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家具鉴赏

2024-06-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国古典家具鉴赏(精选12篇)

中国古典家具鉴赏 篇1

一、局部鉴赏

中国园林常被称之为“写意园林”,而“写意”原本是中国古代绘画史上,相对于“工笔”在宋代被逐渐广泛运用的一种绘画技法,即,略去“工笔”用墨线勾勒物象轮廓, 再填充色彩的过程,而直接用毛笔一笔“写”出物象的整个形象来,而体现在中国园林艺术中,就是在园林艺术中恰当地布置那些虽体量有限,占用材料较少,却又具有象征、暗喻,能够触发人们想象的景观,以它们为媒介而引领欣赏者突破眼前景观的时空限制,将审美意向升华到一个层次更高、文化和艺术内涵更为深广的境界之中。这种深厚、韵致的园林意境,往往是通过局部景观的“写意”手法获致的, 因此,对园林局部景观的鉴赏就显得不可或缺。

如,苏州拙政园的“与谁同坐轩”。据说为了纪念祖先制扇起家的历史,清末苏州吴县的富商张履谦特斥资修建了这一扇形轩,此轩为苏州拙政园重要景点之一,倚山临水而建,屋面、轩门、窗洞、石桌、石凳及轩顶、灯罩、墙上匾额、 半栏均成扇面状,故又称作“扇亭”。其中,又以“与谁同坐” 之题额,最为闻名且耐人寻味,赋予了小轩以别具一格的文化和精神魅力。该题额取意自宋苏轼《点绛唇 • 闲倚胡床》 词 :“闲倚胡床,庾公楼外峰千朵,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 别乘一来,有唱应须和。还知么,自从添个,风月平分破”, 置身轩中,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不禁使欣赏者顿生与明月清风共舞,与自然山水共响之超脱境界。除此之外, 与谁同坐,亦或又是三五故友知音,而使之陷入无限遐思。 辅之漏窗两侧一对楹联,“江山如有待,花柳更无私”,俨然一幅质朴而生机的自然图画跃然于白墙之上,却又不局限于有限的自然花柳景象之内,反赋予整个景观以充分生命意态和文化品格的审美方式,与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相契合。 此类写意手法,在造园艺术中,虽说调用的空间和物质材料都非常有限,但却创造和体现出了丰富而深远的文化和审美境界。

再如,苏州留园“揖峰轩”。从此轩的品题,就可模糊感受到园居者对于自然山石的尊崇。有这样一个说法,宋代著名书画家米芾在安徽濡须为官时,听闻当地有一块怪石, 于是差人将该石移至治所,并设席拜石于庭中,还说 :“我盼望拜山石兄已经二十年了”,从此,以品貌特异的山石体现一种崇高生命状态和人格精神就成为中国造园中的一个经典方法。而“揖峰轩”就是园居者通过对小院中山石花木人格意义的尊崇,借以抒发自己对于园林审美更深致的追求。实则后世文人造园亦经常建有“拜石轩”、“石丈轩”来表达对与其相似的审美方式的追慕。如宋代哲学家张载所说 “通万物而为之道,体万物而为之性”,有此种中国人特有的宇宙观决定,中国古典艺术常赋予山水花木等审美对象以平等的生命气息和人格意义,并且把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之间的这种人格和精神气质上的感应和交流作为园林艺术所要表达的主题之一。

从以上对于园林局部景观的鉴赏,可以见出,中国古典园林造园家对园林局部景观的精心设计和更高审美境界的追求,在整个园林中所起的点睛作用,使全园精神气质和文化内涵更加凸显出来。这其中,“文”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明代书画家陈继儒为友人“清廉山房”所作的园记中有这样一句赞语 :“主人无俗态,作圃见文心”,以概括园林主人的文化修养和园林景色的诗情画意,也是对中国古典园林以诗文造园特色的总结,也正是以诗文造园,形成了中国古典园林独具诗情画意、神韵独高、耐人寻味的园林境界,这从以上局部“写意”景观的鉴赏中也不难看出。

二、场景鉴赏

场景,作为一个电影词汇,指戏剧、电影等艺术作品中的场面,而在生活中,则指那些特定的情景。所以,场景是一个时空场域,且在当时的时空状态下,是一个动态的演绎过程,而人总是场内或场外,直接或间接地介入其中,换言之,场景,只有相对于人才有意义,才真正意义上存在,而这个“人”,是场内的演绎着也罢,场外的静观者也罢。在园林中,场景无处不在,却又往往需要依靠审美主体的联想或想象去发现和创造。它可以是身临其境,作为一个体验主体,“神与物游”的场景,亦可以是,保持一定的审美距离, 作为一个欣赏主体,“情以物迁”的场景。如卞之琳的《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所拓开的审美空间,仿佛一幅画,从两个角度去看,会展现出两个画面,“站在桥上看风景的你”,“楼山看风景的人”,“你”既是主体,也是客体。 笔者认为,在园林中,似此种效果的场景较多,但尤以“雨境”为最佳。

雨境是中国古典园林造景、造境的重要手段之一,所谓园林何处无烟雨。在园林中便有较多关于雨境的景致,如 :

卧石听涛,满衫松色

开门看雨,一片芭蕉

——苏州耦园城曲草堂对联

博雅腾声数杰,烟波浩淼,浴鸥晴辉,三万顷湖裁一角艺圃蜚誉全吴,霁雨空蒙,乳鱼朝爽,七十二峰剪片山 ——苏州艺圃博雅堂对联之一

再如拙政园两处著名的雨境景观“听雨轩”和“留听阁”。 因而,要真正体味园林雨境之美,须从两个方面着手 :

一是观其姿。近观或远望皆宜。“细雨垂杨、疏雨戏鱼、 斜雨落花、骤雨垂帘……雨,使风景中的平常物体有了动静之韵、虚实之韵、曲直之韵、藏露之韵,与人的情趣融合在一起,构成一个美妙的境界。”[1](p.203)

二是闻其声。如明代诗人李东阳《听雨亭记》栩栩如生、 惟妙惟肖之描述 :

“静观子既辟北轩作亭……亭之前杂植群卉,而性独爱荷,置二盆池,种者常满。尤爱雨,雨至众叶交错有声,浪浪然,徐疾疏密,若中节会。静观子闲居独坐,或酒醒梦觉, 凭几而听之,其心冥然以思,萧然以游,若居舟中,若临水涯, 不知天壤间尘鞅之累为何物也!”

拙政园的“听雨轩”和“留听阁”便取自雨境之声响。 听雨轩是四面开窗的一个建筑,为相对独立的院落,前后种植芭蕉,轩前一小池。每逢雨天,“芭蕉得雨便欣然,终夜作声清更研”(杨万里《芭蕉雨》)。聆听雨打芭蕉,乃园林之一典型生境,胜境。留听阁为体型轻巧的单层阁建筑,亦是四面开窗,以便于观景。阁东有一水池,盛夏时荷花开满池塘,一阵骤雨来袭,拍打在静静地躺着的荷叶和花之上, 动静相宜,不禁令观赏之人为之感动。

这样看来,无论是诉诸于视觉还是听觉,欣赏雨境,贵在审美主体之联想、想象和情感的激发和升华,然后方能体味其中的诗情画意,获得“清冷之状与目谋,滢滢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柳宗元《钴鉧潭西小丘记》)之审美愉悦。

三、整体回味

园林的鉴赏,需要审美主体置身其中的欣赏和感受,同时从另一个角度而言,也需要有适当的审美距离的整体把握, 否则难免产生“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之感。 陈望道先生曾说 :“园林的灵魂,具有音乐的意味却又超越音乐”,这种境界被称为中国古典园林的“化境”。而要有这种类似于音乐的“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之审美韵味,就需要审美主体进行整体的回味。笔者在这里主要从形式层的园林整体空间结构和意蕴层的园林中的虚与实两个方面进行把握。

如明代李渔的半亩园以朱熹的“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为意境一般,中国江南的私家园林,体虽小, 却有山、有水、有花、有树、有建筑,空间大小、明暗、色彩、 开合、高低对比,富于节奏和层次,整个园子迂回曲折, 深邃幽远。好似入留园要先经过一段狭窄的曲廊、小院, 视觉收敛后再到达古木交柯一带,略是扩大,南面以小院采光,布置小景两三处,背面透过漏窗隐约可见园中山池亭阁,在通过此段小空间的“序幕”之后,绕至绿荫而豁然开朗,整个空间序列安排大小对比、抑扬顿挫、参差错落、曲折多变,宛如一首乐曲一般,从前奏、高潮到尾声, 依次展开,收放自如。这也便是园林与绘画等静态造型艺术不同之处,园林的空间美,就体现在观赏者动态的游赏过程之中,观赏者的视角始终移动的,所以才有“移步换景”之说法,正是因为眼前景致在不断位移和变化中所呈现出来的不间断性和无穷更新的美感,才使园林充满了“可游可赏”动静相宜之趣。

另一方面,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空间与中国古典哲学中关于虚实、有无的空间意识紧密联系在一起。“虚”景与“实” 景关系的处理,如同中国书法与绘画中的“留白”一般,直接影响着园林意境美表达,是古典园林含蓄、韵味不可或缺的条件和手法。如对分割空间起到重要作用的山石花木本无定型,被分隔的空间也是相互连绵、延伸、渗透,即使遮挡视线,起到障景作用,同时也使景观藏而不露、含蓄幽远, 使人对有限空间产生无限之感。又如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建筑,无论是门窗墙榭,或是亭台楼阁,或分隔空间,或借景他处,但又能使空间似隔似离,景物若隐若现,使人目不暇接而又不致一览无余,起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隔而不断的艺术效果。这种突破亭台楼阁内小空间的局限,超越园林四周围墙的有限界域,取消狭小天地中形成的思维空间和精神藩篱,虚而待物,面向无限的宇宙,让视觉感受与审美想象获得充分的自由。

此种美感类似于矗立在颐和园的昆明湖畔,看暮色中 “借来”的西山景色,内心所产生的崇高感。在落日余晖的映衬之下,由西山的山峰和玉泉山的宝塔勾勒出的天际线朦胧而沉静,而曾经在丽日照耀下楚楚动人的“西堤六桥”则完全隐没在远处一片苍茫之中,夕阳下的湖面没有了白日里的喧嚣和嘈杂,显得格外含蓄韵致。置身于这样的园景气象和氛围之中,相信每一个有心的观赏者,都会远望而凝思, 暂时忘却所处的眼前具体之景,而不自主对个体生命在茫茫时空长河的位置,对人类生命与无尽的宇宙等终极性的问题,有一些哲学性的思考和遐思。

摘要:本文试图从局部鉴赏、场景鉴赏、整体回味三个角度出发,运用美学相关理论,对中国古典园林进行鉴赏,以期呈现、发掘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丰富、充实、幽深、绵远之审美韵味。

中国古典家具鉴赏 篇2

一.古典诗歌形象的内涵

古典诗歌的形象指的是诗人根据现实生活中各种现象加以艺术概括形成的具有一定思想内容和艺术感染力的具体生动的人、物和自然景象并借以寄寓作者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

古典诗歌形象包括:

1. 人物形象, 可分为两类: (1) 诗人形象, 即诗歌抒情主人公“我”的形象, 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 抒情主人公就是一个轻富贵、傲王侯、强烈追求个性自由的人物形象。 (2) 主人公形象, 即诗歌中刻画描写的人物形象, 如《氓》刻画了勤劳善良而又清醒刚烈的女主人公形象。

2.景物形象, 是指诗歌所描写的景物融合了诗人主观情思的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如李清照《声声慢》中的“黄花”、“梧桐”、“细雨”、“黄昏”等, 已不只是单纯的景物描写, 而是寄托了诗人在国破家亡之后所具有的独特的生活感悟和体验。

3.意象, 是“意”和“象”的融合, “意”即诗人主观情感, “象”即客观物象。意象是指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 是作者内在的思想情感与外在的客观物象的统一。如柳宗元《江雪》中的“千山”、“鸟”、“孤舟”、“蓑笠翁”、“寒江”、“雪”, 就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物象, 而是熔铸了诗人不屈服于环境、傲然倔强之情感的意象了。

4.意境, “意”是指诗人的主观情感, 是在理解、认识现实生活基础上形成的典型感受, 是“情化的理”, 又是“蕴理的情”;“境”是指诗人所描写的客观物象, 即鲜明的生活图画, 是从大量的现实生活中提炼出来的, 富有特性的艺术形象。“意境”, 就是诗人典型的主观情感与鲜明的客观物象融为一体而创造出来的感人的艺术境界。如杜牧《泊秦淮》的首句“烟笼寒水月笼沙”, “烟”“水”“月”“沙”由两个“笼”字巧妙地联系在一起, 画面凄美而迷蒙, 衬托出诗人凄凉哀伤之情。

二.高考诗歌形象鉴赏的命题特点

全国近5年高考诗歌形象鉴赏命题情况统计表

由此可见, 高考诗歌形象鉴赏的命题具有如下特点:

1. 诗歌形象鉴赏题的命制越来越受到命题者青睐, 考查所占比重由2008年的11.11%上升到2012年的47.06%, 上升幅度较大, 比重增加的发展趋势明显。

2. 由2008年、2009年对诗歌人物形象和景物形象鉴赏的考查, 过渡到2010年及其以后对诗歌意象鉴赏的考查;对诗歌意象鉴赏的考查逐渐得到重视, 且所占比重呈发展上升态势。

3.2012年高考, 第一次出现了对诗歌意境鉴赏的考查, 全部覆盖诗歌形象鉴赏的所有种类, 而且对诗歌形象考查的综合程度和要求越来越高。

三.高考诗歌形象鉴赏的解题方法

高考诗歌形象鉴赏题, 主要考查鉴赏诗歌形象的能力。解题时, 首先, 要读懂全诗, 包括题目、诗句和注释, 明确诗歌写了什么形象, 怎样写的, 为什么这么写等问题。其次, 要认真阅读题干, 仔细推敲, 明确需要回答的问题点。第三, 要尽可能结合诗歌社会背景、时代特征和诗人性格特征等, 做到知人论世。第四, 要紧密结合具体诗歌形象 (诗句) , 分点答题, 做到语言准确, 条理清楚, 答题规范。

