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父爱回归孩子的生活作文

2024-07-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让父爱回归孩子的生活作文(精选14篇)

让父爱回归孩子的生活作文 篇1

明天,是孩子们提前陪爸爸一起过父亲节的日子。从上个星期开始,我就和孩子们一起设计邀请卡带回去送给爸爸们。

今天,我写了一首儿歌来歌颂爸爸,教孩子们学说,其中有一句是“上班工作真正忙,回家还要陪我玩”。努努嚷嚷着说:“我爸爸是个大懒虫,一回家就玩电脑的!”

这下可好,孩子们一个接一个控诉爸爸:“我爸爸老是喜欢抽烟”“我爸爸假装拿不动,所以就不拿重的东西”“我爸爸都不陪我出去玩的”“我爸爸还要和我妈妈吵架呢”“我爸爸最喜欢看电视了”„„居然,在孩子们心目中,爸爸的形象如此差。的确,在亲子教育中,爸爸经常缺席,他们的缺席理由很简单也很理直气壮:忙!

前不久新浪网跟进了一项相关调查,“什么原因导致了父教缺失?”调查显示,“生活压力大,男性忙于赚钱养家”排在第一位,69.2%的人选择此项;其次是“男性的职业压力更大,无暇他顾”。

网上有一个孩子向父亲提出请求:“爸爸,我向你借一天,陪我玩一次,长大后我会还你100天。”这个孩子的父亲是一名长途车司机,每天早出晚归,有时甚至一连几天不回家。从孩子记事起,就一直过着少有父亲的生活。孩子说:“我想问爸爸,难道地球离了你真的就不转了吗?”

父教缺位的另一个原因在于观念。中国家庭长期以来有“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管孩子被认为是母亲的事情,爸爸不插手“内务”。

今天早晨,有位孩子的妈妈跟我说孩子爸爸不肯来,她动员了好多次都无果。甚至那位爸爸还说:“别听她们的,烦不烦啊。”

也确实如此,工作18年了,每次班级里召开家长会,到会的大部分是孩子的妈妈,有人戏称家长会是“妈妈聚会”,而平日与老师沟通的也多是妈妈们。不过,话要说回来,今年带的这班孩子中间,有几位爸爸非常值得称颂,平时对孩子耐心又细心,每次家长会也会陪同妈妈一起来参加。无疑,这几个孩子是最幸福的。

让父爱回归孩子的生活作文 篇2

关键词:新课标,作文,回归

中学生作文与做人脱节,思想与生活剥离,内容空泛虚假,这应该不是一个新鲜话题了,但伴随着新一轮课改的实施,这一现状如不及时解决,恐怕作文教学也将会成为一潭“死水”,而我们培养出来的也只能是一批只会讲假话、大话、空话的“人才”。

然而,这又不能怪到孩子们的身上,我们的作文教学,常常是用范文引导学生,用写作技巧指导学生,很少引导学生观察社会,思考生活,造成学生写起作文来纸上谈兵,看起来慷慨激昂,也很有文采,但实际上掩饰不住内容的苍白、空洞。很多人写文章时,里面如不来点儿名家名言似乎文章就不“文化”。其实,对于一个善于描绘生活的人来说,平实、平常的文字一样充满灵性,并深入人心。余秋雨的文化散文就是很好的例子———引用需要深厚的文化底蕴,才能引用自然、贴切。即便这样,如果过多引用,缺乏自己独特的思考,这就陷入一种写作套路。

一位美国教师给她的学生出了这样一道作文题:找出自己希望从事的职业,访问一位真正从事那个行业的人,针对未来的职业写一份报告,并在班上演讲。这道作文题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关注未来,实实在在地引导学生思索自己的人生理想,做、思、写有机结合,综合培养了学生调查、抉择、思维、交际、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等多种能力。

这样看来,中国语文应试教育的危害就是,背诵的东西、记忆的东西太多,引发学生思考的,关注现实生活的东西太少。写作文对很多语文老师的教学来说,甚至变成有空子可钻的套路模式,只要主题思想不违背主旋律,引、议、联、结式的套路就成了万能钥匙,许多语文老师不像“园丁”,更像“庖丁”。他们能熟练地将一篇出色的文学作品“打死”,将其变成一头毫无生趣的“死牛”,然后再拿出制作标本的认真劲儿来教学生。

让缺席的父爱回归 篇3

我急忙叫来儿子,第一部分题要求孩子答:“父母中,谁教会你绑鞋带,谁带你放风筝,谁告诉你摔倒了要自己爬起来……”儿子握着笔一格一格打钩,每一格选的都是“妈妈”,我的心里漾出满满的甜蜜。

第二部分,要求家长选择:“孩子的心事会告诉谁,孩子的性格与谁相近,谁为孩子鼓掌最多……”儿子不假思索,飞快地打钩,所有的题答完,依旧是同一个答案—妈妈。此时我心中再度洋溢着无限骄傲。

比照评分标准,我乐滋滋地算分,以为会得到最高分,结果出乎意料令我咋舌,我只得了50分,结论更是触目惊心—“您的孩子严重缺乏父爱,这将会影响孩子的心态,造成性格缺陷。”

不错,孩子确实有些内向,也很胆小,我以为等他长大些自然会好,现在才明白,这根本不是年龄的问题。

现在回想起来,老公离孩子越来越远,不是因为他不疼爱孩子,而是“笨手笨脚”的他被我屡次“红牌罚下”造成的。所以,有关儿子的大事小事,我一手包揽,儿子也习惯了事事找我。

我没想到自己这样辛苦、这样努力,给孩子的却是一份残缺的爱、一个不健康的成长环境。如果不是这个测验的提醒,我不知道要到何时才会发现,孩子幼年的记忆里已经缺失了一些宝贵的东西。

孩子的成长,是一次又一次美丽的盛典,父亲和母亲都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没有人可以缺席!我决定改变现状—黄昏时,我鼓励老公带孩子去散散步;假期,我让老公带着孩子去度假村玩,捉小鱼、爬树、躺在山坡的草地上看云……

我发现,儿子变了,他不再怕黑,不再怕虫子,不再动不动就哭。学校老师说,打疫苗的时候,他平静地站在最前面,有个小女孩,吓得瑟瑟发抖,他在一旁鼓励这个女孩。

面对儿子的变化我倍感欣喜,老公却接到通知被调往西部油田,坐火车要两天才到。和孩子刚刚靠近,又要分开,这一回,更在千里之外。儿子听到爸爸要走,用漫画书挡住眼睛,轻轻啜泣。在送别的站台上,老公教儿子一遍遍背诵他的手机号码。

此后,父子俩常常通话很久,直到儿子告诉我:“爸爸说,他要听着我长大。”听着孩子长大,无论何时何地都会耐心倾听他心里所有的声音。这,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情。

七天长假,我带儿子去看父亲。儿子终于见到了爸爸工作的地方,钻塔、野营房、用电热杯煮的挂面,都让独生子感到新鲜不已,一出门就是茫茫戈壁,牵着爸爸的手,儿子认识了胡杨树、坎儿井,看到了大漠圆圆的落日,甚至经历了一场昏天黑地的沙尘暴。

不久,老公又接到通知,要转调哈萨克斯坦。这次,儿子没有哭,他自作主张跑去邮局买了很多信封和邮票,他与爸爸相约,每周通一封信,把彼此的消息告诉对方。

让父爱回归孩子的生活作文 篇4

“我……没审好题……这些题太容易让人出错了……”

“什么?再说一遍!你看你,还有没有学生样!我的脸都让你丢尽了!人家能考好,你为何不行?”说着,您冲着面前的桌子猛地一拍,那可怜的小饭桌立刻敲斜着倒下去了。

上个月,我让您给买双篮球鞋,因为我爱上了篮球。您本来答应了的,说锻炼好身体很重要。可就在我们要出发时,您提出要检查一下我的作业。我递给您本子,您指着其中一道题说:“这个,应该再加上一句话,否则会扣分的。”我接过作业本看了看,随口说:“不就两分嘛,我老师说了,这是赏分的题。别哕唆了,我们快走吧。”

您劈手夺过本子,使劲摔在床上,对我大吼道:“有本事自己挣钱买!就知道虚荣,穿得再好考不上高中也白搭!以后再这么不上心学习,自己光着脚!”

