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工作总结案

2024-07-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水土保持工作总结案(精选8篇)

水土保持工作总结案 篇1

――河北省查处公路建设造成水土流失案纪实

河北省水利厅水土保持处2006年10月21日

1999年五月份,一份由中央领导批示的新华通讯社国内动态清样摆在省委、省政府领导案头。题目赫然写着:河北公路建设破坏水利设施严重。文章披露了河北省境内在建的十几条高等级公路,无视水土保持法的有关规定,将大量的施工废弃渣土石倒入水库、河道,有的甚至未经批准就将公路修到了水库中,开创了公路建设不经批准即破坏大型水利设施的首例事件。不仅严重影响水利设施防洪、供水、灌溉等效益的发挥,而且还严重破坏了自然生态环境,也给公路的安全运行埋下了事故隐患。已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发展交通重中之重,但不能以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更不能以谋求当前的经济利益而不顾长远的生态环境效益,付出一代甚至几代人努力的代价。必须向重视建设质量一样来重视公路环保工作。

省委、省政府对此事件非常重视,批示:要责成有关部门做一调查了解,引起重视,据情纠正。一定要依法办事。省政府专门召开会议研究落实措施,责成省计委牵头、省水利厅、交通厅组成调查组,代表省政府对全省在建公路项目进行一次全面现场检查,提出整治或处理意见。重点是在汛前及时清理河道、水库弃渣,以保水利设施安全渡汛。省政府检查组于1999年6月上旬开始,全面展开了紧张的现场检查和督促整改工作。取得了显著效果。五年来,在贯彻实施水土保持法方面一直久攻不下的交通领域,终于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一、案件起因――水库弃渣

1998年10月份,岗南水库管理局一份《关于报请省厅解决侵害岗南水库水事案件的报告》称:自1996年11月份以来,平山县交通局在拓宽和顺直石闫公路――王岸至长桑段(一期工程)和长桑至小觉段(二期工程)过程中,在没有征求水库管理单位意见的情况下,随意向岗南水库、库区及其上游主河道滹沱河中大量弃渣,已对水库造成了严重危害,并严重侵害了水库的合法权益。虽经水库管理单位和其所在地――平山县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办公室执法人员多次协调和制止,没有起到任何效果。特请求省水利厅出面予以解决,以维护水工程的合法权益。岗南水库为省水利厅直接管理大型水库,担负着下游省会的防洪、供水和近200万亩耕地的灌溉重任。对这样重大的违法行为,厅主管领导批示:绝不允许违法又抗法,由水政、水保、水管和防抗办组成专案小组,提出得力解决办法。由此拉开了大规模全面查处公路违法案件行动的序幕。

二、调查处理――艰难曲折

经专案组和岗南水库、平山县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办公室联合调查证实:平山县交通局自1996年11月份起至1997年8月份,在拓宽和顺直石闫公路王岸至长桑段一期工程中,未经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也未与岗南水库管理局协商,擅自将部分路基建在水库管理范围内,并将渣土弃入水库和河道沿岸。1997年5月份至1998年10月份在继续拓宽长桑至小觉段二期工程中,仍拒不听从水土保持监督执法部门的依法管理,继续沿河道和向水库弃渣。经实地勘测共弃渣约16万方,其中侵占正常蓄水位(200米高程)以下约4万方。此项目施工前未按水土保持法的有关规定编报水土保持方案。其行为已严重违反了《水法》、《水土保持法》、《防洪法》等,对水库的安全运行和使用寿命造成了较严重的影响,侵害了水库的合法权益。

在此期间,岗南水库管理局曾多次与县交通局交涉,平山县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办公室也先后两次通知并进行了调查,要求县交通局停止向水库和河道弃渣,编制水土保持方案进行治理,对水库进行赔偿。县交通局局长竟说:我们在水库(河道)边上修公路,我们的渣不向你们水库(河道)里弃,还让我们弃到渤海湾不成!?你们要钱请找县长(工程总指挥长),要处罚我们那就法庭上见!气焰十分嚣张,并将执法人员推出门外,对水利水保部门的监督执法置之不理、有持无恐。1997年三月份,省水利厅又以冀水政资字[1997]12号文向平山县人民政府发了函,要求协调解决,停止侵害,纠正违法行为,补办有关手续,同时抄送县交通局。但均未得到答复。违法行为也未得到及时纠正,最终酿成了严重后果。

平山县水保执法人员在调查此案过程中,顶着巨大压力,毫不退缩。他们采取多种方式,多次向省、市水保主管领导汇报请示,得到了很大支持。如他们确认《平山县政府对交通局在工程建设中免交水保两费的批复》文件违背了水土保持法的规定,并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请示,废止了平山县人民政府的批复文件。结果导致县有关领导大发雷霆,在会上点名批评。有的知情人透风:你们可捅大漏子了,闹不好要受处分,别再闹了。究竟何去何从?平山县水保办进行了反复讨论:此案影响极大,就此罢手,更长人气焰、灭已威风。拿不下这个案子,自己窝襄不说,以后也别想监督管理他人,贯彻落实水保法岂不成了一句空话?宁可冒处分危险,也要坚决维护法律尊严。正是他们坚持不懈的努力,为案件的最终处理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资料。三、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就在查处平山县修路弃渣案件的紧张时刻,又发生了“承围公路修在庙宫水库里”事件。承德市交通局在设计和承建承围二级公路改建工程时,为了减少工程量、少花钱,竟未经市水利部门和水库管理单位同意,擅自把线路定在水库库区。随之在以后的规划设计中,即未按水法等法律法规补办占库批准手续,也未按水保法规定编报水保方案。1998年4月初公路施工,将大量弃渣倒入水库。水库管理处发现后多次制止无效,于4月7日向承德市政府和市水利局紧急报告。市政府于24日主持协调,27日组织有关部门赴现场检查,通知施工单位不得再向水库弃渣。虽经水库管理处多次口头和书面通知,督促施工单位按协调会精神施工,并多次到现场监督制止,但施工单位仍不予理睬,继续向水库弃渣。水库管理处5月20日再次向承德市政府和水利局紧急报告:承围公路已侵占库容5万多立方米,如果继续按设计施工,还会侵占库容17万方,要求建设单位改线施工,补偿已造成的直接损失。在此期间,水库管理处执法人员到施工现场依法执行职务时,与铁十四局施工队发生冲突,严重阻塞了交通。市水利局将此情况报请市政府,又经市政府三次协调,围场县公路建设工程指挥部与庙宫水库管理处签定了补偿协议,从县拆迁费中补偿占库损失10万元。如此严重的侵权违法行为,竟以10万元的补偿私了!

据查,承围二级公路四合永至横河子段长17.2公里,全部座落在承德市所辖大型水库――庙宫水库管理范围内,其中浸在水中的路基有近四公里长。9处弃渣、填方段共计倾渣和填方30多万立方米,挤占库容约十五万立方米。施工压占毁坏林木植被30多亩,破坏水库11个断面水准点被破坏,施工围堰及废弃石渣填堵严重影响了水库排砂正常运行。据估算各项直接损失及恢复资金达240多万元。

庙宫水库是承德市唯一的大型水库,具有防洪、灌溉和发电多种效益。由于人为和自然因素的影响,水库上游的伊逊河流域水土流失非常严重。每年向水库淤积泥沙350多万方,至1987年水库已淤积9000多万立方米,占总库容的一半,从1988年起,水库不得不在汛期停蓄排沙。为治理水库上游水土流失,1993年,经省人大代表提议,省政府将该区列为全省第一个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每年挤出专项治理费200多万元。实施治理工程五年来取得了明显效果。库区上游河床平均年淤积厚度由治理前的20多厘米下降到10厘米,年减少入库泥沙56万吨。就在项目区生态环境逐步改善,水库淤积明显减少的时刻,承围公路却肆意贱踏法律,严重破坏水利设施和生态环境,无疑又给这座满目苍桑的水库雪上加霜。对这样严重的侵权违法、顶风抗法的野蛮行为,必须从严查处。

