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监测制度(推荐9篇)
1、接收监测分站发送的各种信息、指示、治理对策和方案;
2、收集站点所在县气候、水文、植被、土壤侵蚀强度和面积、社经等资料;
3、上述各类信息定期向省、市监测机构传输;
4、进行长期观测,进行水土流失量化分析,获得所在区域的水土流失动态数据,建立定点观测数据库,并提出治理方案和对策,整理观测数据,向监测分站传输;
5、掌握我县水土保持情况,为政府制定水土保持政策和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水土保持监测设施管护规定
1、严格执行监测的技术标准、规程、规范和制度;
2、遵守监测仪器设备操作规程,正确放置和使用设备,经常检查仪器设备状况,不使用不合格的监测设备;
3、保持监测工作环境和监测仪器设备的整洁有序,满足监测工作的要求;
4、经常对监测设施巡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向上级汇报,定期检查、维修、保养。
5、设备人为损坏或丢失,由监测人员按价赔偿。
水土保持监测设施安全规定
1、做到文明监测、安全监测,杜绝违章操作;
2、负责监测设备维护、保养、检修工作,保证监测设备正常运行;
3、正确使用监测设备,防止人身、设备事故的发生,并设置警示牌;
4、未经批准,非操作人员不得使用监测设备;个人使用和保管的公用财物,不得外借,并做好防火防盗措施;
5、设备发生故障,应详细检查,一切正常后,方可使用。
6、对损毁或侵占监测设备和设施的,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水土保持监测操作规定
1、遵守监测设备操作规程,使用前后应对设备进行检查,做好设备运行记录;
2、仪器设备和资料档案管理规范、制度化,接受上级监测机构的业务指导;
3、按规定认真填写原始记录,不漏项,不涂改,正确保留有效数位;
4、材料和数据真实可靠,严禁弄虚作假,未经批准,不得擅自转储和传播;
5、监测工作按水利部制定的技术规范和标准以及省、市主管部门的要求进行。
水土保持监测数据采集及上报规定
1、努力学习业务知识,提高业务水平,熟练掌握监测技术,定期上报监测数据,对上报的文件材料和数据的真实性负责;
2、严格遵守保密规定,保证监测结果的科学性、准确性,如实出具监测结果报告;
3、向上级汇报监测数据必须及时、准确、完整;
4、无故不上报数据、不按规定开展监测工作、弄虚作假,按有关规定处理;
5、保持区域内文明卫生、保持设备和区域的整洁。
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制度
1、监测站定编4人,水保站指定一名副站长具体负责;
2、监测资料专人收集和管理,未经许可,不得外借和传播;
3、安全第一责任人为分管副站长,第二责任人为具体操作人员;
4、实时监测由操作人员进行,数据处理及上报由分管副站长实施,涉及监测的其他工作任务由分管副站长负责完成;
5、监测人员对所提供的材料及数据的科学性、真实性、准确性负责;工作失误造成负面影响或经济损失的,按规定追究行政和经济责任;
6、监测人员负责监测设施的管护、安全、操作等工作;
7、按时作息和安排好节假日及雨期的值班人员、时间;
水土保持监测是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从保持水土资源和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出发, 运用多种检测方法和正确判断进行动态监测和评估, 是水土流失预防监督和治理工作的基础。
水土保持监测的意义在于: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是水土保持的基本工作, 是对水土流失各要素进行连续或定期监测, 以掌握全国或地区的水土流失动态, 通过对水上流失进行监视性监测, 为水行政主管部门执行水土保持保持法规和标准提供依据, 为水土保持监测管理提供各种依据。为实现这一目标, 水土保持监测的基本任务:
第一, 摸清水土流失消长情况。
一个省、一个类型区、一条流域水土流失到底是好转还是恶化、面积和强度怎样变化, 是监测工作的基本内容, 也是拟开展的政府水土保持目标责任制和考核奖惩制度等的需要。五年一次的定期普查主要就是为了掌握这种变化, 为水土保持规划和国家生态建设等服务。
第二, 预测水土流失变化趋势。
区域水土流失变化趋势和生产建设项目可能引发的水土流失状况, 是开展区域水土流失重点治理、编制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开展水土保持科研等工作的重要依据, 都需要监测部门提供技术和数据支撑, 应用土壤侵蚀预报模型等方法进行科学预测。目前正在开展的全国水土保持情况普查, 就运用了土壤侵蚀预报模型来评价水蚀、风蚀等土壤侵蚀的强度、面积和分布等。
第三, 评价水土保持措施效益。
区域内水土保持措施增加、减少、保存情况, 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实施的范围、水保措施数量和质量、设施运行、成果管护等, 各种水土保持措施产生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不仅是生产、管理单位了解国家投资效益的需求, 而且是政府职能部门和社会公众对水土保持工作的要求。因此, 监测机构不仅要做好数据采集, 而且要全面、科学地分析评价水土保持措施效益, 尤其要加强区域尺度上的效益评价工作, 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
第四, 掌握人为水土流失状况。
生产建设项目建设过程前、中、后期可能造成的人为水土流失状况、发展趋势、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的重大影响以及采取的防治措施及其防治效果, 都需要通过监测来了解和掌握, 为生产建设单位贯彻落实法律要求、减少水土流失提供技术服务, 为政府决策当好参谋, 这也是新《水土保持法》的要求。
第五, 监测小流域水质变化。
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是目前水土保持在水源保护方面的新举措, 通过采取综合治理和管理措施, 有效减少入河泥沙、控制面源污染, 改善小流域出口水质、减少下泄泥沙, 保护水源水质。因此, 在水源保护区, 小流域水质监测应作为今后监测工作的重要指标和监测内容。
第六, 综合评价生态环境状况。
