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解读的教学方法

2024-05-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古诗词解读的教学方法(共8篇)

古诗词解读的教学方法 篇1

古诗词是我国文化瑰宝,是初中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提升初中古诗词教学效果具有积极的意义。从教学实践的视角,深入研究细读法、实用法、文化解读法、审美解读法在初中古诗词解读中的应用,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古诗文素养。

一、树立正确的教学指导思想

古诗词解读教学中需要树立正确的教学指导思想,这是古诗词解读方法得以有效运用的基础。结合初中生的学习规律与审美发展,古诗词解读教学需从人文价值视角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引导学生在古诗词解读中获得感受与生成问题,进而开展小组讨论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是引导者、平等的参与者。古诗词的解读,要将其放在文学本位上,注重文学文本的解读,比如知人论世、感受诗歌魅力等。

古诗词解读中“寓教于乐”要求通过乐的手段实现教化功能,使学生在审美体验与审美感受中得到陶冶、教化,这需要强调几个方面:兴趣培养、教师引导、学生主体作用,以及多种教学手段,比如艺术化语言运用、直观教学、表演等,让学生掌握古诗词解读学习的主动权。

二、古诗词解读方法研究

1.细读法解读

一是语音解读,即对古诗词“韵”的解读。古诗词讲究“押韵”与“平仄”,押韵一般为隔句押韵,平仄是在诗句的一定位置安排平仄相对或相间的字,使古诗词读来抑扬顿挫,颇具音乐美与节奏感。在古诗词语音解读中,我们主张遵循古音原则,传承古音的音乐性,比如“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看”在现代汉语读去声,但在此处却应为平声,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二是语义解读,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从诗题、注解、修辞、诗眼入手,教学生从这几个方面解读古诗词。标题是诗词的眼睛,能提供许多启示,比如《观沧海》概况内容,《春望》点名背景。诗眼则是点睛之笔,通常是全诗最精练的,比如“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字。诗眼也可是“炼句”,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找准诗眼,它是全诗的主旨,诗眼一般是“句中眼”,最能表达作者的情感。此外,古诗词也会大量使用修辞,比如借代、比喻、双关、夸张、互文、典故、通感、反用等,需特别留意。

三是语法解读,古诗词受限于篇幅,常会灵活运用语法来达到目的,比如省略句、倒装句、词汇活用等,这在古诗词解读中需要特别注意,教师需对古诗词常用语法予以讲解,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

2.实用法解读

古诗词解读不仅需要感受审美情趣,接受情感熏陶,更应实现迁移与创新,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新的情景中,以解决新问题。因此语文教师在古诗词解读教学中,可运用“实用法”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与创新能力。比如引导学生积累好词句、名家名句,并灵活运用于口语表达和写作中。

教学中可指导学生将故事改写成记叙文、散文或议论文,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教给学生改写方法,大体有四种类型,即改人称、改叙述方式、改文章体裁、改记叙顺序。在改写中,要调动学生想象力,弄清形式与要求,不拘泥于古诗词原有顺序,侧重再加工、再创造,非重、翻译或解释。此外,教师还可运用“角色吟诵表演”“演讲报告”“诵读比赛”等实用方法,以及借助多媒体手段来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解读能力。

3.文化解读法

初中生对古诗词理解上的困境源于他们缺少对的传统文化的不了解,因此从文化层面对古诗词解读增强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并促进他们对古今文化结合的迁移能力。古诗词的文化解读中,学生要了解文化背景,了解作者,可结合作者所处时代环境、生活经历以及作品主要风格来解读。古诗词的文化解读要建立一套系统,包括了解创作背景,细读诗词前的序言,深挖诗句透露的信息,重视诗词后的注释。

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对教材中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部分,可适当地选取古诗词作为阅读材料或辅助教学材料,也可在古诗词解读中对其所表达的文化进行解读,这样使学生将文化与古诗词关联起来,实现学生对古诗词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4.审美解读法

古诗词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和强大的艺术魅力,优美的形式、含蓄精练深沉炽热的情感以及和谐的韵律都是古诗词的审美特征,教师在引导学生对古诗词解读时,可将这些审美要素挖掘出来,让学生感受到,进而提高审美情趣。

学生在古诗词的审美解读中,可从“语言的精辟”与“情趣的充盈”两个方面进行。篇幅与格式的限制促使古诗词的语言高度凝练,往往精练语言更能表达丰富的情感,能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古诗词的审美解读中,学生可诵读感悟古诗词的语言美。教师引导学生在诵读中注意节奏和韵律,点拨学生留意押韵、平仄搭配产生的韵律美。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慢慢地读,准确把握作者情感变化,体悟出情感、哲理。此外,语文教师对学生古诗词的学习评价必须是多元的,目的是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古诗词解读的教学方法 篇2

体现中国古文化深厚积淀的古典诗词, 集哲学思想、人生经验与审美意蕴于一体, 具有他者不可替代的对人的理想、心智和情感的重要教育和激励价值。《论语·阳货》:“诗可以兴, 可以观, 可以群, 可以怨。迩之事父, 远之事君, 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古典诗词这份宝贵的文学遗产, 值得我们“古为今用”, “推陈出新”。

因此, 教师要挖掘诗词中蕴藏的丰富精神营养, 充分发挥诗教的特殊价值, 使学生在古典诗词的滋养下, “发其志意”, 与审美活动有机融合, 为学生的精神世界提供更为广阔的生命空间, 努力使他们成为情趣高雅、精神健康、人格丰盈的时代青年。

二、意象——解读诗词的钥匙

“文章合为时而著, 歌诗合为事而作。”诗词的本质是抒情, 所谓“登山则情满于山, 观海则意溢于海。”中国古典诗词往往借助意象把读者引入作品营造的意境, 从而体味诗家词人的情感。

意象是诗词艺术的精灵, 是解读诗词的钥匙。作为诗词抒情言志的基本单位, 意象是熔铸了诗家词人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在我国古典诗词漫长的历程中, 形成了很多传统的意象, 它们蕴含的意义基本固定。王昌龄《诗格》论诗艺创造时提出“意象经营”一说, “寻味前言, 吟讽古制, 感而生思。”即意象的创造, 可以从讽诵前人的作品来触发文思, 创造出新的意象。表明中国古典诗词的“意象经营”, 有“递相沿袭”的特点, 所谓“日月依旧而光景常新”。

从意象入手, 展开想象和联想, 是理解诗词的必由之路。所以古典诗词的阅读鉴赏, 可将解读意象作为突破口。如能帮助学生了解一些传统意象的象征意义, 则会对鉴赏古典诗词带来很大帮助。

因此, 通过领悟意象寓意的过程, 可以帮助学生进入诗词意境, 感知诗词情感, 把握诗词内容, 领会诗词主旨, 提高诗词鉴赏力, 从而充分发挥诗教的特殊价值。

三、意象教学的具体措施

当前我们使用的苏教版必修一至五与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等教材, 其古诗词所占的篇幅大增, 大量背诵内容让学生产生了畏难情绪。再者, 中国古典诗词具有凝练含蓄、结构跳跃的特点, 加上学生知识积累和阅读经验不足等原因, 使学生缺乏对诗词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为此, 我针对高中生不同阶段的学习进行了不同教学措施的实践。以下分别作些介绍。