四、重点突破,全线出击

鉴于这两项工程违法又抗法,采取宣传教育和一般的处罚手段已不足惩戒。为尽快消除其造成的严重危害后果和在全省的恶劣影响,推进水土保持法在我省的全面深入落实。1998年11月4日,河北省水利厅专案组组织河北电视台、河北日报社等有关新闻单位,对平山县交通局修路向岗南水库及上游河道弃渣一事进行了现场调查和采访,并于当天晚上在河北电视台以“平山县交通局修路向岗南水库弃碴造成危害”为题进行了曝光处理;紧接着,11月15日至16日,又调查和采访了承德市交通局在庙宫水库修路倾倒废渣事件,在河北电视台进行了报道。省内有关报刊也进行了报道。

对公路违法案件的连续两次曝光,在全省范围内引起了很大振动:平山县政府积极主动协调,停止了向水库继续弃渣,并自行废止了对交通局修路免交水保“两费”的批复。交纳了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和占库损失补偿费。汛前及时清除了对水库和河道蓄水、行洪影响较大的部分弃渣,正在进一步落实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和补办路基占库手续等。承德市政府专门向省水利厅写出了《关于解决承围公路庙宫水库段建设挤占库容问题的报告》,认识了问题的严重性,提出了具体可行的解决办法。取得了预期效果。

近几年,我省公路建设速度加快。但公路建设项目施工前不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施工过程中不注意保护水土资源、破坏水利工程、人为造成水土流失现象日趋严重。除石闫、承围公路外,京张、京沈、宣大、109、110、112、107、保阜等十几条公路,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这些问题。为贯彻执行好水土保持法,1995年我厅与省交通厅联合下发了《关于做好公路建设过程中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并多次商研具体落实措施。专门邀请省计划、环保、交通及电力等部门召开座谈会,商谈研究建设项目水土保持问题,并专门在1998年9月份给交通厅发了《关于抓紧编制京沈高速等公路水土保持方案的函》。也曾在省、市人大的支持下处理过承栗公路向潘家口水库弃渣、造成水土流失事件;就承石太公路向梁庄水库弃渣造成水土流失问题与省交通厅进行过交涉并向省政府报告。有关市县水利部门也都作了大量工作。但由于种种原因,修路造成的水土流失问题依然严重。

为彻底扭转几年来在交通领域执不下法的被动局面,抓住一点、带动全面。1999年3月2日和1999年4月份,中国水利报记者就庙宫水库弃渣事件,以及张家口境内的109、110、宣大高速、京张高速破坏水利工程和生态环境、造成水土流失情况进行了专题报道,进一步引起了水利部及全国同行的广泛关注。而新华通讯社记者在国内动态清样上的报道则引起了中央领导的重视,为最终突破乃至全面启动交通领域水保监督执法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在省委、省政府的关注和支持下,省政府检查组督促检查整改的同时,省计委、省交通厅和省水利厅及时联合下发了《关于做好公路建设水土保持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市对存在类似问题的所有公路项目进行一次彻底检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各市水利部门都以最快的效率开展了工作。承德市政府和张家口市交通局还分别下达关于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或紧急通知。有关市县政府、水利、公路主管部门和施工单位认真查找问题,提高认识,积极开展整改工作,收到了明显效果:清除了对水库蓄水和河道行洪影响较大的弃渣,修建挡渣防护工程防止其他弃渣流失。补偿对水利水保工程造成的直接损失。已有80%的公路项目按水土保持法规定补报了水土保持方案,有的正按计划进一步落实防治措施。至此,我省查处公路违法案件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果。

五、监督实施――任重道远

这起公路造成水土流失案件的查处历程,使我们对公路建设如何贯彻执行好水土保持法,不得不进行更深一层次的思考。公路建设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加快商品流通的重要基础设施。但水利水保工程,特别是江河堤防和大中型水库,更是保障工农业生产用水、保障铁路、公路安全运行、保护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基础设施。96年8月我省太行山南部大水,98年长江、松花江、嫩江水灾充分说明,关键时期对这些防洪基础设施的任何一点损害,都将给国家和人民造成重大损失,导致灾难性后果。如96。8洪水灾害中,承栗公路由于弃渣堵塞河道,洪水冲毁河坝、桥涵、耕地、房屋、公路和路坡塌方多处,直接经济损失170多万元。石太高速废弃土石淤积河床沟道20多公里,公路两侧塌方上百处,公路停运近三天。此等例子比比皆是。

公路建设也是对生态环境破坏较大的建设项目之一。公路多是依山傍水或与水路交叉,由于其线路较长,涉及地貌类型较多,对沿线及周围的影响也较大。在建设过程中,开挖、取土、弃土等活动都对原有地貌植被和其他水利水保设施造成损坏或危害。其改变水文流路、集中降水冲刷下游,如弃渣淤塞涵洞,遇暴雨洪水时路基就成为阻水建筑物而引发更大的灾难。路面硬化阻止降水入渗,则完全丧失了原有地貌和林草植被的拦沙蓄水能力。对沿线生态环境有着不可逆转的负面影响,并且,固体废弃物和大面积的水土流失还是下游水源污染的面源。严酷的水土流失现状证明:一旦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水源污染,则需要付出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惨疼代价来偿还。决不能再走先破坏、后治理的老路,作那种造福一时、遗害一世傻事。

水土保持工作总结案 篇2

水土保持监测是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从保持水土资源和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出发, 运用多种检测方法和正确判断进行动态监测和评估, 是水土流失预防监督和治理工作的基础。

水土保持监测的意义在于: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是水土保持的基本工作, 是对水土流失各要素进行连续或定期监测, 以掌握全国或地区的水土流失动态, 通过对水上流失进行监视性监测, 为水行政主管部门执行水土保持保持法规和标准提供依据, 为水土保持监测管理提供各种依据。为实现这一目标, 水土保持监测的基本任务:

第一, 摸清水土流失消长情况。

一个省、一个类型区、一条流域水土流失到底是好转还是恶化、面积和强度怎样变化, 是监测工作的基本内容, 也是拟开展的政府水土保持目标责任制和考核奖惩制度等的需要。五年一次的定期普查主要就是为了掌握这种变化, 为水土保持规划和国家生态建设等服务。

第二, 预测水土流失变化趋势。

区域水土流失变化趋势和生产建设项目可能引发的水土流失状况, 是开展区域水土流失重点治理、编制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开展水土保持科研等工作的重要依据, 都需要监测部门提供技术和数据支撑, 应用土壤侵蚀预报模型等方法进行科学预测。目前正在开展的全国水土保持情况普查, 就运用了土壤侵蚀预报模型来评价水蚀、风蚀等土壤侵蚀的强度、面积和分布等。

第三, 评价水土保持措施效益。

区域内水土保持措施增加、减少、保存情况, 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实施的范围、水保措施数量和质量、设施运行、成果管护等, 各种水土保持措施产生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不仅是生产、管理单位了解国家投资效益的需求, 而且是政府职能部门和社会公众对水土保持工作的要求。因此, 监测机构不仅要做好数据采集, 而且要全面、科学地分析评价水土保持措施效益, 尤其要加强区域尺度上的效益评价工作, 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

第四, 掌握人为水土流失状况。

生产建设项目建设过程前、中、后期可能造成的人为水土流失状况、发展趋势、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的重大影响以及采取的防治措施及其防治效果, 都需要通过监测来了解和掌握, 为生产建设单位贯彻落实法律要求、减少水土流失提供技术服务, 为政府决策当好参谋, 这也是新《水土保持法》的要求。

第五, 监测小流域水质变化。

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是目前水土保持在水源保护方面的新举措, 通过采取综合治理和管理措施, 有效减少入河泥沙、控制面源污染, 改善小流域出口水质、减少下泄泥沙, 保护水源水质。因此, 在水源保护区, 小流域水质监测应作为今后监测工作的重要指标和监测内容。

第六, 综合评价生态环境状况。

水土流失是生态环境恶化的集中体现, 水土保持是生态建设的主体。因此, 监测不仅要关注水土流失的面积、分布和流失量, 而且要对水土流失及其防治引起的生态状况变化、生态服务功能及发展趋势等进行全面、持续和系统监测, 最后对区域生态状态进行较高层次的综合评价。

2 水土保持监测原则

水土保持监测的主要目的是定期向有关部门提供实施有效信息, 为有关部门做出水利部署提供可靠的判断依据。因此我们认为水土保持监测应遵循以下原则:

2.1 必要性。

水利监测是一项系统工程, 要认真客观对待, 所以要根据具体需要, 确定具体监测对象、方法, 制定监测方案, 选定工作人员, 配置仪器设备。以求得到更加科学有效的数据。

2.2 规范性。

为达到监测结果的说服性, 监测方法、监测方式和范围的界定、指标等必须统一, 监测的描述和表达等必须客观详尽, 必须遵照全国统一标准 (国际标准, 可参照) , 监测方法在同一水土流失类型区具通用性。

2.3 综合性。

针对不同的监测对象, 应从自然、经济和社会等多方面选择监测指标, 从多个角度反映水土流失及其预防和治理状况;在监测方法上, 既利用高新技术, 也利用常规调查方法, 互相补充, 使监测结果更全面、完整。

2.4 动态性。水土保持监测应定期或不定期进行, 可提供静态和动态水土保持状况。

2.5 层次性。

宏观、中观和微观监测均涉及层次性问题。由于必要性及技术条件等的影响, 监测可以在全地区、重点地区或典型样点 (某一流域或某个地块) 进行。

3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中存在的问题

3.1 由于上级对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重要性宣传不足, 要求贯彻不

彻底, 使建设单位认识不到水土保持监测这个可以影响到人类生存环境的工作的重要性, 对检测工作消极应付, 疏于管理, 再加上缺少良好的管理手段。这些都大大影响到了监管工作的顺利开展。

3.2 水土保持监测的技术标准制度尚不健全

水土流失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 尤其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的成因更是千差万别。所以需要制定和完善水土保持监测设施设备、监测站网建设、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与预测预报、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和信息管理等方面的技术标准, 实现监测预报技术的规范化。数据采集应明确不同空间尺度的监测指标及其获取方法、记录方式和数据更新周期等。

3.3 水土保持监测的手段落后, 现代化水平不高

目前,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的方法, 还是以地面定点观测监测、巡查监测、调查监测等传统的、常规的监测方法为主, 利用的设备仪器也是自计雨量计、马表、测绳、水准仪、角规等较为普通的工具, 需要大量的人工投入, 技术手段相对落后。

4 如何做好水土保持监测工作

4.1 加大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宣传的力度, 提高建设单位水土保持监测的自觉性

宣传是每一项工作的先导, 也是监督管理中不可或缺的手段。特别要重点宣传水土保持法律法规中关于水土保持监测的条款规定, 使建设单位明白开展水土保持监测是法律规定的一项义务。从而使建设单位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由消极、被动、敷衍的态度变为积极、主动、负责的自觉行动。所以, 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和熟练的监测技术就成了影响监测结果的重要因素。

4.2 完善技术标准制度

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监测不仅要对各项防治目标做出监测评价, 还要真实、准确地反映其在建设、运行过程中造成的新增水土流失量乃至带来的危害。因此在进行水土保持监测的实践中, 不断探索和研究监测技术, 完善监测技术体系。

4.3 提高监测手段, 实现水土保持监测的现代化

加快对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新技术的研究、开发、推广、应用, 提高现代化水平。积极开展RS、GPS、GIS在水土保持监测中的运用研究, 将现代化高科技与传统的常规监测技术有机结合起来, 建立监测、传输、处理、发布为一体的数据信息系统或动态反映水土保持状况的空间数据库。

5 结束语

保护国家的水土资源不被流失, 实现水土资源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对水土保持进行动态的监测过程, 是防止水土流失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同时我们也应深刻认识到水土流失监测防治的历史意义和深远影响。

摘要: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惠及子孙的伟大事业和宏伟工程。搞好水土保持工作, 保护水土资源, 维护良好生态环境, 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是从保护水土资源和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出发, 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 对水土流失的成因、数量、强度、影响范围、危害及其防治成效等进行动态监测的过程, 是防治水土流失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在生态环境保护中占有重要地位。

关键词:水土保持监测,原则,工作

参考文献

[1]王礼先.水土保持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5.[1]王礼先.水土保持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5.

[2]张岳.我国水土流失及其防治对策[M].水土保持通报, 1994 (1) .[2]张岳.我国水土流失及其防治对策[M].水土保持通报, 1994 (1) .

[3]李壁成.遥感技术发展新动态及在土壤侵蚀监测中应用的探讨[M].水土保持通报, 1995 (2) .[3]李壁成.遥感技术发展新动态及在土壤侵蚀监测中应用的探讨[M].水土保持通报, 1995 (2) .

关于水土保持工作的主要特征探析 篇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925X(2012)07-0154-01

摘要:

水土保持关系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对水土流失的研究在国内外受到广泛的关注。在研究的核心内容上国内外的研究者已基本达成一致,但由于世界各国在环境资源等许多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在研究的具体内容、措施体系、思维方面及手段等方面,各国各有其特色。

关键词:水土保持;小流域;水资源

自从1991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以來,我国水土保持工作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是在编制水土保持方案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如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界定不准确、水土流失预测不科学、防治模式单一、弃渣场位置不优化以及弃渣场堆渣量计算不科学等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存在于方案设计的过程中,而许多地方还存在重方案审批轻监督实施的问题。作者通过查阅文献得知关于弃渣场设计的研究不少,但是大多研究的是弃渣场选址,位置优化,防护设计等内容,而对弃方处置的合理化研究较少。新法提出了“水土保持工作实行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科学管理、注重效益的方针”,更加强调水土流失的预防工作。

1水土流失的危害 

水土流失过程当中,土壤中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会随着水体流走,留下砂质较多而肥力较弱的土壤,造成土质的严重下降。这样的土壤致使新生植被生长困难,造成水土的进一步流失,形成恶性循环。水土流失过程当中,土壤中的养分及泥沙被水带入河流当中。养分的增加会使得水富营养化,超过了水体的自净能力就会使得水体恶化,特别是一些湖泊水体。同时,水中的泥沙在河流中迁移的过程当中会逐渐沉淀下来,形成河底的淤积,随着时间的推移,会使得河床增高。天长日久之后,容易造成河流改道或者河岸冲刷冲垮,甚至一场大的降水就会造成洪涝灾害。水土流失还能形成地质灾害,去年舟曲县的特大泥石流灾害再次给我敲响了警钟!水土流失会造成当地植被减少和土层脊薄的恶性循环。一些地质结构疏松的山体在水土流失的破坏下,一旦遇到强降水,就特别容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重大自然灾害,给附近的群众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森林是气候的调节器,能够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森林覆盖率会随着水土流失逐步降低,当森林等植被覆盖率降低到一定值的时候,就会影响到当地的气候。造成降水量的忽高忽低,形成洪涝和干旱灾害。

2水土流失现状及成因

2.1水土流失现状。 目前来说,全国各地的水土流失总体状况十分严峻。西部地区植被逐年减少,水土流失年年加重,荒漠化日益突出。东部地区工农业发达,但是植被破坏严重,水体人为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水土流失现象日益突出。南部地区近年来毁林严重,水土流失在其强降雨量的情况下更为突出。北部地区放牧过度,森林开发超前,加之近年来这一带气候日益恶劣,水土流失现象亦是不容忽视。

2.2水土流失的原因。  对于水土保持的宣传力度不够,对于水土保持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不仅社会认识不足,一些政府领导也是认识不够。同时对水土保持简单地理解为水土保护,而忽视了对土地生产力的提高。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很多地方乱砍滥伐、过度耕牧、过度采煤采矿,造成了植被的严重破坏。植被的超过其自身恢复能力的过度开发,致使植被覆盖率逐渐降低,而裸露土壤增大。降水到来的时候,少了植被含蓄水源和固定土壤的作用,土壤就会随着水流的冲刷而走。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在此过程中房地产开发、工业园区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也在不断加快,而于此相关的水土保持监管不到位,水土保持方案缺乏,保护和恢复水土保持功能的措施不足,导致新的水土流失产生。水土保持的法律法规,在我国尚不够完善,很多地方法规甚至在这方面有着很大的空白和缺陷。监管部门不被重视,权利狭小。检查和监管得不到上级的足够的支持,也缺少同级下级的足够配合,监管工作开展有着很大的困难。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水土保持工作盲点多,不彻底,不到位的现象。甚至有些地区因为经济效益的缘故而漠视水土保持工作。

