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解读的三个维度

2022-10-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文本解读的三个维度

三个梯度解读小学语文文本

摘要:文质兼美是小学语文教材编选的重要原则。语文课文内容以名家名篇为主,既重视语言的规范性,又重视文本的思想性。面对美文美篇,教师如何处理和把握文本的编著意图和特定的意义寄寓;如何挖掘文本的时代内涵,充分实现其现实意义;如何实践语文自身意义的语言训练,实现语文课程功能,这是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所在。纵观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老师们忽视自身对文本的深入解读,对文本的理解仅限于教参上的提示,语文课堂忽略了“教师——学生——文本”三者间的内在对话,语文教学失去了语文味儿。鉴于此,本文试从“静心阅读,触摸文本的温度”、“虚心涵咏,开掘文本的厚度”、“潜心思考,提升文本的力度”这三个梯度展开阐述,从而为老师们能主动、合理地解读文本,建构文本,实现文本的语文价值,提供参考。

关键词:文本解读 温度 厚度 力度

文本是教师进行语文课堂教学的一种凭借,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养的一个载体。面对文质兼美的课文,要想真正实现文本所承载的语文价值,离不开语文教师对文本的潜心解读。文本解读是教师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凭借个人的语文素养、鉴赏水准、知识能力、人文精神、逻辑思辩来解释文本的精神活动。教师只有通过自身对文本进行深入的、内化的解读,才能引导学生感悟文本语言的魅力,发现语文文字之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但是,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很多老师似乎桎梏于大量的教辅材料、单元考卷等各类作业的批改中,失去了潜心阅读文本的时间;有的老师以为小学语文课文浅显易懂,或是觉得课文已经教了几轮,对教材比较熟悉,因而省去了文本解读的时间。匆匆浏览课文,随手翻翻参考资料,拿着现成的教案、课件进课堂上课,几乎成了大部分老师课前准备的三步曲。失去了课前老师对文本的潜心解读,再好的文章也只是文字的堆砌,最终导致学生对文本的掌握仅限于几个生字新词的抄写、积累,或是几个多音字、形近字的辨析。如何让编者精心编选的美文真正焕发其文学魅力,如何让美文担当起发展语言、丰富语言的文化功能,如何让语文课堂重新找回语文味,笔者认为,教师课前对文本的解读是至关重要的,它应当成为语文教师日常教学活动中最需关注的环节。教师对文本的解读不能是肤浅的,更不能是错误的。要实现合理的、充分的、有效的文本解读,教师应该把握好文本解读的三个梯度。

一、静心阅读,触摸文本的温度

文本解读是教师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教师要备好课、上好课,首先要静下心来阅读文本,从不同的角度感受文本的温度。

站在读者角度读文本

只有教师对文本的真情解读,才能换回学生对文本的情感认同。阅读文本之前,教师首先要暂时忘却教师的身份和教学任务,放松心情,试着作为一个单纯的读者,静下心来欣赏作品。借助自己的文学素养,品味文本言语的精妙,欣赏文本技法的独到,感受文本内容的深邃,触摸文本情感的经脉,获得最自然的阅读体验和最真实的审美直觉。

站在学生角度读文本

成人的阅读和孩子的阅读是不一样的。学生的年龄经历和既有经验,决定了他们的认识、判断的局限性。文本中描述的很多事情、很多感情,他们没有体验,无法感同身受。教师应该转换角色,站在学生的角度再读文本,预设他们在理解文本的过程能看到和不能看到的;揣摩他们所能知道的和想知道的;感悟他们所能感悟到的和无法感悟的。遵循学生的阅读规律,体悟学生的阅读方式和阅读困难,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更准确地确定教学目标,在处理文本时方能运用自如,出乎其外,从容应对课堂教学中的各种生成。

回归教师角色再读文本

最终,教师依旧要回归教师角色,利用已有参考资料和自己的文化积累对文本进行再度解读,如庖丁解牛一般,将文本解读到位,找出文章的切入点,抓住文章的空白点,寻找文章的精彩点,确定最应传递给学生的文本信息。教师要从文本出发,根据学生理解能力、接受能力的不同,确定好教学设计的构思,精心设计好语言训练点,把自己对文本的体验和感受传递给学生。只有教师全身心投入到文本中去,才是对语文教育的一种最好体认。

二、虚心涵咏,开掘文本的厚度

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名师演绎精彩课堂时,他们旁征博引,纵横捭阖,课堂教学信息量之大,学生接触的学习资源之广,令我们折服。名师的教学有着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拓宽了文本链接。这给我们带来深刻思考,要想成就语文课堂的精彩,教师还要开掘文本解读的厚度。

同一作者,不同文本的延伸阅读

有些名家名著内容深邃、语句精湛,有一定深度,如果教师单就对所教的教材进行单一的解读,是无法恰如其分地剖析文本作者的写作意图的。三年级教材中选入的一首泰戈尔的散文诗《金香木花》,整首诗,想象奇特、语境优美、耐人寻味。但是,如果教师对诗人泰戈尔的其他作品没有些许了解与积累,就不能感受其诗歌的特质,无法得知诗中“《罗摩衍那》,金香木花、早晨沐浴”的意寓,更不能读懂一个孩子纯真的童心。因此,教师在教学前应该尝试阅读一些泰戈尔的其他诗选,如《新月集》、《飞鸟集》中一些清新亮丽的小诗,了解诗中所含有的深刻宗教和哲學见解,触摸到文学大师精神世界最本真的温暖。教师只有对同一作者的不同文本进行延伸的阅读,才能积蓄文学素养的底气,正确把握文本解读的敏锐度。

同一主题,不同角度的延伸阅读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教师对文本解读应该是立体的,多维的,而非单薄的,纯粹的。“离别”是文学创作中一个常见的命题,古今中外有许多描写离别的文章诗词。五年级第二学期教材中编入郑振铎的《别了,我爱的中国》,教师在开课之前,可以搜集一些有关离别的“诗歌”、“散文”,去感受“朋友间的离别”、“亲人间的离别”、“同学间的离别”等,教师把握了“离别”的凄清、伤感、无奈的情感基调,这对教师上好课文是大有帮助的。

同一单元,不同内容的延伸阅读

小学语文课本在编写中,往往以主题所具有的多元的、立体的深层意义为经纬组织编排课文的序列,将同一主题的文章编入同一单元当中。教师要做到有效地建构文本,不仅要对所教的文本进行解读,还要对同一单元内的同类主题的不同文本题材进行比较和赏析。一年级第二学期第一单元的主题就是“春”。单元精选了有关描写春天的景、春天的雨、春天的事的文章。文本的题材也各不相同,有儿童诗、记叙文、童话故事以及古诗,教师只有对同一单元相同内容的课文进行完整的细读,把握同一单元内不同文本在单元主题中所处的地位与作用,才有利于教师准确触摸单元主题内涵建构的符合语文自身意义的语文训练的脉络,更好地实现了语文课程的功能。

三、潜心思考,提升文本的力度

教师自身对文本的解读质量,从根本上决定着教师能否准确把握文本宗旨,能否领悟作者情感与意图,能否正确设定教学策略,能否高效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只有对文本进行深入思考,潜心领会文本,在自己的脑海中建构文本,在处理文本时方能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提升文本的力度。

感受文本主题生成,阐发文本核心价值

教师在文本解读时要考虑是否给了学生文本中最有价值的内容,是否把握住了文本的核心指向,而且是最符合学生学习实际的指向。在这里,关键是需要教师要尽可能地走近文本,回归文本,拥抱文本,才能感知文本所赋予的话语层面、文学形象层面和文学意蕴层面的核心价值,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形成高尚的审美情趣。

再如《别了,我爱的中国》,文本第二部分通过灰色、白色与黄色、青、蓝色、金色等色调的对比,以及课文结尾处的“三个它们”,强烈而清晰表达了作者的爱憎之情。教师要通过深度的文本解读,挖掘语言文字背后的情感核心,并通过各种形式和各种途径,把这种情感渗透到学生的心里,使之逐步内化,从而提升语感素质,从有限达到无限,从肤浅走向深沉。

展开文本主题对话,促进文本语言内化

解读文本语言,挖掘语言的闪光点,才能让学生有深厚的语言习得。教师要让学生体味文本语言的深层义、外义、双关义、象征义等隐性语义,让学生在语言汲取中提高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以及对人物情感的深层感悟能力,感受汉语的独特魅力。《寻找幸运花瓣》是五年级教材中一篇语言清新流畅、蕴含深刻哲理的散文。作者用他那颗细腻而善感的心,从小处取材,讲述了“我”寻找幸运花瓣的经过,并由此抒发了对生活的思考,贴近儿童生活。通过教师课前对文本的主题解读,以“我”在寻找五瓣儿丁香花的过程中的心理、行为的变化作为语言训练点。让学生浸润在言语的情感意识形态的同时化文本之言语为己所有,引导学生运用“兴致勃勃——悻悻——兴奋不已——失望——惊喜”等文本语言与作者的心灵对话,从文本的言语中去倾听作者心灵的波动并得到思想的启迪:幸运不像四个花瓣的丁香那样可以信手拈来,它如五瓣儿的丁香,需要付出努力地去寻找和发现。