(一) 明确现状, 有的放矢

此措施针对高一学生。经过小学至初中的学习, 高一学生对常见意象已有一定的积累。高一期间古诗词所占的篇幅较多 (尤其是高一第二学期学习的必修四) , 在教学之前, 我首先对学生已熟悉的常见意象进行了调查和统计, 得知学生已基本明确了月亮、杨柳、大雁等最常见意象的涵义。作了此项调查之后, 我就能在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 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为帮助学生识记常见意象的基本涵义, 我通过网络查询和自编歌谣等形式, 提供相关资料, 如“松梅竹菊寓高洁, 借月托雁寄乡思。杜鹃鹧鸪啼凄凄, 梧桐叶落透悲意。别时长亭柳依依, 落花流水传愁绪。乌鸦燕子系兴衰, 草木仍在人事移。” (网络查询) “月亮大雁表相思, 杨柳长亭表离情, 子规梧桐含凄苦, 东风春雨喻美好, 花草鱼鸟为自由。” (自编) 等等。

(二) 调动积累, 学会迁移

此法针对高二学生。经过一学年的学习, 尤其是必修四诗词单元的学习, 高二学生已积累了一些常见意象的涵义。因此, 在教学《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时, 我适时补充与选文有相同意象的诗词, 调动学生已有的贮备与积累, 鼓励学生学以致用, 学会迁移。

现以阮籍的《咏怀八十二首》 (其一)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 教学为例作一说明。阮籍的“咏怀诗”历来被誉为“旷代绝作”, 由于生活在政治黑暗的魏末晋初时代, 作品大多隐晦曲折, 可谓“百代之下, 难以猜测”。其中飞鸟是“咏怀诗”中最重要的诗歌意象, 是阮籍主体人格的诗性外化, 各种飞鸟意象体现着阮籍隐晦难测的内心世界, 所以理解起来比较困难。

在学习该篇之前, 我向学生补充推荐了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我启发学生思考苏词中的“幽人”、“孤鸿”这两个主要意象的含义, 再结合初贬黄州时苏轼的境况介绍, 理解作品借月夜孤鸿这一形象托物寓怀, 抒发词人孤傲清高、蔑视流俗的情怀, 从而理解词人郁结的一种“高贵的孤独”和“圣贤的寂寞”之情。在此基础上, 再去赏析阮籍的《咏怀八十二首》 (其一) , 学生对作品的感情就明朗了许多, 他们认为可将“孤鸿”、“翔鸟”两个意象作为突破口, 这悲号长鸣的“孤鸿”、“翔鸟”既是诗人的眼前之物、眼前之景, 同时也是诗人自我的象征, 它孤独地飞翔在漫漫的长夜, 唱着一曲哀伤的歌。

此外, 学生对高考题往往十分关注, 选取各地高考古诗词鉴赏题作为例子, 也不失为让学生熟悉意象的途径之一。于是, 我又补充了阮籍《咏怀八十二首 (其七十九) 》 (2010年高考山东卷) , 帮助学生学会迁移。

此法通过课内分析与课外补充相结合, 既可以促使学生理解同一意象相对固定的涵义, 也能在知识迁移中提高分析能力和运用能力。

(三) 整理资料, 制作卡片

学生主动探究比教师单向传授更有实效。为了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热情, 高二第二学期, 在开始教学《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时, 我组织学生制作了“意象分类卡”, 引导他们尝试编制《意象辞典》, 帮助他们在探究中理解与积累。

1.制作“意象分类卡”

我建议学生从意象表达的情感角度, 将意象分为喜悦、闲适、哀思、愁苦、爱恋、憎恨等几类, 制作“意象分类卡”, 对古典诗词中一些常见意象蕴含的象征意义进行初步整理和归类。

这一提议得到了学生的积极响应, 纷纷参与, 现将学生制作的部分“意象分类卡”摘录如下:

(1) 表达喜悦情感的意象:春风 (东风) ——和谐、柔美;春雨——喜爱、欢愉;美酒——希望和祝福。

(2) 表达闲适情感的意象:白云、清风、明月、泉溪、花草——清闲恬淡之情;三径、五柳、南山、东篱、桃源、凤凰——向往隐逸生活。

(3) 表达哀思情感的意象:残月、杨柳、长亭、鸿雁 (孤雁) ——思乡怀人、怨别怀远。

(4) 表达愁苦情感的意象:秋风 (寒风) 、秋雨 (冷雨) 、沙漠、古道、斜阳——羁旅孤独;流水、梧桐、芭蕉、黍离、燕子、杜鹃 (子规) 、猿猴——寄托离愁;浮萍、飞蓬、芦苇、孤舟——漂泊孤寂。

(5) 表达憎恨情感的意象:楼兰、长城、羌笛、柳营——厌恶战争;杂木、泥淖、阴云、淫雨、乌鹊——不满现实。

(6) 其他常见意象:高山、奔流、雄关、沧海、大江、长风———壮志豪情;松柏、梅花、兰草、竹子、菊花、冰雪———高洁品质;佳木、峨冠、博带、长剑、美女———高远之志。

2.尝试编制《意象辞典》

明确了意象的情感分类后, 我进一步引导学生尝试编制《意象辞典》, 进行分工合作, 实现资源共享。

根据学生制作的意象分类卡, 我将学生分成六大组, 分别进行意象辞典的编订。经小组整理后, 由学习委员每日抄写在小黑板上, 进行“一日一意象”的积累。现仅以“酒”意象作一例举:

“酒”: (1) 排解愁绪。元代杨载说:“凡送人多托酒以将意, 写一时之景以兴怀, 寓相勉之词以致意。”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叔书云》:“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消愁愁更愁。”白居易《琵琶行》:“醉不成欢惨将别, 别时茫茫江浸月。” (2) 抒发豪情。如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 人生几何。”李白《扶风豪士歌》:“作人不倚将军势, 饮酒岂顾尚书期。”王翰《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摧。”陆游《前有樽酒行》:“丈夫可为酒色死, 战场横尸胜床笫。” (3) 深含祝福。如王维《渭城曲》:“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此项活动经过近两个月的实践, 可基本完成对常见意象的整理和积累。

(四) 寓教于乐, 激趣益智

组织开展“我来评歌词”、“我爱编歌词”和“周五大家唱”等一系列活动, 使学生在轻松娱乐中获益多多。此法不受学段限制, 在高一或高二阶段均可进行。

我校每周三和周五中午均有15分钟的“唱歌”活动, 这是学生放松娱乐的“开心一刻”。我发现, 深受学生喜爱的流行歌曲里其实也蕴含古韵和诗性, 所以我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兴趣, 引导学生对一些清丽隽秀, 典雅古朴的流行歌词进行解读品悟, 以激发他们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首先, 我在班内进行了一项名为《你最喜欢的流行歌词》的调查, 以发现哪些歌词最受学生青睐。之后, 我把整理后的歌词下发给学生, 让学生分析意象营造的意境, 通过文字形式表达对词作的理解。我还鼓励学生选取常见意象进行“我爱编歌词”创作, 以寝室为单位, 在每周五举行“大家唱”, 并进行“最佳组合”评比活动。此项活动一经提议, 立即得到了全班学生的热烈响应。

