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

2022-06-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

浅析中国古典舞身韵的审美特征与训练

摘要:立足于中国古典舞自身的本质特点,结合中国古典舞的发展演变,对中国古典舞身韵中的“形、神、劲、律”特点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思考,并据此提出了古典舞身韵表演中“亮相”的作用,同时探讨了古典舞身韵训练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中国古典舞;审美特征;身韵训练;亮相动作

我国的古典舞大约诞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其诞生的基础是在戏曲舞蹈动作的基础上,借鉴西方芭蕾舞的基本特点,加以创新、发展和升华,经过较长时间的艺术沉淀积累而成,从而形成了中国特色传统文化的特点,具有较为明显的古典风格,这些特点有力地促进了中国古典文化的延续和发展。

一、关于中国古典舞身韵中的“形、神、劲、律”的思考

对于中国古典舞“身韵”来说,主要特点体现在“身法”和“韵律”两个方面,这也是其审美的核心内容。关于形体动作与韵律之间的关系,两者是相辅相成、共同存在、共同发展的。因为只有将两者彼此交汇融合,才能有效体现出中国古典舞的真正艺术价值和审美特征。

在中国古典舞中,我们可以将“形”视为最直接的的传达媒介和方式,它属于身体外部动作的范畴,观众可以通过表演者的动作体态以及它们的演变过程。获得思考、收获和体验,而表演者通过形态展示,能够体现出古典舞蹈的风格特色和魅力、这些形体艺术特征的不断探索、创新和完善。则使中国古典舞的风格特色更加突出、鲜明,更加具有民族特色。如果进行细致分析,中国古典舞“形”的主要特点,应该体现在身体形态“仰、俯、翻、卷”的线条美,以及具有“刚健挺拔、含蓄柔韧”的内在气质等方面[1]。

“形”只是外部形态,其真正的生命力则是集中于“神”的传达来体现,神韵是艺术的灵魂。所谓的“神”主要是指舞蹈所体现出的气质、神韵、神采和内涵。舞蹈作品中所有的肢体动作,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这种'神韵',如果缺少了“神”,“形”也就没有了任何生命力。

中国古典舞的形体动作特点同样鲜明,其中的“劲”则是主要体现在身体猛收而突然梗住的力,这是关键所在,能够体现出动作力度的层次化和对比性处理。比如,阳刚而凝重的抻劲、身体往下压的反衬劲以及做动作时灵巧的寸劲等都是这方面的体现,古典舞中的“静中之动”或者“动中之静”,都是合理用“劲”的表现,只有恰到好处,才能实现舞蹈效果的完美表达。如果想有效地去把握“劲”,就一定要科学用“劲”,避免随意性。只有如此,才能达到动静结合、紧而不乱的要求,才能与舞蹈音乐的旋律和谐同步,确保舞蹈的流畅完美。

古典舞所谓的“律”,主要涉及到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动作本身的律动性,二是动作运行中的规律。在古典舞律动的过程中,“正律”和“反律”是不可忽视两方面内容,所谓的“正律”是指动作运行过程中相互连接的“流畅性”特点,其宗旨是给观众带来行云流水、一气呵成的感觉和气势。而“反律”则是动作所体现出的韵味,比如饱满、圆润方面的特点,这样能从反面体现出动作运行的审美特点和规律。这种内外交汇、正反相融的艺术效果,更加体现出舞蹈动作运行的规律性和特殊性,这种强烈的对比效果,则更好地凸显出中古典舞的审美特性。

二、古典舞身韵表演中“亮相”的作用

在古典舞身韵表演的过程中,“亮相”是很常见且很重要的造型,是十分重要的表演形式。它在我国戏曲和舞蹈艺术发展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但能有效体现出鲜明的艺术特征和审美情趣,还能塑造舞蹈艺术形象、展示民族精神以及气质风韵[2]。

(一)力求舞蹈艺术的丰富多变

在舞蹈语言中,应该重视“亮相”的表现作用,舞蹈艺术是通过包括“亮相”在内的动作运行来塑造形象的。尽管“亮相”往往是短暂的,但却具有较好的过渡和衔接作用。因为它不但是上一个动作的结束,同时还是下一个动作的开始。这样多种形式的交错运用,可以较好地体现出舞蹈艺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特点,从而进一步提高舞蹈的艺术表现力。

(二)强调“形神兼备”的表现特点

在设计“亮相”动作时,要充分考虑舞蹈作品中的人物性格以及主题思想,尽可能地做到外部动作和内心思想情感的有机统一,通过精彩的的“亮相”,更好地展示出人物形象的“精、气、神”。达到所谓“形神兼备”的表演效果,最终达到“心与意合”、“意与神合”、“神与貌合”的艺术境地。为此表演者必须全方位地理解好“亮相”的实质内涵,努力将气质情感和动作神态姿态融为一体,二者不可厚此薄彼、有失偏颇。

(三)追求表演姿态的和谐与创新

在古典舞身韵表演中,“亮相”应该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因为舞蹈造型与表演应该富有变化性和延续性,做到姿态造型和画面结构的有效统一,以增加舞蹈动作的鲜明特色, 形成通过塑造形象来“点石成金”的艺术效应[2]。所以,在实际演出过程中,应该设计足够的、独特且新颖的“亮相”,确保能够有效实现舞姿动作的流畅运行和表情神态的气韵贯通,更好地体现出内在情感。只有这样,才能塑造出栩栩如生、婀娜多姿的舞蹈艺术形象。

三、古典舞身韵的训练

通过身韵教学法,能够展示出我国古典舞中最為核心的动作元素,有效实现训练“身法”和陶冶“神韵”的有机结合。通过有效的身韵教学,能够实现振其形、摄其神、模其劲、顺其律的目的,符合相应的系统化的训练要求。在进行训练的过程中,应该秉承“以神领形、以形传神”的基本原则,这是中国古典舞教学中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只有严格按照这样的原则和要求来教学,才能达到古典舞身韵的训练标准,提高的舞蹈艺术的欣赏价值。

在身韵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要将身韵融化在古典舞的一切舞姿与技巧之中,强化节奏和动作之间相互连接。身韵是衡量动作标准与否的主要环节。是衡量舞蹈作品是否成功的关键所在,这其中古典舞的风格韵律及外部技巧等占用很重要的地位。只有综合加强姿态动作和内涵动作的协调训练,才能全面提升身韵教学水平。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古典舞身韵特征,凝结着舞蹈文化的精神实质。体现着民族艺术的审美观,只有真正重视挖掘中国古典舞身韵的审美特征,全面提高中国古典舞身韵训练的能力和水平,才能全面振兴中国古典舞,促进祖国传统文化的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静. 中国古典舞身韵审美及学习技巧[J]. 商情, 2019年8期.

[2]薛文博.中国古典舞身韵在教学训练中的价值[J]. 艺术研究, 2019年1期.

作者:郑璇

第2篇:中国古典舞身韵在教学训练中的价值

摘 要:在中国古典舞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常常所说的身韵是指舞蹈者的身法和舞蹈韵律的合称,身韵作为中国古典舞的重要精华内容,主要是由四大基本元素构成,分别是形、神、劲、律,这四大元素有效的概括了身韵所代表的艺术价值和深刻内涵,因而,随着人们对古典舞了解的增多,人们在实际的舞蹈训练时,逐渐认识到要想更好地学习古典舞,必须对身韵进行仔细地研究和了解,只有把精华部分进行掌握,才能更好地将古典舞的魅力诠释出来,散发古典舞的迷人之处。本文主要介绍了什么是身韵?身韵的基本元素有哪些?如何利用中国古典舞身韵的价值来开展舞蹈教学,通过对古典舞身韵的学习,提高人们对身韵的认识。

