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乡镇公务员的调研(共8篇)
务支出的失实,很容易滋生腐败。
究其原因:
一是经办人财经意识淡薄,在日常开支中不注意索取合规发票。
二是内控制度不严密,发票报销没有经过财政所票据审核人的审核。
三是分管财经工作的领导执行财经纪律不到位,不管发票有没有经过审核,照签不误。
四是财政所工作人员不敢得罪人,只要领导签字,不管发票是否合规,都报销入帐。
对此,审计机关建议采取以下措施来根治公务费中的白条报帐现象:
一是努力增强乡镇人员财经法规意识。要采取措施督促乡镇领导和财会人员加强对财经法规的学习,促进其不断提高财经法规意识,从严审核把关,防止违纪违规问题的发生。
二是大力加强对票据的监管力度。税务、纪检、财政、审计等相关监督部门,要切实履行监督职能,对乡镇财务管理中存在的白条报帐等严重问题要严肃查处,及时纠正,促进其尽快整改。
三是要进一步建立健全财务管理的规章制度,强化发票管理,规范经手人索取合规票据、财政所审核票据、一支笔审批票据等财务管理程序。
一、调研摸底情况:
(一) 乡镇基本情况:
截至2010年末, 乡镇 (街道、开发区) 实际财政供养人员3180人, 其中:行政人员371人, 事业人员1691人, 卫生差额人员556人, 离退休人员562人。乡镇 (街道、开发区) 财政负担农村干部1136人, 供养五保户1127人, 农村享受低保人员14600人。
(二) 上一轮体制运转情况:
上一轮财政体制实行的是“核定基数, 定额补贴, 超收分成, 三年不变”的政策。结合该财政体制对乡镇出台了的财政收入考核办法, 调动了乡镇发展经济的积极性, 乡镇地方财政收入在三年内由2007年1.84亿元提高到2010年4.01亿元, 年均增长30%, 其中国地税收入三年内由1.5 5亿元提高到2.8 6亿元, 年均增长23%。
上一轮财政体制在保障乡镇人员工资、维持机关运转、激励组织收入和改善乡镇财政状况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对一些经济欠发达的乡镇, 通过调整财政体制, 加大了对乡镇的转移支付, 保证了乡镇工资及时足额发放, 村干部工资和村级运转经费得到保障, 维护了社会的稳定。乡镇对上一轮的财政体制整体上是满意的, 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原财政体制中的收支基数发生了较大变化, 需要进一步调整完善。
(三) 乡镇财政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研发现乡镇财政存在一些不足,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乡镇财源比较匮乏, 招商引资成效不明显。
三年来各个乡镇虽然都加大了招商引资力度, 招商项目不断增多, 但招商引资对乡镇税收的贡献不够明显。主要原因是各级对招商引资考核政策未能从各地实际情况出发, 造成招商质量不高, 部分招商项目只是为了应付完成招商任务, 并不适合乡镇实际情况。
2、国地税收入缺乏透明度, 部分乡镇税收数额不实。
目前“财、税、库、银”未能实现联网, 各乡镇完成税收是由税务部门确定的, 乡镇为了在县综合考核中取得好的名次和增加财力, 部分乡镇往往通过与税务部门协调, 转移县本级税源, 导致了乡镇税收数据不真实。
3、乡镇收支矛盾突出, 缺乏发展经济和社会事业资金。
原财政体制核定运转经费标准较低, 县按排环境综合整治、秸秆禁烧、敬老院建设、校舍维修改造等方面的未安排专款, 一些强农惠民政策也要求乡镇财政配套, 以上支出主要从超收分成和耕地占用税中解决, 收支矛盾比较突出。况且, 除计划生育社会抚养费分成外, 乡镇基本没有非税收入来源, 发展经济和社会事业的资金缺乏。
4、多数乡镇存在历史遗留人员负担。
多数乡镇由于历史遗留问题, 存在临时代课教师、派出所联防队员、管区书记、原协税护税员、企业借入人员、编外临时工等, 以上编外人员支出, 财政在核定上一轮体制时无法列入财政供养, 但实际形成了乡镇实际支出。
5、湖区及边远乡镇政府运转费用高。
湖区及边界乡镇, 工作难度大, 稳定任务重, 行政运行成本高, 运转经费明显高于其他乡镇。湖区边远乡镇离县城较远, 增加行政成本。
(四) 乡镇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1、合理核定乡镇收支, 降低国地税收入任务。
2、提高税收透明度, 降低税收成本。
3、加大对乡镇的转移支付, 增加乡镇运转经费, 边区湖区乡镇要求给照顾和倾斜。
二、乡镇财政体制改革的思路
通过赴安徽、江西、湖北等地学习, 借鉴他们经验, “收支统管、滚动确定收入基数, 超收县乡分成”, 即保障乡镇人员工资、运转经费和各项事业经费等基本支出, 收入基数按前三年各占一定比例滚动确定, 超收按比例县乡分成。
借鉴外地经验, 结合我县实际, 保持财政体制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制定“保障基本支出、滚动核定收入基数、超收县乡分成, 三年模式不变”的财政管理体制。这种新体制特点是:保障乡镇的基本支出, 激发乡镇发展经济组织收入的积极性, 防止乡镇挖县级税源;实行动态管理, 也便于及时调整, 增强了对乡镇调控的能力。除分设微山县经济开发区视同乡镇核定外, 保持了原体制收入口径、支出范围;适当增加乡镇运转经费, 既积极稳妥, 同时留有余地。具体方案如下:
(一) 足额核定乡镇在编人员经费, 加强工资管理
按2010年末乡镇财政供养人员, 所需要人员经费足额核定给乡镇, 作为人员支出基数。年终结算时, 人员增减变动和增资等因素据实调整。乡镇政府在职人员工资继续实行工资专户管理, 乡镇教师工资由县财政集中统一发放;乡镇卫生院继续按在职在编人员和现行经费标准, 按差额比例核定人员支出, 由县卫生局负责拨付。
(二) 据实核定各项政策性支出, 适当增加乡镇运转经费
