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家庭xxx事迹(精选9篇)
立德修身留忠厚,孝老敬亲传家风。在xxx,提起xxx一家,那是人人称赞的幸福之家。丈夫xxx是xxxxx校长,妻子xxx是xxx,大儿子xxx现在xxx,小儿子xx毕业于xxx,现工作于xxx。家庭和谐、夫妻和睦,爱岗敬业、科学教子、勤俭持家、邻里团结,一家人得到了单位同事和邻里之间的一致好评。
一、爱岗敬业,爱生如子
作为一名教师,xxx不图名利,不慕富贵,甘为人梯,乐教勤业;作为一名寄宿制农村小学的校长,他用以德育人的教育理念育导着一代又一代学生的成长,为广大留守儿童倾注了全部的爱;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拥护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忠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对工作任劳任怨,认真负责。
二、家庭和睦,邻里团结
xxx从小就生活在一个传统的知识分子家庭里,因父母膝下无子,便抱养了他。父母对他,不是亲生,胜似亲生。他对父母,细心孝顺,体贴入微。父母在世时,妻子xxx留在家里,照顾双亲。在这个家庭里,虽然他们各人的性格、文化、志趣等不同,但是家庭中很少出现矛盾,大家能互相体谅,尊老爱幼、民主平等、宽容谦让,形成了互相理解、尊重的文明家风。
真心待人是他们全家的处事态度,与邻居都能够和睦相处,邻居们有些事情做不了或需要帮忙,他们都热心帮助。他们一家人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微薄之力为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解决一些燃眉之急,他们用实际行动为和谐社会的创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科学教子,勤俭持家
提起两个品学兼优的孩子,所有人都会由衷地对夫妻俩竖起大拇指。对孩子的教育,夫妻俩以身教示范为主,言教引导为辅,十分重视五个方面的作用:思想品德上的楷模作用;文化学习中的表率作用;心理素质上的熏陶作用;尊老爱幼方面的榜样作用;勤劳俭朴方面的示范作用。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不管是以前上有老下有小时的家庭困难,还是现在双亲故去、孩子工作后经济逐渐宽裕。一家人坚持着勤俭节约,勤俭持家的传统美德,从不铺张浪费。
以制管家 以学兴家我叫XXX,今年74岁,是XXX社区的一名居民。我老伴叫XXX,今年75岁。我们生育了两个儿子,现在共有大小家庭成员8人。
我是个很普通很普通的家庭妇女,但是在创建学习型家庭活动中,我由不理解到理解再到大力支持,和老伴一起用制度管家,确实尝到了全员学习、全面学习、全程学习的甜头。
事情还得从头说起。那是2011年11月的一天,老伴郑重其事地告诉我,他想出了一套如何促进全家人学习进步的“高招”,治家也要像管理学生一样,制订一个可以操作的规章制度。当时,我笑他是个“疯老头”,简直是异想天开!儿女都各有各的家,哪会受你的“摆布”?单位、学校都忙不过来,谁会再又让你念“紧箍咒”?但是,他偏不信邪,说干就干。连夜,老伴就赶制了一些家规家训,给每个家庭成员建立学习档案。第二天,他电话通知大家到我们老俩口的家,召开了一个极其特别的家庭会。家庭会上,他从创建学习型社会说起,一串又一串的大道理,一个又一个的生动例子,直说得儿女、孙辈们张大了嘴,点起了头。这老头,真人不露相,还真有“两刷子”。于是,我家的创学活动就这样敲响了战鼓。这一年的大年三十,全体家庭成员吃团年饭的时候,都向我和老伴汇报了近段的学习情况,老伴和我进行了讲评,热闹劲儿就不用说了。此时,我才真正感觉到了老伴的良苦用心。
现在,只要走进我和老伴的小家,儿女、孙辈们近三年来的学习档案历
历在目。每逢过年过节,我和老伴都会召集全家人开家庭讲评会,采用书面或口头的方式总结交流各自的学习情况,多年来我们从不要女儿、女婿提礼品庆祝节日,也从未给孙儿、外孙发过压岁钱,而是根据他们在单位、在学校的成绩和现实表现发一定数量的奖金或赠予诗词鼓励。2012年5月,我和老伴经过长期酝酿,几易其稿,正式向全家人提出了“创建学习型家庭,争做高素质公民”的奋斗目标,合理制订了“爱国爱家爱事业,守法守纪守美德,勤学勤思勤动手,敬老敬贤敬豪杰”四句家训,以及要坚持学习,不自满迷航;要严守法纪,不自由放荡;要饮酒适量,不酗酒发狂;要玩乐有度,不割索赌博;要热爱科学,不迷恋网吧;要讲究整洁,不污染环境;要和睦相处;不争吵骂架;要礼貌待人,不冷落来宾;要勤俭持家,不铺张浪费;要锻炼体质,不贪吃贪睡等十要十不的家规。老伴还亲自用毛笔把这十条家规写了出来,张贴在我家最显眼处。同时,各个小家也要张贴。我们要求各位家庭成员认真对照家训家规,同自己的工作实践和学习结合起来,熟记熟背,身体力行。最终由老伴和我负责督促检查落实,如有违反的,我们将视情况给予一定的“制裁”。孙儿学习成绩曾一度下滑,当时我们察觉后,立即召集全体家庭成员会,会上,老伴要他站在家训家规前,边读边进行自我解剖,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小家伙从没见过这样的场面,吓得眼泪都快流出来了,哆嗦地读完家规家训后,小声地嘀咕道:“我违反了不迷恋网吧这一条,以后我再也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了!”家庭成员们对他进行了轮番的“轰炸”和严厉的帮教。此后,他逐渐改正了自己的缺点,彻底戒掉了“网吧瘾”。目前,他的成绩一直保持上等水平。
我想,不管年龄有多大,只要学习不断、学习不止,就会永远年青。尤
其是作为一个奶奶辈、爷爷辈的人,要时时刻刻督促儿女、孙辈们学,督促自己学,让学习成为一种理念、成为维系家庭的纽带。在我和老伴以制管家的过程中,我深切地感受到了学习给我们全家带来的好处。家庭成员之间关系更融洽了。不仅孙辈们经常性向我们老俩口来汇报他们的学习成绩、学习打算,而且儿女们也常和我们交流学习心得和体会,走动得更勤了,串门的时间更长了,谈话的主题更多了,一家人其乐融融,使我们享受到了天伦之乐。
