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归来影评

2023-01-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电影归来影评

书写后改革时期中国电影的新影评

【摘要】 中国影评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长足进步,但问题依然是主要方面。中国影评存在着极端个人化、唯功利化、片面化和粗俗化现象,落后于电影生产和电影理论的发展步伐,遭遇了与电影资本、媒体、学科建设和自身的矛盾,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观众需求等诸方面不相适应。在后改革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历史背景下,书写中国电影的新影评,需要在整合政府管理、建设队伍、加强行业自律等层面下功夫。

【关键词】 后改革时期;中国电影;新影评;网络影评

[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的召开,预示着中国社会进入后改革时期。后改革时期是解决改革时期产生的问题的时期。从1978年开始的改革,在解决了僵化、贫困等旧问题的同时,产生了贫富分化、腐败、道德失范等新问题。比如文化上,在解放思想、消除文化沙漠过程中,出现了百花齐放春意淡、百家争鸣大音希的现象,产生了粗放式发展、浮肿性繁荣、文化软实力不足等问题。影评界也出现了众声喧哗花言飞、万马齐发污泥溅的乱象。这些问题需要新的改革去解决。在后改革时期,包括电影在内的整个文化行业承担着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历史使命。为完成这一使命,中国影评必须扫除颓势,革故鼎新,建设具有文化强国风范的新影评。

诚然,近年来中国影评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长足进步。本文以为,这些进步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网络影评异军突起,成为中国影评的主力。网络影评的迅猛发展是中国影评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取得的最大进步。网络影评传播速度快,准入门槛低,易于互动,影响面广,这些特点使网络轻而易举取代传统影评成为影评主阵地,为影评提供了面向未来的广阔空间。二是影评人真正成为职业,为影评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有了职业影评队伍,影评就有了通向未来最宝贵的希望。在新浪、豆瓣、时光等网站,都开有影评人专栏。一些专栏作者以影评为生,虽然人数不多,但他们使影评成为一种职业,为影评发展指出了新愿景。三是影评市场初现端倪,影评在电影产业链上的地位基本稳定。随着中国电影商业化运作的不断成熟,电影发行宣传的预算更加科学全面,对影评费用的投入趋向常态化,影评在电影产业链上的职能更加凸现,作为联系影片与观众桥梁的作用得到巩固和强化。四是影评风格出现多样化势头,为铸造新影评奠定了基础。当下中国影评零星出现了一些美文。这些文章或者植根泥土,贴近草根,摒弃高高在上的姿势,给人以心连心手握手的体温感觉;或者视野开阔,角度独特,突破了政治或艺术的樊篱,向往昔未曾涉足的领域掘进,显示了文化多元化背景下的思想深度;或者联想奇谲,文字生动,摒弃文本分析的老八股,探索天马行空不拘一格的写作路数,体现出亲民性、开放性、灵动性、活泼性的可喜品质。

但是,从总体上看,由于电影商人、媒体和影评人在逐利性上的共谋,以及文化法制建设和行政管理的滞后,问题乃是处于放羊状态的中国影评的主要方面。沿着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下坡路滑行,中国影评越来越沦为自生自灭的存在:刊物影评自说自话,默默无闻;报纸影评随波逐流,影响平平;网络影评良莠不齐,泥沙俱下,遭到读者、观众诟病甚至唾弃。影评人称号失去曾经的光环,成为人们避之唯恐不及的“高帽”。影评组织大量消亡,读者人群大幅缩水。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影评已然跌入有史以来的低谷。

中国影评文本存在四化现象。一是极端个人化。由于意识形态的宽松,一些影评从时事政治的条条框框中解脱出来,一头扎进个人话语的表述狂欢里。作者身份上,以个人印记消解民族、国家的确认和存在。情感指向上,个体叙事压倒宏大叙事,民族国家叙事被放逐乃至嘲讽,政府被默认为与电影艺术对立的他者。写作方式上,抽取一己好恶,在个人感觉世界里独语。很明显,这是从一个极端跳到另一个极端。二是唯功利化。一些影评受金钱雇佣,丧失超功利的独立品格。影评人成为电影投资人的吹鼓手或者打手,往往把对片方的好感移情为对一般影片甚至烂片的好感,把对人民币的赞美转为对影片的赞美,显示出附庸文人的媚相。写作时不是避重就轻,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就是挂羊头卖狗肉,把不好说成好,把一般吹嘘成经典,甘当王婆的精神弟子。也有的故弄玄虚,把影评整得云山雾罩,以此逃避对差片烂片的理性评判。一些影评虽然没有铜臭味,但故作惊人之语哗众取宠,赚取点击率和所谓的名气。这些人虽然发誓不是水军,但信者寥寥。三是片面化。一些影评以刻薄为锐气,以晦涩为深刻,以偏激为个性,通往真相的历史、辩证、整体的美学观照遭到关闭。如用故事讲述的大棒一下将影片打死,殊不知电影不是文学,镜头调度、光线组合、色彩配置、音响运用、表演手法等诸多方面都是决定电影成败的重要因素。四是粗俗化。一些影评以自我矮化为标新立异,以嘲讽崇高为时髦标签,以揭短明星为创新利器,雄赳赳委身于腥泥臭土之间,翩翩然运笔于污言秽语之内,形成了低俗、庸俗、恶俗的“脏癖”。此四化,污染了电影评论的净土,败坏了本已脆弱的社会风尚,误导了潜在观众,扰乱了电影市场,阻碍了电影健康发展。

目前,中国影评处于四个层级落后的底端。一是文化落后于经济。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不适应、与大国形象不适应、与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不适应、与中华文化的深厚传统不适应。有个小例子可以为证。在新农村示范点河南新乡刘庄村,全村百姓都住别墅,人均120多平,实现了住有所居、学有所教、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行有私车。这种中产阶级社会景象让人颇感羡慕。每家在二层都布置了书房。但偌大的书架上只摆着两排书:一排发黄小学的课本,一排发霉的初中练习册。二是电影落后于文化。相比音乐、小品、时装、游戏、电视、网络等文化业态的快速发展,电影在文化产业中的占比越来越小,在文化思想上的影响力不断减弱。如与芭蕾舞的比较。电影和芭蕾都在20世纪初进入中国,芭蕾到新中国成立才真正得到发展。可在国际艺术舞台上,中国芭蕾舞有知名的剧团,形成了受人尊重的中国芭蕾舞流派。同名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20世纪60年代初改编自电影。中央芭蕾舞团在芭蕾发源地巴黎等地多次演出该剧,皆赢得满场掌声。阿尔巴尼亚、日本的芭蕾舞团都搬演过《红色娘子军》全剧。有一个说法认为中国电影意识形态重,外国观众不喜欢。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激荡着阶级斗争的旋律,却做到了超越国界、超越民族、超越时代、超越意识形态。中国电影和中国芭蕾的差距,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电影和文化的差距。三是电影理论研究落后于电影产业发展,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式微。新世纪以来,在资本、技术、市场和业界的共同作用下,数以亿计的观众被吸引进入影院,电影呈现产销两旺的势头,一路高歌猛进,一片热闹景象。电影理论研究虽取得不小的进步,但依然跟不上电影产业的发展步伐,对许多电影现象的阐释缺乏说服力,对先锋性电影生产的贡献率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四是电影评论落后于电影理论。1982年,钟惦棐发表过《电影评论有愧于电影创作》。那个年代,评论有愧于创作,却比理论热闹得多。现在,电影评论不仅落后于创作,还落后于电影理论。做理论研究的,至少有体制的保障,有公开发行的刊物,有众多的理论专辑和著作出版,有专业学生作为后备力量。做评论的,则几乎一无所有。这种俄罗斯套娃一样四个层次落后中的落后,使影评被无尽头地埋没,成为当前电影工作中的最突出、最让观众不满的问题之一,也是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出现四化和四个落后的原因在于四对矛盾。其中两对主要矛盾,两对次要矛盾。前者一是影评艺术与电影资本的矛盾。影评雅俗同体,同时具备相互掣肘的商业属性和文化属性。电影资本往往只利用影评的商业属性,讲究话题经济。影评艺术则侧重影评的文化属性,追求美学品格和历史把握。这对矛盾,造成两种影评人的姿态,一种是代表资本的职业影评人的叫卖姿态。职业影评人依附于电影资本挣辛苦钱,不吆喝无法生存。他们也想写对得起观众和良心的影评,但是电影商人不答应。在监管缺位的情况下,职业影评人出于无奈挣昧心钱。一种是代表艺术的电影研究人员的被沉默姿态。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商业影评的泡沫淹没了专业影评的声音,学者教授们从人格底线和道义担当出发,呕心沥血经营的评论无可奈何被埋默。二是影评传播媒介与影评文化思想的矛盾。传播媒介的终极目标是获得关注,只要引起关注就代表成功。尤其是网络媒介,以点击率为第一追求,在法律追究缺位的情况下,媒介无暇或不愿花费人财物资源顾及所承载的内容带来的负能量。影评文化思想则在传播的基础上深入一层,更注重传播内容中符合时代潮流的正能量。在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的社会背景下,网络媒介管理按下葫芦浮起瓢,负能量在一定时期内将足以与正能量抗衡,为烂影评、坏影评营造生存空间。

后者一是商业影评与学术影评的矛盾。商业影评一般是定调作文,关注卖点,诸如制作花絮、风流韵事之类,皆可入文,又要求时效性与广告性,商业影评因此成为大众性、速朽性的快餐文化。学术影评立足于作者专业特长,注重学理性、耐读性,打磨时间较长,往往满足不了影片宣传的及时性需要。这对矛盾一方面造成了电影学术人员对在映影片共时性发言的失语,降低了他们在电影产值生成上的影响力;另一方面给商业影评留出了话语空间,形成商业影评一支独大的局面。二是学术影评创作与学术评价体系的矛盾。在通常的研究所和高校,现行学科管理所包含的评价体系里电影评论没有地位。在现实利益驱动下,电影研究者自然会听从评价体系中考量指标的指挥,从事满足成果发表、立项、评奖、职称晋升等指标要求的理论研究工作。这就在学科管理上切断了学术评价与影评创作的应有联系,形成了学科管理对影评的遮蔽,使影评成为研究人员自娱自乐的学术点缀。

这些问题与矛盾造成了五个方面不适应的后果。一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适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文明和谐、平等公正、诚信友善。许多影评不但不能培育核心价值观,还对核心价值观起到消解、腐蚀的副作用。二是与影评应有的学科地位不适应。作为电影学学科体系的分支之一,电影评论本来与电影理论、电影史共享三分天下的地位与荣誉,现在这种地位荡然无存。三是与观众的需求不适应。普通观众读影评无非出于选片、评片的需要,一般有及时性、指导性的要求。但现在的影评及时的不一定能指导,指导的不一定及时,影评市场供需脱节。四是与电影创作不适应。影评人的急功近利甚于电影人的急功近利,影评人的电影认知低于电影人的认知。影评屡屡遭到电影人的讥讽。五是与电影产业发展不适应。差评热卖,好评惨败,评论常常与票房背道而驰,观众对影评的信任度跌破历史记录。

面对当下影评的诸多问题,一方面要治,营造影评市场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一方面要立,书写后改革时期中国电影的新影评。面对未来,有关各方使命在肩,任重道远。一是确定政府部门统筹管理影评市场的职责。这是建设新影评的前提。没有政府的实质性管理,让问题在有识之士的呼声中转圈,影评将如过去的十多年一样,继续在无序与衰落的泥潭中挣扎。《礼记》有言,审声以知音,审音以知乐,审乐以知政,而政道备矣。影评与思想政治建设息息相关。要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来认识影评的重要作用,把影评纳入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总框架和全过程,尊重市场规律,发挥政府作用,调动学术机构积极性,建立三管齐下的影评管理机制,结束影评无主管、无监督的状态。二是培育发挥影评社会组织的作用。这是建设新影评的关键。在政府职能改革的背景下,可以赋予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等社会组织管理影评的职能,一方面吸纳具有领军能力的专业影评人才,建设影评人才的国家队,对职业影评人进行职业道德和专业知识培训,创作体现符合时代要求的影评,引领新影评的新方向。一方面建立管理机制,制定影评行业规则,制定电影企业诚信公示制度,规范、监管电影宣传营销部门的影评动作;与国内各大电影节挂钩,建立影评定期评奖机制,出版获奖影评文集。三是加强电影评论学科建设。这是建设新影评的基础。影评具有独特的对象、功能、内容、特征、方法、目标,是电影学的下级学科。人文社会科学管理部门应该重视电影评论的学科建设,给予影评与电影理论同等待遇,对影评的学科建设进行科学指导。教学科研机构需培养影评方向专业人才,提高影评的工作绩效权重,给影评创作提供制度保障。四是影评市场主体加强行业自律。这是建设新影评的根本。电影制作宣传机构要充分认识影评的社会属性,明确影评的精神文明建设义务,遵守、贯彻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加强对网络影评的自我规范,制定、遵守网络影评人实名制等行规行约,协调同行利益关系,维护行业间的公平竞争和正当利益,促进影评市场健康发展。

作者:唐建军

第2篇:中国电影到底需不需要影评人?