关键词:中国古典舞 身韵 教学训练 价值

中国古典舞的历史比较久远,甚至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的民间舞蹈,中国古典舞不仅仅是古代舞蹈的一个分支,而是在原来古代舞蹈的基础上,吸收其中的精华,是一种建立在美学基础上的现代舞,同时古典舞的发展也成为了中国舞蹈艺术中的重要一环。现代意义上的古典舞产生时间比较晚,是在民间舞蹈、民族舞蹈的基础上,借鉴中国武术、戏曲以及芭蕾等舞蹈元素,经过舞蹈家不断改进创新,吸收提炼,经过长时间的历史考验而流传下来的民族艺术。身韵作为中国古典舞的关键内容以及表现形式,不仅仅包括舞者在对舞蹈进行表演时传达出来的舞蹈韵律,同时舞者本身的身影和身姿也是其中重要的部分,在对中国古典舞进行学习时,必须注重身和韵的有效结合,从而才能将古典舞的韵味和内涵和更好地进行诠释。因此,对中国古典舞的身韵价值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利用其价值更好地开展舞蹈教学活动的,同时也能够加深舞者对古典舞艺术内涵的了解,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一、身韵的内涵与基本元素

1.身韵的内涵。

在对中国古典舞进行学习时,身韵是其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只有对身韵有着深刻的了解,才能将中国古典舞更好地表现出来。身韵主要是指舞蹈训练中的身法以及韵律。追求身韵的最高境界是舞者能够将自身的舞蹈技法和舞蹈本身的内涵有效的整合为一,从而使得整个舞蹈具有灵活,不单单是舞蹈,其所蕴含的内涵才是重点。在中国古典舞的训练中,身韵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它的存在,使得舞蹈本身的创作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同时也赋予中国古典舞有着自身独特的魅力。

2.身韵的基本元素。

身韵是身和韵的有效结合,其主要包含四大基本元素,即形、身、劲、律。这四種元素缺一不可,对完整的表达身韵都是十分重要的。形主要是指一个舞者在跳舞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形态,一个舞蹈具有很多的舞蹈形态,需要舞者表达出丰富的身体姿势以及肢体动作;神主要是指舞者在跳舞过程中所表达出的精气神,即舞者向观众传达的精神面貌和风采内涵;劲主要是指舞者在跳舞中对舞蹈节奏以及舞蹈速度的把握,每个舞蹈都有自身独特的速度和节奏,必须对节奏和速度进行有效的把握,才能尽情地诠释舞蹈的内涵;律主要是指舞者在跳舞过程中应该严格遵循舞蹈的艺术规律,不然很容易给人一种混乱的感觉。这四大元素的完美配合才能有效地将舞蹈所蕴含的内涵和美感发挥出来。

二、中国古典舞身韵的教学训练价值

1.中国古典身韵训练对强化气息与肢体的价值。

身韵作为古典舞的重要教学成果,使得古典舞本身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从单一的形式转变为规范化、多样化,身韵不仅仅是完整的训练体系,同时也是集训练、表演为一体的审美体系,身韵的艺术价值在舞蹈教学中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首先,身韵的学习必须对呼吸加以重视,呼吸能对肢体动作产生一定的影响,很多舞蹈艺术前辈经常会讨论到气息对舞蹈本身的影响,著名的舞蹈家吴晓邦就把呼吸作为舞蹈艺术的元素之一,呼吸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呼吸能够影响到舞蹈的节奏,间接影响到舞蹈过程中速度的快慢、振幅的大小以及声音的浮沉等,这些元素的有效结合才能完美地诠释舞蹈的艺术内涵。呼吸的特点有很多,比如呼吸的长短、呼吸的动静、呼吸的缓急、呼吸的轻重,这些当然也从另一方面影响着舞蹈的节奏。舞蹈学家经常所说的练意、练气,其实就是练习人体内在的力量和节奏,使得内在节奏达到和谐统一的标准,按照人们的思想,随心所欲地进行舞蹈表演。中国古典舞在训练过程中,主要采取三种主要节奏,分别是满、赶、闪。所谓的满,就是指比较舒缓的呼吸节奏,节奏中主要体现出吸如流水,呼如抽丝,外表所呈现的节奏是比较平衡缓慢的,可以用来做一些控制类的动作,同时,有效的调节呼吸,可以用这种节奏完成动作与动作之间的完美衔接,从而找到每个动作的延伸,有效地发挥四肢的灵活性,把舞蹈的灵魂表现出来。由此可见,中国的古典舞身韵能够帮助舞者在学习中调节自身的呼吸,掌握内在的呼吸方法,促进四肢的和谐配合,从而进一步提升在舞学方面的造诣。

2.中国古典舞身韵训练能够提升舞者的审美水平。

中国古典舞身韵的训练能够不断提高舞者对舞蹈的审美水平。中国古典舞的内涵和艺术主要包含两个方面,首先就是身韵,指的是学习舞蹈过程中的外部技法,而韵律则是指舞蹈的内涵,只有将身韵和韵律两者有效结合起来,成为一体,才能真正对中国古典舞进行了解。总的来说,身韵就是要求舞者在学习过程中必须做到形神兼备,身心并用,内在统一,同时这也是古典舞不同于其他舞蹈之处的关键点,即这是中国古典舞的灵魂所在。身韵使得中国古典舞成为独特的一种舞蹈,具有非常鲜明的艺术风格,其不再是所谓的戏曲舞蹈,而是成为一种真正的舞蹈,从戏曲到舞的转变过程已经完美结束,虽然身韵已经转变成为舞学内涵,但是再怎么改变,其也是具有根本内涵的,这也是我们常说的艺术的性格和艺术的魅力。一个成功的古典舞演员,其一定能够完美地将舞蹈的艺术诠释出来,呈现在观众面前,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将身韵融入到古典舞的教学训练中,可以帮助舞蹈对舞蹈过程的每一个动作进行深刻的了解,通过将形、神、劲、律四大元素整合起来,提高舞者对中国古典舞身韵的了解,从而不断提高他们的美学鉴赏力。

3.中国古典舞身韵课程中的“形、神、劲、律”使学习者得到由内而外的全方位锻炼。

中国古典舞身韵中的形、神、劲、律是舞蹈的深刻内涵和表现形式。所谓的“形”,指的是舞者所表达出的外部形态,形象艺术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形”,同时“形”也是古典舞向观众传达美的一种媒介。众所周知,为了解决舞者在“形”上所遇到的问题,必须对传统艺术在舞姿和审美上的特征进行深入的剖析,有效解决舞蹈中的拧、倾、圆、曲的含蓄美和曲线美。这些美感特质不是一次性就能完全形成的,而是通过不断摸索发展以及对传统的继承,同时在实际的训练中还应该具有良好的素质能力。“神”主要是舞者在训练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气质、精神、神采以及内涵,任何一件艺术都是具有灵魂的,有着自身的独特内涵和气质,在对一个舞者进行舞蹈评价时,身韵是很重要的一环,一个没有灵魂的舞蹈是很难赢得观众的掌声,因而,对神韵的把握是十分重要的。在古典舞的训练当中,身韵是可以通过某些方法进行把握的,舞者可以感觉到神韵的存在,一个舞者只有把握住了神韵,才可以让舞蹈有了生命力,在对这个概念进行解释时,身韵主要强调内涵的呼吸以及意念,在论述“神”与“形”的關系时,身韵更强调“神”应该放在首要位置,用“神来带领形,用形来传播神”。“劲”主要是指舞者给予外部动作的内在节奏以及有对比、有层次的力度处理,身韵的训练就是要培养舞者在进行舞蹈时,能够合理地把握力度,让力度变得有层次,包含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延伸以及切分等区别,这些符号的表达都是通过舞者的肢体动作,一个好的舞者就是能够有效地将这些节奏合理进行整合,“劲”不仅存在于舞蹈的整个过程中,同时在结束舞蹈时劲所发挥的作用也是巨大的。“律”主要是表演过程中舞者遵循的规律以及律动,一般来说,每个舞蹈动作和下一个舞蹈动作之间应该有着完美的衔接,不能突兀的就出现下一个动作,这种一气呵成就是“律”,也就是我们常常听说的“正律”,相反的,不仅有“正律”的存在,同时也有“反律”的存在,这也是古典舞的另一种存在,“反律”也就是“欲上先下,欲左先右”等,这样将“正律”和“反律”和谐地作用在一起,使得舞蹈过程较为丰富多彩,营造一种出其不意的美学效果,同时在表演过程中,观众也能够感受到舞者动作的多样化、完整化以及动感化。