水土流失是生态环境恶化的集中体现, 水土保持是生态建设的主体。因此, 监测不仅要关注水土流失的面积、分布和流失量, 而且要对水土流失及其防治引起的生态状况变化、生态服务功能及发展趋势等进行全面、持续和系统监测, 最后对区域生态状态进行较高层次的综合评价。
2 水土保持监测原则
水土保持监测的主要目的是定期向有关部门提供实施有效信息, 为有关部门做出水利部署提供可靠的判断依据。因此我们认为水土保持监测应遵循以下原则:
2.1 必要性。
水利监测是一项系统工程, 要认真客观对待, 所以要根据具体需要, 确定具体监测对象、方法, 制定监测方案, 选定工作人员, 配置仪器设备。以求得到更加科学有效的数据。
2.2 规范性。
为达到监测结果的说服性, 监测方法、监测方式和范围的界定、指标等必须统一, 监测的描述和表达等必须客观详尽, 必须遵照全国统一标准 (国际标准, 可参照) , 监测方法在同一水土流失类型区具通用性。
2.3 综合性。
针对不同的监测对象, 应从自然、经济和社会等多方面选择监测指标, 从多个角度反映水土流失及其预防和治理状况;在监测方法上, 既利用高新技术, 也利用常规调查方法, 互相补充, 使监测结果更全面、完整。
2.4 动态性。水土保持监测应定期或不定期进行, 可提供静态和动态水土保持状况。
2.5 层次性。
宏观、中观和微观监测均涉及层次性问题。由于必要性及技术条件等的影响, 监测可以在全地区、重点地区或典型样点 (某一流域或某个地块) 进行。
3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中存在的问题
3.1 由于上级对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重要性宣传不足, 要求贯彻不
彻底, 使建设单位认识不到水土保持监测这个可以影响到人类生存环境的工作的重要性, 对检测工作消极应付, 疏于管理, 再加上缺少良好的管理手段。这些都大大影响到了监管工作的顺利开展。
3.2 水土保持监测的技术标准制度尚不健全
水土流失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 尤其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的成因更是千差万别。所以需要制定和完善水土保持监测设施设备、监测站网建设、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与预测预报、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和信息管理等方面的技术标准, 实现监测预报技术的规范化。数据采集应明确不同空间尺度的监测指标及其获取方法、记录方式和数据更新周期等。
3.3 水土保持监测的手段落后, 现代化水平不高
目前,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的方法, 还是以地面定点观测监测、巡查监测、调查监测等传统的、常规的监测方法为主, 利用的设备仪器也是自计雨量计、马表、测绳、水准仪、角规等较为普通的工具, 需要大量的人工投入, 技术手段相对落后。
4 如何做好水土保持监测工作
4.1 加大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宣传的力度, 提高建设单位水土保持监测的自觉性
宣传是每一项工作的先导, 也是监督管理中不可或缺的手段。特别要重点宣传水土保持法律法规中关于水土保持监测的条款规定, 使建设单位明白开展水土保持监测是法律规定的一项义务。从而使建设单位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由消极、被动、敷衍的态度变为积极、主动、负责的自觉行动。所以, 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和熟练的监测技术就成了影响监测结果的重要因素。
4.2 完善技术标准制度
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监测不仅要对各项防治目标做出监测评价, 还要真实、准确地反映其在建设、运行过程中造成的新增水土流失量乃至带来的危害。因此在进行水土保持监测的实践中, 不断探索和研究监测技术, 完善监测技术体系。
4.3 提高监测手段, 实现水土保持监测的现代化
加快对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新技术的研究、开发、推广、应用, 提高现代化水平。积极开展RS、GPS、GIS在水土保持监测中的运用研究, 将现代化高科技与传统的常规监测技术有机结合起来, 建立监测、传输、处理、发布为一体的数据信息系统或动态反映水土保持状况的空间数据库。
5 结束语
保护国家的水土资源不被流失, 实现水土资源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对水土保持进行动态的监测过程, 是防止水土流失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同时我们也应深刻认识到水土流失监测防治的历史意义和深远影响。
摘要: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惠及子孙的伟大事业和宏伟工程。搞好水土保持工作, 保护水土资源, 维护良好生态环境, 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是从保护水土资源和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出发, 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 对水土流失的成因、数量、强度、影响范围、危害及其防治成效等进行动态监测的过程, 是防治水土流失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在生态环境保护中占有重要地位。
关键词:水土保持监测,原则,工作
参考文献
[1]王礼先.水土保持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5.[1]王礼先.水土保持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5.
[2]张岳.我国水土流失及其防治对策[M].水土保持通报, 1994 (1) .[2]张岳.我国水土流失及其防治对策[M].水土保持通报, 1994 (1) .
[3]李壁成.遥感技术发展新动态及在土壤侵蚀监测中应用的探讨[M].水土保持通报, 1995 (2) .[3]李壁成.遥感技术发展新动态及在土壤侵蚀监测中应用的探讨[M].水土保持通报, 1995 (2) .
