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维稳调研报告

2022-11-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一份优质的报告,需要以总结性的语录、合理的格式,进行工作与学习内容的记录。想必你也正在为如何写好报告而发愁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乡镇维稳调研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1篇:乡镇维稳调研报告

乡镇水利中心站职工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关 键 词] 乡镇水利中心;管理体制;人员结构

[

乡镇水利中心站是最基层的水利机构,是农村水利发展的核心力量,当前乡镇水利中心站发展滞后,无办公场所,人员业务水平偏低,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有限,已经成为水利事业发展最薄弱的环节。因此,对乡镇水利中心站改革势在必行。

一、乡镇水利中心站现状

(一)乡镇水利中心站基本情况

目前全县共设有10个水利中心站,全部由乡镇政府和水务局双重管理,总编制人数40人,在岗人数38人。其中本科以上学历2人、占5.2%,大专学历22人、占57.9%,中专及高中以下学历14人、占36.8%。50岁以上8人、占21%,40~49岁18人、占47.3%,40岁以下12人,占31.5%。高级职称2人、占5.2%,中级职称13人、占34.2%,初级职称7人、占18.4%,高级工14人、占44.7%。

(二)乡镇水利服务站(员)履行职责情况

乡镇水利中心站职责:主要负责抗旱、防汛、除涝、农田基本建设等水利工程管理工作。

1.防汛抗旱:水利中心站在乡镇政府组织防汛抗旱中发挥了参谋和助手作用,水利中心站处于防汛抗旱最前沿,基层水利员长期摸爬滚打在抗洪救灾第一线。他们熟悉当地水情,了解当地水利工程状况,积累了丰富的抗灾除险经验,部分人员还具备了水利专业技术。特别是面对2003、2005、2007年大水和2010年9月至2011年3月的秋冬春三季连旱这样的自然灾害时,乡镇水利中心站人员总能够及时发现隐患,排除险情,为当地党委、政府和水务局做好水利工程除险加固、运行调度、制订应急预案、指挥防汛抢险当好参谋。

2.工程管理:水利中心站在农村水利工程规划实施、建设与管理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广大基层水利员立足于水利,扎根于农村,工作在一线,战斗在一线,直接与农民打交道,担负着本区域农田水利建设规划与组织施工、小型水利工程和设备管护及防汛抗旱工作,与“三农”的关系密不可分,其作用明显。

3.水资源管理:积极贯彻宣传《水法》《防洪法》《水土保持法》等国家有关涉水法律、法规,向群众宣传讲解加强水资源保护和管理的重要性,协助县水务部门调查处理所在乡镇水事纠纷和案件。

4.农村饮水:水利中心站发挥了承担农村安全饮水建设重要保障作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重大民生工程之一,乡镇水利中心站在农村安全饮水的规划、建设、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水利中心站管理体制情况

目前乡镇水利中心站虽已收归县水务局管理,但开展各项工作仍以服从乡镇政府安排为主,县水务局只是负责业务指导。

(四)水利中心站经费来源

全县10个乡镇水利中心站均属全额事业管理单位,均由财政全额拨款。日常公务经费无其他来源。

(五)水利中心站人员管理情况

我县乡镇水利中心站人员由水务局和所在乡镇政府进行双重管理,但水利员业务开展在乡镇,所以工作属于乡镇直接管理。

二、乡镇水利中心站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体制不顺,机制不活

由于水利中心站在行政上受当地乡镇政府领导,水利行业主管部门只是在技术上作业务指导,导致管理体制不顺,主要表现以下几点:(1)乡镇水利中心站有名无实。(2)多年来乡镇水利中心站承担了大量基层水利建设任务,这些工作大多具有很强的公益性,目前对乡镇水利站公益性和经营性职能不能进行明确界定并采取相应财政政策或市场机制,以致长期以来职能混杂。(3)由于水利中心站工作人员的工作由乡镇政府安排,其工作重心在乡镇政府的中心工作上,职工的福利待遇没有得以体现和提高,这就降低了职工的积极性。

(二)人员结构不合理,技术力量薄弱

乡镇水利中心站只有3~4人,由于每个水利中心站负责1~2个乡镇的水利工作,平均每个乡镇只有1~2人,导致了专业技术人员不足,在工程设计、施工过程中如没有县水务局的支持则无法开展,同时无法在险情发生之初开展抢险技术指导。

三、意见和建议

(一)理顺乡镇水利中心站的管理体制

将乡镇水利中心站的主管权交给水务部门,必须进一步明确乡镇水利中心站是县水务部门的派出机构,便于统一管理、调度,进行优化配置。2012年我县设立了村级水管员,建议由乡镇水利中心站组织指导开展村级水管员的日常工作。

(二)进一步做好乡镇水利中心站人员的定员定编工作

乡镇水利中心站现有编制和人员已不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我们建议,乡镇水利中心站配备的人员数量要根据其建设管理服务的区域范围、人口数量、水资源管理、水行政执法、水利规费征收等因素确定,将专业技术人员充实各个水利中心站,使之能正常开展业务工作。

(三)进一步做好乡镇水利中心站人员业务培训,提高素质

鉴于目前乡镇水利中心站人员年龄结构和技术业务日趋老化,不适应水利事业的发展需要,近些年来部分年轻同志加入基层水利队伍,为水利工作输入了新鲜血液,为提高他们的政治、业务素须,应当加大培训的力度,用一至二年的时间,分期分批组织培训。县水务部门要加强业务指导和内部管理,形成水利员培训机制,努力提高人员业务素质,提升服务质量,提高自身造血能力,适应现代水利建设需要。

参考文献:

赵建华.乡镇水利员队伍建设的调查与思考[J].山西水利,2004(6).

作者:刘晓红

第2篇:聊城市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调研报告

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农村综合配套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深化乡镇行政体制改革,对于做好新时期农村各项工作,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一、聊城市乡镇(街道)机构情况

聊城市共有乡镇(街道)135个,其中32个街道、24个乡、79个镇,核定行政编制4641名,事业编制5057名。2010年乡镇机构改革中,全市113个乡镇(街道)纳入改革范围,其中一类乡镇1个、二类乡镇86个、三类乡镇26个。根据不同的乡镇规模,明确了各乡镇的机构设置,核定了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乡镇党政机关统一综合设置4-5个办公室,财政拨款事业站所统一设置5-6个。其中乡镇党政工作机构一般设置:党政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牌子)、农业办公室;事业站所一般设置:经管站、文化广播站、计划生育服务站、农林技术服务站、财政所。明确乡镇主要职责是做好农业农村农民工作,全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主要履行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强化公共服务,着力改善民生;加强社会管理,维护农村稳定;推进基层民主,促进农村和谐等四方面的职能。

二、乡镇机构运行情况

2010年乡镇机构改革后,聊城市密切关注乡镇机构运行情况,不断化解运行矛盾,进一步巩固了改革成果。

一是基层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按照服务经济发展、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要求,科学界定乡镇职能,乡镇职能进行了统一归并和调整:行政管理职能由乡镇政府承担,公益服务职能由乡镇事业单位承担,经营性服务职能走向市场,乡镇职能越位、错位、缺位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乡镇与派出机构的相互支持、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县级部门派驻或设在乡镇的机构,要接受乡镇的统一指导和协调;对派驻机构的考核实行条块结合、以乡镇为主的办法,其主要负责人的任免须事先征得乡镇党(工)委同意;对工作不力的派驻机构主要负责人,乡镇(街道)可向其上级主管部门提出调整建议。

