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代表大会操作

2022-12-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职工代表大会操作

中小学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改革思路

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探索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民主性是现代学校制度的基本特性之一,要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必须建立和完善中小学民主管理制度。在科学的中小学民主管理制度中,教职工大会制度应是根本,应是全部制度的基石。要建立和完善中小学民主管理制度,必须对我国现行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进行根本性改革。

一、 中小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现状和问题

当前中小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流于形式,没有发挥制度设计者预想的作用。在有的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根本就没有形成制度,仅仅是学校领导为应付上级检查而不得已上演的一出戏而已。例如,山东省新泰市某中学的杨老师说:“我参加工作十年,教代会只开了一次,还是什么第九届教代会,也不知道前八届是何年何月召开的。”有的学校,教代会虽然能按时召开,但在学校的管理实践中,并未发挥其法定的职能。如河南信阳某高级中学的史老师说:“学校领导发现有一些计划、方案和制度在教代会上会通不过,后来他们就不再把有可能通不过的计划、方案和制度提交教代会讨论,而是采用所谓通报的方式,即向教代会通报一下就付诸实施,根本不经教代会通过。”一项有关教师聘任的调查显示:教师在聘任过程中,“几乎没有机会参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聘用合同的制定和修改……教师甚至不清楚本校聘任教师的方法。”[1]

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很多,但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制度设计先天不足。在我国中小学管理体制中,无论是在理论界还是在实践中,一直都是把教代会作为审议机构来看待的,因此,教代会在学校管理中的权力和作用缺乏刚性。二是制度不规范。中小学教代会制度没有真正制度化、法律化,缺乏可操作性,至今为止尚无具体法律法规或条例规范对中小学教代会的职权职责作明确规定。目前中小学管理实践中只能根据《教育法》和《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相关规定,参考1985年的《高等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暂行条例》制定出本省市或本校的工作规范,如《辽宁省中小学校实行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暂行规定》(1991年11月3日发辽教工字[1991]13号)、《广州市第二十一中学教代会制度》等。

因此,中小学教代会在实践中所发挥的作用完全依赖于校长个人的思想认识和工作作风。民主观念和民主作风强的校长领导下的学校的教代会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就大,反之,在缺乏民主观念和民主作风的校长领导下的学校,教代会作用就小甚至名存实亡。

二、 以教职工(全体)大会制度取代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目前,我国大部分中小学普遍建立了教职工代表大会(尽管很多学校的教代会在学校管理实践中,其法定职能没有得到依法行使)。所谓教职工代表大会,顾名思义,就是由教职工选举代表组成的大会。代表制或称代议制是一种间接民主,是当无法实行直接民主或实行直接民主成本太高时而作的变通。例如,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但我国13亿人不可能人人直接参与国家管理,所以,人民选举人民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这就是代议制。我国宪法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同样,在学校,由于教职工人数众多,所以也只能实行代表制。

但笔者认为,在我国中小学,没有实行代表制的必要,因为我国中小学校的规模,教职工人数大部分在200人以下,没有必要实行间接民主。在中小学校实行代表制,不但增加了民主管理的成本,更重要的是不利于教职工意愿的真实表达。例如,据调查,山东省新泰市某高级中学第九届教代会的代表构成是这样的:全体领导班子成员,各处室、各教研组、各备课组组长是当然成员,剩下的由教职工民主选举产生的代表名额不足参会人数的三分之一。会议的召开过程被参会的老师们形容为认认真真走过场。校长向大会做工作报告,分组讨论,收交提案,闭幕。有的老师说,如果说实质性的内容,那就是公费吃了一顿饭,每人发了一个纪念包。

为了更好地反映广大教职工的意愿,笔者建议在中小学取消教职工代表大会,代之以全体教职工大会,以教职工(全体)大会制度取代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当然,这仅仅是形式上的变革,更重要的是本质内容的变革,那就是要提升教职工大会在学校管理中的地位,改教职工大会由审议机构为权力机构。

三、 将教职工大会由学校管理的审议机构改为权力机构

关于中小学教代会在学校管理中的地位,校长负责制的倡导者、教育专家萧宗六教授曾特别撰文说明:“实行校长负责制的学校,党支部和教代会在学校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必须明确。党支部不再是决策机构,教代会不是权力机构。校长、党支部、教代会三者之间,不是‘三驾马车’并驾齐驱,不分主次,而是以校长为中心。” [2]关于这一问题,原国家教委副主任、国家总督学柳斌同志也曾明确指出:“实施校长负责制,教代会的职责是负责评议或审议学校的重大事项,对学校工作实行民主管理和群众监督,而不是学校的权力机构。”[3] 教代会的民主管理权被规定得较窄,且不详细,不具体。首先,教代会只有评议和审议权;其次,何谓重大事项,在教代会制度中也规定不详。

众所周知,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的权力应比较大,与此同时,对校长的权力予以制约便显得尤为重要。

从中小学校长负责制的实践来看,正是由于对校长权力的行使缺乏必要的、有效的制约和监督,有些学校的校长负责制已经沦为校长专权制。“没有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我们必须对“校长绝对权力”的危害性有充分认识。

第一,校长的绝对权力必然造成人治祸患,必然挤压和侵夺教职工的民主权力。

第二,绝对权力产生官僚主义。

第三,绝对权力产生腐败[4]。

要避免校长负责制发展为校长专权制,必须建立和健全相应的监督制约机制,发展和完善中小学民主管理制度。那么,具体应该如何构建科学合理的中小学民主管理制度呢?笔者认为,适合我国国情的中小学民主管理制度应该以中小学教职工大会制度为基础建立起来,具体模式可以参照我国的政体(政权组织形式)模式。这就要求提升教职工大会在学校管理中的地位,扩大教职工大会的职权,将教职工大会由审议机构改为权力机构。

参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模式,笔者认为,新型中小学民主管理制度下的中小学教职工全体大会应具有以下职权。

1.建议权。即听取校长的工作报告,对学校的年度工作计划、发展规划、改革方案、教职工队伍建设等重大问题予以讨论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工作报告制”的建立是对教职工校务知情权的一种尊重,是民主法制社会“人本管理”理念的体现。为此,各地区教育行政部门应根据本地区实际,建立一套运作程序,首先规定教职工大会期间,行政各部门做工作报告的方式方法及教职工提出意见和建议的方式方法;其次要注意结合校务公开,做好闭会期间的工作报告。

2.通过权。即讨论通过岗位责任制(聘任制)、教职工奖惩办法及其他与教职工有关的基本规章制度,然后由校长颁布实施。

为保障通过权行使的有效性,理应建立相应的“通过制度”,对应提交教职工大会通过的内容、方式、方法、责任措施等作出程序性规定,严格按照程序行事。如,在内容方面规定,对学校重大问题,学校行政领导应在草案出台之前征询教职工大会或其工作机构——教育工会的意见,草案出台后,提交教职工大会审议,未经教职工大会通过,不得实行;对于学校的规章制度,应规定必须由教职工大会通过后才能实行;并对可预料的民主权利与行政权力之间的矛盾规定相应的协商措施和责任追究措施,如“一旦出现经过学校行政和教职工大会之间反复协商仍不能获得一致意见的事项,经学校党委批准,校长可试行一个阶段后,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再提交教职工大会讨论,或同意继续执行,或作新的修改。”

3.决定权。即讨论决定教职工的住房分配,福利费管理使用的原则和方法,以及其他有关教职工福利的事项。

教职工大会作为一个以维护教职工利益为天职的民主管理机构有权参与教职工生活福利有关事项实施方案的制定,并在此问题上有一定的决定权,这些问题由教职工大会集体作出决定往往比党政领导直接作出决定更加符合教职工实际需要,可接受性更好。这种参与决定,对于党政领导的决策既是一种补充,又是一种制约,目的在于更好地实现学校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更好地维护广大教职工的切身经济利益。

建立相应的“教职工大会决定制”,明确对该珍贵权利的行使原则、范围、程序等无疑是必要的。

4.评议监督权。主要是评议监督学校各级领导干部,可以进行表扬、批评、评议、推荐,必要时可建议上级机关予以嘉奖、晋升,或予以处分、免职。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可结合本地实际加强该项建设,还可以在某些方面予以创新,如借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代表质询制,由教职工大会、工会、人事部门联合,对学校党政领导及有关职能部门的工作按一定的程序进行质询,以及时解决教职工所关心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也可借鉴国外议会通行的“投不信任票”方法,确立“不信任票制”,定期以学校职能部门为对象,审查其工作绩效,可以投不信任票,一旦这种不信任票达到一定的比例,该职能部门的正职就应当提出辞职[5]。

5.一定的任免权。即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本校党组织的组织领导下,教职工大会对包括校长在内的学校行政领导干部的选举、决定和罢免权。

教职工大会只有对学校行政管理人员有一定的任免权,上述第四条评议监督权才能有制度保障,才能真正落实教职工大会在学校管理中的民主管理和监督作用,才能真正体现教职工在学校的“主人翁”地位。

任免权的落实由于历史的现实的种种原因,落实起来可能难度很大,但我们应该相信广大教职工,大胆实践。教职工工作生活在教育教学第一线,接触面广,他们对学校的情况比较了解,对管理制度执行中存在的问题看得比较清楚。特别在激烈竞争中,他们已经深深体会到校兴我荣,校衰我耻,有办好学校的愿望和积极性,对学校发展最为关心。实践证明,教职工是通情达理的,他们不仅需要民主,而且善于应用民主。只要领导干部态度诚恳、虚心,尊重群众的民主权利,就能把工作做好。

有人担心把教职工大会提升为权力机构会妨碍校长行政权力的行使,笔者认为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例如,我国全国人大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并没有妨碍作为国家行政首脑的国务院总理的行政权力的行使。

四、 教职工大会制度必须规范化、法定化

民主与法制是辩证统一的,民主是法制的基础,法制是民主的保障。教职工大会职权的落实必须有相应的制度保障,没有立足点的职权难免会被架空;有了制度,再通过一定的民主程序,才能在民主管理体制内实现民主法制化和法制民主化的双向流通。但从我国中小学民主管理的实践来看,中小学教代会的建立虽然有法律依据,但至今为止尚无具体法律法规或条例规范对普通中小学教代会的职权责作明确规定,并且相关法律法规在界定法律责任和程序上都存在一些缺陷。

首先,在文本方面忽略了法律责任的界定。如作为我国教育根本大法的《教育法》第三十条第三款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通过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职工代表大会等组织形式,保障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但在法律责任一章却没有任何对该条款的违法行为的惩罚规定。难怪乎“《教育法》被某些人称为‘软法’,原因在于,其中类似‘应当’、‘应该’、‘鼓励’用得太多,缺乏严谨统一的法律术语,在法律责任一章中对违法行为的惩罚又不够严厉”[6]。这种“软法”现象在《教师法》及可资中小学教职工大会借鉴的《高等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暂行条例》中都有所体现。

其次,从程序上看,有关法律法规对民主管理的规定原则性、指导性多,具体性、可操作性少。相对于一些法制完备的发达国家,甚至包括印度、菲律宾等发展中国家,我国的教育法律法规严重缺乏一系列可以操作的定量化规范,表现在教代会制度上问题在于《教育法》、《教师法》、《高等教育法》等都只有“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等该做什么的字眼,而没有“应怎么做、由谁负责、该如何惩罚”等详尽条款规定,存在着止于定性化泛泛之论的缺陷。

由于至今为止尚无具体法律法规或条例规范对普通中小学教代会的职权责作出明确规定,所以当前建立了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中小学校,其制度大多是学校自己制定的。笔者认为,这也正是造成很多学校教代会流于形式的必然性所在。生物学中“膝跳反射”本能使得管理者大多会潜意识地主动避免刺激,创造机会回避监督。所以,笔者认为,应该由国家有关部门制定较为详尽的《中小学校教职工大会条例》,如果条件不成熟,可暂由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但不应当由各学校自己制定。有关法律法规要尽可能做到科学、规范、具有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 田凌晖,李亚东.教师聘任制亟待深化与完善.教学与管理,2002(7):43.

[2] 肖宗六.校长负责制的提出及内涵.中小学管理,2000(11):2-3.

[3] 柳国辉.试析中小学民主管理的基本取向.现代中小学教育,2000(9):51

[4] 张允公.校长负责制容易造成绝对权力.教学与管理,2004(11):52.

[5] 余秀琴.民主与法制视野内的中小学教代会制度.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3(10).

[6] 林捷.中国教育法律的现状及其问题.教育科学,1999(3).

(责任编辑 付一静)

作者:常凤亮 张兆坤

第2篇:高校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变迁与创新

[摘要]在新制度经济学视野下,高校教代会制度事实上已经陷入路径依赖之中,源自高校内部的制度创新已经失去变革的活力和动力。只有引入多元制度变迁主体,多管齐下,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制度变迁方式相结合,才能椎动教代会制度“退出闭锁”,提升制度效率。

[关键词]高校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教代会制度创新

[

一、高校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建设亟待加强

高校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制度创新,也是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大学制度建设视野下,坚持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就必须完善高校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赋予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应有的职能和权限,真正推进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与监督。遗憾的是,当前“教职工代表大会形同虚设的问题严重”。有调查显示,88.2%的教师认为:“教代会只是走形式,教师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很少被采纳。教代会只是校长布置作业的工具,学校重大事务的决策权掌握在学校主要领导手里,教师起不到任何作用。”85.3%的教师认为:“作为学校教代会的组织者和工作机构的工会在维护教师权益和执行学校监督方面起不到多大作用,或者根本不起作用。”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效率低下,高校民主管理式微,本质上限制了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加强高校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已经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笔者试图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与方法来解构我国高校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尝试解答三个问题:教代会制度效率低下的根源;低效的教代会制度长期存在的原因;现有制度环境下如何推进教代会制度创新。

二、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效率低下根源

制度效率是新制度经济学中的重要概念。林毅夫认为,一项政策或制度的失败往往源于统治者的偏好和有界理性、意识形态的刚性、官僚政治、利益集团冲突及社会科学知识的局限性。我国高校教代会制度效率低下,一定程度上也与此相关。具体而言,表现在三个方面:制度原初设计的不足、利益相关者权力博弈的失衡、制度执行与制度变革的脱节。

1.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设计的漏洞和缺陷

1985年1月教育部、全国教育工会联合颁布《高等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暂行条例》(下文简称《条例》)。《条例》从颁布之日起,就存在法律性质模糊的问题。“《条例》在立法主体的安排上缺乏科学性,将其归入行政规章范畴或者归入行业规则范围都是不妥的。”这种立法的模糊性限制了《条例》的执行力。其次,《条例》规定又过于笼统,缺乏实施细则,进一步限制了《条例》的实施效果。虽然《条例》最后一条指出,“各单位可以根据本条例,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单位的教职工代表大会实施细则”,但由于缺乏配套的法律法规对《条例》的落实提供制度保障,最后一条恰恰为各单位执行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提供了宽泛的自由裁量权,在缺乏外部强制性制度约束的背景下,《条例》的落实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单位内部的权力运作。再次,《条例》规定,学校工会委员会承担教代会工作机构的任务,但众所周知,高校工会只是高校教职工的群众组织,它虽然具有维护教职工民主管理权的义务,但并不具备参与学校管理的权力。而在现代大学制度建设视野下,教职工代表大会应该是学校的权力机构。以非权力机构的工会来落实权力机构的教职工代表大会的职能,必然制约了教职工代表大会效用的发挥。