比较 中国影评人的地位先天不足

提到影评人,不得不说到法国新浪潮电影的起源。上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法国新浪潮代表导演特吕弗、戈达尔均是当时法国著名的电影杂志《电影手册》的影评人,这些年轻人没有经过科班的电影知识学习,作为电影的狂热爱好者,他们经常为一些激进的杂志撰稿,肆无忌惮攻击一些保守的电影导演,推翻电影史上已成定式的理论和技法,主张将摄像机的镜头带入现实生活中,还原普通个体的原生态状态,而不是去进行宏大的叙事或者似是而非的无病呻吟之作。法国新浪潮电影曾深深地影响了“文化大革命”后进入北京电影学院进行电影科班训练的导演们,也是第一次让影评人和电影创作变得密不可分。

在美国,影评人和电影研究这门学科挂钩可以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追溯,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南加州大学(USC)、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等高校,都为美国的电影工业和电影评论行业输送人才,美国著名的奥斯卡奖评奖制度就与美国的影评人密不可分,而在美国也有多项影评人协会所设置的奖项。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电影产业与欧美国家相比,本身就具有技术上的落后和理论上的先天不足,中国影评人的发展史,因为“文化大革命”风波,也耽误了相当长的时间,目前活跃在中国电影评论界的影评人大多是70年代出生的电影发烧友,它们从书写对电影的观后感开始,逐渐发展为成熟的电影评论群体。这个群体也并不像西方国家那样具备行业性,更无从提及影响中国电影,他们的电影史知识和电影鉴赏力,来自于作为电影发烧友巨大的观片量,并依靠丰富的观影经验来获取对影像评论的话语权。

发展 中国影评人得益于庞大的观片量

录像厅的观后感时代

对自己的喜好负责

70后的中国影评人和网络论坛在中国的流行有直接关系,一群喜爱电影艺术的文艺青年作为电影发烧友在各大论坛的电影版发帖,诉说自己对电影的见解。初级阶段的写作他们既不为读者也不为观众负责,而是对自己的喜好负责,且谁看的国外流派电影越多,谁的优越感就更强。在国内的DVD机进入家庭的时代尚未来临之前,录像厅观影这一特殊的观影场所是70后影评人消磨时光的地方,录像厅作为靠卖票盈利的场所,录像厅老板自然会为拉拢观众想尽办法,找进录像厅的常客传播一些宣传播片子的话,这些常客,就是那拨70后电影发烧友。

DVD碟片的专业论述时代

以彰显个人魅力为主

随着DVD机和DVD碟片的流通普及,以及传统媒体大幅度增加了文化娱乐版,一部分电影发烧友开始成为媒体从业者,作为编辑,他们在以北京、广州为主的各个报刊、杂志开设的文化版、娱评版中发挥功效,成为了职业媒体人,一部分电影发烧友选择自由职业的同时给杂志社朋友供稿。随着DVD碟片流通性的增大,他们的看片视野也越来越宽泛,也基于北京电影学院自1984年开始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以来,有很多电影学院的教授和毕业后的学生开始翻译或编著和国外的电影理论著作,同时也没有放弃混迹于各大民间电影论坛提高自己的被跟帖数,久而久之,他们在论坛上的ID或杂志、报刊上的笔名,就已经具备了影评人的轨迹,在圈内成为一种引领电影潮流的符号。

2000年初,有些报刊、杂志编辑的工资已经达到了8000-9000元/月,在这当时看来是一笔巨额工资,杂志给作者的稿费照当时的物价水平来看也不低,平均200-300/千字,这是影评人最吃得开的时候,也是心态最牛逼的时候,因为不差钱,写稿也正是处于树立个人口碑和威望的时候。

门槛低的网络发言时代

靠偏激性观点博出位

随着传统媒体的逐渐没落,加上十年间物价飞涨、媒体工资和稿费却保持原封不同的现实下,很多身在媒体圈的影评人纷纷跳槽,去做更有利可图的电影营销和电影宣传。网络时代的迅速发展以及单一电影网站,如豆瓣网、时光网的兴起,让影评人的门槛变低,甚至没有门槛。新兴的影评人要引人瞩目,选择偏激性观点博出位是常态。另一方面,微博的诞生,更是加速了“人人都是影评人”的景观。大部分影评人被制片方“招安”而说违心话,因此出现了“体制内的影评人”这一称号,影评人为吃影片宣传这碗饭丢失了作为影评人最本真的立场。

影评人坏现象

为什么他们失掉了人们的信任?

可以这么说,影评人的公信力现在已经到达了前所未有的低谷,在人人号称影评人的时代,谁再说自己是影评人,别人的第一反应居然是:收红包的。为什么曾经担负起电影解读与介绍角色的影评人会沦落至此?本刊采访了多位愿意现身说法的影评人,或许他们的姓名不便透露,但他们所说的事实不容置疑,这些,也为将来者警示!

收红包 国内只有拿红包的影评人

影评人圈子看似热闹,但在表面的繁荣之下,难掩中国电影评论界养分贫瘠的实质。在刚刚结束的上海国际电影节有这么一个段子:在期间举行的“独立影评人”论坛中,当主持人就“中国有没有独立影评人这一概念”向观众求证时,有人视台下就坐的多位青年影评人不顾,立即回应道:“国内只有拿红包的影评人!”,这让现场气氛陷入尴尬,不过并没有妨碍话题的延续。其实,影评人收红包,已经是公开的秘密,影评人彼此之间对此现象的谈论也并不忌讳。几乎包揽南方系报刊影评写作的著名影评人T先生对此的现身说法是“引进的好莱坞大片是不会给影评人红包的,国产影片也不是每一部都会给影评人红包,数额从早期一次300元、500元,到现在的 1000元一份,也有遇到过一次给2000元或5000元的,不过这种片子不多,一年能遇上个一两次就不错了”。

从媒体人转行成为资深电影宣传F先生算过这么一笔账,“每次接手国产片的宣传,片商都要求我们请影评人来助阵,并且他们心中有固定的影评人排位,有一个必请的名单,原来片方还要求影评人在同档期的片子范畴内只准写自己的片子,现在也都无所谓了。以北京为例,活跃的有影响力的影评人最多不超过二十位,而不是每一位都有资格拿到1000元的红包的,就算请二十位影评人,每位都给1000元的费用,也就两万。但是我们请记者的数目远远比影评人的数目多,实际上给记者的总花费会比影评人多”。

另一位业内人士W小姐透露,“2010年电影《孔子》的片方在做宣发时,出于对主流媒体一定会猛批这片的了解,非常在意走收买影评人的路线,为此举行了一次小范围的影评人试片,请来了十个人左右吧,给出了高至6000元/每份的红包,当时还有拿到钱的影评人和没去试片会的影评人炫耀,杨子出品的《白蛇传说》也是,给影评人的红包是5000元/份”。

在影评人圈子里相对独立的G先生也不能回避收红包的问题:“具有理想主义的影评人是不会碰院线片的,假设你写的都不是电影院上映的电影,谁还管你是枪手还是独立影评人,你就慢慢脱离这个具有当下性的话语权的圈子了,但是你一旦脱群了,你对国内电影也就丧失了话语权,这是最囧的”。而知名影评人A先生如此看待收红包说违心话的问题“类比一下,试问哪个导演没说过违心的话?不违心送审就通不过,我特别不喜欢一个阵营攻击另一个阵营,所有人都看到别人的缺点,看不到自己的缺点,总觉得自己好像是野生草,可以绝境逢生,这是幻想。大家共同要做的就促进言论空间的扩大、创作和评论的独立、不能只谈一个领域的独立,创作的独立才能够导致评论的独立和影视圈生态的健康。”

做宣传 你所看的影评都是经过审查的

在片商观念中,影评人的大力推荐是获取好票房的途径之一,而成为片商宠儿的影评人可以凭借红包弥补低稿酬的心理不平衡,这种通过电影宣传公司纽带实现“交易”的方式,并不能够让影评人获得最大化利益。资深电影宣传F先生的态度是“作为电影宣传方,在有限的电影宣传资金内,我个人认为请影评人写好话推荐影片根本促进不了影片的票房,我不会主动向片商申请请影评人写稿的费用。除非我想在中间环节讹一笔。比如我向片商申请4万元的请20位影评人写影评费用,打的预算是给每位影评人2000元的红包,实际上我只给每位影评人1000元,那么余下的两万就落入我自己的腰包了”。

当然在这行经过摸爬滚打的影评人也很能看清这一点,而且本身影评人就积累有很多片商的资源,部分影片人直接承接起外包影片在豆瓣网、时光网的评论的活儿。和片商谈好一笔钱,商讨好用这笔钱达到什么样影片宣传的效果,随即召集一批写手约稿,分配好任务,开写。T先生不忌讳地说:“目前尚未下档的某国内一线导演的影片在豆瓣网的影评就是我做的,2000多篇长篇影评中,几乎没有一两篇不是我约写的,这2000多篇长篇影评在发布在网站之前,都在电影宣传方那过了一遍审,包括导演也审。当然这里边也不全都说好,要不就成水军了,自《关云长》水军事件出现之后,没人再犯傻了,我们写批评都掌握了一定的技巧,批评也是炒作的一种,一篇批评的影评和大部分表扬的影评放在一起作用会大得多”。

之所以越来越多的影评人开始转向接活儿式宣传电影,似乎也在给拿钱丧失影评人的独立立场办事找一个托辞。某位北上的职业影评人S先生如此看待影评人当宣传电影的“包工头”的赚钱行为:“大家都说影评人收红包是灰色收入,但职业影评人是独立的个人,拿红包只能说明丧失了独立立场,也没法判定合法不合法,但记者不是个体户,记者拿红包可以说成是受贿,公司行贿。所以片方给记者的信封都叫车马费,不叫红包,但偏偏给影评人的就不说车马费,说红包,所以干脆就承包制做影片宣传算了,谁让物价飞涨,稿费不涨?”

曾经被冠以“中国独立影评人”的知名影评人G对此现象也在劫难逃,“在中国,影评人不能成为一个终身职业,中国的影评人需要一个平台给你营造一种书写的权利 ,搞独立是行不通的,只要进入了北京影评人的这个圈子,和电影大本营太近了,很难不被同化”。

卖人情 都是朋友做的电影,谁好意思不交口?

电影圈不大,影评人圈子更小,单纯做职业影评人的并不多,在北京,很多影评人的正式身份都在大学或者新闻出版机构,而当下很多电影宣传人员都是媒体出身,很多媒体人又是和某些导演一块成长起来的,此种境况下组成了一张抬头不见低头见,现实中不见微博中也要见的人际关系网。人情债,让多数不方便以正式身份评论的影评人只能以变换马甲的方式当枪手“还债”,只是这样意义并不大,片商和导演要的就是影评人一个众所周知的ID符号,可部分影评人碍于正式身份也无法真正妥协,影评人R先生无奈地说:“比如说《画皮Ⅱ》,怎么办,我看完《画皮Ⅱ 》也不说它好还是不好,主要就围绕这么一句‘针对15-25女观众,这部片会很卖座’”。也正是出于种种不锋利的影评出现,中国的影评界出现了越来越多不痛不痒,无法一针见血却也无法真正妥协一边倒的人情稿。导演张元如是说“国外也有一些影评人说是最怕和导演见面,因为人都是有人性的,经常和导演见面,看到导演拉家带口地走在路上买菜,影评人也会出现悲悯之心的,也许会觉得这么去骂一个人,真的会影响到导演身体。”

T先生也曾遇到过不想写稿的阶段,觉得极度疲软,“但是没有办法,各种各样的钱推给你,在影评人圈内,在拿钱写稿的人情掌控下相互不待见是很正常的,不过怎么掐还是一团和气,倒是影评人和高校学术派的老师通常互相瞧不起。”

在今年五月档中国第六代导演新片集体扎堆的时候,曾有某做港片研究的影评人因为参与了某部国产片的人情,委婉拒绝了记者对其为另一部同档期国产片发表评论的采访邀约,原因还是在于那两个字:“人情”的微妙。某些在综合性质高校任教的影视专业教授,相对民间发展起来的影评人显得更有“低姿态”,虽然娱乐记者通过日常途径,要想从教授口中要到一些关于具体某部片子的评论,实为不易,但是在电影研讨交流会上作为专家为烂片说好话的教授不在少数。教授级的红包数额是1000块起。一位经常参加学术研讨会的媒体人如此形容:“影评人还算是有善心的,即使拿了钱在字面上说好话,可是在研讨会后也会和片方一针见血地指出该片存在哪些问题,可某些教授就不是了,专门当‘会虫’,只要有红包,面上也都只会说奉承你的好话,在业界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影评人好歹是穿着内裤说话,而某些影视系教授则是裸奔着咆哮”。

