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设计与制作专业申请(推荐12篇)
学校现有电动、手动缝纫机及拷边机合计32台,基本具备实训条件,高一高二的实训在校进行,高三顶岗实习,与沙雅县上的几家服装厂联合办学,现有一名浙江援疆专业老师,服装厂选派专门的缝纫师傅担任此专业的专业教学,同时对外招聘一名服装设计师、一名服装营销人员担任兼职教师进行专业的相关教学,文化素养课教师由我校其他老师调整充实,在浙江援疆教师的帮助下,按先进的职教理念和职教的发展特点对原有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重新制定。现向地区申请本专业的办学资格,请自治区教育厅能给予批准。
沙雅县职业高级中学
关键词:精英班,项目教学,教学改革
在服装设计类专业招生及就业情况一片大好的情况下, 我校的服装设计与制作专业招生人数也逐年增加, 这为我校的服装专业发展提供了原动力, 但每年有很大比例的服装专业毕业生没法胜任岗位而主动改行, 流向了其他行业, 这不能不引起院校及专业教师的恐慌, 市场已经对服装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业的持续发展需要良好的就业作为基础, 良好的就业要求学院培养技术过硬的专业人才, 企业苦于招不到高技术人才, 院校的师生苦于找不到对口的职业岗位。造成这种毕业生虽多, 但企业和学校却喜忧参半的原因是什么呢?服装行业是市场化特别明显的职业, 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 服装行业就业队伍越来越庞大。市场对人才的要求考验着原本就底子单薄, 积淀较浅的服装教育体系, 我们的服装教学体系存在许多弊端, 比如课程体系设置不科学, 培养目标不明确, 专而不精等。冰冻三尺, 非一日之寒, 这一系列问题是长期积累综合而成, 因此服装院校的教学改革迫在眉睫。为进一步深化服装专业一体化教学改革, 我校于2013年2月成立精英班, 并形成特定的考核机制, 藉此培养更专、更精的服装专业技术型精英人才及服装行业协会各类型参赛选手, 经历一年多的实验及教学改革, 现已逐步完善, 形成良好的教学规范。精英班的设立, 主要发挥选优、激发、创强人才三种功能, 如今精英班已成为我们学校服装专业改革的标杆。它是学生提高专业能力、获得高端职位的重要保证, 也是学校服装专业不断做强、做优、做专的重要动力, 同时也是储备服装行业协会市级、省级、国赛及世界赛选手的基地。精英班的开设, 促进了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发展, 在课程设置和教学项目革新上, 也获得了很多经验, 它促使教学改革落到实处。在精英班, 项目教学及教学改革是如何促进专业人才的技能水平提升的呢?具体而言, 有以下几种:
第一, 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及创新能力。
精英班的成员构成是高年级各班级服装设计、服装结构、服装工艺三方面专业基础较好且好学上进的学生。精英班的人数固定, 但进行末位淘汰, 被淘汰的名额由其他的学员补充, 精英班的教学目标是给名优服装企业的高端技术岗位 (设计、服装营销、板房等) 输送人才及为各类服装大赛储备选手, 这对学生而言, 吸引力是不言而喻的。城外的人想进来。非精英班学生会加倍努力, 以取得候补名额机会。每年的服装类大赛, 参赛选手都由精英班的尖子和老师组成, 这保证了参赛选手的专业素质, 同时, 参赛也为学生的就业及职业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精英班学习竞争猛烈, 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专业热情和学习动力。服装设计大赛胜出的关键在于学生在设计上的创意和灵感, 以及把创意和灵感制作成服装成品, 这些创意和灵感来源于平时的设计积累和反复的实践, 精英班无需上公共课, 学生有更多的学习时间去积累设计经验及制作经验, 在锻炼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的同时也培育他们的创新精神。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大幅度地提高了学习质量。精英班的学生在参与项目学习的过程中, 会遭遇很多难题, 需要不断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养成独自钻研的习惯, 激发灵感, 形成自己独特的思维。比如, 在婚纱设计制作项目当中, 学生要考虑效果图上的立体花在制作成品过程中所用的工艺方法, 通过实操过程积累设计经验和制作经验, 而普通班只须画出设计图, 不需制作。在强大的竞争压力下, 精英班的学习时间被无限制地延长, 晚上和周末, 学生主动呆在一体化教室, 解决问题, 最终将设计理念制作成服装成品。精英班的考核制度完善、严格, 通过作品汇报和评委评选的方式, 对学习质量进行监控。专业老师和企业老师以未记名方式对学生的整体设计、结构板型及工艺缝制打分, 优胜劣汰, 如连续三次考核都是末位将直接淘汰, 由候选学生补上。
在精英班,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专业组坚持鼓励和引导学生的原创设计, 引导学生创新理念, 鼓励学生在各项目中形成自己的风格和观点, 展示个性设计理念以达到竞争不休, 创新不止的效果。
第二, 调整课程结构, 优化项目教学, 改革教学内容, 提高学生综合专业能力。
精英班课程简化为三块———服装款式设计、服装结构设计、服装工艺设计。这三个模块相辅相成, 老师进行总目标定位, 每一个项目模块都由学生进行策划, 从款式设计方案制定, 设计效果图绘制, 购买面辅料到纸样设计, 缝制服装, 展示设计成品, 整个过程由学生完成, 教师是整个项目的引导者。学生通过这样的课程结构去修正自己的设计, 也能通过缝制效果检验纸样的合理准确性, 还能在缝制工艺技术的认知上有更深入的理解。学生通过购买面料, 缝制成品掌握面料选用的技巧, 精英班的一些作品也有不足, 比如在女时尚白领西装的设计项目阶段, 有些同学选用蓬松粗糙的格呢面料制作修身的短西装, 结果成品臃肿、呆板, 完全不能达到效果图的精美和流畅, 学生会从失败的案例吸取经验教训, 积累面料运用方面的经验, 这是多少纸上谈兵而不能达到的效果。学生会在服装成品中去审视自己的结构设计, 修正每一条线条, 做到板型精准, 精英班特有的竞争机制, 激发学生对每个环节的精益求精, 近一年的实验, 精英班的止痒制作水平显著提高, 工艺水平可以达到中档品牌的质量, 这种质的变化让精英班的学生树立了更强的信心, 也让服装专业更加坚定了坚持精英班模式的信念。学生将设计构思、设计效果图、结构设计打版、缝制成品、面料选取等方面知识融于一体, 通过实践检验学习效果。非精英班, 学生的款式设计纸样、工艺相互孤立, 设计图、打版、工艺缝制都不是同样的项目。传统的模式没法进行全面综合性检验, 学生的技能水平很难提高。
第三, 增强学校实力, 提高服装专业学生的考证通过率和竞赛实力。
我校服装专业由创办初的一个班30多人逐年增长, 到2013年9月, 新生入学人数高达200人以上, 服装专业在校总人数超300人, 这种增长是服装行业蓬勃发展的结果, 更重要的是学校专业实力越来越强所带来的必然影响, 学校只有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 才能保证毕业生的质量。精英班的尝试获得了很好的口碑, 一些企业将就业的橄榄枝抛向精英班毕业生, 进行订单式培养, 由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款式设计开发, 做出样衣以补充企业的设计需求。这增强了我校坚持改革, 开设精英班的信心, 也让我们对未来发展充满希望。2013年度, 在服装设计定制工中级考证的项目中, 精英班正考就以100%的通过率和较高的考试分数明显优于普通班75%、85%的通过率。在省级的服装竞赛项目中, 我们的师生团队获得了全省第二名的好成绩, 名次的获得为学校专业宣传提供了好的案例, 扩大了专业的影响力。
在精英班, 始终以学生为中心, 以职业技能培养为核心, 以培养专业能力手人才为目标, 积极推进项目教学改革, 提高教学质量。精英班的成长无形之中给学校服装专业的实力加砖添瓦, 提高了服装专业校内外的影响力。
第四, 激发专业教师队伍朝“双师型”转变。
服装专业是个理论性和技能性相辅相成的专业, 现阶段, 服装专业教师队伍以高校毕业生为主, 工厂经验丰富的技师为辅。高校毕业的教师有较高的理论修养和艺术修养, 但是技能水平薄弱, 缺乏服装纸样设计的经验和熟练的缝纫技巧, 工厂经验丰富的技师实践能力很强, 具有较高的技能, 在实践教学中有较强的专业水平, 但缺乏理论教研能力。传统的教学模式里, 设计老师单独讲设计, 实操老师教纸样及缝制, 这容易使得学生的理论和实践脱节, 成为孤立的个体。而精英班的开设, 对这一传统的教师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促使院校的服装教师快速地朝“双师型”转变。使之既能胜任理论教学, 又能胜任实践教学, 以改变目前青年教师理论深度不够和实践教学能力较低的状况, 企业型教师通过精英班的教学向理论研究、教学改革、教学教研的方向完善。
另外, 为了提高精英班的教学质量, 不定期聘请行业企业专家对精英班授课进行指导, 面对面交流研讨, 这成了专业教师业务学习及培训的重要途径之一。精英班师生参加各类技能大赛, 教师得以不断锻炼和学习, 与兄弟院校的师生相互交流, 相互学习。伴随着我校服装精英班的开设, 到2013年底, 我校的青年服装教师100%拿到了技师证, 这些青年教师在指导企业型教师理论及教研的过程也起到重要作用, 指导企业型教师理论研究及教研教改, 而企业教师在指导理论教师实操水平提升方面也起到了非常主要的作用。教师能力得以快速朝“双师型”发展, 这能更好地适应精英班的人才培养及教学。
精英班是我校服装专业教学改革的一次猛烈呐喊, 以高端就业和培养参赛选手为导向, 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 培养面向服装生产技术、设计和管理一线的高技能专业人才。摸着石头过河, 精英班从筹建到开班、走入正轨, 经历了教学项目优化、教学方法改革等一系列的探索, 现在还处在一个发展的过程中, 有很多的弊端和不足, 但是正朝着越来越成熟的方向发展。我们必将坚持以精英班为依托, 培养精通服装设计的技术型专业人才、推选技能竞赛选手为目标, 以综合职业能力和专业应用能力为内涵, 在精英班成员体制的完善, 教学项目的调整、教学改革等方面敢于创新, 深化改革, 实现精英班的业务能力及技术水平的大幅度提高, 实现院校服装设计类专业的跨越式发展, 创造服装教育更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关键词:广告设计与制作;过程考核;意义;问题;对策
