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思政模式下高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2022-05-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当前,“大思政”育人格局下高职院校的教学工作都要围绕“立德树人”这个根本思想开展,积极做好“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工作成为专业教学要深入研究的内容,文章根据计算机网络专业的专业特色,结合学生就业岗位的职业素养需求,总结概括出多个思政元素,并以《图形图像制作》课程作为实践,完成了“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突出了理工科专业的工匠精神培养,也为构建三全育人的新时代教育工作开拓了新视野。

关键词: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职业素养

一、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提出必须在教学中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

所谓“大思政”育人格局就是在育人环节不断加强“思政课程”的同时,也要加强“课程思政”建设。要不断挖掘专业课程教学中蕴含的思政元素,使专业课程成为“思政课程”的有力帮手,才能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理念,构建新时代“大思政”育人格局。

二、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依据

学校是有计划、有组织、有领导地进行系统教育的机构,高职院校肩负着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大批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任务,应该在突出专业课程内容的同时,更注重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目前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教学,特别是计算机网络等理工科专业,教学中主要偏重于技能训练,忽视了专业课程的育人教育功能。因此要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实现三全育人的理念,必须加强高职院校的“课程思政”建设。根据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的特点,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上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以“工匠精神”的培养作为计算机网络专业的育人目标

李克强总理在近几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到“工匠精神”,充分说明“工匠精神”已经得到了用、信息化教学等方面的研究。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随着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迈进,现代“工匠精神”定义为某一制造领域的工匠在产品研发或加工过程全身心投入、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匠人精神与气质,体现了工匠用心来制造产品的态度,以及对品牌和口碑的敬畏之心。扩展到各行各业都应具备的广义的“工匠精神”,就是执着专注、作风严谨、精益求精、敬业守信、推陈出新的精神与品质。高等职业教育具有职业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决定了职业教育的专业课程要将“工匠精神”作为育人目标,也就是说,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就要围绕这个育人目标来开展。这样既能实现对高职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也能在专业教学中对职业道德教育有所侧重,培养高职学生崇高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操守,最终完成“工匠精神”培养的育人目标。

(二)从行业、职业、岗位需求挖掘计算机网络专业的育人元素

我们对计算机网络专业未来就业的行业、职业进行了调研走访,分析总结了平面设计、网页美工、网页设计等岗位的调研结果,发现目前企业除了需要员工职业技能水平较高外,对员工的职业素养,特别在“工作配合团队精神”、“人际沟通合作精神”、“思想素质政治觉悟”、“岗位拓展适应能力”、“独立工作动手能力”等方面要求越来越高。

职业素养主要包括职业道德、职业信念、职业技能和职业行为习惯等方面,其中职业信念又是核心中的核心。对于计算机网络专业等理工科专业来说,职业信念就是培养学生要具备“工匠精神”,因此,从学生未来就业的不同岗位需求和对“工匠精神”的理解出发,结合职业素养的调研结果,我们梳理出计算机网络专业的育人元素有以下几方面,分别是敬业爱岗、诚实守信、踏实肯干、亲和友善、坚韧执着、自我管理、沟通表达、团队合作、开拓创新和主动学习。这些元素,从多方面涵盖了职业素养的培育,使学生在校期间不仅完成了职业技能的提升,也完成了职业素养的养成,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能更快的适应岗位的需求,实现自我价值。

(三)将职业素养培育与专业课程教学深度融合

要培养新时代德智体美劳均衡发展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一是要将职业素养培养融入专业课程教学,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注重传授知识技能,更要注重传授道德休养和职业素养,通过率先垂范培养和塑造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还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改进和完善课程体系和授课方式,选择适当的方法和途径将职业信念、职业行为习惯整合到专业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考核办法之中。当前,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也可以将优秀企业文化潜移默化地融入专业教学中,使学生在校期间就开始接受职业素养和企业文化的熏陶,为就业做好充分准备。