1.人物形象

解答人物形象鉴赏题, 要紧紧抓住诗歌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的诗句, 要明确人物的身份、性格特征以及人物形象描写的作用, 也就是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例1] (2012年安徽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 完成问题。

最爱东山晴后雪[宋]杨万里

只知逐胜忽忘寒, 小立春风夕照间。

只爱东山晴后雪, 软红光里涌银山。

[问题]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

这是一道考查诗人自我形象的试题。答题要点:具体诗句或词语+性格特征+思想感情。通读全诗, 从诗题的“最爱”, 从诗中“只知”“逐胜”“忘寒”“小立”“只爱”等词语, 再结合诗歌的题目和最后两句, 我们不难看出诗人的性格、心境和情怀。诗人最爱东山晴后山上雪景, 面对如此美丽的大自然, 诗人怎能不陶醉, 怎能不忘怀!这样, 我们就可以答出:诗人“只知逐胜”而不觉春寒, “小立”春风夕阳中凝望东山, 对东山雪景充满喜爱之情。从这些动作与心理的描写中, 可以看到一个心境悠闲、陶醉于自然美景而欣然忘我的诗人形象。

[例2] (2012年湖北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 完成后面的题目。

送邹明府游灵武[唐]贾岛

曾宰西畿县, 三年马不肥。债多凭剑与, 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 林风透卧衣。灵州听晓角, 客馆未开扉。

[问题]请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 并作简要分析。

这是一道考查诗歌主人公形象的试题。审读题干, 可以明确答题要点:主要性格特征+简要分析。通读诗歌题目和注释, 我们便知道, 邹明府是个县令 (身份) , 远游宁夏灵武县。细读全诗, 可以知道:邹明府“三年”出任“县令”, 可“马不肥”, 债台高筑, 只好“凭剑”偿还, “官满”卸任也只落得一车“书”, 此次远游“灵武”, 可“卧衣”哪里抵挡得住“林风”, 每天听见军营“晓角”, 连“客馆”也“未开扉”过。对此综合归纳, 就可以做出如下答案:诗中邹明府形象的主要特点是清正廉洁。三年县令任满离去, 马依旧瘦弱, 随身相伴的还是那些书。如今冒雪远游朔方, 前程艰险, 单薄的衣衫哪抵得住透骨寒风。正是通过这些细节的刻画, 展现了邹明府至清至廉的形象。

2. 景物形象

解答景物形象鉴赏题, 要紧紧抓住描写景物特征的诗句, 回答景物形象的特征、象征意义 (品质) 或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例3] (2012年天津卷) 阅读下面这首律诗, 按要求作答。

野菊[宋]杨万里

未与骚人当糗粮 (1) , 况随流俗作重阳。

政 (2) 缘在野有幽色, 肯为无人减妙香?

已晚相逢半山碧, 便忙也折一枝黄。

花应冷笑东篱族, 犹向陶翁觅宠光。

[注] (1) 糗粮:干粮。首句典出屈原《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句。 (2) 政:通“正”。

[问题]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

这是一道考查景物形象的试题。答题要点:景物形象的特征+象征意义或形象品质。审读题干便知, 答题的重点范围是“颔联”, 需要回答的问题是“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细读全诗, 再重点研读“颔联”, 抓住“在野”“有幽色”“减妙香”等词语, 也就不难做出如下答案:野菊生长于山野, 花色清淡, 香气清馨。不因无人欣赏而减其香, 不为外部环境而改变内心的高洁。

3. 诗歌意象

解答诗歌意象鉴赏题, 要紧紧抓住诗歌所描写的具体的“象”, 再揣摩融合其中的作者主观感受的“意”, 结合全诗内容和感情基调, 回答意象的表层含义、深层含义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例4] (2012年江西卷)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 完成后面的题目。

江城子秦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 泪难收。犹记多情, 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 人不见, 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 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做春江都是泪, 流不尽, 许多愁。

[问题]概括“杨柳”“飞絮”意象的内涵, 并分析这首词表达的情感。

审读题干便知答题要点:意象内涵+思想感情。词的上片主要是通过“杨柳”意象来抒情的, 下片主要是通过“飞絮”意象来抒情的。联系词作中的“弄春柔”“动离忧”“系归舟”“人不见, 水空流”“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 几时休”“流不尽, 许多愁”等, 我们就可以理解其意象内涵的两层含义和词作表达的情感, 即“杨柳”“飞絮”意象的内涵有二:既表春景逝去, 又表漂泊无依、离愁别绪。这首词抒发了暮春伤别之情, 也抒发了愁情别恨。

4. 诗歌意境

解答诗歌意境鉴赏题, 既要紧紧抓住构成诗歌意境的一个个具体的意象, 又要着眼全诗准确理解由意象构成意境的内涵;既要明确回答诗歌写了什么, 又要回答诗歌是如何写的, 还要回答为什么这样写;既要弄清楚诗歌所运用的表达技巧或表现手法, 又要整体把握诗歌的题材内容和思想情感。总之, 鉴赏诗歌意境, 需要对诗歌进行全方位的赏析。

[例5] (2012年湖南卷) 阅读下面的唐诗, 完成题目。

度破讷沙 (1) (其二) 李益

破讷沙头雁正飞, 鸊鹈泉 (2) 上战初归。

平明日出东南地, 满碛寒光生铁衣。

[注] (1) 破讷沙:沙漠名。 (2) 鸊鹈泉:泉水名。

[问题]请从意境营造的角度, 赏析全诗。

题干要求“从意境营造的角度, 赏析全诗”, 赏析要点包括, 概括诗歌主要内容, 逐句分析客观形象 (意象) 内容及其意义或作用, 阐明诗歌表达技巧或表现手法, 揭示诗歌意境的内涵, 述说诗歌表达诗人的主观感受或思想感情。我们紧紧抓住诗中“雁”“日”“寒光”“铁衣”等意象, 再结合诗歌题材内容和感情基调, 可做如下具体赏析:全诗描绘了戍边将士战罢归来的图景。前两句写大漠辽远、大雁高飞, 既有胜利者的喜悦, 也有征人的乡思;后两句写日出东南、铁衣生寒, 既表现了壮阔背景上军容的整肃, 也暗含了军旅生活的艰辛。诗歌撷取极具边塞特色的含蕴丰富的意象, 通过喜忧、暖冷、声色等的比照映衬, 营造出雄健、壮美的意境, 抒写了征人慷慨悲壮的情怀。

明式古典家具鉴赏 篇3

明式古典家具以用材考究,精于选料;造型简练,比例适度;结构科学,榫卯精密;装饰精美,手法多样而著称于世,是难得的艺术珍品,具有非凡的审美价值和收藏价值。

首先,明式古典家具注重材质的选择。由于明式家具注重造型和家具本身的特色,追求家具本身材质美和自然美,较少喷漆和进行复杂装饰,材质的选择变得尤为重要,深刻影响家具的结构造型和外观。紫檀、红木、铁犁等硬木成了明式家具的首选,这些南方所产的硬木,纹理整洁,色彩幽润沉着,工匠根据材质的纹路和剖面,充分利用木材的纹理优势进行加工后,家具就能呈现出硬、滑、素、净最佳的艺术效果,因此明式家具在木材纹理上呈现出羽毛、兽面等神奇形象,令人有无限遐想,充分彰显出材质的美感和返璞归真的天然美情趣。同时,这些硬木质地坚实,纹理紧致,稳定性和加工性能好,耐久性强,更为坚固实用,许多明代家具至今依然坚固光洁,由此可见选材对于家具制作的重要意义。其次,明式古典家具造型上深思熟虑,美观大方。明式家具造型简单纯朴,使人感受到年代的厚重感和沧桑感,沉淀有古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生活体验,明式家具通常在细节之中凸显情趣,在圆润的流线设计中蕴含转折与变化。明式家具注重美观的同时讲究实用性,严格的比例关系是家具造型的基础,因此在家具整体的大小尺度,以及家具各个部分的比例都有一定的讲究,并且通过直线与曲线的完美组合,极为匀称而协调,使其获得了空间层次感和艺术表现力,同时与功能要求相符合,使用者在享受审美愉悦的同时感受到舒适自在,明式家具的美观性和实用性达到完美统一。再次,明式古典家具制作工艺精良,技艺高超。明朝时期家具制作达到艺术和技艺的巅峰,制作工艺精良,不仅是文人们审美情趣的体现,更是匠人们智慧的结晶。明式古典家具不仅在整体上造型独特美观,在细节上也注重讲究构件之间方圆、薄厚、细粗等的对比统一,使家具实现无缝拼接,平整坚固,不管是整体轮廓还是部件线条都流畅自然。而且榫卯结构是明代时期特有的家具构造,极富有科学性,不用钉子少用胶,不受自然条件的潮湿或干燥的影响,在跨度较大的局部之间,镶以牙条、圈口、卡子花、罗锅枨等,使得家具不仅美观而且坚固耐用,历久弥新,许多明式家具到现在依然坚固硬朗,足见当时能工巧匠的良苦用心。最后,明式古典家具装饰别致。明式家具虽以洗练大方为突出特点,但也有少许别致的纹饰雕刻装饰。明式古典家具装饰主要用适度的以线条为主的雕镂,在椅背、腿脚等部位进行或简单或精致的线刻、浮雕等,刀法娴熟圆润,浑然天成,同时镂、嵌、描等不同工艺和表现手法在明式家具装饰上都有一定运用,装饰的用材也非常广泛,珐琅、螺甸、竹、牙、玉、石等等,但并不贪多堆砌,而是根据整体设计要求,进行恰如其分的局部装饰,给家具整体以画龙点睛的作用。雕刻的纹饰图案也多种多样,寓意深刻,如兰花象征朴实无华、梅花象征傲骨意志、牡丹象征吉祥富贵、松鹤象征长寿安康等,不同的纹饰图案或表明主人的高洁情趣或寄予主人的美好愿望,给家具增添了独特的意境和审美情趣。

明式古典家具不仅造型独特美观,选材优良实用,还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明式古典家具的形制及结构深受中国古代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及明朝中叶以后通俗文化的影响和熏陶,无论是在审美观念还是在表现手法上都体现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内涵。这些文化赋予了明式古典家具精神内涵,使其经受住时间和空间的考验,得到好的延续和传承。

首先,明式古典家具体现出“内省”及“中庸之道”的儒家思想,其圆润的线条流畅自然,无矫揉造作之感,直线与曲线的完美结合使得家具造型收放有度,刚柔并济,传达出中庸、含蓄的文化特性,体现了儒家“中和”及“温柔敦厚”的审美思想。同时,儒家思想的“尊者居中”、“礼”等的观念也在明式古典家具上留下深刻烙印,明式古典家具中仅座椅就分好几种,不同的座椅匹配不同社会地位的人,充分体现了尊卑有序的儒家传统观念。其次,明朝“经世致用”的思想对明式家具造型有很大影响,造就了明式家具经久耐用的榫卯结构及重俭轻繁的文化特征,使其各部位的有机组合提炼到简单明确,既符合力学原理,又十分重视实用与美观,无其他繁杂多余的构造,每个部位都不多不少恰到好处,同时又在选材上和制造工艺上力求家具的坚固耐用,使其经过百年历史依旧光洁坚固如初,体现了结构和功能、美观和实用的完美统一,如介于桌面底与立腿之间的霸王枨,既简化了家具外观的造型,又不失其结构的力学强度,并以高弓背的拱顶形式衬托出家具体态挺秀的稳定感。最后,明式古典家具也体现了“返璞归真”、“天人合一”的道家思想。首先,简,是一种饰极返素、趋达本性之真的审美境界,是朴素与纯真的体现。明式家具以适当的繁衬与大面积的简及虚与实的对比创造出了“无物累”的简洁特质的底蕴,使其整体给人一种端庄、隽永的美态,如明式椅类家具框架式的富有韵律的结构组织,划出了大大小小的空间,与国画中的计白当黑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其次,柔美的线条是道家所崇尚的阴柔之美的体现,使其具有无限的生命力,道家崇尚阴柔之美,这种柔美的哲学赋予了明式家具无限的想象空间,如明式椅类家具外圆内方的腿足给人一种柔和美的同时,又让观赏者体味出其内在的刚强力之美;最后,天然的材质是道家的美在本真的思想的体现,其所表现的木材本身的质感和纹理正是道家“返璞归真”思想的精髓所在。

高考中国古典诗歌鉴赏教案 篇4

一、总目录: 第一章考纲解读

第二章古典诗歌的基本特征及读诗的基本原则 第三章古典诗歌的主要类别及相对的高考考点 第四章高考考点分类解析 第一节鉴赏诗歌的语言 第二节诗歌中的形象 第三节诗歌的艺术特色 第四节诗歌的思想情感

二、详解

第一章

考纲解读

考纲解读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考试要点:

鉴赏评价(E)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考点解读】

1.鉴赏作品中的形象,包括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2.鉴赏作品中的语言,包括准确理解有关词语的特定意义、比喻意义、隐含意义、暗示意义;还包括准确理解重要词语的深层含义和言外之意;赏析诗歌语言描绘形象、表达情感、创造意境的艺术效果(作用)。

3.赏析作品的表达技巧,包括作品整体或具体语句的修辞手法、写作技法、表现手法和篇章结构特点。其中常见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拟人、拟物)、对比、对仗、用典、夸张、衬托、借代、通感、互文、双关、反语、反复等。

常见的写作技法有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记叙方面重点在赋(铺叙)、兴(先言他物),描写方面重点在动静结合、正侧结合、远近结合、高低结合、视听(声色)结合、虚实结合、工笔与白描、渲染与烘托,议论方面重点在先抑(扬)后扬(抑)、卒章显志,抒情方面重点在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借古抒怀、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等。

常见的表现手法有想象、联想、象征、铺垫、映衬、烘托、先声夺人、以小见大、乐(哀)景写哀(乐)情等。

常见的篇章结构特点有音韵与节奏、开门见山、首尾呼应、承上启下、卒章显志等。

4.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包括评价作品思想内容包括概括分析作品的主旨、形象及其社会意义,评价作品的思想感情、社会价值、人生观。简析作品的政治意义、思想意义、人生意义,赏析作者的生活情趣、审美情趣和艺术风格,指出作者的阶级局限性或认识的局限性。

