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再别康桥》的解读角度(共13篇)
《再别康桥》是徐志摩的一首经典诗歌,关于《再别康桥》的解读角度是如何的呢?
利用文学理论来关照语文教学是新课改呈现的特点之一,但用印证文学理论的方式来处理教学,不免局限了学生的想象空间和初读体验。在课堂的开始阶段介绍闻一多的“三美”理论,然后直接或间接地引导学生从语音、意向画面、诗歌结构来分别印证音乐美、建筑美和绘画美。这种教学安排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我们还应该注意到,在众多符合“三美”理论的诗歌中,《再别康桥》的独特性在哪里?这就需要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动态产生,需要体验和理解在文本解读中自主建构。特级教师郑逸农的“非指示性”教学回应了上述问题。其具体内涵是:“不指示学习目标,不指示问题答案,引导学生根据文本特点(内容特点和形式特点)和自身特点(认知特点、情感特点和心里动作特点),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确定学习目标,自主(或独立或共同)探究问题的答案,强调学习目标的自主性和差异性,强调问题答案的自主性和理解多元性。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用自己的思维去创新,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其核心命题是“把人当做人”,精神内核是上述的“二不”和“四自”。
一、课例互鉴:鉴赏的多元角度
(一)目标:生成主题和预设主题
郑逸农的教学目标是依据其“非指示性”教学理念而设定的,由学生来设定学习目标可指出教学内容存在很大程度的不可预设性。表面上来看,他的确未设定教学目标,但实际上,教什么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可以预设的。从教学过程中我们看出学生最终确立的学习目标也基本围绕着诗歌的意境与情感两个方面展开的:如学生确定的学习主题是“语言,意境,情感,构思”,重点讨论的五个问题是“开头的‘轻轻’与结尾的‘悄悄’能不能对换?”;“为什么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有什么深意”;“作者留恋康桥,为什么‘不带走一片云彩’?”;“笙箫是一种乐器,为什么‘悄悄’会成为‘别离的笙箫’?”这些主题词的确立与教学过程的的展开都是为品味诗歌所表达的情感与意境服务的。
说到《再别康桥》就不得不提新月派的三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理论,徐志摩作为新月派的主将,将这一诗歌主张完美融合在诗歌之中,不少教师以此为核心确立教学目标。目标基本确定为:“大三美”即诗歌美、诗人美、诗情美;“小三美”即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让学生在读美、谈美和品美中真切地走进康桥,体味徐志摩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感情。[2]如此确定教学目标,较为常规,也易于达成,但封闭了学生阅读的“原初体验”,忽略了郑逸农教学中与之配套的重要措施即“抓住转身即逝的灵感”。
(二)方法:生本主线和理论主线
郑逸农的教学方法体现了其“把人当做人”的核心命题和“二不”和“四自”的精神内核。从学生提问,学生解答,学生作课堂总结,教师提供阅读体验作为学习参照到谈自己的收获与感受。从学生的心得体会当中可以看出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在哪,教学目标是否达到,学生的学习兴趣侧重在哪些方面等,这一环节既不占用过多的课堂时间,又可以很有效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也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郑逸农认为其“非指示性”教学的最大价值,或许就在这里。它是对学习个体的最大尊重,是对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最大激发。它缩小了教师的指示性,扩大了学生的自主性。以“三美”理论作为教学主线也有其优势,能更深刻地体会到《再别康桥》一诗的格律体特征、音乐化的追求以及徐志摩诗中所显现出的“完美的形体”以及“完美的精神”。但这种单向指示的教学方式和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不免埋没了学生自定主题时展现出的“完美的自我”。
(三)环节:认知递进和板块并行
环节的设置要突出教学重点,每个环节都有所要完成的任务,环节之间要有承接关系,有梯度,充分串联教学重点,使教学过程向着纵深方向发展,也就是教学过程。对于诗歌的教学过程,很多教师会分为背景介绍、诗歌鉴赏、朗诵等几个环节。郑逸农这节课的教学步骤为:学生自读进行原初体验;确定学习主题,根据学习主题,进行研讨欣赏;学生提出问题进行讨论,教师补充提问,课外迁移;学生做课堂总结。大体脉络可以概括为学生从零认知到深入分析文本。例如在“初读体验”环节中,先用备用纸记录,要求做到真诚、细腻、个性化(三个要求逐级提升),培养了学生对文本的感受力,也锻炼了学生有感即发、真情行发的能力。格律诗的特点对学生的文学素质可以说是一种极大的挑战和锻炼,在“三美”教学的过程中,使学生发现并体会诗歌的意境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进而唤起学生的审美需求,能够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再别康桥》的形式、意蕴以及音乐性是完美统一的,音乐、意境、绘画、建筑几个板块教学之间也应是平行并重的,体现在课堂结构中,就更倾向于并列的板块式教学。
(四)朗读:有梯度的和有针对的
在郑逸农《再别康桥》教学案例中,共进行了四次朗读,并且每次老师都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朗读:前两次是初读,问题是用一句话概括原初体验;第三次是思考学习主题;最后一次研读,分析学习主题,这次阅读用了整整十分钟。虽然这节课的朗读次数相对较少,但每一次的.朗读都伴随着问题,比较有效。而且从所提出的问题来看,问题是带有梯度的,所以四次朗读也是有层次有梯度的朗读。在以“三美”为切入点的教学设计中,朗诵环节毫无疑问是针对于“音乐美”研读时的重要元素。《再别康桥》这首诗在整体上体现出一种柔缓、和谐的音乐性特征,读到“轻轻” “悄悄”“油油”等叠词时,诗歌的韵味油然而生,依依之情跃然心头,对于诗歌的韵脚,注意诗歌排列上回环复沓的特点,诗歌四行一节,诗行音节和谐,参差中押韵错落有致,在唯美的朗读中,音节的律动感敲打着每一个倾听者的心扉。不论是有针对的引读还是有梯度的悟读,都旨在学生感情得到升华,体验自我感知与特定文本的交往过程。
二、彰显人文:选择的价值导向
(一)基于选文定角度
“非指示性”阅读教学主要呈现的是生成性目标的取向。由于“非指示性”阅读教学的课时多、耗时长,教师不可能将每篇课文的各个环节上足、上满。应根据选文类型的不同、教学目标取向的不同而定。即对于诸如《再别康桥》这样语言优美、意蕴深厚的“定篇”类选文,教师可以按照“非指示性”阅读教学的“二不”常式流程上。如学生在确定学习主题的过程中:“首先把作品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值得学习的主题都列出来,内容如(真挚的)情感、(深刻的)主题等,形式如(优美的)语言、(巧妙的)构思等。”;而承载着传授基本知识、基本概念的“例文”类选文,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则由教师来明确设定和直接传授,但是仍然要坚持“非指示性”阅读教学的理念中师生平等、真诚对话、自主成长的核心原则。新月派则始终主张本质的醇正,技巧的周密和格律的谨严,《再别康桥》完美的诠释了新月诗派的美学观点,因此,对于本诗的鉴赏角度,“三美”理论与“非指示性”可以互相参照,融为一体,各补所短。
(二)基于动态去指示
