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卫处相关规章制度

2022-12-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在现实社会中,很多场合都离不开制度,制度是每个人都需要遵守的规则或行动准则。你接触过什么样的制度?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保卫处相关规章制度》,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1篇:保卫处相关规章制度

制度.制度相关人.环境

[摘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一项特殊的政治制度,不仅适合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实际,而且提供了可行的初始制度条件。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政治建设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新形势下,制度不完善使得制度功能的发挥受到限制。不断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进一步发挥制度功能,是推进少数民族地区政治建设的现实选择。

[关键词]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制度相关人;环境;现实困境

[作者]程守艳。贵州广播电视大学教师。贵阳,5500040

[

作为我国三大基本政治制度之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贯彻落实较好地解决了中国的民族问题,对推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变迁,这一制度有及时渐进、不断完善的必要。本文主要是从新制度主义政治学视角进行理性认识,特别着重于分析在现代社会背景下,制度如何才能实现有效性,即以制度相关人的行为假定为逻辑起点,从制度运行过程的角度切入,综合制度、制度相关人和环境三个维度分析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现实问题。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价值定位

2005年我国发表《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白皮书,表明我国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核心价值的体悟和追求。归纳起来,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价值取向的探讨可从政治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加以定位。

1、政治价值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作为我国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它具有强大的政治生命力和政治功能。它的实施使各民族在统一国家内部最大程度地实现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得到了法律保障,强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也是加强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建设的需要,为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建设提供了政治保障。特别是国家通过“干部民族化”,放手使用民族干部,使其成为国家联系少数民族人民的重要纽带,有利于民族团结和维护祖国统一。这一制度把国家的集中统一领导与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区域自治紧密结合起来,在民主的基础上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发展和进步,保证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社会稳定和政治整合。这样在保障民族的自主、平等的基础上,实现真正意义的集中统一,实现国家整合的目标。

2、经济价值

邓小平同志讲过,“观察少数民族地区主要是看那个地区能不能发展起来。”从经济层面上讲,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就是把民族自治地方融于国家乃至世界市场体制,充分利用其自然资源的优势,发挥在西部综合开发的潜力,最终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和国家的现代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很大程度上能对自治地方的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把管理经济、发展生产、改善人民生活作为重要内容,有助于培养民族经济的自我发展能力推动了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同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速了民族经济建设,逐步实现了事实上的平等,使各少数民族都能跻身于先进民族的行列,达到民族的共同繁荣。否则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就失去了核心价值,这是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核心经济价值的最好说明。

3、社会价值

少数民族由于远离主流社会使得其成为社会的弱势群体,通过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维护少数民族权利。这一制度安排保证各种不同聚居情况的少数民族都能行使区域自治的权利,保障少数民族公民担任国家机关和区域自治机关公职的权利使民族自治权利得到尊重和发展和行使,以保证少数民族自主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实现,最终实现对权利的关照。同时,通过发展科技、教育、卫生等各项事业来实现人的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促进了民族自身的发展进步,也包括对各民族生活方式的尊重,并保护、尊重和弘扬各文化小传统。在这样一个多元一体的社会文化结构中,大小传统通过相互渗透而生生不息,最终推动文化产业及和谐社会建设。

二、制度·制度相关人·环境——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现实困境的三维解释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民族自治地方的经济社会得到全面发展。但在肯定取得成就的同时,也应当认识到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直接或间接地制约和影响制度优越性的充分发挥。笔者根据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分析框架,拟从制度、制度相关人、环境三个视角分析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现实问题。

1、制度:变革的困境

首先,在制度自身层面上,由于制度相关人的有限理性以及其机会主义倾向,使得制度在产生、运作以及变迁过程中会花费成本。理性的制度相关人会权衡遵守制度与规避制度的成本而做出相应的选择,使得制度运作中的成本高。比如在民族关系上,自治主体少数民族在行使自治权时,有责任在维护国家统一的基础上实现民族自治地方利益的最大化,可以选择很多倾斜性优惠政策,这就会使得自治主体民族与非自治主体民族处于政策竞争的状态,“本民族利益”成了他们的理性选择。如果没有一个很好的调节措施,这种微观理性的行为很可能会引起地方民族主义等宏观非理性的恶果产生。其次,从制度有效性角度来说,新制度必须整合既定制度才能获得其有效性。政党国家体系下既定的制度结构如党政关系、上级国家机关、同级党组织、自治机关三者关系问题也会影响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效果。从实践看,政党一国家体系下,党组织掌握着干部任免权,自治机关的自治权在纵向上和横向上都受到其他机关的很多限制,实际存在的党委决策、政府执行、“人大”监督的体制使得自治地方的“人大”和政府无法充分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自治权。最后,制度的合法性也影响了制度有效性的实现。60多年来,正是由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解决了少数民族对国家政权的政治参与、利益分配问题,也就解决了政治制度的认同、合法性问题。然而。我们必须注意到,得到尽可能多的相关人共同遵守的制度,并不一定说这个制度的结果一定是好的。目前,作为三大基本政治制度之一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还没有相应的依存组织为其制度的实现作保障。从机构的政治地位和机构级别来看,没有相应的国家机构和地方机构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相匹配,也就是说从形式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尚待完善,否则将会影响制度的合法性建设。

2、制度相关人:权力的不对称导致权利保护存在难题

就制度相关人的信息要素来说,由于制度相关人的有限理性使得其在制定制度时不可能掌握所有的信息,如制度制定者信息的不完全性导致制度本身的缺陷,使得制度有效性难以发挥。民族区域自治是民族自治和区域自治的结合,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民族自治是其基本特点。但民族区域自治只是针对有某一个或某些具有或大或小的聚居区的民族而实行的自治制度,而不是针对某一个民族的所有成员而设立的,更不是针对所有的少数民族而设立的。在这L自治制度的框架下,对一些非自治主体少数民族的权益保障就存在难题。由此看来,就民族自治而言,无论对于所有少数民族,还是对每个少数民族所有成员,其涵盖面是有限的、不全面的,具体操作中存在着不足。同时,制度相关人权力的非对称性特征也会导致权利保护存在难题。历史制度主义理论的“路径依