让父爱回归孩子的生活作文 篇5

音乐是孩子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元素,更是陪伴每个人度过一生的不可缺少的部分。幼儿的生活中有了音乐才快乐,音乐更能将幼儿的童年变得美丽、多彩。在淡化学科、追求整合、探究主题活动的今天,但是在教师与家长中听到了这样的声音:孩子们的学习兴趣高了、动手能力强了,知识面广了,更能说会道了,但是歌声少了。在孩子们中听到了这样的声音:阿杜、周杰伦的歌我都会唱的。真正陪伴孩子们的音乐更少了。这对孩子的和谐全面发展而言似乎缺了些什么!于是我开始重新审视音乐活动,在头脑中重思考与新构建全新的“音乐教育观。”:必须让音乐回归幼儿生活,更要音乐装点音乐的生活。

一、让音乐活动的目标关注幼儿的生活

在实践中我认识到:音乐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追求一学期孩子们会唱了几支歌,会跳了几个儿童舞,会做几个音乐游戏,而应该是将音乐教育的目标定位于关注幼儿的生活:即注重幼儿对生活中美的敏感性,培养其审美情感的体验和表达能力,促进其人格的健全与和谐的发展。其中强调的有两个问题:一是审美感受,我们教师应该借助音乐让幼儿发现体验生活的美。二是表达创造,教师重视幼儿审美表达与创造能力的发展。应创设环境并鼓励幼儿在音乐活动中自由自在的表达对美好生活的态度、情感与追求。最终在音乐与幼儿生活的链接中实现幼儿的全面发展。

二、让音乐活动的内容走入幼儿的生活

在新课程的大背景下,在一个个轰轰烈烈的主题中,音乐活动显得很苍白、孤寂。在原先的音乐活动中很少有恰好适合该主题的音乐,更少有梳理主题经验、提升主题情感的音乐。于是我在思考,应该优化音乐教育内容:音乐教育内容应当置与主题情境下,最富有美的意蕴,最能体现童趣和最富有时代精神。

为了能实现自己的想法,于是自己尝试寻找、更多的是改编创编音乐。如:在《多彩的秋天》主题中,由于季节的内容更多的是偏向科学、社会的领域,在认识季节特征的同时如何让幼儿感受秋天的美丽、体验对秋天的情感?为此,我又从孩子对秋天的兴趣与视角出发,使用家喻户晓的传统歌曲《小娃娃跌倒了》《小小鸡》的旋律,改变成与秋天有关的歌词《听》,《秋姑娘》,歌词中除了有秋天的季节特征,还有欢迎秋天、四季轮回等内容。我在设计这歌词时是在:将主题内容注入音乐的前提下,非常注重从孩子们的`生活感兴趣的事情中去捕捉创作音乐内容,使幼儿在主题音乐中进一步感受着生活的丰富多彩!

为了能更好地开拓音乐活动的内容,发挥音乐在主题与幼儿发展中的独特作用,于是我经常采用仿编音乐活动的形式,既让幼儿将在主题中获得的经验运用到新的音乐情境中,又能使音乐教育的内容更加鲜活,吸引幼儿的主动参与。例如:在动物大世界的主题活动中,选择《让生活更美好》这首歌曲引导幼儿运用自己主题中积累动物生存环境的经验,仿编了各种保护动物环境的歌曲。如:留一片花园给蝴蝶,留一片雪地给企鹅,留一条小溪给小鱼,留一片大海给海豚。在仿遍的过程中,常常借助文学、绘画、表演等艺术形式,还原艺术与世界的有机联系,恢复艺术内部以及其他学科的沟通。让音乐回归了幼儿对生活的认知经验与直接感受,主题中的音乐既满足着幼儿个性化表达、学习,并且使幼儿发现生活美丽!

三、让音乐融入幼儿的各种学习

面对二期课改,面对整合的教育理念,我在思考,以儿童的整体发展为中心将音乐与其它各各学科个领域之间相互支撑。将音乐融会贯通于各种活动中,在各种学习中发挥音乐本身的对幼儿内心的感染性、对幼儿个性化表达表现的鼓舞性、借助音乐帮助幼儿更充分地认知、理解与创造。发挥音乐的优势萌发幼儿的情感,促进幼儿的发展。

我尝试在其它活动中,自然地融入音乐。例如在综合活动“动物亲情中”,在幼儿欣赏动物一家之间相亲相爱情景时,我配上了动画片狮子王的音乐。借助缠绵、舒缓的音乐,深深地把动物之间的爱印在了孩子们的心头,孩子们被音乐打动,更具体地感受了“爱”这一说不情、摸不着的情感。这时音乐的融入既渲染了学习活动的气氛,更提升了活动本身的意义,促进了幼儿认知、情感、交往、生活态度等综合发展。

四、让音乐活动环境还原幼儿的生活

创设还原幼儿生活的音乐情境,让幼儿置身于艺术化了的生活中,感受生活化了的音乐,这样能让音乐装点幼儿的生活,使幼儿生活更快乐,甜蜜。

1、在角色扮演中找到音乐的生活原型。

我尝试着通过音乐还原幼儿的现实生活,自己将此方法称为:情境陶冶。即创设还原与幼儿生活的情境,让幼儿在角色扮演中将自己生活的经验运用到对音乐的感受中,从音乐中萌发情感,建构新的音乐经验。由于音乐中帮助幼儿找到了生活中的原形,音乐就是在讲述着生活中一个又一个的孩子们自己的故事,孩子们就是在表现生活中的事情,同时更能理解和表现音乐。音乐使孩子们体验着生活中的甜、酸、苦、辣。

2、创设源于生活的视听音乐环境

视听感官是艺术活动的主要感官,我在主题背景下的音乐活动中强调发挥音乐本身的听觉功能,并借助视觉给音乐赋予生命。自己将此方法成为:动感体验。即为音乐配上响应的画面,使幼儿在抽象的音乐与具体的生活画面的结合体验中,将生活经验与音乐进行自然链界,促进幼儿产生敏锐的审美感知,诱发审美创造的火花。幼儿在视听中形象地聆听着音乐,发现着音乐的变化,感受着音乐与生活的联系,音乐让幼儿对生活充满着积极的幻想与期盼!

让父爱回归孩子的生活作文 篇6

数学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广泛的应用性,虽然有人会觉得数学很枯燥,但是如果能够全身心投入地对数学进行钻研,就能体会到数学自身所具备的魅力和数学学习的乐趣。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数学,让学生能够充分感受到数学的生活现实化,并鼓励学生自编习题。这样,学生就能对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有一个全面的感悟和认识,充分认识到数学的魅力所在,进而爱上数学,爱上数学学习。

有人曾经说过:“只有教数学的人被数学的魅力深深地吸引,学数学的人才能被数学的魅力而深深地打动。”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想让每个学生都能爱上数学,并对数学抱有一种长期的浓厚兴趣,我们必须要努力使他们体会到数学本身所具有的魅力。受年龄限制,小学生的注意力持续时间并不长,如果教师采取简单直白的讲解,势必会让学生感到数学极为枯燥,丧失学习兴趣。而由于生活能够给学生带来很多乐趣,使他们觉得轻松、自在,就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他们创造一种愉悦的学习氛围,因此,只要教师努力将学生的数学学习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我们的数学教育就会散发自身独特的魅力,吸引学生投入其中,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注入满满的生机和活力。

一、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数学

很多人对于数学的认识就是“计算”,学生也觉得数学就是做题。但是经过了新教材的熟悉和使用,笔者对数学有了很大的改观,其实,从数学本身来讲,它并不是简单的“数字符号”,而是有着更为丰富的内涵,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它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思考和应用,目的是要将数与形的规律挖掘出来,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一)生活是数学的根源

在现实世界中,数学是生活的一小部分,如果脱离了生活,数学就会犹如无根之木、无源之水,丧失了自身存在的价值与魅力。同时,人类的生活是与数学无法分割的,否则人类的发展就会停滞不前。为了使学生切实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关系,笔者就经常督促学生写一些数学日记或周记,让他们记录下在生活中所发现的数学问题。在日记中,学生记录下了自己的认识和发现,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数学具有文化价值

和其他学科一样,数学也是客观世界规律的一种反映,它也是人们用来探究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种有效的工具。教师不能以各种习题来误导学生对于数学的体会,而是要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所具有的文化价值与社会价值,通过生活去对其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进行体会。教师要做的不仅是要让学生学会学习,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使他们能够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将数学这一改造自然的工具进行有效的运用。