拓宽文本主题思考,凸现文本生命内涵

阅读教学应强调心灵与心灵之间的碰撞,以心解心,以意会意,实事求是地挖掘作品中的艺术韵味和人文主义内核,让文本引领学生思考真、善、美的生命真谛。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回归文本,走进文本深处,抓住文中所能引发学生的感悟点,引领学生,品味文本语言隽永的文学魅力和真正的现实意义,感受文本的生命内涵。

如五年级第一学期课文《坐在最后一排》,解读文本时,教师的思维要穿梭于文本中心事件与从属事件的意蕴;穿透一位自卑女生心理世界的纵横交错;穿越文本背后对教育现状的警示力量。这对教师设计有效语文课堂提问与语文训练具有建构意义,同时让学生懂得成功的垂青来自自身的不懈努力;更让教师学会用师者的本色践行职业操守。这样的解读,把文本、文化、人文三者融合在一起,拔節了文本的主题,提升了文本的文化内涵。

文本解读,与其说是教师的一种能力与智慧,不如说是教师的一份责任与使命。教师只有回归文本,从人的生命本义出发,科学地解读、引读文本,尊重文本的阅读价值,带领学生真正地走进语文去学语文、用语文,才能让语文课堂洋溢生命的精彩,让人文之光照亮学生成长的心田。

参考文献:

1.蒋成禹,《语文课解读》,浙江大学出版社

2.王尚文,《语文教学对话论》,浙江教育出版社

3.浙江教研网

作者:张丽娟

第2篇:语文评课的三个维度

——萍乡语文评课活动中的发言

按:3月6-8日,在萍乡实验学校进行了3天的语文交流活动。期间听课4节,上课2节,一场题为《我的作文教学主张》和一场《把语文还给学生》的讲座。3天内感受友情温暖的同时,感受更多的是精神收获。整理一下当时评课的发言要点,仅留痕迹。

尊敬的文校长、赵校长和庞校长,尊敬的各位同仁,特别是尊敬的放弃过节和周末来交流的各位女同仁,大家好。

结合我对语文的和对语文课的理解,对今天听到的4节语文课谈谈我自己的看法,仅代表我的观点,希望能给朋友们有些益处。

首先,我觉得语文评课需要把握三个基本的维度:教学内容、学生发展和教学过程或者叫教学艺术。

这三个维度顺序不能颠倒,也就是说对于语文教学来说,教学内容是第一位的,它是体现学科特征和教育指向的重要的点。如果这个环节出了问题,就可能失却了语文,当然也就失去了教育的可能。第二个维度是教学的落脚点,也就是说,如果我们的语文课堂不能让学生的语文能力或者思维品质得到提升,这样的教学是没有意义的。最后才是教学艺术,教学艺术或者教学手段、教学程式,是教学内容由此指向学生发展的。它是最不重要的一点,却是目前很多语文研究者最关注的一个点,所以语文教学就一直在误区里折腾着。

现在我来谈谈,语文教学的内容确定。

都知道从语文教学内容角度来评课,我们怎么去界定是否语文教学内容出了问题。我认为需要从三个方面来衡量。

1.上课过程在文本里停留的时间。 2.教学内容中有没有语文知识的落实。 3.教学内容中没有对语文学科情感的提升。

如果一节语文课在文本中停留的时间过短,那是不正常的。 例如今天的语文课,就出现了在文本中停留时间过短的情况。40分钟的课堂,在文本中的时间不到20分钟。那么这短短的不到20分钟怎么可以让学生沉浸在语文中,涵咏出文字的美丽。甚至连文章写了什么都还没懂。几分钟都没有就过去,就开始了拓展延伸,就开始了课堂表演等花样。需要注意的是,所有的课堂延伸都是有机的生成性东西,它不是强加的延伸。它是自然的生成性,这个生成是由课堂延伸出来的课堂的宽度和深度。课堂的表演不是课堂应该设置的环节,它是课堂里需要通过直观的形式让学生感受文本内容的时候才可以出现的。需要是第一要素,而不是表演是第一要素。表演是服务理解的,而不是表演是体现课堂手段丰富的。 第二个关注点就是语文知识的落实。语文老师经常犯的毛病是阐释性和概念化。例如总是在课堂上讲课文里讲了什么内容,中心思想是什么。这个任务结束了,就算是课堂结束了。一天一个小学的语文老师问我:“梅老师,你说我们小学生要不要背一些国学的东西?高中的很多老师都说,从小积累一些国学的东西,到了高中就会有用的。”我反问他:“你和我小时候都背《咏鹅》和《春晓》之类的唐诗,您现在除了会背,您能感受到它们的美吗?我们上学时就学习背诵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你在实践中感受到其中的快乐了吗?”他回答我说没有。既然没有,你背与不背的区别是什么呢?就是你会不会背这个事实而已。如果一个老师只是告诉了学生这篇课文讲了什么,而不能从中真正培养到学生的话,你这篇课文教和不教有什么区别吗?没有!是的,何况课文讲了什么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是可以读懂的。

所谓概念化,就是即使也涉及一些所谓的语文知识,涉及一些写作艺术的东西,但是这种东西并不能从这节或者这节语文课的学习中落实下来,只是给了学生一个概念而已。例如象征手法。学生学习完了只是记住了这个概念,具体它是个什么,不理解,更不要说如何去运用它了。

第三个点就是对语文学科感情的提升。

不可否认的事实是,目前语文可以排到学生最不喜欢的科目中的前几名。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老师不能让学生因为自己的课而让学生爱上语文。一直有人提倡语文要承担这样那样的责任,什么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啊,虚假的噱头一堆一堆的。这些东西真的可以在课堂上灌输进来吗?生长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一代代人了,不也是出了不少社会败类吗?问题是价值观人生观之类的东西本来就是一种缓慢的更偏向于自我滋养的。丢失了让学生喜欢语文本体,而去承担太多虚无的东西,这就是语文的悲剧了。

所以,我一直这么认为,对于语文学科来说,最大的人文就是让学生爱上语文,爱上中国的文字。让孩子懂得文字的魅力,懂得中国语言的魅力。一个爱上语文的孩子,就会爱上阅读。爱上了阅读,灵魂的滋养和价值观人生观的树立那是自然的事情。至于树立什么样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就看孩子们读了什么书?或许是基于此吧,斯大林才说“作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不是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接下来,我想谈谈学生发展这个维度。所谓的学生发展,就是要关注以下三个点:

1.学生从你的课堂上掌握了多少语文的基础知识; 2.学生增强了多少语文的审美能力; 3.学生思维品质得到了多大程度的提升。

针对阐释性的语文课堂(大多数的课堂),语文的基础知识之类的东西往往都是忽视的。当然,也有一部分老师,只会死抓基础知识。这是语文教学最基本的东西,忽视了它也就等于放弃了构建语文大厦的根基。诚然,这块可以放给学生自主去解决。 第2点就是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这是学生感受语文魅力的核心部分,不是去理解文字写了什么而是着重于语文的各种表现手法的运用以及带来的表达效果,着重于文章的篇章逻辑组合成的建筑之美等等。所以,语文界一直有教课文和教方法的争论。我认为,这一篇课文学与不学,对孩子的发展没有多大的影响,而这一种方法掌握和没有掌握对孩子的影响就是大了。遗憾的是,前者一直被坚持,而后者能坚持的少。或许是因为很多语文老师自身都无法发现语文美在何处吧。

第3点就是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这个问题一直被很多老师质疑,思维能力怎么能够得到提升呢?今天我以徐老师这节《日》为例,谈谈我的看法。

这是巴金先生写于上世纪40年代的一首散文诗。这么短的一篇文章,很多老师会如徐老师一样抓住读和象征手法讲课。如果这么做就要做足读法指导。我们从课堂上来看,徐艳玲老师其实是做足了的,她的读法指导非常丰富,为了让学生落实这个知识点徐老师对象征手法也采取了理解、实践等手段。但是我们能明显感觉到,40分钟的时间,还是有10几分钟时间用不完,所以就会出现后来课堂的旁逸斜出。如果我来设计这篇课文,我会这么设计:

请同学们将课文读成三个层次,并说说你这么读的理由。 这个问题,其实就是让学生从表达方式的角度,按照记叙、议论、抒情三个角度来看文章的。 第二个讨论话题我会设计成:请同学们把文章读成四个层次,并说说你的理由。

这话题其实是按照文章的起承转合来理解的。

接下来,我会让学生讨论,文章的几个段落,你认为哪个段落最重要,说说你的理由。

这个问题的设计,其实是承接第二个话题的,让学生理解这篇文章的结合有机严密。

三个话题连在一起,同学们就懂得了如何去写作一篇类似的文章。具体而言就是:

