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钢的琴影评

2024-07-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电影钢的琴影评(推荐9篇)

电影钢的琴影评 篇1

——《钢的琴》之诗意写实

曾几何时,诗意写实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电影风格流派,它让我们在感叹其营造秀美意境的同时,也为其深刻的写实风格所折服。《零分的操行》、《城南旧事》、《巴黎屋檐下》,这些影片画面的纯净诗意让我们不知不觉沉醉其中,与此,也对其诗意背后所隐现的现实主义表现内容唏嘘不已。

潮来潮往,岁月更迭。而今,商业大片运用强大的视听感官刺激占据着电影市场的大半江山。然而《钢的琴》作为诗意写实的代表,它通过隽永的意境和深刻的内涵,在这商业大片汹涌奔腾、肆虐嚣张的影坛,依旧有它独特的魅力,撼动万里黄沙。

诗歌的意境辅助影片内核

《钢的琴》讲述的是一个这样的故事,陈桂林与妻子离异,为了留住喜欢钢琴的女儿,贫穷的他决定运用自己的技能与朋友一起动手做一架钢琴,这本来就是一件充满着浪漫和想象的事情。从表面看来,《钢的琴》是在平凡的和日常的生活中表现出一种惊人的诗意。但是具体分析影片,会发现影片的诗意不仅是形式的,也是内容的。《钢的琴》诗意写实是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

《钢的琴》开篇起就是陈桂林与妻子两人站在破旧的厂子关于婚姻的一次对话。阴霾的被电线分割的天空,破旧的向画面深处延伸的厂房,被风掀起铁皮的工棚,以及远处枯黄的野草,近处黑色的煤炭,导演张猛在影片画面上首先就予以诗的意象,奠定影片诗意写实的风格。从而辅助影片表达主人公陈桂林的落魄贫穷身份和随后不着边际的梦想。接着在第二场戏中,这种意境运用的更加丰富圆润,把诗意象的难以言说,转换成用具体的景物去诠释和解读。所以在第二场戏我们看到的画面更加意味深长,烟雨濛濛中,齐腰深的枯黄的杂草,褐色的斑驳的院墙,院墙背后冒着白烟的大烟囱,这个场景的主人公是吹着唢呐和萨克斯,弹着手风琴,穿着深色服装,唱着俄罗斯葬歌的一群人。冷色调的人和物,以及环境的处理,这种具体意境的刻画和描绘,除了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古人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的诗意境之外,也让我们体会到影片主人公当时心境的阴郁。导演通过对意境的渲染,进而达到诠释影片主题内核的目的。

主人公陈桂林其作为个体,生活方式也是诗意的。盗窃学校钢琴不成,索性返回,在漫天飞雪中弹奏。影片中如此类似的诗意生活写照很多,如做钢琴的时候秦海璐饰演的淑娴在钢铁工厂废墟中纳鞋垫儿,一排排白色的鞋垫儿挂在褐色的铁架上,这种诗意糅合了主人公的生活态度以及生活性情,传达着诗的意味儿。

中国诗艺术如同中国古代哲学一样,潜藏静水深流的大爱和智慧,在影片《钢的琴》中这点也有呈现。主人公陈桂林为了留住女儿、为了和女儿生活在一起而去做钢琴,他背着女儿,动用自己的技术伙伴关系,通过偷偷地做一架钢琴留住女儿来表现他作为一个父亲对女儿的沉稳的爱。就算这个过程中发生女友移情别恋、朋友被警察抓走、父亲去世等一系列的困难,他依旧用自己大爱无声的隐忍,充满诗意的诠释着对女儿的呵护和关怀。

写实突出影片主旨

在影片中,虽然每场戏的诗歌意境都很有味道,但是其背后的写实特点也不容忽视。影片《钢的琴》写实与其诗意的特点相得益彰。

主人公陈桂林作为一个工人,其个人命运与工厂命运密切相连。工厂的倒闭和大烟囱的倒地,预示着他的生活方式的改变——他如同当今下岗职工的命运一样。就连他的生活环境也与现实社会有相仿,这本身就是一种最简单的写实。《钢的琴》的写实风格还体现在导演给主人公与女儿关系的设置。主人公窘困的生活状态与离异的妻子丰厚的生活条件相比,女儿虽然跟着主人公长大,但是妻子小菊归来之后,给女儿买礼物,女儿就开始依从她的妈妈小菊,这是对生活赤裸裸的写实。同样的,女儿说出“谁给我钢琴,你们离婚后我跟谁”的话,这也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讽刺,更是对影片写实的深化。

电影钢的琴影评 篇2

《钢的琴》描绘的既是现实生活世界, 又是理想的纯真的乌托邦。它有着纪实主义的质朴, 又有着魔幻主义的浪漫。它是一个身处边缘的小人物用心吟唱的诗篇, 埋藏在一段不堪历史的隐喻, 更是一群活在当下的理想主义者对过往时代的反思和告白。

一、一个小人物的诗篇

影片主人公陈桂林没指望能做出什么大事业, 连妻子和女儿都留不住, 他有的, 只是时代在他身上留下的些许浪漫主义情怀和一群同他一样穷困潦倒的“狐朋狗友”。

当陈桂林找他的朋友们借钱的时候, 他们东躲西藏, 滋生诸多夸张闹剧, 而奇怪的是当陈桂林要偷琴、造琴的时候, 他们却毫不犹豫地加入。这看上去有些不可理喻, 细想又可以理解。生活已困窘到一无所有, 唯一能为朋友做的就是陪他疯狂一场———当然, 也不只是为了朋友疯狂一场, 在造钢琴的过程中, 这些钢厂的老职工重温了往昔的旧梦, 为这不可重来的时代唱了一首挽歌, 而这或许也是他们愈来愈暗的人生中最后一抹亮色、最后一场疯狂。