三、《图形图像制作》“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实践

根据培养“工匠精神”的育人目标和梳理出的计算机网络专业育人元素,针对《图形图像制作》课程的特点和内容,将原有章节结构进行调整,总结出外观设计、图标设计、商业推广设计、色彩与修复设计、特效设计等5个项目,每个项目又包含多个任务,将育人目标和职业素养培育元素融入学习任务中,实现德技并重的教学理念。下面选取图标设计项目中的促销图标设计任务,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实施、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一)教学分析

1.学情分析

《图形图像制作》课程教学用书为《PhotoshopCS6图像设计案例教程》。授课对象是计算机网络专业二年级的学生,开设学期为第一学期。学生大多数为98后,个性较强,人际关系处理差,缺乏亲和力,同学间不够友善。同时,由于对未来工作岗位认知较少,对自身发展没有规划,虽然学生己经具备计算机基础操作能力,但对专业性较强的应用软件处在刚刚接触的阶段,需要提高专业技能,而且学生缺少必要的职业素养,学习中存在兴趣不高、精神涣散、懒散、缺乏脚踏实地的态度等问题。

2.教学内容

本次课的授课内容是项目二图标设计中的任务三促销图标设计。在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促销图标制作的方法的同时,将“亲和友善”和“踏实肯干”两点思政元素融入教学中。

3.教学目标

本次课的教学目标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和德育目标。知识目标是掌握椭圆工具、多边形工具的使用方法;掌握形状工具的布尔运算原理。能力目标是运用形状工具进行绘制、填充、描边等操作;运用布尔运算的合减交叠绘制不规则的矢量图形,并完成促销图标的制作。素质目标是增强学生的上机实践的信心;培养学生整体审美观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德育目标是培养学生“踏实肯干”的职业素养;培养学生“亲和友善”的人际交往态度。

4.教学重难点

本次课的教学重点是熟练使用椭圆工具、多边形工作制作促销图标,培养学生对待学习、生活、工作正确人生态度,也就是“亲和友善”和“踏实肯干”两点思政元素。教学难点是形状工具的布尔运算原理和运用。

5.教学方法

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确定了课前导学、课上探究和课后拓展的教学模式。课前导学有助提高教学效率;课上探究注重以学生为中心,各个环节体现学生的探究学习和全员参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并解决教学重难点;课后拓展有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二)教学实施

1.课前导学

课前在班级微信群布置本次任务中的知识目标,让学生利用网络搜索相关内容,同时结合书上的知识点讲解,完成课前知识储备。同时,课前让学生搜集网络或生活中的广告宣传页,整理出各种促销图标的形式,学生对促销图标有直观的认识,为课上制作促销图标打下基础。

通过课前任务,可以解决以往课上理论知识讲解费时费力的问题,学生自学知识点有利于学生记忆,搜集整理资料有利于学生开拓视野,丰富想象。

2.课上探究

(1)任务初探

首先向学生展示本次学习任务的内容———促销图标。然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分析该图标由几部分组成,由组内选举学生代表进行发言。教师评价学生的讨论结果,并通过动画展示,分解促销图标所包含的各部分。

这样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同时动画展示可以使学习更直观,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学生理解起来也更容易。

然后,教师提示学生可以利用课前自学的椭圆工具和多边形工具来进行图标的制作。学生上机进行初步探究,利用课前自学掌握的基础知识进行绘制,此时学生在小组内部可以互相帮助,共同探讨来完成图标的制作。此时就可以将“亲和友善”这个育人元素自然地融入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交流时保持“亲和友善”的态度,才能更好的与其他同学互动,拉近同学之间的距离,建立融洽的关系,同学之间才能互相信赖,实现共同进步。同时,“亲和友善”的态度在未来工作中同样重要,特别是设计工作中必须与客户建立融洽的合作关系,拉近与客户之间的距离,才能在竞争中赢得客户的信赖,创造商机。

(2)任务完善

教师在巡视过程中发现共性的问题,如学生在填充过渡色时有困难,在制作描边效果时只有部分同学能完成制作等。针对以上问题,教师进行阶段性总结。肯定学生在椭圆工具使用时的操作很熟练,同时对椭圆工具的功能进行简要概括,重点讲解填充过渡色的方法和制作描边效果的方法。通过教师讲解,学生再次上机操作时完成填充过渡色和描边的制作。

