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复习资料

2024-06-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复习资料(精选10篇)

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复习资料 篇1

第一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⑴时间:1949年9月21日

⑵性质:是一个全国人民大团结的会议

⑶决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作用(国旗、国歌、公元纪年、改北平为北京、人民英雄纪念碑

2、新中国的成立

⑵标志——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

周恩来——政务院总理(注意,不是国务院毛泽东——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

朱德——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

毛泽东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⑵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A、结束了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勾结封建统治者剥削压迫中国人民的历史,实现了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实现了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使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中华民族从此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B、鼓舞了世界被压迫的发展方向和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3、西藏和平解放 ⑴时间:1951年5月

⑵西藏和平解放的意义:标志着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使西藏人民摆脱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奴役,为西藏的民主改革创造了条件,给西藏的发展带来了光明的前途。

第二课新中国政权的巩固

巩固新政权的措施有三个:抗美援朝战争、土地改革运动,镇压反革命运动

1、抗美援朝的英雄人物很多,主要人物及事迹有:邱少云——严守纪律,不暴露目标;黄继光——用胸口堵机枪;最誉为“最可爱的人”

⑴目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司令员:彭德怀。

⑵时间:1950年10月——1953年7月;⑶签定的协议《朝鲜停战协定》

⑷胜利的意义:A、粉碎了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的侵略野心,破除了美国不可战胜的神话B、保卫了中朝两国的独立和安全;C、这前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威望

⑸抗美援朝精神: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2、土地改革

⑴土地改革的目的:为了满足广大农民对土地的要求;⑵时间:1950年6月到1952年冬 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⑷带来的变化:废除了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⑸意义: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剥削制度,使新解放区的三亿多农民获得了土地,从而调动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第三课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第一个五年计划:“一化”

⑴制度依据: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即逐步实现国家的工业化,逐步实现国家地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总路线的特点:改造和建设相结合 ⑵时间:1953年到1957年

⑶重要任务:以发展重工业为主,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⑷方针:自力更生为主

⑸成就:长春汽车制造厂、青藏、康藏、新藏公路、宝成铁路、武汉长江大桥等都是在这一时期建成的。

⑹意义:我国初步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2、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⑴时间:1954年9月

⑵性质: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根本大法;

3、三大改造(1956年“三改”

⑴内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⑵实质: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

⑶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意义: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民积极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⑷意义: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第四课“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时间:1958年

1、“大跃进”运动

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的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⑴存在的错误或问题:忽视客观经济规律,过分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⑵发动了“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⑶表现:农业中的浮夸风和工业中的全民大炼钢铁

2、人民公社化运动:大大超越了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超越了现实的可能性,违背了“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挫伤了广大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极大的妨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3、失误原因(教训:缺少经验,急于求成,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第五课艰苦创业的民族脊梁

⑴“铁人”王进喜——大庆油田的第一口井;⑵“两弹元勋”邓稼先——研制出原子弹和氢弹;⑶党的好干部焦裕禄——带领兰考人民战胜 自然灾害,被誉为“县委书记的好榜样” 第六课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内乱

⑴时间:1966年到1976年

⑵冤案:刘少奇于1969年被迫害含冤去世,为共和国历史上最大的冤案。⑶**表现:“打倒一切,全面内战”;工厂停工,学校停课,党政机关受到冲击。⑷开始、结束的标志:毛泽东发表《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粉碎“四人帮”

⑸性质: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的内乱 第七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1、十一届三中全会 ⑴时间:1978年12月, ⑵地点:北京

⑶会议内容:思想上: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正确的思想路线;政治:作出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组织:“拔乱反正”,为冤假错案评反。

⑷意义:十一届三中全会,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揭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使我国进了入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议现代化建设赤主要任务的历史新时期。

2、四项基本原则 1979年3月,邓小平提出

内容: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意义:四项基本原则的提出,为我国改革开放和整个现代化事业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第八课农村和城市的改革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开始: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特点:包产到户,分干到户,自负盈亏。

意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把分散经营和统一经营相结合,从根本上克服了人民公社的经营管理体制的弊端,打破了农业生产经营和生产上的“大锅饭”,极大的调动了农民的社会主义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国有企业改革

⑵国有企业改革从扩大企业的自主权开始,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政策。

⑶意义:极大的增强了国有企业的活力,使大多数企业摆脱了困境,成为支撑中华民族的经济大厦。

第九课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

1、经济特区的建立和扩大 ⑴建立背景:改革开放 ⑵时间:1980年

⑶第一批开放经济特区:1980年,广东省的深圳市、珠海市、汕头市和福建省的厦门市

深圳是对外开放的窗口。

1988年建立海南经济特区,是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是扩大开放的窗口。

⑷意义和作用:经济特区的创办,极大的促进了特区经济的发展,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

2、开放格局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 →内地,我国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3、影响(作用:A、极大的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B、给我国带来了更多的资金,先进的持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C、培养了大批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有力的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第十一课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

1982年修订《宪法》;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框架体系核心: 依法治国: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第十二课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义义道路前进

1、十二大、十三大(见专题部分

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邓小平南方谈话 ⑴时间:1992年

⑵内容:A强调必须坚持党的“一个中国,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B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

⑶意义: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3、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十四大、十五大见专题部分 第十三课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新型民族关系的建立: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第十四课“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

1、“一国两制”的构想

⑴提出的目的:为了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⑵提出: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

⑶提出的依据:从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尊重历史和现实。

⑷内容(含义:一国就是一个统一的中国,两制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仍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⑸意义:“一国两制”创造性构想的提出,为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指明了正确的道路,成为我国的重大国策。

2、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实践:香港:1997年7月1日, 澳门:1999年12月20日

意义:是中华民族百年历史的盛事,洗雪了多年来的民族耻辱。使香港、澳门的历史发展进入了“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新时代。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是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对早日解决台湾问题起着积极作用。

3、祖国大陆与台湾的经济文化交流 对台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交流领域:经济.文化.教育.科技.体育.卫生 第十五课建设现代化的人民军队(见专题部分 第十六课朋友遍天下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⑴1953年12月,周恩来在接见中印双边谈判的代表时提出

⑵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⑶1954年,中、印、缅三国倡导,其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准则 ⑷意义:开拓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成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准则。

2、万隆会议: ⑴时间:1955年4月 ⑵地点:印度尼西亚万隆

⑶美国的破坏:“克什米尔公主号事件”;

⑷“求同存异”方针:周恩来提出,为会议的成功召开作出重要贡献 3、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接纳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意义:增强了第三世界在联合国中的力量,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中国成为安理会的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中美、中日建交(见专题

第六、七单元科技教育与文化·社会生活

1、科学技术成就: 两弹一星: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成功爆炸了第一颗氢弹。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升空。

意义:“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大大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提高了国际地位。2003年10月15日,我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升空。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位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农学成就:1973年,科学家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为“杂交水稻之父”。

科技政策:1986年3月,在邓小平的指示下,制订了“863计划”。选择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和新材料技术等领域作为高技术发展的重点。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20世纪末,人类进入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促进我国社会发展。

2、教育的发展: 九年义务教育:1986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00年,全国基本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明确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转移地位,把九年义务教育作为“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强调教育改革要以提高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为重点。

高等教育的发展:扩大招生,取得前所未有的巨大发展。

3、文学艺术: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

体育:新中国成立后,提出“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方针。许海峰在1984年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上实现“零”的突破。

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复习资料 篇2

一、前置学习整合学习目标

宋元时期对于初一学生的认知能力来说, 历史时间空间跨度较大、教学内容多且较复杂, 极容易混淆。针对这种情况, 教师应首先让学生明确复习目标和范围。即展示课标要求:列举宋代南方生产发展和商业繁荣的史实, 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了解宋代的社会生活;知道辽、宋、西夏、金等政权的并立;简述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和忽必烈建立元朝的史实, 说明民族关系的发展。在课标要求的基础上, 教师根据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合理把握复习的重点、难点, 科学设计前置学习的复习题 (以填空题为准) , 让学生先做到夯实基础知识, 并能及时地查漏补缺并巩固记忆。

明确学习目标这一环节看似仅仅体现在“协进课堂”模式前置学习板块之内, 实际上它却是教师根据课标要求结合学情的优化和整合, 是融汇贯穿在整节复习课中的。

二、协进学习整合线索脉络

在学生对本单元复习目标明确后,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出的若干主问题引导学生回忆宋元时期的基本知识点, 梳理宋元时期的历史线索和脉络。如:宋朝有哪些少数民族政权与之对立存在?他们与两宋之间的关系如何?你们知道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吗?宋朝在与少数民族的战争中少有胜绩, 但它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科技水平却领先世界。你能举例说明吗?在这个板块中, 可以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先巩固记忆再合作探究, 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 以学生为主体达到生教生、生帮生的目的。在学生对这一单元的基本知识点比较熟悉的基础上, 教师再对本单元的线索脉络进行归纳概括, 即两宋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的关系。也可让学生从其它角度找出宋元时期的历史脉络, 这样既符合学生的历史认知水平, 也成功规避了复习课上教师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模式, 从而通过学生的“口”整合了历史的线索脉络。

三、提升学习整合阶段的特征

通过前面两个环节的复习, 学生已对宋元时期的线索脉络、知识框架有了清晰的认知。接下来, 教师可利用导学案上的有一定难度且较综合的复习题, 让学生能够及时巩固提高, 做到知识点的迁移和提升。如通过让学生分组讨论“请从政治、经济、民族关系三方面分析宋元时期的时代特点并列举史实说明。”让学生对宋元时期的历史阶段特征有一个科学的认识, 并根据基本史实归纳概括、整合出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 即由分裂割据到局部统一到大一统的过程。最后, 教师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有侧重点地点评, 让学生及时查漏补缺。

八年级数学期末复习检测题 篇3

1.若关于x的方程-=0有增根,则m的值是()。

A.-2B.2C.5D.3

2.若+=,则+=的值为()。

A.1B.-1C.0D.2

3.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① 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

② 平行四边形、矩形、等边三角形、正方形既是中心对称图形,也是轴对称图形

③ 旋转和平移都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④ 底角45°的等腰梯形,高是h,则腰长是h

A.全对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③④

4.小明家刚买了一套新房,准备用地板砖密铺新居厨房的地面,若只用一种正多边形的地砖密铺,则下列正多边形中不适用的是()。

A.正三角形B.正方形C.正五边形D.正六边形

5.正比例函数y=x与反比例函数y=的图像相交于A、C两点。AB⊥x轴于B,CD⊥y轴于D,则四边形ABDC的面积为()。

A.1B.C.2D.