造钢琴的过程磕磕碰碰, 有许多插曲, 原来“造琴大业”的组成人员也都是有故事的人, 各自都有各自的辛酸隐忍。微妙的是整部影片并未大肆渲染小人物的艰辛苦涩, 而是用轻喜剧的风格将这种艰辛苦涩无限淡化甚至诗意化。几个好友在畅快痛饮之后, 打算去学校偷钢琴, 在装着猪肉的面包车上, 他们竟唱起欢快的歌谣, 一曲《心恋》, 无忧又无虑, 那是青春留下的症候群, 是让人艳羡的疯狂与冲动。

最后他们自然没有成功地偷到钢琴, 因为生活不是做梦啊, 生活总是难以排演、更无法按预料的那般进行, 可是有这么一群理想主义乌托邦的最后遗孤还在残酷的现实生活中苦中作乐, 偏执地反叛着世故与世俗, 他们偷钢琴不成, 居然还要造出一架钢的琴。这是小人物的疯狂也是小人物的执着, 或者说, 这是身处边缘的低调的小人物们为自己的生活作出的高调的诗篇, 生活不爱他们了, 他们还依然爱着生活。

拍出一段人们都不忍回忆的历史是需要勇气的, 那些被遗漏的情节也好, 过分的形式感也好, 它们都是微不足道的瑕疵, 陈桂林们的可贵之处在于:在愈来愈浮躁的社会里, 在人们快要遗忘的废墟之上, 他们却用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建构了一座纯真美丽的乌托邦。

二、一段历史的隐喻

“钢的琴”本身即带有戏谑调侃的意味, 而整部影片也充满了隐喻的色彩, 这些隐喻是给辛酸生活开的玩笑, 是隐藏在欢笑下的泪水, 它们让人在笑过之后隐隐悲哀, 泪来不及落下反而自己先已释怀。

陈桂林组成的乐队主要是在各种仪式上表演, 在婚礼上、在葬礼上、在促销表演上。生活中总是有太多仪式, 这些仪式有时庄严肃穆, 但有时又经不起推敲, 它们是生命中重要的时刻, 但它又并非对所有人都那么重要, 或许正是如此, 影片中的种种仪式总显得荒诞可笑, 在葬礼上竟要吹奏“步步高”, 不是哀悼葬礼, 而是欢送一个人离开。这些仪式上通常看不到仪式的主人公的面孔, 这是他们的仪式, 而他们又终将埋没在芸芸众生里。生命有时很珍贵, 有时又太渺小, 这让人常常感叹生命的伟大又时时悲哀生命的无常。钢的琴完成的时候, 陈桂林的父亲去世了, 而赌徒胖头女儿未婚先孕的孩子出生了, 一生一死, 构成一组对比, 生之悲哀与死之冷寂相互映衬。

那两只矗立在画面中央的烟囱, 是钢厂工人青春岁月的美丽回忆, 也是他们已留不住的一段过往时光。“烟囱挽留大会”一段尤为动人, 几位钢厂老职工的演讲满怀深情, “如果成功, 它就是个美丽的风景, 如果失败, 它就是段美好的回忆”。是无奈还是释怀?时代终将义无反顾地向前, 所有过分留恋过往的人都将被时代遗忘。后来烟囱还是不出乎预料地被炸掉, 那些钢厂的前职工在山丘上远远张望, 说不上是悲凉还是眷怀, 随着两声巨响, 这些人以及他们的理想时代、青春岁月都堙没在升腾起的历史尘埃之中, 那些黑板上描绘的天真的幻想和疯狂的愿望终将被抹去、遗忘。

诸如此类的隐喻甚至渗入到了整部影片的摄影和配乐中, 影片中举目所望的世界皆是荒芜, 奇妙的是摄影始终采用的是暖色调, 连时常出现的猪大腿都带有一种奇妙的幽默感;明明讲述的是小人物平凡到卑微的生活, 配以苏联时期红色欢快的歌曲, 怀旧感十足。这种搭配一方面别具特色, 另一方面又似乎彰显了一种荒诞的黑色幽默。

三、一群理想主义者的自白

在迷恋金钱、崇尚物质的世界里, 理想遭到唾弃, 梦想更像是欲望, 辉煌也成了废墟。可是生活还要继续啊, 卑微地生, 麻木地死, 浑浑噩噩。而陈桂林以及他的伙伴们则是理想时代的遗腹子, 现实生活的反叛者, 他们诚然已跌入生活的低谷, 面对残酷的生活, 他们不敢豪赌, 冲动不过是去偷一架钢琴, 失败之后还有后怕, 但同时他们又是不折不扣的理想主义者, 不卑不亢, 固执地保留了那种天真优雅不乏诗意的生活状态, 明知道注定失败却倾尽一切挽留, 明知道已一无所有却还渴望创造奇迹, 人们会觉得他们“二”, 而他们却会反过来说, “是你们都太现实”。

在陈桂林和朋友们醉醺醺地去偷钢琴, 被保安们逮个正着, 就在别人狼狈地落荒而逃的时候, 陈桂林却若无其事地在一束光下从容地弹着钢琴, 光影之中他神情严肃又饱含深情, 这是何其苍凉又何其浪漫, 是表现主义的, 也是超现实的, “对于观众内心的震撼是远高于纯粹喜剧或者纯粹直白叙事的”。 (1)

这部影片的主创者大概正是另一群陈桂林们, 困窘却依然理想主义。《钢的琴》剧组一直处于资金紧迫的状态, 女主演秦海璐甚至自己垫钱才使影片能顺利拍摄完成, 影片中的陈桂林们在造“钢的琴”, 而影片外的主创人员们在造的却是一场关于“钢的琴”的梦, 这个梦甚至更加艰辛。“钢的琴”只是一场梦, 最后陈桂林未必留得住女儿, 一如那些钢厂工人们接下来的人生可能会是愈加平淡无奇, 但理想主义者仍希冀这是美梦, 伴随着最艳丽的舞蹈与最激昂的音乐, 一架钢的琴出现在人们眼前, 它有着粗粝的温柔, 无声地弹唱出这群理想主义者执着而无畏的自白。