(五) 化用诗词, 增文添采

此法可在高二后阶段和高三阶段实施。在学生熟识名篇佳句和理解常见意象含义的基础上, 我又进行了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尝试。

我认为, 在写作过程中, 如果能巧妙地化用一些名言佳句, 比起直接引用诗词效果更佳, 可使阅读者耳目一新。为此, 我积极倡导学生在写作中化用名言佳句, 以提高写作水平。

(六) 整体理解, 全面把握

当然, 意象的文化内涵也并非一成不变, 为此, 我通过比较鉴赏, 让学生明确意象的不确定性。

第一组:比较王安石的《梅花》、陆游《卜算子·咏梅》与林和靖的《山园小梅》, 辨析“梅”这一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表现的不同情感。

第二组:比较杜甫的两首《绝句》 (“迟日江山丽”诗与“江碧鸟逾白”诗) 体味诗人运用同类意象表达的不同情感。

第三组:比较王昌龄的《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 与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 分析“雪”这一意象表达的不同情感。

通过比较,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与探索, 归纳出在古典诗词中同一意象既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又有着某种不确定性这一文学现象。

通过这一活动设计, 使学生在诗词鉴赏中树立整体阅读意识。从而使学生明确, 除了理解常见意象蕴含的象征意义外, 还应该结合推敲诗题、知人论世、借助语境、留意注解、巧用形式、明确类别、整体把握等多种方法和步骤, 把握诗词的内容, 进入诗词的意境, 感知诗词的情感, 领会诗词的主旨, 从而提高古诗词鉴赏能力。

综上所述, 通过上述意象教学, 充分发挥了诗教的特殊价值, 挖掘了诗词中蕴藏的丰富精神内涵, 对学生成长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学生在古典诗词的滋养下, “发其志意”, 丰富了生活情趣, 增加了美感体验, 提高了审美能力, 并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建构健康人格, 提高创造能力, 提升人生境界起到了促进作用。

以上所言, 仅为个人教学经验, 不妥之处, 还请各位专家批评赐教。

参考文献

[1]朱光潜《朱光潜美学文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

[2]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3]诸葛志《中国原创性美学》,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4]杜卫《审美地生存》, 作家出版社1999年版。

[5]邱明正《审美心理学》, 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古典诗词多元化解读的教学探索 篇3

[关键词] 古典诗词 多元化 解读

在语文教学中,由于高考的缘故,我们总是追求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企图以不变应万变,而忽略了语文教育中的真正价值。语文课的内容是凝聚着作者的思想、情感和才华的有血有肉的作品,语文课本身就带有很多模糊性、多义性的东西,大到课文主旨,小到一句话、一个字,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立场上去理解和判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呈现多元化特征。新课标认为“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是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的过程,作品的文学价值,是由读者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得以实现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古典诗词最重言外之意,由于它的这种独特的文学特点,尤其是强调语言的跳跃性和多义性,以及其年代的久远、创作语境的缺失,后人需要通过历史资料揣摩推测,甚至于借助想象力来填补。因此,古典诗词的多元化解读就具备了教学空间。我以为古典诗词的多元化解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从字义入手,对于字义的理解不同,对诗词意义的理解就不同

如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对“省”的解释不同,对这首诗的理解就不同。因此我们在教学时可以从这个字入手,通过辨析字义与诗意的关系,引导学生深入地探寻诗歌内在的意蕴。教材的注释为“曾经”,如果单纯地从字面上解释,就是在画图上曾经看到昭君的春风面,那么看到的人估计是杜甫,不会是元帝,因为元帝看到的不是昭君的真正的春风面。这样就无法在诗意上与“环佩空归月夜魂”构成有机联系。但是如果把“识”解释为“记载”,画图上曾经记载过昭君的春风面,只是元帝有眼无珠,不能发现,以致昭君独留青冢。从这个角度解释,勉强说得过去。萧涤非在《杜甫研究》中把“省”字解作“解识”,说假使当初元帝能发现画图不是真的,解识春风真面,又何致有青冢独留,环佩空归之恨呢?但元帝若能发现春风真面,又何必画图呢?以上两家侧重在谴责元帝。(萧涤非《杜甫研究》)徐仁甫在《杜诗注解商榷》中把“省”解作“减”,说“省识”与“空归”对文,“空归”有“枉归”之意,“省识”有“未识”之意。(徐仁甫《杜诗注解商榷》)他认为是画图上的春风面减了色,使人未识,意在谴责画工。对字义的探讨深入了,整首诗歌的意蕴就在字义的探讨中不断地呈现,在比较中不断辨析与筛选,并且与学生内心发生共鸣,由此而建构了他们对古典诗词的阅读能力。

二、由于诗词中名词的多义性,也为诗歌多元解读的教学方式提供了媒介

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中的“江月”,该赋予它什么含义?学生往往不会思考这一问题,这是学生解读这首词的盲点。而教师作为学生阅读经验建立的参与者,有必要点破这一盲点。“江月”是倒映江中的那轮明月,还是悬挂江上的那轮明月?这是理解这首词的一个关键。学生要走进文本,与作者对话,就应探寻这一问题。当他们认为“江月”就是倒映江中的那轮明月,那么它意味着空幻,人生就像梦一样,用这杯酒祭奠倒映江中的那轮明月,无论是谁,无论建立了多大的功业,都不免如它一样归于空幻。作此解时,作者的人生态度大约是颓废的吧!而悬挂江上的那轮明月则意味着永恒。作此解时,可这样解释,人生就像梦一样,用这杯酒祭奠江上的那轮明月,因为它是永恒的,它曾见证周瑜昔日的辉煌,也见证苏轼今日的落魄,作者的人生态度应是旷达的。“江月”意义的讨论,是教学展开的媒介。学生从这个媒介出发,联系全篇,走进文本,进入作者的情感世界。在诗词阅读过程中,在教师的指引下,学生思考、体味、碰撞,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并建立起自己的阅读经验。