赖”解释模式告诉我们,‘制度不仅塑造了制度相关人的行为,而且,它还赋予了制度相关人以不同的权力,制度相关人一旦被锁定在既定的路径里就会缺乏自主性。就制度安排来讲,民族区域自治以完全尊重宪法对国家和公民的认同和利益的确定为前提,主要以调整地方利益和族群利益为己任。但是,在政治实践中,主体民族和非主体民族间的政治代表性并不一样。对非自治主体少数民族,考虑到少数民族的特殊性,尽管《选举法》规定了一系列合理差别对待的内容,但对很多非自治主体少数民族来说,由于人口数量过小,人口分布较为分散,他们在各领域各方面的代表人物也就相应少了很多,他们在政治参与上处于尴尬境地,声音很微弱。自治主体民族的强势一方面维系了自治地方的稳定,。但非自治主体少数民族权益必须重视。由此带来的是自治主体少数民族、非自治主体少数民族、汉族三者间的关系问题。虽然宪法第4条和第33条规定都规定他们之间权利关系没有大小之分,但在制度运行的实际中,由于处理民族权利之间关系的法律法规的失位以及调整民族关系的法律法规还留有很大的空白,使得权利的实现得不到平等保护,权利与权利之间还存在着民族差异和矛盾,少数民族权利保护的法律形式和范围还有待明确。

3、环境:制度相关人的适宜性行为

根据社会学制度主义理论,环境要素的变化导致了相对价格的变化,而相对价格的变化诱使理性的制度相关人重新认识和思考制度本身的合理性。在政治制度中,制度相关人的表达成本、获取政治信息的成本等相对价格的变化,会直接影响政治制度的有效性程度。就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而言,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公民民主意识不断增强以及电子网络技术的进步,公民表达自己意见的相对成本降低。但是,目前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制度化程度不高,由一系列规则所组成的民族区域自治规则体系和监督保障机制还不健全和完善,已经制定出来的民族区域自治法律体系还需要进行补充、修改和完善。正如美国著名政治学家哼廷顿所指出的那样,,当政治参与遭遇政治制度化水平不高时,社会稳定就成为我们必须支付的代价。因此,在制度环境变化的条件下,这项制度如何更加有效地适应环境,提高制度化水平及其制度创新,成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面临的现实难题。同时,重大政治、经济环境为深受路径依赖影响的制度提出了挑战,它使得制度相关人的政治力量发生变化,改变了制度相关人的观念。目前,建立宪政是社会法治化的首要任务,少数民族若实现自治,就必须实现国家权力的法治化,体现少数民族群众的主体意识、宪政态度和宪政情感。可以说,民族自治权的合理规范和实施,是宪政实现的当然要求。但是,现行民族自治制度的理论与实践同宪政并非完全一致,民族区域自治权的范围不清,缺乏确定性和操作性、自治法律法规体系不够完备,尚存在有待完善之处。此外,面对社会环境的复杂性,社会力量、公民意识等因素的增强,都需要我们的制度不断去做出回应,这也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新环境下面临的挑战。

三、让制度运转起来——构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运行“走样”的防范机制

以上从制度、制度相关人和环境三个维度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面临的现实困境进行分析,笔者认为应从以下方面人手,构建制度运行“走样”的防范机制,不断地加强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完善制度设计,加强制度合法性建设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与完善离不开精巧的制度设计。其中最主要的是健全与完善由一系列规则所组成的民族区域自治规则体系和监督保障机制。当前,除了要对已经制定出来的民族区域自治法律体系进行补充、修改和完善以外,更重要的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抓紧制定出一批适合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需要的法律、法规,加快《民族区域自治法》的配套法规建设,构建民族区域自治法律的解释制度。同时,强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监督机制,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制裁机制,健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机制,包括建立协调机制和事前征询机制、建立实施争议审查解决机制,等等。此外,加强制度合法性建设。制度只有扎根于民众得到人们的认可,才能拥有持久的活力。增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合法性的主要途径就是政治宣传和政治教育,让制度深入人心,形成习惯。比如,运用各种形式对《民族区域自治法》进行广泛深入的学习、宣传和教育,增强全社会民族法制观念和法律法规意识等,这些都是保障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效运行的基础和前提。

2、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反思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践,化解“体制弊端”,推进党政关系科学化、民主化和法治化是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源头所在。为此,在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党对国家政权的领导地位的前提下,推进党政职能分开,创建新型的党政关系。一是要合理规范党的地方领导机关的权力,按照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由直接干预转向间接领导。党委在同级各种组织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集中精力抓好大事,支持各方独立负责、步调一致的开展工作。二要改革和完善党的工作机构和工作机制,改变长期以来存在的高度集权的领导模式,真正做到党政分开,各负其责,从而形成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群众团体、民主党派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局面,并用相应的法律和制度固定下来。

3、经济发展:制度有效性发挥的物质保证

发达的物质基础是现代公正社会的支撑构架,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是进一步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必要条件和途径。胡锦涛同志强调:“民族地区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归根到底要靠发展来解决”。从根本上说,衡量一项制度成功与否,最终取决于它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否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因此,要通过因地制宜制定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发展集体经济、引导剩余劳动力有序地向外流动等措施,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让少数民族在生活上富裕起来。这样,就能不断夯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经济基础和群众基础,保证制度有效性不断发挥。

4、推进少数民族“公民”身份的认同

现代民族政策需要解决族群与国家之间的认同与认同方式和文化上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两个问题。前者可以通过族群对公民身份的认同,即少数民族的“公民化”,促进民族关系的社会整合,后者需要在符合“现代性”要求的国家发展战略与少数民族的文化特殊性之间找到一种平衡。然而,目前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框架内的一系列针对少数民族的优惠政策正经受到公平问题的考量:少数民族和汉族各自从群体和个体角度看待这些政策,使得优惠政策陷入“两不讨好”的境地。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实施优惠政策“区域化”而非“族别化”等措施,以公民身份来对待每一个民族,通过保障平等的公民权来逐步实现少数民族的“公民化”,促进少数民族对自身公民身份的认同,最终实现民族成员的真正平等,这也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所追求的核心价值之所在。

诚然,民族区域自治在中国60年的发展历程证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在民族问题上得到了集中体现。但是,我们不可能指望这一制度固定不变一劳永逸地解决所有的问题。按照国务院公布的《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白皮书的精神要求,我们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探索和健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具体实现形式,完善《民族区域自治法》的配套法律法规,不断充实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物质基础,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责任编辑:覃彩銮]

