品的外观造型、功能组合等实现新奇的再造,从而增加或者提升产品与资源的使用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观赏价值。创意是许多创造发明的前奏,是打破常规的思路创新,是超越自我的智慧火花,是人类潜在智能的天然涌泉,是推动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不竭动力。

最近几十年,世界创意产业呈现勃勃生机,创造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甚至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在跨越以生产要素与投资为动力的发展阶段,走向以创意为动力、创新驱动的新阶段。我国创意产业正处于蓬勃起步阶段,面临无数的契机,具有广阔的前景。

创意农业属于创意产业的一部分,伴随创意产业的发展而产生。一般认为,创意农业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由于农业科技装备、经营理念的不断创新,农业的功能突破原来仅仅提供生活必需品的基本特征,出现了观光旅游农业、休闲娱乐农业、生活体验农业等等新的产业形态。与此同时,创意产业的理念也在英国等欧美发达国家和地区形成,并且迅速在世界各国传播。受到创意产业发展思维和理念的影响,人们开始将许多新的科技成果和人文元素融入农业产业,使得农业的功能不断得到拓展与延伸,于是就逐渐形成了兼有生产功能、观赏价值和生态效益的新型农业形态,即创意农业。

5、“互联网+农业”的概念

“互联网+农业”是指将互联网技术与农业产业各环节的跨界结合,实现农业发展科技化、智能化、信息化,利用互联网平台形成的现代农业的新模式。

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一系列新的信息技术在社会与经济发展中的广泛应用,互联网与农业的跨界融合所形成的农业新的业态,正在打造一个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有效的现代都市农业。

四、浦东推进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1、统一思想,加强对发展都市农业重要性的认识

2、合理规划,促进都市农业有序健康发展

(1)大力发展精品农业。建设一个环境优美、活动丰富、绿色环保,集种植、品尝、游玩、销售于一体的超大农业广场。

(2)大力发展休闲农业。结合本地人文旅游资源和引进社会资金为前提,结合各村特色,因地制宜,发展一批农家乐项目,促进城乡互动。

(3)打造一批特色产业基地

加快土地规范流转,推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搞好基地建设。

(4)培育一批农业龙头经营主体

加快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产业,促进一产向

二、三产业的拓展,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延长农业产业链,加快农业产业化结构的升级调整,增加农村劳动力就业机会。

(5)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都市农业的重要功能之一是生态功能,生态环境是都市农业发展的基本条件,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环境,也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

五、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案例分析

1、日本的都市现代农业 小而美的日本都市型现代农业

景观式农园,指在政府主导下的集中型农园,这种形式主要出现在日本。政府为保护耕地,在城市中采取了一些有效的土地制度,在市区保留了一些点状或片状分布的耕地,形成了大量规模不等的各色农园。一般有市民农园和专人管理的农业公园2种,前一种是分小片出租给市民业余耕种,形成一些特色的主题,后一种则像一般的城市公园,有专人统一管理,供市民参观。这些农园除生产功能外,还承担了生态和休闲体验、参观学习等功能。 日本的都市型现代农业主要集中在三大都市圈内,即东京圈、大阪圈和中京圈。其特点:

一是呈点状和片状分布。由于日本人多地少,日本政府为保护耕地采取了一些较为有效的土地税制制度,所以在市区还保留了不少面积不大(5公顷以下)的点状分布和面积较大(5公顷以上)的片状分布的耕地;

二是蔬果生产占主导地位的都市型现代农业生产结构。这是为市民提供优质农产品和绿化环境的需要;

三是园艺生产设施先进。在财政重点扶持下,市园艺设施基本上实现了小型化、集约化弄口现代化,蔬菜从播种到成品包装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操作,其蔬菜与花卉生产的80%实现了现代化园艺栽培,商品率在90%以上;四是都市观光、体闲、体验农业是都市型现代农业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为改善生态环境和休闲需要,如日本大阪府的都市型现代农业有70多个观光农园,其中柑橘类10个、葡萄类17个、垂钓类17个和草莓类6个。另外,还有市民农园、科学教育园地、文化资源利用型的文化馆、文化传习所、民间艺术展览厅,供游客住宿、体闲体验的农业资源利用型的“故乡之家”、“农家别墅”等。

日本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

一是生产逐渐规模化。1995年日本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小规模的农业生产成本比美国大规模的农业生产成本高出几倍甚至几十倍,因此日本政府采取相应激励措施(给予贷款及贴息),扩大农业生产规模;

二是农业结构逐步调整。逐渐淘汰效益低、成本高的农产品,绿色、保健食品大量生产;

三是生产手段向全自动化、设施化、智能化发展,尤其是蔬菜、水果特别明显,因此一年四季都可生产各种洁净、时令鲜果菜;

四是农产品批发市场逐渐完善;

五是生产经营管理向网络化发展。如用电脑开展全国范围内时鲜蔬菜配送,建立农产品价格、品种、经营计划等的网站与数据库等。

日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经验:

一是各级政府给予保护政策。据1996年日本全国农业委员会都市型现代农业对策协议会的统计,日本全国都、道、府、县和市、町、村各地帝3订的振兴都市型现代农业的举措(如低息融资、资助等)不少于250项。

二是模式多样化。有生态观光休闲农业等。

三是政府关注农业劳动力素质的提高。政府除加强正规学校培养农业劳动者外,对初次从事都市型现代农业的人们提供无息贷款、资助学习相关农业技术和经营方法。

2、美国的都市现代农业

美国都市农业的主要形式是市民农园,采取农场与社区互助的组织形式,在农产品的生产与消费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这种形式的市民农园加强了农民和消费者的关系,增加了区域食品供给,促进了当地农业经济发展。在荷兰、新加坡等国家,也有类似的农园。

创意农业

(1)“气栽法”的主要原理,是在一个种植盆里铺上一块能渗水的细绒布作为植物生长层,在上面撒上种子。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氧气和营养液,通过电脑控制的、位于种植盆底部的喷雾系统,定时定量喷洒到生长层上,形成一层可供种子发芽的薄膜。种子长出丝状的根后,根须穿过细绒,吸收更多的雾状营养液。随着作物的生长,有些喷嘴开始提供二氧化碳,同时用感测器监控湿度和室温。

对于蔬菜生长来说,太阳光谱里只有有蓝光和红光即可。种植盆上方可以调节光谱的LED灯取代了太阳光的作用。这里没有任何害虫,植物在生长过程中,无须喷洒农药,所有蔬菜都可以做到即采即食。虽然这些蔬菜不能被称为是有机食品,但是公司采用的种子是非转基因,因为可以打上非转基因的标志。

(2)畜牧不再靠农场

这是一个疯狂的想法:将3D打印技术和生物组织工程结合在一起,来“打印”畜产品,并处理这个星球上最大的问题。毕竟,畜牧业释放的温室气体占所有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的一半,且畜牧业还占据了地球上可用的非冰冻土地的三分之一,这些都是为了满足人类每年消耗3亿吨肉制品的需求。

上一篇:数学教师教育随笔下一篇:新进员工培训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