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

2022-10-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

浅析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

摘要: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不仅可以缓解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而且是解决人才供需矛盾的有效途径。随着国家一系列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去基层就业政策的出台,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途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参加选调生等更加地丰富,毕业生的切身待遇也相应的得到了保障,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时机和条件已经成熟。

关键词:毕业生 基层 就业 和谐

基层是一个大概念,既包括广大农村,也包括城市街道社区;既涵盖县级以下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组织,也包括非公有制组织和中小企业;既包含自主创业、自谋职业,也包含艰苦行业和艰苦岗位。与发达地区相比,虽然边远地区和基层经济发展水平、信息资源和其他各方面条件都相去甚远,但这里又渴望大学生来建功立业,改变发展滞后的面貌。在中国就业形势严峻、城市人才相对饱和、基层人才匮乏的大背景下,到基层就业应成为大学毕业生的主流选择。

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不仅可以缓解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而且是解决人才供需矛盾的有效途径,是名副其实的双赢举措。国家出台的有关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去基层就业的文件,是国家对人才进行的宏观调控,是促进人才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方式,有利于促进城乡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到基层就业是大学生的现实选择

近几年毕业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主要表现在:一是高校毕业生总量大,增幅高。2005年全国有338万高校毕业生,2006年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数达413万,2007年有495万应届毕业生,再加2006年未就业的毕业生,将有超过500万的毕业生进入就业市场,就业压力巨大;二是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在局部已开始萎缩。自2003年,扩招后的高校毕业生开始进入就业市场,极大地缓解了社会高学历人才不足的问题,经过连续三年的充实,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在局部开始饱和,高校毕业生就业开始进入“大众化”阶段,大学生是社会普通劳动者;三是大学毕业生就业流向结构性失衡。大学毕业生就业仍以京、津、沪和东部沿海城市为首选,大城市、党政事业单位和知名企业仍然是毕业生第一选择,而一些边远地区、急需人才的基层和经济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则少有人问津。许多毕业生宁愿去东部打工也不愿去基层工作,也不愿回条件相对艰苦、经济相对落后的家乡基层创业;四是就业市场结构性矛盾依然十分突出。高校培养的毕业生无人问津,而市场需要的人才却没有培养。精英化的就业期望值同大众化的社会需求现实发生错位,高校毕业生“有业不就”和“无业可就”两种矛盾的现象同时存在。

由此可见一方是找不到工作待业的高校毕业生,一方是亟需大量人才的基层。基层有着广阔的舞台,充满着活力和生机,到基层就业应成为广大毕业生的主流选择,也是大势所趋。

二、到基层就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国家做出的重大决策,是我国能否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所在,也是我国。高校毕业生去农村就业能为农村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同时农村也为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首先,毕业生去农村就业能为农业的振兴与发展提供专业人才和先进的技术,有利于提升农村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大学生作为知识型人才,眼界开阔、思想活跃而充满激情。大学生走进农村,不仅给农村带去了较为开放的思想观念,还带去了所需的专业技术知识和信息。将他们所掌握的各种知识应用到农业中,从而提高农业的技术含量,这无疑给农民的致富增加了重要筹码。

其次,农村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劳动者。目前,农村基层人才匮乏,素质需要提高,特别是在农村急需的教育、医疗、卫生、农业技术等方面表现更为突出,有的地方已成为农村发展的瓶颈。高校毕业生向基层的输送,将为农村的教育、医药、卫生等领域培养和提供高素质的劳动者,有利于改善农村人才队伍结构,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也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

农村要发展,需要高素质的管理者。毕业生参与村委会事务可以强化村级组织的社会管理能力、民主管理能力,有助于提高农村的管理水平。因种种原因,农村基层干部年龄老化、思想僵化、知识退化等问题比较突出,这种状况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毕业生作为高素质人才,参与村委会事务,有利于改善农村干部队伍的结构,使农村干部队伍知识化、年轻化,为农村干部队伍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也有助于推进基层组织建设。

三、到基层就业的社会大环境

1、基层就业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发展方向

近几年来国家每年都有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去基层就业的政策出台,这些政策对毕业生的待遇等方面都做了相应的规定,这些措施很好的推动了毕业生去基层就业。从2003年开始,团中央推出“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选拔出部分毕业生去西部工作;2005年党中央、国务院下发了文件《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2006年2月,中央八部委出台了“三支一扶”文件,这些都是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去基层就业的纲领性文件。

到基层就业的毕业生人数越来越多。随着上世纪九十年代末高校的扩招,我国的高等教育开始向巨型化发展,随之而来的则是高校毕业生人数的急剧增加。“大众化”教育的出现,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很多毕业生已自觉的选择了去基层就业。毕业生就业不仅是毕业生个人的事,还关系到毕业生的家庭,甚至涉及到社会的稳定。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成为了当前解决供需矛盾的有效途径。

基层非公有制单位逐步成为毕业生就业的主要阵地。随着大城市吸纳能力的下降,市场需求重心开始向一般以及经济欠发达地区下移,去基层单位就业成为了毕业生的首选。由于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GDP的增长速度每年保持在8%左右,我国的中小企业、民营企业、三资企业、民间组织和社会团体等基层非公有制单位迅速壮大,这些基层非公有制单位为毕业生提供了大量的工作机会。同时,这些单位也需要高素质的人才为其自身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2、国家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去基层就业的有关政策

鼓励和支持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是党中央的战略决策,也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国家一直都很重视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自从出台“西部大开发”的政策后,国家也同时出台了一系列的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去基层就业的政策。