作者:程守艳

第2篇:土地制度和农地制度的相关综述

摘要:城镇化建设日渐集中到村镇建设的微观层面,同时耕地大量减少,土地制度及农地制度成为无法回避的研究课题。对土地制度和农地制度进行了相关综述的梳理,界定了土地制度和农地制度的内涵与外延,对土地制度和农地制度的相关研究领域、范围以及主要关注的问题。农民与土地的关系高度影响农村社会和农业经济的发展,因此,土地制度的研究更多地倾向于农村土地制度,即农地制度。中国理论界关于农地制度的主体性构建研究主要集中于农地所有权、使用权以及使用权流转等的研究。

关键词:土地制度; 农地制度; 综述

一、土地制度的相关综述

土地制度还未有统一的概念,基本认为分为城市土地制度和农村土地制度。由于农民的任何生产活动都与土地的占有和利用高度相关,农民与土地的关系高度影响农村社会和农业经济的发展。因此,土地制度的研究更多倾向于农村土地制度,认为土地制度是农村社会经济制度的核心和基础,相对于农村,土地制度对城市的影响没有那么大。

陈道(1983)认为,土地制度等同于土地所有制,在《经济大辞典·农业经济卷》中认为土地制度亦称“土地所有制”,是人类社会一定发展阶段中土地所有关系的总称,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陈宪(1989)认为,土地制度是由土地所有制、土地使用制、土地流转制和土地管理制度及其构成的一切有关土地的社会经济制度。周诚(1989,2003)认为,土地制度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土地制度包括有关土地问题的一切制度,诸如土地利用方面的土地开发制度、土地规划制度等;土地所有和使用方面的土地分配制度、土地承包制度等;土地价值方面的地租制度、地价制度等;还包括国家的地籍管理制度、土地征用制度等。狭义的土地制度则只涉及土地所有制、土地使用制和土地的国家管理制度三大方面[1]。

随着产权在制度经济学中的重视,中国学者开始强调土地制度是围绕土地的存在和使用而形成的一种行为关系。 张朝尊(1991)认为,土地制度是人们在占有、支配和使用土地的过程中所结成的各种关系的总和,主要包括土地所有权关系和土地使用权关系。马克伟(1991)认为,土地制度是人们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因利用土地而产生对土地的所有、占有、使用、处分等诸方面关系的总称。土地所有制及土地使用制是土地关系中的最重要的两大方面。高尚全(1991)认为,土地制度是由土地所有制度和土地产权制度两个基本部分组成。土地所有制度决定了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们之间的生产关系,主要解决土地归属问题,它要明确土地所有权主体;土地产权制度决定了土地使用过程中各种利益主体之间的权责利关系,涉及到土地如何利用和有效使用。对于土地所有制与土地产权制的划分是基于当时对产权概念认识的分歧,现在基本上认为前者是后者的一部分。21世纪初,很多学者认为,土地制度就是土地产权制度,关于地权问题的研究得到普遍关注。

由于土地经济关系需要得到法律上的反映、确认和规范,产权的法学研究强调法权关系,部分学者认为,土地制度是一种土地法权关系的制度化。张月蓉(1992)认为,土地制度是在经济运行中所发生的土地经济关系和土地法权关系制度化的总和,它反映着因利用土地而发生的人与人、人与地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2]。郑景骥(2006)认为,土地制度是以土地为媒介结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既包括经济关系,也包括法权关系,前者属于经济基础,后者属于上层建筑。一般认为,产权是法权的本源,法权是产权的反映。二者相辅相成。

近年来,对土地制度的认识逐渐趋向广义和狭义概念两种。认为广义的土地制度包括有关土地问题的一切制度,主要有土地所有、土地使用、土地管理及土地利用技术等方面的制度,即涉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方面的制度内容。狭义的土地制度是指约束人们土地经济关系的规则的集合,是关于人们之间围绕土地所有、使用、收益而发生的生产关系制度,反映着人与人之间的土地经济关系,是一种经济制度,即土地经济制度。作为重要的经济制度,土地制度需要法律的确认和保护,从这个意义上说,土地制度又是一種法律制度,即土地法律制度,是土地经济关系在法律法规上的体现(刘书楷,2004;卢新海,2006)。一般而言,土地制度包括土地所有制度、土地使用制度和土地国家管理制度三大部分。郑景骥(2006)则认为,广义的土地制度包括一切有关土地的制度;狭义的土地制度包括土地所有制、使用制和管理制度[3]。基本上顺延了周诚在1989年提出的土地制度广义与狭义概念。

从区域上讲,城市土地包括三个层次:A城市市区的土地,即城市建成区范围内的土地;B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土地;C城市行政管理区范围内的土地,即包括城市郊区(县)范围内的土地。这三个层次的土地构成了城市有限的土地面积,城市中的各种经济活动(工业、农业、商业、服务业、交通运输业、居民消费等)只能在有限的土地空间中进行[4]。城市的发展与繁荣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有限的城市土地是否能集约高效地利用,城市建设用地的开发利用尤为重要,土地发展权近年来得到中国学者的相当关注,张安录(2000)、胡兰玲(2002)、程烨(2003)、孙弘(2004)等对土地发展权制度进行不同层面的研究。城市土地是由农村土地发展来的,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一大部分农村土地就相应转化为城市土地。于是关于耕地的保护变得严重,土地管理及用地管制制度主要集中于耕地的保护。

二、农地制度的相关综述

农地制度是农村土地制度的简称,反映农村土地经济关系。与城市土地不同,农村土地具有特殊性。农地广义上讲是指法律规定由农民集体所有的一切土地,包括耕地、宅基地、其他公共用地等;狭义上讲是指农业用地,包括耕种或畜、牧的土地。中国理论界对农地制度的主体性构建研究主要集中于农地所有权、使用权以及使用权流转等的研究。

对当代中国农村土地所有制度的研究,起源于农村土地承包制的实施。1983年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后,农村土地制度本身首次成为研究的热点和关注的重点,文迪波、梁秩森和知少波(1987)、安希极(1988)、杨勋(1989)、张朝尊和吕益民(1990)、雷厚礼(1991)等主张土地国家所有制,李庆曾(1986)、李永民和李世灵、魏正果(1989)、蔡继明(2005)等赞同私有制,骆友生、张红宇和高宽众(1988)、陈吉元、邓英淘、姚刚和徐笑波(1989)、周诚(2000)等坚持实行土地集体所有制,曲福田、孙鑫(1991)、张新光、贾金荣(2004)、白永秀、周天勇、胡慧洁和陈曦(2005)等主张实行混合所有制等等。

