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博物馆记录

2022-05-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参观博物馆记录

对博物馆参观人数不断上升的几点思考

【摘 要】自从国家文物局、中宣部下发了博物馆免费开放的通知以来,我国有上千家博物馆随之陆续免费对公众开放,促使博物馆参观人数不断上升。随着这一现象的出现,博物馆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文物安全遭到威胁、观众参观质量下降等。本文试着对以上几方面谈一点思考和看法。

【关键词】博物馆 参观者 影响 发展对策

博物馆是集收藏、教育、研究等功能为一体的非营利性的永久社会机构,它致力于为社会发展服务。一定程度上来说,就像书本看得多了气质自然不同的道理一样,一个人参观了越多的博物馆,那么他的品位也会越发出众,甚至有研究表明经常逛博物馆的人能变得更聪明,能够提高人的认知和情感功能。我国博物馆更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集中地,是培养国人爱国情感的重要场地,它吸引着不同的观众前来参观。尤其是国家文物局、中宣部下发了博物馆免费开放的通知以来,我国有上千家博物馆陆续免费对公众开放,这就激发了参观者的数量骤增,星期天以及节假日参观者更是人山人海,这种情况下甚至有很多人担心博物馆会成为人们“冬天取暖夏天乘凉的地方”。

针对这一现象,世界上有许多博物馆采取了应对措施,例如法国巴黎卢浮宫玻璃金字塔因它的地下厅无法容纳越来越多慕名前来的观众,卢浮宫博物馆不得不再次邀请美籍华裔著名建筑设计师贝聿铭为其扩充空间提出解决方案,最终建成了地上和地下对称的玻璃的卢浮宫金字塔·卢浮宫内倒金字塔。

但是也有许多比较著名的博物馆由于参观人数骤增对博物馆造成很大压力的现象却没有得到有效缓解,笔者在2015年4月份参观陕西历史博物馆的时候,就看到了博物馆人满为患的状况。

一 博物馆参观人数不断上升的原因

造成博物馆参观人数骤增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各类博物馆又层出不穷,有的博物馆还在进行扩建或是重新布展,博物馆的种类花样越来越多地吸引观众前去观看;其次,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响应国家的号召实行免费开放政策,这是其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再次,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百姓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民的受教育水平越来越高使得人们有追求更高精神的需求,而经济能力的提高也使他们有实力出去旅游参观。最后,博物馆宣传教育工作做得好。近年来,以重庆歌乐山烈士纪念馆为突出代表的一批博物馆,之所以能摆脱“门庭冷落”的困境,在社会上红火起来,其最主要的原因正是顺应了时代要求,把宣传教育职能摆到了主导地位,开展了丰富多彩、贴近时代精神和大众心声的宣传教育工作。

二 博物馆参观人数过多带来的影响

博物馆参观人数过多,对文物以及人身安全造成了威胁,这主要体现在博物馆的人员以及服务设施跟不上的方面,现场的治安人员忙不过来,便会有不自觉的参观者使用相机或手机闪光灯甚至抽烟、洒水等不良行为,危害文物安全,或大声喧哗推搡等又容易造成人员伤亡,这样的现象时有发生。由于人数太多,造成观众的参观质量下降,使博物馆公益性形象受到影响,这样一些观众就会对博物馆的展览感到失望,没有得到理想中的效果使他们再不愿意到博物馆中来,不利于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参观者数量的暴增,博物馆所需的空间、人员以及维护费用等越来越高,加上许多博物馆专业人才短缺,免费开放后只靠政府补贴来度日,没有找到有效的博物馆营销之路来实现自给自足,博物馆运营成本的不断增多对其发展造成了巨大压力。

面对博物馆免费开放后的问题,很多博物馆工作人员就抱怨免费政策实施得过早,认为现阶段的博物馆事业与体制还未达到免费开放的相关要求,来博物馆参观的观众素质也较低,这些都影响了博物馆利民作用的发挥,许多人对博物馆免费开放政策提出了质疑。

三 针对这些现象博物馆应采取的发展对策分析

1.博物馆应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体制

有许多人将博物馆免费开放后出现的这一系列问题归结于参观者的素质不高,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其主要的原因是博物馆的运营管理体制尚不完善。博物馆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淡季、旺季开放时间,参观人数上限,合理安排人员等。制定政策一定要在充分保证文物安全的前提下并不失博物馆的公益性。还可以设定博物馆参观预定制度,针对旅游团人员数目进行详细的设定,使博物馆内部管理井井有条,防止民众不满现象的产生;在博物馆硬件设施检修方面,博物馆相关单位需制定的管理制度,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当然,这与博物馆管理理论研究得不够成熟也有一定关系。

2.引进博物馆专业人才,提高服务质量

一个成功的博物馆,应该拥有一个从上到下的人才管理体制,在馆长负责下,各部门紧密合作,井井有条,才能保证馆内工作的正常运营。博物馆不仅要引进博物馆方面的专业人才,包括博物馆研究人员、有管理经验的人员、有市场营销经验的人员、计算机专业人员以促进馆内软件建设、文物保护方面的人才,还要引进以学生为主体的志愿者队伍,为满足越来越多参观者的要求,还要适当地增加服务人员,如保洁人员、安检人员等。

3.做好博物馆营销,扩大资金来源,改善服务设施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已开始自发地关注博物馆营销的理论和方法,并将之运用于具体业务活动中。可以预见,博物馆营销将对提升博物馆社会形象和社会教育活动效益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要更广泛地进入博物馆管理过程,成为博物馆业务的常态化环节。博物馆实行免费开放以来,主要收入是靠政府补贴,博物馆应加强自己的造血功能实现自给自足,其中博物馆可以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吸引赞助、发售纪念品以及博物馆商店等营销手段来扩大资金来源。充足的资金是博物馆提高服务质量,改进如洗手间、休息椅、存包柜等服务设施以满足观众日益增长的需求。

4.加快博物馆的数字化建设并进行流动展览

人口众多是我国的基本国情,试想如果我国13亿人口都要走进博物馆可能吗?肯定不行。那怎么解决似乎可以依赖现在先进的科技手段——数字化博物馆。随着网络的风靡,我们已能够实现不出家门就可以参观博物馆。数字化博物馆以三维立体的形式展示了活灵活现的文物,使我们一饱眼福还免了舟车劳顿、节省了开支,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这有赖于博物馆进一步加强数字化建设,使其技术更加成熟以满足不断增长的观众需求,并可以解决很多由此而带来的现实问题。

年龄似乎是影响参观博物馆频率最重要的因素,社会地位低下的年迈公众最不可能来博物馆。又因博物馆一般是建立在城市地区的,参观者多为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而那些文化程度较低的、家庭条件不好且没有机会出去旅游参观的,便失去了参观博物馆的机会。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博物馆怎样做到使民众精神上“共同富裕”呢?使用“大篷车”或者是流动展览便是不错的选择,或者对于那些坐落于县城的相对较小的博物馆可做好宣传之后,有组织地用大巴车等免费接送观众进城参观,但要注意做好文保工作。

四 结束语

博物馆真的是参观者越多越好吗?不是的。但是观众越少也不能达到它最大程度的教育职能,重要的是观众能否真正达到参观的目的,能够实现精神收获。博物馆实行免票以来,确实出现了人满为患的情况,甚至发生文物被损坏的现象,这除了与我国人口多的国情有关外,还因为我国的博物馆先前一直都没有实行免票,而且都偏贵,才会导致人们蜂拥而来。随着免票的博物馆越来越多,大众的选择越来越多,这样的状况肯定会逐步得到改善。但是持怀疑态度甚至要废止免费开放政策肯定是不妥当的,而且实践已经证明,博物馆免费开放政策能够大力拉动城市经济的增长。总之,只有使博物馆建立一整套科学完善的管理体制及评估体系,实行有效的博物馆营销手段,不断提高其服务质量,才能使其在更好地服务社会的基础上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丁福利.博物馆宣传教育职能刍议[J].中原文物,1998(1)

[2]张慧.博物馆管理工作初探[J].黑龙江史志,2015(4)

[3]陆建松.博物馆观众:调查与分析[J].东南文化,1993(2)

〔责任编辑:庞远燕〕

作者:魏亚明

第2篇:新兴信息技术在优化残障人士博物馆参观体验中创新应用的趋势

摘要:残障人士数量庞大加之教育民主化趋势日渐强盛,完善残障人士教育成为必然趋势。博物馆作为主要的非正式学习场所,是残障人士接受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不同类型身体缺陷在其参观过程面临行动障碍、获取展品信息障碍、掌握位置信息障碍、感知展品障碍及沟通交流障碍等,使残障人士场馆学习无法顺利进行。新兴信息技术的出现,在提升正常人士生活水平的同时,更加为消除残障人士生活障碍提供新契机。安全导航技术、眼控技术、室内定位技术、力触觉反馈技术、增强现实技术等新兴信息技术凭借各自功能优势极大提升了人类生活水平,并且不同技术对于消除残障人士不同生活障碍提供强大动力。因此,为实现残障人士博物馆参观无障碍,应分析不同残障人士的参观障碍,从残障人士角度出发将新兴信息技术应用于博物馆中,结合新兴信息技术各自功能特点,发挥各自功能优势,针对性地消除残障人士参观障碍,最终使残障人士参观体验实现全方位优化。

关键词:博物馆;残障人士;参观体验;信息技术;应用创新;非正式学习

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球残疾人总数已超过10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5%,更由于人口老龄化和慢性疾病的增多,残疾率还在不断上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2011)。残疾人类型繁多,主要包括肢体残障人士、视力残障人士、听力残障人士、语言残障人士及多重残障人士等。博物馆作为残障人士非正式学习的主要场所面临巨大挑战。新兴信息技术的出现为优化残障人士博物馆参观体验提供了新动力,有助于解决残障人士的各种参观障碍。将新兴信息技术应用于博物馆建设与展教支持服务中,全面优化残障人士参观体验,成为博物馆无障碍建设的首要任务。总体来看,根据残障人士的不同类型,当前新兴信息技术在优化其博物馆参观体验中的创新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面向肢体残障人士的安全导航技术与眼 控技术

在博物馆参观过程中,肢体残障人士面临的主要障碍是行动不便和获取展品信息不便。博物馆提供的相关辅助设施主要有无障碍电梯、轮椅、语音导览及APP等,但由于相关设备功能不完善、操作程序不够人性化等原因,大部分肢体残障人士的参观障碍仍未能真正消除。新兴信息技术的出现为全面消除残障人士参观障碍带来新希望:智能轮椅凭借多样化操控、安全导航功能等优势,可以帮助不同程度的肢体残障人士消除行动障碍;眼控技术凭借其易用且高效的操控方式可以帮助重度肢体残障人士顺利获取展品信息。

1.利用安全导航技术解决行动障碍:路径规划、避障与实时导航

在博物馆环境中,行动障碍主要指因肢体缺陷而无法进入博物馆或抵达展品展示处的障碍。安全导航技术通过多传感器融合和定位分析为导航提供可靠依据,为肢体残障人士挑选最优路径,保证其安全准确抵达目标展示处。