第二章

古典诗歌的基本特征及读诗的基本原则

一、古典诗词的发展变化。

1、《诗经》开创了现实主义的传统,曾为汉乐府民歌、建安诗人、杜甫、白居易直至宋元明清的一代又一代诗人所发扬光大。特征: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反映人民的愿望。

《楚辞》开创了浪漫主义的传统,并为李白、李贺、苏轼、辛弃疾、陆游、龚自珍等优秀诗人继承并发扬光大。特征:善用丰富的想象、夸张、象征等手法,重在抒发主观感情。

不仅要掌握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这两大文学源头及其特点,还要按照历史的顺序理清诗歌发展脉络;既要对各个时期的诗歌总体风格有所了解,还要对各个时期的(特别是唐宋时期)各个流派的代表人物有比较深刻的认识。

2、诗歌作为典型的文学样式,其思想内容不可能不打上时代的烙印。①北朝诗多写征战尚武。②南朝诗多写男女相思。③唐诗题材丰富多彩。有希望建立军功的、反映边塞生活的、描绘山水田园的,也有献诗以求引荐的、离别思乡的,到唐末宦官专权,藩镇割据,战乱频繁,生灵涂炭,文人悯之,于是悯农诗又兴起。总之,唐代是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颠峰时期。④北宋诗重义理。⑤南宋诗重抒爱国情,南宋偏安江南,中原沦于敌手,这一时期的忧国爱国题材就成为当时诗词中的时代强音。⑥南宋末年以及明朝末年的汉族爱国诗人面对异族入主中原,纷纷表现出时危显臣节的气势。因此诗歌之中多重忠义。

二、语言

要懂得“诗家语”,懂得诗歌对语言的变形。

中国诗歌对语言的变形,在语法上主要表现为:改变词性、颠倒词序等,主要目的是符合格律以造成音乐美,给读者留下艺术想象和再创造的空间。而这些地方,往往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

(一)、关注词性改变

1、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就是形容词活用为使动,把春天来到的情状写出来了,它使江南两岸一下子变得一片翠绿。

例2

送别 王维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明确:第一句“下马饮君酒”的“饮”字应理解成使动,君准备行走,邀请君下马喝酒,然后才发生了那番对话。例

3、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明确:“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中的“咽”和“冷”,历代被誉为炼字典范,均是使动用法。而上联还是倒装句式,应调整成“危石咽泉声”,意思是高大的石头,使泉水发出呜咽的声音。

(二)、关注语序倒装

课内学习过的诗词中,出现了好多的倒装语序句,1“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应该是“应笑我多情,早生华发”,2“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应该是“千古江山,无觅英雄孙仲谋处”,3杜甫《月夜》诗:“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实即“香雾湿云鬟,清辉寒玉臂”。这里的“湿”和“寒”都是使动用法,“云鬟”“玉臂”本是它们所支配的对象,结果被放在前面,似乎成了主语。

4陆游《昼卧》诗“香生帐里雾,书积枕边山”(帐里生香雾,枕边积书山)

5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诗:“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意即“一月夜飞渡镜湖”。

6《春夜喜雨》诗:“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锦官城的花重)

(三)、关注四类语言

从内容的角度可以分为:意象语言、情感语言、象征语言、特定称谓语言。

1、意象语言:诸如松、竹、梅、菊一类事物

2、情感语言:“悲”“孤”等词语能直接表露感情,如“万里悲秋常做客”

3、象征语言:有些是某些诗句本身含有一定象征意义,有些是全诗常通过具体事物来说理,即说理诗。如“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蝉》虞世南)

4、特定称谓语言:如“秋水”指眼睛,“盗泉”旧时常喻不义之财 “鸿雁”指书信。它们大多源于典故或前人诗文,这方面需要平时加强课外阅读,提高文化修养。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霍去病“封狼居胥山,禅于姑衍”的故事,《长亭送别》中的“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中明显化用了白居易的诗句。

(四)、特殊语言形式及表达效果

1典故 把作品所要抒发的感情暗寓于所用的典故史事 例: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效果: ⑴含蓄凝练,表意丰富,耐人寻味;

2谐音 运用音节相同或相近的词去代替另一个词,取得那一个词的意义效果 例: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友情

效果:这种手法使表情达意更含蓄、机智,耐人寻味。

3叠字 重叠使用词语

例: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效果:增强情感的表达,造成一种回环往复的效果,形成一种独特的韵味。

4纯用名词组合(列锦)

例: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效果:构成典型环境,起到了状难写之景如在眼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表的效果。

三、读诗及鉴赏的总体要求

1、首先要看清诗歌标题,有些标题就显示或暗示了诗歌的内容或诗人主要思想感情;还要看看作者是谁,熟悉的可以通过他的其它诗来帮助读解。有的注释也不容忽视。

2、研读诗作,整体感知,透过意象、意境揣摩诗人所抒之情。

不管题干有没有问这方面的问题,这一思考步骤是少不了的。因为它是解答其他鉴赏问题的前提和

入门。如果是比较熟悉的诗人的作品,还须知人论世:通过诗人的生平和诗风,类推诗人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和所反映的社会生活。

3、审读题干,弄清要求,认真细分鉴赏要点,要求答什么就答什么。抓准答题的角度和切人点。直奔鉴赏中心话题。作答时一定要扣紧诗句,适当摘录诗中词句作答,才会既简洁、又充实。

4、读诗流程歌

一看题目明含义;二看作者悟情志;三看背景知来历; 四看意象析主旨;五看典故解用意;六看风格与手法; 七看时代与流派。

第三章

古典诗歌的主要类别及相对的高考考点

古典诗歌的主要类别及相对的高考考点

学习目标:

1、了解古代诗歌从内容的角度的大致分类。

2、掌握各类诗歌的共同特征。

3、学习并掌握各类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和规律。

4、借助近几年的高考题,强化对各类诗歌特征及相应的鉴赏方法的认识和掌握。

第一节各类诗歌特征及鉴赏方法

一、【古代诗歌按内容分类】

1、怀人思乡诗

2、赠友送别诗

3、边塞征战诗

4、田园山水诗

5、咏史怀古诗

6、托物言志诗

7、忧国伤时诗

8、建功报国诗

9、人生际遇诗

10、闲适隐逸诗

11、生活杂感诗

12、即景抒情诗

1【“怀人思乡诗”的特点与鉴赏】

“怀人思乡诗”一般与三类人相关:飘泊在外的游子、长年征战的将士、独守闺中的离妇。“怀人思乡诗”特有的一些意象:大雁、望月、客居、佳节、羌笛、关山等 “怀人思乡诗”抒写的主要情感包括:思念、离愁、哀怨、厌恶战争、渴望团聚。“怀人思乡诗”抒写情感的方式:借景抒情、渲染烘托、虚实结合等。

【鉴赏示例】

蝶恋花

【宋】柳 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1、上片写登高望远,离愁油然而生,试从“景”与“情”的关系进行分析。

2、历来评家认为,这首词的点睛之笔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这两句表达了哪些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答1:“危楼”,暗示抒情主人公立足既高,游目必远。“伫倚”,则见出主人公凭栏之久与怀想之深。“伫倚”的结果却是“春愁”,即怀远盼归之离愁,不说“春愁”潜滋暗长于心田,反说它从遥远的天际生出,“草色烟光”之景却与“无言谁会”之情结为一体,徒自凭栏、希望成空。答2:(1)从“不悔”入手结合全词分析坚贞(执着、挚诚等),意合即可;(2)从 “憔悴”入手,扣“春愁”分析“愁绪”(思归、思念等),意合即可。

2【“赠友送别诗”的特点与鉴赏】

赠友送别诗是古诗词中的一个大类。古人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一别动辄数年,再会难期,因而古人尤重离别。士大夫们送别,不光是备酒饯行,折柳相送,还常常写诗互赠,以表达离愁别绪。这类诗歌大多缠绵凄切,充满感伤情调。在艺术手法上大多是采用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抒情方式,也借助于想象、联想塑造形象。关于送别诗的作法,《诗法家数》曾作过如下归纳:“第一联叙题意趣;第二联说人事,或叙别,或议论;第三联说情景,或带思慕之情;第四联说何时再会,或嘱托,或期望。”

赠友送别诗的特征:

文字特征:一般会出现“送”、“别”、“赠”等字样。

意象特征:一般会出现与送别相关的“杨柳”、“行舟”、“劳歌”等词语;

情感特征:表达的是离别时的不舍和伤感,别后的孤寂和思念以及对友人的劝勉和安慰。表达技巧:或直抒胸臆,或借景抒情;或是以物喻人,或是心理刻画。【鉴赏示例】

谢亭送别 许 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1、这首诗的前两句与后两句描写的是否同一时间的事?作者这样处理,表达了什么感情?

2、诗中两处描写自然景物,其作用有什么不同?

【参考答案】

答1:不是同一时间,中间有一段较长的时间间隔。作者这样处理是为了强化送别的感伤,酒醒以后,才意识到朋友已经离得很远,倍感凄凉孤寂。

答2:前者描写红叶青山的美景是乐景衬哀情,反面衬托对朋友的留恋之情,后者描写满天风雨是正面衬托黯然神伤的离别之情。

3【“边塞征战诗”的特点与鉴赏】

边塞征战诗的特征:

意象特征:一般会出现与送别相关的“塞下”、“边城”、“烽火”、“羌笛”、“关山”、“月”、“大漠”等词语;

情感特征:表达的是出征远戍的英勇豪迈,或报国无门的愤懑和哀痛,或是长年征战的艰辛和对家人思念、对战争的厌恶和对统治者的抨击。

表达技巧:或直抒胸臆,或借景抒情;或是乐景哀情,或是对比衬托,或动静结合、虚实相生。【鉴赏示例2006天津】

凉州词(其一)

张籍

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

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注:碛(qì)沙漠。练,白绢,丝织品的一种。(1)“无数铃声遥过碛”句表现了怎样的边塞景象?

(2)本诗运用衬托对比和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答案提示:长长的驼队行进在广袤的沙漠上。

(2)答案提示:远与近、高与低、动与静、抑与扬的衬托对比。前三句写实,后一句是想象。

4【“田园山水诗”的特点与鉴赏】

古代诗人们以山水田园为审美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田园山水诗”的一些基本特征:

意象特征:山水草木、鸟语花香、田园风光、农家生活

情感特征:或表达对现实的不满,或表达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或表达自己从容闲适的生活态度 技巧特征:或融情于景,或比喻,或拟人,或夸张,或白描,或渲染,或动静结合,或远近结合,或视听结合。

【鉴赏示例2007全国II卷】

新晴野望 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注:尘垢:尘埃。

(1)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2)尾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参考答案】

(1)答:分别是“明”和“出”,充分显示出雨后的“新晴”,诗人极目“野望”所见的景色:田野外河水上涨,在阳光照射下“白水”波光鄰鄰,比平时更加明亮夺目;雨水冲洗后的群山,在太阳照耀下“碧峰”秀出,更加富有层次

(2)答:尾联写了农忙时节,农人全家在农田里忙于耕作的景象。这样写的好处是:再一次突出表现“新晴”这一诗题,因为“新晴”人才能看到农人们“倾家事南亩”的景象。给前面所绘的一幅表态画面平添无限生机,使整修画面活了起来。

5【“咏史怀古诗”的特点与鉴赏】

后代作家临古迹、思古人、叹古事,因现实的原因或借古讽今、或因古抒怀、或感慨今昔。诗人怀古咏古,大致有这样几种情况:或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或是把史实和现实扭和在一起,或是感慨个人遭遇,或是抨击统治昏庸和社会时弊,或是只抓住历史的影子,故意借题发挥。在技法上通常是或借古讽今、或因古抒怀;有以景衬情的,有古今对比的,有侧面烘托的,有用典的。

【鉴赏示例】

汴河曲 李益

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杀人。

汴河怀古 皮日休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教多。

阅读上面两首诗,说说两诗在内容和表达技法上的异同。【参考答案】

答:两首诗都是咏史诗。《汴河曲》借咏史来抒发昔盛今衰之情,通过古今对比的景物描写,曾经“无限春”,而今“已成尘”,满堤的杨柳让回顾昔日繁盛的行人满腹愁绪。《汴河怀古》借咏史直抒胸臆地表达自己对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与众不同的见解。诗歌以议论起笔,从通常所说“隋亡为此河”说开,认为如果排除隋炀帝南巡的奢华行为,单就开通大运河而言,他的功劳不次于治水的大禹。

6【“托物言志诗”的特点与鉴赏】

咏物言志诗是通过对独特事物的描绘或赞赏,来表达自己的精神品质或理想追求。

既然是咏物诗,当然要写所咏之物的形态、色泽、特征,不但形似,而且神似。与作者所需表达的精神品质或理想追求之间有一定得相似性。如陶渊明咏菊,抒写自己悠闲适、不慕富贵的心境;陆游咏梅,表明自己不媚于俗、坚守正义的气节。

咏物诗的写作技巧整体上说是托物言志,局部或拟人,或比喻,或正面描写,或侧面烘托等。【鉴赏示例】

鹧鸪天·桂花 【宋】李清照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这是一首典型的咏物词,试分析词中是如何刻画桂花的形象特征并表达作者的志向的?

【参考答案】提示:

1、首句形神兼备地直接描绘出桂花的独特风韵:外表并不艳丽,但体性温柔、香留天地;第二句作者直接议论,强调内在美比外在美更为重要,突出桂花色淡香浓、迹远品高,冠绝群花;下片先借梅和菊来侧面烘托桂花“冠中秋”;然后借对先贤屈原遍赞群花、唯独没提及桂花的抱怨,更突出了作者对桂花的珍爱。经过层层议论,“情疏迹远”但品格高洁的桂花形象就鲜明而突出了。

2、作者借咏颂桂花来表现自己对这种“情疏迹远”但香浓品高的品格的真爱和赏识,这也是作者对这种独特高尚的理想人格的追求。

7【“忧国伤时诗”的特点与鉴赏】

内容特征: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渴望国家统一人民自由。

常用技法:借古讽今、以景衬情,古今对比,化用与用典 【鉴赏示例】

柳梢青·春感

刘辰翁

铁马蒙毡,银花洒泪,春入愁城。笛里番腔,街头戏鼓,不是歌声。

那堪独坐青灯,想故国、高台月明。

辇下风光,山中岁月,海上心情。

【注】这首词是南宋沦亡之后,作者隐居山林所作。

这是一首亡国的悲歌。作者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春感”的?