6.若点(-2,y1)、(1,y2)、(3,y3)都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像上,则y1,y2,y3的大小关系是()。

A.y1

7.已知一直角三角形的木板,三边的平方和为1800cm2,则斜边长为()。

A.80cmB.30cmC.90cmD.120cm

8. 五根小木棒,其长度分别为7,15,20,24,25,现将它们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如图1),其中正确的是()。

9. 某市为处理污水需要铺设一条长为4 000米的管道,为了尽量减少施工对交通所造成的影响,实际施工时每天比原计划多铺设10米,结果提前20天完成任务。设原计划每天铺设管道x米,则可得方程()。

A.-=20B.-=20

C.+=20D.-=20

10.某品牌皮鞋店销售不同尺码的同种品牌男鞋,采购员再次进货时,对于男鞋的尺码,他最关注下列统计资料中的()。

A.众数B.中位数C.加权平均数D.平均数

二、填空题

11.把命题“平行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若分式无意义,则x的值为____________。

13.已知=+(所有字母均不为零),则R=________。

14.将n个边长都为1cm的正方形按如图2所示的方法摆放,点A1、A2…An分别是各正方形的中心,则n个这样的正方形重叠部分(阴影部分)的面积的和为____________cm2。

15.如图3是某广告公司为某种商品设计的商标图案,若图中每个小正方形的面积都是1,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___。

16.如图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网格中每一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

(1)如在所给的网格内画出以线段AB、BC为边的菱形ABCD,则点D的坐标是_________。

(2)线段BC的长为_______,菱形ABCD的面积等于__________。

三、解答题

17.某校八年级学生开展踢毽子比赛活动,每班派5名学生参加。按团体总分多少排列名次,在规定时间内每人踢100个以上(含100个)为优秀,下表是成绩最好的甲班和乙班5名学生的比赛数据(单位:个)。经统计发现两班总分相等,此时有学生建议,可以将数据中的其他信息作为参考。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上表提供的数据填写下表:

2)根据以上信息,你认为应该把冠军奖状发给哪一个班?简述理由。

18.已知:(1)=, (2)+=,

(3)++=,

……

(1)请按以上规律写出第4个等式;

(2)请按以上规律写出第n个等式,并说明理由。

19.甲、乙两地相距300km,一辆货车与一辆轿车都从甲地开往乙地,货车比轿车早出发5小时,轿车比货车晚到30分钟,已知轿车与货车的速度比为5∶2。

(1)求两车的速度。

(2)由于石油资源紧缺,97#汽油价由原来的3.15元/升涨到现在3.40元/升,若该辆货车行驶100公里耗油10升,每天在甲、乙之间往返一次,则该辆货车现在一个月(30天)用油款比原来多多少元?

20.如图5,若反比例函数y=与一次函数y=mx-4的图像都经过点A(a,2)。

(1)求点A的坐标;

(2)求一次函数y=mx-4的解析式;

(3)设O为坐标原点,若两个函数图像的另一个交点为B,求△AOB的面积。

21. 如图6所示,在直角梯形ABCD中,AD//BC,∠A=90°,AB=12,BC=21,AD=16。动点P从点B出发,沿射线BC的方向以每秒2个单位长的速度运动,动点Q同时从点A出发,在线段AD上以每秒1个单位长的速度向点D运动,当其中一个动点到达端点时另一个动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t(秒)。

(1)设△DPQ的面积为S,求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当t为何值时,四边形PCDQ是平行四边形。

第二学期八年级历史期末试卷 篇4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2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

1.中英《南京条约》的各项内容中,能说明我国领土主权遭到严重破坏的是

A.赔款2100 万银元 B.割香港岛 C.开放五处通商口岸 D.协定关税

2.右图中人物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中作出的重大贡献是

A.虎门销烟 B.收复x疆

C.领导义和团运动 D.抗击八国联军的侵略

3.如果请你担任历史记录片《19的东交民巷》的导演,在反映当时东交民巷时,不应该出现的画面是

A.各国使馆林立 B.某国使馆在举行舞会

C.居住大量北京居民 D.驻扎外国军队

4.在清末中状元后毅然辞官回家,在南通创办大生纱厂的是

A.张謇 B.荣宗敬 C.荣德生 D.孙中山

5.维新变法期间创办的中国近代最早的一所体制完备的高等学府是

A.京师大学堂 B.经世学堂 C.时务学堂 D.京师同文馆

6.参加过辛亥革命的吴玉章曾说:“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被看作疯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辛亥革命

A.建立了中华民国 B.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C.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人人心 D.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

7.右图中所示事件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该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北伐战争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8.“打倒列强,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这首慷慨激昂的《国民革命歌》诞生于

A.辛亥革命时期 B.北伐战争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9.“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文中的这所“军官学校”的创办者是

A.袁世凯 B.孙中山 C.李大钊 D.周恩来

10.每当翻阅日历时,都能看到8月1日那页上写有“建军节”。下列选项与“建军节”有关的是

A.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遵义会议

11.为了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小王同学准备参加学校举办的演讲活动,为此他准备了以下的史实来再现长征的历程。你认为他选材不当的一条是

A.井冈山会师 B.四渡赤水河 C.飞夺泸定桥 D.翻越大雪山

12.1936年12月,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后,中国共产党的态度是

A.坚决处死蒋介石 B.批评张学良的做法 C.积极营救蒋介石 D.和平解决

13.右图纪念的事件被称为“现代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页”。这一事件是指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D.南京大屠杀

14.据日军《步兵第10团战斗详报》记载,台儿庄中国守军“决死奋战之状历历在目”,“士兵依靠堑壕顽强抵抗直到最后”,“睹其壮烈者亦为之感叹”。台儿庄中国守军的总指挥是

A.李宗仁 B.李鸿章 C.张学良 D.杨虎城

15.《地道战》、《地雷战》、《鸡毛信》、《小兵张嘎》等电影反映的是哪个时期的故事?

A.抗日战争 B.解放战争 C.十年内战 D.近代中国

16.以“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载入中国共产党史册的会议是

A.中共“一大” 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大 ” D.十一届三中全会

17.下列关于抗日战争的说法错误的是

A.1949年10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B.抗日战争的胜利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

C.中国的抗战得到了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支持

D.抗战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18.下列四幅图反映的是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的重大事件,其中标志着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的是

A.重庆谈判 B.转战陕北 C.挺进大别山 D.渡江战役

19.“十一天内,蒋介石三至沈阳,救锦州,救长春,救廖兵团……蒋介石到什么地方,就是他的可耻事业的灭亡。”这段材料是毛泽东对哪次战役的新闻评论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渡江战役 D.台儿庄战役

20.国民党政权被推翻后,其残余势力败退

A.台湾 B.西北地区 C.西南地区 D.东北地区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30分)

21.(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国人首先是学习西方的技术,结果甲午一战证明光学技术不好使,同样的洋枪快炮,同样的铁甲战船就干不过小日本,所以就开始学制度。学制度问题又更大了,君主立宪也好,民主共和也好,这么好的制度怎么拿到中国来就变样……后来中国人就开始琢磨,最该彻底改变的是中国人的思想。于是开始学习西方……的思想。

——《说中国历史》下

请回答:

(1)材料中说到的“学技术”是指中国近代化探索中的哪一重大历史事件?(2分)这一运动的口号是什么?(2分)

(2)请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列举一位“学制度”的代表人物?(2分)

(3)材料中所说的“开始学习西方的思想”的运动是什么运动?(2分)这一运动中高举哪两面大旗?(2分)

22. (10分)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但自近代以来,日本不断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4年日本不宣而战,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对华战争。8月,清政府被迫应战。1895年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材料二 为镇压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斗争,19日本伙同其他七个国家发动侵华战争,7月中旬八国联军攻陷天津, 8月中旬攻入北京,八国联军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

材料三 1931年日本关东军经过精心策划,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不到半年时间,东北全部沦陷。

材料四

材料五 1940年8月,八路军先后出动100多个团约20万人,在华北多千米的战线上,向日军发起大规模的攻击。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提的“战争”是指中国近代史上哪一场战争?(2分)

(2)材料二中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哪一不平等条约?(2分)

(3)材料三中“九一八事变”爆发后,蒋介石对此采取了什么方针?(2分)

(4)材料四中历史事件的爆发有何意义?(2分)

(5)材料五中八路军的军事行动的指挥者是谁?(2分)

23.(10分)人物年谱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变迁,反映了社会的政治、文化和经济的广阔场景。以下材料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位重要人物的年谱。

材料一 19 28岁 7月23日至8月初,作为长沙共产主义小组的代表出席在上海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材料二 1927年 34岁 9月,在湖南东部和江西西部领导工农革命军举行秋收起义。

材料三 1935年 42岁 1月15日至17日,出席在贵州遵义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被增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材料四 1949年 56岁 1月30日,华北野战军进入北平城,决战取得最终胜利。

材料五 1949年 56岁 10月1日,主持开国大典,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请回答:

(1)以上材料是哪位人物的年谱片段?(2分)材料一中会议召开有何历史意义?(2分)

(2)材料中的人物于秋收起义后在哪里创建中国革命史上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2分)

(3)请简要写出材料三中这次会议的历史意义。(2分)

(4)材料四中所说的“进入北平城”是在哪一战役后?(2分)

八年级历史试卷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 选择题(2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

答案 B B C A A C D B B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D D A A C A C A A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30分)

21.(1)洋务运动(2分);师夷长技、师夷长技以自强、自强求富(任意一个得2分)

(2)谭嗣同 康有为 梁启超 孙中山等(任意一个得2分)

(3)新文化运动(2分);民主、科学(任意一个得1分,共2分)

22.(1)甲午中日战争(2分)

(2)《辛丑条约》(2分)

(3)不抵抗(2分)

(4)中华民族全国性抗战从此爆发、全面抗战的开始(2分)

(5)彭德怀(2分)

23.(1)毛泽东(2分);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2分)

(2)井冈山(2分)

(3)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2分)

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复习资料 篇5

第1课: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禁烟/禁毒英雄是,他的事迹,鸦片战争时间:,国

发动。南京条约时间,内容?评价/性质?影响? 魏源作品,主张,解释夷之

长技有哪三方面、、。

第2课: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在此期间国火烧圆明园,国割占中国东北西北。太平天国建

立起与清对峙的标志是,洋枪队头目在的战斗中被太平军击毙。入侵新疆,收复新疆,1881年中俄签约,中国收回。清政府于年在新疆设立行省。

第3课:日本对中国发动的第一次大规模的侵略战争是。时间,主要作战海域,牺牲的人物

是,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在,是受的命令。《马关条约》时间,签约双方代

表,内容?影响?列举三位近代史上民族英雄?

第4课:义和团运动开展地点、,打出旗号,八国联军指,由率领。《辛丑条约》

时间,内容?影响?使中国逐渐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四次侵略战争是

分别签了、、、。这三个条约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怎样变化?第6课:洋务运动代表、、、。时期:,口号:前期,后期。列举两

个军事工业、。两个民用工业、。三支海军、、。洋务运动作用?

近代中国规模最大的民用企业。当时中国最长的一条铁路。讲述状元实业家张謇的事迹。

京张铁路设计者詹天佑的事迹。

第7课:掀起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代表人物:、。近代启蒙思想家是,他的作品他的观点:。维新变法又叫、。时间:。变

法皇帝:变法内容?意义?甘愿为变法流血牺牲的维新人士是。

第8课: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建立时间,建立者,纲

领:。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旗帜或指导思想:(包

括、、),近代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指,狭义上指,时间:,中华民国成立时间:,临时大总统:,首府:标志着,颁布的法律,具有性质,辛亥革命历史意义?

第9课:新文化运动开始时间:,标志:,代表人物:、、、。主要阵地:、,两面大旗/口号:、,内容? 意义/作用? 列举新文化运动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

第10课: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是,后改名为。中国近代第一个以教育法令并在全国实行的学制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是年清政府废除考试。中国近代

第一份商业性报纸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是。

第11课: 照相术传入中国的时代。中国人自己拍摄了第一部影片,中华民国革除称呼,改为称呼,男士特色服装:。

第13课;青年节来自运动,导火线:,时间:,口号:,如何转折(时间:,重心:---,主力----)结果? 意义? 中共一大时间,地点:,代表

人:、、。确定党的奋斗目标:、。当前任务:、。领导

机构。书记。中共一大召开意义?共产党诞生意义?五四精神?

第14课: 国共第一次合作后建立的革命军校是,建立者:,地点:,全称:

总理:,校长,特点? 贡献?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北伐战争的时间:,打击目标/对

象:、、。方针:,主要战场:,先头部队:(光

荣称号:)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政变,南京国民政府成立时间:,人物:,代表利益,标志开始,破裂,失

败。孙中山为什么要创建黄埔军校?