3水土保持工作的策略分析

3.1加强宣传。水土保持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使这项工作能够切实落实是政府的职责所在。而社会又是水土保持工作的主体,离开了社会这个主体,水土保持工作就无法进行。针对目前情况,水土保持工作的宣传力度必须要加大,让政府和社会均认识到水土流失的危害性与保持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只有上下一心,齐心协力,才能够将水土保持这项利国利民功在千秋的工作做好。

3.2单元综合治理。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统筹规划,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是广大人民群众经过几十年的实践总结出来的治理水土流失的成功经验。长江中上游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工程,就是采取了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农业耕作措施相结合的方法。比如,山体坡度较大的地区要禁止山坡耕种,退耕还林。水体要及时清淤,减少附近及上游的污染排放,以免破坏水体造成水体周围的生态系统的破坏。森林要加大监管有节制开发利用,间伐与补植相结合。

3.3规范城市开发行为。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水土流失问题日趋严重,水土保持主管部门应加强城市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工作,加强对执法人员的培训,对开发建设项目实行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制度并对水土保持设施实行“三同时”制度。对损坏水土保持设施的单位或个人,应按规定收缴设施补偿费,对于违法的单位和个人要给予严肃处理。

3.4完善法律制度。 对于水土保持工作,必须要有强制性的法律措施作为依靠和保障,同时完备的监管机构也是水保工作的保证。这方面,政府部门要给监管部门相应的权利,监管部门要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同时,要充分发挥群众的力量,调动其积极性,让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到监督工作当中,以减少政府监管所存在的盲点。

参考文献

[1]刘士凯,夏长江等. 浅谈水土流失危害及治理措施[J]. 农业与技术,2011,(01). 

水土保持工作总结定稿` 篇4

公路工程建设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线长面广,土石方挖填量大,取土、弃渣量大,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危害大,因此,需要做好水土流失防治措施,避免产生水土流失。

根据水土保持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确定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的总体目标为:结合项目建设特点,积极合理地配置各种水土保持防护措施,将因公路建设带来的人为水土流失减少到最小程度。

该项目位于喀什冲积扇平原的前端、塔里木盆地西部边缘、喀喇昆仑山北麓、喀什绿洲中部、叶尔羌河中下游地区,属于沙漠与冲积平原过度的绿洲地带。路线总的走向由东南向西北,全线地势平坦,海拔在1155m~1225m之间,相对高差70m,属于典型的平原农耕区。总的地势为西北高,东南低,自然降坡比较小。公路自然区划为V12区,即绿洲荒漠区。项目区域的典型地貌为农田湿地、荒漠盐碱地和风积沙丘。

本项目设风积沙料场七处:K45+050左侧700m;K49+500左侧3km;K53+500右侧5km;K20+100右侧2km;K26+180左侧500m;K33+500右侧100m;K33+500右侧100m。弃土场四处:K22+700右侧400m;K30+400右侧500m;K34+900右侧400m;K44+500左侧400m。

建设过程中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主要来自以下三个方面:

1、施工过程中由于对地表的扰动带来的土壤流失,特别是在雨季土壤被冲刷。

2、扬尘的危害:地表扰动后,松散的地表结构容易产生扬尘的危害。

3、对植被的破坏:本工程施工过程中将进行土石方的挖填,包括路基填挖、取、弃土场的利用等,一方面在规划位置时要铲除地表植被,进行基础挖掘和混凝土浇筑;另一方面各种机械和人员的活动也会对地表植被造成破坏,引起土壤侵蚀及水土流失,可能带来土壤肥力下降及表层肥沃土壤流失,进而影响植被的生长。

根据建设过程中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实行的治理措施有:

1、水污染的防治。施工现场废水和固体废物随水流流入水体部分,包括泥浆、水泥、各种油类、混凝土外加剂、重金属、酸碱盐、非金属无机毒物等,是造成水污染的主要来源。

路基施工机械、桥梁桩基施工及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废水和废物会侵蚀深层地基的清洁水源;混凝土的生产、运输、浇筑产生的污染,施工机械设备产生的污染,劳动力高度集中产生的污染,以及其它相关配套设施产生的污染将对水源产生较大影响。在施工中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水源及所处水系不受污染。

⑵ 建便道时,滑落到河道的土石方我们将及时清理,及时疏通河道。⑵施工现场搅拌站废水,桩基、墩台修建时的泥浆水和施工机械油污。我们将充分利用沉淀水,用于工地洒水降尘。

⑶现场存放油料的地面进行防渗处理,如采用防渗混凝土地面、铺防油毡等措施。在使用过程中,要采取防止油料跑、冒、滴、漏的措施,防止土壤或河流受到污染。

⑷施工现场的临时食堂,污水排放设置有效的隔油池,定期清理,防止污染。

⑸工地临时厕所的化粪池采取防渗措施,并尽可能利用既有建筑物内的

⑹化学用品、外加剂等应库内存放,妥善保管,防止污染环境。⑺禁止将有毒废弃物作土方回填。

⑻加强对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质的监测,配合当地环境监测部门搞好舆论宣传和监督工作,加强对沿线施工废水的控制,发现新的污染问题及时进行处理,防止水质恶化。

2、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本标段在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固体废弃物,包括建筑碴土、生活垃圾、废弃的散装建筑材料、废弃的包装材料、粪便等。固体废弃物对环境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侵占土地、污染土壤、污染水源、污染大气、影响环境卫生。

3、减量化处理。对固体废物按设计的弃土坑进行集中处理,减少其最终处置量,减低处理成本,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在减量化处理过程中,也可采用焚烧、热解、堆肥等技术措施。

4、填埋。经过无害化、减量化处理的废物残碴集中到环保部门指定的地点进行填埋处理。填埋场应利用设计弃土坑,尽量使需处置的废物与周边的生态环境隔离,并注意废物的稳定性和长期安全性。

施工现场的生活垃圾,应运至环保部门指定地点集中堆放。水土保持措施

⑴努力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实行“三同时”制度,加强对施工人员水土保持的教育。严格遵守有关水土保持的法规、条例。

⑶施工便道原则上少挖多填,避免对地表植被的扰动及地下层上水的出露,减少对环境的扰动。

⑷取土场选择应尽量避开植被覆盖区和耕地,当必须占用植被覆盖区或

耕地时,应采取措施予以保护。植被可选择合适地点进行移植,防止破坏;耕地取土场内应先把表层耕植土推出,放置一边,待取土完成后,将耕植土予以回填,继续耕作,不减少当地耕地面积。

⑸路基填筑完成后应及时进行坡面防护,并进行坡面绿化,绿化植被必须经过认真筛选,适合当地生长。绿化时间宜选在春季进行,播籽应注意浇水养护,保证成活率。

⑹在基坑顶设挡水埝,防止地表水流入基坑;采用水泵排水时,水泵的进出口水管和水泵进行包扎保温。做好防排水措施,避免基底、坡脚、填层积水。

⑺施工完毕后,对取土后的取土场进行平整,必要时需覆盖,防止荒漠化或水土流失。

(8)并且在沿线路基边坡种植草方格,以防止风化导致的水土流失。草方格沙障固沙成本高,费工大,但对于保护交通干线非常有效。沙坡头因治沙成就卓越经验丰富被世界治沙同行评为“全球环境保护500佳”。草方格沙障一是能使地面粗糙,减小风力,再一个可以截留水分,如雨水,提高沙层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物的存活。

我项目利用简报、标语、环保会议等多种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宣传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普及环保基本知识。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使项目全体充分认识环保工作的重要性和环境污染的危害性,调动全项目参与环保的积极性,努力拓展环保工作。从3月份至今,开展环保会议为6次,参加会议人员82人次,环保巡视记录为10次。(如下图所示)

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施工建设的一大任务。据此,通过实施水土保持方案及措施,使项目建设生产的水土流失和环境问题得到综合治理。本合同段自开工到现在,一直贯彻落实和执行项目部制定的水土保持方案及措施,不断完善保证体系,对保持水土流失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总结c 篇5

2006年,我省监测工作在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下,在全体同志的共同努力下,较圆满地完成了各项工作。全省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与信息系统运行良好,生态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监测工作进展顺利,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全面展开,发布了2005《山西省水土保持监测公报》,全省监测工作取得重要进展。