“非指示性教学”在关注学生的自发体验的同时要加强教师对课堂教学的介入,即教师要适时处理好“有为”和“无为”的关系,基于动态去指示。“无为”就是尽量的少为,以至不为而达成目标。然而追求少为、无为必先始于有为,有为是追求无为的过程。“不指示教学目标”、“不指示问题答案”,强调了教学的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动态产生,强调了学生的体验性和理解的多元性。王荣生先生认为:“‘教学目标’从操作上讲,关键倒不在于由谁提出,甚至也不在于怎样提出,关键是要合适,要具有较高的语文教学价值。什么是合适,什么是不合适,取决于老师在现场作怎样的判断。这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有很高的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讲,老师的确要关注语文教学非预设的一面,但整体方向,应该是努力扩大预设的范围”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无为和有为的智慧,课堂上,教师可以是一个用星火来燎原的火把,可以是一个穿针引线的向导,但绝不是庖丁解牛的操作者。无为并不是放任自流,不是事事无为、时时无为,而是要抓重点、抓主要矛盾,于大处、要处显其为,该有为时则有为,该无为时则无为,教师在课上该启发时就启发,该纠正时就纠正。
(三)基于素养来反思
如果说从“三美”理论角度进行文本解读有益于学生系统地学习《再别康桥》作为新格律诗的经典性,即其音节的抑扬顿挫,声调的回环反复,格式的整合对称,词藻的柔美精炼,获得语文素质的提升,那么,“非指示性”教学不仅仅是语文素质的培养,还涉及心理品质的完善。面对我国中学生语言表达薄弱、词汇贫乏、积累不够的现状,“非指示性”教学的背后,隐藏着每一个学生语言能力的自我提升,从初读体验的有话想说、确定主题的整合语言、研读欣赏的言语训练到反省结语时的斟酌取舍,形成了从感性到思维到语言到素养的提升。那么,究竟什么样的课才是语文课,究竟什么样的解读角度才是最好的解读角度,首先,必须要有扎实的语言学习,在《再别康桥》中,无论哪一种角度,都要求学生分析品味“轻轻的”、“悄悄的”、“沉淀着彩虹似的梦”等语言以及诗中的众多值得玩味的意象;其次,要学到“运用语言的本领”,不论是“三美”理论的创作技巧还是从初读体验到最后总结的自主流程,都应该让学生学习掌握文章技法,通过创作环节来学习运用语言,不能“集中于文本内容和精神层面,却始终徘徊于文本语言之外。”“语文教育,首先要把学生教育成有语文特质的人”;最后,聚焦文本解读的语言表达形式,品味格律诗中完美浑融的艺术表现形式,了解徐志摩的诗美主张与单纯信仰,体会他在感情潮起潮落中所表现出的爱、自由和美。
从诗作本身来看, 也很好的体现了作者的心路历程。在诗中, 作者的思想感情可以说是百感交集:有憧憬、向往, 有甜蜜、忧伤, 有深深的眷恋, 苦苦的追求, 冷静的反思, 也有反思后的轻松洒脱, 这既是诗人此时真实心态的流露, 也是他整个人生情感历程的集中体现。在康桥度过的那段时光, 是徐志摩一生中最难以忘怀的一段时光。那里有他的初恋, 有花前月下的漫步, 有并肩依偎的身影, 有载满星辉的小船, 也有康河的柔波……时隔六年之后, 徐志摩回到昔日康桥, 一切如故, 而佳人及昔日的美好时光已经永驻诗人的记忆之中了。这份记忆是惊心动魄的, 是痛苦中夹杂着甜蜜的, 是永生难忘的。更是需要永远珍藏, 不能轻易去打扰的。诗的开篇写道:“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从“轻轻的”我们可以感觉到诗人的心态:轻松、洒脱、满足, 以及对前途充满的无限希望。第二段开始作者写了故地重游的真切感受:“河畔的金柳”、“波光里的艳影”、“软泥上的青荇”等等, 此时的作者, 百感齐涌, 心潮澎湃, 有伤感、有陶醉。他甘心做一条生长在康河里, 永远跟康桥的记忆相伴的水草!他撑篱漫溯, 想放歌但又不能放歌, 唯恐惊扰了昔日的记忆。于是, 夏虫也沉默了, 康桥也沉默了。但他毕竟还得回到现实, 时过境迁, 变化重重, 已今非昔比了。万千感慨中, 忧伤、无奈在所难免。加上是孤独漫游, 诗人只能这样低声地吟唱:“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遗憾中带着满足, 伤感中夹着甜蜜, 康桥的记忆, 只能留在徐志摩的心中, 只能留在康桥的美丽晴空中!
由此, 我们可以体味出《再别康桥》绝非简单地写母校惜别之情和康桥明媚美景, 而是在抒发他内心深处难以割舍的情感, 在释放他心口隐隐的美丽伤痛。是尝尽了情感的风藉、历经了生活磨难之后, 作者精神的一次升华, 也是诗人思想的一次质的飞跃。
从作者的短暂的一生经历来看, 也充满了情感变迁、理解与现实的冲突。爱情的力量是巨大的, 爱情能成就一个人, 也能毁灭一个人。同时, 爱情也是许多诗人创作的动力与源泉。真挚的爱情是一切文学艺术之花赖以生长、开放的阳光和雨露。可以说, 徐志摩当初之所以走上文学的道路, 乃是爱情的力量使然。他对林徽音投以全部热情的热烈追求, 甚至把她视为灵魂的伴侣, 但失恋的巨大痛苦, 使他的生命受了一种伟大力量的震撼, 同时, 也唤醒了他生命身处沉睡的诗魂, 他把失去的痛苦和生命失败悲凉透过诗的形式透射出来。当爱情实际上破灭时, 徐志摩却成长为一个更加成熟的诗人。正如此, 我们才有机会读到徐志摩留给我们的那些美丽诗章, 尤其是这首脍炙人口的《再别康桥》。
24岁以前, 徐志摩的兴趣还在相对论或民约论。徐志摩留学欧美, 先攻读政治、经济, 后来对哲学很感兴趣, 父亲的希望是他能够进人金融界, 而他自己却希望成为一个中国的汉密尔顿 (Hamilton) , 当哲学家。可是, 当他来到康桥, 受到康桥“星月的光明, 草的青, 花的香, 流水的殷勤”的美丽自然景观的陶冶, 还有更重要的是他在康河与林徽音的初恋。“我吹着了一阵奇异的风, 也许照着了什么奇异的月色, 从此起我的思想就倾向于分行的抒写。一份深刻的忧郁占定了我;这忧郁, 我信, 竟于渐渐的潜化了我的气质。” (1) 通过《再别康桥》这首诗, 我们发现徐志摩这部作品的完成, 实际上是完成了他的思想转变——由情感追求转变为情感沉淀, 而这一转变是惊人的, 是徐志摩先生的思想在心路历程上的一次升华, 而这一升华就使他的诗“像是山洪爆发, 不分方向的乱冲”, (2) 终于以十年的时间, 成就了这位有影响的诗人。
清人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3) 任何一首诗所蕴含的情感都不会是单一的。作者在创作这首诗歌时, 他已经历了一次婚变, 与林徽因与最终没能走到一起, 但是遇上了陆小曼——他一生中最后的一位女性。然而, 一切并非想象的美满幸福。婚后, 陆小曼在日常生活上极度奢侈, 加之徐家在经济上拒绝援助, 以及到后来陆小曼为止胃痛吸食鸦片又染上了大烟瘾, 徐志摩与陆小曼两人的关系迅速恶化。处在这样的境地里, 徐志摩内心的彷徨、孤独、忧伤、苦痛就不难想象了!重游康桥, 美丽依旧, 但美得实在有些孤寂和忧伤。昔日康桥, 风光旖旎, 更有佳人相伴, 欢乐无限;今日康桥, 风光依旧, 但佳人不在, 自己婚姻又是这般模样。离愁别绪, 家事情感纷扰, 就更是别有一番愁绪上心头了!然而, 诗人又有什么办法改变这一切呢?他只有“悄悄地”离开, “不带走一片云彩”, 无可奈何地重新回到自己的现实生活中来。
另外, 徐志摩是以诗歌奉献于个人理想的个性主义代表, 他热烈地追求“爱”、“自由”与美, 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诚如胡适所言:“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 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 一个是自由, 一个是美。他梦想这三个理想的条件能结合在一个人生里, 这是他的单纯信仰。他的一生的历史, 只是他追求这个单纯信仰实现的历史。” (4) 在康桥留学期间, 诗人感受到了“五四”的“奇异的风”, “国内青年的爱国运动在我胸中激起了同样的爱国热。” (5) 他感受到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伟大力量的震撼, 徐志摩在这个时候是意气风发的。
可是, 时隔几年, 伴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落潮, 加上他的思想经历一番波折, 当年受“五四”思潮产生的自发的爱国热情惭惭消退, 他的资产阶级政治理想完全破灭, 他的理想主义四处碰壁。此时, 国内政治局势亦是大为紧张, 左翼文艺界针对当前局势在文艺界做出积极反应, 倡导无产阶级的文学, 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文学观。这与徐志摩所提倡的文学的性灵, 文学应体现爱、自由与美的主张格格不入。因而诗人对左翼文学的革命文学观大为不满, 甚至持反对态度。这就使得诗人遭到文艺界多数同仁的一致声讨, 并被斥为“资产阶级的文人走狗”。诗人再次欧游, 来到了康桥, 情感上的失落, 理想的破灭, 社会上文艺界的否定声讨, 这所有的一切都迫使得诗人来到康桥再次“寻梦”, 而康桥只给他以沉默的回答。诗人回忆六年前的康桥, 禁不住要放歌, 因为那时的康桥是明朗的, 欢快的;但转回今日现实中的康桥, 却又不能放歌, 面对的只是沉默的康桥。