4.身韵与古典舞基本功息息相关。

在中国古典舞的训练教学中身韵与基本功是不可分割互相联系的。如果基本功中,没有任何身韵的因素, 那么基本功就会变成一种纯功能性的, 就难区别于体育、体操和杂技了。舞蹈技巧必然要从属于一定的风格、就必须包括一定的身韵因素;反过来说,如果身韵完全摆脱舞蹈者人体的表现力孤立地谈身段就是风格, 这样的身韵也是站不住, 没有任何意义的。一个好的舞蹈演员应有很高的技术性, 很好的表现力, 很鲜明的风格。这就需要有一定的基本功的因素, 又要有身韵的因素。苏联著名编导莫依塞也夫说:“编民间舞蹈没有什么窍门, 唯一的一个经验就是一个舞蹈不能超过三个动作, 千万不能把一大堆动作往上堆, 而要抓住一个尽量地发挥。”我国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盖叫天讲过的“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万物归一” 这句话包含着十分深刻的道理, 说明了身体运动的一种规律。

结语

简而言之,身韵作为一项重要的中国古典舞的内容,其自身所蕴藏的艺术价值对舞蹈教学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身韵不仅仅是完整的教学训练体系,同时其也是集创作和表演为一体的古典舞审美体系,纵观目前的舞蹈教学,为了提高舞蹈教学的效率,必须充分利用身韵带来的艺术价值,肯定它的存在,在实际教学中,摆正身韵的位置,将身韵的每一个特点和内涵有效地渗透到平时的舞蹈教学中,发挥其作为中国古典舞精华的代表优势,帮助更多的舞者对其进行全面的了解,从而使得舞者在古典舞训练中得到新的帮助,提高他们的舞蹈技能。

参考文献:

[1]赵丽敏.中国古典舞身韵在教学训练中的价值[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4).

[2]曾明慧,张军.中国古典舞身韵组合形式在教学中的应用与价值[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5(4).

[3]程海霞.浅谈中国古典舞身韵审美性、训练性、运用性的价值[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6(12).

[4]罗宇婷.浅谈中国古典舞身韵及其训练价值[J].剑南文学:经典阅读,2013(3).

[5]郑玮.试论中国古典舞身韵课在舞蹈教学中的重要性[J].成功:教育,2013(5).

[6]侯爵.试论中国古典舞身韵课在舞蹈教学中的重要作用[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7(17).

作者:薛文博

第3篇:中国古典舞在教学中的多元化训练探析

摘要:中国古典舞在长期的传承、精炼和创新中发展至今,面对多元化的世界文化发展趋势,探索更加合理高效的教育模式尤为必要,多元化训练可以促进因材施教和学生个性发展,在中国古典舞教学中开展多元化训练,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古典舞的需求。本文以多元化训练为切入点,在概述多元化训练在中国古典舞教学中的优势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中国古典舞在教学中的多元化训练策略,旨在说明多元化训练的重要性,以期指导教学实践。

关键词:中国古典舞 舞蹈教学 多元化训练 优势及策略

我国拥有悠久的古典舞发展史,中国古典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面对当前多元化的世界文化,长期以来依照传统的方法进行示范和表演的古典舞教学方式,明显滞后于时代发展的需要,不仅使得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而且还会造成古典舞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低下。中国古典舞是富有古典特色的舞蹈艺术,从多元化训练在中国古典舞教学中的优势上看,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增加舞蹈学习兴趣、挖掘学生舞蹈潜力和提高舞蹈教学效率。中国古典舞要想在新时代获得发展,必须适应新的多元化的世界格局,改善传统的中国古典舞教学方法和手段,加大对舞蹈意识的开放,迎合多元化世界文化发展的需要,开展多元化训练。如何在中国古典舞教学中开展多元化训练,是当前中国古典舞教学关注的难点内容,鉴于此,笔者结合相关经验进行了初步探讨。

一、多元化训练在中国古典舞教学中的优势

(一)增加舞蹈学习兴趣

中国古典舞蹈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在中国古典舞教学中应用多元化训练方法,往往更为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灵活多样地采取多种教学方法,避免枯燥、乏味、呆板的灌输性教学,可以开阔学生视野,打开学生的思路,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古典舞蹈的美丽和神韵,以便更加深入的了解中国古典舞这门艺术,这样学生学习古典舞的积极性得到提高,无形中也增加了学习古典舞的兴趣,进而促进学生的多元化发展。

(二)挖掘学生舞蹈潜力

对中国古典舞教学而言,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进一步强化了“愉快的学习氛围”及“寓教于乐”,为学生提供自主获取古典舞新知识的机会。多元化训练在中国古典舞教学中充分的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可以让学生们利用多元思维思考问题,更好地融入到舞蹈学习中。将多元化训练理念贯穿于中国古典舞教学的各个环节,多样化发展学生艺术潜能,启迪学生智慧,提升学生审美,有助于挖掘他们的舞蹈潜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独创性,形成具备学生特质的古典舞。

(三)提高舞蹈教学效率

中国古典舞教学中多元化训练还有助于提高舞蹈教学效率,进一步整体提高教学效果。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古典舞已形成了一个相对成熟的教学体系,多元化训练活动的开展,将提高学生的欣赏素质、实践素质作为宗旨,对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意义重大而深远,古典舞教师通过多种方式普及多元化舞蹈课程教育,整合中国古典舞教育教学资源,将大大提高古典舞教学的效率。因此,探索中国古典舞在教学中多元化训练的策略势在必行。

二、中国古典舞在教学中多元化训练的策略

当前,在多元化发展的社会,舞蹈教育也应当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中国古典舞是古代舞蹈的复苏,为进一步提高中国古典舞在教学多元化训练的水平,在了解多元化训练在中国古典舞教学中的优势的基础上,中国古典舞在教学中多元化训练的策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增强多元化教学意识

增强多元化教学意识是中国古典舞在教学中多元化训练的关键。现代社会对舞蹈的定义已经不局限讲解舞蹈技巧,中国古典舞教学教师应及时转变教学理念,增强多元化教学意识,提高中国古典舞教学的有效性。从古典舞教学的元素上看,多元化教学包含了古典舞教学的很多元素,肢体语言、感情的表达、舞蹈者的气质等都属于古典舞教学的重要元素,在舞蹈的编排上应用多元化教学意识,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使中国古典舞教学事半功倍。在具体做法上,如古典舞《爱莲说》在舞蹈教学中,在《爱莲说》舞蹈的编排上,要使舞蹈表演多元化,应结合《爱莲说》表达的人文内涵进行创作,可以是舞蹈者用行云流水的身段和神韵表达肢体语言,向观众表达东方女性古朴典雅之美,也可以是表达君子如荷花般洁身自好、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格,这样从不同的角度探讨古典舞蹈动作的形成,赋予了《爱莲说》舞蹈角色新的内涵,展现出《爱莲说》舞蹈的魂。

(二)構建多元化教学方式

构建多元化教学方式是中国古典舞在教学中多元化训练的重要环节。在中国古典舞教学中,不仅要利用好基础课程和专业辅导课程,还可以通过网络选修课程拓展学生的舞蹈训练,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构建多元化教学方式,使他们能看到更多种类的不同元素的舞蹈类型,从中领略古典舞蹈的魅力和精髓。如在教学古典舞《珊瑚颂》的过程中,可以结合学生不同的古典舞基础,制定多元化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在网络选修课程中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古典舞,古典舞教师起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在网络上观赏接触《珊瑚颂》舞蹈教学视频等,学生可以自主学习。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分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欣赏《珊瑚颂》舞蹈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基础和个人爱好,不断提升自身的古典舞素质,这样学生无论他们身处何处,随时随地就可以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三)培养独具特色的神韵

