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专业教学改革策略——侧重技能大赛背景研究

2022-09-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职业学校技能大赛被称为“职业教育的奥林匹克竞赛”, 正像奥林匹克竞赛一样, 提高了学生的技能水平和就业竞争意识。技能大赛作为一种检验和激励的手段, 让学生都看到了希望, 希望的背后是对于职业教育的信心和对自我选择的坚定。如何促进学生技能水平的提高, 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技能大赛辅导实践, 提出基于服装技能大赛背景下的教学改革策略:整合教学资源, 实施“一体化”的课程体系;优化教学过程, 实施项目教学等教学模式;提高学生技能水平, 校企联姻, 实现企业用人“零距离”对接。

1 现有技能大赛详细情况

为了更好地宣传职业教育, 巩固和扩大职业教育规模, 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 推动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从2007年起, 教育部每年举办一次全国中职职业技能大赛。

1.1 赛制

全国中职服装技能大赛从2007开始举行。重庆市技能大赛是从2008年开始举行的, 在每年的4-5月份, 全国大赛在每年的10-11月。重庆市技能大赛以区县为单位依据项目组建代表队, 每队队员为2-3名队员, 参赛选手为注册的中职在校学生。

1.2 项目、规程与要求等

服装技能大赛2008年2009年设有两个项目:一是服装CAD与缝制, 基中2008年服装CAD和服装数码绘图共4个小时, 裁剪3个小时, 缝制4.5个小时。2009年、2010年加上手绘, 其它不变。二是服装模特表演, 三大板块:礼服、生活装、泳装。11年设为三个项目:一是服装模特, 依然是礼服、生活装、泳装着装表演。二是女式时尚休闲上衣CAD板型制作与缝制, 其中手工制板与缝制为4个半小时, 服装CAD板型制作为4个小时。三是时尚合体女式上衣款式设计与立体造型, 其中时尚合体女式上衣手绘、电脑款式设计为4个小时, 时尚合体女式上装立体造型为4个半小时, 板样也作为评分的依据。

1.3 评分、奖项设置、发展趋势等评分

2008年2009年的服装设计与制作板样是以服装CAD板型为裁剪板样, 过程会直接影响到结果评价。10年11年服装CAD板型制作板与手工制板缝制的板样是不相同的两款, 按工艺标准评分再加总分。时尚合体女式上衣款式设计与立体造型按两大板块评分再加总分。

奖项设置

其比例为一、二、三等奖为参赛人数的5%、10%、15%, 指导老师可以为两名。

发展趋势

竞赛要求越来越高, 技术含量也越高, 服装设计与工艺已分出一定界限。评价渐趋透明化。

2 我校技能大赛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基本情况

我校服装专业的选手从2008年起连续四年参加了重庆市中职技能大赛, 前三届没有一人获奖, 不是没按工艺完成, 就是时间不够用.特别是2008年首届参赛, 由于信息不畅通, 服装CAD版本居然不相同, 学生上机后, 还要苦苦寻找画图工具, 导致参赛选手零部件没能完成, 直接影响学生参赛成绩。第二、三届有获奖希望的选手居然因为小枝节影响到大效果。第四届四人次参赛, 有三人次获奖, 突破了历届为零的历史。

2.2 存在的问题

第一, 学生专业理论基础太差。每年县级技能大赛选拔赛, 学生作品质量不尽如人意。首先表现为对款式分析不准确, 结构设计不准确, 文字说明没加分析。市级技能大赛选手培训往往从最基本的款式图分析, 结构制板或原型裁剪开始进行基本培训, 很长时间才能熟练地进行手工制板, 然后才是提高阶段的培训, 最后实施竞赛内容的培训, 历时长, 收效不大。

第二, 学生的实训技能太薄弱。特别是女式休闲上装 (夹里) 现场电脑样板制作与缝制竞赛项目, 学生的缝制 (工艺板块) , 由于学生在校没有机会进行批量生产, 学生的速度和质量很难达到竞赛标准。学生的手工制板和绘画基本能力从起步阶段开始培训, 服装模特表演更是要从形体基本动作着手。

第三, 学生的专业技能脱节。例如时尚合体女式上衣款式设计与立体造型, 学生能手绘三款设计图, 甚至学生能将设计款式进行立体造型, 但有的学生不能进行规范制板, 造成技能脱节。

第四, 技能大赛师资力量有待进一步加强。第一次参加2008年的市技能大赛, 教师全靠自学服装CAD, CORELDRAW, 不足三个月的时间里学生仓促上阵, 其效果可想而知。近年来, 服装专业教师通过自己的努力加上企业师傅的引进, 通过互相培训, 一部分老师能对女式休闲上装 (夹里) 现场电脑样板制作与缝制竞赛项目的教学与辅导基本达到技能竞赛要求;时尚合体女式上衣款式设计与立体造型通过几位老师相互协作辅导能基本达到技能竞赛要求。因此, 师资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第五, 大赛选手和教师的保障机制有待健全。学生的培训时间保障, 课余时间各部门的协调保障, 教师的辅导课时保障, 以及相应的酬劳保障, 有效的激励激制等。

3 中职服装专业应对技能大赛的对策

3.1 整合教学资源, 实施“一体化”的课程体系

大赛的命题设计既紧密结合企业的生产实际与现代化科学技术, 又符合教学改革的实际需要。突出培养对技能起重要作用的三大主干课程, 《服装款式设计》、《服装结构设计》和《服装制作工艺》。注重抓好学生专业技能实训, 力争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 互相学习, 取长补短, 共同提高。提高学生整体专业技术水平, 及时发现技术尖子, 树立榜样, 从而进一步加速整体水平再提高。

