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期中讲评

2022-11-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七年级历史期中讲评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作业本有效利用的思考

【摘要】作业是教学五环节中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具有多重功能。对学生来说,作业能巩固已学知识,强化对课堂学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对老师来说,及时反馈作业,便于了解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能做到对症下药、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作业本;有效使用;有效管理

作业是教学五环节中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具有多重功能。对学生来说,作业能巩固已学知识,强化对课堂学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激发学习积极性、创造性和兴趣,增强学习信心。对老师来说,及时反馈作业,便于了解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能做到对症下药、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率。2011版新教材实施两年来,笔者连续两年任教七年级,使用本教材,对2011版配套作业本的使用,感触颇多。本文就从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下册作业本的使用现状、有效使用的策略、有效管理的建议等谈一些个人看法。

一、当前作业本使用现状

学生做作业层面而言:因诸多因素,学生普遍重视其它中考分值多的学科、轻视社会学科的作业。在实际教学中,几门学科合算起来,学生作业量多,有些学科一门,资料就好几本;有些教师过度强调本学科在中考中所占分值多,要求学生重视。相比较而言,学生对历史与社会学科不是很重视,对本学科的作业更是如此。就我们本学年七年段,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使用作业的效果不理想,上交作业中,错题率比较高。特别是有部分学生老师讲解作业本后,再次上交作业本检查,还是没订正对。可想而知,学生对本学科作业本重视程度。

作业本编写层面而言:作业本相对适应大中城市学生、山区的学生做起来显得难度较大、效果不够好。与新教材配套作业本在遍写上改变了过去的模式,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理念。编者们精心设计了“基础巩固”和“拓展提升”两个主要栏目,有利于老师分层次布置作业,前者为学生必做题,后都提供给学有余力的学生做,重在开阔视野,拓展思维,提升能力。课外拓展的知识点比较多,有许多题目,对山区初中的学生而言,难度比较大。有部分题目对学生学完当堂课内容,要在短时间内用所学知识来完成题目,难度也不小。学生感觉题目比较难,一课时里面,就有好多作业做不来,久而久之,就都不是很喜欢去做了。

教师教学管理层面而言:因受传统教学因素影响,普遍偏重课堂教学任务、轻视学生的作业本练习。按新课标编写的新教材,大部分课时的教学任务都比较重,一节课时间,基本上不能详细讲解完内容,老师在上课时间也很少、或没把作业本在课堂中充分运用起来。如:如第五单元每一课的《行政区划》内容,一节课是很难完成的,学生课后还要花很多时间去识记、理解、运用才能掌握其内容,很不现实。所以,社会学科作业本普偏现象是上课没有时间做,学生课外时间去做作业,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因题目难度相对大,基本不怎么爱去做,造成抄答案的现象严重;成绩较好的学生因忙于应付各科作业,不想花时间去找书本、看地图,都不怎么思考,造成错题现象严重,整体感到作业本的使用效果不够好。

二、作业本有效使用策略

1.以课程标准和教材为依据对作业本的题目进行适当筛选、修改

课程标准是国家规定中小学课程设置、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时间安排的教育指导性文件,是编写教材、实施教学与教学评价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课程标准为教学指明了方向,只有依标施教、依标作业,才不致使师生陷入教与学的泥塘。而现行教材也是根据课程标准编写的,因此,一定要参照教材,依据课程标准来设计和筛选作业,避免作业成为教材的延伸,或让学生造成知识点迷惑、歧义。

2.结合教材中的重难点在作业讲解中进行相应知识点的补充、拓展

一堂课的重点既集中体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又反映教材的中心思想,它影响或者带动着其他知识的生成与发展。一堂课的难点头绪较多或者较艰深、不经过教师的启发和指导,学生难以自行理解掌握。通过把作业点放在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上的作业能使学生真正巩固课堂所学知识,也能够及时检验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利用作业本中部分题目,可以作为作业讲解的重点题,在作业讲评中进一步拓展,补充,使内容事更加充实。

3.结合作业本的题目内容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相应知识点补充、拓展

新教材的编写,去粗取精,摒弃了过去死记硬背的大量地理名词,增加了相当分量的动手、动脑、动口的活动。教材在减少课程内容的同时,增强了内容的综合性。在新教材的配套作业本中,有相当一部分题目所涉及到的知识,在教材中是找不到的,要到社会图册、或老师在上课过程中进行补充、拓展,学生在做作业时才能完成。这一情况在基础巩固中有,在“拓展提升”这一栏目中就更多,有许多可以结合图册来完成,更多的是需要在课堂中进一步补充、拓展。