坏品位 变换马甲或者误导影迷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中国古语同样适用于中国影评人。从某种意义上说,影评人也是一种权力的象征,有权力就有腐败,将可信度转化成金钱。部分影评人不想砸坏多年经营出来的好口碑,只能选择不断变换马甲来满足“工作需求”。只是马甲写多了,也逐渐丧失了对电影评论本身的那种原创力。T先生承认写一篇一千字的影评只需耗时15分钟左右:“写得多了,都有既定的路数和用语,对于编辑的约稿我都是采取倒计时写稿法,比如今天的截稿时间是中午12点,那我就10点钟起床,看准时间倒计时开写。像我这样不上班的职业影评人,总共算起来,一天当中写完当天所需所有影评的时间不超过两小时,剩下的时间都用来看片”。这种速食主义写作态度和电影市场的丰富有关。

变换马甲,成为中国影评人自圆其说,同时也是“正当防卫”的有力武器。影评人再如何适应中国特色交易式变通,过硬的影片分析能力却是实打实的。T先生的观点是“影评人要真不埋单,也不存在被封杀,目前没有任何一个导演和电影宣传敢和媒体打招呼说不许登哪位影评人的文章,实际上电影公映之后无法封杀任何一个人,真本事在手,我们可以随时变换马甲”。

G先生也表态,“一般来说,不论是出于钱、权、情或者其他关系也好,在一部国产片上映前不论我对这个片子有多厌恶,我都会按兵不动,但凡片子上映之后,我还是会和那些坏品位的影评有交锋的过程,看情况是用真名还是用马甲”。

另外一种坏品位则是来自于其自身,某些影评人因为眼界或者个人喜好喜欢在网络上发表一些耸人听闻的观点,比如大量称赞某些烂片,久而久之,也就被骂出了品牌,比如国内某曾经在一论坛混迹的影评人,早年靠着对某香港烂片的赞誉而被讽刺为“大师”,结果如今,果然成为混迹于娱乐圈的边缘人物,且被人熟知。我们暂且不讨论其是否有意而为,只说一些影评人明明知道电影的质量如何,却因为个人喜好而对电影大加赞誉,一方面说是不专业,另一方面误导的坏处很明显。

目前已经从影评人转行为娱评人,并有多个跨界身份的A先生关心的却是话语权问题,“但凡是有人的地方就有人站队,我对交口是非常反感的,同时我也反感用只一个‘烂’字或‘好’字来说,这是‘文革’理论,你不喜欢就说能它是烂片吗?中国有很多人是带着原罪感来判断的,表面上在鼓吹自由和多元,其实是为自己的心虚找借口,这是换马甲所不能解决的问题,我只问一个问题?谁能用马甲在官方报刊上说《建党伟业》不好?”

博出位 写影评是为了进入这个行业

转行做更赚钱的事,是目前多数尚活跃在影评界的中国影评人的心声。几乎所有就此文受访的影评人都必提这么一个前提:“中国的稿费标准太低,如果影评人不收红包,必定饿死”。影评人S笑言:“初始走上影评人道路的弟弟妹妹们,有不少写欧美电影的人迅速变成了国产电影研究者,因为写国产电影可以拿红包”。 资深电影宣传F先生曾遇到过影评人叫价的事:“有影评人公开和我要钱,说如果不给就给电影写差评,实际上影评人也是分等级的,哪些人是1000元的级别,哪些是500元的级别、哪些是300元的级别,我们都有一张名单,首先要看其新浪博客浏览量,一般要到100万以上的浏览量投资方会认可,有些影评人达不到级别就会找水军刷流量,其次其看微博粉丝数,也得到达一定数量,最后是他写的影评,必须在新浪博客、新浪微博、时光网、豆瓣网这四个地方发布。”

而达到拿到最高红包数额的影评人的发展轨迹,影评人这个词对这类人而言,已经成为其向编剧递进的踏板。其中一些北上而来的影评人经过在京城的两三年打拼,已经在北京买了房子。实现了温饱,并掌握了一定电影人资源之后,成为电影编剧并不是太难的事,实际上最早出来的那拨影评人中已经有人成功实现了转型。于是,一个更奇妙的怪圈形成了,影评人参与编剧、制作的电影,在进行发行和宣传时,依然依靠影评人圈子的人际关系网在为片子进行口碑营销,不论片子的成败、难以分辨是否真实的交口现象仍旧是中国电影评论界无法规避的问题。北上影评人D先生最初写影评的初衷就是“想慢慢进入这个行业,想做编剧的时候不受欺负”。G先生的观点是“你看现在上某些节目的那些人,几乎每个人都挂着影评人的头衔,影评人能怎么办?破罐破摔还是充耳不闻? 转行吧,转行干吗?已经脱不了这个圈子了,不如进军一个更容易被人骂的范畴,当编剧吧”。

现在已经从影评人身份参与电影的监制、制片、变成电影从业人的A先生如此看待自己的现状:“当然我还是会涵盖电影评论,我没想过说要引导别人,我基本能感受我写的东西至少90%以上是真情实感的,在中国做不到百分之百的真实,真实的话也会被阉割掉”。

影评人存在的意义

对导演和票房的影响微乎其微

说到影评人的作用,很多人会想起法国新浪潮和美国的那些牛逼的影评人,那些法国人能对电影史产生影响,而现在这些美国人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电影的票房,而中国影评人呢,无论是对导演来说还是对观众来说,他们的影响都微乎其微,以至于变成互相交流的手段,但你看中国影评,有几篇是真正的影评?与谁交流?

影响导演?形式大于内容!

有这么一个段子,说可以追溯到北京电影学院的教授,老艺术家郑洞天、倪震。 据说当时张艺谋拍《红高粱》,拿给郑、倪两位老师看,结果被臭骂一顿,骂得张艺谋都不敢抬头说话,没想到张艺谋将《红高粱》送到国外电影节参展,遍地开花,两位前辈都傻眼了。

段子归段子,中国影评人,不论是学术派还是民间派,都没能成为影响导演制作方向的旗帜或者是中国电影节奖项的风向标。尽管所有除了投资方以外的电影从业者都知道中国式影评人的存在很可能是形式大于内容,但是影评人依旧拿着红包活得很好。多数受访者表示拿红包并不心虚,因为这是低稿费导致的行规,实际上,就连一些官方的电影节也越发开始重视影评人的声音,一向抠门的上海电影节主办方,今年破例包机票、包食宿请来了一批影评人南下过节,原因是历年的上海电影节老被影评人骂。

再看看今年和上海电影节相关的报道,还有人骂么?

很多国内的一线导演,在接受媒体的访问时都表示出丝毫不care影评人对他们的谩骂或是嘉奖,却遭在帮导演做事的某位影评人吐槽:“国内的一线导演,包括陈凯歌、姜文,陈凯歌在经历《无极》之前, 姜文在经历《太阳照常升起》之前,都不在乎媒体和影评人,结果现在在乎得不得了,现在呈现的有关他们最新片子的影评,导演比网友看得要早。 对于导演来说,每个人都会在媒体面前选择一种表演,陈凯歌和姜文的表演程度胜过张艺谋”。

投资方在乎架势、导演在乎气势,影评人善于利用形势,每个人都在适如其分地扮演自己的角色,他们都以为在给观众演戏,却没在思考观众究竟为不为一部片子在电影评论界的走向埋单。

影响票房?几乎为零!

究竟有多少观众是看了电影网站上相关影片的好评才选择走进电影院的?记者在广州和北京4家有代表性的影院抽样调查显示,完全无视影评的观众分别为67%、63%、60%和44%,占据了绝大多数,而影评能左右他们看片选择的,只有零零星星几个人。

有趣的一点是,表示受影评影响一般的人群中又有很大一部分是在掏钱进影院看过影片之后,才回过头去上网看该片的影评。一位大学生C同学表示自己上时光网的目的是查各影院的影片排映信息,以便很好地安排时间决定什么时间段去哪个电影院看电影,白领J先生则习惯在时光网上买团购的优惠电影票,最有意思的回答是“不会在走进电影院看电影前查评论,看到剧透就没意思了”。

一位影院值班经理告诉记者“很多前来买票看电影的观众,有些是因为逛商场逛累了,进影院看场电影休息一下,客人通常都会问售票人员在同样的时间选择下哪部片子好看,售票人员通常都不知道该怎么回答,照我说,不如片方也给影院售票员一些红包,便于引导观众看何种片”。还有的观众表示“不看影评,我看电影主要是奔着导演和演员去的,即使是烂片也愿意去看”。

根据本刊在微博上发起的“你觉得中国需不需要影评人”的投票,结果显示最多人群的选项是,“需要,影评能提高鉴赏能力”有44人(24%),“不需要,现在很多影评都交口,很难分辨”有40人占(21.9%),仅有5%的人认为“往往都是看了影评决定观影选择的”。要想通过影评来影响观众的电影品位,在“对观众期望过高”的中国电影市场现状,基本是一件可能性微乎其微的事。

到底需不需要影评人?

中国需要有职业尊严、纵横了解世界电影和电影史、具有独立人格的影评人。当然还需要环境的支持,这一点很重要:他必须被高收入支持。

王小帅

中国有影评人么?你要问我(需不需要),我肯定答是需要。但是影评人是影响不了任何票房的。国内有一个怪现象是,现在一部电影被批评得最多,反而被看得越多。关键点在于,现在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是混乱的,电影也没有必要有正确的价值取向,整个媒体都在说谎,需要影评人是去说正确的观点是挺可笑,如果现在出现一篇真正的影评倒奇怪了。如果有一些好的杂志好的报纸,真正能够让这些影评人不需要红包也能活得很好,也许是个解决办法。

张元

中国需要这样的影评人:真心热爱电影、真懂电影制作规律、鼓励电影创新、不以骨灰盗版碟迷自居,不冒充电影皇上,可以偏爱别独爱,能在电影和观众之间大桥修路,善意,不恶趣味,真诚感受真诚批评,不人身攻击,买票看电影。

高群书

中国还有什么没变质?影评人、电影人、电视人、发行人、观众、投资人以及影视管理机构,还有监控影视的意识形态衙门,哪个没变质?

吴天明

结语 中国出现不了独立影评人

众所周知,大部分职业影评人是不会给自己印名片的,多数人心里知道,这会成为一个笑话。在中国电影从投资方、编剧、导演、演员、院线,都在高举“抵制好莱坞,支持国产片”的现状之下,仿佛若是谁说了一句对国产片大不敬的话,就像当了叛国贼一般,人人喊打。只是,在电影文本之外探讨一些对电影的评判,对影评人的评判,这个参照系真的很不好确立。导演抱怨中国缺乏有专业素养的影评人,投资人抱怨影评人好话说得还不够,影评人说自己必须解决生存的问题,看似一切都是为了票房,为了促进中国电影产业,很多观众却觉得影评人和他们无关。这个产业链在哪里出了问题? 归根到底在于中国目前并没有具备能够让影评人独立判断一部影片的环境、没有独立的媒体,没有……继续追问下去,恐怕就要被和谐了吧。国内曾出现过被小范围的圈内人看好的独立影评人,现在这为数不多人的发展是“被同化”了,这些被同化的人吐槽“影评人的职业生涯很短,如果鹤立鸡群,在这种逃不开的人际现状之下,还会被说是‘当了婊子还要立牌坊’,在中国,个体永远是弱势”。

所以,这个话题,还是就此打住吧。不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也许是靠嘴和靠笔吃饭的人最后的底线,毛主席那句话怎么说来着?——“百花齐放”,哪怕是看起来很美。

作者:刘倩 周依

第3篇:《大圣归来》之后本土动画电影民族化走向

摘 要:2015年迄今,内地动画业界在本土动画电影民族化道路上不断进行探索尝试,陆续奉献《大圣归来》《大鱼海棠》《大护法》《风语咒》等一系列作品。这些影片或依托经典解构改编,或吸收传统因子另立新篇,相较于前辈动画“中国学派”,在情节内容上进行了原创性的突破。亮点不应抹杀,缺陷也无法回避。本土民族化动画电影不同程度存在叙事能力技巧欠缺,难以驾驭宏大主题与丰富内涵的诠释,同时当代意识有余,但传统精神底蕴不足;造型和表演体系倾向于模仿日美风格,未能继承发展“中国学派”的传统,真正形成本民族的特色。