学习还能融洽邻里关系。现在,每天都有一些老伙伴、老伴关工委的同事、还有一些学生家长来到我家,有参观的,有和我们交流学习经验的,有来体会我们家学习氛围的,我和老伴都不厌其烦地接待。老伴自诩为是家里的“生活部长”、“外交部长”,我呢,是“卫生部长”、“住宿部长”。老伴能做一手好饭菜,每次都是自告奋勇亲自掌厨,我就承包了家里所有的卫生。原来老俩口沉闷的家庭如今处处充满了欢声笑语,我们感到日子过得很滋润、很充实。
——***卫计局“最美家庭”评选典型材料
人常说“救死扶伤是医者本分”。在**镇中心卫生院有一个远近闻名的医生家庭,就是***副院长和他的爱人***,这对恩爱夫妻在基层乡镇卫生院深深扎根,坚持十几年如一日,默默奉献在乡镇卫生事业第一线,工作上勤奋敬业,生活中与人为善,他们用自己的高尚医德医风、精湛医疗技术,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良家风,谱写出时代的奉献之歌,用家庭的力量温暖群众、感动社会,辐射出强大的正能量,成为当地导扬风化、传承美德的一面鲜艳旗帜。
一、情系基层,恪尽职守,为乡镇卫生事业倾尽青春和热血
学校毕业之后,***的人生第一个工作岗位就选择在了乡镇卫生院。因为他自幼在农村长大,深知农村缺医少药的艰辛。在与妻子***结婚后,他们夫妻二人深深扎根农村,始终坚持以院为家,无怨无悔,将青春和希望播洒到最需要他们的农村大地上。十几年来,他们潜心钻研医术,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天道酬勤”,他们都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医疗骨干,***担任龙山镇中心卫生院医院业务副院长,妻子也成为医院护理部主任。夫妻二人伉俪情深,志趣相投,为基层的医疗事业没默默奉献着,齐心协力为基层群众解除病痛、送去健康。十几年的实践中,他们对这份职业产生了深厚感情,倾心尽力开展医疗服务工作,为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为医院各项工作开展,他们夫妻二人放弃节假日,没有双休日,只要病人有需要,就立即返回岗位,做到有求必应,加班加点更是家常便饭。因为丈夫是院领导,妻子顾大局识大体,没有因此而产生任何优越感,反而处处付出得更多,别人不想做的她首先做,别人不想干的她带头干,在他们的影响的带动下,医院上下形成了团结奉献、积极进取的良好氛围,他们成了当地老百姓心目中生命和健康的“守护神”。因为医术精湛、医德高尚,他们夫妻在当地已经小有名气,广元市和县城医院多次想将他们“挖”回大医院,但他们放不下这里需要他们的父老乡亲,放不乡镇医院的日常工作和一草一木。就这样,为了基层医疗卫生事业,他们毅然选择了坚守,先后多次放弃了到广元市及县城发展的机会,成为基层人民群众健康的忠实守护者。
二、尊老爱幼,亲友善邻,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良好家风
在***的家庭中,一直将传统美德继承和发扬作为重要家风,不断传承和发扬光大。夫妻二人常常说“百善孝为先”,在平时生活中,对家长的父母及长辈关怀备至,尽管他们工作很忙,但是稍有闲暇,他们首先回家陪伴服父母,帮助他们干农活,为他们体检身体,在父母膝前精心尽孝,嘘寒问暖,关怀备至。201*年,**岁高龄的婆婆被人撞伤后需到苍溪**医院治疗,家中公公公婆年事已高,不方便去医院陪侍,妻子作为孙媳妇,不顾工作繁忙,亲自到城里护理陪侍,几个月精心护理后,婆婆终于康复出院,这件事成为附近乡邻们传颂的孝亲敬老的美谈,都称赞婆婆有一个好孙子孙媳。他们家庭助人为乐,与人为善,经常义务给四邻乡亲看病,从来不收一分钱。在当前脱贫攻坚工作中,夫妻二人带着对贫困群众的深厚感情,定期深入扶贫工作一线,发挥业务专长,为他们检查身体、义务看病,提供健康咨询,逢年过节为他们送去钱物,极尽所能给予支持帮助,并结合实际与帮扶对象精心谋划,积极寻求脱贫致富的思路对策,做到了真扶贫、扶真贫,发挥了自身积极作用。
三、夫妻协力,奋发进取,彰显了的强烈的事业心与责任感
夫妻二人坚持“事业大于天”。***作为分管业务的副院长,多年来在基层实践中,面对医疗专业人才极度短缺的现状,他本着对乡镇卫生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自加压力,向着“一专多能”的方向努力。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刻苦自学,成功考取了内科及儿科双重副主任医师资格,成为乡镇卫生院不可多得的“多面手”。在医疗技术上更是精益求精,顺利成长为医院业务骨干,成为当地远近闻名的好医生。妻子***勤奋敬业,尽职履责,作为医院护理部主任,即使怀孕期间,仍然亲自工作到临床一线,她护理技术过硬,服务态度优良,特别是擅长儿科静脉穿刺,深受患者的好评。他们夫妻在当地拥有极佳的社会口碑,赢得了苍阆巴交界广大患者朋友的普遍赞誉。
作为一名儿科医师,***与他的妻子深具悬壶济世的情怀,他们深知群众生活不易,从不接受患者送的红包,反而不知为多少人免费义诊看病,为家庭贫苦儿童减免医疗费用,甚至主动奉献爱心,将自己孩子的衣服送给患病儿童,甚至拿出钱资助困难群众,善行义举数不胜数,在当地有口皆碑,人皆称道。***年,一位新生儿患病,孩子的家庭十分贫困,父母亲到处筹钱才拿来几百块钱来医院看病,孩子病情十分危重,人命关天!***和他的妻子顾不得多想,“救孩子要紧,药费我们先垫付上”。很快孩子住院接受了治疗,经过几天的紧张抢救,孩子终于转危为安,孩子的父母千恩万谢,流着感激的泪水带孩子出院了。像这样的事情在***和妻子身边经常出现。因为他们始终坚守着“医者父母心”的情怀,与人为善的家风传承是他们坚强的精神支柱。
1、丁友余家庭,住时堰镇陶庄村,食道癌手术的养母、脑萎缩3年的养父,朱爱年和上门女婿丁友余夫妻俩用不离不弃的守护,演绎着没有血缘超越血缘的动人故事。
2、赵秀和家庭,住时堰镇谭庄村,建村部捐资40万元,改水捐资3万元、每年花费近万元为村里60岁以上老人投意外保险,春节自费慰问困难户,饮水思源、回报乡梓,用实际行动阐释“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博大情怀。