第一步:讲一个故事开启

第二步:再讲一个或几个类似主题的故事,由话题展开。 第三步:解释几个故事的共性,发表议论,谈自己的中心观点。 第四步:抒发自己的感情。

这样下来,一个文本的学习,既可以让孩子们学会写作的方法,也懂得了文本的美妙,更重要的是,孩子们在这个过程中思维的品质得到了很好的提升。

最后,我来谈谈第三个维度,也就是教学流程或者教学艺术的维度。 这个维度是初级评课者往往关注的,因为他们不能从更高的高度来审视语文本身和语文教学本身,只能在这里着手。当然,还有更弱智的评课者,抓住细枝末节不放。

教学过程,或者叫教学艺术也需要从三个层面来关注。 1.活动的合宜性; 2.活动的整体性; 3.活动的逻辑性。

不少教师在上课的时候,会设置不同环节的活动。但这些活动是不是合宜,却值得衡量。所谓合宜包括两重含义,一是放在这里是否适宜,二是活动本身是否有效。

从最简单的举例。让学生介绍文章的作者。例如我们学习的杜牧的《赤壁》。老师课一开始就让学生介绍杜牧的作品,杜牧的时代,杜牧和李商隐等等相关知识。当然,这不是不可以,只是放在这个位置是不是合适却是值得商讨的。如果我们学习到“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之句,就可以介绍他的相关资料了,因为这是理解这首诗歌的关节点。

另外一个就是我们前面提过的,活动是否有效。如果未来增加课堂形式的多样性,或者仅仅是为了让课堂热闹,而不利于学习过程本身,那这种活动就是无效的。例如《木兰诗》这节课,老师让学生表演“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惶”。两个孩子表演也非常精彩,但是这种表演本身是不是有利于我们理解文本或者是人物的思想感情呢?或者说如果不表演会不会影响到孩子们对文本的理解呢?这样一看,这样的表演是不需要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无效的。

我所说的活动的整体性是就细部活动而言的。如果一个课堂的活动太多,那么这样的课堂是不正常的。正常的语文课堂,它的活动是两到三个为宜,最多不要超过四个。我们经常看到很多老师上课,一节课他可以提出十几个甚至是几十个问题。你想想,这样的问题能够深入下去吗?能够拓展开来吗?一个接连一个赶马似的,哪里有什么休息消化的时间啊!

最后一点就是活动的逻辑性。这个很容易理解,活动如果没有逻辑衔接,自然就是散落的珠子。散落的,即使再美丽,也是散落的,它们成不了精美的项链。

具体的每个课堂每个细节每个问题,我们可以私下交流。我这里仅仅是呈现自己对语文课堂的一点看法,希望朋友们对照一下自己的课堂,看看能否对您有点启发。

如果有,是我的幸福,没有的话我来改正。

谢谢各位同仁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听我的唠叨!

第3篇:初中现代诗歌教学的三个维度

摘 要: 国民的诗性似乎在渐渐地弱化,现代诗歌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能提高初中生的诗歌素养,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结合《星星变奏曲》的教学课例,论述了初中现代诗歌教学的三个纬度,其一是声音的诠释;其二是思维的跳跃;其三是情感的升华。如果能从这三个纬度出发,初中的现代诗歌教学必定能让学生沐浴在诗性的阳光中。

关键词:初中 现代诗歌 三个纬度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5-0112-02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诗歌的王国,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随着现代文明的崛起,功利主义盛行,国民诗性似乎渐渐地弱化,诗歌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颗最璀璨的明珠,诗歌教学不能弱化,只能强化。在古代经典的诵读中,我们传承了文明,强化了民族的认知审美方式,但语文教学更重要的是当代性,即与当代生活的共时性、互动性的关系,初中语文当中的现代诗歌教学就显得尤其重要了。

我在中学任教语文多年,对现代诗歌的教学在实践的基础上如何升华学生的诗性进行了积极的思考,以江河的《星星变奏曲》教学为例,主要从以下三个维度去实现。

维度之一:声音的诠释

最见效果的诗歌教学就是诵读,一首现代诗歌的教学一定要让学生能读、会读、读的有诗味,在读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诗歌的感知能力,主要有以下三个阶段。

仿诵。指学生能仿照教师的示范朗诵或音频材料的示范朗诵进行诵读。我在教江河的《星星变奏曲》时,学生先听一遍老师的示范性朗诵,然后让每一个学生试着去读一读。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初步明白诗歌的节奏停顿和情感基调,在这个仿诵过程中,学生初步了解诗歌的基调和节奏,能调动自己的情绪,进入读诗的世界。

朗诵。指在学生理解了诗歌的感情基调和节奏停顿后,能有感情的把诗歌诵读出来。这种朗诵的方式有很多,集体朗诵、个人朗诵、小组朗诵、个别轮诵。我在教《星星变奏曲》这一课时,我首先叫学生自由的朗诵,初步感受诗的节奏和韵律,“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谁/还需要星星,谁/还会 在夜里凝望 寻找/遥远的安慰 谁/不愿意 每天 都是一首诗 每个字都是一颗星 像蜜蜂在心头颤动”,学生在第一便朗诵时,可能注意到了停顿和轻重音,但无法把感情运酿的到位,只有在反复读的过程中,才能逐渐提升。

配乐朗诵。指在学生能完全理会诗歌的意味和情感后,能读出了诗歌的意味时,再配上音乐,利用音乐的节律和感染力,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诗歌的韵律美。不同类型的诗歌可以配上不同的音乐,当学生完全理解诗歌的内涵,我给学生在朗诵时配上了班得瑞的《晨光》,在这优美的旋律中,学生读的分外有感情,他们也不时的为自己的朗诵感到惊讶。

诗歌是情感的产物,如果通过声音这一纬度,一定能把诗歌的音律美进一步的展示出来,同时也能熏陶学生对诗歌的感受能力。

纬度之二:思维的跳跃

现代诗歌有很多的流派,尤其是朦胧诗,他具有象征化,意象化、立体化,学生在刚开始接触这些诗歌时,根本无法理解诗歌所蕴涵的情感和意象,只有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反复体会下,才能理解诗歌的真正含义,这个过程需要思维的跳跃,主要可以通过以下这三个方面来达成。

鉴赏。顾名思义,就是对诗歌的意象、语言、形象、意境等进行鉴别欣赏。《星星变奏曲》中星星、蜜蜂、萤火虫、湖等,通过引导学生明白是美好事物的象征,星星是光明的象征。夜、冰雪、僵硬的土地、冻僵的夜晚,是冰冷的黑暗现实的写照。通过两相比较,能感受到诗人对光明和美好的不断追求和向往,对黑暗现实的厌恶。学生明白诗歌前后进行了对比,在内容和形式上有一种联系,这种联系犹如小提琴中的变奏曲一样。诗歌中的这两句诗写的尤为精妙:“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学生通过赏析,发现这两句诗作者是分别从听觉和视觉的这两个角度来写的,而且仔细思考发现:白丁香的朦朦胧胧其实是一种通感的手法,把白丁香的香味若有若无的特点形象生动的写了出来。诗歌中这几句诗写的特别有意境:“谁不愿意,有一个柔软的晚上 柔软得像一片湖 萤火虫和星星在睡莲丛中游动 谁不喜欢春天,鸟落满枝头 像星星落满天空 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 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我启发学生通过想象和联想,作者给我们描绘了一个安宁、平静、柔和、温馨梦一般的美好世界。

体悟。指在学生鉴赏的基础上,学生能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对诗歌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在情感上与作者形成共鸣。《星星变奏曲》对那个安宁、平静、温馨的世界的描绘,学生说有自己真实的生活体验,“他曾经也在春天,躺在鸟落满枝头的树下,闻着野草和泥土的芳香,那时,还做了个梦,梦见了他妈妈从遥远的地方赶了回来……”学生也有说经历过僵硬的夜晚,也说“家里现在也正经历着苦难,爸爸出了车祸,妈妈含辛茹苦……”他们也渴望美好的明天,希望有飘动的旗子,喜欢火。我顺势引出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学生就能进一步的明白江河他们这一代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人想在这诗歌中所要表达的感情。

表达。指学生在鉴赏和体悟的基础上,把内心的感受通过口头或书面的形式表现出来。如在学生鉴赏完《星星变奏曲》中“如果……如果……”和“谁不愿意……谁不愿意……”的句式特点后,开始仿写,有的学生写到:“如果世界上每个季节都充满温暖 谁还需要太阳 谁还在某个阳光明媚的清晨 孤独的仰望天空 寻找多一些的温热 谁不愿意 每天 都是一首歌 每段旋律都是一缕阳光 象炉火在心头燃烧 谁不愿意 有一个火热的夏天 荡气回肠”还有学生写到:“如果初三的中考已经结束 谁还愿意每天天没亮就起床 谁还愿意每天在试卷和习题中度过 谁不愿意每天 都是阳光,都是诗 谁不愿意每天都轻松自在”

通过思维的跳跃,学生把握住了诗歌的内涵和意象,由此及彼,从诗歌中感受到诗歌特有的象征意味、浓烈的情感特征以及和生活的紧密联系!