参考文献

悲喜《钢的琴》 篇3

600万元,这是《钢的琴》最终在市场上拿到的成绩单。笔者不愿意老生常谈地以票房成败论英雄。尘埃落定,关于影片在网上引发的大讨论也告一段落,我们更应该从影片本身找到一些对业界有用的新内容。

《钢的琴》之所以获得“交口称赞”,是因为导演张猛把刺痛一代人的生活场景和人生况味搬上了大银幕。用文学评论者的语汇,就是“现实主义”手法。《钢的琴》故事扎根于现实,里面有一些小幻想,也使一些小坏,最后以一个煽情感动收尾,就如同赵本山的小品一般。美国电影《农民宇航员》讲一个退役空军,不安心干农场的活,而是鼓捣起了火箭,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双手,圆了去太空的梦想。《钢的琴》里的男主角没有那么大的志向,他只想给女儿造一架钢琴,不是单干,而是拉上一批老工友,他像车间主任一样,把早就下岗的大伙又组织了起来。

俗与雅,同样是中国电影一直在纠结的问题。很多专家批评赵本山的小品太俗,就如同“二人转”无论被改造得再“绿色”,都不可能跟“雅”划上等号。然而张艺谋的《三枪拍案惊奇》还是奔着那路数去,就连港台导演,也在武侠片里大讲各地方言。甚至王家卫的电影,都开始融入“东北元素”,即使小沈阳对“老王”的电影连了解都谈不上。有时候,此种情景并不是出在“太俗”,而是不知道如何才能算得上高雅,同时又不太过于阳春白雪,从而与普通观众绝缘。

《钢的琴》没有回避那份俗,反而是用工整甚至稍带一丝圣洁的画面氛围,来表现那份俗气,从而营造出一种特别的反差。秦海璐在片中大唱苏联民歌,大跳斗牛舞,那份专注会让人想起《立春》中的蒋雯丽。这是一部很容易引发情感共鸣的电影,但却很难在当下把普通观众“忽悠”进电影院,尽管影片表现的就是普通人的普通生活。

为此,宣传方也想了很多招数,比如把一款预告片剪得跟动作大片一样,但还是没有起到太好的效果。也曾想改一个商业味较重的片名,比如网友们推荐的《疯狂的钢琴》《钢琴总动员》《最钢的琴》⋯⋯其实影片给人的整体感觉,还是“钢琴是怎样炼成的”。下岗职工当然是个讨巧的角色设定,之前《疯狂的石头》里那一帮保安如果不是处在下岗的边缘,影片的“质感”估计会打不小的折扣。

电影钢的琴观后感 篇4

张猛导演的这部电影作品主要讲述了一位父亲为了女儿的音乐梦想,不断地艰苦努力,并召集自己的朋友兄弟一起做钢琴的故事。电影中的男主角是靠着自己的小乐队挣钱的,日子过得比较艰苦,他的老婆由于受不了这样的日子跟有卖假药的有钱的商人在一起过上了富裕的日子。然而,他老婆在跟他提出离婚后想把他们的女儿小元带走,他老婆觉得小元跟着她会过上幸福的生活,能追求自己的音乐梦想,这让男主人公感到十分的不公与愤怒,他决心要与前妻争夺女儿小元的抚养权。在他听到女儿说只要有钢琴就会跟他在一起生活后,他就决心一定要给女儿一架钢琴,为此,他想尽了各种办法,找朋友借钱、串通朋友帮他去学校偷钢琴,可最终都以失败告终。

正在男主人公发愁时,他在工厂里的图书馆里看到了一部讲述如何制造钢琴的俄国文献。男主人公灵机一动,决定要给女儿制作一台钢琴。由于钢琴的制作是一项很大的工程,不可能一个人独立完成,所以,他动员了身边一切能动员的朋友,邀请他们入伍一起制作钢琴。然而,故事的最终是男主人公放弃了小元的抚养权,但是小元弹上了爸爸为她亲手做的钢琴。

观《钢的琴》有感 篇5

艺术大部分都是虚构的,或者是生活的再加工,既然如此,就不要考虑太多,导演只展现出自己的想法就好,就像这部电影,导演就是在讲述一个故事,好坏自己体会吧。我看着挺过瘾,但也许是一开头就拿来和《当幸福来敲门》对比的关系,看完之后总觉得还差点什么……

汪工的那段演讲,我觉得是他对自己的爱情和对这部电影最好的诠释:

《钢的琴》观后感 篇6

电影开演之前我在微博上秀电影票来着。然后七七八八的同学们在说要我写观后感。我现在,除了记录闺女成长中的一些小火花,写的多的东西就只有工作中的项目报告了。看完电影回到家,我真端坐桌前憋着写观后感来着。敲了大概一页A4纸那么多的字,写不下去了。

今天看到王小山和方恨少又在吆喝这个电影,我也跟着吆喝来着。然后顺便,就着写项目报告的路数,把我的一些感受记录下来。

1、电影的背景

电影是在鞍山拍的。虽然我不是鞍山人,但是那些场景我却非常熟悉。

我家在辽阳和鞍山交界的地方。历史上,我们村曾经属于过鞍山,大概是五十年代的时候行政区划调整才被划归了辽阳。所以,到辽阳市内上高中之前,我对鞍山的熟悉程度远远高于辽阳:从我家要去鞍山的市中心的话,只需要步行半个多小时或者骑自行车十多分钟,就可以到达鞍山的11路公交车的终点站大红旗。只要坐上这趟公交车,就可以向东过长大铁路到灵山之后再一路向南,经过沙河、立山、双山、对炉一直到鞍山火车站站前。如果想要骑车到鞍山站前的话,据说,可以有另外一个路径,就是不过长大铁路,直接沿铁路西侧的厂矿道路一直到“铁西”再往东拐。

我离开家有二十年了。近十年来回家的次数屈指可数。所以,鞍山辽阳可能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在我的记忆里的鞍山还是原来的那个鞍山。

那个鞍山是什么样呢?