如:《红松之乡》一课的基础巩固第3题,黑龙江丰林是我国重要的 自然保护区、林业科学研究的基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纳入世界 保护区网络。

又如:《水乡孕育的城镇》一课的拓展提升第1题,太湖是我国第 大淡水湖。

在课堂教学中适当介绍黑龙江丰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中国五大湖等相关知识。

4.结合作业本的题目内容开展主题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信心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习社会的先导,是推动社会学习的一种意识力量。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如果对社会学习缺乏兴趣,学生就会视社会学习是一种煎熬,是空洞的说教。 新课程标准也指出:“重基础知识的同时增强趣味性,注意联系实际,防止学生死记硬背”“要创设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为每个学生提供足够的思维和表现的空间,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兴趣,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其实,我们可以巧用作业本中一些开放性题目,让学生事先预习,借助网络查找资料,在课堂教学中适时、适当的开展主题活动,让在学生在活动中获取知识,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点。

三、作业本有效管理的建议

从做题程序上:要给学生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首先学生通过预习,不翻书做,完成第一轮做题;第二轮是教师授完课后完成其它能够解决的题目;第三轮才是翻书、查资料、问同学。有部分非选择题,难度较大的可以利用上课时间,让学生先做后当堂讲解。正确的作业方法,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真正实现学以致用。

从作业评价上:要真正发挥作业的反馈功能,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合理、及时的评价,同时还要用发展的观点来评价学生作业。如:在等级评价上,一般学生完成基础题部分就可以给A,如果能完成部分拓展题,就可以给A+,从而激励学生去完成拓展题。对书写不好的同学,在发现他有进步、哪天书写相对比较认真的时候,要及时给予激励性评语。对平时不是做得很对的学生,如果有进步了,可以进行面批,及时给予当面表扬,鼓励。

从检测考查上:老师可以结合平时批改作业中,学生出现的易错题进行梳理,汇编成检测卷对学生进行检测考查。月考检测考查,可以在测试试卷中,有一定比例的原题、一定比例的改编题。这样有利于学生在以后做作业本中的题目时更加用心去思考、解答。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

[2]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

[3]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历史与社会作业本七年级上.浙江教育出版社,2012年

[4]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历史与社会作业本七年级下.浙江教育出版社,2013年

[5]历史与社会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

作者:杨耀文

第2篇: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卷讲评教案

逯东辉

一、教学目标

1. 能记住人类的直系祖先和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的主张。 2. 能说出商鞅变法的内容和意义。

3. 能说出丝绸之路的路线,起点和终点,并分析丝绸之路开通的意义。

二、试卷分析

本次七年级历史考试,考试范围1—14课,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由于教学进度较慢,没有讲到考试的地方,造成一些试题,学生不会做,同时由于学生书写不规范,基础知识掌握的不牢固,造成学生普遍得分不高。七七班最高分35分,最低分4分,说明学生之间的差距较大 。

三、考试数据分析

班级

七一

七二

七三

七四

七五

七六

平均分

及格人数

班级

七七

七八

七九

七十

七十

平均分

及格人数

四、评讲试卷

选择题,每小题1分,教师出示答案,学生进行改正 1.B

2.C

3.B

4.B

5.B

6.A

7.C

8.B

9.C

10.C

11.D

12.B

13.C

14.D

15.B

16.A

17.D

18.C

19.B

20.A 19.18分

18.73 17.44 18.2 15.94 16.89

7人

4人

1人

5人

0人

1人

七十二

18.82 15.33 17.9 16.21 16.06 17.7

4人

0人

6人

7人

3人

3人 教师重点讲解一些错题、难题

2.在六七千年前,生活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半坡氏族和河姆渡氏族进入农耕文化时代,下列表述符合这两个氏族农耕文化特征的是(

)

A开始应用铁制农具

B推广农耕技术

C饲养家畜制造陶器

D确立土地私有制

解析:本题主要抓住关键时间“六七千年前”,人们当时进入农耕时代, 开始饲养家畜制作陶器,ABD都是战国时期,不符合题意,顾选C

10.春秋战国时期,出现“公作则迟,分地则速”的现象,主要是因为(

)

A分封制的推行

B百家争鸣的活跃

C铁器牛耕的推广D合纵连横的开展

解析:主要理解公作则迟,分地则速这句话的意思,分地后,由农民耕种,积极性大大提高,分封制开始于西周,与题干不符,百家争鸣主要是思想方面,合纵连横是战争时期的政策,与题干不符,故选C