[关键词] 水土保持 水土保持监测
一、我国水土流失现状
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水土流失分布范围广,面积大,侵蚀类型多,危害严重,治理难度大。根据2002年水利部公布的全国第二次遥感调查结果,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水土流失面积356万km2,占国土面积37.1%。据统计,我国每年流失的土壤总量达50亿t。长江流域年土壤流失总量24亿t,其中中上游地区达15.6亿t;黄河流域黄土高原区每年进入黄河的泥沙多达16亿t。
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耕地减少,土地沙化,沙尘暴频繁发生。水土流失又是贫困的根源。目前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的90%以上生活在水土流失严重地区,恶劣的生态环境给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多方面的危害。
二、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重要性
目前,我国的水土保持工作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作为水土保持基础性工作的监测预报,在监测网络建设、监测设施设备、监测手段、以及监测成果用于实践等方面还不够成熟。例如美国在长期、大量的试验观测基础上,总结出了水土流失通用模型,欧洲一些国家建立的空间数据库和信息系统,可以定位、定量地反映水土流失的面积、分布、程度及其动态变化,有效地提高了水土保持措施配置的科学性、针对性及其防治效果。因此,全面提高水土保持治理与监测预报的现代化水平,是我们面临的艰巨任务,所以我们必须从基础抓起,从现在抓起,让水土保持监测预报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建设、生态建设和保护,进一步提高水土保持行业的社会影响力。
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水土流失成因复杂、面广量大、危害严重,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生态安全以及群众生产、生活影响极大。及时、全面、准确地了解和掌握全国水土流失程度和生态环境状况,科学评价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成效至关重要。如何准确掌握水土流失的地区分布以及产生的危害和严重后果,是涉及到民族生存发展的大事。所有这些,只有通过科学的监测才能掌握,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因此做好水土保持监测预报工作极其重要。
三、我国水土流失的成因及特点。
(一)水土流失的成因
水土流失是自然现象,其产生的原因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今天我们要解决的主要是人为造成的水土流失。
⑴自然因素。主要有地形、降雨、土壤(地面物质组成)、植被四个方面。
①地形。地面坡度越陡,地表径流的流速越快,对土壤的冲刷侵蚀力就越强。坡面越长,汇集地表径流量越多,冲刷力也越强。黄土丘陵区、地面坡度大部在15o以上,有的达30o;坡长一般100—200m甚至更长。每年每亩流失5-10吨,甚至15吨以上。
②降雨。产生水土流失的降雨,一般是强度较大的暴雨,降雨强度超过土壤入渗强度才会产生地表(超渗)径流,造成对地表的冲刷侵蚀。
③地面物质组成。质地松软,遇水易蚀,抗蚀力很低的土壤,如黄土、粉沙壤土等是产生水土流失的对象。
④植被。达到一定郁闭度的林草植被有保护土壤不被侵蚀的作用。郁闭度越高,保持水土的越强。
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地区的植被稀少,土壤疏松,暴雨较多,地形破碎,产生了强烈的土壤侵蚀。
⑵人为因素。人类对土地不合理的利用、破坏了地面植被和稳定的地形,以致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最主要的有两个方面。
①毁林毁草、陡坡开荒,破坏了地面植被。
②开矿、修路等基本建设不注意水土保持破坏了地面植被和稳定的地形,同时,将废土弃石随意向河沟倾倒,造成大量新的水土流失。
(二)水土流失特点
我国山丘区面积广大,降水时空分布不均,放牧垦殖历史久远,加之近年城市化和开发建设项目扩展,进一步加剧了水土流失,使水土流失成为我国头号环境问题,主要特点表现在:
①分布范围广、面积大。据全国第二次遥感调查,水土流失总面积356万平方公里,其中水蚀面积165万平方公里,风蚀面积191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山区、丘陵区和风沙区,在平原区和沿海地区也局部存在。
②侵蚀形式多样,类型复杂,治理难度大。水蚀、风蚀、冻融侵蚀及滑坡、泥石流等重力侵蚀相互交错,成因复杂。西北黄土高原区、东北黑土漫岗区、南方红壤丘陵区、北方土石山区、南方石质山区以水蚀为主,局部伴随有滑坡、泥石流等重力侵蚀;青藏高原以冻融侵蚀为主;西北风沙区和草原区以风蚀为主;西北半干旱的农牧交错带是风蚀水蚀共同作用区,冬春两季以风蚀为主,夏秋两季以水蚀为主。土壤流失严重。据统计,我国每年流失的土壤总量达50亿吨。长江流域年土壤流失总量24亿吨,其中中上游地区达15.6亿吨;黄河流域黄土高原区每年输入黄河泥沙16亿吨,特别是内蒙古河口镇至龙门区间的7万多平方公里范围内,年平均土壤侵蚀模数达10000吨/平方公里,严重的高达3~5万吨/平方公里,该区输入黄河的泥沙约占黄河输沙量的一半以上。
四、如何做好水土保持工作
(1) 水土保持工作要充分尊重自然规律,充分发挥生态系统自然修复能力,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差异很大,水土流失类型多样。在水土保持工作中应坚持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宜荒则荒的原则。各地不宜脱离降水量和水土资源等自然状况,提出不切实际生态建设的口号,也不宜脱离当地实际情况“一刀切”式推广水土保持技术。要注意总结当地多年经验和群众的创造。
(2)加强基础研究。注意在流域的尺度上研究水土保持对于全流域生态系统、水资源配置和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长远影响问题。比如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区域环境效应评价研究;对于本区域和相毗邻地区水、土、气、生和经济的影响;区域水土保持与全球变化研究:水沙物质汇集运移对陆地生态系统中主要生源要素迁移转换和近海水质的影响;全球或区域性大气降水增减、温度升降、季风环流变化等对区域土壤侵蚀影响;科学看待水土流失,做到适度治理,合理保护;开展水土保持的社会学研究等。