2.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利益相关者权力博弈失衡

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是党和政府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在高校实行民主管理的重要制度安排。它本质上是扩大高校基层教职工的民主管理权,让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的重要形式。由于《条例》在制度设计中的漏洞和缺失,教职工代表大会效用的发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单位内部的权力运作。因此,高校内部的利益相关者的权力博弈直接影响到民主管理权的落实。我国高校内部权力架构的实际情形是,政治领导权和行政权处于主导地位,教职工的民主管理权从一开始就处于边缘化状态,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尽管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党和政府有意识建立、加强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试图扩大高校民主管理权,以加强对政治领导权和行政权的监督和约束,但在这种背景下建立起来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如果缺少来自外部的对政治领导权和行政权的监督和约束,其制度效用必然大打折扣。很多情形都表明,来自基层的教职工在行使民主管理权的时候,如果与学校内部的政治领导权、行政权产生冲突时,必然受到来自党委和行政的抵制,而不能发挥有效作用。久而久之,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在某些高校实际操作中要么流于形式,走走过场,成为党委和行政落实《条例》的一种摆设,要么“沦为学校行政体制的附庸,失去了本身存在的价值和意义”⑤,甚至更直接的是,有些高校干脆就取消教职工代表大会。

3.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执行与变革脱节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效用的发挥与制度环境存在必然的关联,同一项制度安排在不同环境中的效用可能大相径庭。伴随着我国高校内外部体制机制改革的深化,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所处的制度环境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主要表现为高校办学自主权呈现出扩大趋势,大学自治权不断提升,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不断推进。在这种背景下,如果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要发挥有效作用,就必须进行相应调整,制度执行与变革必须同步进行。《条例》的出台是国家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赋予基层教职工民主管理权,这种民主管理权在高校内部的落实主要还是以国家掌握大学管理权为后盾。随着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推进,国家权力逐渐退出,国家将更多的自治权下放到高校,而这些下放权限更多地集中到党委和行政层面。这样,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在国家干预和保护退出以后,在权力竞争中必然缺乏应有的保障。因此,如果要保证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继续发挥应有的作用,制度执行必须与制度变革同步进行。国家应该在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同时,有意识地为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提供相应的配套政策或进行相应的调整。因此,制度执行与制度变革的脱节是当前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效用不高的重要原因。

三、低效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长期存在的原因

高校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效率相对低下,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引起了高等教育界的广泛关注。改革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提高其效率,也是高等教育界的普遍呼声。但问题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缘何长期以低效状态存在而没有产生积极的变革或者变革本身没有产生积极的效果呢?

1.国家意识形态的刚性限制了制度创新

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经验教训基本铸就了高等学校管理体制架构,即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种管理体制架构已

经不仅仅是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基本要求,而且也是党和政府对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意识形态约束,这与我国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方面,党和政府要推进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就需要建立行之有效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另一方面,在意识形态约束下,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又必须在高校党委的领导下行使权力。这种意识形态的刚性,使得党和政府在推进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变革过程中,不通过权力的分化,而是通过意识形态的强调,以及进行一些保持既有权力结构前提下的其他工作,诸如全国范围的教代会工作的评估等,来促进党委和行政支持和重视教代会工作。这也说明为什么自1985年《条例》颁布以来,尽管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效率不高,但却始终没有做出大的调整。

2.教代会的工作机构缺乏制度创新的能力和动力

“组织乃是在既有约束条件所决定的机会集合下有目的地创立的,同时,就达到其目标而言,组织乃是促成制度变迁的主角。”根据《条例》规定,工会是目前高校教职工代表大会的组织机构。而伴随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国家权力的不断退出,大学自主权的不断扩大,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创新的动力也相应从党和政府过渡到高校内部。自然,高校工会也因此构成了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创新的主角。但目前我国高校工会首先是一个群众性组织,它不是权力机构,推动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创新的能力有限。其次它在事实上是学校党委下属的一个工作机构,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当侵权方是学校或代表学校的领导者时,工会也很难以独立超然的身份和姿态来切实维护教职工的权益。因此工会缺乏制度创新的动力,以至于不少高校的工会组织实际上演绎成向教职工发放福利的机构,没有承担起作为教代会工作机构的任务。

3.高校党委和行政组织倾向于消极地对待制度创新

《条例》规定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是教职工群众行使民主权利,民主管理学校的重要形式。教代会四大职权之一就是监督各级领导干部,可以对各级领导干部进行表扬、批评、推荐,必要时可建议上级机关予以嘉奖、晋升,或予以处分、免职。因此,这实际上也就承认了学校党委和行政组织与教代会目标函数有可能不尽一致。而一旦教代会目标函数与党委和行政组织产生冲突时,党委和行政组织出于自身的目标诉求,就有可能产生压制教职工民主管理权的想法;而且,由于教代会是在党委领导下行使职权的,也因此,党委和行政组织也有较强的能力实现压制。现实情况表明,“高校行政工作者认为,教代会与他们的权力形成了矛盾,很多时候教代会是改革的阻力而非动力,因此,他们消极地对待教代会。旧所以,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从其诞生伊始,作为其领导机构的高校党委和行政组织就缺乏对其进行制度创新的愿望。这也揭示了为什么长期以来尽管大家都认为,要真正提升教代会的效率,关键在于领导要重视,但却始终无法真正重视起来的原因。

4.基层教职工无法成为制度创新的有效主体

虽然在现代大学制度建设过程中,国家逐渐下放高等教育管理权,但权限下放的进度是缓慢的,内容也是有限的,尤其在一些关键权力上,譬如高校主要行政管理者的任免权依然由政府掌握,教代会不享有任免权。同时,作为民主管理权主要实现形式的教代会,依然要在党委领导下行使职权。因此,在这种体制安排下,教代会不过是辅助高校党委和行政进行学校管理的一支力量,它既无法派生高校政治领导权和行政权力的合法性,也无法成为与高校政治领导权和行政管理权相抗衡的一支力量。这种极为有限的民主管理权限,使得基层教职工基于自身制度创新的成本收益考量,不会为之付出努力。即使有数量极为有限的教职工能够抛开纯粹的成本收益判断而有勇气表达自身的利益诉求,以推动教代会制度创新,但根据集体行动的逻辑,由于“搭便车”行为的客观存在,也往往导致个别推动制度创新的行为人无法得到集体的支持,无法演绎成集体行动,从而使高效率的制度安排无从产生。

四、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创新

教代会制度长期陷入低效状态而不能得到根本变革,也就意味着制度变迁进入了路径依赖状态,即“沿着一定的路径发展演进,而很难为其他潜在的甚至更优越的体系所取代”。如何摆脱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是教代会制度变革亟待解决的难题,也是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当务之急。

1.通过立法形式,将高校教代会打造成实质性的权力机构,并逐步将高校内部管理人员的职务任免权赋予教代会

在不改变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种刚性约束的前提下,要提升教代会的制度效率,就应该赋予教代会实质权限,将其建设成高校内部的权力机构,尤其要将高校内部管理人员的职务任免权赋予教代会。在不违背国家法律的前提下,高校党委和行政组织还应该在教代会授权下行使管理权。因为大学内部治理的合法性,固然需要外部法律的支持,但作为自治机构,高校内部管理权的合法性最终还应该源于内部。在没有相应扩大来自基层的教职工的民主管理权的背景下,国家单纯下放高等教育管理权就会进一步强化高校内部的政治领导权和行政权,可能会恶化内部治理环境,难免使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再次陷入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一统就死,一死就放,一放就乱,一乱就收”的怪圈。

2.将工会与教代会的关系松绑,重新设立常设性的教代会工作机构,工作机构应直接接受党和政府的管理

长期以来,工会作为教代会工作机构,缺乏制度创新的能力与动力。这与工会自身性质及其在高校中的体制架构有关。工会作为群众性组织,在学理上它不能成为权力机构的代言人;同时,当前工会本身的体制架构也限制了工会职能,工会自身的组织建设还存在很多问题,它也无法很好地行使教代会职权。因此,为了推进教代会的制度创新,就必须建立起强有力的组织机构,让组织成为制度创新的推动者。这种组织机构应该是常设性的,应该纳入到高等学校管理体制之中。其主要职能是对高校内部管理进行授权,赋予其内部治理的合法性,并对内部管理进行监督和约束。同时,教代会的常设工作机构还应该直接接受党和政府的监督和约束,以确保教代会的集体决策符合民主集中制原则,并使得这种决策不背离并能够切合国家以及社会对大学发展的需求。

3.推进教代会建章立制工作

教代会制度是一个制度体系,而不是某一单项的制度安排。教代会能否有效运作,既有赖于国家法律法规的支持,同时也有赖于高校内部细化的运作规范。由于缺少运作规范,很多高校教代会的运作往往取决于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因此,教代会的组织机构一定要积极承担起教代会的建章立制工作,要通过制度来规范教代会,细化教代会各环节运作规范,譬如建立和完善调查研究制度、质询与通报制度、提案反馈制度、管理问责制度等;明确教代会审议内容项目,将事关教职工切身利益的、事关学校改革与发展的重大事项纳入到教代会中,建立教代会主题遴选与议题商定制度。

4.进一步推进和深化高校教代会评估工作,发挥以评促建的作用

教代会制度变革整体上应是渐进的,因为上述各项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制度渐进的变迁过程中,要提升教代会制度效用,依然需要依赖来自外部的教代会评估机构的监督和约束。实际上,早在1996年全国教育工会就开始推进教代会评估工作。目前需要做的是,在确保教代会渐进制度变迁的同时,政府需要进一步强化高校教代会评估工作力度,通过评估,督促学校重视教代会工作;另一方面,政府要建立高校教代会运作效果的问责机制,将教代会纳入到学校党政考核机制之中,与学校党政负责人的绩效考核相挂钩。

5.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制度变迁方式相结合以推动教代会制度变革

当前高校教代会制度已经陷入路径依赖。在目前制度环境下要打破路径依赖,单纯依赖高校内部制度创新压力很大,动力不足,这就需要引入外力。在改革初期,需要进一步加大党和政府对教代会的改革力度,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启动改革,使得制度变革逐渐摆脱路径依赖。制度变革启动后,在外部权力逐渐退出的同时,有机地引入高校内部权力主体作为制度创新的替代力量,尤其是引入来自基层教职工和教代会组织机构,鼓励他们通过自下而上的方式,进一步推动制度创新。通过这种模式,既有利于教代会制度变迁“退出闭锁”,提升教代会制度效率,也符合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要求,并一定程度上减少制度变革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阻力,避免或减轻改革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阵痛。

(责任编辑:刘新才)

作者:赵军 刘望洲

第3篇:论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与中小学治理结构重构

【摘 要】学校治理结构改革是建立现代学校制度的重要前提,在我国传统的集权管理体制中,政府权力全面介入到经济、文化、社会及其他领域,中小学校也深受影响。学校管理体制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有效运作,中小学治理结构改革,首先需要建立和完善中小学民主管理制度。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小学民主管理制度的根本,在学校治理结构重构过程中,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是校长负责制的有益补充,是学校民主监督的重要渠道。

【关键词】中小学    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治理结构     重构

学校治理结构与国家政治体制、权力结构、社会历史、民族文化传统等密切相关,学校治理结构改革是建立现代学校制度的重要前提。实行校长负责制后,一个重要任务是转变传统学校治理结构,对校长权力实施有效监督与制约,变革学校治理结构,发展与完善中小民主管理。提升创新教职工代表大会在学校治理中的地位成为必然。

一、学校治理中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法律地位与实践诉求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是首次以依法治国为主题的中央全会,全会提出的依法治国,使法治中国建设展开了新蓝图,迈向更高境界。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健全行政监督体系,教职工代表大会是现代学校内部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校管理行使重要监督功能。中小学校实行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既有法理依据,也是实践所需要。

1.教职工代表大会的法律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总纲第一章第二条规定:“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人民管理国家的性质从根本上诠释了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存在的合理性,它表明教代会制度权利神圣不可侵犯,教职工依法行使国家主人的权利,管理学校事务是宪法赋予的权利,这是教代会制度建立的基调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这是对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法律规定。1985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学校逐步实行校长负责制……要建立和健全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加强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1995年3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30条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通过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职工代表大会等组织形式,保障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三部分提出,“适应中国国情和时代要求,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新型关系”,“完善普通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校长负责制。完善校长任职条件和任用办法。实行校务会议等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不同时期、不同层面与类别的法律法规,为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奠定了良好的法律基础。

2.教职工代表大会的实践诉求

教职工代表大会在学校治理中的地位源于强烈的实践需求。一方面,技术与社会进步使管理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合作、协作及交流,越来越成为组织活动的重心,管理者的角色也从直接命令、控制和处理信息转变为教导、协调和支持,从发号施令者和监督者转换为协调者和推动者。“在21世纪,更有效率的竞争者将是那种学会如何使用分享价值观和控制员工情感能量的企业……企业需要那些本能地知道如何恰当开展工作的员工,他们不需要指导,并且能够为雇主尽心尽力。”因此,管理者应该融入群体,其作用的发挥也不能依赖于决策制定中的绝对权威、人格魅力或是对信息的垄断,管理者必须思考用什么样的管理机制可以使员工参与到管理过程。另一方面,价值多元化是当今社会的新常态,在此背景下,管理者必须认识到,多样化的人员队伍包含着不同的工作愿景和方法。对于学校来说,教职工所表达的不同看法,既是一种学习机会,也是一种挑战。“管理者的角色已经从监督团队成员变为授权,因为工作已经围绕核心过程进行了重新安排,工人也可以做到自我管理。下属得到更大的自主权,对工作也更加满意,他们从一般的工人成长为专业人士。”同时还要认识到,尽管学校在组织结构上发生了变化,传统学校中许多服务教职工的功能转向了社会,教职工对学校的依赖性弱于过去,但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教职工与学校之间的利益依然紧密联系,关心学校发展,办好学校的愿望和积极性仍然很高。同时,开好教代会,有利于信息沟通,动员群众,让群众了解学校意图,让管理层听到群众呼声。

二、教职工代表大会与学校民主管理

学校民主管理就是建立合理的体制,让广大教职工以学校主人翁的身份,有组织地参与学校事务的决策和管理,实现学校发展愿景。民主思想是当今世界政治思想的主流,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是教育民主化进程的最主要组成部分。健全的学校民主管理机制有助于有效监督和制约校长权力,从而有利于教职工行使合法权利,教职工代表大会是民主政治在学校管理中得以贯彻推进的制度保证。

1.作为民主形式的教职工代表大会的特点

广泛的代表性。依据教职工代表大会的相关章程规定,学校教职工,不分地位、身份、年龄、性别,凡符合相关要求,就都有选举或当选为教代会代表的权利,都有要求教代会代表他们的意愿和利益的权利。因此,与其他民主形式相比,教代会在学校具有最为广泛的群众性和代表性。

高度的凝聚力。教职工代表大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的,代表全校教职工,在审议通过学校重大决策、计划、方案,做出相应决议和决定时,充分听取、集中反映广大教职工集体的智慧和愿望。因此,较之其他民主形式,教职工代表大会更能充分团结、动员教职工群众为整体目标共同奋斗。

充分的权威性。教职工代表大会依照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行使教职工民主管理学校的权利。因此,它所通过的决策、计划、方案、办法,所做出的决议、决定,具有强烈的约束力,无论是学校的管理者还是普通的教职工,均需要服从,具有权威性。

坚实的组织保障。教职工代表大会实行代表常任制,并有完善的运行机制和制度规定。工会委员会是教职工大会的常设工作机构,这是从组织上对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最有效保障形式,是对学校管理起经常作用的民主管理基本途径。