(1)安全导航技术的系统架构及其基本功能

安全导航技术一般由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定位与信息分析技术、路径规划与导航控制技术三部分构成(李雪莲,2014),其系统架构与基本功能具体如图1所示。其中,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用于确保收集数据和获取周围环境信息的准确性,为系统正确决策提供可靠导航依据。参观者在博物馆参观过程中一般处于非结构化环境,周围环境信息常为多义或不准确的,并且会随时间变化而变化,这对以轮椅为主要交通工具的肢体残障人士的行动造成很大困扰。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通过协同多种传感器将各种传感信息有效结合,来保证获取信息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为导航的实时性和避障的可靠性提供保障,从而为肢体残障人士行动提供高效且准确的导航。定位与信息分析技术主要利用传感器获取相应信息确定参考系在环境中的位置和姿态,以为进一步导航提供基础依据。博物馆主要为室内环境,对定位系统的精确度要求较高,因此采用多种定位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可以精确定位肢体残障人士在博物馆的具体位置,保证其顺利抵达展品处或展览项目处。路径规划与导航控制技术最终结合传感器获取的环境信息和定位技术确定的参考系位姿,可以实时规划可行性路径,并根据具体环境实施避障、转弯等操控,保证肢体残障人士安全且准确抵达展品处或项目展览处。

(2)基于安全导航技术的智能轮椅在博物馆参观中的应用

智能轮椅主要以安全导航技术为支撑,结合人机界面系统和控制系统实现自主导航、自主避障、防碰撞等功能,从而消除肢体残障人士抵达目标展品处或项目展览处的行动障碍。目前,博物馆针对肢体残障人士的辅助服务主要有轮椅租借和无障碍电梯,但因轮椅对道路条件要求高,无障碍电梯设置范围小、数量有限等,肢体残障人士仍无法实现无障碍化博物馆参观。智能轮椅凭借安全导航技术支持有助于解决残障人士的参观障碍。日本东京大学信息科学研究生院和奈良科技大学合作开发的智能轮椅,一方面利用超声波距离传感器和编码器确定自身位置并发现障碍物,为到达目的地制定详细路线并实时躲避障碍物;另一方面提供有人性化人机界面系统,方便四肢残障、瘫痪等重度肢体残障人士以面部表情和眼神交流形式输入命令(Montesano et al.,2010)。英国埃塞克斯大学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开发的智能轮椅,通过跟踪头部动作及面部表情输入动作命令,导航系统结合命令与环境规划路径实施导航(Jia et al.,2007)。此外,为方便残障人士操控轮椅,其人机界面还可以包含语音形式、眼控形式、脑波控制形式等多种交互形式(Tomari et al.,2012)。在博物馆环境中,智能轮椅凭借支持多种形式输入的人机界面系统,能够满足不同程度残障人士的输入需求,而安全导航技术则可以根据输入要求结合参观者周围环境,实施避障、防碰撞、实时导航等操作,消除残障人士抵达展品处和项目展览处的行动障碍,保证其博物馆参观无障碍化。

2.利用眼控技术消除展品信息获取障碍:眼控查询、眼控浏览

重度肢体残障人士因手部或上肢缺陷无法操控电子查询屏或自带移动设备来获取展品信息。眼睛作为其传输意图的主要途径,成为解决获取展品信息障碍的关键。眼控技术主要通过眼球运动操控相应设备以获取展品信息,消除肢体残障人士的参观障碍。

(1)眼控技术的系统构成及其基本功能

眼控技术主要通过眼动追踪记录分析用户眼睛的注视、跳动和移动轨迹等活动,得出用户感兴趣的区域及注意的指向和移动过程,人机交互利用以上信息实施相应操作,最终在显示屏上做出相应反馈。眼控交互控制系统一般由视线跟踪与校准模块、视线控制模块两部分组成,其工作原理是:系统首先通过红外线眼动设备捕捉用户眼动轨迹,经由红外眼动追踪设备确定被试视点的精确位置,并将其传输至眼动程序捕捉电脑即服务器,最后经运行程序电脑即客户端处理,直接在客户端呈现运行结果或将运行结果在投影屏幕上显示,具体如图2所示。其中,视线追踪与校准模块主要用于追踪和记录用户视线所集中的区域,确定关注点的精确位置(Ford,2007)。视线追踪主要用于根据角膜反射的红外线计算注视点位置。借此,重度肢体残障人士在面对感兴趣的展品想要做进一步了解时,可通过眼睛动作发布相关指令,系统通过瞳孔——角膜反射技术(PCCR)实现视线追踪,并经过专门处理算法得到残障人士关注的具体展品。视线校准则主要保证视线追踪获取眼动信息的准确性,防止眼动特征和眼动设备对注视点判断的影响。视线控制模块主要通过交互界面的区域识别和跟踪模块的相关信息,根据用户关注的目标区域完成相应操作,并在屏幕中呈现相关反馈信息。在面对感兴趣的展品时,肢体残障人士在人机界面对展品实施眼动操作,经过系统识别判定其眼睛关注的目标区域,系统分析目标区域指令实施相应操作,最终让肢体残障人士顺利获取展品信息。

(2)眼控查询屏、眼控移动设备在博物馆中的应用

电子查询屏和移动设备作为博物馆环境中获取展品信息的主要形式,结合眼控技术构成眼控查询系统,有利于肢体残障人士避免身体缺陷限制,通过眼睛进行操控来获取展品信息。目前来看,眼控技术在博物馆中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但针对残疾人领域的应用则有大量研究。《麻省理工科技评论》杂志2010年曾报道,为让手部残疾人士克服无法使用电话的障碍,科研人员正在努力研发眼控式手机技术,眼控笔记本和眼控相机等产品也相继面世,帮助残障人士克服生活障碍。来自丹麦技术大学和哥本哈根大学的学生设计的基于眼动的文本输入系统——StarGazer,能够保证残障人士平均每分钟输入3.47个单词(Hansen et al.,2008)。西班牙眼动研究人员针对残疾人上网需求设计了一款基于眼动的浏览器,并以EOG信号为基础定义了上下左右及眨眼五个动作,支持残障人士进行相应输入与浏览(Lledó et al.,2013)。在参观博物馆过程中,重度肢体残障人士无法通过肢体自主操作查询设备,面对不同展品不能获取相关信息。将眼控技术应用于博物馆自主查询屏或肢体残障人士的移动设备中,利用眼控技术,可以让他们避免肢体缺陷限制,通过转动眼球控制查询屏或移动设备,自主选择感兴趣的展品对其来源、历史、特征等进行深入了解,并通过眼控操作挑选具体信息进行浏览,甚至还可以对相关展品进行拍摄或通过社交工具分享自己的参观感受,最终消除肢体残障人士获取展品信息的障碍,进一步优化其参观体验。

二、面向视障人士的室内定位技术和力触觉 反馈技术

视障人士在博物馆参观中面临的主要障碍包括掌握位置信息障碍、获取展品信息障碍和感知展品障碍等。为此博物馆提供有触摸展品、语音导览、字幕系统等相关辅助设施,然而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存在触摸展品数量有限、辅助设备功能不完善、操作不够简洁等问题,致使视障人士参观障碍无法全面消除。室内定位则凭借高精确度定位优势,向视障人士推送在博物馆环境内的位置信息和相关展品信息;力触觉反馈技术为其感知展品提供新途径,促进了其对展品特征的全面感知。

1.利用室内定位技术帮助掌握位置信息:室内楼层导览、展品导览

掌握位置信息障碍主要指因视力缺陷无法辨别当前位置或确定行动方向。室内定位则突破了室外定位信号无法抵达室内的局限,利用与室内定位相适应的信号技术,经由不同定位方法和距离测定手段确定视障人士在博物馆中的具体位置,同时为其提供具体展品的详细位置信息。最终,视障人士可随时随地获取所处位置信息,为抵达目的地提供指引,并能快速且准确地获取展品相关信息。

(1)室内定位技术的系统构成及其基本功能

室内定位主要解决室外定位系统所用卫星信号到达地面时信号较弱,不能穿透建筑物等问题,它通过红外线、超声波、蓝牙等实现对室内空间人员和物体的定位,同样在博物馆环境中可帮助视障人士实现对具体展品和自身所处位置的精确定位。室内定位系统主要包括信号媒介、信号测量技术和位置估算三方面,其具体定位流程如图3所示(梁韵基等,2010)。其中信号媒介主要作为通信工具,保证展品或自身位置信息在定位系统中的顺利传递。为保证室内定位在不同环境中的精确性,信号媒介逐渐发展出不同种类,主要包括红外线、超声波、蓝牙、WiFi、RFID等,它们在定位精度、对外部环境和硬件设施的依赖程度、抗干扰能力、成本高低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博物馆应根据具体环境和不同需求选定相应信号媒介,保证位置信息在博物馆环境中的顺利传递。信号测量技术主要用于确定待测目标的位置信息,从原理来讲主要包括邻近信息法、场景分析法、几何特征定位法等。根据对定位精度的要求和操作难易程度的衡量,博物馆要选择相应定位方法,同时还要考虑与信号媒介的匹配程度。位置估算则最终计算并确定待测目标与参考点的相对距离,通常包括到达时间(TOA)、到达时间差(TDOA)、到达角度(AOA)、RSSI等方法,根据相应环境设施的支持、精确度和计算难易程度,结合定位方法和信号媒介选择合适的距离确定方法,最终确定特定展品即待测目标的具体位置。

(2)路线导航与展品导览:博物馆中基于室内定位的信息推送服务

室内定位作为位基服务的新兴形式,能够为视障人士提供其在博物馆中的精确位置,并为其确定行动方向提供指引。室内定位将定位技术扩展至建筑和室内空间,对定位精度的要求大幅提高。对于视障人士,室内定位不仅能判断其在博物馆中的平面位置信息,同时还能确定其三维立体位置,如判别用户在博物馆建筑中的第几层(Johnson et al.,2015)。借此,室内定位可结合导航功能为视障人士提供室内导航,为其确定行动方向提供指引,不仅帮助他们在参观过程中成功躲避障碍物,同时还可以为其抵达展品展示处制定安全路径。维多利亚皇家博物馆作为首个引进室内定位技术的博物馆,运用Wifarer移动APP为参观者提供位置感知,将相应展品展现在虚拟地图上(Fitchard,2012);史密森博物馆提供有“Tours”APP,为参观者依次提供五个展馆的导航(Haberacker et al.,2012)。此外,还可将室内定位与导览功能相结合,在精确确定展品位置的基础上为视障人士提供相关展品的讲解。比如,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引进Facebook提供的基于位置的相关展品介绍(Ann,2015);iBeacons和其他公司合作提供给博物馆参观者一款APP,当参观者靠近某一展品或展览活动时,则会为其提供语音、图片及文字等相关信息,促进参观者对展品的了解。