一、工作实绩

(一)监测站网情况

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组织有关专家对我省“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建设一期工程”的各项建设任务通过了初步验收,在生产试运行期间,各监测站对专家组提出的存在问题进行了整改,如朔州市政府已同意成立市水土保持监督监测总站,各项手续已办理完毕;长治分站的平顺县白马监测点和临汾分站的乡县冷泉沟监测点的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完善,新建了太原分站的娄烦县东山监测点;各监测站的监测设施设备已投入使用。我省“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建设一期工程”基本满足了最终验收的要求。

“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与信息系统建设二期工程”将于明年实施,我省投资约800多万元,需建设约80个常规监测点。根据《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建设二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按照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的统一部署,我省以承诺函的方式对配套资金进行了承诺,并积极与水文水资源局等有关单位进行协商,针对各监测站所辖地区水土流失特点进行了监测点布设地的初步规划。

(二)生态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情况

1、“21世纪首都水资源项目”

今年年初,我们以朔州市朔城区项目的水土保持监测报告为范本,对其它各项目区的监测报告的格式、监测指标以及操作规范进行了统一。7月,我们组织技术人员对各项目区的监测人员进行了现场指导,具体讲解了水土保持监测报告的格式、内容、编写要求以及数据获取和整理等方面的知识。在当地市、县水利局的大力配合下,完成了各项目区的监测任务。

2、“淤地坝项目”

在西安黄土高原坝系监测启动会后,我省地处黄土丘陵沟壑区的河曲县树儿梁流域和地处黄土残塬沟壑区的永和县岔口流域被确定为示范监测坝系,并签订了监测合同。之后,我们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到延安进行了系统的培训和学习,掌握了坝系监测的基本要求和技能,在监测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了监测任务,并编制了监测报告。

(三)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情况

我省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得到广泛开展,涉及煤炭、电力、天然气、水工程等多个行业。完成了陕京二线输气管道工程、山西万家寨引黄入晋一期工程、山西榆社发电厂二期扩建工程、河曲电厂、山西兆光发电责任有限公司2×300MW机组工程、山西晋城赵庄煤矿、潞安煤业集团司马矿、屯留矿井等一批大型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并顺利通过了水利部组织的水土保持设施的竣工验收。尤其是陕京二线输气管道工程的水土保持监测工作,该项目的监测报告于今年6月份通过了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组织的评审,获得了极高评价。这是全国范围内第一个接受评审的水土保持监测报告,开了全国水土保持监测报告评审的先例。另外,武乡电厂等开发建设项目的监测工作正在开展。

(四)水土流失调查 今年4月份,我们组织监测技术人员,在吕梁分站的大力配合下,完成了“晋西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流失动态抽样调查”。我们以张家坡1:10000地形图为基础,结合离石县国土资源局1990年勾绘的土地利用图为参考,调查了地形图范围内的土地利用、植被盖度情况并勾绘成图,同时在地形图上选择了25个点进行了土层厚度的测量。通过这次调查,既锻炼了队伍,又掌握了该区域水土流失现状。

(五)发布监测公报

为充分反映全省水土流失状况、水土保持综合防治效果以及全省水土保持工作的成绩,向各级政府、有关部门以及全社会提供及时、准确、有效的信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山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等法律法规,以及《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的规定,我省发布了2005《山西省水土保持监测公报》。另外,吕梁、大同、长治、晋城、临汾、运城6个市也首次发布了水土保持监测公报。

(六)其他工作

参加了“全国水土保持监测机构主任会议”(成都);参加了海河流域水土保持监测工作会议(天津);参加了黄土高原坝系监测启动会(西安);参加了《全国水土保持监测规划》和《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编写讨论;完成了我省水土保持“九大示范区规划”的监测部分,参加了山西省淤地坝建设规划和培训;参与了海河流域水土保持工作会议(长治市)和山西省水土保持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

二、几点体会

一年来,我省的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有了一定发展,通过实践,深有一些体会:

(一)正确认识水土保持监测工作

对以水土保持为主的生态环境进行监测是我国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进一步法制化、科学化的具体体现。水土保持监测是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评估防治效果和行政执法的重要手段,是推进水土保持信息化和现代化、促进传统水土保持向现代水土保持转变的保障,是国家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决策的依据。我们应按照新世纪可持续发展的治水思路,把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采取有效措施,全面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工作。

(二)切实加强水土保持监测管理

水土保持监测是一项社会公益性事业,但存在资金不足、管理运行不规范等诸多问题,为此要加大宣传力度,使大家充分认识到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重要性,尤其是让各级领导认识到开展水土保持监测的重要性;要抓紧制定和出台一些相关的规章制度,尤其是监测的技术规范和标准以及相应的管理制度和运行制度等。使监测工作早日步入规范化的 轨道, 得到有序、有效的开展,从而保障传统水保向现代水保的转变。

(三)提升水土保持监测科技含量

一方面要加大培训力度,强化队伍建设,提高技术人员素质。以解决目前在职的监测人员知识结构单一,综合技能欠缺和实战经验有限的状况。鼓励监测人员使用新的设备和软件,帮助其掌握使用方法,提高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效率。另一方面要加强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以及相关部门的合作。如以常规监测站点为依托,开展不同土壤侵蚀类型区的定量化监测工作,建立分区域或分流域的侵蚀产沙模型,建立分区或分流域的水土保持模型,以此支持泥沙量动态监测工作,支持水土流失的防治工作。同时,增加现有专业技术人员实践和接触业内有经验的专家、学者的机会,提升水土保持监测的科技含量。

(四)建设水土保持监测数据库

建立和完善水土保持监测数据库,抢救历史数据,对于基础资料要进行搜集、分析、整理,如不同时期的遥感信息源,不同比例尺数字化土地利用图、地貌类型图、植被图、不同时期水土保持治理情况和社会经济情况及数据等,以建立监测背景数据库,使监测工作建立在资料翔实的基础上。

(五)加强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管理

随着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不断开展,急需细化关于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的报告制度、审批制度、质量认证制度、监督检查制度等,以避免部分开发建设项目出现“只报告不监测”或“有报告无质量”的现象发生。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为适应新时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作的需要,促进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规范化开展,提高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管理与决策水平,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扎扎实实开展监测工作,使全省水土保持监测预报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1、做好全省水土保持监测的管理工作。包括监测信息的管理,监测系统的维护与管理,配套有关水土保持监测的规章、制度与技术标准,抓紧抓好监测人员的技术培训等,尤其是搞好对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的监督检查和质量认证等评价技术服务。

2、继续完善我省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建设。在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建设一期工程建设的基础上,继续完善我省的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建设。尤其是落实二期工程的配套资金和监测网络的运行费,以保障我省二期工程的顺利实施和监测网络正常运行。要加强监测点的布设、数据库的建设、应用系统的使用等,力争尽快实现我省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规范化。

3、继续开展重点防治区的水土保持监测工作。重点防治区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必须开展监测工作,并依法进行公报和公告,如首都水资源项目和小流域坝系的水土保持监测等。

4、做好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监测。在天然气、电力、交通、铁路、矿山开发等行业中选取典型,积极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工作,以此为突破口,让水土保持监测深入到各个行业,理顺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监测工作。

5、积极开展各项水土保持监测试点研究,及时总结不同项目类型的水保监测方法、手段,逐步提高监测成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预防保护、监督管理提供依据。

四、2007年工作计划

为适应新时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作的需要,促进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规范化开展,提高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管理与决策水平,2007年,我们将一如既往地扎扎实实开展监测工作,使全省水土保持监测预报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1月,制定本工作计划,安排本年工作任务。对我省持有《水土保持监测资格证书》的单位进行考核。对各监测站的常规监测点的建设和运行情况进行调研。2月,落实二期工程的配套资金和监测网络的运行费。

3月,理顺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费的关系。开展山西省淤地坝监测与管理系统的前期工作。

4月,争取山西省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与信息系统立项。做好“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与信息系统建设”二期工程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5月,对各监测点汛期安全运行进行检查。制定《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管理暂行规定》。