纬度之三:情感的升华

现代诗歌相对于小说和散文类的文章可能更加的深奥和隐晦,对于学生来说可能更加喜欢轻松愉悦的小说和散文。现代诗歌的教学就是要突破这一难点,让学生爱上现代诗歌,让他们的生活能诗情画意。

漠然。指对诗歌的态度的冷淡,不喜欢,没有兴趣,不愿意读诗,写诗。在上这首诗歌前我问学生,“你们知道江河吗,你们知道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吗,你们喜不喜欢现代诗歌?”学生一脸的茫然,“诗歌虽然短但太难理解了,现代诗歌中考也不考的,我也不想成为诗人,读诗歌也没什么意思”。

陶醉。指能享受诗歌所带来的韵律上的美感和情感上的共鸣,能够喜欢读这首诗,能享受自己读诗所带来的快乐。我在引导学生理解好《星星变奏曲》中的象征含义,作者的情感之后,给学生配乐朗诵,学生乐此不疲,有的学生单个朗诵,有的学生同桌间对诵,有的三五个小组朗诵,即使下课铃响了,他们都意犹未尽,因为他们陶醉于诗歌所带来的快乐之中。

热爱。指学生十分喜爱现代诗歌,诗歌已经能成为他学习和生活中的一个爱好,不仅能读诗人的诗,也能自己开始创作诗歌。我在上完《星星变奏曲》这一课后,有学生要求开一个诗歌朗诵会,同学们把平时自己写的小诗也能展示展示。有一个学生坚持每天都写上几句“雪落,斑白,看见漫天的飞雪;聆听落雪的声音。转身,凝望深浅不一的脚印……”这是一个下雪后他写下的句子,“雨点悄然,从我的眉尖滑过。我喜欢跳进雨里,任那雨点浸润。哦!妈妈,你不要送伞来……”这是一个下雨天,一个学生在本子上写下的小诗。

一首诗歌的教学只是诗歌海洋中的沧海一粟,但如果能够一石击起千层浪,激发学生对现代诗歌的热爱之情,这也是语文教师所要追求的。

如果一个学生他能读出诗的味道,能懂得诗歌意蕴和内涵,能够陶醉热爱诗歌,那么这些正是诗性的体现,这正是我们语文老师不懈的追求,如果初中现代诗歌教学通过以上三个纬度开展,一定能携起学生之手,让他们沐浴在诗性的阳光中!

第4篇:从三个维度看《游园不值》的教学

窦桂梅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寥寥几句的古诗怎能做到别有洞天、独辟蹊径?以自己的功底,面对传承千年的古诗,我常心生敬畏。十多年前,曾上过一次古诗的公开课教学,之后一直不敢碰它。这次,要领着教师研究“古文、古诗、古代故事”的教学,必须“身先士卒”。

下面,结合清华附小制定的“语文课课堂评价标准”(见后面附页)的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连同备课时的意图和想法,谈谈。

“温度”——

1、教师的准备

教材是沉睡着的。教师的教学,就是把教材中沉睡着的情感唤醒,融入自己的性格性情中,成为教材与个人的综合体来到学生面前,进行“碰撞”,从而使教材的一花一沙“生成”孩子的世界和天堂。可见,教师从《游园不值》中提取一份精神状态,带着自己渴望共鸣的饱满情绪,这当属上好这堂课的最好前奏。

古诗应该怎么讲?没有一定之规,但也决不能墨守成规。以前学古诗,常用四部曲教学法:解诗题——理解诗意——创设情景——体会感情。这没有错,但我要通过推敲方式教学——不仅仅停留在“解意”的形式外壳上,更要实现和诗人“游园”路上的精神相遇。就要求教师以自己的“入境”状态为学生“造境”。

“境”怎么造?首先,教师外在的教态要尽量亲切自然。我是东北人,性格比较直爽,话语习惯也带有北方人的豪放气派。但我尽量追求诗意的婉转,语气一定放慢,遣词造句力争充满美感。从效果上看,达到了。有人说我的语言有吸引力、感染力——这是语文本身的魅力,但更重要的是教师要有对这首诗“气韵”有所把握。教师在课堂上始终应当有漫溢的激情,这激情有时候是慷慨激昂的,有时候又应当是润物无声的,可以说,这节课试图在浅吟低唱的几番涵咏中,使课堂散发出文学的、理性的,同时又有启发的、激励的,多样的语言与情感气息。

2、学生参与

这堂课是否实现了学生的全体参与,全面参与?在这方面,我在努力。

当然,公开课的问题就是不了解学情。不知道哪个问题应该叫什么层次的学生来发言。

这个班的学生,我没有事先见面,为实现学生的“生成”,师生之间建立一种和谐的课堂气氛:教师教有热情,谆谆善诱;学生有兴趣,求知欲强。这就需要有些地方我和学生之间进行积极的调整和调动。教学中尽量不叫那些总发言的学生。不过,我发现自己说的多,感觉学生的发言不解渴,就想补充几句。如果知道这个班的学情,就会叫“这个”学生示范,然后“那个”学生强化。比如,让学生扮演叶绍翁和我扮演的园主人对话(“醉翁之意不在酒”,实际上这个环节在说“诗意”)。要让一个好学生说,再让一个中等的学生说,再让一个“弱”的说——这样,就把“对话”落实了。可惜,心中想的因无法了解学生而落实不一定到位。但还是能看出学习的过程很真实,学生在感觉、在感受,在一点一点往上“走”。

另外,在争取学生参与面的最大化的同时,我注重了对学生习惯的培养。比如课堂上,在学生动笔的时候,要求学生眼离书本一尺远啊,说话要站直啊,表达要完整啊等。这里有隐性的习惯,有看得见的行为习惯,这些都需要老师在日常的教学中注意。

广度——

1、教材拓展

教师是否能够找到教材的空白点、延伸点、能力点、挖掘点,体现出语言与文化上的积累意识,是语文课应想尽办法达成的责任。教学古诗,不能仅仅停留在课本所示的一首古诗上,延伸出的内容往往更容易使学生产生共鸣。课上,拿出贾岛的两首诗,一首《寻隐者不遇》,同时引出那些与“不遇”相关的古诗和古文,进行同步组合;另一首《题李凝幽居》,引出“推敲”的典故,借以更好理解诗中的匠心独运。还有,陆游写杏花的两首诗、及“偷梁换柱”,“移花接木”,把《雪夜访戴不遇》的文章放进去,帮助学生提升对《游园不值》的内涵。海纳百川,凡有利于学生者皆为我所用,我在想尽办法延展,目的是更好地理解和深化课文。

2、课堂整合

怎样有效的运用课件和音乐?课件要唯美和古典一些,幻化出一片纯美的意境。《让我们荡起双桨》和《渔舟唱晚》加入,前者感受春天的旋律,而后把《游园不值》诗词填进这个旋律中唱出来;后者体会诗的古韵,让孩子找到古诗平仄的语感,然后,在进一步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用音乐的感觉再读。

另外,我努力在用手势的“指挥”、肢体语言的配合,让学生感受古诗文的美。当第二次配乐学生再读的时候,感觉好了起来。以我无声的肢体“语言”作引导,孩子们朗朗地美读起来。也许,你会发现,这次的古诗原来是孩子们唱出来的!

插句题外话。关于“背诵”,我们只要求学生背,忘了引导学生诵。背完了就等于学完了。这首诗和别的古诗有什么关联也不琢磨。今天一首,明天一首,背了一大堆,生吞活剥、大多消化不良,当无法和学生的生活和心灵连起来的时候,便都忘了。而诵里有节奏,有美感,有思考。诵读时,平仄中一定要读出重音的高低,语气的快慢。我们教师光让孩子大声读,没有诗感。所以,平时,这方面我们要加强。

深度——

1、教材解读

这节课究竟要走向哪里?这就涉及到古诗本身的问题了。研究古诗文,不仅要研究古诗文本身的特点,还要体会内在的思想和特殊性。原来教学停留在意境上,我们是否在努力提升到“意象或意向”里面呢?就是说,原来我们的教学讲究诗的感情,是否忽略了和诗人实现的精神同构?宋诗和唐诗的区别究竟怎么不同?通过阅读,我发现,宋诗与唐诗的不同(详见笔者《不遇中有遇》)。那么,我就要定位宋诗和唐诗的这个区别的点上,思考这样背景下教学的问题这就要寻求一个突破,在原来的意境的教学上,追求意向的定位。在这堂课中,我就是从意境情境创设中走向意向,揣摩诗人的意图,寻求在精神上的同构。