《再别康桥》不仅是诗人情感的失落无处觅回, 亦是他的理想破灭后再寻理想, 最终依然归于破灭的凄寂心境的完美的诠释了。
总之, 《再别康桥》无论从诗歌的格调, 还是从它所表现的作者的思想, 情感历程, 都是更徐志摩化的。不仅是诗人的一次心灵苦旅的放歌, 亦是体现了诗人探寻、追求爱、自由、美的和谐的诗歌创作历程的完美结晶。
参考文献
①②徐志摩.猛虎集·序[M].北京:新月书店出版, 1931
③李壮鹰.中国古代文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④胡适.追忆志摩[M].北京:新月书店出版社, 1932
As quietly as I came here;
Quietly I wave good-bye
To the rosy clouds in the western sky.
The golden willows by the riverside
Are young brides in the setting sun;
Their reflections on the shimmering waves
Always linger in the depth of my heart.
The floating heart growing in the sludge
Sways leisurely under the water;
In the gentle wave of Cambridge
I would be a water plant!
That pool under the shade of elm trees
Hold not water but the rainbow from the sky;
Shattered to pieces among the duckweeds
Is the sediment of a rainbow-like dream?
To seek a dream? Just to pole a boat upstream
To where the green grass is more verdant;
Or to have the boat fully loaded with starlight
And sing aloud in the splendor of starlight.
But I cannot sing aloud
Quietness is my farewell music;
Even summer insects heap silence for me
Silence is Cambridge tonight!
Very quietly I take my leave
As quietly as I came here;
Gently I flick my sleeves,
Not even a wisp of cloud will I bring away.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清荇,
油油的在水里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蒿,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萧;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徐志摩曾经在康桥度过了一年的美好时光,正如他所说“我这一辈子就只那一春,说也可怜,算也不曾虚度。我的生活是自然的。”大自然那脱离尘埃,清澈秀逸的纯美给诗人留
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这种近于完美的生活毕竟是太过于短暂了,当诗人回到中国以后,二十年代的中国,军阀混战、狼烟一片的社会现实将他浪漫的理想冲击的千疮百孔。在这种对对现实的强烈的失望里,诗人只有逃离到记忆中去。于是,康桥便成了诗人用来拯救
自己的梦幻天堂。
“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轻轻地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云彩”是徐志摩诗中常见的一个意象。如“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而投影在你的波心。”(《偶然》)“那天你翩翩地在空际云游/自在,轻盈/你本不想停留/在天的那边和地的那角。” (《云游》)云彩自在飘逸、去留无意,卷舒自如,选择“云彩”这种意象自然同诗人的浪漫气质不无关系。诗人所向往的是天人合一,爱美合一的生活,但这种生活也正如同天边的云彩,美则美矣,却离现实生活太遥远了。然而,无论如何,面对离别,诗人还是躲开了“多情自古伤离别”式的感伤凄婉,在三个节奏轻快的“轻轻地”中,我们看到了诗人向康桥潇洒地挥手,缓步飘然而去的身影。
终归是要离去的,但此时此刻,在诗人的眼中,康桥还是那样一副线条流畅、色彩鲜明、动静结合的美丽画卷:西斜的夕阳给湖畔的柳枝镀上了一层灿烂的金黄色,轻风徐来,柳条也舒展着自己柔美修长的双臂,那娉娉袅袅的样子,真如一位艳美绝伦的新娘子一般。她的影子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也荡漾在诗人的心湖里。让他回想起那些偎依在她的身边,宛若红袖添香伴读书的往昔。而那绿油油的水草在康河的柔波里招摇着,又是多么的自由和快乐。乃至于诗人也要化成一条水草,永远地躺在这清澈的碧波之中了。那榆阴下的一潭清泉,诗人却固执地认定,“那不是清泉,是天上虹”,这是一种错觉,这种错觉更表现了诗人对昨日梦幻的留恋。昨日那五彩斑斓的梦境早已揉碎在这康河之中,化为它的一条水草、一缕柔波了。在这大自然的和谐与宁静里,我们的诗人情不自禁地陷入了“物我两忘”的境界里,不知今日何日、今夕何夕,竟要撑一支长篙,泛舟到那青青世界里去寻他彩虹似梦,在那星辉与湖光的交接处,尽情欢歌了。但是在这个别离的时刻,还是不要放歌了吧,毕竟那梦幻只如天边的云彩,令人神往而不能心往。
语文课件中,徐志摩《再别康桥》是重要的一课,也是值得赏析的一首诗作。
再别康桥
作者: 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
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赏析
徐志摩是代末到30年代盛极一时的“新月派”主将。他的诗,流动着内在的韵律和节奏,情感真挚充沛。诗人闻一多20年代曾提倡现代诗歌的“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建筑的美”,《再别康桥》,可谓是“三美”的范本,堪称徐志摩诗作中的.绝唱。
《再别康桥》是一首委婉柔美的抒情诗,一曲优雅动听的轻音乐,无不感动着每一个赏诗者。徐志摩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间他于婚外爱恋林徽音。1928年秋,徐志摩再次旧地重游,千缕柔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看到这康桥美丽的景色和从前一样,而自己苦苦追寻的恋人,却不能相伴在一起,这种“桃花依旧,伊人不见”的缕缕情思,顷刻间融汇在康河里,也驰骋在诗人的想象之中。康桥,不仅是诗人求学的场所,更是诗人冲破封建婚姻的束缚,追求真正爱情的地方,他在这里和林徽因相恋,渡过了他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而康桥时期正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诗人在《猛虎集·序文》中曾经自陈道: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他后来曾满怀深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康河在徐志摩的心中,永远是不能忘怀的爱河,与其说康桥给了他诗的源泉,不如说是爱情打开了他诗的闸门。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起笔就用了一句倒装句,“轻轻的”放在句首,看似淡淡地起笔,却蕴藏了诗人深深的“康桥情结”,诗人对康桥的爱恋,对昔日爱情生活的回忆,以及对眼前无奈的离愁,表现得真挚、浓郁、隽永。给人以及其深刻的影响。诗人再次面对康桥美丽的景色,林徽音那纯净优雅、婷婷玉立的形象,久久地在心头荡漾,就像眼前“那河畔的金柳”,也是他梦中的新娘。有情人终究未成眷属,而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隐喻中,我们感受到了诗人对真挚爱情的渴望,想象着诗人携恋人一同泛舟康河,柔情似水的情景,萌生甘愿做一条水草,静静地享受在爱的柔波里。诗人在康河边的徘徊,不正是这种追寻的一个缩影吗?