刘书楷(1989)认为,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的土地制度,基本适应当时的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和基本国情,农村土地制度改建的重点不是改变土地所有制,而是完善两权分离机制,中心任务是进行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建立健全土地有偿使用和合理流动机制[5]。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为了提高农业经营者效益,农地这一最基本的生产要素应以更高效率被使用。1998—2000年间对土地承包关系稳定特别关注,土地制度创新的实践在部分地区不断涌现,主要集中于对经济比较落后地区率先产生的“四荒”使用权拍卖的总结,以及对一些发达地区出现的土地股份合作制的总结。还试图从实践中探索农村土地制度变迁方向,运用西方新制度经济学和产权学派的理论研究中国土地制度改革的学者日渐增多。林毅夫(1992)认为,农地制度改革应沿着降低劳动监督成本和提高劳动激励的路径发展;周其仁(1995) 认为,农地制度改革必须兼顾新产权合约及其执行和保障系统间的互相协调;杨学成、史建民、靳相木和薛兴利(1997)等认为,农地制度改革应围绕土地资源市场化配置方式,同时进行多方面的制度创新。

21世纪中国经济建设持续快速发展,同时耕地大量减少,农地制度更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研究课题,2003年以来对三农问题特别倾注,党中央认为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重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农村土地制度、农业经济结构和农村社会结构战略性调整成为新阶段面临的重要课题,主要研究如何解决三农问题,如何保护耕地承包权和耕地减少等问题。农地私有或有限的小土地私有制等观点成为大家争论的课题。关于耕地大量减少问题,杨小凯(2003)、牛若峰、文贯中、邓大才(2004)等学者认为,出现征地狂潮、农地交易失控的根源是制度失灵导致的。农地集体所有的“公共性”导致在地权分配的相关主体中,除了农民和中央政府外,其他主体都有多征用土地的内在激励机制。土地私有化有助于实现规模经营,是解决行政性土地调整和农地转为非农地所引起的一系列问题的出路。关于土地使用权流转问题的研究,也从20世纪末的农地流转必要性及实践研究转为21世纪的农地流转动因、模式、机制以及农地流转市场构建的研究等。研究显示交易成本的高昂、农地产权的残缺以及农村社会保障机制的缺位是制约农地使用权流转的重要因素,认为规范的、长期的农地使用权流转有利于提高农地的配置效率,有助于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其中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也是流转问题的关注热点之一。党中央明文表示土地承包经营权长久不变,有学者认为,这是变相的土地私有化,也有人为这是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的表现,有助于土地责权明晰。流转问题似乎比所有权归属更显重要,构建促进农业发展、农村建设、农民富裕的适宜的农村土地制度尤為重要。目前的研究并没有完全满足中国农地使用权流转的实践对理论和政策的要求,为我们留有尚待进一步分析的问题。

三、总结

对土地制度和农地制度进行了相关综述的梳理,界定了土地制度和农地制度的内涵与外延,对土地制度和农地制度的相关研究领域、范围以及主要关注的问题。中国理论界关于农地制度的主体性构建研究主要集中于农地所有权、使用权以及使用权流转等的研究。21世纪中国经济建设持续快速发展,城镇化建设日渐集中到村镇建设的微观层面,同时耕地大量减少,农地制度更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研究课题。保护耕地、农地使用权流转等问题更显重要。

参考文献:

[1]周诚.土地经济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9:140.

[2]张月蓉.完善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途径[G]//中国土地经济问题研究.北京:知识出版社,1992:377.

[3]郑景骥.中国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方略研究[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3.

[4]卢新海.城市土地管理与经营[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8

[5]刘书楷,曲福田.土地经济学:第2版[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15-20.[责任编辑 吴高君]

作者:徐东云

第3篇:贸易救济援助制度概述及相关制度辨析

【摘要】贸易救济援助(Trade Remedy Assistance,TRA)产生于美国,它是指依法设立的公共机构向遭受外国企业不公平贸易手段损害的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提供的与贸易救济法相关的技术支持和法律援助,以帮助他们筹备、提交申请书,寻求获得贸易法规定的贸易救济。我国并未正式建立起这一制度,国内有关这一制度的研究也正处于起步状态。

【关键词】贸易救济援助;贸易调整援助

随着中国入世承诺的履行和贸易壁垒的逐渐降低,我国国内市场更加开放,外国产品以更大的数量和更快的速度进入国内市场。[1]中国入世后,国内企业运用反倾销、反补贴等贸易救济措施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案例数量有所增长,但与外国对我国企业使用的贸易救济措施数量相比,我国企业对贸易救济措施的运用远远不够。我国对外贸易摩擦的多发态势也对我国的贸易救济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贸易救济援助作为贸易救济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贸易救济的质量,[2]对维护我国产业的合法权益意义重大。因此,构建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贸易救济援助制度是必要而紧迫的。

一、贸易救济援助制度的含义和特点

(一)贸易救济援助制度的含义

对于贸易救济援助制度的定义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主张。有学者认为贸易救济援助制度为“向寻求贸易法规定的救济的企业提供帮助”[3]的制度,也有学者认为其为“为遭受损害的企业或者行业申请反倾销、反补贴及保障措施救济提供咨询意见和技术支持,维护其自身合法权益”[4]的一种制度。根据美国联邦法规第213部分第1条之规定,贸易救济援助制度是指,贸易救济援助办公室在收到请求时向公众提供基础信息咨询,并为利益方提供有关依据贸易法2132条b款下可得的救济及利益,以及相关程序和确切的提交申请贸易救济调查时间的援助及建议的制度。对贸易救济援助制度的定义的分歧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第一,对何种贸易救济措施可以进行援助即援助范围的界定;第二,以何种方式提供援助即援助手段的界定;第三,对援助对象的界定。而这些差异由各国对贸易救济援助制度不同的国内立法所造成的。除去这些分歧,总而言之贸易救济援助制度是指依法设立的公共机构在收到申请时,向申请人提供与贸易救济法律相关的援助以帮助其寻求贸易法律规定的贸易救济措施的一种制度。

(二)贸易救济援助制度的特点

作为一种独立的制度,贸易救济援助制度具有与其他贸易制度不同的特点:

1适用范围的广泛性

贸易救济援助制度的适用对象广泛,无论农业、工业还是服务行业的企业均有资格在特定情况下获得援助。此外,无论大企业和小企业都可得到信息咨询服务援助,只是小企业在特定情况下还可以获得特别的法律援助和技术支持。

2服务对象的个体性

区别于反倾销和反补贴等贸易救济措施,贸易救济援助制度的对象是个体,即企业或者行业协会,而不是某个行业或产业。反倾销诉讼必须由产业代表提起,并且一般要求国内一定总产量的生产商的支持,[5]反补贴诉讼也有类似规定。而贸易救济援助制度中,单个企业或者行业协会就可以提交申请表申请贸易救济援助。