3、张礼兵家庭,住安丰镇红安村,外来创业的老板,感恩社会、关爱老人,春节前给本村14位90岁以上老人送去猪腿、粮果等年货,凸显企业家的社会责任。
4、刘义宏家庭,住安丰镇联合村,前刘义宏意外造成高位瘫痪,妻子诸兰英没日没夜地精心照料,重燃他生的希望,“不论健康疾病、不论富贵贫穷,我们都不离不弃”的结婚誓言如磐石之坚。
5、马钦银家庭,住南沈灶镇东刘村,作为母亲的三儿子,他一人背负起照顾瘫痪母亲的全部重担,擦洗身体、营养美食,他细心周到的照顾证明了“儿子也是妈妈的小棉袄”。他手足情深,自觉担负着父母外出的侄子的学习生活照料。
6、熊英家庭,住唐洋镇安建村,熊英从云南远嫁而来,挣钱养家,她是因病失明的丈夫、多年哮喘的婆婆、视力障碍的公公和年幼女儿的守护神,她是全家的顶梁柱。
7、谭兴贵家庭,住新街镇堤东村,多年如一日鼓励、支持和帮助三峡移民适应并融入当地生活。送生活用品、介绍风土人情,手把手教会种地和养殖,帮扶照顾老人,真正亲如一家。地域有别爱无别,春风化雨润心田。
8、常义凤家庭,住安丰镇红安村,公公病故、丈夫走失,再组家庭,坚持留家照看瞎眼婆婆、同堂孤侄女,她善良为友,孝爱真诚,被提名为“江苏好人”“中国好人”候选人。
9、杨延伯家庭,住许河镇三苴村,31年来,妻何云兰精心照顾患直肠癌、脑梗、老年痴呆、生活不能自理的婆婆,现97岁的婆婆活得健康尊严。
10、万守俊家庭,住许河镇四仓村,妻王均兰全力支持丈夫工作,自己任劳任怨、无微不至地照顾99岁高龄婆婆,衣食住行精心照料,言语态度温柔亲切,她用平凡的举动弘扬了中华民族“百善孝为先”的美德。
11、高兴旺家庭,住三仓镇联南村,亲兄弟,不分家,9口人组成的大家庭,种地、家务都能齐心协力、共同完成,从来没有口角、没有隔阂,是远近闻名的“五好家庭”。
12、陈增华家庭,住港镇海堤村,恩爱的夫妻视对方父母如己亲,婆婆老年痴呆、大小便失禁,他们把老人当孩子般养着,洗衣做饭、端茶喂药,为防老人走失,十年来,夫妻俩与老人同睡一房。
13、于汝春家庭,住头灶镇,和睦家风孕育宽广胸怀,于汝春慷慨解囊,为修路建桥、广播线路改造等捐款已达60多万元。
14、刘年凤家庭,住时堰镇新嵇村,十五年前丈夫因意外去世,青春年华的她独自撑起残缺家庭。上班、种地、照顾年老体弱的公婆、培养未成年的儿子,既善良又真诚。
15、王海琴家庭,住梁垛镇安洋村,来自高邮的姑娘,在男友突遭不幸下肢截瘫的厄运面前,她做出了常人不能及的选择:不畏人言、离开家乡,无怨无悔嫁给残疾男友。为了更好地生活,她再次超越常人之举,创业立家,她和丈夫一起开办家庭加工坊和一间烧烤店,用顽强坚韧和不离不弃诠释了大爱道义。
16、殷荣观家庭,住东台镇,一名军转干部,他细心照顾生病岳父母,被病友误认为二老的儿子。他是中华骨髓库的志愿者,他献血22400毫升,获全国无偿献血金奖。
17、陈宝宽家庭,东台镇农技站职工,以惊人毅力照顾因公致残的妻子和先天小脑发育不全的儿子。他在克服家庭困难的同时,组织实施了多项省级农业项目,推广了100多项农业新技术和新品种,培植科技示范户、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并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200多篇,是“全国最美基层农技员”。
18、卢小芳家庭,住开发区蟒河村,公公生病住院,她毫不犹豫从上海赶回,医院里,她为公公端屎端尿不避嫌,喂茶喂饭无怨言,“公婆也是我的亲爹娘”,她做的比说的还好。
19、张红喜家庭,市民政局职工,以身作则,动员鼓励家人参加义工组织。其妻女放弃休息时间,参加义工活动70多次。生活节俭,却为白血病患儿和贫困学生捐款捐物。
20、吴明凤家庭,住西溪景区泰山寺社区,一家五口人相扶相帮,妻子吴明凤数年如一日精心照顾中风瘫痪的丈夫,不离不弃,在保洁公司担任组长也总是吃苦在前,任劳任怨,儿子、儿媳、孙子在潜移默化中也都尊老爱幼,全家其乐融融。
21、殷文进家庭,一个书香飘逸的三口之家,妻子殷文进和丈夫顾石俊同为市供电公司职工,两人因书结缘相知相爱,夫妇多次撰写文章并登载获奖。儿子出生后,夫妻俩坚持每天抽空陪读,从小培养孩子阅读兴趣和爱好。
22、潘小进家庭,人民医院医务骨干,全家人好学上进,互敬互爱,乐于助人。儿子是东台中学“三好学生标兵”,盐城市三好学生,被推荐参加清华大学自主招生考试。
23、宫国俊家庭,中医院医生,医术精湛,多次发表学术论文。好医生、好丈夫突患重病生命垂危,妻子卢慧琴悉心照料,13岁女儿烧饭、照料家人,一家人相亲相爱,永不言弃。
24、徐忠家庭,溱东小学教师,教育工作春风化雨,爱心感化每一个孩子,家庭义务无微不至,伺候患癌婆母,三年毫无怨言,教育子女宽严相济,儿女出色,贡献社会。
25、奚宏章家庭,住时堰镇进胜村,4年前,夫妇遭遇车祸,妻子不幸成为植物人,他自己轻度中风,但仍每天为妻子端茶喂饭,擦身换衣,翻身捶背。经他的悉心照料,妻子病情已有好转。
26、徐华山家庭,住安丰镇东光村,全家五代同堂,上有104岁奶奶、70多岁父亲,下有一双优秀儿女和孙辈,家庭和睦,父慈子孝,助人为乐。全家精心照顾,百岁老人耳不聋、眼不花、身体硬朗。
27、徐正祥家庭,住三仓镇新农村,他83岁高龄,仍坚持每天工作,整理学习材料。同村一低保户车祸致残卧床多年,无人照顾,他主动端茶送水,采购食品、日用品,助人为乐。
28、章国荣家庭,住东台镇金墩社区,,身为厨师的他开始借助网络媒体传播文明风尚和公益慈善,发动爱心人士帮助了一个个需要救助的人。先后获得东台市“优秀义工”“义工之星”“东台好人”和江苏省“优秀社区志愿者”荣誉称号。
29、崔宏图家庭,住富安镇,艰苦创业,不忘回报社会。先后捐款捐物3万多元慰问富安敬老院老人。自费三千余元物流费,将“寒冬送温暖捐赠衣物”通过快递投送到贫困山区。捐资万余元建设公交站候车亭,为群众安全出行提供良好的环境。
30、朱厚宽家庭,住富安镇,注重读书藏书用书,家有各类图书5000册以上,自费订阅报刊20多种,一家五口人每天坚持晨读1小时。家庭多次被评为富安镇最佳文明户。朱厚宽多次被省文明委、关工委、盐城市和东台市评为先进个人和东台好人。
31、刘以东家庭,回乡创业,现企业每年为国家创利税近亿元,他热心公益,至年,累计资助30名贫困大学生5万多元,向镇敬老院捐赠钱物达10多万元,为修桥建路捐赠达10万元。
32、余生堂家庭,住西溪景区万陆社区,余生堂102岁,四世同堂,身为党员,组织活动一次不缺。他热心公益,乐善好施,宽以待人,教子有方,儿孙孝顺。1959年曾被评为江苏省劳动模范。