(3)加强专项技术研究。积极开展水土保持监测预报,应用“3S”等高新技术,建立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开发经济适用的生态修复技术;寻找有经济效益的水土流失治理办法;加强培训,搞好水土保持科学普及和技术推广工作。
(4)实施“中国水土保持科技行动计划”,组织全国水土保持科学考察,对全国主要水土流失地区进行调查研究,掌握真实现状,明确关键问题,制定战略规划,提出相应对策。
五、水土保持的效益与评价
水土保持的效益与评价水土保持是一项面广量大、复杂的系统工作,要全面测试分析评估其效益,确实不易。一般将水保效益分为经济、社会、生态三部分,对水少沙多的北方河流还增加一项拦泥效益。不同水保措施,不同地形地质条件下的单项效益,以便为水保评价提供依据;从土壤流失至进入干流之间各河段的水沙变化及其对周边的经济、社会、生态和人文的影响,以便了解输移过程,可能产生的负效益或不利影响,如对大小水库、坑塘、涝池的运用寿命,对河岸的冲刷破坏,对农作物沙压减产等。效益计算:采用有无措施或增减措施后在时空方面的对比。为实现科学管理和国家决策要求,必须客观地、定量地认识和评价水土保持的全面和单项问题,揭示水土保持的基本情况与动态变化、水土保持的成效与进展,水土保持的潜力与展望。总效益是各项效益的融合,研究分类效益及其间的相互关系应是主要内容。生态环境既是总效益的一部分,也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分析研究与不同生态环境相适应的社会经济效益,具有现实意义。经济既是各类措施的物质基础,也是国民经济发展和构建小康社会的必要条件。
六、结论与建议
结论与建议水土保持包括多种措施,彼此之间如何组合,如何配置,过去一般多根据各地经验、上级意图和群众要求等拟定,是否符合客观情况,是否达到相对优化,是否取得较好效果,很少考虑,难以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与原则。治沟与治坡的争论、工程与生物措施的主次长期摇摆不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历来是前者压后者,在强调农业生产的时候可以毁林种地,毁牧开荒,任意占领河湖水域;在追求经济发展的时候盲目造势引资,圈围良田沃土,凡此种种都曾对国土整治与水土保持造成损失,影响深远。
遵循科学发展观的原则,配合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合理组合优化配置的原则应当提到水保规划与实施的议事日程上来,以争取主动性,避免盲目性。梯田坝地在不同地形地貌的条件下应当有不同的主次比例,水土保持与水土利用,兴利与除害都应根据不同时空条件研究确定。探索系统科学与环境科学的理论与实践是做好整体规划的基础。优化的最终目标,从经济要求讲,在任务确定后力争最小的代价,在投入明确后祈求最大的效益。从水保要求讲,既可以自动选择最佳的生态环境,也可以选择最佳的水沙配合比例。总的说来水土保持的合理组合优化配置,情况复杂,难度也大。当前似应认真调查测试各类小流域治理情况,找好典型,总结经验教训,摸着石头过河逐步向大范围推广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分站自2005年取得水土保持监测乙级资质以来,不断强化监测能力建设,扎实开展生产建设项目及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成效显著。根据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开展水土保持监测资质持证单位监测工作专项检查的通知》精神,我们认真开展自查,报告如下:
一、机构概况
1、机构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分站于2004年成立,下辖??、??县两个监测点,2005年监测分站经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审定,取得水土保持监测乙级资质,现有技术人员12人,其中高级职称4人,中级职称7人,初级职称1人,先后派员参加水利部举办的水土保持专项监测技术培训,考试合格并取得资质,并多次赴@@@等地参观学习监测技术。
2、设备
分站现有监测工具车(三菱帕杰罗)1辆,数据采集设备(雨量计、风速风向仪、流速仪、温度计、湿度计、雨量器、小百叶箱、温度表支架、皮尺、钢卷尺各1台、套)、数据分析处理设备(手持GPS、GIS软件系统、Region Manager 国产GIS软件、联想激光打印机、烘箱、全有彩色扫描仪各1 1 台、套、量杯若干)能满足监测工作需要。
3、设施
下辖??监测点位于我市??##乡境内,距??市中区10公里,交通方便,已建标准小区10个(5度,15度各5个),距标准小区2公里,建有1个卡口站,已投入运行。下辖??县坪桥滑坡监测点运行正常。
主要任务:研究##流域水土流失规律,降雨、地表覆盖、水土保持措施、坡度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二、认真开展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 分站积极参与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2008年与!??##集团##发电有限公司签订了《!省??县水电站工程》、《!省??县???水电站工程》水土保持监测技术合同。开展了监测工作,形成了监测报告;为水土保持工作开展情况提供了科学数据,2009年《!省??县##水电站工程》、《!省??县##水电站工程》水土保持设施顺利通过!省水利厅验收。
目前,正在与!??港有限责任公司沟通,积极参加《??港志诚作业区一期工程》水土保持监测竞争性谈判,争取以优良的服务,为《??港志诚作业区一期工程》做好水土保持监测服务工作。
三、积极参与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效益监测 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效益监测是水土保持监测资质单位的职责之一,根据《!省中央预算内投资水土保持工程竣工验收办法》规定,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必 2 须开展监测方可通过验收。2011年底,我们分别与##市##区水务局签订了《##市##区##项目区2010年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项目》效益监测合同。与##市##区水务局签订了《##市##区##项目区2010年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项目》效益监测合同,我们派员对项目区土壤厚度、效益、土壤厚度、土壤侵蚀、水土保持措施完成数及保存数、土地利用对比、治理前后生产生活变化、粮食生产对比、治理前后收入对比、坡面水系工程保水保土效益开展了监测工作,形成了监测报告;2012年1月《##市##区##项目区2010年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项目》、《##市##区##项目区2010年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项目》通过国家验收。
