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压力研究综述

2022-12-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工作压力研究综述

医护人员工作压力研究综述

摘要:医护人员是一个高风险职业群体,工作压力在影响其身心健康的同时还会影响其工作质量。本文将通过文献分析的方法,对我国近期发表的相关期刊论文进行梳理,对医护人员工作压力的含义和国内医护人员工作压力的现状进行综述,在此基础上分析医护人员工作压力的压力源,提出压力管理的对策,最后对已有的文献研究作出评价,并预期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医生 护士 压力源 压力管理

引言

医护人员作为一个具有职业特殊性和工作内容高风险性的职业群体,新冠疫情的爆发导致医护人员产生巨大的工作压力。医护人员在工作中所面临的工作难度、工作负荷、工作风险以及对他人的责任都高于其他职业。随着医疗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医疗环境的不断变化,社会对医护人员的要求在不断提高,医患矛盾日益加剧,社会舆论也加剧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因此,关注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研究至关重要。

一、医护人员工作压力的含义

Hans Selye最早提出压力的概念,他把压力现象称为“一般适应综合征”。多年来,針对压力的研究延伸到了生理学、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各个学科领域。工作压力也称为工作紧张或职业紧张,根据对文献的梳理,王林认为职业紧张就是职业的需要和个体的心理失衡所导致的身体和心理的压力。于文宏等从静态理论和动态理论两个方面讨论了工作压力,认为工作压力是个体与情境之间的动态交互过程,过程会存在多个影响因素。除此之外,工作压力还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工作压力是来自内部的压力,是工作本身使个体产生的压力,而广义的工作压力包括类内部压力和外部压力,是个体在工作中产生的压力和外部因素对工作产生影响的压力。在这里,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是指职业要求所处的工作情景和工作场所以外的其他情景迫使医护人员做出偏离常态机能改变时所引起的压力。

二、医护人员工作压力现状

施健跃等人研究了医生职业压力,发现2.3%的医生有重度水平压力,19.5%的医生存在中度压力,待遇负荷、专业水平和医疗风险是影响医生工作压力的主要因素。任丽平等在医务人员工作压力的现状研究中指出年龄、职称、科室、薪酬和职位是影响医务人员工作压力的主要因素。范春琴等发现,年轻医务人员的工作压力中等偏高,压力主要来自工作本身、组织运作、职位晋升、角色冲突、人际关系等。路李发现,60%以上的医务人员存在高工作压力,而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务、科室、工龄是影响医务人员工作压力的主要因素。周迪姝等人在对基层医务人员工作压力研究中发现55%的基层医务人员感到工作压力过大。

何武等人对3244例社区医院全科医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58%以上的全科医生工作压力较高。根据2021年医师调查报告显示,69%的医师存在较大的科研压力,超过55%的医师感到业绩考核任务重,与此同时,62.67%的医师感到自己无法顾家,65.4%的医师面临着舆论压力,64.61%的医师感到自身的权益难以得到保障。但是,孙红等人则认为医务人员的主要压力来源是工作性质、工作环境、职业发展、人际关系、个体素质以及组织结构等。佟琳琰在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研究中指出手术室护士的工作压力主要来自手术工作本身、工作环境和护士自身。刘旭在对传染病区护士工作压力的研究中认为影响传染病区护士工作压力的因素包括感染压力、风险压力和竞争压力。伏建旺在研究护士的工作压力时发现护士的工作压力水平较高,压力的主要来源是护士的工作专业性、工作环境、时间 分配和工作量。杨眉舒在对高工作压力科室护士进行调查时发现护理人员的学历、职称、岗位、工龄和工作时间对其职业压力有影响。

张海红在对医务人员职业压力研究中认为,医务人员职业压力影响因素包括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外部因素包括患者对医护的不合理要求、医疗环境和医护工作本身;内部因素包括医患关系、医务人员价值观和心理状态。周国梁等研究了基层医务人员工作压力,发现工作量、社会地位、工龄、医患关系、学历和性别是影响基层医务人员工作压力的主要因素。张莎等对346名艾滋病防治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发现个人责任、工作负荷和人际关系是影响艾滋病防治医护人员工作压力的主要因素。张宝红等人在对儿科医务人员工作压力及压力来源的研究中指出心理契约、组织公平度、组织透明度、年龄和工龄是儿科医务人员工作压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张蕾等人在对手术室医务人员的调查中发现手术室医务人员的工作压力主要来自手术室工作本身,其次是工作负荷、人际关系、角色管理和家庭冲突。

三、医护人员工作压力源分析

(一)工作性质

医护人员作为一个高职业压力群体,一方面要承担者来自工作的本身的压力,另一方面还要承担被感染的风险。首先,医护工作强度大、专业素质要求高、要求医护人员有高度的责任心,还要面对死者和濒临死亡的患者;其次,医护人员在做好自己工作的同时不仅面临着职业暴露的风险,还承担者因为工作失误导致的诉讼风险。尤其是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间,由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具有高度传染性,这不仅加重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荷,还加剧了医护人员的感染风险,工作压力也随之增大。

(二)职业发展

随着医疗体制的改革和医疗技术、医学知识的更新,医护人员还面临着职业发展的压力。首先,职称晋升问题对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产生了较大影响,医学知识更新快,而继续深造的机会有限,医护人员的学习压力也在增加;其次,医护人员的科研任务繁重,医护人员的收入水平和业务水平与职称息息相关,医护人员不仅要完成繁忙的工作,还必须完成科研任务,从而获得职称晋升的机会、收入的增加和社会的肯定。

(三)社会舆论

医务人员在社会上存在很多的负面报道,医患之间面临着信任危机。医疗事故、收红包、拿回扣、药品高额利润等事件的报道严重损害了医务人员在人们心中的形象,造成患者对医务人员的误解和偏见,让医务人员认为自己的努力没有得到认可 社会、自尊和热情都受到了打击。

(四)人际关系

医护人员在工作过程中,要处理好医院上司和下属之间、医患之间和医院同事之间的关系。这些关系处理不当,可能会影响职业的发展,甚至会影响医院的合作,再加上医院的竞争和不断引进人才,会让原来的医护人员产生压力。同时,医护人员还要遵守医德规范,维护好医患关系,在受到患者及家属的误解和不尊重时,依然要忍受委屈,全身心投入工作,因此,复杂的人际关系也会让医护人员产生工作压力。

(五)角色冲突

医护人员在承担治病救人角色的同时,还承担着来自家庭的责任。医护人员由于工作负荷重,值夜班频繁,与家人的作息时间往往是不一致的,这在很大程度上就减少了与家人交流的机会。尤其是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大部分医护人员都在医院度过,无法照顾到家人,导致了医护人员和家人的关系疏远,家庭不和谐甚至离婚,对家庭的愧疚感和家庭关系的紧张也加剧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

四、医护人员工作压力管理

(一)个人层面

医护人员自身需要不断提高自身心理和身体素质,掌握一定的自我情绪调节技巧和良好的沟通技巧,处理好人际关系冲突。医护人员还应对自身有科学的自我定位,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制定合理地发展定位。医护人员在工作之余要注意培养个人的兴趣爱好,缓解工作上产生的焦虑情绪,积极转移压力;找到合适的情绪宣泄渠道,善于发泄自己的压力;在压力严重的的情况下应积极寻求心理咨询。

(二)医院层面

管理部门应该重视人文关怀,关注医务人员,重视员工身心健康,实行人性化管理。医院要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薪酬绩效激励机制和排班制度,合理安排夜班,减轻医护人员工作负荷,让医护人员获得与自身付出相对平衡的工资回报,从而激发医护人员的工作热情。同时,医院还应为医护人员提供压力培训,提供情绪宣泄场所,建立心理咨询室等,促进医患之间、医护之间沟通,从而缓解压力。

(三)社会层面

要缓解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还需要加强社会支持,通过多种渠道宣传医护人员兢兢业业治病救人、对医术精益求精、对大众平安健康乐于奉献的高尚情怀,为医护人员塑造良好的形象,改变社会对医护人员或医院的误解和偏见,营造一个尊重医务人员社会环境。与此同时,帮助医护人员的构建社会支持网络也是至关重要的,通过建立医院、社会以及家庭人际支持网络,增进医患之间、员工之间以及家人之间的理解,增强医护人员的信心,提升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从而缓解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

六、问题与展望

我国对于工作压力研究晚于西方,且主要借鉴西方的压力理论模型,还没有没有研究出一个针对我国群体状况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有关工作压力的理论模型。国内对医护人员工作压力的研究主要涉及医学、心理学等领域,且研究内容以压力源为主,很少有学者从社会学以及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对医护人员工作压力进行调查研究。现有对医务人员的研究局限于特定的研究模式和研究视角,未能深挖影响医务人员工作压力的中国特色的社会学及人类学因素。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学的进步,人们对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可以预期医护人员所面临的压力将更大。但是,相信在国家、社会和家庭的支持下,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会得到有效缓解,从而促使医护人员提升职业幸福感,帮助病人获得更好的医疗服务。

参考文献

王林,曾晓立,林立. 职业紧张及对策[J].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1,10(2):157.

于文宏, 李焰. 工作压力研究综述[J]. 沈阳教育学院学报, 2006.

施跃健,王玲凤,医生职业压力与心理健康状况关系.中国公共卫生,2007,23(5)

任丽平,张晓东,宗雷.吉林市某三甲医院医务人员职业倦怠与工作压力的现状调查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18,34(12):1129-1131.

范春琴, 李海鹏, 陆洁玉,等. 青年医务人员工作压力现状调查与缓解对策研究[J].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19, 30(8):3.

路李. 医务人员工作压力现状的调查及对策[J]. 中国衛生产业, 2019, 16(21):2.

周迪姝,徐永柱,魏琳,田仁萍,易利华,邱景富,重庆市基层医务人员工作压力、工作满意度与离职意愿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现代预防医学,2020,47(14)

何武,平文俊,张鑫宇,王宏伟,包星烁,冯晶,甘勇.中国社区全科医生工作压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21,24(28):3590-3596.

《2021医师调查报告》全文 - 搜狐网https://m.sohu.com/a/461387641_762408?_trans_=010004_pcwzy

孙红,任霞. 医护人员工作压力构成及减压策略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2006,(7):97.

佟琳琰. 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来源及防护措施[J]. 解放军护理杂志,2004,21(9):97.

刘旭.传染病区护士职业压力与心理调适的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29):292.

伏建旺,赵霞霞,徐宁,马国栋.宁夏三甲医院护士职业压力现状研究[J].劳动保障世界,2018(35):43-44+60.

杨眉舒,蔡乐,崔文龙,尹艳,范艳黔.云南省三级甲等医院高职业压力科室护士的职业压力现状分析[J].全科护理,2021,19(07):961-964.

张海红.浅析医护人员工作压力缓解与心理素质培养[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23):193-194.

周国梁,陈家应,苗豫东,胡丹.江苏省基层医务人员工作压力研究[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8(05):349-352.

张莎,唐立,劳云飞,陈庆玲,张娅玲,张月华.艾滋病防治医护人员职业压力和医患关系调查[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9,40(01):112-117.

张宝红, 张洁, 刘颖,等. 某院儿科医务人员压力与压力源调查分析[J].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20, 36(3):5.

张蕾,窦侠,薛雯雯.手术室医务人员职业压力情况调查及应对方式分析[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21,47(01):40-42+46.

作者:何韩

第2篇:心理压力研究综述

[摘要]本文探讨了压力概念内涵,认为压力概念是一个普遍概念而非单独概念。从纵向角度考察了压力研究的三大取向,即自变量研究、因变量研究、中介变量研究。阐述并分析了压力研究三大理论的特点与不足之处,并对未来压力研究的发展趋势做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压力 普遍概念 研究取向 发展趋势

一、压力的概念探讨

当stress被引入作为心理学术语时,我国心理学词典和教科书对其有多种解释,如压力、应激、紧张、挫折等,当前心理学研究并未给其一个统一的定义。从概念接受角度来说,用压力这个概念则相对来说通俗易懂,易于被大众接受。如果从心理学研究角度对其进行定义,那么就可能有多种概念的内涵:如压力反应、压力事件、压力感、压力应对等。如塞里(1936)从生物医学的研究角度出发将其定义为人或动物有机体对环境刺激的一种具有非特异性的生物学反应现象。我国有心理学家则认为压力包括压力事件和心理压力两个概念,压力事件(stress)是指一定令个体紧张,感受到威胁性的刺激情境或事件。心理压力是个体在生活实践中对压力事件反映而形成的一种特别紧张的综合性心理状态,即个体心理真正意识到了压力存在而无法摆脱时形成的带有紧张情绪的心理状态,而应激则是心理压力的特殊表现形态。从上述观点来看,不同的心理学家对压力的定义并不尽相同,可见,压力是个普遍概念而非单独概念。

二、压力研究的取向

纵观20世纪30年代以来的各种压力研究,大致可以概括出三种类型:

1.将压力作为因变量进行研究,关注个体对有害刺激的反应

早期以塞里为代表的生物医学观认为应激是有害刺激作用于有机体的结果,注重研究应激状态下的生理反应过程,而不是引起这种反应的心理社会原因,并在其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般应激综合症(GAS模型),其观点和研究模式至今还在医学的病理生理学研究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2.将压力作为自变量进行研究,关注压力来源的性质与特征

