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竣工验收报告

2022-10-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随着国民文化水平的提升,报告在工作与学习方面,已经成为了常见记录方式。报告是有着写作格式与技巧的,写出有效的报告十分重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水土保持竣工验收报告》,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1篇:水土保持竣工验收报告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必须阐明的内容

摘要: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是检验建设方落实环保“三同时”

制度的技术手段,也是环保部门依法管理的技术支撑和依据,竣工验收监测报告除遵循行业技术规范要求外,建设内容变更、环保设施落实、污染物排放及总量、环境质量影响等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需要逐一阐述明确。

关键词: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重要内容

Discussion on construction project completion acceptance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onitoring report must clarify the content

Wu Fengxia,Dang Xiangyu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Station of Shiyan City, Hubei 442000)

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监测是执行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的重要抓手,是建设项目执行环保法律法规必须经历的程序和阶段,是检验项目建设方落实各项环境保护措施和投资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的手段,完成环评阶段的“纸上谈兵”到实际生产的“真枪实弹”的转变,能为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管理和服务公众提供技术支撑。因此,对建设方和环保行政主管部门都有着重要的意义。笔者认为,要完成一个项目的竣工验收监测报告,除需遵循行业监测技术规范外,还必须阐明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项目建设内容是否与环评相符

由于建设项目历经可研、环评、施工、完成、试运行到竣工验收监测,可能跨度时间较长,按照《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条例》的要求,环评文件批复5年内开工建设的都算有效[1],再加上时间长短不一年的建设期,到验收监测可能会经历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建设内容会随着投资额变动、市场波动、新技术方法应用、建设环境变动等因素而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导致实际建设内容与环评有一定差异,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设项目的主体工程建设地点、内容以及相应环境保护设施的变更,除需建设项目主管部门批准外,还应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审批部门变更審批备案。而很多时候由于建设方环保法律法规知识的欠缺或环保部门宣传的缺位,环评变更批复手续也没有及时办理到位,因此,环保部门掌握的资料不全面,需要项目验收监测负责人实地勘察、仔细核实。实际工作中,可通过查看建设项目预决算报表,核实建设项目分项投资,来全面掌握项目建设最真实的建设情况,一是查看固定资产投资,包括土地使用面积和厂房建设;二是查看设备投资;三是查看环保投资,包括环保设施、设备、清污分流、雨污分流和绿化等。以上分别列出预算投资、实际投资、投资增减量和变更建设内容清单,这样环评与实际建设的相符性也就一目了然了。

2 环评中要求的各项环保设施的实际建设、管理、运行状况及各项环保治理措施的落实情况

对照环评,现场逐项核查各个环境要素包括废水、废气、噪声、固废、危废的治理设施和贮存设施的建设情况、运行情况和试运行台账记录等,并拍照选择附录到报告中。

2.1 废水

通过收集资料(企业水表、水费发票、污水流量计)核算清项目试运行期间的新鲜用水量、循环用水量、回用量和废水排放量,绘制出符合实际的水平衡图。明确雨污是否分流,清污是否分流,清净下水是否单设排放口,生活污水化粪池设计容量能否满足要求,是否单独排放。对于含有一类污染物的项目,查看是否在车间或在进入综合废水处理设施前,建立了单独的针对性的污水处理设施。调查了解污水处理站的设计能力,设计指标削减率,实际处理能力、处理效果及处理核算成本。查看排污口是否进行了规范化整治,是否具备监测测流条件,标识牌的规范性、安装在线监测设备及监测因子情况。对处理设施的运行记录,地下污水管网建设情况、排污去向、排入污水处理厂污水管网的接管证明等资料进行收集。查看排污企业的事故废水应急处置设施是否完备,是否可以保障对发生环境污染事故时产生的废水实施截流、贮存及处理。

2.2 废气

现场勘查时首先注意在废气处理设施建设中是否统筹考虑废气收集系统,是否尽最大限度地收集无组织排放工艺废气,废气收集系统是否充分考虑防腐、防火、耐高温等因素[2];其次查看烟囱及排气筒数量、高度、内外径;烟道平直段长度及截面几何尺寸;除尘器、有机废气焚烧装置、脱硫装置、脱硝装置进出口监测点位置;主要污染因子及烟气量、治理设施(含效率)、有无预留监测孔、采样监测平台,设置是否符合《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HJ/T 397-2007)的要求;最后,查看无组织排放及气象条件。对于无组织排放有毒有害气体、粉尘、烟尘的排放点,有条件做到有组织排放的,勘查排污单位是否进行了整治,实行有组织排放。查看煤场、料场、货场和建筑生产过程中的扬尘,是否按要求采取了防治扬尘污染的措施或设置防扬尘设备。