2.当前教职工代表大会存在的主要问题

教职工代表大会职权责规定不明确。中小学教职工代表大会的建立虽然有明确的法律依据,但从程序上看,有关法律法规对教职工代表大会民主管理的规定比较模糊,不够明确,如教职工代表大会、校务委员会、校长、教职工代表、教师、学生及家长的权责等都缺乏明确的规定,原则性、指导性多,具体性、可操作性少,缺乏定量化规范。可以说,迄今为止,尚无具体的法律法规或条例规范对中小学教代会的职权责做出明确规定。

民主管理机构职能不明确。民主监督和评议是民主管理的重要内容,没有组织机构贯彻执行,民主管理不可能落在实处。学校民主管理机构不健全,缺乏专门的监督机构和信息反馈机构。目前,学校并没有专门的民主监督机构,现有监督主要通过校务公开、教代会和党组织的监督来实现,对于教职工代表大会、校务委员会、家长委员会等组织的职能和权力缺乏明确的规定,致使这些组织不能切实发挥作用,教职工代表大会时常被当作“贯彻政令的工具”。

教职工代表大会的政治功能被削弱。从学校管理的本体意义上看,教职工代表大会代会应当拥有的是政治权利,然而,现实管理实践中,法律法规赋予教代会的审议权、建议权、审议通过权和对领导干部的评议监督权等四项权利被淡化,代表大会与代表们关注更多的是经济权利,政治权利诉求及其实现显著弱化。

3.落实教代会制度需处理好几个关系

我国早在建国初期就着手落实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学校事务;改革开放以来,教代会制度越来越走向法制化、制度化轨道。作为现代学校治理结构的重要构成部分,教职工代表大会已经获得应有的地位,但落实教代会制度,除了结构问题,更深刻的应该是内涵建设,而这首先要处理好一系列关系,主要包括:

教代会与党支部的关系。党组织在学校起着政治核心作用,教代会在学校党组织领导下开展工作。现代学校管理中,党组织并不干涉校长的工作,但可以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审议校长的工作;学校发展规划、经费预算、决算和重要规章制度等,利用教代会评议,考察学校中层领导干部,通过教代会党组织把政治核心作用落到实处。

教代会和校长的关系。校长是学校的法人代表,掌握着学校最高行政权力。教代会并不是学校的权力机构,无权领导校长,更没有罢免校长的权力。作为学校民主与监督机构,教代会应支持落实校长负责制,维护学校行政权威,校长则应尊重教代会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权力,按时向教职工代表大会报告工作,执行教代会的决议和决定。

教职工代表大会与工会的关系。这两者的关系,既有代表产生程序与资格的区别,也有实际生活中的相互交叉。工会是群众性组织,相对独立,工会会员代表大会是全体工会会员的最高权力机构,其代表按工会小组选举产生,只有工会会员才能成为工会会员代表大会代表。教职工代表大会代表由选举产生,评议学校的各项行政管理工作,教代会开会期间由选举的主席团主持工作,凡具有公民资格的教职工都有资格当选为教代会代表。因此,教代会代表更具有广泛性。

三、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与学校治理结构重构的哲学思考

学校发展不只是政府单一行为的孤立事件,利益相关者都在关注学校发展,因此,需要为这些关注建立发表意见的机制,这就必然要求学校内部治理结构的相应变革。逐步健全学校内部治理结构,有助于权力的高效运作和相互制衡。

1.完善立法,明确界定法律责任

严格意义上讲,中小学教代会制度在教育立法上存在空白,尽管《宪法》《教育法》《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和《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等对教职工代表大会均有所规定,但除了《高等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暂行条例》对高校教代会有直接规定,还没有全国性的针对中小学教代会的相关规章条例。因此,针对现行立法存在的问题,需要由目前偏重原则性指导转向可操作性;由相关法律的间接规定所导致的间接引证转为直接规定;由没有任何对违反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相关条款应作何惩罚的规定,转向明确“应怎么做、由谁做、该如何处罚”等方面的详细条款规定,从而尽可能化解因法律层面上的问题所引起的学校治理中的难题。

2.准确定位,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工作制度

教代会是依据国家法律法规,按照一定形式组织起来,并被赋予一定权力的学校管理制度,作为学校民主管理的一种制度,它不是社会团体,是学校整个管理体制中不可缺少的、便于群众民主参与的基本形式,与党的领导、行政集中统一指挥构成了学校管理的完整体制。审议建议权、审议通过权、审议决定权和评议监督权是教代会的四项基本权力,然而,作为学校管理体制的一部分,一方面,公认教代会制度体系并不完备,另一方面,对这一制度体系包含哪些要素,无论是在理论界还是在学校实践操作层面,也没有一个公认的定论。因此,需要重新界定教职工代表大会的地位,可以考虑其由审议机构转为一定的权力机构,对学校工作实行民主管理和群众监督,将教代会只能对学校重大事项进行评议或审议权,扩大为对学校重大事项的表决权;将评议监督领导干部权,扩大为领导干部选举和罢免权等。

3.增强民主意识,提高代表素质

虽然教代会具有广泛性特点,但代表一经产生,实际上就会成为关键的少数人。学校民主管理就是把自由、平等、公正等民主理念的内涵引入学校管理过程,建立民主管理运行机制,这是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进学校民主与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学校民主运行机制强调被管理者对管理过程的参与和控制,全体教职工有平等参与学校管理的权利和自由,同等参与决策的机会,每个成员的利益都被同等关照,每个成员都被公正对待。实现学校民主管理,不仅在于有健全的民主形式,更在于教职工特别是代表的素质。因而,要着力提高学校成员的民主意识,提高全体教职工的民主素质。

4.以建设民主学校为目标,创新教职工代表大会工作机制

建设民主学校是教育民主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具体体现。实现这一点,在治理结构上必须体现参与原则,要按民主的要求改造教育对象、制度、方法和学校治理的内容、组织形式、权力配置等。教职工代表大会将民主管理思想引入学校治理实践,使学校民主管理的全面实现成为可能。创新教职工代表大会工作机制,必须改变当前学校管理实践中仍然存在的重行政意志轻民主参与、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不健全、地位和作用未得凸显、基本职权难以行使等现状。

【参考文献】

[1]Tony Morden.Leadership as Vision.Management Decision ,1997:664-672.

[2]Tony M.Guiness and Robert E.Morgan.Strategy, Dynamic Capabilities and Complex Science: Management Rhetoric vs Reality.Strategic Change,2000:209-220.

[3]赵军.制度变迁与改革绩效——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新旧文本的比较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3(4).

[4]宋江顺.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时代特征[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

作者:洪涛

第4篇:职工代表大会操作规程

为规范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保障职工民主管理权利,促进劳动关系和谐发展,依据《江苏省职工代表大会操作规程》,结合我公司实际,制定本操作规程。

一、职代会会前的主要工作要求

1、建立制度

根据《江苏省企业民主管理条例》的规定,结合本公司的实际,制定本单位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主要内容包括:职工代表大会职权、职工代表权利和义务、工作制度和民主管理其它形式。职工代表大会每年至少召开一次,要将召开职工代表大会列入单位年度工作安排,按期实施。职工代表大会实行届期制,每届任期为一年。

2、确定议题

职工代表大会召开之前,公司应根据职代会职权结合本公司经营发展的重点工作和职工关注的劳动权益热点问题确定本年度职代会中心议题。职工代表大会议题可以先征求职工意见后提出,也可以由经营者提出。

议题确定后,由人力资源部牵头,有关方面参与,共同做好会议筹备工作。 职工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一般每月召开一次职工代表会议,对三分之一以上职工代表联名提出的基本合理的意见、要求,由人力资源部积极与公司沟通的基础上,提请职工代表会议讨论决定。

3、征集提案

人事部门应发动职工围绕职代会议题开展提案征集活动。提案由职工代表在征集所在选举单位职工意见后提出。提案可以由职工代表个人,也可以由多名代表联名以书面形式提出。

人事部门应指导帮助职工代表提高提案质量;并及时将提案整理分类,确定整改落实部门和办结、答复时间,送公司领导阅处后交有关部门办理。

人事部门对上届职工代表大会提案处理和落实情况进行汇总,做好向职工代表大会报告准备。已被采纳并在实施中产生效益的提案,可以建议单位给予相应的奖励。

4、材料准备

公司准备以下材料:(1)行政负责人的工作报告;(2)依法应当提交职工代表大会审议的有关制度、方案的草案;(3)上届职工代表大会决议落实和集体合同履行情况的报告。

人事部门准备职工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单位实施和组织日常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情况的报告,提交职工代表大会审议的报告、制度和方案,起草制定过程中应当充分听取职工的意见,同时必须是书面材料。

5、选举职工代表及审查代表资格

职工代表大会召开前,人事部门应当组织好职工代表的选举,保证代表具有代表性和合法性。

6、通知开会 职工代表大会通知应当采用书面等形式,告知每一位职工代表会议时间、地点及主要内容。同时应当安排好职工代表工作,保证会议的出席率。

提交职工代表大会审议的报告、制度、方案草案,一般应当提前5个工作日发至职工代表,以便职工代表团(组)组织职工代表讨论和征求选举单位职工意见;对已经多次讨论修改的方案草案,经人力资源部同意,可以直接提交职工代表大会审议。

二、召开职代会预备会

根据工作需要,公司在正式召开职工代表大会之前,可以召开预备会议。预备会议由人力资源部负责人主持,职工代表大会正式代表参加。

预备会议的主要任务是:

1.听取职工代表大会筹备情况的报告,通过大会议程。

2.报告职工代表(含列席代表、特邀代表)出席情况,通过代表资格确认和调整情况的报告。

3.通过职工代表大会主持人。职工代表大会主持人由人力资源部提名,可以是人力资源部负责人,也可以是管理部负责人。

三、职工代表大会正式会议

1、主持人核对到会人数,宣布开会并致开幕词(简单说明本届职工代表大会目的、意义,介绍本次会议中心议题和议程)。

2、听取行政负责人关于公司经营管理的工作报告,以及有关人员对提交职代会审议的有关规章制度、重大事项的说明。

3、专题议题 (根据本次会议确定的议题逐个进行,如:宣读提案、宣读决议草案)。

4、宣布闭会进行分组讨论,而后由小组长将讨论结果向主席团汇报,对提案提出修改、补充意见,(各小组简要发言)。

5、职工代表发言,(由会前指定的代表简要发言)。

6、对大会的各项议题或决议草案进行表决,形成决议(逐项进行)。

7、由到会的上级领导讲话,(根据实际到会的领导,如有准备的就讲话)。

8、宣布大会闭幕(致闭幕词)。

第5篇:职工代表大会操作指南(精)

职工(会员代表大会操作指南 一,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建设 (一 组织制度

1,大会主席团:职工代表大会一般由企,事业工会主持.规模较大,职工人数较多的企业,或实行区域性联合职代会,专业行业职代会的地区,可由职工代表大会选举主席团主持会议,主席团成员应包括工人,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工会和党组织负责人.其中工人,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应超过半数.职代会主席团不实行常任制. (1 产生程序: 工会根椐企,事业内部组织结构和人员分布状况,提出主席团成员的构成比例方案; 经党政工协商确定后,由职工代表团(组长会议研究提出主席团的候选人名单,并由职代会预备会议选举产生,经职工代表半数以上通过后当选; 大会主席团由全体代表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产生,也可举手表决通过; 主席团成员选举一般为等额选举. (2 主要职责: 主持职代会议召开,负责职代会期间的组织领导工作; 听取和综合各代表团(组对各项议题审议的结果; 研究会议议题中需要通过和决定的事项,草拟会议决议; 主持会议表决和选举; 处理大会期间发生的问题. 会议期间,职代会主席团成员可轮流担任执行主席,主持会议.会议可设秘书长,副秘书长若干人. 2,代表团(组:根椐企业模模大小,职代会下面可成立若干个代表团或代表组,统一组织职工代表的活动.被推选出来的职工代表按分厂,车间,工段,科室等组成代表团(组,推选团(组长.代表团(组长一般由所在的工会负责人担任. 主要任务: 做好本团(组职工代表的日常联系和组织工作;

根据会议下发材料要求,征集所在单位(部门职工意见; 按要求布置征集会议议题,提案或合理化建议,统一上报会议组织部门; 认真审议会议报告和有关决议草案,注意收集情况,反馈信息; 组织职工代表如期出席职代会,协助行政安排好职工代表与会期间的生产和工作; 选派代表参加会议的文件起草,监票计票等有关工作及在大会上发表意见; 会后组织好职工代表参与日常民主管理,贯彻会议精神,参加学习培训,开展专题调研. 3,专门小组:是为职代会行使各项职权服务的专门工作机构.应根椐企,事业实际情况,分别设置民主管理,劳动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评议监督等临时或者经常性的专门小组(或专门委员会,完成职工代表大会交办的有关事项. 工作任务: 专门小组对职代会负责,完成职代会交办的有关事项; 审议提交职代会的有关议案; 职代会闭会期间,根椐职工代表大会授权,审定属于本专门小组分工范围内需要临时决定的问题,并向职代会报告予以确认; 检查,督促有关部门贯彻执行职代会决议和职工提案的处理; 办理职代会交办的其他事项. 4,联席会议:是职代会闭会期间,为解决临时需要职代会审议或审查某些重要问题,而由工会提出或行政建议召集职工代表团(组长和专门小组负责人参加的会议. (1工作职权: 一是有关职代会职权范围内的重要问题.根椐职代会授权,在职代会闭会期间,协商处理职代会职权范围内必须临时处理的重大问题;经营者和工会认为需要提交联席会议商定的问题. 二是职工代表大会日常工作中的重要问题.讨论制定召开职代会方案,提出大会议题的建议并提交大会主席团审定;根椐职代会授权,处理职代会己原则同意,又须完善,修改的重大问题的决议和方案;协商处理职代会决议执行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检查,督促,指导专门小组工作;讨论研究企业民主管理工作的有关问题. 属于企,事业重大决策的问题,应尽可能提交职代会处理,或由行政,工会或三分之一以上职工代表提议,召开职代会研究解决.

职代会闭幕期间,职工代表团(组长和专门小组负责人联席会议所决定的职代会职权范围内的问题,必须向下次职代会作出说明,提请大会予以确认. (2工作制度:联席会议应建立组织制度和会议制度,经职代会审议通过后方为有效. (3组成人员:由企,事业工会委员会委员,职工代表团(组长,专门小组负责人三方人员组成.召开联席会时,可邀请党政负责人,有关方面负责人,有业务专长的职工代表参加,听取意见,民主决策. (4会议程序: 由行政 ,工会,职工代表团(组长或职代会专门小组提出协商处理议题,经企,事业工会委员会汇总确定; 工会将拟审议的议题及相关材料,提前发给与会人员,并由他们征求职工代表和职工群众意见; 工会收集各代表团(组和专门小组意见后,交有关方面研究或修改; 召开会议,认真讨论,各抒己见,协商一致,形成决议; 联席会议在讨论问题出现意见分歧时,可暂时休会,统一认识,再次提交联席会议协商解决; 处理的结果或形成的决议,责成有关部门执行落实. (5会议制度: 联席会议一般每季度召开一次,如因需要可随时召开; 每次会议必须有三分之二以上人员参加; 联席会议由工会召集,工会主席主持会议; 联席会议可记届次,如 厂第 届职工代表大会第 次联席会议. 5,民主原则:职代会实行民主集中制.每次职代会必须有全体代表三分之二以上出席.职代会进行选举和作出决议必须经全体职工代表过半数通过. 对职代会议程,企,事业工作报告等作出决议,可采用举手表决;对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要事项作出决议,应以无记名投票进行表决. 凡职代会通过的决议,决定和方案如需修改,必须请职代会按程序重新审议表决;凡经职代会形成的决议,要向全体职工公布,并定期检查执行情况.