那个鞍山被一条铁路分割为两个部分,铁东意味着成熟的居住、繁华的商业区,铁西意味着高炉、烟囱、林林总总的工厂。那个鞍山以火车站和市府广场为核心区,分布着各种商场、政府机关、住宅区,外围则是以大工厂为核心的厂区和配套家属区。这个外围,立山还比较热闹,有和平电影院有二道街农贸市场有三院;沙河就已经萧条,而灵山则意味着小商店小商贩;等到了大红旗,则已经基本上就是农村的面貌了。

11路公交车这一线,许多站名都以工厂命名,包括过三机床、钢绳厂、北铸、钟表总厂等等。我们村里有不少人包括我的叔叔大爷姑父哥哥等等,都在三机床、钢绳厂和北铸等等地方上班。

小时候谁家里有“在籍工人”是很让人羡慕的事情。“在籍工人”尤其是鞍钢的那更是吃香,找对象的话,“在籍工人”差不多可以排在第一梯队里,而被称为“市政企业”的市属企业的工人的话,就要稍微差一点儿。鞍钢的“在籍工人”意味着有技术有稳定的收入有劳保,意味着“铁饭碗”。对于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来说,能拥有铁饭碗真幸福啊。

国有企业改革、大量的工人下岗失业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八十年代末期?我们家没有工人,所以我对这个时间节点没有明确的概念。只知道离我们村很近的“红拖”(红旗拖拉机厂)、铁塔厂、钢绳厂和北铸的经济效益都开始变差,有很多原来捧着铁饭碗的工人不得不走上社会,自谋职业。

对于政府来说,这可能是经济体制改革必然要经历的过程,而对于单个的个人来说,这实在是生活中面临的巨变。

2、电影中的人物

让我定义的话,这个电影中的人物,都是社会底层的小人物。除了一位退休的老工程师,其他人应该都是工厂里的普通工人。

他们这些人,在原来赖以生存的工厂倒闭之后,走上了各自的谋生之路--组织个小乐队给各种红白喜事演出的、杀猪的、配钥匙的、给学校烧锅炉打更的、干脆躲家里怕丢面子不肯出门的…

谋生的压力之外,生活中还有各种各样不尽如人意的事情:丧偶的、老婆傍了大款之后要离婚争孩子的、女儿未婚先孕的…

这些人平凡的就像我的三大爷五叔或者老舅,原本是工厂的同事,离开工厂后,是有事没事凑在一起吃个火锅整点儿小酒的朋友。

他们淡定,淡定到老婆跟人跑了还能调侃着说“她终于过上了梦寐以求的不劳而获的`生活”;他们也血性,听说哥们的闺女被人欺负了就都抄起家伙去撵那个干坏事儿的小兔崽子;他们有自己的小算盘,趁着干活聊天的功夫一个就勾搭上了另一个的相好;他们也齐心,放下自己手中的事儿,聚在一起,就为了完成一个造一个钢琴的梦。

我说这整个故事像个童话,因为我悲观的认为,他们回到那个已经破败的工厂里造成一个钢的琴,是现在这个现实社会里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是这个童话里的感情却是那么的真实。

3、电影的情节

最喜欢的情节:一群人开着一辆装着猪肉的卡车,或者坐在驾驶室里,或者站在车厢里抱着猪肉,唱徐小凤的那首“我想偷偷望呀望一望他假装欣赏欣赏一瓶花”。

电影钢的琴影评 篇7

一个讲述小人物的故事, 有太多的嬉笑怒骂, 太多的辛酸苦辣, 通俗的语言风格时不时地烙下笑点和泪点, 却不落入俗套。陈桂林说:“小菊回来了, 跟了个卖假药的, 挺幸福的, 她终于过上梦寐以求的不劳而获的日子。”以及在此之后他说的卖假药的做法, 诙谐幽默的台词中充满赤裸裸的讽刺, 讽刺着这个时代, 讽刺着见利忘义、不劳而获、唯金钱主义论的人们。胖头的女儿未婚先孕, 他们一行人抄起家伙, 做出一副风风火火要去教训人的架势, 最终所有的愤怒只化成了一句“滚蛋”, 更无奈的是竟让这个少年和胖头的女儿草草完婚:“他们伴着庄严和幸福的婚礼进行曲, 面带笑容, 心怀理想, 大步地向我们走来。”陈桂林和淑娴读着官方而正式的解说词, 配上这样的场景更多的是嘲讽和无奈。时代是新了, 可观念还是旧的。

“贝大爷他耳朵就背, 他就听不见。”女儿的一句“他听不见可别人能听见啊”硬生生地说出了现实。“二姐夫是有修养的人, 跟他说话得有品位。啥是有品位的话?就是忽悠他啊!”“我爹给我起这个名字, 陈桂林, 就是希望我能像桂林山水一样甲天下, 结果没甲了, 弄夹生了。”这些搞笑的台词在《钢的琴》中比比皆是, 用幽默而生活化的语言把故事娓娓道来, 细细回味又能感受到现实的冷漠和满心无奈。

二、叙事情节上的黑色幽默

电影开头葬礼由哀怨的《三套车》瞬间反转到皆大欢喜的《步步高》, 伴随着明快喜庆的歌曲之下是“沉痛悼念母亲”, 从一开始就奠定了整个影片黑色幽默的基调。陈桂林在为女儿做纸钢琴时《超级玛丽》的背景音乐滑稽地配合着陈桂林的动作, 以及后来陈桂林在家中打游戏, 小菊带着他们的女儿回来, 镜头落在一张法院的离婚传票上, 《超级玛丽》音乐也在这个时候想起了gameover的那一段, 接着他就去找淑娴, 发现王胜美在淑娴家。《超级玛丽》音乐的贯穿虽是滑稽却带着戏谑嘲讽, 暗示着如游戏一般的生活, 终究会gameover, 小元始终留不住, 女友淑娴亦留不住。