2001年6月,中国西部人才资源开发工作启动,政府和西部各省纷纷制定了各项优惠政策吸引优秀人才扎根西部。

从2003年开始,团中央、教育部等部委联合推出“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该计划主要是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接受锻炼,并以此拓展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渠道,希望培养造就一大批既有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又有基层工作经验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优秀青年人才。该计划有八项优惠政策,从生活补贴、个人档案、办理落户手续以及服务期满后的考研、考公务员、择业等方面的优惠措施进行了规定。

2005年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鼓励和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重大决策,下发了《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从十六个方面提出了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优惠政策、制度规范和落实措施,这是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的根本途径,关系到新的历史条件下“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问题,更是青年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

2006年2月,中央八部委出台了《关于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的通知》(简称“三支一扶”),该文件进一步细化了毕业生去基层就业的方向,特别是紧密地与各地方的实际情况进行结合,并对毕业生服务期间所享受的各种待遇以及服务期满后的相关政策和择业优惠措施等都做了详细规定。该通知是促进毕业生就业、缓解人才供需矛盾的有效措施,也将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去基层就业推向了高潮。

3、到基层就业的模式

毕业生去基层就业的途径很多,主要有下面几种方式:一、团中央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该计划服务的对象主要是我国西部的省、自治区,服务的期限为1到2年,服务期满后可另谋职业也可以留下。二、党中央、国务院的《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及其具体的实施方案。该《意见》扩大了服务的对象,主要是面对基层,包括城市街道社区、县级以下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艰苦行业和艰苦岗位等各个方面。三、中央八部委的“三支一扶”。该文件有很强的方向性和针对性,也进一步细化了去基层就业的形式,毕业生服务的期限为 2年。

另外,高校毕业生每年还可参加组织部门的选调生考试,被录用后,将被安排去基层担任一定的行政职务进行锻炼。

有了国家一系列的政策做保障,特别是在国家“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环境下,毕业生去基层就业的条件已成熟,去基层将不再是无奈的选择,而是明智之举。毕业生要适应形势,积极主动地到基层就业、创业。一是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业观,把个人理想同國家与社会的需要紧密结合起来;二是正确评价自我,对自己有一个合理、清晰的认识;三是准确把握就业形势,对社会需求状况有较全面的认识,确立合理就业目标,避免盲目求高、求全;四是择业应注重学以致用、行业前景和成才环境,避免片面追求工资待遇和工作地域;五是正确认识就业与职业的关系,在激烈的就业竞争问题面前,在比较理想的工作岗位难以落实的情况下,树立“先就业,再择业”、在合理的流动中达到理想境界的择业观念,面对现实首先解决生存问题,在此基础上解决发展的问题。

基层是服务社会最直接、最现实的领域,也是最能反映中国国情的地方,因此基层是高校毕业生了解国情、磨练意志品格、增进对人民群众感情的生动课堂,是高校毕业生经受锻炼发挥才智、成就事业的广阔舞台。基层条件可能很艰苦,但大学生在基层社会实践的丰富经历和阅历,必将增长自身的才干和能力。□

作者:丁昌春 宋 森 李伯枫

第2篇:构建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长效机制研究

摘 要:高校毕业生是社会的宝贵资源,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是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推动和谐社会建设、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举措。但因毕业生基层就业的动力不足、政府政策和激励机制支持不够、社会舆论宣传引导不足、社会观念转变较慢等因素的制约,使这项举措尚未达到国家理想的预期。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全社会构建科学的基层就业长效机制,保证毕业生的权益,使之安心扎根基层,实现职业理想。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保障;长效机制

本文系2014年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教育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就业体制改革背景下的大学生基层就业长效机制研究(zhjy14—48);2015年度河南省毕业生就业创业课题:河南省高校农村籍大学生就业特点及指导对策研究(JYB2015302)。

一、当前高校大学生基层就业现状

大学生基层就业有它特定的内涵,一般来讲,“基层”既包括广大农村,也包括城市街道社区;既涵盖县级以下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也包括社会团体、非公有制组织和中小企业;既包含自主创业、自谋职业,也包括艰苦行业和艰苦岗位。目前,国家针对基层就业,出台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特岗教师计划”“贫困县计划”“选调生”等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毕业生到基层就业。

近几来,随着国家支持力度的增强,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的趋势有所增强,但占就业群体的比例仍然较低。通过调查,笔者了解到,很多大学生和家长受传统观念和社会舆论的影响较大,仍然抱着精英心态,就业期望值偏高。对于到西部和基层就业,一方面觉得工作环境差、工资待遇低、发展空间小;另一方面,又深切感受到就业压力大,难以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

二、影响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的因素分析

(一)基层单位提供的保障措施有限

一般来讲,受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基层单位的生活环境和工作条件相对比较艰苦,毕业生获取的工资收入水平和中心城市、发达地区相比存在着不小的差距。此外,一些中小企业特别是非公有制企业存在用工不规范、不能缴纳住房公积金、社会保险等问题,高校毕业生的部分正当权益得不到合法保障,这些都会影响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积极性。

(二)毕业生的就业期望仍然较高

长期以来,通过考大学来改变自己的命运成为很多农村学子的目标。在这个目标的指引下,选择在沿海城市或经济发达地区就业就成为他们的就业期望。与此同时,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到大众化阶段,但很多毕业生尚未充分认识就业形势,及时转变就业观念,他们还深受精英教育观念的影响,不能树立科学的职业观,使得毕业生就业期望离基层越来越远。