一、强化高校广告设计 与制作专业过程考核的现实意义
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及人们的生活都存在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因此,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必须注重每一个教育环节,尤其要强化本专业的过程考核环节,使其发挥应有的价值。
(一)强化过程考核有益于及时洞察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
强调过程考核,就是要通过完整的考核过程来摸清学生的知识功底。如果学生的专业知识掌握得比较扎实,老师则可以通过一些有效的方法,有侧重的对学生进行培养,从而提升他们毕业后的就业能力;如果学生的专业知识掌握得不是非常扎实,老师可以从心理、思想意识、学习方法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有效调节和督促,使学生熟练掌握知识,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
(二)强化过程考核有益于顺利实现高校预期的教育教学目标
目前,光靠理论知识无法立足于社会,还需要一定的实践动手能力,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过程考核。毕竟,过程考核可以提升学生的理论知识,其中还会涉及一些动手操作环节,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很好的指导实践,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的有机融合。一旦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都有所提升,高校的预期教育教学目标会自然实现。
(三)强化过程考核有益于有效积累社会发展所需的专业人才
强化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过程考核,能够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显著提升。那么,学生走出校园步入工作岗位后,其专业知识必然能够得到有效运用,从而满足公众的内在消费需求,不断的推动社会显著进步,为经济迅猛发展注入无穷的动力。
二、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过程考核存在的问题
尽管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现实意义已经被诸多高校普遍认同。不过,很多高校在本专业过程考核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影响了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过程考核效果,延误了实现高校教育发展整体目标的进度。
(一)从高校自身角度上看,过程考核意识仍然薄弱
目前,很多高校看重的是生源问题,只要把学生招进来就算万事大吉。很多高校的领导认为,学生的学习是他们自己的事情,外力是没有任何作用可以发挥的。学生不爱学习或学习成绩不好,只与其个人有关。因此,只是把过程考核当作一项机械的任务下派给老师,由老师完成,严重忽略了外因的重要作用。
(二)从老师自身角度上看,过分注重拿成绩来评判学生
在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刚才开会中,很多老师一味热心于学生的考试成绩,总是通过本专业的考试成绩来定位学生评价学生,通过成绩来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显然,老师的这种做法过于偏颇,不能客观的反映考试的初衷及目的。最终,使本专业的过程考核陷入被动僵化的状态。
三、瓦解过程考核现存问题的积极对策
高校必须明确自己的教育立场,针对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现存的问题,进行成熟的思考,通过各种有效措施来强化本专业过程考核的成效。这样,本专业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构建美好愿景。
(一)从高校自身角度思考,着力强化过程考核意识
首先,高校领导不仅要在大局上进行有效管理,还要对本院校的各个专业有一个全面的把握和分析。因此,高校领导要重视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过程考核问题,要真正明确外因虽然通过内因发挥作用,但是外因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高校领导可以定期组织本专业老师召开教务会,将自己对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过程考核的理解与大家分享,并鼓励大家畅所欲言,献计献策。这样,通过众人的力量使本专业的过程考核更加科学化合理化规范化。
(二)从老师自身角度思考,认真热忱对待过程考核工作
首先,老师应当重视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过程考核工作。毕竟,这是自己的本职工作,也是对高校各项教育管理工作的大力支持,更是对学生学习表现的一种尊重。因此,老师应当转变观念,充分发挥积极性和工作热情,热爱本职工作,树立高度责任感。其次,老师应当在过程考核结果公布后,鼓励学生查缺补漏,鼓励学生正视自己的学习状态和态度,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改掉他们的不良学习习惯,老师还可以对考核内容做以详细分析讲解,使学生能够从内心认同过程考核。
(三)从学生自身角度思考,大力加强自我反思意识
高校的大学生应当以学习为重。因此,大学生必须实现自我反思。成绩不是最重要的,但毕竟是检验自己学习成果的一种普遍适用的途径。因此,大学生必须考虑父母、家庭环境、社会就业等多方面因素,专心学习。只要他们在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学习,必然能够在过程考核中获得良好的结果。因此,鼓励大学生进行自身反思,无非促使他们充分发挥内因的作用,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四、结语
高校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在经济社会中的地位越来越稳固。因此,高校必须高度重视本专业的过程考核环节。通过有效的考核,才能使学生收获更多的知识和能力,以满足社会就业的客观需求。
【参考文献】
[1]陆晶.以就业为导向的广告设计与制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美术大观,2011(05):45-46
[2]王静.高职院校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引入实践教学的重要性[J].美术教育研究,2012(10):23-24
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是面向设计类学生开设的一门重要专业,广告设计与制作是现代化高科技术迅速发展的产物,它集中体现了提高设计品质质量等方面的优越性。发展中的社会在建筑及环境设计、多媒体及生活艺术设计、产品设计、平面设计、文化艺术欣赏等领域急需要获得大量高素质职业劳动者,办好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高职无论从社会需求,还是从实际效果上都是必需的和可行的。为了更好的服务于社会.武汉民政职业学院校企合作开设了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采用全新校企合作实训模式,通过引进一线游戏开发制作企业商业项目案例教学,培养3D次世代游戏、手机游戏(Android和Iphone平台)、移动互联新娱乐应用领域高端实用人才,通过模拟游戏开发企业制作流程,模块化教学,全面提升策划设计、原画、网游次世代高精模型、游戏动画、游戏特效等岗位技能;并且在校内与企业共建工作室,毕业后对考核合格人员优先录用进公司。
一、专业概况
1、专业设置
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是一个较新的专业,自2001年开始设立并招生,根据教育部高职高专指导性专业目录,以及社会、行业的发展,规范专业名称为“广告设计与制作”。广告专业侧重于平面设计方向,定位于策划下的平面设计。为企事业、商业、广告经营机构、传播机构等单位培养具备广告学理论与技能,宽广的文化与科学知识,掌握市场分析、广告企划创意、广告设计制作和广告经营管理能力的广告专业专门人才。
2、专业培养目标
2010年12月7日,我通过到哥哥的关系顺利进入本地的印天广告公司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实习活动,进行学习。任职平面设计师,印天广告公司属于典型本土小公司用通俗的话就是图文社:小规模、业务少。其公司主要有卖场设计、喷绘广告设计和墙体广告、cis策划导入等几部分业务组成。
从我进入公司至离开,公司员工稳定在10人左右,同时服务的广告客户不超过10个,其中稳定的长期客户也只有5.6家,还包括一些未知客户群。固然如此,据我所知公司效益良好,处于稳步上升时期.公司内部设置大约也和其他同级公司相似:老板即公司总经理,负责整个公司的统筹与管理;下设业务部、制作部、设计部、以及安装部等。因为公司规模不大,内部员工可以灵活的交叉运作,我也得以参与了数个客户的文案、创意、客服等方面的开发和交流,获得很多难得的学习和锻炼的机会。以下是我的实习日记以及参与的主要客户的设计项目的工作状况。
