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参观感想(精选4篇)
参观“天津中纺抵羊纺织有限公司”感受
这次能够前往天津中纺抵羊纺织有限公司去参观,我感到非常荣幸,通过短短的一上午时间,我对公司有了较深刻的印象,对纺织工业有了较浅显的了解。
天津中纺抵羊纺织有限公司(TDWM)由中国近代纺织实业家宋斐卿先生于1932年创立。是当今中国首批实行现代企业制度的国有独资公司。
集团公司以“抵羊牌”系列绒线蜚声海内外,被称为国货精品。产品连续四年获国内贸易部、国家经贸委等七部委颁发的“金桥奖”,并获绒线第一名,成为当今中国国有绒线行业产销量最大,产品质量最好的企业之一;1993年被国务院发展中心,国家统计局评为全国500家最佳经济效益第272名,1995年由中国质量管理协会用户委员会评为“全国用户满意产品”百名企业之一;企业产品连年获准使用国际羊毛局“纯新羊毛”标志;近来,又成为第一批获准使用新西兰羊毛局“蕨叶”标志的企业。公司于1995年通过了ISO-9000质量保证体系认证;集团公司设有“东亚抵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该中心已经被天津市政府认定为“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使该中心成为新品开发的试验基地。
这不仅是一个企业的成功,也是国人抵制洋货,自主创新的成果的体现。公司的厂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宗旨:“为社会奉献美和温馨”,精神:“敢为人先,创造一流”,发展方针:“科技兴业,以才至财”,战略目标:“科学管理,规模经营,赢战全国,拓建跨国集团,让抵羊扬名世界”。
在纺织技术方面,是我印象最深的是融入高科技的进口“纺织机”,参观后,我通过查资料,对针织机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世界上第一台针织机,是英国人W.李在1589年从手工编织得到启示而创造出来手摇针织机。在我国,第一家汗衫针织厂在1896年创建于上海;第一家织袜厂于1907年建立在广州。现在我国的针织机产业已经涵盖到了:圆纬机,横机,袜机,手套机,经编机,钩编机,编织机7大类。
此次的生产实习,所获得的实践经验对我终身有益,在我今后的学习中以至于今后的工作中都将不断的得到验证,我会不断的理解和体会实习中所得到的知识,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利用它们或是学习或是创造,充分展示自我的个人价值和人生价值,为实现自我的理想和光明的前程努力。
——参观海尔有感
自从4月9日参观完海尔之后,我就在头脑里浮现了这样一句话“海尔,是海尔人的海尔”。在海尔,海尔的精、气、神无处不在——不论是海尔园区的门岗守卫,还是静默悉心打扫的卫生的保洁员,不论是接待我们的海尔领导,还是带领我们参观讲解的“宣传员”,不论是整洁安静的办公区工作职员,还是青春激情的厂区员工,我都能够从他们的眼中、身上感受到一股“自豪之气”,他们为他们的工作环境感到自豪,他们为他们的工作价值感到自豪,他们为他们是海尔的一份子而感到自豪。
我们看到这些鲜活的企业生命力身上流淌着相同的精神血脉,那就是海尔的魂——创新。
参观过海尔的人都会有千千万万的感慨,感慨海尔怎么能够想的这么细,怎么能够做的这么精,感慨海尔怎么能想到就做到,感慨海尔世界级的品质是出自这样朴实的环境,感慨海尔能把每一天坚持成为27年,感慨海尔从来没有一刻的倦怠和停留„„
在这次的参观中,我感受最深的是海尔的市场链新模式——“人单合一”。
海尔是不断变革的海尔。“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海尔在前行在思考,怎样才能使企业能够满足市场的真实需求,怎样才能实现“零库存、零应收”,怎样才能学到丰田、微软的精髓并超越之?!海尔 提出:我们要“人单合一”!唯有让每个员工都面对市场、融入市场、创造市场,才能持续地拥有市场。
就此,我请教了带领我们参观的老师,老师说:“人单合一”就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定单,都对定单负责,而每一张定单都有人对它负责。很多定单之所以变成“孤儿定单”,就是因为没有人对它负责,“库存”、“应收”也都是这样造成的。所以,我们海尔人认为:定单就是市场,定单在市场创造的价值,体现的是人的价值。“人单合一”,就是人与市场结合为一体,每人都是市场的经营者。
听了老师的这番介绍,我深刻体会到了“企业兴亡,匹夫有责”的精神,海尔是把海尔人的主人翁精神化作了海尔的战斗力、竞争力。
张首席曾经解读过:“人单合一”的模式不是产品技术的革新,而完全是管理模式的创新,也就是从生产关系的层面来获得与全球竞争的战略差异。在全球化背景下,海尔企业精神和工作作风已从“敬业报国、追求卓越;迅速反应、马上行动”升级为“创造资源、美誉全球;人单合一、速决速胜”。