2.3 固废

根据环评和生产工艺,弄清楚固体废物产生的种类、数量、理化性质、产生方式。依照《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危险废物鉴别标准》(GB 5085.3-2007) 确定生产中危险废物的种类及数量。

固体废物贮存设施或贮存场是否设置了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设施,如防渗漏措施是否齐全,是否设置人造或天然衬里,配备浸出液收集、处理装置等。对于临时性固体废物贮存、堆放场所,检查是否采取了适当的环境保护措施。对于危险废物的处理处置,检查是否取得相应资质;是否设置了专用贮存场所,是否设置明显的标志,边界是否采取了封闭措施,是否有防扬散、防流失、防渗漏等防治措施;是否符合《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GB18597-2001)的要求。

2.4 污泥

核查废水处理中排出的污泥产生量和污水处理量是否匹配,污泥的堆放是否规范,是否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置,是否产生二次污染。

2.5 噪声

查看产噪设备是否为国家禁止生产、销售、进口、使用的淘汰产品;核查产噪设备的布局和管理;核查噪声控制与防治设备是否完好,是否按要求使用,管理是否规范,有无擅自拆除或闲置。

3 外排污染物达标情况及总量是否符合要求

外排污染物达标与否及总量是否符合要求是污染类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监测需要关注最核心的内容。

根据项目生产周期和监测技术规范制定监测频次和时间,依据执行的排放标准和特征污染物确定监测因子。废水按日均值计算排放浓度,废气按小时均值计算排放浓度。分别用排放浓度、吨产品水消耗量、吨产品水排放量与标准比对;废气用相应烟囱高度对应的排放浓度、排放速率同时与排放标准去比对,给出各项排放污染物达标与否的明确结论,超标的给出超标程度评价,并分析原因。

在所有的排放口测定流速流量,核算国家或地方实行总量控制的污染物废水中CODcr、NH3-N,废气中SO2、NOX等是否满足地方政府或当地环保行政主管部门所下达的总量控制指标要求,对于尚未给定总量控制指标的,暂按批准的环境影响报告书预测的该项目污染物排放的总量考核。对改扩建项目评价是否能达到增产不增污、增产减污的效果。

4 周边环境质量影响验证情况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质量的影响验证主要从环境介质和敏感点两个方面进行。环境介质包括地表水、地下水、环境空气、声环境、震动、土壤等,评价介质的监测结果是否满足执行标准要求,分别与项目建设前进行对比,对有显著性差异的数据进行分析。对敏感点遭受的主要影响因子进行监测,评价其是否满足功能区标準要求,不能满足功能区要求的要给出合理的有针对性的措施和建议,并与环评预测结果相互印证,有显著性差异作出原因分析。

5 特别应该注意的问题

5.1 对环评报告或项目建设方声称全部循环利用的零排放废水要注意甄别,结合实际生产用水对水质和水量的要求,通过水平衡图核算企业生产用水全部回收利用的可行性。如果水质不能满足工艺要求的,像汽车防冻液生产的化工企业需要经过特殊处理的自来水用于生产,那么诸如此类的项目零排放无从谈起。有些行业的废水是可以阶段性循环使用的像汽车行业的喷漆废水,通过添加除漆沉淀剂,滤出漆渣,生产用水可以循环使用10-20天不等,像这样间歇性排放废水的,验收期间,不仅要求企业生产负荷达到75%以上,还要要求企业的循环生产废水要排放,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转。不要被企业所谓的生产废水全部循环使用不排放、零排放的假象所蒙蔽。

5.2 当竣工验收监测涉及环境保护敏感点的环境质量监测时,最新的国家环境质量标准是验收的执行标准。验收监测涉及污染物排放标准时,应执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相关批复及批准的环境影响报告书中确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3]。

当国家或地方颁布实施新的污染物排放标准或某项污染物的排放限值被新发标准修订时,应执行新标准相应时段的标准限值,即按新标准时段划分的原则,分别以环境影响报告批准时间、项目初步设计批准时间、项目建成使用时间等来确定相应时段污染物排放限值,以此作为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监测执行标准。

若国家或地方新颁布实施的污染物排放标准超前于建设项目相应时段要求的标准限值,则新标准可作为参考标准,新标准的作用在于考核建设项目是否能满足验收期间的现行标准,体现超前思想,为企业环保整改提供依据,为建设项目验收后交由地方环境保护行政部门管理做好铺垫。

对于既是生产工艺特征污染物,而目前又无国家标准限定的,可引用环评或初设选用的ISO标准或国外标准作为参考标准。

对既是环保设施又是生产环节的装置,工程设计指标可作为环保设施的设计指标。化工、石化项目多有此类情况。

5.3 建设项目环评和批复中有卫生防护距离、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或安全防护距离要求的[4],一定要认真、仔细核实,明确回答是否落实搬迁。对没有全部完成搬迁任务的应说明原因及下一步即将采取的工作方案。

5.4

对于建设项目存在建设内容变更上的、环保设施建设未完全到位的、环保设施处理效率、效果达不到要求的、应急措施和设施缺失的,环保管理等各方面存在问题应逐一提出整改要求,对存在的不完善的提出意见和建议。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条例,1998.