三、由于古典诗词较为简短,句与句之间呈跳跃状态,尤其由于其主语的省略,需要我们在解读时运用想象力填补它

每个人由于阅读经验的差异,往往赋予其不同的内涵。如李清照的《声声慢》:“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从字面上看,从我们的阅读经验出发,应该是花憔悴;但现实生活中,秋天的花是枯萎的,不是凋落的。所以《宋词鉴赏辞典》作这样的解读:满地的菊花盛开,作者因忧伤而憔悴瘦损,谁还有心摘花?那憔悴的是人,而不是花。但是我们可以想象,只要有风有雨,花总会被打落。那么作这样的解释也行:满地的菊花枝无剩花,花之憔悴正如自己,如今已经没有什么可以摘取,憔悴的就是花,由此,作者心无所依、情无所寄的空虚与寂寞是可以想见的。这样的解释与全词的意义吻合无间。这种想要摘花遣兴却又无花可摘的情景所传达出的凄凉和悲怆要比有花可摘而无心去摘来得深沉。黄花,也就是菊花,已内化为李清照情感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起她与自然的深层对应。在教学中,我们不妨让学生探讨到底是谁憔悴?是人还是花?引导学生去讨论,探寻词的深层含义,让他们体会词的细部,释放文本的潜力,实现与文本的沟通,达到与作者心灵的贴近和融合。

四、由于诗人词人并无命意,读者无从猜测,对一首诗或词的主旨的理解就形成不同看法

如韦庄的《菩萨蛮》其二:“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唐圭璋以为这首写的是江南之佳丽,但有思归之意。尤以末两句,说江南纵好,我仍思还乡,但今日若还乡,目击乱离,只令人断肠,所以唯有暂不还乡,以待时代安定。(唐圭璋《唐宋诗词简释》)而蔡义江以为词的主题是赞美江南,末二句幽默俏皮,按常情,做客异乡的人总以不得回归故乡而愁绪满怀,他偏反过来说“还乡须断肠”,这是因为江南的生活太值得留恋了。南来的游人正当年华回到故乡,岂不是要日夜地思念这迷人的江南?(蔡义江《唐宋诗词探胜》)主旨凝固于文本,但在认定时,它不是凝固不变的,它是在读者的阅读中形成的。读者在其经验的指引下,对文本认知整合,然后归纳总结,而得出主旨。在教学这首词时,显然要把握主旨,就必须弄明白“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中作者断肠的原因是什么,是为家乡乱离而断肠,还是为思念江南的美好而断肠?蔡义江以为,人老了,精力衰退了,游乐的兴趣、欲望随之淡薄了,所以他以为这首词是韦庄的少年之作。(蔡义江《唐宋诗词探胜》)但是如果这是晚年之作,“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不正是乱离家乡的对照吗?又怎能不令人断肠呢?张惠言说:“此章述蜀人劝留之词,江南即指蜀中,中原沸乱,故曰‘还乡须断肠’。” (张惠言《词选》)我们在教学这首词时,在对主旨的比较、理解过程中,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内部,对文本进行专注接触与体验,正可以唤醒他们的情感和经验,使他们沉潜在江南的美好情景中,深入地体会词人那份为家乡或江南而肝肠寸断的感情。

总之,对古典诗词的多元解读的教学,有利于帮助学生通过对文本的字、词、句、主旨的含义的比较和辨析,深入文本,形成他们的阅读能力,增强他们的阅读经验。

(作者单位:福建省寿宁县第一中学)

古诗词解读的教学方法 篇4

一、名称省略:比如:“管乐有才真不忝,关张无命欲何如”,有时地名也缩写:“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二、名词省略:名词在古典诗词中不是充当主语就是占据了宾语,a名词主语式省略:如2008年四川卷吴西逸的《[双调]雁儿落带过得胜令》中有这样的句子:“春花闻杜鹃,秋月看归雁”。

再如“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胡令能《小儿垂钓》)。“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亦沾衣”的主语是?。b名词宾语式省略:如:“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正常格式应该是“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吾骑马客京华”。省略了‘吾’即‘我’这个宾语成份。c双省:就是同时省略处于一个联句的上下同一位置的主语或宾语成份。如“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正常格式应该是“岭猿与吾同旦暮,江柳与吾共风烟”。同时省略掉了两个“与吾”(与我)。

三、动词省略:动词省略在古典诗词里边是最多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动词就不重要,恰恰相反,动词在古典诗词中举足轻重。

(一)存在动词省略:存在动词就是我们通常讲的判断词和比喻词之类,是、在、有、无、可、否,同、异以及象、若、似之类。省略动词最多的就是这类词。如“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不省当为“海外徒闻更有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省去“有”,这是单省;又如“诸姑今海畔,两弟亦山东”本来是“诸姑今在海畔,两弟亦在山东”,一下拿掉了两个“在”,这又是属于双省。2007广东卷林景熙《溪亭》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尚”后就省略了动词“在”。

(二)一般动词省略:这种动词省略是比较简单类型的,因为在我们要省略的动词前边,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都带着状语成份,所以比较容易看得出来。例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不省当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享婵娟”。“山才好处行还倦,诗未成时雨早催“,补充完全则为:山才(遇到)好处行还倦,诗未成时雨早催”。这是动词完全省略,省略掉的动词要靠读者准确推断。

(三)无特征动词省略:在古典诗词中,动词的省略在多数情况下是无特征省略。就是说这个动词在被省略时,它的前边并不带有特征性的符号状语,而是要靠读者从其相连的两个词的搭配关系来推断之。比如“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浊酒一杯,和家万里,中间有了省略部分,所以就等于讲了不相关的三件事:喝浊酒,家,万里路;燕山勒石没勒成,想回家也想不到办法回家乡了!只有按后半句去推理,才会得出诗人的意思是“浊酒一杯(想到)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四)动词双省:动词双省和名词双省是一个意思,就是在一个句子中,当上下两个同一节凑点上,出现了重复的动词,却可以一个不留的给予省略的方式。阅读时可能会因为缺乏前置的识别标准而造成判断困难。所以这种动词省略方式是较复杂的省略方式。A单句式动词双省:例如“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B联句式句首动词双省: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不省的形式该是“(吾)感时(见)花溅泪,(吾)恨别(见)鸟惊心”,也是省掉了两个“见”字。C单句式句中重叠式动词双省:如“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正常格式当为:“岁暮阴(去)阳(来)催短景,天崖霜雪霁寒宵”。

四、虚词的省略:文言文中有大量的虚词,如果不了解文言虚词的运用规律,理解文义是不可能的。而古典诗歌,特别是格律诗,却极少使用虚词。如:2007年高考全国卷Ⅱ《新晴野望》(王维)中的第三联:“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动词“明”和“出”后都省略了介词“于”,这种省略是为了形式上的工整、对仗,但也更突出了“明”和“出”。2007广东卷林景熙《溪亭》“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中“穿”后也省略“于”。再如:“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上联从语法角度按次序解时,应是城阙护卫着三秦。语法上虽然讲通了,但实际地理形势上却相反,应该是“三秦辅城阙”。“城阙”指京城长安,“三秦”指秦时关中地区,项羽曾把这里封为雍、塞、翟三国,故称“三秦”。所以这句是“城阙辅于三秦”的省略。“于’”是“被”,意思是“城阙被三秦辅佐卫护”。辛弃疾《摸鱼儿》“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情”后省略了介词“对”。句意为:“这番情意对谁倾诉呢?”