33、陈玉宏家庭,江苏东宇公司员工,家庭成员互敬互爱,和谐相处。夫妇二人爱岗敬业,互相促进,邻里和睦,勤俭持家,热心公益,无偿献血近3000CC、捐款逾8000元。
34、陈晋华家庭,市实验中学教师,家有藏书千册,每天亲子共读。夫妇二人相继获“师陶杯”“杏坛杯”等论文大赛一等奖,陈晋华发表散文随笔数百篇,先后获省报副刊好作品等大赛一二等奖。
35、刘根兰家庭,住溱东镇罗一村,夫妻二人互敬互爱、和谐持家,团结邻里、崇尚环保,爱岗敬业,收获了平凡幸福和快乐。
36、周新军家庭,住溱东镇高桥村,四代同堂,孙媳妇悉心照顾高龄老太,婆婆甘当贤内助支持公公工作,两代党员营造了宽容谦让、平等关爱的和睦家风。
37、高粉林家庭,住溱东镇开二村,四代同堂共享天伦,上敬90岁高龄老人,下爱年幼子孙,个人自主创业致富,孝心、爱心、责任心成就了和谐幸福大家庭。
38、朱粉林家庭,住溱东镇开一村,朱粉玲悉心照顾长期卧床的公公,洗脚、擦身子、翻身,她是孝顺的好儿媳。孝、爱、善,影响着孩子和全家,因为有爱,所以幸福。
39、周可荣家庭,住时堰镇后港居委会,夫妻相敬如宾、尊老一片孝心、助邻满腔热情、育子身教言传。用尊重、坦诚、互助、勤俭诠释了平凡的伟大、朴实的珍贵和幸福最真实的内涵。
40、葛月红家庭,住五烈镇乐意村,夫妻二人自主创业,兴办生猪合作社,免费培训村民,带动10几个家庭兴办家庭猪场。葛月红被评为“省双学双比女能手”。
41、夏欣龙家庭,住五烈镇沙河村,带头创业,年产值达千万;诚实守信,年纳税近百万;热心公益,修桥铺路、扶贫帮困捐资近4万;邻里和睦,文明创建争先锋、树楷模。
42、丁同玉家庭,住安丰镇下灶居委会,倒插门女婿常年照顾生病的岳父母和患绝症的妻子,不离不弃、无怨无悔,平凡的点滴,平凡的人家,奠定和谐社会基石。
43、赵孝友家庭,住安丰镇丰西村,作为普通村民,心怀建设家乡责任,动员儿子为家乡捐资修路,造福村民,受到好评。
44、丁茹喜家庭,住安丰镇下灶居委会,他经营企业恪守诚信,他家庭生活追崇和谐,他身残志坚,乐善好施,为家乡路桥建设一次性捐资8万多元。
45、张远如家庭,唐洋协护税办职工,夫妻二人立足本职,爱岗敬业,业务精湛。注重身教言传,儿子毕业后踊跃参军,表现突出。
46、王海霞家庭,唐洋会计站职工,5口之家,也是党员之家,工作上互相支持、互相帮助,生活中互相尊重、互相关心,孝敬老人、热心公益,健康幸福的家庭成为左邻右舍的榜样。
47、丛仲锋家庭,住唐洋镇安建村,幸福美满的4口之家,夫妻互敬互爱,谦让包容,善待长辈,注意情感交融,教育孩子,重智更重德,诚信家风深受邻里信任和尊重。
48、孟德家庭,住唐洋镇十里村,白手起家的创业者,不甘人后的“创二代”,自强自立、奋力拼搏,成为带领富的标杆。
49、林祥龙家庭,住新街镇周洋村,尊老爱幼、温馨和睦的家庭,互助互爱、和谐融洽的邻里,关爱老人、孝行天下,为敬老院、五保户送年货,心系公益,情系家乡,先后捐资数万元修路建桥。
50、王锦家庭,住新街镇陈文村,尽孝道、懂感恩,细心服侍长期生病的岳母。助邻里、树新风,践行团结友善做细落实。重公益、立楷模,带头捐资捐物。
51、梅益华家庭,住三仓镇镇南居委会,朴实的农民家庭,夫妻恩爱、孝敬老人、热心助人、邻里和睦,他们用工作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诠释了家与爱的真谛。
52、朱兆林家庭,住三仓镇新农村,夫妻俩互敬互爱,对女儿言传身教,培养诚实守信、和顺善良品质。孝敬老人,善待邻居。
53、孔令宏家庭,住三仓镇官苴村,老人的需求是第一需求,无论多么忙碌,孔令宏、丁唐凤夫妇按时侍奉好老人的吃饭、休息,孝敬顺从的`家风传为佳话。
54、吴岳平家庭,住三仓镇新墩村,尊老爱幼、四代同堂的大家庭,中风老人得到精心照顾,儿子媳妇传承良好家风。齐心协力、勤俭持家是全家共同的信念。
55、李先伟家庭,三仓小学教师,夫妻俩扎根基层,执着教育,钻研业务,关心学生,默默耕耘,无私奉献,教学成绩年年名列前茅。
56、姜文书家庭,住港镇海滨居委会,勤劳、朴实、宽厚、互助的夫妻俩,白手起家,用勤劳创造幸福生活。
57、朱七连家庭,住港镇新港居委会,生活中互敬互爱、工作上相互支持。全家宽容谦让、孝老爱亲、热心助邻,令人羡慕。
58、张仁华家庭,住港镇新洋村,家有一老,如有一宝,83岁的老岳母是张仁华一家人心中的宝,几十年如一日,以孝治家带来全家幸福美满。
59、何志华家庭,住港镇蹲门居委会,经验丰富的船老大,带领村民赶海致富。勤劳朴实的贤内助,孝敬老人邻里称赞。全家人诚实和善,影响着一方风气。
60、李亚泉家庭,住头灶镇,爱岗敬业的夫妻,教书育人为己任,孝老爱亲先垂范,翰墨书香浸心田。
61、李萍萍家庭,因书结缘的夫妻,共同奉献三尺讲台,有书传爱,一起打造“悦读”家庭。他们深信:腹有诗书,其品自高、其德自谦、其身自正。
62、杨进家庭,“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勤学的父母不断发表论文、取得学术成果;爱书的孩子体验读书的快乐,充实书香浸润的人生。
63、周晶家庭,温馨的亲子共读时光,丰富了知识、陶冶了情操、填平了代沟,孩子良好的“三观”基础由此坚定。
64、储亚兰家庭,东台中学教师,30多年一线教学,20多次任教毕业班,学生的需要是他们的价值,“努力做一个合格的教师”是他们永恒的信念。
65、崔广荣家庭,住许河镇芦河村,妻崔春林,她是年迈父母的孝顺女儿、从军丈夫的顾家爱妻、孪生兄弟的慈爱母亲,更是幼儿园孩子们的最美老师。她放弃随军机会,甘愿奉献乡村幼教事业。
66、王彪家庭,住东台镇新坝社区,尽责尽职维护辖区治安,一心为公帮助困难居民。片警,他们的工作不像特警那样惊心动魄,不像刑警那样跌宕起伏,用琐碎和平凡维护了百姓的安宁。
67、王安凤家庭,住东台镇二女桥社区,居民心中的最美“小巷总理”,维护稳定,一马当先;帮贫助困,热心细致;卫生创建,苦累在前。
68、翟怀庆家庭,住东台镇东园社区。翟老为法院退休老干部,老两口多年如一日包揽楼道卫生,帮助邻里修剪树枝、晾收衣服,处处发挥着示范带头作用。
69、许文彬家庭,住西溪景区三曹村,倡导并实践着夫妻和睦、尊老爱幼、勤俭节约、邻里互助的积极向上的精神,传承着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
