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电影影评

2024-06-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印度电影影评(共8篇)

印度电影影评 篇1

印度电影对于目前看电影的人来说,可能是涉及的相对较少的一个部分,从1913年第一部印度故事片诞生至今,历经80余年的发展,印度电影业已形成了一个年营业额约500亿卢比(12亿美元),拥有近200万工作人员,年产1200部影片的庞大产业。这1200部影片中,800部是故事片,400部是电视片、商业广告片和译制片,总量相当于好莱坞年产量的3倍。印度早期电影多是模仿好莱坞的影片,然后将其改编成印地语和其他语言。但慢慢的,印度电影开始有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并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和艺术传统得到了全球不同肤色、不同语言观众的认同和喜爱。不过印度大多数影片都是按多年来卖座率较高的商业影片的戏路拍摄,即一部影片有1个明星、3个舞蹈加6首歌,片中不时可见小楼洋房,香车美女,不免让人感觉影片中的场景与亲眼目睹的印度相比,更像个“世外桃源”。电影的发展与现实生活有着很大的脱节。

无论是在古代背景的《阿育王》,还是现代都市背景的《你好,伦敦》,影片都充斥着浪漫唯美的爱情与风格别致的印度建筑,电影完全与现实生活偏离,直到现在所出现的《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才第一次直面现实,揭露了印度人民的生活现状,走出了“华而不实”的电影发展怪圈。我今天看的就是印度影片的一部代表作——《阿卡巴大帝》。

阿卡巴大帝是印度莫卧儿王朝的皇帝,莫卧儿王朝是印度最后一个王朝,同它以前的统一北印度的孔雀王朝、笈多王朝相比,它的历史意义更大。莫卧儿王朝是印度第一个建立在民族和解,宗教宽容基础上的统一王朝,它的治国精神和疆域版图对今天的印度仍然有很大影响。奠定了这一切的阿卡巴大帝,在印度第五排行榜中,排名仅次于阿育王。阿卡巴统治印度莫卧儿帝国的时期,正是英伊丽莎白一世统治英格兰时期。他晚年所统治土地的范围,大得有如欧洲,势比当时欧洲任何一个帝王都大。

影片的主线讲述了一个16世纪的爱情故事,伟大的莫卧儿皇帝阿卡巴与拉杰普特族的公主乔达哈联婚,从而衍生了一段真正的爱情。在政治上,信奉伊斯兰教的阿卡巴国王知道成功没有疆界,在征服了兴都库什山脉之后,继续向他的征途进发,直到他的帝国扩大到从阿富汗到孟加拉湾,从喜马拉雅山到哥达维利河。因为他那精明的宽容、慷慨及权力,阿卡巴赢得了为他效忠的拉杰普特族人――最好战的印度教教徒的信任。但阿卡巴没想到的是,当他与乔达哈――这位突如其来的拉杰普特族公主结婚后,却遭到了乔达哈极力的排斥,为了进一步巩固他与拉杰普特族人的关系,他要开始进行新的征途,就是嬴得真爱。然而身为拉杰普特族的公主,乔达哈很反感自己只是政治上的棋子。在这婚姻的结盟里,阿卡巴要面对的最大挑战不只是打赢的本领,还有赢得深藏怨恨与极端偏见的乔达哈的心。

然而,当阿卡巴凭借自身努力一步步获得乔达哈的爱慕的时候,却遭到了众人的阻扰。犹如故事开始时一样,阿卡巴和乔达哈面对这场联婚都表现出的排斥,在这里也并没有得到众人的理解。一个穆斯林和一个印度教徒的联姻让两个人同时陷入了宗教信仰的斗争之中,当乔达哈听闻父亲将她嫁给阿卡巴所表现出的绝望与伤心让人不禁感叹宗教信仰在这个古老国度所代表的非同凡响的意义。

阿卡巴为了统一印度大陆,接受了安珀国王的联姻请求,而乔达哈为了安珀王国的和平也不得不接受这场政治联姻。在和乔达哈相处的日子里,阿卡巴表现出了一个国王的宽容与大度,他不仅接受了乔达哈苛刻的条件,还处处为她着想,渐渐获得了乔达哈的好感。阿卡巴由此对印度教有了好感,他在他统治的领域内,废除了印度教徒去圣地朝拜的香客税,接着又废除了印度教徒的人头税。这两项税收的免除使国库减少了大量的收入,却使他的政权真正扎根于印度。

然而,阿卡巴的这些举措却马上遭到了以其义母为首的保守派的反对,并设计陷害乔达哈,让她失去了阿卡巴的信任,并被遣送回国。乔达哈因为失去信任而伤心欲绝,当她刚找到爱、信任和幸福的时候却又失去了这一切。阿卡巴对其义母的纵容,使她无法容忍印度教徒在莫卧儿宫廷的种种违反穆斯林教义的事情,致使全剧的戏剧冲突达到了最高潮。然而,在阿卡巴生母的澄清下,阿卡巴知道了其中的真相,后悔不已。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赢回了乔达哈的真爱。

在宗教信仰束缚下的这段婚姻虽然最终取得了完美的结局,但其过程是充满艰辛与挫折的。阿卡巴作为莫卧儿王国的皇帝所表现出来的对宗教信仰自由的支持是史无前例的,阿克巴的政府中,也有着众多的非穆斯林,包括他的印度教妃子的侄子曼•辛格,也有出自中产阶级的印度教徒托达儿•马尔,后者是一个出色的经济学家。阿克巴的后宫同样是宗教宽容的典范,他娶了30个来自不同教派的女子为后妃。而他与乔达哈的浪漫爱情更是被人们千古传诵。这段唯美的爱情在宗教信仰的束缚下反而别具风味。

我们重新翻开印度的历史,你会发现宗教已经丝丝屡屡的渗入这个国度的一切,包括现在,你走入这个国度,依然可以感受到宗教信仰的光芒。

另外值得一提的印度的舞蹈,它的美丽闪耀着独特的民族文化特色,影片中万人颂扬阿卡巴献舞的那一段,至美至艳,绕梁三日,回味不绝。书上说印度是出美女的地方,从这些影片中看来,那里的女人确实有一种独特的韵味,无论是她们的容貌,亦或是情感。

印度电影影评 篇2

2008年的印度影坛, Ghajini (中译:《未知死亡》) 在放映不到两周的时间里票房就超过了四千万美金, 打破了印度电影的多项票房纪录。在这部长达三个多小时的电影中, 导演A.R.Murugadoss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关于复仇和爱情的故事, 看完《未知死亡》很多人容易想起奥斯卡最佳编剧提名的影片《记忆碎片》, 两部电影看似框架相同, 内核却截然不同, 社会的大背景也大不相同。