乡镇(街道)考核评价体系及考评机制得到了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坚持突出重点原则。比如莘县对各乡镇(街道)的考核指标按照“3+1”进行设置,“3”是指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三项内容,“1”是指计划生育、信访稳定、社会管理、安全生产、农民负担、环保工作、耕地保护和节能减排等8项一票否决项目。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每项各计1000分,年终按照700:150:150的权重计入总成绩。清理了不属于乡镇(街道)职能的考核事项,取消了中央和省、市没有明确规定的“一票否决”事项。

二是重点领域管理体制进一步健全。在乡镇(街道)经济发展办公室加挂环境保护办公室牌子,同时按区域派驻乡镇环境监察机构,健全县乡环保领域联合监管执法机制。2016年按照鲁政办发〔2016〕6号文件要求,加强了乡镇安全生产、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环境保护和道路交通安全4个方面的监管职责。135个乡镇(街道)均明确了道路交通安全监管职责的承担机构,均设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公室和乡村规划建设监督管理办公室,分别配备编制数553名和678名,明确专兼职人员共计1088人。2016年7月份全市135个乡镇(街道)均将4个方面监管机构的分管领导明确到位。

对于乡镇一级只有监管没有行政执法权的情况,结合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我市在制定全市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方案时,提出县级派驻机构日常管理以乡镇(街道)为主,在乡镇(街道)设立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与派驻机构实行联合办公。作为乡镇(街道)综合执法平台,统筹辖区内派驻机构和基层执法力量。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做好执法信息事前预警、发现上报以及执法联络配合等工作,组织协调辖区内派驻执法机构及乡镇(街道)自身工作力量开展联合执法,以解决县乡监管、执法权责不一致问题。

三是保障民生和公共服务进一步加强。各乡镇设立便民服务中心,实行一个中心对外,一个窗口受理,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结的“四个一”便民服务机制,最大限度方便群众办事,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同时,在各村成立便民服务点,建立县、乡、村三级便民服务体系。使乡镇既能在更广的范围服务群众,实现亲民、利民、便民、为民,又能提高乡镇政府运转效率和服务水平,改善基层政府形象。

四是扩权强镇工作进一步推进。烟店镇作为全省第二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镇,积极组织开展改革试点工作。烟店镇与各有关部门分别签订了《授权委托书》和《授权承诺书》,将56项县级管理权限正式下放到烟店镇,同时临清市政府将“烟店镇人民政府扩权强镇行政审批专用章”授予烟店镇。2015年10月28日,临清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公布临清市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镇行政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的通知》(临政字〔2015〕72号),按照上级关于行政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统筹研究、一并推进”的工作要求,烟店镇政府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实行“两单融合”“一表两单”,共梳理行政权力事项314项,责任事项314项,事中事后监管制度事项40项,公共服务事项17项。同时,根据烟店镇发展需要,对权力事项进行动态调整,2016年9月份又下放城乡建设领域1项行政权力。同时强化便民服务中心建设,确保将所有授权、委托的行政审批事项纳入平台运转。

三、存在的问题

聊城市现行乡镇机构体制机制是2010年乡镇行政机构改革确定的,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乡镇的功能定位、人民群众的需求、面临的矛盾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运行中的问题矛盾逐渐凸现。

(一)乡镇的职能定位还不够明确。乡镇政权是我国农村最基层的政权,是党和政府农村工作的基础。《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规定乡镇党委有6项职责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规定乡镇人代会有13项职权、乡镇政府有7项职权,2010年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乡镇机构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明确乡镇要认真履行4个方面的职能。但是在具体工作中,乡镇的职能定位还比较抽象模糊,许多乡镇干部对乡镇一级该干哪些事还不太清楚,向来是“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上面部署什么就干什么,造成上级事务难应付,基层群众难兼顾,对于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公共服务等方面上有些“力不从心”。究竟哪些工作是乡镇应该干的,哪些工作是乡镇配合协调的,哪些工作不属于乡镇职责范围的,还没有更加清晰地界定。同时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乡镇农业活动的比重下降,非农业活动的比重上升,这需要乡镇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定位亟須明确。

(二)乡镇与上级部门的权责划分还不够清晰。现行法律对乡镇和上级部门的权责界定还存在不少含糊不清的地方,许多原本属于上级政府或部门职能范围的工作,被转移或转嫁给乡镇承担,一些工作应由乡镇起协调作用,现在却往往需要承担主要责任,“责任无限大,权力无限小,责权不统一”的问题还比较突出。一方面,上级部门仅把事权放在乡镇,但却没有给予相应的权力和经费保障。另一方面,对一些派出机构承担的某些工作,乡镇应该发挥协调、配合作用,而不应作为第一责任人,但一旦出现问题,上级部门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让乡镇承担主要责任。这种权责不统一的现状,不利于乡镇更好的提供服务,也不利于乡镇经济的发展。

(三)乡镇责权利不统一。乡镇在运行过程中存在有限的权力、无限的责任。现实运作过程中乡镇履行职能的许多行政权力不断地被上收,乡镇范围内税务、国土、工商、财政、公安等行政权力部门全部收归上级职能部门,乡镇的权力愈来愈小,调控能力越来越弱,而相应的责任却越来越大。“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乡镇承担过多的来自上面的高指标、硬任务,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无所不包,招商引资、计划生育、安全生产、社会治安无所不干,乡镇成了标准的“全能政府”。特别是一些阶段性、临时性、突击性任务一茬接一茬,且都要与考核、奖惩挂钩,令乡镇难以招架。一是对乡镇考核“一票否决”事项过多。据反映,对乡镇(街道)的一票否决事项,包括成文不成文的,多达十几项。往往上级政府对乡镇管理,采用“一票否决”事项与乡镇领导班子荣誉、提拔、考核等挂钩,使乡镇(街道)疲于应付,乡镇一级政府的自主性、创新性受到束缚。二是过多强调“属地管理”。有些工作的推动,往往都明确强调“属地责任、主管责任、主体责任”,应该说,这在推动工作中形成了多管齐下的强大合力,但有的“属地管理责任”也不尽合理。有的方面,乡镇(街道)没职能、没机构、没人员,有的领域出现问题也不一定是乡镇(街道)自身造成的,本来是县级职能部门的职责范畴,却让乡镇(街道)承担属地责任。不少乡镇(街道)反映,过分强调“属地管理”,实质上造成了权力与责任相分离、不统一,是权力部门通过“属地管理”而下推责任。

四、意见建议

(一)明确职责定位,强化公共服务。一是明确职能定位。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政府职能主要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基层政府职能应该以向社会、市场提供优质服务,搞好社会管理,创造良好经济发展环境和生活环境为主。二是树立现代政府理念。改变以往乡镇政府只注重发展经济追求经济增长、忽视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的状况,适当调整乡镇在经济管理方面的职能,将工作重心从直接抓招商引资、生产经营、催种催收等具体事务转到为农户和各类经济主体进行示范引导、提供服务和营造发展环境上来,并强化公共服务职能,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的职能,强化引导生产发展的职能,强化管理公共事业的职能,强化维护社会稳定的职能。减少各种达标评比、指标考核,减少“一票否决”事项,正确引导乡镇把更多精力放到管理社会、服务“三农”、保障民生上来。

(二)建立基层政府权力清单,科学扩大乡镇政府管理权限。围绕建立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以转变政府职能、提升治理能力为核心,坚持职权法定、简政放权、权责一致、公开透明、便民高效的原则,全面梳理乡镇政府行政职权,尽快建立乡镇政府行政权责清单制度。将乡镇政府的权力范围、权力运行方式、利益分配结构、承担的责任和履行的义务等予以明确。按照权责一致、财权和事权一致的原则,根据不同类型乡镇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采取委托等方式,通过合规合法的途径下放与乡镇职责任务相适应的权限,充实完善乡镇管理职责,真正做到权力责任相符,事权和财权匹配。