此外,近几年来,我们还相继开展??县、??县、??、??县、??县等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效益监测,出具了监测报告,所监测的小流域顺利通过上级竣工验收。
四、生产建设项目监测程序
1、明确监测内容(1)防治责任范围监测。(2)弃土弃渣监测
主要监测弃渣量、岩土类型、弃土弃渣堆放情况(面积、堆渣高度、坡长、坡度等)、防护措施及拦渣率。(3)水土流失防治监测
包括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的监测。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包括临时防护措施)实施数量、质量;防护工程稳 3 定性、完好程度、运行情况;措施的拦渣保土效果。不同阶段林草种植面积、成活率、生长情况及覆盖度;扰动地表林草自然恢复情况;植被措施保土效果。(4)施工期土壤流失量监测
针对不同地表扰动类型的流失特点,对不同地表扰动类型,分别采用钉桩法实际调查法进行多点位、多频次监测,经综合分析得出不同扰动类型的侵蚀强度及水土流失量。
2、确定监测方法
监测方法包括调查监测、地面定位观测。
调查监测是对施工区和弃土弃渣场林草生长情况、各种工程防护措施实施效果、水土保持效益等进行监测。
地面定位观测是按照不同的土壤侵蚀特点布设水土保持临时监测设施,对施工扰动面、弃土弃渣等形成的水土流失坡面的监测。
3、合理布设监测点
以能有效、完整地监测水土流失状况、危害以及各类防治措施的效果布设监测点。
4、科学确定监测时段及频率
按照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水土流失监测分为建设期与林草恢复期。各区域动工之前,对项目建设区的水土流失现状和水土保持状况进行监测,以地面观测和调查监测方式进行,以校正和补充《水土保持方案》提出的水土流失及防治措施的本底值。由于项目区降雨多集中在5~9月,因此5~9月为重点监测时段,同时遇每次R24h≥25mm降雨量时加测。4 监测时间从工程建设期至方案设计水平年。
建设期: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4月(雨季前)和10月(雨季后)各监测1次,在大雨或暴雨以及汛期时增加1次监测。
对项目林草恢复期的水土保持监测,采用典型地段巡查监测方法,以水土保持防护效果监测为主,按照项目分区及时开展,以保证项目建设中后期监测数据的及时获取。
五、存在问题及建议
1、时间及资金有限,数据序列较短,代表性较差。一般生产建设项目建设期较短,受时间的限制,项目建设期水土保持动态监测数据序列较短(序列时间一般与工程建设期相同),代表性较差。同时监测取费标准太低,也是限制生产建设项目开展监测工作的一个主要原因,受资金的限制,好多监测项目无法长时间顺利开展,无法取得全面的监测数据。
2、监测方法的局限性。
水土保持监测工作起步较晚,其监测方法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尤其是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方法。例如:水蚀监测方法-径流小区法观测结果具有代表性和可靠性,但受生产建设项目区域地形条件限制,监测点布设与施工扰动相矛盾,部分项目建设区域无法布置,常规的插钎法受到施工干扰及人为读数精度的影响,误差较大,准确性较差。
3、监测成果精度不高,不能准确反映水土流失状况。由于建设单位对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主动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监测工作开展时间一般都在工程建设的中期或后期,而在施工前期造成的水士流失更为严重却无法实时监测。在后期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只能对水土保持措施及其防治效果进行监测,对于其前期、中期造成的水土流失情况根本无法监测,监测数据不能准确反映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水土流失状况。
六、工作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认识,着重强调水土保持监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深入研究监测技术和方法,增强操作性,提高监测精度。
3、建议主管部门加强监测技术的培训,提高持证单位监测能力。
监测实施细则为乳白色,监测报告为浅草绿色。封面的印制应采用彩色皮纹纸(含附图册及附件、专题报告等)。(2)版式
①封面左上角为监测单位的水土保持监测资格证书号与其他相关的资格证书号,用3号宋体字。②封面上方为文件标题,第1行为开发建设项目工程名称,用小2或3号宋体字;第2行为水土保持监测实施细则(监测报告),用初号或小初黑体字。③封面下方印制监测单位全称,用2或3号宋体字。
④设计单位名下方印出版日期,用阿拉伯数字,用2或3号宋体字。
⑥在满足以上要求的基础上,设计单位可以在封面印制项目编号、设计阶段、设计单位标志等其他内容。2.2 扉页
扉页与封面内容和版式完全一样,只是在监测单位全称上加盖监测单位公章。2.3 监测资格证书页
(1)中上部:水土保持监测资格证书彩色复印件,与装订方向垂直,大小合适。(2)封三下部:
设计单位地址:
设计单位邮编:
项目联系人:
联系电话:
电子信箱:
以上应为小3或4号宋体,版面安排以美观为宜。2.4 责任页 批 准: 核 定: 审 查: 校 核: 编 写:
其他工作人员: “审查”、“校核”、“编写”和“其他工作人员”项应附上岗证书编号,没有取得上岗证书的工作人员不能署名。责任页为黑体小3号字,名字可为宋体4号字(也可为黑体4号字)
。版面安排以美观为宜。3 图件制作
【摘要】搞好水土保持,保护水土资源,维护良好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是从保护水土资源和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出发,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对水土流失的成因、数量、强度、影响范围、危害及其防治成效等进行动态监测的过程,是防治水土流失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关键词】水土保持 水土保持监测