2.利用力触觉反馈技术促进对展品的感知:虚拟环境、真实触摸

感知展品障碍主要指参观者因视力缺陷无法认识展品形状、质地等信息,同时博物馆内多数展品禁止触摸,阻碍了视障人士感知展品的直接途径。力触觉反馈技术作为虚拟现实的交互技术之一,在虚拟环境下为视障人士提供对不同展品表面纹理、粗糙程度等特性的触觉感知,对速度、压力、惯性的力觉感知,保证视障人士对各种展品的全面感知,加深对展品的理解。

(1)力触觉反馈技术的工作原理及其基本功能

力触觉反馈技术作为虚拟现实交互技术之一,主要作用是能够为用户提供虚拟环境生成的力感和触感反馈,其主要工作原理是利用传感器测量用户的位置与姿态,通过力触觉设备合成与虚拟环境相匹配的多自由度点信号,再经过虚拟环境中的力场发生器和力信号发生器实现由电信号到多自由度力信号的转换,并向力触觉设备发布动作命令,使其向用户提供力与力矩的感知,具体如图4所示(Jacobus et al.,1997)。在博物馆环境中,系统首先通过位置传感器、速度传感器和力矩传感器等测量视障人士与展品的交互动作及在博物馆中的具体位置信息,将数据实时、准确地输入主控计算机,帮助视障人士完成对不同展品的质地、形状、重力等信息的输入。接下来,力场发生器通过空间匹配算法将力触觉反馈设备输入的位姿即视障人士感知展品的动作状态,映射成为虚拟空间代理点的位姿即相关展品的具体形态,虚拟空间代理点的位姿随操作者动作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实现虚拟展品与视障人士操作动作的同步变化。力信号发生器则主要根据虚拟展品被操作点与计算机生成的虚拟环境的交互状态进行反馈计算,并及时将反馈力的计算结果发送给力触觉设备进行输出,最终视障人士得以对展品的形状、质地、纹理、重量等形态特征形成真实且准确的感知。

(2)力触觉反馈手套在消除展品感知障碍中的应用

数据手套作为借助虚拟现实进行触觉交互的主要技术设备,结合力触觉反馈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残障人士摆脱视觉缺陷和禁止触摸展品的限制,使其在虚拟环境中实现对任意展品的特征形态的全面感知。力触觉交互设备按照尺寸和工作空间范围一般分为手指型、手臂型和全身型。力触觉反馈手套则属于手指型,其结构较小,允许活动范围仅限于手指关节舒展,有利于模拟虚拟环境下视障人士抓握、抚摸展品的感觉。它主要根据各关节舒展程度施加不同大小阻力到关节上,使视障人士体验真实博物馆环境中抓握展品的感觉。目前,力触觉反馈技术主要应用于娱乐、医疗、军事、工程等领域,在博物馆领域很少投入应用。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改装的具有反馈功能的内窥镜手术模拟系统,通过保证力触觉感知提升手术操作的真实性(Tavakoli et al.,2006);意大利Perceptual Robotics实验室研制了用于心血管手术模拟的HERMES系统(Raspolli et al.,2005);不少Android程序将触觉反馈技术应用于移动游戏中以创造逼真的震撼感,如射击游戏中某种武器的后座力或爆炸时的冲击力,或乐器应用程序中弹动吉他琴弦时的振颤感,甚至是玩过山车游戏时耳边呼啸而过的风声(如月,2012)。在博物馆环境中,同样可利用力触觉反馈手套为视障人士感知展品提供新路径,摆脱博物馆“禁止触摸”规则限制,在虚拟环境中实现对不同展品的感知,帮助他们了解展品具体形状、质地、纹理及重量等特征,最终实现对展品的全面感知。

三、面向聋哑人士的增强现实技术和手语识 别与合成技术

听力和语言残障人士在博物馆参观中主要面临听取展品信息障碍和沟通交流障碍。博物馆对此提供有声音增强系统 、字幕系统、电子查询屏和人工手语翻译等相关服务,但因实际实施与应用过程中存在支持资源内容有限、仅对部分展品有用、工作效率低、人力支持有限等问题,使听力和语言残障人士仍无法全面、个性化获取展品信息,无法顺利与讲解人员或其他博物馆工作人员沟通交流。增强现实技术和手语识别与合成技术则分别以其独特的功能优势针对性地解决了听力和语言残障人士的参观障碍。

1.利用增强现实技术排除展品信息获取障碍:虚实融合、同步呈现

在聋哑人士的博物馆参观过程中,获取展品信息障碍主要指因听力缺陷而无法获取展品讲解信息、无法感知展品相关听觉信息等。增强现实技术主要是把虚拟物体与真实环境融合,通过将虚拟数据展品信息叠加到真实环境中的展品,将展品信息以视觉形式实时呈现给参观者,同时呈现三维立体环境渲染展品,使听力与语言残障人士全面感知展品。

(1)增强现实技术工作原理及其基本功能

增强现实是虚拟现实的一个主要分支,主要实现虚拟物体与真实环境的叠加,使用户从感官上确信虚拟环境是其真实环境的组成部分。其主要工作原理是:首先经过摄像机获取真实场景信息;接着对真实场景和相机位置信息进行分析,确保虚拟物体与真实场景的准确匹配;实现准确融合后,通过特定显示设备呈现增强信息,具体过程如图5所示。其关键技术主要包括交互技术、跟踪与定位技术和成像技术(朱淼良等,2004)。交互技术以三维空间为基础,主要采用人体动作捕捉或手势识别,并辅助以语音识别、虚拟触感反馈等多模态交互技术,有利于聋哑人士能够通过多种方式准确输入相关指令。跟踪与定位技术则主要保证虚拟物体和真实场景在三维空间中位置的一致性,通过追踪和定位现实场景中的图像或物体计算出对应坐标关系,据此可以将有关展品的虚拟信息叠加到真实场景的正确位置,使聋哑人士在观看展品同时可直接获取展品相关信息。目前主要有图像实时识别追踪和基于传感器的物体运动追踪两种实现方式(钟慧娟等,2008)。成像技术总体分为平板三维显示和真三维立体显示,增强现实场景通常采用平板三维显示技术进行显示,主要通过模拟人眼视差的双镜头摄像对实景进行视频捕捉,经过相关处理,最终实现增强现实场景的3D展示。增强现实利用跟踪与定位技术保证虚拟展品信息叠加到真实场景的正确位置,通过特殊成像技术将展品的虚拟数字信息与真实展品实现实时融合,并将融合之后的图像经3D展现技术呈现给听障人士,以帮助他们实现对任意展品之相关信息的获取。

(2)增强现实APP、谷歌眼镜在博物馆场景下消除信息获取障碍中的应用

增强现实APP和谷歌眼镜作为增强现实技术便携化的重要发展趋势,通过将虚拟数字展品信息与真实场景中的展品相融合,以视觉信息形式实时呈现给听障参观者,使听障人士实现对展品信息的个性化获取。目前,增强现实技术在博物馆中的应用多采取移动APP形式,谷歌眼镜的应用则相对较少。其中,史密森国家历史自然博物馆发布有一款名为“皮骨”(Skin and Bones)的增强现实应用程序,用户通过将摄像头对准骨骼标本,可获得相应3D图像及相关细节展示(Marques et al.,2015)。荷兰阿姆斯特丹国立博物馆实施了一项名为“ARTours”的项目,参观者在参观展品的同时,使用手机可以获取展品背景信息,包括作者生平、展品介绍、他人评论等(Schavemaker et al.,2011)。增强现实APP在提升普通人士参观体验时,还可以从视觉上为听障人士获取展品信息提供支持,让他们凭借手机、平板电脑等自带设备即可实时获取任意展品相关信息。除了增强现实APP之外,谷歌眼镜作为典型的可穿戴设备,以其易用、便携、信息获取快速且准确等优势为参观者提供了个性化体验。曼彻斯特美术馆实施的“通用学习成果”(GLO)项目通过调查谷歌眼镜对参观者场馆学习结果的影响,发现谷歌眼镜通过参观者个性且便捷化的操控,可以提供深入且全面的展品信息,对参观者场馆学习结果有显著改善(Leue et al.,2015)。同样,听障参观者凭借谷歌眼镜只需通过观看展品即可在镜片上获得增强现实的展品信息,以此克服听觉上获取展品信息的障碍。

2.利用手语识别与合成技术克服沟通交流障碍:手语翻译、口语转换

在博物馆环境中,听力和语言残障人士的沟通交流障碍主要指博物馆工作人员无法理解作为聋哑人士主要沟通方式的手语,同时聋哑人士不能听到或理解博物馆工作人员的口语。手语识别与合成技术则能分别实现将手语转换为对应文字或语音,将语音转换为聋哑人士能够理解的手语,保证聋哑人士与博物馆工作人员之间的正常交流。

(1)手语识别与合成技术的系统构成及其主要功能

手语识别与手语合成分别从聋哑人士和健全人士角度出发,保证聋哑人士在博物馆参观过程中的实时沟通与交流。手语识别系统主要保证健全人士对手语的理解,根据输入形式不同主要分为基于数据手套和基于计算机视觉两种类型(Abdo et al.,2013)。基于数据手套的手语识别的识别率高但因穿戴设备而使用户活动受限;与之相反,基于视觉的识别则方便用户使用,但识别精确度有待提升。手语识别工作的原理为:系统首先将代表不同意义的手势存入数据库,通过数据手套或手势图像搜集手势动作数据,然后经过特征提取和相应算法对搜集手势与数据库中的手势做相应匹配,最后将手势代表意义以文字或语音形式输出,具体如图6所示。针对聋哑人士在博物馆参观中的沟通交流障碍,应以博物馆环境为核心将相关词汇纳入系统数据库,把基于数据手套的识别和基于视觉的识别相结合,保证手语翻译的准确性和高效性。手语合成系统则主要支持聋哑人士对普通口语或文本的理解,主要涉及文本分析与手语码转换、手语库的建立与基于手语词的手语运动合成和手语的显示等方面(高文等,2000)。其中,文本分析和手语码转换主要解决从文本或口语转换到手语过程中的基本词汇和部分词序差别,手语词库则记录每个手语词的手语运动信息,为手语合成奠定基础,最后将合成的手语以图形或图像的形式传递给用户,使其能够顺利理解手语意义。