二、让学生感受数学的生活现实化

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些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的情境和机会,使学生感到数学是很亲切的,它与生活是相互融合的,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数学,发展他们的求异思维,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积极进取的精神。

(一)以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银行利率、促销优惠、依法纳税等词出现在了六年级的教材上。有些学生对于生活常识比较缺乏,很难理解这些题目:利率是什么?打几折的东西才是便宜的?这些问题都是学生需要通过生活才能了解的。有人曾说,现在的学生,如果闭门读书,就很难学好数学。确实如此,现在的数学问题都与生活联系得非常紧密,教师要从思维模式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和引导,使他们能够了解生活常识,逐步学会建立数学模型,将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

(二)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体会数学的生活价值

数学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他们创设一些真实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进行六年级上册“圆”的学习时,笔者向学生提出问题:大家都见过自己家的自来水管,你们知道为什么自来水管是圆形的吗?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见到过其他形状的自来水管?这一问题有着浓厚的生活气息,一经提出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他们议论纷纷,都想要说出自己的看法。本课的教学内容就很轻松地融入到了趣味浓厚的生活情境之中,学生对于新知识的`学习产生了很大的兴趣。

(三)促进学生的多感官参与

课堂教学要想收到良好的效果,教师就要努力使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开口说、仔细听、认真做、开动脑筋对知识进行探索,这一要求不仅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相符,还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提高他们对于知识探究的兴趣,活跃课堂氛围,使学生的应用意识得到更好的发展。

如进行“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学习时,我从家里带来了一包饼干,并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分饼干的情境:一天,猪妈妈拿出三块饼干来给三只小猪分。猪妈妈先分给猪大哥一块,猪二哥说:我要两块,一块不够我吃的。于是,猪妈妈就将第二块饼干分成四份,给了猪二哥两块。猪小弟不干了,嚷嚷着说:我要3块。于是,猪妈妈把第三块饼干分成了6份,给了猪小弟三块。三只小猪都觉得妈妈给自己的才是最多的,于是很开心地吃了起来。同学们,你们觉得哪只小猪吃的最多,哪只小猪吃的最少呢?老师这里有一些饼干,你们来自己动手分一分好不好?

三、鼓励学生自编习题

数学知识的应用是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抽象的概括,使他们能够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认识生活,促使学生对世界的认识能得到逐步提高,进而有一个质的飞跃。笔者经常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和知识去将生活中的问改编为数学习题,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意识。

如学习“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时,小林同学就自己编了一道习题:今天姑妈一家三口要来我家吃饭,我家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和我,一共5个人,吃饭的时候应该摆几幅碗筷呢?这样,将生活中鲜活的题材引入数学课堂上,让学生在知识中去体验、去理解,他们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会随之得到有效的提高。

让数学回归生活让生活走进课堂 篇7

一、让数学生活化

数学教学要源于现实, 扎根现实.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数学与人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 将教学内容和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相结合, 创设情境, 设疑引思, 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熟悉的生活中学习数学, 理解数学, 从中体验到探索的愉悦.

1. 导入生活化, 诱发学习动机

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 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导入, 让学生感受数学无处不在, 能提高学生亲近数学的热情, 诱发学习动机.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 编了这样一个童话:一天, 猴妈妈拿了3个同样大小的饼, 她把3个饼分别平均分成了4份、6份、8份, 让3个孩子分别取其中的2份、3份、4份.话音刚落, 三只小猴瞪大了眼睛望着妈妈, 好像在说:妈妈今天怎么了, 分得各不相同, 以前妈妈可从不偏心呀.猴妈妈看透了孩子们的心思, 笑着说:“孩子们, 妈妈的分配公平吗?为什么?想想你们就知道了.”这时, 我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三个圆纸片, 分别平均分成了4份、6份、8份, 然后取其中的2份、3份、4份进行比较.这样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掌握新知架设了台阶.

2. 例题生活化, 体验、感受数学

知识是前人在生活中积累的经验或是总结出的规律, 而教学目标是为了掌握规律及学习发现规律的方法.教学中必须让学生了解知识发生的过程, 但40分钟毕竟有限, 因此教者要引导学生善于捕捉、获取、积累生活中的数学知识.我们可从多方面“找”数学素材和多让学生到生活中“找”数学, “想”数学, 真切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例如, 红彤彤的糖葫芦学生都买过吃过, 我利用学生这一熟悉的生活经历, 作为学习有余数的除法的素材.在学习小组里, 每人领一袋山楂 (10粒) , 分别按每串2粒、3粒、4粒、5粒、或6粒等情形动手串糖葫芦.同样的10粒, 由于串法不同, 结果也就不同, 出现有的正好串成几串 (如每串2粒可串成5串或每串5粒可串成2串) , 有的串成几串还余几粒 (如每串3粒, 串3串余1粒) 等不同现象, 由此导出有余数的除法, 揭示“余数”的本质特征, 帮助学生建立数学认知结构.通过选取“串糖葫芦”这一生活素材来构建“有余数除法”的教学意义, 学生感到现实、亲切, 有助于学生在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3. 练习生活化, 体验、感悟数学

学生学习数学是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的, 是一种必要的日常生活工具.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联系、运用于生活实际, 可以促进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形成, 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在学习数学时, 只有紧密联系生活, 让孩子在生活中、在活动着的环境中操作练习, 才能促使孩子运用已有经验探索数学知识, 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从而对数学产生兴趣.

如在教学“可能性”后我设计了这样的练习:

(1) 太阳 () 从西边落下.

(2) 鸟 () 生活在水里.

(3) 一个星期 () 有7天.

(4) 明天 () 下雨.

生活化的练习, 使学生体验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 增强了学习数学的动力和信心.

二、让生活数学化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结合校情、班情实际生活情景, 开展实践活动, 让生活数学化.

1. 一日活动“数学化”

在日常生活中, 我们发现学生无时无刻不在与数学打着交道, 数学教学对学生的生活有着独特的影响.在学生一日活动中, 我们注意引导学生去发现数学、学习数学、运用数学学生来学校后, 引导他们说说每个班有多少人, 每班来了多少人, 并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当学生在玩耍时, 可以引导他们数数参加每个项目的人数, 通过统计增强了学生的数学运用意识;还可以说说花草的数目、形状、颜色;学生在玩彩纸时, 他们会按形状、颜色分类等, 学生在轻松自然的一日生活中获得了数、形、量的知识和经验, 增强了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2. 家庭生活“数学化”

学生来自各个家庭, 其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思维方式等各不相同, 引导学生去发现、去交流家庭生活中的“数学”, 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我们运用谈话、午间、放学时间请学生讲讲自己家中的人数, 交流家中的住址、电话号码, 甚至父母的手机号码, 说说各自家中电视的频道数目与感兴趣的内容, 谈谈家中的用电、用水量, 这些内容拓展了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天地.

3. 社会生活“数学化”

社会生活“数学化”, 就是要带领学生走出校园, 走进社会这个广阔的天地之中, 引导孩子运用数学这个生活工具观察社会, 了解社会.外出参观, 我们请孩子观察来往的车辆数并对每辆车车轮的不同数目进行统计;进入菜场就让学生尝试着帮菜农算钱;参观超市就让孩子去了解物品的单价, 观察营业员的收银情况.这类活动, 不仅大大提高了孩子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 为其将来的社会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让小学生作文回归生活 篇8

【关键词】小学生 作文教学 回归生活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6)01-0124-0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生作文是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可见,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应重在拓宽学生的习作思路,让学生说真话,写真事,表达真情实感,使他们乐于表达,自由表述。因此,教师应建立“生活本源”的教学理念,将作文教学回归生活。

一、丰富活动,激发创作欲望

为了丰富学生的学习活动,我们把每周五的晨会课定为“新闻发布会”,新闻发布的内容一周前先告诉学生,让他们利用一周的时间去搜集相关的资料,然后在小组中进行整理、交流。周五新闻发布会上,学生们都能围绕相关的主题进行新闻发布,畅所欲言,滔滔不绝。除次之外,每天上课前五分钟,我常常选择与学生生活关系密切的话题,通常采用“聊天”的形式指导。例如在“手足口病”肆虐的日子里,全校师生都在紧张的环境中学习生活。作为教师的我,及时抓住这一契机,让学生谈在手足口病流行日子里的感受,并要求学生用笔把它写下来,用他们的眼睛和内心记录了这段难忘的历史。