关键词:动画电影;民族化;传统文化

2015年《大圣归来》在口碑与票房上的双赢,给本土动画电影民族化之路带来了复苏的希望。近年来,以《大鱼海棠》《大护法》《风语咒》为代表,动画业界不断进行民族化的开拓尝试。虽然未能再创《大圣归来》的辉煌,但呈现出的亮点不应抹杀,而存在的不足与困境也足以为动画电影民族化发展提供借鉴。

1 情节内容的原创性突破

动画电影从本质上讲是通过连续动态画面演绎情节的叙事艺术,而非一般绘画的造型艺术。故事情节是构成一部动画电影的基石,讲述一个连贯生动而有意味的故事,“以最为假定性的叙事情境和夸张写意的物象演绎现实中缺席的‘梦幻王国’和‘理想神话’”,[1]是一部动画电影最根本的艺术追求。

然而,崇尚以“画”为本的中国动画,似乎在构建情节叙事方面存在先天不足。曾经辉煌的“中国学派”将水墨画法、散点透视等中国画技法与戏曲表演程式融入动画中,创造出极具中国传统民族风格的动画片。但不得不承认,“中国学派”在题材内容方面存在对经典名著的过度依赖,从《铁扇公主》《大闹天宫》,到《哪吒闹海》《金猴降妖》,改编范围不出《西游记》《封神演义》等古典名著。一旦脱离对名著的依傍,故事内容便相形逊色,难掩单薄空泛。仅凭传统艺术的形式显然不足以支撑中国动画民族化的未来,这或许便是“中国学派”开创的艺术传统未能得到有效延续的重要原因之一。

2015年上映的《大圣归来》一定程度上开始摆脱经典故事的束缚,其“归来”并非简单意义上的重温旧事,而是对情节内容进行解构重建。从口碑票房的反映来看,这次尝试是成功的。近年来陆续登陆大银幕的《大鱼海棠》《大护法》《风语咒》等作品,在故事创新方面进一步追求独立原创,显示了主创人员突破传统格局求新求变的诚意。

《大鱼海棠》从《庄子·逍遥游》中汲取灵感,同时吸收《山海经》《搜神记》的神话志怪元素,构建灵界与人间的两极世界,讲述灵界少女椿化身为鱼游历人间遭遇意外,人类男孩鲲为搭救她牺牲了自己。椿爱上了这个勇敢善良的人类,献出寿命交换他的灵魂,背叛族人、甘冒天谴也要守护鲲的灵魂重返人间还阳再生。《大护法》是一部国内罕见的政治讽喻动画。大护法为寻找出走的奕卫国太子闯入花生镇,假冒神仙的欧阳吉安用骗术和极权统治着这个荒诞世界,奴役镇民花生人。花生人被剥夺观察和说话的权利,只能用买来的眼睛和嘴巴粘在脸上,丧失了自我意识,成为被奴役者的同时也充当着镇压同类的帮凶。大护法的到来引起欧阳吉安的恐慌,他派出杀手搜捕追杀大护法,自己却反过来被部分觉醒的花生人赶下台,最终被暴力和鲜血埋葬。

2 主题稀释与传统精神内核缺失

在肯定上述动画电影故事原创性努力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正视反思其暴露出的诸多不足。笔者认为,各种主题元素因缺乏娴熟的叙事技巧来诠释而拼凑杂糅,导致主题的稀释,以及传统文化价值取向与文化心理的缺失,是比较突出的问题。

元素多样化本身并非不可取。《功夫熊猫》系列所表现的主题就并不单一,而是涵盖励志、自我认知、亲情、友情、正邪对抗、冒险等诸多元素,但并未招致机械拼凑、主题混乱的恶评。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是影片能够将诸多元素在叙事进程中有机统一起来,建立内在的逻辑关联,而不是呈现碎片、孤立,甚至矛盾的状态。熊猫阿宝的武侠梦促使他误打误撞走上习武之路,龟仙人和师父引导他不断发现自我的潜能,激起他个体意识的觉醒。在“我是谁”“我从哪里来”的反复追问中,阿宝踏上寻求自我认知的冒险征程,重新获得了失落的亲情,最终通过对抗邪恶,拯救亲人和世界体现了自身的价值,也在并肩战斗中赢得了盖世五侠的友情。

不难发现,《功夫熊猫》系列在叙事进程中将诸多主题元素合乎逻辑地串合在一起,彼此间相互衬托,共同构成影片的精神内涵。反观本土动画电影,往往试图打造丰富的内涵却又缺乏通过叙事传达诠释的能力,不同程度地存在主题元素之间孤立割裂,或者生硬叠加,甚至冲突矛盾的问题,导致主题的稀释消解。

以《大鱼海棠》为例,其开篇以《逍遥游》中天道自然与人类生命关系的深邃哲学命题展开宏大叙事,但主创者缺乏驾驭这一命题的能力,叙事侧重点还是落在了寻常的三角恋爱情主线上。女主椿为了爱情对抗天道,与片头预设的天道生命和谐顺应的立意背景格格不入;影片希望传达生命循环无限、自由不拘的理念,却通过爷爷、湫、族人的死亡,家园的毁灭来成全椿与鲲的爱情和重生,或许主创者试图以此诠释生死循环相依的道家哲学,但观众看到的却更多是女主的自我与执念。深邃厚重的东方生命哲学诠释在《大鱼海棠》中没有得到足够的叙事支撑,显得单薄浮泛。

此外,传统文化价值取向与文化心理表现在近年来走民族化路線的本土动画电影中也较为无力。《大鱼海棠》对道家生命哲学的解读虽不算成功,但至少有这方面的意识,而《大圣归来》《大护法》《风语咒》中则几乎看不到类似的尝试,几部影片不乏传统文化元素的外部点缀,但缺乏传统精神的内核,支撑影片的是现代理念、当下意识。无论是《大圣归来》《风语咒》的自我救赎,还是《大护法》的反乌托邦主义,都与中华传统文化精神相异趣;《风语咒》中朗明直呼其母“梅姐”,与母亲联手诈赌,事后分赃,如此母子关系与传统文化中的亲情大相径庭,反倒是类似港式无厘头对传统的消解。

3 造型和表演体系的异域倾向

聂欣如指出:“当我们尝试把中国动画称为‘中国学派’或‘中国风格’的时候,首先认同的便是一套中国风格的表演和造型系统”,“动画这一西方舶来的艺术形式,只有从造型到表演整体上东方化了,才有可能成为我们自己的东西”。[2]

然而包括口碑票房双丰收的《大圣归来》在内,前述几部本土动画电影都不同程度地缺乏造型和表演体系方面鲜明的民族特征。

《大圣归来》对美式风格的模仿显而易见。美猴王倒三角式的健美体形,显示出典型的西方人体审美旨趣,山妖形象与美国动画人物怪物史瑞克颇为相似,妖王的原形也是美国怪兽电影中常见的长着利齿尖牙的蠕虫的翻版。片中打斗场面,尤其是高潮部分大圣与妖王对决,完全效仿《超人》等美国超级英雄电影中人体巡航导弹式的急速飞行冲撞。《风语咒》中朗明与饕餮最后决战再次上演了類似场面。

《大鱼海棠》《大护法》《风语咒》的人物造型则有明显的日式风格。《大鱼海棠》《风语咒》主要角色瘦脸大眼、手脚细长,头和身体成1︰9的九头身比例,属于日本动漫人物造型的典型特征。《大护法》中主角大护法大头矮小、肥胖圆润,又呈现日式动漫人物另一类Q版造型风格。聂欣如认为日本动画同一人物会有两种不同的造型,一个仿真造型用于一般叙事沿用仿真表演,另一个夸张造型在情绪激动时进行弹性表演。[2]我们在《大护法》中便会发现类似现象,例如大护法初见庖卯时,庖卯只要提到他那练成“一刀取人心脏”的绝技,光宗耀祖的所谓理想,便会异常亢奋,人物正常的仿真表演瞬间便切换到变形夸张的弹性表演。

但是,真正属于中国民族风格的是“中国学派”所开创的,以传统戏曲脸谱和舞蹈化戏曲动作为主要特点的造型与表演体系。聂欣如梳理出其清晰的发展脉络,即以《铁扇公主》为开端,经《骄傲的将军》至《大闹天宫》达到成熟,复由《三个和尚》将其与西方弹性化表演体系结合创新。[2]令人遗憾的是,这一极具前景的中国民族风格动画创作模式随着“中国学派”陨落而中断了。当下国内重启动画民族化创作实践时,虽然在画面、服装、故事元素等方面融合了传统因子,却尚未填补重要的传统人物造型与表演体系方面的空白。

4 结语

民族化毫无疑问是本土动画电影发展的正确路向,中国人讲外国故事,贩运外国神韵,无法取得本土市场认可,《魔比斯环》的失败尝试已经证明了这一点。自《大圣归来》问世以来,本土动画业界在剧本创作上逐渐摆脱对经典名著的依赖,努力尝试吸收传统文化因子的同时开拓原创故事,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但对于宏大叙事的驾驭、叙事技巧的娴熟、主题元素的整合、传统精神内核的诠释,本土动画电影尚有待提高;同时在人物造型和表演体系方面,未能继承发展“中国学派”的成功经验,形成自成一派的造型表演系统,对异域范式的模仿过多,使传统文化元素在影片中停留于画面、服饰等点缀层面。中国动画人还需不断提高自身的学养,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把握,将传统真正融入创作的深层建构中去。

参考文献:

[1] 张文红.艺术假定性与想象可能性——动画美学衍生机制探析[J].河南社会科学,2006(5).

[2] 聂欣如.中国动画表演的体系[J].文艺研究,2015(1).

作者简介:苏永娟(1984—),女,浙江台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影视动画。

作者:苏永娟

第4篇:电影《归来》影评

《我想和您一起生活》

我想和您一起生活, 在某个小镇, 共享无尽的黄昏, 和绵绵不绝的钟声。

——(俄)茨维塔耶娃

——————————————————————————————————— 张艺谋折腾了三年,给中国观众讲了一个家庭的“那些年”。分离之后团聚,失忆之后陪伴。简而言之,它是一段经历过文革的夫妻之间的搀扶。

中国式的情感表达

怀念,这是一种上了年纪有了阅历之后才慢慢滋生的情感。没有年龄和阅历,一切关于怀念的表达都浮于表面,充斥着“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意味。张艺谋确实是渐渐老了,老到逐渐明白的阶段——六十耳顺。他开始逐渐搁置大红大绿的猛烈冲击,追求起“不着一字,尽得锋芒”的简约。

叶芝在一首题为《破碎的心》的诗中,为心心念念的爱人茅特·冈写到:“为你一个人——认识了所有的痛苦。”《归来》中,逃跑被抓的陆焉识、受到刺激失忆的冯婉瑜,他们各自承受的一切苦痛通通被隐藏起来,谁也不开口说半个字,不发状态,不写日记,皱巴巴的信里是全部的爱,没有怨言。这是那个时代过来的中国人的情感表达方式。过往的悲喜,不悬于嘴边,也许洗完碗会在圈椅上出一会儿神,但是马上又会去洗孩子的衣服,去楼下和邻居下一盘几毛钱输赢的象棋。中国那一代人,从皮到骨,都习惯了“不说”。

整个《归来》的节奏不疾不徐、和平温厚。冯婉瑜面对陆焉识逃跑归来的踟蹰和激动、陆焉识对冯婉瑜心因性失忆的爱护和体贴、火炉上细细煎熬的中药、包括一块铝制的饭勺,夫妻恩义、患难真情,我不好说我多么理解这内在的火候,但是这就像小女孩放学路过婚纱店,停驻下来,细细凝视,无端地感到美丽和动人,向往和铭记。

我感觉到《归来》里有很珍贵的东西。也许我说的是一种苦难里的浪漫。它不单单是“温情”这样一个含义。也许说是人世浮沉之后的对过往情感的初心更为接近些。知乎曾有有一个问题我记忆犹新:有多少人做到一辈子只爱一个人? 这个影片,放在这个答案下兴许是颇为惊喜的一个回答。

@為夢而生 老师在知影最新一期的【看点啥】里说:“实际上,《归来》,本质上就是又一部《山楂树之恋》,嗯老年版的。”这话绝非戏谑。“我喜欢你,真好。我喜欢你。突然又那么缓慢。那么温柔。”杜拉斯句子里丝丝情谊在这两位老年人身上套得牢固而且结实。比起《山楂树之恋》,《归来》在我看来走得更深更远了,一个是爱情,一个是夫妻。但它们依然有一个如出一辙的气质。