6月,发布2006《山西省水土保持监测公报》。7月,开展项目的监测工作。

8-10月,检查各监测点的汛末运行情况。开展水土保持监测人员的技术交流和学习。

11月,举办水土保持监测技术培训。召开我省第一次水土保持监测专业委员会会议。

水土保持工作总结案 篇6

2014年,XX县水土保持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中央“八项规定”,切实搞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力创建“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综合治理工程”;全面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任务;搞好水土保持生态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和项目储备工作;做好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监测工作;搞好水土保持宣传;加强基层建设;全面完成招商引资任务;做好包村帮扶工作;开展了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和干部作风整治工作。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局领导班子精诚团结,共识共为,带领全系统干部、职工忠实履职,真抓实干,为我县服务“争得三省九县龙头地位”的目标开展工作,且成效显著。

一、2014年工作总结

(一)业务工作

1、水土保持生态建设

(1)高标准完成了我县农发水保项目全丰项目区的建设任务,顺利通过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组织的竣工验收。通过两年的努力,我们高标准、高质量完成了上级下达我县农发水保项目全丰项目区的治理任务,完成综合治理面积27.1km2(40650亩),占下达任务的100.37%,分项措施为:坡改梯300亩、经果林4800亩、水保林5400亩、封育治理29700亩、保土耕作450亩,小型水利水保工程任务:塘坝5座、谷坊21座、蓄水池11口、沉沙池37个、沟渠189.8千米、生产道路6.5千米、流域牌2块,工程土石方71.22万方。2014年7月19日至20日,省水利厅组织了对我县全丰项目区的省级验收。验收组通过查看档案资料、检查工程现场,认为我县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全丰项目区建设工程前期工作认真细致、工程计划分解下达及时到位、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资金使用与管理规范、档案资料完整准确、项目效益明显;9月25日—26日国家水利部对我县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全丰项目区建设工程进行了督查,得到了督查组的一致好评。

(2)完成我县2013中央预算内投资水土保持重点工程。我县2013中央预算内投资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工程,分别为XX县崩岗重点治理工程和XX县大桥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治理工程。两项工程均在去年12月进行了公开招标。建设期至今年4月30日,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我局加强了技术指导和项目监管,把握工程进度,确保了项目的如期竣工,并高标准通过省水利厅组织的竣工验收,9月25日—26日通过了国家水利部对中央预算内投资水土保持重点工程项目的督查。

(3)长林水保生态科技示范基地建设进一步推进。根据我县创建“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综合治理工程县”的工作安排,我局自2014年元月开始部署长林水保生态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委托江西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院设计建设方案。完成整理土地近100亩。栽植桂花、樟树杜英、湿地松、木柯等各类树种150万株,维修水塘两座。新建了沟渠、蓄水池、沉砂池、草皮生态沟等工程,完成了江西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院修水分院实验楼的设计、招标、建设工作。

(4)抓好水土保持项目储备工作。根据我县水土保持规划的要求,结合实际落实项目储备工作。完成了国家农发水土保持项目古市项目区坳联小流域实施方案的编制工作,目前已通过省水利厅组织的项目审查。申报预算内项目七个,分别是XX县2014-2016年崩岗治理项目;XX县2014-2016年生态修复项目;河桥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治理项目;双井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治理项目;长林水保生态科技基地建设示范工程;大桥油茶基地建设示范工程和古市水保科技推广示范工程。同时,向省水利厅申报了2014至2015年我县国家农发水土保持项目的实施计划。

(5)开展了创建水生态文明村工作。根据省水利厅的统一部署,我县积极开展水生态文明村试点建设和自主创建工作,按照《江西省水利厅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方案》的具体要求,我们选取了庙岭乡小山口村、古市镇河桥村作为水生态文明试点村,编制了实施方案。选取了杭口镇双井村为水生态文明自主创建村,目前已完成各项创建工作,申请省水利厅进行验收。

2、水土保持监督、监测工作

一年来,我县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工作,做到狠抓“三权”和“三同时”制度的落实,在水保预防监督执法过程中,严格按到法律法规及行政审批程序办事,把监督、审批、收费三项权力落到实处,采取全面预防与重点监督相结合,依法收费与处罚相结合,一般处罚与重点查处相结合,有效控制了人为水土流失。(1)严格审批,监督到位

一是将水保方案审批作为工程开发建设前置条件之一。二是建立了生产建设项目水保监督执法工作台帐,要求开发建设项目必须按照水土保持方案要求,分阶段落实水土保持措施。三是加强对开发建设项目水保方案落实情况的巡查、监管,水保预防监督大队每月巡查不少于3次,乡镇水保员对本辖区内的生产建设项目每月巡查不少于2次,2014年共审批水保方案8份,巡查60多次,下发限期整改通知书14份。(2)开展联合执法,联审联批

一是实行联审联批制。县水保局主动跟踪,事前介入,与县发改委、矿管局、环保局、国土局、安监局、林业局、工商局、地税局等部门建立联审联批制度,在行政服务中心设立办事窗口,全年审批水土保持方案九件。二是开展联合执法。加强了与矿管、环保、安监等部门的联合执法力度,加大了综合执法力度,对全县实心粘土砖进行了联合整顿,非法乱采乱挖的行为得到了有效遏制。(3)监管规范,程序公开

水保监督执法工作为了能真正体现阳光操作,我们制作了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及水土保持设施竣工验收的工作流程。将水保补偿费的收取统一到县行政服务中心水保窗口受理,并制作了收费项目标准服务指南。2014年共收取水土保持补偿费60余万元。(4)水土保持监测

XX县白岭镇清水桥坡面径流监测点是江西项目区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二期工程,始建于2009年12月,2011年3月正式建成投入运行,隶属于市监测分站,具体由XX县水保局负责日常监测工作。现有2名专业技术人员,配有6要素全自动气象仪、土壤分析测定仪、烘箱、电子天平、计算机、照像机、摩托车等监测设备,有固定办公场所,目前监测人员每月定期向省总站报送监测数据,做到及时、准确。通过数据分析,寻找一种适合修水水保治理的新模式,为水土流失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步推广。

3、创建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综合治理工程工作

创建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综合治理工程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推进全县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是加快构建科学完善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推动水保事业发展的现实需要,是增强全民水土保持生态环境意识的有效载体,是加大保护和全面利用水土资源力度,实现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相协调,推动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打造“生态修水”,建设生态文明,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战略需要。结合省水利厅提出的全省水土保持工作“南看兴国、北看修水”,我县提出了争创“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综合治理工程”的目标。制作了《山水作证》的画册,编制了影像片《诗画修河生态修水》。开展了《XX县水保志》的编撰工作,完成创建工程的外业现场整治及内业资料的整理工作。9月22日—23日省水利厅组织的专家初审;10月12日—13日我县创建“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综合治理工程”通过国家水利部组织的专家评审,得到了专家的一致好评。水利部水土保持司司长刘震与省水利厅厅长孙晓山分别到我县视察水土保持工作,都对我县水土保持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XX市推荐我局为省水利厅“鄱湖杯”工作先进单位,并有两位同志进入XX市“最美水利人”候选人名单。

4、水土保持宣传

一年来,我局继续抓好水土保持宣传工作,通过宣传,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水土保持意识和水保法制观念,做到自觉遵纪守法,保护生态环境。一是开展了新《水土保持法》实施三周年宣传活动。出动水保宣传车3次,书写宣传条幅12条,固定标语100条,电视宣传滚动播放120次,报纸宣传专版一期,手机短信宣传50000条。二是配合上级新闻媒体的采访。3月份新华社、中国新闻社、江南都市报记者采访修水水土保持工作,4月份《美丽中国—生态江西巡礼》拍摄组到修水摄制水保成果。三是与县科技局联合组织送科技下乡活动,提供科技咨询260人次,印制了5000多份水保科普资料散发给群众,将水保科技送到了千家万户,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四是在市级以上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上发表新闻稿件28篇,完成了《诗画修河生态修水》宣传片的拍摄与制作,编制《水保简报》6期。