第一天走进公司的时候,与经理进行了简单的面谈之后,并没有给我留下过多的任务,先让我熟悉一下环境,了解了一下公司的状况,包括其规模、部门、人员分工等。然后让我对本地民政局海报的招贴设计,设计的过程中正好测验一下我的能力。
很幸运,一进公司便能参与的设计项目之中,正好锻炼一下自己。于是,我学以致用,由于经验不足,我在开始的时候,主要还是负责一些比较琐碎的设计任务。还没有真正地参与到比较完整的活动策划之中。经过两天的磨合,自己有哪些缺点和不足,便知道得一清二楚,在校的时候由于实际锻炼的机会比较少,在软件操作上还是不够纯熟。而且对于客户的要求并不能立即做出反应。
通过前两天的工作实践,基本的了解了公司的设计流程。首先是客户提出要求,<莲山 课件 >然后设计主任根据客户的需求程度,结合每位设计师的设计特点,合理的分配任务,尽量发挥出每位设计师的优点,让设计做到尽量让客户满意。而有的客户会盯着设计师把设计任务做完,往往这种方式基本上是按照客户的意愿做出来,设计师们最不喜欢的就是这类的客户,很容易造成设计缺乏创意与创新,因为大部分的客户还是不了解设计的,他们更多地追求设计时效性,明艳、鲜亮的色调是客户的首选,因为他们认为这样会更加吸引消费者的眼球。而这种基调如果把握不好,就会造成设计的庸俗化。
经过了几天琐碎的设计任务的锻炼,使我学到许多在课本中无法涉及的内容。因为工作就是与客户直接接触,我们工作的目的就是要让客户满意,当然在不能缺乏创意的同时,还要兼顾它在市场上的时效性。并不是说,有创意的设计就一定适应市场的竞争,这就涉及到设计的营销与管理的重要性。如何让设计达到预期的市场效应,首先就要对所涉及到的市场进行剖析性分析,找到最恰当的目标消费群,进行市场定位,然后确定项目的核心,一切设计行为都围绕着核心概念展开,这样才能使策划项目不偏离市场。通过这次的实习,我认识到了很多在书本上或老师讲课中自己忽略了的或有些疑惑的地方,从实际观察和同事之间指导中得到了更多的宝贵的经验。一个设计团队是否优秀,首先要看它对设计的管理与分配,将最合适的人安排在最合适的位置,这样才能发挥出每个人的优点;团队精神非常重要,一个优秀的设计团队并不是要每个人都非常的优秀,这样很容易造成成员之间的意见分歧。所以在共同进行一个大的策划项目的时候,设计师之间一定要经常沟通、交流,在共同的探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共同商讨的过程中很容易就能碰出新的闪光点,使策划项目更加的完备。通过这次实习,在设计方面我感觉自己有了一定的收获。这次实习主要是为了我们今后在工作及业务上能力的提高起到了促进的作用,增强了我们今后的竞争力,为我们能在以后立足增添了一块基石。实习单位的同事们也给了我很多机会参与他们的设计任务。使我懂得了很多以前难以解决的问题,将来从事设计工作所要面对的问题,如:前期的策划和后期的制作、如何与客户进行沟通等等。这次实习丰富了我在这方面的知识,使我向更深的层次迈进,对我在今后的社会当中立足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我也认识到,要想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单靠这这几天的实习是不行的,还需要我在平时的学习和工作中一点一点的积累,不断丰富自己的经验才行。我面前的路还是很漫长的,需要不断的努力和奋斗才能真正地走好。
从学习中也让我更深刻的了解设计行业的个性和潜力。而作为将来的设计者其中一员,不仅要将设计的理论掌握好,更要充分的去认识市场、了解市场。作为一个设计师,要不断地开拓思路去填补设计者与管理者之间的鸿沟,让设计与市场更加融合,使设计更加市场化、市场更加设计化。
论学校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建设
作者:尉立诺
来源:《职业·中旬》2012年第05期
笔者所在学校的动漫专业建设注重校企合作,主动与企业接轨,与多家动漫公司建立学生生产实习基地与专业教师实践基地,以校内实训基地为中心,企业参与,融入行业的实践教学体系运行框架,为构建新型“产、学、研”模式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建设目标
学校深化校企合作,紧密联系行业需求和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实际,以教学改革为核心,把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建设成为能够实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自信心,使学生在游戏动画方面具有升学、就业、创业能力” 的培养目标;把改革思路清晰、师资队伍精良、设备设施先进,办学效益一流作为专业建设的重点。具体目标如下:
一是进一步确立“与企业接轨,为地方经济服务”的办学宗旨,完善“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
二是在就业市场和用人单位需求调查的基础上,从职业分析入手,对于岗位和岗位群进行详细分析,对专业培养目标和能力培养要求进行再定位。
三是以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改革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大力开发校本教材,经过3~5年的探索与实践,构建具有本校特色的课程体系。四是抓好师资队伍建设,注重专业教师队伍的结构优化与素质的提高,重点是突出教师的技能提高,形成一支高技能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五是搞好实习实训设备与实习基地建设。在校内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加快实习实训设备的添置与更新,开展服务性实训与生产性实训;在校外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使更多企业成为学校的教学实习基地。
二、建设内容
1.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
学校运用“项目教学”的理念,以全新的学习空间,塑造真实的企业场景,构建以典型项目制作为载体的基于岗位职业能力的课程体系,使培养出的学生走出校门就可以适合企业的需要,而不需要企业从基本技能上再培养。
2.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改革
针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模式以及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结合中等职业教育两个“三段式”中的第一个“三段式”,即“一年学基础,一年学技能,一年顶岗实习”的模式,学校探索出一种动漫专业新的教学方法——项目实战教学法。这种教学法强调师生互动,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注重以学生为主体,采取“开放式实战、企业化运作”的方式,抛开常规教学形式的一种全新培养模式;强调“在做中学”,在经验和活动中增进才干,缩短单个技术与实际作品的差距。
具体教学过程实施“四步式”教学模式——实战准备、案例模拟、答疑解惑、项目展示与评定,强调用“情景教学法”、阶段性学习成果展示法并结合学员分组教学法。
3.教学管理改革
学校实施成绩考核对专业课的期中、期末考试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阅卷;任课教师实施成绩考核做到知识考核和能力考核并重,以能力考核为主,并把能力考核项目与标准提前通知学生。学校建立比较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包括学生能力成果评价体系、教学过程评价体系、教学水平和质量评价体系、用人单位反馈评价体系等。
4.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师资队伍建设重点培养专业带头人1人、骨干教师8人;针对专业发展方向,制订切实可行的团队建设规划,组建具有较高教学、技术研发和社会服务能力的专兼职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教师的校本培训。每个学期都要制订切实可行的培训工作计划,邀请校外专家及校内领导和教师讲座,开展示范课、汇报课、研究课和各种比赛活动,组织教师外出参观学习。二是教师学习进修。要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高校深造,适时把握行业前沿信息与技能动态。
三是提高专业技能,培养“双师型“教师。要组织专业教师深入企业挂职锻炼,鼓励专业教师参加各种专业技能培训和考核。
5.实训基地建设
建设校内实习基地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不断完善更新微机机房设施,配备专业所需的高标准硬件和软件。二是成立学校动漫工作室。根据目前动漫市场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特点,要求动漫专业的学生既要有理论知识基础,又要有很强的实践操作技能,而学生的现状是两极分化较为严重,一部分学生有美术基础并对动漫专业有强烈的求知和学习欲望,大部分学生起点较低,没有美术基础。针对上述特点,学校决定实行小规模实训教学工作室建设。
学校动漫专业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向,加大投入,规范管理,逐步构建起中、高贯通,校企联合,长短结合,订单培养的多层次,多形式的办学格局。
1 逆向设计及制作概论
在传统的工程技术领域, 设计是从无到有的过程, 产品设计是一个先有设计再有灵感的过程。这种做法的一般流程是, 设计人员先迸发出设计的灵感, 形成一定的设计思路, 再思考整合产品的功能、外形、技术参数等具体形态, 然后将这些想法通过产品模型展示出来, 根据模型先进行一次整改完善, 之后再投入到生产过程中进行设计成品生产。这样的产品设计过程就是“正向设计”, 事实上, 除了这种设计过程之外, 还有另外一种顺序相反的设计过程, 即“逆向设计”[1]。