(2)Kinect体感设备、翻译手套在博物馆参观中的应用

手语识别与合成技术常被应用于Kinect体感设备和翻译手套,实现手语和文字语音之间的相互转换,以辅助聋哑人士与健全人士的沟通交流。其中,利用Kinect体感设备实现手语识别,主要采用基于视觉的手语识别功能,用户可直接通过肢体动作完成相关指令输入,与翻译手套相比其易用性较高,但识别精准性对于满足实际应用需求还存在一定难度。Kinect主要应用于娱乐游戏领域,近几年其在手语翻译上的应用也逐渐受到关注。SEERC(The South-East European Research Centre)和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合作开展的“Kinect手语识别”项目可以实现对科索沃手语的基本翻译(Mustafa et al.,2014);微软研究院和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合作开展的关于手语识别系统的研究,利用Kinect实时动态捕捉动作和声音,以完成手语和语音文字间的彼此转换(Chai et al.,2013)。相比之下,翻译手套则主要采用基于数据手套的手语识别技术,利用数据手套和位置跟踪器测量手势在空间位置运动轨迹和时序信息,其系统识别率较高,但复杂的穿戴设备使用户活动受到限制。数据手套常用于虚拟现实和力反馈领域,近年来在手语翻译方面也受到广泛关注,为聋哑人士的沟通交流提供了进一步保障。博物馆同样可通过Kinect和翻译手套帮助聋哑人士实现手语识别和合成,以消除其参观过程中的沟通交流障碍。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以博物馆环境为依据进行相应设置,系统数据库存储手势应主要以博物馆参观话语体系中的常用词汇为主,Kinect和翻译手套需要根据不同情境、不同展品、易用性或精确度做相应安排,保证系统在博物馆中的高效运行,实现博物馆环境中手语与口语的全面转换,使聋哑人士与博物馆讲解人员及其他人员实现无障碍沟通交流。

四、结语

新兴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对于提升人类生活水平提供强大动力,更加为残障人士消除生活和学习的障碍带来新契机。博物馆作为残障人士进行非正式学习的主要场所,引进新兴信息技术消除残障人士参观障碍是保证其顺利学习的重要途径。在博物馆的具体应用中,首先分析不同残障人士具体的参观障碍,总结不同新兴信息技术功能优势,据此,对不同残障人士匹配使用相应信息技术,则能够针对性解决不同类型残障人士的参观障碍。同时,在实际实施过程中有两点需注意:一是要注重同一技术的应用可解决不同类型残障人士参观障碍,如增强现实技术在解决聋哑人士获取展品信息障碍同时,还能够帮助肢体残障人士获取展品信息,应深入把握新兴技术功能优势,保证其应用价值的最大化;二是提倡多种信息技术融合使用,以全面消除参观障碍,如将眼控技术与安全导航技术同时应用于智能轮椅,则能够在保证残障人士安全抵达目的地的同时,还能够为重度肢体残障人士操控轮椅提供便利,使其实现无障碍化参观。当然,对于残障人士参观博物馆,虽然新兴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解决其参观过程中行为方面的障碍,但心理障碍依然存在,一方面要依靠博物馆及其工作人员针对残障人士的相关设置和辅助服务,另一方面还有赖于身体健全的参观人士对残障人士的关注。

参考文献:

[1]高文, 陈熙霖(2000). 基于多模式接口技术的聋人与正常人交流系统[J]. 计算机学报, (12): 1253-1260.

[2]李雪莲(2014). 老年智能轮椅设计研究[J]. 机械设计, (4): 100-105.

[3]梁韵基, 周兴社, 於志文等(2010). 普适环境室内定位系统研究[J]. 计算机科学, (3): 112-116.

[4]如月(2012). Immersion: 触觉反馈是移动终端差异化竞争关键[EB/OL]. [2016-05-06].http://www.enet.com.cn/article/2012/0621/A20120621126734.shtml.

[5]钟慧娟, 刘肖琳, 吴晓莉(2008). 增强现实系统及其关键技术研究[J]. 计算机仿真, (1): 252-255.

[6]朱淼良, 姚远, 蒋云良(2004). 增强现实综述[J].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 (7): 767-774.

[7]Abdo, M. Z., Hamdy, A. M., & Salem, S. A. E. R. et al.(2013). C30. An Interpolation Based Technique for Sign Language Recognition[A]. El-Badaw, H., Azer, M., & Saafan, A.(2013). Proceedings of 2013 30th National Radio Science Conference (NRSC)[C]. New York :IEEE: 401-408.

[8]Ann, C.(2015). Facebook Testing New ‘Place Tips’ App, Its Location Based Recommendations Service in New York[EB/OL]. [2016-06-17]. http://www.industryleadersmagazine.com/facebook-testing-new-place-tips-app-location-based-

recommendations-service-new-york/.

[9]Chai, X., Li, G., & Lin, Y. et al.(2013). Sign Language Recognition and Translation with Kinect[A]. Chellappa, R., Chen, X., & Ji, Q.(2013). Proceedings of The 10th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utomatic Face and Gesture Recognition[C]. New York: IEEE: 1-6.

[10]Fitchard, K.(2012). Wifarer's Mobile App Doesn't Just Map the Indoors: It Maps the Objects within[J/OL]. [2016-06-17]. https://gigaom.com/2012/08/01/wifarers-mobile-app-doesnt-just-

map-the-indoors-it-maps-the-objects-within/.

[11]Ford J.(2007). Eye Control Technology[J]. Techno Talk, 16(3).

[12]Jacobus, C. J., Riggs, A. J., & Taylor, M. J.(1997). Force Feedback System: U.S. Patent No. 5, 629, 594[P]. Washington, DC: U.S. Patent and Trademark Office.

[13]Jia, P., Hu, H. H., & Lu, T. et al.(2007). Head Gesture Recognition for Hands-Free Control of an Intelligent Wheelchair[J]. Industrial Robot: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34(1): 60-68.

[14]Johnson, L., Adams Becker, S., & Estrada, V. et al.(2015). The NMC Horizon Report: 2015 Museum Edition[M]. Austin: New Media Consortium: 40.

[15]Haberacker, B., & Py-Lieberman, B.(2012). Smithsonian Announces New Visitors Guide Mobile App[EB/OL]. [2016-06-17]. http://newsdesk.si.edu/releases/smithsonian-announces-new-visitors-guide-mobile-app.

[16]Hansen, D. W., Skovsgaard, H. H. T., & Hansen, J. P.(2008). Noise Tolerant Selection by Gaze-Controlled Pan and Zoom in 3D[A]. Kari-Jouko R?ih? (2008). Proceedings of the 2008 Symposium on Eye Tracking Research & Applications[C]. New York: ACM: 205-212.

[17]Leue, M. C., Jung, T., & tom Dieck, D.(2015). Google Glass Augmented Reality: Generic Learning Outcomes for Art Galleries[A]. Tussyadiah, I., & Inversini, A.(2015).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n Tourism 2015[M]. New York: 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463-476.

[18]Lledó, L. D., Ubeda, A., & Iá?ez, E. et al.(2013). Internet Browsing Application Based on Electrooculography for Disabled People[J]. 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 40(7): 2640-2648.

[19]Marques, D., & Costello, R.(2015). Skin & Bones: An Artistic Repair of a Science Exhibition by a Mobile App[J]. MIDAS. Museus e estudos interdisciplinares, (5).

[20]Montesano, L., Díaz, M., & Bhaskar, S. et al.(2010). Towards an Intelligent Wheelchair System for Users with Cerebral Palsy[J].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Systems and Rehabilitation Engineering, 18(2): 193-202.

[21]Mustafa, E., & Dimopoulos, K. (2014). Sign Language Recognition Using Kinect[A]. Dautov, R., Gkasis, P., & Karamanos, A. et al. (2014). Proceedings of the 9th South East European Doctoral Student Conference[C]. Thessaloniki: SEERC: 271-285.

[22]Raspolli, M., Avizzano, C. A., & Facenza, G. et al.(2005). HERMES: An Angioplasty Surgery Simulator[A]. Bicchi, A., & Bergamasco, M.(2005). Proceedings of the First Joint Eurohaptics Conference and Symposiun on Haptic Interfaces for Virtual Environment and Teleoperator Systems[C]. Washington DC: IEEE Computer Socirty: 148-156.

[23]Schavemaker, M., Wils, H., & Stork, P. et al.(2011). Augmented Reality and the Museum Experience[A]. Trant, J., & Bearman, D.(2011). Proceedings of the Museums and the Web 2011[C]. Toronto: Archives & Museum Informatics:11.

[24]Tavakoli, M., Patel, R. V., & Moallem, M.(2006). A Haptic Interface for Computer-Integrated Endoscopic Surgery and Training[J]. Virtual Reality, 9(2): 160-176.

[25]Tomari, M. R. M., Kobayashi, Y., & Kuno, Y.(2012). Development of Smart Wheelchair System for a User with Severe Motor Impairment[J]. Procedia Engineering, 41: 538-546.

[26]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2011). World Report on Disability[M]. Geneva: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xi.

收稿日期 2016-09-06 责任编辑 田党瑞

作者:陈荣 梁美荣 郑旭东

第3篇:文明的记录者—博物馆

博物洽闻,通达古今。

在博物馆的长廊驻足观看,精妙绝伦的展品常常使人流连忘返。文物在历史的长河里保持缄默,却以这长久的存在与时间抗衡,书写着时代的故事,刻印着岁月的车辙。

认识一座城市,见证一种文明;了解一种文明,铭记一段历史。如果说建筑是凝固的艺术,那么博物馆便是凝聚着艺术的建筑——屹立在城市的中心或一隅,承载着城市的故事,文明的崛起,历史的变迁。

在我国,“博物”二字作为一个词出现,最早是在《山海经》中,意思是能辨识多种事物;《尚书》中称博学多识的人为“博物君子”;《汉书》中也有“博物洽闻,通达古今”的说法。到19世纪后半期,我国开始把“博物”一词作为一门学科的名称,涵盖动物、植物、矿物等知识。后来,“博物”与“馆”字同时出现,作为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的场所的统称。

在古代希腊,有一种与现代博物馆性质比较接近的专为珍藏宝物的机构,用以保存版画、珠宝、王室的旗帜和权杖以及其他珍贵饰物。至文艺复兴时期,由于收藏的内容不断扩大,这些藏宝机构逐渐使用了当时流行的拉丁文museum作为名称。伴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社会教育发展的需要,这种最初用以珍藏宝物的机构最终演化成为今天面向广大群众开放的博物馆。

世界上的文明百花齐放,多种文化流派百家争鸣。留学,是在增长知识的储备,也是在拓展文化的视野;我们,是文化的传承者,也是文化的创造者。暑假期间,海内外博物馆相继开启全新的展览主题,在此,杂志为同学们推荐几场独具特色的展览,或许它们能深化大家对于不同文明发展的感知,增进对不同文化之美的认识。

中国奉贤博物馆:

领略古蜀之光

古蜀文明,与华夏文明、良渚文明并称为中国上古三大文明。即指从远古时期到春秋早期,于我国四川地区产生的不同于中原文明却又与中原文明有着联系的古文明。目前古蜀文明留存的遗址主要有成都金沙遗址、三星堆遗址等。

三星堆文化始于公元前18世纪初,终于公元前12世纪中,主要分布在成都平原地区。作为我国考古发现中的重要成果之一,于1986年在三星堆遗址挖掘的两座大型商代祭祀坑以及于2001年发掘的成都金沙遗址被认为是20世纪中国最重要的考古发现。

