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中国古典舞身韵课程训练技巧分析与研究

2022-10-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国古典舞并非是新兴起的舞种, 而是我国千年文化的传承与延续, 其一直在我国舞蹈与乐曲中发展。比如商周的礼乐、汉魏的舞戏等, 这些皆具备文化特性, 都蕴含了当时经济、政治的性质。从流传的层面看, 中国古典舞为我国乐舞形式之一, 能够同芭蕾以及现代舞相媲美, 为我国初始舞种, 因此需给予其高度重视, 保证我国文化继续传承与弘扬。

一、高校中国古典舞身韵课程训练要点分析

“身韵”由身法和韵律两方面构成。身法为外部技能范畴, 韵律则是艺术神采, 其二者相互渗透、有机结合, 能够充分展现中国古典舞的魅力与风貌。通俗的讲, “身韵”即内外统一、身心并用以及形神具兼, 这是我国古典舞不可或缺的标志, 为我国古典舞的精髓所在。身韵所具备的风格源尽管很明显, 但其已经不能用戏曲舞蹈冠名, 因其从戏到舞的蜕变差不多已完成。其已脱离了原戏曲舞蹈对角色的转换, 但不管怎么转变都离不开根本, 所谓万变不离其宗[1]。

我国古典舞之所以具备较强的艺术魅力与审美价值, 主要因为“形、神、劲、律”之间的高度融合, 其还是我国古典舞主要表现手段。“形、神、劲、律”属于身韵动作的基本要素, 充分概括了身韵涵义。形是指外部动作, 其中包含姿态与动作衔接的运动路径。神是指心意与身韵, 主要起支配主导作用的方面。劲指的就是力, 其中包含长短、轻重、缓急等关系间的艺术处理。所谓律指的是动作的运动规律。“形、神、劲、律”这四个动作要素间的关系, 是通过律和劲实现的内外统一与神形具备。它主要遵循的规律为“心与意合、意与气合”, 这皆是总结与凝练。而这些元素性动作与文字协调与统一, 构成了极具特色的舞蹈理论。

二、提升高校中国古典舞身韵课程训练效率的有效措施

1) 加强素质训练。我国古典舞身韵教学大都从训练层面入手建构, 要同时素质训练、形体训练、表现力训练以及技巧训练等任务。因此说, 对于学生训练而言, 解决学生软开度、耐力、重心以及韧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对人体日常运动研究表明, 运动幅度、重心掌握、韧带柔韧性等方面达到标准要求, 其对应的训练效果能够达到最佳。例如, 前旁搬腿需要达到180度, 并且保证动力腿与主力腿皆要直膝, 还需确保主力脚的半脚尖高度达到最高, 最好满足两个八拍。这便表明素质训练上需向动作的极限要求发展。中国古典舞的训练目标主要以解决学生身体素质问题为中心, 为加强跳、转、翻等技术提供有利条件, 进而加强学生舞蹈表现力, 其能够被称为技法训练[2]。

2) 牢抓身韵元素。身韵元素包含的方面比较多, 如基本技法、神韵、身法以及呼吸等核心因素, 在实际训练中, 需从韵律与元素入手, 以“风火轮”为例, 其所牵涉到的素材并不是很多, 但却能够得到最大程度发展。“风火轮”在基础训练中腰部需要进行360°大环动, 全部的拧、圆、倾等都在其中, 具有较强的生命力, 再加以演变, 既含有训练价值, 又含有实用性, 能够切实衍生出其他动作。对于身韵训练来讲, 提炼元素、衍生元素、应用元素至关重要, 因此需给予其高度重视, 确保身韵训练效果达到最佳。

3) 展现身韵表现性。高校中国古典舞身韵课程训练中对于舞台人物塑造力不强, 但每项动作都需要展现出它独特的魅力。通俗地讲就是在古典舞实际训练中, 需注重动作的个性化与气质的感染力, 在组合与音乐的处理需要格外重视“气质”型、“柔韧”型训练, 以及灵活等众多方面具体要求与变化。

4) 展现身韵的时代性。同其他舞种一样, 身韵的演变、派生以及发展等也具备时代特性, 而如何掌握当下身韵的时代性成为了当前各个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身韵训练效果的优劣同学生的舞台表现力有直接影响。因此, 在实际教学中需将现代化的人文气息充分的展现出, 进而实现时代精神与身韵相统一的目的, 从而保证学生古典舞掌握能力提升到新高度[3]。

三、高校古典舞教师需重点注意的问题

第一, 紧抓中国古典舞身韵课程训练目标, 让学生了解古典身韵基础动作要领与知识理论。第二, 要选择适合的训练方法, 转变传统的训练模式, 让学生从多层面加强对原有身韵组合、元素的掌握, 增强心理感应, 或是使呼吸找到对应点, 进而实现古典舞身韵训练目标。第三, 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可以采用小组合作法或是竞赛法, 来活跃课堂氛围, 为学生提供一个优质的训练环境, 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训练活动中, 以此来增强学生的舞蹈能力。第四, 合理有效的分配时间, 保证量要适度, 避免不必要的动作, 以免使学生产生厌烦的情绪, 进而影响训练效果。第五, 要应用简练准确的语言, 并且舞蹈教师本人需要坚持练习舞蹈技巧, 以便向学生传授准确的动作要领, 另外, 舞蹈教师还需不断提升自身文化修养与思想理论, 从而保证学生舞蹈技能提升到新的层次。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 受教育改革所影响, 我国高等教育需满足新兴教育具体要求, 转变教育模式, 深化教育改革, 增强素质教育。我国古典舞教育为素质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 而身韵教育又是我国古典舞构成中心, 对开发学生思维、挖掘学生想象力、加强智慧等皆具有积极作用, 为每位学生跳好每部作品的前提条件, 对加强学生舞蹈表现力的具有现实意义。

摘要:本文主要以高校中国古典舞身韵课程训练技巧分析为重点进行阐述, 结合当下古典舞身韵教学的基本原则及其要点为主要依据, 从做好素质训练、牢固把握身韵的元素、体现身韵的表现性、体现身韵的时代性这四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研究, 主要目的在于加强高校中国古典舞身韵课程训练水平, 以期为提升学生舞蹈表现力做铺垫。

关键词:中国古典舞,身韵教学,舞蹈艺术

参考文献

[1] 穆杨.论高校中国古典舞身韵课程训练与中国民族民间舞之关联[J].赤峰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1, 27 (09) :245-246.

[2] 曾明慧, 张军.中国古典舞身韵组合形式在教学中的应用与价值[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2015 (04) :40-43.

[3] 柳文杰.中国古典舞专业课程体系核心训练内容辨析[J].乐府新声 (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 2017, 35 (01) :159-163.

上一篇:网络“刷单”现象的解决方案——如何对刷单进行法律规制下一篇:私有财产的民商法保护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