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路径

2022-07-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课程思政路径

“课程思政” 背景下河北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路径研究

摘 要:“课程思政”理念开辟了一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新模式,高校应将思想政治课、通识课、专业课、实训实践等课程进行协调,让教育工作者参与其中,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引领等融入全课程、全教学环节中,力求以“润物无声”的方式达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目的,高职院校作为高校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服务地方经济的特点,承担着育人的重要责任。为此,文章对河北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建设路径进行研究,以期为高职院校培育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河北;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到,务必用好高校课堂教学这个途径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不间断的改进和创新,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的作用和吸引力,针对学生开设与之相关的课程以满足学生在健康成长中的精神需求和期待,要使思想政治类课程像语、数、英等常规课程一样进行有效开设并形成协同效应。如今,“课程思政”理念的提出为高校育人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开辟了新的教育样态[1],高校应将思想政治课、通识课程、专业课程以及实践课程进行有机协调,构成各课程教师、各思想教育相关者、各教育及教学环节、各课程的育人体系,发挥协同效应。新的教育理念能够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很好地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目前已有高职院校对“课程思政”建设进行了研究[2-4]。河北省高职院校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需结合各自院校的实际情况,理清“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诸如思政元素的挖掘、思政元素与课程的有机结合等问题,探索河北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

一、“课程思政”的涵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5]所谓课程思政,是指各教育教学工作者、各教学环节中将立德树人与教学内容相结合,以一种学生更容易接受、更感兴趣的方式将立德树人的内容传授给学生,对学生的思想政治、人生价值、道德等方面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要想真正实施好“课程思政”,就要真正理解好各课程的知识构成与知识点,在教学开展前,做好知识点与相关思政元素的深挖,力求做到在知识传授过程中思政元素与知识点的自然融合,将思政元素以润物无声之态作用于学生,实现理论知识与思想教育、价值教育的有机结合及相互促进。

二、实施“课程思政”的意义

“课程思政”的实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艰苦奋斗,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经历重重困难,到目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航天事业等各个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正在意气风发地昂首走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目标的康庄大道上。在中国飞速发展的背景下,要警惕西方思想渗入。高校作为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阵地,是防止西方思想渗入的最重要的阵地之一。“课程思政”的实施,将教育过程中涉及的各个环节的人纳入思想教育的阵地中,以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之势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能有效保证高校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守好高校这一片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

“课程思政”的实施,有利于提高高職类学生思想政治站位、爱国情怀,促进其理论知识的学习。高职类院校在“课程思政”理念提出以前,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及价值引领更多的是依靠思想政治课程,而其他非思想政治课老师认为,只要讲好自己的理论课程或者实践课程就可以,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自己无关。“课程思政”理念的提出,将全部教育工作者纳入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中来,有利于培养出新时代既具有优秀综合能力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又具有过硬的爱国强怀、爱岗敬业等优秀品质的人才。

“课程思政”的实施,有助于大学生思想教育方面紧跟时代步伐。在自媒体时代背景下,现在的大学生接触信息的渠道更加多元化,但是信息的客观性、信息来源的真实性等方面更加复杂,若学生分析、辨别信息的能力欠缺,很容易受到影响。教师在深挖思政元素的同时,要注重思政元素的时效性,贴近热点。帮助学生梳理、认清一些问题的实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学生守住初心,砥砺前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爱党热情,作用于日常学习,勤思多问,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力量。

三、“课程思政” 建设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制度保障不够。由于“课程思政”理念的提出到实施时间较短,各高职院校制度保证方面尚有欠缺,大部分院校存在为了完成工作而布置任务,对具体的“课程思政”实施情况、收到的效果缺少系统跟踪,对于“课程思政”的建设缺少激励政策等,对“课程思政”建设缺少规划以及评价体系。

“课程思政”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全过程评价尚显薄弱。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涉及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能力目标以及素质目标实现过程缺少评价方法;课程标准更多的是涉及各课程知识点的学习要求和评价指标,缺少对课程中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引领等德育方面的评价标准;课程设计过程中,大部分院校设计了思政元素,但是缺少思想政治、科学观、团队协作等的评价。

教师对“课程思政”理念理解不深入。全国教育部门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课程思政的要求,开展“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以及实施工作。但是部分高职院校教师,特别是专业课教师,仍然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思想政治课程或者是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的工作,跟理论课程关系不是很大。各教师虽然按照要求在进行理论课程设计过程中,涉及“课程思政”即思政元素,但是流于形式,在真正实施过程中,或因理论课堂内容偏多,或因思政元素与理论知识结合不紧密等原因,导致“课程思政”效果不佳。

专业课教师与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沟通欠缺。近现代西方工业革命以及西方工业的发展,对我国理工类专业发展影响很大,专业课教师特别是理工类专业课教师思政元素素材积累不足。同时,专业课教师除了完成相关科研工作外,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主要负责学生专业知识的讲授,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由主抓思想教育工作的相关领导、辅导员、思想政治课教师等思想教育工作者来完成。在目前“课程思政”背景下,要求各教育工作者以及教学环节全方位、全过程融入思政元素,专业课教师虽有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结合的意愿,但往往效果一般。

课程思政元素挖掘、思政元素与课程知识点结合稍显生硬。高职院校人文类课程由于其与中华文化、中国历史等结合紧密,因此在“课程思政”思政元素挖掘、课堂实施以及衔接方面取得了不错效果。但是高职院校理工类课程,是以自然知识为客观对象[6],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因此在思政元素挖掘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难。目前理工类课程在知识讲授与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合方面存在欠缺,仍多为理论知识是理论知识,思政元素是思政元素。

四、“课程思政”建设的有效途径

建立健全“课程思政”制度建设体系。“课程思政”建设需要各高职院校从上到下的通力配合。院校领导层充分认识“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性,并且需要汲取先进的“课程思政”建设的理念与建设途径,同时结合自身高职院校的特点,制订出符合本院校特点的“课程思政”建设的计划、框架,并出台相应的政策与标准,在政策上加强对优秀“课程思政”课程建设的奖励。院校各部门要通力配合:科研部门可设立“课程思政”建设相关课题,并提供科研经费等支持,激发教师参与的积极性;教务部门以及人事部门在制订诸如评优标准时向实行“课程思政”的课程倾斜;教学部门应组织各种形式的比赛、评比,促进教师们学习优秀的“课程思政”建设经验,促进“课程思政”课程建设;各系部领导应组织系部教师加强与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交流、合作,并组织思想政治课教师对本系部教师进行一定频次的培训,提高系部任课教师的思想道德素养,提高专业课教师特别是理工类教师挖掘思政元素的能力;同时,各系部应出台相应的奖励机制以及重点建设几门“课程思政”课程,为全系课程建设提供范例以及标杆,用优秀成果去引领或者启发其他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各系部应为任课教师提供“课程思政”培训学习的机会,让教师有机会走出去,学习先进院校的成功经验[5]。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学生德育目标建设以及评价。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过程中涉及的知识目标、素质目标、能力目标等,要切实可行,特别是素质目标和能力目标,要制订出具体的评价指标,提高各项目标完成程度的可检验性;课程标准除知识点外,要列明各课程思政点即德育环节,评价体系要包含平时、作业、实践、期末以及课程思政等环节的比重;课程设计中应善于运用信息化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职院校课程往往具有“做中学,学中做”的特点,在课程实训环节、生产实习、认识实习等实践环节,可采用分小组等方式尽量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在实践中规范、引导学生的各种行为。注重对学生的工匠精神、协作能力、安全生产、踏实肯干等品质以及思想品德的引导,注重实践环节中引入德育的评价体系,让学生认识到思想品德的重要性。

转变任课教师特别是理工类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识。“课程思政”实施的主体是教师[5]。高职院校各任课教师应增强对学生思想教育的使命感,日常要多关心国家大事、行业前沿、先进科学技术发展等,增强教师个人的民族自豪感和荣誉感,积累思政元素素材。同时教师应积极参加各级课程思政建设的比赛、培训,从参赛中提高思政元素与知识点结合与迁移的能力,从培训中汲取经验,提高自身课程思政挖掘与衔接能力。