(三)创新乡镇事业单位服务体制,建立“以钱养事”新机制。按照“行政职能整体转移、经营职能走向市场、公益服务职能面向社会”的改革思路,逐步建立起适应农业产业化和服务农民致富的新型事业机构运行体系,对原事业站所的服务项目制定“乡镇政府承担、公开招标、合同管理、以钱养事”的改革方案,通过购买服务和购买劳务的办法,把部分经济和社会职能剥离出去,引导乡镇事业站所转换机制,走企业化、市场化、社会化的路子,从而实现各种资源的有效整合和优化配置,着力提高乡镇政府行政效率。□作者单位:聊城市编办 E:LDQ

关键词:乡镇机构改革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职能轉变

作者:肖兆坤

第3篇:乡镇站所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队伍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摘要:从中国的现状看,全国有4000多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相当于公务员系列的十个倍左右,涵盖教育、医疗卫生、科研院所、文化、社会事业等社会各行各业、方方面面,体量大,人数多,体系庞大。承担着较为繁重的、复杂的、专业性较强的工作任务,在推进国民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研究事业单位队伍建设,特别是基层事业单位队伍现状,促进事业单位健康有序发展,意义重大,值得关注。

关键词:乡镇 事业单位 队伍建设 调查

在中国现行的中央、省、州、县、乡“五级”行政体制划分中,乡镇处于最下面的一层,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上面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都要通过乡镇去组织、去实施、去完成。从这个意义上讲,乡镇相比其他行政层级,人员少,工作任务繁重、工作量大是真实写照。乡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除要抓好自身的本职业务工作以外,还要服从乡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从事党委、政府安排的各项诸如征地拆迁、烤烟生产、计划生育、脫贫攻坚、移民搬迁安置、土地清理、不动产登记、森林防火、疫情防控、农村人居环境提升、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引进、防灾救灾、农村集体财务审计、农村“两委”换届、人大代表选举等中心工作以及各种临时性安排的工作任务。可以说,凡是乡镇开展的各项工作任务,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都有可能被抽调、被安排出来参与其中。

一、基本情况

(一)综合情况

以禄丰市仁兴镇为例。仁兴镇地处云南省楚雄州禄丰县东北部,东面、北面分别与富民县、武定县接壤,南面、西面分别与县内的碧城镇、和平镇接壤。全镇国土面积231平方公里,辖12个村委会,148个村民小组,有人口3.5万人,耕地3.4万亩。境内有铜、铁、煤、钛等矿产资源,农村经济主要靠种养殖业,盛产烤烟、萝卜、水稻、油菜、花卉、山药、西瓜等农作物,是典型的农业乡镇。201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0250元。

(二)事业单位基本情况

仁兴镇有总编制82人,其中:行政编制34人,事业编制45人,参照公务员管理编制3人。有6个事业编制单位,有1个参照公务员管理事业单位。在6个事业编制单位中共有工作人员40人,其中:专技人员34人,工勤人员3人,管理人员3人。在40名事业人员中:男28人,占70%,女12人,占30%;35岁及以下9人,占22.5%,36岁至40岁4人,占10%,41岁至50岁18人,占45%,51岁以上9人,占22.5%,40岁以上约占70%。学历上:大学22人,占55%,大专12人,占30%,高中中专6人,占15%。职称上:高级职称9人,占22.5%,中职14人,占35%,初职7人,占17.5%,未评职称4人,占10%。

二、现状

(一)人员及机构

目前,全镇设立7个事业单位,主要是:农业农村服务中心、林业和草原服务中心、水务服务中心、文化旅游和广电服务中心、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国土和村镇规划服务中心、财政所(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除财政所以外的6个事业单位中共有工作人员40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34 人,管理人员3 人、工勤人员 3人。行政上接受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业务上接受市级相应职能部门的业务指导。

(二)职称晋升及评聘

职称晋升从初职到高职,由低至高晋升,但要符合职称申报的相关条件,如:履职年限、获奖情况、发表论文、年终考核等次等,并且受职数限制。如:今年只有一个申报高职的计划名额,符合条件的有两人,最终只能由一个人申报。

职称申报并且评到后,由乡镇进行聘任,填写聘书。聘任实行评聘分离。由于受到职数限制,要进行竞争性聘任,即开展民主测评、乡镇党政班子会讨论等程序。如:符合聘任高级岗六级的人员有3人,但是只有一个聘任名额,符合条件的3人要进行竞争上岗。由乡镇政府全体干部职工、党政班子领导民主测评打分,按照得分高低顺序确定聘任人员。竞争到六级岗的一人签订六级岗聘书并享受六级岗工资待遇,落聘的2人归入七级,享受七级岗位工资待遇。其余的如中职、初职岗位以此类推。聘任实行一年一聘,也就是说一年进行一次竞争上岗,一年进行一次岗位评聘。在岗位评聘上会产生上下波动,其工资待遇也随之产生相应变动。聘任到高一级岗位的工资也高,反之,工资也低。

三、存在的问题

(一)人员借调拉用严重

目前,乡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被镇党委、政府安排、拉用到其他单位的情况十分普遍,且拉用数量较多。如:某乡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有事业编制23人(含兽医站),有两人调到县级机关,在21个现有人员中,实际在本职岗位的仅有7人,占实有人数的34%,其余14人均被拉用到其他单位、站所工作,占实有人数的67%,也就是说,大部分人被拉用到其他单位。这些被拉用的人员主要分布在镇党政办、组织办、社会事务办、社保中心、财政所、纪委、经发办、扶贫办、综治办等,几乎涵盖乡镇所有单位、站所。造成本职业务工作不干,却去干行政等本职业务以外的工作。再如:某乡镇文化站有编制4人,实际在岗的仅有1人,其余3人均被安排到其他站所(1人去镇经发办、1人去镇党政办、1人去镇社会事务办),造成文化站工作人员严重不足,只好向社会聘请2名公益性岗位工作人员(属临时工),造成本单位人员被拉用,却向社会招聘临时人员的尴尬情况。这一现象在全县14个乡镇中十分普遍,没有不拉用的情况;还有的出现农业中心的去林草中心,林草中心的去农业中心,水务中心的去文化中心等混岗、混专业的情况,最终导致专技人员“专不了”、“不能专”的现象;还有的出现公务员去水务中心、公务员去林草中心的“门外汉”的情况,拉用人员可谓“五花八门”,乱象丛生。

(二)思想不稳定

由于受到职称晋升、岗位聘用、工资福利等因素的影响,特别是被拉用到外单位的人员,短期还可以,长期下来,思想是不稳定的。因为在职称申报晋升、岗位聘用等方面,优先考虑的是在编在岗的工作人员,在编不在岗的人员显得十分吃亏。即使工作干了,有些工作还十分辛苦,但职称晋升、聘用等方面还落后,工资待遇自然就少,被拉用人员意见较大,思想难于稳定,出现“身在曹营心在汉”的现象。

四、建议对策

(一)理顺关系,回归本位

针对人员拉用、混岗严重的问题,从上到下应统一思想,采取有效措施,统一行动,加大改革力度,禁止或尽可能不再出现拉用人员情况,原有拉用的人员应进行清理,回归本单位。行政单位以行政人员为主,事业单位以事业人员为主,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让专业技术人员能安下心来,专下心来,做好、抓好自己的本职业务工作,不断提升专业技能水平,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员作用,促进各项事业发展。抽调、借调应该是短期的,不应该超过一年。从政策上、体制上彻底杜绝拉用人员现象。