诗人的心是浪漫的,而现实终究是现实。我们不能不惊叹,诗人的想象力和丹青妙用的笔力,“那榆荫下的一潭,”明明是清泉,诗人却用了远取譬的手法,偏说是天上虹。清泉是清纯的、伸手可触的意象,而天上虹是斑斓的、永远是渴望不可及的形象,而此刻的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即便如此,诗人并没有放弃,而是“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胡适说:“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梦想这三个理想的条件能够会合在一个人生里,这是他的‘单纯信仰’。他的一生的历史,只是他追求这个单纯信仰的实现的历史。”(《追悼徐志摩》)
《再别康桥》是现代诗人徐志摩脍炙人口的诗篇,是新月派诗歌的代表作品。全诗以离别康桥时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了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语言轻盈柔和,形式精巧圆熟,诗人用虚实相间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构成了一处处美妙的意境,细致入微地将诗人对康桥的爱恋,对往昔生活的憧憬,对眼前的无可奈何的离愁,表现得真挚、浓郁、隽永,是徐志摩诗作中的绝唱。
创作与1928年,收录在徐志摩的《猛虎集》
作品赏析
再别康桥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
软泥上的青荇⑴,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⑵;
在康河的柔波里,
甘心做一条水草!
----
那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
寻梦?撑一支长篙⑶,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⑷;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关键词]《再别康桥》 意境美 音乐美 绘画美 建筑美
《再别康桥》是徐志摩的经典之作,几乎被所有版本的中专(高中)教材编录。全诗以虚实相间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构成了一处处美妙的意境,细致入微地将诗人对康桥的爱恋,对往昔生活的憧憬,对眼前的无可奈何的离愁,表达得真挚、酣畅、浓郁、隽永,充分表现出诗人高度的艺术技巧。从美学的角度看,《再别康桥》具有下列艺术特色。
1.清新飘逸的意境美。《再别康桥》是一首写景的抒情诗,以主观思想情感和客观景物的完美融合,展现出具有个性色彩的迷人意境。全诗由“轻轻的”、“走”、“来”、“招手”、“作别云彩”起笔,用虚实相间的手法表现出舒缓的节奏、轻盈的动作、缠绵的情意,同时又怀着淡淡的哀愁。“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下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心头荡漾”。柳是中国诗歌中传统的意象,徐志摩拓展了它的内涵:一方面用“柳”——“留”谐音表述着对别离人的挽留之意;另一方面把它活化成了“新娘”。诗人的这一幻影抒发出对美好理想的追忆,对如歌青春的唤回,对甜蜜爱情的怀念。“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慢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处放歌。”这是诗人对往昔充满理想、畅快惬意生活的回味、留恋。接着,笔锋一转,既然过去的已经成为历史,回到现实仍然是哀伤,“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离别的笙萧,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全诗到此达到情感的高潮,本该高歌一曲,快乐快乐,反而寂静得只能听心跳,这是何等郁闷,何等痛苦!诗人自觉不自觉地将中国传统的诗歌意象与西方浪漫派的影响结合起来,借生动的形象寄托丰富的情感,又使情感赋予意象以灵性,以此显示出自己委婉、隽永、含蓄的抒情个性,使诗歌在柔美清丽、流光溢彩的画面中透射出一股淡淡的惋惜、隐隐的哀伤。
2.和谐动人的音乐美。《再别康桥》全诗七节,每行六至八字,每行大体上三顿,音节长短不一,以“来、彩;娘、漾;摇、草;虹、梦;溯、歌;箫、桥;来、彩”做韵脚,每节二、四行押韵,而且每节都自然换韵。诗行整齐匀称,声调回环往复,随情变韵,平仄声交替使用,读起来抑扬顿挫,舒纡婉转,节奏鲜明和谐,形成流动感,极富音乐性。诗作中运用叠字的技巧,重句、复沓的技巧:“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实现了首节和尾节,语意相似,节奏相同,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巧妙组合出节奏感和旋律美。诗中第二节前两句描绘了河畔的金柳,后两句采用层进深化情感。第三节则承第二节所写的“波光”来写“水底的清荇”,使得句子之间、诗节之间的环环相扣,诗行本身的音节和旋律,都显得非常自然和谐。双声词“艳影”、“榆荫”、“清泉”及“荡漾”、“招摇”、“斑斓”等叠韵词的运用,使整首诗富有节奏感,加强了诗歌的抒情效果,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性。这些优美的、音乐般的节奏像涟漪般荡漾开来,既是学子寻梦的跫音,又契合着诗人感情的潮起潮落,它低徊曲折,一咏三叹,有一种独特的审美快感。七节诗错落有致地排列,韵律在其中徐行缓步地铺展,颇有“长袍白面,郊寒岛瘦”的诗人气度。
3.绚丽斑斓的绘画美。徐志摩崇拜自然,放情于山水之间,寄情于草木之中,在诗歌艺术上注重对词藻和意象的精心挑选,追求“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理想境界,使得《再别康桥》显示出绚丽斑斓的绘画美。全诗中选用了“云彩,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彩虹,青草”等词语,给读者创造了视觉上的色彩想象空间。而诗的每一节都可以称得上一幅明丽迷人的画卷,如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招手作别;河畔的金柳倒映在康河里摇曳多姿;康河水底的水草在招摇着似乎有话对诗人说……我们甚至可以象古代画家那样给每一节诗按意象命名,如第二节可称为康河晚照图,第五节可称为星底泛舟图。诗人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都富有流动的画面美,给人以立体感,巧妙地把气氛、感情、景象三者融合在一起,既写景又写意,融情于景,情景交融,呈现出浑然一体的和谐美,耐人寻味的朦胧美,飘逸隽永的古典之美。
4.错落有致的建筑美。優秀的诗歌不仅内容美、内涵丰腴,而且外在的形式也应该别出心裁、富有美感,从而在感官上给读者感染,缩短读者在阅读时从文字到生活想象的距离,提供超然的艺术享受,闻一多先生将这种诗歌的体裁和形式美称为建筑美。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集灵气与美感于一体,在诗的组织结构和形式上匠心独运,在视觉上给人摇曳多姿的美感冲击和碰撞。诗句的空间布局是一、三句诗排在前面,二、四句诗低格排列,间歇有序、自由舒缓、规则变幻;一、三句短一点,二、四句长一点,在多样中求整齐,从差异中求协调;为了避免诗句过于整齐而呆板,诗人别出心裁的把每一节的偶数行退后一格,每行的字数稍有增减,使诗行的排列于整齐中富于变化,细腻舒展而又玲珑秀丽,在有规律的诗行错综中传达和体现了移步异景、错落有致的建筑之美。
鲁迅曾说:“呼唤血和火的,咏叹酒和女人的,赏味幽林和秋月的,都要有真正的神往的心,否则一样是空洞。”《再别康桥》以他那性灵飘逸,用“神仙似的句子”和兼具意境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高超艺术特色,给人以亲切真实的感情体验和美的享受,引起了无数读者的共鸣,赢得了无数读者的喜爱。
参考文献:
[1]乔兴兰.从语篇分析的角度看《再别康桥》的绘画美[J].怀化学院学报,2006,(3).