是一种年轻的感觉,不老。又年轻,又恒长。 权力

外界都叫张艺谋为“国师”。这个称呼自零八年起就不绝于耳,里头,尽是权力的腥味和政治的光泽。

“权力”之于张艺谋,几乎成为了一个不可替代的标签。外界的对他这种特殊的看待,远远超出了电影的范畴。李安、陈凯歌亦是同辈华语电影的巅峰人物,但他们有属于自己的标签和符号,不是“权力”这样夺目的词汇。

张艺谋的权力具体大约从以下几个方面集聚:

1、1988年获第38届西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熊大奖;

1、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第13届夏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开闭幕式总导演 ;

2、铁道部“两亿”广告;

3、《图兰朵》歌剧;

4、“谋女郎”;

5、超生;

6、其他。

这里每一件事情单独听起来似乎都还达不到“震惊”的效果,对于贵圈这些事情也顶多不过是“惊讶”一番足矣,实在算不得稀奇。但当事件置身于特定的环境之内,变成“独一份”的时候,这种“独”的印象便会加剧、甚至走向极端,跟“独裁”产生牵连的意味。

偏偏张艺谋作为陕西人,又是武侠发烧友,性情本身刚烈、果断,因此显得更有“霸权主义”的气质。他对权力的认知自然也渗透在他的作品里。其中最受争议的当然是《英雄》。

《英雄》中,刺客荆轲最终折服于秦始皇的膝下。很多人认为这是张艺谋在粉饰苛政、美化暴君。这部电影之后,柴静采访了他一次。张艺谋对此感到遗憾:“那一瞬间我其实脑子里还有一个方案。陈道明掉着眼泪一挥手,万箭齐发,给李连杰射死了。800个穿黑衣的大臣突然哈哈笑起来了:恭喜大王又躲过一劫。陈道明仍然不动声色:‘厚葬’。两个镜头,它就颠覆了故事。可是后来没这么做,再这么想就来不及了。”

《归来》这部作品里关于“权力”有这样一个细节。冯婉瑜不再认识平反后归来的陆焉识,街道主任来到冯婉瑜家中问她,“你相不相信组织?”“你觉得我可以代表组织吗?”“那好,我以组织的名义向你保证,这就是陆焉识。”这三句话固然是细节,但这样的细节不由地叫我毛骨悚然——那时人们对权力的自信竟可以让他们试图霸占个体的记忆,更可怕的是,这些话放在那个语境中毫不突兀。

《归来》的核心不是权力的游戏。然而细想之下,片中人物的宿命何尝不是被那个时代里的权力支使者握住的呢?女儿丹丹出演吴清华的机会被相关领导人一语否决,妻子冯婉瑜为了保丈夫陆焉识不死对方师傅做出有辱人格的妥协,作为教授陆焉识自己亦因“革命要从文化开始”,锒铛入狱,受尽折磨。这种大时代里操纵小人物命运的权力,今时今日,更加令人深思,因为五十年后的今天,它依然蓬勃旺盛、张牙舞爪。这些说,张艺谋说的声音小,悄悄说的。

疑惑

《归来》感动了我。但感动终归是私人的事。客观地说,若抛开巩俐的演技,但就故事本身来说,我给不到四星。剧作始终是张导的软肋。“失忆”、“白血病”这样颇为老套的戏剧冲突常让观众跳戏不说,为了讲故事而讲故事的诸多安排也难免影响叙事的节奏和感情的共鸣。

比如说,剧中冯婉瑜收到陆焉识写的一大箱子信第一反应是,“焉识为什么用些这样的纸给我写信?”显然,冯婉瑜对于信纸的感受是敏锐的。但是其后陆焉识给冯婉瑜写的信用的都是崭新的纸张,令人奇怪的是,对于摆在眼前、握在手心的崭新的信纸冯婉瑜不仅毫无怀疑,还满怀期待与相信。观众当然明白,导演使用崭新的信纸目的是给观众一个与旧信的区分,但是这样的处理让整个故事的可信度骤然降低。观众会意识到,你是在给我讲故事,你是有目的的传递情感,所谓的“不煽情”,在此番情节处理下说服力自然也降低了几个等级。这样的细节还有几处,比如十几年后的火车站按照规定和各领导的政绩需求,是需要重新建造至少或者至少是要重新装修的,但是铁道部员工们穿上了崭新的制服,铁道部的大门和十几年前并无二致,看起来实在有些格格不入。这么多年过去了,“出站口” 的标识总是要挂上的。何况,安检也应该开始了。吧。欧欧欧欧对了,巩俐在听信的时候拿的那个光溜溜的蓝色杯子也与画面的气氛完全不搭调,那杯子不属于那个时期。这戏又跳出来一下。眼泪还没擦呢就笑了。=_=

“洗去铅华”的前提,首先得真诚。这个真诚一方面是要多用“名词”,少用“形容词”,另一方面,它要求每一个名词与每一个名词,作为种子,埋在土里,根连在一起,培育出来的一个系统内的果实。但这也还不够。一个宣称是现实主义的作品一旦刻意去制造点什么东西,就有可能被这个东西毁掉,因为你的手去干预了它自己的生长。

片方听到观众这么较劲一定是要生气的。you can you up啊。但是没有办法,观众一旦爱你给你权力,他们也就将苛刻许多。

归来

这个名字意味颇深。我觉得张艺谋用这两个字讲了很多东西。外界所说的“张艺谋归来”、“《活着》归来”在我听起来是虚无缥缈,夸夸其谈的。过去的人和事早都已过去,何以归来?以何归来?

佛家有几句话说人这一生的境界: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张艺谋这一生也是颠簸浮沉,历经沧桑。他在他的电影王国叱咤风云的同时,也做了常人无法想象、难以承担的妥协与屈服。任何人一旦成了一个符号,他所代表的就再也不是单纯的自己,他肩上的责任往往是一支队伍,是一大担子人的生计和口粮。在我看来,所有“伟大”、“牛逼”这样的词语,更多的是世人对于张艺谋无情的消费,对于张艺谋,这样的形容毫无人情味儿可言。

他是普通的人。甚至他还挺没个性的,纵使是有性格,但总也不好认为他多有个性。所以只消把张艺谋看做是没有大个性的普通人,搞电影的,就可以买票进场了。

说不定这样的姿态去阅读《归来》,才是观影者的福气。没有负担,也就没有失落,都是收获,都是自己的眼泪。

你知道,并不是什么人、什么事情、什么作品在尝试“归来”,是深情,是有一些缺失和淡忘在请求苏醒。

片中巩俐有一句台词,像是对张艺谋说,又像替张艺谋说。她有些出神:

“战士也挺好。”

第5篇:电影《归来》影评

归来不识焉

以社会底层平凡人物的悲与喜,反映特定时代下社会留下的哀与殇,也许这就是谋导“老谋深算”之处,从《红高粱》到《金陵十三钗》再到《归来》无一例外。毕竟,迫于某些因素,历史是不能太过直白地去批判,文革是不能太过直接地抨击。虽然剧中轻描淡写地将文革一笔带过,但此处无声胜有声,导演对当时社会人性被摧残的哀悼与鞭挞却尽显淋漓尽致。

《归来》是值得花时间去细细品的佳作。导演没有深刻描述时代背景,却写出了一个时代的悲惨共鸣;没有撕心裂肺的生离死别,却写出了扣人心弦的感动;没有繁琐的情节累述,却以无声般的细节表演战胜千言万语。感动之余,也会深思,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难道只有一个“陆焉识”吗?特定的时代、特定的社会,不得不造就这样的结局。

翘首盼归来,归来不识焉。

雨夜归来,一墙之隔,一把锁阻断了重逢,却锁不住相爱的心。长桥寻人,撕心呐喊,明明相见不能相拥,凄美缠绵。陆焉识的出逃,只为这久违的重逢,千里迢迢,就算最后换来的只是远远一瞥。

平反后的陆焉识颤颤地推开阔别多年的家门,拖着沉重的步子,没有多余的语言。当看到桌子上陈旧的照片,泪湿眼眶,二十多年的忍耐,二十多年的坚持,二十多年的屈辱,只为了能够回来,回到自己的家,一瞬间百感交集。有人会说归来的情节发展太慢,太煽情。殊不知也是这越平淡的故事,越让人刻骨铭心。面对失忆的婉喻,陆焉识没有放弃,想尽一切办法相伴左右,修琴,读信,只为照顾她,唤醒她沉睡的记忆。而她也以她自己的方式爱着焉识,几十年的等待,几十年的期盼,还有后来无数个5号风雨无阻的坚持。

电影中,谋导也并未将所有的故事娓娓道来。多次被婉喻提到的方师傅,两人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不言而喻。后来方师傅妻子当街谩骂,恐怕也称得上是电影中的一处“妙笔”,谁错谁对,留给观众自己去思考。

雪中,她依然盼着记忆中的焉识归来;雪中,他依然默默相伴,虽然她早已不识焉。他们都在等,在等待中一起慢慢老去。

翘首盼归来,归来不识焉,相濡以相伴。

第6篇:电影《归来》精彩影评

张艺谋导演的文艺大作《归来》于5月16日在全国上映,一个周末票房突破八千万,创下了华语文艺片的记录。巩俐与陈道明在戏中的“教科书”式表演获得了观众称赞,也引起了观众的共鸣。以下这篇影评来自网友“海泽”,她获得由“国际在线1+1观影团”提供的《归来》电影票,并观看了影片。《归来》带给她感动,同时也让她产生了对爱情的信任与渴望,让我们一起看看她的影评:

《归来》影评:张艺谋的老谋与深算

《归来》片名让我首先想到了列宾的那幅经典油画《意外归来》,流放者在经历重重苦难后突然回到家中,画面定格在家里人错愕的表情与他尴尬孤单的身影之上。人生的苦楚、亲人的分离、时代的浑噩、生存的艰辛都被浓缩在这个瞬间之中。

和许多人一样,我对《归来》的关注起源于对张艺谋的关注。在《归来》的拍摄期间,张艺谋曾深陷“超生”负面新闻的纠缠,人们也才发现这个被舆论封为“国师”的大导在生活中遭遇的矛盾与尴尬,竟然比普通百姓有过之而无不及。很多人于是开始同情他。而更多的同情,则来源于他与之前“长期不规范的合作模式”分道扬镳后,人们开始了解到张艺谋在一种为人掣肘的环境之下进行电影创作的纠葛与妥协,这部分对冲了人们对那些年张艺谋电影的指责谩骂。大家发现,比起个人生活上的尴尬,作为国内最知名导演,张艺谋却在创作观念上得不到合理的尊重,这其实更为让人叹息。签约乐视影业推出《归来》,与片名一样,他的重新开始也被无形中赋予了“归来”的含义,归来意味着与过去的告别。

《归来》与张艺谋此前的一些影片有着某些承袭的逻辑,比如与《活着》相似的时代背景,与《山楂树之恋》相似的怀旧影调,以及巩俐、陈道明这两位老搭档。张艺谋在转投新东家之初就从这部题材略显沉重的文艺片入手,不仅是在对自己的艺术追求表态,也是对新东家的一种试探——一个商业极为成功的新兴公司,是否有足够的度量与能力容纳一部不那么商业的个人创作追求。

《归来》的题材决定着它在拍摄和宣发上都有着先天的困难,导演对这部影片的处理进行了巧妙的截取与留白。《归来》截取了严歌苓原著小说《陆犯焉识》中陆焉识回家的情节,而原著中分量很重的部分,如陆焉识在大西北囚禁劳教时精神的匮乏、政治的严苛、犯人之间的相互倾轧等,都成为了《归来》“计白当黑”被隐入煌煌大背景中。这样的舍弃在许多“原著党”中非议四起,但适当的信息残缺无疑更能勾起观众更多的好奇心:陆焉识为什么才华横溢却落得如此下场?陆焉识为什么与冯婉喻相隔二十多年不得而见?女儿丹丹为何视亲生父亲如敌人?当许多不了解那段历史的年轻人满脑子问

1 号时,也许这部电影的空白,正如片中被剪掉的老照片一样,开启了他们对历史探寻的兴趣。

好的电影不应该是教科书,也没有必要承担教化作用,它就应当是讲故事,并通过故事启发人们去想一些什么。不必将《归来》看做是张艺谋揭开历史伤疤的一种主观谋划,但对于张艺谋来说,他也必然会将自己对于历史的价值态度、情感关照注入其中。陆焉识的遭遇不是一个人的命运悲剧,而是一个时代的劫难。当满载历史创伤的陆焉识推开房门回到业已平静祥和的家中,冯婉喻无法接受他。冯婉喻的失忆讽喻着我们对历史的失忆,陆焉识归来的艰难也正是一段历史归来的艰难。