(二)搞好培训,提升技能

因为身在基层,工作任务繁重,工作量较大,接受培训

的时间不多。前几年,烤烟生产抓得紧,乡镇干部每年4、5月份不休息抓栽种,8月、9月不休息抓烤烟收购、烤烟专卖执法检查堵卡等,还有重点工作不休息,正常的节假日、休息日保证不了,学习培训的时间更少。有的工作三十多年,仅仅是近两年来参加过一次县级以上的全员专业技能素质提升培训,专业技能水平难于提高。应该定期一年或几年进行一次培训,以提高专业人员的专业技能素质,更好服务“三农”。

作者:杜国强

第4篇:乡镇维稳工作调研

为更好的推进墨红镇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及时发现、化解社会矛盾和社会纠纷,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促进全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根据富源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关于开展综治维稳调研活动的通知》(富综治 [20009]6号)要求,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组织抽调了综治、公安、司法、法庭等部门工作能力强、业务素质高的人员,分两个调研组,按照调研内容和标准,就综治维稳工作的开展情况、存在问题、对策建议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调研,形成了以下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墨红镇地处富源县城西南,东与营上镇、竹园镇相邻,西南与麒麟区相邻,北抵中安镇。全镇有国土面积495.5平方公里,辖16个村委会,139个村民小组,28个镇直单位,17个煤矿20对井口,1个镇办林场,总人口60659人,主要经济来源于粮、烟、煤、畜、林五大支柱产业。属全县经济、文化发展落后地区,社会治安管理工作难度大,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与外县市区因山林、土地、民族习惯、经济差异引发的治安矛盾和边际流窜作案等一般治安案件、刑事案件管理难度大。二是区域内部经济、文化、资源差异引发的社会热难点问题突出。三是以煤炭为主的企业发展,因资源分布有差异,形成无资源的发展盲区在劳动力就业、基础设施建设、环境破坏以及对当地群众生产生活造成的影响等方面易引发社会难点,村企关系、企业与企业间的关系矛盾突出。

二、维稳工作开展情况 (一)抓领导,健全组织

一是建立组织机构。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年初,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镇长和分管领导为副组长,派出、司法、信访、国土等部门为成员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领导小组,并结合墨红的实际,制定了《墨红镇领导干部大接访、大下访活动实施方案》、《墨红镇社会矛盾纠纷调解及维稳工作实施方案》等工作制度,对全镇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进行整体的部署。同时,各村委会、镇直各单位也建立了相应的机构,由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工作格局。

二是明确职责,配齐配强人员。为避免多头调处,减少预防和调处环节,提高效率,我们将综治办、信访办、司法所的8名同志集中到综治中心,合署办公,共同负责日常工作。同时按照工作的实际需要和各部门的职能,整合内部资源,发挥综合优势,每天安排一名素质高、业务精的职能部门同志在办公室值班。实行联合办公,联动联调,专兼职结合,保证了每起纠纷有人问、有人管、有结果。 三是完善基层调解网络。以镇矛盾纠纷调处中心为龙头,以村调委会和专职治保调解员为基层,其他调解组织形式为补充,在每个村委会都设立了规范化的调解室,明确一名村委会副主任与调委会协调配合,形成上下贯通,左右衔接,配合联动的基层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网络体系。

(二)抓排查,强化责任

一是狠抓责任落实。坚持镇、村、组三级矛盾排查制度。党政联席会议每月听取一次综治工作情况汇报,镇里每月排查一次,村及单位每星期排查一次,明确镇、村及单位一把手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的第一责任人,层层签订责任状,对工作实行目标管理,形成了“层层有事管,事事有人管”综治格局。

二是坚持领导亲自抓。领导亲自参与,亲自抓是工作上台阶的关键。按照“一个矛盾、一个领导、一套班子、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五个一”要求,落实矛盾纠纷调处责任制度,切实做到“看好自家门,管好自家人,办好自家事”,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内部,消除在萌芽,解决在基层。今年3月,独木水库库区被淹没土地的非移民多次扬言要越级上访,为了做好群众的稳定工作,镇党委曹书记亲自带队,深入上访老户家中与其交心谈心,耐心细致地给他们讲政策、摆道理,真心实意地帮他们解决实际问题,推心置腹地与他们交朋友,最终使他们放弃了上访的念头。

三是坚持党政主要领导信访接待日制度。我镇多措并举,扎实开展领导干部“大接访、大下访”活动。每个工作日都安排有镇党委、政府领导亲自接访,直接听取群众诉求,能当场解决的当场解决,不能当场解决的,明确提出了解决和化解的时限,因没有政策依据无法解决的问题,深入细致地做好群众的思想将工作,帮助群众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协调关系。

四是坚持边界纠纷联防联调机制。由于我镇与外县市区相接壤,地理位置较为复杂,山林、土地权属纠纷较为突出。今年来,我镇狠抓区域间的协调配合,运用联合调处的办法,分别与周边乡镇坚持每半年召开一次联调会议,及时有效地化解了大批跨地区矛盾纠纷。光山头村与麒麟区珠街乡庄科山村的山林权属纠纷,因双方协调及时,才避免了大规模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三)抓调处,筑牢防线

通过排查分析。积极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防止矛盾激化和转化。一是抓“早”。针对矛盾纠纷多发性季节、地域,要超前做好预防工作,防范未燃。大力推行“ 调一线”工作方法,即信息在一线掌握,隐患在一线消除,矛盾纠纷在一线化解,问题在一线解决,及时稳妥地将大量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了群体性事件及“民转刑”案件的发生。二是抓“斜。就是针对可能引发事端的轻微矛盾纠纷,做到及时排查发现,及时妥善调处,避免事态扩大。三是抓“快”。就是要做到调解迅速及时,建立健全信息报送和信息沟通网络,及时发现及时调处。调解人员获取矛盾纠纷信息后,必须立即赶赴现常四是抓“细”。就是疏导工作要细致认真,矛盾纠纷在初始阶段,有可能表现异常激烈,调解人员除要控制局势外,还要细心观察矛盾纠纷的起因、性质和双方当事人的特点,因事而异,因人而异,对症下药抓好疏导工作;五是抓“苗头”。就是充分发挥矛盾纠纷信息网络的作用,及时反馈信息,纠纷露头,速做工作,把可能激化的矛盾纠纷迅速抑制或化解在萌芽状态。

(四)抓制度,健全机制

一是建立工作责任制度。按照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组干部、党员包户的模式建立防控网络。二是健全矛盾纠纷月排查分析例会制。每月26日召开分析例会,听取村前个月的治安状况、纠纷调处情况报告;排查出可能出现的各种不稳定因素,分析新情况、新特点、新动向;交流纠纷调解经验,安排下一个月的工作。三是要实行包案调处制度,将纠纷具体落实到每个包案领导和干部身上,做到“四定”、“三包”,即定牵头领导、定责任单位、定责任人、定办结时限,包调处、包跟踪、包反溃江浪村委会挖吉沟村民何树兰,因土地权属纠纷上诉到曲靖市中级人民法院,在法院作出二审判决后,对法院判决不服,多次到盛市、县越级上访。为防止上访人再次上访,镇党委政府落实了包案领导和干部,安排专人对其进行监控,及时掌握其动态。四是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度。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纳入年终干部政绩考核内容,严格奖惩。对出现“民转刑”事件或重大群体性事件,严格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今年1—3月份,全镇共组织3次全镇性的排查纠纷活动,排查出各类矛盾纠纷267件,调处成功267件,调处成功率达100%,防止“民转刑”2件,制止群众群众性事例年3件,预防群众性上访5件,有效地维护了社会政治的稳定。

三、维稳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政法各部门协调联系不够。按照盛市、县政法委的要求,以“整合资源、健全网络、规范运行、探索创新、整体推进”的总体思路,建立以党委、政府统一领导的“四级联动、三调对接”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格局为目标,墨红镇对维稳力量进行了有效整合,成立了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中心,但综治、司法、法庭、信访等部门协调配合上存在一定的差距、联系协作机制还不够完善。