近年来,一些山丘区经济林发展很快,荒山、荒坡开发强度很大,但有由于有乱砍滥伐等现象,造成大面积的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一些开发建设单位和个人,为了降低工程建设的成本,在建设过程中不重视水土保持或者没有采取相应的水土保持措施,破坏地貌植被,造成大面积的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据“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报告显示,目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56.92万平方公里,部分开发建设项目尤其是农林开发项目急功近利,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一些群众在经济林抚育管理时,把林下的灌草与枯枝落叶统统清除干净,使土壤裸露,造成的水土流失超过了一般荒草地。一些山区的果业开发除少量早期开发的比较规范外,不少新开垦的坡地不仅远远超过了严禁开垦的25度,造成过度开采。因此加强水土保持工作以及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一、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重要性
(一)水土保持监测是提高水土保持现代化水平的基础
目前,我国的水土保持工作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作为水土保持基础性工作的监测预报,在监测网络建设、监测设施设备、监测手段、以及监测成果用于实践等方面还不够成熟。例如美国在长期、大量的试验观测基础上,总结出了水土流失通用模型,欧洲一些国家建立的空间数据库和信息系统,可以定位、定量地反映水土流失的面积、分布、程度及其动态变化,有效地提高了水土保持措施配置的科学性、针对性及其防治效果。因此,全面提高水土保持治理与监测预报的`现代化水平,是我们面临的艰巨任务,所以我们必须从基础抓起,从现在抓起,让水土保持监测预报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建设、生态建设和保护,进一步提高水土保持行业的社会影响力。
(二)水土保持监测是确立水土保持决策的基本依据
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水土流失成因复杂、面广量大、危害严重,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生态安全以及群众生产、生活影响极大。及时、全面、准确地了解和掌握全国水土流失程度和生态环境状况,科学评价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成效至关重要。如何准确掌握水土流失的地区分布以及产生的危害和严重后果,是涉及到民族生存发展的大事。所有这些,只有通过科学的监测才能掌握,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因此做好水土保持监测预报工作极其重要。
二、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中存在的问题
1、建设单位对水土保持监测重要性认识不足,消极应付监测工作
由于缺少有效的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的管理手段,加上水土保持管理部门对水土保持监测重要性宣传不够,导致开发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对监测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视为可有可无,从而影响水土保持工作的进行。
2、水土保持监测的技术标准制度尚不健全,
水土流失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尤其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的成因更是千差万别。水利部虽然颁行了《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但对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监测仍需不断作出探索,如何规范监测的内容、方法、技术路径等问题都需要在工作实践中进一步细化和健全,以形成全国统一的监测标准质量体系。
3、水土保持监测的手段落后,现代化水平不高
目前,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的方法,还是以地面定点观测监测、巡查监测、调查监测等传统的、常规的监测方法为主,利用的设备仪器也是自计雨量计、马表、测绳、水准仪、角规等较为普通的工具,需要大量的人工投入,技术手段相对落后。
三、如何做好水土保持监测工作
要做好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必须坚持创新理念,加大宣传力度,强化管理,制定相关技术规范、标准,加强水土保持监测技术支持力量的建设。
1、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教育,提高其自身素质,加强他们对水土保持监测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加强对水土保持监测单位监测技术人员的培训,提高其监测技能。水土保持监测单位不仅要为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用于验收的监测报告,而且要为水土保持监测管理部门提供真实、准确的监测数据;不仅要为项目建设单位提供技术服务,而且要为政府部门监督管理、宏观决策提供依据。责任重大,这就要求水土保持监测人员不仅要有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而且要有熟练的监测技术。
提高建设单位水土保持监测的自觉性,宣传是每一项工作的先导,也是监督管理中不可或缺的手段。特别要重点宣传水土保持法律法规中关于水土保持监测的条款规定,使建设单位明白开展水土保持监测是法律规定的一项义务。从而使建设单位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由消极、被动、敷衍的态度变为积极、主动、负责的自觉行动。
2、完善技术标准制度
制定和完善水土保持监测的技术标准、规程规范,提高管理水平。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监测不仅要对各项防治目标做出监测评价,还要真实、准确地反映其在建设、运行过程中造成的新增水土流失量乃至带来的危害。因此,要加紧制定和完善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的技术标准,实现监测技术的规范化。