这类研究把应激作为自变量,研究各种有害性刺激物的性质和特征。历史上,与塞里研究形成对照的是一段时期里心理学家们把应激与应激源作为同一概念来研究。而且心理学家所指的应激源的范围相当广泛,远不是塞里所强调的躯体性应激源,还包括心理的、社会的和文化性的应激源。

3.对压力过程中的中介变量进行研究,关注个体在应激源与应激身心反应中,中介变量如何其作用

例如,认知因素首先被认为是应激的决定因素,Lazarus提出,应激的发生并不伴随特定的刺激或特定的反应,而是发生于个体察觉或估价一种有威胁的情景之时。其它还发现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个人经历和个性特征等许多因素对应激反应起着中介作用。

三、压力研究的阶段

依照压力的研究取向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临床取向(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该阶段主要是从病理心理的角度出发,说明生活中的危机事件或身体疾病对个体身心的影响,对危机事件的研究是从压力源研究角度而言的。

主要研究:绑架、家庭成员杀害人(Mayers&Pitt;1976;Morawetz;1982;Petti&Wells;1980);父母离异(Steinberg,1974;Yours,1980)以及创伤性事件(Bulman&wortman,1977)等。身体疾病又是该阶段研究较多的另一个压力源。研究者主要考虑一些传染性小而残废率的重大疾病。包括心脏病(Mehler,1978),激素疾病(Drotar,ousens,1980),癌症(Earle,1979)等。该阶段研究明显不足之处在于被试年龄分布的不均衡,青少年研究只有7%,而成人研究则高达42%,另外过度重视危机和重大压力源而忽视了日常压力源的研究工具缺乏。

第二个发展取向研究阶段。自80年代开始,对压力的研究突破生理心理模式,转向发展心理模式。从压力源来说,日常压力源的研究是第二阶段的显著性标志。日常压力源主要来指家庭、学校、同伴等日常压力事件,例如学校环境与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者着重从发展任务的角度来研究个体与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与应对的关系(oerter,1985)。研究考察了年龄、性别、种族和人格特征对压力的影响,研究了社会支持对象,如压力问题此外,研究者开始从自我概念这一新的角度来研究个体内部因素对压力的影响。

四、压力研究的主要理论背景

1.反应理论——生理医学的压力观

该理论认为压力是人或动物有机体对环境刺激的一种生物学反应现象,可由加在有机体的许多不同需求而引起,并且具有非特异性。该理论提出应激的“一般适应综合症”模型(the general adaptation syndrone,简称GAS)包括警戒反应阶段、抗拒阶段、衰竭三个阶段,提出用生理参数(肌肉紧张度,皮肤电等)作为应激反应的客观指标,比心理变量或其他的躯体状况在应激的评估和测量上更具有信度和效度,此外GAS理论的提出促进了从生理系统的变化来揭示应激与心理健康关系,这一新的突破口,也是阐明各种社会心理因素对人体作用机制的关键。

GAS模型的不足之处在于:没有包含理解人类应激的重要心理因素,把人看作是对不良环境做被动反映的生命体。在强调生理指标的同时,忽视了人心理和行为的反作用。另外对于压力的评价也有较偏向的一面。

2.压力刺激理论——生物物理学的压力观

该理论模型把压力定义为能够引起个体产生紧张反应的外部环境刺激,如失业,失恋,天灾,贫困等。其关注的核心在于何种环境能够使人产生紧张反应。

该模型的主要贡献在于:通过推动压力源(生活事件)的定量化研究,促进了人们对社会心理刺激和疾病关系的认识,从而加速了身心医学的发展。在该模型基础上开展的一系列研究对于揭示生活事件和躯体疾病及精神病症状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模型的不足也显而易见:将活生生的人物理化了,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心理行为的复杂性。

3.CPT模型——心理学的压力观

压力的CPT模型,即认知—现象学-交互作用(cognitive_phenomenological_transactional,CPT)模型,该模型的典型人物代表是拉扎罗斯(lazarus)和福克曼(Folkman)等人。该模型的核心点是,应激“既不是环境刺激,不是人的性格,也不是一个反应而是需求以及理性地应对这些需求之间的联系”。

该理论模型包含如下三个基本要点:

(1)认知的观点,即认为思维和认知是决定压力反应的主要中介和直接动用,换言之,压力感能否产生,以什么形式出现,均取决于个体对其与环境间关系的评估。

(2)现象学的观点,既强调与压力有关的时间、地点、事件、环境以及人物的具体性。

(3)相互作用的观点,包含两大要点:其一,在压力过程中,存在许多中介因素,压力源与中介因素的交互作用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个体最后的反应方式和结果。其二,压力产生与个体与环境间的特定关系,若个体认为自己无力对付环境需求则会产生压力体验。

该模型包含了压力研究的基本的四个要素:压力源、中介变量、生理或心理的反应结果。拉扎罗斯(lazarus和Launier,1978)认为:任何一个事件,只要是环境或内在要求超出了个体的适应性资源,压力就会产生。

与刺激模型理论和GAS模型相比,CPT是有下述特点:(1)不像前两种理论那样,只关注压力过程的两端,而是更注重中间过程的研究,尤其强调了个体心理和行为的作用,对于全面理解压力想象具有重要意义;(2)克服了前两种理论中对人的机械生物化的看法,不再将人看作是只受压力情景摆布的消极有机体,而是认可和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重要作用;(3)运用该模型可促进对压力的干预方式的研究,如改变中介机制可有效控制压力反应等。

五、压力研究的主要方法

纵观长达近一个世纪的压力研究,可以发现其中最常用的研究方法是问卷调查与心理测量法,采用最多的工具是量表或问卷。最主要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如下表1所示:

从以上研究工具分析看,由于依据压力研究理论观点各异,出现了不同压力调查问卷和测量量表,但总体来看他们大部分是考察个体所承受的压力源来评价压力,而对压力源研究主要是通过归纳个体日常事件中对个体日常事件中对个体影响较大且产生压力的事件。事件越多,影响程度越大则表明个体的压力越大。

六、压力研究的发展趋势

回顾过去的压力研究历史,可以发现压力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压力源、压力反应、压力中介变量三个领域,从上个世纪末80年代以来,国内外有关压力的研究又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

1.压力的跨方化研究

不同的文化背景、生活环境和发展任务给不同发展阶段的个体提出了不同的挑战(Greenfield&Cocking,1994)。Markus,Kitayama(1991)和chan(1994)指出,文化的力量可能对压力的评估产生显著影响,压力与心理适应的研究结果是有明显的跨方化差异。对同样的压力事件,不同文化背景,包括不同国家、地区、种族和社会团体中的个体的事件的压力感受和态度不尽相同,这无疑是取决于该文化规则、习俗和观念等因素。

有的研究者对中美两国大学生“学生生活应激量表”的测试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我国大学生对量表部分因素的反应及其总分都与美国大学生有及其显著的差异,表明我国大学生对应激状态的认知和应对反应不同与美国学生。

Jose和Anna等人(1998)近期对俄罗斯和美国青少年的压力进行了跨文化研究,结果发现,俄美两国青少年在重大生活事件的压力水平上没有显著差异,但俄罗斯青少年的日常压力显著大于美国同龄人,这与俄罗斯社会动荡,经济衰退直接有关。

2.压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在压力研究的早期,研究者常常是关注危机性或重大性生活事件与人的心理适应之间的关系,如失业、配偶或朋友死亡等危险性压力事件的影响(B.S,Dohrenwent,1981)。后来研究者发现,由日常生活及社会角色所带来的持续压力是影响人心理健康的重要原因,如由婚姻、育儿及家庭经济所带来的压力与人的抑郁有密切相关(Schnefer&Lazarus,1981)。同时发现,时间压力,缺乏自主决策,工作角色含糊不清,工作中的绩效评价等与人的抑郁也有相关很大(Billings&Moos,1982;Kasc,1978)。40多项横断研究均发现了压力与抑郁的显著相关(Compas,Orosan&Grant,1993)。然而,这种相关不局限于抑郁。Compas和Howell(1989)等人发现,压力与内在心理问题相关(可解释11%的变异)要大于外在心理问题的相关(可解释5%的变异)。这可能表明,压力事件与抑郁等与其它症状的关系更为密切,但压力与各种心理和症状之间均存在普遍的关系,进一步研究表明,两者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关系。

七、压力研究的评析

1.研究对象的范围过于集中

被试的选择“重两端轻中间”,即重视18岁之前的儿童青少年和成年人,轻视18岁之后到成熟的中间阶段压力的特点考察,青年时期,尤其是青年中期和晚期日常压力特点的研究是一个相对薄弱的领域,青年中期的压力研究远落后于成人方面的研究,也落后于儿童期的研究。美国心理学家科雷汶(W.Kleiwer,1991)指出,有关成人的压力与应对研究已处于“成熟期”,而对于青年的这方面研究尚处于不成熟的“婴儿期”。这种现状与发展心理学的生命全程观不够协调。

2.重静态特点研究,轻动态发展考察。

已有研究对压力随个体成熟而发展变化的特点缺之考察,对18岁之后的大学生压力和应对的发展特点尤其缺之足够的探讨。

3.理论研究较多,干预研究较少。

从研究的取向来看,压力研究更多的集中在压力的来源、反应及中介变量等方面,而在压力的应对及干预方面研究较少,即便有,也是相关研究,如压力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等,实证研究则少见。

参考文献:

[1]Phillip L.Rice.胡佩诚译.健康心理学[M].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11-43.

[2]古丽娜.大学生的压力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北京师范大学,1999.

[3]李虹,梅锦荣.大学生压力量表的编制.应用心理学,2002,(1):27-32.

[4]Billings,A.G.&Moos.R.H. Coping ,Stress and Social Resources Among Adults With Unipolar Depress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84,46(4):887-891.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作者:余锡祥 汪 剑

第3篇:大学生心理压力研究综述

以题名“当代大学生心理压力”检索万方数据库,有关文献报道仅14篇,其中期刊论文13篇,学位论文1篇;以高校、学生、心理压力为关键词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相关报道共计161篇。

一、 研究方法综述

归纳高校学生心理压力的研究方法,基本分为两种形式:其一是主观性的研究,如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其二是较为客观的研究方法,如通过量表的客观研究。

二、 研究内容综述

概括高校学生心理压力的研究内容,其主要涉及压力源的调查、造成心理压力的原因、压力程度的比较、学生对压力的应对措施、供学生参考的解决方案,以及典型人群的心理压力问题,等等。

压力源的调查主要涉及学习、人际交往、经济状况、恋爱、前途等方面;造成心理压力的原因主要有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学校环境等;学生的应对措施一般有消极逃避、宣泄、找人倾诉、认知调节等。

解决方案中的社会方面主要提出应提高全社会对心理健康的重视、建立健全和完善各种社会机制。多位学者提出运用多种媒体手段,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营造积极进取、愉悦和谐的社会环境,提高全民的心理健康意识,为大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和谐的社会氛围;通过社会减轻疏导大学生心理压力,社会相关部门要切实制定并采取有效措施,配合高校,通过建立健全和完善各种社会机制来减轻、疏导大学生的各种心理压力,遏制用人制度上的不正之风,使学校和用人单位形成一种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良好机制。

家庭方面主要提出应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采取民主的教养方式等。一方面,父母本身要在耳濡目染中教会子女宽容理解、乐观豁达、自信开朗、与人为善的良好性格和品质,为子女营造一个身心健康成长的家庭氛围。另一方面,父母应与子女多进行交流沟通,使子女充分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家人给予的强大支持,让子女能够在家庭成员间健康和谐的氛围中获得尊重与信任,进而树立自信;采取民主的教养方式,为了维护孩子的心理健康,父母需要采取民主的教养方式,营造宁静愉快的家庭气氛,和孩子形成亲密关系,并注意自身的心理素质,以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多引导其参加各种集体活动或比赛,培养团结合作互助的精神;多给予子女理解支持和鼓励,培养子女的自信心;父母对子女提出的要求要实事求是,不能不切实际地将过高的期望和要求强加于子女身上,等等。总之,要尽可能地采取科学民主的家庭教育方式来减轻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压力,以培养健康的心理和完善的人格。

学校教育方面的研究主要提出应加强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良好环境,培养综合素质,努力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等。

压力程度的比较主要涉及性别压力之间的比较、年级之间的比较、生源地区之间的比较、专业比较、年龄比较等;对典型人群的心理压力研究一般是对学生干部或身体健康有问题学生的研究。

三、研究结果的综述

大学生在校园生活中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压力,没有压力的学生占极少数。男生的压力水平要略高于女生。

从整体来看大学阶段所面临的压力主要来自于对学习、人际交往和前途方面的考虑,经济状况、恋爱等方面对学生的影响比重不是很大。

虽然学习问题是大学阶段困扰学生的主要问题,但是随着年级的升高特别是大三以后学习方面的压力是逐渐减少的,恋爱问题在大二和大三的时候比较突出。在恋爱的问题上女生所承受的压力要比男生大得多;地区差异表现在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在经济上所承受的压力要大于来自城市的学生。另外,不同专业方面的比较显示,理科生的学习压力要远高于文科生;人际关系维度一般没有明显的年级差异。

综合研究报道,学生认为压力给自己带来的是消极影响,大学生应对压力时所采取的措施是多元的。大部分学生能够较好地处理压力事件,少数学生缺乏解决能力。

四、对现有研究的评价

现有研究取得了多方面的成绩,但是当下的研究对于压力源的划分缺乏一致性,诸多研究是根据自己的经验从不同的角度来划分,学术界尚未形成比较统一的观点。同时大多数研究的重点放在了压力状况的描述方面,关于压力的应对策略研究尽管提出了很多的解决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缓解大学生心理压力的参考,但是总体来说,这些方法推广性不高,有的比较空泛,有的又过于具体,对于实际问题的根本解决指导意义不大。大学生在面临压力的时候应该怎样做,教师和家长应该怎样做,这些有应用价值的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探讨。另外从研究方法来看很多人都采用问卷法,实际上就是通过大学生自己的主观感受来进行研究,主观性很强,尽管也有很多研究者使用了量表法,以实现客观化研究的目的,但是这些量表的推广性不强。最后从理论基础来看,目前的研究由于是描述性的居多,因而理论的依据不是很充分,对于一些由压力性事件带来的大学生心理问题没有从心理学理论的高度加以解释,不利于心理问题的诊断和治疗。

参考文献:

[1]文丰安.当代大学生压力之理性审视[J].社会科学家,2009,10.