陈桂林给女儿做了纸钢琴像是掩耳盗铃的方式, 盯着女儿用这架纸钢琴练习;去看望二姐时刚说带了一块肉, 肉就被偷了;胖头玩一毛钱的麻将, 被追得逼上烟囱还不下来;陈桂林给汪工送的鱼是他在江边炸的;汪工费尽心机想保护的两根烟囱却只能眼睁睁看着被炸掉 ...... 太多情节, 不是一笑而过, 而是笑中带泪, 荒诞得让人心酸。

而影片的最后当所有人放掉自己的工作, 费尽心机与力气, 冒尽艰险做出了一件近乎不可能完成的钢的琴时, 本来应该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反倒变成从未有过的平静, 毫无欣慰, 既看不到大功告成的成就感, 又看不到女儿回归的幸福感, 其他的伙伴包括淑娴也只是静静地站在一旁。瞬间把观众从荒诞带回残酷的现实。当许多梦想经历过太多辛酸与千辛万苦实现的那一瞬间, 竟是没有一点点喜悦, 留下的只有满心疲惫与无力的平静。

三、歌舞元素的荒诞效果

国产电影中很少见到歌舞元素, 而《钢的琴》运用了这一元素, 为影片增添了些许轻松荒诞的氛围。陈桂林聚餐结束后在大刘的车上大声欢歌的场景让人联想到好莱坞青春电影或公路电影的轻松畅快, 事实却是载歌载舞地去偷琴。

淑娴穿着盛装, 伴着《西班牙斗牛曲》翩翩起舞。没有火光四溅和金碧辉煌, 此时此刻, 铸琴已成为一场盛大的庆典, 伴着欢快的节奏和舞步, 剧情步入高潮。一群对钢琴几乎一无所知的下岗工人, 费尽力气, 冒尽艰险终于做出了一件近乎不可能完成的“钢”的琴时, 没有一人欢呼雀跃。当小元问起了爸爸要听什么时, 陈桂林淡淡地说:“弹最简单的。”最简单的诉求, 最简单的生活也是他们这些人最大的渴望。

四、结语

钢的琴, 作为一个时代的产物, 虽然笨重, 虽不精致, 但却饱含了艰辛, 深情, 汗水与回忆。留给荒废的年代, 也留给这些在荒废下依然能重生乐观与情谊的一批人。全片围绕着女儿的钢琴梦, 从女儿在学校晚上偷练琴到父亲给她做纸钢琴, 再到偷琴, 最后造这架钢的琴, 与其说是女儿的钢琴梦, 倒不如说是父亲以及这群工人重返工厂的年轻梦。

导演把黑色幽默贯穿始终, 看似荒诞的风格却将故事讲得淋漓尽致, 虽是一部小成本电影, 却是笑中带泪、哀而不伤又恰到好处的故事。通过《钢的琴》这部电影, 由此反思同类国产小成本电影的制作与发展, 学习其亮点, 更应该加以突破和创新, 精益求精, 让国产小成本电影更加精彩精致。

摘要:时光的洪流中总有一些旧事物被新事物代替, 哲学中把它称为发展的观点。然而时代的变迁与发展也造成了一些人的悲凉。《钢的琴》的出现似乎让国产小成本电影找到了生机, 用精致而干净的场面、轻松幽默却又不乏味的语言以及间断插入的歌舞叙事元素, 讲述了东北一群下岗工人们的悲悯与失落, 一个看似荒诞却又极其现实的小人物的故事。本文主要从语言艺术的角度分析《钢的琴》中的黑色幽默。

浅析《钢的琴》的现实主义元素 篇8

片中的“钢的琴”代表的是一种符号化的精神象征,寄予了这群小人物对理想生活和生活理想的向往,但这个小事件却集亲情、友情、爱情叙述于一身,折射出人性中的种种面孔,可以说导演张猛凭借自身受父亲影响的现实主义创作风格倾向,[1]它体现在电影中景深镜头和移镜头的大量运用。例如影片中陈桂林的小乐队演出的时候,即将和他离婚的小菊来找他谈女儿小元的教育问题这场戏就用了景深镜头。前景中左边的石柱底部已经破损,柱体上还有黑色的斑点,右边红色的舞台幕布在轻轻飘动都非常清楚。后景中是两个人物在谈话,人物背后是瓷砖片贴的墙,上面污渍斑驳都很清晰。再例如,陈桂林劝说屠户加入造钢琴时,在杀猪场发生的这场戏也是用的景深镜头:前景是一大块很清晰的猪腿,猪肉以及骨架清晰可见,后景中人物背后的瓷砖墙上,有的瓷砖片已经破损了,有满是锈迹的铁管还有各种发黑的大缸之类的器皿。当人物走出这个镜头框架的时候,摄影机依然停留在这个画面没有移动,增加了一种那个环境的真实感。景深镜头具有瞬间性和真实性,景深镜头的运用使得环境更加细腻逼真,营造了一种真实与诚恳的感觉,同时让观众从画面中接受更多的信息,进而积极投入思考,慢慢品味。巴赞在谈及场面调度时认为,用景深镜头,既表现画面的前景,同时又不忽略画面的后景,这才是对现实的一种尊重。所以他要求叙述者尽可能地保持现实中的多义性和暧昧性,让接受者在接受的过程中,自己对故事做出选择。但在大多数的电影中,是反其道而行之的。那些电影往往大量的运用近景和特写,谁说话就将镜头推给谁,迫使观众相信影片发生的事情。叙述者给予接受者的画面是带有强迫性的,在很大程度上是单一的,接受者只有去接受。景深镜头的记录性决定了导演的自我消除,本影片隐藏了导演的视角,影片的叙事显得客观冷静,强调用画面固有的原始力量,提示观众进行选择,让观众自由选择他们自己对事物和事件的解释。