3各国立法和实践的多样性

贸易救济援助制度属于国内法的范畴,在国际上并无统一的条约和惯例各国在这一制度的规定上也各有特色。在是否设立独立专门的机构,是否通过专门的立法规定,以及提供援助的贸易救济措施范围也有很大的区别。

(三)贸易救济援助制度的性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第54条规定:“国家建立对外贸易公共信息服务体系,向对外贸易经营者和其他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这一规定为政府在贸易救济法律下的定位设定了基本的框架。因而就贸易救济援助制度的性质来说,贸易救济援助属于行政权的范畴,由政府机构来行使,是政府的社会职能之一。[6]由于我国产业界对运用贸易救济手段维护自身权益的实践尚处于起步阶段,经验不足,提起贸易救济诉讼一般都是在严重损害已经造成企业难以为继的情况下,不得已而为之的,这就造成当贸易救济手段发挥作用的时候,产业的巨额损失已经无法避免,有的企业甚至在调查中已经停产或者破产倒闭。而广大中小企业更是因为资金和信息有限,在各种损害中首当其冲。作为一个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导向型国家,[7]我国政府的政策对市场的干预作用比较大,同时企业对政府的信任和依赖度比较高,因而我国政府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另外,国际贸易对国内产业的损害,在本质上是市场失灵的一种表现,而政府在纠正市场失灵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8]因此,为企业提供信息咨询服务,特别是为小企业提供贸易救济过程中的援助服务,维护公平、自由的对外贸易秩序是政府的不可推卸的职责之一,也是创造和谐的贸易环境的题中之义。

二、与TRA相关的制度

从名称上来看,贸易救济援助制度似乎和贸易救济制度、贸易调整援助制度十分接近。并且事实上,同为贸易法所规定的制度,三者之间确实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贸易救济援助制度作为一种独立的贸易制度,与其他两种制度之间存在着本质上的差异,具有其特有的目的和特征,也是其他两种制度所无法涵盖的。

(一)TRA与贸易救济制度(Trade Remedy Institution)的关系

在WTO框架内的贸易救济是指进口国政府的贸易救济主管当局在内产业受到或即将受到国际贸易损害时行使的对此种已发生或即将发生的损害采取补救或预防措施。[9]

贸易救济援助制度建立在贸易救济制度之上,因此两者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TRA保障了贸易救济制度的实施,使得贸易救济措施运用的效率得以提高。另外各国贸易法贸易救济制度发展的完善程度也影响了贸易救济援助制度的内容。例如,美国对外贸易中的救济措施已经发展得种类比较完备,美国也因此成为当今世界上贸易救济种类最多、制度构建最为严密、救济力度最大的国家。[10]如337条款调查所体现的知识产权保护以及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和特别保障措施等贸易救济措施。相应的,其贸易救济援助制度的涵盖面也是最广泛的。

但这两种制度产生的背景和目的的不同也使得两者的性质和特点各不相同。贸易救济制度的建立是为了消除国外不公平竞争行为对国内市场带来的损害并且重新恢复市场的公平性,使得国际自由贸易能够健康顺利地进行。而贸易救济援助制度虽然作为贸易救济制度的附生制度,却有着其独立的目的。它的建立是为了消除小企业在因遭受外国倾销、补贴等不公平竞争行为损害而提起贸易救济申请时相对于大企业在获得信息和资金方面的弱势。

(二)TRA与贸易调整援助制度(Trade Adjustment Assistance,TAA)的关系

贸易调整援助制度的首创者是美国,它是一种由政府实施的,对因进口竞争或生产转移而受到损害的相关产业中的工人、企业、社区及农民等提供援助或补偿的一种法律制度。它通过资金、技术、咨询服务等方式对遭受进口竞争损害的企业、产业和产业工人提供调整援助。[11]

贸易调整援助制度针对的是公平的贸易行为,其目的是为了保护落后产业和企业,帮助其调整结构,提高竞争力;[12]而贸易救济援助制度针对的是反倾销反补贴等不公平贸易行为,其目的不是片面的保护某一产业,而是通过纠正国外企业的不公平贸易竞争行为,消除其对国内产业造成的损害,规范正常的贸易秩序,恢复和促进公平竞争。另外,就美国的做法而言,贸易调整援助制度提供的援助不局限于技术支持,还包括资金支持;而贸易救济援助制度不包括资金的支持,只包括技术支持和法律信息。虽然在历史上曾有过为小企业在寻求贸易救济过程的法律费用提供补助的方案,但最后未在立法中得到体现。在援助的对象上,两者也有很大的差别,贸易调整所针对的对象是因进口竞争或生产转移而受到损害的相关产业中的工人、企业、社区及农民等;而贸易救济援助制度中广义上的援助如一般信息咨询服务的对象广泛,面向公众,而其特殊的技术支持则局限于符合特定资格的小企业。

参考文献:

[1]张汉林WTO反倾销争端案例评析[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10

[2]李明晶中国进口反倾销的现状分析及应对策略[J]经济研究导刊,2006(06):77

[3]张汉林反倾销反补贴规则手册[M]北京: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200302

[4]陈利强 美国贸易调整援助制度研究[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300

[5]于永达,戴天宇 反倾销理论与实务[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54

[6]赵生祥 贸易救济制度研究[M] 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201

[7]覃红 贸易救济法律制度框架下地方政府定位的理论与实践[J] 太平洋学报,2008,(02):34

[8][美]雅各布·瓦伊纳 倾销:世界贸易中的一个问题[M] 香港:商务印书馆,20030201:36

[9]高维新 WTO贸易救济权的行使与规制[J] 对外经贸实务,2010(05):15

[10]于洋 美国的反倾销调查与337条款调查之比较研究[J]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6(06):24

[11]魏彦霞 美欧贸易调整援助制度及我国的借鉴[D] 河北经贸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02

[12]陈雨松 美易贸易法上的“贸易调整援助”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 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2007(06):37

作者:杨莹莹

第4篇:市环卫处相关管理制度

一、公厕清洗日常管理制度

1、公厕清洗管理要做到“三无六洁”。即无孳生地、无暴露虫蛆、基本无臭;厕所地面、糟沟、天花、墙壁、尿槽及厕所四周清洁。在当班作业中未做到“三无六洁”的,每项每次扣5元。