加强思想政治课程教师与专业课教师的联系。专业课教師可通过听思想政治教育教师授课的方式,也可以通过加强与思想政治课教师联系的方式,来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提高自身思政元素挖掘能力。同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可以采用各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课教师共同进行课程设计,充分发挥各教师的专业特长。同时加强培训,聘请专家到院校进行“课程思政”建设的相关培训,或者组织教师到校外参加思想政治教育、时事热点剖析等方面的学习,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水平,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以及价值引领。

提高教师特别是理工类教师的思政元素的挖掘能力。提高教师的思政元素挖掘能力以及迁移能力,首先需要教师提高业务水平,吃透所教授课程的知识点。其次,各任课教师要加强思想政治学习,包括学习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以及时事政治,为思政元素的挖掘以及迁移做好储备。最后将理论课程与思政元素进行有机结合,寓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引领于无影无形,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如理工类课程——公用工程中制冷原理中的卡诺循环和卡诺逆循环中能量的交换与我国脱贫攻坚战相结合,既与国家时事热点相结合,又结合二者相似的关联点做到自然过渡,避免“两张皮”的现象,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学生的爱国情怀,激发其民族自豪感。

基金项目:2020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课程思政’背景下河北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路径研究”(课题编号:20200602082)。

作者简介:尤彩霞(1982—),女,硕士,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化工专业课教学、分离与纯化技术;刘思琳(1987—),女,学士,石家庄财经商贸学校助教,研究方向:空乘礼仪及思想教育;孙娜(1977—),女, 硕士,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研究方向:思政教育、绿色催化。

参考文献:

[1] 杨涵. 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 论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切入点[J].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8(02):98-104.

[2]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 人民日报,2016-12-09(01).

[3] 詹忠根. 高职理工类课程思政资源的开发与实施要领[J]. 职教通讯,2018(20):29-33.

[4] 刘立丰,孙国徽. 高职院校构建“课程思政”之路径探索[J]. 高教学刊,2019(25):176-179.

[5] 陈宏. 高职院校专业课“课程思政”实践探讨[J]. 航海教育研究,2019(04):87-88.

(荐稿人:刘文合,衡水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莫唯然)

作者:尤彩霞 刘思琳 孙娜

第2篇: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医学生德育工作路径探究

摘要:立德树人是高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和中心环节。医学院校在学生德育培养中,不仅要巩固好思政课的主阵地作用,还要发挥好专业课堂教育在思政教育中的协同作用。发挥课程思政在医学生德育培养中的效果,核心是把握思政课和课堂教育主渠道,关键是挖掘临床课程思政教育资源,合理利用好第二课堂的教育价值。

关键词:课程思政;医学生;德育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而长期以来,医学院校在人才培养中往往重专业技能,轻思想教育,医学生的德育培养工作未能形成系统化模式。课程思政命题的提出,意味着在医学生的德育培养中,不仅要巩固好思政课的主阵地作用,还要发挥好专业课堂教育在思政教育中的协同作用。

一、课程思政是高校德育培养工作的应然选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古今中外,每个国家都是按照自己的政治要求来培养人的,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在服务自己国家发展中成长起来的。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仅要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还要认真开展好思想政治教育,坚持立德树人,在全员、全过程和全方位的教育方式中,培养出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人才。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医学院校学生教育工作中显得尤为必要。一方面,医学生的成长成才,既是医学专业知识的积累和临床技能的提高过程,也是良好医德医风的养成和人文精神的涵养过程。医德与医技两者互相关联,良好的精神品格对于临床专业技能的提高也有着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医学生德才兼备也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现代医学的内涵要求。现代医学模式要求以患者为中心,这是对医务人员的更高要求,具备高超医学技能是解决疾病的最关键因素,而医生面对的是患者,如何解决医患之间的关系,体现医学人文关怀,良好的医德医风才是解决之道。

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含义的不同意味着高校思政工作路径从以往思政课单兵作战到各门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的变化,明确了高校德育工作中课程教育的主渠道和思政课的主阵地作用,完善了高等学校的德育工作模式。思政课程主要是围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4门必修课和1门《形势与政策》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思政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的各环节、各方面,以‘隐性思政’的功用,与‘显性思政’——思想政治理论课一道,共同构建全课程育人格局。”[3]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专业课程的协同作用,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本质都是育人,但育人的模式变化反映的是高校思政工作和人才培养工作的逐步细致和深入。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的育人绝不仅仅是进行专业教育,学生需要全面发展,德育和其他方面的教育是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而德育既不是思政课的专门职能,也不是其特有功能,思政课在开展德育培养过程中,也要引导学生培养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其他专业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也要进行德育的培养。

二、当前医学生德育培养所面临的困境

课程思政需要将思政教育融入各门课程的教学当中,从而与思政课协力同行。但目前课程思政在学生德育培养中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思政课在德育工作中角色较弱,二是课堂教育在德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位置不明显。

1.思政理论课在思想教育中的“失色”

思政理论课是新时代高校思政工作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应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发挥主导作用,进行意识形态教育和价值观引领,体现立德树人的思想。但目前高校思政课呈现出“孤岛”和“水课”现象,在大学生德育培养方面黯然失色,这种现象在医学院校更为突出。

一是思政课与其他专业课程之间呈现孤立现象。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的工程,课程培养是围绕专业而专门制定的。在医学院校,尤其是与临床密切相关的专业,其课程的设计主要围绕临床专业展开,而4门思政理论课作为大学生培养的必修课,在任何类型的高校、专业都是统一设置。因此,思政课与专业课相比,属于一个独立的培养体系,导致思政理论课无论在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过程中,始终处于一个独立的境地,缺乏学生培养的关联性。这种孤岛现象如果不被打破,思政课在思政工作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难以发挥。

二是思政课在医学院校中“地位低”。理论脱离实践、德育与专业隔离是导致思政课变成“水课”的主要原因。思政課进行医学生德育的培养,应当结合医学专业特点来展开,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实际,提高亲和力和影响力,这样才能提高思政课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但是,一方面思政课在教学内容上依然围绕教材本身,而且思政课教师往往没有医学专业背景,即使尝试结合医学专业开展德育,也显得较为空洞,互动性不强,与医学生关系不紧密。另一方面,思政课实践教学覆盖面小,近年来,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在各高校有序开展,通过实践教学深化了德育效果。但是学生群体庞大,师资队伍数量少,导致实践教学不仅没有连续性,甚至无法实现全覆盖。此外,由于课程限制,思政课在医学生德育中无法实现全过程培养,学生在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后,思政课的德育影响似乎已经中断。

2.课堂教育在德育工作中“失位”

课堂教育是医学生德育培养的主渠道,它具有其他教育方式难以实现的功能,如,教育内容的专业性、教育方式的可控性和教育过程的连续性。如果抓好了课堂教育在思政教育中的作用,对于医学生的成长成才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除了传统思政理论课作用发挥不明显以外,医学院校医技与医德教育的分离,导致课堂思政难以实现,课堂教育在德育工作中失去了应有的位置。

一方面,专业课程未发挥或极少体现思政教育的影响力。就人才培养的体系化而言,思政课、公共课和专业课在医学生的培养教育中应当是一个互为补充、相关联的模式。但是在医学生培养的实际工作中,医学专业课程由于本身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在课堂教学中难以体现思政教育的内容。长期以来,普遍存在认为思政教育主要是思政课老师的任务的思想误区,专业课老师在紧迫的教学安排中只需要完成专业课程的教育,缺乏从临床专业的角度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实现价值引领。

另一方面,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资源隐晦,增加了专业课发挥思政教育的难度。医学专业课程的设计往往围绕该门课程的主要内容,教学大纲也极少提及思政教育内容,对于教师如何在讲授专业课时体现思政教育、展现医德医风更没有具体要求。造成了作为在医学生医德教育最具有说服力和影响力的专业教师队伍和教学内容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虽然第二堂课教育形式在大学生培养中应运而生,其目的是为了丰富高校教育体系,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是第二课堂只能是学生培养的辅助手段,不能取代课程思政的主渠道作用。