(二)基层水土保持工作

1、加强基层基础建设 水保局下设的六个基层水保站,原有的办公用房基本上是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有的还是上世七十年代建的土坯房,由于年久失修多已成危房,办公设施陈旧破烂,干部无法安心工作,为了使基层干部有一个良好的办公场所及生活环境。局班子决定对基层水保站的危房及办公场所进行改造,今年完善了各基层水保站的办公与生活设施,现在已完成了白岭、大桥、渣津、长林四个水保站的危房改造,各基层水保站建立了水土保持成果展览室、办公室、接待室等

2、加强基层水保干部队伍建设

基层水保干部队伍存在年龄偏大,普遍学历不高等问题,为进一步加强基层水保队伍建设,强化基层服务能力我局采取了如下切实措施予以推进。一是充实基层队伍,自2012年开始根据江西省编委、教育厅、人保厅、水利厅联合发文《关于开展全省基层水利专业技术人员定向培养的通知》(水赣人事字2012]64)精神,分三年完成“三定向”招生工作。到今年我县基层“水保”专业技术人员定向培养共招收了12名学生,现有九名‘三定向“学生回单位实习,我局与人保局和编委联系合发文,落实“三定向”生到基层实习,并安排局中层干部为“三定向”生集中讲课,在实习中掌握更多水保业务知识及实际操作能力。二是加强理论学习,为提高基层干部素质与行政执法水平,组织基层干部到局机关集中学习,并请县委法制办和党校老师来我局为基层干部授课,使基层干部的法律意识、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都有很大的提高。三是加强基层管理,今年基层水保站干部实行双向选择,竞聘上岗,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为各基层水保站配备了指模机,实行了上班指模签到。四是量化基层考核,为调动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实行基层水保站年终考核制度,从站容站貌、干部精神状态、制度建设、执法力度、宣传工作、与当地乡(镇)、村、组的沟通联系、产业发展和水土流失治理等工作方面,以看现场、查资料、走访相关人员的方法进行考核,评比打分排队,对评分前一二名给予奖励,排名最后的在全局干部职工会上通报批评。

3、加强基层产业建设

浅谈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性 篇7

关键词:水土保持,重要意义,危害

1 水土保持的重要意义

人们的生活与水土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根本, 是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和和战略资源[1]。众所周知, 当今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工业水平日益增强, 温室气体的排放不断加大, 导致气候变暖, 环境恶化。做好水土保持工作作为人类保护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技术手段和途径, 在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实践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2 水土保持的科学内涵

水土保持学是研究水土流失形式、发生原因和规律、水土保持基本原理, 据以制定规划和运用综合办法, 将水土流失进行较好的控制, 使水土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改良和保护, 使生产力得到较大程度的提升, 使水土资源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效果得到较好的发挥, 使农业生产条件得到较好的改变。水土保持是一门具有较强综合性的科目, 具有十分丰富的外延和内涵, 涉及的学科比较多, 有林学、农学、经济学、地理学以及生态学等;所涉及的部门也非常多, 有铁路、交通、城建、环境、农业、林业和水利等, 因此水土保持具有较强的群众性、综合性和长期性。

3 水土流失的现实情况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 如今, 中国水土流失的面积已经增加到360多万平方米, 其中, 受水力侵蚀所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积有160多万平方米, 受风力侵蚀所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积有200多万平方米。经过认真调查发现, 中国水土流失的数量比较大、面积比较广, 不管是风沙区、丘陵区、山区, 还是沿海地区、城市、农村都存在着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依据不完全统计, 到2004年年底, 中国耕地就有4000多万公顷出现水土流失问题, 这些耕地占总耕地面积的40%, 每年流入江河的泥沙大约有50×108t, 这些泥沙有六成左右是从耕地表层流失的水土。

4 水土流失造成的严重危害

4.1 给水资源造成的危害

水资源受水土流失的影响比较突出, 使其利用量逐年下降。上游地区的植被被人为破坏, 使其保水能力和蓄水能力明显下降, 同时缺乏蓄水保护办法, 使拦蓄径流和降雨受到严重影响。当洪水季节来临以后, 降水日益增多, 地表径流逐渐增加, 流速慢慢加快, 绝大多数的降水流入到河道里, 从而汇入到江河湖海中。当枯水季节来临以后, 土壤中水分急剧降低, 地下水无法实现有效补给, 从而导致水位不断下降, 导致干旱的发生。

4.2 给土地资源造成的危害

水土流失给土地资源造成的危害主要表现为土壤剥离、沉积、搬运和分散。随着雨滴的不断击打, 雨水对土壤的冲刷也会日益突出, 雨水将土壤表面冲刷的七零八散。上游土壤不断的出现剥离和分散, 从而使砂砾存留在地表面上, 细小的颗粒随着流水流失了, 从而使土壤肥力下降、土壤呈现出沙漠化的状态。土壤面积慢慢的减少, 岩面被大面积的裸露在外, 从而使耕地无法进行耕种, 最终成为荒山野岭。沿海地区、半干旱地区和干旱地区, 受水土流失的影响, 地下水无法实现有效补给, 降水不断减少, 气候十分干燥, 从而使土壤深处的含盐地下水就会经土壤孔隙上升, 在表层土壤积累时, 逐渐形成盐碱土。盐碱土对农作物的生长危害极大, 给社会经济造成一定的影响。

4.3 给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

土地资源和水资源是非常重要的地质资源, 受水土流失的影响, 生物物种逐渐的灭亡, 环境恶化十分严重。根据不完全统计, 我国植物种类濒临灭绝的品种已经到达300多种, 有10多种动物物种已经灭绝。水土流失给城镇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使交通出现拥堵的情况, 给下游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尤其是深谷高山地区, 由于受到重力和水力的作用, 易于出现较重的自然灾害, 比如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近年来, 我国北方地区遭受沙尘暴袭击和城市积水的影响越来越重, 深究其原因, 水土流失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4.4 给水利工程设施造成的危害

水土流失使河库出现严重的堵塞现象, 使水利工程的效益被明显降低。土壤表层出现严重的裸露现象, 受水力侵蚀的作用, 泥沙会随着地表径流流入到江河、水库中。水库中流入大量的淤泥以后, 使水库的防洪能力被削减, 使水库的使用寿命被较大程度降低, 甚至会导致垮坝或者是漫坝的情况。淤泥还会使江河、河渠的河床被抬高, 使泄洪能力被严重较低, 从而导致洪水的泄洪能力受到严重影响。

4.5 给水环境造成的危害

受水土流失的影响, 洪水发生的次数逐渐增加, 表层的土壤会以泥沙的方式流入到水体中。水体中的泥沙含量不断的增多, 使水体出现严重的浑浊现象。流失的表层土壤比较肥沃, 里面包含大量残留农药或者是有机质等, 这些物质流入到水中以后, 会给水体造成一定的污染。水体污染受水土流失直接影响, 水土流失越来越严重, 水体污染也就随着污染越厉害。

5 水土保持工作的经验和措施

我国水土流失的情况越来越严重, 从而使得水土资源越来越匮乏, 使生态环境恶化逐年加重。现代化的远大目标要想得以实现, 就一定要控制好水土流失问题, 对水土保持进行不断的探究, 使水土资源得到较好的保护。

水土流失给我国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给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国家发展进步一定会给水土资源造成一定的损伤, 受水土保持意识落后以及先污染后治理的观念影响, 使得边污染边治理的情况日益突出。在水土流失治理的过程中, 面临着很多的挑战和问题, 怎样将水土流失的问题处理使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5.1将综合治理放在首要位置, 根据所处地区生态系统环境因地制宜, 以小流域为单元, 山、耕地、林木、道路统一规划, 集中连片进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5]。

5.2推行退耕还林、封山禁牧的策略, 促使自然资源不断的恢复原始面貌。被过度开垦的陡坡土地实行退耕还林政策以后, 使土地实现了再次合理使用, 使得生态环境得到较好的保护, 使农村经济结构得到较好的改善, 促使社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通过开展退耕还林工作, 使土地表层植被越来越好, 生物物种也逐年增加, 使土壤变得越来越肥沃, 促使土壤和植被的性能和结构得到较好改善。

5.3加强人民群众水土保持意识, 加强相关法律建设, 使水土保持思想深入人心。我们应把水土保持放眼在人民群众中, 做好宣传教育工作, 让人们对水土保持有全新的认识。对水土保持工作进行立法, 从而使执法人员可以真正的实现有法可依, 有效控制人为破坏现象。

5.4不断增强宏观调控作用, 推行防治责任机制。水土流失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社会与自然之间的问题, 涉及的范围比较广, 加强对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 使自身能力得到不断提高, 发现与先进国家的差距, 从而使水土保持工作的水平得到显著提升。政府部门一定要发挥好宏观调控作用, 所有的部门要将自己的职责履行好, 通过密切的配合, 使水土保持工作的质量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

6 结语

水土资源对于每一个国家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根本, 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与水土保持有着直接的关系。如今, 我国水土保持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区域治理的效果非常理想, 水土流失得到了较好的控制, 但我们也要居安思危, 随着人口、环境、土地三者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 工业现代化的进程长足发展, 水土保持工作仍面临较大的困境和压力。水土保持工作不仅关系到当前经济发展, 而且也关系到子孙后代的幸福, 所以我们应该将水土保持作为一项长期战略任务, 坚持不懈搞下去。

参考文献

[1]姜德文.学习中央水土保持新精神推动水土保持工作新发展[J].中国水土保持, 2012 (1) .