横移镜头在影片中出现的次数非常之多,这种镜头运动方式,极易产生律动和节奏感,从而获得特殊的美学效果。例如在废弃工厂中,胖头一边走一边接电话,摄影机跟随着胖头向右移动,胖头接完电话向左走出画面,摄影机继续向右移到正在交谈的陈桂林和快手并固定下来。这种移镜头的运用,使导演保持一种客观冷静的观察视角,给观众一种客观真实的感觉。在陈桂林要偷钢琴之前,叫来几个朋友一起在小饭店吃饭。就在陈桂林开始说正事的时候,画面里只有陈桂林、淑娴、胖头等四个人,然后镜头开始从右向左慢慢移动,有的人物也开始依次入画,有的则不再在画面中了。所有人物都不在画面中了,镜头继续向左移动,镜头里出现了一堆酒瓶子。这样的镜头运动不仅仅只是展现电影人物的行为动作,更是将他们所处的环境展现出来,把人物置身于他们所在的环境,让环境突出人物的形象,让环境推动人物行动和故事情节的发展。陈桂林几个人偷钢琴被抓到公安局时,镜头从左到右移动,依次展现了陈桂林、淑娴、猪肉王子等五个人,就像一幅卷轴画一样,人物一一展现出来。这样就避免了像类型电影那样,总是会特别多的给予各种景别的画面来突出表现某一个人物,而这种移镜头更能体现出一种集体主义,也更符合观众的视角。

影片的现实主义还表现在处处营造小人物生活的艰辛,同时也是对集体主义的缅怀。电影塑造的是一个社会底层的小人物陈桂林,他是被时代抛弃的一类人的代表。本来他的工人的身份是很受人尊重的,但是随着时代的转变,他的这种身份被剥夺,只能组织小乐队去卖唱,生活很艰辛,没钱给女儿买钢琴,只能为女儿制造一架。在影片中有很多意象都能反映出这群人他们不能适应新时代的生活,从而导致生活的艰辛,例如快手,他拥有很娴熟的技术,却只能在一个狭小的店铺中每天去配二十几把钥匙勉强度日,又例如,陈桂林家中墙上挂的“桂林山水甲天下”字画,还有一幅桂林山水的油画。陈桂林的父亲给他取名“桂林”是希望他能像桂林山水一样出人头地,但是字画与现实做出的对比是,社会的转型给他们造成了强烈的精神创伤和生活上的贫困,他们有美好的愿望,却无法实现。影片开头的时候就出现了两根高高的烟囱,两根烟囱的命运也是影片的副线之一。在影片的开头,有一场工厂外地葬礼的场景。一个远景中,两根高高的烟囱下,有人搭了小屋在办丧礼。在画面中看去,具有很深的象征意味,犹如是一场对烟囱的葬礼,再加上小乐队给葬礼吹的曲子用的乐器,都体现了新旧文化的碰撞之下,隐含了影片中烟囱即将被炸掉的命运,同时也是对旧时代的祭奠。两根烟囱即是五六十年代大炼钢铁那个时代的象征,是集体主义时代过后遗留下来的产物,对曾经经历过轰轰烈烈“大炼钢铁”那个年代的人它是那个年代的标志,对它有种特殊的感情,甚至是一种精神的寄托。就像汪工在影片中所说的“时光荏苒,社会变革,如今为了时代发展的进程要求他离开,我们总要做点什么……如果失败,它将会成为一段美好的记忆”。在影片的最后,烟囱被炸掉了,同时意味着那个时代永远的离去。在大家伙儿吃饭的时候,陈桂林提议把钢琴的木结构改成钢结构。汪工说“没有敢想敢干敢拼的精神,那不是我们工人干的事”,陈桂林说“我们有困难要上,没困难,制造困难也要上”。他们依然具有工人的那种敢做敢拼努力工作不怕困难的精神。在季哥被警察带走的时候,他说自己还有点活儿没有做完,说自己做完就走。这就体现了他们还具有工人的那种恪守岗位完成任务并且一定要做到最好的精神。他们拥有美好的工人的精神品质,却在时代转型的时候被时代所抛弃,不能适应新时代的生活,过着艰苦的日子。他们在废弃的工厂中一起打造钢琴,犹如回到了以前的时代。他们浑身干劲热火朝天,拿出荒废已久的精湛的技术,将自己的精神浇铸成钢琴。他们是在这个制造的过程中,想象着重复着过去,得到了想象中的满足。陈桂林为女儿打造的是一架钢铁材质造的琴,显然它不能够发出钢琴那样优美的声音。但是它一方面是陈桂林对女儿父爱的凝结,一方面是下岗工人尊严的凝聚,同时也是对过去集体主义的一种缅怀。

本片中还运用了超现实主义的元素。比如在陈桂林一伙儿偷钢琴被抓前和被抓后之间有一段陈桂林弹钢琴的情节,这一段用极富浪漫主义色彩的手法来表现,在黑暗中,一束灯光从上方照下来,雪花飘洒在四周。这一段虽然是陈桂林的想象,是对人物内心的描写,表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左岸派”电影认为这种想象是头脑中的现实,是更高一层的现实。这种将头脑中的现实与眼前面对的现实结合起来,将原有的现实主义改为一种易为公众所理解与接收的高级现实主义。[2]包括电影后面歌舞的桥段这些看来是超现实主义的元素,更应该理解为是一种内心的现实主义元素。当然这部电影中也还具有其他现实主义的因素,例如,画面的色彩饱和度很高,色彩都很鲜艳,而且黑白对比也很强烈,宛如油画一样,给人一种环境人物都很真实的感觉。在影片中大量的运用平衡构图,平衡构图会给人一种呆板的感觉,但是同时也象征了这些人生活的贫乏和艰辛。

电影《钢的琴》唤起了大众对陈桂林们这个群体的关注,导演用现实主义风格的手法使他们又重回过去热火朝天的集体劳动场景,每个人又感受到了理想和尊严。同时,他们也一直在努力,去适应新的社会现实,在新的环境下找到自己新的位置,并尽力在新的位置上做好。导演在小成本电影的创作中找到了一个合适的切入点,使得《钢的琴》获得业内人士和普通观众的认可,值得同类电影借鉴。