自2021年6月8日到2021年8月31日,上海市奉贤区奉贤博物馆举办“古蜀之光”三星堆·金沙遗址出土文物大展。此次展览共展出130余件(套)来自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和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的珍贵展品,其中不乏青铜器、玉石器、金器、陶石器等,从不同方面展现了古蜀社会的独特文化之美。

据介绍,在这次展览中展出的藏品有青铜纵目面具、铜人面具、商周铜人型器等。

中国香港文化博物馆:

欣赏俄罗斯皇家珍品

俄罗斯帝国,也称沙俄、沙皇俄国或帝俄,由罗曼诺夫王朝统治,是俄罗斯历史上最后一个君主制国家。这次展览由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和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博物馆联合主办,自2021年5月29日到2021年8月29日,将在中国香港文化博物馆举行,展出莫斯科克里姆林宫收藏的170组宫廷物品。展览希望通过展出的皇室权杖、马具、贡品、饰物等物品呈现帝国时代的皇家气象,从而反映当时的政治、宗教、文化、皇权变迁,展现十月革命前,沙皇俄国的君主威仪。

在此次展览中将展出伊凡·萨尔塔诺夫的作品《膜拜十字架》圣像,克里姆林宫御作坊制作的双头鹰吊饰以及土耳其的杰里科式帽头盔等。

法国雅克马尔-安德烈美术馆:

重返文艺复兴时代

作为发生在14—16世纪的欧洲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拉开了近代欧洲历史的幕布。11世纪,伴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城市兴起,生活水平提高。人们逐渐改变了对现实生活的悲观态度,开始追求世俗的乐趣。到14世纪,意大利城市经济繁荣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壮大,最先出现了对于天主教禁欲主义的反抗与抨击。由于当时缺乏相对成熟的文化可以取代天主教文化的主导地位,同时大量古希腊、古罗马文化典籍从东罗马帝国传播到意大利,当时的知识分子开始借助复兴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化来借以传达自己的文化主张。作为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的文化运动,文艺复兴并非简单的复兴古典,而是以古为师,赋予作品新的内核。

意大利是文艺复兴的中心,到16世纪,文艺复兴运动传播到了欧洲大陆的其他地区。其人文主义情怀对欧洲地区的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哲学思想以及建筑风格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波提切利便是欧洲文艺复兴早期弗罗伦萨画派的代表人物。这次波提切利主题展将于2021年9月10日至2022年1月24日在法国的雅克马尔-安德烈美术馆举行。此次展览将展出他的40多件作品,以及波提切利的老师利皮、委罗基奥以及几位同时期艺术家的作品,以展现当时的绘画艺术特征。

在本次展览中,参观者们将能欣赏到利皮的作品《朱迪斯从贝图利亚归来》,波提切利的作品《维纳斯》《逃往埃及》《美人西蒙内塔》《坎帕纳的圣母》等。

英国大英博物馆:

探索罗马帝国的传说

公元前27年,在罗马共和国后期这一动荡不安的年代,元老院授予盖乌斯·屋大维“奥古斯都”称号,这标志着古罗马文明开始进入帝国时代。罗马帝国,指公元前27年到公元1453年以地中海为中心,跨越亚、欧、非三大洲的大帝国。

在罗马帝国的过渡与发展的过程中,尼禄是一位关键君主。尼禄是改革罗马政府机关、建立官僚体系的克劳狄乌斯的养子。尼禄在位期间,制定了多项惠及平民的政策,但与此同时,他也是历史上弑母杀妻的有名暴君。作为罗马帝国的第五位皇帝,也是朱里亚·克劳狄王朝的最后一代皇帝,因执政残暴同时生活奢靡,尼禄在历史中鲜少获得正面评价。但这位年轻的罗马帝国统治者的一生究竟如何,还需在他生活的碎片中细细探 寻。

本次大英博物馆主题为“罗马帝国皇帝尼禄:传说中的暴君”的展览开放日期为2021年5月27日至2021年10月24日,展出约200件展品,来展现这名统治者不为人知的一面。展品包含来自尼禄“金宫”的壁画碎片,尼禄的母亲小阿格里皮娜玉雕,以及雕刻有尼禄与母亲肖像的金币等。

日本山种美术馆:感受浮世绘的文化

自2021年7月3日至2021年8月29日,日本山种美术馆举办成立55周年纪念展。此次展览将展出馆藏浮世绘及江户时代的绘画作 品。

浮世绘,亦即日本风俗画、版画。在1603年到1867年德川幕府时代(也称江户时代)兴起,主要描绘人们的日常生活和风光景色等。浮世绘艺术是顺应市民经济文化的高涨而产生的一种艺术形式,作者大多出身于民间,拥有很强的生命力。这一艺术形式风靡日本画坛260多年,直到日本明治维新运动开始,浮世绘才逐渐消退。在亚洲的艺术发展乃至世界艺术殿堂之中,浮世绘以独特的色调与风格,影响深远,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欧洲的古典主义与印象主义等多个流派的大师均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这种画风的启发。

本次展览将展出包括开启浮世绘黄金年代的铃木春信、美人绘大师鸟居清长、戏剧绘巨匠东洲斋写乐在内的多位日本浮世绘发展史上重要人物的作品,以展现浮世绘文化的光辉一页。如铃木春信的《折梅》,东洲斋写乐的《二代目岚龙藏的金贷石部金吉》,以及铃木其一的《四季花鸟图》等。

这些展览承载的历史只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几个侧面,但是他们呈现的形态却与当时社会的全貌息息相關。

无论是古蜀文明折射出的人类先民的神秘之光,还是皇家珍品彰显出的沙俄帝国庄严气象;无论是波提切利作品展现的文艺复兴思想解放,还是古罗马帝国遗物代表着的君主专制下的独特文明,抑或是浮世绘印制的江户时代风貌,皆为世界文化的发展,文明的演进贡献出了独特的价值。

也许博物馆的伟大即在于将整个时代的人类智慧的结晶凝聚在一方天地,使之穿越千年而不败,历久弥新而熠熠生辉。在博物馆这一浓缩了人类文明的小小天地中,艺术表现的文化以水的样貌不息流淌,时代彰显的文明以火的姿态在人们心中熊熊燃 烧。

作者:姜玉婷

第4篇:参观中国煤炭博物馆参观后记

中国煤炭博物馆座落在太原市迎泽大街和晋祠路交汇处,占地面积6公顷,总建筑面积35000平方米,有陈列厅、学术报告厅、多功能放映厅和办公研究楼组成。是中国唯一的煤炭行业专业博物馆,他的煤炭文物标本的收藏机构。博物馆永久的陈列《模拟矿井》,其规模之大,内容之丰富,在世界同类博物馆中是少见的,他集合了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应用了高新技术和艺术相互结合的现代展示手段来营造出逼真的媒巷,古代手工采煤,近代打眼放炮采煤和掘进工作面,现代综合机械化采煤和掘进工作面以及地质构造等八个景观。

今天下午,在山西煤炭职业技术学院的组织带领下,我们一行8人有幸参观了位于太原市的中国煤炭博物馆。 在导游的带领下首先参观煤的生成厅,入步煤的生成厅您就会感受到浓厚的煤炭气息,15平方米的世界煤炭资源分布图,6米高的巨型煤炭浮雕煤柱,弥足珍贵的煤精雕刻工艺品和蓝色宇宙苍穹中巨大的地球模型,以及象征煤炭精神——燃烧自己,奉献人类——的煤炭旺火,无穷的遐想和强烈的探求欲望油然而生。 在煤的生成厅,设计者通过一系列化石、标本和地质史料向观众揭示 了煤炭来自于植物这一科学结论。厅中复原了亿万年前的侏罗纪森林景观。巨大的硅化木、高耸的标准地层、恐龙的吼叫声、流水的滴答声、巨型恐龙骨架、复原放大可进入参观的植物细胞,给观众的视觉和听觉以强大的冲击力。特别是构思奇特、内容丰富的四维动感影厅,观众在短短6分钟内,即可穿越亿万年的时空隧道,立体感受侏罗纪生存环境,亲身体验风、雷、雨、电、火山爆发、地壳运动等自然景象,在惊险和娱乐中体验煤炭的生成过程。

其次,我们参观了煤炭与人类馆,煤炭与人类息息相关,煤炭从它被发现的那一刻起,就成了人类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煤炭用于冶铁,铁器大规模使用,促进了农耕社会的繁荣:煤炭自身所蕴藏的巨大热能,使蒸汽机发明所孕育的近代工业革命成为现实:20世纪90年代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煤炭仍然是电力能源的原动力;目前,煤炭正以清洁能源、高效能源的崭新面貌跨入新世纪,创造人类社会更加美好的未来。我国煤炭工业的发展与进步凝聚了数千年无数代煤炭人的辛勤汗水和聪明才智,既有领先世界的辉煌,也经历过血与火的考验。

煤炭与人类厅,主要包括了古代煤炭开发利用、煤炭与近代工业革命、煤炭与现代生活、煤炭开发技术进步和煤炭与未来世界五个专题。

接下来我们参观了中国煤炭博物馆文献馆,文献馆设在陈列大厅东北侧。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图书文献馆已初具规模,图书文献中不仅有全国几十个煤炭矿务局、几百个煤矿的历史书刊和资料,更有大量的煤炭开采技术出版物,为开展煤炭历史研究和煤炭文物考古等工作提供了方便。 最令我难忘的是模拟矿井的参观,中国煤炭博物馆地下矿井是亚洲最大的地下模拟矿井,占地面积3200平方米, 参观路线800米。矿井主要设有八大景观:古代煤窑、运输大巷、近代煤巷、炮采工作面、地质隧道、机械化掘进工作面、影视播放区、机械化采煤工作面。在模拟矿井中,以我国煤炭开发历史和开采技术、劳动工具的发展为主线,通过大量实物原型或1:1比例的复制品给观众营造了一个别具一格的地下”煤炭游乐宫”。

总之,非常感谢学院安排我们培训老师到中国煤炭博物馆参观学习。通过这次参观,使我增长了见识,开阔了眼界。对煤炭有了更近一步的了解,更让我认识到煤炭的生成不易,能源的来之不易。在我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自觉的把节约能源的美德深入到教学工作中。

第5篇:博物馆参观

为迎接建党92周年,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推动“创先争优”活动的深入开展,不断提高广大党员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的自觉性。27日,县局机关党委组织全局党员干部参观了乌鲁木齐市博物馆“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主题展。

展览生动展示了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首府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新变化和新成就,全面展示了主题教育活动的丰硕成果,真实反映了首府干部群众弘扬“爱国爱疆、团结奉献、勤劳互助、开放进取”的新疆精神。

本次活动的开展,让全局党员干部开阔了视野、放开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参观中,大家边参观边议论,畅谈大好形势。大家对“热爱伟大祖国 建设美好家园”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更加坚定了大家对未来首府大建设、大开放、大发展的信心。

第6篇:参观博物馆

参观省博物馆观后感

今天,我们小组一起去参观江西省历史博物馆。

我们一走进博物馆,一幅迷人的景象就呈现在我们的眼前。在博物馆里最让我留连忘返的是艺术品展厅。在展厅里各个年代各种造型的艺术品真是琳琅满目,美不胜收。我们从工作人员那里得到,博物馆里有些文物是仿造的,但却非常逼真,甚至有些文物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让人体会一下当时的年代和人文景观。当我们置身于省博物馆时,看到的不只是精美藏品,还有历史尘埃,听到的不只是专业讲解,还有心潮起伏。设计者们用独特的心去感悟历史,感悟艺术,作为参观者的我们则听到了来自先人的呼唤,内心不可抑制的思古幽情袭上心头,让人咀嚼得百味丛生.历史与艺术的结合终究是一种绝世的惊艳,此刻,我们感觉同三千年前那个谜一样的时代贴得很近,很近,这便是省博物馆最大的魅力所在!