五、关联词语省略:崔颢《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这里有四层意思:“晴川历历”是一个句子,“芳草萋萋”是一个句子,“汉阳树”与“鹦鹉洲”则不成为句子。但是,汉阳树和晴川的关系,芳草和鹦鹉洲的关系,却是表达出来了。因为晴川历历,所以汉阳树更看得清楚了;因为芳草萋萋,所以鹦鹉洲更加美丽了。省略了内在的因果关联词语。2011湖南卷高启《春暮西园》:“绿池芳草满晴波,春色都从雨里过。知是人家花落尽,菜畦今日蝶来多。”后两句是因果省略,因为看到菜畦里那么多的蝴蝶,所以知道人家花落完了,不然蝴蝶不会飞到菜地里的。孟浩然《宿建德江》“野阔天低树,江清月近人。”“阔”后省略了连词“故”,“清”后省略了连词“故”。句意为由于原野辽阔,所以觉得远处的天比树还低,由于江水很清,所以觉得本是天上的皓月离自己很近。

六、事情的省略:比如唐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这首诗写了诗人去年清明“寻春遇艳”和今年清明“重寻不遇”两件事。但在两件事之间似缺少交代,如果在二、三两句之间加上“今年今日此门中”,就更加明白了。然而绝句只能写四句,那空档要读者根据第一句的“去年今日”去推断和填补。2005年高考刘攽《雨后池上》“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两句中间也有省略,如果加一句那就应该是“洒落许多小雨滴”。

古典诗词的省略、跳跃不只是一种语法现象,从更深的层次上说,诗句之中、诗句之间的省略和跳跃往往会使诗词的词语及章句间形成一种张力,从而形成一种一种“蹊径绝而风云通”、“语不接而意接”的艺术效果。

调语序

普通语言的句子组接,一般要遵循时间的先后顺序、事物的前因后果、情感的次第演进等方面的逻辑规律。在古典诗歌中,为了符合对仗、平仄、押韵等的要求,突出引人入胜的情景,渲染突兀奇警的气势,诗人常常会突破此惯常规律,对正常语序作一些大大小小的调整,这就需要我们在鉴赏的时候只有先还原它,才能做到正确理解句意。例如(2008天津卷)王维《山居即事》“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从对偶的角度来分析这两句的语序,它们应该是“松树鹤巢遍,荜门人访稀”,说的是居所附近人少鹤多,“鹤”这个东西是山林隐居之士或具有隐逸之志的名人们所爱的动物,也是山林田园隐居生活的象征之一。诗人们往往通过鹤的形象,来营造田园乡居的意境氛围,衬托出环境的幽雅安谧和主人的高洁不凡,表现悠然闲适的情感基调。命题者不理解这一点,所以才说“‘遍’字表现松茂鹤多”。从字面上看,这句跟松树茂盛不茂盛没什么关系。语序调整不当谁都会出错。

课内学习过的诗词中,有许多语序需要调整:“孤城遥望玉门关”应该是“遥望孤城玉门关”,“城阙辅三秦,烽烟望五津”应该是“三秦辅城阙,望五津烽烟”,“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应该是“应笑我多情,早生华发”,“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应该是“千古江山,无觅英雄孙仲谋处”,“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应该是“望中犹记,四十三年,烽火扬州路”,“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应该是“二十四桥仍在,冷月无声,波心荡”,“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应该是“天外七八个星,山前两三点雨”,“帘卷西风”应该是“西风卷帘”。这些错置的句子如果不调整,句意就很难理解。

大致说来,语序错置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合乎声律需求。初盛唐成熟的“近体诗”和后来的词曲,除押韵和字数限制外,还要讲究平仄的调配和对仗的工稳,因此,为了符合声律的要求,诗人便不得不在词序安排上作些变通,这就不得不打破正常的语序,形成句中词语位置颠倒现象。如王之涣的《登鹳鹊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按照正常语序应为“白日依山尽,黄河流入海。欲目穷千里,更上一层楼”,但为了合乎音律需求,诗人作了艺术处理。(2011年全国卷)周邦彦《关河令》“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中的“夜永”应为“永夜”,就是“长夜”的意思,为了叶韵写成了“夜永”。该句的意思是说“如何度过这长夜”。

浅谈如何切入解读古诗词鉴赏题 篇5

阅读下面的古代诗歌,完成题目。

春暮西园

高启

绿池芳草满晴波,

春色都从雨里过。

知是人家花落尽,

菜畦今日蝶来多。

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本诗。

【思路点拨】

这道试题角度任选,开放度大,可以说是湖南卷的最大亮点。这些角度大致有四个:语言、形象、技巧、内容主旨。在每一个角度中又按不同标准,可分若干小角度。

语言:

(1)分析总体风格;

(2)品味锤炼字句,分析满过知等炼字的精当。

形象:可联系诗中意象、意境进行分析。

技巧:可从虚实相生、动静结合的角度,联系写景状物进行分析;也可从渲染、衬托等修辞角度进行赏析;也可在句法上分析承接的特点。

内容:从评价作品思想内容的角度可分析作者对春暮的态度,也可评价末句暗点西园的用意。

当然,还可以从其他角度思考,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在具体操作时,一般要根据题干指向,根据诗歌特点,选择一个小角度切入,进行赏析,切不可胶柱鼓瑟。

表述思路:观点+相关诗句分析印证。答题结构一般是总分式或总分总式。

【答案示例】

(1)从语言角度赏析

①这首绝句语言清新自然,明白如话:暮春时节,菜畦里蝶舞蜂狂,也别有一番盎然情趣,令人欣悦,不落俗套;四句诗句式平常,通俗易懂。

②字句锤炼很见功夫:首句中的绿和芳,从视觉和嗅觉两个角度描绘了绿水盈盈、芳草萋萋的春天美景,满字形象地写出阳光洒满水池的景象。第三句中的花落尽的尽字,虚景实写,画出了暮春时节残红遍地的景象。

(2)从写作技巧角度赏析

①暗扣诗题,熨帖自然:第二句说潇潇春雨带走了春色,暗扣题中暮春;第三句写残红零落,句中花落尽也暗扣题中暮春;第四句菜畦暗扣题中西园。诗句反复扣题,使主体与诗题顾盼有情,浑然一体,耐人寻味。

②小诗写景状物有虚有实,首句描绘春天美景绿水盈盈、芳草萋萋,是实;次句写春雨过后的情景,春色是实,春雨是虚;第三句中的知字表明花落尽是推测,是虚;第四句描写今日蝶舞蜂狂的景象,是实。虚实相间,既能丰富画面内涵,又能激发读者的`想象。

③这首绝句动静皆备:首句描写春波粼粼、春草芬芳的雨后景象,是静景;次句写雨里过的春色,是动景;第三句写花落无声,是静;第四句写蝶舞蜂狂,是动。全诗动静结合,情趣盎然。