培养独具特色的神韵对中国古典舞在教学中多元化训练至关重要。神韵训练是多元化训练当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若无神韵,就可以说无灵魂。就中国古典舞自身的舞蹈艺术特色上看,中国古典舞自形成之初就传达出来了独具特色的神韵。神韵是可以认识的,是可以感觉的。在进行古典舞教学的过程中,不仅应当向学生传授相关动作要领,还应当促使学生掌握应用舞蹈进行语言表达的技能,而通过舞蹈进行语言的表达,就是神韵的体现。对情感进行表达的过程中,中国古典舞应以肢体作为媒介,激发和带动内心情感。需要注意的是,在神韵教学法当中,冲、移、靠、沉和提等都是重要的动率特征,正所谓“形未动,神先领,形已止,神不止。”在这一基础之上,舞蹈语言结构呈现出可发展性和逻辑性,学生在进行古典舞表演的过程中,在对这些语言结构进行利用的基础上,能够对舞蹈动作进行创新,培养独具特色的神韵。

(四)注重舞台经验的积累

注重舞台经验的积累是中国古典舞在教学中多元化训练的有效举措。对中国古典舞教学而言,舞蹈理论与舞蹈教学实践相辅相成,注重舞台经验的积累对提高学生古典舞的水平大有裨益。中国古典舞教师要掌握好运用理论和训练实践的结合,在中国古典舞教学的理论和实践过程中,不能有所偏颇,而是发挥二者相辅相成的作用,融入多元化学教学模式。比赛场上的锻炼对每一个舞蹈学习者的历练都有不错的效果,在具体做法上,可以多倡导学生参与社会上的舞蹈比赛等节目,锻炼技能,获得舞台经验,提升对舞蹈的掌控力。比如我国各地出现的古典舞比赛,有业余的或者专业的,让学生结合自身特点参与展现,锻炼自我。此外,多倡导学生参与社会上的舞蹈比赛等节目,锻炼技能,获得舞台经验,也可以使学生积累舞台经验。

三、结语

总之,中国古典舞蹈是我国舞蹈艺术的源泉,中国古典舞在教学中的多元化训练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对中国古典舞教学而言,应以更加开放的教学观念去感应时代的脉搏,增强多元化教学意识、培养独具特色的神韵、注重舞台经验的积累,加大对舞蹈意识的开放,形成多元化教學体系,实现古典舞训练的多元化,才能最大化发挥多元化训练的作用。加强古典舞蹈教学模式的创新,让学生的学习天赋能被完全的挖掘出来,使人们欣赏古典舞拥有更高的美的享受。

参考文献:

[1]王常琳.中国高校古典舞教学训练中多元化的运用分析[J].艺术品鉴,2017,(09).

[2]李燕,赵然.关于中国古典舞在教学中的多元化训练[J].西部皮革,2017,(10).

[3]刘美斯.古典舞蹈教学模式的多元化训练研究[J].读天下,2017,(06).

[4]李苗苗.中国古典舞教学中的多元化训练[J].通俗歌曲,2016,(11).

[5]沙雪晗.关于强化古典舞教学中多元化训练探讨[J].北方音乐,2016,(13).

[6]高思朦.中国古典舞蹈教学模式的多元化训练[J].课程教育研究,2017,(11).

[7]张馨予.多语空间视角下的共存——论中国古典舞的多元构建[J].平顶山学院学报,2014,(01).

作者:彭碧丽

第4篇: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重点

舞蹈活动课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古典舞基本功训练。(男子) 执教年级:青少年。 教学目标:

1、通过舞蹈基本知识的讲授和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舞蹈基础理论,常用术语,并能在舞蹈学习实践中应用。

2、 舞蹈基训部分,即对学员进行基本能力的训练,如:发展学员身体各部分肌肉的能力,训练关节的柔软性,控制身体活动的能力、灵活性和稳定性,以及跳、转、翻等各种技巧。本学期舞蹈基训主要是中国古典的基本手型、脚型、手位、脚位以及手臂的基本姿态。

3、提高青少年身体各部分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增强学生对动作的理解能力和动作到位程度。

教学重点:想办法运用不同部位移动身体,开发学生的创新技能。

教学难点:身体各部位动作的到位程度。 教具准备:音乐 排练厅。 教学过程:

一、教学任务

1、舞蹈教育是艺术教育。掌握舞蹈的基础理论知和舞蹈的基本技能,可以训练学生感受美、体现美的能力。以活跃青少年的生活情趣,促进身心健康的发展。由于青少年舞蹈的主题、体裁、表现形式丰富多彩,在学习、排练、表演的过程中,表现力和创造力的方面,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和功能。

通过舞蹈基础的教授和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舞蹈进本动作,根据学生的特点,初步掌握基本动作、基本能力、训练过节柔软性,控制身体活动的能力,灵活性和稳定性以及跳、转、翻等各种技巧,使学生身体运动更符合舞蹈规律的要求。如:通过对学员基本能力的训练,使其身体运动更符合舞蹈规律的要求,以适用各种类型动作,发展身体个部分的能力,灵活性和稳定性以及跳、转,翻各种技巧动作

2、交流活动。

提出问题:"该动作的要求以及训练目的。"(屈膝、弯腿、直腿、勾绷脚等) 。师生共同小结身体不同部位的作用。

二、探索活动

1、古典舞技巧。(蹦子、大拉腿)

1)学生一次探索。

教师示范技巧以及告诉要领,师生交流。

2)学生二次探索:在老师的带领下模仿。

教师深入提出问题: 蹦子的发力点在哪?连续的蹦子应该怎么做?这时教师需观察、启发、引导辅助,发现不同的方法,以语言点拨、肢体动作、表情激发保持学生活动兴趣。

交流分享,请个别学生示范有代表性的技巧动作,集体练习。教师亲切地帮助个别动作发展差的学生。

教师仔细观察学生的表现,发现好的方法及时请学生交流分享。

三、放松活动

1、提问:"大家觉得基本功在技巧中起到什么作用"老师同学相互交流。

2、小结:基本功在舞蹈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第5篇: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教案

本课堂的主要教学任务是巩固新教的学习内容(把上部分、把下部分、跳跃部分及技巧部分),严格、细致地要求学生动作的规范性,在音乐节奏里完成和体现动作的性质。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一位擦地时注意节奏的变化,通过各种变化,使学生更加好的掌握双腿的控制能力,以及对音乐的处理。

(2)4拍和1拍完成半蹲的不同发力点,4拍的松弛以及1拍的瞬间松紧感,更好的训练到学生膝盖的控制能力。

(3)五位擦地除了动作变化外,重点做四位回转时的稳定性,为把下技巧打好基础。

(4)做旁腿变后腿时要保持上身体态,特别是腿的控制力,腿尖、膝盖要使上劲,千万不能向下掉,感觉腿的延伸感。

(5)做小弹腿时,加上半脚尖的动作,更好的训练到脚腕的能力,以及膝盖、小腿的灵活性。

(6)做控制时注意胯的稳定性,上身、后背的垂直,通过各种不同的舞姿,更好的训练到了学生双腿的控制能力。

(7)五位小跳加上手的动作,要求学生注意手、脚、腿的配合性,更好地训练到学生的协调性。

(8)射燕、跳中的跳转身360度,注意方位感,特别是在转身过程中注意要有空中感,以及落地时的舞姿。

(9)拧身跳跃接扑步,眼睛随手的路线经上弧线,注意拧身及跳跃的高度,动作要求完成好,做到轻、飘、高。

二、重点、难点的解决方法:

对于学生容易出现的各种不同的问题,重点是把单一动作再做进一步细致地讲解,以及加大训练的强度,反复练习,达到熟练、规范。 作业安排情况:

练习课堂所学内容,特别是难点,加强训练。

三、教学方法及实施方案

上节课存在的问题:学生连接动作的能力不够以及手脚的配合不够准确。本节课以复习为主,在其过程中解决上节课存在的问题,并加强跳跃练习,解决跳跃中蹲的不足,以及移动性运动过程中后背松懈、腿部力量不足的现象,特别时对学生们在做从一个舞姿过渡蹈另一个舞姿时路线的要求。

身韵课教案

授课教案:步伐训练——“慢步组合”

1、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

步伐训练在课程中是一个重点部分,它的作用是起到对动作的连接转换,要求脚底连贯性强、平稳,膝盖松驰,身体在旁提基础上的舞姿变化。

2、讲授的内容提要:

慢步组合是通过腿脚部分在不断行走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动势,路线有横向行走和斜线前后行走,与身体的舞姿的变化结合起来,突出流动过程中的风格韵味。

3、重点和难点:

注重脚底在行走中通过脚跟脚掌趾的过程,膝盖松弛。动作容易把脚跟抬得过高落地,脚的动作不连贯。

4、解决方法:

(1)加强步伐的单一练习;

(2)流动中脚步贴着地面行走,力量均衡缓慢。

5、教学方法和实施步骤:

首先把本课程的性质、特征和重点加以表述,把要教授的动作示范一遍,然后让学生模仿动作。根据学生模仿时出现的问题加以纠正。讲解正确方法和容易出现的毛病,再次进行反复训练直至学会。

(1)先教授单一动作,正面、反面进行练习

(2)把单一动作通过节奏变化反复练习,直到基本动作掌握 (3)教授组合动作 (4)动作与音乐配合阶段

(5)从开始至结束组合反复练习,纠正动作,加强组合的熟练程度。

最后要求在课后复习,熟悉动作和节奏,更好的把组合内涵表现出来

第6篇: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教案

教学对象:10级19班

教学内容:把杆训练——腰组合(复习课)

教学目的:本节课以复习为主,巩固新教的学习内容把杆训练—腰 组合,严格、细致地要求学生动作的规范性,在音乐节奏里完成和体现动作的性质。

教学难点:学生连接动作的能力不够以及手脚的配合不够准确,移动性运动过程中后背松懈、腿部力量的不足,动作与动作之间的连接也不连贯。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集合整队,清点人数

2、简单介绍本节课内容:复习上节课腰组合,重点是把单一动作再做进一步细致地讲解,使学生达到熟练、规范。

3、热身运动(给学生3分钟自己练习)

开肩、压腿、踢腿(扶杆上)

二、复习把杆训练——腰组合

1、同音乐配合,集体进行练习

2、通过学生的练习情况,纠正不规范的动作,把单一动作再做进一步细致的讲解 (教师讲解及示范)

3、把单一动作通过节奏变化反复练习,直到熟练、规范

3、动作与音乐配合阶段(学生互相讨论练习)

4、抽学生进行示范、练习 (教师点评)

三、结束教学:总结本堂课内容,要求在课后复习,熟悉动作和节奏,更好的把组合内涵表现出来。

第7篇:古典舞基本功训练呼吸技巧教学

呼吸是生命的象征,正因为呼吸的存在,万物才得以延续和生存。在太极运动以及瑜伽练习中,呼吸就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而舞蹈亦是。在古典舞基本功训练中,呼吸技巧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舞蹈的声韵,二是基本功训练。本文结合古典舞基本功训练呼吸技巧的重要性进行了深刻的分析,从而让古典舞者对呼吸技巧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一、古典舞基本功训练呼吸技巧的作用及使用方法

在所有的舞蹈类型中,古典舞的舞风最为特殊。古典舞的基本功训练主要训练三个基础方面,即精、气、神,其中又以“气”的训练最为重要。在舞蹈这项运动中,涉及到了非常多的呼吸交换的形式,例如呼气、吸气、顿气等。在古典舞演绎的过程中,一些跳跃性的舞蹈动作中需要依靠吸气来调整腹部以及背部的肌肉,从而使得其跳跃到空中的姿势能够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并且其辅助的力量也能够发挥出更好的作用及效果。

呼吸的使用方法主要有四种,一是快速的呼气和吸气;二是缓慢的呼气和吸气;三是缓慢的吸气和快速的呼气;四是快速的吸气和缓慢的呼气。通过这种调整呼吸的方式来演绎古典舞,并使其达到理想的舞蹈境界,就更能够展现出古典舞的特殊魅力和精华。古典舞基本功训练中,呼吸技巧的使用方法为:运用盘腿坐地的方式,使得练习者的下半身保持不动,然后上半身做“提沉”动作,“提沉”动作实际上是上半身保持垂直,然后做上下起伏的动作。这样的训练方式能够帮助训练者全神贯注于呼吸技巧的训练,从而使其获得较强的控制呼吸的技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中呼吸使用方法的训练,能够产生一个对应的循环式的气流圈,从而使生命中的某些自由的行为成为具体的、有意识的呼吸行为。

另外,古典舞基本功训练中,呼吸技巧非常注重气运丹田,并且也非常注重保持良好的沉稳度。这个过程主要就是通过呼吸节奏的快慢、呼吸的强弱程度以及所产生的轻重缓急的频率,来描述和刻画舞蹈中的各种情感。所以,在古典舞基本功训练中,使用正确的呼吸技巧不仅能够充分发挥出古典舞的独特魅力,并完美的体现出刚柔并济的舞蹈效果。另外正确的呼吸技巧还能够带动练习者的每个身体部位和关节,从而使舞姿更加的行云流水,并且还能够赋予古典舞生命力,并塑造良好的人物形象。

二、古典舞基本功训练呼吸技巧的重要性解析

舞蹈是一种最具有美感和生命力的肢体行为艺术,而呼吸则是赋予舞蹈生命力的最重要的元素。首先,古典舞基本功训练呼吸技巧的重要性体现在舞蹈动作、演绎节奏、表达韵律以及传递情感的有机结合。即古典舞基本功训练的整个过程中都涉及到了呼吸技巧的使用方法。例如在古典舞基本功训练的过程中,吸气能够使练习者的身体得到伸长,而“提沉”动作也依靠呼气来完成规范的动作。就连压腿这类简单动作,其过程中也涉及到了呼吸技巧的使用。例如在向上压腿或是向下压腿时,需要吸气。而在动作完成起身时,则需要呼气。这不仅能够有效的防止肌肉拉伤,还能够使压腿动作能够更加具有美感和协调性。而如果在压腿时,没有使用呼吸技巧,就会发生站立不稳或者是韧带拉伤的情况。其次呼吸技巧也能够帮助舞者更好的塑造古典舞形象。在古典舞中,每个古典舞所表现的人物形象、性格、年龄以及性别都存在较大的呼吸差异。而使用呼吸技巧不仅能够对这些特点加以区分,还能够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

换言之,在古典舞基本功训练中,练习者使用呼吸技巧,对呼吸的程度以及长短进行很好的控制,这不仅能够更加巧妙的表达古典舞的特性,还能够将人物的特征很好的表现出来。

例如在演绎古典舞时,舞者可以运用呼吸技巧来将人物在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情感完美的刻画出来,从而使得各类人物都具有不同呼吸的特点。另外在古典舞中,呼吸技巧还能够有效的促进人物的塑造,例如塑造英勇的人物形象。在使用呼吸技巧时,需要将呼吸调整到充沛的状态,从而使气息能够贯穿于整个身体。

再例如塑造美丽而又文雅的贵族小姐或者是比较普通的人物形象时,第一类大部分需要用鼻子来使用呼吸技巧,而第二类则是大部分需要用嘴来使用呼吸技巧,但也能够用鼻子来使用呼吸技巧,因为前者对呼吸的要求比较拘谨,而后的对呼吸的要求则比较自由。在所有的古典舞中,灵活使用呼吸技巧能够使得基本功训练获得更高的训练质量和表演的质量。另外,使用具有针对性的呼吸技巧不仅能够有效的控制呼吸的强度和大小,还能够使得练习者的各个舞蹈动作之间具有良好的连贯性和协调性,从而使得古典舞的各种姿势以及动作都能够完美的表现出来。例如在古典舞基本功训练中,穿手或者是将手臂向上领,都需要使用呼吸技巧。

再进行古典舞基本功训练呼吸技巧教学时,舞蹈老师必须进行专业的、具有针对性和强量性的训练,从而使得练习者们能够更好的掌握呼吸技巧的要领。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也要注意提醒练习者们气运丹田的作用及重要性。要让他们学会使用胸腹式呼吸,把气运到丹田之中。另外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也要向练习者们讲解清楚呼吸使用方法的各种分类,从而是学生能够掌握准确的呼吸技巧。