同时,在语文课上,我利用教学资源有意识地搞一些他们感兴趣的、喜闻乐见的表演活动,来激发他们“乐写”的兴趣。

二、关注社会,体验生活

要想积累这些生活素材,学生就得做个生活的有心人,用自己的“慧眼”细心观察,善于发现,学会思考,同时学生可以组织多种校园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其中的快乐。让他们在体验生活乐趣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爱心,集体精神,提高他们和别人的合作交往能力。

(一)社会生活中的体验

作为教师应该给多点学生自由,引领他们走进社会,接触各色各样的劳动者,了解各行各业在社会生活中的意义,体验劳动的艰辛与价值,体验劳动成果的快乐与满足。比如说,可组织学生开展“当一天小交警”、“清洁队跟班一日”、“我是售货员”、“我是小记者”等活动,增强学生自律意识和升华学生热心助人的情感。笔者读小学五年级的时候,老师要求我们放学后给街上店铺的招牌找错别字,找出越多越好。通过这个实践活动,我们发现了很多店铺的招牌或者名称都是有错别字的,这不但巩固了我们的识字基础,而且使我们多了一份对生活的关注。

(二)大自然中的体验

好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引领学生走向自然,不但符合他们的心理需求,还可以看祖国河山,听鸟兽虫鸣,为写作积累丰富的感性材料。笔者在琼海大路青天小学实习期间就有这种深切体会,我们通过郊游的形式让学生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学生在那里野炊,参观、玩耍,获得了大量教科书上所没有的第一手材料。这种开放式作文教学得到很多教育者的认同,它不但为学生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素材,激发了学生写作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提高了学生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使他们从小在体验中形成健康的体魄和高尚的情操。

三、作文教学手段生活化

要想激发学生兴趣,教师在作文教学时最好能使用一些工具,给学生一个惊喜,或者再现生活画面,使学生如临其境,激发回忆,创造想象。

(一)利用图片、简笔画或生活物品来进行教学

利用图片、简笔画或生活物品来进行教学。这个方法既通用又实用,它适合所有地区的作文教学,简单又方便,利用这些工具多少都能激发学生好奇、探索欲,同时也能起到定格生活瞬间的作用,能激发学生对物品和已有生活的对比,形成不同的感受,诱发习作兴趣。

(二)利用现代教学媒体进行教学

现代教学媒体在作文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现代教学媒体的形象性、虚拟性、再现性等特点能把学生熟悉或不熟悉的、感性趣的、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通过直观,生动的画面反映出来,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多媒体能化抽象为形象,化静态为动态的特点,充分刺激了学生的感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弥补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感知距离。如,烧烤回来要写作文时,我将学生烧考时照的照片做成课件,再现生活场景,让学生欣赏,唤起学生的记忆,在兴高采烈的观看氛围中,学生畅所欲言,那么根据体验,他们习作时就有话可说,有话要说。

四、让学生写生活随笔

一般地说,学生的生活圈子是有限的,一天中大多数时间都是在校园里度过的。因此,教师一味地要求学生写整篇文章,会让他们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中高年级的学生平时可以进行学写随笔的练习。随笔的特点是随兴所至,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不拘形式,不限文体,不计篇幅,心意所向,笔触所至,贴近生活,无被动之困惑,有随意之乐趣。倘若学生平时能按照这样去做,平时多记日记,多写片段,让自己的感情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不仅可以得到一种精神享受和乐趣,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写作水平。

随笔可以选择适当的时刻——轻松的课余,悠闲的饭后,观赏游览过后,天气突变时,比赛胜利那一瞬间。当灵感到来之时,翻开随笔本让心声倾吐,任情感奔涌,尽情地书写自己的耳闻目染、喜怒哀乐,心之所思,思之所得,情之所动,时学生成为自己思想感情的主人。

让思想品德课教学回归生活 篇9

湖北省天门市干驿初级中学 李洪祥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学;生活

摘要:回归生活是《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核心理念。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应巧设情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注重践行。这样做,有助于提高思想品德课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强调,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要回归生活。怎样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坚持回归生活的理念。笔者在《学会合理消费》的教学中作了一些尝试。

《学会合理消费》是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七课第三框的内容。本框有两个目题。其内容比较零碎,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如果照本宣科,难以有较好的教学效果。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在课前搜集到了一名中学生小丽的一些消费行为和小丽家的一些消费账单。征得小丽及其家人的同意,在本框的教学中,我就让学生对小丽的这些消费行为和小丽家的消费情况进行分析讨论,从中学会合理消费。为此,本节课我引导学生开展了以下6个活动。

活动一 多媒体显示小丽家两张消费账单

然后让学生对账单中的内容和数据进行分析,使学生懂得,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消费选择越来越多样化,消费观念也在发生变化;人们更加注重通过消费提升生活品质,追求更加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活动二:小丽因举报他人印刷盗版书籍,获得奖金1万元。她想让其增值,但又不知道怎样让其增值。你有什么好的主意?(多媒体显示)

学生思考回答上述问题,引导学生要树立理财意识,让学生知道一些理财的基本知识,并懂得:学会理财,是我们必备的生活技能。

活动三:星期天,小丽和妈妈一起去街上买些自己需要的东西。然后播放以下两个镜头。(多媒体显示并配音)

镜头一:小丽看到一双非常漂亮的运动鞋,便对妈妈说:“我们班里的好多同学都有这样的运动鞋,我也要买一双。”妈妈:“看一看价格,多少钱一双。”小丽:“呦,挺贵啊,八百多呢!”妈妈:“你的购物清单上有运动鞋吗?”小丽拿出购物清单看后说:“这上面没有运动鞋。”妈妈说:“你有两双运动鞋,没必要再买运动鞋。”小丽:“给我买一双嘛。”

镜头二:商场里的某个柜台正在降价销售棉袄。小丽见一些人正在买棉袄,便对妈妈说:“我也想买一件棉袄。”妈妈说:“你已经有3件棉袄了,再买棉袄没有必要。”小丽说:“这棉袄这么便宜,机会难得,买一件拿回家放着以后再穿嘛。”

七嘴八舌:小丽的言行中,哪些是理性的?那些是非理性的?简述理由。(多媒体显示)

学生思考回答上述问题,引导学生归纳出合理消费的第一条原则:消费之时要理性,把钱花在关键点。

活动四:多媒体播放视频。视频的主要内容如下。

妈妈说:“吃午饭的时间到了。今天你想吃点什么呢?”小丽说:“难得出来一次,就去高档饭店好好享受一下吧。”妈妈说:“高档饭店很贵的,还是去一家经济实惠的小饭店吃吧。”小丽说:“前些日子,我们班的小艳过生日,她邀请几个好朋友在一个高档饭店吃了一顿饭,花了一千多块钱呢。”妈妈说:“小艳我认识,她家的经济条件也不是很好,她怎样会有这么多钱呢?”小丽说:“她向同学借了很多钱,现在只好用自己的零花钱慢慢还。”

议一议(多媒体显示):1.小丽想去高档饭店去吃午饭是否有具有合理性?为什么?

2.小丽的妈妈认为应该去经济实惠的小饭店吃午饭,这是否表明小丽妈妈太小气?为什么?

3.小艳过生日请朋友吃饭花了一千多元,这样消费是否是适度的?为什么?

4.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后,是否意味着不要节俭?为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以上4个问题。各组交流讨论的结果后,引导学生归纳出合理消费的第二条原则:适度消费不浪费,反对奢侈要节俭。

活动五:多媒体播放视频。视频的主要内容如下。

小丽和妈妈去了一家经济实惠的小饭店。吃饭时,小丽发现不少客人在使用一次性木筷子,便对妈妈说:“这个餐馆在使用一次性木筷。”

说一说:大量生产和使用一次性木筷有何危害?(多媒体显示)

然后让学生思考回答上述问题。接着让学生看一则材料。

多媒体显示:我国森林覆盖率仅为16.55%,仅相当于世界森林覆盖率(27%)的61.3%。然而我国却是出口一次性木筷的大国。我国北方的一次性筷子产业每年要向日本和韩国出口150亿双木筷子。此外,我国市场每年消耗一次性木筷子大约450亿双。4000双木筷就毁掉一颗生长20年的大树。

然后让学生算一算:我国每年生产600亿双木筷子,要毁掉多少颗树龄为20年的大树?