20,张骞通西域后,许多西语物产开始传入中原,这些物产有(

)

①葡萄②胡萝卜③汗血马④水稻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解析:此题,用排除法,水稻最早种植于河姆渡居民,是中国特有的,不是西域传到我国的,故排除④,选A 选择题方法总结

1.抓住关键词,关键句子,直选法。

2.排除法,排除其中一个选择项,即可选对。

3.选择项对比法,对比四个不同的选择项,找出差异,找出与题意相关的选项。

21.(1)原因:社会发生深刻而广泛的变化(或社会急剧变化);老子;天人合一。

(2)仁和礼;意思:自己不希望他人对待自己的言行,自己也不要以那种言行对待他人(1分);启示:我们平时对待人和事都应该有仁爱之心,以德伴随自己,可以让我们活得更充实和和谐等;仁政。

23.(1)物品:手工业品、农产品。(丝绸、瓷器、茶叶等);文化:信仰、价值观念、宗教信念等。(1分)

(2)长安 ,大秦(古罗马);人物:张骞(1分);标志性事件是: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2分)作用: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的交流。

解析:该题由于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的不牢固,很多同学没有写对,说明很多同学的基础知识掌握的不牢固。需要让同学们加强基础知识的记忆,做到温故知新。

五、训练巩固 选择题

1.“他是春秋鲁国人,思想教育都精明。思想提出“仁”学说,儒家学派他来创。” 这里描述的是 ( ) A.孔子 B.老子 C.孟子 D.墨子 2.孔子是春秋时期的著名思想家。在《论语》乡党篇中有这样一句,“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这体现了孔子的 ( ) A.“仁”的思想 B.“君轻”的思想 C.“无为”主张 D.“兼爱”主张

3.下列对于孔子的评价,比较确切的有 ( )

①伟大的思想家 ②伟大的史学家 ③伟大的文学家 ④伟大的教育家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李斯在《谏逐客书》中说:“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富强。”这段材料不能说明 ..A.秦孝公重用商鞅 B.商鞅变法加快了民族大融合的进程 C.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富民强 D.商鞅变法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坚实基础 5.《史记》说:“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这段话表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A.朝议裁决 B.集权独断 C.世袭传承 D.政务繁忙 6.(8分)纵观历史的进程,可以发现人类社会是在不断进步与发展的。为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每个时代的治国理念与方针也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并对历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周王朝通过对四土,四国之地的大批封建……使得西周王朝的千里邦畿和辽阔的四土、四国之地已紧密地联为一体……一统于周天子的统治之下。

——《从早期国家结构的基本形式看秦汉大一统政治的社会基础》 【材料二】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战国策〃秦策》

【材料三】秦兼天下,建皇帝之号,立百官之职……丞相,秦官,金印紫授,……太尉,秦官,金印紫授,……御史大夫,秦官,位上卿,银印青授……。

——班固《汉书〃九官公卿表》

【材料四】“汉承(继承)秦制,有所损益(减少和增加)。”为了巩固统治,刘邦分封诸侯异姓王、同姓王,随着封国的发展,出现“尾大不掉”之势……。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西周实行什么政治制度?西周实行该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商鞅在秦国推行变法。变法从哪年开始?材料中的“教民耕战”指变法中的哪两项措施?

(3)材料三中“秦兼天下,建皇帝之号”请问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姓名?从材料中可以看出秦朝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度,请问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的职能分别是什么?请问秦朝在地方实行什么管理制度?

(4)为解决材料四中反映出的封国“尾大不掉”之势的问题,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结果如何?

第3篇:八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讲评课教案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卷讲评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分析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便于查漏补缺。

2、矫正试卷中存在的错误,进一步巩固检查过的知识。

3、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讲评方法:学生自主改错、教师讲解、师生共同讨论。

三、讲评重点:出现错误较多部分。

四、讲评过程

1、教师对试卷进行总评:本次测试学生的得分情况,考试的学生222人,年级最高分为79分,最低分5分,校平均分为35分 ;我教的八(3)班平均分为30.6分,八(4)班平均分41.5分。总体来看,基本考出了学生的水平。试题特点是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题型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选择题1-20题,非选择题21-24题,题目难度适中。

2、学生自主改错

学生对试卷中出现的错误自行改错,可以看课本,不会的向小组内其他同学请教,仍然不会的在试卷上作出标记。

3、各小组长统计本组的疑难问题并交给老师。

4、教师针对问题较多的题目进行讲解,分析错误原因。

5、以后应注意的问题 :