(二) 经费紧张,待遇偏低,严重影响了综治维稳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部分村委会综治维稳基层组织由于经费拮据,连必要的办公用品都难以购置,而部分综治维稳人员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影响下,对工作付出与待遇对比斤斤计较,认为待遇太低,于是公私不分,有私事时就把工作摆在一边,工作忙时,又找各种理由脱身,逃避工作,少数地方甚至连召集基层综治维稳人员开会,还要发开会补贴人才肯来,综治工作干与不干对他们的生活影响不大。

(三)队伍参差不齐,年龄偏大,素质偏低。由于待遇普遍偏低,综治维稳队伍难得留住年轻、工作能力强、肯学习上进的人才,在工作选择上,大部分优秀人才在没有更合适的工作选择时才考虑做一名基层综治维稳人员,一旦有更好待遇的工作,就会离开综治维稳队伍,而长期留在综治维稳队伍的只剩那些社会竞争力弱的、年龄偏大的人员。但单靠综治维稳工作这点待遇,按每月400元算,除去生活必要的支出,已所剩无几了。这些人为了生活,人心思动,要么搞兼职,要么主抓自己的农业生产,对综治维稳工作敷衍了事。据统计,全镇基层综治维稳人员中,初中以下文凭人员占到91%,高中、中专文凭仅占9%。

(四)组织群众开展群防群治工作难度大。在开展群众进行护村、护厂等义务巡逻工作时,因这些工作是出于义务,没有报酬,特别是在农忙时,更顾及不上。加之大部分家庭青壮劳力都外出打工,广大群众没有自觉参与治安联防的直接动力。所以,我镇大部分村开展的义务护村、“我为别人守一夜,别人为我守一月”活动都在一段试行后停止了。

(五)矛盾纠纷调处不力。虽然各基层综治维稳机构在矛盾纠纷调处上做了很多工作,但在经费保障、培训、管理教育、待遇等不到位的情况下,仍有少数矛盾纠纷调解不及时,而引发治安或刑事案件;在当前派出所警力严重不足,各项打防任务繁重、经费紧张的情况下,更加重了派出所的工作量。

四、对策及建议

(一)加强联系协调,形成工作合力。派出、司法、法庭、信访等部门应加强联系,针对维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召开联席会议,通报工作情况,共同解决问题,形成维稳工作的有效联动机制。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制定政策,谁负责善后,谁出问题,谁承担责任”的原则,绝不允许以任何理由回避、上交、下移矛盾。

(二)加大经费投入,壮大综治维稳人员队伍。“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充足的经费保障是工作长期开展的先决条件,经费保障到位,可吸收大量的年青优秀人才加入了综治维稳人员队伍中,可适时组织相关培训及训练,以增强他们的法律业务素质,可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当前在经济大潮的影响下,人民群众积极投身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与违法犯罪行为积极作斗争尚需要一个时期的转变,此时,提高综治维稳人员待遇及扩大综治队伍是必要的。

(三)加强基层“三室”建设,完善综治维稳网络。以加强基层基础建设为出发点,以人口管理、情报信息、治安管理、治安防范和服务群众

第5篇:2009年乡镇镇长综治维稳工作述职报告

2009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上级综治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我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按照省、市、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的部署和要求,坚持“预防为主、打防并举、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方针,认真开展排查,调解,帮教,禁毒,严打,反邪教等工作,努力

实现 “建设平安昭阳”、“构建和谐××”的工作目标,为我镇的社会经济发展营造了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现述职如下:

一、坚持体制机制建设,努力构建大平安的管理格局

我把“和谐××”创建放在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工作大局中,加强领导,统筹兼顾,树立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负总责的思想,充实综治办成员,协调派出所、司法所、信访办等部门人员开展工作。各村委会成立治安综合治理领导小组机构,规定村支书、主任为主要责任人,保证了基层管理机构健全,领导人员落实到位。

1、领导组织机制进一步强化。每月主持一次专题会议,听取平安、综治、维稳等工作情况汇报,及时研究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同时,层层建立责任制,加强了人员配备和工作网络建设,形成了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格局。

2、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责任机制进一步健全。与辖区内机关、企事业单位、各村委会签订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书38份、信访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9份、禁毒防艾目标责任书12份以及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32份。

3、平安宣传机制进一步深化。指导司法所、派出所、信访办等部门以“安全宣传月”、“法制宣传月”等为契机,通过拉横幅、宣传车,标语、出黑板报等形式,向群众进行平安宣传教育活动。

二、以贯彻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为目标

以抓治安隐患、矛盾纠纷、信访热点、群体性事件和重大灾害事故的排查治理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为载体,坚持开展严打整治,强力推进“三位一体”大调解工作体系建设,深化基层平安创建活动。

三、认真宣传学习“五.五”普法,坚持学法用法

学法普法,提高干部队伍素质,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的前提条件,是依法行政、服务地方经济的基础。半年来,在带领镇、村干部学法用法上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征订相关法律法规读本。二是加强各村两委的法制教育。结合各村实际,采取召开专门会议、自学等形式,认真组织学习“五.五”普法教材等相关法律知识。半年共组织学习“十七大精神”、“五.五”普法教材、《反邪教法制教育读本》、《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等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15次。通过学习,加深了镇、村干部职工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不断强化综治意识,认真做好信访工作

2008年以来,各村在实施“一事一议”工程、林改工作、人畜饮水工程中不断出现矛盾纠纷,上访问题尤为突出。在处理矛盾纠纷上,我坚持以群众的利益为第一出发点,哪里有矛盾就到哪里,率先赶到出事地点,将不稳定因素控制在萌芽阶段。在全镇的信访工作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抓好:

1、将信访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不等不靠亲自抓,并召开信访工作专题会议,进一步落实责任,明确目标,极大地增强了镇、村、社三级干部对做好信访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得信访工作上有人问,中有人管,下有人办。

2、结合当前信访工作的特点,一是积极推进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和民主监督等制度,提高群众的知晓程度,增强工作透明度;二是结合“五五”普法,加大对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宣传教育,让群众知法、懂法、用法,防止盲目上访和越级上访。在信访工作中,严格按照法律政策办事,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三是不断健全和完善首问责任制和回访制度,时刻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对群众上访的问题进行回访跟踪办理,让群众相信干部,让干部贴近群众,密切与群众的联系;四是建立信访信息网络,及时准确地掌握情况,对缠访户、无政策解决的上访户,包干到具体人头上,要求做深做细思想政治工作,对挂钩领导联系的村和社,要求他们经常进行分析,了解信访动态,掌握热点、难点问题,及时妥善处理,力争问题早发现、工作早介入、矛盾早化解。

4、镇村干部联动,加大调处,维护社会稳定

在建立健全各村民调委员会的同时,对各村民事调解员及全镇干部进行了与信访相关政策的培训学习,要求信访工作要依据《信访条例》等法律法规和政策处理,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妥善化解和处理矛盾纠纷等问题

第6篇:乡镇维稳信息员述职述廉述德报告

2013年度述职述廉述德报告

xx乡维稳信息员

2013年,我主要分管维稳、招商引资、私营企业,协管政法、财税、安全生产、工业工作。一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县政法委及xx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我认真贯彻上级精神,切实履行相关的各项工作职责,广泛收集信息,探察安全隐患,排解矛盾纠纷,积极招商引资,为xx繁荣发展,创造了一个安全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履行职责情况

1.政法维稳工作方面,多渠道、多途径搜集信息是维稳工作的基础。我在网络定期排查的同时,做到实地走访、敏感时段集中排查等多渠道收集信息,并及时梳理,定期上报、急事急报、电话直报,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当好助手。在化解矛盾方面,我把矛盾纠纷及时化解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做到矛盾纠纷早发现、早化解、不激化,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确保了一方社会平安。