学生得出答案:要毁掉1500万颗树龄为20年的大树。

教师及时点拨: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为了保护生态平衡,我们应该拒绝使用一次性木筷,使用环保的替代产品,树立绿色消费观念。关于这方面的知识,教材中作了一些介绍。请同学们阅读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回答有关问题。

议一议(多媒体显示):1.绿色消费的含义、重点分别是什么?

2.绿色消费有什么好处?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进行绿色消费?

学生回答以上问题后,引导学生归纳出合理消费的第三条原则:绿色消费记心上,保护环境利健康。

活动六:多媒体播放视频。视频的主要内容如下。

小丽和妈妈在街上行走,妈妈问:“今天还有什么东西要买?”小丽说:“前几天老师跟我们介绍了几本好书,我想去书店买几本。”

多媒体显示:小丽去书店购书是为了满足自己哪方面的需求?

学生回答以上问题后,引导他们归纳出合理消费的第四原则:精神需求更注重,生活品质可提高。

最后,我让学生将本节课归纳出的合理消费的四条原则进行复述,并说一说自己在今后的生活应该怎样合理消费。

[分析与反思]

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回归生活,这不仅是教学的本质需求,更是教学的价值追求。“回归生活”实际上是要求思想品德课程从知识体系中走出来,关注儿童及其生活,帮助儿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力求使教学更加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本节课较好地体现了思想品德课教学回归生活的理念。

第一,巧设情境。从一定意义上说,所有教学活动都是在特定的情境中进行的。因此,在教学中创设一个适合教学和学生发展的情境是非常必要的。本节课中,我精心设计小丽及其家庭在理财、消费方面的情境,并巧妙地将这些情境串并起来,形成了一组相互具有某种联系的情境,能有效地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的理解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第二,贴近生活。《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是最重要的道德学习方式。教师要善于利用并创设丰富的教育情境,引导和帮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与感悟,在获得情感体验的同时,深化思想认识。教师还要为学生提供直接参与实践的机会,提高他们道德践行的能力。”可见,《课程标准》十分重视初中生的生活体验,主张在教学中让学生在鲜活的生活中体验、感悟、内化,从而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因此,我们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应贴近生活,与学生真诚对话,让亲历体验。本节课中,我所创设的情境,都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情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师的提问也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愿意思考和回答这些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学生通过对生活的各种问题的思考和感悟,明白了很多道理,消除了很多疑惑,从而有利于促使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品德的形成和发展。

第三,注重践行。《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思想品德课程将正确的价值引导蕴涵在鲜活的生活主题之中,注重课内课外相结合,鼓励学生在实践中进行积极探究和体验,通过道德践行促进思想品德的健康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创造条件,促进学生的道德践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感悟和理解社会的思想道德价值要求,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行为习惯。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非常注重对学生行为的引导。比如,在学生学习了有关绿色消费的知识后,让学生说一说应该怎样进行绿色消费;在“拓展延伸”环节,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的知识进行自我反思等。这样做,促进了学生的道德践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让童谣走进孩子的生活 篇10

——二年级语文X+1小结

识字教学小学低段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和重点,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1-2年级 “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其中800个字会写”。低学段识字量大大增加,既是教材的亮点,也是教学的难点。可是当前低段识字教学却存在“高耗低效”的问题,即教师花了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教学,然而学生的识字兴趣不浓,识字效率不高,生字的回生率也是居高不下。

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我们二年级组语文老师以儿歌为载体,充分发挥儿歌的优势,将儿歌与识字教学有机结合,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增加学生的识字量,增强学生的识字能力,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1、拜歌为师 读准字音(1)利用儿歌

纠正方言音

语文课程标准的识字要求中指出:要正确识记常用字的读音,注意常见、常用、易错字的读音。我们地处农村,受地方方言的影响,平翘舌音、前后鼻音很难区分。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可以把这些前后鼻音、平翘舌音的生字编成儿歌,让学生经常反复地进行朗读。时间一长,让学生便能准确地读出生字的读音,很好地区分它们的平翘舌音、前后鼻音。

【案例】在汉字中,凡字根一致的,不管读音是否相似,一般情况下,前后鼻音、平翘音是一致的。比如“艮”字是前鼻音,由“艮”字,加上不同偏旁后组成的字——“银”“很”“跟”“根”等,不论读音是否相似,都是前鼻韵。再比如:“良”字后鼻音,而带有“良”字部件的“粮、娘、朗、浪、狼”等字都是后鼻音。同样平翘音也具在相同的规律,如:“子”是平舌音,由“子”字加上一个偏旁组成的“仔、字”也是平舌音,“中”是翘舌音,带有“中”字的“种、冲、钟”等字也是翘舌音。因此在学习这类生字时,我们可以把它们进行归类,找出规律,然后把它们编成儿歌,进行专门练习。下面几首是笔者在教学中自编的儿歌:

方访放房芳纺 ———四四方方一座房,房里住着纺织娘,高高兴兴去采访,不见她来只见房,房里种着一株花,芳香扑鼻满房飘。

跟根很朋蹦棚 ——小朋友跟着妈妈去凉棚,棚外很热棚下凉,枝叶茂密树根深,蹦蹦跳跳真高兴。

澡操燥躁——有水去洗澡,有手去做操,有火空气燥,有足脾气躁。儿歌朗朗上口,符合儿童的记忆规律。利用儿歌既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学习的浓厚兴趣,又能使他们轻轻松松地区分前后鼻音,平翘舌音,纠正学生的方言音。(2)借用儿歌 区分多音字

语文课程标准的识字要求中还指出:要注意多音字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读音。所谓多音字,就是同一个字有几个不同的读音,而且代表着几个不同的意义。因此,在识字教学中,多音字的教学也是不容忽视的。

在教学多音字时,有的教师经常采用的是据词性定音法,据词意定音法,但这些方法对于低年级来说,难懂难记。有的老师在教学时,直接告诉学生多音字有几个读音,或让学生直接说出读音组个词。以为这样就让学生很好地掌握多音字,但当多音字换个语境,学生又把它搞错了。为此在识字教学中,本人经常运用儿歌教学法辨别多音字。即把多音字分别按不同的读音,各自组词,然后把这些词语编成一首儿歌。

【案例】多音字在低段教材中虽然不多,但学生很易出错。在教学中,如果通常采用多音字组词,或给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等形式,学生兴趣不大,而且把多音字放在具体的句子中仍然还是分不清。在课堂上我采用“串词成歌”的方法,效果不错。

例如:在学习多音字“乐”时,我先让学生给“乐”组词,学生组出“音乐、乐曲、乐器、快乐”等词语,接着我把学生的组的词编成一首儿歌:(乐yuâ lâ)音乐课上听音乐,听完音乐唱乐曲,唱完乐曲打乐器,音乐课上真快乐。学生读得兴致勃勃,在欢乐的氛围中将多音字的儿歌中的不同读音都读正确了。

在复习的时候,我也经常把多音字归纳出来,然后让学生用它们来串写儿歌,从中挑选出一个写得最生动,最容易记的儿歌,作为全班学生复习多音字的资料。学生创编出了一篇篇佳作:(都dōu dū)北京是首都,你首都,我爱首都,他爱首都,我们都爱首都。我们都是中国人。

(着zhe zháo)看着窗外,听着雨声,心里着急,想着妈妈,在外打工,多穿衣服,不要着凉。

(干gān gàan)我的妈妈爱干活,扫庭院拖地板,洗碗筷擦桌子,收拾屋子整理房,爸爸夸奖真干净。

在教学多音字时,采用这种“串词成歌”的方法,不仅能让学生更准确地掌握多音字的读音、理解多音字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含义,而且能使学生在语言表达时,在考试时应用起来更加得心应手。

2、交歌为友 掌握字形(1)辅用儿歌

认识象形字

中国汉字源于象形字,然后发展到会意字,最后升华为形声字。教材的识字内容也是遵循了汉字自身的发展规律编排的。因此教学象形字是识字教学的起步。象形字是构成形声字的重要的部件,象形字的掌握直接影响以后会意字,形声字的掌握的正确性。这些象形字虽然具有实物的形象,与图形非常相近,笔画简单,容易识记,但很多象形字中往往存在着至关重要的一笔。如果忽视这一笔的教学,会为以后认识会意字,识记形声字埋下隐患。因此在教学这类象形字时,教师要能够根据象形字的特点,结合具体的实物,直观的图形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创编一些浅显易懂的儿歌进行教学。