三、提高课程思政医学生德育效果的路径

早在2004年,中央16號文件就明确指出:“要深入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过程中,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政治觉悟”,“要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摆在学校各项工作的首位,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的必修课,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专业课程在思政教育工作方面的协同作用,提升课程思政在学生培养中的德育效果,成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命题。

1.核心是把握思政课和课堂教育主渠道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高校要想提升课程思政的德育效果,核心工作就是要把握住思政课和其他专业课的课堂教育在学生思政教育中的协同发展,发挥主渠道作用。

一是巩固思政理论课主阵地,做好医学生德育的显性教育。“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对于大学生了解、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正确分析、判断历史与现实问题、社会和自身问题等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4]面对当前思政课位置孤立和角色不明显的情况,要提高思想意识,要明确思政课在大学生德育工作中具有关键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医学专业实际调整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在做好理论政策宣传的同时做好医学生的医德教育,帮助医学生将党的理论知识、医德精神和自己的职业联系起来,让思政理论课更具有亲和力和影响力。

二是推动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协同作用,发挥好课堂教育主渠道的作用。德育工作并非思政理论课就能完成,医学专业课程具有深厚的德育潜能。长期以来,德育与专业课教育相分离的现象一直存在,专业教育中的德育功能很少发挥。而在医学生成长过程中,专业课的教育不仅课时多、教育跨度长,其重要性在学生心目中不言而喻,如果能在专业课中提高隐性的思政教育功能,对于医学生的德育培养将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要提高医学专业课教师的思政教育意识和教育能力,在教材和教学大纲的设计上适当增加思政教育的内容,将医学生德育作为考核指标之一,才能发挥好医学专业课程的德育功能。

2.关键是挖掘临床课程思政教育资源

“课程思政其实质不是增开一门课,也不是增设一项活动,而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5]医学院校实施课程思政,就是要将思想政治教育包括医学生职业素质教育融入各门专业课程中去,关键就是要把课程思政当做一项系统工程来做,不断挖掘临床课程思政教育资源。

首先,课程思政的开展要注重系统性。课程思政不是增开几门课或者在专业课中专门加入思政教育内容就能一蹴而就,对于医学生的德育培养,也不是通过几次课程教学改革后就能完成的,无论是课程思政的形成还是医学生德育培养,都是一项循序渐进的过程,这意味着课程思政医学生德育工作的长期性和系统性。医学生的专业素养的积累是一个由浅入深、由理论到实践、由基础到临床的过程。在这样的情形下,医学生德育培养也应当遵循这样的规律,从了解基本的职业素养到升华认识,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内容要科学规划,在结合思政理论课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医学生所处的学习阶段和专业基础程度进行设定,确保既与所授课程相关,又能够在德育的内容前后联系,逐渐升华。例如,在基础医学的课程教学中,可以注重医学生创新能力、对科学的态度培养,在临床课程的教学中,结合未来职业的特点,以案例加深学生对职业道德的认识。

其次,临床教学资源的挖掘要注意科学性。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性意味着课程思政一定要科学开展,在挖掘课程思政临床教学资源的时候要把握科学性。第一,要在明确专业课程思政教育内涵的前提下,探寻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联系,将专业知识的讲授与思想价值引领相结合。第二,要在科学取舍的基础上有序推进课程改革。总体而言,每一门课程都蕴含着一定的思政教育资源,但如果每一门课都同时铺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反而不利于课程思政教育的系统性开展。因此在课程开展前期,要试点选取一些与专业密切相关的核心课程,深入挖掘思政教育内容,初步构建起课程思政教育体系。第三,要在教师团队和精品课程的打造上下功夫。课程思政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思政课与各学科协同发展,同一门课也需要不同的老师互相协作,互为补充,形成一个成熟的教学团队。课程思政精品课程的打造,可以通过教学比赛、项目资助等方式,充分发掘临床工作实际中的典型案例,在医学各门专业课中重点发展出具有代表性和有推广价值的课程。

3.合理利用第二课堂的教育价值

医学生的成长,就是一个从理论的积累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的升华的过程,德育培养不能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更要走进社会,加深对德育的认识,接受实践的考验。“第二课堂是指高等学校在教学计划之外,引导和组织学生开展的课外活动,包括政治性、学术性、知识性、健身性、娱乐性、公益性等方面的活动。它是第一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也是高等学校育人的重要载体。”[6]因此,要利用好第二课堂引导医学生通过文化育人和实践育人,提升实践能力,增强职业素养。在文化育人方面,主要是校园文化的建设,通过发掘历史文化资源和与医学专业相关的优良文化,形成文化育人环境。在实践育人方面,要结合医学生成长阶段性特点进行适当引导。例如,在低年级时,要注重引导学生走进社会,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增强社会责任感;在高年级时,要注重通过临床实践教学,加深对医务工作者职业素养的认知,实现价值引领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2]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3.

[3]陆道坤.课程思政推行中若干核心问题及解决思路——基于专业课程思政的探讨[J].思想理论教育,2018(3).

[4]王光彦.充分发挥高校各门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中国大学教学,2017(10).

[5]高德毅.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1).

[6]李进才.高等教育教学评估词语释义[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6.

作者简介:胡军林(1989—),男,安徽舒城人,安徽医科大学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思想政治教育。

赵冬晶(1991—),女,安徽合肥人,安徽医科大学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责任编辑:王宝林)

作者:胡军林 赵冬晶

第3篇:高职“课程思政”路径研究

摘要: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是使学生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高职院校教育目标是为行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职业性。文章基于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针对高职院校,以电类专业基础课程电工电子技术为例,提出了高职院校专业课程实施课程思政的路径方法。重点介绍了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思路方法,可推广至其他专业课程,以期为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思路。

关键词: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思政;高职院校

一、引言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这成为各高校“课程思政”改革的重要推力。

在知网、万方等平台上关于高职院校的“课程思政”相关论文数据表明,高职院校在“课程思政”上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相对落后。本文结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课程等实际情况,选取电类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在“课程思政”视域下进行深入研究与实践,提出了高职院校专业课程实施“课程思政”的路径方法,以期为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借鉴。

二、高职院校开展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课程思政”要求高校利用整体课程体系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除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专业课、通识课也要涵盖在内。不同课程所属学科和专业不同,所彰显的育人价值也是多元的[2]。“课程思政”将各类课程进行内在整合,实现育人的整体效应。“课程思政”的最大特点在于能够将显性的教育功能内在化,真正达到以德育人的思政教育目标[3]。

1.“课程思政”的适时提出,为高职院校思想教育注入新模式。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一直以来国家都将思政教育课程作为高职院校的必修课程[3]。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体系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时事报告等。高职院校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职业性,就是要强化职业道德、职业精神、职业理想等教育,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传统的单纯传授式的教学方式更具有普遍性,职业性受到限制。“课程思政”的适时提出,使得思想政治教育不局限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可以根据不同专业的差别性和针对性,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形式和方法,实现学生通用素质和专用素质的全方面融合发展。

2.专业课堂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要素,实现专业课程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自然融合,体现教育的“协同效应”,全面提升思政教育效果。相对于思政教师,高校中专业课教师与学生接触更频繁,且人数占比大。有效发挥这部分群体力量,形成近因效应,可以大大提高沟通效果。高职院校教育的宗旨是为企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课堂教学是其育人的“主渠道”。课程体系中,专业课程的设置远远多于思政课程,且不同于思政课程的传授式教育方法。专业课堂中,教师可以在讲授知识、传授技能的同时,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将思想政治教育要素自然地融入教学的全过程,最终达到立德树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目的。

3.“课程思政”与“工匠精神”育人理念相一致。工匠精神是工匠们在长期职业实践过程中养成的良好职业素养、彰显的特有职业品质,却始于职业教育[4]。职业教育的初衷和目的是为各行各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因此工匠精神成为职业教育育人的价值标高,成为职业教育人才“质检”的衡量标尺[4]。“课程思政”的适时提出,契合了时代对高职人才培养的迫切需要,它将专业课程与品德教育有机融合,以课程为载体,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将德育元素贯穿于专业教学全过程,以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因此,“课程思政”建设与“工匠精神”培育,都体现了“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两者在育人理念上是一致的。两者的契合,满足了时代对人才素养的要求,是时代发展的使然。