【参考答案】

提示:

1、以虚写实:上片写对故都凄凉情景的想象,下片回顾故国情景。

2、今昔对照:上下片的情景对比;

3、化用与用典。“春感”:对南宋故国表达深沉的怀念,对元统治者表示切齿的痛恨,抒发了亡国的深哀巨痛。

8【“建功报国诗”的特点与鉴赏】

“建功报国诗” 的特征:

意象特征:一般会出现缅怀古代明君圣主、英雄豪杰的丰功伟业;也会出现国难当头、奸臣当道、昏君无能的社会现实;还有战乱、民生、北伐等相关字词;

情感特征:表达的是建功立业、安邦定国的雄心壮志,或抒写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愤懑和哀痛。表达技巧:或直抒胸臆,或借景抒情;或是乐景哀情,或是对比衬托,或动静结合、虚实相生。【鉴赏示例】

南园十三首(其五)

李贺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凌烟阁:在长安,唐太宗贞观十七年在阁上画开国功臣二十四人。*若个:哪一个

表达主旨:投笔从戎、矢志报国的决心和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愤慨。

表达技巧:反衬,直抒胸臆。

9【“人生际遇诗”的特点与鉴赏】

“人生际遇诗” 主要是指那些遭遇仕途坎坷挫折的文人墨客对人生多艰、命途多舛、怀才不遇的感慨诗作。

意象特征:“风雨”、“阴晴”、“夕阳”、“落花”、“流水”、“闲居”、“衰鬓”等;

情感特征:表达的或是人生多艰、命途多舛的悲叹,或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的伤感,或是豁达大度、从容开阔的胸襟。

表达技巧:或直抒胸臆,或借景抒情;或是虚实结合,或是对比衬托。【鉴赏示例】

定**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用轻松地生活小事为题材来表现严肃的人生主题,是苏轼词的一大特色。细读这首词,说说其

中包含的人生哲理。

【参考答案】

提示:这首词写眼前之景,寄寓心中之事。从习以为常的生活小事中生发出明睿深刻的人生哲理:即对待人生要有旷达的襟怀,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也要乐观自信,不能沮丧沉沦。这也体现了作者藐视祸患、达观自信的胸襟。

10【“闲适隐逸诗”的特点与鉴赏】

“闲适隐逸诗”主要是指因看惯了官场的勾心斗角和世俗社会的浑浊不堪,而退居田野乡间,与乡人为伍,与明月作伴,抒写清闲安逸生活,吟咏情性。

“闲适隐逸诗”常见意象:田野山林、清风明月、野老隐者、松竹梅兰、龟鹤鹿兔、蓬门柴户、榆柳桑麻等。

“闲适隐逸诗”常见情感:平和安宁的氛围,悠闲详和的心态;美丽的乡村风光,浓郁的生活情趣;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热爱。

“闲适隐逸诗”常见技巧:或融情于景,或烘托渲染,或虚实结合,或视听兼备。语言质朴清新。

山居即事 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1)简析“遍”字在颔联中的表达效果。

(2)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

【参考答案】(1)“遍”字表现松茂鹤多,“稀”字表现来访者少,两者对照写出山居环境的幽静。

(2)写出了夕阳西下,炊烟升起,嫩竹荷花清新可爱,人们采菱而归的景象。表现出作者悠然闲适的心情。

11【“生活杂感诗”的特点与鉴赏】

“生活杂感诗”题材比较宽泛,它涉及到生活得每一个细节,因而它所表达的情感相对来说也多姿多彩,多年来的高考诗歌鉴赏题也印证了这一点。如果排除以上10类,那么,“生活杂感诗”的内容主要包括:对青春易逝、时光不再的伤感(如: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对仕途失意、知音难觅的苦闷(如:白居易《琵琶行》、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对告慰平生、欢愉人生的喜悦(如:杜甫《春夜喜雨》、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对忠贞爱情、诚挚友谊的赞美(如:秦观的《鹊桥仙》)等。

“生活杂感诗”的主要表达技巧是:借景抒情。【高考试题2006全国II卷】

南柯子 王炎

山冥去阴重,天寒雨意浓。

数枝幽艳湿啼红。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

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

人间辛苦是三农①。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

[注]①三农:指春耕、夏耘、秋收。

(1)上阙中“数枝幽艳湿啼红”一句展现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作者写这句是为惜春伤怀吗?为什么?

(2)试分析下阙的内容,以及作者在词中所抒发的思相感情。

【参考答案】(1)答案:一幅几枝鲜花的花瓣上沾着水珠楚楚堪怜的画面。不是为惜春伤怀。从两方面可以看出:一作者紧接着“数枝”句说:“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二在乌云密布、寒雨将至时,作者更关心的是“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

(2)答案:描写了农民不避风雨、辛勤劳作的生活,发出了“人间辛苦是三农”的感叹,表达了农民盼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心情。

12【“即景抒情诗”的特点与鉴赏】

“即景抒情诗”题材非常宽泛,可以说凡是写景抒情的诗歌都可以归于此类,不管是借景思乡、借景怀人,还是借景送别、借景厌战;无论是借景说遭遇、借景言国难,还是借景诉衷情、借景明志向,等等,只要是通过景物描写来表达内心的某种情感的,都属于此类。我们这里所强调的是那种语言明快清新、简洁质朴,内容纯粹于或壮丽山河,或繁华景象,或怡人风物,情感偏重于欢快、欣喜、热爱等简单的情感抒写。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即景抒情诗”的主要表达技巧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其他或用比喻拟人,或用衬托对比,或用白描渲染;或是动静结合、虚实相生,或是视听结合、抑扬互衬。【鉴赏示例1】

绝句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①这首诗表现出春天怎样的特征? ②写出这首诗的艺术手法。

【参考答案】

①答:写出初春时节自然界一派生机、欣欣向荣的景象。

②提示:一二句视觉与嗅觉相结合。三四句动态与静态相结合。

第四章

高考考点分类解析

第一节鉴赏诗歌的语言

一【考纲解读】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

古代诗歌的语言是最凝炼的,往往一词一句就能形象地描摹出事物的特征,生动地抒写出作者的情感,深刻地反映出作品的思想内容。

鉴赏时首先要学会根据语境推断出词义或语义,其次要联系全诗的主旨,从遣词、造句、修辞、表情达意等不同方面仔细揣摩、推敲,来理解作者炼字炼意的技巧与用意。要特别注意诗中有修辞格和词类活用现象的词语。

鉴赏诗歌的语言:包括准确理解诗歌中有关词语或句子的特定意义、比喻意义、隐含意义、暗

示意义、深层含义和言外之意;理解诗歌中关键词语运用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分析诗歌整体的语言特色和风格,赏析诗歌语言在描绘形象、表达情感、创造意境等方面的艺术效果。

举例1:齐己《早梅》:“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后来郑谷将“数”改为“一”,因为题为“早梅”,如果开了数枝,说明花已开久,不能算是“早梅”了,齐己佩服不已,尊称郑谷为“一字师”。举例2:王驾《晴景》:“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蜂蝶飞来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王安石改“飞来”为“纷纷”,因为只有蜂忙蝶乱的侧写妙笔才能令人真实地感受出晚春雨后特有的美景。

二【古代诗歌“赏析字词语言”常见的提问方式】

1、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最具表现力)的是哪个字?为什么?

2、某字是全诗的关键,其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3、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妙)在哪里?

4、某词富有深意,结合全诗加以赏析。

5、请分析某字或某句在哪一方面的表达效果。

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三【古代诗歌“赏析字词语言”通用的答题思路】

(1)陈述对象或态度:直接指出关键字词,或表明观点态度。

(2)解释含义:解释该字在诗句中乃至在全诗中的含义,包括其表层意义、潜在意义、比喻意义、双关意义等。

(3)描述景象:展开联想,描述该字所在句的景象。

(4)指出用法:指出该词在诗句中的活用现象或修辞手法。

(5)点明作用:点明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突出了什么样的主旨,或在结构上起了什么样的作用等。

【古代诗歌“赏析字词语言”通用的答题思路示例】 高考题【全国卷Ⅰ】

江间作四首(其三)潘大临 西山通虎穴,赤壁隐龙宫。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沙明拳宿鹭,天阔退飞鸿。

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⑴“拳”和“退”用“拳”字形象地表现出鹭鸟在沙滩上栖息时的神态。用“退”字别致、生动地表现出鸿鸟在天空中飞行的状态。这样写构成了作者江边所见的一幅静动结合的画面。(1)陈述对象或态度:是“拳”和“退(2)解释含义:“拳”是“蜷缩”的意思,这里是栖息意; “退”是“越飞越远”的意思。(3)描述景象:鹭鸟在沙滩上蜷缩着栖息,鸿鸟在天空中越飞越远(4)指出用法:形象别致生动而又准确的动词

(5)点明作用:这样写构成了作者江边所见的一幅静动结合的画面。

【“赏析字词语言”复习建议】

1、重视积累,对平时练习时把古代诗歌中常见的“炼字”词类和语言风格尽可能逐个积累,积少成多、聚沙成塔,见多自然就可以识广了。

2、重视解题思路和步骤的训练,平时训练时要养成“按部就班”的习惯,一步一步地走,拒绝“越级”做题。举一反

三、熟能生巧、水到渠成。

3、解答题目时一方面要“宁多勿少”、“宁滥勿缺”、“宁详勿简”,多答多写总是没有害处;另一方面要“点到”、“面到”,尽可能答到“点”子上,不能遗漏任何一个方面。

4、适当了解一些诗歌鉴赏“专门术语”,在本节尤其要注重一些关于语言风格方面的“术语”积累;例如雄浑、豪放、沉郁、清新、自然、俊朗、清幽、淡雅、冷峻、婉约、朴实、华美、洗练„„

第二节分析诗歌的形象和意境

【考纲解读】分析诗歌的形象和意境

诗歌形象:也就是诗歌意象,是作者在诗中选取的融铸作者思想感情的人、事、景、物等诸要素。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形象(意象)有机融合就形成了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意境。对意境的分析则包括对诗歌形象、内容、情感的全部把握和鉴赏。

鉴赏作品中的形象,要求把握形象的特征,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领会浸润于形象之中的诗歌内容,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情感。诗歌形象包括人物形象、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人物形象:主要指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景物形象:指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所形成的一种形象,它是诗人感情的载体,往往浸染了作者的喜怒哀乐的感情因素。

事物形象:指诗中所刻画的某一物件(如:松、竹、梅等)所赋予读者的印象,这种印象往往灌注着作者的情感、人格、评价倾向,读者从中得到某中生活启示或人生感悟。

【分析古代诗歌形象意境常见的提问模式】

①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氛围)?(或:分析这首诗的意境)②诗中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景象)?有什么寓意?

③诗中塑造了什么形象(意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④诗中所写形象(意象)对作者表达思想感情起了什么作用?

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形象(即意象)与诗人的情感综合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分析古代诗歌形象意境通用的答题思路】 ①抓住诗歌中的主要意象(形象)。

②描绘诗歌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③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④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是什么和为什么两部分。比如只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分析古代诗歌形象意境答题思路示例】

高考题(2009年全国I卷)阅读下面这诗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次石湖书扇韵① 姜夔②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②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

(1)这首诗描绘了一副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

(2)有人说,诗的后两句歌颂了范成大的品格,第三句中的“人”是指趋炎附势的人。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说明。

【答题思路与步骤】

①抓住诗歌中的主要意象(形象):小桥、流水、村庄、绿岸、浮萍、荷花、人家、庭院等。②描绘诗歌展现的图景画面。诗歌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画面: 山环水绕,溪桥横跃,曲水弯流,楼阁隐约,浮萍漂碧,藕花飘香。

③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清幽恬静。④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闲适自得。

【答案提纲】

诗歌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清幽恬静的画面。写了小桥、流水、村庄、绿岸、浮萍、荷花、人家、庭院等景物。表现了作者闲适自得的雅致情怀。

(描绘了一幅山环水绕,村阁隐然,浮萍泛绿,藕花飘香的恬静优雅的隐居风光图。分别写了溪桥横跃,曲水弯流,楼阁隐约,浮萍漂碧,藕花飘香。从视觉与嗅觉等角度渲染出闲适雅寂的石湖风景。)

(附录)【古代诗歌中常见形象(物象)类举】

【古代诗歌的常见意境类举】

1、雄浑、开阔

2、高远、纯清

3、庄严、肃穆

4、清幽、明丽

5、深隐、旷达

6、静谧、悠闲

7、空灵、秀美

8、慷慨、豪迈

9、和谐、融洽

10、激越、狂野

a、缠绵、悱恻 b、萧瑟、落寞 c、苍凉、悲壮 d、凄婉、冷落 e、荒凉、衰败 f、凄苦、悲凉 g、痛苦、悲愤 h、低沉、怨婉 i、幽暗、忧惧 j、悲怆、幽怨

【“分析形象意境”复习建议】

1、重视积累,博闻、强识。对古代诗歌中常见的形象寓意、常见意境类型尽可能了然于心。

2、重视解题思路和步骤的训练,平时训练时要养成“按部就班”的习惯,一步一步地走,拒绝“越级”做题。举一反

三、熟能生巧、水到渠成。

3、解答题目时一方面要“宁多勿少”、“宁滥勿缺”、“宁详勿简”,多答多写总是没有害处;另一方面要“点到”、“面到”,尽可能答到“点”子上,不能遗漏任何一个方面。

4、适当了解一些诗歌鉴赏“专门术语”,在本节尤其要注重一些关于意境(氛围)特点方面的“术语”积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恬静安谧,雄奇优美 生机勃勃,富丽堂皇,肃杀荒寒 瑰丽雄壮,虚幻飘渺 凄寒萧条„„