[2]周少贤.当代大学生的压力状况及其应对策略[J].心理研究.2009,2.

秦皇岛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课题论文,课题名称:当代大学生心理压力的调查研究-以秦皇岛某高校为例,编号:20100101A402

作者:张敏 刘敬禹

第4篇:工作压力研究综述

摘要:对工作压力研究成果的探讨有利于我国工作压力研究的进展。文章从动静态两个角度介绍工作压力的概念、着重评析了社会环境模式、个体——环境适应理论、工作要求——控制——支持模式、Lazarus的认知交互作用理论,还从四个方面介绍了工作压力源,进而介绍了工作压力测量方法和工具,以及工作压力的后果,在此基础上 ,对这一领域的研究从动态静态和个体、组织两个维度作以简要评述。

Abstract:The discussion of occupational stress research is of advantage to our courtry development of this area. The article introduces this conception from 2 piont of view: dynamic and static state. It reviews and analysis the social environmental pattern ,individual fit to environment,job demand control support pattern , Lazarus transactional theory. It also introduces the s ource of occupational stress from 4 point of view,and the measurement and consequences. 关键词:工作压力 静态说 动态说 工作压力理论 工作压力源

Keywords:occupationalstress;quiescencetheory;dunamicstheory;occupational stress theory;occupational stressor

工作压力逐渐成为心理学、生物医学、管理学、管理工效学、组织行为学、 社会学和职业卫生学领域共同关注的研究热点,据统计,关于工作压力的研究在近20年中增加了50倍,在20世纪90年代初的三年,心理学文献中这方面的文章是整个70年代的8倍(Spielberger,1995)【1】本文通过文献的回顾,对西方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进行概括性的介绍,分析工作压力的理论研究成果为我国有关研究的进一步开展提供知识基础。

1 工作压力概念

工作压力是压力研究领域的重要范畴,但由于研究的角度不同,至今还没有一个为大家所公认的概念,Van Di2jkhuizen(1980)在文献中找出了40多个工作压力的概念【2】。有些研究者将工作压力作为一个刺激变量看待;有些则将其看作反应变量;有些人认为它是环境变量;有些则认为它是个体和环境交互作用的产物。舒晓兵、廖建桥(2002)总结出工作压力成因的刺激说、反应说和交互作用说.交互作用的工作压力理论得到了最广泛的认可。基于交互作用的压力理论认为,压力是一种在个体和环境之间进行的交互作用关系,它包括了个体对外界环境的反应、对外界环境变化的评估以及试图去应对由此而造成的后果。国内学者大多也同意这种观点,从交互作用方面进行研究。当然也有一些学者从其他角度解释 压力的含义,如张祥俊,曹新锋(2007)从经济学视角中研究了企业组织员工压 力,他们把压力看作是员工获取需求满足的一种必要的支付。综合各种理论认识 ,综合起来看主要有两种不同的理论认识:工作压力的静态学说和工作压力的动态学说,诸多定义都是从这两个方面出发的。

1.1静态学说

静态学说主要是指在工作压力研究过程中从单维的角度来对工作压力的本质进行认识与界定,从这个角度定义工作压力包括刺激说、反应说、主体特征学说【3】。

刺激说:将工作压力仅仅看作是工作压力源,倾向于仅从压力源的角度对工作压力进行研究,强调用环境的刺激特性来描述压力,是压力源层面上的一个概念。

反应说:把工作压力看作是个体面对环境刺激的主观感受,倾向于从压力作用结果的角度对工作压力进行研究,也就是压力是个体的作用结果维度上的一个概念。

主体特征说:将工作压力理解为是与主体的需要和能力等个体特制密切相关的,注意到工作压力的个体差异,但对于压力的认识仍然是静态和独立的。

1.2动态学说

动态学说主要是指将工作压力理解为是一个动态过程,既包含压力源和压力结果,又包括压力一系列作用过程的系统概念。持动态学说的观点将情景因素和个体特征因素引入工作压力的研究过程,强调工作压力是个体与情景的动态交互作用过程,在该过程中可能存在许多影响变量。

从工作压力的定义上来看,有的从静态入手探讨压力的本质,有的从动态入手探讨压力源、中介变量、压力结果与反应之间的关系,至今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定义,这给实际研究工作和应用实践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2 有工作压力变量的相关研究

2.1中介变量研究。

国内外学者认为个体所具备的一些特性对压力具有一定的调解或缓冲作用,调节因素包括压力容忍力、认知评价、社会支持、坚强性格、控制感和人格等。除了个性的差异,个体的受教育程度、工作经验、年龄等个人后天因素也会影响个体对工作压力的认知和行为努力的不同,进而对工作压力过程产生不同的调解作用。组织中上级支持、组织结构等一些组织因素也会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员工工作压力。刘璞,谢家琳,井润田(2005)考虑到个体的差异如个人认知、性别、学历、职务等会影响到压力源导致压力感的形成,分类进行了研究得出:管理者和普通员工、男性和女性在影响工作满意度的压力源上存在显著的差异。梁镇,杜冰,刘非(2008)从人格特质、个人背景、性别、年龄、收入等方面对员工的压力差异进行了分析。张西超,杨六琴,徐晓锋,车宏生(2006)研究了负性情绪(NA)在工作压力作用中机制的作用,以“上作满意度”为压力反应变量,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压力源情境下,负性情绪的作用机制有所不同。吴清津,张秀娟,李洪西(2006)对北京的7家IT企业的员工进行了问卷调查,得到上级支持对员工压力有调节作用。袁少锋,高英(2007)基于知识型员工样本,实证分析了组织支持对工作压力的中介效应,研究表明:组织支持在良性压力源 (如任务要求、能力要求)与积极压力反应(如组织承诺、工作满意度、工作参与感)之间发挥显著的中介作用;负性压力源(如人际冲突、组织结构问题、时间冲突)与积极和消极压力反应(如消极工作情绪)之间都发挥显著的缓冲作用。

国外这方面的研究比我国的研究要早,研究的结果也多。如Matsuiand Onglatc o(1992)研究了自我效能对压力的影响,处于当今时代背景和组织环境中的个体将何种因素体验为工作压力,部分依赖于个体的自我效能知觉的水平,较低自我效能知觉水平的个体承受沉重的角色责任的压力,较高自我效能知觉水平的个体则由于缺乏充分发挥天分的机会而感到挫折和压迫,Darwish A .Yousef(2002)实证研究了工作满意对角色压力与组织承诺的调节作用。Jui-Chen Chen,Co linSiiverthorne,Jung—Yao Hung(2006)通过对台湾和美国会计人员的实证研究,发现了组织内沟通对工作压力的调节作用。Jui—Chen Chen,ColinSiive rthorn又2008年通过调查研究了台湾地区员工控制力作为个性特征之一对压力的影响。

2.2结果变量研究。

开始学者们对工作压力的影响研究,大都侧重于探讨员工生理、心理反应,工作压力会带来冠心病、某些类型的癌症、精神崩溃、沮丧消沉和焦虑的后果,进而导致病假、提前退休或早死,给企业造成了沉重的经济包袱。B.D.Kirkcald y, R.M.Trimpop,S.Wil1iams(2002)研究了英因和德国管理人员的压力对健康的影响。近年来,学者们更多地重视研究工作压力对员工工作态度和行为的影响。学术界普遍认为工作压力会降低员工的工作满意感和企业归属感,产生职业倦怠,导致员工有离职意向,影响企业绩效,如刘璞,谢家琳,井润田(2005)对国有企业员工工作压力对工作满意度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蒋永宁,王香玲( 2006) 从正负面的压力影响进行了阐述。颜爱民,王维雅(2007)以中小民营企业基层员工为研究对象,通过相关量表对其工作压力和工作满意度关系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教育程度和职能部门在工作压力上差异显著;职能部门在工作满意度上差异显著;角色认知压力、职业发展压力、组织因素和人际关系压力与整体工作满意度显著负相关;组织因素、人际关系压力、职业发展和社会因素对工作满意度具有预测作用。闵锐,李磊(2008)对员工工作压力对心理契约管理 的影响做了分析。

对于工作压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国内外学者的研究都很多,大多都认同Yerke s和Dodson在1908年提出的工作压力与工作效率之间呈现出一种倒U型关系。A1exander.T.Mohr,Jonas .F.Puck(2006)调查了德国与印度合资企业的管理人员发现:管理者的高压力与企业的低绩效有关,但管理人员的工作满意与企业绩效没有显著关系。

3 工作压力理论

3.1社会环境模式

社会环境模式是由密歇根大学社会研究所发展起来的,也叫ISR模式或密歇根模式。这一模式是最广为人知的工我们仅列举出其中最通常的模式。社会环境模式是由客观环境、主观环境、压力结果、疾病、个性特征、社会支持等几个基本概念组成的联合体,它还不是一个有机的理论,尽管一些研究者试图更精确地限定这些概念,找出这些概念之间的相关及其互动。

社会环境模式属于工作压力研究上的传统理论,或者说传统的研究方法,是从较广泛的社会水平对各个独立的与压力有关的概念进行确认和测量,并考虑其对个体及组织的影响作用,具有可操作性,并且带动了工作压力研究的发展。

它的局限性表现在:首先,这一模式并不是建立在清晰的理论基础上,并能得出具体的推论。导致有些变量在统计上是显著的,但在理论上却不一定有意义。其次,这一模式把所有的压力结果集中在一起,不能确定一些结果是否的确是由压力导致,如离职。第三,这一模式并没有告诉我们介于不同变量之间的中介过程,并且忽略了不同的社会心理过程对工作压力有影响的因素,如与同事进行社会地位的比较,还有个体对压力事件及健康的认知解释。

3.2个体——环境适应理论

French,Caplan和Van Harrison(1982)【4】提出的个体一环境匹配理论是工作压力领域中得到广泛接受,并已得到大量应用理论之一。该模型的理论基础是:行为是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功能,环境变量和个人相关特征决定压力是否会产生。French等人认为引起压力的因素不是单独的环境因素或个人因素,而是个人和环境相联系的结果。只有当个性特征与工作环境相匹配,才会出现较好的适应。而工作的压力是由于个体能力与工作要求不匹配。这种不匹配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类型的不匹配,是指人们对自己的看法与人们对环境的看法之间的不配;第二种类型的不匹配是指客观上个体能力与工作要求不匹配。

个体——环境匹配理论使研究者将工作环境和个体需求结合起来考察,而不是只强调环境或个体一个方面的特点,因此是一个更全面的、可能更能准确揭示工作压力成因的理论,Parkes,Styles和Broadbent(1990)【5】运用在计算机上完成拣信任务实验研究,对这一理论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被试理想的工作要求水平和对工作的控制对工作成绩(准确性和速度)有显著影响。

这一工作压力研究模式在思想上是一重大发展,但是由于它只强调人和环境之间的适应是静态的,而没有考虑其动态性,也没有考虑工作压力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并且会因为特定的工作情境而改变的情况,因此在应用中结果有一定局限性。

3.3工作要求——控制——支持模式

该模式是以Karasek(1979)提出的工作要求一控制模式为基础,20世纪80年代后,由研究者又加入社会支持的维度,进而发展成为工作要求一控制一支持模式(简称JDCS模式)(Van Der Doefetal,1999)【6】,它是工作压力研究中一个很有影响的理论。K arasek认为,工作活动中包含两个关键特征:工作要求和工作控制,它们共同影响着工作压力,工作要求是指存在于工作情境中反映员工所从事的工作任务量和困难程度的因素,即压力源,如工作负荷、时间紧张、角色冲突等;而工作控制则反映了员工能够对自我工作行为施加影响的程度。工作压力既不单独取决于某一方面,而是在于二者之间的交互作用。

这个模型包含两个基本假设:①高工作要求,低工作控制导致高工作压力;②当工作要求和工作控制均处于高水平时,工作动机增强,有利于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和工作满意感。在这种情况下,高工作要求非但不是压力源,反而是对员工的激励因素,产生所谓“有益的压力”(good stress)。

这一模式一经提出,至今仍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并在不断地得到检验。在Van Der Doef和Maes【7】的一个对JDCS模式20年研究的综述中,发现大约一半的研究支持JDCS模式的假设。对于有一半研究结果不支持JDCS模式假设的现实,他们认为不是理论模式的错误,而是研究方法中的问题所致。

JDCS模式的实用价值是让企业管理者增强员工对工作的控制和社会支持,改善员工的身心健康,这是在组织层面上的压力管理研究,这在操作上具有很大的挑战性。目前,多数研究还是在检验JDCS模式的假设,只有少数研究根据这一模式考察了干预效果,结果也并不一致【8。 3.4Lazarus的认知交互作用理论