三、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思政建设

本文以电类专业基础课电工电子技术为例,提出了针对高职院校专业课程实施“课程思政”的路徑方法。

1.根据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特点,整理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知识点,提取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要素。例如在进行基本放大电路授课时,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使学生在熟悉理论内容的同时掌握安装与焊接。实践过程可以培养学生识读电路图、查手册、选择元器件、安装焊接调试电子电路等能力,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到电子技术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极大改善,身临其境地认识到技术技能可以造福人类、服务社会,从而建立责任感和使命感,端正自己的人生价值,并利用掌握的技术技能为社会做贡献,发挥个人价值、社会价值。

2.依据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实际,修订课程标准。现有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但是素质目标的表述过于含糊[5],修订后的课程标准应在素质目标中明确“德育目标”,同时修改对应的教学内容,使其作为素质目标的支撑,在“德育素质目标”的指导下开展教学。

3.建立有效的融合机制,将提取的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思想政治要素自然融入专业教学过程中,编制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指南。

4.依据提取的思政要素进行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是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关键,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课程设计将提取的课程思政要素自然地嵌入教案和教学中,从而达到专业课程“课程思政”的目的。

5.建立一套基于“知识+技能+德育素质”的电工电子技术教学考核评价体系,检验“课程思政”开展的效果,保证“课程思政”稳定可持续推进。

四、結束语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和课程思政的双重教育理念,要求学生在熟悉基本专业知识、掌握实践操作技能的同时,提升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政治素质、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本文以电类专业基础课程电工电子技术为例,提出了高职院校专业课程实施“课程思政”的路径方法,通过提取专业课程思政要素,优化课程标准、教学指南及课程设计,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做到将课程思政落实到课堂教学当中,最终实现知识+技能+素质的全方位教育。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2]孙鉴.工匠精神:高职“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向度[J].职教通讯,2018,(20):8-11.

[3]贺冰心.高职院校“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向之必要性研究[J].智库时代,2019,(38):151-152.

[4]张健.践行工匠精神的四个维度[J].职业教育(下旬刊), 2018,(12):69-70.

[5]王石,田洪芳.高职“课程思政”建设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14):15-18.

Key words: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Technology;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作者:解丹婷 杜胜 王亚男

第4篇:学习《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关键课程》拓展思政教育路径心得体会

学习《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 拓展思政教育路径心得 体会

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求是》杂志发表重要文章《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指出“当前各类课程同思政课建设的协同效应还有待增强”“要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今年教师节,习总书记寄语全国广大教师,首次提出“积极探索新时代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提升教书育人本领”的要求。

如何通过教学改革,提升体育教师育人能力、强化体育课程协同思政课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是当前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体育课程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益补充。从清朝《奏定学堂章程》要求体操课“立明伦理爱国家之根基”,到新中国成立之初要求体育课程“培养儿童国民公德、团结友爱等品质,以加强爱国主义思想和集体主义精神”,再到当前要求体育与健康课程“培养学生积极进取、不怕困难、挑战自我、顽强拼搏、追求卓越、团结合作、公平竞争和遵守规则等体育品德”,体育课程一直包含了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

体育品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体育品德是指在体育运动中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以及形成的价值追求和精神风貌,包括自尊自信、勇敢顽强、积极进取、超越自我;遵守规则、诚信自

律、公平正义;文明礼貌、相互尊重、团队合作、社会责任感、正确的胜负观等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通过体育教学培育学生良好体育品德,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着重要意义。

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必须更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其中,让学生真心接纳与喜欢,使其真正转变为学生的思想、观点、知识和能力,内化为学生的自觉意识和行为,从而达到“体育树人”的目标——

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体育课程。任何一个主权国家都不会放弃对下一代的意识形态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贯通古今融合中外的优秀价值体系。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入体育与健康课程设置、课程标准打造之中。

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体育教材。应结合体育特点,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体育与健康教材编写全过程,着力体现在教材内容选择、整合及呈现方式等各方面,体现在学生用书、教师用书,以及配套读物、挂图、卡片、音视频等教学材料中。比如在排球教材中穿插中国女排夺冠故事,教材插图选用女排明星照片;编写健康教育内容时,将抗击新冠肺炎的英雄故事融入其中;编写民族传统体育教材时注重传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等。

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体育课堂。课堂教学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的关键环节,必须注重细节设计。比如在制定体育课课堂常规时,应着重突出文明礼貌、组织纪律、思想作风和

安全教育,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规范意识、规矩意识和良好行为习惯;开展热身游戏时,着力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团结合作精神;在教学比赛中注重培养学生尊重裁判、尊重对手、公平竞争、团结队友、协同作战等优良品质;理论课可以安排学生观看体育比赛,以此增强学生的集体观念、家国情怀等。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充分发挥体育教学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关键在体育教师。体育教师必须有过硬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认同;教学富有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探索新时代体育教学方法、提高育人本领,努力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老师;能以身作则,在日常教学及生活中努力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榜样。比如在体育课上积极参与学生体育活动,在体育比赛中体现出团队合作、吃苦耐劳、拼搏向上精神等;注重在体育教学中拓展世界各民族传统体育、民族民间体育内容,挖掘蕴含其中的科学价值观精髓,丰富校本体育课程内容,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

第5篇:学生管理思政教育作用及开展路径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与发展,高等教育的进步,我国高端人才储备增多,无疑,这对于我国的人才储备和社会发展相当有利,但是,要让这些人才正确发挥自己的才能,为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这需要我们在进行学生管理的时候,做好大学生的思政教育,保证他们的思政教育是积极向上,正能量的,让大学生们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同时,能够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本文就将思政教育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作用及开展路径的相关问题做出阐述。

【关键词】思政教育;学生管理;作用;开展路径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与发展,进入高等教育学校的大学生也数量激增,对高等教育的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行动也迫在眉睫,愈发紧迫,与此同时,高速发展的教育形势也对高校思政教育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所以,在此我们就提出了在高校学生管理中进行思政教育的方法,从一个新的切入点来对高校思政教育进行一个拔高。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生管理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至少这对高校学生的身心发展起到一定作用,帮助高校学生们在自我情感、自我生活、自我思想等方面实现有效管理。接下来就将通过一个在高校学生初入校园存在的普遍现象——网络沉迷,为例,客观的展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在我们的生活

中,我们可以轻易的观察到,有许多大学生初入大学都是比较兴奋的,毕竟他们短暂的追求到了多年来一直追求的“自由”,他们背井离乡的去往异乡奔赴自由,奔赴自己梦想中的自由生活,脱离了中学时期的各种压力,苦恼与“痛苦”。但就是因为追求着这样的一份“自由”,这就导致了小H的彷徨与挣扎。小H的情况同笔者在上文中写到的基础背景大致相似,不同的是,小H到大学里,暂时不能适应大学里的教学方式,且身边都是五湖四海的同学,这些同学都是与自己水平相当或比自己优秀的学生,这对于曾在高中里频频脱颖而出,并以优异的高考成绩来到大学里的小H来说,是一种优越感上的打击,又苦于无人解愁,每天一个人十分无助,十分彷徨,所以,小H的目光渐渐的触及到网吧,他喜欢到网吧去打游戏以释放自己内心的苦闷与彷徨,久而久之,小H就爱上了网吧带给他的轻松自在,小H逐渐不去上课,期末考试挂科较多,甚至每日流连网吧,夜不归宿,堕落至极。后来,小H的导师通过任课教师的反馈及与同学们之间的沟通,了解到了小H的消极状况。为了从根本上帮助到小H,导师对小H进行课多次深入的谈话,了解到小H的一些想法与心理状态。之后,导师就经常找借口,找小H到自己的办公室里帮助自己完成一些事务工作,并利用这些机会,与小H进行轻松愉快的交流,为小H进行心理辅导,无意中向小H传输一些积极向上的思想教育,帮助小H慢慢适应大学生活的开端,并指导小H正确评价网络对于大学生发展带来的利弊问题,合理定位,合理规划网络对于自己的影响,认识到自己曾经那般的沉迷网络是一件不正确的事情。最终,在导师及同学们的帮助下,小