在2天的参观学习中,我们参观了孟良崮战役纪念馆、马牧池山东沂蒙红色影视拍摄教育基地和中共中央山东分局旧址、八路军山东纵队指挥部旧址。
通过这次红色教育基地学习,我能够亲身体验和感受革命根据地的气息和人文环境,进一步增强了我的民族自信心和历史责任感,同时激发了我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我们首先来到红色革命根据地孟良崮战役纪念馆。站在纪念馆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纪念馆前面是侍马而立的大型花岗石塑雕,雕像是陈毅元帅和粟裕将军,底座非常精美,红色花岗岩上镌刻着陈毅元帅的《孟良崮战役》长诗,两位将帅雕像栩栩如生,再现了当年作为孟良崮战役主要指挥者的光辉形象。随着导游的引导,我们依次进行了参观。纪念馆主体内分多个展厅,分别为门厅、战役厅、支前厅、英烈厅和双拥厅。给我留下印象深刻的是大型孟良崮战役纪沙盘,沙盘按比例制作,非常形象逼真,真实再现了当时敌我双方力量、准备、进攻的激烈场面。站在它的前面,我沉思良久:在这片古老而充满生机的土地上,为了新中国的胜利,我解放军战士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战胜了武器落后,地形不利等种种困难,终于取得了最后胜利,真是来之不易!后来,我又参观了当时战役留下的珍贵纪念资料,里面既有敌我双方所使用的武器、军备、图片等。令人震撼的是“沂蒙山七姐妹”,她们为了支援前线,克服了种种困难,自发准备各种军需资料,真是操够了心。面对着武器装备先进的敌人,我解放军战士与广大劳动人民密切配合,同心同德,英勇顽强,最终战胜了不可一世的国民党主力军之一张灵甫的74师。最后,我们在多媒体功能室,认真观看了当时战役紧张的场面。借助于高科技技术,给现场观众带来了巨大的心灵震撼:枪声隆隆,炮声不断,敌我双方紧张部署,运输枪支弹药,展开近距离肉搏战,我方战士登上主峰后欢呼雀跃,庆祝胜利的来之不易。随后我们来到革命烈士墓前敬献花圈并重温了入党誓词。
下午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来到沂蒙红嫂原型王换于的家乡马牧池,参观了山东沂蒙红色影视拍摄基地,感受红色文化氛围,接受历史教育。来到马牧池我仿佛回到了三四十年代,一幕幕沂蒙人拥军支前、救护伤员、与敌人斗争的动人场景浮现在眼前。这个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沂蒙古村落”真是作为红色影视拍摄和红色旅游的首选地。如今,这个偏僻闭塞的小山村,被誉为中国“山村好莱坞”、“中华红色堡垒第一村”。
我们第二天上午驱车来到位于莒南的“红色圣地”--莒南大店镇。老区的天空阴沉着,雨时下时停。在这样一种氛围下,我们来到了山东省政府旧址,这是山东省唯一一处被誉为“沂蒙红色圣地,华夏第一庄园”和“全国爱国教育基地”等称号的革命圣地。门口巨大的喷绘上面有我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薄一波的题词:“继承革命传统,振兴老区经济,弘扬沂蒙精神,发展红色旅游”可以看出我们老一辈的革命家对老区深深的感情与期望。在山东省政府旧址的会议室里,我仿佛看到黎玉委员长和各位委员在这里带领全省人民取得抗战的胜利并在这里组织和实施了伟大的解放战争。在纪念馆内,我们还看到了很多古老的照片,这些已经泛黄甚至破损的照片,是一种革命的传承,他让我们新世纪的年轻党员们能够受到更好的爱国主义教育,也让我们真正的感受到革命的气息。在纪念馆的大门口,我们看到了一辆手推车,槐木的车身已经破损,车轮也是木头的。陈毅元帅曾说过:“淮海战役的胜利就是老百姓用手推车推出来的。”此刻这辆破损的手推车不再是一辆运输工具,而是军民心连心的一个见证。那是一大批革命先辈浴血奋战的战场,又是他们战时休息的家园,他们倍加珍惜,倍加关怀。正如他们的期望,我们的年轻一代将踏着他们的足迹,发扬他们视死如归的精神,奋勇前行。
虽然已经参观完很长时间了,但是这次临沂之行令人难忘:作为新世纪的一名共产党员,应该牢记党的教导,时时处处以一名优秀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在个人素养、业务水平、与人相处等方面不断进步,特别是应该具有勤劳上进、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以饱满的情绪和良好的精神状态迎接生活与工作中的每次挑战,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
刘富军
二十年前,一群热血青年来到了这片盐碱地,面对艰苦的环境,他们从容淡定。干,就一个字,不需要豪言壮语,也不需要信誓旦旦,犹如面对一张洁白的宣纸,他们曾在这里用精神做笔,谱写了桩西的锦绣未来。
风雨升华了人生,岁月见证了激情。我们已经无法体会老一辈的奉献激情,只能从已经发黄的照片中寻找曾经的记忆片断。记得有一次和老人的聊天中,看到他仍然未末一次的会战而兴奋不已时,我只能说他们亲手开拓的石油精神已经深深融入了他们的灵魂。以岗为家,奉献自我,绝对不仅仅是一句口号!