三、总结

综上所述,古典舞基本功训练呼吸技巧的重要性是极其重要的。呼吸技巧不仅能够让古典舞的各个舞蹈的姿势和动作更加富有美感以及生命力,还能够极大的提升古典舞的艺术境界和表现力。所以每一个古典舞的表演者都需要加强对基本功训练中呼吸技巧的使用和训练,从而使古典舞的“灵魂”能够得到提高和升华。同时古典舞基本功训练的呼吸技巧还能够是古典舞的演绎具有更加深刻的感染力和表现力,从而让观众能够更深刻的体会其中所蕴含的韵味和美感。

第8篇:古典舞基本功训练的规律及特点

摘 要: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的规律和特点是古典舞基本功教学的支撑和性质,正确合理的认识和把握对教学是非常有益的。教师本人独到的理解和对教学的感悟,是本篇论文的核心之处。

关键词:规律;特点;阶梯性;基础性

前言

身为一名从事中国古典舞教育专业的教师,经过四年系统的对本专业的学习,加之自己通过几年的教学,深感古典舞基本功教学的重要性和基础训练教学所普遍存在的问题,从而认为自己在这个问题上应该做一次深刻的思考。

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是建立在戏曲舞蹈和武术等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上,吸收借鉴芭蕾科学系统整理教材方法,经过提炼和发展,形成的一套适合培养中国舞蹈演员的基本训练课。它对人体在软开度,柔韧度,力量,速度,旋转,弹跳和技术技巧方面的严格训练是其他舞种所不能相比的,这也就是中国古典舞的训练价值和特点之一。尤其是大学阶段,是整个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的最重要的阶段。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课是中国舞蹈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它的定位是十分明确的:为了培养高质量的,适应当代社会需求的中国舞蹈演员。就必须经过科学,系统,规范,而全面的训练,才能达到培养目标,为社会输送合格的舞蹈表演艺术人才。 一 、古典舞基本功教学的规律

所谓规律,是一件事情内在的规则和定律,是支撑它成立及存在的客观条件和依据。任何事情都一样,中国古典舞本科教学也不例外。本人认为,古典舞基本功教学最明显的规律是它的层层递进的阶梯式教学,在这里可以称为:阶梯性。总结前人的经验和归拢,加之自己的理解和认识,自己认为教学就象上楼梯一样,一个台阶一个台阶,是层层向上的,每一个台阶都是前面那个台阶的铺垫。例如用教材的内容做一个比喻:擦地,教材当中一个极具代表性的训练内容。在不同的年级当中的训练就有不同的阶梯性。一年级,擦地的训练是分解的,慢的,节奏和方向也是相对单一的,通常是八拍甚至是十六拍一次的。到了二年级,擦地会在前面的基础上有了更高的要求,如在五位上的,不同方向的,节奏也开始加快。到了后面更高年级的时候擦地的训练又有了不同的内容和意义,如速度加快,节奏的丰富变化,力量的加强等等。虽说同一个动作,它在年级不同所体现的内容和功能也是不同的,呈现出明显的阶梯走向。用这个例子可以明显的看出来,层层铺垫的阶梯式是古典舞基本功教学的规律。另外自己觉得要补充的是,在基本功教学的阶梯式规律中的“阶梯”并不一定都是相等的高度,应该是越来越高的向上递进。还用刚才的例子做比喻。起初是十六拍或者是八拍一次单一的,然后是四拍一次的,再往后是两拍的一拍的甚至是半拍的。因为在节奏和力量变化的同时对学生身体各方面,如重心的稳定,肌肉的素质力量,节奏的把握和分配等等方面都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可以看出,每一次的递进并非只是一个简单的前进,而都是一次次质的飞跃,都是不断的升级和突破。很早以前自己没有认识到这些,当初认识的很浅。就好象认为一年级能踢一腿,二年级当然要进步了,所以能踢两腿……说来虽有些可笑,这个比喻确实说明自己之前认识问题的不彻底。从大学本科一年级到四年级,每一次年级的递进都是踩着本年级的基础向前迈步的,而且每一次年级的递进都是一次更高的飞跃。所以说,步步铺垫,层层质变的阶梯式是古典舞基本功教学的规律。

下面还要以自身的角度对刚才的观点进行补充。以目前自身对古典舞基本功教材的理解和认识,以及在实际教学中的经验和操作能力,想象一下如果面对普通高校本科教学的话,并没有太多的自信。因为普通高校本科教学的难度很大,学生的考进来的专业水平层次不一,大多都是半路出家没有经过系统的训练。学生的功底也比较差。对科学性,规范性,系统性的要求非常高。加上在实际教学当中的实践还远远不够,很难在教学中做到一步一个脚印顺利的完成教学任务。所以我经过思考,认为在教学过程中还有一种规律可循。我想把它称做“循环往复式的前进”。因为在教学当中,教材之间是环环相扣的,如果在操作过程中没有解决彻底的话就很难往下进行。一般刚毕业的年轻教员在教学中偏向于求快,而不求稳。其实也不是不想求稳,而是不知道如何求稳,如何才能练的扎实。如果一味的原地强化训练?进度容易拖后,又是难题。所以不断的回头,不断的巩固前面的训练内容,以一种“循环往复式的”训练方式进行教学也是一种值得去探讨和研究的内容。说“不断的回头”不是说要“往回走”的意思,而是以一种温习的方式和态度,对前面的训练内容做及时的回顾和“再认识”。用数字排序作比喻不知道是否贴切,想象当中的教学进度:1—2—3—4—5。循环往复式的教学进度:1—2,2—3,3—4,4—5。仔细发现,其实这也是一种阶梯式的另一种表现。这样看起来比想象当中的教学进度要缓慢许些,但是实际上是快速有效的。因为这样会对以前的训练内容和教材起到检验的目的,始终是踩着前面的基础往前进行,会训练的扎实一些。这种可循的规律也对学生巩固和提高一个阶段的训练有很大的帮助。孔子说过“温故而知新”,相信这种循环往复式的教学规律在实际教学当中一定会有很大的使用空间。 二 、古典舞基本功教学的特点

所谓特点,是一件事情特有的,独有的性格及特质。是辨别与其他事情的区别的最明显的特征。本人认为,中国古典舞基本功教学的特点是它的基础性。这体现在基训的教材里,任何的功能性训练都是围绕着“基础”这两个字的。比如在普通高校大学本科阶段教学当中,无论是低年级还是高年级,象低年级阶段对学生身体条件的改造,包括纠正自然体态,软开度的训练,拉长韧带,增强弹性,解决好身体各部位的幅度问题,还有规范舞姿等等要求。中年级对学生各种素质能力和力量的训练。到了高年级,各种技术技巧的开发与训练和审美意识的培养等等,训练内容虽有不同,但却都属于基础教学。做一个形象的比喻,教学就是一架飞机从滑行到起飞的过程,是由慢到快最后升空。升空之前都是基础教学,即便是再快也是基础。只有有了这个基础才能实现更高的目标。

在下面,我要以 “德育”教育和“职业”教育是舞蹈基础性教育的论点进行补充。我认为“德育”教育和“职业”教育也是本科教学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当今的大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养尊处优,吃不了苦。而专业舞蹈训练的过程却是很苦很累,很枯燥的。这就必须要求学生具备吃苦耐劳,奋发向上的精神。由于受舞蹈教学特殊性的的限制,老师在课堂上都是以专业训练为教育的主要内容,很少,甚至忽略了对学生“德育”和“职业”的教育。专业老师不但要教授学生舞蹈专业的知识和指导日常的舞蹈专业训练,还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尤其是在当今的物质社会,要保持一颗“艺术”的心是非常有必要的。老师要为学生指明方向,要以积极明朗的态度带动每一个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了解舞蹈艺术的价值,要提倡执着,敬业的专业精神,这对学生积极自主的从事自己喜爱的职业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干一行,爱一行”是现在应当提倡的。只有发自内心去喜爱舞蹈,甘愿为舞蹈付出的精神,才能克服在学习中遇到的一些困难,才能更好的进行学习和训练。实际上良好的“德育”教育和“职业”教育是对舞蹈训练和教学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因此,“德育”与“职业”教育也是舞蹈教学基础性特点的一个重要部分。

三 、普通高校本科各年级基本功训练的规律及特点

在本科教学的四年当中,很明显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那就是一年级的低年级阶段,二年级的中年级阶段和