H意识到了网络沉迷对自己带来的不利影响,学着增强自己的自制力,远离网络,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合理的运用网络工具为学习服务,在学习上更加刻苦努力,成绩突飞猛进,获得了大家的认可,逐渐找回了自己的自信心。

二、思政教育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作用

1.确立了高校学生在思政教育中的主体地位

教育部早前就在文件中宣布在高等教育体制中,我们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更大程度的参与到课堂中来,确保学生的主人公地位,恰巧,在学生管理中,其展开工作就是通过不同的方式来维护一个主旨,即“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三句话十八个字,句句不离“学生”,这充分说明了高校在对学生管理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确保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性。然而,在当下的课堂教育模式中,许多的教师在进行学生管理的同时,都只是单纯的传达命令,老师才是整个学生管理过程中的主导者,而学生是在被迫接受教师的管理,丝毫没有响应到到教育部的号召,而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将其与学生管理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在对高校学生素养有效教学的同时,也将学生放在了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自我管理当中。

2.改善高校学生的管理方式

高校的学生管理仅仅是培养学生成才的过程而非目的,高校的教育宗旨是要培育人格健全、能力突出、知识渊博的新时期人才。但以上能力的培养和习得是在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立场前提之下的,况且学生的道德水平和文明意识的提升也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从这一角度来看,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进行学生管理是一种有效的结合方式,这可以大大改善高校的学生管理方式,让师生们可以在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基础上,有效且迅速的实现高校学生的管理。

3.促进学生公寓管理工作的稳健推进

学生公寓管理工作是大学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可以说是每一位学生在接受高校教育的时候,都不可避免的也会接受大学公寓的管理,同时,这也是大学生思想教育、文化交流、行为养成的重要阵地,自然会形成一些大相径庭甚至是较为极端的思想,所以,这就为高校学生管理增加了难度,而在学生公寓里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这同样也可以利用学生公寓的环境特征,将积极向上,对社会有利的正确观念导向传输给高校学生们,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公寓管理工作的推进起到了促进作用。如艺术性高校或相关学院的学生,这样的一群学生都是个性较为鲜明的,在他们眼中个性至上,这就导致了他们对于文化活动较为懒散,且具有不良小习惯等等的特性,在学生公寓中,想要对这样的一群学生进行有效管理,不论怎样都是具有一定难度的。但是如果可以,在具有日常生活性的宿舍的宿舍、公寓等营造一些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文化氛围,让学生们可以在这样的环境下,在发展自己的专业领域的同时,潜移默化的提升自己的思想政治素养,达到一种“润物细无声”的高级效果。

三、思政教育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开展路径

1.科学设计教学培养方案

教育实践课堂的设计者、引导者和组织者,毋庸置疑的是教师。在课堂上,教师需要科学的设计教学方案,使教学方案在符合课程改革教学教育标准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融入高校生活,以情动情,实现有效的学生管理工作。例如,思想政治道德修养、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等课程是各高校学生的必修课程,在这一部分的内容讲解中,教师在传授必要的理论知识之外,可以大量使用生活实例、网络热点、民事案例等来激起学生们对学习内容的进一步理解与印象加深,在学生管理上进行进一步的加深与完善。在这些课程的培养方案设计中,也应该加入实践课程的安排,让学生们学会田野调查,社会问卷等实践方法,在实践中正确的认识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对于学生管理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理性看待事物的发展,塑造正确的情感价值和思想观念,并完成相应的论文报告。

2.改变传统教学设计,增强课堂生命活力

传统的教学设计是枯燥乏味的,课堂上,由教师担任主角,学生们在讲桌下打配合,甚至有时候是教师们在唱“独角戏”,课堂下,由四六级、计算机、出国培训的教辅机构来陪伴学生,别看高校学生们“天高皇帝远”,挣脱了父母的管教奔向自由,负担可还真不小,这样的教学设计无疑是不能够帮助学生们在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生管理中的问题探究时参与其中的。教学设计可以分为两个不同的方面,一个是静态方面的教学设计,即由教师们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中对“管理”进行基本的理论讲解,赋其一个可以被语言描述的形态,让学生们可以对高校学生管理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另一方面,在对

“思想政治教育中高校学生管理”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可以使其动态化,让课堂变得活泼,从图片、视频、游戏等方面来调动学生们各方面的感官感受,让学生们找到强烈的参与感,这样就可以使得课堂活跃起来,增强了课堂生命活力的同时,也帮助学生、老师热情高涨,全身心的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高校学生管理”的课堂中来,课堂也就脱去了“僵死”的外衣,显露出无限的勃勃生机来,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3.课外实践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管理的探究

我们通常也将课外实践称为“第二课堂”,这就说明了课外实践不只是室外玩耍啊,同时也具有深厚的教育意义,我想,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中高校学生管理”这样的相当需要实践探索的教育来说,课外实践的意义更是非同凡响的。在课堂之外的地方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管理相关问题的探究,创设了一个相关的学生管理竞赛或者情景剧表演等形式,全新的课堂模式,让学生们能够在更加广阔的天地间领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管理”的意义,促进学生自身的道德与法治发展。

4.合理采用情景体验法

在高校思政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体验法。首先,需要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性,在情境体验的进程中,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学生的创造性、独立性以及主动性,真正将学生放在情境体验的主角地位。其次,教育者在教学中要发挥主导性。教师从始至终都需要将情境体验教育放在主导位置,引导学生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下,进行自我管理,从自主性、自律性以及创造性等多个方面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管理实践过程中的体验感,使得学生能够在分享以及合作的进程中提升成功体验。再次,要更加灵活的设置情境事件。这就需要在设置情境事件的时候要充分把握学生多样性的需求以及心理特征,在特定时间,为学生营造出更加丰富的氛围,建造出与情境体验教学相匹配的场景,采用喜闻乐见的教育形式加强其感染力与生动性。情境体验涉及的领域要多方位,使得学生可以在场景体验中如同身临其境般。最后还需要及时总结情境体验,以及评价学生在自我管理场景中的表现,使得学生可以做出有效的判断,及时的纠正偏差,产生对自身、对他人以及对集体的有效认知。情境事件的创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管理教育的基础,整个体验过程都需要教育者的引导,因此,在进行学生自我管理情景体验引导时,需要教师积极的引导学生对管理情境内容进行挖掘,对情境特征进行分析,对情境问题进行探究,从多个层面体验情境事件。在学生思政情感实践教育中,教育者需要引导学生找准情境体验点,也就是找到可以构建新旧思想与政治修养等方面理论知识的联系点,搜寻能够引发学生共鸣的学生自我管理情境。通过对时机的把握以及力度的调适,使得学生在发挥主体性的基础上,也不会放任自流。

5.选择生活化素材

教学内容只有源于生活,思政教学才会具备长久的生命力,师生之间才会具备共同话题,以防出现对牛弹琴的问题。在思政知识讲授过程中,教师要将课程教学目标进行细化,从学生平时的生活、社会热点中挖掘教育素材。将现实的生活问题以及社会问题作为教学背景,将社会信息与学生日常的生活信息结合在一起,加工成极为丰富的教学内容,实现对现有教材的补充与丰富,将静态化的教学内容与社会实际、学生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最终实现对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推进,促进学生的成长以及价值导向的正确塑造,这样有利于加强课程内容真实感、亲近感,加强学生积极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对学生管理工作进行探索的勇气与兴趣,直达他们的内心世界,保证师生之间可以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更加积极而又主动的参与到教学当中,将管理工作提升到更加适当的高度。譬如牟林瀚和包丽的恶性事件,就可以与学生们的自我情感、自我生活、自我思想的管理联系在一起,通过对该事件的正面分析,让学生们能够明白,在两性关系中,所有人都应该时平等的,而不应该是一方对于另一方的情感绑架。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我们要学会的东西有很多,学生管理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分支,而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让高校学生学会自我管理这更重要。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安排中,初衷不仅是让学生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育德,培养学生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道德观等多方面的综合素养,让学生们在未来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能为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添砖加瓦。学生学会领悟了自我管理的精神内涵,在未来的道路上,不管遇到什么样的诱惑,什么样的荆棘,他们都可以像一个被盔甲所庇护勇士一般,所向披靡,一往无前,用自己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所领悟的观念,打败一切消极的,而不是像包丽一般懦弱,妥协,就那样放任自己,听之任之,最后毁了自己和家人的人生,也毁灭了自己