根据现行政策核定农村低保五保、新农保、优抚对象、计划生育、教育公用经费、村干部工资及村级运转经费等政策性支出。村干部工资按组织部门核定数据计算;村级运转经费, 按照上级政策要求, 以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和取消农业税合计补助数为基数, 按25%补助给乡镇, 拨入村级运转专户管理。
适当增加乡镇运转经费, 根据乡镇辖区人口、在职财政供养人员和有关标准, 核定乡镇公用经费, 保证乡镇水电、交通、通讯、会议等办公基本需要。对部分湖区、边区和贫困乡镇给予适当经费倾斜, 保证所有乡镇的机关正常运转。
乡镇运转经费具体核定办法: (1) 基本保底经费:每个乡镇按每年36万元核定; (2) 机关人员公务经费:根据在编在职人数, 按人均6000元/年核定; (3) 村官和村居人员按人均3000元/年标准核定; (4) 社会综合服务经费:按乡镇辖区总人口人均10元/年标准核定; (5) 每年暂列300万元, 专项用于补助部分困难乡镇, 保证乡镇正常运转。
增加乡镇事业发展资金, 促进乡镇平稳发展。具体核定办法:根据乡镇国地税收入基数, 收入2000万元以上的乡镇 (街道) 划为一类乡镇, 按收入基数的12%比例, 核定乡镇事业发展资金;收入2000万元以下的乡镇划为二类乡镇, 按收入基数的15%比例, 核定乡镇事业发展资金。
(四) 超收实行县乡分成, 确保县级收入稳定增长。
实行新体制后, 县级财政支出压力加大, 因此需要保证县级财力稳定的增长。对收入基数实行动态管理办法, 利于遏制乡镇税款虚假行为, 降低全县的税收成本, 增加政府可支配财力。具体收入核定办法:以前三年国地税收入, 按2:3:5比例的加权平均数每年滚动核定收入基数。根据乡镇国地税收入基数, 将乡镇 (街道、开发区) 划分为两类:收入2000万元以上乡镇划为一类乡镇, 超基数收入部分县乡按5:5比例分成;收入2000万元以下乡镇划为二类乡镇, 超基数收入部分县乡按4:6比例分成。
三、新体制运行需要注意的问题:
新体制虽然比上一轮体制增加财力补贴, 但仍不能满足乡镇各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只能保持正常运转。即使这样, 县级财政支出的压力也非常大, 特别是国家对民生项目投入逐年加大, 要求地方配套资金逐步增加, 各项公共事业的发展仍有资金缺口, 加之往年建设工程款和融资债务需要偿还, 县级收支矛盾逐渐突出, 全县财政运行风险也进一步加大。希望各乡镇 (街道) 和经济开发区按照量入为出的原则, 严格财经纪律, 厉行节约, 大力压缩行政运行成本, 保证工资及时足额发放和乡镇机关的正常运转;同时积极培植财源, 促进乡镇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摘要:乡镇财政体制关系到地方的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 中央提出公共财政政策, 强农惠农和加大民生投入, 政策具体落实离不开乡镇财政, 乡镇财力状况还关系到村级运转和社会稳定等其他社会问题。这几年县财政非常重视乡镇财政体制的研究和调整, 从2006年起第三年调整完善一次, 促进了乡镇各项社会事业发展, 使国家各项政策得以贯彻和落实。
一、柳州市乡镇机关公务员队伍现状
柳州市共有乡镇(街道办)117个,其中,乡镇86个,街道办31个。乡镇(街道办)基层公务员共2262人,其中,研究生学历62人,大学本科学历1150人,大专学历856人,中专(高中)学历194人;35岁以下683人,36至45岁838人,46岁以上741人;副处级8人,正科级干部372人,副科级干部977人,科员812人,办事员5人,试用期人员88人。
柳州市乡镇机关公务员队伍的执行力、战斗力较强。领导班子善于带领群众发展产业,建设新农村,能深入群众,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较好地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深受群众拥护。群众对领导班子及公务员总体评价,非常满意占31.57%,比较满意占54.67%,不满意仅占1.23%。大多数乡镇机关公务员都能积极投身到基层工作中,对工作有担当,有责任,能顾全大局,在基层舞台发挥自己的作用。仅有13.58%的受访人认为基层干部有“为官不为”现象;37.48%的受访人认为基层干部的工作作风好;48.67%的受访人认为基层干部的作风较好;79.89%的受访人认为基层干部抓工作“切合实际,有成效”。
二、乡镇机关公务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基层干部工作任务重,心理压力大
当前很多政策的执行、工作的开展最终都落在乡镇、街道一级。如社会稳定、安全生产、计划生育、财政收入、森林防火、农业生产、环境卫生、农合医保、社会救助、惠农助农、清洁乡村等工作都有严格的考核标准,大多是刚性任务,常规性检查与年度考核相结合,让乡镇干部应接不暇。部分群众对基层干部信任度降低,加剧了基层干部的心理负荷。
(二)基层干部工资待遇低
工资收入上存在城乡差别,六县与四城区、市直机关同一级别的干部收入上存在少则几百、多则上千的差距,对六县特别是边远乡镇干部工作积极性有负面的影响。当前对“三超两乱”的治理,消化职数任务艰巨,使职数审批陷入困境,基层干部的级别待遇迟迟得不到解决,影响干事创业积极性。
(三)基层干部身心状况不佳
“五加二,白加黑”是基层干部长期超负荷工作的真实写照。基层干部的身心健康状况堪忧,患胃病、肝病、关节炎、神经衰弱、心脑血管等疾病的越来越多,且有年轻化趋势。部分乡镇干部与家人两地甚至三地分居,对家庭的照顾较少。对各县区基层公务员的随机抽样调查问卷统计结果显示,在调查对象中,29.71%有胃溃疡、22.03%有腰椎间盘突出、16.5%有脂肪肝。心理健康也不容乐观,有70%以上的调查对象感觉工作压力大、54.51%有失眠症状、10%常感到情绪压抑,需要宣泄。