6,届期制度:按照全总有关规定中"职代会与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可以结合进行","届期可一致"的要求及多年来各地操作的实践,职代会与会员代表大会的届次,会议的届期应一致起来,以便于管理和操作. 届期一般三年---五年为一届,可与工会委员会届期一致.职代会和工代会采取二会合一的形式,每年至少召开一次.如遇重大事项,经企业经营者,工会或三分之一以上职工代表提议,可临时召开会议. (二工作制度

1,日常活动制度:职代会闭会期间,要组织职工代表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督查,检查工作,督促有关部门落实职代会决议和提案. 2,提案处理制度:对职工代表大会提案的征集,整理,立案,落实,反馈等处理程序要通过制定实施细则作出明确规定,并将提案和会议决议的落实情况向下一次职工代表大会报告. 3,挡案管理制度:对职工代表大会的有关资料,及时整理归档,妥善保存,专人管理. (三工作机构

企,事业都应依法建立工会组织.企,事业工会是职工代表大会的工作机构,是职工代表大会和其他民主管理活动的组织者. 1,工作职责:组织职工选举职工代表;提出职工代表大会的议题的建议,负责职工代表大会的筹备和组织工作;督促行政和发动职工落实职工代表大会决议,决定和职工代表提案;接受和处理职工代表的申诉和建议,维护职工代表的合法权益;负责职工代表的培训工作,组织职工代表学习法律,政策,业务和管理知识,不断提高职工代表素质;建立健全民主管理工作挡案;定期向上级工会报告民主管理工作情况;组织开展职工民主管理的其它工作. 召开区域性或行业性非公企业职工代表大会的地区,应由本届职工代表大会选举产生负责职工代表大会组织领导的常设工作机构,负责职工代表大会的具体组织工作. 2,两会合一:根据全总有关规定精神,基层单位可以将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和职工代表大会合并召开,即"两会合一"的会议操作模作. (1代表合一:在基层选区代表选举时,可在"选举办法"中明确两会代表的身份可以重合,并一起分配代表名额,同时推荐候选人,同步安排选举;对因特殊原因的非会员职工(必须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者在两会代表的身份不能完全重合的情况下,应分别推荐候选人,分别安排选举事宜;实行"两会合一"代表的身份,统称为职工代表(兼会员代表.

(2会期合一:工会在研究全年工作目标时,应对"两会合一"统筹考虑,协调安排,同步进行;一般情况下,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由工会研究决定会期.职工代表大会由工会提出,党政工协调决定会期;特殊情况下,可在时间上稍稍错开,但总体时间还是一致的. (3内容合一:"两会合一"召开时,在会议内容上可以兼容.两会代表可共同听取行政工作报告,财务工作报告等有关报告,可听取工会工作报告,工会经费审查等有关报告;两会代表可共同组织讨论会议的有关报告,并在职代会履行和行使应有职权;对未能同时兼任两会代表身份的代表,在行使权力(表决权时应按代表性质和会议内容有所区分. (4操作合一:"两会合一"除两会的换届大会外,两会召开时,有关机构设置可以以职代会为主,"合并办事";两会同时召开换届大会时,可以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台开换届大会的规范要求进行;召开性(一年,半年期的"两会"时,应以职代会会议规范为主. 二,职工代表

1,职工代表条件:具有一定政治觉悟和政策水平;具有一定业务知识和管理能力;做好本职工作,有较强的责任感;关心集体,尊守纪律,联系群众,办事公正;在职工群众中具有一定的威信等. 2,职工代表比例: 企业根据本企业实际情况按适当比例产生职工代表. 职工人数在一百至二百人的可按百分之十五至二十五(一般不少于30人,二百至五百人的可按10-15%,五百至一千人的可按7-10%,一千至五千人的可按5-7%,五千人以上可按3-5%. 职工人数在一百人以下的企业,适合召开职工大会. 3,职工代表产生:职工代表应当以班组或者工段为单位,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由职工直接选举产生.职工代表中应当有工人,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其他方面的职工. 直接从事生产,营销,科研,教学,医护,的一线职工占代表总数40%;中层以上经营管理人员不超过20%;科技和管理人员占代表总数40%;青年职工和女职工应当占适当比例. 职工代表按分厂,车间,科室(或者若干科室组成代表团(组,推选团(组长. 职工代表实行常任制,每届任期同于本单位工会委员会任期,可以连选连任. 4,职工代表权利: (1在职工代表大会上,有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表决权;

(2参加职工代表大会及其工作机构对企业执行职工代表大会决议和提案落实情况的检查; (3参加职工代表大会及其组织的各项活动而占用生产或者工作时间,按照正常出勤享受应得待遇.职工代表行使民主权力,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压制,阻挠和打击报复. 5,职工代表义务: (1努力学习法律,法规,不断提高政治素养,技术业务水平和参加管理的能力; (2密切联系群众,代表职工合法利益,如实反映职工群众的意见和要求,认真执行职工代表大会的决议,做好职工代表大会交给的各项工作; (3模范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企业的规章制度,劳动纪律,保守企业商业秘密,做好本职工作. 6,职工代表资格:经过规定的民主程序选举出来的职工代表大会代表,其代表资格有效.职工代表离开原选区时,代表资格自然取消,由原选区按原代表类别重新补选. 职工代表退休或调出原选区时,代表资格自然取消; 因辞职,自动离职或者主动与企业解除劳动合同,其代表资格自动终止; 因触犯刑律依法剥夺政治权利或被强行劳动教养,职工代表大会应立即宣布撤消其代表资格; 职工代表对选举单位的职工负责.选举单位的职工有权监督,撤换或者替补本单位的职工代表. 7,特邀代表设置:职工代表大会为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经工会和联席会议批准,可适当邀请退休员工,劳务工为特邀代表参加会议.特邀代表有参加讨论发言的权利,但无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8,列席代表安排:根椐每次职工代表大会的需要,未被选为职代会代表的部份党政领导干部,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经工会和联席会议批准,可邀请作为列席代表参加会议. 三,职工代表大会职权

(一国有企业职工代表大会职权: 1,知情权(审议建议权:是对企业生产经营重大决策进行审议并提出建议的民主管理权(企业经营方针,长远规划,计划,基本建设,技术改造,职工培训,留用资金分配和使用,承包和租赁经营责任制等方案

2,共决权(审查同意或否决权:是对企业重大改革,工资调整,奖金分配,劳动保护措施,奖惩办法及其他重要规章制度方面的审查同意或否决的权力.(安全生产,职业病防治,工作时间和休假休息,女工特殊保护,劳动保护基金使用和用品发放

3,决定权(审议决定权:是对职工生活福利方面的重大事项作出决定的权力.(职工福利基金使用,住房制度改革等方案;其他有关职工生活福利的重大事项 4,监督权(评议监督权:是对企业行政领导干部进行评议监督的权力. 5,选举权(民主推荐或民主选举权:是指民主推荐或民主选举企业行政主要领导的权力.设董事会,监事会的企业,由职代会选举,罢免职工董,监事;选举和罢免参加企业平等协商,工资谈判的职工方代表. 6,其它需要职工(代表大会履行的职责. (二 现代企业制度中的职工代表大会职权: 1,知情权:听取和讨论本公司发展规划和生产经营重大决策方案(涉及企业商业秘密的除外的报告,提出意见和建议; 2,共决权:讨论通过集体合同文本,对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要改革方案和重要规章制度事先提出意见和建议; 3,决定权:审议决定本公司提出的公益金使用方案; 4,监督权:评议,监督本公司董事,经理等高级管理人员,向有关方面提出奖惩的建议; 5,选举权:依法选举和更换董事会和监事会中的职工代表;选举和罢免参加平等协商,工资谈判的职工方代表. 6,其他须经职工代表大会审议或者决定的事项. (三 非公有企业职工代表大会职权: 由于非公企业的资本构成,领导体制,管理方式,分配形式,运行机制等方面具有与公有制企业不同的特点,决定了非公企业职工民主管理应以协调劳动关系为核心,以维护劳动者的基本权利为基调,以实现"劳资双蠃",共谋企业发展为要务. 1,知情建议权.听取企业有关发展规划,重大决策,经营状况和生产经营计划完成情况的报告;职工养老保险金和失业保险金缴纳情况的报告;企业实行企务公开情况的报告;听取企业认为需要向职代会报告的其他事项,并提出合理化意见和建议. 2,协商共决权.审议通过集体合同草案,工资协议草案,未获通过的合同条款和协议条款应重新协商修订;听取职代会专门小组对上集体合同的履行情况的检查报告,经审议提出意见,对本集体协商的合同条款提出要求.

3,审议通过权.协商通过工资福利,安全生产保护,奖励与惩罚,岗位责任制,企业改革方案,休息休假,职工培训,参加社会保险等涉及职工权益的有关方案和重要规章制度. 4,评议监督权.根据需要,评议监督企业经营者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行为;监督企业为职工交纳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金和住房公积金等情况;监督检查企业实行厂务公开和履行集体合同的情况;根据企业安排,民主评议企业经营者,中层管理人员的工作和业绩,提出奖惩建议. 5,选举罢免权.设董事会,监事会的企业,由职代会选举,罢免职工董,监事;选举和罢免参加企业平等协商,工资谈判的职工方代表. 6,其它需要职工(代表大会履行的职责. (四集体企业职工代表大会职权: 1,共决权(审查同意或否决权:制定,修改企业章程,审议厂长(经理提交的各项议案,决定企业经营管理的重大问题;如:经营方针,长远规划,计划,基本建设,技术改造,职工培训,重大改革,劳动保护措施等. 2,决定权(审议决定权:审议并决定企业职工工资形式,工资调整方案,奖金分配和分红方案,职工住宅分配方案,有关职工福利的重大问题,职工奖惩办法,重要规章制度; 3,选举权(民主选举权:按照国家规定选举,罢免,聘用,解聘厂长(经理,副厂长(经理; 4,监督权:监督企业各项活动和管理人员的工作. 5,特定权:法律,法规和企业章程规定的其它职权. (五事业单位(院,校职工代表大会职权

1,知情权(审议建议权:是依法对本单位工作计划,发展规划,重大医(教学,机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基本建设,技术改造,职工培训等重大决策进行审议并提出建议的民主管理权. 2,共决权(审查同意或否决权:是指对本单位涉及到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改革方案(改制,兼并,裁员,分流,安置,工资调整和奖金分配,职工聘任办法,奖惩办法及重要规章制度,重要改革方案的审查同意或否决的权力. 3,决定权(审议决定权:是对职工生活福利方面的福利费使用原则和办法,住房制度改革方案,创收分配方案,有关职工医疗,休养,俱乐部,食堂等生活福利的重大事项作出决定的权力. 4,监督权(评议监督权:是对本单位领导干部进行民主评议监督的权力. 四,职工代表大会的议题提案

(一议题:指列入职工代表大会议程,提交职工代表大会讨论审议的问题. 1,内容:针对企业生产发展和经营管理活动,以及职工生活福利等方面的重大问题确定中心议题,议题内容应包括所要审议的问题的要点,依据和实施议题的方法和步骤. 2,程序:(1工会在会前广泛征求职工代表和职工群众各方意见,了解当前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职工群众迫切要求解决的重大问题; (2工会与经营者进行协商,并提请党组织讨论,形成议题初步意见; (3召开职工代表团(组长和联席会议进行讨论,征求意见; (4工会将议题提前一周上报上一级工会预审,上级工会在两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提出确的预审意见; (5由工会向职代会预备会提出议案预审建议,并由预备会审议通过.企业遇到重大事项时,经行政主要领导,工会或三分之一以上职工代表提议,可就此作为议题召开临时会议. (二提案:指提请职工代表大会讨论,决定,处理的方案和建议.提案由职工代表或职工群众提出,经职代会提案审查小组审查立案后,方能确定为职工代表大会的提案. 1,内容:主要涉及企业生产管理,企业改革,内部分配,规章制度,劳动保护和生活福利等方面,需要职工代表大会立案处理的问题.提案内容应包括提案的理由,依椐,具体要求和解决办法,并由提案人和附议人署名. 2,程序:(1召开职工代表大会前,由工会或提案审查小组发出征集提案通知,发放提案征集表; (2职工代表在听取和收集职工意见的基础上填写提案表; (3各代表团(组收集提案并送交工会或提案审查小组; (4工会或提案审查小组对提案进行审查,对不够条件立案的要退回提案人并作说明; (5工会或提案审查小组对提案进行分类登记,分送行政主要领导或有关部门进行处理和实施,重大问题的提案应提交职代会讨论,因条件不具备而不能落实的提案,要向提案人说明情况; (6工会或提案审查小组对提案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和督促,并在下次职代会上报告提案的处理及落实情况. 五,职工代表大会程序

(一会前准备工作:职工代表大会是企,事业职工行使民主管理权力的主要载体和基本形式, 基层工会在召开职工代表大会和换届时,必须充分做好大会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大会顺利举行. 1,建立筹备机构: (1组织领导:召开职代会(或工会换届前要成立筹备领导小组,在同级党组织领导下,具体负责筹备工作,重大问题经工会和联席会议集体讨论决定,并报同级党组织审批; (2工作小组:根椐工作需要,领导小组可下设若干工作小组,如代表资格审查组,组织秘书组,宣传会务组等,负责大会事务工作. 2,制定工作方案: (1明确大会筹备工作的主要领导成员,大会设立的专门工作机构及其组成人员和工作职能; (2确定大会的主要任务,如大会指导思想,上届大会以来的工作总结,今后工作思路与目标,需大会审议的文件和提案,选举产生专门工作委员会,工会委员会换届改选有关事项等; (3确定大会代表和条件,构成及产生程序; (4确定领导机构的配置和推选,选举办法; (5拟定大会召开日期及会期日程安排; (6预算大会经费. 3,呈报会议安排: (1向同级党委和上级工会呈报关于本次职代会安排的请示. 请示内容主要包括:大会代表的产生和比例,大会的时间安排,组织机构,职代会专门工作小组的设置,选举方法;各级工会委员会和经费审查委员会的设置,"两委"候选人名单等工会换届改选有关事项;会议时间及费用. (2同级党组织和上级工会对呈报大会安排请示的批复. 批复内容主要包括:对会议时间安排,代表名额构成原则及比例,"两委"换届改选等意见. (3根据批复精神作出本次大会的安排意见.