……

第6篇:思政课学生主体性学习实现的新路径

摘要:学生主体性学习至今仍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家乡报告教学法的试验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该教学法有教学活动参加的全员性、教学环节的实践性、教学改革的低成本和可复制等特色,是思政课实现学生主体性学习的新路径。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主体;实现路径

虽然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是思政课教学改革取得的重要共识,但如何实现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调动学生理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仍然是思政课教学需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各高校在实践中摸索出的一些做法,如武汉大学的“思政课多元立体教学模式”,复旦大学的“思政课混合式开放在线教学模式”,大连理工大学的“案例教学法”,中央财经大学的“高校思政课主题教学群模式实验”以及情境教学法、问题导入法、自主学习法、个性化作业法等,都有一定的合理性,值得充分肯定。

目前关于思政课学生主体问题的探讨成果不多。如李晋玲的《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关系研究》,刘波的《高职思政课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方法探索》,刘久芳的《高职院校思政课构建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方法》,孙国徽、李冬华、陈秋霞的《“问题导向、学生主体”的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研究》等。安徽师范大学在思政课特别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以下简称概论课)教学实践中,创造了一个以“家乡的改革和发展报告”为核心的新教学法。这种方法经过三个年级的试验,得到了学生们的充分肯定、热情支持和积极参与,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实践证明,家乡报告教学法是低成本、高效益、可复制的实现思政课学生主体性学习的新路径。

一、家乡报告教学法提出的主要背景

就总体而言,思政课教学的现状仍然不容乐观,其吸引力、感染力不强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虽然已经进入了教材和课堂,但要完全进入学生的头脑还有很大的难度。“三进”的最后一进成了短板。

思政课教学吸引力和感染力不强,从教学方法的角度来说,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不强,不了解教学的对象及其特点,进行一刀切式的满堂灌。每位学生都是一个年轻的高级生命,都有各自成长的处境、经历、专业,都有各自的长处、难处、想法,都有不同的知识文化背景和思维特点。思政课作为一门育人的课程,如果一刀切地说教,效果可想而知。

第二,思政课教学模式尚未根本转变,没有构建学生主体性学习新模式。在教与学的关系问题上,没有能够实现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平等的有机结合,仍然是教重于学、教先于学、教尊于学。在优质师资依然短缺的情况下,思政课如果不能实现教与学平等的有机结合,是难以改变被动的现状的。教师在整个学期唱独角戏,很难改变课堂氛围相对单调的状态,很难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现象,很难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三,思政课教学的外部环境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移动互联网时代提出了新的严峻挑战。思政课教学与移动互联网在吸引和感染学生方面,竞争的压力和难度进一步加大了。如果说以往仅仅是因为教学内容相对枯燥对学生吸引力不够的话,那么移动互联网(通过智能手机)则以其巨大的信息量和精彩的视频强烈地吸引了学生的眼球,使他们中的很多人更不愿意专注地听课。有的学校采取上课集中管理手机的做法,这不是治本之策。

思政课教学效果不理想的根本原因,是没有实现学生的主体性,即没有很好地尊重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理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不过,思政课教学改革也具备一些有利条件,一是学生本身提供了思政课教学的第一资源和最重要的素材。他们的专业学科及其成长、家乡、文化背景和社会关系等资源和条件,是思政课最丰富、最实用的教学材料。过去对这一点我们认识不清,挖掘和使用不够;二是互联网大数据为学生收集各方面的学习资料提供了便利。学生可以利用网络了解和收集家乡的历史文化、改革进程、发展成就和存在问题的情况和资料,以拓展视野和空间;三是不同专业和学科为构建各具专业特色的思政课学生主体性教学模式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条件。

二、家乡报告教学法的内容和特点

自2012年开始,笔者连续三届在承担“概论课”教学中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环节,在精讲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基本原理的同时,设计和试验了让学生自己准备并宣讲“家乡的改革和发展报告”环节。前两届报告以家乡小组为单位进行,同一个家乡的学生组成小组,共同准备材料和课件,并推举一人登台讲授;自2014年3月开始,活动改为全员报告,即每位学生都要准备并宣讲家乡改革和发展情况。这样更符合开展活动的目的,即让每位学生都得到锻炼。

家乡报告的做法是:学期初布置,学期中进行,学期末总结。具体地说就是:

第一,宣示报告宗旨。报告活动的宗旨是学习运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原理,调查、了解家乡的实际情况,将理论原理与地区实际结合起来,参与创建和概括各具特点的地区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实践活动(学习研究,资政参考)。

第二,规定报告内容。每个报告的内容必须包括三个主要部分,一是家乡改革和发展的基本成就;二是家乡发展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三是报告人针对困难和问题提出的应对思路和政策建议。报告内容要突出重点和家乡特色。

第三,明确报告要求。报告的家乡单元是指县(或县级市,或地级市的市辖区)、直辖市可报告辖区内的某一个具体领域。同一家乡单元如有多名同学,可以相互协商,或报告不同领域,或报告其下一级地区(如乡镇、街道等)。报告按学号顺序进行,每周安排一节课,每节课约10人,每人5分钟~10分钟。报告形式是在讲台上利用PPT进行演讲。统一PPT形式规范,包括PPT文件名、封面等。

第四,提高报告成绩在课程总评中的权重。教师在每位学生报告后,立即根据其思想深度、材料信息、概括能力、课件制作、语言表达、教态板书、总体印象等七项要素和分值进行评分,每周一次对报告活动进行点评。报告分数一般占课程总评成绩的35%~40%,与考勤成绩一起约占课程总评成绩的50%。在学期末家乡报告活动结束之际,教师对整个活动进行总结。

相对于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问题导入法、自主学习法、个性化作业法等教学法,家乡报告教学法有其鲜明的特色:一是活动参加的全员性。学生全员参与家乡报告活动,而且是平等参加,机会、时间、要求等都是平等的,这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二是教学内容的丰富性。丰富性主要来自学生的努力和贡献;三是教学环节的实践性。这种实践性的价值不在于课外活动和假期活动,而在于课堂内部的实践特色;四是课程考核的过程性。降低期末考试的权重,注重教学过程的考核;五是教学改革的低成本、可复制和可推广。家乡报告并不需要大规模的、复杂的动员和组织,不需要巨额经费的支持和保障,成本低,效益高,可复制,可推广。

三、家乡报告教学法的成效和启示

第一,调动了学生学习“概论课”的积极性,增进了学生对家乡和国家的了解和感情,促进了学生对中国文化传统、发展历史、主要资源、人口特征等基本国情的认识。家乡报告是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的一个良好的实现形式,它强化了教师与学生围绕课程教学的互动,使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离开了智能手机,专注于教学活动。活动情况表明,90后大学生虽然生长于家乡,但他们原来从学校到学校,对家乡并不太了解。学生在准备报告和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才知道家乡是多么可爱可亲,也油然而生出对家乡建设的责任感。在这里,爱国主义通过爱家乡得到了充分的表达。每位同学在了解自己家乡的同时,通过其他同学的介绍,也了解了其他的“家乡”――也就是整个国家的基本国情,这有助于学生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

第二,提升了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使他们运用理论原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准备家乡报告过程中得到了显著提高。报告活动使学生既通过了解家乡改革和发展的情况深入理解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又通过报告实践的锻炼增强了观察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报告活动中,我们要求学生既要介绍家乡改革和发展的成就,又要分析家乡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着的困难和问题,还要思考应对这些困难和问题的工作思路,尽可能从科学性和可行性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政策建议。这一主体性的学习过程,有力地促进了学生认真地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彻底改变了单一的、被动的简单学习和应付考试的状况。