70、孙绘家庭,政务服务中心职工,相互尊重、孝老爱亲的和谐家庭;立足本职、爱岗敬业的模范职工;团结邻里、热心公益的处世为人,幸福的家庭是全体成员共同维护的温馨港湾。
71、丁宏宝家庭,四灶小学教师,夫妻俩潜心教育工作30多年,夫妻恩爱,孝敬老人,热心助人,邻里和睦,他们用平凡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诠释了家与爱的真谛。
72、陆永和家庭,住西溪景区晏溪河社区,丈夫热心社区发展,关心孤寡老人,妻子照顾双目失明的公公,毫无怨言。女儿乖巧懂事,孝敬长辈。
73、罗来稳家庭,住西溪景区西郊村,五口之家三名党员,全家人和和美美,婆婆料理家务无微不至,儿媳母乳喂养孩子,子、媳孝敬感恩父母,全家人经常参加志愿服务。
74、刘晓倩家庭,夫妻俩工作互促互进,丈夫吴苏华是实验小学教师,妻子刘晓倩是渔业指导站副站长,多次获得省、市主管部门表彰。生活中,夫妻俩孝老爱亲,公婆年老多病,刘晓倩总是问医拿药,照料双亲从无怨言,还将失去妈妈的侄子侄女带在身边读书生活。
75、戴文婷家庭,夫妻俩注重日常行为规范,言传身教影响孩子良好品德养成,崇尚勤俭节约,弘扬传统美德,经常和孩子一起参与志愿服务,看望慰问孤寡老人和残疾儿童。
76、杨亚丽家庭,一个温馨和睦的五口之家,妻子杨亚丽在检察院工作,业余时间参加义工联志愿服务20余次,常年结对资助一名贫困儿童,丈夫儿子在她的带动下,主动参与到安全出行劝导、关爱空巢老人的活动中来,家里老人也热心社区公益,帮助照顾邻里。
77、杨慧家庭,人民医院职工,她和丈夫、女儿全家三口多次参加义工联活动,结对资助贫困学生3人,参与“衣加衣”活动四次,在敬老院、学校、社区经常看到他们的身影。
78、何俊明家庭,新街中学教师,坚守三尺讲台无怨无悔,居住小区管理井井有条,一家人妻贤子孝,尊老爱幼。
79、夏建国家庭,台南中学教师,注重家庭责任,注重孩子八礼四仪教育,孝老爱亲,热爱社会。
80、万其军家庭,新农小学教师,一家人互敬互爱,积极进取,爱岗敬业,乐于助人,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
81、姚翔家庭,新街小学教师,夫妻俩甘愿奉献农村教育事业,工作用乘法,私事用减法,学习用乘法,荣誉用除法,家庭的潜移默化,女儿爱读书学习,多次获得作文竞赛一等奖。
82、丁怀龙家庭,廉贻中学教师,四代同堂大家庭,子孙孝顺,老人慈祥,媳妇敬老,儿女向上,家庭环保,勤俭弘扬。
83、薛捍东家庭,富东中学教师,四代同堂,温馨幸福,薛老师恪守师德,其妻任村干部任劳任怨,儿子钻研医疗技术,儿媳孝顺,照料两家老人。
84、武森林家庭,唐洋中学教师,夫妻二人互敬互爱,经常切磋教学业务,注重家庭传统美德教育,邻里互帮,乐于助人。
85、刘凤斌家庭,五烈镇学校教师,工作中夫妻俩追求尽善尽美,生活中和睦相处,妻子孝顺公婆,女儿多才多艺,好学上进。
86、鲍丽江家庭,梁垛中学教师,夫妻俩潜心教学业务,家庭飘逸书香,丈夫获评东台市优秀班主任,妻子撰写论文获省、市多项奖,儿子大学期间获全国大学生物理竞赛一等奖。
87、朱雅祥家庭,中等专业学校教师,开明父亲,慈爱母亲,一家人沉浸书香,追逐人生梦想,儿子高二放弃普高转入职校,社会实践丰富多彩:志愿服务、歌手大赛、明日之星主持人等,如愿考入金陵科技学院,演绎精彩人生。
88、徐惠家庭,港小学教师,工作兢兢业业,爱生如子,经常课后义务辅导学生,待人接物谦让坦诚,丈夫诚信经营,感恩社会。
89、屠书梅家庭,梁垛小学教师,夫妇俩同为老师,教学和班级管理勤勤恳恳,用诚心交换童心,扮演好三个角色:亲人、导师、朋友。用细心温馨家人,践行孝、爱、善。
90、胡生富家庭,曹丿小学教师,丈夫为人师表,妻子爱岗敬业,恪尽职守,吃苦耐劳,父母身体力行,孝老爱亲,全家勤俭节约成为美谈。
91、吴春虹家庭,住梁垛镇沈倪村,她朴素清廉,热心公益,甘于奉献。在丈夫和女儿的支持下,她带头捐款修桥铺路,自掏腰包帮助困难家庭和留守儿童,成为全村困难家庭的贴心人
92、王炳炎家庭,住梁垛镇临塔村,父亲王德才106岁,是村里人人敬佩的百岁老人。她和妻子四十多年如一日,合理安排老人的三餐,陪老人聊天读书,20多年来,夫妻俩与老人同住一个房间,无微不至地照顾父亲。
93、屠书钢家庭,住梁垛镇如意村,在苏南打工近十年后回乡创业,他善待职工,经营有方;他致富不忘乡邻,捐助敬老院6万元,捐款修路3。5万元,近几年,每年向村捐资3万元,帮助年老体弱和因病致困的弱势群体。
94、沈永红家庭,住三仓镇仓胜村,他是一名文字工作者,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妻子孝敬老人,体谅丈夫,主动承担家务。夫妇二人勤俭持家,科学教子,邻里团结。
95、黄国余家庭,住港镇新镇居委会,家庭多年坚持订阅新华日报、东台日报等报刊。家庭成员热心公益,主动捐资15000元修建居民点水泥路,全家注重文明礼仪,邻里互助友爱。
96、吕宏家庭,住东台镇东园社区,全家秉持艰苦朴素的家风,互敬互爱,积极进取,热爱生活,乐于助人,家庭和谐,邻里团结。吕宏积极组织并带头参与文明卫生城市创建,以钉子精神铲除“牛皮癣”等顽疾。
97、陶慧家庭,住富安镇龙港村,1994年从云南嫁到富安,家庭幸福美满。,丈夫因车祸高位截瘫,她不离不弃,勇挑重担,四处借债为丈夫治疗,全力以赴培养儿子读大学。在她的精心照顾下,丈夫的身体得到了很好的恢复。
98、薛昌和家庭,住富安镇,她助人为乐,义务照顾生病的邻居。她爱岗敬业,项项工作全镇前茅。她孝敬老人,精心侍奉父母公婆。她善解人意,全力支持丈夫工作。多次被市镇表彰为“十佳基层干部”“三八红旗手”“优秀共产党员”。
99、刘小庆家庭,市政养护管理所负责人,工作兢兢业业,积极投身文明城市创建,科学安排,统筹调度。主动参与农村环境整治,任劳任怨,成效显著。家庭幸福美满,妻贤女孝。
100、房春家庭,夫妇均供职于第三人民医院,是医疗战线的战友、幸福家庭的伴侣、公益之路的义友,他们爱岗敬业,夫唱妇随,热心公益。
101、顾晓霞家庭,妻子在环保部门工作,丈夫在教育部门工作。夫妇工作兢兢业业,家庭和谐温馨,互爱互助,孝敬老人,教子有方。
102、姜梅华家庭,市邮政公司员工,她工作认真负责,多次被表彰为公司先进个人、服务明星。家庭成员遵纪守法,互敬互爱,积极进取,勤俭节约,乐于助人。