(三)大学生基层扎根意识不强

扎根意识是指大学生能够一直在基层工作和生活,或者是在服务期内安心工作,利用基层就业的机会提高自身能力,长期为基层民众服务。而事实上,通过国家和地方基层就业项目到基层就业的大学生,服务期一般为两到三年。在访谈中,笔者发现,大学生选择到基层就业行为呈现短期性,许多同学把到基层就业作为跳板,或者是没有找到满意工作的权宜之计,大部分大学生服务期满后选择继续留在基层的比例极小。

(四)到基层就业的社会舆论环境不成熟

虽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文件,但在现实中,并未形成长期宣传的氛围。每到毕业季,我们会看到一些媒体进行宣传,但在很多高校毕业生的心目中,到基层就业是迫不得已的选择,他们甚至担心到基层就业会引来亲戚朋友的非议,同时也会遭到家长的反对,还会被认为是个人能力不强的表现。即使到基层就业,其家庭也是想方设法让孩子到基层的事业单位就业,不支持他们到其他的单位就业。

(五)高校就业指导中基层就业导向不明确

目前,每个高校都开设有就业指导课。但是在课程设置上,涉及基层就业导向的内容较少,即使有到对国家基层就业政策的宣传,也多是国家的政治高度进行宣传,而缺少对基层现状、工作环境、发展空间的介绍,学校就业指导缺乏全面地引导。从短期看,这种引导的确效果明显,但从长期看,这种引导十分不利于大学生长期扎根基层。而大学生本身又缺乏对基层就业环境的客观认识,最终导致他们真正面对农村基层艰苦的工作环境时形成巨大的心理落差,这种落差进而会影响到其工作适应速度和长期扎根基层的理想。

三、构建“五位一体”的大学生基层就业长效机制的途径

在我国深化就业体制改革的背景下,到基层就业将成为高校毕业生的一个重要选择。政府、基层单位、学校、学生和社会应该通力合作,形成“五位一体”的长效机制,促进毕业生扎根基层,健康成长。

(一)政府应加强政策引导,做好顶层设计

政府是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政策制定者,必须做好顶层设计。无论是各个政策项目的设计制定,还是项目的具体实施和社会监督,再到各项措施的保障制度,都应该有应严格的制度要求和监督。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必须从政策上保证大学生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所以政府应继续优化目前运行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农村教师特岗计划”“三支一扶计划”“贫困县计划”“选调生计划”“大学生村官计划”等项目,重视落实监督。在此基础上,各地方政府可以根据当地实际,开发新项目,做出新规划,拓宽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渠道,使大学生通向基层的这条道路更加宽阔。

政策在制定的过程中要更加注重目标的准确定位。同时,针对当前大学生基层就业难以扎根这一现状,要及时调整政策目标,有针对性地使有些项目可持续化,真正引导大学生长期扎根基层。此外,政府还要合理利用财政资金,加大对基层就业项目和经济实力相对较弱基层的支持力度,并保障长期充足的投入机制,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大学生的后顾之忧,使大学生能够在基层安心工作。

(二)基层单位应发挥主观能动性,加大人才引进力度

基层用人单位应根据自身单位的情况,主动出击,积极到各高校组织招聘会,并建立和学校合作的长效机制。通过积极主动地自我宣传,让大学生对基层工作的意义有较深地认识,使他们能在完全了解情况的前提下,做出理性选择。充分了解现实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大学生刚毕业时从城市到基层就业时的心理落差,从而缩短他们的适应期,降低基层就业大学生的流失率。同时,基层单位还要加大国家政策的落实力度,重视和尊重到基层就业的大学生,及时解决影响他们工作的感情、生活、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问题,为他们能够更好地投入到当前的工作提供各种保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他们的生活能力、工作能力和领导能力,充分发挥他们的知识与才干,实现自我价值。

(三)学校应加强就业指导,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在与同学们的交流中发现,部分毕业生了解基层就业政策的信息较少,一般仅限于毕业前夕的条幅宣传或网络报道,这说明高校就业指导对基层就业政策的宣传和讲解还不够。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在制度就业指导课程大纲时,应加大基层就业政策的宣传,加深大学生对相关政策的认识。同时,在传统的精英教育时代择业观影响下,大学生不敢或不愿意选择基层就业,主要是对基层就业之于个人发展价值缺乏认识。通过适当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职业观教育,引导他们从长远规划自身职业,有利于大学生认识到基层就业对于他们自身长远发展的价值,从而推动基层就业的选择。此外,学校还要对社会的形势发展做出敏锐反应,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增开适应基层现实需求的专业和课程,尤其是一些专业性较强、基层工作比较紧缺的专业。

学校科研鼓励部分老师对基层工作需求进行调研,制订相应的培养计划,增加基层工作所需的课程,增强课程的实践性和实用性,让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积累丰富的基层工作知识,提高他们服务基层的意识,提升他们适应基层的能力,为他们将来更好地服务基层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学生应端正就业心态,树立科学的职业观

大学生的职业观和价值观决定着他们的择业就业行为。当前,社会中的各种思潮和观念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他们的择业自由度越来越大,大部分学生服从国家需要的意识逐渐淡化,更多的是从个人利益出发。推动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关键在于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高校价值观的塑造,不能仅仅停留在政策层面和理论指导,更应该有实质性的建议和措施。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要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培育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磨练他们的意志,由重知识轻能力到知识能力并重,磨练他们到基层就业所应该具备的素质。同时,大学生应利用各种渠道和方式,了解大学生基层就业典型,学习他们的先进事迹,增强自己到基层就业的动力和信心。