于是,我教学本首诗,不仅仅停留在春天或园林上。“一切景语皆情语”,感受、体会诗人心情,更要体悟诗人的心境。于是,主题就在“不值”上做起了文章。围绕“不值”来讲——诗人在“不遇”遇到了什么?诗人是怎样对待遇到的这些景物的?诗人有没有必要进园子?有没有必要非要见园主人?课,就这样展开了。在“不值”这个主题中,获得“不遇中有遇”——就是这节课的眼睛,就是靠近诗人内心。要让学生知道,读这首诗不仅仅会感觉到春景的盎然生机,同时没有进园,反而却获得一种快慰,获得永远的留在心中的定格的永恒,这才是更大的收获。从效果来看,学生是接到了诗人的“地气”的,自己也有了“灵气”——水到渠成,获得了精神陶冶和人文启迪。

我在给数学教师讲的时候,有老师在评课中写道:“原来,吃亏就是福”;“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人生虽有遗憾,但只要注重过程就能获得圆满”等感慨。还有许多教师不断地念叨“不遇中的有遇”。看来,我们挖掘教材,重新建构,运用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等手段,让学生获得启迪的时候,也使老师们等到同样饱满的精神收获。这“不遇和有遇”,不就是人生的哲学和智慧吗?给孩子种下这颗种子,随着年龄与阅历的增加,再为之平添感悟,但愿,他(她)能开出美丽的花儿来。

2、学生能力

学生语言表达是否体现了完整丰富,灵活且有感染力的提高过程?思维是否独特深厚且有独特见解?我觉得在独特见解上孩子还是有的,例如孩子说诗人对红杏的感情——就是一个“关”与“出”;一个“一”与“满”。有学生说,这“一关”,而后“一出”,不就说明红杏的力量么?又有一个小女孩马上说:“有顽强的生命力。”当学生把陆游的“遮”和“关”比较的时候,已经完全理解了,审美意义上陆游的“遮”被叶绍翁的“关”给超越了。还有个小孩说用“印”而不是“踩”,体现了诗人对苍苔的爱怜,——多好啊。这个“印”是留在苍台身上的。这就可以把“屐齿”讲出来。所以,我顺势讲到了关于“木屐”的文化,孩子们呢,也能“顺杆爬”,把自己的见解,加上很有深度的感受说出来。有个学生说,“一”就是“满”。这里就涉及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的哲学问题。当然,通过:“三枝红杏出墙来“,十枝„„”这样对比,孩子获得了关于“一枝”红杏的独特审美感受,以及因了这一枝红杏想象到的“春色满园”。关于为什么“不值”,我用《雪夜访戴不遇》来搭桥,孩子马上把“何必入园”和“何必见园主人”体现出来了。

这里,我还想说点儿题外话。有老师说,为什么那些“差”学生换个老师上课就爱发言?我看,除了该生感到新鲜之外,我们在平时要经常换“眼镜”看他们。要求他们,还要告诉他们,还要想办法发挥他们的作用。语文过程是常时间和学生在一起,不断的浸泡语言以及感情的过程。他们在说话的时候,教师的心要敏感起来,比如有个学生说红杏的“欲望”,我马上反映过来,告诉他不是“欲望”,而是“渴望”。有的同学说话为什么没有感觉,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关键对语言不敏感,不敬畏,没有审美。孩子没有温情的话陪伴终生,你可以想象她(他)多么凄凉。一句话,我的意思是想通过语言文字,让我们的孩子温柔起来,温情起来。如诗人对园的“怜”,对普通的柴扉都要“小扣”啊——这是怎样的怜爱与怜惜?所以,我们要让自己的学生会说话,这就相当于给了他一对翅膀,他会更全面,他能够凭借于此飞翔起来。

3、教学设计

教学预设是否由浅入深?是否还能深入浅出?

第一步,与文字相遇。就是游园所见。把所见的通过画面,通过朗读眼前有“像”。对于诗中的“字”要有重点地推敲,不能面面俱到。如“小扣”,“久”,为了教学的需要,课中没有进行再推敲。而“怜”与“嫌”进行了推敲。“怜”里不仅仅是爱之情,还有惜之意。学古诗不点化,不品一品,嚼一嚼,就如水上浮萍。所以,整首诗围绕“怜”来推敲诗意,体会“怜”里深深的爱恋。再有,通过朗诵,读出七言的韵味。读“苍苔,柴扉,红杏”,细听,你会感觉春天就在脚下,春天就在眼前——正是风景这边独好。

第二步,与文学相遇。古诗中的每一个字浓缩的都是精华。诗歌要去涵咏、推敲、比较,而不是训练。真正地去感觉,让孩子们体会,因此要再造人物形象,这便走向了文学。让红杏说话——这一环节,通过口语交际,来体会杏的形象。红杏呢,也许是诗人心中美丽的女子。现在都把一枝红杏出墙来演变成婚外恋了。叶绍翁肯定也有这种可能:是去见心爱的人,来的时候都那么小心翼翼。红杏出墙,那是你的心,是向着我敞开,足矣。当然,园主人不一定是女子。园也可能是园主人或诗人精神的家园,那枝红杏代表的就是自己的心。因此,对“红杏出墙”要理解成为一种广泛意义上美好的向往。当园内、园外红杏和花草;园主人和诗人对话之后,我们还要在热闹中走向宁静——其实什么没有都没发生。让学生想象春色满园,热闹完了后,要收到心里,美美的沉淀在心里。在音乐的陪伴中,成了美好的回味。

第三步,与精神相遇。研究“不值”中的“值”,即“不遇中的有遇”。前面画龙,在结尾处“点睛”。先抓春景,再抓情感最后落脚“不遇中有遇”,给孩子们种下一棵种子——人生遇到挫折时,会想到:缺憾就是幸福的滋味。人生哪有那么多完美的事啊,叶绍翁如果进入园中,那份永远的美好就破了。只有,永远的渴望才会幸福一辈子。这些都是人生的平衡。人要太完美,想要干什么都要实现,这人生就没味道了。

适度与高度——

最后,总体上看,温度、广度和深度,这三者的关系,是否做到了比较巧妙的关联,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在课堂上是否学习得轻松愉快并有所得。整体教学效果明显不明现,在某项或某点中有没有创新,教师有没有个人的突出特色。尽管不一定完美,但在整体上应达到一定的高度。

感言——

这是评价表中最后的一个部分。可以谈亮点,也可以说疑点或缺点。比方说,这堂课哪一点对你启发最大,对你今后的教学最有提高和触动;哪一点存在问题,需要改进等等。边听边记、信手拈来,是第一时间的真实感悟,对教者和听者都是一个提升。

“命运给我关了一扉门,我要努力打开另一扇窗,就象红杏一样。有了生活、情感,教学才有了他的意义。”——这是我们学校一位教师的感言。

“光‘感’不悟,不成。不如古人,古人学的太少了,闭眼冥想半天,推敲一词可以好几天。我们的孩子学的太多,我们要在单位时间内提高效率,所以,该讲的还要讲。”——这是一位教师的感言。

“关于老子的‘道生一’的哲理是不是太难了,要思考如何让课堂努力达到高度,但尽量要适度。”——这是又一位教师的感言。

“没有最好,只有越来越好——只要上路,就不怕远。”——这是我看了老师们感言后的感言。

第5篇:教师专业标准三个维度、十三个/十四个领域的主要内容

教师专业标准三个维度是: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1.“专业理念与师德”部分

《标准》从职业理解与认识、对中学生的态度与行为、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个人修养与行为四个领域对中学教师的专业理念与师德提出具体要求。以下四个方面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精神和教育发展的特点。

第一,强调教师职业的专业性和独特性,要求教师注重自身专业发展。这是时代发展和教育进步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诉求。

第二,突出中学生的生命教育。生命教育是这个时代的重音符,它体现出不断革新的教育观,因此生命教育也自然成为教师对学生的一种最原初、最重要的姿态和使命。教师要“将保护中学生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尊重中学生的人格”,“信任中学生,尊重个体差异”。这即意味着,教师要服务于中学生生命成长的需要,关心中学生的生命状态,同时也关注中学生自身对生命的体验和态度。

第三,明确要求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让中学生拥有快乐的学校生活。学校生活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拥有的,以学生为着眼点提出快乐学校生活的问题意味着要依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新课程改革的精神深入、有效地转变教学观、学生观、师生观,以及学校管理思维等。外在环境的改善固然重要,但是在教师与学生交往的微观世界里,教师对教育和对学生的理解与行动将会更为直接地决定学生是否能够拥有一个快乐的学校生活。

第四,要求教师要注重修身养性。《标准》提出了指向教师个人修养和行为方面的诸多要求。这些要求更多反映出教师作为平凡的人,哪些心性、品质、行为是适当的,其次才将教师作为“教育者”特有的心性、品质和行为要求融入进来。