第三,增强了“概论课”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丰富了“概论课”教学的内容和材料,使学生加深了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的认识和理解。思政课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虽然与教学内容有很大关系,但说到底,还是主要来自于学生自己的教学参与。学生本身就是思政课最好的教学资源。实际上,学生的家乡报告为“概论课”教学提供了各个家乡改革和发展的历史、实践、事实、数据、表格、图片、视频等丰富多彩的教学案例和教学材料,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和不同地域,有力地说明和验证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对“概论课”各章节内容的学习,很好地发挥了在课程学习中的主体性作用,避免了教师满堂灌和独角戏的单调。学生以学习主体的身份,以家乡报告的形式,积极参加了“概论课”的教学过程,成为思政课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家乡报告教学实践对思政课教学改革有着良好的启示。概括地说,主要有四点:一是思政课教学实现学生主体性的关键,就是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参与到课程教学过程中去,使他们的参与活动成为课程教学不可分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思政课教学实现学生主体性的前提,就是要牢固树立学生本身就是课程教学的第一资源的观念,激发学生开发自身资源投身到教学中去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三是思政课教学实现学生主体性的途径,就是要努力开发学生家乡――这个容易打动他们心弦的地方――的教学资源,通过其家乡的历史、文化、改革和发展,使学生个人的处境和经历同民族命运和国家发展道路联系起来;四是思政课教学实现学生主体性的核心,就是要在课堂教学实践中,逐步地形塑和培育学生健康、良好的思想品德,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潜移默化到学生的灵魂和行为中去。

第7篇:【课程思政①】高 燕: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问题与解决路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学科为引领,构建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和其他各学科协同一致、合力育人的思想政治工作格局,使学校各方力量、各种资源、各类课程都能发挥育人功能,实现“协同效应”。“课程思政”是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贯穿教学和研究全过程,深入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资源,从战略高度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素养课程、专业教育课程“三位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促使各专业的教育教学,都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探索实践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重要途径。目前高校在“课程思政”的改革方面做出了一些探索,形成了代表性的课程,但在整体设计、路径与载体、效果评价、保障机制等方面的规范建设和制度支撑相对薄弱,导致教学改革动力不足,教师教学效果良莠不齐,学生对课程的认同度和获得感不均。本文通过分析“课程思政”面临的关键问题,介绍成功经验和做法,探寻课程建设的基本规律和解决路径,对于全面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具有现实意义。 “课程思政”面临的关键问题 “课程思政”离开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就是“无源之水”,缺少了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就是“无本之木”,忽视了课程的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就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问题。 1.管理理念:完善教学设计和整体规划 在领导机制方面,高校党委书记、校长对思政课的管理理念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要素。高校领导要立足学校在本省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为引领,上讲台,讲大课,传大势,让马克思主义在专业学科中“发声”、教材中“现形”、论坛上“亮剑”。在教学管理方面,高校对于课程培养方案、教材选定、政治标准等关键教学环节的管理是建设好“课程思政”的重要手段。教学主体方面,高校马克主义学院在“课程思政”的建设中要发挥应有的协同引领作用,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协同创新机制,形成科学化、标准化、精细化的建设管理办法,实现“课程思政”教育过程的科学化、规范化建设。 2.改革措施:创新教学手段和教学载体 “课程思政”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也是实现高校之本在于立德树人中心环节和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在学科建设方面,高校要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理论研究,为高校推进“课程思政”的建设提供学理支撑。在教学载体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其他人文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之间的教学与科研双向融合和共建机制需要不断创新,尤其针对人文社科类的专业教师,要在将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方面开展日常教学训练和教学思考,使其能够精准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教学中的现实问题,回应学生在专业课学习中的现实需求。 3.教学方法:提升专业化队伍和教学能力 教师是提升“课程思政”教学质量的决定性要素。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急需培养高水平的思政教师队伍。目前高校思政课教师承担大量的教学任务,对“课程思政”建设的辐射带动作用有待发力。在教学能力方面,要针对专业课教师开展富有针对性、示范性的“课程思政”教学指导,形成常态化的集体备课制度、教学激励制度,并将教材话语转变为教学话语,提升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在教学方法上,不同专业背景下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不够完善,部分高校教师在讲授政治学、法学、新闻学、经济学等专业课程时忽视了要增强学生价值判断能力、价值选择能力、价值塑造能力,对于教师如何在专业课中发挥马克思主义指导作用还需必要的教学督导。 4.体制机制:构建多学科的教学合作和激励制度 在教学中形成有效互补的合作机制,构建思政课理论教学与多学科间的合作机制是“课程思政”常态化发展的重要保证。在教学平台建设上,其他专业和高校职能部门对“课程思政”缺少主动融合意识,制约了工作合力的真正形成,需要形成针对思政课教师和其他专业课教师的信息沟通渠道、教学交流机制和智库共享资源。在教学团队建设上,为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建立共建、共享、共惠的教学平台,联合高校教务处、团委、学工部等职能部门开展多领域、多维度的“课程思政”建设,迅速形成“课程思政”改革的内生动力。 “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实践经验 为解决上述问题,突破思政教育的瓶颈,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近年来,我国各高校在“课程思政”核心理念的指引下,积极构建全员、全课程的大思政教育体系,在“课程思政”改革的实践探索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1.明确主体责任,发挥引领协同作用建立教学团队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要将“立德树人”作为高校工作的中心环节,明确“课程思政”建设中的主体责任,做好课程的整体规划。上海按照“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部门协同配合、以行政渠道为主组织落实”的思路,建立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所有高校都成立了“课程思政”改革领导小组,所有高校党委书记均亲自担任组长,并设立专门办公室推进落实。武汉大学成立“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指导委员会。学校教务处、人事处、教师发展中心、教育质量监测中心积极配合学工、研工和学校德育中心,有效发挥行政职能,将“课程思政”纳入年度重点工作予以推进,校、院两级分管思政和教学工作的条线紧密结合,学校各部门整合资源,为“课程思政”工作的实施、研究和创新提供技术支撑。 2.把脉学生需求,找准学术突破口创新教学载体 通过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教学协同、科研协同,形成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协同创新的同频共振。武汉大学面向大学新生的专业基础课“测绘学概论”是一门讲授测绘专业技术的专业知识课,教师由宁津生等多名测绘学界的知名教授和两院院士构成,课堂上每人主讲一个章节,每周一次课,教授们生动演绎的爱国思政课,用无形的价值观教育与有形的专业知识深度融合,使“院士课”成为思政教育的鲜活载体,让一代代大学新生入脑入心。复旦大学开展“中国系列”选修课程,从选题入手,发挥学校办学优势,既紧扣时代发展又回应学生关切,既具备深厚学术积淀又有效激发学生求知需求,在师资上聚集业内领军型顶尖师资团队,开展专题式教学,在方法上注重开拓创新,融合了课堂主讲、现场回答、网上互动、课堂反馈等教学方式,巧妙地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要义于多样化课堂教学之中,在引人入胜、潜移默化中实现了教育目标。上海中医药大学“人体解剖学”是一门医学生的基础课,通过30分钟的“解剖第一课”诠释遗体捐献的意义,增加了对遗体捐献者感恩的教育内容,引导学生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和对医学责任意识的审视,因而也被学生称为“人生大课”。 3.完善评价标准,建立教学效果为导向的激励机制 努力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对思政课的牵引和带动作用,引导教师围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创新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等主题开展课题研究。建立对课堂效果“双评估”的体系标准,增强对课堂育人效果的评价比重。广东省高校在课堂教学质量评估模式中,将学生的思政课成绩和学习表现纳入学生入党推优的考核标准,进行教学效果师生双向打分制度,除了课堂满意度之外,还要考察学生对教师的认可度,以及学生思想意识过程中的知识内化和价值认同。湖北省高校加强教师思想教育和管理服务,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实施细则,严格落实“师德一票”否决制度,进一步完善教师评聘考核机制。南方医科大学在职称评聘、教师资格认定等工作中完善了学校职称评聘制度和标准,实行岗位动态管理。复旦大学以高校教师教学激励计划为抓手,落实育人价值导向,针对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和任课教师的育德实效开展绩效评价,据此作为是否继续给予支持及支持额度的重要依据,为促进教书与育人相统一,提供了重要途径。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学校的专业课程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以专业技能知识为载体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最大限度发挥课堂主渠道功能,扭转专业课程重教学、轻育人的情况。 4.打通专业壁垒,优化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教学资源 实现“课程思政”教学与育人功能的统一,其关键在于领导的意识、教学激励制度、协同作战的工作机制。上海中医药大学充分利用三学期制的优势,每年设置10周的实践环节开展“服务性学习”,当学生运用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服务社区、服务病患时,自然而然地提升了使命感和责任感,达到“知行合一”的教学目标。华中农业大学在学生培养方面,引导学生深入农村、服务农民,献身农业。广西中医药大学每年组织青年专家博士带领学生到农村最艰苦的地方进行义诊,让青年志愿者深入基层、深入社区、深入工地,引导师生在思想政治觉悟方面内化于行。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30所高校已成立党委教师工作部,统筹做好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和师德师风建设。各高校普遍把思想政治表现作为首要标准,严格教师准入制度。武汉大学提供50万元经费资助了5个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项目,集结60多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推出思想政治理论课四门在线课程,为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提供示范。 “课程思政”改革的路径思考 从“课程思政”改革实践的经验出发,可以看到,建立“课程思政”长效运行机制和协同创新机制,并及时总结经验使之深化、优化、固化下来,是确保“课程思政”取得实效的关键。今后一段时期,高校“课程思政”改革应重点在强化价值引领、推动理论建设、促进机制体制创新、形成协同育人机制等方面持续推进,真正构建“大思政”的新格局。 1.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引领,借助多学科方法共谋划 在高校的“课程思政”改革中,一是要明确学校党委在改革中的主体责任。高校党委在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进行政治领导和工作指导时,要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二是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支撑。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遇到的或与教学相关的理论问题作为科研重点,及时加以研究解决,并把科研成果有效转化为教学内容,实现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教育教学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三是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航、示范和辐射作用,借助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的专业理论和方法,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大问题,构建学科交叉研究平台和对话平台,解决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现实问题,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成果,构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协同创新大格局。 2.解决好“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辩证关系 一是体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术地位,让思政课上出“学术味”。思政课的教学中要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背景,切实回答“是什么”“为什么”的科学问题,也要解决“为谁主张”“为谁服务”的价值追问。在课堂教学中要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贯穿到哲学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把最新研究成果及时转化为思政课的教学内容,让思政课走进学科前沿,更有学术味,更有穿透力。课堂中教师要以问题为导向,要用活的案例、活的方法,回应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现实困惑,训练学生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二是突出专业课程教学的育人导向,使专业课上出“思政味”。高校应立足实际情况,发挥专业课程本身的特色,提炼爱国情怀、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文化自信、人文精神等要素,转化成核心价值观教育具体而生动的载体。学校要在专业课程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融入到教学要求,根据学生专业学习的阶梯式成长特征,以及学生遇到社会问题的复杂度,系统设计德育递进教学路径,并固化于教学大纲中,推进思政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全覆盖。在课程的教授过程中,注意“入深入细、落小落全、做好做实”,注重课堂形式的多样性和话语传播的有效性,避免附加式、标签式的生硬说教,要深入分析不同专业学生的学习需求、心理特征、成长规律和价值取向,坚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悉心点亮学生对专业课程学习的专注度,引发学生的知识共鸣、情感共鸣、价值共鸣。 3.完善哲学社会科学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 学术评价体系是学者开展教学和科研的“指挥棒”。高校要改革用自然科学的标准衡量评价哲学社会科学,以西方的学术评价体系来评价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现有评价机制。要转变重科研轻教学的评价体系,侧重教学的过程评估,要将评价体系的重心落在“立德树人”的总任务上,以学生成长和发展为标准,完善教师职称聘任的评价体系,要将文章数、项目量、批示级、人才衔等科研考核指标,转向以教学质量为重心,学生成长发展为标尺的评价指标体系,形成教书育人与实践育人相统一,让思想政治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如对于教师为学生做心理咨询、参与学生竞赛辅导、积极投身教学竞赛等育人实践成果纳入到教学评价考核体系中给予应有的认可,鼓舞广大高校教师将工作的精力和热情投身于教学全过程。同时,严格“课程思政”教师的选聘以及教学培训制度,强化政治方向和思想引领,突出综合素养课程的育人价值。制订专业课程育人教学规范和评价标准,编制课程教学指南,推广试点经验,努力彰显综合素养课程和专业课程的育人价值。 4.创新合作机制,拓展教学资源,构建协同育人新机制 一是打造教学实践平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课堂与生活相结合,把教学实践打造成为德育融合的重要阵地。通过协同创新中心、智库团队等科研合作机制,推动原先以学院、学科、课题组为主的科研模式,向跨学科、跨专业、校内协同创新的模式转变。二是关注师资发展。通过“学习、对话、实践与反思”的培训模式,从素质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视角,将育人要求和价值观教育内容融入专业教师的话语体系,强化专业课教师作为学生专业能力和价值观引领者的影响力。三是加强协同育人。以马克思主义学院为统领,整合其他哲学社会学科和学校宣传部、教务处、学工处、团委等职能部门,探索“课程思政”一体化管理路径,将专业课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辅导员及社会资源打造成“育人共同体”,实现思政教师和专业教师职能互补、优势叠加,做到教育与教学的有机统一。