(五)应动员社会力量,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

社会舆论环境对于大学生就业观的影响是巨大的。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选择、入职后的适应、能否长期扎根基层都受社会舆论的影响。当前形势下,一方面,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两个一百年”的宏伟奋斗目标。另一方面,农村发展、西部发展、边疆发展相对比较落后,人才严重匮乏,更加剧了“不平衡、不稳定、不协调、不可持续发展”问题,农村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薄弱环节。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集约型经济占主导地位,部分产业出现劳动力过剩的问题,传统的就业岗位出现供过于求的现象,就业结构出现下移的趋势,加之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加,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将成为时代的必然。无论是报纸、杂志、电视等传统媒体,还是微信、微博、网络等新媒体,都应进行深入细致的宣传教育,不断深化全社会对大学生基层就业的认识,如此,大学生基层就业事业的开展就会更加顺利。同时,除了政府、基层单位、学校等推进大学生基层就业之外,还需要社会各界,如企业、社会团体、非政府组织等力量共同参与,支持大学生基层就业工作的开展,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更好地使他们发挥作用,为构建和谐社会和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刘文文.略论如何构建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长效机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16):104-105.

[2]张立波.影响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主要因素及对策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09):65.

[3]郭雪莹.大学生基层就业激励机制研究[D],郑州大学2014:39.

作者简介:

杨威,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德育。

作者:杨威

第3篇:拓展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路径的思考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的新时期,加之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新形势,2009届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新形势,政府、高校、用人单位、毕业生等各方面应共同努力,构建高校毕业生四位一体的和谐就业预警机制。创新就业观念、广开基层就业路径,使大学生在基层广阔的天地里秀出人生华彩,从而使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在原有基础上实现新的提升。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哲学思考

笔者对近几年来全国和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人数和就业率进行了汇总比较,情况如下表:

2009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10万人,比2008年增加51万人,还有100多万2008年没有就业的大学生,加之金融危机导致部分企业发展失利,求职人数的激增、经济增长的放缓,使得今年我国应届毕业生在就业问题上面临着很大难题。2009江苏省高校毕业生45,9万人,比去年增加3万人,增幅7%。其中毕业研究生3,16万人,同比增长4,83%,本科生19,3万人,同比增长12,55%,专科生23,3万人,同比增长2,4%。其中本科生增幅大。预计90%以上要在江苏就业,加上外省江苏籍毕业生、外省生源到江苏就业及往年积存尚未就业的毕业生,预计实际需要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数将超过60万人。

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

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主要有学生主观因素和学校、社会及政府等客观因素。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观原因

就业期望值过高,好高骛远。就业期望值过高,表现为求职择业时对自己和社会认识不够,就业期望值居高不下。大部分学生认为求职经历是“人生必要的历练,是人生的财富,会使自己更加成熟”。但是,择业时学生优先考虑个人发展机会、薪酬与福利,偏爱事业单位,很少有人主动愿意下基层或去西部等欠发达地区。有人曾经做过一个调查,有85%以上的非东部地区生源的毕业生希望在东部沿海地区就业,97%以上的东部生源的毕业生不愿意离开家乡到其他地区就业,60%以上毕业生择业时的首选是大城市、高收入、大公司、高效益,而小城市、偏远落后地区和农村地区、众多的中小型企业等急需毕业生的地方则要不到毕业生。一方面经济发达地区毕业生就业问题突出,拥挤的独木桥越来越窄;另一方面开放的西部人才极度缺乏,宽阔的道路人烟稀少,这些地方的人才表现为“入不敷出”。无独有偶:中国社会调查所最近在上海、北京、深圳、石家庄、郑州、成都、沈阳、武汉、厦门、哈尔滨、西安等地抽取一千位应届大学生进行调查,样本显示,最理想职业中,二成八的大学生选择国家机关,之后是国有企业、科研单位、学校这些较稳定的‘企事业单位;还有为数不少的大学生放弃继续求职碰壁,选择职业技能再培训。选择民营私企、自主创业的学生最少。

2009年3月17日《现代快报》刊登了2008年江苏省高校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前10名统计表,地处苏北的中国矿业大学、徐州工程学院、盐城工学院却榜上有名。笔者通过研究调查发现:初次就业率取胜的学校正是一靠专业特色,二靠学生的吃苦精神和务实的择业观与期望值。

专业能力不强,缺乏创新和创业精神。高校学生中如果说有一半能够主动参加学校的实践活动,那么能够主动参加社会实践的则只有1/5。大部分课余时间用在娱乐、游戏、谈恋爱,等到就业需要能力时,却只能“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缺乏创新创业精神和冒险精神,是大学生不能实现自我价值、找到人生位置的重要因素。有关部门曾作过一项调查,目前大型企业的管理层人才一般没有太高的文凭,而拥有高文凭的大学生却往往都是“打工仔”。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当代大学生的性格缺陷。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客观原因

高校扩招,客观上加大了学生就业的难度。我国高校从1999年大规模扩招,高等教育进入加速发展时期。2009年,全国应届大学毕业生人数激增至611万。除高校扩招每年新产生大量的毕业生即将就业外,还有大量往年未成功就业的毕业生,这在客观上加大了就业的难度。

就业政策、就业指导和就业信息不畅和不及时。目前,政府还没有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具体保护政策,对就业中的性别歧视等问题还没有相关有效措施,某些地区还存在户口、档案限制,这势必会影响人才的自由流动,影响就业。此外,大学毕业生正处于真正迈入社会的关键时期,对社会还不是很了解,对自己的工作和前途的定位也感到困惑和迷茫,需要学校对他们提供有关职业规划、就业指导方面的帮助,但有关学校存在就业指导和信息的滞后,就业渠道、就业信息不畅。根据调查,有75%的学生反映,需要学校宣传国家的就业政策。