影片讲述的是在医学院里, 教授带领学生们研究了一个病例, 桑杰, 他的脑部只有短时记忆功能, 只能记得15分钟以内发生的事情。他的病历引起了女学生苏尼塔的好奇。同时, 督察古塔亚达夫发现这个叫桑杰的人行为异常, 伤害了很多人, 便开始追捕他。女学生苏尼塔无意中翻看了桑杰的日记, 了解到他的过去。原来眼前这个桑杰不是什么危险人物, 而是孟买富商, 幻音公司的总裁。他富有而低调, 很少有人认识他。两年前的一次偶然机会, 他结识了活泼可爱, 又富有同情心的广告模特卡尔帕谢蒂。俩人虽然闹出不少笑话, 但最终还是相爱了。好打抱不平的卡尔帕谢蒂从黑帮大佬Ghajini的手中救出了25名被贩卖的少女, 最终惹来杀身之祸, 桑杰也被Ghajini用铁棒击中头部, 失去记忆。而此后, 桑杰凭借宝丽来照相机, 便条贴, 自己的日记, 纹身等等这一切重新拼凑着过去的点点滴滴, 开始了复仇之路……虽然桑杰的病还没有好, 但在影片的最后, 他一个人坐在美如画卷的暮色中, 仿佛感觉到美丽的卡尔帕谢蒂就依偎在他的身边……

一、贫富差距

如果说电影是对一个国家社会的影射, 不如说一个国家社会环境是电影创作的大背景。在《未知死亡》中, 男女主角之间的爱情是典型的灰姑娘遇上王子的故事, 一个是上层社会印度未来的比尔盖茨, 一个是底层生活的跑龙套的广告模特, 从男主所居住的摩登大厦, 到女主支付不起房租的小屋, 几条街区的距离, 一边是锦衣玉食, 豪宅名车, 一边是食不果腹, 衣不蔽体, 这无一不显示着这个国家的贫富差距, 而比电影中更甚的是印度真实的情况, 贫民窟存在着无法想象的生活。

国家和国家之间贫富差距大, 人们可以自我安慰整个国家的人都跟着自己在苦难之中煎熬, 可以自我鼓励美好的未来正在不远处招手, 但如果身在同一个国家, 同一个座城市, 甚至仅隔几条街区的人过着天堂和地狱之差的生活。印度经济近年来以令人惊叹的速度增长, 现今的印度有着世界一流的工业园区, 有着世界顶尖的超六星级酒店, 但印度同时也拥有世界上最大的贫民窟, 有世界最大的手工洗衣场, 有25%以上低于贫困线的人口, 有成群结队的乞丐……印度严重的贫富分化问题已经成为制印度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不健全的法制

在西方人的印象中, 印度是个神圣的地方, 他们在恒河洗涤自己的灵魂, 人们可以在印度得到心灵上的洗礼, 可印度并非那么美好, 不仅仅是他们那里贫穷, 肮脏, 疾病, 而是因为印度不健全的法制。

《未知死亡》中的男女主角便是这不健全法制下的悲剧, 善良的女主拯救了一百多个险些被卖去做妓女的女孩儿, 却因此丧了命, 印度执法部门没有惩治凶手, 而是男主角靠自身的力量和残缺不全的记忆找到凶手进行复仇。阿米尔汗正是通过这样的情节来控诉当今印度不健全的法制。

人所站之处, 便有阴影, 便有黑暗。在影片中也能看到, 在印度的火车上是没有乘警和售票员的, 全靠乘客自觉买票看站。而电影中的警局, 也不过是虚设罢了, 不能惩治买卖儿童的幕后黑手, 警局人员怕被牵连不能保护拥有正义和善良公民的生命安全, 黑社会Ghajini不仅杀害了善心却坏了他生意的女主角, 还能逍遥法外的给医学院捐赠洗白自己, 这是这样的一个社会, 仅靠法制和公正力量无法控制的社会, 公民因做了善事得罪黑社会势力而丧失生命的社会, 需要通过私人力量来解决恩怨, 直截了当拿走仇人生命才能结束噩梦的社会, 归根到底是一个法制不健全的社会, 影片也正批判了印度现实社会的黑暗, 控诉司法警局无能, 这不是一个个例, 而是这个社会的普遍现象。

不仅仅是阿米尔汗的电影, 印度的电影都乐忠于从电影情节去讽刺社会, 时政, 来表达自己的不满。好在死并非生的对立面, 而是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 影片最后女主的心一直陪着男主, 永远的在一起, 给观众一些温暖的感受, 让人还能感到这个世界上美好的存在。

三、深入骨髓的民族自豪感

印度电影中歌舞是最常见的桥段, 印度作为世界第一电影生产大国, 独特而又神秘的音乐风格结合变换多姿的舞蹈融入到电影中, 载歌载舞体现了印度独特的魅力, 而从这些舞蹈里也可以感受到印度人对自己国度的热爱, 以及民族自豪感。

电影《未知死亡》中, 当男女主角坠入爱河之后, 通过大段的歌舞场景来推动他们的爱情进展, 伴随着一段段集体舞蹈, 男女主角之间的爱情随之也得到集中体现, 相对比其它印度电影, 歌舞片段少了很多, 同时又加入了流行电子元素, 但却丝毫没有减少这部电影的民族性,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阿米尔汗没有在歌舞革新的征途中抛弃自己的民族性, 虽然官方语言是英语, 但歌曲都是用民族语言演唱的, 舞蹈动作也是以印度舞为基础的。

印度电影中歌舞的变革是必然的, 是时代的需要, 而这其中没有改变的是印度人对歌唱和舞蹈的热爱, 对祖国的热爱, 还有, 他们骨子里那份来自东方, 浪漫而神秘的情怀。他们将印度歌舞与电影溶于一体, 把印度独特的歌舞文化穿插在电影大大小小的角落让人无时不刻的感受到印度歌舞的魅力, 而这是对一个国家文化的最好宣传手段, 印度在拥抱世界的同时, 保留传统的文化和精神, 提到印度, 提到宝莱坞, 人们第一个想到的便是印度歌舞。

有人说, 歌舞是印度电影的灵魂, 虽然并不能完全赞同, 但歌舞的确造就了印度电影的独特魅力, 这个民族已经习惯了在电影中用歌舞来表达情感, 营造意境。它独特的把传统文化与现代产业融合在一起, 无论社会怎样发展, 传统文化不会被丢弃, 从这里便能看出印度人是多么爱自己的国家和深入骨髓的民族自豪感, 他们爱自己的国家、宗教、信仰, 即使这里到处可见贫困, 疾病, 肮脏, 但印度人总有更多的理由去热爱它, 那是他们的祖国, 他们的民族。

结语

不管是印度电影中的美好还是问题多的社会, 通过电影的传达观众都会因为更加了解这个国家而喜欢它, 而我们不得不承认在世界电影的长廊中, 印度电影无疑是最坚守自己民族性的力量之一。它用自己美轮美奂的歌舞和浪漫的东方情怀赢得了东西方电影观众的喜爱。也赢得了人们对这个国家的喜爱。

参考文献

[1]陈萌.试论印度电影中的舞蹈[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孙小絮.探析印度歌舞电影的独特魅力[J].南京艺术学院.