安排意见主要包括:职工代表大会的组织领导,代表的比例构成,大会的主要议题,大会时间安排及其他具体要求;对本单位和分厂,车间(科室两级工会换届改选的时间安排,具体操作提出安排和要求. 4,营造大会氛围:可编写,张贴和悬挂一些相关标语口号,在职工中营造职工代表大会的良好氛围;也可及时编写一些以大会安排意见为基准的宣传提纲,在职工群众中广泛进行宣传教育. 5,大会材料准备: (1大会文件材料:职工代表大会各项准备工作就绪后,工会应发出会议通知文件,内容主要包括:大会召开的时间,地点和会期通知;大会中心议题;大会议程安排;大会要求. (2大会相关材料:主要有行政工作报告,集体合同草案或集体合同执行情况报告;工资协议草案;提案审议落实情况报告;党组织领导讲话,工会工作报告;民主评议管理人员情况报告;关于表彰优秀员工的通报;选举办法,选票等;大会决议,决定. 工会委员会换届相关材料:关于工会委员会换届改选的请示报告(报同级党组织和上一级工会审批;本届工会委员会委员和经费审查委员会委员候选人花名册和简历情况;上届工会委员会工作报告;上届工会财务工作报告;上届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工作报告;选举办法,选票等. 6,组织相关会议: (1工会委员会会议:实行职工代表大会和工会会员代表大会两会合一,在工会换届改选时,在正式会议前应召开工会委员会会议. 主要内容有:审议工会委员会和经费审查委员会提交大会的工作报告;确定工会委员会委员和经费审查委员会候选人名单及各工作委员组成人员名单;审议通过选举办法;推荐总监票人,监票人等. (2联席会议:召开工会委员会及代表团(组长和专门工作小组(委员会负责人联席会议. 主要内容有:审议大会议程和日程安排;审议大会主席团和秘书长名单;审议职代会各专门工作小组(委员会名单;审议参加董事会,监事会职工代表名单. (3平等协商会议:按法定程序产生的职工和企业的集体协商代表,对集体合同中有关问题进行平等协商. 主要内容有:审议集体合同执行情况报告;协商解决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协商处理职工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等. (4民主推荐选会议: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发动和组织各分厂,车间(科室工会,工会小组和广大会员提出自下而上地进行反复讨论,初步进行"两委"候选人.

7,准备会务工作: (1划分代表团(组:一般以车间,工段,科室工会为一个团,每团根据各自人数还可再划分若干小组,总的原则是便于讨论,利于活动. (2产生代表团(组长:代表团团长由车间,工段,科室工会主席担任,各代表小组组长可由所在小组成员推荐产生. (3会议证件制作:为适应大会组织工作的需要,可制作分别示明主席团成员,职工代表,列席代表,特邀代表,工作人员等与会人员身份的证卡或佩条. 8,召开预备会议: (1预备会议内容:通过代表资格审查报告,通过大会主席团名单和秘书长名单,通过大会议程以及其他需要确认的事项. (2预备会议程序:职代会的组织领导机构是大会主席团.由于召开预备会议时,大会主席团尚未产生,因此,预备会由工会主持.主持人通常是工会主席或拟担任大会秘书长的同志.预备会一般应有以下议程: 清点到会人数.主持人向大会报告应参加大会和实际参加大会的人数.到确认到会人数符合法定人数后,即可开会. 报告职工代表大会筹备情况; 审议通过代表资格审查报告; 通过职工代表大会主席团名单和大会秘书长名单; 通过职工代表大会议程和日程安排. 预备会在通过上述议程后可暂时休会,召开职工代表大会主席团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各次全体会议执行主席名单;通过副秘书长名单.主席团第一次全体会议结束后,预备会复会,宣布主席团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的有关事项. 9,大会组织领导: (1大会主席团:职工代表大会主席团是负责职工代表大会期间的组织领导工作机构,在职代会预备会议上由全体职工代表选举产生. (2大会秘书长:秘书长是大会期间日常工作的组织者.其主要职责有: 主持召开第一次主席团全体会议;处理主席团日常事务; 在主席团领导下,负责处理大会期间的事务性工作;

领导大会秘书处,签发会议各种文件. 秘书长由工会和联席会议在代表中提名,经代表讨论后,在大会预备会上表决通过.一般由工会副主席担任.根据工作需要,可设副秘书长1—2名,协助秘书长工作. (二召开正式会议: 1,开幕式: (1 清点到会代表人数 ,并作出说明(应到多少,实到多少,是否符合法定人数,能否开会等; (2宣布职工代表大会开幕,全体起立唱《国歌》; (3宣读党组织和上级工会的有关批复(换届时收到的各方贺电,贺信; (4致开幕词:简要介绍本次大会的目的,意义,中心议题和主要任务. 2,大会程序: (1企,事业主要负责人作工作报告:主要内容应包括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情况,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企,事业有关发展规划,重大决策,经营状况和生产经营计划完成情况;职工养老保险金和失业保险金缴纳情况; (2集体合同和提案处理专题报告:由工会主席及职代会专门小组负责人对上集体合同履行情况的检查,本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有关条款修订的情况;上次职代会职工代表提案落实和处理的情况等向大会作出报告. (3行政有关负责人作专门议案报告:凡应提交职代会审查和审议的议题(如:财务预决算报告,社会保障费用缴纳情况报告,均应由行政有关负责人向大报告,说明制定的依据,目的和具体实施办法;也可针对职工代表对议案的意见作出说明. (4联席会议情况说明:工会主席就上一次职代会闭幕期间,职工代表团(组长和专门小组负责人联席会议所决定的职代会职权范围内的问题,向大会作出说明,提请大会确认. (5工会工作报告:工会主席代表工会委员会就上一年(届的工会工作向会员(职工代表作工作报告;工会经费审委员会就上一年(届的工会经审工作向会员(职工代表作工作报告. 工会换届时还应向会员(职工代表作上届工会财务工作报告. (6代表团(组讨论:各职工代表团(组就以上报告,说明,议案等分组进行讨论;对大会的各项决议草案,需经大会选举的侯选人进行酝酿;大会主席团成员分别参加本代表团(组的讨论;职工代表的讨论发言,经整理归纳后,将讨论意见向大会主席团汇报.

(7大会发言:由各代表团(组长推荐代表,在大会陈述本团(组讨论审议的意见和建议,也可让职工代表进行书面发言. 3,大会选举:根椐大会规定议程,进行有关人员的选举(撤换. (1应由职代会选举产生的人员:职工董事,职工监事;集体协商,集体合同和工资集体协商的协商代表;职工代表大会专门小组人选.其他需要经职代会选举的人员. (2应由工会换届改选产生的人员:工会委员会委员和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委员. 工会委员会的增补,替补和工会各专门工作委员会委员的调整,可在"两会合一"时进行. (3选举要求:在选举中应严格按程序进行,选举投票结束,代表不能离开会场,应等待计票人员结束,由大会宣布选举结果后才能离开;若第一次选举无效,应用预备选票重新选举,直至选举有效,并宣布结果后散会;选举应采取无记名投票并实行差额选举. (4工会换届"两委"领导人员选举程序:大会选举只是选举产生新一届工会委员会委员和经费审查委员会委员,关于工会委员会主席,副主席,经审会主任则应由两个委员会选举产生.因此,当大会选举结束,两个选举产生的委员会应立即分别召开第一次全体委员会会议,选举产生工会主席,副主席和经审会主任.其会议程序是: 讨论通过主席,副主席和经审会主任选举办法(草案; 讨论通过监票人,计票人名单(草案; 酝酿本届主席,副主席,主任候选人名单; 选举.选举程序与大会选举相同,因此项选举人数少,范围小,好计票,时间不会很长就可以结束. 按照《中国工会章程》规定,工会基层委员会的主席,副主席也可由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直接选举产生. 4,讨论通过大会决议:召开主席团,代表团(组长会议.听取各代表团(组讨论情况,审议有关决议,起草研究大会总结. 5,闭幕式:职工代表大会的主要议程完成之后,所举行的最后一次全体会议即闭幕式.主要议程如下: (1报告参加会议的代表人数.到会代表应超过应到会人数的三分之二,可以举行会议; (2宣布大会议程; (3工会换届会议:宣布新当选的工会主席,副主席,经审会主任名单;

职代会:宣布新当选的职工董事,职工监事;集体协商,集体合同和工资集体协商的协商代表;职工代表大会专门小组人选.其他经职代会选举的人员. (4逐项表决需通过的有关决议和决定; (5表彰及奖励 (6领导讲话; (7致闭幕词 (8全体起立

这样的视角在行业内得到了全球性的广泛应用,催化剂不断推陈出新——最新的是托普索BRIMTM 技术在一些炼油关键步骤的应用,包括生产超低硫柴油(ULSD )。亨里克•托普索已经合著发表了180篇文章,和3本著作,被邀超过140次讲座。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宋春山教授将代表ACS 石油化学分会于2010年8月22至26号在波士顿ACS 国家会议中心为亨里克•托普索召开ACS 表彰大会。

返回目录

召开职工代表大会时:唱《国歌》; 召开工会换届会议时:奏《国际歌》

2010年5月31日,新奥集团乌兰察布气化采煤公司与俄罗斯国家煤炭研究中心斯卡钦斯克矿业学院正式在俄罗斯莫斯科市签订合作协议书。按照该协议,新奥气化采煤公司将与俄方一道共同研发前沿煤炭地下气化技术。

新奥气化采煤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无井式煤炭地下气化技术的研发,对低品位和地质条件

(9 大会执行主席宣布大会闭幕 ; (10工会换届大会结束后, 产品行情

【月度秦皇岛大同优混煤价格(截至2010.6) 】 【2010年6

第6篇:职工(会员)代表大会操作指南

一,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建设 (一) 组织制度

1,大会主席团:职工代表大会一般由企,事业工会主持.规模较大,职工人数较多的企业,或实行区域性联合职代会,专业行业职代会的地区,可由职工代表大会选举主席团主持会议,主席团成员应包括工人,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工会和党组织负责人.其中工人,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应超过半数.职代会主席团不实行常任制. (1) 产生程序: 工会根椐企,事业内部组织结构和人员分布状况,提出主席团成员的构成比例方案; 经党政工协商确定后,由职工代表团(组)长会议研究提出主席团的候选人名单,并由职代会预备会议选举产生,经职工代表半数以上通过后当选; 大会主席团由全体代表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产生,也可举手表决通过; 主席团成员选举一般为等额选举. (2) 主要职责: 主持职代会议召开,负责职代会期间的组织领导工作; 听取和综合各代表团(组)对各项议题审议的结果; 研究会议议题中需要通过和决定的事项,草拟会议决议; 主持会议表决和选举; 处理大会期间发生的问题. 会议期间,职代会主席团成员可轮流担任执行主席,主持会议.会议可设秘书长,副秘书长若干人. 2,代表团(组):根椐企业模模大小,职代会下面可成立若干个代表团或代表组,统一组织职工代表的活动.被推选出来的职工代表按分厂,车间,工段,科室等组成代表团(组),推选团(组)长.代表团(组)长一般由所在的工会负责人担任. 主要任务: 做好本团(组)职工代表的日常联系和组织工作; 根据会议下发材料要求,征集所在单位(部门)职工意见; 按要求布置征集会议议题,提案或合理化建议,统一上报会议组织部门; 认真审议会议报告和有关决议草案,注意收集情况,反馈信息; 组织职工代表如期出席职代会,协助行政安排好职工代表与会期间的生产和工作; 选派代表参加会议的文件起草,监票计票等有关工作及在大会上发表意见; 会后组织好职工代表参与日常民主管理,贯彻会议精神,参加学习培训,开展专题调研. 3,专门小组:是为职代会行使各项职权服务的专门工作机构.应根椐企,事业实际情况,分别设置民主管理,劳动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评议监督等临时或者经常性的专门小组(或专门委员会),完成职工代表大会交办的有关事项. 工作任务: 专门小组对职代会负责,完成职代会交办的有关事项; 审议提交职代会的有关议案; 职代会闭会期间,根椐职工代表大会授权,审定属于本专门小组分工范围内需要临时决定的问题,并向职代会报告予以确认; 检查,督促有关部门贯彻执行职代会决议和职工提案的处理; 办理职代会交办的其他事项. 4,联席会议:是职代会闭会期间,为解决临时需要职代会审议或审查某些重要问题,而由工会提出或行政建议召集职工代表团(组)长和专门小组负责人参加的会议. (1)工作职权: 一是有关职代会职权范围内的重要问题.根椐职代会授权,在职代会闭会期间,协商处理职代会职权范围内必须临时处理的重大问题;经营者和工会认为需要提交联席会议商定的问题. 二是职工代表大会日常工作中的重要问题.讨论制定召开职代会方案,提出大会议题的建议并提交大会主席团审定;根椐职代会授权,处理职代会己原则同意,又须完善,修改的重大问题的决议和方案;协商处理职代会决议执行过程

中出现的新情况;检查,督促,指导专门小组工作;讨论研究企业民主管理工作的有关问题. 属于企,事业重大决策的问题,应尽可能提交职代会处理,或由行政,工会或三分之一以上职工代表提议,召开职代会研究解决. 职代会闭幕期间,职工代表团(组)长和专门小组负责人联席会议所决定的职代会职权范围内的问题,必须向下次职代会作出说明,提请大会予以确认. (2)工作制度:联席会议应建立组织制度和会议制度,经职代会审议通过后方为有效. (3)组成人员:由企,事业工会委员会委员,职工代表团(组)长,专门小组负责人三方人员组成.召开联席会时,可邀请党政负责人,有关方面负责人,有业务专长的职工代表参加,听取意见,民主决策. (4)会议程序: 由行政 ,工会,职工代表团(组)长或职代会专门小组提出协商处理议题,经企,事业工会委员会汇总确定; 工会将拟审议的议题及相关材料,提前发给与会人员,并由他们征求职工代表和职工群众意见; 工会收集各代表团(组)和专门小组意见后,交有关方面研究或修改; 召开会议,认真讨论,各抒己见,协商一致,形成决议; 联席会议在讨论问题出现意见分歧时,可暂时休会,统一认识,再次提交联席会议协商解决; 处理的结果或形成的决议,责成有关部门执行落实. (5)会议制度: 联席会议一般每季度召开一次,如因需要可随时召开; 每次会议必须有三分之二以上人员参加; 联席会议由工会召集,工会主席主持会议; 联席会议可记届次,如 厂第 届职工代表大会第 次联席会议. 5,民主原则:职代会实行民主集中制.每次职代会必须有全体代表三分之二以上出席.职代会进行选举和作出决议必须经全体职工代表过半数通过. 对职代会议程,企,事业工作报告等作出决议,可采用举手表决;对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要事项作出决议,应以无记名投票进行表决. 凡职代会通过的决议,决定和方案如需修改,必须请职代会按程序重新审议表决;凡经职代会形成的决议,要向全体职工公布,并定期检查执行情况. 6,届期制度:按照全总有关规定中"职代会与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可以结合进行","届期可一致"的要求及多年来各地操作的实践,职代会与会员代表大会的届次,会议的届期应一致起来,以便于管理和操作. 届期一般三年---五年为一届,可与工会委员会届期一致.职代会和工代会采取二会合一的形式,每年至少召开一次.如遇重大事项,经企业经营者,工会或三分之一以上职工代表提议,可临时召开会议. (二)工作制度

1,日常活动制度:职代会闭会期间,要组织职工代表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督查,检查工作,督促有关部门落实职代会决议和提案. 2,提案处理制度:对职工代表大会提案的征集,整理,立案,落实,反馈等处理程序要通过制定实施细则作出明确规定,并将提案和会议决议的落实情况向下一次职工代表大会报告. 3,挡案管理制度:对职工代表大会的有关资料,及时整理归档,妥善保存,专人管理. (三)工作机构