(2)运用儿歌

领悟会意字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提出,要根据汉字本身的规律,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培养识字能力。在汉字中有不少会意字,我们在教学生识字时就要根据会意字本身的规律进行教学。所谓会意字,就是会合两个以上的意义表示一种新意义的合体字。根据会意字的这一特点,在识字教学中我们可以把它们串编成儿歌的形式,让学生识字,这样便能事半功倍。

学生在课堂中运用创编的儿歌进行识字,让学生了解会意字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汉字组成的,而且知道会意字的意思就是这几个汉字意思的组合。这样的儿歌不仅读来朗朗上口,既易学又好记,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强了识字的趣味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了识字效率。

(3)使用儿歌

识记形声字

汉字大多数都是合体字,形声字占百分之八十以上。形声字兼有表音和表意的特点。在小学阶段,学生学习最多,接触最多的就是形声字,大多数汉字形声字的部首表示一个字的意思,声旁表示一个字的读音。形声字的教学重点在于“形”。教师在教学这类字时,可以根据形声字的特点,先分析形声字的表意功能,如“三点水”与水有关,“木字旁”与树木有关,“草字头”与植物有关,再把一个个抽象的汉字演化成一首首小儿歌,有效地帮助学生学生记住字形。

在教学中,教师根据形声字的特点,从形旁和声旁着手分析,引导学生通过创编儿歌的形式掌握学习形声字的方法与规律,不仅增强了识字的趣味性,而且让学生在记住这些汉字的同时,也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形声字”的“声旁多表音,形旁多表义”。

正向引导 让孩子的爱心回归纯真 篇11

乐善好施、扶危济困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已经传承并发扬了数千年。国人将之作为一种快乐和追求,作为一种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 俗话说得好: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我们自小都在接受这样的美德教育,我们也一直用这样的词汇教育我们的孩子。然而,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这种美德、气概却走调了。

“真、善、美”是人类生活的最高境界,其首要的前提是“真”。没有“真”,“善”和“美”都只能是空中楼阁。打着“善”的名义,行欺骗公众、追求名声、谋求利益之实,此种行为就是“假、恶、丑”。

面对虚假的时候,人们内心的那种敏感、愤怒和不接受,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社会和公众对“善”心向往之的表现。对这些行为不应止于“不接受”,我们要声讨,对丑的、恶的、假的也要进行谴责和抵制,而不能漠然视之,甚至纵容这样的现象横行无忌。否则,真正的善良与爱心之举就会受到质疑,我们所要弘扬的社会“正能量”将会变味。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如果不把颠倒了的东西纠正过来,这个社会就会是非混淆,正邪颠倒;孩子们就会分不清对与错,看不清是与非。如果每一个人都把自己当做一个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看客,那些沽名钓誉、利令智昏者的黑手可能会再次伸出,也许会变得更加肆无忌惮;我们天真无邪的儿童可能就会再次作为演戏的道具任人“摆设”,而这些玷污孩子心灵的“能量”就会像原子裂变一样发生。

在目前法律监管空白的情况下,相关政府机构管理部门应介入调查其真实目的,帮助大众更好地看到其虚伪面目,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唯有如此,才能让含苞待放的花朵竞相健康快乐地开放,绽放出更耀眼的光芒;让“真、善、美”在全社会发扬光大,与孩子们一起成长。

某杂志主编:抵制虚假新闻,还孩子正能量

虚假新闻破坏社会诚信。一些策划公司和个人屡屡玩弄公众的情感和爱心,一次又一次地冲击社会信任底线。这样一次次的欺骗,只会让人心更冷漠。更为可怕的是对孩子幼小心灵的摧残,他们天真无邪的灵魂受到了玷污,他们的爱心被有意或者无意地给“绑架”了。

社会对孩子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策划者如是说:“因为清洁工真的很辛苦,所以我们觉得应该站出来,为他们说一句话,让更多的人关注这样一个群体”。照片拍摄者则称,“做了一件好心的事,却不被社会理解,真的很让我们伤心。”之所以造假是为了“唤醒人们的善心”。

教育家别林斯基说过:“爱是鉴别教育的尺度。”给孩子以真正的关爱,向他们传递正能量,是教育孩子的起点和基础。关爱下一代,凝聚传递正能量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作为媒体,有责任让孩子们看到更多真的、善的、美的东西,譬如某报刊策划推出的《实地见证·雷锋正能量——全国寻访25位雷锋班班长》就是一种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作为公民,有责任遵守“热爱祖国、孝敬父母、关爱他人”的基本道德准则,弘扬主旋律;作为政府,有责任把媒体更好地规范管理起来,把公民基本的道德素养迅速提升起来。

某儿童教育专家:家长应坚守底线,以身作则

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作为社会生活重要缩影的家庭也必将成为“正能量”的培育沃土。为清洁工撑伞的女孩被拉来“表演”,置身其中而不自知。在她看来,自己的撑伞善举“至诚”而“伟大”。而家长举手之劳获取了一笔意想不到的“不菲收入”。这些“至诚”、“伟大”的殿堂如同建立在沙丘之上的,在正义面前必将土崩瓦解。

我们常说,“身教重于言教”。童心是一颗由父母用爱的乳汁哺育而成的晶体。面对虚假新闻与社会道德滑坡,一个沉甸甸的课题摆在家长面前:我们要向孩子们传输什么样的“正”能量?究竟要怎样教育好孩子呢?

家长就应该以身作则,成为社会正能量的“携带者”。在孩子面前,家长首先要努力成为拥有“正能量”的人,乐于助人、积极向上,不管是对家人,对他人,还是对社会都要充满爱心与信任。不管是谁遇到困难,还是遭遇挫折来袭,都要坦然面对。作为家长,应当引导孩子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常言道,细微之处见精神。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身上自然就会充满“正能量”。

家长要做到身正为“范”,首先自己要练就一双“火眼金睛”,能够准确地辨别出社会上各种丑恶现象的本质。同时应教给孩子明辨是非的本领,帮助他们分辨“真、善、美”与“假、恶、丑”。

后记:正向引导,让孩子的爱心回归纯真

让习作回归生活 篇12

然而, 如今学生的习作却脱离了真实的生活。例如, 《我的妈妈》 题目极为平常, 而学生的习作却极不平常。大部分学生的“妈妈”竟交上了“华盖运”:或“发高烧”, 或“离婚”, 或遇“车祸”, 甚至得了“不治之症”……简直是一次“造假”大比赛。如何让学生们从“假话作文”中彻底地走出来呢?如何让学生的习作回归生活呢?笔者下面谈谈几点体会。

一、关注学生的生活视角

生活中的学生大多能说会道, 有很强的表现欲, 可在本该最能让其大展拳脚的作文上, 他们却“英雄无用武之地”, 究其原因, “无话可说”“无事可写”, 真是这样吗?其实, 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也充满了新奇的事物和自己独特的情感和体验。学生在把心里话说出来的时候得到肯定, 学生才敢于说真话。这使笔者想到一名学生的作文:

我有一个懒爸爸, 每天躺在床上呼呼睡大觉, 什么事儿都推给妈妈做。一天早上, 我和妈妈叫他一起去操场锻炼身体, 他把头摇得像拨浪鼓。还有一次, 我叫他吃早饭, 可爸爸还在睡懒觉, 嘴上含含糊糊地应着:“噢!”可就是不起来。日子一天天过去, 爸爸的肚子也一天天地大起来, 拍拍它就像敲大鼓。爸爸呀爸爸, 你再这样下去可要变成一个猪爸爸。

这篇洋溢着特有的原始、稚拙、可爱特点以及新奇、大胆的想象习作, 许多有经验的语文教师看了却都要发愁, 这样的文章如何转入“一次难忘的经历”“思想觉悟的提高”然后“卒章点题”?三年级学生领悟不到一系列作文的“秘诀”, 不知道“乖巧”地制造种种“有意义”的故事, 如拾到钱包交给警察叔叔, 阅读某一本经典之后豁然开朗, 如此等等。总之, 他们的经验适应不了与“正规”形式配合的主题。