印度电影100周年 篇3

印度电影开始于19世纪末。1896年,在孟买第一次放映了卢米埃尔兄弟的影片。以后10年中,外国制片人不断带来各种新影片,在孟买和印度其他大城市放映。这些放映活动激起了一些印度人的制片兴趣.

100年前的5月3日,印度孟买的电影院上映了首部无声黑白电影。这部40分钟长的电影讲述的是一个从来不撒谎的国王的故事。

1929年,印度银幕上首次出现了接吻的镜头,尽管电影是无声的。

1931年,孟买的电影院首次上演有声电影《阿拉姆·阿拉》( Alam Ara)。

澳大利亚出生的女演员娜迪亚成为印度宝莱坞首位知名的外国女演员,并成为第一位“特技女王”。

1943年上演的电影《命运》成为印度首部获资格证书的大片。

印度著名导演萨蒂亚吉特·雷伊(Satyajit Ray)全球知名。 他的首部电影在法国戛纳电影节获得好评。他本人在去世前不久(1992)也获得奥斯卡终生成就奖。

号称印度金嗓子的拉塔·满盖施卡也首度在1946年的电影《Aap Ki Sewa Mein》中露面。

阿米塔布·巴克强 (Amitabh Bachchan)是印度鼎鼎有名的巨星、国民的偶像。 他主演了近200部电影, 曾在BBC网上评选中当选为最棒的演员。

1975年的电影《复仇的火焰》被认为是宝莱坞历史上的转折点,直到今天仍然受欢迎。它集动作、浪漫、戏剧于一身。

2001年的电影《印度往事》是一部兼音乐、体育、戏剧于一身的史诗性作品。它通过一场板球比赛讲述印度从英国殖民地独立前的故事。?笏(编辑/唐馨)

印度电影《水》观后感 篇4

——《水》之观后感 《水》是梅赫塔要素三部曲中的第三部影片,影片深刻地反映了当时印度寡妇的悲惨命运。这部电影的背景是在20世纪30年代的印度,其讲述了一个刚刚成为寡妇的8岁女孩曲亚的故事。上天仿佛跟她开了一个莫大的玩笑,由她一开始糊里糊涂地成为了别人的妻子到她后来糊里糊涂地变成了令人憎恨的寡妇,一切都来得那么地突然。而她,还只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孩子,却要承受一般人无法承受的痛苦。

根据印度教的传统,寡妇都是不祥之人,是“克星”,是祸害,是让丈夫死去的罪人。因此,丈夫死去后,寡妇只有三种选择。一是殉葬,即和丈夫的遗体一起焚烧;二是嫁给丈夫的兄弟;三是进寡妇院,终生不得再嫁,一辈子过着清苦而无望的生活,总被旁人认为是不祥之人而被憎恶。影片《水》中的小女孩曲亚就是被父亲骗去了“寡妇之家”,被迫剔去了头发,这就是她不幸命运的开端。在“寡妇之家”,在那个只有寡妇的地方,年纪轻轻的曲亚必须对她过去犯下的罪过进行虔诚的忏悔,因为所有的寡妇都被认定为是克死丈夫的罪人,即便是毫不知情的孩子,也逃不过这无理、无情的罪名。“寡妇之家”住着许多年轻和年老的寡妇,她们中有的人早已接受了这样的命运,并且认为这是应该的,毫无疑问的,“妻子是丈夫的一部分,当她的丈夫死了,妻子也就死了一半了”,思想顽固的寡妇坚信着,仿佛圣书即真理;还有一些寡妇并没有屈服于她们所面临的厄运,依然对未来怀有美好憧憬,美丽的寡妇卡利亚尼就是她们中典型的代表人物。影片《水》的开头就向观众呈现了8岁的小女孩曲亚成为寡妇。说真的,我当时感到异常惊讶。虽然我有听说过印度的女人很早结婚,可是这还是超出了我的预料。经过认真仔细地了解后,我才知道原来“童婚”是印度的习俗。资料表明,正统的印度教徒认为婚姻是一种圣礼,是每个人必须履行的人生职责。印度教徒认为女子婚前必须保持童贞,任何谣言、丑闻都可能使她成为嫁不出去的姑娘。为了防止女孩在通晓人事后发生婚前性关系,印度教徒从古代起就流行童婚。根据印度的婚俗,一个24岁的新郎应娶一个8岁的幼女,30岁的男子应娶一个12岁的少女。从1929年起,印度政府虽然通过了禁止童婚法,但因为它与印度教徒早婚的传统习俗相违背,至今仍有不少人阳奉阴违。但这些幼小的女孩结婚后仍跟父母回到娘家,到了十一二岁才去夫家,如果这段时间丈夫死了,她就是一个标准的寡妇,也许她还不曾见过自己的丈夫,但寡妇的命运却从此开始了。影片中的卡利亚尼就是这样一个悲剧人物,她9岁就成了寡妇,甚至从未见过自己的丈夫,却成了“名副其实”的寡妇。

影片《水》中的小女孩曲亚是一个不轻易对命运屈服的正面人物。自从她来到“寡妇之家”,便把“寡妇之家”弄得鸡犬不宁。她不像大部分寡妇那样接受所谓命运的安排,而是大胆地对所谓的传统发起挑战。在“寡妇之家”,她结识了善良美丽的卡利亚尼,生活多了不少乐趣。卡利亚尼也是一个对未来仍有憧憬的美丽女子,她不肯像其他寡妇那样把头发剃掉,勇于打破传统,这无疑是对封建传统束缚女性的一种挑战。然而,她个人的力量十分之微薄,即便她的内心有着数之不尽的不屈服,她依然被现实打倒了。美丽动人的她被寡妇院的迪迪强迫到有钱人家里卖淫以维持寡妇院的生计。看到这里,我不禁愤慨:所谓的“圣洁”,却是如此之龌龊!这种龌龊之事完全玷污了女子圣洁的灵魂。口口声声说寡妇必