第15课: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时间:,领导人:、、、,意义?节日:,秋收起义时间:,领导人:,之后毛泽东创建根据地,性质:中国共产党探索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开始于,红军长征原

因:,起止时间:出发地:,会师地点:,红军长征途中

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时间:地点:,内容,意

义?红军长征胜利意义?长征精神?

第17课:中国开始局部抗战是在事变后,时间:,地点:,此事变后蒋介石态

度:。做法:,导致结果:,不朽的民族战歌

指:,词作者:曲作者:,西安事变时间:,发起者、。中

共提出如何解决?为什么?派去谈判,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意义/作用?

第18课:全国性抗日战争爆发的标志:,时间:,又叫“事变”,日本侵略者对中华

民族发下的严重暴行是指,杀人。

第19课: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取得的重大胜利战役是,时间:,指挥者,意义?

八年级历史期末复习题(有答案) 篇6

教学质量调研测试八年级历史试题

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答案填写在方格内,否则不给分,每题2分,共50分)

1.2006年,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中央电视台组织了“我的长征”活动,重走了当年中央红军的长征路,他们不可能经过的地方是 ...

A.湘江B.湘西C.遵义D.卢沟桥

2.1997年,我国收回了被殖民统治155年的香港?

A.英国B.美国C.法国D.日本

3.“是你拉着我的手,在村口的大树旁,一同告别了咱娘,踏上北伐的战场”这是一首描写国共关系的网络诗歌,诗中国共两党这次合作的目的是

A.统一全中国

B.同北洋军阀抢夺地盘

C.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在中国的统治,将革命推向全国

D.共同抗日,将日本帝国主义赶出中国

4.下图是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时日本侵略者投降的一幕,促使这一幕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B.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会战

C.国际力量的支持

D.八路军、新四军战士的浴血奋战

5.在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中,下列口号或主张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自强,求富②民主,科学③三民主义④变法维新

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①②④③D.①④③②

6.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我国民族工业得到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B.日本给予北京政府贷款

C.北洋军阀的分裂D.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7.关于近代开展新式教育的影响,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巩固了清朝统治B.推动了社会进步

C.培养了实用人才D.顺应了时代潮流

8.“谁令你威风扫地,谁令这火光四起,恨意冲云际,谁无怒愤不感痛悲,曾滴了多少血

汗,才夺了天工建起,用我心力建,期传万世,期传万纪,不想终是这田地,辱了家邦也

八年级历史试题共四页 第1页

辱了门楣,大火当中血肉满园,为你死正因要维护你,还望这火的震撼,能令我子孙记起,自会醒悟到,何来外侮,为何受欺。”请你根据歌词判断该事件发生在下列哪次战争期间 A.中法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C.第二次鸦片战争D.鸦片战争 9.“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这幅对联反映的史实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

A.全国人民的支持B.党的正确领导C.青年学生的斗争 D.无产阶级的参与 10.有人说:“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是一部悲喜剧。”围绕以上主题,如果你要探究这段历史,下列途径,正确的选择包括 ①阅读张謇传记②网上搜集资料③调查百年国货品牌④翻阅《申报》影印材料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11.全国内战爆发的标志是国民党军队进攻

A.陕甘宁解放区B.中原解放区C.晋冀鲁豫解放区D.大别山区 12.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编写的书是

A.《海国图志》B.《四洲记》C.《天演论》D.《三国志》 13.“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文中所指这所学校的创办者是

A.蒋介石B.李大钊C.陈独秀D.孙中山 14.日本投降后,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去重庆谈判的主要原因是

A.人民反对内战B.争取和平C.发动内战准备不足 D.中共力量强大

15.毛泽东曾称赞傅作义“为和平解决各地战事问题和减轻人民的战争痛苦树立了榜样”。与上述评价有关的战役是

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 16.中国出现的第一条正式投入运营的铁路是

A.淞沪铁路B.唐胥铁路C.滇越铁路D.京汉铁路 17.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高等学府是

A.京师同文馆B.时务学堂C.天津中西学堂D.京师大学堂 18.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最著名的中文报纸是

A.《民报》B.《大公报》C.《文汇报》D.《申报》 19.判断辛亥革命和国民革命失败的共同理由是 A.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B.都被帝国主义及其代理人篡夺了革命成果 C.都没有充分依靠和发动广大群众推动革命 D.都是反帝反封建性质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0.下列关于中国近代史上两次国共合作相同之处的表述,正确的是

A.都以北洋军阀为斗争对象B.以新三民主义为合作的政治基础 C.都由中国共产党倡导和推动D.孙中山都起了重要作用

21.“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达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这首诗是毛泽东在下列哪次战役后抒写的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 22.下列有关物质文明传到中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中国首家出租汽车公司诞生在上海B.中国最早采用的近代交通工具是电车 C.中国最早的制片公司成立于上海D.19世纪40年代,照相术传到中国 23.下列情景不符合当时历史事实的是

A.1906年家住天津的李宏乘坐有轨电车去上学

B.1882年2月2日,美国人比特在中国通过有线电报向朋友问好

C.1877年7月7 日,清朝派往美国的留学生乘轮船离开了上海D.《申报》第一个向全国报道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停火的消息

24.辛亥革命后就颁布了废止缠足的法令,但至今还可以看出出生于辛亥革命后的“小脚女人”,这说明

A.缠足受到广大妇女的欢迎B.辛亥革命的成果值得怀疑C.禁缠足的法令成空文D.传统旧习惯很难在短时间内完全改变

25.把“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界必进,后胜于今”等进步观点介绍到中国来的是

二.列举题(21分)

26.列举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战略决战、人民解放战争最后胜利的标志性事件。(6分)

27.依次列举出在新民主义革命的四个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为了改善同国民党的关系而做出努力的事各一件,并简要说说你的认识。(15分)

三.材料分析题(29分)

28.材料一: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材料二:世道必进,后胜于今。根据材料回答:

(1)两则材料分别属于什么观点或理论。(4分)

(2)上述材料出自哪一著作?他的翻译者是谁?(4分)

(3)这种观点或理论在当时产生的背景是什么?(2分)

(4)这些观点在当时社会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4分)

29. 张明参加研究性学习小组。在探究过程中,张明发现20世纪30-40年代,周恩来参

加了两次重要的国共谈判,一次在西安事变之后,一次在抗战胜利之后。张明想弄清楚以下几个问题,请你为他提供帮助。

(1)在周恩来等人的努力下,西安事变最终和平解决。这在当时有何积极意义?(3分)

(2)你知道抗战胜利后的国共谈判在历史上称作什么吗?谈判中国共双方签订了什么协定?(4分)

(3)后来谁撕毁协定,发动内战?内战的结果怎样?(4分)

(4)应该通过哪些途径获取相关资料?(至少写出两个途径)(4分)

泗阳县2008——2009学第一学期期末

教学质量调研测试八年级历史试题

二.列举题:

26.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辽沈战役、渡江战役

27.国民大革命时期: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国共第一次内战时期: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抗日战争时期:促成第二次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解放战争时期:重庆谈判

启示: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广大人民利益的政党,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以民族利益为重,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

28.(1)材料一是生物进化论观点,材料二是社会进步理论。(2)著作《天演论》,翻译者,严复

(3)甲午战争的失败,给新兴的资产阶级以很大的震动;认为要救国,只有效法西方,推行维新改革。

(4)在当时的中国,启发了知识界去探索西方先进的社会,也打击了封建顽固势力。29.:(1)标志十年内战基本结束,促进了国共合作抗日局面的出现。(4分)(2)重庆谈判(2分);《双十协定》或《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2分)(3)蒋介石(2分);国民党反动统治被颠覆(2分)。

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复习资料 篇7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小明要了解有关近代香港历史史实,可以查阅下列哪一个条约()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右图的照片,使你联想到的历史事件是()A、鸦片战争中,英军攻陷浙江定海

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八国联军洗劫北京城 D、日本全面侵华战争中,日军在南京城烧、杀、抢

3、“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此诗反映的是()

A、林则徐充军伊犁后开发新疆的业绩

B、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的事迹

C、洪秀全领导金田起义的情形D、左宗棠率领湖南战士收复新疆、治理边疆的伟大业绩

4、“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洛军威。”这副沉痛的挽联,是人们为哀悼一位民族英雄而撰写的。这位民族英雄是()

A、戚继光

B、郑成功

C、林则徐

D、邓世昌

5、下列有关《辛丑条约》的内容中哪一项最能说明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A、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

B、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C、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D、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6、了解湖北钢铁业的历史,主要查阅的企业资料是()

A、开平煤矿

B、湖北织布官局

C、汉阳铁厂

D、江南制造总局

7、谭嗣同被慈禧太后杀害后,街头巷尾的人们议论纷纷,你认为符合史实的议论是()

A、他是洋人的密探,卖国求荣

B、他甘为变法而捐躯

C、慈禧太后杀的是贪官

D、他真傻,其实他可以逃走

8、下列哪一口号最能反映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A、取消二十一条

B、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D、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9、“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文中所指这所学校的创办者是()

A、袁世凯

B、孙中山

C、李大钊

D、周恩来

10、以8月1日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是为了纪念()

A、南昌起义

B、广州起义

C、秋收起义

D、三湾改编

11、某校打算暑假组织学生去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旧址举办夏令营,他们应该()

A、延安

B、井冈山

C、西北坡

D、北平

12、在“重走长征路”的活动课上,学生再现历史场景时不应该出现的是()A、强渡大渡河

B、四渡赤水河

C、过雪山草地

D、井冈山会师

13、如果以“勿忘国耻,以史为鉴“为主题出一期板报,下列素材应选择()A、南昌起义

B、九一八事变

C、西安事变

D、重庆谈判

14、按因果关系排列下列史实()

①中共提出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 ②西安事变 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④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华,民族矛盾上升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④①②③

D、③④①② 15、1937年12月,日本侵略者占领当时中国首都,屠杀中国居民和士兵达三十万人以上,而现在却被日本右翼势力称之为“20世纪最大的谎言“的事件是()A、九一八事变

B、南京大屠杀

C、卢沟桥事变

D、七七事变

16、解放后,为了纪念淮海战役,国务院决定兴建淮海战役纪念馆,你认为纪念馆建在何地合适()

A、徐州

B、连云港

C、济南

D、南京

17、自古以来,中国社会地位的排列顺序是“士、农、工、商”,状元最受人们尊敬和羡慕,而工商业却是被人看不起的“末业”。但在清末却出一位“舍本逐末”的状元,此人是()

A、张謇

B、荣宗敬

C、荣德生

D、孙中山

18、在20世纪初的上海,人们可以做到的事是()

①看《申报》 ②坐飞机 ③使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字典 ④拍电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19、在《天演论》中宣传“勿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兮”的进步观点的思想家是()

A、詹天佑

B、侯德榜

C、魏源

D、严复

20、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义勇军进行曲》的作者之一是()A、聂耳

B、冼星海

C、郭沫若

D、徐悲鸿

二、非选择题(60分)

21、选用所学知识问答题(10分)

所谓近代化,即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寻求新的出路的过程。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中国的近代化在饱受到强侵略,国门被迫打开的情况中艰难开始,主要经历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⑴请你继续绘制四次运动的思想主张变化示意图(4分)“师夷长技” → 维新变法 → → ⑵从这些思想主张的发展变化,你可以看出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有什么特点?(2分)

22、下面是马虎同学写的一篇《我的1912年》短文中的片段,请你将文中违背基本史实的错误逐一指出来,并简要说明理由。(10分)我的1912年

前几天,我在家中通过电视观看了孙中山在上海举行的临时大总统宣誓就职仪式。不久,我收到在北京做生意的表哥来信,邀请我去玩。表哥陪我在北京街头游览一番,还听到一些群众的议论。听说皇帝宣布退位,清朝结束了。想去年,朝廷还把主张维新变法的袁世凯等六人全杀。在回家的途中,我顺便买了一本《新青年》杂志。……

⑴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根据相关知识,回答下列“红军长征”问题: 长 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朦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塞。更喜岷山千里雪,浑过汗后尽开颜。

⑴(2分)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了红军长征胜利结束,“1936年”处在哪个世纪哪个年代?