Lazarus(1966),Lazarus和Folkman(1984)的压力认知交互作用理论(Transactional Model)是一个以认知评价过程为基础的工作压力模型,Lazarus把压力当作一个过程,认为工作压力是人和环境之间的一种特殊关系,个体和环境的关系无论在时间上、工作任务或活动上,都是动态关联的,它们的关系总是在变化着的,而不像传统的工作压力研究那样将两者看作是分离的和静态不变的。

Lazarus认为压力的产生存在着两个阶段的认知评价过程。第一阶段:个体要评价外界事件对自己是否具有挑战性或威胁,第二阶段:对自己所能获得的应对资源如个人能力和社会支持等进行再评价,当个体认为后者不足以应对外界的威胁性事件时,工作压力便产生了。该理论的核心点是,压力既不是环境刺激,不是人的性格特征,也不是一个反应,而是需求以及理性地应对这些需求之间的联系。

交互作用理论全面概括了压力的构成要素,强调工作压力是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动态交互作用过程,由于这一理论对数据的涵盖性和易检验性,使得它受到很多工作压力研究领域者的重视。

对于工作压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个体和组织这两个维度上。对于后者的研究,在近年来越来越活跃,而交互理论更多关注个体层面的研究,Brief 和George【9】认为,如果只去注意研究个体,而不去研究组织层面,组织心理学家就是没有尽到自己的社会责任。

4 工作压力源

工作压力源是工作压力问题最核心的内容,工作压力源主要是指压力起因于与企业员工个人工作有关的因素,在学术界,关于压力源存在着“主观”和“客观”之争。压力源 主观 说强调的是对于作为某种威胁的刺激或事件的感知,这种感知造成了压力的体验。压力源“客观”说认为特定的压力源可以超越个体的认知和属性,压力源是客观的,可以用某些独立的、客观的方式评估压力源。国内许多学者对企业工作压力源进行了研究。这里主要阐述几个有代表性工作压力源解释。

1.Kahn,Wolfe,Quinn,Snoek Rosenthal(1964)对工作压力源就作了比较早的归类。认为有:(1)角色冲突;(2)角色模糊;(3)不能满足的希望;(4)工作过度负荷;(5)成员之间人际关系冲突。

2.Weiss(1976)把工作压力源归为五类:(l)工作本身因素。(2)组织中的角色。(3)职业发展。(4)组织结构与组织风格。(5)组织中的人际关系【10】。

3.Cooper和Marshall 等人(1978)提出了一个完全、简明的六种工作压力源: (1)有特点工作的压力;(2)角色压力;(3)人际压力;(4)职业发展;(5)组织结构和发展; (6)家庭、工作相互作用【11】。

4.Parker和DeCotiis(1983)发展了工作压力源和压力结果的理论模型:(1)工作本身的特征和条件;(2)和组织结构、氛围和信息波动相联系的条件;(3)和角色有关的因素;(4)工作关系;(5)可觉察的职业生涯发展;(6)外在的承诺和责任。

5.Summers,DeNisi,和DeCotiis(1995)创立了工作压力源的研究模式。认为有:(1)人格特征;(2)组织结构特征;(3)组织程序特征;(4)角色特征【12】。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工作压力来源的复杂性、多样性,同时也可以看出有很大的相似性,综合起来看,研究者是从四个方面认定工作压力源的:组织和工作本身的特点、家庭社会因素和个体因素。

在工作压力源的探讨中,组织和工作本身的特点与家庭环境和稳定的个人特质相比,组织和工作本身的特点对压力及压力带来的后果经常被夸大。实际上,一些研究者认为,许多被当成工作压力的症状,只是反应了一个人格维度。

5 工作压力的测量

由于工作压力是一个复杂的概念,不同职业的压力源是不同的,而且工作压力是环境和个体特点交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建立一个普遍适用的测量工具就很困难。国外近些年用于对工作压力的测量应用较多的工具有以下几种:Cooper的工作压力指标(OSI)量表、Mclean的工作压力量表【13】Kan2rasek的工作内容量表、

【14】Hurrellt和Mclaney的工作控制量表。House和 Rizzo的工作压力量表【15】Lazarus的应对方式量表。

从工作压力的测量方法来看,大部分的压力研究中,压力源、压力结果和中介变量,如社会支持等都是在事件发生后很久在被试中得到的,这样测量出来的是压力的长期影响,我们很少注意到工作中的压力事件对压力造成的短期影响,事实上,在更细程度上检测被试的反应很重要,Bunnk和Verhoeven(1993)发明了一种称之为“每日作用记录”的方法,一些研究证明了这种方法的可行性。

从测量工具来看,测量指标体系不统一,不同的研究者可能根据各自的偏好,采用带个人倾向的测量指标,从而造成其结论很不一致,这对于工作压力的研究结论是很不利的。

6 工作压力的后果

工作压力是一把双刃剑,它对个人的身心健康,生活质量和组织的工作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当人或组织感觉到适度的压力时,会有意识地调整自己,以适应这种变化,无形中这种压力变成了发展的动力。而当压力过大时,会使员工的心理,生理和行为产生一系列的异常反应。工作压力消极后果的研究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生理、行为、情绪和组织四方面。

生理上:表现为头疼、失眠、消化不良、精神不济、疲劳、心血管病变等。 行为上:表现为滥用药物、过度兴奋、酗酒或过度抽烟、甚至出现强迫性行为;对行为的影响可表现在缺勤、离职,以及工作绩效降低。

情绪上:表现为紧张、忧郁、焦虑、苦恼紧张、敏感、多疑、不稳定、焦躁不安、 难以放松、忧虑烦恼等。

组织上:就是缺席、人际关系不良、工作效率低、工作不满等并出现离职倾向【16】;情感衰竭。还会引起企业之间关系紧张、高事故率、较差的组织气氛、低士气、工作中的敌对等问题。

从已有研究的结论可以看出,绝大多数的研究主要关注的是工作压力的消极影响,特别是对个人的生理、心理和行为方面和对企业工作效率的负面作用,而对压力的正向作用研究较少,要使工作压力研究的成果有效的服务社会,对工作压力积极方面的研究也必不可少。

7 结语

西方学者关于工作压力的研究流派众多,一方面丰富了这一领域的研究内容,另一方面由于各个学派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也使研究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从工作压力的理论上来看,众多理论及方法是从两个维度来指导具体的研究工作的(1)静态和动态层面,(2)个体与组织层面。

静态学说主要是指在工作压力研究过程中,从单维的角度来对工作压力的本质进行认识与界定,动态学说主要是指将工作压力理解为是一个动态过程(既包含压力源和压力结果,又包括压力一系列作用过程的系统概念。

工作压力研究虽然已进行了多年,但它的工作仍处于探索阶段。目前大量的研究集了解工作压力产生的原因及其后果,并取得了较为一致的结果。但从研究方式来看,进行比较研究较少,只在一个群体或一个国家中进行研究,从而推及其所有对象,这样得出的结论容易出现以偏概全的问题。而研究者们在完成了解个体个性特征、心理因素与工作压力源及其后果之间的交互调节作用,尤其是动态与组织上建立有利于组织压力管理的系统的工作压力的理论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实际上,无论是哪一角度的工作压力研究,都出现了必然的重叠性和相容性,那么,作为我国的研究者应该站在这些已有的成果上,充分考虑他们的重叠性和互补性,结合自己的具体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进行有意义的探索。

参考文献:

[1] SPielbergerCD ,ReheiserEC.Measuring occupational stress : the job stress survey. In Rick Crandall and Pamela L. Perrewe ( Eds. ) Occupa2 tional Stress :A Handbook. 1995. [2] 黄红.压力影响因素及因素相互关系探讨[D].暨南大学 ,2003. 04. [3] 孟晓斌.管理者工作压力、 自我效能感与工作绩效关系研究[D] .浙江大学 ,2004. 12. [4] French J R P Jr , Caplan RD ,Van H arris on R. The mechanisms ofjob stress and strain. Chichester ,England :Wiley ,1982. 5216. [6] Van Der Doef M,Maes S. The job demandsupport)model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a review of 20 years of emlpirical re2 search. Work & Stress 1999 , (2) :87control (114. [8] 石林.工作压力理论及其在研究中的重要性[J ] .心理科学进展 ,2002 , (4) :43343. [11] Cooper , C.L. and Marshall , J . Understanding Executive Stress , Macmillan Press , London ,1978. [12] Summers T P , Decotiis T A , DeNisi A S. A Field study of s ome 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 of felt job stress. In Rick Crandall and Pamela L. Perrewe (Eds. ) Occupational Stress : A Handbook. 1995. [13] R.V. Harris on. Pers on204. [14] T. Cox. Stress.London :Macmillan Education ,1978. [15] L.Lu ,C.L. Cooper ,Y en Ching et . al . Chinese Version of the OSI :a validation study ,Work and Stress ,1997 ,11 (1) :79 - 86. [16] Summers T P ,Decotiis T A ,DeNisi A S A Field study of s ome 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 of felt job stress. In Rick Crandall and Pamela L. Perrewe (Eds. )Occupational Stress :A Handbook. 1995.

第5篇:教师职业压力研究现状综述

摘 要: 教师职业压力及其应对一直是教师心理研究中一个重要的课题,过重的压力影响到教师的生理及心理健康, 甚至影响到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发展并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造成影响,因此把握教师职业压力与应对研究脉络,了解已有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成果,对于进一步了解和研究教师职业压力与应对的现状和特点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教师压力;压力来源;应对

一、教师职业压力的定义

关于教师职业压力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的30年代。早在1933年Hicks就对600名教师进行了调查,调查表明17%的教师“经常神经紧张”,而11%的教师忍受着神经失常的痛苦。从20世纪50年代,塞利首次进行心理压力研究之后,“压力”(stress)一词广泛用于社会科学领域。到了60年代,更多研究开始涉及教师由于工作问题而产生焦虑不安的事实。1977年,Kyriacou和Sutcliffe在《教育评论》杂志(Educational Review)中发表了教师压力综述文章。在该文章中,作者将教师职业压力定义为由于工作造成的一种令人不愉快的情绪体验,包括紧张、失望、焦虑、愤怒、压抑等。此后,教师压力成为了世界性的研究课题。

此后,不同的学者对教师职业压力有不同的定义方式。例如,Litt 和Turk在1985提出教师压力是指当教师的幸福受到威胁时,所要解决的问题超过其能力范围时,所产生的不愉快情形与困惑;中国台湾学者周立勋(1987)将其定义为教师在教学工作时对潜在的工作情境因素或要求评估为威胁或有碍工作表现而产生的负面的情感反应;台湾学者程一民(1997)将其定义为教师在学校工作中,与人、事、物互动过程中所产生的负面情感;国内学者吕秀华(1998)则认为是因教师工作的因素所导致的紧张,使得教师感受不愉快或负面的情绪;而徐富明(2000)更多的倾向于是教师由于工作的原因,如工作时间过长、负荷过重、班额过大、学生行为不端而导致身心疲劳过度、神经紧张、挫折等的一种不愉快的消极的情感体验。

虽然研究者对教师职业压力界定的具体表述不尽相同,但其实质是基本一致的,即认为教师职业压力是指由于自身素质或外界各方面的原因而使教师产生的不愉快的负面情感体验,也称教师的工作压力。

二、教师职业压力的负面影响

适度的压力是维持正常身心功能的必要条件,具有唤起、调整、加强等功能是主体应付生活的基本条件。但过强、持续时间过长的压力会导致身心失调,产生生理、情绪、行为、认知等方面的不良反应。教师职业压力对教师本身产生的消极作用,主要表现在心理、行为和生理方面。

1.对心理的影响

1994年,市级重点研究课题:《上海市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研究》,运用国际通用量表,对上海市3055名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试调查,结果发现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为48%;其中12%有明显心理症状,2%较为严重,其余有轻度的心理症状。2005年,武汉市对7城区1300名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工作压力状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武汉市中小学教师的心理问题检出率达40.4%,明显高于国内正常成年人。

2.对行为的影响

工作压力会导致教师的消极行为增多,主要有:行为冲动、易冲动、暴饮暴食或食欲不振、吸烟喝酒等。此外,工作压力致使教师在工作方面出现一些不良反应,这主要包括旷工、改行、提前退休等。2006年,香港当地组织“城市智库”向14所学校的382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80%教师表示工作压力大,更有25%承认企图伤害自己。香港教统局的数字显示,03/04学年至05/06学年间,中学教师流失率由3.9%增至5.1%。

3.对生理的影响

2002年,广东省教育工会对19所高校8417名教师的健康状况调查发现,广东省高校教师随着年龄的提高,健康状况逐渐下降,患病率不断上升。其中50岁以上教师的患病率达到50%,30岁至40岁的教师则多处于亚健康状态,比例为79.17%,而30岁以下年龄组的亚健康发生率也不低,为69.12%。北京慈济健康体检中心于2004年6月至2005年6月为新东方、北京师大附中等17所学校共7000多名教师做了健康体检,结果显示仅有42人体检结果正常,占总人数的0.6%。

三、教师压力的研究现状

1、 教师压力的研究方法

大量关于教师压力的研究采用了定性的方法,研究者通过访谈法、个案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观察法研究教师压力源、压力中介变量和压力结果,少数研究采用定量的方法研究教师压力问题,研究者通过针对教师压力源、压力结果设计实验、用具体的手段对教师压力中介调节因素进行干预或训练。 2.教师压力的研究内容 2.1 教师压力主要来源的研究