企,事业都应依法建立工会组织.企,事业工会是职工代表大会的工作机构,是职工代表大会和其他民主管理活动的组织者. 1,工作职责:组织职工选举职工代表;提出职工代表大会的议题的建议,负责职工代表大会的筹备和组织工作;督促行政和发动职工落实职工代表大会决议,决定和职工代表提案;接受和处理职工代表的申诉和建议,维护职工代表的合法权益;负责职工代表的培训工作,组织职工代表学习法律,政策,业务和管理知识,不断提高职工代表素质;建立健全民主管理工作挡案;定期向上级工会报告民主管理工作情况;组织开展职工民主管理的其它工作. 召开区域性或行业性非公企业职工代表大会的地区,应由本届职工代表大会选举产生负责职工代表大会组织领导的常设工作机构,负责职工代表大会的具体组织工作. 2,两会合一:根据全总有关规定精神,基层单位可以将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和职工代表大会合并召开,即"两会合一"的

会议操作模作. (1)代表合一:在基层选区代表选举时,可在"选举办法"中明确两会代表的身份可以重合,并一起分配代表名额,同时推荐候选人,同步安排选举;对因特殊原因的非会员职工(必须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者)在两会代表的身份不能完全重合的情况下,应分别推荐候选人,分别安排选举事宜;实行"两会合一"代表的身份,统称为职工代表(兼会员代表). (2)会期合一:工会在研究全年工作目标时,应对"两会合一"统筹考虑,协调安排,同步进行;一般情况下,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由工会研究决定会期.职工代表大会由工会提出,党政工协调决定会期;特殊情况下,可在时间上稍稍错开,但总体时间还是一致的. (3)内容合一:"两会合一"召开时,在会议内容上可以兼容.两会代表可共同听取行政工作报告,财务工作报告等有关报告,可听取工会工作报告,工会经费审查等有关报告;两会代表可共同组织讨论会议的有关报告,并在职代会履行和行使应有职权;对未能同时兼任两会代表身份的代表,在行使权力(表决权)时应按代表性质和会议内容有所区分. (4)操作合一:"两会合一"除两会的换届大会外,两会召开时,有关机构设置可以以职代会为主,"合并办事";两会同时召开换届大会时,可以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台开换届大会的规范要求进行;召开性(一年,半年期)的"两会"时,应以职代会会议规范为主. 二,职工代表

1,职工代表条件:具有一定政治觉悟和政策水平;具有一定业务知识和管理能力;做好本职工作,有较强的责任感;关心集体,尊守纪律,联系群众,办事公正;在职工群众中具有一定的威信等. 2,职工代表比例: 企业根据本企业实际情况按适当比例产生职工代表. 职工人数在一百至二百人的可按百分之十五至二十五(一般不少于30人),二百至五百人的可按10-15%,五百至一千人的可按7-10%,一千至五千人的可按5-7%,五千人以上可按3-5%. 职工人数在一百人以下的企业,适合召开职工大会. 3,职工代表产生:职工代表应当以班组或者工段为单位,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由职工直接选举产生.职工代表中应当有工人,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其他方面的职工. 直接从事生产,营销,科研,教学,医护,的一线职工占代表总数40%;中层以上经营管理人员不超过20%;科技和管理人员占代表总数40%;青年职工和女职工应当占适当比例. 职工代表按分厂,车间,科室(或者若干科室)组成代表团(组),推选团(组)长. 职工代表实行常任制,每届任期同于本单位工会委员会任期,可以连选连任. 4,职工代表权利: (1)在职工代表大会上,有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表决权; (2)参加职工代表大会及其工作机构对企业执行职工代表大会决议和提案落实情况的检查; (3)参加职工代表大会及其组织的各项活动而占用生产或者工作时间,按照正常出勤享受应得待遇.职工代表行使民主权力,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压制,阻挠和打击报复. 5,职工代表义务: (1)努力学习法律,法规,不断提高政治素养,技术业务水平和参加管理的能力; (2)密切联系群众,代表职工合法利益,如实反映职工群众的意见和要求,认真执行职工代表大会的决议,做好职工代表大会交给的各项工作; (3)模范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企业的规章制度,劳动纪律,保守企业商业秘密,做好本职工作. 6,职工代表资格:经过规定的民主程序选举出来的职工代表大会代表,其代表资格有效.职工代表离开原选区时,代表资格自然取消,由原选区按原代表类别重新补选. 职工代表退休或调出原选区时,代表资格自然取消; 因辞职,自动离职或者主动与企业解除劳动合同,其代表资格自动终止; 因触犯刑律依法剥夺政治权利或被强行劳动教养,职工代表大会应立即宣布撤消其代表资格; 职工代表对选举单位的职工负责.选举单位的职工有权监督,撤换或者替补本单位的职工代表. 7,特邀代表设置:职工代表大会为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经工会和联席会议批准,可适当邀请退休员工,劳务工为特邀代表参加会议.特邀代表有参加讨论发言的权利,但无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8,列席代表安排:根椐每次职工代表大会的需要,未被选为职代会代表的部份党政领导干部,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经

工会和联席会议批准,可邀请作为列席代表参加会议. 三,职工代表大会职权

(一)国有企业职工代表大会职权: 1,知情权(审议建议权):是对企业生产经营重大决策进行审议并提出建议的民主管理权(企业经营方针,长远规划,计划,基本建设,技术改造,职工培训,留用资金分配和使用,承包和租赁经营责任制等方案) 2,共决权(审查同意或否决权):是对企业重大改革,工资调整,奖金分配,劳动保护措施,奖惩办法及其他重要规章制度方面的审查同意或否决的权力.(安全生产,职业病防治,工作时间和休假休息,女工特殊保护,劳动保护基金使用和用品发放) 3,决定权(审议决定权):是对职工生活福利方面的重大事项作出决定的权力.(职工福利基金使用,住房制度改革等方案;其他有关职工生活福利的重大事项) 4,监督权(评议监督权):是对企业行政领导干部进行评议监督的权力. 5,选举权(民主推荐或民主选举权):是指民主推荐或民主选举企业行政主要领导的权力.设董事会,监事会的企业,由职代会选举,罢免职工董,监事;选举和罢免参加企业平等协商,工资谈判的职工方代表. 6,其它需要职工(代表)大会履行的职责. (二 )现代企业制度中的职工代表大会职权: 1,知情权:听取和讨论本公司发展规划和生产经营重大决策方案(涉及企业商业秘密的除外)的报告,提出意见和建议; 2,共决权:讨论通过集体合同文本,对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要改革方案和重要规章制度事先提出意见和建议; 3,决定权:审议决定本公司提出的公益金使用方案; 4,监督权:评议,监督本公司董事,经理等高级管理人员,向有关方面提出奖惩的建议; 5,选举权:依法选举和更换董事会和监事会中的职工代表;选举和罢免参加平等协商,工资谈判的职工方代表. 6,其他须经职工代表大会审议或者决定的事项. (三) 非公有企业职工代表大会职权: 由于非公企业的资本构成,领导体制,管理方式,分配形式,运行机制等方面具有与公有制企业不同的特点,决定了非公企业职工民主管理应以协调劳动关系为核心,以维护劳动者的基本权利为基调,以实现"劳资双蠃",共谋企业发展为要务. 1,知情建议权.听取企业有关发展规划,重大决策,经营状况和生产经营计划完成情况的报告;职工养老保险金和失业保险金缴纳情况的报告;企业实行企务公开情况的报告;听取企业认为需要向职代会报告的其他事项,并提出合理化意见和建议. 2,协商共决权.审议通过集体合同草案,工资协议草案,未获通过的合同条款和协议条款应重新协商修订;听取职代会专门小组对上集体合同的履行情况的检查报告,经审议提出意见,对本集体协商的合同条款提出要求. 3,审议通过权.协商通过工资福利,安全生产保护,奖励与惩罚,岗位责任制,企业改革方案,休息休假,职工培训,参加社会保险等涉及职工权益的有关方案和重要规章制度. 4,评议监督权.根据需要,评议监督企业经营者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行为;监督企业为职工交纳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金和住房公积金等情况;监督检查企业实行厂务公开和履行集体合同的情况;根据企业安排,民主评议企业经营者,中层管理人员的工作和业绩,提出奖惩建议. 5,选举罢免权.设董事会,监事会的企业,由职代会选举,罢免职工董,监事;选举和罢免参加企业平等协商,工资谈判的职工方代表. 6,其它需要职工(代表)大会履行的职责. (四)集体企业职工代表大会职权: 1,共决权(审查同意或否决权):制定,修改企业章程,审议厂长(经理)提交的各项议案,决定企业经营管理的重大问题;如:经营方针,长远规划,计划,基本建设,技术改造,职工培训,重大改革,劳动保护措施等. 2,决定权(审议决定权):审议并决定企业职工工资形式,工资调整方案,奖金分配和分红方案,职工住宅分配方案,有关职工福利的重大问题,职工奖惩办法,重要规章制度; 3,选举权(民主选举权):按照国家规定选举,罢免,聘用,解聘厂长(经理),副厂长(经理); 4,监督权:监督企业各项活动和管理人员的工作.

5,特定权:法律,法规和企业章程规定的其它职权. (五)事业单位(院,校)职工代表大会职权

1,知情权(审议建议权):是依法对本单位工作计划,发展规划,重大医(教)学,机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基本建设,技术改造,职工培训等重大决策进行审议并提出建议的民主管理权. 2,共决权(审查同意或否决权):是指对本单位涉及到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改革方案(改制,兼并,裁员,分流,安置),工资调整和奖金分配,职工聘任办法,奖惩办法及重要规章制度,重要改革方案的审查同意或否决的权力. 3,决定权(审议决定权):是对职工生活福利方面的福利费使用原则和办法,住房制度改革方案,创收分配方案,有关职工医疗,休养,俱乐部,食堂等生活福利的重大事项作出决定的权力. 4,监督权(评议监督权):是对本单位领导干部进行民主评议监督的权力. 四,职工代表大会的议题提案

(一)议题:指列入职工代表大会议程,提交职工代表大会讨论审议的问题. 1,内容:针对企业生产发展和经营管理活动,以及职工生活福利等方面的重大问题确定中心议题,议题内容应包括所要审议的问题的要点,依据和实施议题的方法和步骤. 2,程序:(1)工会在会前广泛征求职工代表和职工群众各方意见,了解当前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职工群众迫切要求解决的重大问题; (2)工会与经营者进行协商,并提请党组织讨论,形成议题初步意见; (3)召开职工代表团(组)长和联席会议进行讨论,征求意见; (4)工会将议题提前一周上报上一级工会预审,上级工会在两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提出确的预审意见; (5)由工会向职代会预备会提出议案预审建议,并由预备会审议通过.企业遇到重大事项时,经行政主要领导,工会或三分之一以上职工代表提议,可就此作为议题召开临时会议. (二)提案:指提请职工代表大会讨论,决定,处理的方案和建议.提案由职工代表或职工群众提出,经职代会提案审查小组审查立案后,方能确定为职工代表大会的提案. 1,内容:主要涉及企业生产管理,企业改革,内部分配,规章制度,劳动保护和生活福利等方面,需要职工代表大会立案处理的问题.提案内容应包括提案的理由,依椐,具体要求和解决办法,并由提案人和附议人署名. 2,程序:(1)召开职工代表大会前,由工会或提案审查小组发出征集提案通知,发放提案征集表; (2)职工代表在听取和收集职工意见的基础上填写提案表; (3)各代表团(组)收集提案并送交工会或提案审查小组; (4)工会或提案审查小组对提案进行审查,对不够条件立案的要退回提案人并作说明; (5)工会或提案审查小组对提案进行分类登记,分送行政主要领导或有关部门进行处理和实施,重大问题的提案应提交职代会讨论,因条件不具备而不能落实的提案,要向提案人说明情况; (6)工会或提案审查小组对提案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和督促,并在下次职代会上报告提案的处理及落实情况. 五,职工代表大会程序

(一)会前准备工作:职工代表大会是企,事业职工行使民主管理权力的主要载体和基本形式, 基层工会在召开职工代表大会和换届时,必须充分做好大会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大会顺利举行. 1,建立筹备机构: (1)组织领导:召开职代会(或工会换届)前要成立筹备领导小组,在同级党组织领导下,具体负责筹备工作,重大问题经工会和联席会议集体讨论决定,并报同级党组织审批; (2)工作小组:根椐工作需要,领导小组可下设若干工作小组,如代表资格审查组,组织秘书组,宣传会务组等,负责大会事务工作. 2,制定工作方案: (1)明确大会筹备工作的主要领导成员,大会设立的专门工作机构及其组成人员和工作职能; (2)确定大会的主要任务,如大会指导思想,上届大会以来的工作总结,今后工作思路与目标,需大会审议的文件和提案,选举产生专门工作委员会,工会委员会换届改选有关事项等; (3)确定大会代表和条件,构成及产生程序; (4)确定领导机构的配置和推选,选举办法; (5)拟定大会召开日期及会期日程安排;

(6)预算大会经费. 3,呈报会议安排: (1)向同级党委和上级工会呈报关于本次职代会安排的请示. 请示内容主要包括:大会代表的产生和比例,大会的时间安排,组织机构,职代会专门工作小组的设置,选举方法;各级工会委员会和经费审查委员会的设置,"两委"候选人名单等工会换届改选有关事项;会议时间及费用. (2)同级党组织和上级工会对呈报大会安排请示的批复. 批复内容主要包括:对会议时间安排,代表名额构成原则及比例,"两委"换届改选等意见. (3)根据批复精神作出本次大会的安排意见. 安排意见主要包括:职工代表大会的组织领导,代表的比例构成,大会的主要议题,大会时间安排及其他具体要求;对本单位和分厂,车间(科室)两级工会换届改选的时间安排,具体操作提出安排和要求. 4,营造大会氛围:可编写,张贴和悬挂一些相关标语口号,在职工中营造职工代表大会的良好氛围;也可及时编写一些以大会安排意见为基准的宣传提纲,在职工群众中广泛进行宣传教育. 5,大会材料准备: (1)大会文件材料:职工代表大会各项准备工作就绪后,工会应发出会议通知文件,内容主要包括:大会召开的时间,地点和会期通知;大会中心议题;大会议程安排;大会要求. (2)大会相关材料:主要有行政工作报告,集体合同草案或集体合同执行情况报告;工资协议草案;提案审议落实情况报告;党组织领导讲话,工会工作报告;民主评议管理人员情况报告;关于表彰优秀员工的通报;选举办法,选票等;大会决议,决定. 工会委员会换届相关材料:关于工会委员会换届改选的请示报告(报同级党组织和上一级工会审批);本届工会委员会委员和经费审查委员会委员候选人花名册和简历情况;上届工会委员会工作报告;上届工会财务工作报告;上届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工作报告;选举办法,选票等. 6,组织相关会议: (1)工会委员会会议:实行职工代表大会和工会会员代表大会两会合一,在工会换届改选时,在正式会议前应召开工会委员会会议. 主要内容有:审议工会委员会和经费审查委员会提交大会的工作报告;确定工会委员会委员和经费审查委员会候选人名单及各工作委员组成人员名单;审议通过选举办法;推荐总监票人,监票人等. (2)联席会议:召开工会委员会及代表团(组)长和专门工作小组(委员会)负责人联席会议. 主要内容有:审议大会议程和日程安排;审议大会主席团和秘书长名单;审议职代会各专门工作小组(委员会)名单;审议参加董事会,监事会职工代表名单. (3)平等协商会议:按法定程序产生的职工和企业的集体协商代表,对集体合同中有关问题进行平等协商. 主要内容有:审议集体合同执行情况报告;协商解决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协商处理职工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等. (4)民主推荐选会议: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发动和组织各分厂,车间(科室)工会,工会小组和广大会员提出自下而上地进行反复讨论,初步进行"两委"候选人. 7,准备会务工作: (1)划分代表团(组):一般以车间,工段,科室工会为一个团,每团根据各自人数还可再划分若干小组,总的原则是便于讨论,利于活动. (2)产生代表团(组)长:代表团团长由车间,工段,科室工会主席担任,各代表小组组长可由所在小组成员推荐产生. (3)会议证件制作:为适应大会组织工作的需要,可制作分别示明主席团成员,职工代表,列席代表,特邀代表,工作人员等与会人员身份的证卡或佩条. 8,召开预备会议: (1)预备会议内容:通过代表资格审查报告,通过大会主席团名单和秘书长名单,通过大会议程以及其他需要确认的事项. (2)预备会议程序:职代会的组织领导机构是大会主席团.由于召开预备会议时,大会主席团尚未产生,因此,预备会由工会主持.主持人通常是工会主席或拟担任大会秘书长的同志.预备会一般应有以下议程: 清点到会人数.主持人向大会报告应参加大会和实际参加大会的人数.到确认到会人数符合法定人数后,即可开会.