历史有时候是神秘的,神秘的让人无法相信。当我们看到一些小石头时,原始人类就用它来切割东西,这有时让我们质疑,但它确实是真的,也真正存在过的,那是我们的人类就很聪明。他们有时候想的办法连现在的我们也会想不出来。历史也是透明的,什麽事一看历史就知道。例如日本侵华战争,我们一看罪证便知是真事,日本那些右冀势力是否定不了的,因为历史在证明,历史不会欺骗我们。

这次课外活动很有意义,让我知道了一些以前不知道的事,也让我们的心灵受到了震撼,受到了洗礼。希望多有机会去参加博物馆,更多了解人类,了解革命烈士,了解历史。

第7篇:参观博物馆有感

临澧县实验小学六年级81班 刘小裕

今年清明节,为了缅怀我们临澧伟大的革命先烈,爸爸、妈妈带我去参观了博物馆。

那天的天气不像往日那样阳光明媚,天阴沉沉的,还不时地淅淅沥沥下起了小雨。可我们的心却是澎湃的,依旧在爸妈的带领下来到了目的地。我们挨个参观了馆内的各个展室。展室内真是琳琅满目,每一个展室又有各自的特点,让我们一时半会儿还真不能一一看清。我们一边仔细地看,还一边小声地议论着。我觉得在所有的展室中,最令我难忘的是丁玲奶奶和林伯渠爷爷的生平纪念厅。

丁玲,原名蒋冰之,1904年出生于我们临澧,是我国近代影响文坛的著名女作家,一生创作了众多作品,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精神食粮。1922年,丁玲怀着对自己封建家庭的强烈不满离开了临澧,从此走上了艰苦的革命道路。丁玲的性情豪放,不拘束,也不比排场;不摆架子,也不和当官的套近乎。在孩子的眼中,她是慈祥的奶奶;在大人们的心目中,她是一位可敬的母亲!在白色恐怖的年代,丁玲被关进了监狱,可她始终想党会把自己救出去。怀着这种信念,丁玲在狱中还创作出了《韦护》、《水》、《在黑暗中》等作品。她的一生,正如毛主席很准确的概括“昨天文小姐,今日武将军”。我真为自己是她的同乡而骄傲!

再来看看林伯渠吧。 林伯渠,临澧修梅人,是我国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教育家。他曾经与毛主席一起经历了二万五千里红军长征,是甘为新中国成立做出了杰出贡献的孺子牛!大家知道吗?1949年10月1日,党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大声地向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的时候,林伯渠就站在他的身边,而且还是当时开国大典的主持人呢!新中国成立后,林伯渠并未居功自傲,而是很快投入到新中国建设之中,为我们祖国的发展耗费了毕生的心血.

参观完博物馆,在回家的路上,我跟着爸爸情不自禁吟诵起诗来: 沅澧汤汤,浮山苍苍。

可亲可敬的丁玲奶奶!

是沅澧的琼浆滋润了您的灵感,

是浮山的巍峨挺拔了您的脊梁,

您用毕生的心血歌唱着祖国,歌唱着人民,歌唱着您所钟爱的文学事业,

您用满腔的热情呼唤正义,维护和平,推动着女权运动蓬勃开展。

您是一位受人敬仰的巾帼英豪,

您是一位享誉世界的文学巨匠!...... 你一生笔耕不辍,把近四百万字的优秀作品留给了人 类, 从《莎菲女士的日记》到《我到霞村的时候》, 从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到《魍魉世界》, 丁玲奶奶,

您用母性的细腻,演绎了荡气回肠的文学之歌。

您是耀眼的世界瑰宝。……

我一边吟诗一边思索,眼前总浮现出丁玲奶奶和林伯渠爷爷的身影,耳边似乎还回荡着我的誓言: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好好读书,学好本领,将来振兴中华,再造辉煌!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更加富饶!我希望总书记率领全国人民收回钓鱼岛,千万不能让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的历史重演!

指导老师:周兰英

第8篇: 参观博物馆有感

2011年3月19日星期六的下午,阳光明媚,万里无云,西苑中学历史兴趣小组的老师带着我们踏着和煦的春光来到了淮北市博物馆参观!

几经周折,我们来到了淮北市博物馆的大门口,那苍劲有力的“淮北市博物馆”立刻吸引了我们的目光,这六个金色的大字便是我国近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郭沫若先生于1977题写的。淮北市博物馆(又名中国隋唐大运河博物馆)是地方综合性博物馆,始建于2001年8月,2004年9月开馆,占地40余亩,建筑面积10670平方米,总投资3500万元被誉为,淮北市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

淮北市博物馆是一座把煤文化与隋唐运河文化巧妙结合起来的建筑。象征着淮北这座煤炭城市犹如一艘乘风破浪的航船,在历史长河中勇往直前,奔向光明的未来。其建筑风格既有历史的沧桑感又有现代的节奏感。淮北市博物馆共设八个固定展厅:隋唐瓷器厅、汉画像石厅、十二大名人厅、运河遗韵厅、宋代瓷器厅、书画厅规划厅、古相贵珍厅,分别展出淮北地区出土文物和征集的全国名人字画,这些展品都产生了极大的社会效益,为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弘扬优秀的历史文化,做出了积极的作用! 随后我们便跟随讲解员进入了展馆。首先我们参观的是淮北市博物馆的序厅,在这里我知道了淮北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

化遗存。早在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先民们就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尔后,春秋宋国的别都,秦之泗水郡,西汉沛郡,东汉沛国的治所设于相城。现已在相城地区发现、清理古墓葬、古文化遗址数百处,出土了大量的珍贵文物。这些文物以鲜明的时代风格和地方特色为世人所瞩目。

接着我们进入了淮北市博物馆的隋唐瓷器厅,内展出了很多瓷器,它们不仅精致优美,还有着很深的历史意义。其中我最喜欢的就要数青釉刻花执壶和长沙窑青釉题诗执壶了。青釉刻花执壶高21.2厘米,口径8.8厘米,腹径12.6厘米,底径6.7厘米,它侈口,长颈,平沿,斜肩折收,弧腹,圈足,肩部饰有对称的一弯曲形长流和一条形把,上下分饰两道凹弦纹,中间刻花纹,腹部用坚纹分隔为四个区域,刻有对称的牡丹纹。通体施青釉,釉色青中闪黄,是一件艺术珍品。长沙窑青釉题诗执壶高18.6厘米,口径9.6厘米,底径9.4厘米厘米,它敞口,长颈,溜肩,瓜棱形筒腹,平底。肩部对称装一棱形短流和一长条形把,流下题一五言绝句诗:夕夕多长夜,一一二更初,田心思远客,门口问贞夫。通体施青釉,有着很深的历史意义。

随后我们进入了淮北市博物馆的心脏—运河厅内的码头遗址。这里以木刻画和古船遗址为展览重点,在这里我了解到了:1999年初,安徽省在改造宿永公路淮北市柳孜段时,陆续发现一些唐宋时期的文物,这引起了淮北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立即向省文物局、国家文物局报告。同年5月,在国家文物局的指导下,省考古所与淮

北市博物馆、濉溪县文管所组成联合发掘队进驻柳孜。经过多年的努力,隋唐大运河遗址的发掘与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引起了国内外学者与专家的关注。先后被国家文物局评为1999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2001年又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着很深的历史价值,与其一起出土的文物也有很多,像巩县窑三足、磁州窑白釉黑花罐、寿州窑黑釉双系罐和三彩虎枕都是极佳的集艺术与历史为一体的珍贵文物,令世人和外国友人刮目相看、嗔目结舌! 然后我们又参观了汉画像石、宋代瓷器厅的精美产品,这些展品都带给了我们视觉得顶级享受。

这次的参观使我感受到了快乐,收获到了幸福。真是我打开眼界,增长知识。博物馆真是太棒了,我们的家乡真是太繁荣了,我们的祖国真是太伟大了!我爱历史,更爱我的祖国!

西苑中学七六班

孟祥升

2011年3月23日

一、鹅头桶

正月初一,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到温州博物馆参观。在博物馆里最让我留连忘返的是艺术品展厅。在展厅里各个年代各种造型的艺术品真是琳琅满目,美不胜收,特别是有一只造型独特的木桶吸引了我的眼球。那是一只什么桶呀?一只圆圆的桶上有一个长长的把,这个把的造型是一只鹅头,桶沿是高低不平的,因为它代表着鹅的翅膀和尾巴,整个桶看起来就像一只浮在水面、回头展望的鹅,使我想起一首古诗:“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爸爸告诉我说:这种桶是温州最有特色的木桶,叫鹅头桶,是古人用来装洗衣服的,因为古人洗衣服是到河里

的,人们把洗好的衣服放到桶里,然后用手挎着鹅头桶提回家,这样既轻松又好看。我心想古人真聪明,我也要好好读书,假如我也发明一些东西放到博物馆,让将来的观看,那该多好啊!

二、蝴蝶盘

呀,博物馆里怎么会飞进蝴蝶来呢,哦,是我老眼花眼了,那不是蝴蝶,是蝴蝶造型的木盘子,它是用一块木板刻出来的,上面有一圈圈的年轮,整个盘子漆成棕红色的,可好看了。听爸爸说,“这是古代人在过大年的时候装水果,瓜子招待客人的,叫蝴蝶果盘。”我们家也有果盘,但那是玻璃做的,虽然看起来很洋气,也很好看,可我还是喜欢这只蝴蝶盘。不知道现在还有这种盘子卖不?