基里亚克总结了六种教师的重要压力根源、时间紧迫感、社会地位低、学生无纪律、工作环境差、学生缺乏学习动机、同事间的冲突。库伯列出了一个完全简明的六种工作压力源:有特点工作的压力、角色压力、人际压力、职业发展、组织结构和发展、家庭工作相互作用[1] Elaine研究发现:教师个体的角色准备、职业态度、健康状况 职业自信心和自尊心是重要的压力来源[2]林小群研究认为:学生因素、家长因素、工作因素、考试压力、职业期望、学校组织气氛、自我发展需要是教师职业压力的主要来源[3]。虽然各个研究者对教师压力的来源进行的不同的研究,但是从他们的研究中可以看出他们对教师压力主要来源的认定具有很大相似性, 综合起来有以下几部分即 组织和工作的特点,工作之外的家庭社会因素和个体因素。 2.2教师压力应对策略的研究

应对(Coping)作为压力过程的中介调节要素之一,在众多有关压力处理的策略研究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Folkman 与 Lazarus 将应对定义为:“所有认知和行为上对要求的掌握、减少和容人的努力,将应对方式分“以问题为中心的应对方式和以情绪为中心的应对方式” 马塞尼将应对分为斗争应对与预防应对。国外关于教师压力应对的研究表明:教师常用的压力应对策略有,尽量适当的处理问题、避免对抗、工作后尽量放松、采取行动来解决问题、控制感情、给特别的工作更多的时间、与他人讨论问题交流感情、有一个健康的家庭生活、 提前打算和优先解决问题认识自己的不足[4]。陈德云提出了:开设教师压力管理培训研讨班、理性一情感疗法、以问题解决为核心的模式、校长为缓解教师压力而努力等四个应对策略[5]。

四、人口统计变量与教师心理压力的关系研究

人口统计变量是指教师的年龄、性别、学历、教龄、学校和教学岗位类型等教师个人资料。

1.教师心理压力的性别差异研究

Trueteman和Punc(1992)的研究发现,女教师受到压力和压力源的影响显著大于男教师,但是经过心理干预,女教师的心理压力感更容易得到缓释[6]。宋利国(2004)关于初中教师心理压力情况的研究表明,女教师在工作负荷因素上的压力比男教师大[7]。丁凤琴(2006)对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压力情况的研究表明:在学生因素与家庭人际因素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女教师的学生因素与家庭人际因素比男教师高,且差异显著[8]。边保旗、樊富珉2006年对中学教师的心理压力情况的调查表明,教师压力的性别差异显著,学校压力、素质压力、制度压力和需求压力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男教师要显著高于女教师[9]。可见,不同研究的性别差异研究结果可能完全相反或有所区别,这是由于研究的样本不同,年级不同,或研究的方法或工具不同导致的。 2.不同教龄的教师心理压力的差异研究

在教龄方面,Kyraeon 1989年的研究表明不同教龄的教师的压力水平不存在显著性差异[10]。但我国岳民庆(2007)的研究表明,不同教龄教师的压力水平与有显著的差异[11]。王沛、张国礼(2006)研究结果表明:教龄小于或等于5年的教师的压力水平要显著地高于教龄为11-15年以及大于25年的教师;教龄为16-20年的教师的总体压力显著地大于教龄为11-15年、教龄大于25年的教师,而其余的教龄段之间在总体压力感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12]。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问卷调查的样本不够大,或研究的区域有所不同,或研究的学校不同,有的是大学段,有的是高中段,有的是初中段,有的是小学段。因此,年龄与教师的心理压力研究要针对不同的区域,针对不同的年段进行研究。 3.学历与教师心理压力的关系研究

陈华(2002)、李军兰、李金碧(2005)、陈庆、张雪梅、岳民庆(2007)的研究都证实了这一观点[13]。也有研究表明学历越高,压力越大。许延礼、高峰强(2003)、宋利国(2004)的研究证实了这一观点[14]。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学历越高,成就感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越强烈,如果得不到应有的满足就会产生较大压力。 4.学校类别、学校级别等和教师心理压力的关系

在学校类别方面的研究表明,中学教师的压力要高于小学教师,初中教师的压力要高于高中教师。王沛、张国礼(2005)的研究表明:小学教师的总体压力显著低于初中和高中教师,而初中教师和高中教师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15]。孙杰远、李青(2005)对黑龙江省、四川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三省区小学和初中教师的调查表明:在不同城市和不同中小学校任教的教师心理压力存在显著差异[16]。

在学校级别方面,邵光华和顾泠沅(2002)的研究表明:重点学校与普通学校教师在对教师心理压力感的认知方面,没有显著差异,但在自我压力感方面差异显著,普通学校的教师承受的压力更大[17]。

五、教师压力研究的评价及建议

教师职业是一种全球普遍性的职业,教师压力也已经成为许多国家研究的热门话题。虽然对教师压力的研究已涉及研究方法与内容、压力来源、解决策略等方面,对教师心理压力影响因素的研究也提到了教师个人、学校、社会等一些方面,但还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不足,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研究对象范围不够广泛

关于中小学教师压力的相关研究较多,其他教师群体如高校教师、幼儿教师、私立学校、职业学校、少数民族学校的教师的相关研究较少。不同群体的教师,他们的工作对象、工作环境及所面临的压力等是不一样的,因此他们的压力状况会存在差异。但在现实的调查研究中,很多研究者却以某个群体教师的压力状况来判断教师压力的整体状况,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我们应该加强不同群体教师压力的研究多做一些横向的比较,揭示不同群体教师压力中存在的共同性与特异性。 2 研究方法缺乏多样性

国内外有关教师压力的研究多数用定性的方法,探索产生教师压力的来源、教师压力应对策略、压力对教师身心健康与行为的影响等问题;同时这些研究通过因素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揭示了教师压力产生的来源,教师压力与教师身心健康及行为的相互关系;另外有少量研究用定量的方法,研究教师如何用合适的方法或策略进行压力应对。我们需要结合定性与定量的方法,先调查后实验,通过现象揭示教师压力的本质,总结教师压力的一些规律性的东西。 3 研究内容不够全面

目前有关于教师压力的研究内容多集中于压力源、压力后果及压力源与压力后果两者关系的研究;对于压力应对的研究涉及较少,现有的一些研究中研究者多数采用SCL-90这样的症状检核表,将压力应对方式的测量结果同消极后果的测量结果进行相关分析,评价哪些是“积极的应对方式”“哪些是消极的应对方式”我们主张在什么环境条件下处理什么具体问题或情绪困扰采用何种指标进行评价,何种应对方式是积极的,何种应对方式是消极的。也就是说,我们应该研究在某种情景中某些人运用某种应对方式是最好的,而不是片面的将逃避或回避、否认看成是“消极的”。 另外,研究学校组织如何采取有效的干预策略来减少教师的压力也是非常必要的;在教师压力研究中需要特别关注的最有趣的一个方向,可能就是成功处理压力的措施在教师职业发展过程中所起作用的研究,比如如何解决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 4 教师压力研究仍需努力

教育改革在不断地进行,在不同时期、学校的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和评估程序在不断地变化、学校如何管理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教师的工作业绩也在不断变化。对于教师压力研究来说,我们需要更新以往研究中的数据,探索压力发展的趋势和变化,特别要注意学校里正在引起需要强调的高水平压力(如中小学教师的学生升学率、高校教师的科研业绩考核等等)的变化,对在因处理变化时所产生的压力方面需要进行特殊的研究,以便这样的研究能给教育政策制定者提供一个关于各种教育改革是如何影响教师压力过程的建议。

参考文献:

[1]PhillipL.Rice .石林 等译.压力与健康[M]. 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2]赵立芹 张海燕.教师压力成因分析[J].外国教育研究 2004 31 2 38-40. [3]林小群 等.中 小学体育教师职业压力源结构模型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5 25 3 44-51. [4]邵光华.国外教师压力研究总述[J].比较教育研究 2002 11 20-24. [5]陈德云.教师压力来源分析与应对策略[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4. [6]Kay Wilhelm,Jodie Dewhurst Savellis,Gordon Parker.TeacherStress An Analysis of Why Teachers Leave and Why TheyStay[J].Teachers and Teaching:theory and practice,2000,3(6). [7]宋利国.西部初中教师职业压力探因.伊犁教育学院学报[J].2004,17(3):47-51 [8]丁凤琴.中小学教师与工作相关的压力源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26(10):27-30 [9]边保旗,樊富珉.中学教师的压力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20(1):48-50 [10]Joseph LaBeau.Chronic career stress:What it looks like and what to do about it[J].PM.Public Management,2003,10(85),8-12. [11]陈庆,张雪梅,岳民庆.关于小学教师职业压力与主体性相关因素的调查及对策研究[J].河西学院学报,2007,23(1):72-74 [12]刘晓明.职业压力、教学效能感与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2):56-61 [13]陈庆,张雪梅,岳民庆.关于小学教师职业压力与主体性相关因素的调查及对策研究[J].河西学院学报,2007,23(1):74-75 [14]许延礼,高峰强.高中教师工作压力、心理健康及其关系的研究[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2003,19(5):72-76 [15]杨冬梅,周晓晔.缓解教师职业压力的学校层面分析[J].辽宁师专学报,2004,(4):79-80 [16]孙杰远,李青.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职业压力的调查研究[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5,41(1):99-103 [17]邵光华.国外教师压力研究综述[J].比较教育研究,2002(11): 20-24.

第6篇:关于大学生就业压力的研究综述

【摘要】随着扩招后高校毕业生人数的连年增长,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政府、高校及其它相关部门需要着力研究和解决的重点。理论界对此问题也进行了多角度的研究,从大 学生就业压力现状和对策等方面对这些研究作综述分析,以期对问题的解决有所帮助。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压力 对策

1 关于压力与就业压力的概念

1.1 压力的界定

压力是生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压力用英文表示“stress” 也可以解释成应激,有时也用“stressor”,即压力源这个术语。Selye提出压力理论,他把压力界定为任何需求所产生的一种非特殊性的反应,后来借指人类面临的困境和逆境。Lazarus交互作用理论中的压力,指当一定事件和需承担的责任超过个人应付能力时由焦虑引发的一种状态。也有人认为压力,亦称应激,是指因紧张而唤醒的一种内部心理状态。它是人体内部出现的解释性、情感性、防御性的应对过程。张春兴认为压力是个人在面对具有威胁性刺激情境中,一时无法消除威胁脱离困境时一种被压迫的感受。刘芳芳等人则认为压力通常指的是心理压力,指由刺激引起的,伴有躯体机能以及心理活动改变的一种身心紧张状态,一定程度的心理压力有助于个人生活质量、学习和工作的效率,但过度的心理压力则会影响个体的身心健康。②

1.2 就业压力的定义

就业压力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而出现的一个新名词,与之相应的大学生就业压力是我国“自主择业”就业体制的特有产物。它指大学生在就业情境中许多内外在变量与个人因素交互作用所产生的心理紧张现象。也有人将就业压力表述为:大学生面临就业情境时的外在威胁超过了自身的处理能力时而产生的心理 生理反应。③

2 就业压力的来源

2.1 外在因素的来源

(1)社会因素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飞速发展,发展经济已经成为社会主流任务,人们的物质①

生活水平也是蒸蒸日上。效率这个词渐渐地遮蔽了道德的光鲜,人们都开始为效率生存,为经济生存,信仰与价值观的坚持自然而然已经没那么重要了。职业渐渐的也被尊卑贵贱区分了,那么大学生就业的价值观随着社会的改变自然出现了相适应的转变。所谓的好职业岗位少而人数多的状况必然带来强烈的竞争机制。这种现状一定会给大学生就业带来心理上的压力。

(2)家庭因素

“子承父业”、“家庭背景“这些观念自古以来就成为我国的传统。儿女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因而大多数人的就业观早在儿时就渐渐树立,那么家庭这顶帽子所带来的就业责任感会使得儿女会为其努力,但是当这种责任感实现时,焦虑就会产生。

(3)学校因素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 扩招导致大学生数量逐年增加, 2010年应届大学毕业生人数已达到 631万人, 这便造成了大学生就业竞争日趋激烈, 而用人单位在筛选大学生的时候, 往往会根据学校的社会地位、 综合实力的排名等进行。相对来说, 重点院校, 比如 211和 985院校的师资比较雄厚, 办学资金较充足, 教学质量比较高,具有较高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 学生就业有相对优势, 这样也导致这些院校之外的学生往往会因为学校资源及专业设置等的限制, 处于岗 位竞争的劣势, 导致产生就业压力。

2.2 内在因素的来源

(1)自我认知的因素

大学生自我认识不够清晰,不知道自己的优势,不清楚自己的目标,不明白自己的兴趣,这些自我认知上的不够准确都成为大学生在选择就业时所面临的瓶颈。

(2)个人能力的因素

由于当前就业岗位竞争激烈, 用人单位在挑选毕业生时往往会从专业素养、 职业能力、 工作经历和获得奖项中设置许多门槛。而这些能力的高低会很直接的对毕业生产生就业压力。同时如何正确面对被挑选、 如何正确的认识自已, 发现自身的优势, 扬长避短也成为大学生能否缓解就业压力的重要因素。

(3)期望值的因素

大学生在校园中无法真正的接触社会导致大学生对就业岗位的认知不够,期望值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大学生的择业。当毕业将至,面临选择的时候,无法正确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这也会在就业时造成相关压力。