三、四年级的高年级阶段。一年级为低年级阶段,是从启蒙到打下各方面基础的初级阶段。二年级是中年级阶段,是加强能力和技术技巧的全面开法儿,到强化到逐步成熟的阶段。

三、四年级为高年级阶段,是从巩固,提高到成熟和加强综合运用能力的阶段。 低年级教学要点:主要是以腰腿和肩,髋关节的软开度为主。还有就是身体基本形态的训练也是低年级必须要解决的,包括空间和方位也要配合训练。低年级身体形态的训练主要包括:扶把的基本训练,身体的站立形态,简单的拧倾,垂直舞姿与拧倾舞姿的规格和用力方法一定要准确,规范。低年级的把杆训练也很重要,借鉴芭蕾把杆训练的科学系统,来打好舞蹈演员所应该具备的共性的舞蹈素质能力。这一时期,规范是尤其重要的,一举一动,要绝对的正规,细致,学院派。中年级的教学要点:以各类动作的规格,方法,质量为前提,稳中求快。常规技术技巧的训练已经熟练,身体各方面能力已达到要求。中年级的能力训练主要包括:腰腿功的能力,开绷直的能力,拧倾的能力,半脚尖的能力,控制的能力,旋转的能力,翻身的能力,跳跃 的能力,爆发力,运动耐力等能力。还有就是动作之间的连接能够支配自如。在这里我想强调一下中年级的教学,因为中年级的教学是高年级教学的开始,也是低年级教学的延续。它从对学生身体条件的改造转向以技巧训练为主的教学阶段,这就要求从身体的能力与技术技巧两个方面来考虑训练方法。一方面要求继续加强柔韧性和身体形态的训练,另一方面一定要加强单一技巧的质量,以加强跳,转,翻,控制技巧所需要的全方位的能力与技法。以稳固的,规范的,有质量的能力与技巧的基础进入高年级的系统训练。进入高年级之后,整个教学进入冲刺阶段:技术技巧的训练,全面贯彻巩固和提高的教学原则。还有,这时就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材的特点进行因材施教。要增加运动量强化学生的体力。要注意教材及组合的数量,提高连接的难度,强调全方位多变化的综合素质能力。值得一提的是,提高学生艺术表现力是高年级教学的重点。包括舞蹈语言的感染力。舞蹈艺术的修养,舞蹈音乐的修养都是这一时期要解决的问题。另外,培养学生自觉自主的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高年级教学中应该注意的。 四 、普通高校本科教学中身韵部分的认识

虽然在本科教学当中很多院校都没有独立的“身韵”课训练,但是我认为加强 “身韵”课的训练还是非常有必要的的。其目的就是要学习掌握中国古典舞特有的风格韵律。“风格韵律”是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的魂,必需贯穿训练的全过程。最好在低年级教学阶段就安排一定时间学习身韵基本教材,及手腕,手臂,手的位置,手的连接动作,步伐和典型动作。中年级开始学习身韵元素,提,沉,冲,靠,含,腆,移,旁提。学会把外在的“形”和内在的“神”结合起来,贯穿提,沉,冲,靠元素和手,眼,身,法的配合,把风格韵律融合到基本训练中,加强基本训练的民族风格和身体表现力,使学生掌握和体现出“形,神,劲,律”。广而言之,有条件的本科院校都应开设“身韵”课。“身韵”集中体现着中国古典舞的风格特征,而学生重点在强化各种体能素质的训练和各种技术技巧的训练,低年级时,风格韵味稍逊一些好象还不是多要紧的事情,但是到了高年级,这个问题就不能不重视了。因为这时候学生正准备由课堂向舞台过渡,不仅要具备“形”的准确,而且应具有“神”的魅力。风格性必须要融会在技术性的动作之中,学生的学习也应该由外部形态的模仿进入内在韵味的领悟了。所以说,本科教学当中加强“身韵”的培养与训练是很有必要的的,它将是学生由课堂向舞台过渡的桥梁;是学生由形,神两分向“形`神合一”升华的阶梯,也是学生由模仿性学习向创造性学习过渡的发端。 五 、总结

总之,本科基本功教学是科学,严谨,细致而复杂的过程,是不断钻研不断发展不断创新才能不断进步的一项艰巨事业。教学不仅要积极落实和贯彻教学大纲的要求,还要对各年级教学内容的实施和教材的把握思路要清晰,从始至终都要严格要求,负责。本科基本功教学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舞蹈教育整体的质量,如果基本功教学所遗留的问题过多,那么就会给往后的舞蹈教学形成阻碍。如果基本功教学很成功,那么对学生以后无论是继续深造还是登上舞台都有直接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中国古典舞基本训练教材与教法》 熊家泰 着 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4

第9篇:中国古典舞旋转技巧的基础训练

摘 要:中国古典舞是集审美性与技巧性于一身的舞种,观众在欣赏中国古典舞作品时往往被演员精湛的技艺所折服。由此可见,技术技巧对一个中国古典舞演员来说是一项必备的基本素质。本文阐述了中国古典舞旋转技巧这一技艺表现形式的艺术种类、特点及训练的基本要领和动作规范,同时以舞蹈剧目为例,说明了舞蹈中旋转技巧这一表现形式的技艺特点和审美特征。

关键词:中国古典舞;旋转技巧;科学训练;运用

中图分类号:J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0-0118-02

中国古典舞是吸收了戏曲、武术、芭蕾的精华,并将三者加以结合发展,逐步形成的符合中华民族审美特征,具有强烈时代性的舞种体系。“旋转 ”是古典舞训练体系中技术技巧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没有一个舞种能够脱离转的动作。当今,中国古典舞中的旋转能力,已经成为了评价舞者身体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同时也是古典舞特性和充满魅力的特质所在。因此一套科学的训练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中国古典舞旋转的种类及特点

(一)旋转的种类

在舞蹈中,旋转是指人体围绕一个点或者一个轴进行的圆周运动。构成舞蹈旋转技巧的三大要素是舞姿、动力和重心轴;中国古典舞旋转技巧丰富多彩、变化多端,大致可分为直立转、舞姿转、复合转三种类型。其中直立转为基础,舞姿转为核心重点,复合转为高难技巧。它们其内部是环环相扣、紧密相连的。

(二)旋转的特点

中国古典舞旋转的主要特点是在运动的过程中身体所呈现出的不同轴面或者说是身体在空间中发生扭转、交错的关系,是中国古典舞旋转的独具的风格特征。同时中国古典舞也是画圆的艺术,旋转连接转换多在三圆(平圆、立圆、8字圆)中完成。其一以“拧倾”为核心的曲线造型是中国古典舞旋转的基本体态,也是中国古典舞旋转的基本特点。中国古典舞基训中的旋转,除了有直体旋转之外,很大的特点是身体形态在拧倾旋转的舞姿造型上的转,特别是“倾”的平衡重心上的转,是在上下身成子午相的基础上进行立体构图塑造形象的。所以动作显出婉转中的修长,急带腾空中的延续,以及旋转螺形的变化,如反掖腿仰胸转,后退侧身转。其二民族舞姿的运用使中国古典舞旋转技巧的复合型与流动性加强,进一步增大了舞蹈的空间变化。比如有由下往上的转或由上往下的转,还有在转的过程中各种舞姿的复合和流动的特点。

二、中国古典舞旋转技巧的训练

(一) 旋转能力基础训练

1、培养舞者正确的“站”姿是旋转的坚实基础

“站”是一切动作的基础,是舞蹈训练的开端。没有正确的站姿就不会有合理的身体重心及稳定性,也就不会有好的旋转,因此培养正确的站姿是舞蹈训练的基本要求。

2、加强半脚尖的“立”是旋转中最主要的一点

我们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说,同一质量的物体,只有接触面小了,摩擦力才会变小。摩擦力小了,才能够用很小的劲,转得更快,转的圈更多。练习旋转初学者应该先着手于人体直立基础上的旋转,从“一位”基础上的立到“二位”基础上的立;从双脚支撑的立到单脚支撑的立;从双手扶把基础上的立到单手扶把基础上的立,并贯穿不扶把时不同手位基础上的立;目的就是为了增强身体的控制能力以便于寻找准确的重心。此外我们所要求的“直立”强调身体在垂直方向上的对拉,即半脚掌抓地的牢固(我们俗称“往下踩”)与头顶的垂直向上延伸(我们俗称“往上长”),并要求身体的腹部和腰部收紧,肩下沉以达到“直立”的