三、活字印刷

在展厅里,我看到了木刻的和泥土烧制的活字印刷字盘,在爸爸的讲解下,使我知道了印刷的基本发展史。

最早的时候,我们的祖先要印书,先在一块磨平了的蜡石上将文章刻上去,然后一张纸一张纸地拓印出来,如果要印第二篇文章,就把原来刻好的文章磨掉再刻,这样很费时,而且无法再版。后来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人们觉得方便多了,毕升把一个个字刻在特制的泥块上。然后烧硬要排版时,就按文章将这些字排在一个特制的字盘里再去印刷,印完了放起来以后还可以再用。到了近代,人们发明了机械印刷,印刷的速度是快了但是排版还是要手工操作的,其实也没多大进步,现在可好了,采用电脑激光排版了,不但印刷速度加快,质量也越来越好,不知道将来的印刷还会发展到什么程度

2009年3月7日到区博物馆参观,看到了上至商周下及明清的出土文物。展览的品种繁多,有石器,青铜器,铁器,玉器„„

其中,印象最深的要数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剑。剑身一尺来长,其造型大致均为宽窄宽窄结构,看过关于兵马俑的研究的电影《复活的军团》的人都知道,这是一种防振结构。青铜剑由于青铜本身的属性很容易被折断,铸造使用宽窄宽窄的防振结构可以延长铜剑的寿命,同时可以增强他的杀伤力。于是不得不感叹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在当时的生产力条件下,能让青铜剑的优点发挥到极致。

再次给我予震撼的便是在家乡西林出土的西汉时期的铜鼓。鼓身遍为青铜铸造,直径约为一米,由上鼓和下鼓两个部分构成。上鼓和下鼓分别为鼓身的上部和下部,上部和下部合起来便是完整的鼓身。鼓面绘有精致的图纹,至今仍清晰可见。关于铜鼓的功用,据说是用来盛放古代句町国国王尸骸的,因为铜鼓出土时鼓内盛放有人的骸骨。那何以见得这骸骨便是国王的呢?据导游解释,西汉时期铸造青铜价格还比较昂贵,铸造这么精美铜鼓的花费一定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一般人根本没有办法支付,平民死只有用陶瓷罐盛放,故推断为国王等贵族的尸骸。利用铜鼓盛放尸骸这种现象在全世界范围内虽非绝无仅有,但亦是凤毛麟角。铜鼓和铜鼓葬是我国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其源地便是中国,便是广西,便是西林。西林素有“铜棺铜鼓之乡”的美称。于是思绪便飞到那个历史上闪亮的句町王国。

出门在外求学,每当提及家乡,我的内心总是一种隐隐的痛。在外人看来,家乡永远是原始和野蛮的代名词——包括我自己也曾这样认为。那是一片荒蛮的土地,穷山恶水。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穷山恶水养刁民”,家乡的人受教育程度有限,故相比之下较不讲理,兼之好事。据说某地的工厂拒收家乡的男性民工。这也是我心头的痛楚之一。住在这

里的人世代自给自足;那是封闭在群山怀抱里一座小村庄,仅有一条泥泞不堪的“公路”与外界相通。这样的一条路,来往的车辆便顺理成章的少,于是每当放假回家,等车,坐车便成为了我心头不可磨灭的痛。就这样,在众人面前,我羞于提及自己的家乡„„

站在铜鼓面前,我不停的思想着,原来家乡曾经也用有过这么一段辉煌的文明。紧接着,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于是我在众人面前大胆的站了出来——我就是铜鼓衣钵子孙。如今,家乡日渐发生改变,人民生活水平日渐提高。祝愿家乡的明天更加美好。我爱我的家乡。

散文在线(/bbs/中部展出。壶的腹壁一面扁平,两侧各有一环耳,另一面中部有一竖鼻与扁平腹部的一面相对,3个附耳系绳之后便于背在肩后携带。背壶为红陶,近口沿处绘有3个等距离的黑白彩同心圆;壶颈与环耳之间的肩部内白外黑两道细线形成一带状圈,沿带绘有黑地白彩涡纹;壶腹绘有黑白彩同心等边三角形,顶角上下相对沿壶腹排列;腹下绘有黑色细带,在其上等距白点排列;底部绘有白色圆点。我不是一个专业的文物工作者,更非一个历史研究人员,无法从专业角度进行解释和说明这件文物的特点和意义,能做的,仅仅是将我眼中看到的记录下来罢了,以后当我读到相关的资料时,能从我的记忆中找到相关的记忆片段,来让我重温这段历史,引起相应的共鸣,那或许便达到了做为一个普通老百姓所需要的精神享受了吧。

在展厅靠近里侧的中间位置,横列着一个长约2m、宽1m左右的的展台,著名文物“金缕玉衣”就静静的“躺”在里面。对金缕玉衣是早在初中的历史课本中就已经知道了,但对它的认识只是停留在文字的记载上,没有一个实际的或者更可以说是基本成形的概念,今天得以在众多的参展文物中见到了它的庐山真面目,实属幸事、庆事。在我面前的金缕

玉衣是由一块块红白色的大小不一的玉石片组成,大的平均长约10cm、宽5cm,小的平均长约3m、宽1cm,最大的玉石片是脚底的那片,长约25cm、宽10cm左右,所有的玉石片,无论大小,厚度都不到1cm,表面光滑、纹理清晰。在每块玉石片的四角上各有一个米粒大小的孔,金丝穿过这个小孔,将所有的玉石片串连起来形成一个整体,将要穿戴金缕玉衣的人从头到脚、丝毫没有放过的包裹保护起来。能看出,展示在我面前的这件金缕玉衣是为男性制作的,因为在其大腿根部有用小块玉石片穿接而形成的小筒子,用来盛装男性的生殖器官。头部用小块玉石片穿接起来、按照人的五官巧妙的分开鼻、眼、耳器官,躯干及臂膀、腿部用大块的玉石片错落有秩的穿接,手掌及脚部用大小不同的玉石片按照一定的顺序交叉穿接、用一大块整片的玉石片坐为脚底,脚趾前端用小块玉石片竖立串起,使整个脚部能合适地放入。整个金缕玉衣浑然一体,大小不同的玉石片在金线的连接下有序地成为一个整体,紧凑而不拥挤的将穿戴的人包裹在金与玉的氛围中。据资料显示,这件金缕玉衣整整花费了当时数百名技艺精湛的玉石匠人两年多的时间,花费的资产相当于几百户富裕人家一年的所有花销总和。花费这么大的人力、物力来制作出的金缕玉衣,显示出当时的统治者希望通过这种外在的保护来达到自己尸骨永存的愿望,但后来发上的事实可与他们的想法背道而驰,往往在他们穿上金缕玉衣不久的

以后,他们的坟墓就被垂涎于墓室宝物的盗墓人所挖掘,宝物被偷盗,而他们的尸骨却落的个荡然无存的地步。

一件件的珍品,在我的眼底出现,一段段的历史,在我的脑海中重现。宋呆瓷器珍品“官窑贯耳瓶”、两汉时期的“碧玉谷纹璧”、唐代的“骑驼乐舞三彩俑、三彩马”、商朝的“玉援铜内戈”、两汉时期的“市楼画像砖”、汉代青铜灯具“彩绘铜雁鱼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陶牛车”、让我痴迷的“四羊方樽”等等珍贵的文物,在我的面前一一闪过,让我通过它们去解读和感受那段昨日的辉煌,所有的这一切让我留恋、让我驻足、让我忘记了去分辨左右两个展室布局上的不同,更让我忘记了朝代的更替、忘记了时间的流逝,恍惚间不同朝代人们的日常生活展现在我的面前,而我,也贪婪的呼吸着那已经久远了的熟悉的祖先的气息,深切感受着祖国母亲的博大精深。

四、中国青少年书画大赛获奖作品展

妻和我的艺术修为都很肤浅,加上我们对于书画作品本身的兴趣不是很大,因此,对于在博物馆一楼中间展厅展出的

“中国青少年书画大赛”获奖作品,兴趣不是很大。对于书画作品的作者们我们很尊敬,也很佩服他们的扎实功底和精湛技艺,只是我们不懂欣赏罢了。在这些作品中间犹如例行公事般走马观花的匆匆穿行了一圈,脑子并无多少印象的情况下,便由进入的门走出了展厅,朝下一个展厅走去。

五、商代江南-江西新干大洋洲出土文物精品展

对青铜器的认识不多,对那个时代的了解更少的可怜,只知商朝是青铜文化发展的最高时代,今天,中国国家博物馆与江西省文化厅共同举办的“商代江南-江西新干大洋洲出土文物精品展”,让我和妻在领略美妙的青铜器皿的同时,更增加了许多关于青铜时代的认识。

此次展出的展品,发掘与江西省新干县大洋洲乡,它是是继河南安阳殷墟、四川广汉三星堆之后又一震惊世界的商代青铜器遗存。(1989年9月20日,新干县大洋洲乡程家村村民在涝背沙洲(古称“三把伞”)取土修护赣江大堤过程中,意外地发现了十多件呈墨绿色的青铜器,后经科学发掘,出土物极其丰富,主要有铜器、玉器、陶器等,共1478件,其

中铜器475件,玉器754件,陶器139件,以青铜器最为引人注目。这是目前在同一遗迹单位内出土商代青铜器最多的一次,分为礼器、乐器、兵器工具和杂器5类,仅作为礼器的鼎就有方鼎、圆鼎、扁足鼎、鬲鼎4类共30件,品种多,器类全,铸造精工,造型奇巧,在器耳上装饰圆雕虎、鹿、鸟一类动物的造型让人耳目一新——以上资料引用于江西文物信息网)。

我与妻漫步在展厅,解读着青铜器所展现在我们面前的美丽与古老。展厅分为“发现与探索”、“ 来源与融合”、“铸铜与琢玉”、“造型与纹饰”四个部分。通过参观,我和妻在领略到新干大洋洲商墓出土文物的精美造型与纹饰,同时也学习了不少的青铜器知识。

在展厅的出口,模拟再现当时发掘这批青铜器文物的场景,看着一件件的“青铜文物”在刚刚被发掘出后静静的躺在地上,静静的任自己的身躯在土中掩埋,似乎等着人们围过去后,开始讲述哪个古老的过去。

顺着展厅的通道慢慢的走着,不时的和其他的游人一样,驻足于某一件展品前,静静的站着、盯着展柜中的展品,“听”着它娓娓述说着它的由来,还有它哪个时代的我们的祖先如

何样的生活。每一个展品都是一部生动的历史,同样,每一个展品都是一本厚厚的史书。

我被青铜器的美丽所征服了!