(1)关键是平时养成认认真真的学习态度。

(2)认真审题。以后要注意认真阅读每一个题目,选择题要看清题干,材料分析题要反复阅读,弄清题意,看清要求。

(3)学会比较问题的异同。

(4)平时多进行对历史材料的分析,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注意书写。以后要加强易混易错字的书写练习,注意书写工整。

五、学生针对自己的答卷进行修改、查漏补缺并进行巩固。

六、进一步从答卷中归纳出自己的失分原因及以后的注意事项。

第4篇:七年级上语文期中考试试卷讲评课教案

期中考试试卷讲评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 字词正音;

② 文言诗文的巩固和默写。

2、能力目标:

① 学会仿句的具体方法; ② 掌握材料探究题的做题方法; ③ 提高现代文阅读水平;

④ 在写作过程中注意审题和组材。

3、情感态度目标:培养认真的态度、良好的钻研和审题习惯。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目标

2、3 难点:如何阅读现代文、根据原文组织现代文的阅读答案,作文如何审题如何扣题。

教学时数:5课时

三、课前准备

1. 数据统计:准确的统计是为了做到对成绩、对试卷、对学生心中有数。了解整套试卷的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低分率、年级最高分、班级最高分之外,还要统计每题得分率以及每一个板块的得分率。其目的是利用好试卷的检测功能,对得分率较低的试题认真分析失分的原因,及时发现教学中的漏洞或是薄弱环节。

2.分析比较:根据试题出现的典型错误,研究学生试卷,揣摩学生的答题思路,发现问题,利用试卷更好的指导今后的教学。一定要多向比较,可以同类班级比较、也可以通过本次考试和上次考试情况作比较分析。

3.明确目的:①纠正错误——纠正学生答题中的各种错误,掌握正确解法。②分析得失——通过试卷讲评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考试。③找出差距——让学生认识到自身与他人的差距,认识自身学习实际与学习能力的差距。④提炼概括——对知识、方法作进一步的归纳,站到语文思想的高度认识所学内容。

四、课时安排 :5课时

五、教学过程 1.试卷讲解

2.讲解方式:逐题讲解(见教师用卷)

参考答案:

一、(共20分)

1、D

2、B

3、B

4、A

5、 C

6、C

7、①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②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③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④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⑤例如: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黄河直上白云间,一片孤云万仞山。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二、(共6分)8.如久旱时的一场甘霖,为我送来凉爽;如沙漠里的一片绿洲,为我送来希望。

9. 示例:同学,我们是在捡,但是“文明靠大家”,校园卫生需要我们大家来维护,校园公德要靠大家来遵守。

三、阅读理解(共44分) 10.C 11. 诗歌塑造了一位“约客”客人不至,无事可做,只能在摇曳灯下闲敲棋子。貌似闲逸,实则内心寂寞,心情烦躁不安的主人公形象。

(二)12.(1)才干和谋略(2)以„„为宾客(该题2分,答对一处给1分。)13.D

14.(1)士别三日,就要重新另眼看待,长兄知道这件事多么晚啊! (2)仲永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受到的后天的教育没有达到要求。 15.略(该题3分,扣住要重视学习,哪怕天资再聪明也要不断地学习,即使今后走上了工作岗位也还要加强学习即可。)

(三)16.“监狱大门”比喻普鲁士对法国人民的统治与封锁;“玥匙”比喻法国语言;只有牢牢记住祖国语言文化的根,才能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才能团结起来求得解放。

17.对法国语言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

2 18.对普鲁士侵略者的讽刺,嘲弄普鲁士士兵强迫法国人学德语的愚蠢。 19.要有思想,有条理,充满正能量,言之成理即可。

(四) (18分 ) 20、①霍金独特的形象震撼了我,对这样一位的超常的人,任何干扰都是一种罪恶;②周围的感染了我,大家都尊重他作为一个正常人的生存权利。(意思对即可,4分) 21.排比。写出初见霍金时的复杂心情,增强语气语势。(3分)

22.作者说“霍金是幸运的”,其理由是什么?请分条称述。(3分)

①取得非凡杰出的科学成就;②直接挑战传统权威理论;③以坚强毅力战胜罕见疾病; ④以乐观的态度面对人生。(答对三点即可,3分) 23. 希望人们能够让霍金远离各种干扰,像常人一样平静地生活,这才是对他最大的尊重。(意思对即可,3分) 24.乐观、坚强、有理想、有爱、有感恩的心等;启迪有条理,角度多,有现实意义,有正能量。