学生提出只能通过椭圆工作制作圆形的图标,多边形工具制作三角图标,但两个形状无法组合,不能实现图标异形的效果,特别是填充效果分界明显的问题。教师此时提出本节课的难点形状布尔运算的原理和运用,通过微视频和PPT文稿演示来讲解布尔运算中合并形状、减去顶层形状、与形状区域相交、排除重叠形状、合并形状组件等功能。随后,学生利用布尔运算继续上机完成任务,最终完成促销图标的整体制作。解决了本次课程的教学难点。

通过这种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在实际操作中发现问题的方法,可以使学生能够快速掌握制作技巧,操作更加熟练,记忆也更加深刻。微课等信息化手段的应用不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师讲解知识点时也有利于学生集中精神,保证良好的学习氛围。

(3)任务延伸

在完成促销图标制作的基础上,让学生模仿制作课前任务中搜集来的难度较大的促销图标,通过重复练习椭圆工具、多边形工具、以及布尔运算的使用,巩固本次课程的技能重难点。

在任务延伸中,由于进行的操作内容具有重复性,学生出现参与度下降、积极性不高、懒散走神等现象,教师可以适时提出本次课的另一个德育目标“踏实肯干”的职业精神。所有基础性的操作必须扎实掌握,才能结合后续学习,不断提高技能。学习中要发扬“踏实肯干”的职业精神,一步一个脚印,不能好高骛远,以为自己都会了,其实还差的很远。在未来工作中也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地基打的牢,才能成为摩天大楼,一定要避免心浮气躁,这样才能成为德技兼备、能够担负重任的可靠人才。

(4)总结评价

学生完成任务延伸中的促销图标制作后,将作品上传到教师机上,教师逐一展示学生作品,由同学进行评价,评价中既在同学之间学习了优点,也可以互相发现缺点,起到共同进步的效果。最后,教师对本次课的内容和学生表现进行总结,并将同学互评成绩作为总成绩的一部分。实现了讲中学、做中学、练中学、评中学的教学理念。

3.课后拓展

课后教师在班级微信群给学生发布两个难度更大、需要综合运用所学技能的促销图标任务,让学生任选其一进行制作,完成的作品传到微信群。其他同学进行点评,作品成绩也作为本次任务的成绩之一。这样有利于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技能,同时,贯穿教学全过程的多种评价方式也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三)教学效果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全过程;利用课前导学、课上探究和课后拓展的教学模式,提高了教学效率;教学中采用项目教学法,倡导探究学习与实践演练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微信群、微课和多种评价方式的使用,体现了信息化教学的优势,有针对性地解决了教学重难点并更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同时,本次教学改革在以往专业教学中增加了“踏实肯干”和“亲和友善”两点育人元素,将思政元素融入到专业教学中,体现了高职教育德技并重的理念,体现了专业课教学的育人功能,完成了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结语

在当前“大思政”育人格局下,职业教育培养的技能人才对国家未来的发展建设起着更加重要的作用,必须改变以往高职教育中重视技术技能培养的现状,要特别注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别

是在专业教学中,不断挖掘符合时代特点的思政元素,并根据专业特色确定“工匠精神”这个育人目标,按照未来学生就要岗位需求,将职业核心素养包含的元素融入专业教学中,对专业教学进行“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新时代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蔡颖,王冬凤,罗洪保.新时代背景下职业院校学生价值观培养探究———兼论工匠精神培养[J].职教论坛,2018,(08).

[2]王丽聪,尚润玲,陆敏.基于“工匠精神”的高职人才培养机制的创新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7,(12).

[3]钱俊,钱琛.工匠精神融入职业院校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路径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09).

[4]付守永.工匠精神:国家战略性动图路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

[5]孙琼琼.职业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策略研究[J].河北职业教育,2018,(10).

[6]程德慧.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9,(02).

[7]张志军,郭莹.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育路径探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04).

上一篇:三种皂甙R1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引起的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具有保护作用下一篇:高科技企业IPO与新会计准则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