伏鸟双尾铜卧虎的奇妙造型,让我不由的记住了它。半卧欲起的老虎四足屈蹲,却又腹空且底部不联,竖耳的面目显得狰狞,獠牙前露、凸目粗眉,尾尖上翘的双尾后垂,但在如此凶恶的威虎背部,却伏着一只短尾小鸟,尖尖的喙,圆睁的眼睛,抬着头不知道在看什么。整个青铜器的造型独特、形象逼真,使我们这些游人们的眼睛不忍转到别处。

面对着展览的珍贵青铜器文物,我深感自己文字能力的不足,更为自己有限的记忆而遗憾,如果我能多些记忆,如果我能强些文字,那这些青铜器的美丽和神秘,就将多些和久些陪伴在我的周围,让我继续心醉,让我继续感受祖先们的气息。

六、意大利视觉印象——意大利建筑和设计展

欧洲的现代工业革命曾一度在带给人类高度的工业文明的同时,也将环境污染和自然环境恶化的负面效果带给了欧洲大陆,所幸的是欧洲人民逐渐的认识到环境问题的峻迫性。欧洲大陆的民众们已朝着环保、节能型的社会努力,此次的“意大利视觉印象——意大利建筑和设计展”让妻和我领略了他们在这方面的风采和努力的成果外,更领略了意大利的美丽和独特的风格。

经由博物馆右侧售票处旁边的楼门上到五层的顶楼,在展厅门口平缓了一下刚刚快速爬楼后的急促呼吸,缓缓的与妻进入展厅。屋顶的投影在10m长短通道两边的墙上打出意大利的秀丽风光,让刚刚进入的我们被意大利紧紧的包围。

展厅中间由木板按照不同的主题隔成各自独立的空间,意大利人的日常生活、体育运动、影视艺术、机械制造、建筑、幼儿教育等主题在不同的独立空间中向游人展示。通过对每个主题内展示物品的参观,游人们了解和感受着同处一个地球的意大利人的方方面面。

以前曾经在杂志上看到过的“红唇”造型的沙发、“棒球手套”式样的沙发此次以实体方式出现在我的眼前,让我在感叹意大利设计师的浪漫之余,对他们充满想象力的作品赞

不绝口,更佩服意大利人享受生活的方式和舒爽;在日常生活的小展厅里,我被两幅完全由各种水果拼凑而成的人物肖像征服;巨型的万花筒和设计精巧的玩具显示出意大利人在婴幼儿教育方面的独特与智慧;高速铁路的纵横显示着意大利交通的发达;而不同年代的各种款式和性能的摩托车,又在向参观者诉说着意大利悠久的重工制造业的故事;浓缩比例的建筑模型则向人们展示着意大利建筑风格的独特和创新;而在体育展厅里,万花筒式的布置中放映的刚刚夺得“大力神杯”的意大利足球队的精彩射门,使喜欢激情的意大利足球的游人驻足不前。

注重环抱节能的意大利人重视废弃物的回收再生利用,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过度索取和掠夺,一件用废弃的钢管连结在一起做成的软式书架,中间用废旧的铁片做成搁挡,在环保和节省资源的同时,突现着使用者的个性,体现出意大利人注重实效和依然浪漫的特点。

体味着意大利人的激情和浪漫、智慧和严谨,感受着意大利的风光和秀色,我和妻意尤未尽地离开了意大利主题展厅。

七、后记

中国国家博物馆于2003年2月28日正式挂牌成立,直属文化部,是在原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的基础上建成的,是一座以历史与艺术为主、系统展示中华民族悠久文化历史的综合性博物馆。1959年8月,位于北京天安门广场东侧的原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的大楼落成,同年10月1日,在国庆十周年之际,开始接待观众。中国国家博物馆将于2004年正式开始进行改扩建,计划于2007年底完成。改扩建后的中国国家博物馆,建筑面积将由现在的6.5万平方米增加到15万平方米,将建设成与中华民族悠久文明相称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博物馆。

由于妻和我的历史知识都很匮乏,加上准备不充分,忘记带笔记本和照相机,在参观的过程中没有做相应的笔录和相应的图片记录,丧失了许多的历史知识和珍贵照片;但我们又是幸运的,能够参观到这么多的宝贵文物。当我们一起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里众多的文物中间漫步时,感受到了不同时代的历史气息,领略着昔日的时代风采和古代文明的繁荣昌盛。在时间的流逝中,每种文明都经历了各自的产生、发展、鼎盛与衰败的过程,都最终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今天,我们的现代文明也在以一种全新的面貌向前、向着鼎盛发展,

在走出国家博物馆的刹那间,我不禁在自己的心中轻轻的问道:我们的文明,将会怎样的前进呢?在历史的长河中,这段历史又在扮演着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呢?我找不到答案,又或许这个答案,只有等到我们都烟消云散很久之后,才可能由我们的子孙后代给出一个客观的评述吧!

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我和妻在历史的长河中荡漾。

本文来自:长大导航助学网【http:///bbs/】详细出处参考:http:///bbs/html/18718.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第9篇:参观海军博物馆

青 岛 滨 海 学 院 思 想 政 治 理 论 课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实践教学学生记录册

姓 名:杨童钢

学 号:20130131045 院 系:机电工程学院 班 级:13机械本1 任课教师:刘春波

青岛滨海学院思政部制

一、考察报告

考察地点:青岛海军博物馆 考察时间:2016年5月3日

注:可附照片、获奖证书、认证证明或本院系团总支/学生处的证明

报告题目:参观青岛博物馆后的感想

正 文:在2016年五一期间,我和同学一起去了青岛海军博物馆,虽然是在黄岛上学,也经常去青岛,但是海军博物馆还是第一次去。在那里不仅了解了很多军事知识,还增强了我对民族的认同感,知悉今天生活的来之不易,更要为国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海军博物馆是国内能全面反映中国海军发展的军事博物馆,坐落在青岛市莱阳路。宣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海军的建设成就,展示我国海军的发展历史,弘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发扬了光荣传统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有利于增强民族的国防意识,激发人民的爱国热情。

很荣幸的是,在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以及中国海军建军62周年之际,为了更好的让我们了解海军,了解祖国强大的军事力量,提高我们的爱国主义精神,我们参观了青岛海军博物馆。通过这次参观,不仅让我零距离的接触到了以前只能在网络、电视上才能见到的一些祖国的海军的武器,并且让我深深感受了作为一名神圣的海军的艰辛与责任,更重要的是,体会了自己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国人,所肩负的责任。

在这里停靠了2艘军舰和一艘潜水艇,其中还包括中国的第一只军舰——鞍山号。可以说从历史意义和科技技术这方面来说青岛海军博物馆都是独一无二的。

首先我登上我国第一艘驱逐舰“鞍山号”,它是一九三六年始建,在苏联红海军太平洋舰队服役,一九四零年下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屡立奇功,舰长一百一十二点五米。它宽十点二米。满载排水量二千五百八十一吨,排水量吨位是船舶在水中所排开水的吨数,也是船舶自身重量的吨数,排水量吨位又可分为轻排水量、重排水量和实际排水量三种,重排水量又称满载排水量,是船舶载客、载货后吃水达到最高载重线时的重量,即船舶最大限度的重量。最大航速三十四节,采用“kn”表示,一节等于每小时一海里,也就是每小时行驶一点八五二千米(公里),三十四节就相当于时速六十三公里。我国是一九五四年十月从苏联订购,一九九二年四月退役。“鞍山号”有过的荣耀,一是一九**年六月四日周恩来总理陪同柬埔寨国王西哈努克亲王登船参观,与水兵合影,并题词“鞍山号全体同志,高举毛泽东思想的胜利红旗奋勇前进!”

另一个是一九八零年五月十九日承担为原国家主席刘少奇到大公岛海区撒放骨灰的任务。

第二个登上的是第一代053K型舰空导弹护卫舰“鹰潭号(舷号531)”,国外称“江东”级,一九七一年在上海沪东造船厂下水,是一九七四年服役,一九八六年八月改为现名,053K型舰主要武备采用两座可再装填的双联导轨式航空导弹倾斜发射装置,发射红旗61型近程舰空导弹;另外,装备了两座新型79式双联100毫米高平两用炮、四座76式37炮及相关控制系统,以及当时较先进的国产381型三坐标对空警戒雷达。531舰在役期间参加了一九八八年的“3.14”海战,与兄弟舰一起协同击沉越南舰艇一艘,重创两艘。打出了军威,很好地完成了护航任务。一九九四年退役。

接着“总理艇”是我国仅存的一艘我海军第一代K—185型木壳鱼雷快艇,由芜湖造船厂制造,排水量六十七吨,航速四十三节,一九五六年下水服役。因一九五七年国务院总理周思来代表毛泽东主席乘坐该艇在胶州湾检阅了参加海上阅兵式的驻青岛海军舰艇部队而得名。一九七七年退役,一九九一年作为国家重要文物陈列于此。

最后,我们进入了室内展厅,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三日,华东军区海军在江苏泰州宣告成立,这标志着中国人民海军正式诞生。在短短的一年半内,形成了东海舰队、北海舰队、南海舰队的雏形。一九五零年四月,人民海军正式建立,由肖劲光任司令员。从此,人民海军从无到有,边打边建。在建军短短几年中,海军参战达一千二百次之多,主要战役有:解放万山群岛、解放苏南岛、封锁金门作战、西沙自卫反击战、抗美援朝等等。中国海军从实践中迅速成长起来,无数陆军指战员从“旱鸭子”练成了名副其实的“水鸭子”。在海军服装展厅的中间,陈列的是首任海军司令员肖劲光大将在战争时期和建国后的部分遗物。其中最珍贵的是肖劲光大将在一九五五年授衔时穿的海军大将礼服,这是我国参照苏联等国家海军制服,结合我国特点制作的“五五式”服装,这件大将礼服是中国海军惟一的大将礼服。肖劲光将军参加过北伐战争和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抗战时期任八路军留守兵团司令,解放战争中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副司令员兼十二兵团司令员和政治委员。一九五零年一月出任海军司令员,一九五五年授大将军衔,一九八九年三月四日逝世。

在这里展出了六十多个国家的军队赠送给我人民海军的各种珍贵礼品数百余件,其中比较重要的展品有:一九五七年十一月苏联国防部副部长兼海军总司令戈尔什科夫海军大将赠送给前去访问的肖劲光海军大将的苏联海军军官佩剑;朝鲜人民军代表团赠送给我东海舰队的珍贵礼品:一段布满弹片的上甘岭枯树干等。

中国不仅是一个陆地大国,还有着一万八千多公里长的海岸线,沿海星罗棋布的六千多个岛屿,尽管世界许多国家之间仍存在陆地边界之争,但事实上陆地边界之争已是非常有限,对海洋划界和海洋资源的争夺才是未来的热点。

我们的祖先不仅给我们留下了广袤的土地,也有富饶的海疆,但不幸的是我们海防的现状是:我国渔民经常在近海被外国武装船只袭击,越南企图侵占我国南海,菲律宾妄图占领我国黄岩岛,日本霸占着我国钓鱼岛,听到属于我们的海洋资源被掠夺、海岛被侵占的消息,听到某些西装革履的发言人苍白无力的用外交辞令发出抗议。我们还有太多的事情要做,令人欣喜的是,去年我国的第一艘航母正式服役了,前段时间我国军队高层也表态我们国家会造更大的航母,相信随着国力的不断增强,更先进军事武器,舰艇的研制成功,我们一定可以维护属于我们的海洋权益,增强我国的综合实力。

如我们的领导人说过的“落后就要挨打”,“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一样,我们应该有先进的技术,而先进技术的取得,却离不开广大中国人在各行各业辛勤的劳动和努力。作为一名普通的研究生,通过这次参观,也让我受益匪浅。我们永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员,而作为这普普通通的一员,我们也应该尽自己的本职,去努力,去奋斗,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为祖国的和谐昌盛奉献自己的力量。让我们的梦想,飞扬在祖国的大地,让我们的青春,驰骋在祖国的壮丽河山。

上一篇:物业管理收费问题浅析下一篇:矿山设备公司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