[2]环境保护部.工业污染源现场检查技术规范[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1.

[3]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司.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培训教材[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

[4] 万玉玲.关于我国工业企业防护距离设置的探讨[J].环境保护,2013,09期:53-55.

作者:武凤霞 党翔宇

第2篇: 水土保持设施竣工验收技术报告编制提纲

一、简要说明

有关水土保持方案实施情况说明。

二、防治责任范围

1.批复的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与实际发生的责任范围对比,调整变化的原因。

2.扰动土地的治理面积、治理率。

三、工程设计

水土保持方案确定的水土保持措施,在设计报告中的设计要点,重大设计变更。

四、施工

1.工程量及进度。各项防治工程完成的数量、实施时间,与批准的方案实施时间、工程量比较,并分析其原因。

2.施工质量管理。施工单位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的质量控制体系,施工事故及其处理。

3.工程建设大事。包括有关批文,较大的设计变更,有关合同协议,重要会议等。

4.价款结算。批准的工程量及其投资,施工合同价与实际结算价对比,分析增减的原因。

五、工程质量

1.项目划分。水土保持工程的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单元工程划分情况。

2.质量检验。监理工程师、质量监督机构的质量检验方法,检验结果。

3.质量评定。初步验收确定的各单位工程的质量等级,对整体水土保持工程质量评价。

六、工程初期运行及成效评价

1.工程运行情况。各项水土保持工程建成运行后,其安全稳定性、暴雨后的完好情况,工程维修、植物补植情况。

2.工程效益

(1)水土流失治理。工程试运行期间控制水土流失面积,治理水土流失面积及治理程度,项目区水土流失强度变化值。废弃土、石、渣的拦挡量、拦渣率,各类开挖面、拆除后的施工营地的平整、护砌量,植被恢复数量。

(2)植被变化。建设前、施工期间、竣工后林草植被面积,植被恢复指数。

(3)土地整治及生产条件恢复。土地整治率,施工临时占用耕地的恢复数量,土地生产力恢复能力。

(4)水土流失监测。根据水土流失专项监测报告,提出施工期间、工程运行后水土流失量,是否达到国家规定的限值。对水系、下游河道径流泥沙影响,水土流失危害情况变化。

(5)综合评价。主体工程建设对水土流失及生态环境的实际影响范围、程度、时间,水土保持工程的控制效果,防治成效。

七、附件及有关资料

1.工程竣工后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图

2.水土保持工程设计文件、资料

3.水土保持工程施工合同、验收报告

4.工程质量等级评定报告

5.水土流失专项监测报告

6.水土保持设施竣工验收图

7.水土保持工程实施过程中的影像资料

第3篇:水土保持设施竣工验收技术报告编制提纲

一、简要说明

有关水土保持方案实施情况说明。

二、防治责任范围

1.批复的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与实际发生的责任范围对比,调整变化的原因。

2.扰动土地的治理面积、治理率。

三、工程设计

水土保持方案确定的水土保持措施,在设计报告中的设计要点,重大设计变更。

四、施工

1.工程量及进度。各项防治工程完成的数量、实施时间,与批准的方案实施时间、工程量比较,并分析其原因。

2.施工质量管理。施工单位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的质量控制体系,施工事故及其处理。