⑵(4分)请你写出长征途中的两件英雄事迹。

⑶(3分)谈谈你印象中的长征精神。

24、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发动了大规模的侵华战争,中国人民进行了英勇的抵抗并最终取得抗战胜利。回答以下问题: ⑴全国性的抗日战争开始于什么事件?(2分)

⑵中国军民“血肉筑长城”,概要举出中国军民抵抗日本法西斯侵略的事例名称。(发生在本地的其他事例亦可,6分)

⑶请问:抗日战争结束以什么为标志?(2分)随着抗战的胜利,被日本统治达50年之久的什么地方回到了祖国怀抱?(2分)

⑷你认为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是什么?(3分)

25、阅读下列材料

2005年4月26日至5月3日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先生率团访问大陆,他在《答谢胡锦铸辞》中说“诚如总书记刚才所讲,今天的聚会是国民党和共产党六十年来头一次,也是在两岸的情况之下党和党见面交换意见高层次的一次,难能可贵。”

⑴连战访问第一站是南京,拜谒了中山陵。请问:中山陵是为了纪念谁而修建的?(2分)

⑵请问六十年前国共两党最高层次的见面指的是什么事件(2分)国共双方领导人分别是谁?(2分)

⑶在历史上国共两党曾经有过两次合作,请问:国共两党第一次、第二次合作的开始和结束标志是什么?(4分)

26、中国近代史不仅是一部中国人民的屈辱史,更是一部英勇的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同时也是中国人民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探索史。学习这段历史,你对其中的哪一段斗争,或哪一位爱国志士或哪一场运动印象最深?从中受到了哪些教育?假如你是当时的一名学生,为改变中国当时的命运,你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么?(10分)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试卷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题,计40分)

1、A

2、B

3、D

4、D

5、B

6、C

7、B

8、C

9、B

10、A

11、B

12、D

13、B

14、C

15、B

16、A

17、A

18、D

19、D 20、A

二、非选择题(共6题,计60分)

21、(共6分)⑴三民主义(2分)民主与科学(2分)⑵层层递进,由表及里,逐渐深入(或从经济变革到政治变革再到思想文化变革或从学习西方技术到改变封建制度再到解放思想)(2分)

22、(共10分)⑴错误:通过电视 理由:1912年还未发明电视 ⑵错误:在上海 理由: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 ⑶错误:想去年 理由:维新派人士被杀应在1898年 ⑷错误:袁世凯 理由:被杀的谭嗣同等六人 ⑸错误:《新青年》 理由:1915年才在上海创刊(每空1分)

23、(共9分)⑴二十世纪三十年代(2分)⑵巧渡金沙江、四渡赤水河、强夺大渡河、飞夺泸定桥(其他列举只要是红军长征途中的英雄事迹,即可得分。答对1点得2分,共4分)⑶红军长征精神是红军战胜艰难困苦,勇往直前、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其他的答案只要符合题意,就可得到3分,如有学生有创新意识的答案可加1~2分,但本小题总得分不超过9分)

24、(共15分)⑴七七事变(或卢沟桥事变2分)⑵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台儿庄战役(每点2分)(唐柳人民打鬼子等本地的事例,写出一个也可给2分。但本题不能超过6分)⑶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2分)台湾(2分)⑷表述一:抗战的胜利是一百多年来,中国反抗外来侵略,取得第一次胜利。(3分)表述二:中国的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的斗争支援了其他国家人民的斗争,具有世界意义。(得3分)表述三:中国人民为反抗法西斯的侵略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为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得3分)表述四:用自己的话回答(只要言之有理即得3分)

25、(共10分)⑴孙中山(2分)⑵重庆谈判(2分)蒋介石和毛泽东(2分)⑶1924年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1分)1927年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国共合作破裂(1分)1937年全国性抗日战争爆发后,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共同抗日(1分)随着抗日战争结束,国共关系再度破裂。(1分)

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复习资料 篇8

说明:考试形式为开卷书面考试。可查阅所带教材、资料,但不得相互讨论和互借资料。考试时间为60分钟。试卷满分为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有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对中国人而言,19世纪是一个危机的世纪、一个艰难的世纪、一个抗争的世纪。在这个世纪中,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转折事件是

A.虎门销烟 B.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五四运动 2.下图所示遗址是中国近代屈辱的见证,它曾经遭受了“火劫、木劫、石劫、土劫”四次大灾难。其中“火劫”发生在

A.中英鸦片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3.“(左宗棠)维护祖国统一大业之奇勋,捍卫边疆之殊功,可与张骞、班 超并驾齐驱!”文中这样评价左宗棠是因为

A.左宗棠主张放弃西北塞防 B.左宗棠以武力收回了伊犁 C.左宗棠率军收复了新疆 D.左宗棠在新疆建立了行省 4.梁启超说:“我支那四千年之大梦唤醒,始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大梦唤醒”的表现是

A.地主阶级掀起“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 B.各地人民的反清斗争风起云涌

C.甲午战败,清政府被迫割地、赔款 D.资产阶级开始领导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5.有一位外国人手中有四部反映清朝晚期历史的影视作品,请你按照历史发展进程向他推荐观看的先后顺序

①《鸦片战争》 ②《末代皇帝》 ③《火烧圆明园》 ④《甲午风云》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④②①③ D.④③②① 6.奕䜣在1861年的一个奏折中说,要抵抗外国的侵略,“探源之策,在于自强”。下列各项,洋务派在“自强”的旗号下创办的军事工业是

A.轮船招商局 B.汉阳铁厂

C.江南制造总局 D.湖北织布局 7.八年级(1)班的同学要举行“戊戌变法主题辩论会”,下列不能作为辩论会论据的是 A.戊戌变法是在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加剧的背景下发生的 B.维新派的代表人物有康有为、梁启超等 C.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D.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8.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最主要的共同成果是

A.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 B.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C.传播了资产阶级思想文化 D.实现了民族独立 9.胡适先生曾说:“《新青年》杂志代表和创造了一个新时代。”这个“新时代”指的是 A.君主立宪时代 B.民主共和时代 C.民主科学时代 D.社会主义时代

10.“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为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孙中山先生把“社会革命”概括为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本主义

八年级历史

第1页(共5页)11.清政府决定废除科举考试时,在保守派、洋务派、满清贵族,汉族读书人之间“竟然没有太大的分歧”这表明

A.学子已经不愿意再参加科举考试 B.科举考试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 C.科举考试遭到列强强烈反对 D.清政府已经无力维持考试费用

12.近代社会政治革新与风俗的变迁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下列不能反映民国初年社会风尚变化的是

A.披件西洋衣,穿双西式履 B.阴阳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 C.宣读婚誓,互抉约指,携手同归 D.小脚一双三寸莲,作揖跪拜大人前

13.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下列选项搭配不正确的是

A.李鸿章—洋务运动 B.魏源—戊戌变法 C.孙中山—辛亥革命 D.陈独秀—新文化运动 14.某班开展历史知识竞猜活动。有一谜语的谜面上有“南湖游船、开天辟地、焕然一新”等词,它的谜底是

A.五四爱国运动 B.中国共产党成立 C.红军长征胜利 D.新中国成立

15.某革命历史题材影片有这样一组镜头:叶挺独立团一营正在猛攻武昌城。该影片再现的是 A.平型关大捷的战斗情景 B.淮海战役的战斗情景 C.北伐战争的战斗情景 D.百团大战的战斗情景

16.“红色战士志气昂,好比东方升起的太阳,不怕牺牲,英勇杀敌猛如虎,冲锋陷阵,无坚谁敢当。”这是红军长征期间出现的一首战斗歌曲。以下长征途中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湘江战役 ②巧渡金沙江 ③吴起镇会师 ④飞夺泸定桥 ⑤甘肃会师 ⑥爬雪山、过草地 A.①②④⑥③⑤ B.①②⑤③④⑥ C.②①④⑥⑤③ D.①③④②⑥⑤

17.“麻雀叫,麻雀叫,日本人,真凶暴。夺我东三省,杀我们同胞。小朋友!大家起来闹,日本糖果我不吃,东洋玩具我不要。”这首童谣出现在下列哪一历史事件后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18.历史谱写着歌曲,歌声凝聚着历史。下列歌曲在中国20世纪20年代广为传唱的是 A.“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 B.“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C.“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D.“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19.右上图的材料说明

A.日军制造九一八事变 B.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C.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 D.抗日战争全面胜利 20.出现右图的场面是因为

A.百团大战振奋了人心 B.台儿庄大战沉重打击了日军 C.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D.中国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21.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第一次取得胜利的解放战争,下 列搭配正确的是

A.九一八事变——全国性抗日战争从此爆发 B.西安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C.台儿庄大捷——中国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

八年级历史

第2页(共5页)D.百团大战——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22.右图,毛泽东和蒋介石在重庆的这次合影,曾使无数国人充满希望。当时,全国人民普遍希望

A.外争国权、内除国贼 B.打倒列强、铲除军阀 C.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D.团结民主、和平建国

23.高明在学习中国近代史时,收集到以下三幅图片,请问他在进行哪一历史主题的学习

A.北伐战争 B.十年内战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24.1949年《北平日报》刊发了如下消息:“太阳升起来的时候,沉重的雾霭已经散了,是一九四九年二月一日,北平完全解放的第二天清晨。解放就是光明的到来,电灯亮起来了,街灯燃了一夜„„”该新闻报道了下列哪一战役的胜利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25.近年来随着国共两党互信的加深,随着海峡两岸三通的实现,随着两岸同胞交往的增多,可以乐观地预见两党再次合作的希望。历史上体现国共合作的事件有

①黄埔军校的创建 ②北伐战争 ③南昌起义 ④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二、材料解析题:综合材料,根据题目要求,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

26.(16分)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从经济、政治到思想文化进行一系列探索,开始中国的近代化艰难起步。下列图片分别反映了相应的四个重大历史事件,结合这些事件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图① 图② 图③ 图④(1)上述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4分)(2)图①和图③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在政治目的上的根本区别是什么?(4分)

(3)图②“公车上书”的领导人是谁?“公车上书”发生的直接原因是什么?(4分)

(4)从上述四个事件上,我们从中可以看出中国人在向西方学习上呈现出什么趋势?(2分)(5)请为上述图片拟一个恰当的主题。(2分)27.(10分)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讲起八一历史长,南昌打响第一枪;……秋收暴动毛泽东,闹得湘东满地红;井冈山上朱毛红,创建四军建奇功。” ——引自红军一段歌谣

材料二:“三大主力军,西北高原胜利会合了。欢呼三个方面军,百战百胜英雄弟兄。团结我们工农红军全部的力量……” ——红军歌曲《会师歌》

八年级历史

第3页(共5页)(1)材料一中这段歌谣涉及到哪三个重要历史事件?(6分)

(2)从井冈山开始,中国共产党探索出了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这条道路是指什么?(2分)(3)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三大主力军”胜利会师的地点。红军三大主力的会合对中国革命有何重大影响?(2分)

28.(12分)岁月流逝,图片为我们留下了历史的足迹。根据下列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1)图一所示是在哪一次侵略战争后签订条约的场景?该条约对中国社会造成了怎样的危害?(2分)

(2)图二反映的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请在下面年代标尺标出“新阶段”的起止时间,并写出“新阶段”的名称。(4分)

(3)图三所示会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该会议有何重要历史意义?(2分)