[1]《谁动了我的心弦》——电影《钢的琴》评析,[J],王天,2011年23期

电影钢的琴影评 篇9

关键词:《钢的琴》,东北老工业区,城市意象

《钢的琴》的故事架构比较简单:上世纪90年代初, 东北某重工业城市, 原钢厂工人陈桂林 (王千源饰) 因企业改制被迫下岗, 之后他和朋友组成了一支婚丧乐队, 勉强谋生。妻子小菊 (张申英饰) 因受不了这样的生活, 和一个卖假药的商人好上, 要求离婚并争夺女儿小元的抚养权。小元热爱钢琴, 提出谁买钢琴她就跟谁, 陈桂林为了留住小元开始为拥有一台钢琴而奔波。陈桂林借钱买琴不成, 又拉上女友淑娴 (秦海璐饰) 及当年钢厂的好哥们夜入学校偷琴, 结果被带到派出所。走投无路中陈桂林偶然翻到一本关于钢琴的俄国文献, 于是他叫上伙伴们在早已破败的厂房中开始了手工制造钢琴的征途。一波三折后他们造出了一部“钢”的琴, 小菊带着小元来到铸造车间, 陈桂林帮女儿把琴支好, 小元坐在钢的琴前弹奏起来……爱情、友情与激情、幽默在不可能的任务中荒诞燃烧。

影片以90年代市场改制、重工业萧条为背景, 于东北重工业城市取景拍摄, 片中充斥着工业文明的残痕。如同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皇甫宜川所说:“在这部影片中, 工业元素实际上已经是影片角色个体的一部分, 同时也是叙事的动因和推动力, 而不是仅仅作为一种道具或者背景。”[1]不同于只把工业元素作为应景道具的传统工业题材电影, 这部影片中表现工业主题的视觉元素承担了部分叙事和表意的功能, 故而笔者欲从电影中呈现出的东北老工业区“城市意象”角度来评析此片。

“城市意象”是美国环境设计理论家凯文·林奇提出的一种城市规划设计理念, 林奇指出“意象是观察者和被观察事物之间双向过程作用的结果”[2]。作为一种城市符号感知形式, “城市意象的构成元素包括物质性城市意象元素和非物质性城市意象元素两大类, 非物质性元素又包含城市活动、地方传统产业、风俗民情、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等”[3]。本文主要研究的是《钢的琴》这部电影中的非物质性城市意象元素。

一、影像中的社会意象

城市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 每个时代都在城市建设中留下了自己的痕迹。《钢的琴》中展现给我们的是这样一个城市, 一个经历了荣辱兴衰的现今破败沧桑的重工业城市。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一直到1979年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时期之前, 国家都把东北作为重工业基地来建设, 这大大加速了东北的工业化进程, 工业基地曾一度是东北人的骄傲。但在90年代初随着国家政治和经济体制改革, 由于受到政策和自身原因的影响, 东北老工业区受到了市场经济的严重冲击, 开始走向衰败, 无数工厂破产, 工人下岗失业。

充斥在电影影像中的工业元素所表现的就是这一时期的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城市状态。影片中的天空总是灰蒙蒙的, 伫立在厂区的烟囱冒着浓浓的白烟, 铁路也因钢厂的衰落而不再繁荣, 一群下岗的工人失去了属于他们的英雄时代。随处可见的大型工业企业留下的工业文明的痕迹, 似乎在唱着一曲时代变迁的挽歌, 凭吊这陨落的工业时代和工人群体。如陈桂林一样的昔日钢厂普通工人, 不得不放弃自己的手艺, 放弃习惯的生活状态, 甚至被迫放弃昔日的记忆, 以一个尴尬的身份重新投入社会, 找寻自我价值。短短20年的光景, 工人阶级老大哥的地位已不复存在, 工人阶级转眼从云端跌落在地上成为了所谓的弱势群体。造一架钢琴与其说是小元的梦想, 不如说是陈桂林与朋友们的梦想, 在追梦的过程中他们又重新拾起了已经告别的工人身份, 在虚拟的语境下找回了自己的价值。钢的琴最终被造了出来, 但工人阶级的自我救赎却艰难而又坎坷。

在这部电影中, 工业元素不仅作为背景道具出现, 更作为一种叙事情景承担了表意功能。影片中一开头就出现的两根大烟囱作为一个隐喻符号, 不仅在影片开端交代了环境背景, 也推动了影片的叙事。烟囱作为工业文明的一种象征, 在工厂破败后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 政府考虑把它们炸掉。作为当代人的陈桂林受到市场经济大潮的同化已经认识到只有有价值的东西才能被承认被保留, 如果想让烟囱不被炸就要让它发挥出价值。汪工认真设计了烟囱改造的构思图召集老工人开会, 他的努力却没能留得住承载了工人们太多感情和记忆的烟囱, 时代的发展进程要求它们离开, 它们不得不离开, 烟囱最终没能逃掉被炸的命运。而烟囱的命运是否也象征着工人阶级的命运呢, 曾经作为新中国主人辉煌一时的他们, 在社会变革的大潮中失去了原有的价值, 如果找不到新的“有价值”的存在方式便会被社会所遗弃。

二、影像中的人物意象

人物意象也可以说是一种典型人物, 没有突出的典型性就不可能成为意象。《钢的琴》中陈桂林这一角色就是具有多侧面和多角度包容性的典型人物。张猛导演在谈到演员方面时说之所以选王千源演男一号, 除了是同学以外, 还因为“你看着觉着他很冷, 看着他很坏, 但是他眼神很善良, 他永远做着不合时宜的事情, 但永远让女人怜惜他。这点和王千源特别像。”那个时代东北老工业区有多少个陈桂林一样的人物, 人不坏没有什么心眼, 讲哥们儿义气, 看似整天无所事事, 但为了孩子为了梦想他执着前行。他为了培养女儿找来朋友半夜点蜡烛让小元练琴, 他在女儿睡下后为她绕线圈织毛衣, 他为了留住女儿不惜尽自己一切力量去造一台钢琴。他只是一个小人物, 一个普通人, 一个爱孩子的父亲, 他可能有时有点娘, 但当他因为父爱为了梦想而去努力的时候, 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东北纯爷们。