再如, 在某报举办的儿童童话比赛中, 所有稿件大多有成人修改的痕迹, 而儿童应有的天真、稚嫩、自然的语言以及新奇的大胆的想象却见不到了。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生活视角, 作文就是反映学生自己的生活, 表达自己的情感, 说自己最想说的话, 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种种事情都可以成为习作的内容。对此, 叶圣陶老师曾说过, 生活犹如泉源, 文章犹如溪流, 泉源丰盈, 溪流自然活泼泼地昼夜不息。这就是说当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情绪的储备达到了比较丰满的程度, 心中的写作欲望就会逐渐萌动和强化, 在成熟到呼之欲出、不吐不快的时刻, 受到教师的恰当点拨和某种灵感的诱发, 就会不可抑制地发生通过文字倾吐心绪的冲动。故此, 习作训练不要急于用文体的框架去束缚学生, 不要急于教他们开头结尾、谋篇布局之类的习作套路, 而首先要引导他们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观察, 领悟思考, 获得认识。然后激发他们的表达欲, 讲真话, 抒真情。写什么, 怎么写, 给他们充分的自由。把学生当作有独立价值的人来肯定, 而不是依附于成年人的定义、概念而存在。教师不能用一种标准去统一学生无比丰富的感受与想象, 用优良等级去判定学生的幼稚与纯真。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生活视角, 还给学生看的权利, 让学生对自己的判断产生自信心, 久而久之, 养成习惯了, 有了兴趣, 有了热情, 这样学生的习作才会有个性, 有创造性, 才能体现真实的生活。在这个基础上再适当做一些方法的点拨, 也许由此可以走出一条习作学习的康庄大道来。

二、引导学生体验生活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有了源头, 才会不息地流出真实的水来……这源头很密切, 很广大, 不用外求, 操持由己, 就是我们充实的生活。教师要引导学生走向社会, 深入生活, 体验生活, 让真实的生活唤起学生真实的感触和无限的遐想。

1. 指导学生观察生活

现在的学生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好奇心也是很强的, 但由于其生理、心理特点, 他们还不善于认真观察、留心体验。因此, 教师平时要引导学生留心身边的事物, 并随时做好记录。

例如, 为了感受石榴, 笔者允许学生上课观察石榴, 吃石榴, 让他们最大限度地调动各种感官, 用眼看, 用口尝, 用鼻嗅, 用手触, 自由自在地去感受, 无拘无束地倾吐。

再如, 开学第一天, 班长曹秋雨发书时, 不知为什么张亮的语文书封皮破了, 他脸上露出不愉快的神情。正当曹秋雨不知所措的时候, 丁菊眨了一下眼, 立即把自己的语文书和张亮换了换。这件事虽小, 但反映的却是一件舍己为人的真实材料。于是笔者立即让学生写了一篇题为“让书”的习作。同学们细致地描写了丁菊让书的情景, 并合理想象了她的内心活动。

2. 组织学生开展活动

学生的实践活动也是学生体验生活、获得习作素材的有效途径。教师在活动后要组织学生讨论, 回忆活动过程, 谈谈自己的感受。在学生踊跃发言的基础上再让学生把活动的内容写下来, 学生就觉得一吐为快, 写出来的文章生动, 有真情实感。

例如, 笔者要求学生在课堂上用毛笔写“福”字, 并到大街上将所写的“福”字赠送给行人, 并记下其中几名学生的话:

“我对爸爸说, 万一‘福’字送不掉, 就带回家用它包压岁钱。我爸说, 就你的字呀, 包猪肉还差不多。”

“我写的时候, 我妈说不像写毛笔字, 像在画画, 她还写给我看呢。我觉得也不怎么样。”

“我妈等我写完, 看了又看, 微笑着向我伸出大拇指, 还叫我多写一张, 给她留着。”

……

再如, 开展“帽子节”活动, 笔者让学生们利用各种各样的材料设计一顶顶新颖、时尚、实用的帽子, 进行帽子时装表演, 举行帽子推销会等活动。在活动中, 学生们动手、动脑, 充满了热情和激情, 在参与中, 他们有了更多自己的感受和发现, 完全能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用自己的方式写出来。再如, 笔者顺应学生爱玩的天性, 开展游戏活动, 在游戏中, 笔者为学生制造一个又一个“兴奋点”, 让他们在游戏过程中玩得尽兴, 又写得轻松。

这样写出来的作文, 不但内容充实, 语言通顺, 而且用词恰当, 感情真挚。通过作文教学实践, 笔者深深体会到, 作文素材来源于生活和实践, 只要学生平时留心观察, 注意积累, 就一定能写出真实、生动、感人的作文。

3. 利用生活小剧场, 再现生活情境

笔者结合生活中的停水现象, 让学生演一演:你怎么知道停水了, 此时家人的反应各有什么不同, 在排成长龙的提水队伍中, 你注意到哪些人, 他们说些什么, 做些什么?说一说停水给你的生活带来什么困扰, 又是如何解决的?这样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生活剧”极受学生欢迎, 他们从最初的由教师提供“剧本”到后来的自编、自导、自演, 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加深了对生活的体验和感受, 强化了对生活原型的认识, 无形中也影响了学生对生活的关注, 学会多角度观察、分析、思索生活, 还给作文训练以本来面目。源于生活, 表现生活, 充分发挥学生在作文训练中的主体作用。

4. 在社会生活中丰富见闻

让学生走出课堂, 认识社会, 引导学生把目光投向广阔的生活空间, 鼓励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热爱生活, 感悟生活, 从自己的生活宝库中挖掘写作素材, 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 不断地开拓他们的眼界, 丰富他们的生活内容。例如, 组织学生卖报纸、当文明劝导员、进行市场调查……因为他们亲身参与, 亲自体验, 获得了第一手感性材料, 落笔心中有数, 将带给自己切身体验和感受的生活写进文章, 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丰富习作内容, 这样无疑激发了他们的兴趣。他们在轻松愉悦中, 在最自然放松的状态下, 调动所有的感官去注意、观察、发现、追忆、想象、感悟、剖析, 用文字、图片, 甚至录音、摄影等方式及时记录生活的精彩:引起他们关注的心情故事、新鲜发现、“焦点”新闻、意外事件、瞬间灵感、学校、家庭、社会……此时下笔, 自然笔下有情, 文章自然有血有肉, 充满真情实感。

三、鼓励个性化的生活写实

学生体验了生活, 积累了习作素材后, 语文教师还应当鼓励和引导学生用自己个性化的语言, 不拘形式, 自由地把自己的认识和体验写出来。那么每个丰富多彩的个性对生活的感悟是各不相同的, 所迸射出来的火花, 也应该是千姿百态的。

一名同学这样写火:快过节了, 妈妈在炉子前煮海带, 蓝色的小火苗在向妈妈微笑。锅煮得高兴了, 向着妈妈吱吱地唱着歌。

一名同学这样写老师:听妈妈说人人都有弱点。我问:“李老师有没有弱点?”妈妈说:“有, 他比较胖, 如果瘦一点对他的身体会有好处。”妈妈说得对, 我和他的看法一样。

一名同学为了表达高兴的心情写道:我一想到马上要见到姐姐了, 就高兴得在床上打滚, 滚呀, 滚呀, 一直滚到累为止。

学生只是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感觉, 只要是他们自己大胆的表述, 是他们个性化的生活写实, 教师都要给予肯定以及较高的评价, 慢慢地他们会把习作当作乐事, 就会努力地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去习作, 作文水平也会不断提高。

四、提供交流机会, 给予成功体验

学生的一篇篇习作要有表演的舞台, 就要提供机会让他们才华尽显, 让每名学生都领悟到成功的乐趣, 《标准》 也提出, 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 与他人一起分享习作的快乐。的确, 作文交流, 可以沟通思想, 引起共鸣, 产生令人陶醉的感觉, 诱发写作激情。所以, 每次习作结束, 笔者基本采取让学生大声自豪地将自己文章中的好词、佳句、美段奉献给大家, 召开“新闻发布会”推荐好文章, 让小作者“答记者问”等形式与同学交流。交流不断, 写作不断, 引导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分享成功的快乐。与此同时, 定期或不定期地举行个人习作展, 开辟阵地为学生的作文提供尽可能多的发表机会。学生的作文可以在班级的“习作大擂台”“加油站”上亮亮相,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作文竞赛, 积极投稿, 组织学生出好习作汇编等这一系列的做法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热情, 还能收获自信、快乐、激情等比写作更重要的东西。

生活是习作的源泉, 因此, 作文教学应该回归走生活化的道路, 引导学生时时留意生活, 观察生活, 体验生活, 不压制学生的思想, 不限制学生的手脚, 鼓励学生自主表达自己熟悉的生活, 真正做到用我心思我事, 用我口抒我情, 用我手写我口。

总之, 真实是文章的生命, 生活是文章诞生的摇篮, 让学生尽情抒写自己的喜怒哀乐, 从写作中享受思想和言语创造的乐趣!让他们的习作回归真实的生活!