[2]邱敏凡.感悟《再别康桥》的意境美[J].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08,(11).
[3]吴秋煊.试析《再别康桥》意象的运用和情感的变化[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2009,(2).
我的家乡,在长流。
客观地来讲,那里很脏,小时候去那里还嫌弃,没有新海的外婆家干净。一头头笨牛在大街上招摇地行走,看了都觉得恶心。苍蝇们成群结队地在牛背上歇息,想想都觉得臭不可闻。
我只有在清明的时候才回去扫扫墓。那时都是才下过雨,空气很好。这也是我答应爸爸妈妈和他们过来的唯一原因。来去匆匆,没有任何记忆。大脑被其它事情塞满了,没有空闲,也没有意识抽出空闲来想这些。
我明白,它是我的家,我的家乡。但我不喜欢它,也不能算是不喜欢罢,见它如见水,流过即过,不再记得任何。那新鲜的空气,呼吸了,就没有了。回到家居住的市区,依然是烟尘飞舞,然后再被学习,工作和其它事情填上了,谁还有空闲去思那个小镇呢
对,长流仅是一个小镇,一个脏兮兮的小镇。
可那里毕竟是我的家乡啊,我也明白,它令我所爱的地方,我的家乡,里面沉淀着我的爱。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心头荡漾
没有金柳,只有碧榕。
人工湖畔,总会有一棵两棵榕树立在那儿。太阳高挂的时候,在水里的倒影格外明显,还辨得出颜色来。我不是诗人,不会用华丽的辞藻抑或浪漫的语调去描绘出她们的优美身姿。
但不能否认,它,很婀娜。
它不是柳树,但它有它自己的柔情,略带坚毅的柔软,是无法诠释的妖娆。
鸭子们不会审美,但它们明白那荫下是乘凉的好去处,于是纷纷拥向树阴。算是碧波荡漾吧,若是如此,榕树叶带着的墨绿,岂不又是一番风景碧绿与墨绿的完美过渡,再加上水中若隐若现的云朵,一层层铺在水面上,就像树冠的装饰。
波光中的榕,就像唐朝那丰满而高髻的华丽仕女,发上插满了各种闪耀的头饰。圆润而性感的身躯娇羞得妩媚,伫立在天上,天空便是它的背景。
是啊,水中的艳影,长流的榕。
《再别康桥》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读者多认为该诗抒发了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
《再别康桥》是现代诗人徐志摩最著名的诗篇之一。它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诗歌意境柔美悠远,风格清新飘逸,宛如一曲优雅动听的轻音乐。正因为它那柔美飘逸的意境和欲别不能的缠绵情谊,多少年来一直深受读者的喜爱与钟情。高中语文教材几度更易,也从未把它删除在外。由此可见,《再别康桥》一诗地位之非同寻常。
一个纯粹的中国诗人,缘何会对一座异国他乡的康桥如此依恋,如此挂肚牵肠、萦萦于怀呢?笔者认为,那是因为康桥承载了作者一生的理想,亦即《再别康桥》诗中所说的,康桥有他“彩虹似的梦”。“彩虹”是色彩丰富的,诗人在康桥的“梦”也是丰富多彩的。
胡适尝言:“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
我想以“彩虹似的梦”和胡适的这句话来引领我的这篇文章,浅析徐志摩的康桥情节,解读《再别康桥》一诗中情感的多重内涵。
一、爱情梦——爱
19,徐志摩来到英国剑桥大学学习,其间邂逅了在当时称为“中国第一才女”的林徽因,从此他便堕入了一场不能自拔、刻骨铭心的爱恋中。他爱上了像精灵一般的林徽因,为她写下了无数情真意切的诗句。应该说,对林徽因的爱,是徐志摩第一次真正的恋爱,也是他人生中迟到的初恋。
然而,他与林徽因的爱情无果而终。 他不无留恋而又遗憾地写道“我这辈子就只那一春”。从此林徽因成为徐志摩梦中可望而不可及的一个完美身影,他只得自我安慰似地说道:“我将于茫茫人海中寻访唯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至美如金的康桥,对徐志摩来说,留下了太多初恋的美好回忆,是他一生刻骨铭心的爱的圣地。康桥的记忆,是为了那个叫林徽因的女子,倘若没有她,康桥也不过是一座桥,一种存在的风景。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说,徐志摩对康桥的赞美,包含着他没有明说的言外之意——对爱情的歌颂。也就是说,康桥成了徐志摩对林徽因爱的一个象征、一个载体,这构成了他所寻之“梦”的内核和真正的秘密。
二、政治梦——自由
在剑桥学习期间,徐志摩确立了他的政治理想和社会理想——在中国建立英国似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他认为德国人太蠢,干事机械;法国人太阴,干事过分;南欧人太乱,头脑混乱;美国人浅薄,文化历史不长。所以比较像样的是英国。他曾说过“英国人是自由的,但不机械;是保守的,但不顽固”。所以他满怀英国康桥式的人生理想,期望在中国实现他的资产阶级政治制度。
但是归国后,内忧外患、战火连连的中国在“五四”后掀起了如火如荼的革命浪潮,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在中国这片土壤里找不到生根发芽的沃野。徐志摩的单纯信仰在中国缺乏实现的社会基础,它注定是要破灭的。诗人曾经无比向往的政治梦想还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外辱内患、民不聊生的残酷现实中夭折了。
三、文学梦——美
徐志摩是一个热情地拥抱、深情地爱恋英国文化的人。留学欧美期间,他喜与名士交往,广泛涉猎世界名家名作,也接触了各种思潮流派。这个时期,孕育了他的政治理想,胚胎了他的自我意识,同时也拨动了他的求知欲,触发了他的创作意念。欧洲的文明,名流的思想,雪莱、拜伦的风流与浪漫,如同一道道洪流,不时冲击着徐志摩,他崇拜的偶像也由美国的汉密尔顿转向了英国的雪莱和拜伦,他弃政从文,走入了诗人的行列。
然而,彩虹绚丽,终归虚幻;“梦”虽绝美,终归成空。这一华美的诗句下,掩饰不住的是诗人曾经热情万种却背后无奈的凄凉,而“揉碎”一词更是暗含破碎幻灭的无言悲苦。
狂飙突进的“五四”,已经昭示了时代所呼唤的精神力量,这时的.徐志摩却还在一边吟唱着康桥的微波、向往着雪花的快乐,就显得太不合时宜了。这种浪漫飘逸的文学理想在时代大潮的冲击下,都统统化作了空中飞沫。诗人曾经一度狂恋的美政理想和文学梦幻都如肥皂泡一样破灭了,这“彩虹似的梦”最后终归是被“揉碎”在了现实的“浮藻间”。