103、丁莉莉家庭,市检察院干部,丈夫在市公安局工作,夫妇爱岗敬业,业绩突出,丁莉莉先后获得盐城市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先进个人、检察机关岗位练兵先进个人。丈夫也先后荣立三次三等功、四次被嘉奖。
104、张丽家庭,夫妇二人均是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工作中严谨治学,精心施教,任劳任怨,勇挑重担。生活中恩恩爱爱,孝顺长辈,邻里和睦,科学教子。
105、周莹家庭,市第一小学教师,公公爱岗敬业,所在单位多次被评为省示范供电所,婆婆勤劳朴实,主动带妯娌寻医问药,感动亲友邻居。小夫妇二人事业有成,周莹先后有十几篇论文在省发表获奖,指导学生参加省“小数报杯小小数学家竞赛”先后获一二等奖。
XXX是一位退休人员。她和老伴在环保节能低碳生活方面做得很好,她的家庭节能低碳的生活方式也因此影响和带动了一大批居民。
XXX的家庭用水从三个方面节约,厨房用水,个人卫生用水,和厕所用水。她还利用很多废旧物品制作花盆。走过她家楼下,数十种花草枝繁叶茂随风摇曳,散发出不同的清香。
在日常生活中,XXX总是要求家庭成员,要树立节能减排的科学观念,倡导文明健康,简约环保的生活方式,弘扬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风尚。
我们是一个三口之家,包括我、我爱人以及我们的女儿。常言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女儿的教育方面,我们注重言传身教,以身作则,从不参与打麻将等赌博活动,常带孩子参加一些积极向上、健康有趣的娱乐活动,培养、激励她的兴趣爱好,希望孩子能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我们也善于用欣赏和鼓励的语言教育孩子,赏识孩子的每一个优点;同时,我们也从不溺爱孩子,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并会用恰当的方式教育孩子什么是正确的,什么的错误的。当然最重要的是,我们培养她做人的自尊、自强和自信,让孩子懂得,即使出生在普通人家,依然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美好的未来,并且,只有依靠自己的勤劳得到的东西才是最可靠的。女儿在我们悉心的照顾和培养下快乐成长,逐渐形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学习习惯。
孝敬父母一直以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营造幸福生活的一大基石。结婚二十多年来,作为媳妇,我与婆婆之间关系一直和和睦睦,相互尊重、相互理解,从未争吵。随着双方父母年事渐高,大病小病不断,一旦老人有身体不适,不论白天黑夜,我和爱人都及时赶到老人身边看望照顾。同时,我也运用自己在医院工作的便利,为老人买药、输液。我们一直觉得,父母的平安健康就是家庭的幸福。
虽然我们并没有令人感动得潸然泪下的故事,我们只是世间最平凡的儿女,最简单的父母,却也是最幸福的家庭。我们互敬互爱,用自己最真诚的方式携手走过了人生的风风雨雨,组成了一个普通却幸福的家庭。
年轻的夫妻是一个幸福美满家庭主要支柱。给家人铸造一个安全而充满爱的港湾,是我和丈夫结婚以来的共识。因此,我们夫妻平等对待,一直相惜相爱,在处理家庭的大事时互相通气,共同磋商决定,只要是合理的建议,求大同,存小异,做到办每件大事双方都心情舒畅。在工作上,我们更加是相互支持和鼓励。我丈夫从事旅游工作,十多年来,他时时以高度的责任感做好旅行社的线路包装和为游客提供各项服务工作。每到旅游旺季的时候,他的电话总是24小时响个不停。为了不打扰我的晚上正常休息,他到10时后就自己到另一房间把房门关上,继续他的工作。有时深夜起来,我看到光线还从门缝透出时,便进去看看,经常看到他已经累得趴在台上睡着了。我不忍心叫醒他,就偷偷把他的手机调到小声,并做他的小秘书接听电话,帮忙把一些信息记下来。如遇到紧急情况,我也不得不叫醒他。所以他经常跟同事说,家里有个“专职小蜜”。
夫妻恩爱的家庭,老老少少都舒心踏实。因为父母相亲相爱,家里每天都阳光明媚,我们的女儿在家庭里体会到安全感,从而健康快乐成长。因为儿子儿媳的相亲相爱,家里的老人也感觉宁静安康,乐享晚年。
二、家中两老如“两宝”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我家有“两宝”,我和丈夫亲昵地称我的公婆为“男宝”和“女宝”。我和爱人结婚后,“两宝”就从3百多公里外的老家搬来江门跟我们一起住,共同筑起这个大家庭。他们操持着一日三餐和家里的一切事务,家中大小事情征询我们共同的意见后有条不紊办理得妥妥当当。“两宝”的辛勤与付出,让我们也成了“小宝宝”一样,个个受尊重,人人家中有地位。
三、做宝贝女儿的楷模
有一次,只有我和女儿在家。我突然感觉有点晕,就慢慢地挪到床上躺了下来。一会儿,6岁的女儿倒了一杯水,小心翼翼地端进房间,站在床边一边对我说:“妈妈,快喝点水“,一边要把我扶起来。
我们生活俭朴。不慕新潮,不摆阔气,从不浪费,提倡节约,精打细算,用之有度。我们还经常教育女儿一菜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在我们的教育下,6岁的她学会了把自己不合穿的衣服收拾整齐,送给有需要的妹妹,吃饭也不剩饭菜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我们严于律己。为了以言行影响女儿,为女儿创造良好的成长氛围,我俩和“两宝”协商好,在教育上不能对女儿有“独宠”的隔代思想,我们在女儿面前,总是以公序良俗和法律法规为标准,努力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不行。我们不赌博,不搞封建迷信,不作违法乱纪的事情。关注她的感受,锻炼她思考问题和独立生活的能力。
四、邻里和睦互帮互助
碰、碰、碰„„外面传来了呼唤声:“爷爷,我是六楼602的,麻烦你们开开门,我家的门锁又坏了,你能帮忙开开吗?” 六楼的住户又向我们求救了!我公公和丈夫很快在家里搬出工具去帮忙开门。“这次进去后我们得把整个门都换掉。