你看《归来》,情节与人物也许不打动你,那是因为陆焉识与冯婉喻毕竟与你无关。但也许你的家里,就坐着一位陆焉识,一位冯婉喻,他们或是你的父亲、母亲,或是祖父祖母甚至曾祖父母,他们曾经的不幸或许超过你的想象,却从未言说,他们的故事或许不如《归来》传奇,但足够使你落泪,从一个家庭的历史去触摸一个时代的历史,历史从来没有离我们远去。

太久不曾相见,我们与那段伤痛史之间横亘了一层隐形的墙壁,《归来》的贡献就是在这墙上磕出了一块裂缝,我希望它能够大一些,更大一些,让更多的阳光照进历史的尘埃,而不是用一簇好看的花环来装点,把它重新堵上。

《归来》影评:浪漫漫无目的 故事还算可看

张艺谋新片《归来》自5月16日在全国上映以来,票房表现不俗,首日便突破同为张艺谋作品的《山楂树之恋》所创造的艺术片最高首映日票房纪录,之后表现平稳,截至今日上午11点,《归来》的全国票房已突破1亿元大关,成为中国最卖座的艺术片指日可待。

与此同时,《归来》今日在第67届戛纳电影节展映。作为张艺谋回归艺术片的作品,《归来》亮相戛纳受到了国内外媒体的强烈关注,影评迭出,褒贬不一。

张艺谋在拍摄了史诗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二战电影《金陵十三钗》以及伪黑色电影《三枪拍案惊奇》后,回归他所熟悉的悲情浪漫主义,拍摄了《归来》。尽管张艺谋与他的首席缪斯巩俐再度联手,并且打着批判历史和反思过去社会政策的旗号,但故事中所力图体现的浪漫并未令人印象深刻,甚至让人感觉漫无目的。

《归来》改编自严歌苓的小说《陆犯焉识》,故事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在一个下午,陆焉识的女儿丹丹被舞蹈学校的教导主任叫进了办公室,在那里,她看见了她的母亲冯婉瑜。她们被告知改造20年的陆焉识逃了出来,如果他与她们联系,她们应该将他送回。当逃出来的陆焉识出现时,丹丹为了不丢掉她的领舞位置,带人在他与冯婉瑜相会的火车站将他抓捕。

《归来》是典型的张艺谋作品,处处可见张艺谋的用心,但与他的早期作品相比,却欠缺了那种灼热燃烧的情感。开篇处火车站的一场戏虽然不缺乏紧张感,但却是可预测的,情节的设置非常机械化。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这一整段都是毫无意义的,张艺谋浪费了整整20分钟。冯婉瑜两次表现出的犹豫,向观众传达出了她与陆焉识之间对爱情的忠诚,但除此之外的情节却与此并无非常紧密的联系。这注定影片并非一个永恒的爱情故事。

“文革”结束,陆焉识回家了,而“家”已经不再是家。丹丹已经放弃了舞蹈而在工厂上班,冯婉瑜却因为痛苦而失忆。这儿才是影片真正的开始,面对失忆的妻子,陆焉识却始终无法唤醒她的记忆。在这部分中,张艺谋对人物性格的发掘相当有限。陆焉识对爱的奉献体现在了他用尽一切办法——照片、音乐、信件,试图唤醒冯婉瑜的记忆,并宽容地原谅了丹丹因被误导的年轻的激情所犯下的错误。尽管陈道明和巩俐的表演可圈可点,但这样的人物表现却让人感觉平淡。

此外,张艺谋和编剧邹静之在影片中对很多问题都没有给出解答,丹丹被描述成了一个狂热分子,至少在影片的最初阶段是如此设定的,她的芭蕾舞野心比她的家人更重要,但是却没有对她放弃芭蕾舞这样的决定做出解释,除了在面对她父母破碎的婚姻时的几滴眼泪,她并没有对自己的行为的后果做出更多的反思。

混乱的时间轴也没有对冯婉瑜的失忆以及她精神上的痛苦有更多解释:是因为陆焉识再次被抓受到精神上的打击,还是因为职场的性骚扰?这或许可以归结为大背景的闪烁其词,让一切显得如同空中楼阁一样没有说服力。《归来》陷入了传统浪漫悲剧的固定模式,影片既没有《大红灯笼高高挂》的视觉活力,也没有《三枪拍案惊奇》的古怪,而这种硬伤是巩俐与陈道明的演技也无法挽救的。

和多数电影一样,本片由三大段结构和尾声组成。第一部分是陆焉识从监狱逃出,希望见家人一面,不料因女儿举报被抓;第二部分是陆焉识回到家,发现妻子患病认不出自己,并坚信丈夫还没有到家;第三部分是陆焉识想出“念信”的法子,得以每天来到妻子身边。

影片绝大多数时间都只有陆家三口,情节、场景很是简单,不必费神对纷繁元素进行安排,但怎样让这点东西提供持续的新鲜感,就是个难题。

好在故事本身素质很好,爱与离别的情愫总是能打动人。电影在这里很好地发挥了视觉表现的特长,比如看到冯婉瑜在报纸上练字,却不知是为了什么,一个镜头转到她举着自制的大牌子,上写“陆焉识”三个大字,令人惊讶之余不由得心生感慨;再比如女儿丹丹用照片帮母亲回忆时,镜头在屋内外反复切换,引得观众与屋外偷听的陆焉识一样焦急难受。而压在玻璃板下的潦草字条、贴在大照片空缺处的小照片、陆焉识手上

3 的伤疤,都只用极短的镜头,在观众心中掀起层层波澜。

看得出导演张艺谋对巩俐和陈道明充分信任,花了大量时间在两人的近景和特写上,两位演员也的确能将情绪的细微变化展示出来,同时又能做到相当内敛。只可惜导演有些过于沉迷于这种镜头处理方式了,随着时间推移,便觉有些单调。

由于启用了知名度相当的两位主演,戏份比重也相当,影片传递出的是双向的情感。陆焉识对妻子的感情,是哪怕你不认识我了,我依然爱你;冯婉瑜对丈夫的感情,令人感慨——“爱”究竟是什么,这种虚幻的感情算不算爱„„影片将焦点集中在爱情之上,没有对历史背景进行过多着墨,但依然用细节告诉我们,经历磨难的不止这一家人。

《归来》影评:唤起对爱的渴望

归来,一个看似具有感情的词汇,在张艺谋根据严歌苓改编的新作里,继续将人情表达的更为生动形象。不管是从剧情的编排还是演员的演技,无不将此片描绘到了极点。此片讲述的是一个在文革时期,被打入右派的陆焉识(陈道明饰演)与自己的妻子冯婉喻(巩俐饰演)多年未见,但陆因思家心切,在一次农村转移中偷跑回家,组织上知道后,多方劝阻冯和其女儿丹丹,然而女儿因为舞蹈主角一事将其父亲陆,通报给了组织,至此二人又阴差阳错的分离了三年,等文革结束后,陆被平反兴奋地回到家中时,但让他没有想到的是,经过多年的生活改变,家里发生了很多变化,女儿已不再跳舞,却当起了一名普通工人,而自己一直深爱的妻子,也因为三年前的抓捕陆时脑部受伤,后被方某侮辱,得了心因性失忆,已不再认识陆了。为了妻子,为了女儿,也为了他自己,陆选择帮助妻子恢复从前的记忆。他先后已修钢琴,写信等方式帮助妻子,然而妻子冯婉喻的病情很严重,直到二人都白发苍苍的时候,妻子也没有记起陆,然而陆还依然陪着妻子去火车站等候妻子一直盼归的“陆焉识”。

此片,生动描绘了文革时期,一个普通的家庭生活,然而就这样一个普通的家庭,在张艺谋执导,陈道明和巩俐主演下,演绎了一段让人心酸,发人深思的情感电影。一个是在文革时期牺牲下的才子,一个是为爱而默默苦等的佳人。故事的内容很简单,但所反映的背景和感情却很引人深思。尤其,在陆被平反后,与失忆的妻子再相逢时,为了帮助她恢复记忆,而选择的默默承受,看着自己曾深爱的妻子那熟悉又陌生的眼神,陆多次心酸含泪。在二人回忆陆在被批判时给冯写的厚厚的信时,不仅是信的数量,还有在那一张张不规则的纸张上,七歪八扭的字,看出了当时的陆是多么的不容易,和那份思念之情。电影的最后一幕,陆护送冯在大雪纷飞中,骑着老实人力车,在女儿的陪同下护送冯依然去了火车站,日历上显示的5号的数字,而此时二人已是白发苍苍的老者了„„

看完此片,我最大的感想就是那份沉重重的爱,在现实生活中,可能是世道的改变,

4 将人性变得贪婪和偏激,似乎人们现在不再相信深爱和永久。然而,此片就像今年春晚的一首《时间去哪了》一样确实会再一次唤起人们对爱情的渴望和信任。相信,此片凭借着导演演员的人气还有影片的素材,可以有最佳的成绩。

《归来》影评:用人性的光辉愈合历史伤痕

这部关于爱与人性的电影,因其所反映的特殊时代而被赋予了更大的意义。在电影中,知识分子陆焉识被打成“右派”,在青海“改造”了20年。“文革”结束后,他终于平反回家,却发现疯狂的时代已让他的家庭伤痕累累。最终,陆焉识选择了用宽容和爱化解两代人之间的心结,用日复一日的守候与记不起他的妻子一同终老。这个关于中华民族历史伤痕的故事,激发了那个时代无数亲历者的共鸣。

历史在许多人的生命中烙下了伤痕,对这些伤痕的追忆与缅怀,在当代中国文艺界占有着重要地位。《归来》在某种意义上可以归于“伤痕电影”,但它又不仅是一部“伤痕电影”,它的突破之处在于,它没有停留在对昨日伤痕的沉吟哀叹之中,而是尝试着为“愈合伤痕”开出了自己的药方。这剂药方名为人性,正是最本真的人性,释放出无穷的光辉,才能愈合历史的伤痕。

狂热的时代能够吞噬人的理智,恶劣的环境可以摧残人的肉体。但不论什么时代,什么环境,都磨灭不了人内心深处最原始的感情,遮蔽不了人性的光辉。影片中,陆焉识在最恶劣的条件下接受了20年的劳动改造,但他的家信中却都是对壮丽景色的描写和对家人的深深思念。现实中,国学大师季羡林在遭受批斗时潜心钻研《罗摩衍那》,坚守着自己对知识的纯真热爱。在政治的高压下,正是这份向往美好与真情的人性光芒,让在痛苦中前行的人们获得了面对生活的动力和勇气,走出了黑暗,见得了光明。

在阿城的著名小说《棋王》里,那一群被历史大潮驱使的下乡知青正是靠着人性中本来的善良与淳朴而没有陷于狂热之中,在那个鼓励亲友互相揭发的年代里,也有许多人想尽了各种方法保护自己所亲近的人。人性之所以伟大,就在于它的单纯和原始,原始到人们无法因为外力而将其抛弃,而要让外界之恶带来的伤痕得以愈合,也只能依靠人性的力量。

影片中陆焉识的女儿丹丹,在“文革”中曾经与父亲“划清界限”。这对于一个家庭而言,是一道巨大的无形裂痕。但作为父亲的陆焉识对女儿做出的决定没有任何怨言,他选择了用纯粹的父爱去关心自己的女儿,并且帮助女儿和自己妻子达成了母女和解。片中象征施暴者的“方师傅”曾经欺侮过陆焉识的妻子,但当陆焉识得知方师傅已经被捕,其妻子在他面前哭诉时,也选择了用宽恕化解一切。

今天,历史的伤痕还在立场不同的人群之间制造着新的隔阂,也唯有诉诸人性,社会才能够跳出互相指责,互相敌视的漩涡。造成伤痕的时代已经远去,其牵涉的政治问

5 题也早有定论。今天,我们回首望去,闪烁着人性光辉的美好事物,才是最值得我们铭记和继承。我们也有理由相信,追寻着我们内心深处的宽容和对这个世界的热爱,历史的伤痕最终将得到愈合。

关于《归来》影评的吐槽

毕竟名导新作,《归来》上映后,照例吸引来很多评论,包括很多挂着“影评”字样的文章。但看下来,不少充其量也只能说是吐得一口好槽。收获倒也有,虽然这些所谓“影评”没能示范影评该怎么写,但起码让我体会到影评不能怎么写。

颇具代表性的,当属义愤填膺地批判张艺谋没有正面拍“文革”,顺带把《活着》作为标杆。将《活着》、《归来》放在一起评,这本没什么怪的:张艺谋本人都会把讲述同样时代背景下的家庭故事的两片放在一个系列里。但非得要求两部片子都选取同一角度,就有点无理取闹了。原著宏大,大宅门、西北劳改、归来三段,电影作为独立艺术作品,选择一个切口进入,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反对者无非认为,张艺谋越活越狡猾,没骨气地把一切敏感内容“尽数做了自我阉割”。这种“够种你就该怎样”式的影评,脱离文本根基,纯属主观心思揣度,不管是否正中创作者的本意,都显得自我心态不正,倒有点“为何不做烈士”的强逼意思,一点不高级。