(四)乡镇公务员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一是福利待遇一样,缺乏激励机制。按现有的政策,只要在乡镇工作的公务员,每月都发给300元的乡镇工作补贴,这体现了党中央对在乡镇工作同志的关怀,但部分距县城远、交通条件差的,甚至要翻越几座大山的少数民族乡镇和距离县城较近的乡镇每月补贴都是300元,不利于调动边远地区乡镇公务员的积极性;另外,实行职级并行政策以后,部分公务员认为只要年限够了,就必定享受级别,存在熬年头、混日子的思想,缺乏上进心。
二是乡镇公务员保障措施不完善。部分基层干部面临不能承担子女教育、老人赡养的义务和夫妻分居的难题。据调查,还有22个乡镇没有“交流楼”,一些乡镇没有食堂,缺少周转房,业余活动少、娱乐设施差,很难满足乡镇干部留守需求,使部分乡镇公务员思想上产生负担,难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三是乡镇职数少,晋升职务难。基层干部基数大、职数少,他们中的大多数一生坚守基层,在基层工作超过10年以上的科级干部占了40.68%。基层干部只能在县域范围进退留转,有的干部干了一辈子还是科员,在一线历练多年脱颖而出的干部到了正科又遭遇晋升“天花板”,能够进入副处的凤毛麟角,有的乡镇空降干部过多,影响当地干部的积极性。
四是一般干部交流难。普通干部“一岗定终身”和“提拔才调动”的用人模式,导致部分基层干部在一个单位工作时间过长,容易疲劳、厌倦,这也成为作风庸、懒、散的顽疾久治不愈的原因之一。
五是基层公务员培训针对性不强,对实际工作缺乏指导性。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不能很好地贴近基层干部的现实需要,重点不突出,讲国际国内形势、股市楼市热点问题的多,提高法治素养、提升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教育引导群众的方法技巧少,仍然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培训机会不均等,各级各部门往往只注重乡镇实职科级干部的培训,而忽视了对一般干部的培训;培训方式单一,干部培训以课堂培训为主,缺乏实践锻炼和实地调查研究。
三、对乡镇机关公务员队伍建设的思考和建议
(一)加强正向激励,完善待遇机制
一是加强对基层干部的正向激励。设置科学实际的绩效考核标准,减少不属于中央和自治区规定的“一票否决”事项。突出乡镇特色,注重差异化考核,由各乡镇根据地域特点、发展愿望、历史条件等实际,结合上年度工作任务完成情况,提出符合本乡镇实际的特色工作指标设置建议,绩效办按“考少、考精、考重点”和“干什么、考什么”的原则,选取特色工作指标列入考核范围,并赋予较高分值,更加突出了考核的针对性和创新性。
二是进一步完善公务员待遇激励机制。在工资待遇上,总体上要向乡镇公务员倾斜,结合当前的公务员薪酬制度改革,适当增加 乡镇公务员工资、福利等方面待遇。如,现在乡镇公务员每月的工作补贴为300元,部分距县城远、交通条件差的乡镇可以适当提高,让长期在边远地区乡镇工作的公务员在待遇上得到更大的激励。
nlc202309081844
(二)完善交流机制,改善用人制度
一是建立合理的公务员交流和流动机制。既要让乡镇政府成为优秀人才的“培训基地”,又要搭建让优秀人才实现抱负、展示才华的舞台。建立公务员大交流机制,促进城镇之间、镇镇之间公务员的合理流动,及时更新和充实乡镇公务员队伍。
二是畅通“入口”,加大基层招录公务员的力度,招录公务员的主阵地在乡镇、街道。加大机关空缺编制从基层选调的力度,明确基层公务员的最低服务年限,从源头上既保证机关干部的基层工作经历,又让基层公务员有盼头,还能保证基层干部队伍人员的素质。
三是重点用好老实人,不让老实人吃苦又吃亏。就是要用思想务实、生活朴实、作风扎实、不事张扬、默默奉献的人。这一类人有很好的群众基础,也是基层单位离不开的人。把这一部分人用起来,真正可以激励更多的人踏实创业。
(三)完善制度建设,营造留人环境
一是改善生活条件,丰富文化活动。切实解决干部食堂伙食、住宿条件问题。通过资金投入,修补干部宿舍、整修公共浴室、建设廉政小灶,积极创造条件,帮助和改善干部工作生活条件,使干部安心在基层工作;不断改善镇内基础设施建设、机关办公条件等,增添文化体育器材,修建运动场地,建立干部活动室等,组织开展文体活动,让干部待得住、肯留下。
二是出台激励政策,用制度留人。在评先选优方面多向乡镇干部倾斜;对长期在基层工作、业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乡镇干部,优先提拔重用;对在乡镇工作时间较长、表现较好、年龄较大的干部,可有计划地安排回城工作,努力营造拴心留人干事业的人事环境。
(四)优化培训内容,确保按需培训
在加大乡镇公务员培训的同时,要将课程内容设置的重点放在基层公务员比较关心和需要的心理疏导、新农村工作、“三农”政策、办公自动化、突发应急处理、理想信仰和德廉教育等方面,同时可以组织乡镇公务员到新农村示范基地学习,或者请优秀乡镇干部现身说法传授经验。针对不同级别、不同岗位、不同群体的干部,有区别地设置培训内容,突出干部培训的个性化、类别化;对教育医疗、食药品监管行业等专业性较强的部门干部要突出量身定做的业务培训;对农村党员干部突出强农惠农政策、农村实用技术及综合信息服务的教育培训;对经济、城建、信访等岗位干部和乡镇干部,侧重于提升洞察力、判断力、化解群众矛盾的培训。在培训时间安排上,减少长时间的干部调训,实行短期高效的集中培训,避开基层工作的繁忙季节,避免因参加培训耽误工作,实现干部应训尽训。
(五)加强监督管理,开展双向约谈
继续深入开展领导干部双向约谈制度,组织和纪检部门对德才素质和现实表现与所任职务要求不相适应,未履行好岗位职责,群众不满意的干部,及时进行诫勉谈话、问责和处理;制定和完善干部监督预警机制,将干部监督“关口”提前,对出现苗头性倾向的领导干部发出预警通知书并进行谈话,通过指出存在的问题,要求有关人员作出解释、说明和回复,切实做到防患于未然。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关于乡镇公务员申论热点问题的总结(备战山东省考乡镇公务员)通过这段时间的复习把相关农村的问题整理出来,以供准备乡镇公考的朋友参考。同时希望大家把自己搜集、发现的问题跟贴发出来,一起交流学习,共同提高!