须保守贞节,终生不可再嫁,私底下却逼迫稍有姿色的寡妇去做那样淫秽的事情,岂不是自打嘴巴?可是回过神一想,发生这样的事并不完全是寡妇院内部的问题,而是整个社会制度机制体制的问题。“寡妇之家”平日的生活来源,除了寡妇沿街乞讨来的钱,就是做帮工赚的那点微薄的工资。对于多数寡妇而言,找一份工作几乎比登天还难。传统上,她们被当成女巫,遭众人唾弃。但也有一些商人会趁机大肆剥削她们的劳动力,商人们在阴暗的巷子里开设一间间简陋的小工厂,付给寡妇们超低标准的薪水。因此,如此少的收入是不可能维持寡妇院的生计的。于是,在寡妇院里面稍有姿色的寡妇就会被迫送去有钱人家里,美其名曰服侍客人,实质上就跟卖淫毫无区别。美丽动人的卡利亚尼就是影片中典型的受害者。她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认识了年轻富有并且具有进步思想的小伙子那洛衍,并由此彼此之间擦出了爱的火花,双方很快堕入了爱河。受到甘地思想影响的那洛衍,不顾家人反对决定与寡妇卡利亚尼结婚。卡利亚尼也决定冲破寡妇院迪迪的阻扰和小伙子那洛衍结婚。那洛衍兴高采烈地带卡利亚尼回去见他的家人,当船快到岸的时候,卡利亚尼突然意识到那洛衍的父亲就是她以前服侍过的客人。这是何等的晴天霹雳啊,面对这样残酷的现实,卡利亚尼只能选择放弃与那洛衍的爱情,于是命船掉头。由于无法再回寡妇院,加之无法与相爱的人走到生命之尽头的痛苦,卡利亚尼唯有选择一死。就在那圣洁的恒河边,美丽的女子投河自尽了,带着一丝无助,一丝绝望,一丝怨恨,一丝苦痛,她悄然离开了人间。或许,对她来说,那是一种解脱。她彻底地离开了那个让人绝望的国度,奔向了与神共存的圣洁领域。

卡利亚尼死后,“寡妇之家”断了财源。于是,恶毒的迪迪把魔爪伸向了年仅8岁的曲亚。她们以带曲亚回家为名欺骗了她,可怜的纯洁的孩子就这样被无情地糟蹋蹂躏了,重蹈卡利亚尼的覆辙。看到这里,我的心仿佛被揪了一下,很不是滋味。封建制度下的印度,对女人无情也罢,对寡妇无情也罢,为何连一个几岁的孩子都不放过?天理何在?真理何在?所谓的圣书即真理,也似乎只是个娄子,只是一个虚假的外壳。而隐藏在这个虚假外壳背后的便是一些肮脏邪恶的、龌龊不堪的残忍现实。

莎肯塔拉是影片中另一个人物。她是一个具有思想觉悟,自身却无能为力的善良的寡妇。当她知道小小的曲亚被皮条客出卖,被糟蹋被蹂躏之后,她抱着昏迷不醒的曲亚,追上那洛衍乘坐的火车,让那洛衍把曲亚交给甘地。看着火车载着曲亚和那洛衍远去,莎肯塔拉思绪万千。或许,对莎肯塔拉来说,她早已接受成为寡妇所面临的悲惨命运。但她却不忍心看一个8岁的孩子,懵懵懂懂本应拥有快乐童年的孩子去承受这样无情的苦痛。于是,她恳求甘地把曲亚带走,把这个可怜的孩子带出噩梦,把这个可怜的孩子带出绝境。曲亚被解救了,而莎肯塔拉却注定留在那个冰冷的“寡妇之家”,虽名为“家”,却没有一丁点家的温暖,有的只是无尽的嘲讽与排挤,备受众人的唾弃。何其悲惨,何其忧伤!

看完影片《水》,我想得最多的就是,那些被封建传统制度压制的女人们的悲惨命运。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下,男尊女卑的封建正统思想一直占统治地位。中国封建社会是以男权为核心的等级制社会,封建制度下根深蒂固的男权文化决定了男女两性之间特殊道德关系的形成,女性作为男性的附属品,其存在价值只有在服从并保障男权永远至高无上的前提下才能得以实现。在古代中国,男子三妻四妾是极为普遍的现象。而女人却不可以同时拥有两个或以上的丈夫。如果已婚的女子与别的男人有染,就会被视为不守妇道,受众人唾弃。男人即便风流成性,也不会被唾骂。一句“自古才子皆风流”,似乎也毫无贬义。男

女之间的不平等待遇自古已埋下罪孽的种子。古时帝皇驾崩,多少妃嫔殉葬,惨不忍睹。三纲五常中的“夫为妻纲”也是女子地位低下的一种体现。寡妇是一个现实问题,古代的中国寡妇也有很多禁忌,贞节坊就是一道美丽的光环,禁锢着人们自由的思想。生为女人难做人,生为寡妇更难做人,一旦过门,她就是夫家的一种财产,她必须当牛做马,伺候公爹公婆,夫死后还可以任凭夫家买卖。可是,在印度,受传统宗教的影响,寡妇的遭遇更加悲惨。那是怎样一种无法想象的境遇,那是怎样一种让人绝望的境况?身为现代的一位女性,我深感自身幸运的同时,也为她们悲惨无道的遭遇表示深深的同情。此时此刻,我忍受不了心中的愤懑:为什么要让女人们受这种罪?同样是人,同样有其自身的价值,同样有能力创造财富。为何女性就要受到歧视、压迫与折磨?不是出生在封建制度下的我,无法切身感受她们所受的痛苦,但依然为她们打抱不平。从而,我也深刻体会到,这样腐朽、愚昧的封建制度走向没落、灭亡是历史之必然!

腐朽、愚昧的封建制度也深刻影响了那个时代的人们。在印度社会,由于宗教信仰、族权统治的原因,男女极不平等。身为人妻者,只是丈夫的财产而已,一旦丈夫死去成了寡妇,她们就被当成女巫,遭到众人的唾弃。因而悲苦祷告以求超生,便成了印度寡妇痛苦灵魂的惟一宣泄渠道。“神啊,请让我快快死去吧!”这是每一个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的寡妇——悲惨的女性避免不了的悲惨的命运。对于我而言,我实在无法理解她们所受毒害之深。我不明白为何她们的信仰为她们带来厄运还苦苦坚信不思觉悟?

寡妇被视为祸害、不祥之人,不得身着华丽的衣衫,只能穿白色的衣服。她们清贫地度过一生,并每天祈祷自己快快死去,以告慰丈夫在天之灵。这个在我们眼中看似荒谬的祷告,却真实地存在在封建制度下的印度,真实地发生在一群悲惨的寡妇身上。即使是在2001年,印度有3000万的寡妇仍然过着被人歧视的生活,寡妇再婚仍然有很大的阻力。这种悲惨,在旧中国,在封建王朝也是平常的事情。可是21世纪的今天,世界上,仍就有那么多女人受着折磨,受着迫害!她们是女人,一群美丽的女人,却这样在印度这个封建残余严重的社会里苦苦煎熬着!所谓的“圣洁”,所谓的宗教教规,所谓宗教的理义,不过是贵族们为自己的私心所设定的堂而皇之的借口,而其中全不顾会有多少牺牲和苦痛。印度的陋习把寡妇赶出家,表面是宗教的理由,其实只是为了省下一个人的衣食,全是出于对物质利益的考虑。

