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活的浪花绽放——浅述体验在作文中的运用

2022-09-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生活犹如泉源, 文章犹如溪水。”没有生活, 就没有作文。作文是人的现实生活的反映。《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 “引导学生关注现实, 热爱生活, 表达真情实感”。“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但学生缺少的不是生活而是对生活的体验, 当学生对现实生活有了真切的体验, 他才会将这种体验用文字记载下来, 形成作文。惟其如此生活的浪花才能在学生的作文中绽放。因此, 让学生学会体验生活积累生活素材, 借助体验搭起作文与生活的桥梁才能让作文教学真正回归生活。

1“心”入生活, 多角度观察体验

体验是一种包含感受、情感、理解、联想、领悟等诸多心理成分在内的复杂的心理活动。鲁迅先生说过:“如果创造, 第一需要观察。”把两者相融, 就是观察生活。教师善于引导学生到生活源头活水中汲取, 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 “于一言一动之微, 一沙一石之细”, 练就学生发现美的慧眼, 丰富素材。

1.1 开放五官, 感受生活

多姿多彩的生活是学生习作的源泉。作文教学中, 教师可以大胆开放课堂, 从学生的生活积累出发, 引导学生勤于观察生活, 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 从而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关注。在观察中, 要求学生能够调动视、听、味、嗅、触等感官去感知客观事物的色彩、声响、芬芳等各种属性, 由此而生览物之情或触景生情等。与此同时, 还要学会把自己的情感与意念自然地融入山、水、日、月、花、草、树木之中, 让客观事物都染上主观色彩。要善于展开丰富的想象, 从而创造出情境美。看看、听听、摸摸、动动、闻闻、尝尝, 这样开放五官, 多角度感受生活可以增强观察效果, 学生的体验才能更丰富真实。

1.2 移情观察, 体验生活

在作文教学中, 我们应树立生活的大作文观, 努力做到生活作文化, 作文生活化, 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发现美, 描绘生活展示美, 创新生活创造美;引导学生快乐地体验生活、感悟生活, 从生活中获取新颖的情感素材。而要做到这一点, 我们必须指导学生用情趣观察法移情于物进行形象思维, 指导学生要对生活进行形象的感受。说得具体一点, 就是要指导学生带着自己的情感去关爱万事万物, 形象地去体验生活、观察生活和分析生活。大自然的一景一物, 都可以为诗人所驱遣, 所寄寓情怀。“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举杯邀明月, 对饮成三人”。在这里花、鸟, 乃至天上的月、杯中的影, 这些无情之物, 在诗人的形象感受下, 都成了有情有趣之物。

2 在具体的情境中体验

心理学认为, 情境是对人有直接刺激作用, 有一定的生物意义和社会意义的具体环境。从实质上说, 写作就是对在此之前的各种情境的回忆—再现—筛选—描述—再创造—升华的过程。学生的生活主要是“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教师可以在学生熟悉的生活中创设情境, 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验积累写作素材。

2.1 在家庭生活中体验

教师要认真选取对学生成长具有典型意义的活动情境,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 确定具体的情境, 引导他们用心去体验家庭生活, 如除夕之夜, 家庭音乐会 (故事会) , 生日聚会, 爱看球的爸爸, 爱唠叨的妈妈, 奶奶迷上了“开心农场”, 第一次学做饭 (洗衣) , 和爸爸下象棋, 爷爷 (奶奶) 生病的日子……并注重引导学生在作文中表露真情实感。

2.2 在校园生活中体验

校园生活情境蕴涵着丰富的教育因素, 教师要认真选取具有鲜明的教育性、情趣性和带着学生生活气息的情境, 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在校园生活中, 发现闪耀着心灵美地光辉地人物和事件, 如热心助人地好同学, 奋力拼搏为班级争光的运动员, 尽心尽责一丝不苟的值日生, 勤练基本功的舞蹈队员, 辛勤工作但默默无闻的门卫师傅……感人的形象, 亲切而熟悉的面孔, 使学生深深地感受到校园生活美、人物美……从而进入“心有所思、情有所动, 而后有所撰作”的境界中去。

2.3 在自然生活中体验

大自然以其无与伦比的审美价值, 唤起学生心灵的感应与共鸣。我国的山川自然由于多取人文景观, 能使学生在获取自然美感的同时, 又激起丰富深厚的人文情愫及对历史沧桑的感受, 对祖国家乡的热爱, 对民族文化的认同, 对英雄伟人的怀念, 对道德人格的联想……更为重要的是, 由于自身的活动参与, 学生所面对的自然都成为他的“作品”, 都打上了他们的意志、品格的烙印。

3 在活动中体验

杜威说:“人们最初的知识, 最能永久令人不忘的知识是关于‘怎样做’的知识。”为此, 教师就应当遵循儿童获取知识的“自然途径”, 为学生提供一定的环境, 使学生“由做事而学习”。体验是“亲自”感受到的心灵境界, 是主体从自己的内心情感出发, 积极主动地去体验生命及其价值。相比于听别人说或静止的观察, 亲身参与活动是形成活动体验的最重要的途径。对于学生来说, 教师带领学生走入生活, 参与各种实践活动, 在活动的亲历中, 更容易形成学生丰富的情感体验。

3.1 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

体验的重要特征是亲历性, 亲历既包括亲身经历, 也包括亲“心”经历。只有亲历, 才能触动人的心灵深处, 才能产生情感、生成意义。学生在亲历研究的过程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是作文宝贵的素材资源。例如:在学过《中秋咏月诗词三首》以后, 学生提出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古诗文中经常写到“月”这个意象?笔者让学生围绕这个问题分组展开调查研究, 学生借助网络和图书馆查阅古诗文中写月的有关内容, 通过研究分析, 了解了月意象的深刻内涵, 并以调查报告的形式呈现出来。学生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对“月”意象有了深刻的体验, 并在写作中能根据文章的需要恰当地借助“月”抒发自己的情感。

3.2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喜欢娱乐、热爱活动是学生的天性, 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是学生们喜爱的。在教学中, 开展适合学生心理和年龄特点的课外活动, 把作文、活动融于一体, 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 充分激发学生思维, 满足学生的成功欲望, 让学生体验强烈的挑战性和竞争性, 例如, 笔者曾结合我们家乡的特点, 组织学生进行有地方特色的作文采风课外活动, 习作前, 笔者先指导学生查阅记载家乡乡土文化和历史情况的《宿迁县志》、《乡土教材》等文字资料;组织学生动手收集新编家乡的故事传说、人物奇志, 了解家乡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变化。在此基础上, 笔者紧扣家乡的特色, 带领学生游览家乡的自然景观, 参观雪枫公园、乾隆行宫、项王故里、花卉园艺基地、骆马湖风景区等。让他们感受家乡人文景观自然美、风情美、建设美, 体察家乡巧夺天工、艺人辈出、风景优美的实情实况。

上一篇:影响公路工程造价的主要原因及应对措施分析下一篇:饭店企业成长机制分析与成长战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