3.工程建设大事。包括有关批文,较大的设计变更,有关合同协议,重要会议等。

4.价款结算。批准的工程量及其投资,施工合同价与实际结算价对比,分析增减的原因。

五、工程质量

1.项目划分。水土保持工程的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单元工程划分情况。

2.质量检验。监理工程师、质量监督机构的质量检验方法,检验结果。

3.质量评定。初步验收确定的各单位工程的质量等级,对整体水土保持工程质量评价。

六、工程初期运行及成效评价

1.工程运行情况。各项水土保持工程建成运行后,其安全稳定性、暴雨后的完好情况,工程维修、植物补植情况。

2.工程效益

(1)水土流失治理。工程试运行期间控制水土流失面积,治理水土流失面

积及治理程度,项目区水土流失强度变化值。废弃土、石、渣的拦挡量、拦渣率,各类开挖面、拆除后的施工营地的平整、护砌量,植被恢复数量。

(2)植被变化。建设前、施工期间、竣工后林草植被面积,植被恢复指数。

(3)土地整治及生产条件恢复。土地整治率,施工临时占用耕地的恢复数量,土地生产力恢复能力。

(4)水土流失监测。根据水土流失专项监测报告,提出施工期间、工程运行后水土流失量,是否达到国家规定的限值。对水系、下游河道径流泥沙影响,水土流失危害情况变化。

(5)综合评价。主体工程建设对水土流失及生态环境的实际影响范围、程度、时间,水土保持工程的控制效果,防治成效。

七、附件及有关资料

1.工程竣工后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图

2.水土保持工程设计文件、资料

3.水土保持工程施工合同、验收报告

4.工程质量等级评定报告

5.水土流失专项监测报告

6.水土保持设施竣工验收图

7.水土保持工程实施过程中的影像资料

第4篇:水土保持设施竣工验收技术报告编制提纲

一、简要说明

有关水土保持方案实施情况说明。

二、防治责任范围

1、批复的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与实际发生的责任范围对比,调整变化的原因。

2、扰动土地的治理面积、治理率。

三、工程设计

水土保持方案确定的水土保持措施,在设计报告中的设计要点,重大设计变更。

四、施工

1、工程量及进度。各项防治工程完成的数量、实施时间,与批准的方案实施时间、工程量比较,并分析其原因。

2、施工质量管理。施工单位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的质量控制体系,施工事故及其处理。

3、工程建设大事。包括有关批文,较大的设计变更,有关合同协议,重要会议等。

4、价款结算。批准的工程量及其投资,施工合同价与实际结算价对比,分析增减的原因。

五、工程质量

1、项目划分。水土保持工程的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单元工程划分情况。

2、质量检验。监理工程师、质量监督机构的质量检验方法,检验结果。

3、质量评定。初步验收确定的各单位工程的质量等级,对整体水土保持工程质量评价。

六、工程初期运行及成效评价

1、工程运行情况。各项水土保持工程建成运行后,其安全稳定性、暴雨后的完好情况,工程维修、植物补植情况。

2、工程效益

(1)水土流失治理。工程试运行期间控制水土流失面积,治理水土流失面积及治理程度,项目区水土流失强度变化值。废弃土、石、渣的拦挡量、拦渣率,各类开挖面、拆除后的施工营地的平整、护砌量,植被恢复数量。

(2)植被变化。建设前、施工期间、竣工后林草植被面积,植被恢复指数。

(3)土地整治及生产条件恢复。土地整治率,施工临时占用耕地的恢复数量,土地生产力恢复能力。

(4)水土流失监测。根据水土流失专项监测报告,提出施工期间、工程运行后水土流失量,是否达到国家规定的限值。对水系、下游河道径流泥沙影响,水土流失危害情况变化。 (5)综合评价。主体工程建设对水土流失及生态环境的实际影响范围、程度、时间,水土保持工程的控制效果,防治成效。

七、附件及有关资料

1、工程竣工后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图

2、水土保持工程设计文件、资料

3、水土保持工程施工合同、验收报告

4、工程质量等级评定报告

5、水土流失专项监测报告

6、水土保持设施竣工验收图

7、水土保持工程实施过程中的影像资料

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资质和建设项目 水资源论证资质管理办法(试行)

(2003年2月21日水利部令第17号公布 根据2005年7月8日《水利部关于修改部分水利行政许可规章的决定》修改)

第一条

为保证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的质量,根据《水文管理暂行办法》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是指对地表水、地下水的水量与水质等项目的监测、水文调查、水文测量、水能勘测,水文水资源情报预报,水文测报系统工程的设计与实施,水文分析与计算以及对地表水、地下水的水资源调查和对水量水质的评价等专业活动。

本办法所称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是指依据江河流域或者区域综合规划以及水资源专项规划,对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项目的取水、用水、退水的合理性以及对水环境和他人合法权益的影响进行综合分析论证的专业活动。

第三条

凡从事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的,应当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取得《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资质证书》,并在规定的业务范围内开展工作。

凡从事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的,应当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取得《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资质证书》,并在规定的业务范围内开展工作。

第四条

水利部负责全国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资质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资质审批的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

《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资质证书》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资质证书》,由水利部统一印制。

第五条

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资质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资质按照申请单位的技术条件和承担业务范围不同,分为甲、乙两个等级。

取得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资质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资质的单位(以下简称持证单位),可以在全国范围内承担与资质证书载明的资质等级和业务范围相适应的业务。

第六条

取得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甲级资质的单位,可以在全国范围内承担资质证书核准业务范围的各等级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工作。

取得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乙级资质的单位,可以在全国范围内承担资质证书核准业务范围的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工作。

下列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工作,只能由取得甲级资质的单位承担:

(一)全国性的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

(二)国家确定的重要江河、湖泊的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

(三)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的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

(四)国际河流的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

第七条

取得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甲级资质的单位,可以在全国范围内承担各等级建设项目的水资源论证工作。

取得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乙级资质的单位,可以在全国范围内承担地表水日取水规模四万立方米以下或地下水日取水规模一万立方米以下的各类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

下列建设项目的水资源论证工作,只能由取得甲级资质的单位承担:

(一)由国务院或国务院委托国家计委审批的;

(二)在国际跨界河流、国际边界河流干流上取水的;

(三)在省际边界河流、湖泊上取水的;

(四)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跨流域(特指国家确定的重要江河、湖泊)取水的;

(五)涉及国家、地区安全的特殊行业取水的。

第八条

申请取得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资质的单位,应当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具有法人资格,有固定的工作场所和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

(二)能够独立承担并完成国家规定区域和水系范围内的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全部或单项业务;

(三)拥有能满足从事对地表水、地下水的水量与水质等项目的监测、水文调查、水文测量、水能勘测,水文水资源情报预报,水文测报系统工程的设计与实施,水文分析与计算,水资源调查评价等工作要求,符合上岗条件,熟悉和遵守国家有关政策、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的专业技术人员;

(四)配备有与业务范围相适应的专业设施和专项仪器设备。

第九条

申请取得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资质的单位,应当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具有法人资格,有固定的工作场所和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

(二)能够独立完成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中取水、用水、退水等主要因素的调查分析和影响预测,有能力开展相关区域水资源现状调查和预测,有分析、审核技术报告、监测数据的能力,能独立编写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

(三)拥有能满足从事水资源调查评价、水资源规划、水利工程和给水排水工程规划设计、生态与环境分析、经济分析等工作要求,熟悉和掌握流域和区域水资源状况,符合上岗条件,熟悉和遵守国家有关政策、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的专业技术人员;

(四)配备有与业务范围相适应的专业设施和设备。

第十条

申请取得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资质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资质的单位,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申请表一式四份;

(二)法人资格证明;

(三)法定代表人和主要技术负责人的简历及身份证明;

(四)在职专业技术人员统计表、技术骨干职称证明;

(五)承担过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或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相关业务的业绩证明;

(六)必备的工作场所和专业技术设施、设备证明;

(七)单位章程或有关的管理规章制度;

(八)审批机关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

第十一条

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资质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资质甲级证书,由水利部审批和颁发;乙级证书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和颁发。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颁发乙级证书后的三十日内,将有关情况报水利部备案。

水利部在国家确定的重要江河、湖泊设立的流域管理机构(以下简称流域管理机构)的所属单位申请甲、乙级证书的,由水利部审批和颁发。

第十二条

申请取得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资质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资质的单位,应当按照本办法第十条的规定提交申请材料,经主管部门签署意见后,按照本办法第十一条的规定,报水利部或者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其中,申请取得甲级资质的,应当报请所在地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初步审查;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资质申请之日起二十日内将初步审查意见和全部材料报送水利部审批。流域管理机构和国务院有关部门的直属单位申请取得甲级资质的,直接报水利部审查。

水利部和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于每年6月1日至6月30日集中受理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资质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资质申请。

第十三条

水利部和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在审查资质申请时,应当组织专家评审,并将专家评审所需时间书面告知申请单位。

水利部应当自受理资质申请,或者收到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报送的初步审查意见和全部材料之日起二十日内作出审查决定;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资质申请之日起二十日内作出审查决定。同意颁发资质证书的,应当自作出审查决定之日起十日内,向申请单位颁发资质证书;不予颁发资质证书的,应当向申请单位书面说明理由,同时告知申请单位享有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第十四条

水利部应当定期公布取得资质证书的单位名单和相应的资质等级。

第十五条

从事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的技术人员,应当取得上岗培训证书。

水利部或者其委托的单位负责定期或者不定期组织业务培训。对经培训并考试合格的,发给上岗培训证书。

持证单位应当组织本单位从业技术人员参加培训。

第十六条

持证单位在与委托单位签订合同时,应当在合同书中载明资质证书的等级、编号、业务范围、法定代表人、注册地址等事项。

持证单位受委托完成的成果,必须附有资质证书的复印件、主要技术负责人的签名以及工作人员的上岗培训证书编号等内容。

第十七条

发证机关及其委托机构应当建立健全监督制度,对持证单位从事业务活动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十八条

持证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发证机关提出限期改正的意见:

(一)没有在合同或完成的成果上注明资质等级、编号、技术负责人等有关内容的;

(二)一年内完成的成果两次没有通过审查的;

(三)拒绝接受监督检查的;