简言之, 逆向设计可以理解为从产品到设计的过程, 设计是对产品的再现, 是根据已有产品, 反向推算出产品的设计过程。具体来说, 逆向设计及制作的过程是先从目标产品开始的, 设计人员先对目标产品进行分析、研究, 找到这个产品的处理流程、组织结构、功能特点、技术方法等具体的设计要素, 然后将这些设计要素再进行拼接组合, 设计出与目标产品相似的产品, 使其再功能、外形等方面与目标产品一样, 甚至超越目标产品。
工程、机械、产品领域的逆向设计灵感来源于军事领域的硬件分析。这种分析的可以帮助己方在无法获取敌方信息的情况下, 直接通过成品或现有情形分析其理论原理和初始思维, 以帮助己方产生对策。
作为一门新兴产业和朝阳产业, 逆向设计及制作的发展时间并不长, 但是凭借自身的实用性和高效性, 这项技术在汽车、航空航天、模具制作等行业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 这种思维方式在质量检查、来料加工等工序也已经做出了很大贡献。尤其是最近几年, 逆向设计及制作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在上述工业行业的应用, 更是日渐渗入了非工业行业的发展过程之中, 在雕刻、文物保护、服装、玩具等领域, 我们都能发现逆向设计的身影, 对于这些行业中新产品的开发、旧产品的改造、产品质量的检测等工序, 逆向设计越来越凸显出了自己的优势。
然而, 环视整个逆向设计与制作领域, 不难发现这个行业正面临着巨大的人才缺口。目前国内只有少数几所高校开设了逆向设计及制作专业, 而且即使开设了这门课程, 也只是作为研究生的一个研究方向, 并没有真正培养出该行业的实践型人才。事实上, 逆向设计与制作技术是与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专业紧密相连的, 各高职院校即便不专门开设逆向设计工程方向的专业, 也可以借助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平台, 培养一批具有逆向设计思维与能力的在校大学生。这样既可以为新时代培养走在科技前沿、融合传统技术与新兴技术的综合型人才, 又可以帮助高职院校的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从枯燥无味的困境中走入一片充满吸引力和创造力的新领域。
2 逆向设计与正向设计对比
2.1 逆向设计与正向设计的工作过程对比
通常情况下, 逆向设计包括数据的采集、数据的处理、逆向构建模型、梳理数模比例、优化数据模型、样本的生产、精密准确的检测、成品的优化、批量进行生产等流程[2]。正向设计则是由市场调研、客户需求分析、功能的设计、结构的设计、制作模型、检测并优化模型、材料的选择、尝试制作、精密准确的检测、成品的优化、批量进行生产等流程构成的。
2.2 逆向设计与正向设计的知识构成对比
要想真正将逆向设计与各类传统机械制造行业融合到一起, 就必须首先了解逆向设计的理论知识, 明白它的来源和依据。这样才能在对人才进行逆向设计培养的时候不会迷失方式、失去根源, 才能真正做到在原有人才培养模式智商, 取精华剔糟粕, 与时俱进地向新型逆向设计人才传授必要的设备操作、软件处理和如何综合应用等专业知识。
其实, 从大范围而言, 逆向设计和正向设计都包括最基础的四大部分, 即前期准备、创新设计、产品生产和优化完善。众所周知, 一种产品的问世, 其花费最多的地方就是设计过程。这个所谓的设计工程在正向设计中就是指功能的设计、结构的设计、制作模型、检测并优化模型、材料的选择等流程。这些流程综合在一起就需要花费很大一笔资金。反观逆向设计, 就少了很多成本。在逆向设计中, 只需要一次性地购置相关设备和软件, 就可以顺畅地进行数据的采集、数据的处理、逆向构建模型、梳理数模比例、优化数据模型等。而且, 这个过程对专业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要比正向设计的要求低很多, 只需要熟练使用各设备和软件的专业技术人员就可以完成大部分设计流程, 相对的人员投入成本也会相应的低很多。当然, 这并意味着逆向工程设计及制造人员就失去自己的灵魂和创音, 反而他们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在熟悉目标产品的基础之上, 仿制、打造出具有更优越职能、更具吸引力外观的新型产品, 进而形成自己的个性和风格, 走出自己独有的设计之路。
因此, 可以总结出逆向设计及制作人才必须具备公共基础、专业基础、创新设计、实践制造等四大部分的知识和能力, 这就需要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要根据这些方面的知识对学生进行普及提升教育。其中, 当前最为紧急和重要的是创新设计和实践制造两大部分知识, 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不紧要分别传授相关知识, 更要将这两部分进行整合联系, 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相关的必须能力。
2.3 逆向设计比正向设计的优越之处
作为一门新兴产业, 逆向设计的迅速发展必然是有迹可循的, 逆向设计的广泛应用得益于其巨大的优势。首先, 逆向设计是由成型产品到设计灵感的过程, 这样的反向流程可以很大程度上缩短产品的设计和开发周期, 间接推动相关产品的更新换代。其次, 鉴于逆向设计是在已经成型的产品基础上进行的, 不论其后期改造有多大, 但最基本的产品理论是不会改变的, 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设计失败的概率, 省去一次又一次的试制试验, 继而节省新产品开发的成本。此外, 逆向设计更是可以凭借其在模具制造方面的迅速和准确, 对单件的、小批量的零件制造做出极大贡献。
3 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平台下的逆向设计及制作具体措施
3.1 配置逆向设计所需设备及材料, 打好教学基础
国内各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筹集资金, 然后建造“精密检测及创新设计实训室”, 其中包含但不只包括三维测量系统、复合式三坐标测量机、教学型3D打印机等设备, 并及时为这些设备配齐教学或实践所需材料。
3.2 完善教学软件体系, 为学生能力提升提供支持
高职院校应通过构建“虚拟教学实训室”, 最大限度地实现仿真三坐标测量教学系统、三维测量软件、PRO/E等软件教学, 为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实践做好相关软件准备。
3.3 丰富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课程内容
要想真正将逆向设计及制作融入到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中, 就必须将其作为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的特色来建设, 必须在原有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块的基础之上, 结合逆向设计及制作专业人才所需特点, 形成既符合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方向, 又符合逆向设计及制作专业人才发展方向的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这就需要依托先进设备及专业软件, 对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的教学课程设置做出一定的改变和完善。具体而言, 就是要设置先进制造技术、PRO/E、数字化制造及逆向工程、精密检测及创新设计实训等四门主要课程[3]。其中, “先进制造技术”可以帮助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学生对较为先进的制造技术及设计工艺进行简单了解, 包括先进材料的成型工艺、先进的加工设备、先进的制造工艺、逆向设计及制造等;“PRO/E”则可以由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数字化制造及数控加工基础知识的学习, 敦促学生掌握正向设计的相关知识, 为后期逆向设计软件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数字化制造及逆向工程”则具体详实的向学生讲述逆向设计及制造的系统理论, 教授逆向设计软件知识, 是使学生真正进入逆向设计领域的课程;“精密检测及创新设计实训”则主要完成逆向设计相关的实践教学。
3.4 强化教师队伍, 扩大教学平台
各大高校应该及时获取逆向设计的相关信息, 并积极参加国家组织的逆向设计相关的培训或研发项目, 搭建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的特色平台, 籍此强化内部教师队伍, 让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师可以产生新的教学思路和突破, 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4 结语
综上所述, 逆向设计与制作对于任何一家企业的腾飞都起着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 而进借助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平台进行逆向设计思维和能力的培养是大势所趋, 为了培养更多逆向设计方面的人才, 各大院校应该从硬件和软件两大方面对机械类专业在校生进行培养, 着力提高在校大学生逆向设计的能力, 培养综合素质较高的技能型人才, 使大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后可以为传统企业谋求新的突破和发展做出贡献, 进而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作出相应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刘松.立足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平台的逆向设计及制作特色方向建设探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4 (16) :75-77.