3 大学生就业压力的现状分析

3.1 就业压力是大学生心理压力的主要来源

蔺美玲、王德强、张灵等人都对大学生心理压力进行了研究。在经济条件、人际关系、学习成绩家庭环境、就业压力等影响大学生心理压力的因素中。就业压力一直处在第一位。可见,就业压力是大学生心理压力的主要来源,而且就业压力同时带来学习压力和学习动力不足两种后果。④

3.2 不同类型高校大学生就业压力存在差异

刘芳芳等人采用自编的大学生压力源问卷对不同类型高校大学生就业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不同类型高校在就业压力上有显著差异。师范类大学学生的就业压力平均水平显著高于工科类大学和医学类大学学生的就业压力平均水平。舒晓丽等人运用方差分析,检验分析了大学生就业压力源现状,也表明不同类型学校的大学生在就业压力源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在学校就业指导,大学生个人社会环境,专业等四个因子中,专科大学生的压力显著高于一般本科和重点院校大学生,一般本科大学生显著高于重点院校大学生,家庭亲朋关系压力源中 专科院校大学生就业压力显著高于重点院校大学, 略高于一般院校大学生,但达不到显著差异,一般本科大学生与重点院校大学生也不存在显著差异。在学校压力源中,重点院校大学生就业压力显著低于一般本科大学生和专科大学生,一般本科大学生和专科大学生不存在差异。⑤

4 应对大学生就业压力的相关措施

就业压力是来自于外在与内在因素,要缓解它自然也可以从外在和内在因素入手。

4.1 政府应大力发展经济,推动制度创新

经济的大力发展能够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这对缓解我国就业压力起着重要作用。首先,继续保持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蒋晓荣学者就指出。在3%的 GDP增长基础上,增长速度每提高2个百分点,失业下降1个百分点;反之,每下降1个百分点 失业率便上升1个百分点。在今后20年,保持中国经济每年7%以

上的增长速度对于缓解就业压力,提供大量就业岗位是十分重要的。⑥其次,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从经济结构社会变动的指标来看,增加劳动力需求的潜力还是很大的。⑦

广东药学院副院长黄紫华认为解决就业问题应该推进制度创新,实现三个新突破。首先,创建现代教育体制,政府应转变职能,实现高等教育由政府行政机制主导向市场机制主导的转变。其次,构建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新体系,政府要采取相关的政策措施,形成有力的导向政策体系。王宗荣博士提倡的,通过政策倾斜,用市场手段调节大学生到西部就业,就是其具体措施。⑧还有培育更加完善的毕业生就业市场,郭鹏等提到的:“政府和社会逐步健全和完善基层就业的配备措施,让基层能够成为具有极大吸引力的就业场所,让基层就业成为大学生的主动选择”不失为好的举措。⑨

4.2 高校应改变其旧有的教育模式

现在的高校大都像一个知识分子制造工厂,只注重对学生的考试能力的培养,而忘掉了其他综合素质的锻炼。

作为高校,首先应该多以市场为导向,提高自己的专业建设。高校应该了解用人单位的用人标准后,以此为目的来培养学生,使自己的学生能与工作接轨。其次高校应该加强与用人单位的合作,建立就业基地,与用人单位实现互利互惠的机制,这样无形中也提高了自己的就业率。最后,高校应该鼓励学生在毕业后继续深造学习,为学生多提供一些这样的机会,这样可以为学生以后的就业提供更好的竞争储备。

4.3 企业应转变固有的用人模式

郭鹏认为企业要转变用人观念,减少非能力因素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现在社会上还存在一些浮躁的、不切实际的用人观念和评价标准。因此企业要树立全新的人才观念和评价标准,摒弃用人歧视的观念和心态,变唯学历论、经验论为素质论和能力论。企业要主动承担起人才培养的社会责任,给大学生提供锻炼成长的机会,制定合理的选人、用人标准,减少非能力因素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同时企业要走出招聘误区,完善聘用制度,企业不应盲目崇拜“光环”、信仰学历,忽略对个人能力的考察。而应形成“不求最好,但求最适”的用人观念和“重能力,轻经历”的人才考察方式。⑩

4.4 家庭传统就业观念要改变

父母对子女的就业目标一向都是偏高的,这样会造成子女就业压力与就业困难。比如“中西部地区不去,民营企业不去,不是白领不去,薪酬不高不去”等 这些就业观念缩小了大学生的就业面。人为地增加了就业的难度,家庭的教养方式及父母对职业的态度直接影响到毕业生就业心理的发展和形成。所以,家长应该转变就业观念。

4.5 大学生个人层面的提升

大学生自己在择业之前,就应该先将自己的素养提高。在校期间应该努力学习功课,积极参加活动,多多参加课外实践,这些都是自我提高的必要储备阶段。

大学生在就业的时候要转变固有的择业价值观,以一个良好的心态去就业,黄紫华指出大学毕业生应调整心态,将就业理想与市场接轨。他们必须改变传统落后的就业观。学会面对现实对所选的学校和专业以及将来的职业,要科学定位,找准位置,学会适应市场经济规律与社会接轨。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⑨ 5 小结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觉得首先要自身调整好心理状态。必须认清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就业形势,及时更新自身的就业观念,实事求是地分析自我,确定合适的就业期望值。在求职过程中,要注意调整心态,成功了不狂妄,遇到挫折不气馁。关键是注重自身能力的培养与素质的全面提高,切实按照社会需要来塑造自己,以在残酷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脱颖而出。

【参考文献】

[1] 张春兴.现代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2] 刘芳芳,白丽英,谢叶鑫,等.不同类型高校大学生压力源及应对策略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8).

[3] 周红萍,高晓芳.大学生就业压力与择业研究[J].辽宁行政学院报,2008,(2).

[4] 吴泳清.多方努力缓解现阶段我国大学生就业压力[J].福建劳动和社会保障,2003,(8).

[5] 舒晓丽,汤福球.大学生就业压力源与焦虑的机理研究[J].湖南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

[6] 蒋晓荣,李随成.论大学生就业压力及其缓解[J].就业指导探讨 2007 (3).

[7] 张进.提升就业能力 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选择[J].高等教育研

究,2007, 12 .

[8] 黄紫华.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探讨[J].高教探

索,2005,(3).

[10] 王宗荣.大学生就业问题刍议[J].江苏高教,2008,(2).

[10] 郭鹏 沈超.大众化就业形势下大学生就业观念的演变及对策[J].黑龙江

高教研究,2008,(10).

第7篇:公安民警工作压力研究

摘要:当前,改革开放卓见成效,社会转型加速发展。公安民警面对日益复杂的治安状况以及群众渐高的期望值,长期处于过高强度的工作状态早已是不争的事实。工作压力过大在降低警察个体身体健康水平、增大其心理压力的同时,给警务工作的开展、民警个人生活也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公安民警工作压力与三方面因素有关:职业因素、社会因素和个人因素。只有多管齐下,公安机关将一个“增加”——增加公安编制、两个“保障”——保障公安经费和保障公安民警正常休假、三个“坚持”——坚持从优待警和坚持群众路线以及坚持以人为本三项大原则相结合,社会大众善关怀、多包容,警察个体学会“三勤”调适法,即与家庭成员勤沟通、个人能力勤加强、自我心态勤调节,公安民警工作压力过大的问题才能真正得以解决。

关键词:公安民警;工作压力;原因;措施

“国家安危,公安系于一半”。公安工作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公安民警需要比其他职业人承受更大的社会责任和工作压力。但是目前,大量警务和非警务工作的循环交错、新闻媒体并不科学公正的舆论导向、紧张的警民关系都让许多公安民警感到负屈含冤、心力交瘁。各类调查研究表明,超出负荷的工作压力让民警的身心健康受到影响,有碍他们公正执法,削弱了整支公安队伍的战斗力。因此,重视有关公安民警工作压力的问题,积极探索解决之法,具有非常深远的现实意义。

一、 公安民警工作压力状况初探

(一)、工作压力基本属性

压力是人身体对于任何加诸其上的要求所产生的反应。具体到工作压力,著名心理学家石林曾作出过这样的定义:工作压力是让工作者感到需要付出较大努力的工作要求以及由于适应要求所产生的各种生理和心理反应。这就是说,我们对于工作压力的定义包含的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产生压力的情景及其个体对该情景的评价——压力源;另一部分是由于压力源所产生的各种反应——压力反应

【1】。

(二)、公安民警工作压力现状

2003年全国牺牲的476名民警,其中212名因积劳成疾牺牲在工作岗位上,而他们的平均年龄只有三十几岁【2】。全国近两百万民警中,有43%因工作压力患有不同程度的焦虑、失眠、抑郁等症状【3】。公安机关是接受当地党委、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共同领导的的特殊行政机构,因此对一些政府部门请求协助的非警务活动不得不频繁参与。长期居于工作强度大、质量要求高且具危险性的紧张状态下,大部分民警的生理及家庭需要得不到充分满足,鲜有时间陪伴家人,难以承担家庭责任,工作分心却不得不持续在疲惫状态中运转,加班加点、节假日不休对他们来说早已司空见惯。面对领导下达的如“72小时必破案”等指示与一些不负责任、缺乏诚信的舆论评价,民警在工作中压力倍增,难免会畏首畏尾。高付出、低收入、高竞争的职业现状以及常受到社会阴暗面中灯红酒绿的各类诱惑,民警逐渐丧失对工作的热情和主观能动性。

“工作压力越来越大了”是大多数民警的真实心声,公安民警工作压力过大的问题已经不容小觑。

二、公安民警工作压力过大形成负面效应

超负荷的工作压力主要对警察个体的身心健康、工作效率、生活质量产生消极作用。

(一)、工作重负降低民警身心健康水平

1、影响民警身体健康

目前中国警察身体健康水平令人堪忧。福建省福州市公安局政治部对全市5800名警察的身体健康水平所做的调查显示,68.6%的警察患有各种疾病,其中

。众多疾病与职业有关【4】2006年涟源市公安局的体检汇总表明,参加体检的309人当中,无明显异常的仅有92人【5】。功能性出现问题的警察在我国的数量呈递增状,上述数据也只是我国警察健康状况的一个缩影。过重的工作负担能降低人的免疫系统功能从而导致一系列生理疾病如中风、心脏病、猝死等。我国民警突发上述病症的人数不断增加。公安民警平均寿命仅48岁,比老百姓的平均寿命70岁足足少了22岁【6】。工作压力让警察身体处于亚健康的同时,给他们日后也埋下了隐患。

2、增加民警心理压力

许多民警因工作艰难繁重,担心完不成任务被上级追究责任,害怕群众对执法结果不满意,对媒体偏激的评价、曝光倍感畏惧,日复一日不减反增的工作量使其形成巨大心理压力。近年来,警察因压力行为出现偏差甚至走极端的情况开始出现,河南宜阳公安局长在办公室内上吊自杀。2005年福州市公安局对全市警察的压力问卷调查表明:46.51%的民警想调离岗位,20.87%的民警想辞职【7】。宁夏有关部门对201名警察也做过相似调查,结果是近半数调查者想离开警察岗位,许多民警工作积极性不高,感到工作压力难以承受【8】。心理压力若得不到正常释放,人极易产生沮丧、焦虑、易怒易躁等不良情绪反应,观察能力降低,注意力不集中,组织能力退化,以自我否定,严重则出现精神疾病。

由此可见,工作压力过重造成的恶果是不容忽视的,它严重影响到了公安队伍的稳定性与核心凝聚力。

(二)、持续高压降低民警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1、工作倦怠对警务工作有弊无利

警察职业特性使其长时间处于待命高度警惕状态,由此带来巨大身心疲惫。因此,工作倦怠已经成为警察群体最严重的问题【9】。由于对大量工作的厌烦与疲劳感增加,不愿承担新的任务,民警易产生“厌战”心理,对工作毫无热爱可言,仅为了交差完成任务。一些民警怕办案程序繁琐量多,害怕被单位通报扣分,害怕被恶意投诉与负面渲染,对待工作干脆“能拖就拖”或是“事不关己”。有的民警觉得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高压的环境与失衡的心态让他们逐渐做出越轨的行为,不知不觉中违法乱纪甚至进行犯罪活动,这样的例子不在少数。有些民警因压力苦无发泄渠道,将脾气带到执法中去,缺乏耐心,最典型的变现就是刑讯逼供。可见工作压力的巨大引发的警察职业倦怠大大降低公安民警的工作效率。

2.民警个人生活质量得不到保障

当人的压力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调节缓解时,压力就会转化为行为的反向动力,使人出现一些反常行为【10】。有些民警常常食宿无规律,大量抽烟、喝酒以逃避重负。由于放不下工作中的重压感,民警将之带入日常生活,易变得处事不佳、食而无味,内心陷入苦闷闭塞的状态,生活质量被降低。

三、公安民警工作压力来源分析

工作压力超标是导致警察身心健康问题和工作行为失范的主要原因。三个方面的因素影响警察工作压力的形成,它们分别是:职业因素、社会因素和个人因素。

(一)、职业因素

职业因素是形成民警工作压力主要原因。

1、工作任务繁重且呈多元化

伴随着社会治安形势复杂化,公安的职责也变得越来越宽泛,以致公安工作任务量呈直线上升。无论是打击、教育,还是管理、防范,无论是服务群众还是救险就难,只要是与社会安全,人民利益有关的事物皆无巨细,都有警察要承担的责任。一方面警力资源供不应求,警务工作日益琐细,公安民警只能毫无选择地加班加点。另一方面当前尚未真正确立适用于社会治安管理的长效警务机制,各类专项斗争、严打行动过多过滥,不仅名目繁多,且时间紧、指标高、任务重,让基层民警长期在各条战线上交替奔波,工作压力太过强大。但公安民警并非不知疲倦的铁人,由于精力不济导致身体每况愈下,最终倒在工作岗位上。