第8篇:课程思政总结

上一学中,课程思政主要是在高等数学这么课程上进行,以养成学生积极的态度,培养学自学、自省、自控的能力,养成学生坚持做好每一件事的品德为目标,潜移默化的在每一节课堂上进行实施。

在培养态度方面,主要是先端正自己的态度,认真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严格要求学生,上课不睡觉,不玩手机。除此之外,自己也以身作则,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举手投足,都会对学生的学习乃至人生产生影响,因此不管是在课堂上,还是平时生活中格斗要时刻注重自己的形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引导。

在培养学自学、自省、自控的能力方面,主要是平时的作业和各种教学任务严格管理。平时的课外作业,自主学习的内容都认真对待,从布置、实施、验收的各个阶段,通过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加以引导,通过正面榜样和反面教材加以启发。

养成学生坚持做好每一件事的品德方面,主要是以榜样激励为主。数学有着悠久的历史,许多数学家都有着非常励志的人生经历。课堂中通过一些数学史、数学名人的曾经辉煌成就,鼓励学生不断努力,向更高的目标前进。

总之,在这一学年中,课程思政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课程思政的实施还处于初级阶段,学生对于这种形式还不是很习惯,希望今后能有所改进。

何志威

2018.4.1

第9篇:思政部思政课实践教学课程教师手册

一、 思政课实践教学课程及其设置意义

二、 部思政课实践教学课程的性质、学分、课时和开设时间

三、 思政课实践教学课程的管理模式

四、 思政课实践教学课程指导教师的职责

五、 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各门课程课堂理论教学关系

六、 思政课实践教学主题或项目的选定

每门课按专题或模块提交实践教学主题或项目

七、 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形式和种类

按照上述实践教学的主题或项目(包含必选项目和自选项目)通过演讲 调查 主题参观 自愿者 主题辩论赛、经典诵读体会、征文比赛、影视观赏等等形式开展实践教学活动。

分成大类:如调研类、观读类、竞赛类、打工或勤工助学类、三下乡或志愿者活动类等等

八、 思政部思政课实践教学课程涉及的主要知识门类

九、 教师对学生实践教学的过程指导

十、 教师思政课实践教学课时计算

指导每类活动大致可报课时量

附:教师实践教学活动计划书、登记表等等

思政部思政课实践教学课程学生手册

一、学生参与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总体要求

二、学生参与思政课实践教学组织形式

个人

小组(人数)、班级

三、学生参与各种形式实践教学活动的要求

1、观读体会类活动要求

2、社会调研及论文的写作要求

3、

4、

四、学生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的评价和考核标准

1、 社会实践报告和社会实践论文的评价标准

附:各种学生需填的表

如: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申请登记表 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情况记录表 社会调研报告或论文的开题报告表

上一篇:元旦微信祝福语大全下一篇:预制梁场平面布置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