四、作文(共50分) 范文

1、

感谢老师

我要感谢我亲爱的老师,是他们呕心沥血,才让我健康成长。

我先要感谢我的语文老师――陈老师。是她,手把手教会了我们怎么握笔写字,是她,让我们知道了每个字正确的发音,又是她,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地教我们怎么写好一篇作文„„

老师的教育方法还真有一套。当我们回答问题出错的时候,她并不是批评我们,而是举一些简单易懂的例子把我们引向正确的答案。这样既不会伤到我们的自尊心,又激发了我们举手发言的积极性,拓宽了我们的思路。

由于我电脑打字速度比较快,所以陈老师经常让我帮她在电脑中打同学们准备投稿的作文。与其说我在给她帮忙,还不如说是她在锻炼我呢!在“帮”她的过程中,我打字的速度越来越快,还让我从同学们的优秀作文中学到了许多知识,使我的写作水平也大大提高了。

3 其次,我要感谢我的数学老师――吴老师。我从小就喜欢数学,成绩也不错,可是我又很马虎。记得有一次考试,我在写答案时把一个“0”漏写了,结果与满分无缘。是他,带着和蔼可亲的笑脸,用亲切的语气告诉我做每一件事都要认真、仔细。从这以后,我渐渐治好了“马虎病”,我又与满分有缘了。

我还要感谢我的英语老师――毛老师。她生动有趣的教育方法,让我喜欢上了学英语;她标准的口语发音,为我们学习英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她让我们早晚背单词的方法培养了我很好的学习习惯。我要努力学好英语,等到2008年时我要用英语对外国人介绍我们的家乡,我们的学校„„

人的一生离不开老师的谆谆教导,我要大声地对他们说:“谢谢!我亲爱的老师们!”

范文

2、

我心中的明星

一位旷世的音乐奇才,用他的一生把音乐掀到了顶峰,他的响亮的名字传遍世界每一个角落,他用激情但又悲惨的人生创造了奇迹,成为了音乐界灿烂的明星,读到这里,大家一定能猜到了,他就是举世闻名的大音乐家——贝多芬。

他是一个神童,童年便显出了超人的音乐天赋,他也是一个苦命者,上帝在他的身上强加了常人不能承受的苦难,用一声恐怖的闪电无情地击向了他理想的浪潮,上帝使他的听力世界永远变成了空白,切断了他理想的琴弦。这对于一位立志献身于音乐事业的他来说,无疑是一个不可言喻最大的打击了。他悲愤。他气恼。他?咒,他埋怨上帝对他的不公,他无法承受这突如其来的打击,他的生命。他的事业即将在一念之间化为灰烬。但是,在诀择面前,为了音乐,他选择了顽强与死神搏斗。从此,他用非凡的天赋和坚毅的精神顶着一座困难的大山,用激昂的旋律创作了一部部不朽作品,“命运交响曲”“欢乐颂”“月光奏鸣曲”——是它们将音乐掀起狂澜,贝多芬,这位顶天立地的巨人,用他的生命。智慧的光芒在音乐史上写下了最优秀最灿烂的一页。我狂热地崇拜贝朵芬,不仅崇拜那悦耳的作品,更是崇拜他的人格,他的精神,我从乐曲中聆听到了这位音乐家坚强不屈的心声,为事业奋斗。向命运挑战,将命运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我们一定要学习贝多芬,他遭受的苦难大于我们任何一

4 个人,贝多芬都能勇敢地向命运挑战,我们何偿不能呢?

同学们,为了我们心中那一个闪亮的梦想,努力吧!我们应该用全部力量与未来任何一个来犯之敌搏斗。只要我们心中有那一盏盏不灭的灯,我们就能镇静。从容地向它奔跑,虽然有时荆棘会刺破我们的脚,虽然有时会有小河阻挡我们前进的路,但坚毅是坚不可摧的,它的坚固比得上任何一座碉堡。让这把坚毅之箭披荆斩棘向前冲吧,当我们到达那银色的大海边,当我们战胜了命运的安排的时候,回过头来,才轻声叹息,原来上帝赐于我们的苦难不过是大海里的一粒沙,摆脱了它,我们就会看见一个全新的自己,全新的世界。而那一切的不幸都将随风烟消云散,那一轮火红的太阳正慈祥地对我们微笑。