1、 工作危险性强迫警察处于高应激状态

“时时有流血,天天有牺牲”是对警察职业的形象描述。和平年代,警察是唯一一个每天都在受伤流血的职业,且我国警察每年牺牲人数呈上升势态。当今出现在我国的犯罪手段日趋多样狡诈,犯罪活动渐向集团化发展,必需和犯罪分子在最前沿对峙的公安民警常处于过度的心理应激状态。这容易对人造成巨大压力体验,且事后脑海中想象的危险情景往往比实际给人的压力与刺激更加深刻,让一些民警警力某些危险后难以再回到正常的生活轨迹。不容否认的是,民警在巡逻、出勤、执行任务时,其身处在的各个场所都具有潜在的危险。这种潜在的危险决定了公安民警需要长时间处于高应激状态,甚至工作结束后还是难以脱离,引发压力负担。

2、非警务活动带来的压力

我国公安部门是一个特殊的部门,它是部分领导偏爱的“开路兵”。一些不该有警察出现的场合出现了警察,不知情的群众、媒体直接将矛头对向警察群体,恶化了警民关系的同时还增大了警察的工作量。特别是基层公安民警,常处在这

种“两难”的境地。

3、公安机关人性化管理不够

一方面由于有些民警知识较为匮乏,缺少专业素养,难以满足公安工作的需要,许多公安机关都开展了大量的培训工作,如文化补课、专业技能培训、资格考试„„过多的考核任务、等级评定、岗位责任之„„让民警赶到压力越来越大。但从实际情况来看,进1/3的民警参训主要是源于外部动机,知识晋升、晋级、领证书、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参加教育培训不是“积极主动型”,而是“消极被动型”、“服从命令型”【11】。可以说,缺乏效果的考试、培训给民警带来的压力是很大的。另一方面,部分领导一味采用硬性条条框框规定民警如何完成工作任务,一旦稍有差池,批评处分毫不留情接踵而来。缺乏人性化的管理僵化了上下级的关系,让民警思想易发生变化。

(二)、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是形成民警工作压力重要原因。

1、不良社会环境的影响

首先是高付出低收入的职业现状与社会上其他高收入职业相比引发民警心态失衡。作为国家公务员,警察在工作中承受的压力远远高于其他行业,但工资收入、福利待遇却形成了过大的反差,由于各地财政状况不尽相同,有的地区公安部门竟出现“私为公用”现象。当付出与回报失衡时,民警易产生工作价值未被肯定的心理,工作中表现出消极态度。面对社会上掀起的“拜金主义”、“金钱至上”等浪潮,许多民警将赚不到钞票视为无能,开始乱罚款、乱收费。其次作为直接接触社会阴暗面的人,警察意志品质时刻都在经受考验。他们总在和游走在法律边缘的人打交道,看到的净是人性中的自私、贪婪„„他们在工作中同时还要抵御不良之风的侵蚀,无形之中产生被敌对势力包围的感觉,公安民警所需承受的压力可见一斑。

2、社会舆论能导致的压力

传统影视、文学将警察形象塑造得过于高大理想、完美无缺,脱离实际的警察被“神话”,使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期望值不断增高,高到民警觉得工作标准难以企及。严格公正的执法往往引起偏见与非议,一旦出现案件难以破获等情况,警察便遭责难。此外,不少媒体热衷炒作“警察新闻”,依靠其机构特殊性 5

吸引眼球。偶尔出现的一两个警队中的败类,被媒体夸大报道,其不科学的评价让公众很容易将矛头对准警察群体,警民隔阂给开展警务工作的民警带来压力,也让他们易陷入职业的困顿与孤独中。长期公众指向的压力将警察推向对立面,有碍其公众执法。

3、复杂的执法环境造成的压力

现今社会环境并非良好,民警时常要在不信任、不理解甚至遭到起哄殴打的环境中进行执法。不少民警遭到过诬告、虚假投诉、恶意举报,但他们只能默默承受各方压力。另外,民警在执法过程中最怕面对亲戚、朋友、同学等人的说情,处罚与否难以决定。理不清的“人情”问题和不积极配合工作的老百姓都给公安民警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工作压力。

(三)、个人因素

个人因素是形成民警工作压力直接原因。

1、个人家庭生活的负担

大部分公安民警因工作对家庭疏于照料,和家人散多聚少缺少沟通,因此不被家人理解,甚至分居离婚。基层民警普遍认为自己付出比他人多,挣的却不如意,愧对家人,受挫感增加。家庭条件困难问题也是民警压力源之一。个人欲望及基本家庭需要难以满足,民警的负罪心理被迁移到工作中,导致其工作时情绪低落,回家后冷漠烦躁,并以此反复恶性循环。

2、个人能力的欠缺

有的民警文化水平不高或是专业素养不强,难以满足当代工作需要,直接影响其个人继续发展,致使其对前途担忧,诱发心理焦虑。有的民警角色转换意识薄弱。时间的紧迫性、活动的危险性、任务的艰苦性、工作对象的复杂性造就了警察特殊的人格角色【12】。在面对不同的人,处理不同的事,警察需要以不同的态度自我定位扮演不同的角色并在恰当的场合做出恰当的行为。但在角色转换中,因个人能力局限性民警难以适应,形成心理冲突产生压力。个人能力的欠缺会引发不同方面的问题如人际关系、工作质量„„,易使民警负累感增重,压力得不到释放途径。

3.个人身心素质存在差异

公安工作的强度是公务员里最高的,身体或心理素质的欠佳都会使公安民警 6

感到力不从心难以胜任。人身体所能承载的压力值是有上限的,久之无法将压力化为动力,民警就难以让身心形成良性机制,易被压力击垮。有些年轻的公安民警对公安工作的性质、任务认识尚未深刻,产生不适应心里,对于工作要求忧心忡忡,害怕承担责任。

四、减缓公安民警工作压力的措施

警察工作压力的来源是多方面的,只有公安机关、社会、民警自身共同努力,警察工作压力才能从实际得以减缓。

(一)、公安机关要从根源上为民警“减负” 1.一个“增加”

增加公安编制,这是减轻民警工作量的一个必要条件。公安机关应积极与人事部门交流协商,增加警力编制,正常开展警务活动,避免警力不足造成人员“超劳”。体制得以改革,警力才能实际被充分投入到一线,民警因工作任务带来的压力就会得到缓解。

2.两个“保障”

保障公安经费和保障民警正常休假,是减轻民警心理压力的有效措施。一旦警察工资福利等与工作强度相符合,其职业落差感将会下降,从事“创收”类非警务活动的警力也会回到公安工作中。有些地方一补贴代替休假的做法也是不科学的,是不负责任的行文。机器尚且需要休整,所以,公安机关应保障民警正常假期。劳逸结合才能缓解工作压力。

3、三个“坚持”

坚持从优待警,营造良好环境。从优待警是一项关系到警队长远发展的工程,公安机关领导对待民警要做到关心其思想,帮助其生活,指导其业务,尽量解决其困难。公安领导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将领导班子水平提高加强,为民警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为其减轻心理包袱与工作压力指标。同时应遏制非警务活动的进行,防止警力资源浪费,继而减轻公安民警工作压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能让民警尽量少地触发消极情绪制造源。因此,警营文化的建设也是必要的。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不仅能让民警在工作之余舒缓压力,放松休整,更能增加队伍凝聚力,提高队伍士气。

坚持群众路线,获取社会理解。我国公安工作的基本方针是专门机关和广

大群众相结合,和谐的警民关系对于公安工作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可以说是由于群众路线未能很彻底地贯彻而造成了某些程度上的警民关系紧张。公安机关应坚定不移地将群众路线坚持下去,打牢工作根基。频繁与群众沟通交流、构建和谐警民社区„„都与是百姓互动的好方法,只有群众配合公安工作,一线民警因工作难度产生的压力降会大大减少。与此同时,加大力度宣传民警正面形象,与媒体部门协商进行各类“亲警”活动也能获取大众深入了解公安工作的特殊性,支持、配合、参与到警务工作的协助力量中,公安民警的压力和负担就能从本质上得以减缓。

坚持以人为本,实施科学管理。如今某些公安机关过于死板僵化、缺乏“人情味”的管理容易增加民警压力源。公安领导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尽量做到扬长避短,人尽其用,避免有限警力资源的浪费流失,避免民警长期待命,避免指挥无计划“打乱仗”。对工作满意度越高,工作压力自然会感到越小。

(二)、社会各界应对公安民警多些理解与关怀

1、设置咨询服务机构

美国警方在各州分别建立了警察服务心理机构。从其效果上看,作用效果非常之明显。咨询服务、辅导谈话可以帮助警察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进行工作,在协调关系、抵御诱惑方面也是有益处的。更重要的是,它能在民警需要帮助时及时提供,科学减缓民警工作压力。

2、舆论导向应该公正客观

各类新闻媒体要减少对个别案例的炒作力度,尽量加大对公安队伍建设、先进事迹、优秀民警等正面宣传。这不仅能鼓舞警察群体士气,更能让他们激情澎湃地投入工作,减轻职业压力。

(三)、公安民警自我“三勤”调适法

1、与家庭成员勤沟通

民警要学会充分利用休息时间与家人交流,让他们了解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得到家人的支持。当内心苦闷无处发泄时,民警应与家人敞开心扉,因为家人的抚慰与劝导是最有效的良药。在家中得到了温暖与调整的民警,工作经历才会更充足。

2、个人能力勤加强

勤奋学习锻炼,提高个人能力,能让民警在当今日新月异的社会中不断进步,不致因职业竞争的压力而烦躁不安。现代公安工作需要全方面的人才,因此,公安民警在提升自我文化水平、交际能力、业务素养的同时,更应重视对工作经验的总结。处理工作问题游刃有余的警察,丝毫不会因工作压力而烦恼。

3、自我心态勤调节

警察工作压力源来自多方面,单纯依靠外界力量不足消除,公安民警还要学会自我调节身心状况适应职业需求。首先,加强体育锻炼能增强人的意志品质,促进多种心理品质协调发展,形成开朗积极的性格。其次,民警应掌握必要实用的心理调适方法,自我疏导调节,如自我认知、心态控制、静坐冥想„„以提高规避和承受压力的能力,防患于未然。善于自我调适的公安民警,相信不但具有强壮的心智和豁达的心态,更具备统一人格,形成一套自我完善和优化心理疏导组织的运行模式。

五、结语

作为维护国家稳定和人民安全的中流砥柱,公安民警工作压力过大问题不容忽视,其因职业压力引发倦怠是一种潜在的危机。当今为民警“减负”应有公安部门、社会大众及民警自身共同积极配合解决,从而达到提高公安民警健康水平、提升警队战斗力的目的。伴随社会发展以及制度逐渐健全,我国警察职业压力减缓系统定会逐步建立并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石林.职业压力与应对【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2-3. [2]民警工作普遍超负荷 公安机关要给民警“减负”(法律)【EB/OL】.中国法律资源网.【2004-03-02】http:///law-info/lawbase_@117.htm. [3]中国7921.htm.警方开始请心理医生诊治民警心理健康问题【EB/OL】.中国雅虎网.【2005-05-21】news.cn.yahoo.com [4]宋小明.警察心理健康与心理保健【M】.北京:群众出版社,2004.386. [5]涟源市公安局连折三警官“过劳死”现象堪忧【EB/OL】.红网。【2007-03-05】http://hn.rednet.cn/c/2007/03/05/1147921.htm. [6]天草.中国警察健康状况忧思录【N】.法制早报.2006-06-11. [7]我市公安民警压力状况调研报告出炉压力过大八成民警带病工作【EB/OL】.福州市公安 9

局官方网.【2006-07-11】http:///newscenter/2005-03/17/content_2709772.htm. [9]蒋奖,张姝玥,许燕,邓哲.警察工作倦怠与A型行为、压力源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19(3). [10]张向阳.社会与经济转型时期警察压力及调试【J】.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6,(5). [11]廖正康,邹行廉,杜乾举.公安民警在职教育培训动力机制研究【J】.四川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4). [12]皮艺军.压力下的警察【J】.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3,(2).

致 谢

在此论文撰写过程中,要特别感谢我的老师石峰的指导与督促,同时感谢他的谅解与包容。没有石峰老师的帮助也就没有我的此篇论文。本文参考了各类文献资料,在此向学术界的前辈们致敬!