影片《水》中除了反映封建制度下寡妇的悲惨命运,还有一大亮点就是甘地的思想在传播。“之前我以为神就是真理,现在我才明白,其实真理才是神。”寡妇们从卡利亚尼的死开始觉悟,重新思考自己的命运。这其实也是受甘地思想潜移默化的影响。甘地是印度的国父,也是印度最杰出的政治领袖,他“非暴力不合作”的主张,不仅带领印度脱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也影响了全世界的民族主义者和那些争取和平变革的国际运动。甘地思想的核心就是宽容、仁慈、和平和非暴力。在甘地领导的民族解放运动中,一些有知识有文化的先进分子首先觉悟,打破宗教传统,认为女性也有其存在的价值,即倡导男女平等的思想主张。这是一个很大的突破,因为在封建等级森严的印度,女性一直受歧视、受折磨,无论多么美丽动人的女人,也被认为只是男人的附属品。

甘地一生为民族独立、世界和平而奋斗,他的和平非暴力、社会平等的思想在现在仍然具有普遍意义。在他的思想洪流中,男女平等极具进步意义。受着痛苦煎熬的印度女人,尤其是寡妇,仿佛看到了希望的曙光,她们渴望甘地解救她们于水深火热之中。随着甘地思想的传播,不少人的思想有了觉悟。例如影片《水》

中的年轻富有的小伙子那洛衍就有着先进的思想觉悟,他不歧视女性,不歧视寡妇,并认可甘地思想中的男女处于社会的平等地位。于是,他不顾家人的反对,坚持要与寡妇卡利亚尼结婚。这在当时,着实是极为少见的。当那洛衍的母亲听到自己的儿子要娶一个寡妇入家门,立马又哭又闹,这无疑具有讽刺意味。在封建等级制度森严的印度,就连普通女性都歧视寡妇,连女性都歧视女性,这是怎样一种悲哀?都是女人,只是寡妇失去了丈夫,就要受到这样无情的歧视、折磨,实在太不公平。

看到这里,我又不由得思索起来:印度的女人地位普通低下,为何那洛衍的母亲似乎并不悲惨?经了解,我发现,原来在印度男女极不平等的情况下,女性之中也有等级区别。一般来说,出身在富贵人家的女人地位会比平民中的女人高得多。不过,尽管那些富贵人家的女人相对幸运,但也只是相对而已。因为她们在男性眼中依然没有地位可言,她们也只是服侍男性的工具而已,出嫁后也是男性家族财产的一部分。在印度社会,女性的命运已经很悲惨。然而,在我看来,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她们自身没有觉悟,即便生活痛苦,也把它看成命运安排,神的施舍,更有甚者,无时无刻不怀着一颗赎罪的心向神灵祷告,祈祷自己快快死去。这样愚昧无知的女人们啊,是这么的可怜,是这么的无助、彷徨、苦痛,不知曾几何时,她们有没有在心中呐喊,在心底深处萌生反抗的意念?回想自身,我是一个多么自由的女孩,没有压迫,没有歧视,没有教条禁锢,我有着她们到死都渴望不来的自由,与之相比,我在成长中遇到的那些小小的挫折又算什么呢?我生活在这个自由的国度,本应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却曾信誓旦旦地认为这些都是理所当然。或许,这些属于女人们的自由着实理所当然,但她们没有!生活在封建制度下的女人们没有啊!所以,我在怜悯她们悲惨遭遇的同时,更应该感谢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如今的我,作为一个女性,我可以拥有梦想,我可以创造奇迹,我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我不用受压迫,不用受歧视,不用被唾弃,不用被当成男性的附属品或财产的一部分!这一切一切看似简单平凡的愿望,在当时的女人们心中却是奢侈的、遥不可及的梦!曾经的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制度下的中国,跟印度一样,女性们没有地位,受歧视压迫,男女的社会地位极不平等。然而,反封建的历史洪潮势不可挡,随着西方先进思想不断传入中国,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奋起反抗,高举反对封建主义的旗帜。当然,传统思想有其精华有其糟粕。在这里尚且不论传统思想中的精华,我们深刻反思一下封建传统思想中毒性甚强的糟粕。鲁迅更是把封建礼教制度视为“吃人”的文化。传统的封建制度束缚了人的思想,使人变得愚昧无知,女性更是受到无情的压迫。如今的中国,早已从封建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是自由、民主、科学的社会主义社会,无压迫、无歧视,追求自由、和平,为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作出应有的贡献!

纵观现在的印度,已经步入了资本主义社会。然而,印度的封建残余势力依然根深蒂固,许多恶习陋习仍在普遍存在在印度社会中。我认为造成印度封建势力强大,社会总体水平落后有两大原因:一是印度落后的经济状况;二是印度教强大的宗教势力。

先说说印度落后的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由于印度社会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差距过大,导致社会人群的分化严重。印度上层社会实现了民主,而处于人口绝大部分的中下层却无民主可言。在物质上,他们过着极度贫困的生活——印度的贫民窟,震撼之余让人心痛不已;在思想上,他们深受封建传统观念的影响,毒害之深之重我们无法想象。例如,从1929年起,印度政府虽然通过了禁止童

婚法,但因为它与印度教徒早婚的传统习俗相违背,至今仍有不少人阳奉阴违,童婚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在中下层社会中。再有,印度虽已进入了资本主义社会,民主、自由、平等的观念本应深入民心,但即使是在2001年,印度有3000万的寡妇仍然过着被人歧视的生活,寡妇再婚仍然面临很大的阻力。这样的状况,何来民主、平等可言?强大的封建势力仍然是女性独立解放的最大障碍。经济是基础,经济决定政治、文化。因而,印度的贫困导致了封建残余势力冥顽不灵、根深蒂固。

再说说印度教派强大的宗教势力。印度是一个典型的宗教民族,在印度,印度教的宗教领袖,通常也是当地最德高望重的“圣僧”。传统的印度教派制定出一系列教条教令,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使人们变得愚昧无知,臣服于印度教派的统治之下。由于宗教信仰,绝大多数人认为只要真心诚意地向神灵祷告,神灵就会降福于他们,避免灾害发生。这原本是人们心中美好的愿望,却被狂热的宗教教徒利用。宗教教派打着圣洁的幌子,私底下却进行着肮脏的勾当,追求物欲生活,腐败无能,贪图享乐;而贫苦的人们即便天天祷告,也无法从水深火热之中逃离出来。宗教势力的强大也导致了封建残余势力无法根除。在印度,教派与政府的冲突时有发生,宗教**事件令人堪忧。印度的宗教竟敢与其政府公然作对,可想而知,宗教的势力有多强大?