第三节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

一【考纲解读】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

古代诗歌鉴赏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诗歌表达技巧的鉴赏,这也是高考诗歌鉴赏题考查的一个重

要知识点。表达技巧本身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在诗歌鉴赏中,我们主要要掌握:表达方式(写法)、表现手法、修辞手法和篇章结构四大类。

【表达技巧之一——表达方式(写法)】

1、记叙:分析鉴赏主要集中在诗歌中运用的“倒叙”和“铺叙”(铺陈叙事)。

2、议论:分析鉴赏主要集中在诗歌中运用的“卒章显志”。

3、描写:分析鉴赏主要集中在诗歌中运用的动静结合、正侧结合、远近结合、高低结合、视听(声色)结合、虚实结合(描写的角度);“工笔与白描”(描写的详略)、“渲染与烘托”(描写的用意)。

4、抒情:分析鉴赏主要集中在诗歌中运用的“直抒胸臆”(直接抒情)、“借景(物)抒情”、“借古抒怀”“寓情于景(物)”、“托物言志”四种抒情方式。

【表达技巧之二——表现手法】

常见的表现手法有想象、联想、象征、铺垫、映衬、烘托、先声夺人、以小见大、乐(哀)景写哀(乐)情等。

【表达技巧之三——修辞手法】

古代诗歌中运用的常见修辞手法包括:比喻、对偶、对比、衬托(反衬)、夸张、借代、比拟、双关、用典、设问、反问、互文等手法。

【表达技巧之四——篇章与结构】

常见的篇章结构特点有音韵与节奏、开门见山、首尾呼应、承上启下、卒章显志等。(附录)【古代诗歌常见表达技巧概念解读】

【分析古代诗歌表达技巧常见的提问模式】 ⒈这首诗的某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具体说明 ⒉简析这首诗是怎样表现这幅画面的。

⒊试从动和静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⒋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手法来刻画这一意象的? ⒌对第三联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做简要分析。

⒍本诗运用衬托对比和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⒎诗人采用什么手法表达作品的主旨?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分析古代诗歌表达技巧通用的答题思路】 ①判断并指出诗歌中的表达技巧。

注意两点:A、题目提问的指向:是问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还是篇章结构?抑或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如:艺术手法、表达技巧等)?B、要落实到具体的点上。

②具体分析运用了该表达技巧的诗句。分析要清楚、细致,要联系诗句中具体的字词或语句做一个详细的解说。如把什么比喻成什么,或者以什么和什么进行对比,或者某句是实写、某句为虚写„„ ③分析该表达技巧运用的效果。包括该表达技巧在语言锤炼、描绘景物、抒发情感、表达主旨等方面的效果。

【分析古代诗歌表达技巧答题思路示例】 高考题1: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2005年全国卷III)

雨后池上 刘攽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1)简析这首诗是如何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的。(2)试从“动”和“静”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答题思路(1)】

①判断并指出诗歌中的表达技巧。运用了比喻和衬托的修辞手法来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

②具体分析运用了该表达技巧的诗句。以“淡磨明镜” 来比喻“平静的水面”,水面如同轻轻磨过的明镜一样,倒映出池塘边的房檐和楹柱;以“垂杨舞”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来反衬“东风忽起”之前的水面的平静。

③分析该表达技巧运用的效果。题目不作要求,可略。

【答题思路(2)】

①判断并指出诗歌中的表达技巧。本诗从“动静结合”的的角度刻画了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②具体分析运用了该表达技巧的诗句。一、二两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静态。

三、四两句用“忽起”、“垂杨舞”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表现了雨后池上的一种动态之美。

③分析该表达技巧运用的效果。全诗既写了静态,又写了动态,以静显动,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

【答案提纲】

(1)运用了比喻和衬托的修辞手法来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以“淡磨明镜” 来比喻“平静的水面”,水面如同轻轻磨过的明镜一样,倒映出池塘边的房檐和楹柱;以“垂杨舞”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来反衬“东风忽起”之前的水面的平静。(2)一、二两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静态。

三、四两句用“忽起”、“垂杨舞”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表现了雨后池上的一种动态之美。诗既写出了静态,又写出了动态,以静显动,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

第四节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

一【考纲解读】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

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包括概括分析作品的主旨、形象的社会意义;评价作者赋予作品的感情、价值观、人生观;简析作品的政治意义、思想意义、人生意义;赏析作者的生活情趣、审美情趣和艺术风格;指出作者的阶级局限性或认识的局限性等。

【评价古代诗歌思想内容常见的提问模式】 ⒈请结合全诗赏析某一(几)句的意思或内容。

⒉为什么说这首诗是什么诗或表现了什么情意,结合全诗加以分析。⒊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写了什么样的内容)。⒋某人认为这首诗表现了什么,你认为怎样?

⒌这手诗表现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景或内容,请具体说明。6.本诗某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变化?请作简要分析。

对诗歌思想内容的分析与评价涉及面较为宽泛,而要做到全面理解作者写作此诗时的内心感受和写作意图、揣摩出作者赋予诗歌语言之中的思想以及准确把握全篇的感情基调,我们就有必要尽可能

多地了解诗人的人生经历、时代的变化以及写作的背景,从而推测到作者当时的心境,结合诗歌本身去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

【评价古代诗歌思想内容要凭借的几个点】

1、借助题目的信息推测诗歌内容的大概范畴。

2、借助对诗人生活经历及思想感情的一般性特征的全面了解把握诗歌的总的大致的思想内容。如:杜甫与安史之乱、辛弃疾与北伐中原、陆游与抗金、李煜与亡国、苏轼与被贬、李清照与亡国破家、李白与政治失意等,每个人的思想都经历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但都与时代的变迁紧密相连。我们可以从时代这个大背景中去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的特点。但切忌生搬硬套。

3、借助序言和注解的信息了解写作的时代背景。

4、依据诗歌整体意境评价其思想内容【这是根本】。

5、借助抒情或议论性语句揣摩其思想内容。

【评价古代诗歌思想内容通用的答题思路】

1、用自己的话呈现诗歌描绘的画面。

2、用精练的词语概括画面内容(不是氛围)。

3、诗歌反映出作者当时的思想或心情。

4、诗歌体现思想内容所运用的表达技巧。

【评价古代诗歌思想内容答题思路示例】

高考题6: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2009年江苏卷)

满江红 登黄鹤楼有感

岳飞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注] 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注】万岁山、蓬壶殿:指宋徽宗时构筑的土山苑囿、亭台宫殿。

⑶词的开头写作者登黄鹤楼遥望中原,结尾说“再续汉阳游,骑黄鹤”,反映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何变化?(4分)

【答题要点】

1、用自己的话呈现诗歌描绘的画面。

2、用精练的词语概括画面内容(不是氛围)。

3、诗歌反映出作者当时的思想或心情。

4、诗歌体现思想内容所运用的表达技巧。

【答案提纲】

⑶诗歌开头“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山前珠翠绕”“ 殿里笙歌作”,描绘了中原昔日繁盛境况,而如今“荒烟外,许多城郭”“ 铁骑满郊畿,风尘恶”,一片狼烟,满目风尘;昔盛今衰的悲

慨中表达出对外敌人侵践踏大好河山的愤恨,对统治阶层奢侈误国的隐隐痛心;而结尾“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则表达了对抗击敌人收复失地的决心,“再续汉阳游,骑黄鹤”则是想象“提锐旅”“清河洛”之后再登黄鹤楼的舒畅心情

【古代诗歌鉴赏之复习建议】

1、加强诗歌鉴赏综合训练,注意题型的“高考标准化”,注意答题思路、步骤、要求标准化。

2、重视解题思路和步骤的训练,平时训练时要养成“按部就班”的习惯,一步一步地走,拒绝“越级”做题。举一反

三、熟能生巧、水到渠成。

如何指导学生进行古典诗词鉴赏 篇5

下面笔者就以下几方面谈谈如何培养初中生古典诗歌鉴赏能力, 希望大家批评指正。

一.感知文本, 培养学生的判读能力

对作品的鉴赏不能脱离文本, 只有对文本进行全面的感知和理解, 才能在鉴赏主体上得到正确的审美判断和审美愉悦。那么该如何正确感知文本呢?

1、知背景

《孟子·万章下》云:“诵其诗, 读其书, 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是尚友也。”由此可见, 要充分理解一首诗词, 和作者的诸多因素相关。任何一个作者都有自己的艺术风格和审美理想等, 掌握了诗人的生平和风格, 就可由此及彼地类推作者的其他作品。同时学生在鉴赏作品时也应该把作者及其作品放到其生活的时代背景上考查, 特别是放到当时的文化背景上考查, 才有可能领略到其诗歌艺术的奥秘。

例如:李清照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在教授此词时, 务必要使学生了解它的背景和作者写此词的生活处境、思想状态等情况。早年的李清照生活非常幸福, 她和赵明诚结婚后, 夫唱妇随, 志趣相投, 生活美满。偶尔, 在丈夫长时间出差在外时, 呤两句“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之类的闺音。可是, 命运偏偏捉弄人, 金人入侵, 国破家亡, 丧夫之痛, 故土难回, 把以前赏风弄月、衣食无忧的贵族少妇“流放”到了这江南的烟雨之中。在这样的背景下,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应运而生了。学生们只有了解此词的背景, 才能真实地了解词人思想感情。

2、知典故

运用典故是古典诗词中通用的一种手法, 可顺用, 也可反用。如果学生在鉴赏诗词时不能了解作者用典故的出处、含义和用意, 那就根本不能理解本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和体现的艺术特色。

例如: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引用了两个典故。其一, 借“闻笛赋”这个典故寄托了他对因参与政治改革而被害致死的老友的怀念。其二, 借“烂柯人”这个典故来比喻自己长期贬谪在外, 乍回京城, 仿佛有隔世之感。总之, 诗人借用典故暗示被贬时间之长, 表达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

二.感知文本, 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我们指导学生阅读古典诗歌, 正是希望他们通过诗人对瞬间事物、情感的把握, 将自己的情感经验, 与诗歌中的情感经验进行比较, 引起心灵的共鸣, 或以补充自己情感经验的不足, 使之转化为自己的情感内存, 体验到某种人生情绪的极致。

把握作品的意象, 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采用意象来表现自己的思想感情, 是古典诗歌中最常用的一种手法之一。作者一般通过意象来表达作品的意境。所以, 我们应该教导学生在分析诗歌时, 要抓住诗歌鉴赏活动中最主要的环节——意象。体会意境, 进入到诗人丰富和广阔的艺术空间, 亲身感受诗人对自然、对社会、对生命最真切的诉说, 近距离接近诗人最丰富、最真实、最细腻的情感, 享受最具人文关怀、人文精神的美趣。

南唐李煜的《相见欢》一词, 在该词中, 词人以多个意象的融汇, 构出离别之情的缠绵绯恻, 给人以独特的艺术感受。

“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 理还乱, 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此词为李煜归宋后所作。“西楼”, 此楼非以前皇宫里的楼, “人去楼空”, 昔日的前呼后拥, 早已风光不再;今天的孑然一身, 更是好不凄凉。此“楼”的意象渲染了寂寞的气氛。“月如钩”, 此时的“月”只有晦暗, 并处于深院中。孤人, 又见瘦月, 景残、事缺、国破、人别的伤感油然而生。“梧桐”意象, 渲染的是一种忧愁之感, 国破家亡, 怎不生愁感?解读本词时, 只有领悟这些意象, 才能理解作者当时的情感。

三.分析诗词的技巧, 领悟诗歌艺术的奥秘

在古诗词中, 作者常借助于各种艺术手段和多种修辞方法来显示诗词的艺术特色。在引导学生鉴赏时, 要提醒学生注意在文本中动静结合, 虚实结合, 借物抒情, 情景交融等多种表达方式的使用, 同时还要注意比喻、排比、对比等修辞方法的运用。只有在分析诗词的技巧上, 才能体会诗词的形象, 更好地分析诗词的意境, 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古典诗词鉴赏题问答模式例析 篇6

第一种模式——描绘画面情节情景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提问变体:诗中某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

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情景?

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 考查读者对诗歌内容层面的把握。所谓画面情景, 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 (即意象) 综合起来构建的图景。它包括景物、人物、情节 (如果有人物的活动) 三个方面。答题时因诗而异, 有的只有景物, 有的三者都有。

答题步骤: (1) 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 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 用散文化的语言翻译诗句。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 语言力求优美, 尽量使用四字句。

(2) 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 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 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绝句二首 (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图景?请简要分析。

答题示例: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 四野青绿, 江水映日, 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 泥融土湿, 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 日丽沙暖, 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 (步骤一) 。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 (步骤二) 。策略口诀:展开诗文细翻译, 景物情节不可弃。组合意象多联想, 四字短语显诗意。

第二种模式——把握思想感情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提问变体: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绪?

这首诗蕴含了怎样的情思?

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解答分析:这也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考查读者对诗歌主旨层面的把握。所谓主旨, 是指诗人寄托在物象 (即意象) 上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答题步骤: (1) 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 要联系内容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 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即在表述思想感情之前要对诗歌内容进行概括。 (2) 要牢记中国古代诗歌中物象 (即意象) 与思想感情两者之间固定的链接,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两者之间往往有固定的联系。而且中国古代诗歌按照内容及思想感情 (即题材) 的不同大致分成了若干类别。我们只要通过意象把握诗歌大致的情感基调, 然后对照题材类别就很容易找到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了。 (3) 根据不同的思想感情选择相应的句式表述。常用的句式有:通过描绘了……表现了……;通过记叙了……表达了……;通过……揭示了……;通过……揭露了……

鹧鸪天魏初

去岁今辰却到家, 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 两鬓秋霜细有华。

山接水, 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几时收拾田园了, 儿女团圞夜煮茶。

词的前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题示例:答:作者通过写去并了今岁不同的处境 (步骤一) , 表达 (步骤三) 了作者漂泊中深切的思亲 (步骤二) 之情。

策略口诀:思想感情没有巧, 意象引路定基调。题材类别要记牢, 找准句式往里套。

第三种模式——分析意境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解答分析:所谓意境, 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 (即意象) 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答题步骤: (1) 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2) 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3) 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将模式一及模式二的相关方法组合即可)

东坡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 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坡头路, 自爱铿然曳杖声。

第一句给全诗创设了怎能的境界?