2、招商引资及工业方面,我们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坚持主要领导亲自挂帅抓招商,全乡干部群策群力搞招商。通过努力,与XXX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了拟投资xx亿元的合同;正在洽谈,力争投资x亿元的xxx项目尽早落户园区。同时,加大了向上跑项争资的力度,争取县移民局、农业局、农业开发办等部门项目资金xxx多万元用于农村建设。

3、安全生产工作方面,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为宗旨,开展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培训,加强对生产经营的安全监管,对非法生产经营单位坚决进行打击,对存在安全隐患的企业单位进行整治整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生产经营单位坚决进行关

闭,有效地消除了安全隐患,实现了生产企业安全事故零死亡。

二、廉洁从政情况

坚持严于律已。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自觉抑制私心杂念,洁身自好,清廉自守。分管工业和招商引资这块会面临很多诱惑,但我从来都是严格要求自己,做好本职工作,不收受任何不正当的财产。自任职以来,从未做过违法违纪的事情,对得起组织、对得起人民、对得起良心。

三、修身立德情况

1、勤奋敬业。我深知,成绩不是喊出来的,而是脚踏实地、勤奋做事干出来的。在查处非煤矿山的时候,我始终坚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晚上十一点多还冒着刺骨的寒风带领乡职工深入矿山视察,确保了无违规施工,无任何一起矿难发生。

2、注重品行。我没有酗酒失态、滋事扰民、见利忘义的行为。崇尚家庭美德,坚持正确的家庭观、幸福观,孝敬父母,夫妻和睦,生活互敬互爱,女儿听话懂礼貌,其乐融融,很是满足,都没有不良生活作风等问题。

3、为人正直。坚持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树立崇高的政治品格。工作中能与同事平等相处,遇事主动与同志们商定,以德服人,从不以职位压人。从不沾染歪风邪气,始终保持高尚情操,作风正派,一身正气。

第7篇:乡镇综治维稳方案

关于扎实做好全国两会期间全县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和社会治安重点地区

突出治安问题排查整治工作的通知

各乡镇、县直各单位:

按照全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会议和全省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和社会治安重点地区突出治安问题排查整治工作(以下简称“两个排查”工作)调度会的有关工作部署和要求,为切实推进工作深入发展,为确保“两会”期间全省社会安全稳定,近期,省综治办组成11个检查组,对各市、县“两个排查” 工作进行督导检查。为扎实做好我县“两个排查”工作,县综治办决定,全国两会期间在全县集中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社会治安重点地区和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活动。现提出如下要求:

一、任务目标

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政法工作会议精神,以确保全国“两会”期间社会安全稳定为目标,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充分动员各级各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社会治安重点地区和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活动,大力消除影响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的各种问题和隐患,为人民群众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治安环境。

二、工作重点

各级各部门要针对全国 “两会”期间的社会管理特点,

按照省、市要求,结合实际,重点排查和化解、整治以下问题:

1、矛盾纠纷。重点排查农村换届选举、劳资纠纷、非法集资、企业破产、民族宗教、医患关系、交通事故赔偿、土地征用、拆迁补偿、涉农利益、教育医疗、环境保护等方面涉众矛盾纠纷,特别是涉及国家和省、市重点工程项目建设与当地群众的矛盾纠纷;婚姻、家庭、邻里、债务等各类民间纠纷;各类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等。

2、重点地区。重点排查铁路、公路、水路、三电设施、输油气管道沿线治安问题;城乡结合部、“城中村”等社会管理薄弱、服务缺失、治安混乱的地区;黑恶势力、涉枪涉爆、拐卖妇女儿童、“两抢一盗”、“黄赌毒”等违法犯罪活动和互联网、手机等有害信息;恶意囤积、哄抬价格、制假售价、非法经营问题和重大公共安全隐患等。

3、重点人员。对流动人口、刑释解教人员、精神病人、法轮功人员、涉军群体、非法上访人员、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儿童等重点人群排查、登记、稳控情况。

4、安全隐患。重点排查铁路、公路运输、供水供电供气供暖、食品药品生产、广播电视等关系国计民生重要行业领域安全生产隐患;公共娱乐场所、大型商场和集贸市场、宾馆饭店、网吧、火车站、长途客运站、机场等人员密集场所消防、治安隐患;校园周边、校车安全、危爆物品生产、

运输、管理、使用问题;境内外敌对势力、反动邪教组织危害国家安全非法活动等。

三、工作要求

(一)认清形势,提高认识。确保全国 “两会”圆满召开,是各级各部门必须完成好的重大政治任务。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清目前所面临的严峻形势,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立足维护全县社会稳定,认真落实综治和维稳工作责任,深入扎实开展排查调处矛盾纠纷和排查整治社会治安突出问题,务求取得实效。各级各部门要相互配合、协调联动,广泛宣传发动群众,结合本地实际,围绕排查重点,制定周密方案,明确工作任务,开展集中排查和调处、整治活动。

(二)深入排查,切实解决问题。各级各部门要深入排查,彻底摸清底数,组织全方位、拉网式滚动排查。各级党政领导要亲自入村(社区)、入户、入企,排查矛盾纠纷和治安问题,切实把所有问题纳入视线,为及时解决问题奠定基础。要把排查问题的工程作为关注民生、解决民生问题的过程。要针对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政策法规,改进执法行为,加大社会保障力度,从源头上预防矛盾纠纷和社会治安问题的发生。各乡镇、各单位要认真落实全省“两个排查”调度会议精神,履行综治工作职责,在搞好本部门系统排查的同时,深入基层开展排查工作。对排查出的问题要统一梳理,登记造册,建立台账,制定调处和整治方案,明确责任

领导和责任人,确定解决问题的时限并上报县综治办。各综治维稳调解中心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联合调解和检查督导等职能作用,积极化解各类重大矛盾纠纷,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三)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督导推动。一要坚持落实日排查、周调度、月汇总、季分析排查制度。各乡镇、街道要每日组织各村(居)和辖区企事业单位开展矛盾纠纷和治安问题排查,每月汇总情况向县综治办报告。二是要进一步加大督导检查力度。开展集中排查活动期间,各级各部门要派出检查组,通过明察暗访等方式进行督导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实行量化督导检查,现场督办、群众测评、通报排名等办法,加大督促推动力度。对重大矛盾纠纷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治安问题、重点地区实行挂牌督办,开展集中攻坚,确保排查活动顺利推进。三要及时进行责任查究。本次集中排查活动将作为综治工作内容,列入考核内容。对工作不重视,排查化解和整治效果不明显的地方和部门,将实行一票否决警示;对在 “两会”期间发生影响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重大问题的实行一票否决,并对有关责任领导和责任人进行责任查究。

请各乡镇、各单位将排查活动中发现的重大矛盾纠纷和社会治安重点地区于2012年3月1日前报县综治办。

第8篇:乡镇综治维稳工作

乡镇综治维稳工作一、理清工作思路 提高认识打牢稳定的思想基础

综治工作、维稳工作和平安创建之间本质上是一致的,三者统一于和-谐社会建设这个大目标中,乡镇综治维稳工作。要树立“大综治、大防范、大维稳”的维稳思想,综治工作就是要凭借机关、团体、企事业、社会等方面的综合力量来防范,采取法治、德治、思想政治等综合手段,实现保护群众、打击犯罪,及时有效地化解大量的人民内部矛盾,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全面进步。要从思想上统一认识综治工作是维稳工作的基础和前提,综治工作抓得不落实,要维稳是做不到的,打牢稳定的思想基础,要认识平安创建是发展和稳定的更高目标,是综治工作的升华和拓展。