学校专业设置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近年来,高校在专业设置上比较随意,没有考虑学校自身的实际水平和要求,开设了许多社会热门专业,造成了高校专业重复设置、师资和结构性人才浪费,增加了部分专业大学生的就业难度。通过对高校毕业生的调查,大部分毕业生都认为学校的课程体系和专业设置影响了他们的顺利就业,所学专业与岗位工作很难吻合。同时,学校缺乏充足的与社会用人单位的联系与沟通,加之学生动手能力差,创新意识和能力不高,团队合作精神缺乏,从而使就业受阻。

部分单位、企业的用人观念还未转变。人才资源逐年增加,可为企、事业单位输送大量人才,但部分单位和企业还不同程度地存在阻碍就业因素。例如:盲目追求求职者高学历以及证书的多少;片面强调实际工作经验;存在性别歧视现象,以各种理由拒绝接受女大学生,导致女大学生就业相对较难;还有户口、编制等问题。

拓展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路径的思考

拓展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路径的思考之一:拓展是创新,是就业工作的新发展。

拓展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路径实际上是创新大学生就业路径,是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新发展。创新反映了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即新事物总是要取代旧事物,创新观念实际上是意识能动性的表现,用哲学的观点看,人们必须发挥意识的能动性即主观能动性,推陈出新,才能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促进事物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需要国家、学校、社会与大学生都要创新观念、培养创新能力、创新就业路径。基层就业路径的拓展就是一种新方法,就是创新。实际上,广大农村、社区和中西部地区有着广阔的创业和发展前景,大学生到那里可以寻找到自己的人生位置,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秀出自己的人生华彩。按照教育部关于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统计口径,江苏省2008年到基层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人数为25,5万人,占总就业人数的73,1%。2009年江苏省根据教育部[2009]3号文件精神,结合实际情况采取了扎实有

效的促基层就业措施:一是大力开发基层就业岗位,鼓励支持中小型企业、非公有制企业积极吸纳高校毕业生,促进骨干企业及科研项目单位吸纳和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二是积极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继续实施志愿服务和面向基层就业项目,制定实施基层就业优惠政策,不断完善基层就业长效机制;三是大力扶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积极开展创业教育,切实加强创业服务,加大创业扶持力度。有如此强有力的领导和政策保障,相信江苏省2009年毕业生的基层就业率能够稳中求升。

拓展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路径的思考之二: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量变是质变的必要条件。

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创业对于个人和社会来讲,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大学生来说,基层就业可能条件相对艰苦一点,但是,正因为艰苦,就更能够锻炼和磨砺意志。在人才匮乏的基层,大学生具有知识、眼界上的比较优势,也更容易脱颖而出,找到施展才华的广阔空间。从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看,人的需要分为生存、安全与安定、社交与归宿、尊重和自我实现五个层次,这五个层次是一个从低到高的发展过程,每个阶段都有一些需要成为个人的主导需要,只有当主导需要得到满足时,才会产生更高层次的需要。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创业有利于满足大学生较高层次的心理需求,实现人生价值。事实上,很多杰出人物就是从社会底层发展起来的。而且,在基层工作和创业,对民生将有更深切的体认,服务于基层,恰恰最能体现关怀民生、忧心民瘼的人文情怀。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尚未解除,经济、就业都面临巨大压力的情况下,大学毕业生也当体察时艰,合理调校就业预期和薪酬预期。是金子终究会闪光,在解决就业的燃眉之急的时候,多一些变通灵活,正所谓大丈夫能屈能伸,在基层和中小企业,都有施展才华实现自我的广阔空间,同样可以化“危”为“机”,在困境中走出通途。

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创业,从基层做起,脚踏实地,志存高远,体现了质量互变的哲学原理。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一句歌词:“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给了这个哲理最好的通俗解释。大学生只有从基层、从低层做起,不怕吃苦,经历种种困难、挫折的磨炼,才能够长成参天大树,成为国家栋梁之才。我们应该对前途充满信心:因为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阳光总在风雨后。

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对于国家、社会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到基层就业、创业的大学生多起来,就可以改善基层的经济、社会和人文面貌,也就可以吸引更多人才和资本,从而带动整个社会的均衡发展,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国家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是一个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意义深远的战略举措。

拓展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路径的思考之三: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就业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

一是政府要出台并落实优惠政策。政府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主要充当政策引导、适时监督调控的作用。为了践行科学发展观,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009年3月17号,教育部下发《国家促进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公告》,出台20条优惠政策以促进毕业生就业。二是高校要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服务质量。高校在招生计划制定前要重视相关专业的市场需求调查和专业前景预测,并根据自身的实际条件和水平设置课程,提高课程的质量和竞争力,发展自己的优势科目,调整、完善专业建设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同时,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教育和指导,探讨“订单式”人才培养机制,建立毕业生“就业基地”,实行挂牌制度和定期联谊制度,从而构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长效机制。三是用人单位应增强社会责任感。用人单位认识到就业工作事关国计民生,关系到社会稳定、社会和谐,应增强“大局意识”,树立科学发展观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尽可能“为政府分忧,为百姓解难”。在当前金融危机形势下,企业应有超前意识,可以大量储备人才,为今后的腾飞发展奠定人才基础和智力支撑。四是大学生要树立科学就业观。深刻认识到基层工作对磨砺意志、积累丰富的工作经验具有很大的意义,一个不懂吃苦、不能“屈就”的大学生是什么也干不成的。在目前就业困难的情况下,不妨采取灵活多样的就业方式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