答题示例:答:第一句描绘出一幅雨后东坡月夜图 (步骤一) , 营造了一种清明幽静的气氛 (步骤二) , 以映衬作者心灵明澈的精神境界 (步骤三) 。

第四种模式——分析技巧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 (或艺术手法, 或手法) 。

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作者在表达感情时运用了什么方法?

作者这样写用意何在?

解答分析:这一类型的题目是对诗歌表现手法层面的考查。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 要准确答题, 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表现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就是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 如“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托物言志, 如《墨梅》、《石灰吟》, 一般是咏物诗;托物寓理, 如“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一般是哲理诗。

答题步骤: (1) 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 结合诗句指出是什么地方哪些词句用了这种手法, 并具体阐释。 (3) 此手法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指出其表达效果 (突出了……;加强了……;使……入木三分;使……真实可感;使……如在眼前;使……淋漓尽致) 。

早行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 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 稻田深处草虫鸣。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答题示例:答:主要用了反衬手法 (步骤一) 。天未放亮, 星斗纵横, 分外明亮, 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 (步骤二) 。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 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 (步骤三) 。

策略口诀:手法诗句紧相连, 感情功效把手牵。突出强调和表现, 辞为心发永不变。

第五种模式——分析语言特色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

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 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是对诗歌语言层面的考查。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

答题步骤: (1) 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2) 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 点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春怨

打起黄莺儿, 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 不得到辽西。

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

答题示例:答: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 口语化 (步骤一) , “黄莺儿”是儿化音, 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莫教”“不得”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 (步骤二) 。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步骤三) 。

新课标下的古典诗歌鉴赏本体论 篇7

借用“评价标准”中的几个关键词, 换句话说, 诗歌鉴赏就是读者通过“想象和联想”, 对诗歌中的“形象和意境”进行个性化的“理解”和“感受”, 以兴起“感情的共鸣”的审美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形象和意境”是对象, “想象和联想”是方法, “理解和感受”是过程, “感情的共鸣”是结果。这几个关键词既是诗歌阅读教学的立足点, 也是诗歌鉴赏命题的控制点, 对课改后的诗歌鉴赏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试图通过探究中国古典诗歌的本体特质, 来探索适合“新课标”要求的教学形式, 探讨提高诗歌鉴赏命题有效性的几个原则。

饮水思源:中国古典诗歌的本体特质

诗歌鉴赏应该是基于诗歌本体特质的审美活动。所谓“饮水思源”, 就是要观照诗歌存在的三个逻辑过程———创作、主体和接受, 就是要运用传统诗论和现代文论来剖析古典诗歌的本体特质。

北朝齐梁时期的重要批评家钟嵘在《诗品序》中说:“气之动物, 物之感人, 故摇荡性情, 形诸舞咏。”由于四季冷暖 (“气”) 不同, 所以大自然中的各种景象和草木鸟兽的形态 (“物”) 也各有不同, 而人的内心也就随着外物的这些变化而生发出种种联想与想象, 从而引起写诗的感动。能引起写诗感动的外物有两类:一类是自然界的“物象”, 如陆机在《文赋》中说的“悲落叶于劲秋, 喜柔条于芳春”;一类是人事界的“事象”, 如钟嵘所说:“嘉会寄诗以亲, 离群托诗以怨。至于楚臣去境, 汉妾辞宫;或骨横朔野, 或魂逐飞蓬;或负戈外戍, 杀气雄边;塞客衣单, 孀闺泪尽;或士有解佩出朝, 一去忘返;女有扬蛾入宠, 再盼倾国。凡斯种种, 感荡心灵, 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这是诗歌的创作论, 主要关注“诗人为什么感动”的问题。

毛注是《诗经》的齐、鲁、韩、毛四家注本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注本, 其中《关雎》的序最长, 起着总论的作用, 所以叫做《大序》。《毛诗·大序》说:“诗者, 志之所之者。在心为志, 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言之不足故嗟叹之, 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 永歌之不足, 不知手之舞之, 足之蹈之也。”孔颖达在《左传正义》里也说:“在己为情, 情动为志, 情志一也。”可以说, 所谓“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就是诗人的“情志”在心中活动, 这种活动如果通过语言表达出来, 就形成了诗。这是诗歌的主体论, 主要关注“诗人注入了什么感情”的问题。

南宋诗论家严羽的《沧浪诗话》是谈诗的形式和艺术性的著作, 其《诗辨》一章中说:“盛唐诸人惟在兴趣, 羚羊挂角, 无迹可求。故其妙处, 透彻玲珑, 不可凑泊, 如空中之音, 相中之色, 水中之月, 镜中之象, 言有尽而意无穷。”接受美学和符号学有一个“显微结构”的概念, 是说评价一首诗的好坏关键要看诗歌中各种细微的质素传达出多少效果和功能。好的作品都蕴藏着很丰富的“潜能”, 潜藏着很多使读者产生联想的可能性。接受美学进一步认为, 一篇作品是不能由作者单独完成的, 只有读者通过阅读给它注入生命的力量, 它才成为一个美学欣赏的对象, 才有了意义和价值。周振甫在《论语译注·引言》里把“诗可以兴”的“兴”理解为“感发志意”。可以说, “兴”就是引起读者内心的兴起和感动, 是读者给作品注入生命的过程。这是诗歌的接受论, 主要关注“读者有怎样的感发”的问题。

概括的说, 我们鉴赏中国古典诗歌要把握它三个方面的本体特质:一是《诗品序》所说的引起写诗感动的外物是“物象”和“事象”;二是《毛诗·大序》所说的诗歌是“情动于中”的结果, 以抒“情”言“志”为主要内容;三是《沧浪诗话》所说的诗歌的无穷之“意”能引起读者内心的“感发”。换句话说, 鉴赏古典诗歌就是要搞清楚诗人为什么感动, 诗人注入了什么感情, 读者有怎样的感发。这是古典诗歌教学的根本, 也是诗歌鉴赏命题的核心。

追本溯源:古典诗歌教学的三点关注

诗歌课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 提升学生审美和探究能力的最有效的课程。在诗歌教学中, 对诗歌传达出的内容和感情的感受和感发是鉴赏诗歌的重心, 对引发诗人创作的形象和引起读者接受的形式的探究是鉴赏诗歌的途径。我认为, 古典诗歌这三个方面的本体特质就是诗歌鉴赏的“本”“源”。

李商隐的《锦瑟》是新旧各种版本的语文教材的必选篇目, 但是对该诗的解读却五花八门。这种理解的“多义性”也正是这一作品经久不衰的重要原因。下面, 将从古典诗歌的三个本体特质入手, 对《锦瑟》进行“非主流”的鉴赏。

一.关注“诗人为什么感动”

“锦瑟无端五十弦”, 诗人以“锦瑟”起兴。“锦瑟”给人的感受, 一是它装饰得非常漂亮, 是美好的事物;二是它是中国传统中“知音”的媒介, 能传达内心的情意。传说素女弹瑟发出的悲哀声音使听者泣不可止。“五十弦”所传达出的就是那最繁复、最悲哀、使人不能忍受的感情, 每一根弦发出的每一个声音都是对过去的“年华”的深沉追思。

李商隐这种幽微的情感不仅是通过形象来表现的, 诗歌的文字本身也是传达情感的重要媒介。“无端”, 无缘无故为什么要这样?锦瑟无法选择“一弦一柱”的悲声, 李商隐也无法选择他与生俱来的敏锐感受力, 这种感情也就无法回避, 这就带来了一种宿命般的深刻的悲哀。

二.关注“诗人注入了什么感情”

“庄生晓梦迷蝴蝶”, 当诗人梦为蝴蝶的时候, 是那么美丽、自由、快乐, 他完全耽溺在这种美好的感情之中。可是这种感情, 如同破晓时候的梦一样, 短暂易逝, 只留下短暂的幻影。

“望帝春心托杜鹃”, 人生一切美好的东西, 都是短暂的, 是无可奈何的。就是死去了, 也像望帝一样的多情, 一样的魂牵梦萦。那追求向往美好事物的心, 变成蝴蝶, 变成杜鹃, 都不会消失。

“沧海月明珠有泪”, 这么圆润、光洁的珍珠, 每一粒上面都带有晶莹的泪点。“蓝田日暖玉生烟”, 陕西的蓝田山据说是产美玉的, 当暖日晴明的时候, 山上总是有一层迷蒙的烟霭。李商隐把最美丽的东西和最悲哀的感情结合在了一起。无论何时何地, 没有一个地方能够得到完美的东西, 美好的东西永远是和悲哀和失落结合在一起的。

《锦瑟》列举的四个景象都是李商隐对自己“年华”的回忆。诗人说, 这些触动我心弦的情事可是要等到今天成为回忆的时候才使我怅惘哀伤吗?不是, 在当时我就已经怅惘哀伤了。

三.关注“读者有怎样的感发”

一首诗中的形象、语言和结构都可以给读者直接的感发。可是, 有很多传统的读者认为只说感受是不够的, 一定要用理性去说明。于是, 对于《锦瑟》主题的解读有很多种说法:有人认为这是一首悼亡诗, 怀念他死去的妻子;有人解说这首诗说的是党争, 李德裕被贬死在崖州 (“沧海”) ;有人说这首诗写的是李商隐和幕府主人家一个女子的爱情故事;有人认为李商隐是在感慨自己仕途不遇。

其实, 给《锦瑟》一个狭隘地理性说明只能局限了读者的感受空间。李商隐的这首《锦瑟》和他的很多《无题》一样, 表现的正是他内心深处潜在的意识和感情的活动, 很难用显意识明确地表达。

《锦瑟》虽然在理性上难以说明, 但是在感性上可以探寻到诗里面的情感的本质。李商隐的诗所表现的一个基本情调就是怅惘哀伤。“怅惘”就是若有所思又若有所寻的一种感情:也许你曾经有过, 现在找不到了;或者你想追寻, 但一直没有追寻到。这种执着却不可得的追求和向往, 这种即使得到了也无法保全的、永远的失落, 这种在追寻和哀悼之间的怅惘, 就是我们要体悟的最深沉的感发。

正本清源:诗歌鉴赏命题的审美观照

高考是教学的指挥棒, 它既是教学的终点, 从某种意义上说又是教学的起点。因此, 诗歌鉴赏命题就应遵循诗歌的审美规律, 观照诗歌的本体特质, 正本清源。

细数2008年高考各地诗歌鉴赏题, 从体裁上看, 18套试卷20首诗歌中, 宋诗8首, 唐诗5首, 宋词3首, 元散曲2首, 金诗1首, 清诗1首。仅看其中的几首近体诗, 宋诗多于唐诗就未能体现文学史的特点。宋诗之中诚然也有佳作, 但已少有“魏晋风骨”“盛唐气象”等近体诗的典型风格。“唐诗过后是宋词”, 话虽简单, 却蕴涵着文学样式发展演进的必然规律。不按常规命题, 会让学生不注意归纳诗歌的体系和流变, 知识缺乏系统性, 学生缺乏整体观念。

从作者来看, 考生熟悉的诗人有李白、杜甫、王维等9位, 不熟悉的有10位。命题人的用心也可谓良苦, 为了防止师生押题, 就去选择“一流作家的二三流作品或二流作家的一流作品”。于是, 试题中的很多作家和作品没有引起历代诗评家的关注, 却深受命题人青睐。试题选用的某些作品因缺乏审美价值而难以激发学生的审美感受。其实, 哪怕我们找一些耳熟能详的诗歌, 用恰当的形式或角度来命题, 也可以避免“宿构”, 考出学生的水平。

从知识点的分布来看, 除文学常识、风格、形象、意境外, 近年来主要考查炼字 (语言) 、情感、内容和手法四大方面。一首好诗的产生最需要的是诗人的才情和感悟, 是一种自然的感发。命题人忽视作者和读者对形象和情感的感受, 就不能深入诗歌的感情内核, 鉴赏诗歌成了单纯的解构, 而不是深层的审美。语言和结构只是诗人抒情言志的途径, 过于重视形式就是本末倒置。观照古典诗歌的本体特质, 就应把形象、主题和感情作为基本考点, 而把对语言和结构 (包含手法) 的考查作为解读以上三点的途径。

诗歌鉴赏的选材和命题, 我们最好选择能反映诗体演变进程的代表作家, 选取能反映诗人典型风格的代表作品, 命制能引起读者审美感发的开放式题目。

巧用意象鉴赏古典诗词 篇8

【关键词】意象;个性特征

古诗词鉴赏作为高考语文试题中的重大板塊,对高考语文成绩的影响颇大,再者说来,诗词像不像诗词,有无诗意,主要看意象;诗美不美,有无意蕴,主要则看意境。由诗意到诗美,实际上就是由意象到意境的挖掘过程。离开了意象,就无以谈意境。因此,在诗词中,起点是意象,终点是意境。那么掌握鉴赏古典诗词中的意象,是提高学生对古诗词鉴赏能力、提高语文成绩的重要环节,以下是对这两方面粗浅的认识。