[2]王礼先.我国水土保持的理论与方法[J].中国水利, 2006 (12) .

[3]水利部全国水土流失公告.中国水资源, 2000.

[4]孙习德, 李晓妹.水土流失是我国最严重的公害[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02 (4) .

浅谈进行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性 篇8

一、我国水土流失的现状及其危害

1.水土流失的现状

水土流失是指在水力、风力、重力及冻融等自然营力和人类活动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损失和破坏,包括土地表层侵蚀及水的损失。中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由于特殊的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条件,使水土流失成为主要的环境问题。中国的水土流失分布范围广、面积大[1-3],根据公布的全国第2次遥感调查结果,中国的水土流失面积达356万km2,占国土总面积的37%,其中水力侵蚀面积达165万km2,风力侵蚀面积191万km2。在水蚀和风蚀面积中,水蚀、风蚀交错面积为26万km2,侵蚀形式多样,类型复杂,水力侵蚀、风力侵蚀、冻融侵蚀及滑坡泥石流等重力侵蚀特点各异,相互交错,成因复杂。土壤流失严重,根据统计,中国每年流失的土壤总量达50亿t。长江流域年土壤流失总量为24亿t,其中上游地区年土壤流失总量达15.6亿t,黄河流域、黄土高原区每年进入黄河的泥沙多达16亿t。

2.水土流失的原因

导致水土流失的原因有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自然原因主要是由地貌、气候、土壤(地面组成物质)、植被等因素造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指地表土壤加速破坏和移动的不合理的生产建设活动,以及其他人为活动,如战乱等。引发水土流失的生产建设活动主要有陡坡开荒、不合理的林木采伐、草原过度放牧、开矿、修路、采石等。

3.水土流失的危害

严重的水土流失给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生产带来多方面的危害。

(1)耕地减少,土地退化严重

水土流失使土层变薄,土地石化和砂砾化,失去农业利用价值,减少了耕地面积。水土流失使植被减少,地面覆盖率降低,土壤拦蓄地表径流能力减少,流失后坡地土壤持水力小,一旦遇干旱则农业产量下降,甚至绝收,人畜饮水也出现困难。近50多年来,中国因水土流失毁掉的耕地达267万km2以上,平均每年5万km2以上,因水土流失造成退化、沙化、碱化草地约100万km2,占中国草原总面积的50%。进入20世纪90年代,沙化土地每年扩展2460 km2。

(2)泥沙淤积加剧了洪涝灾害,影响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加剧了干旱的发展

由于大量泥沙下泄淤积江河湖库,降低了水利设施的调蓄功能和天然河道的泄洪能力,加剧了下游的洪涝灾害,大量的泥沙淤积使黄河河床每年抬高9cm左右,形成名副其实的“地上悬河”,增加了防洪的难度。每年长江发生全流域的特大洪水的成因之一就是中上游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加速了地面径流的汇集过程。黄河流域50%以上的雨水资源消耗于水土流失和无效蒸发。为减轻泥沙淤积造成的库容损失,部分黄河干流水库不得不采用蓄清排浑的方式运行,使大量宝贵的水资源随着泥沙下泄,黄河下游每年需用200亿m3左右的水冲沙入海,以降低河床。

二、 水土保持工作面临的主要挑战

近年来, 在中央治水方针和部党组新的治水思路指导下,水土保持工作取得重要进展。但是我们也看到,当前水土保持工作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广大群众的期待相比,还有很大差距,面临着以下挑战。

1.水土流失防治任务依然艰巨

我国由于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众多的人口以及长期的开发利用,生态建设历史欠账多, 全国仍有80多万km2的水土流失面积、3.6亿亩坡耕地和44万条侵蚀沟亟待治理,水土流失依然是制約山丘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群众脱贫致富的主要因素。按照目前我国每年4万~5万km2的水土流失治理速度推算,初步治理现有水土流失面积至少需要50年时间,这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存在很大差距。

2.人为水土流失加剧的趋势依然严峻

我国生态环境基础脆弱,承载能力十分有限。在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快速推进的形势下, 新的人为水土流失仍将不断加剧。据统计,仅“十五”期间,开发活动扰动地表面积就达5.53万km2,弃土弃渣量92.1亿t。经济建设中重开发、轻保护的现象仍普遍存在,对水土保持监管能力和水平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据水土保持监督执法专项行动统计,2003年以来全国共有2.7万多个生产建设项目未编报水土保持方案,还有2.6万个生产建设项目虽编报了水土保持方案但实际上没有很好落实, 其中750个大中型生产建设项目存在较为严重的违规行为。特别是目前低等级公路建设、大规模的矿山开采、大量的群众采石、挖砂、取土、无序的山丘区林果业开发等生产建设活动,点多量大、破坏严重,监管难度很大,有法不依、知法犯法的现象仍时有发生。

3.水土保持投入不足的困境仍未改变

按照水土保持的传统组织模式,农民“两工”折算投入一般要占到水土保持总投入的80%以上。尽管国家持续加大水土流失防治投入,但是随着农村“两工”的取消,群众组织发动难度加大,水土保持工作面临着严峻考验,有些地方的投入甚至出现严重滑坡。由于投入不足,近年来各地在安排治理措施时,往往更多安排自然修复方面的措施,而亟待改造的坡耕地、坡面水系、沟道治理、崩岗防治等措施安排得非常有限,小流域综合治理配套措施建设也还很不完善,难以满足群众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迫切要求。

三、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对策探讨

1.加强水土保持法制宣传,防止新的水土流失

国家十分重视水土保持工作,将水土保持作为必须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今年的“两会”,水利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水土流失、水环境的恶化已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造成了比较严重的危害,加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的宣传力度,除了在有关水利工作会议上进行传达贯彻,还通过张贴水土保持宣传画、报纸、电视、散发传达、巡回演讲等形式,开展广泛的宣传,广大人民群众的水土保持法制意识得到了加强,同时通过执法监督,取得了显著成绩,防止新的水土流失的产生。

2.积极采取措施,遏制人为水土流失

①加强对水土保持工作的领导,切实加强《水土保持法》的学习贯彻,将水土保持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政府领导任期目标考核制,层层签订水土流失防治责任书。②加大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力度。加大对违反水土保持法律法规的单位或个人进行依法查处的力度,强化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工作,力争从根本上扭转边治理、边破坏,一家治理,多方破坏的被动局面。③提高标准,敦促治理,由于开发建设单位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减少了对水土保持治理投入或降低治理标准,造成了严重水土流失,针对这种现象,多部门联合检查,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提高治理标准,敦促建设单位投入合理资金治理水土流失,严把“三同时”制度关。

3.多方筹措资金,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

由于水土流失治理国家投入资金有限,无法从根本上来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为改变这种局面,除继续抓好天保工程、坡改梯工程、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外,水利、土矿、农业、环保、林业各部门在县政府统一领导下,多方争取资金,形成合力,共同治理水土流失。同时吸引民间资本投入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制定各项优惠政策,以解决好过去长期存在的重建轻管,建管脱节问题,确保工程建设长期发挥效益,加快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步伐。

4.群众参与,部门协作和资源整合

上一篇:说课稿小白船下一篇:内在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