3、提高监测手段,实现水土保持监测的现代化
加快对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新技术的研究、开发、推广、应用,提高现代化水平。积极开展RS、GPS、GIS在水土保持监测中的运用研究,将现代化高科技与传统的常规监测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建立监测、传输、处理、发布为一体的数据信息系统或动态反映水土保持状况的空间数据库。走水土保持监测跳跃式发展的路子,提高水土保持监测的现代化水平。
目前, 随着时代的发展, 水土资源日益匮乏, 如何有效减少开发建设项目对水土保持产生的不利影响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水土保持监测, 是指针对水土流失的危害、产生、进展和水土保持措施实施后所带来的生态、经济、社会等效益而展开的一项长期性的调查与分析工作。在工程建设期间实行水土保持监测对于保护生态环境与水土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1 项目建设区及建设项目概况
本项目建设区位于北部, 年平均降雨量500mm~800mm, 夏季平均气温23℃以上, 冬季平均气温0℃以下, 为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该建设区以夏季风速最小, 春季风速最大, 平均风速1.9m/s~4.6m/s。建设区内土壤以黄土质粘土居多, 土壤侵蚀类型主要为水力侵蚀, 并存在一定数量沟蚀;同时, 该地土壤质地疏松, 抗浊性较低, 尤其成土母质一旦暴露[3], 将可造成当地水土大量流失。
建设区占地面积140.2公顷, 其中施工区占地27.4公顷, 厂区占地35公顷, 区内建设项目为发电厂;电厂规划容量为600兆瓦国产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2台, 一期建设600兆瓦燃煤机组1台, 同时展开脱硫装置建设工作。建设经历两年, 如今已经正式投入生产。
2 水土保持监测时间与内容
建设项目运行初期, 分别于汛前、汛中、汛后各实行一次监测工作, 而后每年根据项目建设区降雨情况实行地面定位观测与调查。5月至9月因降雨量集中, 每月执行一次监测工作, 若降雨量达到50mm以上, 则适当增加监测频率;此外在夏季、冬季时期也各行一次监测工作。
监测工作主要包括三项内容, 一是监测施工准备阶段, 为充分了解项目建设区水土流失情况, 以及当地的景观和生态等方面的内容;二是监测施工阶段, 工作内容主要为监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水土流失情况与影响因子, 并对水土流失动态进行评价;三是建设项目运行阶段, 内容主要为监测水土保持措施的质量、数量及其带来的新增生产能力, 包括护坡工程、防洪排导工程、植被建设、临时防护工程等。
3 布设监测点
1) 侵蚀沟量测法。首先选择需要测定的坡面, 而后对坡面构成物质的容重、坡长及坡度等进行量测, 记录导致侵蚀沟发生的次降雨量。待降雨后, 再次到该地进行量测工作, 计算侵蚀沟体积与沟蚀量, 而后经由水蚀中沟蚀所占比例得出水土流失量;2) 径流小区法。装设水平长度为10m, 宽5m的两个径流小区至坡面上, 而后于小区上方左右两侧装设排水沟与截流沟, 下方则装设容积为1.8m3的矩形集水池, 同时以截水墙小区将小区周边围起。采集水池含沙量、含水量、水量及降水量等信息;3) 控制站法。布设控制站于项目建设区厂区总排水口, 经由监测含沙量、流量等信息估算出区域水土流失量;利用降雨径流的关系, 结合项目建设地区降雨量数据资料将该地区总地表径流量推算出来;使用流速仪监测口断面流速;并运用烘干法监测泥沙含量, 以1/100电子天平进行称重, 完成测定工作;4) 简易水土流失观测场。通常于项目建设区分散土状堆积物边坡布设, 经由在每次汛期或大型降雨结束后观测钉帽与地面距离, 从而得出总水土流失量与土壤受侵蚀程度。
4 常见监测方法
4.1 调查监测法
调查监测法主要采用常规调查、普查、抽样及资料筹集等方式进行监测, 目的为获取项目建设区水土保持防治效益、保持因子、基本情况等信息的数据。
4.2 地面监测法
1) 充分利用水土保持工程各控制部位的特点, 经由无泥沙出流取土场低洼坑淤积量, 拦渣墙拦渣量计算出该区域水土流失量。除此之外, 亦可采用其它具备沉沙池功能的水堰、截水沟泥沙淤积量将土壤流失量推导出来;2) 应用侵蚀沟量测法、临时小区监测法或简易水土流失观测场于水蚀地区各定位监测点进行监测工作;若地区地形较为复杂, 应布设临时小区;若为典型地貌, 则在结合已有控制站与观测点的基础上布设长期观测小区;3) 在林草植被恢复期间, 应用网格法及取样线法测定林草保存率与成活率。
5 监测结果
1) 水土流失危害监测。主要危害来自厂区运灰道路、灰渣场及临时堆渣场等区域, 由于植被措施不到位, 致使地表暴露, 一些泥沙在暴雨后被水流带至沟渠并沉积下来, 进而影响沟渠的正常排水功能;2) 水土流失量监测。项目建设区土壤侵蚀模数之前300t/km2.a~3802t/km2.a, 加强后为3920t/km2.a~20850t/km2.a, 侵蚀程度超过轻度指标;新增水土失量为22450t, 其中以取水管线流失量最低;3) 水土流失因子监测。建设区占地面积140.2公顷, 水土流失责任范围面积为146.8公顷, 实际扰动土地面积83.4公顷, 开挖土石方257.6万平方米, 弃土石方28.5万平方米, 填方230.1万平方米, 项目建设期间年降雨量正常;4) 水土保持工程竣工验收防治目的监测。通过对建设项目实行全方位监测工作, 成功实现水土保持防治目标。水土流失总防治度97.2%, 扰动土地整治率98.6%, 拦渣率99.3%, 土壤流失控制比平均值1:3, 林草覆盖率57.4%, 林草植被恢复率97.5%, 综合防治效果较为理想。
6 结论
综上所述, 由于本建设项目区内不同区域的生态环境各异, 故其水土流失情况也各有不同, 因地制宜;同时, 水土流失强度、动态数据、背景及程度等信息的获得应结合开发建设项目特征, 分时段开展地面调查监测和观测工作, 从而提高监测效率。经由全方位的水土保持监测, 可使建设单位自主自觉开展水土保持治理, 对减少开发建设项目所造成的水土流失现象具有明显作用。
摘要:本文以某项目建设区发电厂为例, 介绍了水土保持监测时间与内容、如何布设监测点, 以及调查监测与地面监测这两种常见的监测方法 , 并就最终的监测结果进行了说明, 以期加强水土保持监测水平, 优化水土保持工作, 为同行提供参考与借鉴作用。
关键词: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方式
参考文献
[1]任明.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管理工作探析[J].东北水利水电, 2013 (9) :33-34.