2.“专业知识”部分

《标准》从中学生发展知识、学科知识、教育教学知识、通识性知识四个领域对中学教师的专业知识提出具体要求。其中有四个方面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精神和教育发展的特点。 第一,要求教师了解和掌握中学生发展的知识。目的在于保护中学生的身心健康、保障中学生的合法权益和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中学教师仅仅只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学习特点等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加强政策和法律层面的学习,了解中学生生存、发展和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需要了解学安全防护的知识、掌握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侵犯和伤害行为的预防与应对方法,了解初中和高中衔接阶段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第二,对中学教师学科知识的要求体现一定的特殊性。中学教育的综合性特点要求中学教师了解多学科的知识,在此基础上掌握所教学科的知识体系、基本思想与方法;也正是综合性特点特别要求中学教师关注所教学科与社会实践的联系,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第三,要求教师掌握中学教育与教学理论。中学教育与教学因其基础性、养成性、启蒙性等特点,使得它不同于幼儿和小学的教育教学,中学教师应掌握中学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 第四,关注通识性知识的重要价值。通识性教育要求所关注的是中学教师作为人的整体素质的提升,它是非功力、非职业性的,同时也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必须具备的素质。

3.“专业能力”部分

《标准》从教育与教学设计、组织和实施、激励与评价、沟通与合作、反思与发展五个领域对中学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具体要求。以下五个方面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精神和教育发展的特点。

第一,对教师能力的要求处处体现“学生为本”的理念。如要求“制定中学生个体教育教学方案”、“发现和赏识每一个中学生”、“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地自我评价”等;同时体现出了建构主义(如要求“结合学生已有经验”组织教育教学)、教育智慧(如要求“妥善应对突发事件”)、多元智能(如要求“灵活使用多元评价方式”)等教育新理念。 第二,对教师能力的要求尽可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新需要,如要求教师“帮助中学生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渗透运用于教学中”等。

第三,关注中学教师专业能力建设过程中的独特性。如增加体现中学教师教育教学特殊性的一项新能力要求,即“涉及丰富多彩的班团队(教育教学)活动”,这是遵循中学教师不应该只是学科知识的传授者,每一个中学教师都应该能够做班主任,每一个中学教师都应能够结合学生身心特点和发展需要设计丰富的活动,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四,十分强调教师的沟通与合作能力。这是考虑到中学教师工作依托于多角色人际互动这一活动特征,因此对中学教师如何有效进行人际沟通合作提出了细致的要求。如在人际沟通方面,《标准》中明确提出中学教师要做到“使用符合学生特点的语言”、“善于倾听”、“与中学生进行有效沟通”等。在人际合作方面,《标准》中提出教师要“与家长有效沟通,共同促进中学生发展”、“协助中学与社区建立合作互助的良好关系”等。

十四个领域是: 第一,职业理解与认识; 第二,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 第三,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 第四,个人修养与行为; 第五,教育知识; 第六,学科知识; 第七,学科教学知识; 第八,通识性知识; 第九,教学设计; 第十,教学实施;

第十一,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 第十二,教育教学评价; 第十三,沟通与合作; 第十四,反思与发展。

第一,职业理解与认识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1.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遵守教育法律法规。 2.理解中学教育工作的意义,热爱中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 3.认同中学教师的专业性和独特性,注重自身专业发展。 4.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修养,为人师表。 5.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积极开展协作与交流。

第二,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1.关爱中学生,重视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保护中学生生命安全。 2.尊重中学生独立人格,维护中学生合法权益,平等对待每一个中学生。不讽刺、挖苦、歧视中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中学生。3.尊重个体差异,主动了解和满足中学生的不同需要。 4.信任中学生,积极创造条件,促进中学生的自主发展。 第三,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1.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将中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发展与品德养成相结合,重视中学生的全面发展。 2.尊重教育规律和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一个中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3.激发中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中学生学习兴趣和爱好,营造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氛围。 4.引导中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第四,个人修养与行为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1.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 2.乐观向上、热情开朗、有亲和力。 3.善于自我调节情绪,保持平和心态。 4.勤于学习,不断进取。 5.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

第五,教育知识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 1.掌握中学教育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方法。 2.掌握班集体建设与班级管理的策略与方法。3.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与特点。 4.了解中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过程及其教育方法。 5.了解中学生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发展的过程与特点。 6.了解中学生群体文化特点与行为方式。

第六,学科知识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1.理解所教学科的知识体系、基本思想与方法。 2.掌握所教学科内容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与技能。3.了解所教学科与其它学科的联系。4.了解所教学科与社会实践的联系。

第七,学科教学知识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1.掌握所教学科课程标准。2.掌握所教学科课程资源开发的主要方法与策略。3.了解中学生在学习具体学科内容时的认知特点。4.掌握针对具体学科内容进行教学的方法与策略。

第八,通识性知识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1.具有相应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2.了解中国教育基本情况。 3.具有相应的艺术欣赏与表现知识。4.具有适应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知识。

第九,教学设计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科学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 2.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和方法设计教学过程。 3.引导和帮助中学生设计个性化的学习计划。

第十,教学实施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1.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氛围,激发与保护中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多种方式,有效实施教学。 3.有效调控教学过程。 4.引发中学生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究,发展学生创新能力。5.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渗透应用到教学中。

第十一,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包括七个方面的内容: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帮助中学生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 2.注重结合学科教学进行育人活动。37.根据中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德育活动。 4.针对中学生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有益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活动。 5.指导学生理想、心理、学业等多方面发展。 6.有效管理和开展班级活动。 7.妥善应对突发事件。

第十二,教育教学评价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利用评价工具,掌握多元评价方法,多视角、全过程评价学生发展。 2.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3.自我评价教育教学效果,及时调整和改进教育教学工作。 第十三,沟通与合作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1.了解中学生,平等地与中学生进行沟通交流。 2.与同事合作交流,分享经验和资源,共同发展。3.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合作,共同促进中学生发展。 4.协助中学与社区建立合作互助的良好关系。 第十四,反思与发展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主动收集分析相关信息,不断进行反思,改进教育教学工作。2.针对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现实需要与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 3.制定专业发展规划,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

第6篇:把握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方略的三个维度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 2016/07/13王永贵

导读: 这一新论断深刻阐明了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工作的战略地位,是我们做好当前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遵循。必须从底线思维、话语体系和理论创新等主要维度上来思考新形势下加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方略,不断提升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积极谋划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战略布局,以崭新的思维理念推进意识形态工作,总书记强调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1]这一新论断深刻阐明了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工作的战略地位,是我们做好当前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遵循。必须从底线思维、话语体系和理论创新等主要维度上来思考新形势下加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方略,不断提升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力。

一、底线思维维度:把握主流意识形态发展正确方向,促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与时俱进

底线思维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思维方法,它要求不管做什么工作,都要从坏处着眼和考虑,积极争取最好的工作目标和结果,掌握好各项工作的主动权和主导性。总书记指出,“我们必须审时度势,全面把握和准确判断国内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坚持底线思维,做好应对各种新挑战的准备。”[2]总书记这一重要论断同样适用于意识形态工作。

意识形态建设的底线思维,实际上就是要求认真分析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挑战,从战略上谋划意识形态建设的科学方略,明确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正确方向,努力把握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规律,掌控意识形态建设的主导权,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指导地位。可以说,确立和把握好底线思维,是谋划新形势下我国意识形态建设方略和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基础维度。

注重党的思想建设,全面从严治党,强化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是推进我国意识形态建设发展的首要前提,也是底线思维的生动体现。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党员干部自身的思想意识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为此要准确把握时代脉搏,深刻领会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统领,为提升党的执政水平和执政能力提供前提和保障,确保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正确方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为执政党,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考验,也有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如何继续保持自己的阶级性和先进性高度统一,并最终实现党的历史任务,这给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确立底线思维维度,才能把握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正确方向。我们必须以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统领,树立底线思维,在全面从严治党中确保主流意识形态发展的正确方向。

当然,任何意识形态发展创新的基本方向、具体定位和实践方式必须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特征变化而变化。改革开放深刻地影响了我国社会意识形态发展的历史进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具体内涵也有了新的变化和发展。为了更好地认识我国社会意识形态发展的脉络,理解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30多年中所实施的各项政策和意识形态工作,把握今天中国社会发展的特点和未来走向,就必须从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社会意识形态的历史发展进程出发,探索中国社会意识形态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及实现中国梦提供意识形态方面的支撑。

针对中国改革开放初期所面临的社会现实,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完成了对毛泽东在意识形态建设方面存在的某些失误的纠偏,并针对中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建符合时 1 代特征的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进行了探索并取得了积极成果。改革开放初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问题实质上就是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重新塑造党和国家的形象,以更好服务于现代化建设,服务于推动社会全面进步。这就决定了新时期中国意识形态建构必须遵循的基本价值取向包括有世界眼光、时代潮流以及中国特色。而“中国特色”这一新的理论概括成为当时我国意识形态的核心理念及其更新的依据,是当代中国最具标志性的话语体系。这一理念表明,中国改革开放所有举措的得失成败,都必须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标准。邓小平理论等强调以爱国主义为内核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重组,强调以改革开放为背景的新型爱国主义的重新树立,为此它不但继承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我们党长期优良革命传统,而且立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现实,并放眼当代世界各种文明共存交融的未来,担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因而富有时代气息和生命活力。