责任编辑 黄杰

作者:孙兴洋

第4篇:四川鼓励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

记者昨(20)日从省人事厅获悉,今年,我省将继续选拔高校毕业生到三州和乡镇工作,以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

与去年相比,今年的选拔政策作了一些调整。一是因今年下半年全省将开展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和深化机构改革工作,各市州可根据本地实际和工作需要,对省上去年下达的计划进行适当调整。二是从今年开始,笔试结束后,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将根据录用计划数、参加考试人数和考试情况等,划定笔试合格分数线。达不到笔试合格分数线的,不能进入面试。三是从明年起,乡镇机关录用公务员,原则上应从选拔到乡镇工作的高校毕业生中择优录用。今后组织公招,将重点面向在乡镇、村工作2年以上的高校毕业生。

据介绍,今年的选拔工作拟于8月19日发布公告,具体报名时间由各市、州自定,9月25日进行笔试,11月12日至13日面试。整个选拔工作由各市州人事局统一组织实施,在今年底前结束。(黄先明)

来源:四川日报

第5篇:湖南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享受优惠

昨日,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发出通知,对高校毕业生去基层就业后的社会保障待遇做出优惠性规定。

“各地劳动保障部门要为到基层创业的高校毕业生提供创业培训、开业指导、咨询服务等一条龙服务。对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的,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对其免征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对其中有贷款需求的,要研究落实小额贷款担保或贴息补贴。”

通知要求,要切实搞好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和接续服务。在企业工作、自主创业或灵活就业,并参加了当地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今后考录或招聘到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高校毕业生,其缴费年限与进入机关事业单位后的工作年限合并计算,退休时按机关事业单位的办法计发养老金。(肖婷、张丽芳、钟默)

来源:当代商报

第6篇:基层高度关注高校毕业生被就业现象

在当今高校统计就业率的背景下,部分高校出现毕业生“被就业”,其中大多是已经熟悉的“被要求就业”,即学校要求没就业的毕业生自己随便找个章盖在协议书上证明自己就业;而现在网帖曝光称也出现了个别“被瞒着就业”的情况,毕业生自己不知情就已经就业了。针对一些高校为提高就业率而产生的“被就业”现象,教育部新闻发言人7月27日回应说,教育部对高校出现就业率统计误差实行一票否决制,绝大多数高校的就业率统计数据是认真准确的,据教育部的了解,“被就业”的问题只是个别情况。目前,教育部规定包括了“18条挂钩”,就业率明显偏低的地方和高校,区分情况,原则上要减少招生、控制招生或调低增幅。在这样的压力下,部分高校为了提高就业率只好要求没就业的学生也就业,甚至就出现了个别“被就业”的情况。基层干群高度关注“被就业”现象,希望高校认真对待就业率问题,给广大群众一个真实的数据,特别是为面临就学的“准大学生”和准备就业的大学生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对于个别弄虚作假的情况,有关部门应认真对待和处理。

第7篇:浅述我国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问题

就业涉及民生,是“天大的事”,不仅关系国家经济发展,也关系个人前途。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不断加快,高校数量快速增长,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日益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从经济角度看,高校毕业生就业不仅关乎毕业生和其家庭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整个民族在高等教育方面的“投入产出比”的盈亏问题;从社会层面看,不仅关系到高等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更关系到国家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局。

近年来,尽管各地各部门采取有力措施,拓宽就业渠道,优化就业环境,使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总体来看,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但形势不容乐观,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特别是就业的流向不平衡,出现了就业流向结构性失衡。毕业生大多数到大中型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就业,真正到县以下基层单位就业的人数很少。 许多毕业生宁愿去东部打工也不愿下基层工作,更不愿去条件相对艰苦的家乡基层创业,大城市、党政事业单位和知名企业仍是大部分毕业生的第一选择。

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已成为现阶段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 这是一项伟大的工程,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但是,到基层就业的毕业生还远未达到我们理想的预期。党和政府一贯重视引导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并将大学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作为一个涉及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给予高度重视。 与此同时,各级政府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措施,引导和鼓励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 在高校毕业生就业人数连年创新高、大中城市就业岗位日趋饱和、农村和中西部基层紧缺人才以及全球性经济危机影响的大背景下,引导和鼓励大学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正在成为全社会的一个热门话题。教育部等决策部门连续出台多项新举措力促高校毕业生就业,其中仍然把推动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作为最重要的工作来抓。

通过志愿服务社会化动员方式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去锻炼成长、服务社会,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促进高校毕业生健康成长,已成为国家长期坚持并不断完善的一项战略,其中最重要的两个途径分别是“西部计划”和“大学生村官”计划。

“西部计划”是“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简称,是2003年7月由国家制定的一项社会公益事业,是贯彻科学发展观、促进西部大开发、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推动中国志愿服务事业长足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国家引导高校毕业生服务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毕业生就业创业、培养青年人才和落实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西部计划”按照公开招募、自愿报名、组织选拔、集中派遣的方式,每年招募一定数量的高校应届毕业生和在读研究生到西部贫困县的乡镇从事为期1-3年的教育、卫生、农技、扶贫以及青年中心建设和管理等方面的志愿服务工作。自2003年至今,“西部计划”在推动西部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人才健康成长等方面已取得了巨大成效。实践证明,西部计划已经成为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一面旗帜和有效途径,在广大高校毕业生中产生了积极的示范导向作用。