[2]王学义, 刘雪飞.逆向设计法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010 (24) :140-142.
高职学院广告设计与制作课程设置的现状
课程设置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教什么”和“学什么“的问题,对教学目标的实现有着重要影响。自高职学院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开设以来,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课程体系,也基本能够满足教学的实际需要。但是与此同时,整个社会和广告行业也都是在不断发展的,对于广告设计人才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所以当下该专业的课程设置就凸显出了一些不足。首先是课程设置难以满足现实需要。现实需要是课程设置的重要标准,有怎样的现实需要,就需要有怎样课程设置与之相匹配,方能保证学生的学以致用。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课程设置并没有紧跟行业发展的步伐,学生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较为陈旧,从而对就业和个人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其次是实践类课程的缺乏。高职院校所培养出来的广告设计人才,毕业后都要进行直接的创作。但是很多学生都在实践能力上存有很大的欠缺,即理论知识较为扎实和丰富,但是却不敢用、不会用,难以真正将其应用于实践,使用人单位不得不专门花时间对学生进行实践训练。最后是课程设置的关联性不强。对于一门专业的课程设置来说,其应该是一个系统的体系,每一门课程都有着独特的价值和功用,但是又能够通过有机的组合发挥出一种集体效应。但是当下的课程设置却没有体现出这种关联性,仍处于各自为战的状态,并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教学质量的提升。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当下高职院校广告设计与制作的课程设置已经难以满足多方面的实际需要,理应得到全面的变革与创新。
高职学院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课程设计原则
课程设置既不是凭空而来的,也不是学校和院系的闭门造车。而是要在真正把握专业本质规律的基础上,对行业发展进行深入的调查,并结合学校实际特点综合选定的。所以整个课程体系的设计必须要遵照一定的原则。具体来说,首先是市场性。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培养的是各行各业的一线人才,与整个市场发展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也就是说,市场需要怎样的人才,高职院校就培养怎样的人才,以此让学生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得到及时和充分的发挥,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推动行业的发展。其次是适宜性。虽然同是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但是每一个地区、每一个学校的实际情况都是不尽相同的。所以课程设置一定要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力求让每一门课程都能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价值,而不是形象工程。最后是连续性原则。所有的课程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通过一门门课程的学习,能够让学生获得综合知识与技能的提升,所以要体现一种循序渐进性。以上几个原则是课程体系构建中应该予以深刻把握的,以保证其沿着一个正确的方向发展。
高职学院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课程创新设计
根据专业本身的特点和行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可以将整个课程设置划分为四个模块,即专业知识模块、专业技能模块、职业素养模块和实训模块。
1.专业知识模块
通过对一些优秀广告设计人才的调查可以发现,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有着较为丰厚的专业理论素养。这一点可能在从业之初表现的并不明显,但是随着个人的不断发展,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支撑作用就得到了凸显。所以需要开设一定的专业知识课程,来奠定学生的行业基础和学科基础。具体来说,可以将《艺术概论》、《广告学概论》、《市场营销学》等作为必修科目;将《中外设计史》、《广告道德与法规》等作为选修课程。也就说,通过这些理论知识的学习,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广告设计,怎样才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这将是他们今后个人发展的重要前提。
2.专业技能模块
能够独立而完整的进行广告设计,是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基本目标,所以专业技能模块也正是整个课程设置中的核心。具体来说,该模块可以分为基础课程、业务课程和拓展课程三部分。
首先是基础课程。主要包含《素描》、《色彩》、《造型设计基础》、《字体与版式设计》、《图形创意》等,这几门课程都是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必修课程,能够对艺术设计中的诸多要素,如色彩、文字、图形等有全面的了解和把握,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其次是业务课程。要在对行业发展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根据行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开设相应的业务课程,保证学生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就是当下行业发展中必备或急需的。通过调查可以发现,大多数广告设计类公司都是以平面设计作为主营业务,包含广告设计、宣传册设计、海报设计、标志设计等,要求学生运用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设计出最终的成品。以此为参照,需要开设的课程包含:《广告设计》、《标志设计》、《宣传册设计》、《书籍装帧设计》、《包装设计》等,以及要完成这些设计相应的设计软件课程,如《photo图像处理》《illustrator图像设计》、《in--design图文编排》等。通过以上课程的学习,能够基本保证学生能够进行独立的创作。
再次是扩展课程。除了平面设计类主营业务之外,很多企业也经常要进行一些相关业务的开展,这就对学生的综合知识与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这也是开设拓展类课程的初衷。如《网页设计》、《网络广告设计》、《视频摄录与编辑》、《广告摄影》、《商业插图设计》等课程,都可以以选修课的形式,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和今后个人发展方向等自主的选择,以进一步提扩展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广度和深度。
3.职业素养模块
一个优秀的设计者,除了有着扎实的设计理论和技能之外,还应该有着较为丰厚的职业素养和全面的综合能力。特别是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绝大多数学生之前都没有过从业经验,在踏入工作岗位指之初,难免会有一些不足之处。所以需要学校方面对此有所关注,并通过相关课程的开设,使学生的职业素养得到相应的提升。具体来说,可以开设《人际交流与沟通》、《团队沟通与协作》、《信息检索与处理》、《职业道德》、《压力与心理调适》等课程,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工作态度,形成良好的沟通能力,并能够处理好工作中的人人际关系,尽快融入到团队中。无论学生今后是否从事设计类行业,这些课程的学习,对他们的发展来说都是大有裨益的。
4.实训模块
前文中提到,实践能力的不足,已经成为了高职院校毕业生的一个普遍现象,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个人的就业和发展,所以一方面应该在现有课程设置的基础上,加大实践类课程的比重。另一方面则要对实践类课程安排进行适当的调整。传统的教学中,实践类课程往往都被安排在最后一年,其用意是十分明显的,即认为学生在经过了专业学习之后,可以更好的进行实践。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最后一年往往是学生最忙的一年,或者忙于就业,或者忙于准备各种考试,难有时间和精力静下心来进行实践。所以应该将实践类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工作室教学模式、项目教学模式等,将实践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边学习边实践,使学生的实践意识和能力得到系统化的培养。
综上所述,近年来,伴随着高等职业教育和广告设计行业的双发展,高职学院的广告设计专业也获得了巨大的进步,先后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专业人才,既实现了个人的顺利就业,也为行业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这是值得肯定和欣慰的。但是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的看到,在文化多元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广告设计行业也是日新月异的,需要高校对整个行业发展有及时的关注,并对课程设置进行机动和灵活的调整,使学生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正是当下行业发展所需要的,真正做到学有所长和学以致用。本文也正是本着这一目的,对此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希望能够起到一定的启示和借鉴作用,为高职学院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作者单位:广安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