故地重游,再一次回到这个曾让他热情燃烧的母校,满是忧伤失落的他怎能不感慨万端?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这句诗若分析的话,可用几句话来概括:舒缓的节奏,轻盈的动作,缠绵的情意,同时又怀着淡淡的哀愁。还有,还加上一句,作别西天的云彩,西天的彩霞给人们一个印象,就是为后面的描写布下了一笔绚丽的色彩,整个景色都是在夕阳映照下的景物。所以用这句话来概括,为这个诗定下了一个基调。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下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心头荡漾“,这句诗实写的是康河的美,同时,柳树在古诗里”柳“——”留“,留别有惜别的含义,它给诗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多少的牵挂用”在我心头荡漾“,把牵挂表现的非常形象。当然他的手法是比拟的手法(拟人、拟物),与第三句话合在一起讲,”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桥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这一句诗突出了康河的明静和自由自在的状况,自由、美正是徐志摩所追求的。同时表现一种爱心,那水草好像在欢迎着诗人的到来。再次,我觉得它不是完全脱离中国诗歌的意境的,它和中国的古诗有相同的地方,就是物我合一。第二句是化客为主,第三句是移主为客,做到两相交融,物我难忘。这两句诗正好表现出徐志摩和康桥的密切关系。这就是人们前面所讲的三个方面:确定了理想,步入了诗坛,美妙的风光中,抒发自己的情感。三者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通过具体的形象,来表达自己的感情。而人们欣赏诗也是从形象入手,来逐渐接受诗人的心灵的。第四节是转折点,”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躁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这句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实”是景物的描写,“虚”是象征手法的运用。一潭水很清澈,霞光倒映下来,“不是清泉,是天上的虹”,一片红光,是实写。但是,潭水上漂了很多的水藻,挡住了一部分霞光,零零碎碎的,有的红,有的绿,好像柔水一般,非常形象。这个“揉”写的很好,同时也是自己梦想的破灭。那么这个梦引起人们什么感觉呢?这使我想起了闻一多先生纪念它的长女夭折时写的一首诗。他用了一个比喻“像夏天里的一个梦,像梦里的一声钟”,大家知道梦时美好的,钟时悠扬的,然而是短暂的,所以彩虹似的梦似美丽而短暂的。1927年他的梦想破灭了,又与陆小曼不和,很消沉。
第五节,既然谈到梦,那么这次再来康桥,再回母校,是不是来寻梦的呢?“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慢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处放歌。”这句诗是徐志摩对往昔生活的回忆、留恋,他在康桥生活的两年,悠哉悠哉。他那时有自己的理想,生活是充实的,对明天怀着希望。所以,他用“一船星辉”来比喻那时的生活,带有象征的意味。
最好的诗诗第三句诗。过去的已经成为历史,回到现实仍然是哀伤,所以“悄悄是离别的笙萧,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这句诗是情感的高潮,充分表现了徐志摩对康桥的情感,集中表现了离别的惆怅。这句诗就需要联系别的诗,包括古诗来理解。“悄悄是离别的笙萧”是暗喻的手法。例如,苏轼的《前赤壁赋》中描述了萧声是低沉的.哀怨的,而笛声是欢悦的,所以“萧”来比喻“悄悄”来说明诗人的心境,因此,“悄悄”的动作带有诗人的感情,接着“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诗歌讲究精练,为什么一再重复“沉默”“悄悄”“轻轻”?这不是浪费语言,而恰恰是他的重点
其实“沉默”是人的最深的感情。例如,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中的语句“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再如苏轼的词《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他回忆他的妻子王弗死后的十年,回忆他们相见的时候“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此处无声胜有声”,还有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使用反衬手法,三月春光明媚,白花盛开,可惜好友欲离我而去。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下两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意在言外,旨在象内”。“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往往用在评价诗,意思诗不说愁,却把愁表现得最为恰当,看着朋友走掉,长久孤立的站着,表现感情的深厚。如王国维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即抒情”。所以“唯见长江天际流”有很深长的意蕴,又如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都是这样的好诗词。说沉默时感情最深,就像生活中的例子,感情最深的表达时机、船都已走了,但送别的人伫立不动,若有所思。结合句中“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康桥尚且如此,诗人何以堪?实际反衬了诗人对康桥的感情非常深厚,因此,“悄悄”就带着诗人的主观感情了。
第七节:“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云彩”有象征意味,代表彩虹似的梦,它倒映在水中,但并不带走,因此再别康桥不是和他母校告别,而是和给他一生带来最大变化的康桥文化的告别,是再别康桥理想。
《再别康桥》兼收了中国古典诗歌和外国诗歌的抒情方法,并将他们完美的统一于自己的作品中,铸就了《再别康桥》的高度的艺术性。
英国视觉艺术评论家克莱夫•贝尔在《艺术》一书中提出“艺术乃是有意味的形式。”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殷国明在《艺术形式不仅仅是形式》一文中说到“艺术作为一种普遍的心里媒介,使艺术家通过它把一般生活经验转换成某种艺术存在,因此,艺术同时也是一种‘有形式的意味’。”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之形式便是“有意味的形式”,同时它也是“有形式的意味”之艺术。本文主要探讨《再别康桥》的“三明治”结构层次以及在这一形式之外和之内诗人所表达的不同 “意味”。
一、“三明治”的结构
《再别康桥》共有7小节,纵观全诗,我们可以把这7小节分作三个层次。从中不难发现,第1小节和第7小节结构大体相同且前后呼应。第1小节诗人用了“轻轻的”,第7小节便有“悄悄的”与之对应;开头说“作别西天的云彩”,后边便有“不带走一片云彩”。且不说这用词里面诗人的感情有何不同,单这形式便决定了这两小节可以独立作为一个层次,即作为诗的第一层和第三层。中间的部分(第2小节至第6小节)与这两个层次不同,没有直接说“走了”,而是处于一种回忆状态之中,描写的大都是回忆中的景和情,所以它们可以合在一起作为一个层次,即作为诗的第二层。
闻一多先生在《诗的格律》中提出了诗应具有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和建筑的美的诗论,同样是新月派诗人的徐志摩对闻一多先生的这“三美”主张付诸了创作实践中,而《再别康桥》的三个层次的结构形式便是一种典型的“建筑的美”,就犹如一块色、香、味俱佳的分作上、中、下三层的“三明治”一样——上、下层的原料大致是相同的,中间层是有别于上、下层的,也是最味美、最珍贵的一层,就如同徐志摩对康桥的那珍贵的回忆一样。据此,便得出了《再别康桥》的结构层次类似“三明治”结构层次的说法。那么,在这“三明治”结构形式之外和之内的“意味”又是什么呢?