(4)图四反映的是我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召开的最重要一次会议,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次会议的名称是什么?该会议的召开有何重要作用?(4分)

29.(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跟蒋先生(指蒋介石)的冲突,就是他是要“安内攘外”,我是要“攘外安内”。

——《张学良口述历史》

材料二:在抗日战争中,既存在着以国民党为主导的正面战场,也存在着以中国共产党为主导的敌后战场。两个战场相互配合,有力地遏制了侵华日军的步伐。

——高中历史教材必修Ⅰ《政治文明历程》

材料三: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八年级历史

第4页(共5页)

——摘自人教版《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为了实现材料一中蒋介石由“安内”转向“攘外”,张学良等采取了什么行动?(2分)(2)请列举材料二中的“两个战场”各发生的一次著名战役的名称,并从材料二中总结出保证抗战胜利的一个重要因素。(6分)

(3)材料二中“百万雄师过大江”是指解放战争时期哪次重要战役?(2分)(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有哪些?(2分)

参考答案:(1)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4分)(2)图①是巩固清王朝统治,更好地维护封建制度,图③则是要推翻封建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4分)(3)图②的领导人是康有为、梁启超(2分),直接原因:《马关条约》的签订。(2分)(4)从学器物到学制度再到学思想文化。(2分)(5)中国近代化之路(2分)

参考答案:(1)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6分)(2)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2分)(3)甘肃会宁(1分),重大影响:(要点)时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或见课文内容)(1分)

参考答案:(1)鸦片战争(1分)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2分)(2)

(3)遵义会议(2分),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次生死攸关的转折点(2分)(4)中共七大,(2分)作用:为争取抗战胜利和实现中国光明前途指明了方向。(2分)

参考答案:(1)西安事变(2分)(2)(国民党)台儿庄战役、(共产党)百团大战,(4分)全民族抗战(2分)(3)渡江战役(2分)(4)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解放军指战员的英勇作战;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国民党政府的政治腐败,不得人心等。(2分)

八年级历史

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复习资料 篇9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下列括号中。

1.有关“开国大典”的介绍和评价中,不正确的是()

A.发生在1949年10月1日

B.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C.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标志

D.是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事件

2.标志着中国从几千年的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终于实现的历史事件是()

A.一届政协召开

B.新中国成立

C.土地改革完成 D.三大改造完成 3.下列哪一项不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决定?()

A.以“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

B.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

C.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

D.采用公元纪

4.《走进新时代》中的两句歌词“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这其中提到的两位与中国历史发展密切相关的人物是()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5.下列各项,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的是()A.一届政协会议召开

B.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C.西藏和平解放

D.抗美援朝胜利

6.从几千年的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实现于()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中国成立

D.改革开放

7.能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需要在东方一个海岸线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的是()A.抗日战争的胜利

B.解放战争的胜利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D.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8.中华民族创造性地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实现了中国社会在20世纪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变,要了解这一段历史,必须查询的资料是()

A.抗日战争 B.土地改革

C.抗美援朝

D.三大改造

9.经济建设必须遵循客观规律,不能直接说明这一道理的是()A.大跃进运动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国有企业改革

D.抗美援朝取得胜利 10.“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广泛流行和最后停止使用分别是在()

A.革命战争年代和新中国结束后

B.土地改革时期和一五计划后

C.文化大革命时期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D.大跃进运动时期和文化大革命时期

11.他(图一)身上所体现出的时代精神是()

(一)A.反抗侵略

B.艰苦创业

C.改革创新

D.与时俱进

12.假如你是下图(二)人物中的一员,你可以分得哪些生产.生活资料?()

(二)①土地

②农具

③牲畜

④房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3.一五计划中,优先发展的是()A.重工业

B.轻工业

C.交通运输业

D.农业和商业

14.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的标志是()

A.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制定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C.超额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比较能力是历史学习中应当培养的基本能力。据此完成15—17题。

15.比较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作用和影响,共同点不包括()A.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B.废除土地私有制

C.解放了生产力

D.促进农村的发展 16.比较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和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两者最重要的共同点体现在()

A.实事求是,从国情出发

B.坚持走群众路线

C.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D.借鉴苏联经验 17.比较“大跃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相同点是()

A.都反映了广大群众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的迫切愿望

B.都是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

C.都说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充满艰辛

D.都是对民主和法制的严重践踏

18.中共“十三大”明确提出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其中“一个中心”是指()A.以改革开放为中心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以四项基本原则为中心

D.以社会主义道路为中心 19.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引发了第一次沿海开放高潮的代表性事件是()A.邓小平南方谈话

B.深圳等经济特区建设

C.14个沿海城市的开放

D.浦东开发区设立 20.高度评价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确立了它在全党的指导地位的会议是()

A.中共十四大

B.中共十五大

C.中共十六大

D.中共十七大

21.20世纪,中华民族经历了历史性的巨大变化,其中产生的三位伟人是()

A.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B.毛泽东、邓小平、蒋介石

C.孙中山、蒋介石、毛泽东

D.袁世凯、孙中山、蒋介石

22.下列哪些地方的主权是从外国殖民者手里收回的?()①香港

②澳门

③台湾

④西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3.“求同存异”作为一种外交方针的策略,最早明确提出和成功运用是在()A.周恩来访问印度时

B.日内瓦国际会议上

C.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

D.万隆会议上 24.人类进入高度的信息化时代,最具引人注目的技术是()

A.电话通讯技术 B.计算机网络技术

C.卫星传播技术 D.激光技术

25.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就业形式、就业观念、就业渠道发生的变化主要有()

①通过人才市场自主就业

②持证上岗

③公开招聘

④培训上岗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26题14分,27题18分,28题18分,共50分。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到底废除了,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上、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发展。1952年底,全国近三亿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存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推翻。

材料二:一切财产由公社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大办公共食堂,提倡吃饭不要钱。社员的自留地、家畜、果树等,都归公社所有。许多果树被砍、家禽被屠宰。

材料三:农民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了。

(1)材料一、二、三分别反映的是我国现代历史上哪些重大事件?(6分)

(2)材料一、二、三中,对我国生产力发展起了促进作用的有哪些?(4分)

(3)从材料二中,我们应该吸取什么教训?(4分)

27、读懂历史人物,并最终懂得感悟和启发是我们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6分)

第一组图:

第二组图:

第三组图:全国人民的楷模

(1)图一所示人物是谁?他的具有世界首创意义的重大研究成果是什么?我国的哪一原始居民在这一农作物的培育上也作出了重大贡献?(6分)(2)“福娃”将成为哪一届世界奥运会的吉祥物?在哪一年哪个国家举行?一个国家能够承办这样大型的运动赛事,说明了什么?(6)(3)第三组图片中的历史人物留给后人的精神财富分别是什么?(6分)28.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利坚合众国政府承认中国的立场,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中美建交公报

材料二: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一个统一的中国。

——邓小平《稳定世界局势的新看法》

材料三:有学者说,一个国家的外交地位是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的象征。“屈辱”与“尊荣”,这可以说是晚清时期中国的外交地位和新中国外交地位最大的不同。

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复习资料 篇10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我国当代著名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了历史。”站在南京古城墙的废墟上,我们可以“读到”的历史不包括()A.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B.中华民国成立 C.中共“一大”召开 D.蒋家王朝的灭亡 2.我们尊林则徐为中华民族英雄,是因为他()A.派兵从外国人手中收复了台湾 B.主持了禁烟运动

C.率军抵抗英军进攻吴淞炮台 D.领导了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3.下列哪一个事件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4.某校八年级(1)班的同学在模拟时事导报报道“甲午中日战争”的活动中有如下表述。其表述与史实相符的是()A.“战争爆发于1894年,结果签订了《辛丑条约》” B.“黄海大战中牺牲的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C.“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 D.“战争中侵略者火烧圆明园,犯下了滔天罪行”

5.“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幅挽联悼念黄海海战中牺牲的民族英雄()A.林则徐 B.关天培 C.左宗棠 D.邓世昌 6.下列条约中,使清政府完全变成“洋人的朝廷”的是()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7.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开展了洋务运动。这场运动()A.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C.推翻了清朝统治 D.使中国富强起来 / 26 8.下列关于戊戌变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公车上书”为戊戌变法运动揭开了序幕 B.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C.慈禧太后残酷镇压了戊戌变法运动 D.戊戌变法使中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9.下列人物,被誉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的是()A.康有为 B.孙中山 C.陈独秀 D.蒋介石

10.有人认为,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是革新道路上的“量变”,辛亥革命是个“飞跃”。这里的飞跃指的是辛亥革命()A.推翻了封建制度 B.推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C.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D.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11.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创刊号上发表文章说:“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请问这“两位先生”指的是()①民权 ②民主 ③科学 ④自由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读图:与下图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戊戌变法 B.洋务运动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13.下图描绘的历史场景是()

A.公车上书 B.五四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一二·九运动 / 26 14.某班同学为一些地方设计“历史名片”宣传语,下列适用于井冈山的是()A.辛亥首义,共和号角 B.五四中心,风云新途 C.八一枪响,军旗升起 D.革命摇篮,红军故乡

15.抓住关键词,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与“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军旗升起的地方”这两个关键词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南昌起义 B.北伐战争 C.武昌起义 D.孟良固战役 16.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的是()A.广州起义 B.秋收起义 C.南昌起义 D.百色起义

17.某中学八年级同学为准备一节“探究与实践”课收集整理了如下资料:“撤出瑞金”、“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翻越大雪山”,据此判断他们探究的主题是()A.力排终难收新疆,忠心为国留史册 B.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C.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D.晴天霹雳太行头,英帅朱彭筹此役 18.2006年10月,一学校要举办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图片展,搜集到了下面四幅图片,按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应是()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④①②③ D.③④①②

19.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前后坚持了十四年,经历了“局部抗战”和“全面抗战”两个阶段。其“局部抗战”开始的标志是()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D.台儿庄战役 20.揭开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序幕的是()A.黄埔军校的创建 B.北伐战争

C.南昌起义 D.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21.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国共合作抗日局面开始出现的历史事件是()A.九一八事变的爆发 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C.卢沟桥事变的爆发 D.中共七大的召开

22.歌词“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国家存亡在此桥!反映的历史事件对中国/ 26 产生的影响是()A.中国局部抗战开始 B.揭开了中国全民族抗日战争的序幕 C.是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 D.全国性内战开始 23.我们要研究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以下最有力的证据是()A.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的新闻照片 B.电影片段中的场景 C.文学作品中的描写 D.日本的官方言论

24.1945年9月到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发动了对国民党政权的战略大决战,最终使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其中哪场战役被陈毅称为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25.同学甲:“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他的‘实业救国’的理想最终也只能成为空想,大生纱厂的命运就是近代中华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缩影。”同学乙:“在读书人普遍把‘考取功名、步入仕途’作为人生目标的社会里,中了状元却弃官从商,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呀!他报国的志向、坚定的信念、创业的精神不仅为那个时代的中国人树立了标杆,也成为今天我们学习的榜样。”据此可知,两位同学议论的人物是()A.康有为 B.张謇 C.孙中山 D.魏源

26.阅读右面民国时期中华民族工业发展变化统计表。中华民族工业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清政府鼓励民族工业的发展 B.中华民族工业得到了大量外国资本 C.列强忙于战争,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D.民族工业打败了列强在华的企业 27.“中国共产党人„„从来就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的坚定支持者、合作者、继承者。”下列史实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①南昌起义 ②黄埔军校

③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8.2016年是长征胜利80周年。下列关于长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红军长征是迫于敌人势力过于强大而实施的战略转移 / 26 ②1934年,长征从井冈山根据地出发,1936年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地区会师结束

③长征途中的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错误,是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④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宣传队、播种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9.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A.中共一大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七大 D.中共十五大