二、落实工作责任 领导重视 加大投入

要落实好工作就必须落实好工作责任。要落实好第一责任就必须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事事有人管,个个有责任,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工作格局,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落实各级党政一把手的第一责任。要全面提升“全员参与、全面排查、全过程控制”工作格局的形成并发挥重要作用。要将责任进一步完善和细化,使其职能与责任相对应,责任与具体的人相对应。要进一步完善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考评办法,严格执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一票否决制”。维稳责任重于泰山,“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一票否决”没有谁能取替得了。加强工作领导,建立了综治维稳组织网络。把党政领导干部维稳政绩考核真正纳入提拔使用等方面,硬性强化领导重视强度,把安全放在发展的第一位。要不断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和社会治安打、防、控网络建设,逐步加大综治建设力度,以综治建设推动乡镇稳定的深入发展,从而有力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为经济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实行“一把手负责制”,认真落实“一票否决”制,乡党委书记、村支部书记和乡直单位主要负责人是综治维稳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在年终各项工作综合评比时,把综治维稳工作列为重要内容,切实把“一票否决”制落到实处。乡综治办、维稳办和防邪办均明确了专职工作人员和分管党政领导。各村组建了“一室两站”即综治维稳工作站、矛盾纠纷调解站和村警务室,乡行政包点干部、司法所骨干力量、派出所包片干警为“一室两站”的主要业务人员,负责日常的矛盾纠纷和稳定隐患的调处化解工作。

三、增强三种能力 切实提升治安防控能力

一是增强基层领导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不稳定因素大都发生在基层,因此,我们工作的重点首先要放在基层领导的维稳能力上来。基层社区、村办作为社会的基本组成部分,代表政府与群众沟通,是巩固党的执政能力的第一道防线,与群众关系密切,群众第一时间想到的也是我们的社区、村办,因此,在社区、村办建设工作中,要把关心群众作为大事来抓,深入到群众中去,充分了解群众的困难和疾苦,与群众及时沟通,顺应广大居民群众的意愿和呼声,积极排查社区、村办存在的隐患。要发挥社区、村办组织群众、凝聚人心的作用,发挥社区、村办居民自治的作用,努力营造一个平安的生活环境,有效地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居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使广大人民群众能安居乐业,真正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二是增强基层组织构建治安防控的能力。维护社会稳定,切入点要放在维护治安秩序良好上,着力提高基层组织构建治安防控网络的能力。通过社区村办、单位和家庭三个层面的共同努力,构筑一道坚实的治安防线。加强巡防队伍建设,提升街面控制能力;大力构建治安视频监控系统,利用科技手段,推动防范工作。同时,对社区、村办单位和家庭容易诱发犯罪的群体进行有效的管理,减少犯罪机会,加强对流动人员和出租屋综合管理,要把这个工作引向深入,把工作重点放在对出租屋和流动人员的列管上,争取所有的出租屋和流动人员都得到登记和掌握,有效减少流动人员犯罪。

三是增强基层组织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领导能力。维护社会稳定,基础在社区,着力点也在社区、村办,社区、村办组织的领导能力,直接关系到维稳工作的成效。各社区、村办要有充足的人员配备,切实履行人员职责,明确主要领导亲自抓,其他成员配合抓的工作格局,提高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领导能力。

四、加大排调力度 积极有效及时稳妥地解决各类矛盾纠纷

及时、妥善地排查调处矛盾纠纷,是保持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因此,我们一是建立健全社区、村办信息排查制度,及时了解群众的所需所想,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有效维护社区、村办稳定。二是建立内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提高发现和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广布维稳信息员,加强组织协调,定期排查调处矛盾纠纷,主动介入化解各种不安定因素,深入探索适合新形势发展的维稳新模式。三是强化社区、村办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将人民调解网络向辖区企业单位、特定群体延伸,把各类矛盾纠纷解决在当地、解决在社区、村办,解决在萌芽状态。四要高度关注和及时化解群体性事件。

五、加强普法宣传 扩大社会普法面 预防、减少和遏制犯罪的发生

严格落实普法工作,广泛开展法制进社区、村寨、进企业、进学校活动,促进依法办事。只有扩大社会的普法面,让群众懂法并会用法律保护自己,让群众知道什么是做得做不得的什么是违法不违法的。大力弘扬见义勇为精神,形成维护社会治安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加大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工作力度,有效遏制社区、村办内青少年犯罪。扎实做好服刑人员子女、流浪儿童、闲散未成年人等群体的工作,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具有不良习性的青少年等重点群体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的发生。

六、强化社会管理 提高政府服务社会的能力

现在这方面的工作还比较薄弱,有些滞后,漏洞不少,引发了许多不稳定问题,工作有时被动。因此,要随着社会发展变化和政府职能的转变,认真研究和解决好社会管理问题,研究制定解决问题的新举措,工作总结《乡镇综治维稳工作》。一是健全反馈机制,进一步畅通民-意反馈渠道,积极满足群众的利益诉求。在社区广泛宣传《信访条例》《治安处罚法》《婚姻法》等普通的法律知识及各行政单位的办事程序流程,明确信访联络员,加强上下沟通,积极强化社会管理对维护稳定工作的保障。二是社区、村办要承担对群众生活保障的关护功能,着力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杜绝因损害群众利益而引发不安定因素。进一步强化社会管理各项工作,完善就业服务、社会保障、法律援助等体系建设,最大限度地为社区居民提供便利,满足社区群众的基本需要。三是完善社区、村办事务公开制度,营造良好的社区、村办民-主氛围。在出台相关规定和管理措施之前进行必要的听政,促进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引导社区、村办居民以理性、有序、合法的程序反映自身利益诉求。这样切实提高政府的社会服务的能力,增强政府的公信力