第5篇:七年级下册历史单元测试讲评(小编推荐)

七年级下册历史单元测试题( 二)讲评

讲评目的:通过讲评查找知识缺漏,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本单元知识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信心。

讲评重点:分析解决学生试卷中出现的问题。

讲评难点: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安排好补救性训练。

讲评过程:

一、答题分析

1、 本试卷满分100分,题型分为选择、填空、材料简答题三种题型。选择、填空题目侧重于基础知识的考查,学生失分较少,但在大题上失分较多,多因教师指导时有不足,有偏差,致使学生许多问题会,但是无从下手。加上这次考试复习时间短,准备仓促,大题失分偏多。

2、 从试题的难易程度来看,难易程度适中,侧重历史基本能力的考察。

3,分析学生答题情况,鼓舞士气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信心:

考得不错的同学,要适当表扬,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同时向他们指出骄傲自满的危害。考得不理想的同学,不横加指责,而是帮助他们分析失误出现的原因,来增强他们学习历史的信心和勇气。

对于学习不努力,经常完不成作业的同学,要适当批评,督促其限期整改,要让其明白老师的良苦用心,是对其负责关心爱护的表现,做到师生融洽,共同提高教育教学成绩。

二、试题分析 (1)选择题

二十个试题,学生失误在五个左右。容易出错的有

4、

6、

11、

15、

16、18小题。

4、

6、11小题学生出错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不牢,对发生的事情记忆不准,混淆导致出错。

16、18小题学生出错的主要原因是对所学知识不能灵活运用。

典型分析:6,在学习了“经济重心的南移”后,小明对宋代海外贸易得以兴盛的原因进行了探究,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宋朝政府对海外贸易进行鼓励政策

B宋朝造船业发达

C外国人热衷于中国贸易

D沿海地区人民常年出海经商 学生对于经济重心的南移原因学生认识到造船业发达,最主要的原因应联系宋代民族政权并立,尤其是南宋时期宋金对峙,陆上丝绸之路遭到破坏,为此政府鼓励发展海上丝绸之路成为对外的主要形式,因此选择A。 及时训练:宋代海外贸易发达的原因?发达的表现?

11题对于《清明上河图》考察学生将汴河与大运河混为一谈,出现错误。 (2)填空题

本试题分10个题目,大部分学生失误在3—4个之间。本试题学生的错字、别字太多,失分严重,尤其是

22、24小题,错别字更严重,学生把勾栏写成构栏,忽必烈写成列,会通河写成慧通(惠通)河;另外出现的问题还是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不准确,张冠李戴,像24题惠通河与通惠河回答颠倒。 (3)材料分析题

26试题读图分析,学生失分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对地图的观察认识不够,导致答非所问,对图一到图二政权的更替这个知识点没掌握,导致出错;出错较多的还

有东京、临安、大都指今天的哪个城市等的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不会灵活运用;对于这一时期少数民族政权有哪些历史贡献分析不到位造成失分。 27题学生对于三大发明的历史影响回答不准确,分析不到位 学生进行修改,完善百分卷 补救练习:

一、选择题

1.我国历史上改朝换代的方式有很多。在陈桥驿发动兵变,被手下将士黄袍加身拥立为皇帝的是谁?( ) A.李渊

B.杨坚

C.武则天

D.赵匡胤

2.成吉思汗被毛泽东称为“一代天骄”,他的功绩最主要的是什么呢?( ) A.统一蒙古

B.灭亡西夏

C.建立元朝

D.定都大都

3.少数民族曾在我国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历史上写下灿烂的篇章。你知道第一个统一全国的少数民族政权是哪一个吗?( ) A.辽

B.金

C.元

D.清

4.下列各政权,曾经与南宋并立的是:①北宋 ②辽 ③金 ④西夏 ⑤元朝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③⑤ 5.我国著名科学家王选因发明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大大提高印刷效率而被誉为“当代毕升”。那么,历史上毕升的发明是

A.造纸术 B.雕版印刷术 C.活字印刷术 D.转轮排字

6.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下面哪一项不是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 A.南方战乱较少,社会较安定

B.许多中原人南迁,带去先进的技术,增加了劳动人手 C.自然条件优越

D.那时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

7.人们常用“比黄连还苦,比窦娥还冤”这句话形容一个人含冤命苦,你知道窦娥这个艺术形象是谁塑造的吗?( ) A.苏轼

B.辛弃疾

C.黄庭坚

D.关汉卿 二,辨析题

1,两宋政权是不是统一的朝代? 2,岳飞,文天祥是不是民族英雄?