30.“上海的街头,人们开始换洋装,穿西式礼帽,称为文明帽,手拿西式手杖,称为文明棍„„”这种现象最早出现在什么时期()A.鸦片战争后 B.辛亥革命后 C.新中国成立后 D.改革开放后

31.抓关键词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主要学习方法之一,当你看到“1940年、彭德怀、交通破袭战这三个关键词时,最有可能出现的历史事件()A.卢沟桥抗战 B.平型关战役 C.第五次反围剿 D.百团大战 32.日本投降后,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去重庆谈判的主要原因是()A.人民反对内战 B.争取和平C.中共力量强大 D.发动内战准备不足

33.每周一学校都要举行升旗仪式,当五星红旗在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声中冉冉升起时,你可知道这首歌的曲作家是谁吗()A.洗星海 B.徐悲鸿 C.侯德榜 D.聂耳

34.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这里说的“插上一刀”指的是()A.千里跃进大别山 B.百万雄师过大江 C.挺进大西南 D.会师大西北

35.《新华日报》1938年4月7-8日报道徐州一役歼敌万余人,日方数据为伤亡11984人。孔蕴浩先生认同《新华日报》数据,认为此战中方“取得歼敌万余人的战果”,而整个鲁南地区,“日军死亡的人数超过16000人”。“此战”是指()A.平型关战役 B.百团大战 C.台儿庄战役 D.淞沪会战

二、填空题

36.“国共两党恩恩怨怨八十载,两度分手三次握手解恩仇” 是对国共两党关系的生动写照。/ 26(1)1924年,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建议下,创办“___________ ”。

(2)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_______________ ”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

(3)1936年,__________ 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

(4)1937年,国共两党达成协议,中国工农红军和南方八省游击队分别改编为__________ 和__________。

37.2013年是伟大领袖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初二某班通过举办“走近伟人毛泽东”图片展,缅怀毛泽东同志的丰功伟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传播正能量。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帮助完成图中的解说词。

38.(1)中国同盟会创办的机关刊物是《_________》,孙中山在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_______ ”、“_______”“_______”三民主义。

(2)1936年12月,_________、________多次劝说蒋介石停止内战,联共抗日,都遭到无理拒绝。为了逼迫蒋介石抗日,他们于12日扣押了蒋介石,实行“兵谏”。这就是震惊中外的“______________”。

(3)为了粉碎日军对抗日根据地的“_______ ”,1940年8月,八路军在彭德怀的指挥下,/ 26 在华北2000多千米的战线上发起了“______________”,这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4)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______________,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当时使用的课本和字典很多都是由它出版的。

三、连线题

39.将下列人物与作品连接起来

四、问答题

40.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指在无产阶级领导下进行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我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从1919年到1949年,一共三十年时间。

(1)什么历史事件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该事件发生的导火线是什么?(4分)(2)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两党进行了两次合作,请问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后建立的一所革命军校叫什么?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的是什么历史事件?第二次国共两党合作取得了怎样的成果?(6分)

(3)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一系列的会议不断的促进自己的成长。请问其中具有生死攸关转折点意义的是哪次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形成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4分)

(4)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两党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内战。第一次是从1927—1936年的十年内战;第二次是1945—1949年的解放战争。请问,在解放战争期间,内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什么?人民解放军在哪个战役中推翻了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4分)41.某中学八(1)班举办历史手抄报比赛,小明同学选择了五四爱国运动作为手抄报的主要内容,为此他设计了以下三个问题。请你也参与进来,写下你的答案。(8分)(1)请写出五四运动发生的时间、地点。(2分)

(2)五四运动中提出了什么口号?这场运动在历史上有什么意义?(4分)/ 26(3)五四运动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2分)42.1937年~1945年,中国人民经过八年的抗战取得胜利。根据抗日战争相关史实回答:

(1)揭开抗日民族解放战争序幕的事件是什么?(2分)

(2)抗战以来,国民党正面战场在哪次战役中取得了重大胜利?(1分)这次战役的指挥者是谁?(1分)

(3)抗战开始后,八路军在华北地区进行的以破坏敌人交通线为主要目标的战役是什么?(1分)这次战役的指挥者是谁?(1分)

(4)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力量是什么?(2分)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今天中国的发展有何启示?(2分)

五、材料题

43.(2014·内蒙巴彦淖尔市前旗四中八上期末卷·34)“109年(1840~1949年)沧桑巨变,换了人间。北京天安门,曾在1900年见证了西方列强的野蛮,在1919年见证了中国人民的觉醒;1949年的秋天,它终于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共和国。为了这一天的到来,一代代中华儿女前赴后继,在这峥嵘百年中历经无数艰难坎坷。他们的业绩,将永远载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史册。”

——《复兴之路》解说词

(1)“109年沧桑巨变”,其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2分)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9世纪60-90年代,中国出现了一场什么运动?(2分)提出了哪些口号?(2分)(2)“1900年见证了西方列强的野蛮”、“1919年见证了中国人民的觉醒”的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4分)

(3)从百年沧桑巨变中,我们能得到什么认识?(2分)

44.列强侵华的暴行: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屈辱史也是一部血泪史,列强通过一次又一次的侵略战争使中国一步一步陷入苦难的深渊。

材料一 下图是1842年,中英双方在英国军舰‚皋华丽‛号上签订某条约的场景。

材料二 条约规定:‚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及附属岛屿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增开苏州、杭州、沙市、重庆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 26 厂。‛

材料三 ‚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阅读上述材料,仔细辨析,思考并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一,该条约是在哪次战争后签订的?(2分)(2)根据材料二,清朝派谁去签订这个不平等条约?(2分)(3)根据材料三,请问这是哪一个不平等条约的内容?(2分)(4)上述几个条约的签订及相关的战争对中国有怎样的危害?(2分)

45.鸦片战争后,进入近代社会的中国历史,始终贯彻着两条主线:一是列强通过一次次侵略战争,强加给清政府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拥有独立主权的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直至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二是中国军民为维护国家主权,顽强抗击侵略并最终将侵略者赶出中国,使中国重新获得独立。同时,中国社会各阶层开始走上了探索救国的道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请写出图中①、②两处列强侵华战争的名称(提示:请按序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4分)① ②

(2)写出下列各阶层重大探索活动的名称(提示:请按序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5分)。

①地主阶级:

②资产阶级改良派:

③资产阶级革命派:

④激进的民主主义者(或知识分子): / 26 ⑤中国共产党:

(3)在历次反抗外国侵略的战争中,中国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是哪次战争?取胜的主要原因有哪些?(5分,注意:战争1分;原因需要列举出2列即可得4分)

46.近代化的探索:中国近代史也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潮流,走向近代化的历史。在民族危难之时,无数的仁人志士积极地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材料一 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示意图

材料二 变法之本,在于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变法通议》

材料三 中国的近代化历程.从洋务自强到变法维新,从辛亥革命到新文化运动,尽管期间遭遇过种种挫折和失败,但中国社会的变革,毕竟在山重水复中景随人转,迭相递进,由学习西方的军事思想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推陈出新。阅读材料,思考并回答:

(1)开启中国近代化历程的事件是洋务运动,请问这个运动的性质是?(2分)(2)根据材料二写出倡导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两个代表人物。(2分)(3)辛亥革命最伟大的历史意义是什么?(4分)

(4)新文化运动的后期,李大钊等人还传播了什么思想?(2分)

(5)根据材料三,在近代化探索历程中,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

47.(2014·广西百色右江区第一学期初二期末卷·27)(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摘自《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材料二 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陈独秀 / 26 材料三 我们的革命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政,故要社会革命。

(1)根据材料一,请写出近代进行器物探索的运动名称叫什么?(2分)它前期提出了什么口号并进行了什么实践活动?(2分)

(2)为拥护材料二中德先生赛先生,陈独秀等人掀起一场什么运动?(2分)这场运动产生了什么重要影响?(2分)

(3)依据材料三概述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目的是什么?(1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2分)

(4)综上所述以上两位改革者身上哪些共同的精神品质值得我们学习?(1分)4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长征》

请回答:

(1)红军“远征”的直接原因是什么?(2分)

(2)“大渡桥横铁索寒”是指红军长征途中的什么事?(2分)(3)使红军在长征途中由被动变为主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4)红军长征之“难”,主要是指什么?(2分)(5)谈谈你对“长征精神”的理解。(2分)

49.(2014·广西百色右江区第一学期初二期末卷·29)(15分)探究题:中国人民在新民主革命时期进了艰苦卓绝的探索,从南湖红船到八一枪声,从井冈号角到长征壮歌,从抗日烽烟到建国大业,从改革春风到小康蓝图,波澜壮阔,壮丽辉煌,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实现复兴的凯歌。使中国发生了翻天巨变,对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结合所学知识,探究所学知识:

【伟大开端】 / 26

【艰难探索】

(1)图一、二反映了哪一重大的历史事件?(1分)我们今天有一个节日就是为纪念这个事件而设置的,你知道是哪个节日吗?(1分)你认为设置这一节日有什么意义?(1分)(2)分别写出图

三、图五的会议名称;(2分)图三会议的内容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什么?(2分)图四召开的会议有何意义?(2分)

(3)结合所学知识,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党已成功探索出的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是什么?(2分)

(4)根据图五召开的会议内容,抗日战争胜利后,为了实现中国光明的前途,以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在1945年8月做了什么努力?(2分)

(5)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综合近代中国共产党的探究历程,说说中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应该怎么做?(2分)

50.(2017·浙江嘉兴十校期中联考卷·12)(10分)有一同学在复习近平代中国政治的民主进程时用年代尺概括如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写出B处和E处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A和B两个事件在追求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中各有什么不同?(4分)/ 26(2)五四运动使中国开始进入哪一革命时期?(1分)从此,哪一阶级担负起了建设民主政权的重任?(1分)

(3)试简单分析中共二大的召开对推动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的作用。(2分)(4)结合年代尺及所学知识,说说这中国政治民主化历程给我们的启示。(2分)5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承派恩来到渝洽商,至为欣慰。惟目前各种重要问题,均待与先生面商,时机迫切,仍盼先生能与恩来惠然偕临,则重要的问题方得迅速解定,国家前途实则赖之!‛

——蒋介石

材料二 ‚鄙人愿与先生会见,共商和平建国大计,恩来同志立即赴渝进谒,弟亦准备随即赴渝。‛

——毛泽东

(1)上述材料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此事件发生于何时?(4分)(2)蒋介石一定要求毛泽东亲自“赴渝面商”的真正目的是什么?(3分)(3)毛泽东赴渝谈判是为了什么?(3分)

(4)毛泽东等“赴渝”与蒋介石等“共商和平建国大计”达成了什么文件?(2分)/ 26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有关南京的历史事件,解题的关键是抓住‚站在南京古城墙的废墟上‛,联系已学知识可知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是南京签订,1912年中华民国在南京成立,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1927年4月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宣告了蒋家王朝在大陆22年的统治覆灭,由此分析可知ABD均发生在南京,不合题意,而中共一大是在上海召开,后来转移到嘉兴南湖的一天游船上,与南京无关,故选C。

2.【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林则徐的相关史实,回顾已学知识可知1839年6月3日至25日,民族英雄林则徐率领地方官吏在虎门海滩将缴获鸦片全部当众销毁。虎门销烟的壮举,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气焰,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是近代中国反侵略斗争的伟大起点。故选B。

3.【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鸦片战争影响的相关史实,回顾已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签订《南京条约》,中国从封建社会步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也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据此分析可知本题应该选A。4.【答案】C 【解析】甲午中日战争爆发于1894年,结果签订了《马关条约》;黄海大战中牺牲的邓世昌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发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不是甲午中日战争。所以A.B.D项的表述均有误。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所以C项说法与史实相符,故选C。