2、公厕管理人员每天要对所管辖公厕的内外设施进行巡视检查,发现厕所内外瓷片、墙壁门窗、水电有损坏及化粪池满溢等情况及时汇报。发现问题不上报的,每次扣5元。

3、要定期喷药,控制蚊、蝇孳生。不按规定实施的,每次扣2元。

4、每年扫灰水一次,每2个月洗盐酸不少于一次。特殊情况除外,不按规定实施的,每次扣2元。

5、每年对各公厕的化粪池清渣不少于一次。长期保证粪池无粪水溢出池外,发现所辖公厕有非因堵塞而导致粪水溢流的,每次扣20元。

6、粪管清理工作中做到池口净、粪池周围、运输经过路面净,处理后倒粪周围净。有一项不干净每次扣10元。

7、发现不出勤又不请假的,作旷工处理。

8、公厕清洗、粪管清理作业必须穿着环卫工作服,违反的每人每次扣5元。

9、每天上午9点之前、下午5点半之前将所管辖的厕所洗净,粪管凌晨5点前要将所辖的厕所清净。

二、生产卫监日常管理制度

一、清扫保洁及卫监工作管理制度

1、必须按时上下班,不迟到、不早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清扫和保洁任务。上班期间不准骑自行车拉双轮车。

2、清扫保洁人员必须在作业中压低扫把,做到不扬尘、不溅污行人衣物,凌晨作业不得大声喧哗,不得用力丢铲,以免影响市民休息,下午5至8点要吹响哨子通知市民倒垃圾。工作完毕后要把工具清扫干净、洗净、保管好。

3、保洁作业要保障路面干净清洁,车道、人行道干净,走廊、花带周围干净,明渠无污染、无积水、无杂草。

4、卫监队员上班时必须佩戴各类标志及携带有关证件,做到文明收费、文明执法。队员在执法时要做到:(1)表明执法人员身份;(2)提出违法违章行为证据;(3)出示执法依据;(4)作出处理决定。违反该项规定的给予批评教育,屡教不改的调离岗位,情节严重的追究相关责任。

5、严格按标准收费,收费罚款要有二人以上在场。统一使用收罚票据,每月的5号前缴交上月的收罚款。在收费过程中发生冲突事件时,个人回避的,所出现的问题全由回避者承担。

6、卫监队员不服从工作安排的,第一次扣100元,第二次扣200元,第三次作调离岗位处理。

7、职工如不服从休假安排的,所安排的假期作废,如有特殊情况的,由队长协商解决。

二、清扫生产、市容监管检查考核制度

(一)检查评比方法

由班子确定检查评比人员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每月明检一次,暗检2次,同时每月组织队长自检2次。

(

二、)检查内容及标准

检查内容涵括清扫、保洁、收费、市容监管、工作作风等方面,以“工作行为检查”和“工作质量分”两大项进行综合检查。该检查制度综合满分为100分,93分以上(含93分)为合格。标准如下:

(1)工作行为检查

1、为防止发生事故,在工作期间(不论正班或顶班)均要穿着环卫工作服,违反的每人每次扣5元。

2、保洁人员应将垃圾拉到指定收集点进行收集,在街道上乱倒乱卸的每发现一次扣5元,特殊情况除外。。

3、不文明作业,在工作期间与市民无理取闹争吵,或不让市民倒垃圾上车的,经投诉核实每人每次扣2元。

4、下午普扫时间不按规定吹响哨子通知市民倾倒垃圾的,每经发现或核实一次扣2元。

5、在工作期间翻捡垃圾或潲水、窜岗离岗或干私活的,每发现一次属职工的扣3元,属临时工的扣2元,属日工的扣1元。

6、在路段或双轮车上焚烧垃圾的,每发现一次扣10元,烧坏双轮车按价赔偿。

7、为安全起见,作业时双轮车应停放在路边,距边不得超过0.5米,违者每发现一次扣1元。

8、卫监队员对辖区内损环卫设施、车辆运输散落、乱丢乱倒等行为,现场发现而不制止、不处理的,处以在场每人每次扣2元。

9、卫监队员对辖区内已发生的车辆运输散落物体、建筑、装修、

下水道等余泥,每堆于3天内不作处理的每人扣10元。并要自行清理干净,出勤不出力的每人每次扣5元。

10、卫监队员上班不佩戴工作证的每次扣5元。

11、骑自行车拉双轮车的每次扣5元。

12、将沙石垃圾扫落沙井、下水道或铲上花圃的,每人每次扣2元。

(2)工作质量扣分标准

1、属于清扫保洁的街道,路面有污泥沙石、积臭污水、杂草的,每项超过5平方米的扣该队0.5分,个人扣1元;超过10平方米以上的扣该队1分,个人扣2元。

2、属于清扫保洁的主街道,清扫或保洁不彻底,路面有较多纸屑、果皮、塑胶袋等杂物的5平方米内扣该队0.5分,20平方米内扣该队1分,20平方米以上的扣该队1.5分。(队内扣1分则个人扣2元)。

3、属于收集垃圾的路段、垃圾屋(点),垃圾不日产日清的,扣该队1分,个人扣2元。

4、属于收集垃圾的路段、垃圾屋(点)旁边垃圾散落严重的,扣该队1分,个人扣2元。

5、主街道的堆状垃圾(超过3塑胶袋以上为堆状)每百米内超过3堆的,每超一堆扣该队3分,个人扣3元。

6、主街道、小街道小巷每堆垃圾有5包(平时装垃圾的塑胶袋)以上的,每超一包扣该队0.5分,个人扣0.5元。

7、所辖区域卫生状况恶劣,或存在卫生死角严重,被电视台、报纸曝光,经核查为该队工作责任的,每次扣该队10分。

(三)检查责任奖罚

1、连续3次检查评比都被扣分的个人,作停工1至3天处理。

2、每季度两队根据检查评分和职工平时实际工作情况,各评选出8名先进清扫工人给予表扬,并给予一定的实物奖励;同时根据实际评选出若干名最差的清洁工人进行批评教育。

第5篇:校保卫处关于2011届毕业生户口迁移相关事宜的说明

2011届毕业生:

为了便于毕业生了解户籍管理相关规定,顺利办理户口迁移手续,根据深圳市公安局有关户籍管理规定和学校的户籍管理办法,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针对户口在学校的毕业生:

1、已取得毕业资格并落实工作单位的学生,应将户口迁移到工作单位或人才交流中心所在地派出所。

2、特区内办理户口迁移:持本人《户口卡》、《毕业证书》、省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签发的《就业报到证》和深圳市人事部门出具的《介绍信》或《接收函》等,到西丽派出所加注“全城通”标志,不需要办理“户口迁移证”,然后到户口迁入城派出所直接办理户口迁移手续。

3、特区外(含宝安区、龙岗区、光明新区)办理户口迁移:持本人《户口卡》、《毕业证书》、省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签发的《就业报到证》和深圳市人事部门出具的《介绍信》或《接收函》等,到西丽派出所办理“全城通”(迁入宝安区、龙岗区以及光明新区的毕业生需要复印集体户口的首页),并到接收单位或人才交流中心所在区域的派出所办理户口迁入手续。

4、户口迁回原籍的毕业生,持《毕业证》、《就业报到证》到西丽派出所开出“户口迁移证”,然后到原户口所在地派出所办理迁入手续。

5、原籍属于“农业户口”性质的毕业生,要求将户口迁回原籍要求恢复“农业户口”性质的,应事先征求申请“农业户口”所在地的乡镇或村委会意见,方可办理。

6、毕业生专升本,就凭录取通知书到西丽派出所开出“户口迁移证”,将户口迁入就读院校。

7、出国留学(含港澳台地区)读书不需要办理户口迁移,待完成学业再办理户口迁移手续。

二、针对户口不在学校的毕业生:

已落实工作单位(工作单位在深圳)并需要将户口迁入深圳的,应在6月30日前向单位或人才交流中心申请办理。申报时需注明户口性质,如“非农业户口”或“农业户口 ”。

三、户籍保存:

1、毕业生已办理暂缓就业或有其它特殊原因的,可申请将户口保留在学校,时间最长不得超过二年。毕业生在保留期限内必须将户口迁出学校,否则,学校将其户口迁回原籍。

2、毕业生户口在学校存放期间,保卫处及有关部门原则上不为其出具相关证明(如户籍证明、出国政审、无犯罪记录等)。

四、注意事项:办理户口迁移需持本人证件到户籍室借出《户口卡》,相关证书,材料应核验原件并提借复印件。

五、联系人:蔡小艳、陈学敏、电话:26019716内线:(8716)

户籍室地址:西校区行政楼114室

第6篇:保卫处安全保卫制度

安全保卫制度

一. 重要部门及库房要按照公安部门的有关规定安装“防撬锁、防护棂”。无关人员不得进入库房。库房内不准吸烟,不准生火取暖。库房内要配备灭火器,定期检查消防器材。危险品要妥善放置,并定期检查,做到防火、防爆。

二. 财务部门现金要按规定及时存入银行,不得超过规定数额,现金、有价票证一律放入保险柜。

三. 凡携带大宗物品出校门时,凭各单位证明。门卫要进行检查,发现可疑问题,要及时通知保卫人员处理。

四. 夜间巡逻人员不得睡觉,对重点科室、库房要经常巡视发现可疑人员,要盘问检查,对犯罪分子要扭送公安机关。

五. 职工自行车要按指定地点存放,教职工、学生自行车一律停放存车处。

六. 财务人员去银行送款,必须由专职保卫人员负责护送。

第7篇:保卫处周边监控、安防管理制度

为保证公司监控信息系统、红外监控报警系统以及巡更系统的正常有序的运行,保障公司重点部位安全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1、值班监看制度

1.1厂区视频监控系统、红外报警系统及红外对射报警系统由公司保卫处人员负责监控,由保卫处和保密办负责监督检查监控室的工作。

监控人员必须具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心,认真负责完成好公司赋予的安全监控任务,及时掌握各种监控信息,对监控过程中发现的情况及时进行处理和上报。

1.2监控人员负责作好厂区监控范围内的工作,并作好当班的资料记录,视频监控发现异常情况,红外报警系统报警,必须及时通知班长及辖区内巡逻人员进行查看,并做好记录。

1.3严格按规定操作步骤进行操作,密切注意监控设备运行状况,保证监控设备安全有序,不得无故中断监控,删除监控资料。

1.4监控用的计算机不得做与监控工作无关的事情。

1.5认真学习监控的操作规程,维护和保养好监控设施。保持图像信息画面清晰,保证系统正常运行。

1.6负责中控室的卫生清洁,保持室内干燥,设备、布线排列整齐。

1.7严禁非监控人员进入监控室。

1.8未经允许不得随意代班、调班。监控时不得擅自脱岗,严禁看报刊杂志,听收音机、打私人电话等与其工作无关的事情。

1.9严格交接班制度,交接双方要认真填写交接班登记表,交班人员应向接班人员交明工作情况,接班人员必须对视频监控系统、红外监控报警系统以及巡更系统等设备进行检查确保设备完好,并认真核对上一班次的监控记录确认无误签字后方可交接班。遇有重大事件需要推迟交接班时,由交班人员继续处理情况,接班人员积极协助并尽快熟悉,接班人员在确认能独立处理情况后进行交接班

1.9.1交接班过程中不得中断工作。

1.9.2交接班登记主要内容包括:

1、交接双方姓名;

2、交接班时间;

3、监控记录、异常处理情况;

4、系统运行情况;

5、各种安全工具、消防器材、开关钥匙及有关工具情况;

6、监控中心卫生维护情况;

7、其他。

1.9.3对每天监控资料记录保留存档。

2、图像信息保存、使用登记制度

2.1监控系统图像实行自动保存,公司重点部位、有毒危险品库房图像保存时间不少于30天,其他图像保存时间不少于6天。

2.2除监控人员以外其他人员需要查看监控图像需保卫处、保密办主管批准后,填写监控信息图像查看记录表,对图像信息的录制人员、调取时间、调取用途等事项进行登记。

2.3任何人不得擅自复制、查询或者向公安机关以外的其他单位和个人提供、传播图像信息。

2.4任何人不得擅自删除、修改监控系统的运行程序和记录。

2.5任何人不得擅自改变公共安全图像信息系统的用途和摄像设备的位置。

2.1.6任何人不得干扰、妨碍监控系统的正常运行。

3、安全保密制度

3.1工作人员使用计算机要及时主动设置密码。

3.2严禁将计算机密码告知无关人员。

3.3未经相关领导批准,监控人员不得将监控数据、软件及资料复制给其他单位或个人。

3.4未经保卫处、保密办许可,保卫处以外任何人员不得使用操作监控计算机系统及相关设备。

3.5任何人不得擅自提供、传播图像信息。

3.6对涉及公司秘密、商业秘密和员工个人隐私的图像信息予以保密。

4、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4.1厂内突发停电,或监控系统故障,监控系统不能正常工作,监控人员应立即上报保卫处主管领导,组织人员修理,排除故障,安排警卫加强厂内安全巡检,并及时做好登记。