报告职工代表大会筹备情况; 审议通过代表资格审查报告; 通过职工代表大会主席团名单和大会秘书长名单; 通过职工代表大会议程和日程安排. 预备会在通过上述议程后可暂时休会,召开职工代表大会主席团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各次全体会议执行主席名单;通过副秘书长名单.主席团第一次全体会议结束后,预备会复会,宣布主席团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的有关事项. 9,大会组织领导: (1)大会主席团:职工代表大会主席团是负责职工代表大会期间的组织领导工作机构,在职代会预备会议上由全体职工代表选举产生. (2)大会秘书长:秘书长是大会期间日常工作的组织者.其主要职责有: 主持召开第一次主席团全体会议;处理主席团日常事务; 在主席团领导下,负责处理大会期间的事务性工作; 领导大会秘书处,签发会议各种文件. 秘书长由工会和联席会议在代表中提名,经代表讨论后,在大会预备会上表决通过.一般由工会副主席担任.根据工作需要,可设副秘书长1—2名,协助秘书长工作. (二)召开正式会议: 1,开幕式: (1) 清点到会代表人数 ,并作出说明(应到多少,实到多少,是否符合法定人数,能否开会等); (2)宣布职工代表大会开幕,全体起立唱《国歌》; (3)宣读党组织和上级工会的有关批复(换届时收到的各方贺电,贺信); (4)致开幕词:简要介绍本次大会的目的,意义,中心议题和主要任务. 2,大会程序: (1)企,事业主要负责人作工作报告:主要内容应包括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情况,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企,事业有关发展规划,重大决策,经营状况和生产经营计划完成情况;职工养老保险金和失业保险金缴纳情况; (2)集体合同和提案处理专题报告:由工会主席及职代会专门小组负责人对上集体合同履行情况的检查,本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有关条款修订的情况;上次职代会职工代表提案落实和处理的情况等向大会作出报告. (3)行政有关负责人作专门议案报告:凡应提交职代会审查和审议的议题(如:财务预决算报告,社会保障费用缴纳情况报告),均应由行政有关负责人向大报告,说明制定的依据,目的和具体实施办法;也可针对职工代表对议案的意见作出说明. (4)联席会议情况说明:工会主席就上一次职代会闭幕期间,职工代表团(组)长和专门小组负责人联席会议所决定的职代会职权范围内的问题,向大会作出说明,提请大会确认. (5)工会工作报告:工会主席代表工会委员会就上一年(届)的工会工作向会员(职工)代表作工作报告;工会经费审委员会就上一年(届)的工会经审工作向会员(职工)代表作工作报告. 工会换届时还应向会员(职工)代表作上届工会财务工作报告. (6)代表团(组)讨论:各职工代表团(组)就以上报告,说明,议案等分组进行讨论;对大会的各项决议草案,需经大会选举的侯选人进行酝酿;大会主席团成员分别参加本代表团(组)的讨论;职工代表的讨论发言,经整理归纳后,将讨论意见向大会主席团汇报. (7)大会发言:由各代表团(组)长推荐代表,在大会陈述本团(组)讨论审议的意见和建议,也可让职工代表进行书面发言. 3,大会选举:根椐大会规定议程,进行有关人员的选举(撤换). (1)应由职代会选举产生的人员:职工董事,职工监事;集体协商,集体合同和工资集体协商的协商代表;职工代表大会专门小组人选.其他需要经职代会选举的人员. (2)应由工会换届改选产生的人员:工会委员会委员和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委员. 工会委员会的增补,替补和工会各专门工作委员会委员的调整,可在"两会合一"时进行. (3)选举要求:在选举中应严格按程序进行,选举投票结束,代表不能离开会场,应等待计票人员结束,由大会宣布选举结果后才能离开;若第一次选举无效,应用预备选票重新选举,直至选举有效,并宣布结果后散会;选举应采取无记名

投票并实行差额选举. (4)工会换届"两委"领导人员选举程序:大会选举只是选举产生新一届工会委员会委员和经费审查委员会委员,关于工会委员会主席,副主席,经审会主任则应由两个委员会选举产生.因此,当大会选举结束,两个选举产生的委员会应立即分别召开第一次全体委员会会议,选举产生工会主席,副主席和经审会主任.其会议程序是: 讨论通过主席,副主席和经审会主任选举办法(草案); 讨论通过监票人,计票人名单(草案); 酝酿本届主席,副主席,主任候选人名单; 选举.选举程序与大会选举相同,因此项选举人数少,范围小,好计票,时间不会很长就可以结束. 按照《中国工会章程》规定,工会基层委员会的主席,副主席也可由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直接选举产生. 4,讨论通过大会决议:召开主席团,代表团(组)长会议.听取各代表团(组)讨论情况,审议有关决议,起草研究大会总结. 5,闭幕式:职工代表大会的主要议程完成之后,所举行的最后一次全体会议即闭幕式.主要议程如下: (1)报告参加会议的代表人数.到会代表应超过应到会人数的三分之二,可以举行会议; (2)宣布大会议程; (3)工会换届会议:宣布新当选的工会主席,副主席,经审会主任名单; 职代会:宣布新当选的职工董事,职工监事;集体协商,集体合同和工资集体协商的协商代表;职工代表大会专门小组人选.其他经职代会选举的人员. (4)逐项表决需通过的有关决议和决定; (5)表彰及奖励 (6)领导讲话; (7)致闭幕词 (8)全体起立: 召开职工代表大会时:唱《国歌》; 召开工会换届会议时:奏《国际歌》 (9)大会执行主席宣布大会闭幕; (10)工会换届大会结束后,全体代表合影留念.

第7篇:苏州市职工代表大会操作规程

(试行)

为指导企事业单位实施《江苏省企业民主管理条例》,规范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保障职工民主管理权利,促进劳动关系和谐发展,依据《江苏省职工代表大会操作规程》,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操作规程。

一、职代会会前的主要工作要求

(一)建立制度

企事业单位应当根据《江苏省企业民主管理条例》的规定,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制定本单位的职代会制度,主要内容包括:职代会职权、职工代表权利和义务、工作制度和民主管理其他形式。职代会每年至少召开一次,要将召开职代会列入单位工作安排,按期实施。职代会实行届期制,每届任期与工会相同,到期应当及时换届。因企业发生某些重大变化,职代会需要提前或者延期换届的,应由企业工会写出书面报告,报上一级工会同意后实施,但提前或者延期换届时间不得超过半年。

(二)确定议题

职代会召开之前,企事业单位应根据职代会职权结合本单位经营发展的重点工作和职工关注的劳动权益热点问题确定本职代会中心议题。职代会议题可以由工会征求职工意见后提出,也可以由经营者提出,工会与企业协商确定。 议题确定后,由工会牵头,有关方面参与,共同做好会议筹备工作。

职代会闭会期间,三分之一以上职工代表联名要求召开职代会,工会应当及时摸清事由。职工代表所提意见、要求基本合理,工会应积极与行政沟通,召开职代会;职工代表所提问题属于有关工作未做细,在认真进行整改的同时,工会应会同行政共同做好解释和疏导工作。

(三)征集提案

工会应发动职工围绕职代会议题开展提案征集活动。提案由职工代表在征集所在选区职工意见后提出。提案可以由职工代表个人,也可以由多名代表联名以书面形式提出。

工会应指导帮助职工代表提高提案质量;并及时将提案整理分类,确定整改落实部门和办结、答复时间,送经营者阅处后交有关部门办理。

工会对上届职代会提案处理和落实情况进行汇总,做好向职代会报告准备。已被采纳并在实施中产生效益(效能)的提案,可以建议单位给予相应的奖励。

(四)材料准备

单位行政准备以下材料:(1)行政负责人的工作报告;(2)依法应当提交职代会审议的有关制度、方案的草案;(3)上届职代会决议落实和集体合同履行情况的报告。 工会准备职代会闭会期间单位实施和组织日常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情况的报告。

提交职代会审议的报告、制度和方案,起草制定过程中应当充分听取工会和职工的意见,同时必须是书面材料。

(五)选举职工代表及审查代表资格

职代会召开前,工会应当组织好职工代表的选举,保证代表具有代表性和合法性。(具体要求见第四节:关于职工代表的要求)

(六)通知开会

职代会通知应当采用书面等形式,告知每一位职工代表会议时间、地点及主要内容。同时应当安排好职工代表工作,保证会议的出席率。

提交职代会审议的报告、制度、方案草案,一般应当提前5个工作日发至职工代表,以便职工代表团(组)组织职工代表讨论和征求选区职工意见;对已经多次讨论修改的方案草案,经工会同意,可以直接提交职代会审议。

(七)其他准备

在召开职代会之前,企业工会应主动向上级工会报告或填写《职代会会前情况报告表》,上级工会认为有问题的,应及时了解情况给予指导。

组织职工代表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对提交职代会审议的有关文件进行预审。 职代会如安排民主评议中高级管理人员的议程,应当通知被评议对象准备述职报告,同时准备《民主评议表》。

职代会如审议企业业务招待费使用情况,财务部门应当按规定准备相关材料。

二、职代会召开期间的主要工作要求

(一)职代会预备会议

根据工作需要,企业在正式召开职代会之前,可以召开预备会议。预备会议由工会负责人主持,职代会正式代表参加。

预备会议的主要任务是:

1.听取职代会筹备情况的报告,通过大会议程。

2.报告职工代表(含列席代表、特邀代表)出席情况,通过代表资格确认和调整情况的报告。

3.通过职代会主持人。职代会主持人由工会提名,可以是工会主席,也可以是行政负责人。

规模较大的企业可以建立大会主席团主持大会。中高级管理人员不得超过主席团组成人员总数的三分之一。

(二)职代会正式会议

正式会议由预备会议或工会与行政协商确定的主持人主持。 工作人员清点出席本次会议职工代表人数,并向大会主持人报告。出席会议的应到代表超过代表总数的三分之二方可举行。

职代会一般议程如下: 1.大会主持人宣布大会开始。 2.听取行政负责人关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工作报告,以及有关人员对提交职代会审议的有关规章制度、重大事项的说明。

3.听取工会关于开展日常民主管理工作情况的报告。

4.讨论行政、工会工作报告和有关制度、方案,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职代会可以根据需要,安排职工代表咨询、职工代表发言等议程;可以组织职工旁听。旁听代表的数量和产生方法由企业工会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旁听代表有意见和建议应通过本选区的职工代表有序表达。

5.职代会如有安排选举或审议通过事项,应讨论通过选举办法或表决办法和监票人员。

6.就职代会审议的重要问题做出决议或纪要。

凡根据《江苏省企业民主管理条例》规定,应当由职代会决通过的事项,须采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表决,获得应到会职工代表半数以上同意方为有效。

凡职代会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审议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的意见和建议应当形成会议纪要,在会后向职工公示。

职代会决议和纪要必须形成书面文件。

7.选举参加集体协商的职工方代表、职工董事、职工监事;通过职代会专门委员会(小组)人员组成。

企事业单位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立民主管理、集体协商和规章制度制订、提案和合理化建议审查等专门工作委员会(小组)。专门工作委员会(小组)是职代会的办事机构,负责完成职代会交办的工作。 8.民主评议和监督企业中高级管理人员,提出意见和建议。 9.通过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 10.宣布大会结束。

三、职代会结束后的主要工作要求

(一)传达贯彻会议精神

1.职工代表向所在选区职工传达本次职代会的主要精神,报告本人履职情况;

2.工会组织各职代会专门工作委员会(小组)制订工作计划,落实职代会交办的任务;

3.工会负责填报《职代会会后情况报告表》,于职代会闭会一周内向上一级工会报告;

4.公示职代会审议,与工会协商一致的企业规章制度和经劳动保障部门审核通过的集体合同、专项集体合同。

(二)组织职工代表活动

企业行政会同工会组织职工代表检查职代会决议、提案和集体合同的落实情况;

(三)处理职代会闭会期间的重要事项

在职代会闭会期间如遇到属于职代会职权范围内的事项,一般事项,可以通过召开工会委员会议或工会委员会扩大会议研究决定;凡需要职工代表评议、评估、测评和听取意见的事项,可以以各代表团(组)为单位进行,工会汇总结果,在企业内公示;与职工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工会应当提议召开临时职代会。

四、关于职工代表的要求

(一)职工代表条件

1.与企业建立劳动关系(劳务)关系的职工。

2.关心企业、顾全大局、坚持原则、办事公道、遵纪守法、具有一定的参与管理的能力。

3.热心为职工办事,能够较为真实、准确、全面、理性反映职工的意见和要求,在职工中有一定的威信。

(二)职工代表人数

职工不足100人的企业召开职代会,代表名额不少于30名。 职工100人的企业代表名额为40名;以此为基数,职工超出100人的按超出数的7%增加代表名额。

职工1000人的企业代表名额为100名;以此为基数,职工超出1000人的按超出数的2.5%增加代表名额;职工超过5000人的企业,代表名额不少于200名,并按比例适当增加。

(三)职工代表选举

1.宣传发动。由工会在职工中对职代会的性质、意义和职权,以及职工代表的权利、义务进行广泛宣传发动,教育职工以高度负责的态度选好职工代表。

2.制定选举方案。由企业工会根据职工人数确定职工代表的总数和名额分配方案,并按分公司(厂)、车间、班组或者科室为单位设立选区,并制定职工代表选举办法。 3.推荐职工代表候选人。工会组织职工以选区为单位,在职工充分酝酿的基础上,推荐产生职工代表候选人,职工也可以自荐或竞选职工代表候选人。

职工代表应当以一线职工和一般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为主,中层正职以上管理人员不得超过代表总数的20%,并应有一定比例的青年代表和女代表,使用劳务工比较多的企业应当有一定比例的劳务工代表。高级管理人员当选职工代表,应将其名额分到有关选区,以普通职工的身份参加选举。

4.选举代表。选举职工代表时各选区必须有三分之二以上的职工参加,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得到选区全体职工一半数以上同意方可当选。大型企业的职工代表可以由下一级职代会选举产生。

5.代表的资格审查。工会负责对代表条件、产生程序、结构比例等进行审查,对不符合要求的应及时纠正。

6. 当选的职工代表名单应在公示栏内公示不少于5个工作日。

(四)职工代表权利

1.在职代会上履行表达权、选举权和表决权。

2.参加职代会组织的职工代表学习、巡视、评议和质询等活动。 3.参加职代会组织的各项活动占用工作时间的,按照正常出勤享受应得的待遇。

(五)职工代表义务

1.努力学习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学习企业管理知识,不断提高参与管理的能力。 2.代表和反映职工的意见、要求,带头执行职代会决议,积极做好职代会交给的各项工作,向选区职工述职,接受职工监督。