据网络调查数据显示,目前伴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步伐发展而兴起的艺术设计行业,在人才市场供需比例严重失调,中职校美术设计与制作专业对人才的培养模式面临考验,我们必须研究和探索出一个适用于培养高素质中等设计职业的实用型人才的新模式。美术设计与制作专业包含动画美术和视觉传达设计两个方向。在产品包装、运营销售的设计管理过程中,除了传统的工业产品设计、平面设计等职业外,还出现了文创产业、数据可视化、虚拟媒体可视化、网络美工等新型职业。艺术行业井喷式用人需求,给艺术类中等职业教育带来新的春天。美术设计与制作专业在中等职业教育阶段对人才的培养不能再拘泥于传统模式,创新和改变是必然趋势。
一、市场对美术设计与制作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目标要求
(一)扎实的专业基本功要求学生首先要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具备良好的视觉表现能力和熟练的专业软件应用能力,必须具备一定的审美本能,能将设计想法较好地进行视觉表达。
(二)团队合作意识和协作学习能力艺术设计项目经常采用集体创作方式,良好的人际关系才会有利于设计师发挥才能,学生要善于学习,诚信沟通,不断求知,才能与时俱进,使自己在实践中得到真正的锻炼。
(三)创新思维能力和丰富的想象能力创新思维是作为美术设计与制作专业学生必须特别关注的能力。想象是创新的前提。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丰富知识储备,广泛接触各类知识,为记忆和思维能力源源不断地提供养分。
(四)良好的职业素养拥有成为优秀平面艺术设计师的热情和动力,具备成为高素质中等设计职业实用型人才的基本职业能力。
二、市场促使美术设计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革新
(一)明确美术设计与制作专业的战略定位在中职教育中,无论是动画美术还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课程体系都要符合中职学生特点,应重视培养高素质的中等设计职业的人才,必须以培养符合行业要求、适应社会发展的实用型人才作为教学目标。
(二)加强对课程设置的科学性研究美术设计与制作专业在中职阶段要培养出具有鲜明特色的应用型设计人才,其教育理念应以艺术设计能力教育为中心,以岗位需求和学生的毕业去向为导向,确定学生的培养目标,科学设置课程标准和相应的教学计划。
(三)寻求多种途径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设计型人才艺术设计行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行业。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应把能力培养放在主导地位,教给学生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能力与方法,使学生成为能力型人才。教学模式要多元化,提供更多途径让学生自己选择成才之路。
(四)紧跟科技发展步伐,研究新问题,新特点艺术的进步与科技发展同步。现代化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受到冲击,出现了翻转课堂、微课、慕课以及交互体验等新的教学模式。不论是何种教学模式,最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原动力,形成教师导学与学生自主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三、新形势下美术设计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成果
(一)建设艺工结合人才培育基地,传承传统技艺“艺工结合”是“艺术和技术的合一”,要求“设计和美术相融合”。我校将艺工结合理念融入教学,建设艺工结合人才培育基地,并引进工艺大师授课教学,将传统工艺技术传承发扬。
(二)制定“3+3”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由于受学历限制,中职学生在职业深度发展上难度越来越大。“3+3”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满足了学生技能提升和学历提高的双重需求。“3+3”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性、功效性、技能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设计实践能力,提高了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质量。
(三)建设艺术实训中心,为人才培养提供信息化教学环境我校以建设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为引领,以培养符合社会岗位需求人才为目标,建设艺术实训中心,为学生提供知识向能力转化的场所。
(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建立现代学徒制基于职业教育整体目标和教学特点,我校美术设计与制作专业学科与多家企业联手打造实践项目,通过校企合作,建立现代学徒制。学生在企业人员带领指导下,合作完成艺术设计项目,大大强化了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的可操作性。中等职业教育美术设计与制作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的革新必须以培养艺术设计能力为中心。其专业特点决定了教学内容必须紧跟市场发展,针对企业需要培养应用型艺术设计制作专门人才,在教学中积极探索具有鲜明特色的实践课程,以能力打造学生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一、我院申办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的必要性
1.社会需求分析
随着我国动画漫画、游戏爱好者队伍不断壮大,巨大的动画漫画、游戏市场越来越受社会重视。有人估计国内动画漫画、游戏市场蕴藏着每年将近10亿元人民币巨大商业空间。然而,相关动画漫画人才却严重匮乏,学校培养的又多是初级工作者,高层次的设计原创人员十分缺少,造成动画产业存在人才高薪难求的现象。另一方面,日韩漫画大举进军中国,占领了相关市场,不仅电视台播放的多是日本动画片,学生手中拿的也是日本动画漫画书,就连各种游戏也有相当部分产自日本、韩国。对此现象,中央有关领导对动画漫画产业发展强调,一定要大力扶持我国动画漫画游戏民族原创产品的发展,扩大对动画漫画游戏方面人才的培养。近年来,我国相关产业发展迅速,部分民间资本也开始进入动画产业,为产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相关人才需求也急剧扩大。
随着动画产业的蓬勃发展,动画人才大量需求,目前中国的动画产业人才为8000人左右,平均学历大专。根据中国动画学会2004年年会报告,近五年影视动画人才需求将达30万。目前全国高校开办影视动画专业本科及专科的有100多家,按每个高校每年毕业影视动画专业学生100人计算,每年约有1万影视动画专业毕业生,这与市场需求还有巨大缺口。而影视动画人才总需求量约15万,游戏动画人才总需求量约10万人。
2.专业分析
动漫产业是个新兴产业。动漫游戏产业是指以设计、制作、生产、销售和人才培养为产业链的二维和三维动画(儿童动画片和成人动画片)、网络动画、影视动画、游戏动画及衍生产品开发(玩具、服装、旅游和其它产品)的产业,是文化、艺术、娱乐与现代科学技术高度结合的新型产业。动漫游戏专业以软件产业为支撑,运用现代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结合艺术创造为社会培养专业动漫游戏专业人才。动漫专业不但能为社会培养急需人才、为信息和文化产业创造良好创业环境,而且能丰富发展我院学科建设,促进专业结构科学化,对计算机系的长远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为了慎重起见,我们也参考了近几年中山市中等专业学校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办学情况。中山市中等专业学校良好的招生状况,更加坚定了我们开办该专业的决心。我院申办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既顺应了信息化社会大环境对人才培育的要求,也满足了区域化经济发展对动漫设计与制作人才培育的迫切需要。
根据以上社会需求和我院的实际情况,经充分组织论证后,我院决定申请开设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
二、满足专业教学要求的开设条件
1.基本情况
2006年1月20日,在第四届广东省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第3次会议上,我院顺利通过了省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的正式开办评估。这标志着我院开设新专业已具有了十分良好的基础。
2.师资队伍情况
中山市政府依据中山产业发展对网络管理人才的迫切需求,十分重视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注重专职教师的引进、培养、储备。现在拥有一支由中青年教师组成的专业素质高、教育教学经验丰富、学科、专业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充分满足了专业开设和发展的需要。现已有专职教师20名,其中副高以上8名,中级职称1名、硕士8名,双师型教师2名。
3.实验实训设施
我院现有计算机基础实验室2个、软件技术实验室1个、办公自动化实验室1个、网络实验室1个、数据库实验室1个、网络操作系统实验室1个、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验室1个,与二期工程配套的网络安全实验室、网络工程实训室、嵌入式实验室、动漫设计实验室、微机原理实验室将于2007年上半年交付使用。
4.实践教学基地
学院领导办学指导思想明确,思路清晰,十分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大投入建设实验实习条件的同时,广泛开展校企合作,加强实践基地建设。目前已与三家企业签订协议,建立实训基地。
5.数字化校园
校园已建成计算机网络、闭路电视、公共广播、电话语音、保安监控五大网络多功能综合信息网,共投资485万,二期计划投资300万。其中校园宽带网络为主干千兆,百兆到桌面,信息点覆盖全校所有学习、办公、生活场所,为教学和学生学习提供了极好的条件。
6.图书资料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具有丰富藏书的图书馆,图书共投资223万元,其中:纸质图书:
8.1万册,电子图书7万册,报刊杂志:283种。学院现有计算机类,电子类,信息类资料100多种,并具有较丰富的专业书籍和工具书。
三、专业建设发展规划
1、招生总目标与阶段性目标
第一年计划招收全日制学生120人。以后逐渐扩大规模,到2010年达到全日制学生800人的规模。本专业实行多证书制。要求学生具有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和网络技术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学生在指定时间内,学完教学计划所指定的课程,获得毕业证及相关的社会考试认证证书。