1、农村治安问题
2、农产品质量----农业标准化
3、农村文化 乡风
4,农村医疗
5、农村经济
6、农村生态环境
7、农村基础设施
8、农民增收
10、农村最低生活保障
11、乡镇干部带头学科技
12、换届村干部拿好接力棒
三招稳定村干部(财政发放工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乡镇1P15)
警惕村干部腐败新动向(乡坛2P5)(归结原因监督休制不全)村干部违纪如何处理(乡坛3P20)(党员干部违纪可由纪检,组织部门给予党纪处分或予以组织处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部门追究刑事责任:非党员干部:一是加强审计和民主评议;二是组织村民予以罢免;三是对情节严重的追究法律责任)鼓励能人当“村官”(乡坛15P11)
13、乡镇公厕(归入基础设施)
14、培育新型农民
15、农业现代化及深加工、产业化
16、农村党组织建设
17、关爱基层干部、基层干部扶贫扶弱先扶志(乡坛13P19)
18、农村公路村村通
19.农村合作组织与村级组织和谐相处(发挥合作组织的优势,乡坛P7)农村合作组织(08半月1P6)
20、留守儿童、老人、妇女
21、农村集体土地
22、乡镇政府职能转变 23.粮食增产及安全
如何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乡坛2P12,总结1,加大投入支持以提高品质为导向的粮食品种补贴;2发展粮油加工业,,, 24.农资生产、使用、监管,农资下乡进户 25.农民工问题
26.如何启动农村消费市场 27.农村防火
28.发展农业特色
29.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 30.新农村建设(整体建设)
新农村建设资金要讲效益(乡坛1P10一是因地制宜,选准符合每个村子,二是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新农村建设到底缺什么?(乡坛5P6)一缺意识二缺资金三缺因地制宜的政策四缺稳定的增收渠道五缺平等的国民待遇
31.启动农村消费市场
32村委换届选举(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村民自治的核心民主选举)怎样做好难点村的选举工作(乡坛1P18)如何具体组织安排(打印6-3)村委会换届主要做法及成效(材料6-1)村官选举走向常态化五大标志(材料6-2)村委会选举面临新的问题(乡坛3P17)村组资金管理办法(乡坛3P18)(一坚持组级资金所有权使用权审批权不变;二明确组级资金的范围和用途;三制定切合村组实际的组级资金管理办法(成立机构,开设帐号,拔款程序,资金使用,会计核算)监事会使村民监督权由虚变实(乡坛5P16)建立监事会,实行决策,执行,监督三权并立,和谐运行,推进了农村基层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实现了乡村治理模式的制度创新.
监事会作为村民监督的载体发挥了哪些作用?及关于监事会的几点思考? 村两委“一肓挑”问题百村调查出现的问题及措施(乡坛13P9)
33.农村垃圾问题 34.村庄合并
怎样让空心村实起来
35乡镇合并 36农村教育 37农民工进城
38,农村社区建设要处理好的五个关系 39.搞好村民自治不能忽视村级档案管理 40乡镇安全员 措施
41调处宅基地纠纷的经验及预防措施 42公序良俗也不能违反
43.村民代表制度的困境及出路 44.土地上访为啥层出不穷 45.基层信访工作
总结下07年山东公务员已经考过的知识面:
1、村集体资金哪来里(如何筹措资金)
2、增收难的表现及破解关键
3、农村经费来源
4、社区农民资金互助合作试点工作及防范金融及资金风险
三河回族乡副乡长 洪梅
民政部门承担社会保障,社会组织管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社会组织管理等多项社会行政事务,业务面广量大,且都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做好民政工作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稳定有着基础性的作用。我们对乡镇民政工作进行了广泛征求意见,积极寻求新形势下民政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增进百姓福祉的新路子。
我们征集了民政工作人员、保障对象等各类意见,从中发现在民政业务领域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着社会的和谐和稳定。主要有:受国际金融危机、物价上涨过快等因素的影响,困难边缘群众脱离的预期变得列为遥远,城乡困难群众明显增多。如老年人、因病致贫者,这些群众都要求政府给予救助以改善生活;公众对乡公益设施的需求呼声越来越高,占总人口的14%的老年人及其家庭对养老设施和服务的需求相当迫切;在当前经济形势下,群众对社区集体资产的管理和支配更加关注,参与民主管理的意见强烈,对基层政权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民政事务日益繁重,基层民政工作存在压力很大,有待建立真正与业务工作相适应的民政工作机制和队伍等。这些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是群众对共享经济发民成果的期待。结合民政工作实际,民政部门将在“保民生、保稳定、促发展”和增加三河幸福指数上做好文章,为保稳促调,转型升级提供坚实保障,为我乡经济社会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重民生,着力提高困难群体,特殊群体和优抚群体的生活保障水平,保障基本民生,是民政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是要完善和深化城乡是低生活保障制度,稳步推进社会救助工作。我乡当前城镇低保人口约625人,他们在制度内得到了相应的最低生活保障。今后我们将从保障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需求出发,加大救助力度,努力改善他们的生活,同时适度扩大社会救助范围,将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体全部纳入低保。落实完善临时救助制度,及时救助生活一时陷入困境的苦难家庭,对低保家庭中的重病重残人员,零就业家庭、有大学生子女家庭等重点予以关照。二是进一步加大医疗救助力度,提高医疗救助的惠及范围和补助水平,完善及时救助,分类救助。三是以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为重点,提高老年人等特殊群体的保障水平,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认真落实老龄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尽快完善老年优待政策体系。四是推进优抚安置工作,保障优抚对象权益。继续开展系列双拥活动。继续完善抚恤优待和医疗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确保优抚对象生活与当地群众的生活水平同步发展。大力推进优抚对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建立重点优抚对象医疗补助即时结算制度。完善城乡一体化,退役士兵安置制度,开展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帮助退役士兵就业创业。
二、促稳定,着力加强城乡基层民主,社会组织建设。