说真的,这部印度电影《水》给了我极大的震撼。作为一个文科生的我,诸如封建统治摧残人性,封建势力迫害人民等等我都有所了解,也不知为之愤懑了多少回。可是,我万万没有想到,在这个和平的年代,在这个倡导民主、平等、和谐的美好年代,还有那么多人过着“猪狗不如”的生活,他们还深深受着封建传统的迫害,要多深,有多深。这于我而言,实在有些接受不了。突然有种想解救那些在苦痛中挣扎的人们的冲动,可是我很清楚,这不是几句话就能改变的,这是整个社会的问题!如今的我们,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却也无能为力。只是不知道,她们的痛苦还要延续多久?到底要到什么时候,她们才能像我们这样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

在印度,女性地位低下,寡妇更是毫无地位可言。人们视寡妇为不祥之人,是克死丈夫的罪人,是祸害,是该死之人,活着也没有什么意义。另外,寡妇被赶出家门,无家可归的现象在印度社会中也是极为普遍的。为何女性的地位如此低下?寡妇的命运更加悲惨?原来,在印度社会,尤其是在一些偏远的农村,女性是不能外出工作的,这样女性无疑成为家庭的累赘,一个“白吃白喝”赚不到钱的人。所以,当她的丈夫死去之后,她就立即被视为无用之人,被赶出家族,这实际上也是家族为了省下一个闲人的衣食而作的决定,只是以宗教教规为借口罢了。

有时候,我脑海中会突然萌生出这样的念头:如果我是一个出生在难民堆里的孩子,那我的命运是否就永远定格在“悲惨”这两个残酷的大字上?每每这样的念头飘过脑海,我就会倍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因为我知道,我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对那些苦难中的孩子们而言都是奢侈的,所以我不敢有半点浪费。在这个物质的时代,总有那么些人过分贪图享乐,不择手段,不惜一切代价去谋求金钱与利益。可否停下来,用心想一想,认真看一看那些连温饱都无法解决的贫民?他们的要求不高,只求过上安稳的生活。

《水》这部影片主要反映了封建制度下男女不平等的现象以及寡妇尤为凄凉的悲惨命运。而我从中看到的,不仅是女性在封建制度下备受摧残的残酷现实,更是封建制度下整个民族的悲哀。与印度相比,中国是幸运的。中国也曾经历过

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统治,加之近代外国帝国主义势力入侵频繁,中国可谓灾祸连连。如今,屈辱的历史已成过去,留给世人的是无尽的思考,铭记历史,以史为鉴,避免再重蹈覆辙!现在的中国,是一个富强的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开放30多年,硕果累累。在中国,所谓的封建势力残余基本上已经根除,除了极少部分的偏远山区,由于交通、信息传播等相对闭塞而导致了他们的思想依然比较落后。然而在印度,思想落后的人们至今仍大量存在。同样经历了封建制度统治下的两个国家,如今却有着天壤之别,值得思考!

印度电影嗝嗝老师观后感 篇5

一、是教育不完全是分数,更是育心!这14个孩子都是贫民窟的孩子,一直以来,外界都歧视他们,后来他们自己也自暴自弃。直到纳娜老师坚信他们会改变,孩子们才开始质疑自己,质疑过去,才真正全身心投入学习,并取得满意成绩。纳娜老师这一教育方法非常可贵,就连现在的我们,我们作为家长,是不是大部分认为成人比学分重要?我们的学校,为了升学率是不是更注重孩子的品行健康?同样是14位孩子,前后差别那么大?为什么会这样?

二、纳娜老师提出“为什么”和“为什么不”的理念。我们不能自艾自怨,我们为什么不做出成绩来?我们为什么不改变现状?

三、救赎。这是在电影结束时,给我强烈的感受。纳娜老师虽然对老师这个职业痴迷,对孩子们容忍,其实她对自己父亲是误解的,父亲对她的爱也是有偏见的。直到孩子们找上门来,父亲才完全释然,不再逼女儿做老师这个职业之外的事,而纳娜也在父亲袒露心思后与父亲冰释前嫌。这是一环套一环的情感递进,是彼此间救赎。最关键的是,纳娜老师对孩子们的付出,把孩子们引到更加自信的领域,至少这些孩子们比他们的父母要更好一些。正因为纳娜老师的付出,也改变了圣蒂克学校领导人对这群孩子们的偏见。在9A班“学霸”用卑鄙手段迫害这14个孩子,9A班老师得知情况后,把学生做的错事说是自己干的,既还了这14个孩子和纳娜老师的声誉,又侧面教育了自己的学生。“没有坏学生,只有不好的老师”,一环扣一环地释放出人性最美的一面。

四、因材施教,用孩子喜欢的方式教学

五、家访进一步了解孩子的生活环境,从而了解行为原因

印度电影起跑线观后感 篇6

昨天心理学课,老师讲了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从0岁开始讲起,一直讲到65岁以后,其中重点就是中学以前的儿童教育。而儿童教育的重点又是作为家长能实施的家庭教育,不得不说,做一名好家长太难了。0-1岁,是建立婴儿信任的时期,母乳一定是要让婴儿吸够(一定是母乳才行,喝奶粉也得用小口径的),吮吸的时间越长越好。如果这个时期没有这样做的话,在后面的阶段会出现孩子咬手指头、咬铅笔头等习惯,也会养成一个人能讲很久的废话来满足口唇的欲望。另外国学教育也很重要,孩子玩耍时可以放点国学经典朗诵或者英语,过几天你背上一句,孩子可能就不自觉地接了下一句。这个时期要大力培养孩子的习惯。2岁,要进行早期的性教育,让孩子不要认为性这个东西是羞耻的,而且也要让孩子能进行自我保护。绘本教育就显得十分重要了。(《我是从哪里来的》等等)3岁,是人生的第一个叛逆期。此时是发展孩子独立、自我的时候,给孩子多强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有一句话是对孩子侵权就等于犯罪,孩子的能力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弱,孩子比我们想得要强大很多。要给孩子能跳起来摘得到的桃子。另外如果你让孩子帮忙做事的话,孩子说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此时国学经典就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了,要告诉孩子首孝悌次谨信等等。其次像穿衣服之类精细动作要提早训练,前一天晚上玩儿扣扣子游戏可为第二天早上起床不浪费时间做准备。3-5岁,此时是要建立孩子的自信、让孩子目标明确、勇于表现。父母要善于为孩子搭舞台,让孩子在其他人面前可以表现,要有一技之长。平时生活中可以玩儿故事接龙、成语接龙等游戏。5-12岁,学习最重要,潜伏期。给孩子提供大量资料,教会他们学习方法,让他们拥有各式各样的学习方式,最好空闲时多带孩子出去旅游,只有见多了才写得出来,作文素养阅读素养也可以从中培养起来。在学校,孩子小学阶段比起学前班或者幼儿园越来越不喜欢举手回答问题了,很大程度上是他们会认为自己的答案不是老师所认为的标准答案,不敢把答案说出来,怕被同学或者老师嘲笑。所以老师要积极关注孩子的优点、闪光点,并反馈给孩子。12-20岁,是自我同一性建立的时期,是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进行统一的时期,如果孩子没实现同一,那么会出现角色混乱、感到虚伪的现象。这也将影响着下一阶段。20-24岁,最重要的事情是谈恋爱!!!此处划重点,该谈恋爱的年纪,却被我用来写论文,可悲!可泣!可叹!24-65岁,工作、繁殖、人际关系等等困扰着这个时候。最可悲的是40岁左右的男子,要面对青春期的孩子、中年期的妻子和老年期的双亲。实在是压力山大啊!65岁以后就要面对空巢、配偶离世和死亡的问题了。一生说长也不长,一节课的时间就可以讲完;一生也不短,我正在用尽我的全身力气争取过好这一生。