第 1 页 共 3 页 最佳状态。

3、“蹲”也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常说“没有好的蹲,就没有好的跳”,其实我们也可以说“没有好的蹲,也就不会有好的转”。只有我们把蹲做好,才能有更好的“立”。

4、“开”也是“转”的一个重要因素

这也是芭蕾舞中要求的最重要的一点,在“转”中无论是起法儿,还是旋转过程中,都要求从下而上的脚踝、膝关节、胯关节的开度。如果都是“关”的,即使能“转”,舞姿也不会好看。

(二) 旋转能力技巧训练

1、旋转的重心训练

完成任何一种旋转技巧都离不开重心的掌握, 正确的旋转重心就是旋转时身体的重心必须落在主力腿的支撑面之内。如直立式掖腿转,可以作为原地旋转的基础动作最早练习。因为对于初学旋转的同学来说,容易正确地树立旋转重心的概念,便于身体各部位肌肉在旋转中的协调运动,从而正确掌握旋转技巧的要领。在多年教学总结中我认为,旋转的重心训练可以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步 ,对于初学者我们以利用把上的立点练习,使舞者养成一种动作定型,让舞者了解到什么是旋转所要求的重心;第二步,在基本掌握了把上的立点练习之后,舞者们可以在把下练习立点 ,加强对重心的把握,养成科学使用重心的习惯;第三步,舞者可以开始旋转,并在旋转中感受重心的位置,运用自己的身体体现出对旋转重心的理解。

中国古典舞旋转技巧舞姿丰富,各种拧、倾、圆、曲的形态对舞者重心的掌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旁提为主要舞姿的“射燕转”、以拧、倾、提为主要舞姿的“大掖步转”、以提、仰、含、沉为主要韵律的“云手转”,这些动作幅度都几乎要求达到极限的旋转,掌握好重心对完成的效果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2、旋转的速度训练

舞蹈中的速度能力是指舞者身体或身体某个部位快速运动与动作反应时间的总和。它不仅是一名舞者必不可少的能力 ,更是发展技术技巧的需要 。因此,舞者们一定要拥有良好的速度能力,才能掌握和完成技术技巧 ,而中国古典舞技术技巧中的旋转对于速度的要求也是如此。我认为,训练舞者旋转的速度能力,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 :首先,在旋转中,舞者应时刻注意对速度的把握,用高标准的速度练习来加强自身的旋转能力,其次,想要达到旋转的速度要求,也需要使用一些其他的方法,例如,利用伴奏音乐来规范动作的节奏和速度,通过提高音乐的速度,迫使练习者加快完成动作的速度。

3、旋转的全身性协调训练

旋转靠的就是全身的协调。舞者们想要完成旋转,全身性的协调配合就成为了舞者们需要把握的另一个重要条件。因此,舞者们想要加强身体协调能力的训练,就应该时刻注意对它的培养,以及养成在舞蹈方方面面中运用它的习惯。协调能力的培养在旋转动作的训练中是非常重要的。协调能力首先体现在旋转动作的“起法儿”当中。中国古典舞旋转的“起法儿”多种多样,可以说是身法的延续和夸张.例如在很多舞姿转中,它的“起法儿”是“起于脚,发于腿,主宰于腰,行于指”。它要求在准确的节奏里一瞬间完成动作,只有肌肉表现出高度的协调性,有了正确的发力的方法,重心才能顺利到位, 旋转才能顺利进行。没有预备性动作就没有下一个功能性动作, 而功能性动作的效果往往又取决于预备性动作的完成情况。不协调的“起法儿”,会给旋转造成阻力,使舞姿失去平衡,影响旋转的速度和质量.掌握动作之后,必须反复练习,不断强化。

三、中国古典舞旋转技巧的运用

舞蹈是一种表情艺术,是从舞者的内心之情外化为具体可见的现象,再通过技术技巧的运用,表达出更深层的情感,使大家在审美中引起情感的共鸣。高超的技巧对塑造不同性格

第 2 页 共 3 页 的人物形象亦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表现手段,也是很重要的欣赏部分,运用这些技巧是为了更加形象,更加生动的来表现舞蹈作品中人物性格和作品内容。 因此在舞蹈创作中把握好技与舞有机融合,达到舞中有技,技舞相融的境界,这将充分展示中国古典舞的艺术特性和魅力特质。

古典舞男子独舞作品《风吟》就以格调清雅淡幽,把技巧无形的融合在“随心而舞、随风而动”的舞动中,舞蹈以写意的手法,去展现风中吟唱的心绪。动作设计看似“无意”,但却表露出编导深厚的功力。该作品在2001年获第五届全国舞蹈比赛创作表演一等奖;2002年获第二届CCTV电视舞蹈大赛银奖。这个作品最早的雏形是编导张云峰还是北京舞蹈学院编导系二年级学生时期创作的。《风吟》强调的是人体失重的那一瞬间身体做出的反应,在此基础上寻找动作的变化,而这样构成的动作就更加的流畅,也更容易表现人体美感的多样性。比如:斜体空转这个技巧动作,它其实就是我们平常所做空转的变形倾斜,是演员在完全失重的情况下所完成的一种高难度技巧。编导对整个舞蹈动作的设计于“倾——拧——旋”的元素中,对“点和线”交织与融会,是动作与动作之间的连接更加顺畅和严密,充分传递舞者内心的思想感情。《风吟》中有关动作力度的运用非常丰富,出现了没有用力或轻轻用力完成动作的时候,也有突然加速的时候,还有从放松到突然加速再到放松的时候,这样不同的发力给人一种虚实结合的变化,例如:在作品最后结束之前的一个变形舞姿转,演员给一个最大的发力,把转在一瞬间提到最快的速度,然后放松下来,再到最后没有转速为止,是一个由大到小、由强到弱、从实到虚、从有形到无形、逐渐弱化的过程。该作品为突出动作“轻盈”的质感,在动作的衔接与处理上都能给观众带来视觉上的“轻风飞舞”的审美意象。在技术技巧的设计上,编导也为了追求一种轻飘感,例如兼备倒立、复合转等技巧都在时间上做了处理,在改变动作惯性基础的同时求得一种轻盈的感觉。

四、结语

中国古典舞旋转技巧的训练方法和手段各异,总的来说是见仁见智的,古典舞中各种旋转技巧的运用在表达作品的内容以及增加作品的表现力方面的重要性也是显而易见的。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中国古典舞旋转技巧训练内容和方法也会不断的发展,尽管如此,每位舞蹈学习者在今后的实践中要不断的探索、总结各种训练经验,以使旋转技巧能够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形成更具特色的舞蹈形式。

参考文献:

[1]钱正喜.中国古典舞基本训练的技能特征[J].舞蹈,2000.

[2]金浩.试论中国古典舞技术技巧的训练与发展[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0.

[3]何文.舞蹈演员的基本功训练[J].大舞台,2003,06.

[4]冯百跃.论舞蹈训练方法[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6,03.

[5]修立婷.中国古典舞旋转技巧的基本训练[J].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06,05.

[6]伍彦谚.中国舞基训体系改革初探[J].当代教育论坛,2008,04.

[7]贾安林,金浩.中外舞蹈作品赏析·中国民族民间舞作品欣赏[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8]金浩.新中国中国舞蹈文化的流变[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09.

[9]李正一,郜大琨,朱清渊.中国古典舞教学体系创建发展史[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10]温柔.舞蹈生理学[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09.

[11]唐满城.舞蹈技巧要走自己的路[J].舞蹈,2004,09.

[12]索越.舞蹈基训课教学中芭蕾与中国古典舞相结合的探索[J].舞蹈,2005,03.

第 3 页 共 3 页

上一篇:部编版教材分析下一篇:幼儿教师中班教育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