一是发展城乡基层民主,发挥城乡社区功能,筑牢基层社会稳定平台。坚持完善民主管理制度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推进社区政务公开与民主管理,保障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统筹推进城乡社区建设,推进农村基层建设。二是推进社会组织有序发展,发挥服务社会功能,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继续重点培育和扶持行业协会。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传达政策,反映群众心声,疏导社会心理,引导群众理性表达利益诉求的作用。引导社会组织有序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鼓励公益性社会组织对生活困难群体提供帮助;促进政府和社会组织,社会各阶层利益群体的和谐互动。加强执法监管。完善社会组织评估机制,依法查处违法违规社会组织和非法组织,维护社会次序,促进社会稳定。
三、我乡民政工作机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长期以来,我乡民政队伍秉承“上为党和政府分忧,下为群众解愁”的工作理念。牢固树立“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工作宗旨;牢牢记住“解决民生、保障民权、维护民利”的核心职责;牢牢把握“维护稳定、促进和谐”的核心任务。认真履行社会行政事务管理服务职能,提高社会保障效能,在化解社会矛盾、稳定农村社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受到了人民群众的尊重与好评。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民政职能的增加,基层民政工作不仅没有得到应有的加强,反而随着乡镇政府机构改革受到了严重的削弱。主要表现在:
一是机构建设缺位,基层力量薄弱。我乡民政办公室,有2名工作人员,且兼职其他事务性工作。二是人员调整频繁,业务知识匮乏。熟悉和准确掌握民政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是干好民政工作的基础和关键。由于民政工作人员频繁更换,业务知识匮乏,乡民政工作无连续性,其结果必是“一年忙到头,万事理不清”,严重影响了我乡民政工作的正常运转。三是民政职能增多,队伍兼职过多。民政是为民之政,和谐之基。进入新世纪后,民政职能逐渐增多,尤以社会保障任务繁重。今年各级政府实施的民生工程,大部分由乡民政办直接承办。至目前,我乡有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600余人,年均发放各类低保金、优待抚恤、定补救助款物过百万元。随着社会保障措施的到位,民政服务对象、各类款物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而眼下民政工作人员兼任残联理事长,此外还要参与乡各项中心工作。人员过少,任务加重,兼职过多,势必对落实民政有关政策法律法规的深度和广度带来严重影响,工作质量和工作效果注定大打折扣。
四、加强乡镇民政机构建设是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必然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民政工作的对象是广大人民群众。民政所涉及的社救、优抚、低保、村民自治、社区建设业务,事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事关社会管理,民主政治建设。全面加强乡镇民政机构建设,高度重视和关心乡镇民政工作,是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现实需要,是加强社会建设,抓好民生工程实施的有力保障。
(一)加强乡镇民政机构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民政工作是和谐之基,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做好城乡低保工作,能有效保障城乡困难居民的基本生活权益,解决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问题,促进社会公平和利益关系和谐;做好双拥和优抚安置工作,对于巩固国防,保持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安全,促进军政军民关系团结和谐意义重大;加强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工作,依法推进居民自治和和谐社区建设,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基层服务和管理网络,对于扩大基层民主,维护社会稳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推动慈善事业发展,有利于弘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促进人际关系和谐。
(二)、加强乡镇民政机构建设,能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乡镇民政工作接面对广大人民群众。民政的每一项工作都与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息息相关,每一项工作体现着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的极大关怀。党和政府的爱民之情,利民之意,惠民之举,很多方面是通过民政工作来实现的。在当前,各种社会群体利益分配格局不断调整变化的形势下,乡镇民政工作的任务越来越繁重,要求越来越严格。要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出发,切实履行解决民生、落实民权、维护民利的基本职责,落实人民群众的基本权益和民主管理权益,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特殊群体的基本生活,解决低收入群体的实际困难,让他们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三)、加强乡镇民政机构建设,有利于转变乡镇政府职能。民政工作在政府的职能转变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民政工作的基本职能是解决社会问题,调节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发展社会民主,维护社会稳定。社区建设村民自治与民间组织管理等工作,都属于社会管理职能范畴。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社会救济、优抚安置、社会福利等工作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份。可以说,在政府提供的社会保障服务中,民政社会保障占有极重要位置,也是政府为广大群众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