5.【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甲午中日战争的相关史实,材料中‚黄海海战‛是解题的关键,回顾已学知识可知1895年,黄海大东沟海域爆发了世界上第一次铁甲舰与铁甲舰对决的大海战,中国北洋舰队被日本联合舰队重创。撞击日舰吉野号失败后,邓世昌与致远舰共存亡,和爱犬一起自沉殉国。故选B。

6.【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辛丑条约》影响的准确理解与识记,回顾已学知识可知《辛丑条约》中‚清政府保障严禁人们参加反帝活动‛,最能说明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故选D。

7.【答案】B 【解析】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近代科学生产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故选B。8.【答案】D 【解析】戊戌变法遭到了慈禧太后的残酷镇压,最终失败了,没有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A.B.C项关于戊戌变法的说法均正确,故选D。/ 26 9.【答案】B 【解析】‚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是孙中山,他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代表人物。孙中山一生投身民主革命,创办兴中会等革命团体,创建中国同盟会,提出了三民主义,并领导了多次武装起义,最终推翻了封建帝制,并且为捍卫共和制度进行了大量努力。

10.【答案】C 【解析】辛亥革命只是结束了君主专制或者说君主制,但是并没有推翻封建制度和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故选C。

11.【答案】C 【解析】新文化运动中,进步的知识分子高举‚民主‛(德先生)、‚科学‛(赛先生)两面大旗,向尊孔复古的逆流展开了猛烈的进攻,故选C。

12.【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新文化运动兴起于1915年,其标志就是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和北京大学一起都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故选D项。

13.【答案】B 【解析】1919年5月4日,北京的爱国学生打着‚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还我青岛‛等口号,掀起了五四爱国运动,故选B。

14.【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辛亥革命是在武昌;五四运动发起地是北京;八一枪响是在南昌,不符合题目要求,排除。故选择D。

15.【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南昌起义意义的相关史实,联系已学知识可知1927年8月1日,周恩来等人在南昌发动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由此分析可知C符合题意,故选A。

16.【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南昌起义,回顾已学知识可知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为反击国民党当权派屠杀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挽救革命,在江西省城南昌发动的武装起义,8月1日凌晨2时,周恩来等指挥各路起义军向驻守南昌的国民党军队发动进攻,经过4个多小时的激战,占领了全城.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当权派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保存下来的部队成为工农红军的骨干之一。故选C。

17.【答案】C 【解析】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从材料提取关键词的能力,由瑞金,大雪山等信息可知是红军长征,答案选C。

18.【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长征的过程。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从瑞金出发——穿过四道封锁线——召开遵义会议——四度赤水——渡过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爬雪山——过草地——到达陕北吴起镇——1936年10月甘肃会宁会师,/ 26 长征胜利结束。故选A项。

19.【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采取不抵抗方针。但是不屈的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纷纷组织起抗日义勇军,抗击日军。所以九一八事变是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答案选A。

20.【答案】D 【解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对国共两党的再次合作,团结抗日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准备了必要的前提,成为由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故选D。

2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的意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变的关键。它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预示了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所以答案选B。

22.【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七七事变的准确认识,解题的关键是‚卢沟桥,卢沟桥‛,联系已学知识可知1937年7月7日,日本以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到拒绝后进攻宛平城和卢沟桥,中国军队开始反抗。七七事变成为全国抗日战争的开端,据此可知B符合题意,故选B。

23.【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南京大屠杀的相关史实,研究南京大屠杀的历史,就必须借助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的新闻照片进行研究等,而电影照场景、文学作品的描写都含有文学色彩,不能作为历史研究的依据,而日本作为这场屠杀的执行者,其官方言论更不能作为历史研究的依据,故选A。

24.【答案】B 【解析】淮海战役期间,江苏、山东、安徽、河南等地的人民用极大的物力、人力支援了战争。这四省共出动民工543万人,其中随军常备民工22万人,二线民工130万人,后方临时民工391万人;担架20.6万副,大小车辆88万辆,挑子30.5万副,牲畜76.7万头,船只8539艘;筹集粮食9.6亿斤,运送到前线的粮食4.34亿斤。故选B。

25.【答案】B 【解析】张謇是1894年的科举考试的状元,他放弃了高官厚禄,抱着实业救国的志向,回家乡创办了大生纱厂。他报国的志向、坚定的信念、创业的精神不仅为那个时代的中国人树立了标杆,也是今天我们学习的榜样,故选B。

26.【答案】C 【解析】通过表格中的时间信息可判断,此时中国的民族工业取得发展主要原因在于一战的爆发(1914年至1918年),帝国主义列强忙于战争无暇东顾,答案为C。27.【答案】B 【解析】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领导革命军在南昌发动武装起义。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1924年5月,孙中山在广/ 26 州黄埔创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随后的北伐战争作了准备。因此,答案为B。

28.【答案】D 【解析】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放弃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1934年10月,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长征。因此,答案选D。29.【答案】C 【解析】1945年4月,中共七大在延安召开,会上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因此答案为C。

30.【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辛亥革命后,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变化,比如:剪辫、废止缠足、易服等,故选B。

31.【答案】D 【解析】1940年下半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一二九师和晋察军区等共一百零五个团二十余万兵力,对华北地区的日伪军发动了一次进攻战役。这次战役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鼓舞了中国军民抗战的斗志,增强了必胜的信心。其它三个事件的时间分别为:1937年7月、1939年9月和1933年10月,都与题干中的时间不符合,应该排除。32.【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重庆谈判的原因。日本投降后,人民渴望和平,中共从全民族利益出发,努力维护和平,而蒋介石集团坚持独裁统治,阴谋发动内战,为欺骗人民和舆论,赢得内战准备时间,转嫁战争罪责,故邀请毛泽东去重庆谈判。选择D项。

33.【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的识记能力。《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于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年代,田汉作词,聂耳作曲,1949年定为代国歌,1982年定为国歌。冼星海创作的代表作是《黄河大合唱》,徐悲鸿是画家,侯德榜是科学家。故选择D项。

34.【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大别山是国民党军战略上最敏感而又最薄弱的地区。解放军只要能占据大别山区,就可以东慑国民党首都南京,西逼长江中游重镇武汉,南扼长江,从而迫使蒋介石调动其进攻陕北和山东解放区的部队回援,这样就可以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域,从根本上改变战局。所以这里说的‚插上一刀‛指的是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答案选A。

35.【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台儿庄战役。1938年春,日军进攻战略要地徐州。中国军队在李宗仁的指挥下,组织徐州会战。4月初,中国军队展开全线反攻,大败日军,消灭日军一万多人。所以上述报道中的‚此战‛是指台儿庄战役,答案选C。36.【答案】(1)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或黄埔军校(2)四一二政变(3)西安事变(4)八路军、新四军 / 26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识记能力。1924年5月,孙中山在中共和苏联的帮助下,在广州黄埔创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成果之一。

(2)第一次国共合作中共产党没有掌握革命的领导权与军权,蒋介石于1927年4月12日在上海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革命统一战线破裂。

(3)随着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兵谏‛扣押蒋介石。中共从全民族利益出发,在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后,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也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

(4)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由于民族危机的加深,国共两党达成初步的合作,七七事变后,两党多次会晤,在1937年8月达成协议,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南方八省的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37.【答案】(1)图1 192/8(2分);井冈山(2分)。

(2)图2 泸定桥(2分)。

(3)图3 重庆谈判(2分);抗日战争(2分)。

(4)要时刻关心国家命运,为国家作贡献;要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放在第一位;要实事求是,具有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要有坚强的毅力和不怕困难的精神;热爱祖国,以天下为己任;与时俱进,百折不挠等(答出其中一点或言之有理即可得2分)。【解析】第(1)问,主要考查毛泽东与朱德在井冈山会师的相关内容,联系已学知识可知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的工农革命军和湘南农军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率领的部队会师,会师后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4军,这幅画为毛泽东、朱德、陈毅等与会师部队在一起。第(2)问,主要考查红军长征过程的相关史实。联系已学知识可知1934年10月,中央主力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围剿‛,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终年积雪的夹金山。6月中旬,与红四方面军在懋功会师。第(3)问,主要考查抗日战争的相关史实。由图片中的毛泽东与蒋介石在一起的信息可得出图片的场景指的是1945年8月,毛泽东应蒋介石的邀请到重庆与其谈判,这是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在谈判桌上的一次惊心动魄的较量。第(4)问,主要考查学生分析理解的能力,主要从毛泽东一生得到启示,可以从关心国家命运、具有创新与探索精神、热爱祖国、与时俱进等方面去分析归纳即可。38.【答案】(1)民报;民族、民权、民生

(2)张学良、杨虎城、西安事变

(3)扫荡、百团大战 / 26(4)商务印书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主干知识的准确识记,第21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三民主义的准确认识,联系已学知识可知中国同盟会成立后,创办了机关刊物《民报》,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上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第22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西安事变的准确认识,联系已学知识可知1936年12月12日,为了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时任西北剿匪副总司令、东北军领袖张学良和时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七路总指挥、西北军领袖杨虎城跟共产党合谋在西安华清池发动兵变,扣留了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和西北剿匪总司令的蒋介石,时称‚西安事变‛。第23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百团大战的准确认识,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改变侵华政策,以主要兵力进攻抗日根据地,对抗日根据地实行‚囚笼政策‛和疯狂的‚扫荡‛,在1940年下半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一二九师和晋察军区等共一百零五个团二十余万兵力,对华北地区的日伪军发动了一次进攻战役。第24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的文化事业,联系已学知识可知商务印书馆是中国出版业中历史最悠久的出版机构。1897年创办于上海,1954年迁北京。与北京大学同时被誉为‚中国近代文化的双子星‛。

39.【答案】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准确识记,回顾已学知识可知徐悲鸿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其代表作品有《愚公移山图》《八骏图》《负伤之狮》《田横五百士》;鲁迅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其代表作品有《呐喊》《彷徨》《朝花夕拾》《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郭沫若中国现代文学家、诗人、考古学家,他创作了大量话剧剧本,鼓舞民心士气,包括《屈原》、《虎符》等六出历史悲剧作品,其中以《屈原》最受欢迎;丁玲国当代著名的作家、社会活动家,《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是丁玲代表作品之一,曾获斯大林文艺奖金;聂耳开辟了中国新音乐的道路,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音乐先驱。聂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作曲者。40.【答案】(1)五四运动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4分)/ 26(2)黄埔军校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6分)(3)遵义会议 毛泽东;(4分)

(4)国民党军队20万人进攻中原解放区。渡江战役(4分)【解析】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五四运动的准确认识,联系已学知识可知1919年5月4日,巴黎和会中国代表团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到北京,青年学生首先走上街头举行罢课游行示威,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还我青岛‛‚拒绝和约签字的口号,五四运动爆发,后来工人阶级也加入这场斗争,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罢免了三个卖国贼的职务,被迫答应释放被捕的学生。四运动是一场彻底对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开始的标志,也表明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第(2)问,主要考查国共两国的关系,回顾已学知识可知国民党‚一大‛后,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积极支持和帮助下建立了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因校址设在广州东南的黄埔岛上,故称黄埔军校;在中国共产党的努力下,西安事变得到了和平解放,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第(3)问,主要考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重要会议,回顾已学知识可知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准确领导,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会议。在极端危险的时刻,挽救了党和红军。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达到成熟。第(4)问,主要考查解放战争的相关史实,回顾已学知识可知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20万人进攻中原解放区,标志着全面内战的爆发;人民解放军在渡江战役中推翻了统治中国22年之久的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41.【答案】(1)?1919年;北京(2分)

(2)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2分)意义: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彻底的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4分)