2、专业发展建设主要举措
(1)师资队伍建设
我院由于新建,在中山市政府的支持下,师资队伍建设可以根据专业的发展需要逐步引进。同时为了保证专业发展的需要,学院定期选派部分教师到有关高等院校和IT培训机构参加相应的专业知识培训和进修,保证日常教学和今后开办培训的质量;选派部分教师与合作单位开展技术交流与合作,同时探索教育信息化建设模式,参与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和系统研发工作,开拓教师的学科视野,保持专业敏感度,提高技术水平;选派部分教师兼职合作单位的技术工作,或引进部分优秀的专业工程技术人才,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与相关单位的技术人才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充实外聘兼职技术人才库。2007年上半年计划引进8名高素质专任教师,下半年再引进8名,加上各类兼职教师,到年底形成一支结构合理、学术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素质优良的专兼职教师队伍,为办好本专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2)实验、实训体系建设
高等职业教育为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和高技能型的实用人才,基于岗位实际应用的实践教学是高职教学体系的主要特征。学院将根据专业发展需要,逐步建成与专业实践教学相适应的若干个实验实训室,形成完善的实验实训体系。目前还初步规划将在近2年建成与专业配套的图形图像处理实验室、网页制作实验室、三维动画实验室等。
(3)实践教学基地
进一步扩大与社会、企业的合作与协作,建立更加广泛、实用的实训基地,为专业实践教学提供更加全面的教学条件,以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适应社会需求。
(4)教学研究与产学研结合使学院关键业务实现信息化是我院今后五年内数字化校园的建设目标。其中教学环节的信息化也是这一目标的关键组成部分。为了保持专业教师的科研能力,我院将制定相应激励政策,尽可能使数字化校园的网络建设、实验室建设与教师的专业发展结合在一起,开展教学环境的探索、创建和专业技术研究。学院也将通过和本地行业相结合,开展技术交流,实现优势互补。通过师资培训、校企技术合作和定单培训的渠道,进一步加强产学研与社会的紧密结合。
四、结论
综上所述,开设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符合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我校在师资、实验
关键词:高职非艺术类 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 专业定位 培养目标 校企合作 工作室
我国动漫、游戏产业发展较迟,其产能严重不足,总体质量不高,近年来虽然发展迅猛,诸多大中型城市相继建立了动漫基地以及相关的产业园,同时对动漫、游戏产业发展的支持也纳入国家863计划。但是纵观动漫业,最具紧迫的问题是开发设计的人才严重短缺,尤其是兼通艺术与技术的复合型动漫人才极为不足,这一矛盾造成我国动漫产业发展严重不协调。这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动漫业发展的关键要素。
作为高职院校且非艺术类的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要想搞好专业建设和提高教学水平,办出特色,真正使教学与市场结合,笔者认为需要解决以下几个方面。
一、根据学校特点进行专业定位
对于高职非艺术类动漫专业的定位必须要十分明确,因为学生进校前没有艺术基础,尽管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习,仍无法达到艺术生的水平,因此不能以绘画和设计能力为主。要建立以培养学生动手制作能力为主的培养模式,让学生有更多的实践动手机会,熟练掌握计算机相关软件操作能力,多尝试把虚拟的课题和实际结合起来,这样实战性将更强。课程可以更加丰富、灵活和精彩,学生就更容易接受和掌握,技能更容易得到提高。同时要加强基础训练,挖掘学生潜力,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分方向学习,还可以以工作室和实习基地的教学模式将动漫企业引入到教学中来,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将更加地具有实践能力和竞争力,同时也会与市场更好地接轨。根据特点,专业定位可定义如下:
1.专业定位
培养动漫设计应用型人才,以动漫制作为主。
2.专业服务面向定位
服务于动漫、游戏及相关行业。
二、制定科学的专业培养目标
高职非艺术类动漫专业毕业生要具有职业道德与敬业创新精神, 熟悉国家信息产业的政策和法规,应该是具有较扎实的动漫设计理论基础、较强的动漫设计制作能力,掌握二维绘制、三维建模、材质与动画制作技术和影视后期制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根据这个要求,培养目标可定为:
1.知识目标
(1)较好的掌握绘画基本功、创意设计及表现,具备较好的文学与艺术修养。
(2)牢固掌握动画设计理论和制作技巧,能熟练地运用各种软件和设备制作动画作品。
(3)熟悉当今动漫行业发展,了解动漫行业的市场和营销策划方法,准确把握消费者心理。
2.能力目标
(1)具备绘画基本能力和熟练掌握相关计算机应用软件运用能力。
(2)具备动画创意、设计和制作能力。
(3)具有二维动画、 三维建模、材质、动画、特效与后期制作的能力。
三、多方位的校企合作模式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培养模式中极为重要的一种。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除了学习一些理论基础外更重要的应在于实践训练,而训练的最好方法就是参与制作,而制作的最好途径就是与企业合作参与到实战中去。通过校企对接运行机制建设和强化实践育人建设,将企业的实际项目引入到课堂中来,将“教学内容项目化、教学方式工作化、教学环境职场化、工作过程流程化、组织管理企业化”的教学理念落实到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加强与多家企业的合作力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和绘画水平,逐步实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技艺兼备”人才培养模式。
另一方面,高职院校的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绝大部分是硬件条件弱,师资力量不足,并且有些院校对该专业的认识和定位不够明确,更谈不上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的制定,培养出来的学生很难与就业单位相适应,甚至一些毕业生根本无法从事本专业的岗位。针对这些因素,与企业合作是最好的途径,它不但能解决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的科学性、硬件条件的不足,还能解决师资的实践能力和学生的实习就业等,更为重要的是毕业生能很快上岗就业,满足企业用人单位的需求。有些院校甚至完全把该专业班级交给企业管理,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学生管理、实习和就业等全部由企业负责。安徽省有几所高职院校就是采用这样的方式,且取得较好的效果,值得学习和借鉴。
四、建立“工作室”化教学模式
“工作室”化教学模式作为实践教学的一种最具实效的新型教学模式,它的建立和开展将对实践型教学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目的是以行业需求、职业能力为导向,注重学生的创作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实现学生在校学习与行业岗位需求的“零接轨”。
“工作室”在西方国家高校特别是艺术设计类专业中已经普遍实行,也叫“工作坊”“教学工厂”等,其教学经验获得了很大成功。在国内,一些重点本科院校如中央美院、广州美院、浙江大学等都实行了“工作室”化教学并取得很好的成效。全国的许多高职院校也相继成立了“工作室”并且也取得较好的成效,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在这方面做得比较成功。
当前的国家政策也鼓励推行“工作室”式教学模式。2011年5月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职成教工作会议上指出,高职院校要成立“大师工作室”。但不是所有的学校都有资格和条件建设“大师工作室”的,因为“大师工作室”需要相当的软、硬件条件,特别是软件条件尤为重要,要有大师、名师挂帅和一批过硬的教师队伍。不具备“大师工作室”的条件,可以从“工作室”开始慢慢创造条件,丰富经验,积累业绩,提升知名度,为创建 “大师工作室”做准备。
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作为实践性、技能性很强的新型专业,学生对市场和行业需求的了解程度直接关系学生的未来发展和就业前景。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工作室”的建立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开放的实践操作平台,把动漫相关企业的设计任务、设计方案、设计项目、设计作品引入到工作室来进行详细讲解、分析、策划与制作,教师带领学生共同承担学校、企业相关的设计任务、比赛和项目等。因此,工作室可以把教师、学生、企业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切实做到教学与实践操作、教学与行业需求的紧密相结合。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使教师的专业实践技能得到提高,使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创新设计能力和创业能力得到培养,同时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要求,这无疑是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教学改革的一种创新而有效的教学模式,同时也是提升专业和学校知名度的最好途径。
五、师资队伍建设
学生的能力如何与教师的业务水平有着必然联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以‘双师型’教师为重点,加强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在《安徽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安徽省职业教育大省建设规划》中也明确强调了教师队伍的建设问题。所以,师资队伍建设是学校建设的重点,“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又是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但同时也要加大客座教授(包括动漫企业专业高层)、兼职教师聘任力度,聘请真正有专业能力和实践经验的专家、学者到学校任教,以充实师资队伍,提高教学质量。