摘要: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也是语文教师关注的焦点。在作文教学中, 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更多走进自然、走进生活的机会, 进而获得更多的真情实感。

关键词:关注,体验,写实

参考文献

怎样让孩子感受健康生活的快乐 篇13

从“赖床猫”变成早起的“晨型人”

讲述人:小丽宝宝:宁宁年龄:4岁

因为全职在家带孩子,我有空时通常熬夜上网、玩游戏。宁宁受我影响,从小也养成了晚睡的习惯,每天将近12时才上床睡觉。这个习惯以前一直没觉得不妥,直到宁宁上幼儿园。

由于离学校比较远,每天必须7时起床,可是叫宁宁起床却成了一家人最头痛的事。每天连拖带拉把睡眼朦胧的宁宁拽起来,在出门前还要大哭一轮,这样折腾下来,基本每次都是最晚到校的,既错过了吃早餐,也没能参加集体操。

这样一直持续了将近一年,突然一天放学后,宁宁回家跟我说,以后一定要去学校吃早餐、做早操,还要争取第一个到学校。我很纳闷宁宁为何有这些改变,细问下才知道,原来宁宁因为迟到已经被老师批评好几次了,其他小朋友都得大红花时,宁宁却因为每天迟到而没有得。我这才发现,自己一直不以为意的生活方式,给孩子刚刚开始的社交活动造成了影响。于是我和宁宁计划:每天早睡早起。

每天晚上我陪着宁宁21时就入睡,早上6时半准时起床,起床后先在院子里跑两圈。刚开始我确实有点不适应,甚至想过放弃,可看见儿子兴致勃勃的样子也只好跟着坚持。后面慢慢发现,早起已经成了一种习惯。自从开始早起后,每天都会神清气爽的,心情也格外好。宁宁也从那个每天迟到的“赖床猫”变成快乐早起的“晨型人”。

健康美食比零食更好吃

讲述者:于心宝宝:甜甜年龄:6岁

我从小就喜欢吃零食,什么薯片、饼干、果冻、巧克力,这些既没营养又高热量的“垃圾食品”都是我的最爱。自从甜甜上了幼儿园后,我呆在家里更加无所事事,就整天买一大堆零食,一边看电视一边吃。甜甜每天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找零食吃,我俩还经常把零食当饭吃。

由于甜甜长得很大个,所以我也一直没有意识到这是不好的生活方式。一直到学校体检时,才发现甜甜居然营养不良,而且体重超标!这可吓坏了我,一问医生才知道是因为零食吃多了,正餐吃得少,导致营养摄入不均衡,所以长了一身的脂肪却还是营养不良。

回到家后,我一度很后悔,下定决心要和零食说“拜拜”。我先从源头下手,不买任何零食回家,刚开始时真是一场噩梦,先不说自己不能吃忍得很辛苦,甜甜回家找不到零食也闹着不去学校。真把我急的团团转,却不知道该怎么办。

一天我在电视上看见教做菜的,简单又营养的菜在厨师的手中变成了很可爱的图案。我灵光一闪,想到办法了。于是我专门买了做菜的书,每天变着花样来煮菜。今天是把鸡蛋用磨具蒸成小猫的形状,明天用海苔做寿司卷……餐后零食就用水果来代替,什么果泥、沙拉、水果拼盘等,一天一个样。甜甜每天都兴高采烈吃我研究出来的健康营养食品,对零食也不再过问。这样坚持了半年,体检结果就达标了!

原来健康生活这么简单,我不但体会到研究食品的乐趣,还给女儿一个健康的环境。

健康和快乐并非势不两立

没见过几个不健康的人是快乐的,健康本身就是快乐的基础,就像俗话说的那样,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如果这个本钱都锈迹斑斑的,那快乐可想而知了。南宁市东方爱婴咨询有限公司老师卢丹映说,现在孩子的健康与快乐成了势不两立的概念,非此即彼,这很奇怪。这本身就陷入了误区,健康的生活也可以很快乐。

卢丹映说,什么东西都有个度,这就是一个平衡。像看电视、吃零食、睡懒觉,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好。电视除了娱乐休闲,本身也是一种学习知识的工具;另外,昨天没休息好,今天睡个懒觉,也可以补充睡眠。但是凡事都有个度,过犹则不及。如果看电视影响到工作和身体,如果把零食当做主食,如果睡懒觉变成一种常态,问题也就随之而来了。

健康和快乐都是人生的基础,只有在这两个基础上,人生才有价值。

健康生活习惯需要持之以恒

偶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或许不难,但许多人做事时常是虎头蛇尾,或做到一半就放弃,很难坚持。而如果家长有这样的不良习惯,也容易让孩子“有样学样”,孩子做事也没有恒心,坚持不下去。常见的例子就是孩子们堆积木时,堆到一半就突然倒了,或是堆不好就开始发脾气、不堆了。那么健康的生活习惯应该怎么保持呢?家长在教育孩子时该怎么做?

卢丹映说,教育孩子需从自身做起,如果无法有效控制自身行为,应尽量避免让孩子看到,一旦让孩子看到时,应告诉他这是不对的,爸爸妈妈以后会改进。

当孩子在坚持做某件事情遇到困难时,父母应该在以下几方面加以注意。

和孩子有个约定。孩子退缩的原因之一是兴趣减弱。家长不妨在孩子做事情之前,就和孩子讲好,如果想学就一定要有耐心和毅力,任何事情都不是轻而易举可以完成的。

做事不能有头有尾的孩子,往往意志力较差,注意力也不太集中。对此,家长不可放任不管。父母要做好表率,自己首先要求做事完完整整,不半途而废,并注意让孩子模仿,同时经常提醒孩子注意父母做事是怎样坚持到底的。要注意孩子的意志力和自信心的培养。对于意志力差和自信心不强的孩子,家长应注意激励培养他。孩子有了较强的意志力,有了不甘落后的自信心,那么做事就有了驱动力,从而想方设法做完一件事。

专家建议周末和暑假期间,家长不妨多带孩子参加些有意义的活动,这样对孩子身心成长有很大的帮助。

要想让孩子养成健康生活的好习惯,家长的监督作用必不可少,积极鼓励和支持孩子就一定能够成功。

让孩子学会生活家庭教育 篇14

良好的习惯最终要落在个体优良的外在行为上。因此,习惯的养成主要应通过行为训练和行为强化来进行。当然少年儿童的道德教育应该是一个知情意行相统一的过程。在行为的训练和强化中不能忽视其他三个方面。我们认为这12个重点指标至少包含以下基本的.行为习惯。

真诚待人:即待人有礼貌(礼貌用语、基本礼仪和礼节等)、孝敬父母(理解、尊重、关心)、尊敬师长、与自己的伙伴或同学真诚相待。

诚实守信:即说话算数、不说谎话、对别人交代的事情不敷衍了事、自己做错了事情主动承认、借了别人的东西及时归还。

认真负责:即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认真履行自己担负的职责、敢于承担责任、学习认真(听讲、作业等)。

自信自强:即生活有规律、按时作息、坚持体育锻炼、穿戴整洁、讲究个人卫生、情绪饱满乐观、敢于竞争和参与、面对困难和挫折不退缩。

遵守规则:即遵守家规、遵守班规、遵守校规、遵守队规、遵守交通秩序、遵守法律及各类规章制度、公共场合不打闹嬉戏、看比赛和演出时文明有序。

讲究效率:即做事有计划、讲究方法、珍惜时间、自我管理有条理。

友善合作:即不骂人、不打架、不歧视同学、不给别人起侮辱性的绰号、为他人着想、乐群、关心集体。

合理消费:即爱惜学习、生活用品,吃穿不浪费,不乱花钱,维护正当权益,节约水、电等资源。

主动学习:即热爱学习、学习有计划、求知有方法、学习时间有保证、课余生活有安排。

独立思考:即勤于动脑、多提问和质疑、主动与人讨论、大胆想像和联想。

学用结合:即勤于动手、参与劳动、仔细观察、注重体验。

上一篇:第11周课堂教学设计下一篇:食品监督个人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