三、材料分析题

1、看图并回答:

(1)在图中填出西夏、北宋的首都: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

(2)北宋的建立者是E____________。 (3)用一句话概括北宋与辽和西夏的关系。

2材料分析:著名学者黄仁宇先生在他的《中国大历史》一书中曾论述道: “和议中虽然宋辽彼此以兄弟之邦的地位同等对待,但宋朝从此被迫每年供给绢20万匹银10万两。”

“从历史的后端看来,这1004年的协定有它的作用。„„这种为和平付出之代价无疑比战费来得低廉。„„可是这种看法必须全部放弃当事人的观感„„他们无法承认这种妥协为事理之当然。中国历史之中,从无一个统一天下的大帝国卑躬屈节地向一个文化程度低的边区国家进贡。”

请问:

①你知道文中的“和议”指的是什么吗?它是哪两个政权在什么情况下签订的?

②黄仁宇先生对此和议有什么评价?你的看法是怎样的?

三、补救性措施:

1、首先要熟练掌握好基础知识,做到经常复习。

2、对于在答题中审题失误的,加强审题指导。

3、进行错题整改,进行整改成果展示,激发同学历史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4、和级部及班主任协商,安排单元测试不过关的同学进行补救性测试,督促这部分同学进一步学好历史。

教学反思:

本次考试,学生差距较大,老师在讲评中针对学生做题中出现的错误,多让学生分析错因,查找不足,及时进行弥补完善,通过学生的认识,老师作好总结,从抓准关键词、限定语、联系所学认真作答,让学生修改完善成百分卷。

今后要重视基础知识的落实,对于课本一些重点知识一定要反复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要使学生能正确书写下来,

避免书写错别字,要使课标要求的重点知识、主干知识学生掌握准确无误。搜集相关素材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训练机会。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学会学习,逐步掌握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的一些基本技能和方法。

第6篇:七年级历史第第一单元讲评课教学案

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卷讲评课教学案

【学习目标】

1、通过学生自查,分析自己错题的原因,明确上课专心听讲,答题时认真细心及平时做好全面复习的重要性。

2、通过讨论错题答案和教师的简单讲评,使学生总体掌握并巩固该单元各项知识内容和各种答题技巧。

3、拓展学生的单元知识内容并促使部分差生巩固本单元的基础知识及薄弱环节。矫正试卷中存在的错误,进一步巩固检查过的知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帮助学生分析问题,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

1、对比法,归纳法

2、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没有解决的问题。

3、整理导学案,记忆重点问题。 【教学准备】

统计好全班的平均分,优分率,及格率,部分题目的得分率和学生易错的各种答案,并分析学生各题得分高低的可能原因。 【学习过程】

一、教师介绍测试基本情况:

1、介绍本班测试的平均分,优秀率,及格率,最高分,最低分。 表扬进步学生和优秀学生名单。

2、分析测试成绩,优势与亮点:具体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好;整合归纳的能力有了一定提高;卷面良好,态度积极

不足之处:知识点记忆模糊,混淆、遗忘;没有掌握有效的解题方法。 出现缺漏、字迹潦草、错别字较多。

二、学生自查,合作探究(选择题)

1、自查及讨论:

(1)对试卷进行查漏补缺,检查哪些做的好哪些做的不好,哪些不该错而错了等。对错题用红笔圈出,并自查错题的原因是属于粗心之误还是没有真正掌握,对拿准答案的错题及时改正巩固。

(2)有疑问题目可以小组内讨论确定答案,然后再改正。

(3)小组讨论仍有疑问的问题用笔标出,以备全班师生共同探讨。

2、师生共同评析疑难问题: 提出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基本上反映了本试卷的难点,也是多数同学共同的错题),先由学生解答,正确与否教师最后一定要明确和强调。

3、精讲点拨:

电视剧《贞观长歌》深受观众喜爱,创下了很高的收视率。你认为不可能在该剧中出现的画面是( )

A.唐太宗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 B.唐太宗轻徭薄赋,精简机构 C.文成公主入藏,与松赞干布成亲 D.唐太宗让大臣直言皇帝的过错