(3)从作品思想内容的角度进行评价

①这首七言绝句描写的是暮春景象:风雨阴晴、夏来春逝、此处花落、彼处蝶飞,玩味诗中意境,可从中体悟出朴素的生命哲理和豁达的人生态度。

②这首诗立意新奇。全诗描写的虽是晚春时景,但诗人并没有停留在对花的落尽、春的逝去的惋叹上,而是从平淡无奇的菜畦里生发出新的诗意,让暮春在蝶舞蜂狂的瞬间充满生机和盎然情趣,这份清新令人欣悦,这份敏捷令人叹服。

(4)从意象、意境角度赏析

①首句中绿池芳草晴波组成了一幅暮春美景图:池塘里粼粼春波,倒映着一碧如洗的天空,池塘周围芳草嫩绿;次句是说潇潇春雨洗净了天空,也带走了春色,提醒人们,现在是暮春了。(赏析第一、二句中意象、意境)

②第三、四句中的残红、阵蝶,一句一景,第三句写的是落尽的残红,是虚景实写;第四句写的是蝶舞蜂狂的景象,隐含尽管春尽,但仍充满生机和盎然情趣之意。

【小试牛刀】

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回答问题。

上太行①

于谦

西风落日草斑斑,

云薄秋空鸟独还。

两鬓霜华千里客,

马蹄又上太行山。

【注】①此诗作于作者巡抚山西、视察太行山时,与家乡钱塘遥隔千里。

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本诗。

答案示例:

一、从品味字句角度赏析:这首诗用字看似信手拈来,却耐人寻味,如末句中又字,写出诗人虽两鬓霜华,仍老骥伏枥、壮心不已,为国事奔忙,一洗断肠的哀怨,为全诗增添了一种爽朗豪健的情调,同时作者崇高的品格形象跃然纸上。

二、从技巧角度赏析:这首诗先抑后扬,一、二句描写的景象萧索凄清,是抑;三句写诗人鬓发花白,远旅他乡,惆怅思归,仍然是抑;末句闻马蹄之声,诗人陡然振起,断肠哀怨全无,爽朗豪健之情溢于言表,是扬。

三、从意象角度赏析:诗中的西风、落日、斑草、薄云、秋空、归鸟等形象汇成一幅太行秋景图,特别是其中的归鸟飞动点活了静态的画面,它的渺小衬托出秋空的寥廓,它的独还故巢寄寓了诗人浓厚的思乡之情。

四、从比较阅读角度赏析:诗的前三句的意境与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的后三句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颇为相似,但就整体而言,却又有所区别:于诗结句闻马蹄之声,如见骑马之人,两鬓霜华,仍巡视太行,忧国忘家溢于言表,而马曲则隐含一种消极遁世味道。

古诗《江雪》解读 篇6

《江雪》是唐代师人柳宗元的一首五言山水诗,描述了一幅冰天雪地寒江,没有行人、飞鸟,只有一位老翁独处孤舟,默然垂钓。

柳宗元的山水诗,大多描写比较幽僻清冷的境界,借以抒发自己遭受迫害被贬的抑郁悲愤之情。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渔翁寒江独钓图,表达了诗人永贞革新失败后,虽处境孤独,但仍傲岸不屈的性格。

开头两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描写雪景,千山万径都是夸张语。山中本应有鸟,路上本应有人;但却鸟飞绝人踪灭。诗人用飞鸟远遁、行人绝迹的景象渲染出一个荒寒寂寞的境界,虽未直接用雪字,但读者似乎已经见到了铺天盖地的大雪,已感觉到了凛冽逼人的寒气。这正是当时严酷的政治环境的折射。

三、四两句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刻画了一个寒江独钓的渔翁形象,在漫天大雪,几乎没有任何生命的地方,有一条孤单的小船,船上有位渔翁,身披蓑衣,独自在大雪纷飞的江面上垂钓。这个渔翁的形象显然是诗人自身的写照,曲折地表达出诗人在政治改革失败后虽处境孤独,但顽强不屈、凛然无畏、傲岸清高的精神面貌。

这首诗大约作于谪居永州时期。这是一首押仄韵的五言绝句。粗看起来,这像是一幅一目了然的山水画:冰天雪地寒江,没有行人、飞鸟,只有一位老翁独处孤舟,默然垂钓。但仔细品味,这洁、静、寒凉的画面却是一种遗世独立、峻洁孤高的人生境界的象征。

这首诗的艺术构思很讲究,诗人运用了对比、衬托的手法:千山万径之广远衬托孤舟老翁之渺小;鸟绝人灭之阒寂对比老翁垂钓之生趣;画面之安谧冷寂衬托人物心绪之涌动。孤处独立的老翁实际是诗人心情意绪的写照。

首先,它创造了峻洁清冷的艺术境界。单就诗的字面来看,孤舟蓑笠翁一句似乎是作者描绘的重心,占据了画面的主体地位。这位渔翁身披蓑笠独自坐在小舟上垂纶长钓。孤与独二字已经显示出他的远离尘世,甚至揭示出他清高脱俗、兀傲不群的个性特征。作者所要表现的主题于此已然透出,但是作者还嫌意兴不足,又为渔翁精心创造了一个广袤无垠、万籁俱寂的艺术背景:远处峰峦耸立,万径纵横,然而山无鸟飞,径无人踪。往日沸腾喧闹,处处生机盎然的自然界因何这般死寂呢?一场大雪纷纷扬扬,覆盖了千山,遮蔽了万径。鸟不飞,人不行。冰雪送来的寒冷制造了一个白皑皑,冷清清的世界。这幅背景强有力地衬托着渔翁孤独单薄的身影。此时此刻,他的心境该是多么幽冷孤寒呀!这里,作者采用烘托渲染的手法,极力描绘渔翁垂钓时候的气候和景物,淡笔轻涂,只数语便点染出峻洁清冷的抒情气氛。其笔触所到,连亘天地,高及峰巅,下及江水,咫尺之幅,涵盖万里。沈德潜评论说清峭已绝。顾璘则说绝唱,雪景如在目前。二人所指,大略都是就这首诗的境界创造来说的。

其次,形象地反映了作者贬谪永州以后不甘届从而又倍感孤独的心理状态。晚于柳宗元的`郑谷曾作《雪中偶题》:乱飘僧舍茶烟湿,密洒歌楼酒力微。江上晚来堪画处,渔人披得一蓑归。是诗亦写江雪中的渔翁,但造语平常,更乏境界,作者并没有把自己的主观意识与鲜明的个性熔铸进去,所以苏轼批评他是村学中语,而称赞柳宗元末尾两句,说是人性有隔也哉?殆天所赋,不可及也已!苏轼所谓人性,即指诗人的情感熔铸。人性有隔的对立面便是人性无隔,做到人性无隔,亦即达到了情景交融的最高境界了。我们知道,柳宗元在永贞革新失败后.连遭贬斥,始终保持着一种顽强不届的精神状态。他的永州八记,专写穷山僻壤之景,借题立意,寄托遥深,凡一草一木,均坦示出他极为孤苦寂寞的心情。他的兀傲脱俗的个性也得以充分展现。这首诗中的渔翁形象,身处孤寒之界而我行我素,足履渺无人烟之境而处之泰然。其风标,其气骨,其守贞不渝的心态,不是很令人钦慕吗?和柳宗元约略同时的诗人张志和作《渔歌子》说: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氏造境选择春暖花开之际,画面美而幽,流露了烟波钓徒的怡然恬淡之性,闲适自在之情。柳宗元与张志和不同,他本是个坚持正义的政治家,立脚于充满矛盾斗争的土壤之上,所以。.他遣境专取深冬寒凉之际,人的心情也不是只有纵情山水的一面,他还写出了严正清苦,凛然不可犯的一面,个性尤为突出。