进入新世纪以后,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并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无论对中国国内的经济、法律、政治和文化,还是对整个世界而言都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当时,我们党根据新世纪、新阶段的新变化,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明确指出新世纪中国社会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是科学发展问题。为了切实解决这一难题,就必须深入认识和总结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同时必须把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加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有机结合起来。我国意识形态建设也正是在这一总体布局中继续得以有效推进,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中取得新突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并获得全面阐释,使它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进一步发展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不断丰富和发展,也是当前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强大动力。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人对我国意识形态发展认识又一次重大进步和新的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环境更趋于复杂化,挑战前所未有。改革开放30多年进程积累下来的经济社会问题,诸如收入差距拉大、环境污染较重、社会矛盾明显增多、教育等民生问题突出、部分官员的腐败等也亟需解决。面对这一社会现实,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确立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定力和决心,多次强调改革是中国最大的红利,中国必须也只能往前走,没有退路。目前,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等重大措施正逐步付诸实施,以期通过坚定的改革步伐化解社会积弊。与全面深化改革同步,当前中国还需要在意识形态思想理论上有新的创新发展,以此为改革攻坚阶段提供有力支持。同时,习近平关于中国梦的提出,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价值和历史意义。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3]同时,在针对如何实现中国梦的问题上,习近平提出了“三个必须”,即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4]中国梦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有效实施,必将成为凝聚人民思想共识的强大精神纽带,共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走向胜利。

与时俱进性充分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发展的规律性。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历届中央领导集体针对新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以及历史任务,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方面都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和创新,在把握底线思维中为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事业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

二、话语体系维度:加强对外思想交流,在求同存异中打造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 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精心构建对外话语体系。”[5](P162)这为我国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事实上,话语体系是意识形态领域交锋和斗争 2 的核心,而打造中国特色的对外话语体系已经成为我们加强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维度和战略任务。

在当代国际社会中,西方仍然主导着整个世界的话语体系,其仍然用所谓自由、民主、人权等核心价值观念来作为国家间交往的基石和处理国际事务是非判断的标尺。尽管我国综合国力自改革开放以来得到迅速提升,但在世界话语体系中“西强我弱”的局面并没有根本改变。中西之间关系呈现出典型的“政冷经热”的态势。其原因主要源于中西之间在国家根本制度、意识形态和社会核心价值观念方面的差异,而西方国家在经济、科技和军事等方面占绝对优势的条件下,极力维持旧的国际经济政治秩序,强行胁迫其他国家接受其价值观念,将那些与其价值信仰不同的国家视为“异端”,忽视了国与国之间在历史传统、具体国情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伴随中国快速发展而出现的“中国威胁论”亦与此关系密切。另外,与改革开放的实践发展和国际环境的深刻变化相比,与中国快速上升的国际地位和丰富的理论资源相比,国内在理论创新和学术创新方面相对滞后,而人们对西方主流的政治、经济理论与实践的认知仍存在不全面的地方,这都造成了中国在国际话语体系中具有的话语权不够多,不够有力的现状。

近年来,中国打造自己特色的对外话语体系成效显著,中国国际话语权得到了较大提升。但是,对外话语体系的构建还落后于中国硬实力提升的步伐,还没有完全赢得属于自己的国际地位。因此,必须下大力气增强中国对外话语表达的整体竞争力、逻辑说服力、凝聚力和公信力,积极主动地向国际社会传播“中国故事”,更加生动准确地阐释中国独特的发展道路,传播中国独特的价值观念,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塑造美好国家形象。

应积极建构和传播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话语体系。当前,如何在不断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的过程中,积极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打造中国特色的对外话语体系,是理论界和学术界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时代课题。2013年8月,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要“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1]这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因此,在国际交往中,尽快建立不同于西方世界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对于切实维护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权益及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关系新秩序意义重大。

应当看到,“当前,面对国际范围内思想文化领域交锋态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情况,我们必须着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从而在国际思想舆论交锋和斗争日趋激烈的态势中掌控主动权和话语权,切实抢占思想文化和价值观的制高点,不断提升我国文化的影响力和感召力。”[6]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建立过程中,最具决定意义的是我们首先应提炼出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它既能反映出中国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及人民思想文化发展的精神实质,又能为西方社会所理解和接受。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只有具有民族性、真理性和时代性,才不会因其与世界其他民族文化或价值观差异过大而发生排异反应,这对于一个正处于发展中的大国来说尤其重要。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进一步明确,鲜明体现了整体与个体价值观的统一,是我们立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实践做出的重大理论创新,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的最新认识,有助于我们对外话语体系的传播。

可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价值表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价值引领。一旦这种价值观深入人民大众的思想深处和血液之中,就会无形中建立起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话语体系,并在世界话语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能够更进一步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从这个角度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和建立,是实现中国 3 梦的重要战略支点。

2014年5月4日,总书记在同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对广大青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寄予厚望并强调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同时,我国是一个有着13亿多人口、56个民族的大国,确立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最大公约数”,使全体人民同心同德、团结奋进,关乎国家前途命运,关乎人民幸福安康。[7]因此,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大发展的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的全面展开,必将日益发挥出兴国之魂的强大精神力量。

总书记指出,“在全面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做宣传思想工作,一项重要任务是引导人们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同时,要“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1]当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能否真正建立并获得国际社会的接受和认同,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并获得验证。因此,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无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建立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三、理论创新维度:贯彻落实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推进党的创新理论深入阐释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人民接续奋斗的基础上,继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谋划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战略部署,初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系列创新性理论成果,特别是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汇聚了中国力量、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了国家凝聚力、实施“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展现了中国道路的光明前景。在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过程中,党的理论创新呈现出战略性、全局性和系统性的创新特点。所谓战略性就是我们党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谋划思想理论创新和价值引领;全局性是注重整体思维,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强化理论创新的顶层设计;而系统性就是从传承与创新、批判与建构的维度推进理论创新。这些进一步彰显出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我国主流意识形态领域的崭新创造,为我们理论工作者进行深入研究和阐释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提供了丰厚基础。

总书记指出,“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8](P157-158)深入研究、系统阐发和积极宣传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是思想理论工作者的重大责任和崇高使命,也是推动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维度。理论工作者理应积极投身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研究和实践中,用我们的智慧在不同领域充分反映和体现我们对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探索和思考,为提升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力作出自己的贡献。

第一,坚持正确的研究立场,准确把握理论创新的基石和原则。深入研究阐释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是一项党性、政治思想性和学术性很强的研究工作,要把握好研究的正确立场、方向和方法,把握好理论创新的基石和原则。一是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经典是深入研究和阐释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基石。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作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锐利思想武器,已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财富。既要讲清楚马克思主义的源头活水,更要说明白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与时俱进。要在学习掌握科学理论、观点、方法的基础上,注重将其作为精神的经典予以吸收,使我们的理论创新思维能力与精神境界共同提升。二是研究阐释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还要系统掌握好我们的看家本领,即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科学的思维方法。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强调各级干部要努力学习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以科学的思维方法保证各项改革顺利推进。这一创新理念同样适用于研究阐释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我们应在深读细研经典著作的基础上,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并科学运用到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研究中。

此外,研究阐释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还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和原则,即把党性与人 4 民性高度统一起来。总书记曾强调指出,“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1]深入开展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研究,要有深厚的为民情怀,时时处处以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期盼为着眼点,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出发点,积极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传播正能量,不断激发起人民群众奋进的强大力量。

第二,认真学习领会总书记的创新思维,深入阐释十八大以来党的创新成果。当前,加强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研究,其根本要求就是要深刻领会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既要分领域、分专题深入研究阐释十八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最新成果,同时,又要注重从系统性和整体性上来研究阐释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阐明这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思想精髓、战略地位和实践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提出了许多治国理政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最新成果,反映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执政理念、治国方略、工作思路和信念意志,为我们在新形势下开展党的创新理论成果研究提供了丰厚材料。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创新性思想和重要观点内容丰富,思想深刻,高瞻远瞩。既要深入研究习近平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和中国道路的重要论述及其精神实质,更要研究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和意识形态、国际关系和对外战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等治国理政的战略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深刻领会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的内涵与实质,准确把握其思想的语言特色和哲学智慧。

第三,坚持问题导向和方法,科学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深入回答现实课题。“问题意识”对于我们把握时代发展趋势和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极为重要。马克思高度重视“问题”对于把握时代特征的重要性。他指出,“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9](P289)在当代中国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过程中,决不能遮蔽问题、回避问题,而应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而使中国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发展能充满动力和活力。理论工作者要敢于亮剑,善于发声,不仅要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和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深入回答现实课题,更要旗帜鲜明地对那些错误社会思潮进行有效回应,发表我们的响亮声音。