(四)人员或设施设备发生变动,不符合资质申请最低标准的。

第十九条

持证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及时到原发证机关办理变更手续:

(一)单位发生分立、合并的;

(二)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或注册地址变更的;

(三)单位主要技术负责人变更的;

(四)其他应当办理变更手续的事项。

第二十条

持证单位解散、破产、依法被撤销或者由于其他原因而终止的,应当自终止之日起一个月内到原发证机关办理资质证书注销手续。逾期不办理的,发证机关予以注销。

第二十一条

资质证书的有效期为五年。有效期满后,需要继续从业的,应当在距期满六十日前按照本办法规定,重新申请相应的资质。

第二十二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伪造资质证书或者没有取得资质证书从事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或者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业务的,其评价或者论证报告无效,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处以违法所得三倍以下,最高不超过三万元的罚款。

第二十三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以欺骗手段取得资质证书的,由发证机关收缴其资质证书,并处以三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四条

持证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发证机关降低其资质等级或者收缴其资质证书:

(一)转包或变相转包所承担的业务的;

(二)以不正当手段承接业务的;

(三)超出资质业务范围从事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或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活动的;

(四)出借资质证书的;

(五)从业过程中弄虚作假并造成严重后果的;

(六)取得资质证书后两年内没有开展业务工作的。

第二十五条

水行政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在资质的审批和监督管理过程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由水利部负责解释。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自2003年5月1日起施行。水利部1992年3月14日发布的《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资格认证管理暂行办法》同时废止。

第5篇:水土保持竣工验收

一、条件

1、水土保持方案审批手续完备、水土保持工程审计、施工、监测财务支出、水土流失监测报告等资料齐全。

2、水土保持设施按批准的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和设计文件的要求建设。

3、六项指标达到相关防治标准。

4、水土保持设施运行良好。

二、验收前准备

1、编报水土保持方案实施工作总结报告。

2、编报水土保持设施竣工验收报告

三、验收范围与内容

水土保持设施的验收范围应当与批准的水土保持方案和批复文件相一致,如责任区范围、包含的程、达到的目标、实施进度等。

竣工验收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检查水土保持设施的设计落 实情况及建设进度、工程量及质量,核查水土保持投资到位及使用情况,调查和评价水土流失防治效果,落实水土保持设施的管理维护责任,对存在问题提出处理和改进意见。 四验收程序

1验收权限

水行政主管部门对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的验收,实行统一管理、分级负责制度。水土保持设施的竣工验收由水土保持方案的原批准机关组织,不得越级验收。水利部负责由国家立项建设的项目验收,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由同级主管部门立项建设的项目验收。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实行备案制度,下一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的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材料须报上一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2验收过程

项目法人应首先进行自查初验,依据批准的水土保持方案和批复文件,会同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对照检查各项水土保持设施的完成情况、质量和效果,在查验合格的基础上,编制总结报告和技术报告,以书面形式向水土保持方案批准机关提出验收申请。 具有验收权限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在接到验收申请后3个月内组织完成验收工作,包括技术评估和行政验收。

3竣工验收程序 3.1 验收的分阶段工作

分为直接组织竣工验收和先评估后验收两种情况。由地、县级负责验收的项目,因其规模较小可以直接进行竣工验收;国家立项的项目,须先进行技术评估,在评估合格的基础上 方能组织验收;省级负责验收的项目可以参照国家立项的项 目,先评估后验收。

3.2竣工验收工作程序

(1)印发验收通知。验收机关邀请有关单位和专家参加验收工作。 (2)召开预备会。听取项目法人关于验收准备情况的汇报,确定验收委员会成员。根据有关规定,验收委员会应由主持单位、有关水行政主管部门、工程所在地政府、评估机构及质量监督单位、投资方等 单位的代表和有关专家组成,由主持单位的代表担任主任委员。项目法人、方案编制、设计、施工、监理、监测、运行管理单位的代表不参加验收委员会,但需列席会议,解答有关问题。

(3)召开验收大会。宣布验收会议议程,宣布验收委员会成员名单, 听取项目法人的工作总结报告和技术报告,听取评估组的评估报告,听取方案编制、设计、施工、监理、监测单位的简要汇报,观看、查阅有关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的声像、文字资料,质疑与解答。

(4)检查工程现场。主要查看主体工程施工建设区、弃渣场地、取土取料场、施工道路、施工营地及生活区、附属设施区、拆迁及移民安置等区域的水土保持设施建成情况、环境状况。

(5)召开验收委员会会议。各方代表及专家发表验收意见,协调处理有关问题,讨论并通过验收意见,验收结论必须经2/3以上的验收委员同意。如有小的遗留问题,验收委员会应责成项目法人限期整改,并进行事后核查。