还有些影评,以催泪、煽情为论据,论证张艺谋宝刀不老,说“吹捧”都不够格。如果说“笑痛了肚皮”或许还能佐证下喜剧效果,那么,“哭成了泪人”完全无法说明影片有艺术感染力。不然,军火库的催泪弹就该奉为经典艺术品了。以此高评一部电影,那这片子的艺术性怎么也超越不了最大路货的韩剧的范畴。这种“哭了多少次”式的影评,莫言在聊天中拿来说下观感,可以;变成“斯皮尔伯格哭了一小时”,发发宣传稿,勉强凑合、正儿八经地当篇影评来写,也不高级。

还有拿色彩等来说事的,论述张艺谋在新片中丢掉了最擅长的大红大绿的浓烈视觉,不够“归来”。此类看似挺从文本出发的角度,拿“惯常习惯”评论“具体风格”,并不大立得住。这不高级。

当然,最后我得说,影评也绝对不该如以上那般写:一味地挑刺、推翻,却不见建立、重构。这则关于影评的吐槽,也就是一名读者读不懂一篇高级影评的气话。实在要从大量影评的反面教材中找点亮点,其一,可能在于评论本身的热情;其二,这些与《归来》有关的评论(含此文),和《归来》这部电影一样,传达出当下电影艺术界的创作者、批评者的共有状态:归去来兮,恍惚迷失,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第7篇:归来影评

张艺谋讲述的是一个“生死离别,旷世奇恋”的爱情故事,可能是我一直偏执的认为爱情终究会随着时光流逝而转变为亲情的缘故,我在电影里看到更多的是亲情,像是看到了爷爷奶奶曾经的故事一样。

在特殊的时期,人沦为了政治的牺牲品,而每个人背后都是一个家,与政治斗争相伴随的是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人间悲剧。于患难之中见真情,对当时受迫害的人们来说,家的意义愈加深刻。电影中的陆焉识在政治斗争中被打压流放,与妻女分别二十余年之久。二十多年的时间让风度翩翩的青年教授变成了满脸沧桑的中年大叔,而唯一不变的是他对妻女深沉的爱。他奋不顾身只为见妻女一面,对女儿的背叛选择隐忍原谅,为了回家“不择手段”,在漫长的时光里陪着妻子等待“自己”的归来,为了挽回破碎的家庭而竭尽全力。母亲冯婉瑜像那个时代所有的女人一样一直无怨无悔的等待着丈夫,即使忘记了他的样子也没有忘记他的名字,为了丈夫的生命愿意付出所有,自己一个人默默地承受着痛苦和悲伤,用一生的时间日复一日地等待着一个人的归来,不离不弃。

重获自由后陆焉识本想着终于可以一家人团聚了,没想到等待他的却是妻子因为失忆忘记了自己的长相而把他拒之于家门之外。他用尽各种方法都没能够让妻子认出自己,最后他选择了用另一种方式永远的守护在妻子身边。电影最后的画面是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清晨两鬓已经斑白的陆焉识和冯婉瑜再一次来到火车站举着牌子等待着“陆焉识”的归来,电影的结局未免让人有些许遗憾,但是对于陆焉识来说,这可能已经是很好的结局了。家人并不一定要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而是不论你身在何方都知道有那么一个在心里惦记着你的安危,期盼着你过得幸福快乐,在你有危难时第一个来到你的身边帮助你的人。

在看电影的过程之中我一直都在流泪,感动、震撼、遗憾、愤怒,情绪涌上心头五味杂陈,然后想到了自己,虽然那个时代离我有一些遥远,但是故事的内容却能让我感同身受,谢谢张艺谋导演用这样一个故事让我对人生有了一次更深刻的思考。

“拉水的母马要生小马驹了,生不出来,我们就把它拉出来。当我看到小马驹挣扎着站在草地上,我们觉着春天真的来了”。这是电影中我最喜欢的一句台词。我想,无论我们遇到什么困难,坚持下去,春天总会来的吧。

第8篇:大圣归来影评

《大圣归来》观后感

在一开始看见《大圣归来》潮涌般的好评的时候,我是拒绝承认的。我对国产动画的最好印象停留在《龙之谷》的技术上。虽然看过预告片,觉得质量还不错,但现在的中国市场已经让我不敢对什么电影抱有太高期待了。直到我坐在座位上,影厅里的灯暗了下来,第一个镜头,我鼓起掌来,内心直接炸裂。看,那里有只孤独的猴子。他孤独的坐着,眼里充满无聊的光,身后,百万雄兵。

从那一刻起,我就爱上这部电影了。整部电影是非常好莱坞化的,不论是成熟的技术,丰满的人物性格,抑或是较为成熟的好莱坞化式剧本,都让他在电影以及技术层面无可挑剔。另外,我在里面看到了很多经典电影的影子,山妖追逐一场颇有阿宝斗狼的风骨,汪峰配乐的那场戏,剪辑神一样,颇有狮子王的风骨。而最可贵的是,它保留了绝大多数的中国特色,不论是皮影,唱腔,抑或是开头中国风十足的群战,都充满着满满的中国情怀。然而最重要的是,这部片子并不无聊,如果说《龙之谷》只注重技术而没有注重细节的亮点,而这部《大圣归来》在细节方面做的太棒了,通过细节将我逗得哈哈大笑。这种观影体验,在一部中国动画中能够体验到,实在是种奇特的感觉。

而更为重要的是影片过硬的3D效果,开头与结尾处两处大战,身临其境,气势恢宏,实乃中国动画之顶峰,实乃中国动画之希望。

更值得一提的是影片的配乐,从《小刀会》到《勇敢的心》再到那首感动千万人的歌曲,中西结合,现代古典竟毫无违和,童自荣老师的配音更让我们连个反派都恨不起来。

不客气地说,《大圣归来》一扫中国动画弱势之阴霾,树立了国产动画新标杆。不过一部动画电影,最有魅力的永远是人物。在好莱坞动画也已经彻底沦陷给卖萌的时候,中国能有一位马脸帅哥扛起英雄的大旗,这就是那只猴子的力量。

当我看到猴子在水里的那段场景,我哭了,他伸出手,那布偶在水中沉沉浮浮。大圣,归来。有人说这部电影剧情简单,也许只因你不了解猴子的孤独。其实电影描述的是英雄。斯有猴王,战天斗地,一棍千钧,十万天兵只等闲。

可是你看到了吗?在那满天红霞中,那种百无聊赖的眼神。他不是英雄,他是大圣。他是为了战斗而生,他的战斗毫无意义,他似乎从生下来就注定要战天斗地,就要反抗这世上的一切。这样的人必然无敌,但也会很无聊吧。慢慢天际,却无归处。所以,大圣归来时,并没太多抱怨,只是对于重获自由的喜悦。它是只孤独的猴子,无论面对千军万马,还是被困石中。他都是只孤独的猴子,不在意这世界万物,连自己都无所谓了。战斗,看来是件孤独的事情啊。

这是一个人的大圣,这是一个人的英雄。可五百年后,重见天日,对面却有一个天真的小和尚。大圣手中枷锁还在,它不是大圣,它只是猴子,一个无能的猴子。它会愤怒,会悲伤,有了感情,这也许便是如来封印它的目的。

它也许只是为了让这猴子不再孤独,让这猴子孤独久了,也就不会这么孤独了。所以,它好像很烦江流儿诶,那孩子成天啰啰嗦嗦问东问西,可是这孩子在身边久了,好像日子也不会那么孤独了。当巨龙腾起,当八戒到来,当群妖来袭,大圣不在是大圣,大圣成为了父亲。大圣看着窗外的月色,会轻轻地说:“有一天,你变得足够坚强,勇敢,就能够驾驭这一切了。”那一刻大圣心中有一个柔软的地方被打开了。可是大圣已经变成了猴子,连保护自己都困难,还怎么保护一个这么天真的小娃娃。大圣想过放弃,想过离开。大圣已经不再是大圣,大圣不再是英雄,大圣也不再孤独。

大圣离开了,那是种前所未有的绝望,那种绝望不是因为法力尽失,不是因为五百年光阴的虚度,不是因为江流儿的离开。而是因为无能为力,有了想守护的东西,却无能为力,这种感觉才叫做绝望。

他躺倒在水中,那个大圣的娃娃在他的面前。他站了起来。大圣回来了。为那个相信大圣不死的孩子,为那些看着他长大的我们,为了那些盼望着他打败妖怪的孩子们。大圣回来了。他坚决地走向战场。

那一刻,我相信,和我一样,从小看着西游记长大的故事的人都会想起电影里的一句话:“齐天大圣,是不会死的。”

他单枪匹马,毫无法力,力战群妖。这才是大圣,这才是我们心中的英雄。虽然他长着一张大长脸,虽然他被打得很惨,虽然他已经没有金箍棒。但是它是一个英雄。所谓英雄,不是天赋异禀,不是英姿飒爽,不是所向睥睨,而是为了自己不想失去的东西而勇敢的战斗,战斗到再也无法站起,战斗到最后一滴血流尽。这才是我们的大圣,这才是陪我们长大的英雄。英雄并不是孤独的,英雄是为了守护而战。而最后,大圣明白了这一切,也就明白了五百年的意义。

如来一诺五百年,只为大圣真英雄。看,那只孤独的猴子回来了,他英姿飒爽,天赋异禀,所向睥睨,更重要的是他不再孤独。这才是我们一直在等待的大圣。欢迎回来,齐天大圣。我走出影院的时候,哭了,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就当是为了不死的大圣,为了那只孤独的猴子吧。

姓名:覃铄雯

班级:动画1512 学号:2015169223

第9篇:《大圣归来》豆瓣影评

《西游记之大圣归来》是根据中国传统神话故事进行拓展和演绎的3D动画电影,影片讲述了已于五行山下寂寞沉潜五百年的孙悟空被儿时的唐僧——俗名江流儿的小和尚误打误撞地解除了封印,在相互陪伴的冒险之旅中找回初心,完成自我救赎的故事。

伴我同行的不是哆啦A梦,而是我的英雄齐天大圣

【中度剧透,谨慎阅读。】

没错我就是在微博上看了陈洁仪唱的主题曲《从前的我》被深深虐到然后翻了一遍预告片今天冒着南京的暴雨出门来看超前点映的自费水军。

前一阵子走童年情怀路线的蓝胖子在大陆狠狠赚了一大把80后的眼泪,在外出差的我没来得及看,其实也并没有同样情怀——来自小县城的80末班车的我基本与央一的大风车和动画城度过童年,蓝胖子只是在点播台偶尔出现,所以如今倒也无感于那一小段回忆。

据说哆啦A梦其实是日语发音的dream,它和他的故事充满了所有美妙的童年幻想;而西游记不是这样,大圣归来更非如此。如果说原版的西游记塑造了一位(一群)无所不能的超级英雄,那么大圣归来就是让这位超级英雄的人性光辉闪耀——事实是,对于超级英雄,往往我们迷恋的并不是机械美学和超能力本身,而是拥有拯救世界能力的英雄也有与我们同样的那些无能为力和无可救药的细微瞬间。

=================剧透分割线,可跳过=================

故事开始于山妖肆虐的长安城,在**中失去了父母的江流儿被老和尚收养成长,齐天大圣曾经的辉煌传说在民间戏剧中流传,也深深影响着孩子。与此同时,真正的齐天大圣于五行山下封印未醒。日食之日即将来临,妖王要偷城中童男童女祭祀,为了搭救一位陌生的小女娃,江流儿机智战山妖,带着女娃逃入山中,误打误撞放出了齐天大圣孙悟空,而此时其法术封印仍在,孙悟空只不过是一只会功夫的猴子,但见到传说中英雄的江流儿仍将其奉为偶像并紧紧相随,给了落魄中的齐天大圣勇气与信心。途中女娃不幸被妖王夺取,江流儿孤身前往解救,无力抵抗妖王的孙悟空再三思索随后前往搭救,但在与妖王的决战中,江流儿以己之身引开尸兽保护他人,却造灭顶之灾,悲痛至极的孙悟空爆发能量突破封印,恢复齐天大圣之身。

(实际情节丰富饱满得多,此处略去十万字)

================ =剧透结束的分割线 =================

不到90分钟的电影,情节非常紧凑,全程笑点泪点贯穿(前半段全场笑不停,后半段我左边的妹子就开始抽纸巾了),人设完整饱满(超级萌!!!),配音不用说,你们往上看阵容,画面流畅程度绝对是国产动画电影的巅峰(打斗场面恢弘大气),场景美得一塌糊涂(出原画集一定要买买买的那种),配乐更是一绝:不说插曲汪峰的《勇敢的心》,不说似乎没有在剧中出现的上海草莓宣传曲苏阳的《官封弼马温》,也不说秒杀三万人的片尾曲陈洁仪《从前的我》,中国国家交响乐团这班子拎出来都气势磅礴——借宿客栈时回忆花果山的点滴伤感旋律,初斗妖王时改编的古筝曲,孙悟空无力拯救女娃时从悲凉到悲壮的交响组曲,妖山一片废墟尘埃中走出齐天大圣的《小刀会》,还有熔石为甲英气炸裂变身时的配乐„„无不极其精确到位地渲染了片子的情绪。

相信我,这绝对是继宝莲灯之后国产动画电影的又一里程碑。

电影结束,影院灯亮起的时候,收3D眼镜的服务员在门口喊道“大家,电影散场了。”全场竟无一人行动,只听到一片安静中不少女孩的小声抽泣和男孩的低低惊叹。

如果说蓝胖子和大雄教会我们做梦,那么齐天大圣和江流儿则是守卫我们童心的英雄,并将勇气与爱赐予我们。

我们都喜欢超级英雄,这年头你要不是盾冬抖锤EC福华党你都不好意思混英雄圈,我也承认作为一个漫威粉,我喜欢钢铁侠,他是我成年后的英雄;直至《大圣归来》我才终于发现,我仍然爱着一个土生土长的、一脸毛的猴子,他没有花不完的钞票使不完的高科技,他没有八块腹肌一张俊脸,但他是我童年英雄,他“身如玄铁,火眼金睛,长生不老,还有七十二变”,永远的、不死的、唯一的齐天大圣孙悟空——谁说他鞋拔子脸不帅的我跟他没完!