陈桂林的一帮朋友也因钢厂倒闭而偏离了原来的生活。他们各自辛苦维持着自己的新营生, 在社会的重压下麻木地生活。当陈桂林找他们借钱买琴时, 除了淑娴没有一个人愿意借给他。不是他们不够哥们义气, 而是他们自身的生活也都不好过。借钱买琴不成, 陈桂林又把朋友召集起来去培训学校偷琴, 当被人发现时, 一帮人做鸟兽状迅速散去。他们都是小人物, 他们有血有肉, 是再普通不过的人。但是当他们又聚集起来回到工厂的情境下帮陈桂林造琴时, 他们开始了自我救赎。他们的配合默契完美, 他们的分工精细明确, 在工厂里他们又变成了主人翁, 找到了自我价值。虽然他们的命运不会因为钢的琴的制作而改变, 但他们却完成了作为一代富有创造性的工人的形象重塑。

影片中出现的女性形象主要有三个:陈桂林的妻子小菊, 女友淑娴, 以及女儿小元。她们都是出现在陈桂林身边的, 对他有重要意义的女性。原本陈桂林、小菊和小元构成了一个家庭,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经济的建立, 人们置身于多维度的价值文化坐标中, 小菊的价值观发生了变化, 她无法忍受贫苦的生活, 选择了向金钱利益靠拢。在这种异化的价值观中, “家”告别了温馨的感觉, 感情向金钱让步低头。淑娴是一个和小菊完全不同的女性, 具有极大的对比意义。淑娴不是一个现实物质的女人, 她一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表达对陈桂林执着的爱。陈桂林要买琴淑娴给他垫钱, 陈桂林去偷琴淑娴给他把风, 陈桂林拉来一帮人做钢琴, 淑娴放弃自己的唱歌事业在破厂子里头给他们做饭。淑娴就如她的名字一样, 是一个善良娴雅、敢爱敢恨的现代女性。这部展现父爱的影片中对小元的表现不算多, 每次小元的出现总是安静的, 她话不多, 从眼神中看不出太多的感情流露。看了故事的开头就觉得小元最终不会跟着陈桂林, 她已经过早得置身于这个物质世界, 感受到金钱的力量, 知道金钱可以帮她达成拥有一台钢琴的愿望。在影片的结尾钢的琴被造了出来, 小菊带着小元来弹琴, 小元也并没有流露出观众所期待的欣喜感恩。

三、视听元素与城市意象

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写道:“在电影的诸社会功能中, 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建立人与机器间的平衡。电影绝不仅仅通过人在摄影机面前的边沿, 而且通过借助摄影机对环境的表现做到了这一点。”[4]下面笔者就沿着这种思路分析电影《钢的琴》中镜头语言叙事是如何通过摄影机来呈现东北老工业区的。

影片的总体色彩基调是灰色。天空是灰蒙蒙的, 工厂是灰蒙蒙的, 人物的服装也是灰色系。这种色彩恰如他们的心情, 通过色彩表现出了他们在重压下的生活处境。除了灰色, 影片中的设计重点色是红色, 所谓重点色就是在影片中出现次数不多所占面积不大, 但能引起视觉特殊注意的色彩。影片中造琴时钢厂喷出的火花是红色, 钢琴琴板上漆上的是红色, 淑娴在和陈桂林闹矛盾想受到陈桂林重视时别出心裁穿了件红外套……红色与灰色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表现了片中人物在灰暗生活中的一丝希望。

《钢的琴》很注意运用镜头表现出一种形式感。在影片开头片名字幕出来之前, 黒场声音切入后是一个长达40秒的长镜头, 画面中出现了在破旧灰暗的生活区一幢平房前, 衣着朴素抱着一台手风琴的陈桂林和打扮得体的小菊两人并排站着, 他俩眼睛望向前方谈论着离婚和女儿小元的归属。这个长镜头交代了影片矛盾建立的基点, 即女儿小元的抚养权问题, 也从人物着装环境背景中交代了影片的时代背景和基调。在影片开头的葬礼上, 画面的背景中伫立着两根高大的烟囱, 陈桂林的小乐队弹奏的丧曲似乎也是对它们、对工业时代的哀悼。影片中许多舞台化的处理都具有诗意讽刺的超现实味道, 比如轨道平板车上的歌舞段落, 比如影片中突然跳到的无背景空间。这些场景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诗意地表达出了陈桂林这群人在时代、生活压迫下的那份无奈和抗争。

影片也十分注重音乐的运用, 通过音乐来隐喻、烘托, 抒发人物的感情。影片中所加入的音乐共有24首, 音乐涵盖范围从中国五十年代的歌曲到俄国新近流行乐, 夹杂着大量的俄国和东欧的乡土音乐。苏联和中国的情谊、东北重工业基地曾经的霸气、社会主义的憧憬等等都在陈桂林一群人的歌声中流过, 留下了一抹莫名的后现代主义乡愁。

结语

通过以上对美国环境设计理论家凯文·林奇“城市意象”理论的借用, 本文从社会意象, 人物意象, 视听元素与城市意象三个方面展开了对影片《钢的琴》的具体分析, 描述出了电影中东北老工业区的城市意象。《钢的琴》就像是一曲工业时代的挽歌, 呈现出了处在困境中的工人阶级的内在精神。展现给了人们工人老大哥在现实境遇下的自我救赎, 他们没有消极沉沦, 而是用一种小人物特有的, 甚至有些荒诞的方式来挣扎抗争。影片在艺术形式上对于内容和形式的不断探索和尝试让人充满敬意。

参考文献

[1]张猛、皇甫宜川、石川、蒲剑.《钢的琴》四人谈[J].新作评议, 2011, 5:39, 42.

[2][美]凯文·林奇.城市意象[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1:35.

[3]郭昊羽.中国当代城市意象化经营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 2004.

上一篇:广播新闻评论类节目下一篇:四年级作文我与书的故事