(6)召开大会。宣读验收意见,验收委员在验收委员会成员表上签字,参会的各方在验收会代表表上签字,有关领导、代表讲话,主持单位小结。

(7) 印发验收合格文件。负责验收的机关在验收结束后1个月内,正式向项目法人及有关单位印发验收合格文件。

四、验收的其他工作 1验收不合格的处理

个别项目如发现重大问题,验收委员会可停止验收。对验收不合格的项目,项目法人必须根据验收委员会提出的处理意见,认真进行整改,直到符合要求再重新申请验收。 2验收合格后的管理维护

水土保持设施验收合格的,项目法人应落实管护的单位和管护责任,移交地方的也要明确责任单位。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定期进行检查,确保水土保持设施的正常运行和持续发挥作用。 3.3验收资料的存档

项目法人应将水土保持方案、工程设计、监理报告及资料、施工文件、监测资料及报告、技术评估资料、竣工验收资料等按工程档案的归档要求,整理和保存。负责验收的机关及参加验收的单位都要将验收资料及验收意见存档。

五、技术评估

1评估机构资质及成员要求

5管理办法6规定国家及省级负责验收的项目先进行技术评估后再验收。该评估类似于建设项目的初步验收,属技术性验收,评估的内容以技术方面为主。承担水土保持设施技术评估的中介机构必须具备相应的咨询评估资质。该资质由国家和省级计划部门及咨询协会颁发,分甲、乙、丙三级,分别可承担不同规模的项目的咨询评估业务。开展咨询评估前应按合同法的规定,由项目法人与评估机构签订咨询合同,对双方的责任、义务等作出约定。咨询评估收费应遵循原国家计委颁布的建设项目咨询收费标准。评估人员应是水土保持、水工、植物、财务等专业的专家,既要有相关专业的知识,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咨询评估机构要对评估成果及结论负责。

2 技术评估工作

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技术评估一般应分工程、植物、财务、综合四个组分别开展工作。 工程组主要负责水土保持方案中各类工程措施的工程量、质量、防护作用的技术查验,重点详查工程的数量应占总工程 数量的20%以上,渣场、料场等抽查比例应更高,大型防护工程必须全面检查。工作方法主要是查阅工程设计、监理、验收等资料,复核工质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查看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单元工程的质量检验意见,检查工程外形尺寸、外观质量和工程有无缺陷,对工程措施的质量和防护效果提出评估意见。 植物组主要检查植物措施的实施部位、林草品种、种植方法等是否与设计相符,林草成活率、保存率、面积核实率等是否达到规定标准,查看防护效果。在全面检查各类植物措施的基础上,详查重点林草工程,详查比例不低于30%。由于林草措施的施工资料较少,工作方法主要是现场量测、查看,随抽取林草小班或地段,设置样方或样地进行调查,对植物措施的质量及防护效果提出评估意见。 经济财务组主要是检查项目法人的经济技术合同管理制度是否健全,计量和支付是否合理,水土保持投资到位、使用和管理情况,水土保持投资控制的成效,投资结算或决算与投资概估算的差别,分析节余或超概算的原因,对经济、合同、财务等提出检查意见。 综合组主要是核实建设项目在施工期、竣工后的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及面积,调查、查勘项目区水土流失及生态环境状况,调查评价水土保持防治目标的达到情况,水土保持设施的成效、防护作用,是否发生过水土流失灾害,水土保持设施施工中有无质量事故及其处理情况,水土保持设施在建设、施工、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遗留问题的处理意见,正式验收前还应完善的工作,今后进一步做好水土保持工作的建议等。综合组的工作方法主要是现场调查、查看,查阅施工资料,与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乡村有关人员和群众座谈,结合其他几个组的评估意见,提出综合性评价意见。

3总评估报告

根据各分组评估意见,对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设施数量、质量、成效等提出总体评估报告,对须由项目法人在正式验收前完善的工作提出明确意见。

评估报告经与项目法人交换意见,进一步整理后上报负责组织验收的行政机关,作为验收的重要技术依据。如果技术评估认为不合格或未达到验收条件,负责验收的机关不应组织验收。

第6篇:水土保持竣工验收

法定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年6月29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第十九条

在山区、丘陵区、风沙区修建铁路、公路、水工程,开办矿山企业、电力企业和其他大中型工业企业,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必须有水行政主管部门同意的水土保持方案。水土保持方案应当按照本法第十八条的规定制定。

在山区、丘陵区、风沙区依照矿产资源法的规定开办乡镇集体矿山企业和个体申请采矿,必须持有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同意的水土保持方案,方可申请办理采矿批准手续。

建设项目中的水土保持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建设工程竣工验收时,应当同时验收水土保持设施,并有水行政主管部门参加。