2005 年 10 月,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确定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农村发展问题得到了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这为北京“大学生村官”计划的成功实施提供了良好的机遇背景。目前我国农村相对落后、发展缓慢,这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是人才的缺乏是一个关键的因素。而要促进农村发展,虽然从长远来看需要改变农村现有的产权关系、提供生产资源的配置效率以及消除体制缺陷等,但是从现实来看,为农村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则是非常必要的。 “大学生村官”计划可以说是一项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力举措。

且政府为大学生村官提供了一系列颇为优厚的待遇措施。比如享有优厚的工资报酬;由政府缴纳各类社会保险;非城市户口的高校毕业生,在聘用后连续两年考核合格,可以转为城市户口,等等。这对于想留在大城市发展的毕业生来说显然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受聘大学生在合同期满后,可以选择继续留任,也可以选择进入人才市场自主择业,如果报考研究生,可以享受加分的优惠,如果通过公务员考试,可以优先录用。这些措施不仅使受聘学生拥有较大的选择的自由,而且也使他们对未来有着较好的发展预期。

引导和鼓励大学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高校和毕业生三方面的共同努力。而最为紧要的是要建立科学、合理的长效机制。 我们希望通过积极发挥各级政府的“调控”作用,各类高校的“引领”、“导向”作用,再加上广大毕业生正确自我定位,力争在基层的广阔天地中锻炼自己、干事创业的踏实行动,最终形成一种“国家出政策、高校作保障、学生谋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实现国家、高校和毕业生个人三方共赢的基层就业新格局,以吸引更多的大学毕业生加入到面向基层就业的队伍中来。

第8篇: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情况报告

根据省、州委组织部的安排,现将恩施市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恩施市从2000年以来,在基层工作的大学生有128人(教育和卫生系统除外),其中省委组织部选调生24人。在城市基层工作的有5人;在乡镇基层工作的有121人,其中机关66人,农村55人;在企业单位的有2人。2000年以来,从经过基层锻炼的大学生中选拔到市直党政机关的有8人,占同级机关新增干部总数的11.94%。

二、主要作法

(一)加大组织领导力度,为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营造良好的环境

近几年,我们把在基层锻炼大学生的培养、管理和使用工作纳入干部工作整体规划,强化管理措施,努力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对新分配来的选调生及大学生,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的分管领导与接收单位的主要领导分别进行谈话,介绍情况,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使他们适应环境,熟悉工作,尽快完成从学校到社会的转变。做到政治上关心、生活上照顾、工作上支持,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督促他们加强学习,努力工作,快速成长。

(二)加大培养教育力度,夯实“从经过基层锻炼的大学生中选拔党政机关干部”的基础

为了帮助在基层锻炼的大学生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市委组织部每年都将在基层锻炼的大学生培训纳入全市干部培训规划,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结合干部调训工作,有计划地组织他们参加上级组织的业务知识培训,参加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科级后备干部培训班,采取岗前培训、脱产轮训和以会代训等多种形式开展教育培训,使其尽快掌握和提高所任职位必须的知识和能力,做到干一行、懂一行、专一行。帮助他们提高思想素质、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全市2000年以来到基层工作的大学生均进行了培训。

(三)加大使用力度,加快“从经过基层锻炼的大学生中选拔党政机关干部”步伐

培养人才的目的是为了使用人才。由于机构改革,推行公务员制度,市直单位普遍存在人员结构老化,年轻后备干部紧缺等问题,从经过基层锻炼的大学生中选拔党政机关干部就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对在基层锻炼的大学生,我们坚持使用也是培养的用人观点,坚持“三重三看”,即:重德才、重实绩、重公论,在关键时刻看本质,在工作中看发展,在发展中看主流,不搞论资排辈,不求全责备,看准了的就大胆使用,选拔进入党政机关。一是不拘一格,选拔启用。对那些政治素质好,工作有魄力,有发展潜力的选调生和在基层锻炼的大学生,坚持小步快跑,多岗锻炼,破格提拔,委以重任。二是把握时机,及时选拔进入党政机关,特别优秀的,予以提拔重用。如2002年毕业的选调生张国富,由于其德才表现较好,通过考察,2003年10月及时地让他进入了市直党政机关领导班子,担任团市委副书记。三是坚持早压担子早成才。工作中,我们把那些在基层培养锻炼成熟的大学生及时调到市直党政部门工作,充实到中层岗位。通过对选调生压担子,在客观上缩短了他们的成长周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人才浪费。四是积极向上级党政机关做好人才输送工作。对在实际工作中成绩突出,群众信任,综合素质比较高的对象,及时向上级有关党政机关推荐,为他们今后的发展创造更有利的环境。2000年来,向省、州输送了经过基层锻炼的大学生2名。

(四)规范日常管理,完善“从经过基层锻炼的大学生中选拔党政机关干部”的管理工作机制

几年以来,我们把“从经过基层锻炼的大学生中选拔党政机关干部”工作同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相结合,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大胆创新,常抓不懈。一是坚持跟踪考察制度。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对在基层锻炼的大学生登记造册,建档立卡,进行跟踪管理和考察,既注重了解他们的德才表现、工作实绩,又注意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政策水平、发展潜力,在综合考察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对每个人制定出培养计划和培养方向。二是做好结合文章,坚持常抓不懈。工作中,我们把“从经过基层锻炼的大学生中选拔党政机关干部”工作与后备干部管理相结合,纳入培养年轻干部工作的总体规划,对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及时进行推广和交流,对培养措施不利,力度不大的,及时予以指正。