最后,这首诗的结构安排至为精巧。诗题是江雪。但是作者入笔并不点题,他先写千山万径之静谧凄寂。栖鸟不飞,行人绝迹。然后笔锋一转,推出正在孤舟之中垂纶而钓的蓑翁形象。一直到结尾才著寒江雪三字,正面破题。读至结处,倒头再读全篇。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油然生出。苍茫天宇,皑皑大地,其悠远的景界非常吸引人。

此诗的艺术构思很讲究,诗人运用了对比、衬托的手法:千山万径之广远衬托孤舟老翁之渺小;鸟绝人灭之阒寂对比老翁垂钓之生趣;画面之安谧冷寂衬托人物心绪之涌动。孤处独立的老翁实际是诗人心情意绪的写照。

中考诗词鉴赏考点及方法解读 篇7

一、画面概括题

这一题型又包含两种小题型:一是用生动的语言来描述诗句中所 呈现的画 面内容,这种题型 我们称之 为“描述画面题”。主要解题 方法就是 紧扣题目 要求中的 “生动”一词,添加修饰语进行扩句法。如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的画面内容, 我们不妨扩句成这样:山脚下又嫩又短的兰芽浸泡在清澈见底的小溪之中,涛涛的松林间一条沙石铺成的小路上洁净得没有一丝尘土。这样句子便生动 得多了。再如李白的《从军行》中“独领残兵千骑归”一句,也可用扩句法描绘。一位久经沙场、英勇善战的将军经过浴血奋战杀出重围,率领他的千骑残余精兵绝尘而去。二是诗句为我们描述了怎样的画面?我们称这种题型为“概括画面题”。解题方法与上面类型恰恰相反,所用的是缩句法,仅用两三个短句或词组概括即可。如:司马光的 《夏日西斋书事》一诗中“榴花映叶未全开,槐影沉沉雨势来”一句为我们展现了怎样的画面?即石榴花还未完全盛开,槐影沉沉,大雨欲来的情景。

二、情感表达题

情感是诗歌的灵魂,是内心的独白,是创作的契机, 而情感的表达必然要依托于一些载体呈现出来,这些载体可能是诗中的景,亦或是某个意象,可能是诗的标题, 也有可能是诗中的关键词句。我们可根据诗歌创作的背景,结合诗人的创作风格,综合各个方面来挖掘作者的情感。我们不妨将其归归类,一类是送别诗: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一句,就可以看出这首诗表达了作者送别朋友时的乐观旷达的心胸;同样是送别诗,另一首《渭城曲》中“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则表现出作者对朋友离别时的感伤情怀。二类是思 乡诗:王湾的《次 北固山下》中 一句“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表达了浓烈的思乡之情,相似情感的诗句还有《天净沙·秋思》中“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黄鹤楼》中“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三类是写景诗:白居易的《钱 塘湖春行》以 及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两诗中主要表达作者对早春景色的喜爱之情。四类是田园诗:这类诗歌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从而产生隐逸的情怀。比如陶渊明的诗歌均表现出不想与世俗同流合污,归隐田园的思想情感,如《归园田居》《饮酒》。五类是爱国诗:陆游、文天祥的诗歌一般都是表达崇高的爱国情怀,如《十一月四日风 雨大作》《示儿》《过 零丁洋》等。六类 是边塞诗:主要描绘边塞将士的艰苦生活,表达杀敌保国、思念家乡或壮志难酬的感慨。如辛弃疾的《破阵子》,范仲淹的《渔家傲》,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等。七类是托物言志诗:借物来吟咏自己的志向,如虞世南的《蝉》,借蝉表达品德高尚的人不需借助外力就能声名远播。类似作品杜甫的《孤雁》,郑谷的《鹧鸪》等。另外还有篇幅不多的爱情诗和闺怨诗,歌颂至死不渝的爱情和对丈夫的思念,离别的孤独之情。如李商隐的《无题》,李清照的《一剪梅》等。

三、品味赏析题

这种题型我们也可以将它分成两类:一种赏析的是字,我们称之为“炼字”题;另一种赏析的是句,我们称之为“赏句”题。这两种题型虽然不同,但是解题的方法却有着相似之处,都要从诗歌中所采用的手法着手。那么诗歌常用手法有哪些?比如,比喻、拟人、夸张、对 比衬托、化静为动、动静结合、虚实 结合、联想、想象、运 用典故等。炼字题一般2分,即指出运用的手法(1分)并结合原句内容分析(1分)。如张养浩《潼关怀古》中“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中的“聚、怒”字好在何处?这一句主要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山峦、黄河人格化(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华山好像从四面八方聚拢过来,黄河也如同发怒的情景,富有动态(2分)。赏句题一般3分,除了指出运用的手法(1分),结合原句分析(1分),还要说明表达的情感(1分)。如:辛弃疾的《夜行黄沙道中》“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一句好在什么地方?这句主要将人的嗅觉与听觉相结合(1分),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丰收在望的喜悦(2分),表达作者对夏夜景色的喜爱之情(3分)。再如李煜的《相见欢》中“剪不断,理还乱, 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这一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愁绪”比成“丝缕”(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作者的愁绪之多(1分),表达了作者无可摆脱的亡国哀思 (1分)。

尽管诗词鉴赏是语文教学重点的难点,但是如果我们能认真研读各年的中考语文试卷,能准确把握住考点和考试的题型,然后总结出行之有效的解题方法,那么我们就能化难为易,迎刃而解!