一、认识意象

刘勰《文心雕龙·神思》说:“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呐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神用象通,情变所孕。物以貌求,心以理应”。用我们的话说就是,意象之象,既出于感情,与作者心志情感相包容,又以形象外貌的具体形式出现于文学作品中。意象就是(物)象与(情)意的组合。即诗中的形象,它不仅包含人物形象,也包括诗中所写的景和物,还包含了作者的情思。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所以“意象”,强调的是人的主观意识与客体物象的相互交融,意象不单纯是物象,而是经过人的主观意识加工处理后形成的自然物象。有什么意就会选择什么象。所以诗人对意象的选取与描绘,正是作者主观情感的流露。意象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意旨,寄托着复杂的情感,暗示着深刻的哲理,承载着诗人强烈的主观色彩,其客观之“象”与主观之“意”共同构成了富于美感的形象。我们理解诗歌形象,总是从感受意象开始,捕捉“意”、“象”的能力是诗歌鉴赏中居于核心地位的艺术感受能力我国古典诗歌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很多典型的意象,并赋予了它们一些固定意义,如赋予“松”坚韧挺拔的性格,赋予“竹”刚正有节的情操,赋予“梅”傲霜斗雪的风骨等等。如果我们了解熟悉了这些意象的一定意义,就会较为准确地鉴赏古体诗词。意象是诗歌理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意”即欣赏者的心意、情志;“象”即形象、物象。意象即审美主体眼中的形象或心中的物象,是主体与客体的统一,有形与无形的统一。

二、意象的传统色彩积淀

诗歌中常用一种反复出现的意象来表达特定的情趣和意味,它代表了民族和人类共同的情感体验,因而,这些意象有较为固定的意义。如“梅”是“孤独”、“寂寞”、“孤芳自赏”、“高洁伟岸”的代名词;“蝉”是“惜时光”、“痛别离”、“苦远游”、“感身世”的同义语。 “鸟”的意象往往和男女恋情及婚嫁有关。日落、夕阳、秋天、流水等意象往往代表生命的短暂,时光的流逝等。月能思乡,星可传恨,水喻愁多;松喻坚贞,荷、兰喻高洁,菊喻隐逸,竹多劲健;松傲雪斗霜、有凌云之志,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桃花象征美人,杨花多有离散、漂泊之意;柳有柔情之意,又显轻薄,更表惜别怀远之意,鸿鹄、骏马、大鹏喻志向远大的人,鸾鸟、凤凰喻忠诚的贤士,花落为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杜鹃鸟是凄凉、哀伤的象征,表达归家之念,鹧鸪、寒蝉能引起人的离愁别绪、羁旅伤感,鸿雁借指书信,也表思乡之情;夕阳、西风、残照既表示个人沉浮的身世命运,又代表历史的沧桑变化,秋风往往表思归之意,贾生、屈原多指怀才不遇之人,陶朱多指富商;琴瑟喻夫妇感情和谐。而古迹则是怀旧,明志,对国家昔盛今衰、衰败萧条的代名词。破晓喻初现希望,深夜传愁思,天地反衬人类的渺小、人生的短暂、心胸的广阔、情感的孤独。

三、意象的个体特征

读诗就是对诗歌意象的品味和感悟,而对诗歌意象的解读也是对诗人灵魂的叩问,它应该成为我们读诗的一个重要目的。那么鉴赏古诗词就不能只停留在意象的传统积淀范围内,还应与诗人的生平,思想形成强有力的联系,才能领会诗人的情感、把握所要传达的意境。另外诗歌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这和诗人要表达的感情有关,也和诗人的风格有关。同一个意象,不同的诗人也会寄寓不同的情感,具有不同的含义,要注意结合诗人、诗句辨析。

如南唐后主李煜,由于他身世起落沉浮,飘零苟活,心中悲愁,难以排解。李煜词中不难看出,意象的含义虽然有其共同性,但也有着与众不同的个体性特征,所以在理解意象的传统积淀意义后还应考虑个体特征。一般的,表达技巧包含表达方式、写作手法和修辞三个方面。

四、小试牛刀

鉴赏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首先本诗中的意象有玉笛、春风、折柳 故园。而折柳这一意象的传统沉淀为隐晦离愁、或暗示思乡之情。玉笛、春风、故园等意象也都传达出了万千游子耳闻笛声、心盛相思、遥想折柳送别之意。游子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所以这道题的解答也就很清晰了。

中国古典家具鉴赏 篇9

1、欣赏首句“饮”的作用。

送别 王维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明确:第一句“下马饮君酒”的“饮”字应理解成使动,君准备行走,邀请君下马喝酒,然后才发生了那番对话。

2、欣赏颔联中的“咽”和“冷”。

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明确:“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中的“咽”和“冷”,历代被誉为炼字典范,均是使动用法。而上联还是倒装句式,应调整成“危石咽泉声”,意思是高大的石头,使泉水发出呜咽的声音。

事物来说理,即说理诗。如“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蝉》虞世南)

3、读诗答题。

蝶恋花 【宋】柳 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1、上片写登高望远,离愁油然而生,试从“景”与“情”的关系进行分析。

2、历来评家认为,这首词的点睛之笔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这两句表达了哪些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答1:“危楼”,暗示抒情主人公立足既高,游目必远。“伫倚”,则见出主人公凭栏之久与怀想之深。“伫倚”的结果却是“春愁”,即怀远盼归之离愁,不说“春愁”潜滋暗长于心田,反说它从遥远的天际生出,“草色烟光”之景却与“无言谁会”之情结为一体,徒自凭栏、希望成空。答2:(1)从“不悔”入手结合全词分析坚贞(执着、挚诚等),意合即可;

(2)从 “憔悴”入手,扣“春愁”分析“愁绪”(思归、思念等),意合即可。

4、读诗答题。

谢亭送别

许 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1、这首诗的前两句与后两句描写的是否同一时间的事?作者这样处理,表达了什么感情?

2、诗中两处描写自然景物,其作用有什么不同?

【参考答案】

答1:不是同一时间,中间有一段较长的时间间隔。作者这样处理是为了强化送别的感伤,酒醒以后,才意识到朋友已经离得很远,倍感凄凉孤寂。

答2:前者描写红叶青山的美景是乐景衬哀情,反面衬托对朋友的留恋之情,后者描写满天风雨是正面衬托黯然神伤的离别之情。

5、读诗答题。

凉州词(其一)

张籍

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注:碛(qì)沙漠。练,白绢,丝织品的一种。(1)“无数铃声遥过碛”句表现了怎样的边塞景象?

(2)本诗运用衬托对比和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答案提示:长长的驼队行进在广袤的沙漠上。

(2)答案提示:远与近、高与低、动与静、抑与扬的衬托对比。前三句写实,后一句是想象。

6、读诗答题。

新晴野望

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注:尘垢:尘埃。

(1)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

(2)尾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参考答案】

(1)答:分别是“明”和“出”,充分显示出雨后的“新晴”,诗人极目“野望”所见的景色:田野外河水上涨,在阳光照射下“白水”波光鄰鄰,比平时更加明亮夺目;雨水冲洗后的群山,在太阳照耀下“碧峰”秀出,更加富有层次

(2)答:尾联写了农忙时节,农人全家在农田里忙于耕作的景象。这样写的好处是:再一次突出表现“新晴”这一诗题,因为“新晴”人才能看到农人们“倾家事南亩”的景象。给前面所绘的一幅表态画面平添无限生机,使整修画面活了起来。

7、读诗答题。

汴河曲

李益

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杀人。

汴河怀古

皮日休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教多。

阅读上面两首诗,说说两诗在内容和表达技法上的异同。

【参考答案】

答:两首诗都是咏史诗。《汴河曲》借咏史来抒发昔盛今衰之情,通过古今对比的景物描写,曾经“无限春”,而今“已成尘”,满堤的杨柳让回顾昔日繁盛的行人满腹愁绪。《汴河怀古》借咏史直抒胸臆地表达自己对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与众不同的见解。诗歌以议论起笔,从通常所说“隋亡为此河”说开,认为如果排除隋炀帝南巡的奢华行为,单就开通大运河而言,他的功劳不次于治水的大禹。

8、读诗答题。

鹧鸪天〃桂花

【宋】李清照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这是一首典型的咏物词,试分析词中是如何刻画桂花的形象特征并表达作者的志向的?

【参考答案】提示:

1、首句形神兼备地直接描绘出桂花的独特风韵:外表并不艳丽,但体性温柔、香留天地;第二句作者直接议论,强调内在美比外在美更为重要,突出桂花色淡香浓、迹远品高,冠绝群花;下片先借梅和菊来侧面烘托桂花“冠中秋”;然后借对先贤屈原遍赞群花、唯独没提及桂花的抱怨,更突出了作者对桂花的珍爱。经过层层议论,“情疏迹远”但品格高洁的桂花形象就鲜明而突出了。

2、作者借咏颂桂花来表现自己对这种“情疏迹远”但香浓品高的品格的真爱和赏识,这也是作者对这种独特高尚的理想人格的追求。

9、读诗答题。

柳梢青〃春感

刘辰翁

铁马蒙毡,银花洒泪,春入愁城。

笛里番腔,街头戏鼓,不是歌声。

那堪独坐青灯,想故国、高台月明。辇下风光,山中岁月,海上心情。

【注】这首词是南宋沦亡之后,作者隐居山林所作。

这是一首亡国的悲歌。作者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春感”的?

【参考答案】

提示:

1、以虚写实:上片写对故都凄凉情景的想象,下片回顾故国情景。

2、今昔对照:上下片的情景对比;

3、化用与用典。“春感”:对南宋故国表达深沉的怀念,对元统治者表示切齿的痛恨,抒发了亡国的深哀巨痛。

10、读诗答题。

南园十三首(其五)

李贺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凌烟阁:在长安,唐太宗贞观十七年在阁上画开国功臣二十四人。*若个:哪一个

表达主旨:

表达技巧: 明确:

表达主旨:投笔从戎、矢志报国的决心和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愤慨。

表达技巧:反衬,直抒胸臆。

11、读诗答题。

定**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用轻松地生活小事为题材来表现严肃的人生主题,是苏轼词的一大特色。细读这首词,说说其中包含的人生哲理。

【参考答案】

提示:这首词写眼前之景,寄寓心中之事。从习以为常的生活小事中生发出明睿深刻的人生哲理:即对待人生要有旷达的襟怀,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也要乐观自信,不能沮丧沉沦。这也体现了作者藐视祸患、达观自信的胸襟。

12、读诗答题。

山居即事

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1)简析“遍”字在颔联中的表达效果。

(2)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

【参考答案】(1)“遍”字表现松茂鹤多,“稀”字表现来访者少,两者对照写出山居环境的幽静。(2)写出了夕阳西下,炊烟升起,嫩竹荷花清新可爱,人们采菱而归的景象。表现出作者悠然闲适的心情。

13、读诗答题。

南柯子 王炎

山冥去阴重,天寒雨意浓。

数枝幽艳湿啼红。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

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

人间辛苦是三农①。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

[注]①三农:指春耕、夏耘、秋收。

(1)上阙中“数枝幽艳湿啼红”一句展现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作者写这句是为惜春伤怀吗?为什么?

(2)试分析下阙的内容,以及作者在词中所抒发的思相感情。

【参考答案】

(1)答案:一幅几枝鲜花的花瓣上沾着水珠楚楚堪怜的画面。不是为惜春伤怀。从两方面可以看出:一作者紧接着“数枝”句说:“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二在乌云密布、寒雨将至时,作者更关心的是“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

(2)答案:描写了农民不避风雨、辛勤劳作的生活,发出了“人间辛苦是三农”的感叹,表达了农民盼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心情。

14、读诗答题。

绝句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①这首诗表现出春天怎样的特征?

②写出这首诗的艺术手法。

【参考答案】

①答:写出初春时节自然界一派生机、欣欣向荣的景象。

②提示:一二句视觉与嗅觉相结合。三四句动态与静态相结合。

15、读诗答题。

江间作四首(其三)

潘大临

西山通虎穴,赤壁隐龙宫。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沙明拳宿鹭,天阔退飞鸿。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评价鉴赏:

⑴“拳”和“退”用“拳”字形象地表现出鹭鸟在沙滩上栖息时的神态。用“退”字别致、生动地表现出鸿鸟在天空中飞行的状态。这样写构成了作者江边所见的一幅静动结合的画面。

(1)陈述对象或态度:是“拳”和“退”(2)解释含义:“拳”是“蜷缩”的意思,这里是栖息意; “退”是“越飞越远”的意思。

(3)描述景象:鹭鸟在沙滩上蜷缩着栖息,鸿鸟在天空中越飞越远(4)指出用法:形象别致生动而又准确的动词

(5)点明作用:这样写构成了作者江边所见的一幅静动结合的画面。

16、读诗答题。

次石湖书扇韵①

姜夔②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

②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

(1)这首诗描绘了一副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

(2)有人说,诗的后两句歌颂了范成大的品格,第三句中的“人”是指趋炎附势的人。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说明。

【答题思路与步骤】

①抓住诗歌中的主要意象(形象):小桥、流水、村庄、绿岸、浮萍、荷花、人家、庭院等。

②描绘诗歌展现的图景画面。诗歌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画面: 山环水绕,溪桥横跃,曲水弯流,楼阁隐约,浮萍漂碧,藕花飘香。③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清幽恬静。④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闲适自得。

【答案提纲】

诗歌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清幽恬静的画面。写了小桥、流水、村庄、绿岸、浮萍、荷花、人家、庭院等景物。表现了作者闲适自得的雅致情怀。

(描绘了一幅山环水绕,村阁隐然,浮萍泛绿,藕花飘香的恬静优雅的隐居风光图。分别写了溪桥横跃,曲水弯流,楼阁隐约,浮萍漂碧,藕花飘香。从视觉与嗅觉等角度渲染出闲适雅寂的石湖风景。)17、1: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2005年全国卷III)

雨后池上

刘攽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1)简析这首诗是如何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的。

(2)试从“动”和“静”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答题思路(1)】

①判断并指出诗歌中的表达技巧。运用了比喻和衬托的修辞手法来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

②具体分析运用了该表达技巧的诗句。以“淡磨明镜” 来比喻“平静的水面”,水面如同轻轻磨过的明镜一样,倒映出池塘边的房檐和楹柱;以“垂杨舞”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来反衬“东风忽起”之前的水面的平静。

③分析该表达技巧运用的效果。题目不作要求,可略。

【答题思路(2)】

①判断并指出诗歌中的表达技巧。本诗从“动静结合”的的角度刻画了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

②具体分析运用了该表达技巧的诗句。一、二两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静态。

三、四两句用“忽起”、“垂杨舞”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表现了雨后池上的一种动态之美。③分析该表达技巧运用的效果。全诗既写了静态,又写了动态,以静显动,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

【答案提纲】

(1)运用了比喻和衬托的修辞手法来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以“淡磨明镜” 来比喻“平静的水面”,水面如同轻轻磨过的明镜一样,倒映出池塘边的房檐和楹柱;以“垂杨舞”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来反衬“东风忽起”之前的水面的平静。(2)

一、二两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静态。

三、四两句用“忽起”、“垂杨舞”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表现了雨后池上的一种动态之美。诗既写出了静态,又写出了动态,以静显动,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

18、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满江红

登黄鹤楼有感

岳飞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注] 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

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

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注】万岁山、蓬壶殿:指宋徽宗时构筑的土山苑囿、亭台宫殿。

词的开头写作者登黄鹤楼遥望中原,结尾说“再续汉阳游,骑黄鹤”,反映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何变化?