4.2监控值班人员发现报警应立即上报当班班长,并安排班组人员去报警现场检查情况,弄清报警原因。现场检查人员将现场情况报告监控值班人员,监控值班人员视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如火灾采取《火灾突发应急预案》,人员工伤采取应急救护措施。

4.3如发现外人强制入侵报警(翻越厂区围墙),监控值班人员应立即报告当班班长,并组织班组人员到现场阻止入侵,问询入侵原因,做相关记录,视情节严重程度决定是否通知公安机关。

4.4对监控到的嫌疑人,立即通知巡逻队员对嫌疑人进行盘查,确定其身份,确保公司的治安稳定。

5、设备使用

5.1视频监控系统24小时开机,无特殊原因不得随意关机,非人为关机,监控值班人员应记录关机原因,并将情况报告值班领导。

5.2红外报警系统24小时开机设防,工作时间上午8:00时-12:00时,下午14:00时-18:00时,有警卫队长负责。非工作时间中午12:00时-14:00时,晚18:00时-次日8:00时由监控室值班员负责操作,班长监督检查。

6、系统运行安全保障制度

6.1监控人员要定期对自己的计算机进行病毒检测,发现病毒应及时清除;清除不了的,要立即报告计算机中心。不得使用来历不明的U盘或光盘,严禁故意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

6.2 计算机中心要不定期地检查监测系统线路和设备,超出服务期限的设备要及时更换。

6.3严禁携带易燃、易爆、有毒的物品进入中控室。

6.4严禁带零食进入中控室,室内严禁烟火,水杯应放置在远离电器设备的地方。

第8篇:保卫科安全保卫制度

一、按时交接班、着装整齐、举止端正、情况交接清楚。

(1)交接班过程中如有脱岗、着装不整、有问题交接不清者罚款10元。

二、值班严格把关、认真做好外来人员登记、并询问清楚,控制外来车辆、自行业、摩托车、及所有外部车辆,严禁上访人员进入院内,对外来人员做好登记,及时联系,不能放进闲杂人员。

①在值班当中,对外来人员没登记、不联系清楚,致使外来人员随便进入院内、上访人员进入办公室、外来车辆随便出入(所有外来车辆)罚款50元,造成影响加倍罚款。

三、全体人员值班当中严禁喝酒和外出吃饭,要坚守岗位,始终保持高度警惕。

①如值班当中喝酒、外出吃饭、造成控岗脱岗者罚款30元。

②因喝酒和外出吃饭,造成不良影响的加倍处理,影响较大者辞职处理。

四、值班当中坚守岗位,严禁做与值班无关的事情(如值班会客、私自离岗、办私事),造成脱岗、空岗违者罚款20元,因私自外出办私事脱离岗位、造成自行车丢失、被盗,后果自负,严肃处理。

五、对各级领导安排的工作任务,及时落实,高度重视,保证领导的指示精神不走形、不变样,达到令行禁止的程度。

①如领导安排工作任务完成不及时、不撤底、不坚决贯彻执行的轻者严肃批评,对延误了工作,造成影响的罚款50元,造成严重后果者,加倍处罚、严肃处理。

六、值班当中认真负责,保证院内绝对安全的同时、打扫好周围环境卫生,并指挥院内一切车辆的停放,以免造成院内交通堵塞。

①值班不认真负责,如有车辆随便停放,造成院内交通堵塞的每次罚款20元。

七、夜间值班八小时内,严禁睡岗、坐岗、加强巡逻、巡逻期间,要做到巡逻到位、路线目标明确、对重点要害部位,要做到多巡逻、认真观察,是否有可疑情况,如有可疑情况要及时处理、汇报。

①如值班睡岗、坐岗、不巡逻、巡逻不到位、违者罚款50元,造成被盗,罚款最低200元,造成影响者或扣除当月工资或开除,并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八、值班人员对院内出入车辆、仔细观察,严禁非本单位车辆进入。做到院内车辆情况明、底数清,防止车辆被盗。

①如值班当中有车辆被盗,对有关人员追究责任并严肃处理。

九、全体保卫人员,首先要做到认真值班,按时替班吃饭,及时备勤,确保院内安全、外出严格按级请假,归队及时销假,全体保卫人员不准在院内骑摩托车(如在院内骑摩托车罚款30元,在院内必须推着走),如有违犯者按规定处理。

①根据以上要求,如有违规者,根据情节轻重进行处理。

十、各班查班人员及带班人员要认真负责,工作中要积极主动、工作踏实、实事求是、认真检查当班情况,如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做好记录,因查岗不及时造成脱岗失盗,要负同等责任,并受同样处罚。

十一、班长负责全班工作,并协助科长搞好整个安全保卫工作,积极带头起模范作用,要经常检查落实值班情况。及时传达落实科长安排的工作,并保证工作落实到位,不走样,对所接受的任务工作要坚决落实不得拖延时间,并及时汇报落实情况,力争使全班每个人达到工作中责任明确、目的清楚、赏罚分明。

①因班长工作失误检查工作不到位,对班里的工作抓的不紧、要求不严、给整个安全保卫工作造成影响的、出现不安全的因素、班长要负责任、和值班责任人受同等的处罚。

以上制度是保卫科全体人员的工作依据,望全体人员认真遵守。

第9篇:保卫科安全保卫工作制度

1、深入贯彻全国二十公会议精神,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矿党政和上级保卫部门的正确领导下,结合矿区实际情况,落实安全保卫措施,认真执行工作。

2、进行全天候24小时巡逻,对五管要害部位、重点部位以及治安薄弱环节确保责任到人,责任到位。

3、进行每月一次的消防安全检查,落实隐患整改情况,作好记录。

4、进行每月一次的爆炸物品、剧毒物品、放射源安全检查,落实隐患整改情况,做好记录。

5、进行每月三次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专项检查,将检查结果纳入矿共性考评中。

6、在节假日期间,进行全矿治安、消防工作专项检查,保证检查到位,整改到位。

7、认真受理职工群众报警,对职工群众提出的要求认真办理,不拒不推。

8、密切警民关系,既是疏导内部人民矛盾,严防上访事件的发生。

9、积极完成矿区的其他安全保卫工作。

上一篇:团支部生活会下一篇:调剂室岗位责任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