总之,民政工作是各级政府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工作,是政府必须坚持和强化的主体责任。温家宝总理在第十二次全国民政工作会议上深情地说:“作为总理,应该是最大的民政部长,是一个最直接的民政工作者”。这句话充分反映了加强民政的重要性。我们必须从践行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来认清加强乡镇民政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全面加强乡镇民政机构建设,进一步把乡镇民政工作抓实抓好。
五、全面加强乡镇民政机构建设,努力提高民政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
总体思路是:按照充实、完善、规范、提高的基本思路,建立健全乡镇民政办事机构,加强人员配备,改善工作条件,从体制机制上构建乡镇民政服务平台,全面承担起为民服务的职责。
充实配强工作人员。总人口在3万人以下的乡镇,民政办配备3名工作人员;总人口在3万人以上的乡镇配备4名工作人员。配备的工作人员必须热爱民政工作,熟悉法规政策,安心扎根基层,乐于吃苦奉献。人员可从现有乡镇人员中择优选配或从大学生村官、大中专院校毕业生中招聘。
明确工作职责。乡镇民政事务所主要承担社会救助、灾害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事务、双拥优抚、老龄工作、慈善事业、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等职责。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突出抓好民生工程,农村养老服务机构建设等重点工作。
一、工作环境和现状
从农业税征收到农业税取消,乡镇财政职能由征收型到服务型的转变,由单纯的业务型向综合协调型转变,并且随着农村综合改革的不断深入及惠农政策的大力实施,乡镇财政职能增加了服务职能,强化了惠农资金监管职能,又要围绕政府发展经济管理社会公共服务做了大量工作。
吴家店财政所现有干部职工名,均持有会计证,其中一人持有助理会计师职称,工作经验都在年以上,都能够胜任乡镇财政工作。不论是财政预算、财政补贴资金管理、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村级经费管理、一事一议奖补、新农合等各项工作,都能按照尽其职能,发挥特长的原则,做好本职工作。
二、存在的问题
财政所的同志对工作的热情非常高,特别是财政所上划以来,人员编制上划到财政局管理,提高了我们工作的积极性,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既然人事上划了,可是工资还在乡镇,工资待遇没有和财政局一样,个人待遇严重受损。为了顺利推进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将财政所明确为事业单位,严重影响了财政干部职工的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一是人员身份是职工的不能竞聘基层领导岗位,个人成长空间受到严重制约,影响了同志们的工作积极性。二是经济待遇偏低,在规范津贴发放过程中没有全部兑现,与市直相差太多,我们的三险没有落实,感觉到退休后没有保障,更不用说与国税、地税同等身份同等
待遇相比。在乡镇财政工作受到政府干扰比较多,没有自主权,双重管理体制决定了财政所既要服从镇政府领导,也要按照财政局的要求不大折扣,因为财政所为政府服务,业务上接受财政局各科室的指导,各项惠农政策必须由财政所发放。三是财政所的业务量越来越大,经费紧张,办公设备落后已成为突出问题,进几年来国家出台的惠农政策越来越多,对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绝大多数都要求落实到户到人,一个农户一般得到多项补贴,这些工作最终都靠财政所去落实,加上“三资代理”财政所的工作量成倍增长,另一方面工作量的增加,所需要的办公经费也应增长,例如下乡所需的交通开支,需要大量打印的分户清册、张榜公示清册所需的纸张、墨盒墨粉消耗等,而这些都是乡镇财政正常预算难以保证的。
三、加强财政队伍建设的思路与建议
(一)‘明确乡镇财政队伍建设的思路。乡镇财政队伍是服务“三农”公共服务的综端,是镇政府不可缺少的职能部门,是建立公共财政体系最基层的组织保障,加强乡镇财政队伍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上级与下级,政府与财政,工作与待遇,眼前与未来,在理论与实际操作之间保持一条解决问题的途径。
(二)明确乡镇财政队伍建设的目标。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尊重基层财政人员的合理需求,构建新的财政管理体制,打造一支素质能力高、业务水平高、协助意识强、大局观念强的综合型基层财政队伍。
四、确定分层次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与途径
(一)重新定位乡镇财政管理职能,明确乡镇财政人员身份,建议上级有关部门出台针对乡镇财政管理,机构性质,乡镇财政人员身份待遇等规范性文件。
(二)安排乡镇财政建设专项转移支付,加大改善基层财政建设的资金支持,改善办公条件,解决经费不足问题。
(三)整合惠农政策,降低惠农政策成本,各级预算要加大对基层财政干部职工人事教育资金支持,确保乡镇财政干部职工每年有足够时间集中培训,通过自学、集中业务培训等各种形势提高自身的综合业务水平。
吴家店财政所
工作:忙!
先说说我所在乡的概况吧,离县城25公里,19个行政村,268个村民小组,3万多人口。乡府里的干部职工总共有50多人,其中行政的20多人,事业的30多人,但是年龄结构不合理,老同志居多,80后的不到10人(其中包括乡里4个村官)。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条件都很落后。党政办公室就一间,民政办一间,国土所和林业站共用一间,党政办就一台电脑、一台小型打印机,一部传真机,连领导都没有专门的办公室。住宿上,除了主要领导是单独一套房,其他人基本上是两个人合住一套房,还有一些人只能住那种小单间,连卫生间都没有(我曾经就住过这种单间,一个女子,在乡里,住的地方没有卫生间,可以想象有多不方便)。刚开始的两个月,乡里还没有办法给我安排住宿的地方,我只能每天早出晚归(我家在县城)。办公室人员不能迟到早退啊,所以早上要在别人上班之前开门,傍晚要下班了关门,有时候比较晚了还要担心没有车回县城。乡政府没有食堂,除了接待,或者开大会,其他时间都要自己解决吃饭问题。乡里的同事对我都很好,和几个人一起开饭,很少用我动手做饭(也是因为我的时间不像他们那么自由安排),每天基本上下班了就可以吃饭。乡里就一条街,不长,一眼望去看到尾,很冷清,没有任何娱乐,仅有一家小超市,几家杂货店,每天早上11点以后都很难买到菜,就算是赶集天,也是11点多就都散去。街上没有路灯,晚上没事谁也不会在街上瞎晃荡,十分冷清。
乡里安排我的工作是党政办秘书,说白了就是打杂的,啥都做。很多同学可能都不了解乡镇的工作是怎么开展的,虽然每个人都有岗位安排,但是乡里的工作除了专项的业务,其他工作任务都是分配各个工作队完成。而工作队就是把乡里的干部职工分成19个队,每个队负责一个村,我们叫“挂村工作队”。而我负责办公室工作,所以不安排挂村(因为我也没有时间离开办公室下村开展工作)。我算是本地人,所以语言方面问题不大,也能应对来访办事的群众,再说现在乡里的普通话也比较普及了,沟通没有障碍。办公室人员不安排挂村,没有甘蔗、烤烟任务(要知道,我们乡一年的甘蔗任务9000亩,烤烟4000亩),没有沼气池任务,没有林改任务,不用下村收新农合等等,总之需要下村开展工作的任务基本上都不会安排我了(但是忙不过来的时候我也是要做的,上次为了完成林改的档案录入,就很卖命的连续对着电脑录入了一天两夜)。有人是不是觉得我工作轻松?错!在乡镇,办公室的工作远比挂村工作队繁重得多。
吐槽:累!