七、开展平安创建,督促党政领导干部维稳政绩考核

中央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平安建设,把开展平安和-谐社区创建工作作为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点工程来抓,把党政领导干部维稳政绩考核工作作为领导提拔降职的典型来抓。以创建“平安社区”活动为载体,以“基层基础年”建设为契机,加强党政领导干部维稳政绩考核的力度,按照和-谐发展、服务实战、突出重点、专群互动、人技结合的原则,通过推进“平安社区”建设,全面提升社区治安防控能力,建立起集打击、防范、控制和管理于一体,多层次、全方位的社区治安防控体系。创建平安社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加强领导,明确目标,精心组织,狠抓各项工作落实,确保取得实质性效果。第一是加强领导。平安社区创建工作小组成员要增强做好创建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切实加强领导和协调,采取有力措施推进创建工作。各有关部门领导,要认真深入社区和广大农村基层,大力开展调查研究,查找差距,切实推动联系社区社区和广大农村基层加快建设。第二是明确责任。平安建设的责任主体是乡镇,各乡镇要切实负起主要责任,按照职责分工,制定本乡镇建设的实施方案。各有关职能部门也要明确各自任务,制定具体工作措施,互相沟通协调,互相支持,互相帮助,形成创建的合力。第三是狠抓落实。各乡镇及有关部门要积极按照工作任务要求,在规定的时限内,完成好各项工作任务,狠抓工作落实,确保任务完成。这就要要求乡镇要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完善制度建设。加强经常性制度建设,如值班制度、学习制度、例会制度、奖惩制度等;加强业务制度建设。主要结合综治维稳工作的特点,探索建立普法制度、稳定隐患摸底排查制度、随访帮教制度等;加强基层单位的基础制度建设,主要针对村和乡直单位而言,要从基层综治维稳工作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出发,建立村干部综治维稳工作考核制度、十户联防工作制度、值班查岗督查制度等。第四是完善“一事一议”征收程序,建立了较为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要做好宣传,维稳工作不是政府一家的事,要做到群防群治工作把人民群众的力量动员起来。按照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综治工作的决定和中央综治委以及省市县委的有关文件规定,要开展了“一事一议”筹资工作,除了征收公益事业建设资金外,政府投资和让老百姓自愿出人出资确保综治工作经费落实,并由政府与老百姓共同加大对综治工作经费的监管力度,由乡财政所统一管理,实行“村交乡管村用”的办法,专款专用,实报实销。真正用于联防队员的工作开支、乡村综治维稳软硬件建设投入等方面。第五是加强群防群治,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基层治安防控体系。一方面要常年开展以“十户联防”为主要形式的治安防范工作,即相邻的十户村民组成联防组,开展夜间值班站岗活动。个别村还要结合当前实际,组建本村的治安联防队,由入党积极分子、在家青壮年劳力、退伍返乡士兵和基干民兵组成,参与群防群治工作。另一方面,乡派出所干警带领联防队员在辖区内开展流动巡逻,并要设立几个个治安卡点部署防范力量,不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党委政府每天的值班带班领导还不定期地深入各村督查治安防范措施落实情况,并及时将督查情况通报全乡。要采取乡镇与村民共同出资购买十户联防报警器,在各个村民组开展技术防范示点工作,各单位要安装闭路监控系统,各重点单位如中心学校农村信用社和企业都上监控系统。第六是加强信息交流,建立治安稳定形势分析研判机制。一是乡综治维稳办每月组织召开专题例会,由各村、各单位的治保调解主任和维稳综治特派员参加,主要传达县综治维稳会议精神,布置本月的主要工作;二是召开季度治安稳定形势分析会。由乡综治委组织,乡主要领导和各综治维稳成员单位的负责人参加,主要内容是分析本季度辖区内的治安稳定形势及存在的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治措施。加强同业务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乡综治维稳办公室每月都向县业务部门汇报工作开展情况,反映存在的各种问题,在重要节假日还落实稳定信息零报告制度和开展季度治安稳定工作调研活动。由乡综治维稳办牵头,组织有关人员深入农户家中,调查农村平安建设和稳定工作新情况新动态,及时了解人民群众对综治维稳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满意度调查,及时采取对策,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是加强摸底排查,建立治安问题和稳定隐患掌控机制。各村、各单位每月要对本辖区内的矛盾纠纷、不稳事项、邪教组织人员活动、安全生产、惠农政策引起的分配不公、工程建设引起的征地折迁、煤矿生产引起的各类矛盾纠纷、农村的非法集资、“六-合-彩”、“高十三”、“筒子二八”赌博、盗窃农村大牲畜等影响较大的突出的治安问题等情况等进行一次彻底摸排,及时把影响辖区发展的不稳定因素排查出来。对于一般性矛盾纠纷,由村和有关部门共同解决;对特别重大或敏感性较强的复杂问题,由乡召开专门会议,成立调查组,协调解决,切实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各类治安问题和稳定隐患就地解决。要不时组织开展突出的治安问题、废旧金属收购站点、学校周边环境、机动车涉牌涉证违法行为等专项整治活动,解决一些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第七是坚持以人为本,建立随访帮教工作机制。对辖区内要排查发现有可能极少数群众受邪教的蛊惑而参加邪教练功活动,对“两劳”回归人员的关爱和建档。乡党委政府坚持“不歧视、不丢弃、不放手”的帮扶教育原则,对重点人员建立“四位一体”的包保责任制度,乡村干部定期对他们开展随访教育,帮助树立生活信心。对家庭困难的重点人群,制订关爱措施,定期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积极落实扶贫济困措施,帮助解决在生活生产中的困难,使重点人员有地种、有活干、有饭吃、有房住,都给参加新农合,符合低保政策的,还解决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待遇。要使所有涉邪人员全部改邪归正,大部分“两劳”回归人员得到了社区矫正,不会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隐患。

第9篇:乡镇维稳工作总结

为从源头上预防、减少和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XXX镇始终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正确处理各方面利益,从源头预防和减少社会发展阻力,化解社会矛盾,对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事项进行先期预测、先期研判、先期介入、先期化解,确保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

坚持科学决策,积极稳妥,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属地管理,行业负责;事前评估,重在化解的工作原则,为全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和谐稳定的社会发展环境。现将2011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新形势下,开展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是建设和谐稳定XXX,实现社会矛盾由被动调处向主动化解转变、由事后处置向事前预防转变、由“谋事”向“谋势”转变、由治标向治本转变的重要举措。通过加强学习,提高班子成员及站所负责人对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为搞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奠定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

二、制定方案,明确责任

为开展好此项工作,我镇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了《XXX镇关于深入推进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了指导思想和原则,明晰了风险评估范围和内容,明确了责任主体,确立了评估程序及步骤,制定了责任追究制度,为实施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提出了具有较强操作性的办法。

三、坚持原则,狠抓落实

在具体工作中,我镇始终坚持和把握三个基本原则,一是以人为本的原则。把人民群众是否支持拥护作为衡量各项政策和举措出台与否的基本标准,把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作为检验各项工作成效的基本尺度,把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评估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二是促进发展的原则。把促进发展特别是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作为实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的重要目标,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的宏观调控政策,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力求使改革的力度、发展大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有机统一,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三是民主法治的原则。把实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与建立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机制和坚持依法行政相结合,建立健全充分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的重大决策制定和出台程序,逐步形成利益协调、诉求表达、矛盾调处、权益保障的长效机制;坚持执法办案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对重大、重点工程如上坪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外语学校建设、灾后重建、白沙洞村及公主坪村道路建设、郭店村文化广场、马圈村休闲区、奥达特食用菌有限公司、镇区至县城道路改扩建等项目的申报和管理,以召开“项目评审会”、“专家咨询会”的形式进行风险评估。主要从以下九个方面进行审查和评估:一是是否履行了审批、核准、备案的法定程序。二是资金筹措渠道是否合法可靠,能否按时足额到位,并做到专管、专用。三是征地是否报批,征地补偿、房屋拆迁安置费用标准是否合法合规,安置办法是否可行,征地拆迁安置争议调处单位、人员和责任领导是否明确。四是就业和生活保障政策能否切实贯彻落实,基本社会保险能否落实到位;劳动技能培训和实现再就业的措施能否落到实处。五是安置资金能否落实到位,过渡期生活费能否如期兑现,后期扶持措施能否跟上等。六是房屋拆迁计划是否按规定审批,拆迁安置方案是否与规划方案相衔接;拆迁安置补偿政策及标准是否合法合规,拆迁对象对拆迁方案是否满意,拆迁准备金是否充足并专项储存;过渡方案能否落实,拆迁队伍是否具备资质。七是对地形、地貌等自然环境有无较大破坏,“三废”(废气、废渣、废水)、噪音能否得到妥善处理;对传统文化建筑、文物古迹等是否会造成破坏;对居民出行、生活环境是否造成影响。八是建设期间和建成后可能出现哪些较大的社会治安问题,是否制定针对性防范措施。九是是否坚持“五制”(法人负责制、资本金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原则,是否落实“五项管理”(审批或核准管理、设计管理、概预算管理、施工管理、合同管理)措施,工程质量和工程安全管理上是否会出现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

对重大事项如价格政策的调整,则采取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重点走访”等形式,广泛征求基层群众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力求做到政府、企业、群众三满意。对争议较大、专业性较强的评估事项,则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组织群众代表和专家召开“价格听证会”进行听证,为评估提供科学、客观、全面的第一手资料。

2011年初以来,我镇共组织2个重大、重点建设项目参加了

上一篇:茶艺课程介绍下一篇:资料员年中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