啰嗦这些,是想说明一下养个孩子真的不容易啊,下面回到正题。这个电影有很多主题,穷人和富人孩子上学的问题;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生源、师资、教学条件、设施的问题;邻里间的感情;英语在印度的重要性;父母心;人性等。这些主题或多或少都又体现,但我认为最主要的是在表现教育的阶级性和教育的功利性吧。只有高阶层父母的孩子才能拥有全国最好学校的入场券,虽然穷人家也有少得可怜的名额,但是他们能不能进这所好学校,只能靠抽签,碰运气了。运气好的可以免学费,但要交很多其他费用进入好学校。运气不好的就要到没有桌椅,只能垫个坛摊子坐在地上上的公立学校上课,这里的卫生条件极差、最起码的教学设施都没有。这也和现在中国的教育状况有些许相似,有钱且受过良好教育的父母能给孩子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孩子绝对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而农村的孩子,住在城里的贫困孩子,也许就只有学校能提供精彩的学习世界了。放学后,没有兴趣班培养特长,没有奥数班提高成绩,没有英语班与国际接轨。不过,还是得感谢国家对贫困地区教育的关注和支持,没有国家的扶持,这些孩子们可能学校的精彩也不会接触。高层次的父母送孩子到最好的学校学习,是因为这些学校的升学率最好,这里的学生出来后会有好工作、好前景。在这些家长眼中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孩子能找到好工作,有大成就。我想说,什么样的工作才是好工作?什么样的成就才是大成就?站三尺讲台,教一群可爱学生,不论讲台所处的地方是不是重点学校、是不是在主城。养活了一盆娇弱的花,不是成就?我们现在的教育,也像电影里所讲的,功利性太强了。

电影里还有一个十分触动我的地方,有钱的夫妇俩,为了孩子能进入好学校,伪造文件、隐瞒身份到贫民区居住,找回了昔日丢失的很多东西。在贫民区结实的朋友,不顾自己的生命去碰瓷,就是为了拿到医药费,让这对有钱夫妇的孩子能入学。后来,孩子入学成功了,贫民区朋友的孩子运气不好,没能进入好学校,只能去公立学校就读。这对有钱夫妇资助了这个公立学校的所有学生上学,并出资修缮了校舍,让学校焕然一新,并给自己的女儿退了学,送到了这所学校。还好,电影的最后以这样的.方式结尾。但是,我还是担心学校和老师会抹杀孩子的天性。

昨天的心理学课,刘老师告诉我们在学校,老师要培养孩子的认知品质、个性品质和适应性品质。认知品质包括智能、创造性和元认知能力。但是大多数老师和家长一直在抹杀孩子的创造力。附上一首昨天课堂里由全班同学现场创作的一首童诗:

宝宝画了一个苹果,一个黑色的苹果

妈妈问,为什们是一个黑色的苹果?

宝宝说,因为这是一个黑夜里的苹果。

宝宝画了一个苹果,一个黑色的苹果

妈妈问,为什们是一个黑色的苹果?

宝宝说,因为这是一个来自外太空的苹果。

宝宝画了一个苹果,一个黑色的苹果

妈妈问,为什们是一个黑色的苹果?

宝宝说,因为这是一个穿着黑衣裳的苹果。

(起因过程结果就不详说了)

个性品质里包括独立性、坚持性、自信心、求知欲、自尊心、成就动机、情绪调控、自制力、责任感等等。这些都是非智力因素。这也提醒我,以后如果成了一名教师以后,智力这种先天决定的因素无法改变,但是这些非智力因素培养起来,孩子会变得非常强大。这样的孩子,想学习不好都难。

印度电影影评 篇7

关键词:文化,宗教冲突,歌舞叙事

印度是宗教的发源地, 也是各种宗教的混合国家。在一个宗教国家里, 公然挑战宗教的价值, 无疑是要背负巨大的责难。影片让一个外星人 (PK) , 突然去面对诸多的宗教。但是, 不同的教义之间, 又存在不同的仪式, 都让PK无所适从。

影片依旧是宝莱坞风格, 采用歌舞叙事的方式呈现, 有着强烈兼具浓郁的风格特色。除去随时随地的闻歌起舞, 却又同时在叙述情节, 这种歌舞叙事的方式也是印度电影宗教文化的体现之一。

一、印度电影宗教文化表现形式 -- 歌舞叙事

印度电影通常具有鲜明强烈的民族性。印度电影歌舞与西方不同, 以抒情为主叙事为辅, 因而很注重对舞者的感情处理。它依靠歌舞进行叙事, 同时从某种意义上讲它也是观众难以割舍的情感附加物。电影中有几段主角关系发展过程都是用歌舞叙事的方式展现, 同时也可以表现男女主角的内心想法。

印度电影充满歌舞元素的根源在于其民族传统和宗教影响。—方面, 印度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 具有非常悠久的歌舞传统, 而且印度歌舞非常有民族特色, 具有其他国家完全不同的歌唱特点和舞蹈姿势;另一方面, 印度是世界宗教发祥地之一, 印度人绝大多数信宗教。宗教与印度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有着密切联系, 它深入到印度人生活的各个方面。印度的宗教和教派很多, 主要有印度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和锡克教四种, 以及少数人信仰的耆那教、犹太教、佛教等, 因而印度的神庙和殿堂众多, 歌舞成了祭祀、祭拜、节日等的重要表现形式。主要原因是创造舞蹈的湿婆是印度教的三大神之一, 而印度人大多数信奉印度教, 所以, “印度人把对湿婆神的崇拜表现为对舞蹈的热爱。”再者, 印度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的国家, “作为世界通用语言的歌曲和舞蹈容易为各种语言的观众所理解和接受。”

另外, 印度人把对湿婆神的崇拜表现为对舞蹈的热爱, 平日里人们都习惯用歌舞的形式来庆祝, 表达情感;无论城市还是农村, 大家只要高兴, 都会哼着歌翩翩起舞。

因为对宗教的崇拜与骂信, 使印度人生活的点点滴滴都表现有宗教的影子, 电影中也完全离不开这些民风民俗, 几乎每部电影中都有这样的小情节。另外, 影片中无论是人们的衣着还是所处的场景, 都色彩艳丽, 这也与印度人信仰宗教有关。

二、印度电影宗教文化直接体现——宗教冲突

电影主要从两个方面讲述了当代印度宗教冲突的特点:

(一) 宗教信仰的泛利益化

我们看到本片中推动人们来怀疑信仰的动力主要是媒体、手机、广告、自由言论等现代科技, 可见是现代文明让他们去怀疑。很多人在盲目崇信的人群中突然感到这是骗人的, 于是拿起了手机拍照, 高声质疑。同时宗教变成了一种泛化利益化的东西。拜神, 就是在路边花十块钱买了雕塑 (据说纯手工制作) 然后拜拜, 或者去庙里买供奉排着老长老长的队伍去被“开个光”。在物质为上的时代宗教变得如此的利益化。