马克思指出,“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10](P11)我们应进一步深化和聚焦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研究,以宽广的理论视野和独到的学术眼光去研机析理,善于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中捕捉问题、找到问题、分析问题,探寻解决矛盾、突破发展难题的新思路、新方法、新举措。总书记指出,“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永无止境。……我们要继续与时俱进,推进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11]可以说,深入开展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研究是我们的“分内之事”,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理论工作者应不辱使命,不负重托,集聚资源,整合力量,以更加过硬、更具显示度的理论成果,为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研究,为推动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 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 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N].人民日报,2013-08-21(1). [2]就当前经济形势和下半年经济工作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N].人民日报,2014-07-30(1). [3]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强调 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奋勇前进[N].人民日报,2012-11-30(1). [4]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3-18(1). [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5 [6]王永贵,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战略定位、精神实质及着力点——学习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论述[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7). [7]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05(2). [8]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1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第7篇:从三个维度对县治限权机制的思考

当前进行的县政改革,是以“扩权”为导向的,忽视了“限权”在发挥县政组织优势、防范县级权力滥用、保证县域发展理念与中央保持一致中的重要作用。为此,我们在探索“扩权强县”时,还应从政治分权和权力制衡的视角,设计针对县政的限权机制,以改善县政的组织优势和社会治理结构、防范县域发展偏离科学发展观轨道。

近年来,我国不断完善县制改革,主要措施是进行由“强县扩权”到“扩权强县”和“省管县”的改革。为此,学界反复强调权力下放,甚至呼吁“能下放的权力都下放”,以此来促进县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这种“扩权强县”的改革思路,最初针对的是长期束缚县域经济发展的“市管县”体制,它无疑对解放县域生产力具有相当重要的积极意义。然而,当前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各种矛盾有可能集中爆发的时期,如果只是强调“扩权”强县,而忽视对县政应有的“限权”,则可能有失偏颇,反而不利于真正达到“强县”的目标。对此,我们从三个维度来讨论县政限权的出发点、主要途径及最终归宿,以使县政“扩”中有“限”、“限”中有“扩”,完善县制改革和提高县治水平,进一步推动我国县域发展。

限权的出发点是优化县政的组织优势 中国古代社会之所以能出现“郡县治则天下安”的社会治理效果,关键在于县级政府的组织优势是一头连接着“朝廷”,一头连接着百姓,这较其他社会治理结构有着更为明显的信息畅通优势。一方面,一县的长官直接由中央任命,可直接上书皇帝反映本县的民情;另一方面,朝廷的政策可通过一县长官传达给百姓,减少了政策贯彻的层级渠道。这种模式较好地实现了“君民联手”,对于防治中层官僚系统官官相护、欺下瞒上式的官场恶习有一定的效果。然而,古代社会的县政也有非常明显的弊端。一是“县政”作为衔接皇权统治与基层民众的“桥头堡”,具有自我繁殖和持续膨胀的扩张力,导致“天下之官冗,而吏胥日以夥,每县殆不止千人矣”的现象;二是县政始终处于上下夹击的“两难境地”,成为孳生腐败的温床;三是县政实质是一种“以民养官”的地方基层行政管理体制,“事权”与“财权”极为不对称。

古代社会县政的组织优势在当下的中国并不存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干部选拔制度是党内任命,中央下管两级,即中央组织部管到省级和地市级。20世纪80年代开始进行干部任免制度改革,改为下管一级,也就是说,基层官员只需对上一级领导负责,不需要对中央政府负责。而且,由于县政主官并非本县民众选举产生。在这种组织架构中,形成实际上的对中央和对民众双重不负责任的现象,容易产生很多恶果。近几年各地频发的群体性事件及一系列恶性侵权事件,就暴露出中国基层社会的治理危机。

由此可知,当前的县政与县治在组织架构上存在严重不足,不仅古代县政的优势流失,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了其缺点,并添了更多的不足。在这种情况下,中央应该从顶层设计一套权力制衡机制(限权机制),以革除县政滥权之弊、发扬县政沟通中央与基层社会的桥梁功能,这是当前“扩权强县还需限权”的基本出发点。

限权的主要途径是县政自治

如前所述,县政是联系中央和基层的桥梁。县域经济社会要得到切实发展,必须有一个有充分管理权限的地方主官,这需要“扩权”。但在扩权的同时,要求这个地方主官既能贯彻中央的发展理念,又能对地方民众负责,这就需要限权。限权的着力点:一是要监督县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是否符合中央的宏观发展理念与政策,二要监督县域各级公权力是否侵犯民众的私权利。实际上,这两种限权机制具有内在的目标一致性,因为中央政府的效用函数是追求国家政权的长治久安,这就需要发展经济、限制官权、保障民权。而站在民众的立场来看,这种逻辑也是成立的。

从理论上说,要达到上述监督、限权的目的,最好的办法就是中央直接任命和管理一县主官,古代的县官任用制度即是如此。但是,现在全国有2800多个县,每个县的人口已经远远超出了古代的规模,加上治理信息的先天不对称,由中央直接管县肯定力有不逮。但是,由省直管县的改革是否会导致县级主官只对省级领导负责,而与中央发展理念相违?这种可能性并非不存在。因为就目前的干部任用体制来说,基层官员只需要对他上一级的领导负责,“我上级的上级不是我的上级”成为当前中国官场的普遍行为法则,当省级政府的发展理念与中央不一致时,县级主官只能对省负责,推出与中央发展理念相违背的政事来。

那么,究竟有什么途径能够达到上述限权效果呢?“县政自治”恐怕是其中的突破口。如果“县政自治”能够突破以下两点,则上述两种监督(限权)机制自然会发生作用。第一,改革干部选拔制度。目标是实现县级主官由本县百姓选举产生。作为过渡,可以先“上下结合”,比如由百姓推选若干候选人,然后由上级部门任命做法等条件成熟,推行县级主官由本县民众直接选举产生。由此,县政领导自然会承担起刚性的政治责任,直接向人民负责,民众对县政的限权机制自然就有了。表面看起来,这种授权机制只对本县民众负责,但由于中央的目标就是要求各级官吏“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以达到社会的长治久安,因而实质上也就达到了对中央负责的政治目标。第二,建立垂直的司法体系。垂直的司法体系要求审判、检察权力的中央化和垂直管理化,以对县级人大的地方立法和县级行政主官的行政行为进行立法和司法制衡,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监督县政,使其与中央的发展理念保持一致。

限权的最终归宿是实现县域科学发展

限权是监督、制衡权力而非包办代替具体事务。一个县,只有获得了充分、自主的财政和经济发展权,其经济社会才能获得切实的发展。但是,县域发展的大方向不能走偏,需要服从中央的发展理念。那么,中央的发展理念是什么呢?就是科学发展观。何为科学发展?肯定不是单纯的GDP增长,而是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被誉为“中国奇迹”。对此,有人认为,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县际之间的竞争对中国的增长奇迹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县把经济发展简单等同于GDP增长。具体做法无外乎两种形式及其综合:一是不惜代价招商引资。如邻县有优惠的招商引资政策,我县就出台更优惠的,哪怕赔本也要干。现实中有一些欠发达的县为了追求短期的经济增长,甚至违背经济发展规律,盲目引进不适合本地的产业,甚至高污染企业,严重损害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与中央的经济发展理念严重背离,更谈不上“强县”富民。二是“做GDP”。怎么做呢?一个见效快的办法就是大拆大建。毫无疑问,这种“做”出来的GDP,对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不仅无益反而有害,如考虑到政府融资平台的风险及对当地资源和环境的破坏,其害处与代价还需要我们的子孙后代来买单。因此,我们在不断强调“扩权强县”的同时,还需要跟进“限权”措施。

国家于2011年6月初正式制定发布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就包含中央对县域发展限权的意蕴。其目的是要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谋划未来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逐步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空间开发格局。为此,各县应根据国家和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对本县发展的基本定位,结合自身的地域与资源禀赋特点,对所辖行政区域空间做进一步的具体功能分区和定位,明确划定各类具体功能区。具体而言,就是要在县域层面上,通过划分合理的主体功能分区,明确县域的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等空间“红线”;把经济中心、城镇体系、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以及生态保护区等落实到具体的地域空间;为区域发展、政策落实和区域管治提供依据,为县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保障,以实现县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当前进行的“扩权强县”和“省直管县”改革,是以扩大县级财政经济权力为导向,但未能抓住县政是沟通中央和基层社会的桥头堡的组织特性,因而现行的县域改革和发展成效需要辩证地评价。因此,为了国家和社会的长治久安,必须将中央的科学发展观思想贯彻到基层实践,而要做到这一点,除了改革干部选拔与考核制度外,关键在于打通中央与县政、直至与基层社会的联系,保持政令与民情的交互式畅通。为此,我们在大谈特谈如何“扩权强县”、“省直管县”等改革方案时,还需要从政治分权和权力制衡的视角,即限权机制入手,探索如何进一步优化县政的组织架构、完善县政的社会治理结构、防范县域经济发展偏离科学发展观,以达到“郡县治则天下安”的国家大局。

上一篇:古典诗词中的爱情下一篇:村级财务管理汇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