这样被邻居临时叫去帮忙的事情经常都有发生。我们家的人每逢听到邻居需要帮忙,都非常积极主动开门看看什么事情。我家住在这幢楼的最高层,与整栋楼的住户都认识,随着时间的流转,我们逐渐熟悉,关系也越来越好。楼房刚建成大家还在装修时,我们就互相串门,谈论装修材料、家具家饰;现在,我们也经常在一起探讨小孩的教育、小孩的上学等问题。
2020年最美家庭事迹篇一
30年的日子在慢慢5000年文明史中谈不上长短,只是燕翼般地淡去淡远。30年,多少老一代计生工作者已从曾经战斗的岗位离开,追忆燃情岁月,他们依然不减真挚豪迈。30年,又有多少新同志踏上了“世界上最难事业”的征程,坦言当初的选择,他们无怨无悔。30年的风雨春秋,一路走来,对于计生工作中的苦辣酸甜、喜怒哀乐感触最深的,唯有他们自己。
改革开放之初,特别是在农村,被认为是“天下第一难事”。人口与土地自古被视为财富的象征,在一个被五千年传统包围的大地上,“多子多福”、“养儿防老”的观念早已深深地植入中华民族的骨髓,浸透老百姓的精神。在传统的中国人看来,生孩子被大多数人视为天经地义之事,“计划生育”,无疑是一个“血淋淋”的代名词,计生工作者,在他们眼里,的确是一群“不受欢迎的人”。在工作中,他们没有其他下乡干部的待遇,有的只是白眼、辱骂甚至生命的威胁。工作开展之艰难、所受指责之频繁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但难归难,一群群扎根基层、甘于奉献的计生工作者,并没有被眼前的困难所吓倒,他们走遍千家万户、历尽千辛万苦、费尽千言万语,为了少生一个人,为了地球母系不再呻吟,为了中华民族的千秋伟业,为了人们的安居乐业……计生人把一切置之度外,个个都是拼命三郎。无论严寒酷暑刮风下雨,每天披星戴月。乡间小路不能骑自行车,就凭一双脚,一个单位一个单位,一个一个小区地宣传生育政策,指导避孕方法,把关心和关爱,指导和服务送到千家万户。晒黑了、累瘦了,孩子和家都顾不上了,他(她)们义无反顾。人们为他们的敬业精神感动了,对夫妇主动放弃了生育二个孩子的计划,领取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观念在群众中打上了深深的烙樱平凡而坚强的计生人。凭着一颗赤热的心和坚定的信念,数十年如一日,踏实工作,勤勤恳恳,以充满真诚的爱去感动周围的人。
大家也许听说过,七十年代末期,七里塘一批正值青春年华的年轻人走上了计划生育战线。如今,30年过去了,她们有的走上了领导岗位,有的调离了计生岗位。有的仍坚持到了今天,也许这些人你不认识,但我要告诉大家,这是一群踏进工作的大门就干起了计划生育的人,从青年到中年,从中年到老年。在30年的人生长河中,她们把自己的全部心血,毫无保留地投入到计划生育这项艰巨而神圣的事业中,无怨无悔的奉献青春和年华。如今,计划生育战线上的新一代专干,秉承着前辈的足迹用她们知识和智慧继续做好新时期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是两代人的心血,和两代人的努力,计划生育政策渐渐的得到了大家的认同,计生工作者也得到了大家的理解。破冰之旅是痛苦而艰辛的,但只要勇敢的走出第一步,许多问题便迎刃而解,雨后的彩虹也是最美的。经过30年的努力,七里塘街道的计划生育工作已逐渐走走向成熟,积累了一些经验,摸索了很多的办法。
30年来,七里塘计生人面对“天下最难办的事”,用“天下最强的意志”,和“最特别的方法”。努力学习和借鉴别人的先进经验和工作方法,结合自己的具体实际,分析解决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中的问题,在探索中不断总结经验、创新工作方法。曾先后出台等法规规章。这些法规规章结合街道的实际,为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针对性的依据和保障。另外,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先后实施了“计划生育奖励优惠”、“奖励扶助”、“免费计划生育技术服务项目”、“出生缺陷干预工程”等一系列优惠政策。一系列优惠政策的落实,密切了党和政府与群众的关系,树立了人口计生工作的新形象。
有付出就有回报。30年来,街道持续保持了低生育水平的稳定。人口出生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均持续下降,出生人口性别比基本平衡,综合避孕率稳定在%左右,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率逐年下降,人口出生缺陷发生率控制在规定范围以内,自20XX年到20XX年,街道共有人次获得奖励扶助金……。一串串枯燥的数字背后,包含着多少计生工作者辛勤的汗水,藏匿着多少无悔的青春。凝聚着几代计生人的心血。如果没有她们长期艰苦的努力和默默无闻的奉献,今天的中国人口也许就不是13亿,而是14亿、15亿、甚至是16亿。在七里塘街道这区区24多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生活的就不是10万人,而是20万人,甚至更多。沉甸甸的成绩,沉甸甸的回忆,是用沉甸甸的奉献换来的。同时,计生人深深的知道这并不仅仅是一串串数字,它有辉煌,也有悲壮;它蕴含希望,更蕴含挑战。当前,人口老龄化问题,名人富人超生现象,流动人口……等一系列新问题不断涌现,计生人的脚步不能停歇。
30年风雨春秋,10900多个日日夜夜,一路走来,一个个印记被时间穿点成线,一幕幕画面如同日月般首尾相衔,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在不断上演,一个个先进的事迹在广泛流传。如今,七里塘的计生人依然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在掌声鲜花中依然表白着平凡,因为,计划生育任重而道远。
2020年最美家庭事迹篇二
家庭的范围是什么?最美家庭又包括哪些内容?家庭小到三口之家,中到双方双亲,大到兄弟姐妹,在最美家庭的概念上我想家人,事业,感情,生活是最美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如何平和这四方面的关系营造美好和谐的家庭呢?