宗教和信仰是无法代替的, 人在最无助的时候, 往往都会求诸宗教。影片中PK质疑这个世界上有两个神:一个是造物主, 一个是像“弥勒佛”大师一样的人。我们明明应该去信仰造物主的, 但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信的却是刻意创造出来的神。这里的“弥勒佛”大师, 就是宗教利益化的代表。

PK说如果我们真的生来是某一个神的孩子, 那么我们身上是应该有宗教印记的。但是我们每一个人身上都没有印记。这又何尝不是在告诉我们宗教信仰是属于内心的, 而不应该被利益衡量。

(二) 非理性的宗教行为

在这片被称为“宗教博物馆”的土地上, 印度教, 伊斯兰教, 基督教, 锡克教, 佛教, 耆那教等诸多宗教在绝大部分印度人生活里扮演着至关重要的决定性角色。印度内政部统计显示, 2013年1月到9月, 全印共发生宗教冲突451起。宗教的多样化, 并没有让印度更具有包容性, 而是印度近现代的教派冲突经常发生, 而且屡屡酿成流血事件。但这也正是值得我们思考与反省的地方。

其实在抨击印度教育体制的《三傻》里面, 导演拉对于宗教的态度已经初现端倪, 他不觉得神能够解救人们的苦难, 尤其是那些有着强烈目的性去祈求的人们, 是胆小而懦弱的, 人们的困苦需要靠自己去解决, 让你人生成功的是奋斗路上流过的汗水, 而不是神像面前供奉的钱币与贡品。而到了本片中, 导演则更加直白与犀利地抨击偏激的宗教行为, 称这些是“电话拨错了” (从而弄错了神的旨意) , 结尾处借由PK的口里说出的只有造物主是值得膜拜与敬仰似乎是在用力表明影片针对的是用宗教为工具敛财欺世盗名且具有高度煽动性的宗教骗子和浅薄盲目的宗教徒。

三、结语

影片否定的不是宗教, 而是那些将宗教利益化, 敛财执迷不悟的人。印度电影, 用其特有的歌舞形式展现。印度电影充满歌舞元素的根源在于其民族传统和宗教影响。影片内容大多涵盖宗教冲突类题材。印度宗教的多样化并没有让印度更具有包容性, 而是更多的宗教文化冲突。这里不得不谈到当今社会宗教信仰利益化的问题, 什么才是真正的神, 应该是“造物主”而不是由人扮演的一些虚假的神。宗教信仰的神圣不应该被社会的逐利心态给玷污。

参考文献

[1]苑一博.解读印度宗教的多神崇拜特点——兼谈宗教从多神教向一神教的转变[J].内蒙古大学学报, 2003.

[2]辛哈, 班纳吉 (印) .印度通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4.

[3]杨必仪.印度教的特点及其对印度文化的影响[J].青海师专学报, 2005.

[4]自阁.透过宝莱坞电影解析印度历史文化[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2, 31 (4) .

浅析印度电影对我们的启示 篇8

一、印度电影的特点

印度电影虽然大部分是面对印度本土观众,但这并没有影响到印度电影业成为目前全球最大的电影工业之一,而其独有的特点也成为印度电影迅速崛起的因素之一。

1.鲜明的民族特色

印度电影给观众留下印象最深刻的应该是贯穿电影始终的印度歌舞表演。印度电影的歌舞元素根源在于其民族传统和宗教影响。印度人民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具有悠久的歌舞传统。在宗教领域,印度人民大多信奉印度教,湿婆是印度教中的三大神之一,印度教认为,舞蹈是由湿婆创造的,湿婆神就是舞蹈的化身,因此,印度人把对湿婆神的敬仰表现在对舞蹈的热爱。歌舞表演是观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尤其受到印度人民的推崇,所以当歌舞在二十世纪与电影这一新兴的艺术形式结合时,在印度电影人的努力下,理所当然地造就了具有独特魅力的印度电影。

2.传统的现实映射

印度电影虽以载歌载舞的画面著称于世,但同时印度电影也敢于直面尖锐的社会现象并充满着人文关怀。

进入二十一世纪,印度电影坚守其现实主义传统,从社会各个层面深刻反映了印度社会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如影片《季风婚宴》,整部影片都充满了色彩和旋律,民族风格鲜明,却在这样的氛围下揭示了一个印度中产阶级家庭讳莫如深的乱伦问题,从历史的高度对印度民族进行了自省。又如影片《三傻大闹宝莱坞》,整部影片用乐观的态度调侃沉重不堪的教育话题,用简单的方式力图改变令人窒息的制度。

除此之外,印度电影里大量流露出传统的人文精神。比如孝道,比如长幼有序的礼仪,比如那种以家庭为重的思想的坚守,比如对于惩恶扬善的看法,比如对于真善美的赞扬。

3.政策对电影发展的影响

印度电影的年产量上千部,票价一直较低,平均票价约60卢比,合人民币10元,还不到中国电影票价的十分之一,所以也是世界上电影观众最多的国家,每天进入电影院的观众达1400万之多,在全球更拥有36亿观众,印度电影蓬勃的发展现状和巨额的市场需求都将促成印度电影腾飞,从而使印度成为全球电影娱乐业遥遥领先的国家。

二、印度电影的启示

当我们的导演都在铺张大场面,玩特技的时候,看看印度,这个曾经甚至现在都不被我们放在眼里的国度,这个被赋予“落后”、“贫穷”、“拥挤”等标签的国家,是怎么另辟蹊径,生产出了优秀的艺术,生产出了激动人心的电影作品。这也就是印度电影带给我们的启示。

1.电影特色不鲜明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个原则同样适用于电影领域。

虽然印度电影的民族性特色十分显著,主要针对本土观众,但却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所以我国的电影人应该学习印度电影,充分发掘和巧妙利用自身的独特资源,如武侠文化,以及东方的审美观和民间艺术等,不盲目跟风。在中国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多利用电影等传播手段充分展示我国丰富独特的民族文化,从而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

2.电影面向性窄

1995年到2003年,中国内地年度票房维持在10亿元左右,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进入高速增长的阶段,拍片数量仅次于印度和美国,2010年电影票房近102亿。虽然票房提升,但电影仍旧面向的是国内小部分的消费者,影院也只分布在一线和二线城市,中国广大的农村被排斥在经济现代化之外,且被文化市场所先在地放逐。

在这一点上,国产电影与宝莱坞有着较大的差别。当然,如何建立一种与更广泛的观众、与当下中国异常复杂的现实形成对话和互动的电影生态,使中国电影除了票房之外还能够发挥更多文化功能,是中国电影人需要思考的问题。

[1]吴延熊,李晓丹.印度歌舞片的市场特征分析[J].现代传播,2010,(6).

上一篇:丹阳农资市场调查报告下一篇:日记五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