二、“三明治”结构形式之外的意味——依依惜别之情
“三明治”结构形式之外,也就是从整体上来说,诗人表达的主要是依依惜别之情。这一点,我们从诗的题目上便不难看出。首先,我们来看“再别” 二字。在《再别康桥》之前,徐志摩写过另一首与康桥相离别的诗是《康桥再会吧》,这是他在1922年8月在英国留学结束即将返国前夕所作。同样是离别,一个是“再会”,一个是“再别”,这里面包含的感情是不一样的:“再会”是期待“再次会面”之意,虽是分别但含有希望,在诗的结尾,诗人也与康桥相约明年再相会——“我今去了,记好明春新杨梅上市时节,盼望我含笑归来,再见吧,我爱的康桥。”从这些字眼里我们没看到忧伤。而“再别”是“再次分别”的意思,是 “再会”之后的“再别”,而不是“再会”之后的“长相厮守”,曾经的希望实现之后再次陷入分别的无奈,这里面涌动着诗人的情感波澜,与第一次分别相比更有一种难舍难分,不忍离去。
其次,我们再来看“康桥”。余光中曾说:“和《偶然》一样,这首《再别康桥》也是貌若洒脱而心实惆怅,只是《偶然》之惆怅乃因人而起,而《再别康桥》之惆怅乃因地而起。”此话中的“因地而起”便是指因为“康桥”的缘故。诗人与康桥有着很深厚的感情。康桥,即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1920 年10月—1922年8月,诗人曾游学于此。1928年,诗人故地重游,11月6日,在归途的南中国海上,他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康桥被诗人认为是他的 “生命的泉源”,是他的“精神依恋之乡”(《康桥再会吧》),他曾说:“我在康桥的日子可真是享福,深怕这辈子再也得不到那样甜蜜的机会了……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由此可见,康桥在徐志摩心中的位置是何等重要。诗人把康桥看作是“生命的源泉”,看作他的第二故乡——“精神依恋之乡”,在心理距离上他和康桥很亲很近,但现实的距离——康桥毕竟是英国伦敦的康桥——使他不能置身其中。直至 1928年再次来到康桥前,诗人与康桥的关系是心很近身很远,这次故地重游,他才与康桥再次身心相会,但这只是短暂的“相会”,“再会”之后“再别”,所以是更加的依依不舍。
三、“三明治”结构形式之内的意味——诗人内心情感在诗的三个层次中的发展变化
为此,我就个人经验如何利用多媒体技术走出传统的诗歌教学,打破沉闷的课堂,谈谈自己的一点浅见。
前不久,我欣赏了一盘《再别康桥》实录电教课,那精心制作的课件,一幅幅色彩艳丽的图画,优美动听的声响效果,老师循循善诱的教读,热烈浓厚的课堂气氛,同学们声情并茂的朗诵,无不让人赞叹不已,无不沉浸在康河的柔波里,陶醉在康桥的美景中。
这节电教课的成功不言而喻。不必说那老师教学艺术的高超,课件制作的精美,不必说教学结构的紧凑严密,教学手段的丰富多样,也不必说教学方法的灵活多变,教学效果的完成之好。单是朗读、理解和朗诵的艺术处理上就给了我深刻的启示。诗歌,简洁含蓄、朗朗上口,它常以那清新飘逸、婉约豪放的风格,闲适自然、恬淡深远的意境,怀乡思亲、缠绵动人的情感引发人们手不释卷,百读不厌,回味无穷,遐思万千。在多媒体诗歌电教课中,可充分发挥电教媒体的优势,利用特有的各种画面和特有的声响效果,把学生带入诗歌的美妙意境中,深刻地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提高学生理解美,鉴赏美的能力。但正因为有着特有的各种声响效果和多彩的图画,往往使得施教者欣然忘“本”,重视了电教媒体的放,而忽视了学生的学;忽视学生的朗读,忽视学生朗读中的理解,理解上的朗诵,这也难免会出现本末倒置的现象。
有人说,诗歌是没有乐曲的音乐,便于吟诵。只有在反复吟诵中才能体味出其中的意蕴。诗歌教学也必不可少,电化教学中同样必不可少。朗读是理解鉴赏诗歌的重要手段。诗歌电教课应是在朗读中理解,在理解中朗诵的螺旋式循环往复的教学推进过程。
一、朗读应贯穿于整个课堂
初读,能帮助学生正音识字,总体感知诗歌音旨;范读,特别是声情并茂的声画并茂的多媒体范读,很容易能把学生带入美妙的诗歌意境中;老师的范读更具魅力,这当然取决于老师本身的朗读和文学素养。学生的个别读,好的同样可起示范作用,不足的可得到集体的纠正。对他本人来说既领会了诗意,也锻炼了胆量,更提高了能力。学生的齐读,每个学生得到了参与,得到了锻炼和抒怀的机会,增强了对诗歌意境的理解,有助于朗读能力的提高。开始的朗读,能把学生带入诗歌教学的殿堂;课堂中的各个环节的朗读,是为了更好地诗歌鉴赏;课堂结束的朗诵,是为了加深对诗意的理解。学生在朗读中进入诗歌的学习中,在朗读中进入诗歌的意境中,在读中品味,在读中理解,在朗诵中与诗人达到感情的共鸣!
二、朗读有助于理解
徐志摩
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
1.了解有关新诗的相关知识;
2.学会新诗的鉴赏方法。
A.通过教师的指导朗读学会欣赏诗歌的音乐美。
B.通过教师的分析赏析,学会从诗歌的意象及形式等方面入手赏析诗歌。
过程与方法:
1.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诗人独具特色的意象选择,体味意境;
2.感知《再别康桥》的诗意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情感态度价值观:
领悟徐志摩在诗歌中的独特情感。
教学重难点
诗人独具特色的意象选择;
《再别康桥》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
古人云: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包括我在内,在不长的人生中都经历过离别,感受过离别之情。我们离别了小学生活,离别了初中母校。离别之时,你经历了怎样的情感体验?是“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无奈?是“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豪迈?还是“相见时难别亦难?的苦涩?今天我们一起到剑桥大学去游历一番,感受诗人徐志摩的在告别母校康桥时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板书:再别康桥徐志摩)
二、学习目标
1.了解有关作者及新月诗派的有关知识;
2.通过听读及朗读,初步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
3.明确诗中出现的意象有哪些。
播放歌曲《再别康桥》,附上剑桥的图片。
(解说:音乐能陶冶人的性灵。《再别康桥》这首诗本身就极具音乐美。播一首由《再别康桥》改成的歌曲,可以让学生从另一个艺术层面去感受志摩的诗。配上剑桥的优美的图片,让学生由听觉到视觉都对《再别康桥》有一定的感知。)
三、学生朗读
让学生县齐读一遍诗歌。读完之后明确较难字音,如:荇、漫溯、笙箫等。
四、解读题目
同学们请看题目,“别”说明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诗?(离别诗)那么离别的对象是什么?(康桥)这个“再”字又说明了什么?(“再”是又一次的意思,就是说诗人并不是初到康桥),那么我们接着来了解一下诗人与康桥的渊源。
五、听诗朗诵
播放配乐诗朗诵,请同学们体会诗人在诗中想要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明确:对康桥的依依惜别之情,全诗充满着一种离情别绪。
(那么是人为何会对康桥有这么深的感情?又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写下了这首诗呢?我们来共同了解一下诗人生平和写作背景)
六、志摩其人及写作背景。
请同学们结合《全程设计》第八页关于徐志摩爱情美梦幻灭的讲述,给同学们2-3分钟的时间,了解一下徐志摩这个人。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出生在富商家庭,笔名云中鹤,南胡,诗哲,中学与郁达夫同班,1916考入北大。同年与16岁的张幼仪结婚,1918赴美留学,1920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他爱上林徽音。1922年与元配夫人离异,同年回国历任北大,清华教授,经常发表诗作,1923成立新月社,他是主要成员,1924年泰戈尔访华,他任翻译后随其周游欧洲,1926年与陆小曼结婚,但他的微薄收入难以满足陆小曼的需求,他奔波于北京,上海,南京等地1931,11,19飞机失事,死于泰山脚下,诗人的感情生活是波澜的,但诗人的心却是火热的。
《再别康桥》这首诗,较为典型地表现了徐志摩诗歌的风格。诗歌记下了诗人1928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一种含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康桥,即剑桥,英国著名剑桥大学所在地。因徐志摩年轻时曾在这里读书、生活过,结识过许多英国朋友,康桥的一切,早就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遗憾的是,他并没有事先联系好,她的英国朋友一个也不在,只有他熟悉的康桥,在那里等他。诗人睹物思人,愁肠百转,如今又要和它告别了,千缕柔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激情,于是便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
七、新诗概述
同学们,这个单元我们主要学习中国新诗,在学习《雨巷》是我们已经学过了有关新诗的一些知识,徐志摩的这首《再别康桥》就是一首典型的新诗。所谓新诗,就是指五四运动前后产生的、有别于古典诗歌的、以白话作为基本语言手段的诗歌体裁。徐志摩所在的“新月诗派”作为新诗发展阶段中一个重要的文学派别,成立于1928年,主要代表人物有闻一多、徐志摩。胡适、梁实秋等,主张创作“客观抒情诗”,即大量使用意象,将主体感情客观物象化,再用想象装成朦胧的美,达到抒情的目的。新月派的重要代表人物闻一多,提出了“三美”主张,提倡诗歌要讲究: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
下面我们再来齐读一下这首诗。
八、学生齐读
再次齐读这首诗,回想学习《雨巷》是学到的有关意象的知识,在读的过程中注意寻找一下这首诗中有哪些意象?