[思路分析]618年,李渊在太原起兵,进入长安,建立唐朝。因此在《贞观长歌》不可能出现的画面是A。

[命题意图]此题为否定性选择题,意在考察与唐太宗无关的事件,可用排除的方法。

【解题流程】阅读题干→抓住“贞观”一词→“不可能” →联系所学→确定电视剧主角。唐朝是由唐高祖建立,排除B,C,D三项→答案为A。

4、补偿训练 (1)、唐玄宗在位时,与周边少数民族有关系的处理中,运用比较多的一项是( ) A.和亲 B.册封 C.签订合约 D.发动战争 (2)、“诏天下诸州宣教武艺”,并确定在兵部主持下,每年为天下武士举行一次考试,考试合格者授予武职。发此诏令的皇帝是( ) A.隋炀帝 B.唐太宗 C.唐玄宗 D.武则天 (3)唐太宗时被称为“房谋杜断”的杜是指( ) A.杜甫 B.杜如晦 C.杜牧 D.魏征

5、经验分享(选择题)

1、认真审题,圈定关键词。

2、正确解读材料的含义

3、注意提取有用信息。

三、1.分析材料题的失分原因及解决方法

失分原因:基础知识掌握碎;语言表

解决方法:仔细审题,找出问题;思考要解答的关键点;在脑中整合所学有 关知识(找出问题—思考方法——找出要素——具体分析——整理作答)

2.小组讨论错题 : 要求:小组讨论,用不同颜色的笔将错题改正。 3.精讲点拨(材料题)

唐朝堪称我国古代文明开放社会的典范,唐朝时期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对外交往频繁,对后世影响深远。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注重对外交往是唐朝成为开放社会的一个亮点。请举出日本、印度交往的典 (2)请举出唐朝与吐蕃友好交往的一个事例。 (3)唐太宗告诫他的儿子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他把君和民的关系比作什么?他是如何得出这一结论的? 4.补偿训练

“外甥是先皇帝舅宿,又蒙将金城公主,随合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吐蕃赞普给唐朝皇帝的书信 (1)材料中所反应的是哪一事件? (2)材料中的“先皇帝”指的是谁?“先皇帝”时发生了什么类似的历史事件? (3)材料中的“合同为一家”指的是哪俩家的关系? (4)这些事件带来了什么结果?

四、归纳总结,共同提高 1 、两个时间:隋朝 唐朝

2 、五个皇帝:隋文帝、隋炀帝、唐太宗、 武则天、唐玄宗

3 、四个治世局面:开皇之治、贞观之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开元之治

五、反思

第7篇:七年级历史期中试卷分析

总体上本次历史试卷,注重基础,重视应用,凸显能力。以课标为准绳,学科的重点内容为核心。以基础立意转向基础、能力并举,稳中求进,突出创新精神和现实实践能力的培养,把握了教学的改革方向,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导向鲜明,是一份融综合性、开放性于一体的试卷。但是,这次的卷子,侧重考察第一单元的内容,第二单元的内容所涉及的面还不够广。难点还不够明晰,所以,有写好生甚至考满分。由于这是半期考试,所以,试卷总体比较简单,低分率低,各个班级的平均分都在40至60之间。

下面,我将分别对这次考试内容进行分析:

1、首先,第一题是选择题,共计40分,主要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选择题得分率为80%左右,当然,这和平时作业有着密切的联系(课课通),这也说明老师和学生在平时的历史教学中特别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把握,这对于我们开展历史课堂教学改革和实施新的课改方案提供了优良的传统和良好的前提保证。

2、其次,是判断题,这一题相对比较简单,都来源与课本,但是,这题最严重的问题是错别字很多。这说明学生读书还不够认真,及不良的学习习惯。

3、为非选择题,共计55分。本卷主要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分析能力、思考能力等,学生的水平不一,结果丢分较多。这充分反映了考生历史学习与考试的各项基本技能和综合能力有待提高。其主要表现在: (1)考生的基本功有待提高,错别字现象、字迹模糊不清现象、语言表达不通顺现象等依然存在。说明学生的基本功不扎实。基础打的不牢。

(2)考生理解题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不强。答卷中答非所问,文字表达不切要点等现象也很严重。有许多同学做题不认真,没有认真审题,对题意理解不深,考虑问题不全面,造成不必要的丢分。 (3)考生的应试能力不强。如:第33小题,很多学生在回答第二小问时思路还停留在第一小问上,不能展开回答,造成失分。这就表明考生如何选择有效信息作答的应试能力有待提高。

总之,考生在答卷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一系表象,为指导我们今后的历史教学和考试提供可贵的一手资料,我们应深刻剖析。这就要求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政史组: 2011-5-14

上一篇:金工实习分析下一篇:弘扬高尚师德学习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