第8篇:工作压力与工作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摘要】本文针对目前相关理论研究的不足,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工作压力对员工工作幸福感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 为企业建立有利于增强员工幸福感的压力强度提供思路。

【关键词】工作压力 工作幸福感

一、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成本的提高以及市场竞争带来的激烈的人才竞争,人们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紧张忙碌的生活迫使人们投入更多的精力,长期得不到缓解的情况下会对个人和企业带来负面的影响。但是适度的工作压力能够激发员工工作热情,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员工的幸福感。因此研究工作压力对工作幸福感的影响,对企业在员工的工作压力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工作幸福感

本世纪初,随着工作压力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员工在工作中的幸福感。目前,工作幸福感存在两种取向,快乐论取向和整体论取向。快乐论取向将员工的工作幸福感界定为“个体对自己的工作满意, 并体验到更多的积极情绪、更少的消极情绪”。整体论取向将员工的工作幸福感定义为“从低到高唤醒的高愉悦体验状态”, 包括工作满意、工作投入、工作卷入和积极情绪。这两种取向的研究都不够全面,本文同意国内学者邹琼提出的整合这两种取向的概念,将工作幸福感定义为“个体工作目标和潜能充分实现的心理感受及愉悦体验, 是一个需要组织和个人持久努力和投资的动态过程, 包括工作投入、心流体验、工作旺盛感、工作满意度、工作积极情感等宽泛的结构”。

(二)工作压力

关于工作压力的研究有三个角度,一个角度认为工作本身就是压力源,Caplan等(1975)认为某些工作特点就是工作压力,如工作的复杂性和工作负荷等;一个角度认为工作压力是员工对于外部刺激的一种反应;另一个角度认为工作压力是个体的需求和能力不匹配,个体期望太高,自己的能力又满足不了期望,因此产生了工作压力。综合这集中研究的优点,本文将采用我国学者许小东、孟晓斌给出的工作压力定义:在工作环境中,使工作行为受到逼迫与威胁的压力源长期持续地作用于个体,在个体的主体特征及应对行为的影响下所产生的一系列生理、心理和行为反应的系统过程;工作压力导致工作者积极的或消极的不同工作状态,并最终影响组织绩效(许小东、孟晓斌,2004)。

工作压力源是工作压力问题最核心的内容,工作压力源来源是多方面的,不同的理论强调不同的因素,总体来说,可以将工作压力源概括为三方面,个体因素、组织和工作特点、家庭和社会因素。个体因素、家庭和社会因素都是相对稳定的,因此工作方面的压力源更为重要,也更容易调节。工作压力源主要是指压力起因于与企业员工个人工作有关的因素。工作压力会对个体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消极的,也可能是积极的。工作压力的消极影响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分别是情绪、行为和身体上的反映。工作压力对情绪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降低员工对组织的承诺、内在满意度以及工作动机,出现离职倾向和情感衰竭;对行为的影响表现在缺勤、离职以及工作绩效降低;工作压力在身体上的消极后果是身体上的不适,如抑郁症状、头疼、疲劳、炎症。工作压力的积极影响表现为两个方面,一个是工作压力中的良性压力可以激发工作激情,提升工作效率,另一个是适度的工作压力能够提升工作绩效。

(三)心理资本

来自外部的工作压力不一定对所有的工作者都会产生影响,某个压力源对一个人来说是有压力的,而对另一个人来说则可能构不成压力。因此应该关注个体因素在工作压力影响中的调节作用。根据资源保存理论,心理资本作为一种个人积极的心理资源,个体在面临工作压力时,如果具有可利用的个人资源,可以缓解压力带来的负面影响。

(四)工作压力与工作幸福感的关系

虽然普遍的研究发现工作压力与主观幸福感存在明显的负相关。但是一些学者认为工作压力有双重作用,既有积极作用的一面,也有消极作用的一面。如金惠红等将工作压力分为良性压力和和负性压力,以311名高校科研人员为调研对象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良性压力与职业幸福感正相关,负性压力与职业幸福感负相关;许小东将工作压力分为内源性压力和外源性压力,以知识型员工为调查对象,发现内源性压力与工作满意度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外源性压力与工作满意度之间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三、研究设计

本文就上述三个概念进行回顾后,提取出“工作幸福感”、“工作压力”以及“心理资本”3个变量,依照Judd和Kenny(1984)提出的乘积项检验调节变量的方法,将其建立因果关并提出了2个假设,分别是:

适当的工作压力有助于激发员工的工作动机和工作积极性,提升工作幸福感;但是如果压力过大,则会损害他们的身心健康,导致焦虑、职业倦怠等消极情绪,降低工作幸福感。因此提出以下假设:

H1:工作压力与工作幸福感之间呈倒U型关系;

据资源保存理论,心理资本作为一种个人积极的心理资源,个体在面临工作压力时,如果具有可利用的个人资源,可以缓解压力带来的负面影响。具有较高心理资本的员工,通常对工作中的事件进行积极的归因,这些积极的归因和情感能够帮助他们应对工作压力,从而获得积极的情绪。

H2:员工的心理资本对工作压力和工作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有调节作用。

四、研究结论

工作压力与工作幸福感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说明压力并不只是带来负面的作用,适当的有利于增强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让员工在工作中体会到乐趣,有利于提升员工的工作幸福感,也有利于提升员工的工作绩效。但是过度的工作压力会摧毁员工的情感构造,增加员工的负面情绪和离职率,因此不利于提升工作业绩,因此企业在为员工设置目标时应把握压力的度。此外,工作压力与工作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受到心理资本的调节,心理资本能减弱工作压力对情绪的负面作用,因此一些工作压力较大的工作岗位在招聘时应考虑考察候选人的心理资本。

第9篇:《教师工作压力和心理健康的调查研究》开题报告

河北省“十一五”规划课题

《教师工作压力和心理健康的调查研究》开

题报告

铁新里小学 刘玉萍

一、研究的背景:

关于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各地的调查结果不尽相同,但均已说明目前我国的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形势十分严峻,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学校原属于铁路子弟小学,2004年被剥离,由地方管理。多年来教师与其他地方学校没有交流机会,存在严重的封闭性,教师之间熟悉程度极高,生源复杂,学生、家长整体素质偏低,教师压力过大。因此,计划采取调查、叙事、行动等多种有效研究形式,了解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帮助教师缓解工作压力,创设良好工作氛围,努力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

二、研究的目的、意义: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于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于教师。”教师是学校教育的关键所在,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及其他教师的心理与行为。可见,一个教师如果心理不健康,它的影响则是总体的、社会的、长远的。因此,教师的心理必须是健康或超健康的。

三、文献综述:

对河北省上千名中小学教师,有关专家对影响教师心理健康因素的问卷进行测查并辅以个别访谈,结果显示:教师在躯体化、强迫、焦虑、抑郁、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8项因子分均与全国常模有显著性差异,教师心理问题属于中度以上严重水平的检出率为

9.31%。

专家对广州和澳门两地区184名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发现,与国内SCL-90常模比较,两地教师身心健康状况比国内普通人要差一些。主要表现为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恐怖、躯体化症状等方面。对上海市97所3055名小学教师进行量表(SCL-90)调查发现,小学教师有相当普遍的心理健康问题。对北京市15所554名小学教师的问卷调查结果发现,有58.46%的教师在工作中烦恼多于欢乐,28.57%的教师在工作中经常有苦恼,33.64%的教师在校内很少同别人交往,40.15%的教师很少同校外人交往。调查对象中有55.98%的教师经常患病或有慢性病。造成教师身体欠佳的原因有工作负担重、工作时间长、生活单调和有病得不到及时治疗。

四、理论依据:

1、心理健康理论:马斯洛的心理健康理论认为,心理健康的关键是:自我理解。心理健康人的特点是:能以现实的态度认识世界。心理健康源于基本需要的满足。任何一个需要满足后,一种新的、更高级的需要又出现了。人类就是在需要的满足和新的需要产生的过程中得到了发展,获得了健康。

2、心理动力理论:弗洛伊德主导的心理动力理论提出,良好的适应在于有效管理内在外在的原始性冲突力量。

3、认知论:艾里斯、贝克的认知论认为,良好适应的个体不会因不理性的想法而造成生活上的困扰,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不会用“举证谬误”的方式来思考问题。

五、研究内容:

(一)课题界定:压力是个体预期未来可能发生的不安,或对威胁有所知觉,因而对有机体产生刺激、警告或使其活动。压力的反应有心理上的、生理上以及行为上的,心理压力问题可以表现在行为、情绪和认知等方面,教师出现了心理压力问题,即心理障碍,则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教育教学工作。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能积极地悦纳自我;有良好的教育认知水平;热爱教师职业,积极地爱学生;能从爱的教育中获得自我安慰与自我实现,从有成效的教育教学中得到成就感;具有稳定而积极的教育心境;能自我控制各种情绪与情感;有和谐的教育人际关系;能适应和改造教育环境。

(二)实验假说:

本课题主要是研究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教师心理压力问题,具体研究内容:(1)探索小学教师承受心理压力反映及预防、缓解的有效方法。(2)教师承受心理压力的心理反应机制,面对压力,教师的心理是如何反应?反应的规律?查找有关文献资料并结合心理学理论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3)编制教师心理压力问题调查表,拟定教师座谈会讨论提纲。(4)导致教师心理压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教师承受心理压力的心理反映也不一样,尤其是现阶段的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心理压力问题如何?通过调查、座谈等形式掌握现阶段教师心理压力问题的特点。采取调查、叙事、行动等多种有效研究形式,了解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帮助教师缓解工作压力,创设良好工作氛围,努力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

六、研究任务、目标:

1、探索教师承受心理压力的心理反映机制,增进对教师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认识。

2、认识和掌握教师产生心理压力问题的原因、表现等方面的特点。

3、探索预防和缓解教师心理压力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4、以解决教师心理压力问题为突破口,做好教师的心理健康工作,促进全校教师心理得到健康发展。

七、课题组成员分工与拟定的子课题要点:

课题主持人:刘玉萍。负责课题全面工作,组织管理,组织实施,指导制定方案。 课题组组长:李红。负责课题的研究,制定研究计划,组织理论学习,做好课题阶段性总结,组织开展课题研究,确保课题科学有序开展。

邬洪立:具体负责课题研究资料的收集、档案管理。

课题组成员:全体教师。

1、学校领导班子:改善学校管理方式,进行人性化管理;党支部:通过与教师谈心,缓解教师心理压力;工会:组织开展形式各样的文娱活动,丰富教师文体生活;心语小屋:心理咨询,帮助教师更愉快、更有效地工作;德育处:通过师德教育和继续教育,维护教师自身心理健康;教务处:为教师搭建交流、展示平台,使教师从工作中寻找乐趣。

2、其他成员:以方案自定的原则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将研究实施于日常工作,做好资料的搜集整理,做好各阶段的分析总结,并根据情况做好措施手段的调整。

八、研究对象:本校教师。

九、研究方法和步骤:

1、方法:现阶段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全面推进,教师专业发展迫切需要等等,都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成为教师所承受心理压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认识教师的心理压力,开展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改进教师管理的策略,完善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保障机制,帮助教师正确认识、预防和缓解承受的心理压力,保证教师的心理健康,从而确保教育行为的有效和高效。

本研究主要采用调查法、叙事研究和行动研究法,同时还采用文献法等。

调查研究内容:(1)了解教师心理健康状况;(2)分析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原因;(3)探索增进教师心理健康的方法;方法:课题组设计问卷、组织调查。

叙事研究内容:(1)教师自我心理问题描述;(2)自我分析心理问题原因;(3)教师群体的心理问题描述;(4)分析教师群体的心理问题原因。要求:(1)客观、真实;(2)匿名记录;(3)记录性别、年龄、教龄、学历、职称、学科等自然状况;(4)撰写观察记录。实验周期为两年,每学期写四份,共十六份。

行动研究内容:(1)探索自我心理问题的改进措施;(2)对改进措施实施状况进行反思。要求:(1)措施针对性强、及时、有效;(2)随时反思、随时记录,反思深刻;(3)记录措施的使用环境及实施效果;(4)撰写反思记录。

2、步骤:

第一阶段:(200

7、2—200

7、7)准备阶段,制定方案,组织培训,实验前测。

第二阶段:(200

7、9—200

8、7)实施阶段,研究、试验、反思、研讨、阶段总结。

第三阶段:(200

8、9—200

9、2)总结阶段,终结性总结,形成论文、案例。

十、研究保障:

研究能力:通过开展课题研究,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家长的好评、上级的表扬,师生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十五”期间,学校被评为区教育科研先进单位。

1、课题负责人:长期从事小学教研及科研工作,取得过一定成果,具有相当的研究经验和研究水平。

2、课题组成员:有长期从事小学教育和科研工作的领导、教师组成,学历达到大专以上水平。

3、课题组人员结构合理:课题组负责人及研究成员都有较高的思想、政治、业务素质和较高的职业道德修养,对学校教育科研的重要性、必要性有着较深刻的认识、理解和体会,并取得一定的科研成果,有严谨的治学态度,有团结协作的精神,对研究充满热情,满怀信心。

时间保证、经费、资料设备等条件:2007年2月—2009年2月,根据具体的实验计划,每周组织理论学习,分组进行调查、统计数据、汇总分析,每月一次研讨活动。注重资料的搜集整理,学校提供各项实验设备的配置。

学校通过多种渠道自筹资金,如:使用校长培训基金、专项科研经费,课题研究的硬件、软件、培训、实验研究、资料等经费保证按时到位,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1、研究时间保证:坚持教、学、研相结合,学校大力支持课题研究,能保证研究时间。

2、研究资料、设备:学校各项设施完备,已完成了“三网合一”的建设,拥有相当数量的电教媒体与多种教学资源,便于查阅课题研究方面的资料,能确保信息的流通与课题的实施。

3、研究经费:学校领导非常重视教育科研工作,近几年先后成功开展了国家、省、市级的课题研究。本课题校长亲自担任课题负责人,课题研究经费能保证落实。

十一、成果表现形式:研究报告、论文、案例、反思等。

上一篇:车床操作安全操作规程下一篇:平行线教学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