摘要:诗词鉴赏是语文教学重点的难点,也是中考必考考点,不仅教者头疼,学生也难以掌握其鉴赏方法。以几种中考常考题型为例,探究有效的解题方法。

解读古诗词中的杜鹃意象 篇8

一.借杜鹃来抒发亡国之痛、爱国之情

杜鹃的悲情意象与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有关。按照《李膺蜀志》的说法:望帝(杜宇)死后化为杜鹃,“至春则啼,闻者凄恻”。望帝因化为杜鹃后仍然思念故国,哀鸣不已,这就使杜鹃鸟成为思念故国之情的寄托者,被赋予国破家亡后飘流在外、无家可归的游子对故国的刻骨铭心的耿耿之情的意蕴。反映在古诗词中,如李煜的《临江仙》:“樱桃落尽春归去,蝶翻轻粉双飞。子规啼月小楼西,画帘珠箔,惆怅卷金泥。”这首词写于金陵被宋军包围之时,表面上是写伤春,其实写的是亡国之恨、社稷之悲。“樱桃落尽”固然是晚春的景色,但樱桃在古代常用来祭祀宗庙,那么“樱桃落尽”何尝不是国家将亡的写照?在这样的暮春时节,听到子规的叫声,联想到子规又是杜宇的化身,又想到自身的遭遇,亡国之恨、家国之思不由得一起涌上心头。

杜甫的《杜鹃》:“鸿雁及羔羊,有礼太古前。行飞鱼跪乳,识序如之恩。圣贤古法则,付与后世传。君看禽鸟情,犹解事杜鹃。”这八句诗直接反映了杜甫在儒家伦理道德上的奉守孝道,隐含了玄宗肃宗父子失和,对玄宗的境遇深感不平之愤。《杜鹃行》中“骨肉满眼身羁孤”和“羞带羽翮伤形愚”两句,写出了玄宗在安史之乱后的悲惨处境。这两首诗中的杜鹃都被涂上了浓重的政治色彩,再现的是一个忧伤的爱国者形象。

南宋末年,文天祥被金兵俘虏,在解送大都的途中,文天祥和邓剡诀别,写了一首《酹江月》,词的末尾写道:“去去龙沙,江山回首,一线青如发。故人应念,杜鹃枝上残月。”与作者《金陵驿》中“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杜鹃带血归”的意思相同。当故人想念我的时候,听听月夜杜鹃的悲啼吧,那就是我的魂魄归来了。生为民族奋斗,死后魂魄依故国,作者的一片赤诚,满腔血泪,都凝聚在“故人应念,杜鹃枝上残月”这句话中了。而与文天祥同时代的另一位词人刘辰翁的一首《金缕曲·闻杜鹃》,更把杜鹃这一悲情意象发挥到极致:“少日都门路。听长亭,青山落日,不如归去。十八年间来往断,白首人间今古。又惊绝,五更一句。道是流离蜀天子,甚当初,一似吴儿语。臣再拜,泪如雨。”这首词题为“闻杜鹃”,全篇词意都从“闻杜鹃”生发开去。在羁旅者的耳中,杜鹃声声,犹如家人“不如归去”的催促声,而在亡国的遗民心灵上,杜鹃声声,却唤起了对旧帝,对抗元英雄,对苦难人民的深深追忆和同情。

二.借杜鹃表达伤春、惜时之情

杜鹃是一种候鸟,每到暮春都要从南洋飞入我国,遍布大半神州,鸣啼不已。春天是万物复苏、草木葱茏的季节,但暮春也是残花败絮、烟雨迷蒙的季节。人们出游踏青,离家远行,当看到料峭的春风中,凋零花瓣随流水,和风残絮满天飞,悲凉之情顿生,伤春之情突至,再听到杜鹃的啼叫,人们难免会触景伤情,杜鹃也就自然而然飞入大量伤春悲情诗词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朱淑真的《蝶恋花·送春》:“楼外垂杨千万缕,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犹自风前飘柳絮,随春旦看归何处。绿满山川闻杜宇,便作无情,莫也愁人苦。把酒问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她以柳条系春而留春,柳絮随春而送春的生动想象,把春来春去的脉络写得生动活泼,以暗示人生短促,来去匆匆。下片写待到春深,绿满山川,传来杜鹃的哀鸣。鸟儿虽无情,尚知人的愁苦,叫出人的悲痛心声。词人用杜鹃的啼叫来烘托春天已逝,青春不再的感伤之情。“斗转春归不自由,韶华已逐水东流。子规独抱区区意,血泪交零晓未休。”(陆游《三月三十夜闻杜宇》)子规声声,血泪交零,很容易引发文人雅士的感伤。世界上最美好的事物往往最容易失去,未曾流连就已经青春过鬓,红颜白发。子规之叫声,声声催人老。身世之感,家国之痛。岂是“伤春”二字能容得下。

三.借杜鹃抒写游子的思乡怀人之情

思念家乡,思念亲人,历来是文学作品所表现出的重大主题。《华阳国志》中说:“子规鸣声凄厉,最容易勾起人们的别恨乡愁。”古时候,交通不便,信息不畅,漂泊在外的游子听到杜鹃的叫声“不如归去”时,很容易引起游子的乡愁和思念亲人的感情。

“杜宇声声唤客愁,故园何处此登楼。落花飞絮成春梦,剩水残山异惜游。”—戴叔伦《春夜感怀》

“近寒食雨草萋萋,暮麦苗风柳映堤。早是有家归未得,杜鹃休向耳边啼。”—无名氏《杂诗》

这两首诗都是写暮春时节,芳草萋萋、柳絮飞舞的景色;都表达了他乡游子有家难归的悲苦愁郁。第二首诗的末句写的更有深意,似乎游子在埋怨杜鹃不该在诗人耳边发出哀鸣。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故国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这两句诗写得极为精辟,是传诵的名句。十四个字写出了三层意思:由思乡而入梦,梦醒更思乡,子规啼叫,愁上加愁。三层意思,一层比一层深,而且互相烘托映衬,构成一种清冷、凄凉、愁惨的气氛,让人触景伤情。暮春之夕特定的情景,月下子规的啼鸣,使全诗没有直接点出思乡,而一片思乡之情荡漾纸上。另外像“春残杜宇愁,越客思悠悠。”“杜鹃声不哀,断猿啼不切。”“蜀客春城闻春鸟,思归声引未归心”等等,都表达了游子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四.借杜鹃抒发谪居的凄苦、幽怨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夕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这首《踏莎行》写于秦观晚年由处州又被贬到郴州后写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夕阳暮。”诗人有意识的将杜鹃的原有象征与黄昏的意象作有机的结合,独处“孤馆”,遭受“春寒”,耳边传来杜鹃“不如归去”的哀啼,眼中所见夕阳西下的暮色渐深的景色,使作者从生理到心里都感到寒冷。词人笔墨沧桑凄婉,被贬郴州时的孤独处境和屡遭贬谪而产生的不满之情在这首词中得到很好的印证。这首词最能代表他晚年的哀苦心情。

“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鹃。 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这首《鹊桥仙·夜闻杜鹃》写于陆游被调任成都府路安抚司参议官,离开了抗战前线之时。这首词借杜鹃的啼声写自己半生飘荡、功业无成、岁月虚度的感慨。“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这句话从人写到杜鹃,啼鹃已去,人犹难堪,半世漂泊,年华虚度,作者把自己的身世之感融在杜鹃的啼鸣声中,可以想见诗人是多么希望回到抗战前线,报效国家,但主和派当权,诗人于是发出了报国无门的悲叹。

杜鹃,由于个体的生理特点,被人们赋予了悲情的意蕴,让这只小小鸟“怎么飞也飞不高”。于是,它只能在文学史上低徊哀鸣,动人愁肠,成为悲情文化的象征。

葛继红,语文教师,现居安徽阜南。责任编校:王 玲

上一篇:民族民间舞蹈教案范文下一篇:民企优秀党员交流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