(明确:云彩、金柳、青荇、柔波、水草、星辉等意象)
九、课后作业
这节课我们主要了解了关于这首诗的基础知识,下节课中我们将重点从诗歌意象和诗歌形式两个角度分析这首诗,请同学们在课下做好预习工作,思考:本诗中的意象有何作用?这首诗的形式有什么特点?
整体鉴赏《再别康桥》。(从诗歌的意象,诗歌的形式入手赏析这首诗歌)
(一)从离别对象角度分析
提示:自古写离别诗之作可以说是数不胜数,大家比较熟悉的还记得有哪些诗词?
明确: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高适的《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李白的《赠汪伦》: “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启发:如果我们把这些诗歌和徐志摩的这首诗一下,在送别的对象上有什么不一样呢?
明确:一般离别诗离别的是人,这首诗离别的却不是人,是“ 西天的云彩 ”,告别对象由人间向自然景物转移,跳出了寒喧叮咛的俗套,给人清新飘逸之感。这些物象(云彩等)寄托着诗人的感情,这种有着诗人感情的物象即是诗歌的意象。诗人如何选择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正是我们要重点赏析的部分。
七、课后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了解了关于这首诗的基础知识,下节课中我们将重点从诗歌意象和诗歌形式两个角度
分析这首诗,请同学们在课下做好预习工作,思考:本诗中有哪些意象?这首诗的形式有什么特点?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布置了一个预习的任务给大家,你们准备的怎么样呢?
二、从诗歌意象角度分析
提问:
1.提问:本文在意象的选择上独具特色,请同学们找出本文的意象分别是哪些?(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解决。)
明确:意象有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辉等自然景物。
2.具体分析意象
(1)齐读第一小节。思考:这一小节中一共出现了三次“轻轻”,有什么作用?
明确:三个“轻轻”,使我们仿佛看到,诗人只身悄悄来到和离开康桥的情景,诗人不愿惊动他深爱的母校,不愿打破它的宁静与和谐,只想悄悄的与康桥做依依惜别,这里,诗人的感情温柔细腻,诗歌节奏轻缓、徐舒,为全诗定下了感情基调。
(2)将第一小节的 “西天的云彩”换成“东方的朝阳”如何?
明确:不好。傍晚适合表达依依惜别之情,正如“秋”“雨”中写离别能渲染出这特定的意境一样,同时作者是别西(方)而东去,因此别“西天的云彩”准确。
(3)请一位女同学为大家朗诵一下第2-5小节。其他同学思考:(给出幻灯片中的问题,学生组织讨论)
A.第二小节中将“金柳”比喻为“新娘”说明了什么?结合以前学过的诗作中出现的“柳”,说说“金柳”这一意象的应用有什么作用?
明确: 夕阳中幻成的金柳,是康桥宁静之美的具体体现,将“金柳”比喻为“新娘”,说明诗人极度迷恋的感情;古代的离别诗中经常出现“柳”这一意象,因“柳”与“留”谐音,来表达惜别之情。
可见,“柳”为意象,文化意味深厚。如: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B.第三小节中,“青荇”在“招摇”,是什么修辞手法?“我甘心做一条水草“说明了什么?
明确:拟人手法,说明康桥对诗人的欢迎态度;“甘心”二字写出了诗人对康桥永久、热烈的爱恋。说明诗人对康桥的喜爱进一步加深后,不想离开的留恋之情。
C.第四小节,清泉-彩虹-梦,诗人的感情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一节运用了什么手法?
明确:诗人的感情进一步深化了,因为在康桥,不仅有如画的景色,更重要的是这里有诗人的“梦”,有诗人美好的回忆。这句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实”是景物的描写,“虚”是象征手法的运用。一潭水很清澈,霞光倒映下来,“不是清泉,是天上虹”,一片红光,是实写。但是,潭水上漂了很多的水藻,挡住了一部分霞光,零零碎碎的,有的红,有的绿,好像柔水一般,非常形象。这个“揉”写的很好,同时也是诗人自己梦想的破灭。
D.第五小节中的“梦” 与第四小节中的“梦”有什么关系?指的是什么?
明确:第五小节中,诗人有感于彩虹寻梦,于是在这一小节中回忆起以往在河上披星流舟放歌寻梦的情形,沉醉于过去的美好回忆中。他用“一船星辉”来比喻那时有理想的充实生活,带有象征的意味。暗含了对逝去的康桥生活的无限留恋之情。
(4)齐读第六小节,体会诗人的感情在这一小节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明确:在这一小节中,诗人思路急转,把读者从梦境中拉回到现实,别情缕缕,离绪重重,已经没有时间和精力再去放歌。诗情在这一小节达到了高潮,但是这一高潮却是以情绪的低落和基调的抑郁作为标志的。只有这样,才更加真实的表达了诗人的离情别绪。
(5)默读第七小节,思考:诗人面对回归现实的伤感,是怎么做的?是继续沉湎于伤感,还是勇敢地面对?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
明确:最后一节中有两个“悄悄”,与第一小节中的“轻轻”呼应,说明诗人对康桥景色的珍惜,“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诗人的洒脱与飘逸活灵活现地展示在我们眼前。
三、从诗歌形式角度分析
《再别康桥》在形式上体现徐志摩的“三美”主义: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
1.绘画美,是指诗的语言多选用有色彩的词语。全诗中选用了 “ 云彩,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彩虹,青草 ” 等词语,给读者视觉上的色彩想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康桥的一片深情。全诗共七节,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如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招手作别,河畔的金柳倒映在康河里摇曳多姿;康河水底的水草在招摇着似乎有话对诗人说 „„ 作者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 招手 ”“ 荡漾 ”“ 招摇 ”“ 揉碎 ”“ 漫溯 ”“ 挥一挥 ”等,使每一幅画都富有流动的画面美,给人以立体感。
2.音乐美,是对诗歌的音节而言,朗朗上口,错落有致,都是音乐美的表现。
3.建筑美,是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
有学生组织小组讨论解决:本文的音乐美和建筑美体现在什么地方?
明确:
2.A.押韵,韵脚为:来,彩;娘,漾;摇,草;虹,梦;溯,歌;箫,桥;来,彩。
B.音节和谐,节奏感强。
C.回环复沓。首节和末节,语意相似,节奏相同,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
3.《再别康桥》共七节,每节两句,单行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无论从排列上,还是从字数上看,也都整齐划一,给人以美感。
(解说:在诗歌的形式美赏析方面,结合徐志摩崇尚闻一多的 “ 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 的诗学主张,所以作这三方面的点拨。教师重点讲析绘画美,学生讨论音乐美和建筑美,最后教师总结。)
六、小结本文。
本课我们从诗歌的意象,诗歌的形式入手赏析现代诗歌,同学们要学会这两种鉴赏新诗的方法。课后作业:
1.背诵课文。
2.试和徐志摩的另一首离别诗《沙扬娜拉》比较赏析。写一篇赏析文,不少于五百字。
沙扬娜拉
——赠日本女郎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徐志摩《再别康桥》的解读角度】推荐阅读:
徐志摩的诗歌《再别康桥》品读10-14
《再别康桥》中的“轻轻”与“悄悄”解读06-05
《再别康桥》的意境09-27
再别康桥最新课件07-07
《再别康桥》课后反思10-13
再别康桥教学设想11-01
改写再别康桥11-06
再别康桥教案集合11-18
再别康桥课文赏析11-30
《再别康桥》逐节赏析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