(1) 实施服装设计课程的“一体化”

第一, 服装美术与服装设计一体化, 开设《服装速写》与《时装画技法》;

款式平面图的绘制要求接近企业工艺单的式样, 所绘款式图要求与提供的样衣或图片造型一致, 服装细节要求表现准确, 工艺特征 (明线宽窄、制作工艺效果, 表达清楚明确, 从而更好地提升其绘画能力。

第二, 将手绘与数码设计“一体化”, 开设手绘《服装速写》与《时装画技法》, 后开设《数码设计》;

第三, 将PHOTOSHOP和CORELDRAW“一体化”, 先开设《PHOTOSHOP》, 后开设《服装CORELDRAW》;

(2) 实施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一体化”教学

第一, 将《计算机基础》和《服装CAD》“一体化”, 先开设《计算机基础》, 为服装CAD的运用提供操作平台;

第二, 将《结构制图》课程与《服装CAD》“一体化”, 先开设《服装结构制图》, 为服装CAD的学习提供专业技术基础;

教学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增设一些服装电脑绘图及制板软件课程, 大赛内容代表了企业生产的新要求、新方向, 对学校的课程设置是一种指引。在教学中必须要重视学生对成衣款式的分析理解能力。

第三, 将《文明礼仪》课程与《形体课》“一体化”, 先开设《文明礼仪》, 为形体课学习提供内涵基础

(3) 实施专业理论课程与专业实作课程的“一体化”教

第一, 将《服装原型裁剪》与《立体裁剪》“一体化”, 立体造型为《服装原型裁剪》的实训运用手段;

第二, 将《服装结构制图》与《服装平面裁剪》“一体化”, 比例裁剪的依据是《服装结构制图》的板样;

培养学生“立转平”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看图打样能力。提高制板技术, 为日后到企业从事制板师岗位奠定基础。

3.2 优化教学过程, 实施项目教学等教学模式

(1) 《结构制图》与《服装制作》的项目化教学

第一, 《服装制作》与《服装设备》的项目化教学, 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

第二, 《结构制图》与成衣的项目化教学, 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

女装制作工艺要求学生一定要了解市场流行的、企业常用的工艺技术, 还要掌握一些最基础工艺, 如内外包缝、包边、手针等。要求学生具有娴熟的缝制、熨烫技能, 看到不同的样衣后能随机应变, 善于灵活运用平时积累的技能和知识, 善于改变常规制作做法, 具有良好的塑型能力及对成品尺寸的调控能力。

(2) 服装设计与服装制作的项目化教学

设计作品要逐渐向企业作品转化, 突出动手能力培养, 每年的毕业作品展示会, 一定要邀请企业前来品评。

第一, 服装设计到立体造型的项目化, 学生完成设计表达

;

第二, 立体造型表达到成衣展示, 学生完成完整的项目设计。

3.3 提高学生技能水平, 校企联姻, 实现企业用人“零距离”对接

中职服装专业主要是为服装企业培养能从事设计、制版、跟单、生产管理等工作的中级技术应用型人才, 教学过程离不开行业、企业的支持和参与, 教学质量的优劣需要得到来自行业和企业的认可。目前, 需要探索更多的途径和方法, 做到真正与企业需求“零距离”对接, 更好地服务于地方产业的发展。这是本专业教育教学改革最基本的目标和根本方向。

第一, 企业环境得天独厚, 企业会提供大量的资源保障;

企业强调岗位职业能力, 不仅考验专业技术, 还考验选手的心理素质、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等。

第二, 校内实训自负盈亏, 培养学生主人翁责任感;

教育学生学会利用自己的年龄优势和学习能力, 从小事做起, 从一线做起, 踏踏实实在做中学, 逐步积累自己的人生阅历、经验和社会资源, 不断充实知识、提升技能, 为将来厚积薄发谋求更大发展创造基础。

第三, 校内实训提高档次, 学生实现从流水生产到精益生产的效益升级。重视培养学以致用的“蓝领”, 注重开发这些未来“蓝领”的内在潜力。

经过四年的市技能大赛, 我们的眼界开阔了:教学观念要更新, 教学方向要开始转变, 教学模式要开始改革, 可以看出, 技能大赛给中职服装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通过大赛, 我们可以“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通过大赛, 我们可以“比技能、促质量、谋发展”。服装技能大赛犹如风向标, 蕴藏着一种声势强大的“职教冲击波”和“技能冲击流”, 服装技能大赛犹如推进器, 推动中职学校以就业为导向, 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 大刀阔斧地进行教育教学改革。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服装技能大赛的详细情况, 本着提高学生的技能, 提出了教学改革策略:整合教学资源, 实施"一体化”的课程体系;优化教学过程, 实施项目教学等教学模式;提高学生技能水平, 校企联姻, 实现企业用人“零距离”对接。

关键词:服装技能大赛,教学改革,策略

参考文献

[1] 刘瑞璞.女装纸样和缝制教程[M].北京:中国纺织工业出版社, 1996;

[2] 刘旭东张宁娟马丽, 《校本课程与课程资源开发》[M], 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 2003.1;

[3] 吴小兵.拓展教学思路培养复合型服装行业人才[J].丹东纺专学报, 2005, (1) ;

[4] 李谨瑜柳德玉牛震乾, 《课程改革与教师角色转换》[M], 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 2003.1;

[5] 吴惠清, 《个性化:校本课程靠法的价值追求》[J], 《教育发展研究》, 2001 (1) ;

[6] 王彦, 《浅谈校本课程开发》[J], 《教育发展研究》, 2000 (4) 。

上一篇:房地产开发项目的融资成本及风险分析下一篇:化工类专业的职业能力培养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