通过从经过基层锻炼的大学生中选拔党政机关干部,为恩施市党政机关输送了新鲜血液,增强了机关的生机和活力,改善了机关的干部结构;同时也探索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工作机制,在选拔上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好中选优,在使用上,突出“优先”原则,加大使用力度,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编制问题已成为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工作的主要障碍之一。

二是“来的不需要”、“学的用不上”的矛盾需解决。有些党政机关专业要求较高,需要的专业人才引不进来;少数毕业生到基层,大事干不了,小事不愿干,不适应基层工作。

四、措施和打算

一是结合我市的实际,研究制定落实《意见》的具体办法,完善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工作的优惠政策,努力做好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各项工作。

二是充分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到基层自主灵活就业,鼓励各基层用人单位在大学生中选用人才。

三是加大有关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政策和大学生到基层

就业成才的先进典型的宣传力度,营造大学生到基层工作的良好氛围。

四是进一步转变观念,增强服务意识,自觉地为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充分发挥高校毕业生的特长,根据他们的服务意愿和专业特点,为他们充分施展才华创造有利条件;妥善安排好他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满腔热忱地帮助他们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真正做到对他们政治上信任、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关心。

第9篇:江苏省2012年基层公共服务公益性岗位招聘困难家庭和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公告

江苏省2012年基层公共服务公益性岗位招聘困难家庭和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公告 根据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省民政厅联合下发的《关于做好2012年开发基层公共服务公益性岗位重点帮扶困难家庭和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苏人社发〔2012〕229号)精神,2012年我省将重点开发5000个基层民政公共服务公益性岗位招聘困难家庭和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招聘数量

2012年各地基层公共服务公益性岗位招聘数量等事宜,详见当地发布的招聘公告。

二、聘用对象

2012年基层公共服务公益性岗位招聘对象为:江苏籍2010年之后(含2010年)毕业未实现初次就业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毕业生,且具备下列情形之一:

1、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的;

2、特困职工家庭的;

3、城镇零就业家庭和农村零转移家庭贫困户的;

4、办理失业登记手续6个月及以上的;

5、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确定的其他就业困难人员家庭的。

三、招聘程序

招聘工作按照个人报名、资格审查、笔试、面试、考核、体检、公示、决定录用等程序进行。

1.8月16日~8月24日,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个人网上报名,由户籍所在地县(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对报名人员资格审核认定。

2.9月15日,全省统一组织笔试。在全省13个省辖市设立考区,考生报名时可选择本省内笔试考区就近参加笔试。

3.9月16日~11月30日,由各市组织面试、考核和体检,公示拟录用人员名单,对经公示无异议的人员,经培训合格后安排上岗。

四、报名有关事项

(一)招聘信息公告

江苏省2012年基层公共服务公益性岗位招聘困难家庭和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人数、对象、条件、政策待遇等可以通过以下网站查询:

江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

各市、县(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民政部门网站

(二)报名方式

报名采用网络方式进行。报名、上传照片均在网上操作。报名网址:江苏省人事考试网()。各市人事考试网站提供报名专栏和报名链接。

(三)报名时间

1.报名、电子照片上传时间

8月16日9∶00~8月23日16∶00。

2.资格审查时间

8月16日9∶00~8月24日16∶00。报名者网上提交报名信息和电子照片后,携带相关证明材料到户籍所在地县(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接受资格审查(现场资格审查的具体时间、地点和所需携带的证明材料详见报考岗位所在地发布的招聘公告)。

3.电子照片审核

8月16日9∶00~8月24日17∶00。现场资格审查通过后,报考岗位所在地省辖市人事考试机构对报名者提交的电子照片质量进行审核,电子照片审核通过后方为报名成功。

(四)准考证打印

在规定时间报名成功的考生,于9月12~14日到报名的网站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

(五)注意事项

1.报名人员应按要求和网上提示如实填写有关信息,同时上传报名者本人近期免冠电子照片(正面二寸〔35×45毫米〕证件照,jpg格式,大小20Kb以下)。

2.凡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可以报考本人户籍所在地岗位。报名人员不得用新、旧两个身份证同时报名,如使用取消报名资格;报名与考场使用的身份证必须一致。

五、考试与录用

(一)笔试

全省统一组织笔试。笔试时间:2012年9月15日9:00~11:30 ,科目为《综合知识》。

《综合知识》既有客观性试题又有主观性试题。主、客观题均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作答。

(二)面试、考察

面试、考察工作由各市组织实施,参加面试、考察人选比例,以及考生最后综合成绩构成比例由各市确定。

(三)体检和公示

参加体检人选比例由各市确定,统一组织实施。体检标准和有关要求按《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公务员录用体检操作手册(试行)》执行。

对体检不合格或放弃者,在报考人员中按综合成绩由高到低进行一次性递补。

体检合格人员名单在各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民政部门网站公示,公示期三天。

(四)录用

考试、体检合格的,经培训合格后安排上岗。

六、政策待遇

被聘用到基层公共服务公益性岗位高校毕业生的劳动合同、工资待遇和社会保险等按照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民政厅、省卫生厅等五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购买基层公共服务公益性岗位重点帮扶困难家庭和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意见》(苏人社发〔2011〕138号)精神结合各地实际执行,合同期为三年,试用期一般为一个月(有执业或技术资格准入要求的,可延长至一年)。在劳动合同期内,其档案、人事关系等统一由当地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免费代理,党、团关系转至用人单位。年终由用人单位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对其奖惩的重要依据。劳动合同期满后,服务期间的工作时间可计算为连续工龄,并视同为基层工作经历,享受相关优惠政策。

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江苏省民政厅

二O一二年七月二十四日

上一篇:孝敬父母的好女婿下一篇:公司环保工作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