每天面对进进出出办事的群众,你得有耐心,碰到一些比较胡搅蛮缠的群众,你还得想着法子把解释工作做好。上传下达工作也够呛,县里经常一个电话就要乡里忙得团团转,开口问我们要一个数据,我们就得全乡总动员。平时大伙都下村开展工作,留守的就办公室人员,有问题要汇报要传达的就得一轮轮的打电话找人。会议通知,写出黑板来是没有用的,得一个个电话通知到个人才行。插个情况,从我第一天在办公室工作,办公室的电话就直接被转接到了我的手机上(无人接听的情况下转接),我就得24小时开机,24小时值班。再插个情况,话说我们乡政府的整体布局有问题,办公区是在宿舍区外面,中间还隔着乡里的那条街道,而办公的电脑为了防止被盗,是放在宿舍区一楼的某个房间,而会议室是在宿舍区里,与放办公设备的房间相隔一个大操场。有大半年的时间,党政办就我一个人,我一个人就悲催地每天不断奔跑于这“办公室—设备房—会议室”之间。有邮件、机要公文,或者要做材料,我就得到设备室处理,电话一响,有传真,或者有群众办事之类的我又跑到办公室,电话又一响,好吧,还得去会议室整理会场、端茶倒水、做记录、还要拍照摄像写新闻稿,电话一响……姑娘成仙了。
刚开始乡里的某些同事喜欢麻烦人,啥工作都推给办公室,连复印都要让我跑个几趟帮他印,平时的考试试卷,直接丢给我要我“顺便”写,还来一句“年轻人多干点”。刚开始我还送上美丽的笑容,能帮尽力帮到底,后来事情真是忙不过来了,就算三头六臂也帮不来,而那些人又一副理所应当的样子,我就冷冷地回一句“你们的工作都要我做了,工资是不是也让我领?我一年到头就那么点工资,累死累活都不够进一次医院。”所以,有时候要学会拒绝,不盲目增加自己的工作负担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技巧。
每天超负荷的工作,终于有次我身体扛不住了,胆囊炎,请了一个星期的假,每天痛得根本躺不下来,睡不了觉,还被一天10多个电话折腾,连个印红头文件的纸是正面朝上还是朝下放入打印机纸盒都要问我这个病人,我无奈至极,说“正反面你都试一下不就知道了”。等我休假回去上班,办公室已经一团糟,还得一个人做善后工作,我就这苦命。
加班:多!
因为在办公室工作得早起晚睡,还经常加班,所以自从有宿舍之后,我晚上基本都不回家的,图方便,也想能多睡会儿。乡里每天都会安排人员值班,本来要求是值班人员必须留守,但是他们都是有家室的人,家属都在县城,所以我能顶班就都替他们顶了。不过有时候遇上突发情况,就难办了。我就遇到过一些突发状况,什么火灾、地震、冰雹等等,有时候整个乡政府黑漆漆、空荡荡的就我一个人,只能自己做好记录,向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汇报,向相关村屯的村干具体了解情况,传达领导指示,做情况汇报给上级部门,还得时刻关注事情的发展,一折腾,天都要亮了……
算起来,在乡镇这工作的2年零8个月里,平时加班不少,节假日别人放7天,我们放3天,别人放3天,我们放一天,双休日更别想了,一年下来真正没有能过几次。就拿我来说吧,2010年是我最忙的一年,一整年下来,我算起来没有过到10个周末吧。这些加班加点的干活,别指望有人给你发加班费,全是义务劳动,还得是“职责所在,毫无怨言”。我之前也想着“一个月去次南宁,一年有那么一两次旅游,平时能攒点银子偶尔血拼”,浮云,全是浮云。没有时间,没有金钱,别说公费旅游了,就算有钱想自费都没有时间让你去野。
因为工作努力出色,一年半之后就抽调到县直部门一年,现在已经正式调到县直部门3个月,但是乡镇的工作、生活都深深刻在我的脑海里。每个经历过的人都知道乡镇的工作是有苦说不出,但是不能否认,其中的快乐也是你一生的财富。真的很庆幸,同事对我很和善,村干部都把我当成自家人来支持我的工作,领导也能够肯定我的成绩,是他们给了我莫大的帮助和鼓励,让我倍感欣慰。所以,对那些想考乡镇公务员的同学来说,如果你吃得了苦,到乡镇工作,那样的经历会让你快速成长。但是我不太支持把乡镇当踏板的人,别人还没有下去或者刚下去就琢磨着怎么离开、如何上调等等。要知道,脚踏实地走好每个过程才是你应该做的。
一、我县农村基层共青团工作基本情况
全县农村已建团的各类组织500余个,建团率为92左右。其中党政机关、事业单位、行政村、学校几乎占了全部,各类经济组织建团率极低。村级团组织中几乎没有专职团干;90以上的团员不交纳团费,不过团组织生活。从数据上看,我县农村团建组织总体健全,但管理不规范。
从农村基层团员分布状况来看,全县乡镇共有28周岁以下团员18500余人,约占农村28周岁以下青年的13。团员主分布在各行政村、学校和卫生部门等三个方面,其中又以学校居多。除学校外的农村团员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团员在农村青年中所占比例不高,致使团的阵地在农村趋向弱化。
二、当前我县乡镇团的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一)对农村团的工作认识不足、重视不够。部分乡镇领导对团的工作重视程度不高,精力投入不足,关心不够,导致团的工作越到基层越是无人过问。乡镇、村两级团组织萎缩。乡镇团干部专职不专用,研究团工作时间和力度均不够,团组织影响力削弱;村级团干部交叉兼职,既无工作压力也无工作精力,空壳支部增多。团组织活动经费没有保障。村级经费极为有限,团组织活动经费更是无从着落,开展工作受到很大制约,凝聚力相对减弱。
(二)团员流动频繁,管理难度大。随着我县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村青年多向流动,使得团员青年游离于组织之外,许多村级团组织变为空壳团支部,同时许多流动的团员青年也找不到自己的组织,这些都说明了农村基层团组织设置的滞后性,同时也增加了农村基层团组织的管理和服务难度。有的农村基层团组织耗费了大量精力对本组织内的团员进行重新登记,一眨眼功夫,登记名册变成废纸,不是有名无人,就是有人无名,造成了“教育无对象,组织无团员”的现象。团的组织或“名存实亡”或“名实俱亡”,多年来未曾开过一次会,不曾搞过一次活动,这也是绝大多数农村基层团组织的通病。
(三)团员意识不强,农村基层团组织凝聚力降低。面对市场经济所带来的新情况、新变化,农村基层团组织应变能力差,广大青年的价值观发生了根本改变。在趋利务实的大环境下,一些团员的政治意识淡化,价值取向世俗化,拜金主义思想盛行。多数团员青年组织观念淡薄,对团组织表现出来漠不关心,出现了“团员不爱团,青年不想团,团干不管团”的现象。大多数团员对学习各类团务知识、文化科技等知识缺乏兴趣,青年思想性不强,基层团组织失去了应有的向心力、凝聚力,团员失去了那种荣誉感和自豪感,团组织的先进性受到严重的挑战和损害。
(四)农村基层团干部素质偏低,团工作创新不够,活力不足。团干部文化程度偏低,对团工作缺乏新方法、新思路;团干部队伍老化,部分团干部从事共青团工作年限过长,失去了工作积极性。再加上对他们管理缺乏约束机制,对不称职的团干部没有及时调整,滋长了“干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不良风气。一些基层团干部开拓性和创造性开展工作不够,“畏难情绪”、“有心无力”、“徒劳无功”现象时有存在。还有的因为承担的其他事务工作多,对团工作缺乏热情,缺乏责任感,被动应付,甚至不予理睬,无论从时间上还是精力上都无法保证。