在美国的一个家庭曾发生过这样一个故事,父亲因整日忙于工作而无暇顾及孩子,以至于孩子长期得不到父亲的关爱。有一天,父亲刚回家就又要出门,孩子问父亲:“爸爸,您一小时能赚多少钱?”“10美元,孩子。”父亲得意地回答。孩子想了想,用恳求的语气问:“爸爸,我想用10美元买您一个小时的时间,可以吗?”可见,孩子多么渴望与父母在一起学习,一起游戏玩乐,共同体验成长的快乐。这个比较典型的故事,反应着当代社会一个很现实和很真实的现象,当今社会,竞争加剧,生活节奏加快。那些只顾忙着挣钱,忙着官场追逐,忙着应酬的为人父母者,舍不得将时间花在孩子身上,情感支持越来越少,家庭和谐愈趋愈远
情感支持是家庭稳固的基础,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阳光,是家庭生活幸福美满的源泉,是家庭和谐的基础。有一个瘸腿的小男孩,他常常自认为是世界上最不幸的孩子。有一次,父亲要几个孩子每人栽一棵树,并且说,谁的树苗长得最好,就给谁买一件礼物。由于自卑,小男孩决定放弃。于是,在给树苗浇了一两次水后,他就再也没有管过那棵树。出乎意料的是,小男孩的树苗却比其他孩子的长得更好。父亲给他买了一件最喜欢的礼物,并且称赞他以后一定能成为一个出色的植物家。从此,小男孩变得自信乐观了。终于有一天,他发现父亲一直在偷偷地护育着自己的那棵小树……几十年过去了,那个小男孩没有成为一个植物学家,但他却成了美国总统。
他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富兰克林·罗斯福。爱是生命中最好的养料,哪怕只是一勺清水。多给孩子一点自信和勇气,多给孩子一点支持和鼓励,这是孩子的精神力量所在,是父母的责任和义务所在,也是父母健康心态的具体表现。而在很多家庭中,这种情感支持是极其缺乏的。
因此,我想在这里强调,情感支持,是家庭和谐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和谐的家庭,离不开每一个家庭成员的关爱和责任;和谐的家庭,需要每个家庭成员的情感支持。
2020年最美家庭事迹篇三
不知不觉,我步入婚姻的殿堂已经有七个年头了,这七年里,我由一个“女儿”的单一角色,越变成妻子、媳妇、母亲等多个角色。虽然,我家和大多数家庭一样,只是一个平凡的家庭,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但是一直以来,我们全家人遵纪守法,尊老爱幼,积极进取、家庭温馨,深受邻里的好评。今天在这里,我就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我的幸福与快乐吧!
我觉得第一点是:家不一定要奢华,但一定要温馨。温馨是家庭幸福的源泉。记得我身边很多朋友时常问起我:你一个人既当严父又当慈母,要上班下村,还要料理家务,你是怎么做到的呢?是啊,我的家庭有些特殊,由于公婆年纪大,身体不好,老公又经常不在身边,七年来,我每天都在和时间赛跑,带养孩子,孝敬公婆,上班下村,料理家务……还要忙里偷闲的去上瑜伽课,尽管如此,但我却不曾感觉到累,我对自己说,带养孩子是我的责任,孝敬父母是我的义务,上班下村是我的本职工作,上瑜伽课是我的精神追求,而料理家务是作为女人的我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素质。每天,我会劳逸结合,让自己在平凡和忙碌中体现自己的价值和找到自己的快乐,让自己充实的同时,也给了家人一个温馨的港湾。
我觉得第二点是:宽容,能让女人快乐。虽然我老公在家庭责任心方面有所欠缺,可是也还算踏实、本分,我常常对自己说:人无完人。与其每天与他喋喋不休的争论,还不如以爱的方式善待他的缺陷,用包容的方式宽恕他的不足,给他一个悔悟的机会,留一个自省的空间,于平平淡淡中演绎恩爱。这个世界本来就有太多的无奈,我们只能以宽容的心态来对待它,才能得到自己的幸福和快乐!
我认为的第三点是:有一种幸福叫平凡。我只是一个平凡的母亲,我常常对自己说,不攀比,不妒忌。尽管不能给孩子雍容华贵的生活,可是,我可以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不一样的幸福!为了让孩子吃上一顿健康的饭,我会乐此不疲的在厨房忙上大半天,看着她大口、大口的享受着我的劳动成果,这是一种温馨的幸福;我喜欢周末哪儿也不去,安心陪着孩子上舞蹈班,欣赏她初具成型的舞姿,这是一种希望的幸福;我喜欢晚餐后,和家人慵懒的躺在沙发上,聊着家常,这是一种舒适的幸福;我也喜欢带着孩子逛大小童装店,为她买上漂亮的衣服,孩子开心,我也高兴,这是一种付出的幸福;我喜欢节假日一家三口去看望双方的父母,这是一种团聚的幸福……细细数数,原来幸福离我们并不遥远,关键是看你心有多宽,对幸福的要求有多高。
我认为的第四点是:懂得感恩幸福常伴。曾经面对生活的繁琐,情感的变迁,工作的失意,我也迷茫过、彷徨过。可是后来想想,生活就是这样,想想比自己生活差很多的人都依然勇敢的活着,努力的拼搏着,我们就应该能找到生活的天平。太阳每一天都是新的,生活每一天都是真的,我们要懂得感谢、感激、感恩:感谢生活,生活会带给你无限惊喜;感谢工作,工作会带给你无限机遇;感谢万物,万物会带给你无限愉悦;感恩生活的历练,让我们成长;感恩失败的考验,让我们倍加珍惜成功;感恩对手竞争,让我们更强大;感恩朋友帮助,让我们战胜一切。
一、辛勤劳动,带动致富。
种植双季稻、花生10多亩面积,在村里起带头致富作用,乡、村干部吩咐的事均能按时完成,是村里、队里的好榜样。
二、真心待人。
真心待人是他们全家的处事态度,与邻居都能和睦相处,邻居们有些事情做不了或需要帮忙,他们都热心帮助,他们一家人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微薄之力,为那些需要帮助的村民解决一些燃眉之急,他们用实际行动为和谐社会的创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勤俭持家,弘扬家庭美德。
积极倡导男女平等,在村民代表会议中积极提议,并始终维护广大妇女同志的权益,为广大妇女同志争取在村里的各种应有的权利。在家夫妻二人相敬如宾,互相支持,互相帮助,有困难共同面对,出了问题共同协商解决,成为人人羡慕的模范夫妇
四、孝敬老人、教子有方。
家里有一位80多岁的老父亲,是50年代开始在村中担任村干部的老同志,现已退休在家,平时的生活都是张xx夫妇照顾。家庭是孩子生活的第一环境,对孩子良好的道德行为养成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家长是孩子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一生的`老师,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身心健康,具有独立人格,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是每一位家长的迫切要求和希望。张xx夫妇用他们的实际行动教育和感化自己的子女,虽然家庭生活并不富裕,但他们竭尽全力为孩子创造条件,让孩子全面发展。他们有两子一女,从小要求严格,并教他们待人处事的道理。子女均待人有礼貌,性格温和,从不在村里和人吵架闹事,成年后,在外学习开车技术等,挣钱贴补家用。去年上半年全家买了辆代步车。
五、妻子生病照顾细致周到。
【最美家庭xxx事迹】推荐阅读:
最美家庭 主要事迹10-17
最美家庭事迹材料范文11-13
电力职工最美家庭事迹材料12-29
“最美教师”XXX先进事迹10-21
“最美家庭”故事01-05
最美家庭代表发言12-13
最美家庭高中作文12-29
最美家庭范文300字09-22
社区开展最美家庭活动总结10-19
最美家庭的心得体会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