时间飞逝,转眼20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当我们排队进入厂史展览馆进行参观的时候,我们还是能切实感受到桩西人那种敢拼敢干的精神。细细品味20年奋斗所带来的成功与喜悦。
从建厂初期抗击风暴潮、孤北水库抢险、桩古15井喷抢险等艰苦会战场景到现如今和谐幸福的职工生活;从当年老一辈作业工人顶风冒雪不畏艰苦为祖国献石油的“铁人精神”到现如今新时期职工不断开拓创新、勇作时代弄潮儿的拼搏„„时代在进步,一切都在改变。不变的是只是一个共同的名字,桩西人。
老一辈石油工人为了祖国的石油事业,有几位石油人甚至为祖国的石油事业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我很佩服老一辈石油工人,他们面对荒凉的戈壁滩上建起了一座美丽的石油小城。这不正印证了油田公司“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的人生观吗?老一辈石油工人是了不起的!我时常想,他们面临如此艰苦恶劣的环境,居然能做出如此巨大的成就,身后究竟有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在支配着他们?我要向他们学习的东西实在太多了。
刚开始工作时听说采油二队条件非常艰苦,人员平均年龄大任务重,而且条件艰苦,可后来我发现跟老一辈的石油工人比起来,这点艰苦微不足道。到这样条件艰苦的采油队锻炼实习,对于我这个刚工作的新手来说,是一次很好的磨练机会,可以磨练自己坚强的意志,增强自己的责任意识。
应该说,20年厂史参观大大提高了我们职工的责任意识和大局观念。我们全体二队职工通过参观厂史展览馆、观看建厂20年专题片后,人人都深有感触,纷纷谈感想,说变化。桩西人时刻遵循着“三老四严”、“四个一样”的石油传统作风,以心系油田、爱厂如家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桩西文化、弘扬桩西精神。
历史已经过去,未来还需要我们创造。成功永远与拼搏相伴。危险永远与机遇并存。为了让大家更好的认清形势,所有干部职工还认真学习了采油厂文化手册,把桩西文化理念,转化为自觉追求和行为规范,建设具有高度认同感和归属感的采油精神家园。
“比学赶帮超”与“精细管理年”是一个主题活动的两项重要任务,二者之间相互渗透、相互融合,是油田提升各项工作水平的有效抓手,是推进实现油田科学和谐发展的可靠保障。从我们队的角度来说,扎实开展“比学赶帮超”暨“精细管理年”活动,尤为重要。现在我们在发展上面临的矛盾更加复杂,任务更加繁重,需要我们做大量的艰苦细致的工作。这一点,我们已经有清醒的认识,我们也进一步增强了压力感、紧迫感和危机感,牢固的树立起了比拼意识、赶超意识、创新意识,“见红旗就扛,有第一就争”。立足本职岗位,充分调动每一名职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以敢于“亮剑”、百折不挠的精神“比”,以求真务实、谦虚谨慎的态度“学”,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劲头“赶”,以顾全大局、团结协作的作风“帮”,以勇于突破、追求卓越的勇气“超”,比出差距,学出本领,赶出动力,帮出干劲,超出水平。
自“比学赶帮超”暨“精细管理年”活动开展以来,我们采油二队以活动内涵为指导,向精细管理要产量,在百里油区掀起上产热潮。作为全区原油上产的主阵地,采油二队全体积极行动起来,敢于挑战困难,加大各项工作量的实施,加快以油水井措施为主的上产工作量的运行,紧紧围绕关键环节,进一步提高职工的个人素质和整体水平,现场管理水平,统一操作标准。工作中,针对新员工业务知识层次较低和其他职工业务知识不全面的现状,本着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和全面普及的原则制定了青工培训计划,推出了各种培训措施。在培训的同时把先进标杆班组当作镜子和尺子,一一对照,先从思想上提高认识。同时,我们队还专门召开讨论会,干部职工认真查摆问题,明确努力方向,真正认识到对工作负责任,就是对自己负责任。相信这次活动,我们采油二队干部职工学技能、练本领、比管理、赛水平的积极性和竞争意识会进一步增强,从而推动各项管理再创新水平。
伟大源于平凡,平凡孕育着伟大。石油人就是这样凭借着对油田的爱恋和执着的信念,用心灵的回声,叩响了深邃的地层;用坚定的步伐,踏出了成功的足迹。
我深爱着这片承载我们桩西人光荣与梦想的热土,作为一名油田员工,作为一名团员,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我一定会继承发扬胜利精神,牢记使命,发扬传统,立足岗位,为扎实推进实现“百年桩西,共铸辉煌”的共同愿景,为实现原油持续稳产,贡献出自己的青春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