审批所需材料:

1、验收申请书;

2、水土保持方案实施工作总结报告;

3、水土保持监测报告;

4、经批准的水土保持方案。

办事流程:

1、申请人持相关材料向政府服务中心水利局窗口提出申请,由窗口工作人员进行初审后受理。对申请材料不齐全、不符合法定形式的,一次性告知申请人应当补正的全部材料或不予受理的意见;对申请人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当面告知受理。

2、水土保持方案经批准后由开发建设单位组织实施,竣工后向水行政主管部门提出验收申请;

3、水行政主管部门组织验收。

4、签署意见,办理验收手续。

承诺时限:

20个工作日内组织验收并作出验收结论,10个工作日内办理验收合格手续。

收费标准及依据: 不收费 是否纳入政务中心受理: 是

第7篇:水土保持竣工验收收资清单[范文模版]

水土保持竣工验收收资清单

水土保持相关资料:

1、应有水土保持的方案、计划、实施措施等。需提交相应文件。

2、有无水土保持的实际投入。需提交证明文件或票据。

3、水土保持的实施资料,如施工记录等、监理检查验收记录等。

4、房屋拆迁是否已按拆迁分布图以及有关水保要求拆迁完毕,建筑垃圾是否已清理干净,场地是否已平整良好,施工现场牵张场等临时占地地面是否已清理干净。植被的恢复情况应达到相关规定的要求。需提供完整的影像资料。

5、生态敏感区内立塔是否已按照主管单位的批复意见办理了土地(林地)占用审批以及采伐林木审批相关手续。

6、废弃物或排放物如垃圾、弃土、砂石物料、废水处理情况是否符合水保要求。

7、受影响的农田、排灌系统、田间作业道路、设施有无保护或替代措施。

8、有无百姓投诉、劳资纠纷等未解决的遗留问题。

一、建设单位

1、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成立或含水保组织管理机构文件;

2、项目水保招投标文件、水保技术服务合同;

3、有关水保工作会议纪要、通知、通报等文件;

4、成立水土保持运行管理机构文件;

5、水土保持设施运行管护制度文件;

6、水土保持设施运行维护资金申请、支付、使用文件;

7、工程征占地、租地手续;

8、水保补偿费缴费证明;

9、水行政主管部门对本工程的监督检查意见、建设单位对该意见落实情况的回函;

10、工程核准文件、可研批复、设计批复;

11、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含附图)

12、水土保持重大变更的相关手续。

二、设计单位

1、可行性研究报告;

2、水保初步设计;

3、水保施工图设计;

4、水保专项设计;

5、水保设计变更情况(梳理与水保方案相比发生的重大变更情况;梳理与可研阶段相比的永久占地、临时占地、施工道路、挖填土石方量、水保工程措施、水保植物措施、水保临时措施的设计变化、水保投资变化情况,并分析原因;提交由设计院审定、批准的工程水保设施变更总结初稿。)

三、监理单位

1、水保监理规划;

2、水保监理实施细则;

3、水保监理月报(季报、年度报告);

4、水保监理专题报告;

5、水保监理工作总结报告;

6、工程开工令、监理通知、工程暂停施工通知、工程款支付证书、费用索赔审批表、工程验收单、监理工作联系单、监理日志、治理面积现场核实记录表、林草成活率、保存率核查表、质量验评资料;

7、监理资料移交清单;

8、现场影像资料;

9、会议纪要等其他监理过程资料。

四、施工单位

1、各塔基及塔基施工区分别列出征地面积、租地面积;各塔基及塔基施工区实施的水保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临时措施的工程量(注明挡墙、护坡、排水等的断面尺寸)、实施时间及投资。

2、各牵张场位置及占地面积;各牵张场实施的水保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临时措施的工程量、实施时间及投资。

3、各施工简易道路及人抬道路的长度及占地面积;实施的水保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临时措施的工程量、实施时间及投资。

4、对地面有扰动的各个跨越施工场地位置及占地面积;各个跨越施工场地实施的水保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临时措施的工程量、实施时间及投资。

5、各房屋拆迁场地的位置及占地面积,实施的水保工程措施、植物措施的工程量、实施时间及投资。

6、各标段材料站的位置。

7、按水保影像档案要求拍照留存各项水保措施、各材料站影像资料。

8、工程水保设施开工报审表、复工报审表、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审表、材料/苗木、籽种/设备报审表、水保监理通知回复单、工程水保设施报验申请单、工程款支付申请表、费用索赔申请表、变更申请报告、工程竣工验收申请报告、水土保持设施工程量报审表。

9、由本单位审定、批准的工程水保工作总结初稿。

上一篇:新的校园作文800字下一篇:北京10月旅游好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