(五)团组织资源缺乏,开展工作难度大。团的活动经费无着落。一方面团工作的现实对经费的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团员意识淡薄,团费收缴困难;党政计划性拨款有减无增,而新的经费筹集渠道尚未有效开拓,团干部面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团的人才资源优势削弱。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村青年人才不断涌向城市,客观上导致农村团员青年的整体素质不断下降。团的阵地资源日益萎缩。团的活动经费日益减少使得团的活动阵地不断减少或难以维持,再加上有些活动阵地因为内容陈旧,落后于青年的思想需求,也在自行萎缩。
三、加强农村基层共青团工作的思考
全县乡镇团的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普遍是发展中的问题,主要是团的工作思路、工作模式、工作方法与不断变化的青年群体、不断变化的青年需求不相适应引起的。要正确认识全县乡镇团的工作现状,克服“站起来不见蚂蚁,蹲下去全是蚂蚁”的认识,看到成绩,找准问题,从宏观着眼,从微观着手,不断加强和改进团的各项工作。
(一)加强党对团的领导,大力深化党建带团建工作。
一要进一步深化“党建带团建”工作。要从巩固党的青年群众基础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当前进一步深化基层党建带团建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通过加强基层党建带团建,使全县基层党组织普遍将基层团的建设纳入党的建设,形成较为完善的基层党建带团建工作机制。在此基础上,创建一大批班子建设好、队伍建设好、主题活动好、支部建设好、阵地建设好的“五四红旗团支部”。经过几年的努力,使整个基层团建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二是要把团干部的选拔、培训、使用、待遇及团员发展、班子调整等纳入党的整体建设之中,充分调动广大农村团干部的工作积极性。要重视基层团干部的选拔配备工作,切实配齐配强农村基层团的领导班子,充分发挥基层团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三是要在经费上广开门路,为基层团组织创收提供方便,以解决基层团组织活动经费不足的问题,为基层团组织开展工作提供财力支持。
(二)加强团的组织建设,夯实共青团组织体系。
一是强化镇乡团委班子职能。首先配好团委书记,把年纪轻、素质高、懂经济、事业心强的优秀青年人才选拔到团委的一把手岗位上来;其次要抓好班子整体建设,使团委班子成员在知识、能力等方面形成互补,达到结构合理、整体优化;第三要着力提高团委班子整体素质,多渠道、多途径地强化对团干部职业、技术培训,增强他们带领农村青年奔小康、建设新农村的本领。
二是加强基础组织建设。要巩固已建的基层团组织,新建未设的基层团组织,撤并不能独立开展团工作的基层组织,使共青团在传统领域和新兴领域中得到进一步巩固,形成新的优势。同时要延伸团的工作手臂,建立一系列青年外围组织,如团员青年活动室、青年书屋、外来青年联谊会、青年志愿者突击队等等,使团的活动丰富多彩,增强团组织凝聚力和吸引力。
三是优化基层农村团组织设置。可以根据实际,在乡镇团委和基层团组织之间增设中间环节,组建村、学校、企业等团工委,进而增强乡镇团委的自转能力;可按照地域相邻的原则,把人数少、活动开展困难的团组织与相邻人数多、活动开展正常的团组织联合,组建“中心村团总支”,实现组织联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三)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团工作能力。
第一要做好团干的选拔。一是以公开、公平、公正为原则,采取公开竟聘方式,由基层团员青年选举,并由基层党组织经过测评考察后确定团干部。二是拓宽选拔团干部的渠道,大胆任命一些新经济组织、农业示范基地的青年能人或青年致富能手担任基层团干部。
第二要完善团干培养机制。一是组织学习培训。将团干部学习培训工作正常化,引导团干部学习理论,提高团干部思想政治素质;引导团干部学习业务知识、现代科学技术及与本职工作相关的文化知识,完善团干部的知识结构,使团干部成为适应我市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复合型人才。二是加强实践锻炼。对团干部适当“加压”,通过安排具体、实在的工作,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鼓励团干部结合工作实际大胆创新、大胆探索,提升他们的业务素质。
第三要转变团干作风。要通过经常性的学习教育和开展各类帮扶、献爱心等活动,使团干部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做到心系青年、服务青年,充分调动和发挥青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赢得青年的信赖和拥护。
第四要加强团干管理。通过全面实施团干个人档案制度、谈话诫勉制度、考核排位制度,来切实加强对团干部的管理。
(四)加强团员先进性教育和正面引导,努力塑造青年良好榜样。
一是要加强共青团员先进性教育。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开展基层团组织先进性教育。要针对性地抓住农村青年身边的典型,诸如科技致富能手,科技应用标兵,自学成才的模范等一些人和事,树立好典型,树立好标杆,让广大青少年看到身边的旗帜,看到其先进性,学有榜样,赶有标兵,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使团组织继承光荣传统,永保共青团的先进性。
二是要加强对农村青年进行正面引导。各农村基层团组织要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方式,变管理为服务,变政治说教为典型示范。可以组织青年团员进行科技培训,使他们拥有一技之长成为青年星火致富带头人,充分发挥青年人接受新事物快的特点,让他们在技术应用、推广、转化中发挥作用,引导和帮助广大农村青年成才致富,使他们成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发展先进文化的代表。
【关于乡镇公务员的调研】推荐阅读:
关于乡镇干部队伍管理的调研报告09-18
关于对乡镇农民增收问题的调研报告10-13
关于进一步深化乡镇机构改革的调研报告09-10
关于乡镇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工作调研方案10-15
关于乡镇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工作调研报告10-24
关于加强乡镇领导班子队伍建设调研报告09-27
关于乡镇职能转变的几点思考09-30
关于进一步加强乡镇党委建设的意见07-27
关于创建规范化乡镇卫生院的申请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