关键词 水土保持;监测;基础作用
中图分类号:S157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21.150
水土资源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基础性资源之一,关系到人们的日常生产和生活。但目前,我国水土流失非常严重,因此必须加强对水土流失的有关治理,逐渐改善恶劣的水土资源环境。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是指国家对水土资源进行一定的监测,以保证抑制水土资源流失的一项工作。我国在进行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时,还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严重影响了我国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效率和成果。本文将对现阶段水土保持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水土保持监测的对策措施,确保水土资源保持监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1 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基础作用
1.1 基础性功能
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一个重要的意义就在其能够及时为有关部门提供实时的监测水土资源流失的基本情况。这样不仅能够对水土资源进行基本把握,还能够根据现阶段水土资源的流失情况采取一定的措施来防治水土流失[1]。通过多次大量的对监测地进行水土保持监测,得到一系列信息的积累,能够为水土保持相关的科研人员提供监测区内的生态环境数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大大节约了治理生态环境的经费和时间。
1.2 生态环境功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工业钢铁业等产业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形式。这些行业的发展必然会对环境有所伤害,进而影响水土资源在地球上的存在,导致水土资源严重流失。水土资源保持监控能够对水土资源进行实时监控,让人们保持一颗警惕的心。在进行经济发展的同时,一定要努力维护好生态环境,通过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减少水土的流失,使人类与自然资源能够和谐相处。
1.3 高层次职能
地方政府部门能够通过水土保持监测活动所提供的水土资源数据进行资源规划和政治决策,体现了水土保持监测的高层次职能。当今时代是经济发展的时代,经济技术的高速发展将会给水土环境造成伤害。国家和各部门应该高度重视水土流失问题,不要一味地进行经济发展,到环境被破坏之后才想到治理。水土流失也会导致地方经济发展缓慢,所以,要积极采用水土保持监测工作,保证监测工作能够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环境方面的信息。一方面可以保证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另一方面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商机,保证人们生活的环境健康。
2 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存在的问题
2.1 设施和经费不足
目前,我国水土保持监测活动发展严重落后,设施和经费不足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当前,进行水土流失监测所用的设备工具仍然是传统的测量工具,现代科技的遥感技术和遥感定位GPS等高科技产品都没有投入使用,加大了我国水土保持监测和国际上的水平。没有足够的经费投入使水土监测点不足、分布的量少,由于监测网点有限,所以只能分布在水土流失严重的区域,这样就导致分布失衡,从而难以控制水土流失。
2.2 监测技术水平低
现阶段,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要落后很多,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的水土保持效果和国际上的综合效果比要低很多。较低的水土保持监测技术使我国水土资源数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丧失,严重制约了水土保持监测的发展。目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进步,我国逐渐开始注重水土保持监测技术的研究和使用。通过国家的一系列政策扶持和经费支持,保证研究院能够顺利地进行水土保持监测工作。
2.3 监测中的管理问题
在对水土资源进行保持监测的过程中有着各种各样的管理问题。水土资源进行采样的过程中,要详细了解水土资源区域内中详细情况,采集人员要拥有专业的水土资源知识,以保证能够面对复杂多变的环境问题。在水土保持监测的过程中,要严格遵循水土资源保持的相关规定,提高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有效性。
2.4 监测标准不完善
水土保持监测在工作过程中,要坚持准确的监测标准,这样才能够保证水土保持监测的工作效果。目前,我国的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标准不健全,没有一套统一的标准,严重影响了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发展,难以发挥水土资源保持监测的作用。
3 加强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对策
3.1 提高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投入
我国国土面积大,人口众多,分布范围广泛。要想保证水土保持监测工作范围的全面性,就要加大对监测网点的设置,使全国范围内的监测网点平均分配。不管是水土保持良好的地区还是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都要做好监测工作,这样有利于我国水土研究机构对水土流失情况进行分析,保证水土资源监测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3.2 提高水土保持监测的技术水平
在我国水土保持监测工作中,最主要的就是要提高水土保持监测的技术水平。在技术手段方面,一方面,要加强我国水土保持监测工作中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提高是水土保持监测数据质量好坏的关键因素;另一方面,在我国水土保持监测工作过程中,工作人员除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外,还要积极学习其他国家进行水土保持监测的技术。在设备上要充分利用国家划拨的经费,使用先进的技术设备[2]。,使我国的水土保持监测技术高速发展。
3.3 提高监测的管理水平
在水土保持监测的工作中,监测的管理是否合理是水土保持监测工作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问题。监测的管理问题不能一味地拘泥于传统的管理观念,而是要根据现阶段发展情况不断地补充和完善。第一,要充分考虑当地的水土资源情况,并以此为依据对水土保持监测进行管理制度的制定。这种因地制宜的监测管理能够有效防止不定因素影响水土保持的监测效果。第二,因地制宜的购买水土保持监测的设备和技术,监测团队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水土资源情况对水土保持设备进行购买。这样科学合理地对水土保持监测进行管理,使监测效果达到最好。第三,水土保持监测的团队要严格按照当地政府的相关规定对水土进行监测,以保证水土资源的有效保持。
3.4 完善监测技术标准
水土资源保持监测的相关研究机构应该加大对水土保持监测技术的研究,在一定的情况下可以引进其他国家的高效技术,通过结合自身地区的水土资源优劣势进行水土保持监测,最终制定出一个完整高效率的水土保持监测标准,保证水土资源不被流失。
4 结语
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努力做好水土保持监测工作能够有效预防水土流失。现阶段,我国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导致生态环境还是处在被破坏的状态下。通过了解水土保持监测的基础作用,并研究当前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存在的问题。最终得出,为保证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顺利进行,主要从提高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投入、提高水土保持监测的技术水平、完善监测技术标准等四个方面进行水土保持监测研究,以促进水土保持监测作用的有效发挥。
参考文献
[1]伊鑫,汤佳.水土保持监测基础作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科学,2014,5(9):67.
[2]张平.水土保持监测的基础作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2):41.
一、学习时间
集中学习时间按照区委在各阶段的总体安排时间进行,由局先进性教育活动办公室组织党员集中学习,特殊情况由办公室临时通知安排。个人自学时间每天不少于2小时。
二、学习内容
主要学习邓理论和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报告、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胡同志关于开展共产党员先进性教本资料权属文秘资源网放上鼠标按照提示查看文秘资源网育活动的讲话精神;《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读本》;《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试行)》和有关先进性教育的领导讲话;报纸杂志上的有关文件和学习材料。
三、学习方式
采用集中组织学习,个人自学,收看先进事迹报告录像,讨论发言,经验交流,邀请老党员、老干部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等多种形式,紧密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学用结合,努力提高学习效果。
四、几点要求
1、每名党员都要按照本局先进性教育办公室的学习计划,认真做好学习笔记和撰写心得体会,保证有质、有量、有水平。同时要结合实际,在提高自身素质上下功夫。
2、在学习方法上要灵活生动、多样,要经常结合自身工作开展心得交流。
【水土保持监测制度】推荐阅读:
水土保持监测网络管理办法11-30
水土保持宣传材料11-02
河道水土保持策略研究09-18
水土保持落实情况汇报12-17
水土保持方案收费标准06-03
水土保持工作总结案07-06
城市水土保持调研报告10-12
水土保持先进典型交流10-14
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11-19
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