3.努力做好本职工作,模范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企业的规章制度。

(六)列席代表

企事业单位可以根据需要设立少量职代会列席代表,列席代表由工会提名,职代会通过。

列席代表一般为未当选职工代表的企事业单位中高级管理人员、工会干部,也可以是参加旁听的职工,人数一般不超过职工代表总数的五分之一。

列席代表在职代会上不行使表决权和选举权,但经职代会主持人同意可以有发言权,可以被选为职代会各专门委员会(小组)成员。

(七)职工代表管理

1.职工代表按分厂、车间、科室(或若干科室)组成代表团(组),参加职代会活动。

2.工会应当建立职工代表名册,并随时掌握职工代表的情况。 3.职工代表的任期。职工代表实行常任制,其任期应与职代会届期相同,可以连选连任。

4.职工代表的补选。当职工代表在任期内,与企业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劳务)关系的,因工作需要调离本单位或本选区、或因退休、长期病假等原因,不能履行选区职工的代表职责时,代表资格自行终止,由原选区按照职工代表选举程序补选。 5.职工代表的罢免。选区内半数以上职工对职工代表履行职责不满意的,可以向工会提出要求罢免该代表的报告。经工会同意后,及时组织原选区职工按照程序进行罢免。

五、其他

区域、行业职代会的操作参照本规程执行。 附件:

1.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样稿)

2.职工代表大会代表名额分配表(样表) 3.职工代表大会代表选举办法(样稿) 4.职工代表选票及计票报告表(样表)

5.圆融集团第一届职工代表大会代表名册(样表) 6.圆融集团第一届职工代表大会代表登记表(样表) 7.职工代表大会代表提案表(样表) 8.关于通过×××的决议(样稿)

9.关于×××公司职工代表大会审议讨论×××规 章制度(重大事项)的会议纪要(样稿) 10.关于修改《×××制度》的要约书(样稿) 11.关于公布×××制度的公告(样稿) 12.企业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情况表(样表) 13.召开职工代表大会情况报告表(样表)

第8篇:江苏省职工代表大会操作办法

为全面贯彻实施《江苏省企业民主管理条例》,推动依法加强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建设,指导广大企事业单位和基层工会、职工代表开展民主管理,保障职工民主管理权利有效落实,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特依据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践,制定本操作办法。

一、建立制度

企事业单位应当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本单位的职代会实施细则。

职代会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企事业单位应当将定期召开职代会列入工作安排,按期实施。

职代会实行届期制,每届任期与同级工会届期相同,到期应当及时换届。

企事业单位应当组建工会。基层工会具体组织职工开展民主管理,承担职代会工作机构的任务。在未建工会前,企事业单位实行民主管理和召开职代会,应当向有关地方总工会或产业工会(区域、行业工会)报告,在其指导下按有关规定进行。

二、会前准备

1、确定议题

根据职代会职权范围、本单位改革发展任务和职工切身利益问题确定职代会议题。职代会议题由企业工会听取职工意见后,与企业经营者协商确定。由经营者提出议题的,也应与工会协商确定。

职代会议题确定后,由工会牵头,协调有关方面共同做好会议筹备工作。

2、征集提案

工会应围绕职代会议题进行宣传发动、征集提案,并确定提案征集截止日期,指导帮助职工代表提高提案质量。

提案由职工代表在征求和集中所在选区职工意见后,以书面形式提出。提案可以由职工代表个人提出,也可以多名代表联署提出。

工会征集到提案后,应当及时整理分类,送经营者阅处,确定整改落实部门和办结、答复时间。

工会对上次职代会提案的处理和落实情况进行总结。提案已被采纳并在实施中产生效益(效能)的,可以建议给予奖励。

3、准备材料

单位行政负责以下材料:(1)有关经营管理和劳动管理情况的报告,(2)应当提交职代会审议的有关制度、方案(草案)及其说明;(3)上次职代会决议、提案和集体合同履行、处理、落实情况的报告。

工会负责实施和组织日常民主管理情况的报告。 提交职代会审议的制度和方案,应当符合法规和有关政策的要求,必须是书面材料。起草制定过程中应当事先听取工会、职工的意见。

4、确认代表

工会应当对职工代表条件、产生方法、组成结构等情况进行审查,以保证代表具有代表性、群众性和合法性。

5、通知开会

召开职代会,应当以书面形式通知每一位职工代表,告知会议时间、地点及主要内容。企事业单位应当安排好职工代表工作,保证会议的出席率。

提交职代会审议的重要制度、方案(草案),一般应当提前5个工作日发至职工代表,由职工代表团(组)组织职工代表充分讨论和征求选区职工意见。

6、其它准备

工会于职代会召开前一周向上级工会报告会议筹备情况,上级工会应当给予指导。

职代会如安排民主评议中高级管理人员的议程,应当通知被评议对象准备述职报告,同时印制和准备《评议表》。

职代会如安排审议业务招待费使用情况,相关部门应按规定准备相关材料。

三、会议期间

1、预备会议 职代会召开之前可以召开预备会议。预备会议由工会委员会召集,工会主席主持,全体职代会正式代表参加。预备会议的主要任务是:

(1)听取关于职代会筹备情况的报告,通过大会议程。 (2)听取关于职工代表资格审查情况以及列席代表建议名单的报告,确认代表资格。

(3)确定职代会主持人。

职工人数不多的单位由工会委员会主持召开职代会,工会主席为主持人。规模较大的单位建立大会主席团主持大会,并确定一名主持人。中高级管理人员数量不得超过主席团组成人员总数的三分之一。

职代会主持人及主席团组成人员,由工会委员会提名,全体代表表决通过确定。

2、正式会议

工作人员清点出席本次职代会职工代表人数,并向大会主持人报告。出席会议的职工代表达到全体代表数的三分之二以上方可以召开会议。

职代会正式召开。一般议程如下:

(1)由大会主持人向大会报告代表出席情况,宣布大会开始。 (2)听取本单位行政负责人的有关工作报告,以及对提交职代会讨论、通过的有关制度、方案的说明和上次职代会决议、提案和集体合同履行、处理、落实情况的报告。

(3)听取工会组织开展日常民主管理工作情况的报告。 (4)讨论行政、工会的报告和有关制度、方案,充分表达职工诉求,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

为扩大民主,加强互动,可以安排职工代表咨询、大会发言等议程。

(5)就职代会审议的重要问题做出决议。

审议通过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等涉及职工切身利益方面的重要事项,应当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同时必须获得全体职工代表过半数赞成。

职代会通过的决议和重要事项必须形成书面文件。 (6)选举参加集体协商的职工方代表和职工董事、职工监事,通过职代会专门小组成员名单。

专门小组是职代会的办事机构,负责完成职代会交办的任务。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立集体协商和规章制度、提案和合理化建议、民主监督、安全生产等专门小组,也可以只设立一个综合性的民主管理专门小组。

(7)民主评议和监督企业中高级管理人员,提出工作评价、奖惩等意见和建议。

(8)签订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

四、会后工作

1、传达落实会议精神

职工代表向选区职工传达职代会会议内容和决定事项,报告本人履职情况。

工会组织职代会专门小组制订工作计划,落实职代会交办的任务。

公示企业重要规章制度和经当地劳动保障部门审核登记的集体合同。

工会填写《职代会情况报告表》,于职代会闭会一周内报告上级工会备案。

2、组织职工代表活动

单位行政会同工会共同组织职工代表检查职代会决议、提案和集体合同履行、处理、落实情况,及时将意见反馈责任部门,并督促整改。检查巡视活动每年至少进行一次。

巡视企业安全生产情况。

组织职工代表学习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提高参与管理能力。

组织职工代表参加创建和谐企业评估改进行动。

3、处理临时重要事项

职代会闭会期间,遇到涉及职工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工会应当提议临时召开职代会;三分之一以上职工代表联名要求的,可以临时召开职代会。临时召开职代会应当按照程序进行,行使职代会职权。

职代会闭会期间,属于民主管理日常工作问题可以召开工会委员会议或工会委员会扩大会议,也可以由工会委员会召集职工代表团(组)长、专门小组负责人联席会议研究决定,并向职工公示该决定;属于只是需要职工代表评议、评估、测评和听取意见的事项,可以以各代表团(组)为单位分别进行,工会及时汇总结果,并向职工公示。

五、职工代表

1、代表条件

(1)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和劳务关系,并正常在岗的职工。

(2)关心企业、顾全大局、坚持原则、办事公道、遵纪守法,具有一定的参与管理能力。

(3)热心为群众办事,能够真实、准确、全面、理性反映职工群众的意见和要求,群众拥护。

2、代表产生

职代会代表应当以分公司、分厂、车间、班组或者科室为单位设立选区,由职工直接选举产生,可以职工自荐,可以竞选。

选举职工代表,各选区必须有三分之二以上职工参加,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得到选区全体职工总数一半以上赞成票者方可当选。大型企事业单位的职工代表可以由下一级职代会选举产生,也可以由分厂、车间职工直接推选产生。

职工代表应当以普通职工和一般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为主体,中层正职以上管理人员不得超过代表总数的百分之二十。高级管理人员当选职工代表,必须将其名额分配至有关选区,按照选举办法选举产生。

工会委员会负责制定职工代表选举方案和选举办法,按公平原则分配代表名额;负责做好宣传组织工作;负责对代表条件、产生程序、结构比例等进行审查,并将职工代表名单在公示栏内公示不少于五个工作日,接受职工监督;负责对不合要求的人选及时责成有关选区做出调整。

3、代表人数

职工不足一百人的企业召开职代会,代表名额不少于三十名;其中职工不足五十人的企业应当召开职工大会,行使职代会职权,也可以通过参加区域行业职代会,实行民主管理。

职工一百人的企业代表名额为四十名;在此基础上,职工人数每增加一百人,代表名额增加七名。

职工一千人的企业代表名额为一百名;在此基础上职工每增加一千人,代表名额增加二十五名;职工超过五千人的企业,代表名额不少于二百名。

4、代表权利 (1)在职代会上享有表达权、选举权和表决权。 (2)参加职代会组织的职工代表学习、巡视、评议和质询等活动。

(3)因参加职代会组织的各项活动占用工作时间的,按照正常出勤享受应得的待遇。

5、代表义务

(1)努力学习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学习企业管理知识,不断提高参与管理的能力。

(2)依法有序参与民主管理,真实、准确、全面、理性的代表和反映职工群众的意见、要求,带头执行职代会决议,积极做好职代会交给的各项工作,自觉向选区职工述职,接受职工监督。

(3)努力做好本职工作,模范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企业的规章制度。

6、列席代表

为扩大民主,可以根据需要,由工会提名,设立少量职代会列席代表,也可以组织少量职工旁听。

列席代表一般为未当选职工代表的本单位中高级管理人员、工会工作人员。列席代表在职代会上可以发表意见,但不行使表决权和选举权;不能当选为大会主席团成员,但可以被选为职代会专门小组成员。

7、代表管理 职工代表实行常任制,其任期与职代会届期相同,可以连选连任。职工代表按分厂、车间、科室(或若干科室)组成代表团(组),参加民主管理活动。

工会应当建立职工代表名册,并随时掌握职工代表的情况,在职工代表出现缺额时应及时指导原选区补选。

职工代表退休或与企业依法解除、终止劳动(劳务)关系的,其代表资格终止。职工代表因内退、长病假等原因脱离生产管理岗位,无法正常履行本选区职工代表职责,不再保留其代表资格。职工代表在本企业内调动岗位、脱离原选区的,可以保留代表资格,但其原所在选区应当及时增补相应数量的职工代表。

选区内半数以上职工对职工代表履行职责不满意的,可以向工会提出罢免或撤换该代表的要求,工会委员会应当认真研究。罢免或撤换职工代表应当按照程序进行,并公示结果。

第9篇:中控室操作员职工安全操作规程

1、本工种操作人员必须遵守公司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职工安全生产守则》及其它各项规章制度,并严格遵守本操作规程。

2、必须认真执行公司总经理部和车间等各级领导部门的各项指令,严肃认真、精力集中进行生产指挥与运转操作。

3、必须熟练掌握本系统的生产工艺技术,熟悉现场设备的性能和运转状态,做到准确判断生产中出现的故障及其原因,并按技术操作规程的具体要求进行操作,严禁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

4、遇有本人判断不清或没有把握处理好的问题,要及时报告领导或找专业技术人员解决。

5、开动设备之前必须与现场负责人联系,做好开车前的准备工作,得到现场工作人员同意方可以启动。在没有接到现场工作人员的通知前,严禁启动任何设备。

6、设备停止运转后,按技术操作规程的要求,配合现场工作人员做好停机后的设备保养和维护工作。

7、中控室操作人员必须同时遵守各岗位巡检工的技术及安全规程。

8、中控室内严禁吸烟,严防意外事故发生。

9、与中控室工作无关的闲杂人员禁止进入中控室。

10、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度,做到交班详细、接班清楚。接班人不来时,交班者必须坚守工作岗位,保证生产的连续性。

中控室日常管理规定

.1.、保持良好的坐姿,不准随地乱扔杂物,纸屑等。

2、操作人员必须服从值班长,值班领导的工作安排。

3、闲杂人员严禁进入中控室,外来参观人员必须经有关领导陪同方可入内,同时须遵守中控室相关规章制度。

4、凡进入中控室人员,均需换拖鞋进入中控室。

5、中控室当日上岗人员,班中不能玩手机、拿手机看书、上网、打游戏、聊天等。

6、操作人员要时刻注意本岗位参数变化,不准离岗、睡岗、东张西望,如需离开要向班长请假,说明事项和时间,一遍调整好工作安排。

7、各种记录,报表要摆放整齐,数据填写工整、规范、真实、用语准确、恰当,不准在记录上乱写乱画。

8、不准迟到,早退,有事须履行请假手续。

9、交接班时不得大声讲话,每个岗位人员接班时要对上一班的记录,画面,发生的事项及未处理完的事项详细翻看,做好接班后的工作。 10.非中控室人员不得上机操作,如有需要由本岗位人员操作帮其完成,否则追究班长责任。

11.上班期间除对讲机外,个人的手机均需处于震动功能上,避免影响操作。

12、操作人员上岗时姿势要端正,两眼注视显示器,不准坐在椅子上左右摇摆,不准斜躺或靠在椅子上

13、中控室保持安静,严禁聊天说一些和工作无关的事情,

14、下班后由班长开好班后会,打扫干净卫生,对上一班的工作和注意事项要有记录。

15、上一班要在交班后把中控室卫生搞好。

16、上夜班时严禁睡岗,如有发现将严肃处理。

17.凡违反以上任意一条者,将根据性质和后果,给予每次不低于 50元罚款,对班长处于100元罚款,对不服从安排的将交上一级领导处理。

岗位职责

1、负责当班窑系统操作及上料系统操作,控制好产量质量。

2、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及时掌握工艺,设备状况,确保安全生产。

3、及时调整工艺参数,及时提出和解决存在的问题,达到优质高产,低消耗的目的。

4、开车前及时联系,发生开车信号,确认没问题后,方可开车。

5、开停车时,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并做好记录。

6、负责对中控室系统进行检查,发现异常现象及时处理,并向有关领导及时报告。

7、负责对中控室内的看护,保管好用品。

8、负责保持好中控室内卫生,搞好安全文明生产。

9、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及时完成领导安排的各项工作。

10、熟悉质量体系应知应会内容。

上一篇:党务知识测试题及答案下一篇:6月份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