【答案提纲】

中国古典家具鉴赏 篇10

清代学者章学诚在《文史通义·文德》中也说: “不知古人之世,不可妄论古人之辞也。知其世矣,不知古人之身处,亦不可遽论其文也。”他在这里把“知人”和“论世”分别来看,就是要弄清楚作者的生平遭遇和他所处的生活环境。因此,通过后人对“知人论世”说的不断改良,使它逐渐成为鉴赏古典文学作品的重要方法之一。

“知人论世”在古典文学鉴赏中的作用归纳起来主要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通过对作者的身世、背景、人生阅历等相关的了解,可以使读者更加深刻的体会到作品中作者所流露出的思想感情。

家世对古人的性格与作品的风格影响极大,而人生阅历可使作者原有的风格或得以延续,或因仕途坎坷、家门变故而产生重大改变。所以在鉴赏文学作品时,作者的身世背景以及人生阅历都是不能忽视的重要环节。例如词人秦观的一生怀才不遇,仕途坎坷,还屡次遭到奸佞的迫害。再加上他生性优柔,多情而纤细,后期又信奉儒道思想,使他的词风凄婉哀伤。清代周济评之曰“将身世之感,并打入艳情,又是一法。”秦观仕途坎坷,几次科考都不中,这一时期他作的《满庭芳》开片就给人以离愁之感,“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既写景,又写情。秦观咏叹自己的身世,感叹自己屡试不第,一事无成。这里如不知其当时作者写作的背景,自然无法体会词人词中感慨身世命运的哀戚之情。秦观创作的词往往把自己的身世之感也融在里面,因而他的词别有一番滋味。“离恨恰如芳草,更行更远还生”,“可惜一枝如画为谁开”,“好梦随春远,从前事不堪思想”等句,皆不露痕迹地表现出作者对自己怀才不遇、仕途无望的慨叹。秦观的词多为借景抒情,常常把身世之感也融入词句中。因此只有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和生活经历,用“知人论世”的方法仔细体会作者创作时的真实心境,才能与作者的写作初衷与写作情感相吻合。

第二,把握作者创作的时代背景,更有助于了解作品更深层次的文化底蕴。

《文心雕龙·时序》中所说: “歌谣文理,与世推移。”要想真正了解作品的内容意蕴,就一定不能与作者的创作背景相剥离。

有些古典文学作品刚看起来比较艰涩难懂,如辛弃疾的《摸鱼儿》,刚看起来可能使读者感到迷惑难懂,但当读者了解当时的写作背景,知道辛弃疾在南归十七年中所遭受到的来自投降派的敌对与排挤的艰难处境,就会对这首词中所蕴藏的象征意义了然于胸了。正如王国维所说: “是故由其世以知其人,由其人以逆其志,则古诗虽有不能解者寡矣。”

于谦的《石灰吟》对石灰的性能特点进行描写,但这首诗的侧重点不在于咏物,表达出的思想内蕴也不只是在赞颂石灰。“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恰恰是借石灰的特点来表明作者自身的清白。作者于谦一生为官刚直清正,在“土木之役”中为国家建功卓著却被奸佞小人诬陷,遭受迫害致死,成为千古冤案。诗中的石灰甘愿“粉身碎骨”也要留“清白”在人间正是作者自己真实心境的写照,他的洁傲精神让人肃然起敬,也不禁让人哀叹他的悲凉命运。

第三,可以使读者更加全面地了解作者。

整个世界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而人是时代的产物。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也会随之而改变。要想更加全面地去了解作者,就要学会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去了解处于时代变迁中的人。例如,李清照就是在生活中经历了重大变故以后,其作品的风格与内容发生了巨大改变。早期的李清照生活安逸舒适,婚姻也很美满,所以其词作多为抒写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而其生活后期,遭遇的巨大不幸使得她的作品风格与早期大相径庭。随之生活环境的变化,其性情也发生了改变。所以在其后期的词作中,人们常常可以感受到她凄凉悲苦的心境。这正是因为生活中的巨变而使她的词作风格也随之改变。所以,我们要想认知一个更加全面的作者,就要对她不同时期的遭遇有所了解,这样也能更加深刻的体会作者当时作词时的心境,体会其词作中的不同意境。

第四,结合作者的思想感情,尽可能地理解作者写作的真正意愿,也可以纠正前人在赏析中的偏差。

如词人温庭筠的《菩萨蛮》中描写了一个雍容华贵的女子清晨梳洗打扮的情景,描写出她独自一人悲凉、惆怅的心情。但清人张惠言在《词选》中说此词“感士不遇也”,最后二句有《离骚》“退将修吾初服”之意。按照他的说法,这首词是运用了与《离骚》相近的比兴与象征的手法。但是,考察这位花间派鼻祖的生平,我们便可以知道他是一个怀才不遇、潦倒困苦的文人。他没有屈原的身世,也没有屈原洁傲的情操,所以他的词作中也无法寄托出屈原《离骚》中对国家深沉的情感。

中国古典家具鉴赏 篇11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典诗歌所蕴含的情感与哲思,我们常常借用人们一贯的做法———诵读的方法,这种做法把诵读的过程笼统地归结为欣赏的过程,自然有它的合理之处,反复地诵读就会让读者理所当然地进入诗人预设的情境中,进而深入体会蕴含在诗歌中的情感内核。这种做法延续了很长时间,为广大鉴赏者所广泛接受,自有它的合理之处。但当我们反思这种鉴赏方法的时候,也不难发现其在思维上的不连贯之处,那就是读者是怎样进入作者创设的情景之中的。很显然,鉴赏不能只满足于形式,更要深入鉴赏者的心理之中,我们实际上是在借助诵读这一鉴赏形式而达到心理共鸣的目的,而这之中就必须借助想象的辅助,由此我们可以为鉴赏理出一条清晰的线索:诵读→想象→情境再现→身临其境→产生心理的共鸣。在这一鉴赏过程中,可以看出想象是诗歌鉴赏必不可少的桥梁,是让诗歌产生情境再现的一种必不可少的途径。那么,鉴赏的过程又是如何让读者进行想象的呢?我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归纳出以下几种常用的想象方法,兹将其列出,以供同仁参考。

一、情节再现想象法(时间想象法)

既然诗歌相对于其它文体而言最缺乏情节,也就是说诗歌虽以情感见长,但不以情节的叙述见长(个别的叙事长诗除外)。但这并是说古典诗歌是没有情节的,古典诗歌的情节大多被古典诗歌跳跃性的情节叙述方式给抽象化和片段化。而情节特别是详细的情节又是感受情感的基本条件,因而我们在进行古典诗歌鉴赏的时候,首先并不是情感投入地去诵读,而是基于字面意义的理解,进而通过想象把古典诗歌的情节的来龙去脉尽可能多地丰满起来,也许我们想象得越全面,对其中的情感体会就越深刻。现以一首诗歌为例来作简单分析。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一般鉴赏者都认为该诗第一联是对去武侯祠的路途上的见闻的叙写,而第二联则是对武侯祠附近环境的刻画。实则没有如此简单,我们在仔细品味的时候,发现诗歌第一句话是问句,由此就引导学生思考,诗歌一开始为何用一问句,学生在反复试探揣摩设想之后得出一个结论:诗歌第一句确实为问句。这问句到底又是问谁呢?问诗人还是问路人?学生很快判断出是诗人在问路人。那么为什么不用陈述的方式而是用了问句的形式呢?学生很快就设想出一个情景:某一天,诗人从成都城里出发去寻访他仰慕已久的诸葛武侯祠,也许诗人早有耳闻,但确切地址并不知晓,因而沿路询问,问一人,人家告诉他不知道,接着问第二人,人家还是不知道,不知问了多少人,最终有人手指着城外一片松柏掩映、阴森可怖的地方,告诉他那里大概就是武侯祠的所在吧。经过这样一个情节再现的推理想象过程,学生就很容易体会到诗人对武侯祠的那种强烈的向往之情和对诸葛亮的深深的仰慕之情。

二、画面再现想象法(空间想象法)

有时古典诗歌所着力描绘的是一幅静态或动态的画面,我们若想深入鉴赏诗歌,就必须深入此情此境在时间空间上的实际情形,从多个情感主题的角度、视野、情感去丰满当时画面的真实情形,让其真实再现,进而就能很容易地借助这一复合空间的立体画面去身临其境地体会诗人的情感律动。下面以李白的一首绝句为例加以简单赘述。

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表面看为一首送别诗,但要深入感受其中的情感,我们必须先引导学生去联想想象这首诗歌所描绘的画境中的每一个细节,使当时的情形真实地再现,方能真正理解其中的情味。对这首诗的赏析学生容易只作一种情形的预设,即送别者眼前所呈现出的一幅图景,我们可以选取一幅送别的图画帮助学生探索,甚或可以作出进一步的引导想象———一叶孤舟顺着滚滚东去的江水缓缓远去,由大而小,由小而微,进而消失在诗人的视野之外,诗人的面前只剩下那依旧滚滚东逝的澎湃的江水。实际上这只能是赏析的起点,诗人呢?他难道停止了思想?那么他又在想什么?事实上是在引导学生欣赏周围画境的同时,我们还要注意诗人这一情感主体,由此就可以很容易地引导学生近一步想象当时的画面,这画面中又多了个诗人形象:友人即将远去,李白将其送至江边,友人乘舟渐行渐远,诗人极尽目力目送友人,最终友人还是消失在他的视线之外,诗人并未归去,而是久久伫立江头,远望着那滚滚东逝的江水。此时诗人心头那种由依恋到失落的情感不言自明,那种人生中由热闹到热闹之后如东逝之江水一样难以平静的心理也自然呈现了出来。由此看来,只有从多层空间去想象才能真切再现这首诗立体的画境,进而真切感受诗人丰富复杂的情感。

鉴赏古典诗词要走好“五步” 篇12

古典诗词鉴赏能力,可分为三个层级:感知、感触;鉴赏、评价;总结、表述。而这三个能力层级的培养,应贯穿于鉴赏诗词的四个步骤中。

一、初步感知,筛选意象

“一切景语即情语”,情景交融是诗人常用的表现手法之一。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现出主观感情形象,意中之象即“意象”。读诗先观意象,即可初步明确诗歌的抒情指向。

二、咬文嚼字,推敲品味

名家之作大都可称得上是文不加点,不刊之论,有时是“不著一字”而“尽得风流”。我们在鉴赏时,可以让学生运用“替换法”进行比较,有助于他们理解难词新句,同时也能够领会词语运用的准确巧妙。就如教学《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赤壁之景的诗句:“乱石穿(崩)空,惊涛拍(裂)岸,卷起千堆雪(层浪)。”笔者问学生:“若改为后者岂不更有气势?”经过一番研讨,学生认为从豪放词风格而言,似乎可行,但“崩空”“裂岸”给人以惨烈之感,与后文“江山如画”之语境极不协调。

因为中国的字义、词义变化很大,往往一词多解。例如,长安原是汉、唐的京城,可是在旧体诗中常把长安泛指京城,不论在哪个朝代,这还容易理解,如,把京城称“日边”“日下”,就难懂了。又如酒,李白诗中叫“中圣”,杜甫诗中叫“竹叶”,李贺诗中叫“琥珀”。

另外,中国古典诗词讲究比喻,其中明喻、暗喻比较容易看懂,借喻则难懂,弄通它需要具备有关的知识,例如,苏轼的《雪》:“冻合玉楼起寒栗,光摇银海眩生花。”以“玉楼”代肩;以“银海”代目。在读诗词时,这些都得好好琢磨。但有时读诗词,对字义、词义的理解,不能太较真——死抠字眼儿,需要联系诗词诸要素来“望文生义”,观其大略。

三、虚实相生,身临其境

意境由意象构成,意象包括在意境之中。意象的选择只是第一步,是诗的基础;组合意象创造出“意与境谐”的诗的艺术境界才是目的。意境具有虚实相生、意与境谐、深邃幽远的审美特征。学习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在思想感情上受到熏陶。

四、推知主旨,领悟感情

“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这句话准确地表明,诗歌是传达诗人情感和志向的一种文学样式,其本质就是抒情。近年来,诗词“情感”类试题越来越多地出现在高考试题中,如,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诗歌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诗歌的主题(主旨)是什么?

戴叔伦的《苏溪亭》:“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此诗要表达什么主旨呢?我们先从意象入手,“草漫漫”“春事晚”点明暮春时节,自然容易引起人们伤春之情、离愁别绪;“燕子不归”,隐喻游子不归,加之“一汀烟雨”“杏花寒”等意象,渲染无限怅惘、不尽哀愁的意境,从而推知本诗的主旨是抒发倚阑之人的相思之苦、离别之恨。

五、艺术手法,学会表达

诗词常见的表现手法除了修辞手法之外,还有用典、起兴、虚实结合、联想、想象、烘托、动静结合、正侧结合、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等。教师一方面要让学生理解这些专业术语,另一方面还需记忆、积累、灵活运用这些名词术语。如:卒章显志、画龙点睛、直抒胸臆、托物言志、象征、以小见大、开门见山、寄寓、寄托、衬托、烘托、渲染、侧面描写、对比、起兴、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借景抒情、以景衬情、融情入景、一切景语皆情语等。

(作者单位 山西省襄汾县襄汾实验高中)

上一篇:和谐寝室下一篇:泰国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