(3)爱国主义精神;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精神;勇于探索,追求真理的精神等等(言之有理即可2分)【解析】(1)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发生于北京的以青年学生为主的学生运动,以及包括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阶层广泛参与的一次示威游行、请愿、罢课、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形式的爱国运动。第一次世界大战完结后举行的巴黎和会中,列强肆意践踏中国主权,当时中国的北洋政府未能捍卫国家利益,在列强面前显得软弱,使国人异常不满,从而上街游行表达不满。当时最著名的口号之一是‚外争强权(对抗/ 26 列强侵权),内除国贼(惩除媚日官员)‛。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彻底的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其主力是学生和青年,他们的爱国精神、为真理和正义而战的精神、不畏强暴和黑暗政治精神值得任何时代的青年和学生学习。

42.【答案】(1)卢沟桥的烽火(七七事变或卢沟桥事变,2分)。

(2)战役:台儿庄战役(1分);指挥者:李宗仁(1分)。

(3)战役:百团大战(1分);指挥者:彭德怀(1分)。

(4)决定性力量: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武装(2分,只答中国共产党或中国人民给1分)。启示:言之成理即可给分。如: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努力提高综合国力等。(2分)【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卢沟桥事变。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中国军队奋起抵抗,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揭开了抗日民族解放战争序幕。

(2)本题考查的是台儿庄战役。1938年4月,中国军队在李宗仁的指挥下,消灭日军一万多人,取得了台儿庄战役的胜利。这是抗战以来国民党正面战场取得的重大胜利。

(3)本题考查的是百团大战。1940年8月,八路军在彭德怀等指挥下,先后共出动100多个团约20万人,在华北2000多千米的战线上,向日军发起大规模攻击,破袭敌人交通线,摧毁日伪军据点,史称‚百团大战‛。

(4)本题考查的是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及启示。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力量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武装。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今天中国的发展的启示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努力提高综合国力,等等。43.【答案】(1)标志性事件:鸦片战争; 运动:洋务运动; 口号:自强求富。

(2)1900年的历史事件: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19年的历史事件:五四爱国运动。

落后就要挨打,国家的强大是平安的保障;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中国人民具有爱国主义精神;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甘于奉献、勇于探索等。(答出以上要点之一即可给分;其他答案观点正确,符合题意也可给分)【解析】(1)依据时间‚109年(1840~1949年)‛信息可以看出,109年开始的时间为1840年,开始的标志性事件为鸦片战争;19世纪60—90年代清政府为维护统治,实行了洋务运动,洋务运动的口号是自强和求富。

(2)1900年发生的事件是八国联军侵华;1919年中国人民的觉醒指的是五四运动。/ 26(3)本题属于开放型试题,需要围绕百年沧桑中国发生的变化并由此产生的影响回答即可。例如落后就要挨打,国家的强大是平安的保障;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中国人民具有爱国主义精神;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甘于奉献、勇于探索等。

(答出以上要点之一即可给分;其他答案观点正确,符合题意也可给分)44.【答案】列强侵华的暴行(8分)

(1)鸦片战争

(2)李鸿章

(3)《辛丑条约》

(4)使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鸦片战争的识记能力。依据图片及所给时间国家,可以看出该条约是在鸦片战争后签订了,鸦片战争从1840年到1842年。

(2)结合所学可知,签订《马关条约》的中方代表是李鸿章。

(3)本题考查学生对各个条约内容不同特点的比较。《南京条约》是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开始了列强在华的资本输出,《辛丑条约》是中国赔款数额最大的条约,也标志着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马关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大大加深了,《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45.【答案】(1)①甲午中日战争;②八国联军侵华战争。(4分)

(2)地主阶级巩固派:洋务运动;资产阶级改良派:戊戌变法(或维新变法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派:辛亥革命(或建立中华民国);激进民主主义者:新文化运动。中国共产党:“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以上有两项答案只需任选一事件即可,4分)

(3)抗日战争。原因:国共两党合作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中国人民的英勇反抗、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支持。(战争的原因必须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解析】第(1)题中两次事件结合图片中的时间即可判断出:184——1895年是日本对中国发动的甲午中日战争,黄海海战是其中著名的战役,此战役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1900年为了镇压义和团反帝运动,侵略中国,西方列强组成了八国联军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第(2)题考查了中国近代化的探索,近代史上中国的各个阶级都进行了民族独立、富强的探索。地主阶级/ 26 发起了洋务运动;资产阶级改良派发动了维新变法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派进行了辛亥革命;激进的民主主义者掀起了新文化运动;中国共产党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最终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第(3)题提到的‚中国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战争‛是1945年结束的抗日战争,这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洗雪了中华民族的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有很多,需要从人心所向、领导者、抗日战争统一战线的建立、正面战场的作用、国际的帮助等方面来说明。46.【答案】近代化的探索:

(1)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2分)(2)康有为、梁启超(2分)

(3)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4分)(4)马克思主义思想(2分)

(5)由学习西方的军事思想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4分)【解析】(1)结合所学,洋务运动发生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战争的失败是统治者认识到与外国的差距,发起是地主阶级的代表,如奕、曾国藩、李鸿章等,他们试图用近代西方科学技术挽救封建统治危机,故其性质就是一场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2)依据材料二的《变法通义》可以看出,提倡资产阶级新思想的两个代表人物为康有为和梁启超。

(3)辛亥革命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这是辛亥革命最大的功绩,是民主共和的观念更加深入人心,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4)1915年新文化运动开始,在运动初始,就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宣传的是当时较进步的资产阶级民主思想,1917年,爆发了‚十月革命‛,马克思主义传到中国,所以在新文化运动后期,李大钊等人高举马克思主义的大旗,在中国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

(5)观察材料中的图表,可以看出中国在学习西方时,从洋务运动学器物,到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学制度,再到新文化运动思想,是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过程,故答案为:有由学习西方的军事思想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47.【答案】(1)洋务运动(2分);以“自强”为口号(1分),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1分)(答出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其中的一项亦可);

(2)新文化运动(2分);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 26 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2分)。

(3)为中华谋幸福(1分),三民主义或民主、民权、民生(2分);

(4)学习他们时刻关心国家命运,坚强的毅力和不怕困难的精神;热爱祖国,以天下为己任,与时俱进,百折不挠等优秀品质。(言之有理即可,1分)我们

【解析】(1)材料一中 ‚自强‛告诉我们口号是‚自强‛,措施是创办军事工业。

(2)本题主要考查新文化运动及其影响。为拥护材料三中的‚德先生‛‚赛先生‛,陈独秀等人掀起了新文化运动,向尊孔复古的逆流展开猛烈进攻,这场运动产生的重要影响是冲击了封建主义,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3)根据材料三‚我们的革命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孙中山发动辛亥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民族 民权 民生‛三民主义。

(4)根据所学我们可以概况他们热爱祖国、与时俱进、不怕困难、百折不挠等优秀品质。言之有理即可。

48.【答案】(1)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2)强渡大渡河。

(3)遵义会议的召开。

(4)指国民党重兵围堵;恶劣的自然条件。

(5)对革命的坚定信念;战胜所有敌人的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战胜一切困难的决心和勇气(或革命的乐观主义);团结友好,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

【解析】第(1)问,主要考查红军长征的直接原因,联系已学知识可知在王明‚左‛倾冒险主义思想的影响下,李德等人先推行‚军事冒险主义‛策略,后在敌人的猖狂进攻面前采取‚拼命主义‛,最后发展成‚逃跑主义‛,导致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被迫退出中央革命根据地,突围转移,开始长征。第(2)问,主要考查红军长征的过程,材料中‚大渡桥横铁索寒‛指的是红军长征过程中强渡大渡河的历史事件,回顾已学知识可知1935年5月上旬,迈进。靠近。密集火力,奋勇渡过大渡河,击溃为左纵队,夹河北上,向敌军把守的沪定桥前进。29日下午夺桥炮火,沿仅剩的13根铁索爬过去,冲过大渡河,夺取沪定桥。后续部迅即渡河攻占沪定城,歼敌一个团,大军胜利通过大渡河。第(3)问,主要考查学生对红军长征过程的转折准确理解,解题时抓住‚由被动变为主动‛等关键信息,联系已学知识可知在遵义会议后,中国共产党决定变被动为主动,遵义会议的召开是中国共产党历史的生死攸关/ 26 的转折点。第(4)问,主要考查学生对红军长征艰难原因的准确认识,联系已学知识可知在红军长征的过程中,既要面对国民党重兵围堵,又有恶劣的自然条件,使红军长征之‚难‛。第(5)问,主要考查学生对红军长征精神的准确认识,联系已学知识可以归纳为对革命的坚定信念;战胜所有敌人的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战胜一切困难的决心和勇气(或革命的乐观主义);团结友好,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只要言之有理即可。49.【答案】(1)五四爱国运动(1分);五四青年节(1分),通过设这个节日有助于我们培养学生弘扬五四青年学生忧国忧民,不屈不挠、乐于奉献、敢于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等。(言之有理即可,1分)

(2)图三:中共“一大”(1分),图五:中共“七大”(1分);领导工人运动(2分);

图四:挽救了革命,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是党在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2分)。

(3)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2分);(4)重庆谈判(2分)。

(5)①自觉承担历史使命,树立远大理想,并为实现理想脚踏实地、全力以赴。

②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认真学习,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把自己培养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人才,实现民族自强,富强。(言之有理即可,2分)【解析】(1)由图二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可知图一、二为五四运动。节日为五四青年节。设此节日有利于我们培养学生弘扬五四青年学生忧国忧民,不屈不挠、乐于奉献、敢于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等。言之有理即可。

(2)根据所学知识,图三嘉兴游船为中共一大、图五延安为中共七大。中共一大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图四的意义是挽救了革命,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是党在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结合题干时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党已成功探索出的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4)结合题干时间1945年8月,努力是重庆谈判。

(5)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言之有理即可。树立远大理想,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认真学习,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断努力等。

50.【答案】(1)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A:由资产阶级维新派领导,政治上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B:由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主张建立民主共和国,结束君主专制政体。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无产阶级(或:工人阶级)

(3)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4)要从中国国情出发;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坚持党的正确领导);发动人民群众(发/ 26 挥人民群众的重要作用)等。

【解析】(1)依据年代尺时间可以判断,所对应的历史事件分别是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戊戌变法是由资产阶级维新派领导,在政治上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辛亥革命是由资产阶级革派领导,结束君主专制政体,主张建立民主共和国,二者领导阶级不同。

(2)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在这次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3)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重申了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建设共产主义,同时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指明了中国革命方向。

(4)近代以来,在追求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历程中,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要坚持党的正确领导,发挥人民群众的重要作用等。51.【答案】(1)重庆谈判:1945年8月。(4分)

(2)为了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也为了欺骗人民,将战争的罪名嫁祸给中国共产党。(3分)

(3)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3分)(4)国共双方签订了《双十协定》。(2分)【解析】(1)根据材料所述是毛泽东与蒋介石之间的通信信息,其中还提到了‚渝‛,这是重庆的简称,据此可以看出双方是想会面协商问题,由此可以得出是反映的抗日战争之后,国共两党之间进行的重庆谈判,时间应该是1945年8月。

表面上看,蒋介石一定要求毛泽东亲自‚赴渝面商‛,实际上是希望借此拖延时间,也是为了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也为了欺骗人民,将战争的罪名嫁祸给中国共产党。因为只要共产党方面的毛泽东不去谈判,就会限于被动,战争的罪责就被共产党承担。

毛泽东赴渝谈判是为了人民的利益,尽可能争取和平,因为抗日战争一直与日本战斗了十四年,再进行战争会使灾难进一步加深,同时由于蒋介石本身是假和平、真内战,赴渝谈判也可借机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

上一篇:从微笑开始(银行)下一篇:参观高铁列车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