目前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动漫专业的教师大都是计算机、美术或其他艺术类教师转型而成的,计算机教师具有一定的软件操作能力,但美术、艺术功底弱;美术教师虽具有较强的美术、艺术功底,但对计算机、软件的使用和操作能力较弱。更重要的问题是,大多数教师缺乏从事动漫相关行业的实践经验,缺乏参与企业动画设计与制作,对设计制作的流程和日新月异的发展缺乏实践。因此,如何培养出一支专兼结合、实践能力领先的专业教学团队,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校老师必须走出去,到企业去挂职锻炼,可以多种途径,一是全脱产锻炼,老师可以较好地了解和较全面地掌握企业的设计与制作总流程,各部门之间的联系和管理以及先进的技术等;二是假期间的短期培训,它可以从某个岗位较为详细地了解工作要点和技术;三是参观学习,大量地走出去,到一些知名企业去参观先进的管理、设备、技术等;四是聘请企业专家参加教学活动,以增强专业教师的先进理念和实战能力,加强校企之间的密切关系。同时与企业合编实战教材,用实例教学,这样解决了教师的实践能力,对学生的教学有着重要的
意义。
六、结语
作为高职非艺术类的动漫专业,我们应根据自己的定位和模式,努力培养合格的、独具特色的高职技能型人才,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我们将把最具特色、最具创意、最有实力的动漫作品展现给世界人民。
参考文献:
[1]曹田泉.动漫概论[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
一、美术设计与制作专业教学误区
(一)培养目的不是很明确
美术设制的专业教学特点不太清楚,只有目标明确才可以培养优秀的美术设制人员。我们要培养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设计人才,而我们却盲目地跟从其他学校教学模式,没有从本校的实际出发,因此学生到了社会上出现了“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
(二)课程设置手绘过多缺乏优化整合
主要表现为:现在的美术设计与制作主要运用电脑软件操作,可我们的学生却把过多的时间用在画素描、色彩等其他手绘上,导致上机软件课减少。课程内容单一,没有更好地整合。如平面构成和图案等内容可优化整合,精心整理教学资料,总结制定适合学生的教材,并努力做到多让学生上机练习。
(三)动手实践方面比较弱
主要为:学校实践课比理论课少,所学到的知识与适用的技能脱节;所学的技能和社会需要脱节,缺少与社会上的平面公司的交流,所学的技能也就没有办法检验与锻炼。也就没有办法更好地提升自己的能力。
(四)教学及培养模式一成不变
传统的美术设计与制作教学模式一成不变导致人才培养方向单一,课程体系、教学计划对学生在校学习来讲是固定不变的,从而导致我校毕业学生与社会创意产业发展人才需要不能有效对接的局面。
这样的影响造成的后果是,中职校美术设制教师没有更好地总结教育规律,由于中职校教师对于教育方面的行为与规律认识不是很准确,使其在日常教育中遇到一些问题,没有办法进行更深入的教育工作。
二、根据市场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美术设制专业主要适用于淘宝网站和房层内外的修饰,以及企业的广告业和印刷业以及影视等行业。
针对岗位能力的要求和学生今后从事职业活动的需要,我们可以尝试分流学生,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根据专业方向来重新组合班级。(1)重视并传授学生必要的基础知识。(2)重视并培养学生各种与学习有关的实践。(3)强调并培养学生的能力,并作为校方的工作中心,教员与教育机构应不断更新自己的思想, 及时、灵活地进行全方位的教育,积极将各种陈旧的育人知识更新为新的教育知识,来适应新企业的需要。
我校平面设计按照一定原则,将该课程分为三个子课程。所学的内容多却无法联系到一起,看上去什么都学,可什么都不精通,更多的是纸上谈兵,所以导致知识与实践割裂孤立,到实际运用的时候,学生往往手足无措,不能把这些孤立的基础知识运用到专业设计当中。再加上课程的不连贯性,所以当学生想用的时候也因为时间的久远而遗忘,所以使基础知识与专业设计知识在运用中出现了脱节现象。那怎样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学精,其次要以企业设计的流程来进行教学。
三、教学模式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设计课程在教学内容上要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相结合,要把单纯的学校教学转向为学校和企业共同承担教学。课程可细分为两种形式:校内模拟实训工场和校外实训基地两种形式。课程设置争取优化整合,加强社会实践环节。
四、平台构建
(一)构建全新的教学理念———“学得实、用得上”
我们将“学得实、用得上”这六字箴言贯穿整个教学活动。教师采用集体学习和分散学习相结合的方法,通过上网、学习专著、阅读教育教学和设计类刊物,学习国内外先进职业教育模式,写好教育随笔,积累教育素材,用以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通过这样的学习,努力在理论层上将实验课题如产生背景实践等编写在自己的教材中。学校应建立增强学生实际能力的新平面课体系,以社会上需要的职业能力作为该课程主要出发点的新平面课体系,努力培养学员的动手能力和坚持耐劳的精神。
根据企业各行业对于平面人才的需要,我们把各个专业课分别结合各工作室,使原来又大又空的平面课,变为实用的课程,学生通过工作室的职业定位。个性特点得到充分发展,大家分工合作,各尽其职,有效提高了学习积极性。
(二)编制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研究
拟定调查问卷,由中职学校美术设制专业学生及毕业生填写,收集相关信息。
选择100个样本进行调查,了解学生当前设计类知识和实际软件操作熟练程度的真实水平及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制约学生操作能力及和社会脱节的主要因素。
(三)构建校企合作平台
在进行市场走访分析、综合各种企业与社会的多种因素后, 我校确定了平面课培养主体目标,即培训熟练掌握平面软件的技能、具有一定团队合作精神、吃苦耐劳的工作能力的中等技术人才,就业岗位包括:手绘师、网店美工、摄影助理、平面设计制作员、民间艺术制作员(剪纸与篆刻)等。
根据专业岗位群分析,我们建立“淘宝美工工作室”“摄影工作室”“电脑设计工作室”“二维动画工作室”等,在校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喜欢的教室,学习自己喜欢的内容,这样的学习方式的好处是,可以让在校生能够合理地选定就业方向。为学员设置的工作室要与社会的行业挂钩,并大量引进对应行业的机制, 积极营造该工作室的文化氛围。
(四)设置项目教学法
1.与嘉兴汉春设计公司相关负责人联系进行相关访谈、实地调研后,从中总结成功经验,并结合理论得以提升。经常带学生出去参观有关设计方面的展览,促进学生学习、鉴赏能力的提高。在设计上,学生的审美眼光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学生有了较强的图形设计意识和实践能力,对于色彩的搭配更趋于流行色, 逐渐和社会接轨,并自觉地把所学习的知识与现实中的事物建立起联系。
2.带学生进行实地绘画,发挥他们的特长,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提升自身的成就感。
3.和设计公司进行校企合作,成立平面设计工作室,并请设计师来我校进行教学,通过工作室接触外部世界,让学生充分做好面对现实工作环境的准备。
4.以课题和竞赛设置教学内容。
工作室的学习内容灵活而且丰富,主要是以工作室内容为育人中心。工作室的教师有的是通过在市场上临时接的企业方给的任务并组织学员一起设计,有的教师是用虚拟的方式把项目融入教学当中。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得到更多的机会参与社会上的实践活动,进而形成平面教学和平面课实践等为一体的理论与实践合一的教育方式。我校方还把平面课与各种竞赛考核等结合起来,使平面课程内容更加完美。以平面工作室为例,主要学习内容有:电脑制作活动与职业资格考核等。不同的项目根据所需的时间进行动态安排,互有穿插。
(五)校企互动合作制
我校鼓励教师下企业,师傅请进校,进行师徒结对工作。模拟实训工场授课的教师首先要熟悉本专业的相关行业形势,进行广泛调查研究,及时把握行业发展的动向,还要有着特别的审美力与观察力,更要有突出的实践能力以及灵活的设计水平、灵活的动手能力等。教师在平面育人上要不断地总结经验,推出灵活适用的育人法,不断地提高育人质量。只是我学校的教师都是传统上的全职教师,由于缺乏各种实战方面的经验,在育人上不能更好地解决一些问题,同时也没有办法跟上平面业的变化。而校外实训基地主要是由企业自由安排学生的实习工作,以师傅带徒弟的形式进行。但不足之处就是只局限于小范围,而且这种师徒传授的方式完全依赖于经验,我们称之为“经验技术”。这种教学模式还不能真正完成教学任务。
现今在学校课堂先掌握书本知识而后参加工作的方式已经落后于这个时代。现在很多学校都在与企业紧密合作,采用共同培养学生的方式让学生没出校园就掌握了本专业的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理解书本知识的能力,立足校企业所有资源全部共享、各得所需,促进校方文化和企业方文化的共融,促进各种知识、各种能力实践等的整合,推动整体育人活动的统一性,来完美地实现学员全面发展。
学生通过校企合作教学平台,提前和社会接轨,达到毕业后和社会的无缝对接,节约了到社会上实习的时间。学生在校期间通过社会实践,实现了提升了自我价值,增强了自信,也更加热爱自己的专业,实现了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完美转变,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带动了课堂教学的优化。通过对传统育人革新的方式,来提高学员的学习能力与兴趣,来培养在校生操作能力来适应日益变换的市场。同时根据地方区域行业的需求、经济的发展等,将统一性与灵活性相互结合,确保中职学校美术设计类教育培养目标得到有效实现。
参考文献
【服装设计与制作专业申请】推荐阅读:
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个人简历表格11-28
艺术设计系深化改革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11-19
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个人简历12-22
服装设计专业研究07-09
服装设计专业论文01-10
服装设计专业《时装画》试题09-25
服装设计专业简历表格示例12-23
服装设计助理专业电子简历01-01
英国服装设计留学申请条件06-06
服装设计专业个人简历表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