他被遗忘了许久,但他回来了。

他保护了幼时的我,现在换我站在他身前,守卫他。>>

不多说了7.10已经有一堆小伙伴约我二刷三刷四刷了,各位注意好观影时间,尽量和小朋友活跃的时期错开免得影响观看,于是安利就是这些谢谢大家。

------------------

【7.10二刷更新】

以上是6.28顶着南京暴雨出门看点映后,在回家的公交车上码字的,临时小感,多有不周,各位见谅。

7.10看了周边电影院排片都是白天,被某时代和某花开挤得不行不行,只得牺牲了午睡时间和小伙伴们中午跑出去看,二刷还是五星,笑点泪点依然鲜明,看完出来小伙伴一路说笑,回味汪半壁《勇敢的心》时撞在树上的和给江流儿指路后选了块稍微软点儿的地往下钻的两位土地公公,一个同事说,“细节真是太良心了,能有笑点的小地方都做出笑点来了”。

明天还有另一波同学跟着白天三刷,我也真是为这种排片下的票房操碎了心=L=„„

在微博上看到看完动画的小朋友问妈妈:“妈妈,为什么大人也来看动画片啊?”

妈妈回答说:“因为那些大人在还是小孩子的时候就在等着大圣回来啊。”

泪目+max(豆瓣为什么不能加粗字体啦讨厌)

标题“伴我同行的不是哆啦A梦,而是我的英雄齐天大圣”是最初6.27看完ED后发在了朋友圈,6.28写了这影评,后来在微博上被刷了4000多赞,也被新华网和凤凰网引用成“一个网友说”和“有的观众说”,影评也被不少新闻节选了前后几段,虽说没啥版权可言,片子更多地为人所知也是很开心,也卖了二三次元朋友们不少安利,算是对得起猴子男神吧。感谢导演和其创作团队的好作品,愿国漫未来更好。

----------------------

【 7.12三刷更新】

本来说好了是昨天去刷的,结果昨天加班到凌晨一点都没腾出时间,今天加班到下午四点半,所里小伙伴又已组织好5人团伙准备出门观影,临时查了附近影院,一天2-3场,基本都已满座,不得已只好打车去了远些的环宇城,也仍然买到的是

一、二排的剩余座位,小伙伴也不得已被隔开。

卖安利给三次元同学同事之前都很忐忑,不比在二次元,天天微博转发大触们的画也不会有基友反感——三次元一水儿口味挑剔的小伙伴和不太受他人观点影响的前辈哥哥姐姐。事实是,最终他们都给了完全的好评,“太帅了,还有第二部么?”

右边隔了一个位的姑娘在放彩蛋的时候满是抱怨:“太短了不够看啊!就算再放一遍也好啊!哎算了我们啥时候再来看吧。”

坐在左手边的两岁半小姑娘整场电影都在拽着她妈妈的手臂低低惊呼“孙悟空太帅了!”忍不住想到了爸爸回来了里的甜馨。直到片尾彩蛋放完,她妈妈突然一本正经地跟她说,“宝宝你看,我们中国也有这样的大英雄,他来保护你好不好?”小丫头开心得转圈圈“有孙悟空在,就再也没有妖怪敢来欺负我们了!”

我想起我的小时候。

偷偷跟你们说,我还记得我幼儿园时有一回课间餐吃到了一个坏掉的鱼丸,难以下咽,紧张地尿了裤子,被同班的小朋友取笑了一个上午,难过得不行。那天午睡的梦中,突然有人出现在教室的门口说要来接我走,全班的小朋友——包括嘲笑过我的那些——都带着无比羡慕的眼光看着我。嘿,你知道吗,他是孙悟空。

他是父兄,也是朋友。

他是英雄,也是凡人。

他是传说,也是现实。

他归来了,我便来接他。

时光狷狂,愿这信仰永传承。

一件利人利己的事情,何必不做呢?

六月下旬,家里姑娘说,你看看这个预告片!然后我就跟着看了一个没听说过的国产动画片的预告片

我心想,真的会有这么高质量的国产动画?还是CG动画?还3D?被国产片花样坑了这么久,早就免疫了。从来没听说过这个动画片,现在跟石头里蹦出来一样突然扔了个这么高水准的预告,难保不是又一个“精华全在预告片里”的货色。

姑娘却燃爆了,说要看么要看么!我们去电影院看吧!支持国产动画!

作为一个家里装了投影之后只去电影院支持超一流电影的人,我敷衍了一下,说看情况吧。

其实根本没当真。

然后,7月10日首映,本地电影院只排了2场。我加班,姑娘说,我要自己去看电影了!我一愣,转念一想,也好,去看吧,我下了班去接你。

心里还是不在意,觉得,你喜欢就好吧,别太失望就好。

然后就在八点多散场后接到了一个眉飞色舞手舞足蹈的人。

“完全不像豆瓣前排短评里面说的啊!怎么可能有1星2星?从头燃到尾好么?剧情也不低幼啊!大圣帅爆了!预告片里的真的只是一小部分啊!土地公公好萌!”

看复联和银护她都没这样。

“明天我们再来二刷吧!”

嗯,明天我加班,还是不了吧。我心想,一张票也算是支持过了,何必呢。

回到家姑娘就进入了花痴模式。各种搜大圣归来相关的话题,评论,然后我知道了导演八年才完成这部电影;知道了这个穷逼剧组连宣传的钱都没有;知道了电影2013年就出了上映海报,2015还出了款“欢乐贺岁”预告片,结果还是拖到了暑期档才上映;知道了他因为没钱大规模宣传,无奈用大范围点映来赌口碑扩散;还知道了这样一个老实巴交的孩子居然还被某时代和某花开偷票房。

我就说咱明天去看吧。

是的我决定去看不是因为多看好他,纯粹因为觉得这孩子太可怜了。

他真的是太可怜了。第二天我走进电影院,站在大厅宣传片屏幕面前看了好久,从猪猪侠到杨贵妃一众预告片看了一个循环,愣是没有大圣的预告片,连个海报都没有!直到进场时我看到了1.3米测量板,那里站了个大圣,一个一米三的大圣。

进了场,看了特么五分多钟的贴片广告,然后发现影院放错了拷贝,银幕上飘起了猪猪侠的脸。

摔啊!

剧场里有个小哥当时就糙了——“我们来看猴儿,你给我们放猪?”

十分钟后,换上了对的拷贝。

片头过后,我的下巴就再没有归位过。

然后今天我刚二刷归来,我家姑娘三刷了。还是觉得不够。

这是一部国产动画,但是他真的有栩栩如生的CG形象;

真的有眼神嘴角真实细腻的微表情;

真的在认真的和台词对口型;

真的有媲美《瓦力》和《飞屋环游记》经典段落的蒙太奇转场(爷爷带江流儿成长及江流儿、大圣跋山涉水);

真的有张力十足的主观镜头运动镜头调度和大气从容的长镜头衔接(天宫群戏、群妖追逐江流儿、天蓬带你飞、妖王大圣决战);

真的有冲击力极强且风格各异不千篇一律的动作戏(大闹天宫、大圣出场、棍战群妖);

真的有顶尖的配乐配音(棍战古筝、妖王唢呐、祭祀京剧)、

真的有不论6岁还是40岁都能感受的笑点泪点(小孩子喜欢看的画面和美景,成年人才能体会的大圣情感变化,深挖一点才能体会到的山海经反派设定);

真的有张弛有度自然流畅且绝无尿点的节奏。

一点也不粗糙,一点也不低幼。他连个萤火虫都不愿意用个光点儿代替,还非把翅膀做出来。

结尾的演职人员字幕里,我看到了一大段的众筹人员名单,都是十几岁的孩子。剧组都穷到这份儿上了,导演因为不愿意随投资人的意思改剧本,导致人家撤资,然后苦熬了四年,各种找钱,制作完成片,没钱发行,没钱宣传,没钱争取更高的排片量。

他们走投无路,只能用点映这种星火燎原的方式让一些人提前看到片子,争取一些可能的口碑。

因为他们真的什么都没有,只有一腔热血,和对自己作品无上的自信心。就好像一对穷但教子有方的爹妈,跟儿子说,你真的特别优秀,但后面的路我们帮不了你了,你要自己去闯出一片天啊!

导演的微博,11年之后几乎什么都没有,15年逐渐有了一些和大圣归来相关的信息,图片;首映当天,发了一句“来!享受这他妈跌宕起伏的人生吧!”一副爱谁谁吧不成功则成仁的劲头儿。就这么把亲儿子推了出去,看他能不能争气。

7月10日首日票房,1800万。7月11日,2800万。7月12日,截至21:00,4083万。三天影院排片量逐日上升,上座率比同期上映的其他电影都高出一倍以上。

票房和排片量不降反增,口碑更是节节攀升,一开始有人说是片方雇了水军刷好评,可是看着几何增长的微博好评反馈和满满当当的上座率,再回头看看,反而是那些一星二星的无脑黑更像是竞争对手雇来的了。看过的人,一大部分都变成了所谓的“自来水”——自愿自发做水军。自来水里不光有郝蕾老狼等一众明星,还有百度第一大吧的吧主,这人是个土豪,这个吧有1700万人。

你说这是什么现象?我说这是一个理想主义者赌上尊严和前途的龙门一跃。是给这个媒体只看眼球,明星只看钞票,艺术界旧人只啃老本,文艺圈新人急功近利的狂躁时代的一记耳光。

当然,电影里都是骗人的,一记耳光扇不醒任何一个人。但我实在不忍心一边看着我们曾经鄙视的所谓“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疯魔又杰出的各类艺术家,创造出各种视觉奇观,把艺术不断推向极致再打破极致,一边看着我们自己的社会每天一边骂“国产片都是垃圾”,一边却又不断忽视掉这些制作艰辛诚意十足却又没办法跟大公司大明星比宣传炒作甚至下三路手段的良心佳作,让这些真正的文艺人才被伤害,被埋没。

我觉得这是一个难以理想主义的年代,但这又是一个需要一点理想的年代,所以我要为这一群能做出理想主义事情的人摇旗呐喊。

我想和我的孩子有共同的回忆,我想让我的孩子看到好的动画片,我不想我生活的社会变成一个想象力匮乏吐槽技能全满的地方。

相信你们懂这种心情。虽然你可能觉得这种事情跟我们个人没有关系,也不想为此摇旗呐喊,但是在可以选择的部分,再想看电影的时候,从一群看完出门会摇头的电影里面,扒拉出这一部老少咸宜而且看完会回味赞叹的动画,买张票,给自己一个赏心悦目的下午或晚上。

看完之后,我们还能一起聊聊这部电影到底有多棒,你最喜欢哪场戏,大圣的封印到底是怎么回事儿,以及那个长着鸟腿还会变身的反派到底有多么丰富悲情的内心。

这种利人利己的事情,何必不做呢?

上一篇:强军梦中国梦我的梦下一篇:九年级语文期中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